第 37 部分阅读
臣没想到。这是对的,要想得到,首先要先予以他利益,得了利益之人,容易得意,便会忘记戒备,此计太妙,不过牵制石虎的动作要快,若他丞相之位坐稳了,个中就会凶险得很。”
文帝点点头,沉默了一下说:“以后但有什么,请闵大将军知无不言,朕铭记在心!”
石闵一拱手道:“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效劳!臣马上赶到建节府去把臣弟的好事办了,让他安安心到秦州去,臣告辞!”
石闵说毕深深看了一眼妍禧,转身走出御书房,妍禧看他一出去,忙对皇帝说:“皇上,挑拔石邃与石宣之事,闵将军最合适,奴才去与闵将军交待几句就回来。”
文帝点点头,妍禧急步走出书房,在殿院里拦住石闵,低声问:“咱们不是打赌输赢的么?你知道你若输了,你应下的,我的身子我做主!可你为什么还提醒我们挑拔邃、宣二人,你到底安的甚么心?你难不成是希望皇帝赢了?我的身子,你不要了么?”
石闵侧过半边脸,睥着眼听妍禧说话,便知道妍禧是在试探他,半边脸延着三分笑意道:“如何?小喜儿认输了,你想投怀入抱了?放心,你的身子我要定了!今晚石虎没有去端武侯府赴宴是么?我猜对了?小喜儿的第一招输了!你现在知道你所出计策有多凶险,哥哥当然不希望你赢,你们败相已显,只是哥哥不希望你输太难看,到时迁怒于我,我可不想娶个满怀怨恨、气鼓鼓的新娘入府!”
妍禧顿足道:“原以为你转了性的要帮皇上,原来你还是没安甚么好心!”
“我的心从来都不是好的,我只想拿我要的东西,谁都不能阻止我!你的身子我要拿,别的,我也要拿!”看妍禧气得两条眉耸成两把刀,忙说:“不过,哥哥还是要帮着你,因为哥哥要小喜儿心甘情愿、欢欢喜喜地嫁过来做我媳妇儿!”说毕一脸春风,半边脸的笑意延到另一半边,一张脸竟然笑成一朵牡丹。
实在招摇得太利害,叫人受不住,妍禧举起巴掌扇过去,想把那张脸的得意与灿烂打消了,石闵连忙一手握住,继续笑道:“哎哟,小喜儿力气下得真大,打是疼骂是爱,小喜儿真是疼爱哥哥呢!光天化日之下,你叫哥哥怎好意思?不如到你小院去,哥哥由着你打骂,可好?”
不得了了,连脸皮子都不能要了,妍禧还想发作,但听得石闵这般调笑,知自己愈是暴燥就愈是占下风,他便会愈得意,她强自吞了一口气,一双妙目眨了眨,悄悄儿把另一只手送上去,反握着石闵的手,轻笑道:“原来打骂便是疼爱!是呢,哥哥若有本事让石邃与石宣疼爱起来,小喜儿便在小院里请哥哥喝茶。”
ps:
凶暴的皇帝石勒得了不少亲的同情,人是很奇怪的,明明是凶残的杀人犯,却是个孝子,明明平时看起来连话都不大声说的,却是一个冷血的杀人犯,这小说,你记住了石勒,我也也很高兴,这小说在言情之内把五胡十六国是大赵国的前因后果,兴起与衰落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说明白,于朗格是很开心的事,把历史调戏了言情了,很有意思。
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人
(求订!)
小冤家笑意盈盈,目光流转,石闵的神一漾心一荡,捏着她的手低声说:“到你院里……哥哥不爱喝茶,哥哥要小喜儿……打骂……”
妍禧竟然脸一红,低头一顿足,扭身跑开了,石闵的手心刹地一空,温软便没有了,他万分留恋不舍,看着妍禧逃走的方向出神,小冤家又在装模作样,想骗得他去撩拔石邃与石宣二人打起来,她便不来说与,石闵也会去做,此两人加起来就是两个石虎,他们的存在威胁着石闵,非除去不可。然她肯拿到小院喝茶这样的好事情来诱引石闵,大出他的意外,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划算的交易。
妍禧的小院,有他见过最美好的春意,于他是最大的媚惑。
石闵心情大好,笑吟吟地转身,迎面来了两名宫女,正是夏莲和念秋,两位宫女福了一福道:“喜公公跟大将军说了甚么笑话?大将军这般开心?”
石闵心情极好,闻言笑道:“你们喜公公不太会讲笑话,他脾气不太好,只晓得横眉竖眼,不如你们二人说个笑话给本将军听听?”
念秋笑说:“喜公公的确不太会讲笑话,喜公公的本事不在此!”
“喔,喜公公有甚么本事?说来听听?”石闵兴致勃勃问道。
“咱们喜公公的本事,我可说不好,一张俏脸,一张利嘴,魅惑得咱们皇上离开他不得,您瞧,只一会不见,就叫咱们来寻了,仗着皇帝的宠呢!今儿就在此处,连石杰大人都让他给迷惑了,闵大将军大概也见识喜公公的本事了罢?”
石闵一听,脸上的笑慢慢收拢起来。面上的纹如刀刻了一般,他低声喝道:“喜公公再大的本事也就是装模作样,比不得嚼舌根的人,本将军保证。话多的人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死了下了地狱也定是被阎王爷拔了舌根!”
两个宫女看石闵声色俱厉,吓得一动不敢动,石闵拂袖而去,走出徵文殿回身看看,但觉得整个皇宫黑沉沉的,里面藏了许多妖兽,小冤家自以为自己在里面媚上欺下,左右逢援,竟不知道就得罪了多少小人。哪一天逢了灾也不自知,只能快些把小冤家扯出来才安全。
妍禧回到书房,皇帝早叫宫人取了十二份礼物,由三品以上有品的宫人送到各府去,妍禧取了一份。说:“皇上,奴才对不起石杰大人,奴才这就到建节府给石杰大人送礼陪罪去。”
皇上连忙说:“你便不要去了,你不在,朕找不到人商量,心慌得很。”
“皇上要沉得住气,只有沉得住气。才能对付石虎那等奸佞之人了,只要皇上不乱,就不会乱,只怕自乱了阵脚,一切都完了!”
正说着,一名和欢殿的宫女进来说:“皇上。太后要到襄业寺吃斋十日,太后说:哀家到襄业寺谒见大和尚佛图澄,求大和尚保佑国运昌盛,叫皇帝好好管理国事,千万莫受妖人迷惑!”
文帝点点头。沉思了一会,说:“太后既去襄业寺,便请太后问问大和尚佛图澄,如今大赵国奸佞从生,如何做国家才能得以安定?”
宫女应了出去,文帝转眼看妍禧手上拿了一份礼物站在地上专心听讲,想起她要去建节府送礼给石杰,怕她又提此事,忙加重了语气说:“大和尚佛图澄是个真正的神人,有通天的本事,太后求他,咱们的计划定能事半功倍!”
妍禧听了,眨眼忘记要去送礼给石杰的事,问道:“大和尚佛图澄是何人?为何皇上说他是神人,他有甚么本事?”
于是,文帝便向妍禧说起佛图澄的故事,原来佛图澄是西域人,七十多岁才从西域来到中原洛阳传佛法,佛教自汉朝就从西域传过来,一直不被朝庭重视,只在民间建些庙宇,教些平民百姓念念经,然佛图澄很快便显露出他的神妙,惊动石勒皇帝,一次,石勒见到他,问他:“佛法有什么灵验呢?”
佛图澄说:“至高无上的道虽然离我们很远,但能用身边的事作验证。”说完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钵盛上水,并烧香念咒,水中立即生出一朵青莲花,光彩夺目,石勒皇帝于是信服了,拜佛图澄为佛师,请他出谋划策,颂佛传经。
文帝说了一段,看见妍禧的脸上似笑非笑,文帝问:“小喜子是不相信吗?”
