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青云碧水间 > 青云碧水间 第 18 部分阅读

第 18 部分阅读

    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形,千万别给人口舌,授人以柄。

    “还有一条,当你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跟他横时,男人只有比你更横,让你的权利和尊严扫地。当你采取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钳术跟他做必要的妥协,这时男人才可能对你存一点惜香怜玉之心,才可能慷慨大度。所以,聪明的女人对男人往往善于采取以心攻心以柔克刚之技巧,而不会硬拼。男人不喜欢给人强取豪夺,而喜欢行善施舍,哪怕女性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因为这个社会也是普通认为,男人更是自以为,只有他们男人愿给,我们女人才会有。这又对我们女人不公平,却仍是现实。”

    “都知道了啦,我心中自有分寸的!”江宁拉着她的手,昵笑,“嘿,你说得不是一般的有道理,而是非常的有道理哟……”

    “都是给硬逼出来。最近一年半载家庭变故太大,经历得太多,我常常想这些问题。我要好好汲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以后不再重蹈老妈的覆辙。”

    江宁没经历过,颇不以为然,说道:“想那多干嘛?还早着呢。再想人都老了。我是不相信我会这么没运气,碰上个坏王八。”低头看看时间,已然更晚,又忍不住抱怨:“都是你呀,说就坐一会儿,却引得人家说上那大篇话。现在回去给她们吃的,也会给说死了。”

    简佳赔了一顿不是,惹得两人都笑嘻嘻的。

    以江宁的情性暴戾,成精作怪,除了简佳这个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好姐妹,再没第二个耐得她。

    身材高大,脸方耳阔,头发后梳,下巴厚实,小肚微腆;寡言鲜语,宁静勿动,却令无不行,禁无不止:柳校长就是给人就是这样一种不怒自威,威重凛然的感觉。这几乎也是国内所有官员脸谱化的形象。

    一阵急促的高跟鞋触地的声音,魏秘书急匆匆赶了来。

    “校长,您叫我?”站着的魏秘书看他面目凝重。

    坐着的柳校长看她浑身都有些乱,很有意味地笑道:

    “还要我请吗?你成天往他办公室跑,我看干脆把你分配到他那儿算了,我一个月多出一千二百块另请一个……”

    魏秘书顿时闹了个花脸,心里深深不安起来。

    柳校长看她完全像一个不懂事犯了错误的孩子,——毕竟踏出大学校门才刚满一年,——不禁怜惜起来,口气松软了许多:

    “你不比小谭,——他只是个司机,——你学历高,人机灵,有能力,有眼光,做事一丝不苟,还能面面俱到,嘴巴也守得紧。当初我看中的就是你的这些。……我这里工作繁忙,你既然是我一手提拔的秘书,就应该自觉向我靠拢,主动争取成为我的一只臂膀,为我排忧解难。同时,这也不失为一次你难得的历练机会。”

    “这我明白。谢谢校长!”

    “算了吧。你去旷主任办公室一下,看她在做什么。”

    政教处旷主任的办公室离校长办公室非常近,间隔两间副校长办公室,政教处办公室、档案室。片时,旷主任就到了。

    “今天找你来,是想同你商量几个关于师资的问题。第一个是老师紧缺的问题:学校今年又扩招了,这使得这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眼看九月就要开学,如果这问题短时间内不解决,新生恐怕上不课了。我想来想去,不外乎那三种老方法。一是向县城里的兄弟学校外聘临时教师。二是借助与县教育局的关系,将乡下镇里中学深资的优秀教师上调到我们学校来。他们也会愿意的,人往高处走嘛。三是利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应聘高峰时机,组织人到省城和市城的高校里招聘一批未就业的大学生,可适当放宽条件。你觉得呢?”

