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慕之色。
“太皇太后的老侍女?就是那个太皇太后称‘格格’,皇上叫‘额娘’的老侍女?”遏必隆的福晋问。
侍女忙点头:“就是她!就是她!她身上的宝贝多着呢。”
遏必隆的福晋有些丧气地推了推她的那些玉镯说:“太皇太后给的,肯定是宝贝!”
“福晋要是喜欢的话,可以让她把她的宝贝拿来给福晋看看,说不定福晋还能把她的宝贝换回来呢。”侍女又说。
福晋偏着头想了想:“对啊,我这么多的宝贝,用几只换她一只,她总要换的。”
“不要说换,就是福晋问她要,她也不敢不给。虽然她受太皇太后的宠,皇宗们也都敬重她,可她到底是个侍女,是个奴才,我们福晋可是辅政王的侧福晋。”侍女不断地奉承她。
遏必隆的侧福晋越听越得意,她脸一仰:“快去,让她带她的宝贝过来。”
侍女忙不迭地答应了,急忙传话给苏茉儿。苏茉儿早已准备好了,她拿着几件宝贝和一封伪造的、揭露鳌拜的信去了遏必隆的府上,并很大方地给了遏必隆的侧福晋一只顶级玉镯。遏必隆的侧福晋兴奋异常,和苏茉儿越亲热起来。
苏茉儿刚到遏必隆的府上,便被鳌拜安插的亲信看到了,也便开始跟踪苏茉儿。
鳌拜自从有了逆反之心后,也便更加注意皇上这边的人。鉴于苏茉儿的身份,苏茉儿出现在准备和他一起谋反的遏必隆的府上,鳌拜的亲信自然很是紧张。
这也正中了鲁清一和苏茉儿的计。
苏茉儿和遏必隆的侧福晋见面时,好几次故意做出神秘的动作,和遏必隆的侧福晋窃窃私语,甚至还以要遏必隆写的字为由进入了遏必隆的书房。
从书房出来后,苏茉儿故意四下看了看,装得小心翼翼,然后和遏必隆的侧福晋告别。在知道后面有人跟踪时,她故意匆匆走路,把那封伪造的信掉在了地上。
那封伪造的、揭露鳌拜罪行的信是苏茉儿写的,而且还是模仿遏必隆的笔迹写的。由于对鳌拜制作龙袍,把住处当宫殿的了解,使鳌拜完全相信了遏必隆在出卖他。
鳌拜和遏必隆对质,遏必隆坚决不承认。
“这是你的笔迹,而且这些事不可能有外人知道,不是你写的是谁写的?”鳌拜大吼。
“一定是别人的奸计,我那侧福晋不懂事,被别人钻了空子。”遏必隆惊慌地说。
遏必隆知道鳌拜心狠手辣,越害怕就越慌张,越慌张就越让鳌拜认为他做贼心虚。愤怒的鳌拜想杀死遏必隆,但又怕真的中了计,一怒之下,杀了遏必隆新娶的侧福晋。
侧福晋的被杀,使遏必隆即使再害怕鳌拜,再依附鳌拜,心里也有了疙瘩。他不再积极响应鳌拜,时常装病不参加鳌拜的谋反集会。
鳌拜胸有成竹的谋反计划,却因为对遏必隆的怀疑,怕在谋反之时,反被谋反,因而心生疑虑,暂缓了行动。
166.第四十九章从少年天子到康熙大帝(3)
鳌拜暂时搁置谋反计划,给了布木布泰和康熙喘息的机会。***他们一边培植自己的亲信,一边等待康熙十四岁的到来。
依照惯例,康熙十四岁就可以亲政了。
(3)
康熙六年(1667年),布木布泰和苏茉儿终于等到了康熙可以亲政的14岁。
鳌拜无数次策划了谋反,但却总被这事那事耽误,这一耽误也就耽误到了康熙十四岁。然而,此时的鳌拜丝毫没有让康熙亲政的意思。他依仗自己势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架空康熙。
眼见况不对的四大辅政王,也是各自找着退路。先是索尼,早早地提出了辞呈,说要告老还乡;遏必隆经上次鳌拜杀害他福晋,并对他产生怀疑后,跳出了几方势力,只等着看清形势后再做打算;而鳌拜的死对头苏克萨哈,由于长期受到他的压制,乘皇帝亲政之机,上奏辞职,请求皇上同意他去守先帝的陵寝。
苏克萨哈的目的很简单,眼见康熙无法真正亲政,便以这样的行为来将鳌拜的军,想要迫使他还权给康熙。鳌拜对苏克萨哈的意图心知肚明,冷笑道:“谁挡本王的路,本王就让谁死!”
鳌拜肆无忌惮地开始了他的行动。他派人秘密抓捕了苏克萨哈,将他关进牢里,并列出24条罪行让他在上面签字画押,承认罪行。
苏克萨哈知道鳌拜想置于他死地,誓死不在上面签字画押,于是鳌拜决定用极刑让他就范。苏克萨哈无奈之际在狱中悄悄写下申诉材料,秘密托人送给康熙。康熙知道真相后,及时出面制止了鳌拜。
鳌拜恼羞成怒,利令智昏的他,完全忘记了康熙才是皇帝。他不仅不放苏克萨哈,而且还天天上奏,甚至直接挡在康熙的面前,逼迫他答应处置苏克萨哈。
康熙没想到鳌拜会这么大胆,也意识到鳌拜正在一步步地篡权夺位。为了能给自己留下准备时间,只好违心地同意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
苏克萨哈被株连九族,抄没家产,大清朝内部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布木布泰和苏茉儿越为康熙担忧。鳌拜已经羽翼丰满,也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者,此时再不制止,等他势力再大一些,康熙不仅只能被鳌拜“挟政”,让康熙这个皇帝成为一辈子的傀儡,而且很可能最后连康熙帝这个傀儡都要被赶下去。
紧急之下,布木布泰、康熙帝、苏茉儿和鲁清一又开始了密谋,决定用计铲除鳌拜。
鳌拜势力的强大,让他们无从下手,少年气盛的康熙有些烦躁不安起来。
“沉住气,一定要沉住气,我们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布木布泰劝慰他。
“鳌拜已经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我们再不出击,就没有时间了。”康熙帝难解焦虑。
“皇上,我们可以想法调出鳌拜,在他一个人,没有准备的时候出击。”鲁清一思索片刻说。
“调他出来?怎么调?这个老滑头从来就没有不准备的时候,而且在哪儿都有护卫跟着。”康熙恨不能马上把鳌拜抓起来、杀掉。
“皇上千万别急,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想出好计策。”苏茉儿用康熙幼时劝慰他的语调说。
康熙看看苏茉儿那坚定的眼神,绪慢慢平静下来。
一天,苏茉儿看见宫里的草坪上,康熙和一群少年在一起玩耍,有两个少年还在摔跤。苏茉儿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突然灵机一动。她急忙找到鲁清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鲁清一连连点头,说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他们又一起跑去慈宁宫,把计划说了一遍。布木布泰略一沉吟:“好!就这么办!”