“碗生莲花呀?我信!”妍禧看见皇帝说得兴致勃勃,不好跟他说这种法术她也会,这是江湖上一些手脚快的人玩弄的一种杂耍,利用彩石与水纹的光线造成的一种视觉效果,专门骗些不懂行的人。她当年与湘歌儿行乞,原就是被骗了,但她日日缠着那个“碗生莲花”的“大师”,终于让她知道了其中的秘密。
“那神僧还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妍禧又问,石勒是个皇帝,不可能一次被骗,次次被骗,这大和尚定有他的高明之处,且听听看。
文帝就接着又说了一件事,有一次,佛图澄曾与石勒皇帝共同坐在襄国中堂之上,谈论经法。佛图澄忽然吃惊地说:“糟了!糟了!幽州发生了火灾。”随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喷洒。过了很久,佛图澄笑着对石勒皇帝说:“现在幽州的火灾已经救灭。”
石勒觉得奇异,不太相信,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验证。使者回来对石勒说:“那一日火从四大城门烧起,火势猛烈。忽然从南方飘来一层黑云,既而天降大雨,将火扑灭。雨中还能闻到酒气。”
妍禧听了,“卟哧——”一声笑出声音来,文帝问:“小喜子,你这笑是何意?千里之外能预知风雨火灾,不是神人是什么?”
妍禧说:“我看这大和尚呀,不错,的确是个懂法术的人,至少懂得观天象测风雨,是个一等一的聪颖之人,可比得上前朝诸葛孔明,也算是个神人,不过他的法术也是有人相助才能完成的。”
文帝惊异道:“有人相助?这是何意?小喜子为何这般说呢?”
妍禧笑,她看过不少江湖异士,这些人会玩弄一些异术,不懂道理的人看起来非常神奇,比如用咒语指挥神鬼附身之类的,十足神似,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是哪里做了手脚。她说:“佛图澄的确算是个神人,首先他懂得观天像,看天上的乌云便知道哪里会下雨,就好比诸葛孔明懂得观天象,我猜他能看出幽州方向会下雨,便叫他的弟子在幽州城内点火,然后正好幽州下雨灭了火,众人便以为是他施法所为。这样的事一传十,十传百,愈传愈神,他佛图澄便成了位神人了!”
“果真是这样?你说佛图澄欺骗了皇上?‘幽州灭火’是他与他的弟子合演的一场骗局,然他已八十岁高龄了,远从西域而来,他为何要这般做呢?”文帝大为震惊。
“你方才不是说佛图澄是来自西域的大和尚么?他所传的是什么教?”妍禧问。
“大和尚所传的是佛教?”文帝道。
“皇上,在这之前,小喜子只听闻道教,儒教,还有黄道之说,所看的寺院也是道家寺庙,未闻有什么佛教,
他如此做法,先帝才能相信他的能力,这佛图澄他要到中原传道,他得到帝王的认可,你瞧,他不是当了国师了?要不,先帝怎么会专门为他建了寺庙,如今尊贵如太后,都要去谒见他?”
文帝点点头,叹道:“原来小喜子的心思比朕与朕的父皇都通透,是呀,佛法从前朝汉明帝时便传到中原来,当时仅在民间流传,还颁了‘只许佛弟子立庙,不许汉人出家’之令,使其影响并不大,如此说来……”
“我想,这佛图澄定是不止如此本事,皇上,他是如何被封做大和尚,并称国师的呢?”
文帝道:“大和尚是先帝对佛图澄的尊称,先帝有员大将叫郭黑略,佛图澄经郭将军来到先帝军中,先帝当时还是大将军,佛图澄为先帝出谋划策,经常能准确预测战事的胜负,并预言先帝一定会拥有中原,成为帝王,他的预言果然很准确。”
“佛图澄还预言先帝能成为帝王?他还曾有甚么预言?”妍禧兴致来了,问道。
文帝踱步走到御赐书房的门口,回头向妍禧招招手说:“你过来!”妍禧把手上的礼物置于案桌上,走过去,文帝看妍禧把礼物放了下来,向旁边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宫女点点头,把礼物取了拿在手上,文帝点点头,指着远处一个高大的佛塔说:“五年前, 天空中无一丝风,佛塔上却有一只铜铃独鸣。佛图澄对众人说:‘铃音说:不出今年,国家将有大丧事。’不料这年七月,先帝果然死了。”
“这大和尚还能预知生死?的确厉害!”妍禧叹道。
“先帝在时,国家有什么事,都会事先问他,他所说的佛家谒言,先帝一半听不懂,但是其后真的准确,故先帝尊他为国师大和尚,专门为他修建了襄业寺,此外还许大和尚的弟子们在国内广修佛堂寺庙以佛礼济民。”
ps:
佛的最先兴起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是赵明帝石勒一手兴起,是真的历史,朗格木有胡说。朗格爱写文,其中很大方面,写文真的学习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还可以把历史人物捏过来捏过去地调戏,爽呀!朗格一直很努力,谢谢支持!
第一百五十八章 狡猾
(求订)
妍禧歪头想了一下道:“真有这般准?他既是国师,为何皇上在位这几年,国家的大事怎么就不问问他呢?先前颁的那些圣旨,石虎为相这么重要大事,皇上应该先去问问佛图澄大国师才好。”
文帝看了妍禧一眼,神情温柔,只笑了笑未说话,妍禧又催问一句,文帝方说:“三五年前,朕每有一事不得其解,便去问佛图澄,我的羯语不灵光,国师是西域人,说的中原话又糊涂不清,所说的又是佛家谒语,我比先帝还驽钝些,是以一句都听不懂,猜测来猜测去费心费力,且大都不准,我只道是会错了国师的意,故而后来就不问他了,现在……不是有了小喜子了么?小喜子说的话句句在理且朕都听得懂,你便是朕的国师!”
文帝说着,目光长久黏在妍禧的脸上,小喜子在思虑,神色端庄严肃,却有一股圣洁的光辉,比平时恭恭敬敬的模样有另一番味道,煞是好看。
妍禧却没有注意文帝的目光,侧头又想了想说:“皇上说佛图澄的预言很准确,皇上,不如请他预言一下石虎将来是什么下场?”
“这个呀,佛图澄曾作过预言,连朕做太子之事,佛图澄都做过预言呢!”文帝说。
“喔?是真的么?皇上,你说来给小喜子听听。”妍禧一双妙目看过去,目光柔和,眼波似水,文帝一怔,指了指椅子道:“你坐下,我便说与你听。”
妍禧一听,也没多想,不自觉就坐了下来,文帝向妍禧身后的宫女使了个眼色,那宫女悄悄地拿了要送去建节府的礼物走出了书房。
“佛图澄预言朕能当上皇帝,这个是朕亲眼所见的。”于是文帝又向妍禧说起自己当上太子的往事。
当是时。石勒做了皇帝,为立哪一位王子为太子而苦恼,他意属于石弘,又觉得石弘过于雅致。问询了不少大臣,还是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有一次,石勒请佛图澄到大殿内给他和儿子、侄儿们讲解经法,佛图澄进到殿内,当时石勒的儿子和侄儿们都在,石虎也在场,佛图澄是得道的高僧,是大赵国的国师,除了石勒居中坐着相迎,其他的王子、王侯们都站立相迎。佛图澄低眉睑目从殿前一路行来,他身高八尺,风姿安祥文雅,王子王侯们都恭敬相迎,不敢怠慢。
佛图澄脚下生风。目不斜视,然路经石弘之时,略停了停,向石弘合什郑重行了一礼,石弘当时不到十岁,跟着汉人师傅学了不少儒礼,慌忙向佛图澄行了个长揖。并合什还礼,佛图澄笑了笑,再向石弘又行了一礼,再继续向前行,石勒看见,十分惊异。
石虎是石勒的诸多儿子与侄子中年最长。战功最卓越,故坐在石勒的左下首,佛图澄行至石虎跟前,略停,亦合什行了一礼。石虎还了一礼。佛图澄才向石勒行礼,石勒注意到佛图澄的举止,问他:“国师为何单向小儿石弘与侄儿石虎行合什礼,此二人都是国师的小辈。”
佛图澄但笑无语,石勒回殿中思索良久,下定决心立石弘为太子,他对众臣道:“佛图澄是佛之身,他向石弘行礼,且行了两次大礼,他见朕也不过行两次礼而已,佛图澄定是看出石弘是贵重之人,弘当太子,此乃天意也!”
文帝把话说完,这一次,妍禧不笑了,低着头沉思起来,文帝说:“小喜子,佛图澄预言准确,是神人呀,朕的母后感怀国师的预言,每年都到襄业寺听国师教导。”
“国师的确是有些神,不过在小喜子看来,大和尚是一等一的狡猾!”
“狡猾?小喜子说国师狡猾?”
妍禧笑着摇摇头,突然问文帝:“太后住的殿叫和欢殿,皇上知道那殿为什么叫和欢殿?”