    旷主任应答道:

    “我们要从学校的承受能力和三者各自的教学质量反馈以及方法操作的可行性这三方面,实际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三种方案。

    “凭借与县教育局的关系上调乡下镇里中学的深资老师,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从学校现有的这些上调过来的教师的总体情况来看,他们虽说学历不见得很高,许多是靠自学完成大学学业的。此诚然与我们重点中学所要求的教学资格不符,但可贵的是,都能做到兢兢业业,不慕浮华,珍惜现状,默默耕耘而无怨言,具有非常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执教能力。并且,这些老师口碑很好,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所以,要有这种优秀人才,尽管我们要给他们转正,给他们与我们老师等同待遇,我们还是要认真考虑。可这也存在着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截至今时今刻符合这种条件的老师乡下镇里的中学还有吗?现在不比往年,哪怕是三四年前。那时县里的三中、四中还未建立,二中和我们学校也没大幅度扩招,招聘这样的老师一点不成问题。可现在那些深资老师恐怕给县里的中学掏空了吧。我们在招,它们也在招啊,剩下的一些都是没人要的。所以,这条方法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恐怕没什么指望。不过,条路不能封死了。我们可以通过举荐的方式来招收这样的老师,但是审查从严。

    “向县城里的兄弟学校外聘临时老师,其利是方法完全可行,只须按时支付一定的硬工资,无须为其办理社保和解决住房问题,也无须需一笔生活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财政的压力和增强资金周转的灵活度。其弊是各年级科目小组长反映的由于外聘老师的流动性大,导致教学难以统一管理,授课进程难以同步,甚至目标定位严重失实;且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老师责任心不强,放纵学生,消极怠工,从而导致要么课堂死气沉沉要么满堂沸开了的锅,师生完全融入不致一块,从而严重削弱了教学质量。虽说外聘老师的教学能力与我们学校老师相比确实稍逊一筹,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没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这除了他们非学校正式员工原因之外,更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将这些老师悉数发配到我们老师都不愿的实验中学。这里生员太差,班班都是杂牌军,开始便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可何保证教学质量?但是我们想,县城兄弟学校的老师,只要不是太年轻的,也都是地方学校上调过来和本校的教学精英,其能力不容置疑。所以这部分力量因目前的情况不能完全遗弃不用。只要用得其所,还是有所作为的。而且,这也是符合学校财政实际的做法,因为学校目前还无能力将老师变成清一色的正式员工。

    “派人到省城和市城的高校招聘一批优秀毕业生,难度较之更小。随着五年前延续至今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刚好形成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就业难渐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人才需求饱和,大学生就业心态也日趋理性和成熟。他们不再以大城市和大企业为自己的不二目标。只要待遇合理,小城也会是他们的选择。我们县城昨近市城,消费水平低,收支平衡后的纯收入高,这也是优势。根据教学信息反馈来看,新聘来的大学生老师形势危急,。他们给底下的学生描述成‘比女孩儿还胆怯’,‘上课说话脸都红了’,‘授课呆板而没情趣’,威信不够,镇不住人,乃至频频遭毛孩子戏耍。学校方面也认为年青人人浮于事,眼高手低,不切实际,没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且太脆弱,经不住挫折,稍不如意则辞职跳动,负面报道很多。可纵使如此,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每年招聘一定数量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非常必要。

    正文 054

    更新时间:2012-12-12 10:10:49 本章字数:4142

    它不仅能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交接,还能备一时之需。另外,外聘的临时老师难以统一管理,对学校教育发展多有擎肘,新招来的毕业生应该逐步填充这个大缺口。刚站在讲台上的新老师,在开始的一两年,给人的的整体感觉确实是华而不实;但是经过数年的蜕变和沉淀,能留下的基本长大成|人,有所作为了,已经是学校骨干教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仍是一只百分百的‘升值股’,尚具有无限的潜力。学校的未来,靠的就是他们。其实,青年老师创造出来的甜头学校也是尝到过的。如果没有李咏臻老师将最新时尚和艺术思潮带到学校,时刻与时代同步,恐怕学校的艺术生至今还和‘红高粱模特队’一样老土,哪能在这两年输送大量的艺术生,硕果累累?如果没有周李珺老师,这样的IT精英,学校里的学生也不可能在国内省内计算机竞赛中屡有斩获,进而学校有了自己计算机方面的保送生,进而市教育局恢复学校的保送资格。所以,为了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存在,学校要对他们重点培育,积极为他们转正,解决种各类问题和提供便利,纵然再大的付出也在所不惜。

    “要之,地方中学的深资老师上调虽说机会不多,可大门要开,审核从严,年龄上也须做一定的要求。外聘临时老师,尽量考虑其资深,责任心强,人严,并对以前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优胜劣汰。招聘来的毕业生,必须学科优秀,性格开朗,多知,善谈,敬业。这就是我对三种增员方法的见解和提的一些要求。”