……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的一个午后,鳌拜一如既往地进宫觐见皇上。经过一片草坪就能到乾清宫了,疑心和防备心很重的鳌拜向四周看了看,现草坪上像平时一样,除了有一些玩耍的青少年外,并无其他人,便也像平时一样,让身边的护卫留下,自己准备穿过草坪,向乾清宫方向走去。
在他拐过一座假山,从那群玩耍的年轻人身边走过时,突然,那群年轻人拥了上来,将他摁在了地上,等到鳌拜明白过来想要喊时,嘴里已经塞上了布条,而他那过人的臂力也被一群年轻人按得死死的,毫无用武之地。
167.第四十九章从少年天子到康熙大帝(4)
一瞬间,他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鳌拜被抓后,他的那些护卫也被早已准备好的侍卫军抓了起来。随后,鳌拜的党羽也在毫无准备的况下被抓,即使逃跑的,也已亡命天涯。
长期作威作福的鳌拜势力,就用了那么一个小小的计策就连根拔除了。
此后,康熙正式亲政。在布木布泰、苏茉儿和鲁清一的背后支持下,清朝也从动乱慢慢开始走向了稳定,经济和社会逐步从萧条凋敝走向繁荣,这些都为后来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以及稳定边疆的大规模战争奠定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
康熙从少年天子逐渐变成了康熙大帝,清王朝也慢慢迎来了康熙“盛世”……
168.第五十章爱情与亲情的选择(1)
(1)
康熙正式亲政的1669年,苏茉53岁,鲁清一比她大三岁,56岁。
在那条他们已经走过无数遍,但岁月却没在上面留下印迹的山野小道,苏茉儿和鲁清一依然一人牵着一匹马,在两匹马布下的屏障中,慢慢地走着。
“茉儿,是否可以跟我走了?”头和胡子都已花白的鲁清一停了下来,用他那双不再清亮的眼睛,看着苏茉儿,一脸期待。
一声“茉儿”,仍然让苏茉儿心颤,不再白嫩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年老色衰,你还要啊。”她颤声道。
“你容颜不在,我也已鹤鸡皮。”鲁清一用枯瘦的手摸了把面颊。
苏茉儿抬起头,看着鲁清一。
“让你久等了,等了几十年。”话语,随着眼泪,流了下来。
“一辈子我也等!”鲁清一说完,带着笑,掏出了手帕。
他走近苏茉儿,在她脸上慢慢地拭着。苏茉儿轻轻抓住了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回去就和太皇太后说,我跟你走!”
“好!好!”鲁清一的眼眶湿润了,他反手将苏茉儿的手握在了手里,两个人久久地相视着。
……
苏茉儿站在布木布泰的房门外,不断地徘徊。和鲁清一分开后,马上告诉布木布泰的想法,在她到了房门外时,却慢慢地消失了。
房门里传出了布木布泰的说话声,那声音已经变得苍老而混浊了,不再像百灵鸟一样清亮。
“是格格回来了吗?”布木布泰在房内说。
苏茉儿听到这句“格格”,鼻子一酸。她深吸一口气,说了声:“娘娘,是奴婢。”便走了进去。
“你们下去吧!”布木布泰对身边的其他人说。
侍女和嬷嬷们都退了下去,布木布泰指指旁边的椅子:“来,坐下。”
苏茉儿的心嘭嘭乱跳,她甚至不敢看布木布泰。
“每次去野外见面,外面都天寒地冻的。以后要见面,就来这里吧,房间里暖和。”布木布泰又说。
苏茉儿一直低着头没说话。
“说起来呢,这个鲁大人也不容易,等你三十多年了吧!嘿嘿……”布木布泰笑了起来。
“不容易啊,不容易!那时候,你年轻漂亮。他呢,壮实青春。老啦,现在都老啦!”布木布泰叹了口气。
“娘娘不老。”苏茉儿抬起了头,看着布木布泰。这一看,她又是一惊:松弛的皮肤,下垂的眼角和唇角,鬓角的银……
那个骑在马上,有着桃花般容颜的漂亮女孩到哪里去了?这几十年来,自己怎么就没有感觉到,布木布泰衰老得这么厉害呢?
苏茉儿的眼圈再次红了。
“没想到我这么老了吧。我能不老吗?我比你还大三岁呢,你都老了,你那双像黑宝石般的眼睛没有了,脸上也有皱纹了……不过啊,你比我精神,比我有精气神。这些天啊,我猛地觉得自己一天不如一天了。”
布木布泰像是在和苏茉儿说,又像是在自自语。
苏茉儿一直没有说话,她就那么看着布木布泰,眼前开始浮现出布木布泰这几十年来,在她印象中的面容变化。
“这几十年里,幸好有你,幸好有你啊!”布木布泰喃喃着,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娘娘!”苏茉儿想为布木布泰擦眼泪,但布木布泰却摇了摇头,拒绝了,继续说:“没有你,我撑不过这么多年,撑不过啊!你是我们整个皇族的恩人。大清国的恩人!大恩人啊!”
苏茉儿急忙下跪:“娘娘,奴婢……”
布木布泰伸手将她一扯:“我说过,只有咱们两个人的时候,不准说‘奴才’、‘奴婢’,也不准给我下跪。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啊,就要像在草原上玩耍的小伙伴,没有娘娘,没有太皇太后,也没有奴才,知道吗?”
苏茉儿拼命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在心里轻轻对鲁清一说:“我又要失信于你了。”
(2)
“娘娘老了,当她像个老人一样,坐在那里时,我说不出口,说不出离开她的话来。她虽然是太皇太后,可她很孤独、很寂寞,她连我们常人的幸福都没有。我……我还有你,可她……”苏茉儿说不下去了。
169.第五十章爱情与亲情的选择(2)
鲁清一眼里的失望一瞬而过,他苦笑了一下:“看来,我还需要等待。***”
苏茉儿被他的话说得心疼起来,她抬眼看着鲁清一,满眼的歉疚和意:“我注定这辈子要辜负你了,你还是找个好女人娶了吧。”
“我的心里只有那么大空间,你已经占满了,没有女人能住得进去。”鲁清一深地看着苏茉儿。
这次,他们没有去野外,而是去了宫外一处宅子里。那宅子是鲁清一买来,准备和苏茉儿一起过日子的。
鲁清一在执意要等苏茉儿的时候,曾在内务府做过的父亲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儿子娶一个侍女,他父亲看中的是内务府大臣席纳布库的侄女乌尤。
乌尤对鲁清一也是痴一片,甚至因此和苏茉儿交恶,因为帮助明珠设计清朝服饰输给了苏茉儿,并且也知道了鲁清一钟的是苏茉儿后,被嫉妒和感冲昏了头脑的乌尤,差点想要毒死苏茉儿,最终被席纳布库制止。因为席纳布库知道,苏茉儿是布木布泰身边的人,是布木布泰最最信任的一个人。
乌尤最终带着怨恨,嫁给了一个富商,而鲁清一也因此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那时的鲁清一还年轻,先是在郊外买了间房子。在还没有做康熙太傅的时候,他白天在内务府的广储司做事,晚上就回到孤零零的家里,
鲁清一没有给苏茉儿说过这些事,对他来说,他要做的就是让钟爱的女人幸福、开心。所以在苏茉儿为了布木布泰、为了科尔沁人的使命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和他离开宫廷,过普通人的生活时,鲁清一没有怨过她。因为他不想让他爱的女人难过,他知道布木布泰和科尔沁人的使命对苏茉儿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一直在等待,等到顺治继位、布木布泰嫁给多尔衮。两个人都以为这下可以放心离开时,先是多尔衮离世,接着又是顺治和布木布泰的重重矛盾,都让苏茉儿再次放弃了离开。她不放心留下布木布泰一个人来承受这一切,她要帮助布木布泰渡过难关。
布木布泰的困难就是苏茉儿的困难,而苏茉儿的困难就是他鲁清一的困难。鲁清一不仅没有责怪苏茉儿,反而和她一起,为布木布泰培养皇位的继承者康熙,直到康熙登上皇位。
康熙的优秀,让布木布泰欣慰,也让苏茉儿和鲁清一放心。在他们又决定携手离开时,辅政王之一——鳌拜的野心,再次让皇位摇荡,苏茉儿再次决定留下,鲁清一也再次决定携手解决。
好不容易康熙亲政,大清朝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有了兴盛的势头。鲁清一觉得这下他们能在一起了,怕苏茉儿依然惦记着布木布泰,他还贴心地将郊外的房子卖掉,拿出积蓄重新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买了个宅子,等着迎娶苏茉儿。没想到苏茉儿依然放心不下布木布泰。
“对不起!”苏茉儿沉沉地低下了头。
“唉!”鲁清一叹了口气,脸上挤出一丝微笑:“你和太皇太后的感我能理解。”
“重新娶个女人吧,我没有这个福气。”苏茉儿想用手去抚摸鲁清一的脸,但手在半空停下了。
“从我决定娶你的那天起,我就没想过娶别人!”鲁清一将苏茉儿停在半空的手握住,轻轻地放在了自己的脸上。