“这……”文帝曾去过百尺楼,是知道和欢娘娘的故事的。
妍禧笑道:“先皇帝有个妃子名叫何專还鹊劢兴突叮兔赖暮停断驳幕丁褪橇耍鹊巯舶故遣幌б磺校盼股绷思父鲋爻迹灰蛱蟪さ酶突赌锬铩嘞瘢愿笤炝艘桓龉罱小突兜睢峙孪然实墼谛睦铮前烟蟮背伞突赌锬铩桑运钕不短螅匀灰沧钕不短蟮亩樱褪腔噬夏汔叮 ?br />
“小喜子——你——放肆!”
不防耳边一声闷雷,妍禧抬起头,看见文帝板起脸来,目光如炬,声色俱厉。
妍禧从来没有见过皇帝这副模样!她连忙站起来,退后四步,“卟通”跪地,她一心只想着佛图澄这个‘神人’为何这般‘神’,完全忘记了,跟她讲故事的是皇帝,她居然把先皇帝和‘和欢娘娘’,还有刘太后的*拿出来胡说。
小喜子是不想要命了么?
文帝看着妍禧,她跪着,只看见他那顶小锦帽,他突然觉得心有些寒,他觉得自己怎么也护不住这只“小妖孽”了。
赵文帝在妍禧的跟着快速地踱着步,他的心里急躁与不安,他脚下的这只“小妖孽”,被他皇帝的威严吓着了,微微发着抖。
良久,文帝停下来,向下俯看妍禧说:“小喜子,你要命不要?你说的这些话,朕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知的,但你以后不能再说了,些话若传到太后那里去,你要死一百次,朕是没有办法救你的!”
“奴才该死!”妍禧的心虽然怦怦直跳,但听皇帝的意思,并不会要她的命,她松懈下来,坐在脚板上。文帝看妍禧整个身子摊坐在地上,知道吓到他了,心内不舍,但又想给他个教训,故不叫他起来,只怕他以后还会胡说。
“你方才说佛图澄狡猾,你为何说他狡猾?”
妍禧低着头,一声不哼,文帝道:“朕问你话,你为何不答?”
“奴才……奴才不敢说……皇上……是要奴才……的命么?”妍禧的话里微微有些发抖。
文帝踱步到妍禧跟前,温声道:“小喜儿,你抬起头来。”
妍禧定了定,抬起脸来,苍白的脸,惊惧的一双眸子,眼眶里含了薄薄的一层泪,文帝一个站不稳,退了一步,我要不了他的命,他先来拿了我的命了,文帝叹了一口气。
内心又挣扎了一会,文帝俯下身子说:“小喜子,朕吓到你了,你……起来说话!”说罢拿手去扶妍禧,妍禧微微一挣,依然扶在地上,文帝手臂用力,妍禧只好站起来,没想到脚却跪麻了,一个不稳向前倾,文帝忙扶着她的身子,却温香满怀,愣了一下,妍禧已经离开他的怀里,恭恭敬敬地站着。
小喜子的身上有嫔妃的味道,又有所不同,叫人*蚀骨,他是一名宦人,是一名宦人,为何?这是为何?文帝呆呆地出神。
“小喜子,方才没有说完的话,你接着说。”文帝清醒了些,又问
“奴才不敢说,奴才怕掉脑袋!”
“唉,朕不会要你的脑袋,方才你的那些话不能在别人的面前说起,要不你的小命就没有了!朕保不住你!你快说来,你让朕云里雾里,你不说清楚了,我便真的要你的命!”
“皇上是先帝最喜欢的儿子,这个连小喜子都知道,佛图澄当然也是知道,他自然是摸准了先帝的意思,先帝想立你为太子,又心存疑惑,先帝需要一个天意帮他下决定,于是佛图澄就做了这个天意,他向你行了两礼,然他也知道石虎大权在握,不能得罪,于是向石虎行一礼,我说他狡猾,他是左右逢源,两不得罪!”
文帝一听,然也,非常有道理,佛图澄此举两不得罪,他石弘当了皇帝会感激他,石虎也会感激他。
妍禧又说:“以先帝的智慧,如何不知道石虎有虎狼之心呢?先帝为什么不事先除了石虎,这不是养虎为患么?”
文帝听了,微微喟叹,这件事情,太子少傅程遐跟他说起过,石弘被立为皇太子后,当时还是太子少傅的程遐进荐说:“皇太子仁义孝顺,温良谦恭,然石虎逞雄强Bao,多有诈伪,陛下一旦辞世,我担心国家有危险,应该逐渐夺去石虎的威权,让太子及早参与朝政。”
当时石勒接受了程遐的建议,让石弘在旁一起帮忙处理政权,也逐渐消减了石虎的一部分兵权,把兵权分到石弘的兄弟石恢的手上。
在那一段时间内,石虎表现得非常谦和,然太子少傅程遐还不放心,又私下对石勒说:“石虎勇武机智,善于权变,群臣都不及他。遐观察他的志向,除陛下之外,他都蔑视不敬。他的几个儿子被邃、宣、遵都已成|人,都参预兵权,掌有兵力。陛下现在健在,他自然没有二心,恐怕他内心不服,但不能辅助少主。皇上应该早日清除他,以便实现大业。”
石勒沉思许久说:“当今天下尚未平定,战乱不止,太子幼弱,应当任命强有力的辅相。国师佛图澄向太子石弘行了二礼,向石虎行一礼,其意必是石弘尊贵,石虎辅之,石虎是辅佐王命的功臣,此是天意也,你不必多言了!
ps:
好热的天,开空调都睡不好,码字辛苦呀,亲们给点支持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机会
(求订!)
当人无法把握未来的时候,我们喜欢用天意来决定,到底有没有天意呢?
有,天意其实就是强大的人意!
大和尚佛图澄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他掌握了天意,把天意玩弄在手上,翻成*。
然妍禧也是行走过江湖,见识过生死的,也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她看穿了佛图澄,看穿了天意,因此她说:“这佛图澄真是大骗子!”
把一个国师说成是大骗子,只有妍禧想到并说了出来,并不是只有中国才会有的现象,好比《皇帝的新装》那个戳穿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子,文帝呆住了,问道:“小喜子说佛图澄是个大骗子?”
妍禧点点头:“佛图澄把先帝给骗了,大概是他惧怕也石虎的强势,所以也向石虎行了礼,两不得罪,让先帝还以为石虎就是辅佐皇命的功臣!我猜石虎认为佛图澄向他行了礼,他的内心深处就以为天意要他做皇帝,所以石虎才这般猖獗!嗯,石虎虽然猖獗,但皇上一说禅让他便怕了,也许石虎是真的相信佛图澄的话,认为皇上是贵重之人,是以在前几年皇上年幼没站稳脚跟,他并没有借机取代皇上。皇上,在你看来,石虎对佛图澄如何?”
“石虎比先帝更敬重佛图澄,石虎每见佛图澄,都以弟子自称,但有什么大事就去问询佛图澄,奈何佛图澄大和尚说的都是佛教谒语,要叫人猜测,若猜对了,则是十成准确,猜错了则……”
妍禧说:“这就是佛图澄的厉害之处,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若对了就说是他的预言成功,若是不对。就说你们的佛教谒语猜得不对。”妍禧停了停,突然脸露喜色,看着文帝笑道,“不过……”
“不过什么?”文帝看妍禧一张小脸喜得发红。忙问。
“石虎相信那大和尚?!小喜子看那是好事,咱们不如拿这个做做文章,皇上你说怎么样?”妍禧突然灵光一闪,激动起来。
“做文章?如何做文章!”
“皇上,你说佛图澄他为什么这般卖力为先帝和石虎他们做事?”妍禧问。
“小喜子不是说他想宏扬佛法?”
“然也,汉以来,信佛的人不多,现在听闻大赵国就有八百多座寺佛,佛图澄是西域的和尚,他们想在中原立一席之地。所以就要拉拢皇帝,只有皇帝信佛了,下面的百姓才会效仿之,这样他们的教派才得以宏扬,皇上。不若你给些好处给佛图澄,他定也会为皇上办事!”妍禧说着,激动得双颊都红了,她身子倾向皇帝,说:“皇上,咱们只需……”
妍禧说完,文帝激动了。一把拉住妍禧的手道:“小喜子,你真是诸葛再世,我看呀,那大和尚想都没想到他碰到对手了,好,我马上派人到襄业寺去!”