    柳校长又问:“增员之后,又该如何?以往年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增加老师的数量只是减少了原有老师的工作量,教学质量似乎不进反退。”

    旷主任应对道:

    “这就涉及师资分配整合,师资优化了。人们常说,几个简单的事物按照不同的组合,——‘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效果却大不一样。师资力量分配组合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现有的师资组合模式,我觉得仍然过于单调和缺乏考虑。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我们先将学校现有的正式老师、外聘临时老师和刚从高校招聘来的毕业生划分为三个独立部分。鉴于授课超过三年时间的正式老师工作经验不成熟,能力还待提高,与高校毕业生归为青年老师一类,不得从事高三年级,能力特殊者例外。由于高三年级在全校地位关键,因此学校要给其重点支持,给予方方面面的优先权,配备精英教员。高一、高二年级则从剩余的老师中均衡搭配,即保持整个年级班与班的师资力量平均。如此,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热情,又能保证两个学校并行发展,防止本校一体独大。毕竟,还如此明显地厚此薄彼地办学下去,实验中学的招牌要砸了;实验中学的招牌砸了,对我们学校绝对没有好处。”

    柳校长感触颇深地道:

    “以前,孔开屏和郝会录均对我说,实验中学绝对是个烂摊子,再好的老师也白搭;正式员工尽量留在本校,外聘临时老师尽量往实验中学摊派。如此,就算实验中学没什么起色,可本校却可以不受影响。在力量不济的情况下,这刚好与我保住根本的思想相吻合,便听从采纳了。可从实践证明来看,此路不通。本校的教学质量没如愿以偿地得到保证。因为两者无论是教学课程和日志还是模式都是要一模一样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融为一体便会相互牵制。还有,校董事会的股东们也纷纷给我施压,说,实验中学在你手中怎么折腾都可以,但总不能把实验中学折腾得连县里的普通中学,甚至连乡下中学都不如吧。那这学校还有谁家的孩子愿上?眼看实验中学形势一日不一日,这些人再也坐不住了,跑来要我‘一碗水端平’,要求我这那的;一会儿要给实验中学配足实验课,一会要给实验中学建新的教学楼。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前我这样分配师资,而坚决不听从你的意见,除了先为本校着想的成分,还大有赌气抗议的成分。当初,大家一起建立实验中学,一致约好了以半公立学校的性质为实验中学积极申请教育拨款,将借读费的60%用于实验中学的基建和教建等,还签署了合同。但这几项都大打折扣,钱款都落到他们腰包去了。学生都招齐并要上课了,他们却像在反悔。我给弄得骑虎难下,顿生一股被愚弄的感觉。我总不能将利济中学的钱倒贴给实验中学吧,所以一怒之下,便如此做了下来,拼个拼个鱼死网破,心想看实验中学倒闭了谁的损失大些。现在反想,自己真是太幼稚了,单凭这点膂力,能要挟到他们什么。相反,他们被惹毛了,串通一气,一纸公告将你换了。”

    “我也担这样的心。一旦都给不清白抹了,你近十年的苦心经营都为他人作为嫁衣裳。”旷主任同等的感触,“所以,无论从何角度来看,实验中学的办学模式必须改革。也许实验中学树立了品牌,形势大好,人人都争着去读,这时我们再找这些股东要补贴才容易些。”

    柳校长缓缓点点头。

    旷主任继续说:

    “说起教学体制的改革,其中的班主任选遴制度的变革和三年一轮的教学轮班制变革也迫在眉睫。作为一个小独立体的班,班主任对其之重要性勿须多言。可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固然许多班主任称职,但也有许多难担此重任的老师也担此重任,搞得一个班毫无景气。校长你仔细看一下,每个年级中的最佳班级和最差班级距有多大,从它的班主任的执行力便可知八九。我认为,班主任的选拔条件是热心,责任感强,恩威并重,而不是目前的所教学科优秀和年青力富,教龄未至五年者一律不准当选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选拔条件中第一要则是威严。要是让管健老师当班主任,就是放到实验中学,也没一个学生敢撒野调皮。学生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哪有成绩不好的道理?所以,没让管健老师当班主任,是学校的一大损失。像管健这种老师,宁愿他少上几节课,逼也要逼到他来当班主任。高一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班子,随着年级的上升,便变为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班子,这便是三年一轮的教学轮班制。可这能体现出过硬的专业度吗?以前经常有学生反映他们的物理老师教高一的力学和运动学很伶便,可教高二的电学和磁场学却很吃力,反映他们的数学老师教高一的三角函数和数列很伶便,教高二的曲线代数和立体几何却缺少象形感,反映他们的化学老师教高一的无机化学懵懵懂懂,教高二的化学平衡和有机化学却独有一套。理科这种现象很突出,文科这类问题也不少。有的历史老师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对世界历史知之甚少,仅限于教材。有的地理老师对高一的科学地理不是甚解,对高二和高三的人文地理倒有一日之长。其实,再优秀的老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有所偏重和薄弱环节。像这种偏倚现象,在青年老师身上尤为突出。再者,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相关科目的班子升开高三,能适应高三紧张的节拍和处理高三繁杂的工作?适应那种环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容易找到感觉了,高三又快毕业了,马上又调回节拍舒缓的高一。这不是资源浪费?我留心过,轮班制度下,全校没几个老师能制作出一份系统的授课备案。如此,只能导致专业度的倒退。要是在整体上统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老师只带高一,一些老师只带高二,一些老师只带高三,允许局部变动调整,‘熟能生巧’,肯定能保证老师在各自领域上经验的丰富和技巧的娴熟了,也就不会出现学生频频反映其任课老师根本无法胜任其目前的教学工作这一情况了。其实,高一、高二、高三的教材内容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彼此侧重各不相同,关联并不甚紧,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取长避短,增强专业度。当然,高三的老师要求更高。但学校有许多深资老师甚至教学耆宿,完全能优先满足高三年级的需求。”

    柳校长疑问:“照你说的师资分配组合,人员变动太大了吧。这样全校范围内人员重新大洗牌,老师们能接受吗?”

    旷主任应答道:

    “这个问题我想过了,眼下正是大好时机。高一新生还没来,高二面临文理分班,这都恰好进行人员调动。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整体不变动,一些管教不力但学科优秀的班主任就让其原来所在班充当一般任课老师,剩下课目则重新选拔优秀老师来教授。我想,只要相关机制能保证公平,老师们也会乐意听从。这些措施校长真想付诸实施,我会马上和孔开屏、何乐为做好他们思想工作的。其实这样一来,出于熟练度提高的原因,老师们不仅可以很轻松地上好课,自愿的还能多带几个班,提高了收入,也能减少些外聘临时老师,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所以,这段时间学校要开始着手老师们的学科特长、性格、意愿和学生对各科老师评价的资料的征收和整理、定性,最后给他们重新安排岗位。总之,上岗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科的特长和偏向为基准决定其年级下放,为性格和执行力为其准决定其是否担当班主任,以意向作为上岗的综合指导和参考,逐渐形成只可一科一职的教学制,允许适当的调整,保持制度的灵活性。”

    柳校长大悦,指示道:“就这么办。”

    旷主任再次进言道:“校长,现在县城和乡下中学抢夺我们学校的补习生资源抢得非常厉害。为达到目的,它们都以各种好处优惠相诱。我们是不是该采取措施反击,保住这部分资源?”

    “原本是应该的,”柳校长叹息道,“可补习生回来归属实验中学管。实验中学又不是我一人说话,各类费用是降不下来的。只要实验中学还过得去,就不愁没生员,他们自然能多就挣点就多挣点。像这些学校,一年能出三五个重点大学的,就算老天格外开眼了。而这三五个归我们学校,并不能增添什么。算了吧,就当留它们一口饭吃。”

    旷主任便不敢多言。当即,商讨完毕,旷主任相机告退。

    “郝主任在吗?”柳校长目瞠了好大会子,晃过神来问。

    “要我去叫他吗?”