“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娶了你。”鲁清一深地说。
苏茉儿的嘴动了动,但没有说出来,鲁清一却知道,她说的是:“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嫁给你了。”
170.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1)
(1)
大清朝处在了鼎盛时期。康熙的出色,已经没有什么让布木布泰和苏茉儿操心的了,苏茉儿要做的就是陪着布木布泰散步、聊天,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已经不再担任宫廷里任何职位的鲁清一,独自住在那处宅子里,偶尔会被布木布泰召进宫里,和苏茉儿见面、聊天。有时候,苏茉儿也会去宫外的小宅子,帮着鲁清一做餐饭、洗洗衣服。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三个人在岁月中也一天天地老去。直到有一天夜里,苏茉儿从睡梦中醒来后,心烦意乱、忐忑不安。她怕布木布泰有事,深夜去了布木布泰的房间,现她正安详地熟睡着。
苏茉儿放下心来,重新回到房间,却怎么都睡不着。
“他还好吗?”苏茉儿喃喃着,想起鲁清一,她的心里越地慌乱起来。
“他不会有事吧。”苏茉儿这么想过后,又急忙安慰自己:“他不会有事的,他身体那么好。”
虽然这么想着,但她还是怎么都睡不着,索性起来,坐在屋外的院子里,看着天空在心里祈祷,祈祷上天让她最在意的三个人:布木布泰、鲁清一和康熙能万事顺利,安然无恙。
天蒙蒙亮,苏茉儿便去了布木布泰的房间,一如既往地伺候她起床。布木布泰见她脸色灰暗,便问她是不是没睡好觉。
苏茉儿笑笑说:“心慌意乱,睡不着。”
布木布泰“哦”了一声,慢慢说:“今天让鲁大人过来吧,咱们三个人说说话,他好几天没来了吧?”
苏茉儿这次没有不好意思,她点点头说:“是有十多天没他的消息了。”
以前的时候,不管是苏茉儿去看鲁清一,还是鲁清一进宫来见苏茉儿,他们总会六七天联系一次。即使不能见面,也会有信件过来,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对方:我很好!
这十多天里,布木布泰感冒咳嗽,苏茉儿一直紧张着急,也没有想起来联系鲁清一。
“小三子!”布木布泰喊。
小三子匆匆跑了进来。
“去把鲁大人叫过来,就说哀家想和他说说话。”布木布泰说。
小三子答应一声,正要出去,布木布泰又说:“叫他马上过来!”
小三子跑着出去了。布木布泰带着歉疚说:“也难为你们了。因为我,你们不能在一起,罪过啊!”
“娘娘,千万不要这么说,奴婢也离不开您。”苏茉儿说着说着,眼圈红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很想流泪,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伤。
布木布泰握住她的手,两个人就那么靠着坐在一起。这一年来,她们经常这么坐着,默默地不说话,从对方手的温度中,感受着那份温暖。
这时的她们,已经完全忘记了主子和奴才的区别,她们就是两个已经步入老年、互相取暖的女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鲁清一没有过来,小三子也不见回来,苏茉儿心里着急起来。她焦躁的心,被布木布泰捕捉到了。
“不用担心,这鲁大人呀,一定是想着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东西。”布木布泰笑着说。
鲁清一以前来的时候,总会拿些宫里吃不到的小吃给她们。
“看到他,也就能放心了。”苏茉儿说完,还是眉头紧皱。这天,她的绪低落得异常。
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布木布泰和苏茉儿同时竖起了耳朵,她们希望听到的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清脆、一个沉重。清脆的一定是小三子的,沉重的一定是鲁清一的。然而,她们没有听到那熟悉的沉重脚步,她们听到的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除了小三子的,还有女孩小碎步的声音。
苏茉儿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到了门口。
“鲁大人没了。”小三子气喘吁吁地说。
苏茉儿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2)
鲁清一的离开,仿佛带走了苏茉儿一半的魂,她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原本灵活的身体,仿佛也变得迟钝了。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不做梦的她,总是梦到鲁清一慢慢走到她面前,微笑着,不说一句话,然后消失不见。
171.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2)
苏茉儿内心充满了对鲁清一的愧疚。这个爱她,她也爱着的男人,在等待了她三十多年后,竟然就那么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
鲁清一没有留只片语。小三子去找他,由于敲不开门,便从窗户那朝里面看,现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撞开门进去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人世。
鲁清一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没有人说得清,反正他的身体冰凉。
“如果我能早一点去看他就好了,我对不起他。”苏茉儿在鲁清一死后的几天里,反复说的就是这句话。
看着苏茉儿心力交瘁、面容儭絻u的样子,布木布泰很是后悔。
“怪我!在康熙帝亲政的时候,就应该放你走,和他一起去过日子。可是我怕你一走,我孤单,我就说了一些话,让你不忍心离开我。我总觉得他的身体很好,等我不在了,你们还有日子,可没想到……”
布木布泰说不下去了。
“娘娘,不是!不是!怪奴婢!怪奴婢,奴婢……不该让他等,不该给他希望,让他一等就是几十年,让他等了一辈子。他真的等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奴婢都……他如果不等奴婢,能有个女人照顾,他也不会……不会这么早……”
苏茉儿的心,像刀绞般的痛,说话也不利落起来。
“唉,这是命啊!阻止不了的。他为你生,为你死,这就是他的命!”布木布泰说完,想起了自己和多尔衮,是为多还是为政治目的多?布木布泰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
“你们相爱得纯粹,何尝不令人羡慕?”布木布泰说完,也沉浸在了自己的回忆中。
多尔衮如果不是王爷,她也不是皇妃、皇后、太后,如果他们都是平常人,是否也会像鲁清一和苏茉儿一样?布木布泰不知道。
鲁清一的离世,让布木布泰和苏茉儿长久地沉浸在了悲伤、后悔和回忆中,但同时,她们也更加的相依为命了。
1687年的12月,布木布泰因为一场感冒,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严重,瞬间处在了病危中。
苏茉儿吓坏了,昼夜不离左右,伺候着她,甚至祈求上天,让上天带走自己,把自己的寿命给布木布泰。可布木布泰的病还是无法好转,在她弥留之际,虽然皇上、皇后、皇子皇孙围聚一起,但她还是让苏茉儿坐在了她的床边,并紧紧地握住苏茉儿的手。
“格格,哀家……哀家要……要走了。”
“娘娘!您不会走的,您会好起来的!”苏茉儿流着泪,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布木布泰凄然一笑,费力地说:“哀家的病……哀家知道。”
“娘娘,奴婢陪着您!您去哪,奴婢就去哪!奴婢永远守护着您。”苏茉儿流着泪笑着。她已经做好了决定,如果布木布泰走了,她就去陪葬。陪葬的想法,在鲁清一死了后她就有,只是舍不得布木布泰。如今布木布泰也要走了,她就没有别的牵挂了。
布木布泰摇摇头:“格格……”她叫。
苏茉儿看着她。
“答应我。”布木布泰完全忽视了身旁的皇室家族,她用只有她和苏茉儿两个人在一起时的语气说:“你一定要答应我,你要替我看着大清江山,你要帮我看着皇上,你不能走!答应我!”