妍禧这才从佛图澄的故事里走出来。看看御书房,宫女们已燃上油灯,又看看房门外,“哎哟——”叫了一声说:“礼物!皇上给石杰大人的礼物去哪里了?”说罢围着案桌转,原先备下的礼物不翼而飞了。
“宫人已经送过去了。你就不要去了,小喜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与朕商议呢!”文帝轻描淡写地说。
妍禧咬着唇不说话,这大概是惟一一次机会再见到石杰,再过几天,石杰便要去到秦州那么遥远的地方,再见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她的心里突然充满了将离的悲伤,今晚是石杰与妍祺大喜的日子,她要亲眼看到了才能死心。
为什么要去看?如果杰哥哥是幸福美满的,自己心痛至死也就算了,如果杰哥哥是勉强欢笑,难道自己还有希望等待么?总之不去就是不死心,妍禧绞着两只手,心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小喜子,你说把佛图澄封为天师,再赐他殿前披红袈裟,让他的尊荣更加一等,可好?”文帝想起什么,又问了一句,但看妍禧呆呆站着一声不哼,文帝走到妍禧的跟前,才发现眼前的小喜子失了魂,“小喜子,朕说的话你听到了么?”
“皇上,请再赐一份礼物,小喜子要亲自送过去!”妍禧抬头说,她仿佛没有听到文帝的话,沉浸在自己的所思所想之中。
“嗯?”文帝看妍禧,她的脸上有他看不懂的复杂的表情,但她眉角的哀恳他看得懂,为一个五品的州丞相?他有些疑惑。
妍禧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说:“原是小喜子出的主意,叫石杰石大人提早去秦州,因此小喜子只恐石大人有什么想法,若他因此就误会了皇上,将来就不会好好为皇上办事,若是皇上叫小喜子去再送一份礼物,小喜子是皇上身边的近侍,石大人一定会感动的。”
“是为了朕着想呀?”文帝的疑惑还是没有解开,看着妍禧有些迟疑。
“皇上,你就让奴才去罢,若不去,奴才会为此事不安,况小喜子在宫内已一年多了,从未曾出去,皇上便赐奴才一次机会,让小喜子到宫外走一趟,一个时辰便回,小喜子是皇上的人,皇上还怕小喜子长翅膀飞了不成?”妍禧嘴巴里说着话,一双妙目水汪汪的,送去弱弱的求恳。
小喜是皇上的人,这话听在文帝的耳朵里,竟是无比地慰贴,文帝的心一热,上前一把拉着妍禧的手,脸上漾了笑意说:“你是朕的人,你便是长了翅膀,我也要把你的翅膀收回来!你能飞到哪里去?”
“皇上,你让小喜子去罢,小喜子哪里会长翅膀?小喜子只做皇上的人,一辈子侍候皇上!”她现在早已知道,甜蜜的言语于这些男人们是极有用的,先蒙了他们的心,他们自然甚么都答应了,后果她从没见过,所以不用计较。
然她不知道她说的话意味着什么,她终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付出代价。
但是现在,她理会不了这么多了,她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再见到杰哥哥,亲眼看看他的婚礼,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跟妍祺日久生情!
文帝自然抵不住妍禧这甜蜜的言语,当然就答应了妍禧的请求,他再亲自备了一份礼物,叫两个三品的宫人跟着妍禧一起去。正好各宫院嫔妃娘娘又派了人过来问今晚陪寝的事儿,文帝意味深长看着妍禧道:“朕今晚等小喜子回来再决定吧!”
妍禧正跟着两个宫人要出去,闻言道:“皇上,你就抓阄儿,不是还有四个没有陪寝的娘娘么,写上她们的名儿抓阄,抓到谁的名字便叫谁来陪寝!你不用等奴才回来!这样太晚了,叫娘娘们等急了不好。”
文帝赌气说:“朕等你回来,你替朕抓阄儿,我就要差遣你写她们名儿,朕不识字!”
妍禧无奈,只好一恭身和两个宫人退了出去,两个宫人笑吟吟道:“喜公公好大的面子,皇上没有你,连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如今连哪位娘娘陪寝都要喜公公给他作主,可惜喜公公是男身,若喜公公是女身,皇上定要叫喜公公做了妃子,就省了皇上的烦恼了。”
妍禧想着石杰的事情,听了宫人的话,也没细想,催她们道:“两们大人快走,你道是人人都想做妃子,做妃子有甚么好,看这皇宫里妃子还不够多么?”
两个宫人咋舌道:“不想做妃子,难不成想做皇后?”
“那当然!”妍禧想也没想,便答了一句,急匆匆地走得飞快,两个宫人诧异,对视一眼,连忙跟上去。
妍禧与两个宫人出了皇宫,坐着马车就向建节府奔去,她一年多都呆在皇宫里,从来没有出宫一步,走出来才发现外面的天是那么宽阔,满天的星星看上去也比在皇宫的更多更大,妍禧在车驾里挑起帘子,风抚在她的脸上,呼吸都是自由的,满满地吸入胸腔里,原来自由是那般可贵。
马车一路行去,这里是拐角,那里有热闹的街市,那里还有一座什么王府,她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她熟悉的景物。马车慢慢靠近府里,建节府红彤彤一片,喜气包不住,从府第冲上云霄。妍禧只觉得内心一阵烦闷,这是她顶顶讨厌的红色,又一次大张旗鼓地无礼地撞入她的眼睛,恨不得一把火烧了,不,不要火,火也是红色的,要九天劈下几道雷,然后一场声势浩大的雨,把这些红色全部浇灭了。
下了马车,建节府立了两个大石狮子,大门顶上挂着那四只大红灯笼还是一样的,妍禧感慨万千,她第一次来建节府是因为喜事,是嫁妍蕴姐姐,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如今再次进来,也是因为喜事,是嫁妍祺姐姐。但她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一个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不清不楚的小侍内,同时还是一个心里藏着人的女孩儿了,妍禧站着,盯着四只大红灯笼愣神,直看得两只眼睛成了一团红糊糊,眼前全是红的,红的大石狮子,红的建节府门,红色的人影儿在晃动,还有红通通的宫人提醒她:“喜公公,咱们进去宣旨罢。”
ps:
佛图澄也是真实存在的喔,很认真看资料的朗格,加油,支持一下喔
第一百六十章 宣旨
(求订!)
妍禧拿两只手捂着眼睛,失声叫道:“哎哟不得了,大红灯笼看不得,眼睛全是红糊糊的,两位大人,你们宣旨罢,我眼睛瞧不真了,我且站在后面听你们宣旨罢。”
两位三品宫人在皇宫里也是有些年头的,年长妍禧几岁,看妍禧细细弱弱,甚是天真,笑道:“喜公公还似孩子一般,爱看这些物儿,红灯笼如何能盯着瞧?也罢,你在后头跟着,别摔了,回去皇上拿我们是问!咱们这就进府宣旨去。”
妍禧把圣旨交给他们,跟在他们后面正要敲门进府,却见府门“吱呀——”打开,先是门房走出来,再接着听见“哈哈哈”的大笑,出来两个搭着肩膀的人,其中一人高大修长,气宇轩昂,妍禧心内“咯噔“一下,迅速把身子藏在马车的阴影里。
那两人走到府门便停住了,他们长得高大,一左一右把整个府门占了,两名宫人提着圣旨,被拦住了去路,只好停下来,他们手上拿了圣旨,神情颇倨傲,也不说话,拿眼睛看着那两人,等那两人让开行礼。
但那两人却俱是气势凛人的,一看前面站着两名有品级的宫人,手上提着圣旨,又一看皇宫内六匹马拉豪华的车驾停在门前,左边的一人诧异,问道:“方才不是已经来了宣了一次圣旨了,怎么,又来一次?”
妍禧一听,正是到哪里都躲不开的石闵,她的身子又缩了缩。
两位三品宫人训练有素,都是伶牙俐齿的,其中一个答道:“皇上圣恩,知道石杰大人大婚,令奴才们再次送礼以表皇上庆贺之心。”
那宫人的话一说完,不妨石闵一个箭步冲上来,拿手指挑起说话宫人的脸庞。看了一眼,又挑起旁边的宫人的脸来看,他的鼻子飞快地翕动着,问:“只两位公公来了么?还有其他的公公么?”说罢眼睛左右找寻。还向马车这边撩了一眼,妍禧暗叫不好,这石闵鼻子这般灵,居然能闻出来了三位公公。
她哪里知道石闵的鼻子是有记忆的,妍禧身上的味道一直存在他的记忆里,五步之内能准确地闻到妍禧的味道,他分明闻到了妍禧的味( 烽火自妖娆 http://www.xlawen.org/kan/2481/ )
文帝点点头,沉默了一下说:“以后但有什么,请闵大将军知无不言,朕铭记在心!”