    “我们还是直接去找他。”

    学校的时务室原本设在校办公大楼的一楼,——可当同样设在行政大楼一楼的县委财务室发生了爆窃后,——郝主任便立刻将之改设在三楼。

    “旷主任她人真好——”

    柳校长一震,硬铮的汉子,潮湿的心,都要给暖化了似的;温情脉脉地说:“思彤,原来你还有这点好。也许,刚才我不该该批评你。”

    “你肯这样批评我,是为我好——”魏秘书笑痴痴地说。

    柳校长宽慰地笑了,这还不是一个不晓得的孩子。

    正文 055

    更新时间:2012-12-12 10:10:49 本章字数:4142

    它不仅能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交接,还能备一时之需。另外,外聘的临时老师难以统一管理,对学校教育发展多有擎肘,新招来的毕业生应该逐步填充这个大缺口。刚站在讲台上的新老师,在开始的一两年,给人的的整体感觉确实是华而不实;但是经过数年的蜕变和沉淀,能留下的基本长大成|人,有所作为了,已经是学校骨干教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仍是一只百分百的‘升值股’,尚具有无限的潜力。学校的未来,靠的就是他们。其实,青年老师创造出来的甜头学校也是尝到过的。如果没有李咏臻老师将最新时尚和艺术思潮带到学校,时刻与时代同步,恐怕学校的艺术生至今还和‘红高粱模特队’一样老土,哪能在这两年输送大量的艺术生,硕果累累?如果没有周李珺老师,这样的IT精英,学校里的学生也不可能在国内省内计算机竞赛中屡有斩获,进而学校有了自己计算机方面的保送生,进而市教育局恢复学校的保送资格。所以,为了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存在,学校要对他们重点培育,积极为他们转正,解决种各类问题和提供便利,纵然再大的付出也在所不惜。

    “要之,地方中学的深资老师上调虽说机会不多,可大门要开,审核从严,年龄上也须做一定的要求。外聘临时老师,尽量考虑其资深,责任心强,人严,并对以前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优胜劣汰。招聘来的毕业生,必须学科优秀,性格开朗,多知,善谈,敬业。这就是我对三种增员方法的见解和提的一些要求。”

    柳校长又问:“增员之后,又该如何?以往年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增加老师的数量只是减少了原有老师的工作量,教学质量似乎不进反退。”

    旷主任应对道:

    “这就涉及师资分配整合,师资优化了。人们常说,几个简单的事物按照不同的组合,——‘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效果却大不一样。师资力量分配组合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现有的师资组合模式,我觉得仍然过于单调和缺乏考虑。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我们先将学校现有的正式老师、外聘临时老师和刚从高校招聘来的毕业生划分为三个独立部分。鉴于授课超过三年时间的正式老师工作经验不成熟,能力还待提高,与高校毕业生归为青年老师一类,不得从事高三年级,能力特殊者例外。由于高三年级在全校地位关键,因此学校要给其重点支持,给予方方面面的优先权,配备精英教员。高一、高二年级则从剩余的老师中均衡搭配,即保持整个年级班与班的师资力量平均。如此,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热情,又能保证两个学校并行发展,防止本校一体独大。毕竟,还如此明显地厚此薄彼地办学下去,实验中学的招牌要砸了;实验中学的招牌砸了,对我们学校绝对没有好处。”

    柳校长感触颇深地道:

    “以前,孔开屏和郝会录均对我说,实验中学绝对是个烂摊子,再好的老师也白搭;正式员工尽量留在本校,外聘临时老师尽量往实验中学摊派。如此,就算实验中学没什么起色,可本校却可以不受影响。在力量不济的情况下,这刚好与我保住根本的思想相吻合,便听从采纳了。可从实践证明来看,此路不通。本校的教学质量没如愿以偿地得到保证。因为两者无论是教学课程和日志还是模式都是要一模一样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融为一体便会相互牵制。还有,校董事会的股东们也纷纷给我施压,说,实验中学在你手中怎么折腾都可以,但总不能把实验中学折腾得连县里的普通中学,甚至连乡下中学都不如吧。那这学校还有谁家的孩子愿上?眼看实验中学形势一日不一日,这些人再也坐不住了,跑来要我‘一碗水端平’,要求我这那的;一会儿要给实验中学配足实验课,一会要给实验中学建新的教学楼。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前我这样分配师资,而坚决不听从你的意见,除了先为本校着想的成分,还大有赌气抗议的成分。当初,大家一起建立实验中学,一致约好了以半公立学校的性质为实验中学积极申请教育拨款,将借读费的60%用于实验中学的基建和教建等,还签署了合同。但这几项都大打折扣,钱款都落到他们腰包去了。学生都招齐并要上课了,他们却像在反悔。我给弄得骑虎难下,顿生一股被愚弄的感觉。我总不能将利济中学的钱倒贴给实验中学吧,所以一怒之下,便如此做了下来,拼个拼个鱼死网破,心想看实验中学倒闭了谁的损失大些。现在反想,自己真是太幼稚了,单凭这点膂力,能要挟到他们什么。相反,他们被惹毛了,串通一气,一纸公告将你换了。”