布木布泰很艰难地从嘴里挤出这几句话,然后使劲瞪着苏茉儿,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茉儿怔在那里。
“娘娘!”她叫。
“答应我!”布木布泰依然瞪着苏茉儿。
苏茉儿闭上了眼睛,好久好久,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娘娘!奴婢答应娘娘!”
“不……要……说……奴……婢!”布木布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苏茉儿“嗯,嗯”地点着头,说不出一句话。
布木布泰的眼神亮了一下,随即脸上带出了一抹微笑。她看着旁边跪着的皇上,轻轻说:“皇上,好好待她!”
康熙连声说:“太皇太后放心,她永远是朕的额涅(妈妈)。”
“是我们的妈妈(奶奶)。”康熙帝的皇子、皇女们齐声说。
172.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3)
布木布泰满意地笑了。她看了看周围的每一个人,最后把目光落到苏茉儿身上:“我先走了!”
话音刚落,便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天是1687年1月27日。
布木布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以75岁高龄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苏茉儿悲痛欲绝,几次想追随而去,但都因为最后给布木布泰的那份承诺而放弃。
祖母的离世,让康熙伤心不已,他只能通过给祖母上尊崇谥号来表达无限的爱戴、敬仰、追思和怀念,布木布泰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173.第五十二章非同寻常的地位(1)
(1)
康熙二十六年,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茉儿以巨大的精神打击,她的另一半魂,也被带走了。
苏茉儿长时间地陷入到了悲伤、孤独和无聊之中,这时的她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人了。
苏茉儿在跟随布木布泰的60多年里,看着布木布泰从一个清纯活泼的少女到妃子,然后又到皇后乃至于皇太后、最终至太皇太后,苏茉儿始终以一名侍女的身份,和布木布泰一起经历着风云变幻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她领略了许多过去未曾领略过的艰辛、喜悦、痛苦和幸福,这些苦难和幸福,不断地提升和增强着她的智慧和才能。
在布木布泰的身边,苏茉儿渐渐由一个少不更事的美丽蒙古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高手。她“隐身”在布木布泰身后,做着布木布泰的精神支柱和“军师”。
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在她还是小小年纪的时候,便精通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而且还用她番茄的才华,成为了清朝最高的宫廷服装设计师,并被皇太极封为女秀才,直至成了康熙帝的启蒙老师,成为清初最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苏茉儿和布木布泰一样,善于高屋建瓴,正确判断和把握局势并巧妙应对,甚至已经具备了一般女性甚至一般男性难以具备的过人政治智慧。
康熙深知这一点,他将苏茉儿像母亲一样地孝敬、像老师一样地尊敬。在祖母布木布泰去世后,他便安排了几个人,专门照顾苏茉儿。
然而,苏茉儿却像萎谢的花朵一样,越来越没有了精气神,即使康熙让人给她带去了最好的补品,她也依然闷闷不乐、心抑郁。
康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知道,如果长时间这样,对苏茉儿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怎么才能让额涅重新快乐起来呢?”康熙为此愁眉不展。
康熙郁郁寡欢的样子,被庶妃万琉哈氏看在了眼里。庶妃问他为什么事烦恼,康熙便把苏茉儿的况说了。
庶妃说:“额涅辛苦了一辈子,突然让她闲下来,一定不适应,不如让她还……”
庶妃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康熙帝打断了:“额涅这么大年纪了,不能让她再去服侍人。不妥!不妥!”
正在这时,庶妃所生的皇十二子——两岁的胤祹在室外跑来跑去玩耍。康熙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正是有了苏茉儿的照顾和教育,才有了现在的自己。而那时候,他也不过两岁的样子。
“把胤祹交给额涅来抚养。”康熙高兴地说。
“哦?”庶妃先是一惊,接着也高兴起来,因为她知道,康熙小时候,就是跟着苏茉儿长大的。而且康熙这么尊敬苏茉儿,能让苏茉儿抚养自己的儿子,说明康熙是疼爱和看重这个儿子的。
就这样,康熙亲自把皇十二子胤祹交到了苏茉儿的手里。
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这时皇上却把十二子送给她来抚养,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苏茉儿感激康熙对自己的信任,也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
(2)
看惯了宫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苏茉儿,越的淡定、从容,她深谋远虑,顾全大局,无私忘我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她没有教胤祹如何争权夺利,更多的却是教他如何为人处世,因为她深知宫廷的复杂。皇十二子胤祹在苏茉儿的身边生活了近二十年,在她的教育下,胤祹谦和明理、宽容大度、博学刻苦,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正是因为胤祹有了这些品德,才成为了康熙诸子中少有的几个没有牵连进雍正夺嫡斗争中的皇子之一。同时,他优秀的政治头脑和才干,不仅多次奉父办理各种政务,而且还在雍正年间,被雍正封为郡王,在乾隆年间又被封为硕履亲王,并授为议政大臣。
胤祹一生的恭谦谨慎,不得不说是苏茉儿的功劳。
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享年79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苏茉儿的悉心教养,生于皇家,经历过康熙朝夺嫡斗争的皇子,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这种良好平和心态的。
174.第五十二章非同寻常的地位(2)
正因为如此,胤祹和自己的父亲康熙一样,与苏茉儿的感十分深厚。他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并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八月二十七日,苏茉儿病倒在床,腹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越来越严重。胤祹非常着急,召来太医为她治病,可苏茉儿却摇头不肯让太医看。
“生老病死是自然,奴婢的时日到了。”苏茉儿平静地说。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在等着这一天,因为这样,她就能见到一生中最亲近的布木布泰和鲁清一了。
胤祹见她执意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便把况告诉了在外微服私访的康熙。
按清朝宫内的规矩,下人及下层妃嫔,凡得重病,一律迁移出宫,到固定的住所养病,为的是避免在宫中传染疾病。而皇室重要成员则可以在原住处养病、治病。苏茉儿虽然得的是传染病,但皇子们却心照不宣,没有人提起迁出之事,胤祹更是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在外的康熙唯恐皇子们遵守成规,还特意写信嘱咐道:“额涅的病重大,恐怕你们将她移至养病之所,就在平日住的地方养吧。万一已经移住了,将此谕告知额涅后,务必还搬回去住。”
送走这封信后,康熙还是不放心,又写信给三皇子胤祉和八皇子胤祀:“用心问问大夫们,如若可用西伯噶古纳(满语,一种药名),就对额涅说,这是主子送来的一种草根,让额涅用白煮鸡汤掺混在一起喝下。大夫说不适合就不要用了。”
然而,苏茉儿依然坚决不喝,还说:“如今病已如此,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从远方送回草根,让奴才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断难承受。只是奴才从小不吃任何药,这是主子原本就知道的。虽说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呀!奴才的病已至尽头,即便服用,也无益处了。”
苏茉儿拒绝吃药,皇室宗族们着急万分,身在塞外的康熙,更是一直担心着生病的苏茉儿。在有人带信给他,说苏茉儿的病已经无药可治时,他依然不放弃,又写信给胤祹,让他竭力抢救。
这在当时,不用说是一个侍女,就是一般妃嫔也很难得到这种殊遇。
然而,不管康熙和皇宗贵族们如何努力,苏茉儿还是闭上了她的眼睛。闭上眼睛的那刻,她的面容异常平静,嘴角挂着微笑……
结尾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茉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安放她遗体的时候,胤祹悲痛欲绝,久久不忍离去,并提出要求说:“我自幼被阿扎姑(姑姑)养育,并未能报答恩。我愿意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按照惯例,为像苏茉儿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所以三皇子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不过却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茉儿病逝的奏折里,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
依然在外的康熙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甚是,著依其所请。”并示意留七日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再亲眼看看他敬爱的额涅,向她的遗体告别。
自此,胤祹住在了殡宫,为苏茉儿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回京后( 苏麻喇姑(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571/ )
“太皇太后的老侍女?就是那个太皇太后称‘格格’,皇上叫‘额娘’的老侍女?”遏必隆的福晋问。
侍女忙点头:“就是她!就是她!她身上的宝贝多着呢。”
遏必隆的福晋有些丧气地推了推她的那些玉镯说:“太皇太后给的,肯定是宝贝!”