石闵一拱手道:“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效劳!臣马上赶到建节府去把臣弟的好事办了,让他安安心到秦州去,臣告辞!”
石闵说毕深深看了一眼妍禧,转身走出御书房,妍禧看他一出去,忙对皇帝说:“皇上,挑拔石邃与石宣之事,闵将军最合适,奴才去与闵将军交待几句就回来。”
文帝点点头,妍禧急步走出书房,在殿院里拦住石闵,低声问:“咱们不是打赌输赢的么?你知道你若输了,你应下的,我的身子我做主!可你为什么还提醒我们挑拔邃、宣二人,你到底安的甚么心?你难不成是希望皇帝赢了?我的身子,你不要了么?”
石闵侧过半边脸,睥着眼听妍禧说话,便知道妍禧是在试探他,半边脸延着三分笑意道:“如何?小喜儿认输了,你想投怀入抱了?放心,你的身子我要定了!今晚石虎没有去端武侯府赴宴是么?我猜对了?小喜儿的第一招输了!你现在知道你所出计策有多凶险,哥哥当然不希望你赢,你们败相已显,只是哥哥不希望你输太难看,到时迁怒于我,我可不想娶个满怀怨恨、气鼓鼓的新娘入府!”
妍禧顿足道:“原以为你转了性的要帮皇上,原来你还是没安甚么好心!”
“我的心从来都不是好的,我只想拿我要的东西,谁都不能阻止我!你的身子我要拿,别的,我也要拿!”看妍禧气得两条眉耸成两把刀,忙说:“不过,哥哥还是要帮着你,因为哥哥要小喜儿心甘情愿、欢欢喜喜地嫁过来做我媳妇儿!”说毕一脸春风,半边脸的笑意延到另一半边,一张脸竟然笑成一朵牡丹。
实在招摇得太利害,叫人受不住,妍禧举起巴掌扇过去,想把那张脸的得意与灿烂打消了,石闵连忙一手握住,继续笑道:“哎哟,小喜儿力气下得真大,打是疼骂是爱,小喜儿真是疼爱哥哥呢!光天化日之下,你叫哥哥怎好意思?不如到你小院去,哥哥由着你打骂,可好?”
不得了了,连脸皮子都不能要了,妍禧还想发作,但听得石闵这般调笑,知自己愈是暴燥就愈是占下风,他便会愈得意,她强自吞了一口气,一双妙目眨了眨,悄悄儿把另一只手送上去,反握着石闵的手,轻笑道:“原来打骂便是疼爱!是呢,哥哥若有本事让石邃与石宣疼爱起来,小喜儿便在小院里请哥哥喝茶。”
ps:
凶暴的皇帝石勒得了不少亲的同情,人是很奇怪的,明明是凶残的杀人犯,却是个孝子,明明平时看起来连话都不大声说的,却是一个冷血的杀人犯,这小说,你记住了石勒,我也也很高兴,这小说在言情之内把五胡十六国是大赵国的前因后果,兴起与衰落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说明白,于朗格是很开心的事,把历史调戏了言情了,很有意思。
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人
(求订!)
小冤家笑意盈盈,目光流转,石闵的神一漾心一荡,捏着她的手低声说:“到你院里……哥哥不爱喝茶,哥哥要小喜儿……打骂……”
妍禧竟然脸一红,低头一顿足,扭身跑开了,石闵的手心刹地一空,温软便没有了,他万分留恋不舍,看着妍禧逃走的方向出神,小冤家又在装模作样,想骗得他去撩拔石邃与石宣二人打起来,她便不来说与,石闵也会去做,此两人加起来就是两个石虎,他们的存在威胁着石闵,非除去不可。然她肯拿到小院喝茶这样的好事情来诱引石闵,大出他的意外,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划算的交易。
妍禧的小院,有他见过最美好的春意,于他是最大的媚惑。
石闵心情大好,笑吟吟地转身,迎面来了两名宫女,正是夏莲和念秋,两位宫女福了一福道:“喜公公跟大将军说了甚么笑话?大将军这般开心?”
石闵心情极好,闻言笑道:“你们喜公公不太会讲笑话,他脾气不太好,只晓得横眉竖眼,不如你们二人说个笑话给本将军听听?”
念秋笑说:“喜公公的确不太会讲笑话,喜公公的本事不在此!”
“喔,喜公公有甚么本事?说来听听?”石闵兴致勃勃问道。
“咱们喜公公的本事,我可说不好,一张俏脸,一张利嘴,魅惑得咱们皇上离开他不得,您瞧,只一会不见,就叫咱们来寻了,仗着皇帝的宠呢!今儿就在此处,连石杰大人都让他给迷惑了,闵大将军大概也见识喜公公的本事了罢?”
石闵一听,脸上的笑慢慢收拢起来。面上的纹如刀刻了一般,他低声喝道:“喜公公再大的本事也就是装模作样,比不得嚼舌根的人,本将军保证。话多的人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死了下了地狱也定是被阎王爷拔了舌根!”
两个宫女看石闵声色俱厉,吓得一动不敢动,石闵拂袖而去,走出徵文殿回身看看,但觉得整个皇宫黑沉沉的,里面藏了许多妖兽,小冤家自以为自己在里面媚上欺下,左右逢援,竟不知道就得罪了多少小人。哪一天逢了灾也不自知,只能快些把小冤家扯出来才安全。
妍禧回到书房,皇帝早叫宫人取了十二份礼物,由三品以上有品的宫人送到各府去,妍禧取了一份。说:“皇上,奴才对不起石杰大人,奴才这就到建节府给石杰大人送礼陪罪去。”
皇上连忙说:“你便不要去了,你不在,朕找不到人商量,心慌得很。”
“皇上要沉得住气,只有沉得住气。才能对付石虎那等奸佞之人了,只要皇上不乱,就不会乱,只怕自乱了阵脚,一切都完了!”
正说着,一名和欢殿的宫女进来说:“皇上。太后要到襄业寺吃斋十日,太后说:哀家到襄业寺谒见大和尚佛图澄,求大和尚保佑国运昌盛,叫皇帝好好管理国事,千万莫受妖人迷惑!”
文帝点点头。沉思了一会,说:“太后既去襄业寺,便请太后问问大和尚佛图澄,如今大赵国奸佞从生,如何做国家才能得以安定?”
宫女应了出去,文帝转眼看妍禧手上拿了一份礼物站在地上专心听讲,想起她要去建节府送礼给石杰,怕她又提此事,忙加重了语气说:“大和尚佛图澄是个真正的神人,有通天的本事,太后求他,咱们的计划定能事半功倍!”
妍禧听了,眨眼忘记要去送礼给石杰的事,问道:“大和尚佛图澄是何人?为何皇上说他是神人,他有甚么本事?”
于是,文帝便向妍禧说起佛图澄的故事,原来佛图澄是西域人,七十多岁才从西域来到中原洛阳传佛法,佛教自汉朝就从西域传过来,一直不被朝庭重视,只在民间建些庙宇,教些平民百姓念念经,然佛图澄很快便显露出他的神妙,惊动石勒皇帝,一次,石勒见到他,问他:“佛法有什么灵验呢?”
佛图澄说:“至高无上的道虽然离我们很远,但能用身边的事作验证。”说完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钵盛上水,并烧香念咒,水中立即生出一朵青莲花,光彩夺目,石勒皇帝于是信服了,拜佛图澄为佛师,请他出谋划策,颂佛传经。
文帝说了一段,看见妍禧的脸上似笑非笑,文帝问:“小喜子是不相信吗?”
“碗生莲花呀?我信!”妍禧看见皇帝说得兴致勃勃,不好跟他说这种法术她也会,这是江湖上一些手脚快的人玩弄的一种杂耍,利用彩石与水纹的光线造成的一种视觉效果,专门骗些不懂行的人。她当年与湘歌儿行乞,原就是被骗了,但她日日缠着那个“碗生莲花”的“大师”,终于让她知道了其中的秘密。
“那神僧还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妍禧又问,石勒是个皇帝,不可能一次被骗,次次被骗,这大和尚定有他的高明之处,且听听看。
文帝就接着又说了一件事,有一次,佛图澄曾与石勒皇帝共同坐在襄国中堂之上,谈论经法。佛图澄忽然吃惊地说:“糟了!糟了!幽州发生了火灾。”随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喷洒。过了很久,佛图澄笑着对石勒皇帝说:“现在幽州的火灾已经救灭。”
石勒觉得奇异,不太相信,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验证。使者回来对石勒说:“那一日火从四大城门烧起,火势猛烈。忽然从南方飘来一层黑云,既而天降大雨,将火扑灭。雨中还能闻到酒气。”
妍禧听了,“卟哧——”一声笑出声音来,文帝问:“小喜子,你这笑是何意?千里之外能预知风雨火灾,不是神人是什么?”