    “我也担这样的心。一旦都给不清白抹了,你近十年的苦心经营都为他人作为嫁衣裳。”旷主任同等的感触,“所以,无论从何角度来看,实验中学的办学模式必须改革。也许实验中学树立了品牌,形势大好,人人都争着去读,这时我们再找这些股东要补贴才容易些。”

    柳校长缓缓点点头。

    旷主任继续说:

    “说起教学体制的改革,其中的班主任选遴制度的变革和三年一轮的教学轮班制变革也迫在眉睫。作为一个小独立体的班,班主任对其之重要性勿须多言。可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固然许多班主任称职,但也有许多难担此重任的老师也担此重任,搞得一个班毫无景气。校长你仔细看一下,每个年级中的最佳班级和最差班级距有多大,从它的班主任的执行力便可知八九。我认为,班主任的选拔条件是热心,责任感强,恩威并重,而不是目前的所教学科优秀和年青力富,教龄未至五年者一律不准当选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选拔条件中第一要则是威严。要是让管健老师当班主任,就是放到实验中学,也没一个学生敢撒野调皮。学生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哪有成绩不好的道理?所以,没让管健老师当班主任,是学校的一大损失。像管健这种老师,宁愿他少上几节课,逼也要逼到他来当班主任。高一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班子,随着年级的上升,便变为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班子,这便是三年一轮的教学轮班制。可这能体现出过硬的专业度吗?以前经常有学生反映他们的物理老师教高一的力学和运动学很伶便,可教高二的电学和磁场学却很吃力,反映他们的数学老师教高一的三角函数和数列很伶便,教高二的曲线代数和立体几何却缺少象形感,反映他们的化学老师教高一的无机化学懵懵懂懂,教高二的化学平衡和有机化学却独有一套。理科这种现象很突出,文科这类问题也不少。有的历史老师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对世界历史知之甚少,仅限于教材。有的地理老师对高一的科学地理不是甚解,对高二和高三的人文地理倒有一日之长。其实,再优秀的老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有所偏重和薄弱环节。像这种偏倚现象,在青年老师身上尤为突出。再者,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和一套老师相关科目的班子升开高三,能适应高三紧张的节拍和处理高三繁杂的工作?适应那种环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容易找到感觉了,高三又快毕业了,马上又调回节拍舒缓的高一。这不是资源浪费?我留心过,轮班制度下,全校没几个老师能制作出一份系统的授课备案。如此,只能导致专业度的倒退。要是在整体上统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老师只带高一,一些老师只带高二,一些老师只带高三,允许局部变动调整,‘熟能生巧’,肯定能保证老师在各自领域上经验的丰富和技巧的娴熟了,也就不会出现学生频频反映其任课老师根本无法胜任其目前的教学工作这一情况了。其实,高一、高二、高三的教材内容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彼此侧重各不相同,关联并不甚紧,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取长避短,增强专业度。当然,高三的老师要求更高。但学校有许多深资老师甚至教学耆宿,完全能优先满足高三年级的需求。”

    柳校长疑问:“照你说的师资分配组合,人员变动太大了吧。这样全校范围内人员重新大洗牌,老师们能接受吗?”

    旷主任应答道:

    “这个问题我想过了,眼下正是大好时机。高一新生还没来,高二面临文理分班,这都恰好进行人员调动。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整体不变动,一些管教不力但学科优秀的班主任就让其原来所在班充当一般任课老师,剩下课目则重新选拔优秀老师来教授。我想,只要相关机制能保证公平,老师们也会乐意听从。这些措施校长真想付诸实施,我会马上和孔开屏、何乐为做好他们思想工作的。其实这样一来,出于熟练度提高的原因,老师们不仅可以很轻松地上好课,自愿的还能多带几个班,提高了收入,也能减少些外聘临时老师,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所以,这段时间学校要开始着手老师们的学科特长、性格、意愿和学生对各科老师评价的资料的征收和整理、定性,最后给他们重新安排岗位。总之,上岗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科的特长和偏向为基准决定其年级下放,为性格和执行力为其准决定其是否担当班主任,以意向作为上岗的综合指导和参考,逐渐形成只可一科一职的教学制,允许适当的调整,保持制度的灵活性。”

    柳校长大悦,指示道:“就这么办。”

    旷主任再次进言道:“校长,现在县城和乡下中学抢夺我们学校的补习生资源抢得非常厉害。为达到目的,它们都以各种好处优惠相诱。我们是不是该采取措施反击,保住这部分资源?”