“福晋要是喜欢的话,可以让她把她的宝贝拿来给福晋看看,说不定福晋还能把她的宝贝换回来呢。”侍女又说。
福晋偏着头想了想:“对啊,我这么多的宝贝,用几只换她一只,她总要换的。”
“不要说换,就是福晋问她要,她也不敢不给。虽然她受太皇太后的宠,皇宗们也都敬重她,可她到底是个侍女,是个奴才,我们福晋可是辅政王的侧福晋。”侍女不断地奉承她。
遏必隆的侧福晋越听越得意,她脸一仰:“快去,让她带她的宝贝过来。”
侍女忙不迭地答应了,急忙传话给苏茉儿。苏茉儿早已准备好了,她拿着几件宝贝和一封伪造的、揭露鳌拜的信去了遏必隆的府上,并很大方地给了遏必隆的侧福晋一只顶级玉镯。遏必隆的侧福晋兴奋异常,和苏茉儿越亲热起来。
苏茉儿刚到遏必隆的府上,便被鳌拜安插的亲信看到了,也便开始跟踪苏茉儿。
鳌拜自从有了逆反之心后,也便更加注意皇上这边的人。鉴于苏茉儿的身份,苏茉儿出现在准备和他一起谋反的遏必隆的府上,鳌拜的亲信自然很是紧张。
这也正中了鲁清一和苏茉儿的计。
苏茉儿和遏必隆的侧福晋见面时,好几次故意做出神秘的动作,和遏必隆的侧福晋窃窃私语,甚至还以要遏必隆写的字为由进入了遏必隆的书房。
从书房出来后,苏茉儿故意四下看了看,装得小心翼翼,然后和遏必隆的侧福晋告别。在知道后面有人跟踪时,她故意匆匆走路,把那封伪造的信掉在了地上。
那封伪造的、揭露鳌拜罪行的信是苏茉儿写的,而且还是模仿遏必隆的笔迹写的。由于对鳌拜制作龙袍,把住处当宫殿的了解,使鳌拜完全相信了遏必隆在出卖他。
鳌拜和遏必隆对质,遏必隆坚决不承认。
“这是你的笔迹,而且这些事不可能有外人知道,不是你写的是谁写的?”鳌拜大吼。
“一定是别人的奸计,我那侧福晋不懂事,被别人钻了空子。”遏必隆惊慌地说。
遏必隆知道鳌拜心狠手辣,越害怕就越慌张,越慌张就越让鳌拜认为他做贼心虚。愤怒的鳌拜想杀死遏必隆,但又怕真的中了计,一怒之下,杀了遏必隆新娶的侧福晋。
侧福晋的被杀,使遏必隆即使再害怕鳌拜,再依附鳌拜,心里也有了疙瘩。他不再积极响应鳌拜,时常装病不参加鳌拜的谋反集会。
鳌拜胸有成竹的谋反计划,却因为对遏必隆的怀疑,怕在谋反之时,反被谋反,因而心生疑虑,暂缓了行动。
166.第四十九章从少年天子到康熙大帝(3)
鳌拜暂时搁置谋反计划,给了布木布泰和康熙喘息的机会。***他们一边培植自己的亲信,一边等待康熙十四岁的到来。
依照惯例,康熙十四岁就可以亲政了。
(3)
康熙六年(1667年),布木布泰和苏茉儿终于等到了康熙可以亲政的14岁。
鳌拜无数次策划了谋反,但却总被这事那事耽误,这一耽误也就耽误到了康熙十四岁。然而,此时的鳌拜丝毫没有让康熙亲政的意思。他依仗自己势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架空康熙。
眼见况不对的四大辅政王,也是各自找着退路。先是索尼,早早地提出了辞呈,说要告老还乡;遏必隆经上次鳌拜杀害他福晋,并对他产生怀疑后,跳出了几方势力,只等着看清形势后再做打算;而鳌拜的死对头苏克萨哈,由于长期受到他的压制,乘皇帝亲政之机,上奏辞职,请求皇上同意他去守先帝的陵寝。
苏克萨哈的目的很简单,眼见康熙无法真正亲政,便以这样的行为来将鳌拜的军,想要迫使他还权给康熙。鳌拜对苏克萨哈的意图心知肚明,冷笑道:“谁挡本王的路,本王就让谁死!”
鳌拜肆无忌惮地开始了他的行动。他派人秘密抓捕了苏克萨哈,将他关进牢里,并列出24条罪行让他在上面签字画押,承认罪行。
苏克萨哈知道鳌拜想置于他死地,誓死不在上面签字画押,于是鳌拜决定用极刑让他就范。苏克萨哈无奈之际在狱中悄悄写下申诉材料,秘密托人送给康熙。康熙知道真相后,及时出面制止了鳌拜。
鳌拜恼羞成怒,利令智昏的他,完全忘记了康熙才是皇帝。他不仅不放苏克萨哈,而且还天天上奏,甚至直接挡在康熙的面前,逼迫他答应处置苏克萨哈。
康熙没想到鳌拜会这么大胆,也意识到鳌拜正在一步步地篡权夺位。为了能给自己留下准备时间,只好违心地同意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
苏克萨哈被株连九族,抄没家产,大清朝内部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布木布泰和苏茉儿越为康熙担忧。鳌拜已经羽翼丰满,也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者,此时再不制止,等他势力再大一些,康熙不仅只能被鳌拜“挟政”,让康熙这个皇帝成为一辈子的傀儡,而且很可能最后连康熙帝这个傀儡都要被赶下去。
紧急之下,布木布泰、康熙帝、苏茉儿和鲁清一又开始了密谋,决定用计铲除鳌拜。
鳌拜势力的强大,让他们无从下手,少年气盛的康熙有些烦躁不安起来。
“沉住气,一定要沉住气,我们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布木布泰劝慰他。
“鳌拜已经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我们再不出击,就没有时间了。”康熙帝难解焦虑。
“皇上,我们可以想法调出鳌拜,在他一个人,没有准备的时候出击。”鲁清一思索片刻说。
“调他出来?怎么调?这个老滑头从来就没有不准备的时候,而且在哪儿都有护卫跟着。”康熙恨不能马上把鳌拜抓起来、杀掉。
“皇上千万别急,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想出好计策。”苏茉儿用康熙幼时劝慰他的语调说。
康熙看看苏茉儿那坚定的眼神,绪慢慢平静下来。
一天,苏茉儿看见宫里的草坪上,康熙和一群少年在一起玩耍,有两个少年还在摔跤。苏茉儿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突然灵机一动。她急忙找到鲁清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鲁清一连连点头,说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他们又一起跑去慈宁宫,把计划说了一遍。布木布泰略一沉吟:“好!就这么办!”