妍禧说:“我看这大和尚呀,不错,的确是个懂法术的人,至少懂得观天象测风雨,是个一等一的聪颖之人,可比得上前朝诸葛孔明,也算是个神人,不过他的法术也是有人相助才能完成的。”
文帝惊异道:“有人相助?这是何意?小喜子为何这般说呢?”
妍禧笑,她看过不少江湖异士,这些人会玩弄一些异术,不懂道理的人看起来非常神奇,比如用咒语指挥神鬼附身之类的,十足神似,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是哪里做了手脚。她说:“佛图澄的确算是个神人,首先他懂得观天像,看天上的乌云便知道哪里会下雨,就好比诸葛孔明懂得观天象,我猜他能看出幽州方向会下雨,便叫他的弟子在幽州城内点火,然后正好幽州下雨灭了火,众人便以为是他施法所为。这样的事一传十,十传百,愈传愈神,他佛图澄便成了位神人了!”
“果真是这样?你说佛图澄欺骗了皇上?‘幽州灭火’是他与他的弟子合演的一场骗局,然他已八十岁高龄了,远从西域而来,他为何要这般做呢?”文帝大为震惊。
“你方才不是说佛图澄是来自西域的大和尚么?他所传的是什么教?”妍禧问。
“大和尚所传的是佛教?”文帝道。
“皇上,在这之前,小喜子只听闻道教,儒教,还有黄道之说,所看的寺院也是道家寺庙,未闻有什么佛教,
他如此做法,先帝才能相信他的能力,这佛图澄他要到中原传道,他得到帝王的认可,你瞧,他不是当了国师了?要不,先帝怎么会专门为他建了寺庙,如今尊贵如太后,都要去谒见他?”
文帝点点头,叹道:“原来小喜子的心思比朕与朕的父皇都通透,是呀,佛法从前朝汉明帝时便传到中原来,当时仅在民间流传,还颁了‘只许佛弟子立庙,不许汉人出家’之令,使其影响并不大,如此说来……”
“我想,这佛图澄定是不止如此本事,皇上,他是如何被封做大和尚,并称国师的呢?”
文帝道:“大和尚是先帝对佛图澄的尊称,先帝有员大将叫郭黑略,佛图澄经郭将军来到先帝军中,先帝当时还是大将军,佛图澄为先帝出谋划策,经常能准确预测战事的胜负,并预言先帝一定会拥有中原,成为帝王,他的预言果然很准确。”
“佛图澄还预言先帝能成为帝王?他还曾有甚么预言?”妍禧兴致来了,问道。
文帝踱步走到御赐书房的门口,回头向妍禧招招手说:“你过来!”妍禧把手上的礼物置于案桌上,走过去,文帝看妍禧把礼物放了下来,向旁边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宫女点点头,把礼物取了拿在手上,文帝点点头,指着远处一个高大的佛塔说:“五年前, 天空中无一丝风,佛塔上却有一只铜铃独鸣。佛图澄对众人说:‘铃音说:不出今年,国家将有大丧事。’不料这年七月,先帝果然死了。”
“这大和尚还能预知生死?的确厉害!”妍禧叹道。
“先帝在时,国家有什么事,都会事先问他,他所说的佛家谒言,先帝一半听不懂,但是其后真的准确,故先帝尊他为国师大和尚,专门为他修建了襄业寺,此外还许大和尚的弟子们在国内广修佛堂寺庙以佛礼济民。”
ps:
佛的最先兴起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是赵明帝石勒一手兴起,是真的历史,朗格木有胡说。朗格爱写文,其中很大方面,写文真的学习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还可以把历史人物捏过来捏过去地调戏,爽呀!朗格一直很努力,谢谢支持!
第一百五十八章 狡猾
(求订)
妍禧歪头想了一下道:“真有这般准?他既是国师,为何皇上在位这几年,国家的大事怎么就不问问他呢?先前颁的那些圣旨,石虎为相这么重要大事,皇上应该先去问问佛图澄大国师才好。”
文帝看了妍禧一眼,神情温柔,只笑了笑未说话,妍禧又催问一句,文帝方说:“三五年前,朕每有一事不得其解,便去问佛图澄,我的羯语不灵光,国师是西域人,说的中原话又糊涂不清,所说的又是佛家谒语,我比先帝还驽钝些,是以一句都听不懂,猜测来猜测去费心费力,且大都不准,我只道是会错了国师的意,故而后来就不问他了,现在……不是有了小喜子了么?小喜子说的话句句在理且朕都听得懂,你便是朕的国师!”
文帝说着,目光长久黏在妍禧的脸上,小喜子在思虑,神色端庄严肃,却有一股圣洁的光辉,比平时恭恭敬敬的模样有另一番味道,煞是好看。
妍禧却没有注意文帝的目光,侧头又想了想说:“皇上说佛图澄的预言很准确,皇上,不如请他预言一下石虎将来是什么下场?”
“这个呀,佛图澄曾作过预言,连朕做太子之事,佛图澄都做过预言呢!”文帝说。
“喔?是真的么?皇上,你说来给小喜子听听。”妍禧一双妙目看过去,目光柔和,眼波似水,文帝一怔,指了指椅子道:“你坐下,我便说与你听。”
妍禧一听,也没多想,不自觉就坐了下来,文帝向妍禧身后的宫女使了个眼色,那宫女悄悄地拿了要送去建节府的礼物走出了书房。
“佛图澄预言朕能当上皇帝,这个是朕亲眼所见的。”于是文帝又向妍禧说起自己当上太子的往事。
当是时。石勒做了皇帝,为立哪一位王子为太子而苦恼,他意属于石弘,又觉得石弘过于雅致。问询了不少大臣,还是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有一次,石勒请佛图澄到大殿内给他和儿子、侄儿们讲解经法,佛图澄进到殿内,当时石勒的儿子和侄儿们都在,石虎也在场,佛图澄是得道的高僧,是大赵国的国师,除了石勒居中坐着相迎,其他的王子、王侯们都站立相迎。佛图澄低眉睑目从殿前一路行来,他身高八尺,风姿安祥文雅,王子王侯们都恭敬相迎,不敢怠慢。
佛图澄脚下生风。目不斜视,然路经石弘之时,略停了停,向石弘合什郑重行了一礼,石弘当时不到十岁,跟着汉人师傅学了不少儒礼,慌忙向佛图澄行了个长揖。并合什还礼,佛图澄笑了笑,再向石弘又行了一礼,再继续向前行,石勒看见,十分惊异。
石虎是石勒的诸多儿子与侄子中年最长。战功最卓越,故坐在石勒的左下首,佛图澄行至石虎跟前,略停,亦合什行了一礼。石虎还了一礼。佛图澄才向石勒行礼,石勒注意到佛图澄的举止,问他:“国师为何单向小儿石弘与侄儿石虎行合什礼,此二人都是国师的小辈。”
佛图澄但笑无语,石勒回殿中思索良久,下定决心立石弘为太子,他对众臣道:“佛图澄是佛之身,他向石弘行礼,且行了两次大礼,他见朕也不过行两次礼而已,佛图澄定是看出石弘是贵重之人,弘当太子,此乃天意也!”
文帝把话说完,这一次,妍禧不笑了,低着头沉思起来,文帝说:“小喜子,佛图澄预言准确,是神人呀,朕的母后感怀国师的预言,每年都到襄业寺听国师教导。”
“国师的确是有些神,不过在小喜子看来,大和尚是一等一的狡猾!”
“狡猾?小喜子说国师狡猾?”
妍禧笑着摇摇头,突然问文帝:“太后住的殿叫和欢殿,皇上知道那殿为什么叫和欢殿?”