    “原本是应该的,”柳校长叹息道,“可补习生回来归属实验中学管。实验中学又不是我一人说话,各类费用是降不下来的。只要实验中学还过得去,就不愁没生员,他们自然能多就挣点就多挣点。像这些学校,一年能出三五个重点大学的,就算老天格外开眼了。而这三五个归我们学校,并不能增添什么。算了吧,就当留它们一口饭吃。”

    旷主任便不敢多言。当即,商讨完毕,旷主任相机告退。

    “郝主任在吗?”柳校长目瞠了好大会子,晃过神来问。

    “要我去叫他吗?”

    “我们还是直接去找他。”

    学校的时务室原本设在校办公大楼的一楼,——可当同样设在行政大楼一楼的县委财务室发生了爆窃后,——郝主任便立刻将之改设在三楼。

    “旷主任她人真好——”

    柳校长一震,硬铮的汉子,潮湿的心,都要给暖化了似的;温情脉脉地说:“思彤,原来你还有这点好。也许,刚才我不该该批评你。”

    “你肯这样批评我,是为我好——”魏秘书笑痴痴地说。

    柳校长宽慰地笑了,这还不是一个不晓得的孩子。

    正文 056

    更新时间:2012-12-12 10:10:49 本章字数:3868

    哪能在这两年输送大量的艺术生,硕果累累?如果没有周李珺老师,这样的IT精英,学校里的学生也不可能在国内省内计算机竞赛中屡有斩获,进而学校有了自己计算机方面的保送生,进而市教育局恢复学校的保送资格。所以,为了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存在,学校要对他们重点培育,积极为他们转正,解决种各类问题和提供便利,纵然再大的付出也在所不惜。

    “要之,地方中学的深资老师上调虽说机会不多,可大门要开,审核从严,年龄上也须做一定的要求。外聘临时老师,尽量考虑其资深,责任心强,人严,并对以前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优胜劣汰。招聘来的毕业生,必须学科优秀,性格开朗,多知,善谈,敬业。这就是我对三种增员方法的见解和提的一些要求。”

    柳校长又问:“增员之后,又该如何?以往年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增加老师的数量只是减少了原有老师的工作量,教学质量似乎不进反退。”

    旷主任应对道:

    “这就涉及师资分配整合,师资优化了。人们常说,几个简单的事物按照不同的组合,——‘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效果却大不一样。师资力量分配组合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现有的师资组合模式,我觉得仍然过于单调和缺乏考虑。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我们先将学校现有的正式老师、外聘临时老师和刚从高校招聘来的毕业生划分为三个独立部分。鉴于授课超过三年时间的正式老师工作经验不成熟,能力还待提高,与高校毕业生归为青年老师一类,不得从事高三年级,能力特殊者例外。由于高三年级在全校地位关键,因此学校要给其重点支持,给予方方面面的优先权,配备精英教员。高一、高二年级则从剩余的老师中均衡搭配,即保持整个年级班与班的师资力量平均。如此,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热情,又能保证两个学校并行发展,防止本校一体独大。毕竟,还如此明显地厚此薄彼地办学下去,实验中学的招牌要砸了;实验中学的招牌砸了,对我们学校绝对没有好处。”

    柳校长感触颇深地道:

    “以前,孔开屏和郝会录均对我说,实验中学绝对是个烂摊子,再好的老师也白搭;正式员工尽量留在本校,外聘临时老师尽量往实验中学摊派。如此,就算实验中学没什么起色,可本校却可以不受影响。在力量不济的情况下,这刚好与我保住根本的思想相吻合,便听从采纳了。可从实践证明来看,此路不通。本校的教学质量没如愿以偿地得到保证。因为两者无论是教学课程和日志还是模式都是要一模一样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融为一体便会相互牵制。还有,校董事会的股东们也( 青云碧水间 http://www.xlawen.org/kan/249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