……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的一个午后,鳌拜一如既往地进宫觐见皇上。经过一片草坪就能到乾清宫了,疑心和防备心很重的鳌拜向四周看了看,现草坪上像平时一样,除了有一些玩耍的青少年外,并无其他人,便也像平时一样,让身边的护卫留下,自己准备穿过草坪,向乾清宫方向走去。
在他拐过一座假山,从那群玩耍的年轻人身边走过时,突然,那群年轻人拥了上来,将他摁在了地上,等到鳌拜明白过来想要喊时,嘴里已经塞上了布条,而他那过人的臂力也被一群年轻人按得死死的,毫无用武之地。
167.第四十九章从少年天子到康熙大帝(4)
一瞬间,他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鳌拜被抓后,他的那些护卫也被早已准备好的侍卫军抓了起来。随后,鳌拜的党羽也在毫无准备的况下被抓,即使逃跑的,也已亡命天涯。
长期作威作福的鳌拜势力,就用了那么一个小小的计策就连根拔除了。
此后,康熙正式亲政。在布木布泰、苏茉儿和鲁清一的背后支持下,清朝也从动乱慢慢开始走向了稳定,经济和社会逐步从萧条凋敝走向繁荣,这些都为后来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以及稳定边疆的大规模战争奠定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
康熙从少年天子逐渐变成了康熙大帝,清王朝也慢慢迎来了康熙“盛世”……
168.第五十章爱情与亲情的选择(1)
(1)
康熙正式亲政的1669年,苏茉53岁,鲁清一比她大三岁,56岁。
在那条他们已经走过无数遍,但岁月却没在上面留下印迹的山野小道,苏茉儿和鲁清一依然一人牵着一匹马,在两匹马布下的屏障中,慢慢地走着。
“茉儿,是否可以跟我走了?”头和胡子都已花白的鲁清一停了下来,用他那双不再清亮的眼睛,看着苏茉儿,一脸期待。
一声“茉儿”,仍然让苏茉儿心颤,不再白嫩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年老色衰,你还要啊。”她颤声道。
“你容颜不在,我也已鹤鸡皮。”鲁清一用枯瘦的手摸了把面颊。
苏茉儿抬起头,看着鲁清一。
“让你久等了,等了几十年。”话语,随着眼泪,流了下来。
“一辈子我也等!”鲁清一说完,带着笑,掏出了手帕。
他走近苏茉儿,在她脸上慢慢地拭着。苏茉儿轻轻抓住了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回去就和太皇太后说,我跟你走!”
“好!好!”鲁清一的眼眶湿润了,他反手将苏茉儿的手握在了手里,两个人久久地相视着。
……
苏茉儿站在布木布泰的房门外,不断地徘徊。和鲁清一分开后,马上告诉布木布泰的想法,在她到了房门外时,却慢慢地消失了。
房门里传出了布木布泰的说话声,那声音已经变得苍老而混浊了,不再像百灵鸟一样清亮。
“是格格回来了吗?”布木布泰在房内说。
苏茉儿听到这句“格格”,鼻子一酸。她深吸一口气,说了声:“娘娘,是奴婢。”便走了进去。
“你们下去吧!”布木布泰对身边的其他人说。
侍女和嬷嬷们都退了下去,布木布泰指指旁边的椅子:“来,坐下。”
苏茉儿的心嘭嘭乱跳,她甚至不敢看布木布泰。
“每次去野外见面,外面都天寒地冻的。以后要见面,就来这里吧,房间里暖和。”布木布泰又说。
苏茉儿一直低着头没说话。
“说起来呢,这个鲁大人也不容易,等你三十多年了吧!嘿嘿……”布木布泰笑了起来。
“不容易啊,不容易!那时候,你年轻漂亮。他呢,壮实青春。老啦,现在都老啦!”布木布泰叹了口气。
“娘娘不老。”苏茉儿抬起了头,看着布木布泰。这一看,她又是一惊:松弛的皮肤,下垂的眼角和唇角,鬓角的银……
那个骑在马上,有着桃花般容颜的漂亮女孩到哪里去了?这几十年来,自己怎么就没有感觉到,布木布泰衰老得这么厉害呢?
苏茉儿的眼圈再次红了。
“没想到我这么老了吧。我能不老吗?我比你还大三岁呢,你都老了,你那双像黑宝石般的眼睛没有了,脸上也有皱纹了……不过啊,你比我精神,比我有精气神。这些天啊,我猛地觉得自己一天不如一天了。”
布木布泰像是在和苏茉儿说,又像是在自自语。
苏茉儿一直没有说话,她就那么看着布木布泰,眼前开始浮现出布木布泰这几十年来,在她印象中的面容变化。
“这几十年里,幸好有你,幸好有你啊!”布木布泰喃喃着,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娘娘!”苏茉儿想为布木布泰擦眼泪,但布木布泰却摇了摇头,拒绝了,继续说:“没有你,我撑不过这么多年,撑不过啊!你是我们整个皇族的恩人。大清国的恩人!大恩人啊!”
苏茉儿急忙下跪:“娘娘,奴婢……”
布木布泰伸手将她一扯:“我说过,只有咱们两个人的时候,不准说‘奴才’、‘奴婢’,也不准给我下跪。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啊,就要像在草原上玩耍的小伙伴,没有娘娘,没有太皇太后,也没有奴才,知道吗?”
苏茉儿拼命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在心里轻轻对鲁清一说:“我又要失信于你了。”
(2)
“娘娘老了,当她像个老人一样,坐在那里时,我说不出口,说不出离开她的话来。她虽然是太皇太后,可她很孤独、很寂寞,她连我们常人的幸福都没有。我……我还有你,可她……”苏茉儿说不下去了。
169.第五十章爱情与亲情的选择(2)
鲁清一眼里的失望一瞬而过,他苦笑了一下:“看来,我还需要等待。***”
苏茉儿被他的话说得心疼起来,她抬眼看着鲁清一,满眼的歉疚和意:“我注定这辈子要辜负你了,你还是找个好女人娶了吧。”
“我的心里只有那么大空间,你已经占满了,没有女人能住得进去。”鲁清一深地看着苏茉儿。
这次,他们没有去野外,而是去了宫外一处宅子里。那宅子是鲁清一买来,准备和苏茉儿一起过日子的。
鲁清一在执意要等苏茉儿的时候,曾在内务府做过的父亲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儿子娶一个侍女,他父亲看中的是内务府大臣席纳布库的侄女乌尤。
乌尤对鲁清一也是痴一片,甚至因此和苏茉儿交恶,因为帮助明珠设计清朝服饰输给了苏茉儿,并且也知道了鲁清一钟的是苏茉儿后,被嫉妒和感冲昏了头脑的乌尤,差点想要毒死苏茉儿,最终被席纳布库制止。因为席纳布库知道,苏茉儿是布木布泰身边的人,是布木布泰最最信任的一个人。
乌尤最终带着怨恨,嫁给了一个富商,而鲁清一也因此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那时的鲁清一还年轻,先是在郊外买了间房子。在还没有做康熙太傅的时候,他白天在内务府的广储司做事,晚上就回到孤零零的家里,
鲁清一没有给苏茉儿说过这些事,对他来说,他要做的就是让钟爱的女人幸福、开心。所以在苏茉儿为了布木布泰、为了科尔沁人的使命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和他离开宫廷,过普通人的生活时,鲁清一没有怨过她。因为他不想让他爱的女人难过,他知道布木布泰和科尔沁人的使命对苏茉儿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一直在等待,等到顺治继位、布木布泰嫁给多尔衮。两个人都以为这下可以放心离开时,先是多尔衮离世,接着又是顺治和布木布泰的重重矛盾,都让苏茉儿再次放弃了离开。她不放心留下布木布泰一个人来承受这一切,她要帮助布木布泰渡过难关。
布木布泰的困难就是苏茉儿的困难,而苏茉儿的困难就是他鲁清一的困难。鲁清一不仅没有责怪苏茉儿,反而和她一起,为布木布泰培养皇位的继承者康熙,直到康熙登上皇位。
康熙的优秀,让布木布泰欣慰,也让苏茉儿和鲁清一放心。在他们又决定携手离开时,辅政王之一——鳌拜的野心,再次让皇位摇荡,苏茉儿再次决定留下,鲁清一也再次决定携手解决。
好不容易康熙亲政,大清朝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有了兴盛的势头。鲁清一觉得这下他们能在一起了,怕苏茉儿依然惦记着布木布泰,他还贴心地将郊外的房子卖掉,拿出积蓄重新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买了个宅子,等着迎娶苏茉儿。没想到苏茉儿依然放心不下布木布泰。
“对不起!”苏茉儿沉沉地低下了头。
“唉!”鲁清一叹了口气,脸上挤出一丝微笑:“你和太皇太后的感我能理解。”
“重新娶个女人吧,我没有这个福气。”苏茉儿想用手去抚摸鲁清一的脸,但手在半空停下了。
“从我决定娶你的那天起,我就没想过娶别人!”鲁清一将苏茉儿停在半空的手握住,轻轻地放在了自己的脸上。