“这……”文帝曾去过百尺楼,是知道和欢娘娘的故事的。
妍禧笑道:“先皇帝有个妃子名叫何專还鹊劢兴突叮兔赖暮停断驳幕丁褪橇耍鹊巯舶故遣幌б磺校盼股绷思父鲋爻迹灰蛱蟪さ酶突赌锬铩嘞瘢愿笤炝艘桓龉罱小突兜睢峙孪然实墼谛睦铮前烟蟮背伞突赌锬铩桑运钕不短螅匀灰沧钕不短蟮亩樱褪腔噬夏汔叮 ?br />
“小喜子——你——放肆!”
不防耳边一声闷雷,妍禧抬起头,看见文帝板起脸来,目光如炬,声色俱厉。
妍禧从来没有见过皇帝这副模样!她连忙站起来,退后四步,“卟通”跪地,她一心只想着佛图澄这个‘神人’为何这般‘神’,完全忘记了,跟她讲故事的是皇帝,她居然把先皇帝和‘和欢娘娘’,还有刘太后的*拿出来胡说。
小喜子是不想要命了么?
文帝看着妍禧,她跪着,只看见他那顶小锦帽,他突然觉得心有些寒,他觉得自己怎么也护不住这只“小妖孽”了。
赵文帝在妍禧的跟着快速地踱着步,他的心里急躁与不安,他脚下的这只“小妖孽”,被他皇帝的威严吓着了,微微发着抖。
良久,文帝停下来,向下俯看妍禧说:“小喜子,你要命不要?你说的这些话,朕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知的,但你以后不能再说了,些话若传到太后那里去,你要死一百次,朕是没有办法救你的!”
“奴才该死!”妍禧的心虽然怦怦直跳,但听皇帝的意思,并不会要她的命,她松懈下来,坐在脚板上。文帝看妍禧整个身子摊坐在地上,知道吓到他了,心内不舍,但又想给他个教训,故不叫他起来,只怕他以后还会胡说。
“你方才说佛图澄狡猾,你为何说他狡猾?”
妍禧低着头,一声不哼,文帝道:“朕问你话,你为何不答?”
“奴才……奴才不敢说……皇上……是要奴才……的命么?”妍禧的话里微微有些发抖。
文帝踱步到妍禧跟前,温声道:“小喜儿,你抬起头来。”
妍禧定了定,抬起脸来,苍白的脸,惊惧的一双眸子,眼眶里含了薄薄的一层泪,文帝一个站不稳,退了一步,我要不了他的命,他先来拿了我的命了,文帝叹了一口气。
内心又挣扎了一会,文帝俯下身子说:“小喜子,朕吓到你了,你……起来说话!”说罢拿手去扶妍禧,妍禧微微一挣,依然扶在地上,文帝手臂用力,妍禧只好站起来,没想到脚却跪麻了,一个不稳向前倾,文帝忙扶着她的身子,却温香满怀,愣了一下,妍禧已经离开他的怀里,恭恭敬敬地站着。
小喜子的身上有嫔妃的味道,又有所不同,叫人*蚀骨,他是一名宦人,是一名宦人,为何?这是为何?文帝呆呆地出神。
“小喜子,方才没有说完的话,你接着说。”文帝清醒了些,又问
“奴才不敢说,奴才怕掉脑袋!”
“唉,朕不会要你的脑袋,方才你的那些话不能在别人的面前说起,要不你的小命就没有了!朕保不住你!你快说来,你让朕云里雾里,你不说清楚了,我便真的要你的命!”
“皇上是先帝最喜欢的儿子,这个连小喜子都知道,佛图澄当然也是知道,他自然是摸准了先帝的意思,先帝想立你为太子,又心存疑惑,先帝需要一个天意帮他下决定,于是佛图澄就做了这个天意,他向你行了两礼,然他也知道石虎大权在握,不能得罪,于是向石虎行一礼,我说他狡猾,他是左右逢源,两不得罪!”
文帝一听,然也,非常有道理,佛图澄此举两不得罪,他石弘当了皇帝会感激他,石虎也会感激他。
妍禧又说:“以先帝的智慧,如何不知道石虎有虎狼之心呢?先帝为什么不事先除了石虎,这不是养虎为患么?”
文帝听了,微微喟叹,这件事情,太子少傅程遐跟他说起过,石弘被立为皇太子后,当时还是太子少傅的程遐进荐说:“皇太子仁义孝顺,温良谦恭,然石虎逞雄强Bao,多有诈伪,陛下一旦辞世,我担心国家有危险,应该逐渐夺去石虎的威权,让太子及早参与朝政。”
当时石勒接受了程遐的建议,让石弘在旁一起帮忙处理政权,也逐渐消减了石虎的一部分兵权,把兵权分到石弘的兄弟石恢的手上。
在那一段时间内,石虎表现得非常谦和,然太子少傅程遐还不放心,又私下对石勒说:“石虎勇武机智,善于权变,群臣都不及他。遐观察他的志向,除陛下之外,他都蔑视不敬。他的几个儿子被邃、宣、遵都已成|人,都参预兵权,掌有兵力。陛下现在健在,他自然没有二心,恐怕他内心不服,但不能辅助少主。皇上应该早日清除他,以便实现大业。”
石勒沉思许久说:“当今天下尚未平定,战乱不止,太子幼弱,应当任命强有力的辅相。国师佛图澄向太子石弘行了二礼,向石虎行一礼,其意必是石弘尊贵,石虎辅之,石虎是辅佐王命的功臣,此是天意也,你不必多言了!
ps:
好热的天,开空调都睡不好,码字辛苦呀,亲们给点支持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机会
(求订!)
当人无法把握未来的时候,我们喜欢用天意来决定,到底有没有天意呢?
有,天意其实就是强大的人意!
大和尚佛图澄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他掌握了天意,把天意玩弄在手上,翻成*。
然妍禧也是行走过江湖,见识过生死的,也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她看穿了佛图澄,看穿了天意,因此她说:“这佛图澄真是大骗子!”
把一个国师说成是大骗子,只有妍禧想到并说了出来,并不是只有中国才会有的现象,好比《皇帝的新装》那个戳穿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子,文帝呆住了,问道:“小喜子说佛图澄是个大骗子?”
妍禧点点头:“佛图澄把先帝给骗了,大概是他惧怕也石虎的强势,所以也向石虎行了礼,两不得罪,让先帝还以为石虎就是辅佐皇命的功臣!我猜石虎认为佛图澄向他行了礼,他的内心深处就以为天意要他做皇帝,所以石虎才这般猖獗!嗯,石虎虽然猖獗,但皇上一说禅让他便怕了,也许石虎是真的相信佛图澄的话,认为皇上是贵重之人,是以在前几年皇上年幼没站稳脚跟,他并没有借机取代皇上。皇上,在你看来,石虎对佛图澄如何?”
“石虎比先帝更敬重佛图澄,石虎每见佛图澄,都以弟子自称,但有什么大事就去问询佛图澄,奈何佛图澄大和尚说的都是佛教谒语,要叫人猜测,若猜对了,则是十成准确,猜错了则……”
妍禧说:“这就是佛图澄的厉害之处,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若对了就说是他的预言成功,若是不对。就说你们的佛教谒语猜得不对。”妍禧停了停,突然脸露喜色,看着文帝笑道,“不过……”
“不过什么?”文帝看妍禧一张小脸喜得发红。忙问。
“石虎相信那大和尚?!小喜子看那是好事,咱们不如拿这个做做文章,皇上你说怎么样?”妍禧突然灵光一闪,激动起来。
“做文章?如何做文章!”
“皇上,你说佛图澄他为什么这般卖力为先帝和石虎他们做事?”妍禧问。
“小喜子不是说他想宏扬佛法?”
“然也,汉以来,信佛的人不多,现在听闻大赵国就有八百多座寺佛,佛图澄是西域的和尚,他们想在中原立一席之地。所以就要拉拢皇帝,只有皇帝信佛了,下面的百姓才会效仿之,这样他们的教派才得以宏扬,皇上。不若你给些好处给佛图澄,他定也会为皇上办事!”妍禧说着,激动得双颊都红了,她身子倾向皇帝,说:“皇上,咱们只需……”
妍禧说完,文帝激动了。一把拉住妍禧的手道:“小喜子,你真是诸葛再世,我看呀,那大和尚想都没想到他碰到对手了,好,我马上派人到襄业寺去!”