“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娶了你。”鲁清一深地说。
苏茉儿的嘴动了动,但没有说出来,鲁清一却知道,她说的是:“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嫁给你了。”
170.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1)
(1)
大清朝处在了鼎盛时期。康熙的出色,已经没有什么让布木布泰和苏茉儿操心的了,苏茉儿要做的就是陪着布木布泰散步、聊天,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已经不再担任宫廷里任何职位的鲁清一,独自住在那处宅子里,偶尔会被布木布泰召进宫里,和苏茉儿见面、聊天。有时候,苏茉儿也会去宫外的小宅子,帮着鲁清一做餐饭、洗洗衣服。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三个人在岁月中也一天天地老去。直到有一天夜里,苏茉儿从睡梦中醒来后,心烦意乱、忐忑不安。她怕布木布泰有事,深夜去了布木布泰的房间,现她正安详地熟睡着。
苏茉儿放下心来,重新回到房间,却怎么都睡不着。
“他还好吗?”苏茉儿喃喃着,想起鲁清一,她的心里越地慌乱起来。
“他不会有事吧。”苏茉儿这么想过后,又急忙安慰自己:“他不会有事的,他身体那么好。”
虽然这么想着,但她还是怎么都睡不着,索性起来,坐在屋外的院子里,看着天空在心里祈祷,祈祷上天让她最在意的三个人:布木布泰、鲁清一和康熙能万事顺利,安然无恙。
天蒙蒙亮,苏茉儿便去了布木布泰的房间,一如既往地伺候她起床。布木布泰见她脸色灰暗,便问她是不是没睡好觉。
苏茉儿笑笑说:“心慌意乱,睡不着。”
布木布泰“哦”了一声,慢慢说:“今天让鲁大人过来吧,咱们三个人说说话,他好几天没来了吧?”
苏茉儿这次没有不好意思,她点点头说:“是有十多天没他的消息了。”
以前的时候,不管是苏茉儿去看鲁清一,还是鲁清一进宫来见苏茉儿,他们总会六七天联系一次。即使不能见面,也会有信件过来,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对方:我很好!
这十多天里,布木布泰感冒咳嗽,苏茉儿一直紧张着急,也没有想起来联系鲁清一。
“小三子!”布木布泰喊。
小三子匆匆跑了进来。
“去把鲁大人叫过来,就说哀家想和他说说话。”布木布泰说。
小三子答应一声,正要出去,布木布泰又说:“叫他马上过来!”
小三子跑着出去了。布木布泰带着歉疚说:“也难为你们了。因为我,你们不能在一起,罪过啊!”
“娘娘,千万不要这么说,奴婢也离不开您。”苏茉儿说着说着,眼圈红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很想流泪,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伤。
布木布泰握住她的手,两个人就那么靠着坐在一起。这一年来,她们经常这么坐着,默默地不说话,从对方手的温度中,感受着那份温暖。
这时的她们,已经完全忘记了主子和奴才的区别,她们就是两个已经步入老年、互相取暖的女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鲁清一没有过来,小三子也不见回来,苏茉儿心里着急起来。她焦躁的心,被布木布泰捕捉到了。
“不用担心,这鲁大人呀,一定是想着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东西。”布木布泰笑着说。
鲁清一以前来的时候,总会拿些宫里吃不到的小吃给她们。
“看到他,也就能放心了。”苏茉儿说完,还是眉头紧皱。这天,她的绪低落得异常。
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布木布泰和苏茉儿同时竖起了耳朵,她们希望听到的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清脆、一个沉重。清脆的一定是小三子的,沉重的一定是鲁清一的。然而,她们没有听到那熟悉的沉重脚步,她们听到的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除了小三子的,还有女孩小碎步的声音。
苏茉儿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到了门口。
“鲁大人没了。”小三子气喘吁吁地说。
苏茉儿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2)
鲁清一的离开,仿佛带走了苏茉儿一半的魂,她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原本灵活的身体,仿佛也变得迟钝了。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不做梦的她,总是梦到鲁清一慢慢走到她面前,微笑着,不说一句话,然后消失不见。
171.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2)
苏茉儿内心充满了对鲁清一的愧疚。这个爱她,她也爱着的男人,在等待了她三十多年后,竟然就那么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
鲁清一没有留只片语。小三子去找他,由于敲不开门,便从窗户那朝里面看,现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撞开门进去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人世。
鲁清一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没有人说得清,反正他的身体冰凉。
“如果我能早一点去看他就好了,我对不起他。”苏茉儿在鲁清一死后的几天里,反复说的就是这句话。
看着苏茉儿心力交瘁、面容儭絻u的样子,布木布泰很是后悔。
“怪我!在康熙帝亲政的时候,就应该放你走,和他一起去过日子。可是我怕你一走,我孤单,我就说了一些话,让你不忍心离开我。我总觉得他的身体很好,等我不在了,你们还有日子,可没想到……”
布木布泰说不下去了。
“娘娘,不是!不是!怪奴婢!怪奴婢,奴婢……不该让他等,不该给他希望,让他一等就是几十年,让他等了一辈子。他真的等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奴婢都……他如果不等奴婢,能有个女人照顾,他也不会……不会这么早……”
苏茉儿的心,像刀绞般的痛,说话也不利落起来。
“唉,这是命啊!阻止不了的。他为你生,为你死,这就是他的命!”布木布泰说完,想起了自己和多尔衮,是为多还是为政治目的多?布木布泰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
“你们相爱得纯粹,何尝不令人羡慕?”布木布泰说完,也沉浸在了自己的回忆中。
多尔衮如果不是王爷,她也不是皇妃、皇后、太后,如果他们都是平常人,是否也会像鲁清一和苏茉儿一样?布木布泰不知道。
鲁清一的离世,让布木布泰和苏茉儿长久地沉浸在了悲伤、后悔和回忆中,但同时,她们也更加的相依为命了。
1687年的12月,布木布泰因为一场感冒,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严重,瞬间处在了病危中。
苏茉儿吓坏了,昼夜不离左右,伺候着她,甚至祈求上天,让上天带走自己,把自己的寿命给布木布泰。可布木布泰的病还是无法好转,在她弥留之际,虽然皇上、皇后、皇子皇孙围聚一起,但她还是让苏茉儿坐在了她的床边,并紧紧地握住苏茉儿的手。
“格格,哀家……哀家要……要走了。”
“娘娘!您不会走的,您会好起来的!”苏茉儿流着泪,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布木布泰凄然一笑,费力地说:“哀家的病……哀家知道。”
“娘娘,奴婢陪着您!您去哪,奴婢就去哪!奴婢永远守护着您。”苏茉儿流着泪笑着。她已经做好了决定,如果布木布泰走了,她就去陪葬。陪葬的想法,在鲁清一死了后她就有,只是舍不得布木布泰。如今布木布泰也要走了,她就没有别的牵挂了。
布木布泰摇摇头:“格格……”她叫。
苏茉儿看着她。
“答应我。”布木布泰完全忽视了身旁的皇室家族,她用只有她和苏茉儿两个人在一起时的语气说:“你一定要答应我,你要替我看着大清江山,你要帮我看着皇上,你不能走!答应我!”