妍禧这才从佛图澄的故事里走出来。看看御书房,宫女们已燃上油灯,又看看房门外,“哎哟——”叫了一声说:“礼物!皇上给石杰大人的礼物去哪里了?”说罢围着案桌转,原先备下的礼物不翼而飞了。
“宫人已经送过去了。你就不要去了,小喜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与朕商议呢!”文帝轻描淡写地说。
妍禧咬着唇不说话,这大概是惟一一次机会再见到石杰,再过几天,石杰便要去到秦州那么遥远的地方,再见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她的心里突然充满了将离的悲伤,今晚是石杰与妍祺大喜的日子,她要亲眼看到了才能死心。
为什么要去看?如果杰哥哥是幸福美满的,自己心痛至死也就算了,如果杰哥哥是勉强欢笑,难道自己还有希望等待么?总之不去就是不死心,妍禧绞着两只手,心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小喜子,你说把佛图澄封为天师,再赐他殿前披红袈裟,让他的尊荣更加一等,可好?”文帝想起什么,又问了一句,但看妍禧呆呆站着一声不哼,文帝走到妍禧的跟前,才发现眼前的小喜子失了魂,“小喜子,朕说的话你听到了么?”
“皇上,请再赐一份礼物,小喜子要亲自送过去!”妍禧抬头说,她仿佛没有听到文帝的话,沉浸在自己的所思所想之中。
“嗯?”文帝看妍禧,她的脸上有他看不懂的复杂的表情,但她眉角的哀恳他看得懂,为一个五品的州丞相?他有些疑惑。
妍禧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说:“原是小喜子出的主意,叫石杰石大人提早去秦州,因此小喜子只恐石大人有什么想法,若他因此就误会了皇上,将来就不会好好为皇上办事,若是皇上叫小喜子去再送一份礼物,小喜子是皇上身边的近侍,石大人一定会感动的。”
“是为了朕着想呀?”文帝的疑惑还是没有解开,看着妍禧有些迟疑。
“皇上,你就让奴才去罢,若不去,奴才会为此事不安,况小喜子在宫内已一年多了,从未曾出去,皇上便赐奴才一次机会,让小喜子到宫外走一趟,一个时辰便回,小喜子是皇上的人,皇上还怕小喜子长翅膀飞了不成?”妍禧嘴巴里说着话,一双妙目水汪汪的,送去弱弱的求恳。
小喜是皇上的人,这话听在文帝的耳朵里,竟是无比地慰贴,文帝的心一热,上前一把拉着妍禧的手,脸上漾了笑意说:“你是朕的人,你便是长了翅膀,我也要把你的翅膀收回来!你能飞到哪里去?”
“皇上,你让小喜子去罢,小喜子哪里会长翅膀?小喜子只做皇上的人,一辈子侍候皇上!”她现在早已知道,甜蜜的言语于这些男人们是极有用的,先蒙了他们的心,他们自然甚么都答应了,后果她从没见过,所以不用计较。
然她不知道她说的话意味着什么,她终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付出代价。
但是现在,她理会不了这么多了,她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再见到杰哥哥,亲眼看看他的婚礼,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跟妍祺日久生情!
文帝自然抵不住妍禧这甜蜜的言语,当然就答应了妍禧的请求,他再亲自备了一份礼物,叫两个三品的宫人跟着妍禧一起去。正好各宫院嫔妃娘娘又派了人过来问今晚陪寝的事儿,文帝意味深长看着妍禧道:“朕今晚等小喜子回来再决定吧!”
妍禧正跟着两个宫人要出去,闻言道:“皇上,你就抓阄儿,不是还有四个没有陪寝的娘娘么,写上她们的名儿抓阄,抓到谁的名字便叫谁来陪寝!你不用等奴才回来!这样太晚了,叫娘娘们等急了不好。”
文帝赌气说:“朕等你回来,你替朕抓阄儿,我就要差遣你写她们名儿,朕不识字!”
妍禧无奈,只好一恭身和两个宫人退了出去,两个宫人笑吟吟道:“喜公公好大的面子,皇上没有你,连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如今连哪位娘娘陪寝都要喜公公给他作主,可惜喜公公是男身,若喜公公是女身,皇上定要叫喜公公做了妃子,就省了皇上的烦恼了。”
妍禧想着石杰的事情,听了宫人的话,也没细想,催她们道:“两们大人快走,你道是人人都想做妃子,做妃子有甚么好,看这皇宫里妃子还不够多么?”
两个宫人咋舌道:“不想做妃子,难不成想做皇后?”
“那当然!”妍禧想也没想,便答了一句,急匆匆地走得飞快,两个宫人诧异,对视一眼,连忙跟上去。
妍禧与两个宫人出了皇宫,坐着马车就向建节府奔去,她一年多都呆在皇宫里,从来没有出宫一步,走出来才发现外面的天是那么宽阔,满天的星星看上去也比在皇宫的更多更大,妍禧在车驾里挑起帘子,风抚在她的脸上,呼吸都是自由的,满满地吸入胸腔里,原来自由是那般可贵。
马车一路行去,这里是拐角,那里有热闹的街市,那里还有一座什么王府,她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她熟悉的景物。马车慢慢靠近府里,建节府红彤彤一片,喜气包不住,从府第冲上云霄。妍禧只觉得内心一阵烦闷,这是她顶顶讨厌的红色,又一次大张旗鼓地无礼地撞入她的眼睛,恨不得一把火烧了,不,不要火,火也是红色的,要九天劈下几道雷,然后一场声势浩大的雨,把这些红色全部浇灭了。
下了马车,建节府立了两个大石狮子,大门顶上挂着那四只大红灯笼还是一样的,妍禧感慨万千,她第一次来建节府是因为喜事,是嫁妍蕴姐姐,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如今再次进来,也是因为喜事,是嫁妍祺姐姐。但她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一个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不清不楚的小侍内,同时还是一个心里藏着人的女孩儿了,妍禧站着,盯着四只大红灯笼愣神,直看得两只眼睛成了一团红糊糊,眼前全是红的,红的大石狮子,红的建节府门,红色的人影儿在晃动,还有红通通的宫人提醒她:“喜公公,咱们进去宣旨罢。”
ps:
佛图澄也是真实存在的喔,很认真看资料的朗格,加油,支持一下喔
第一百六十章 宣旨
(求订!)
妍禧拿两只手捂着眼睛,失声叫道:“哎哟不得了,大红灯笼看不得,眼睛全是红糊糊的,两位大人,你们宣旨罢,我眼睛瞧不真了,我且站在后面听你们宣旨罢。”
两位三品宫人在皇宫里也是有些年头的,年长妍禧几岁,看妍禧细细弱弱,甚是天真,笑道:“喜公公还似孩子一般,爱看这些物儿,红灯笼如何能盯着瞧?也罢,你在后头跟着,别摔了,回去皇上拿我们是问!咱们这就进府宣旨去。”
妍禧把圣旨交给他们,跟在他们后面正要敲门进府,却见府门“吱呀——”打开,先是门房走出来,再接着听见“哈哈哈”的大笑,出来两个搭着肩膀的人,其中一人高大修长,气宇轩昂,妍禧心内“咯噔“一下,迅速把身子藏在马车的阴影里。
那两人走到府门便停住了,他们长得高大,一左一右把整个府门占了,两名宫人提着圣旨,被拦住了去路,只好停下来,他们手上拿了圣旨,神情颇倨傲,也不说话,拿眼睛看着那两人,等那两人让开行礼。
但那两人却俱是气势凛人的,一看前面站着两名有品级的宫人,手上提着圣旨,又一看皇宫内六匹马拉豪华的车驾停在门前,左边的一人诧异,问道:“方才不是已经来了宣了一次圣旨了,怎么,又来一次?”
妍禧一听,正是到哪里都躲不开的石闵,她的身子又缩了缩。
两位三品宫人训练有素,都是伶牙俐齿的,其中一个答道:“皇上圣恩,知道石杰大人大婚,令奴才们再次送礼以表皇上庆贺之心。”
那宫人的话一说完,不妨石闵一个箭步冲上来,拿手指挑起说话宫人的脸庞。看了一眼,又挑起旁边的宫人的脸来看,他的鼻子飞快地翕动着,问:“只两位公公来了么?还有其他的公公么?”说罢眼睛左右找寻。还向马车这边撩了一眼,妍禧暗叫不好,这石闵鼻子这般灵,居然能闻出来了三位公公。
她哪里知道石闵的鼻子是有记忆的,妍禧身上的味道一直存在他的记忆里,五步之内能准确地闻到妍禧的味道,他分明闻到了妍禧的味( 烽火自妖娆 http://www.xlawen.org/kan/2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