布木布泰很艰难地从嘴里挤出这几句话,然后使劲瞪着苏茉儿,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茉儿怔在那里。
“娘娘!”她叫。
“答应我!”布木布泰依然瞪着苏茉儿。
苏茉儿闭上了眼睛,好久好久,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娘娘!奴婢答应娘娘!”
“不……要……说……奴……婢!”布木布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苏茉儿“嗯,嗯”地点着头,说不出一句话。
布木布泰的眼神亮了一下,随即脸上带出了一抹微笑。她看着旁边跪着的皇上,轻轻说:“皇上,好好待她!”
康熙连声说:“太皇太后放心,她永远是朕的额涅(妈妈)。”
“是我们的妈妈(奶奶)。”康熙帝的皇子、皇女们齐声说。
172.第五十一章生命中的守护者(3)
布木布泰满意地笑了。她看了看周围的每一个人,最后把目光落到苏茉儿身上:“我先走了!”
话音刚落,便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天是1687年1月27日。
布木布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以75岁高龄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苏茉儿悲痛欲绝,几次想追随而去,但都因为最后给布木布泰的那份承诺而放弃。
祖母的离世,让康熙伤心不已,他只能通过给祖母上尊崇谥号来表达无限的爱戴、敬仰、追思和怀念,布木布泰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173.第五十二章非同寻常的地位(1)
(1)
康熙二十六年,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茉儿以巨大的精神打击,她的另一半魂,也被带走了。
苏茉儿长时间地陷入到了悲伤、孤独和无聊之中,这时的她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人了。
苏茉儿在跟随布木布泰的60多年里,看着布木布泰从一个清纯活泼的少女到妃子,然后又到皇后乃至于皇太后、最终至太皇太后,苏茉儿始终以一名侍女的身份,和布木布泰一起经历着风云变幻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她领略了许多过去未曾领略过的艰辛、喜悦、痛苦和幸福,这些苦难和幸福,不断地提升和增强着她的智慧和才能。
在布木布泰的身边,苏茉儿渐渐由一个少不更事的美丽蒙古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高手。她“隐身”在布木布泰身后,做着布木布泰的精神支柱和“军师”。
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在她还是小小年纪的时候,便精通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而且还用她番茄的才华,成为了清朝最高的宫廷服装设计师,并被皇太极封为女秀才,直至成了康熙帝的启蒙老师,成为清初最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苏茉儿和布木布泰一样,善于高屋建瓴,正确判断和把握局势并巧妙应对,甚至已经具备了一般女性甚至一般男性难以具备的过人政治智慧。
康熙深知这一点,他将苏茉儿像母亲一样地孝敬、像老师一样地尊敬。在祖母布木布泰去世后,他便安排了几个人,专门照顾苏茉儿。
然而,苏茉儿却像萎谢的花朵一样,越来越没有了精气神,即使康熙让人给她带去了最好的补品,她也依然闷闷不乐、心抑郁。
康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知道,如果长时间这样,对苏茉儿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怎么才能让额涅重新快乐起来呢?”康熙为此愁眉不展。
康熙郁郁寡欢的样子,被庶妃万琉哈氏看在了眼里。庶妃问他为什么事烦恼,康熙便把苏茉儿的况说了。
庶妃说:“额涅辛苦了一辈子,突然让她闲下来,一定不适应,不如让她还……”
庶妃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康熙帝打断了:“额涅这么大年纪了,不能让她再去服侍人。不妥!不妥!”
正在这时,庶妃所生的皇十二子——两岁的胤祹在室外跑来跑去玩耍。康熙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正是有了苏茉儿的照顾和教育,才有了现在的自己。而那时候,他也不过两岁的样子。
“把胤祹交给额涅来抚养。”康熙高兴地说。
“哦?”庶妃先是一惊,接着也高兴起来,因为她知道,康熙小时候,就是跟着苏茉儿长大的。而且康熙这么尊敬苏茉儿,能让苏茉儿抚养自己的儿子,说明康熙是疼爱和看重这个儿子的。
就这样,康熙亲自把皇十二子胤祹交到了苏茉儿的手里。
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这时皇上却把十二子送给她来抚养,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苏茉儿感激康熙对自己的信任,也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
(2)
看惯了宫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苏茉儿,越的淡定、从容,她深谋远虑,顾全大局,无私忘我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她没有教胤祹如何争权夺利,更多的却是教他如何为人处世,因为她深知宫廷的复杂。皇十二子胤祹在苏茉儿的身边生活了近二十年,在她的教育下,胤祹谦和明理、宽容大度、博学刻苦,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正是因为胤祹有了这些品德,才成为了康熙诸子中少有的几个没有牵连进雍正夺嫡斗争中的皇子之一。同时,他优秀的政治头脑和才干,不仅多次奉父办理各种政务,而且还在雍正年间,被雍正封为郡王,在乾隆年间又被封为硕履亲王,并授为议政大臣。
胤祹一生的恭谦谨慎,不得不说是苏茉儿的功劳。
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享年79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苏茉儿的悉心教养,生于皇家,经历过康熙朝夺嫡斗争的皇子,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这种良好平和心态的。
174.第五十二章非同寻常的地位(2)
正因为如此,胤祹和自己的父亲康熙一样,与苏茉儿的感十分深厚。他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并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八月二十七日,苏茉儿病倒在床,腹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越来越严重。胤祹非常着急,召来太医为她治病,可苏茉儿却摇头不肯让太医看。
“生老病死是自然,奴婢的时日到了。”苏茉儿平静地说。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在等着这一天,因为这样,她就能见到一生中最亲近的布木布泰和鲁清一了。
胤祹见她执意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便把况告诉了在外微服私访的康熙。
按清朝宫内的规矩,下人及下层妃嫔,凡得重病,一律迁移出宫,到固定的住所养病,为的是避免在宫中传染疾病。而皇室重要成员则可以在原住处养病、治病。苏茉儿虽然得的是传染病,但皇子们却心照不宣,没有人提起迁出之事,胤祹更是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在外的康熙唯恐皇子们遵守成规,还特意写信嘱咐道:“额涅的病重大,恐怕你们将她移至养病之所,就在平日住的地方养吧。万一已经移住了,将此谕告知额涅后,务必还搬回去住。”
送走这封信后,康熙还是不放心,又写信给三皇子胤祉和八皇子胤祀:“用心问问大夫们,如若可用西伯噶古纳(满语,一种药名),就对额涅说,这是主子送来的一种草根,让额涅用白煮鸡汤掺混在一起喝下。大夫说不适合就不要用了。”
然而,苏茉儿依然坚决不喝,还说:“如今病已如此,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从远方送回草根,让奴才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断难承受。只是奴才从小不吃任何药,这是主子原本就知道的。虽说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呀!奴才的病已至尽头,即便服用,也无益处了。”
苏茉儿拒绝吃药,皇室宗族们着急万分,身在塞外的康熙,更是一直担心着生病的苏茉儿。在有人带信给他,说苏茉儿的病已经无药可治时,他依然不放弃,又写信给胤祹,让他竭力抢救。
这在当时,不用说是一个侍女,就是一般妃嫔也很难得到这种殊遇。
然而,不管康熙和皇宗贵族们如何努力,苏茉儿还是闭上了她的眼睛。闭上眼睛的那刻,她的面容异常平静,嘴角挂着微笑……
结尾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茉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安放她遗体的时候,胤祹悲痛欲绝,久久不忍离去,并提出要求说:“我自幼被阿扎姑(姑姑)养育,并未能报答恩。我愿意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按照惯例,为像苏茉儿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所以三皇子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不过却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茉儿病逝的奏折里,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
依然在外的康熙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甚是,著依其所请。”并示意留七日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再亲眼看看他敬爱的额涅,向她的遗体告别。
自此,胤祹住在了殡宫,为苏茉儿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回京后( 苏麻喇姑(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