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部分阅读
返,正入安逸体内!
翠虚子心头一沉,面色冷峻,声若寒霜,道:“不知道友有何赐教?”
说着,已经提起全身法力,显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猜测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璀璨的星空如同宝石一般,清澈而又透明,让人一见之下,便忍不住心生安宁。可在这宁静的夜空下,街道上的气氛,却显得颇为紧张。
翠虚子站在安逸对面,一张脸微微泛冷,目光森然,一眨不眨的盯着安逸,似是如果得不到他满意的答复,他就会大打出手。
此时围观的群众已经逐渐散场,回家吃饭的吃饭,睡觉的睡觉,但依然有那特别好热闹的,吃过饭后再次返回,想看看事情结果如何,好丰富自己日后的谈资。
可即是如此,他们却对安逸二人之前短暂的交手视若无睹,仿佛从未察觉到异样。
原来这法力光芒,只有身怀法力之人才能看到,若未经修炼,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看到。是以之前二人所发出的白、紫二色法力,在群众眼中,根本没有出现过。自然也没人会来关注他们。只是盯着陆无踪与宋适同,静待后续“好戏”。
这陆无踪此时正站在倒在地上的四人身前,一双眼似笑非笑的盯着宋适同,完全不知道刚刚在死亡线上兜了一圈。
而我们的大英雄宋适同,此时却脸色难看,双拳紧握,手心中隐约渗出血迹,声音颤抖而又低沉,一字一顿,向陆无踪问道:“你、把、他、们、怎、么、了?!……”
虽然宋叔墨几人身上没有外伤,似是被点了昏睡||穴位,但他依然忍不住自己的思想,害怕陆无踪暗使内力,将他们内脏震碎。
而与此同时,距离他不远处。翠虚子再次对安逸沉声问道:“道友为何要阻我?”
他这时已经从盛怒中冷静下来,面对安逸与之前的判若两人,不由心下疑惑。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还聊的好好的。对陆无踪也有种“同仇敌忾”的意思,但现在却阻拦他出手。不由心下怀疑起了安逸的来历与目的。一双眼审视的看向安逸。
可安逸此时面上毫无异色,只不过一双慧眼,颇有兴致的在陆无踪身上打转,神色间若有所思。
面对翠虚子责问的语气,他也不动怒,将眼光从陆无踪身上收回,笑容淡淡,道:“道友切莫冲动。做事还需三思而后行啊……”语气悠然,似乎意有所指。
翠虚子眉头一皱,目光闪动,略显不服:“道友可是有什么指教?”
他虽高看安逸一眼,但却不代表就愿臣服。在他心中,安逸也就是修为比他高而已,而修为,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他又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心中颇有傲气。所以对于安逸略显“点拨”的语气,颇为不喜。
安逸心中了然,但谁还能管的了别人耍脾气使性子?也不以为。洒脱一笑,道一声“不敢”,继说:“道友怕是误会了,还请听贫道解释……”
余音渺渺,翠虚子漠然点头,摆出一副倾听架势,但神色间仍有不愉。
安逸挑眉失笑,一指场中,道:“道友且看。那宋叔墨几人,并未身死。只不过被陆无踪点了||穴道而已。”
翠虚子顺着望去,定睛一看。果见四人胸口起伏,身上生气挥发不断,就如安逸所言。只不过一开始他关心则乱,没有注意到而已。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解:“道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非要等他们死了,才能插手不成?”
如果是这样,那他来还有什么意义?是以对安逸的话,他依然愤愤。
安逸却不为所动,摇头道:“道友又误会了,你仔细想想,若那陆无踪真的一心想要杀宋适同,那之前拦住他家人之时,为何不直接杀了,反而多此一举将他们点晕?”
这就是他出手阻拦的原因了,因为他发现,相比于宋英雄,这陆无踪的所作所为更令他感兴趣。
而且……还满合他心思的!
蓦然间,一个推测从他心头闪过,他低声一笑,口中呢喃:
“或许,这陆无踪也是一个高人呢……”
“什么?”
翠虚子没有听清,脱口问出,但安逸却没有作答。可翠虚子此时却也无心留意,低头陷入思索:
是啊,为什么陆无踪没有直接将他们杀了?
“难道是……猫戏老鼠?”此念头刚一生出,他便摇头否决:“不可能,若真是如此的话……”他下意识瞥了安逸一眼,摇头晒笑:“若真的是那样,他何必如此着重的提出来?如果是他看错了,那……那可就有的瞧了!”
虽然安逸看错了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还不许他幸灾乐祸一下?
可还没等他继续多久,场中陆无踪的一句话将他打断:
“宋适同,你若真是一条汉子,立刻跟我回去向胡知府认罪伏法,我就会放了你的家人。如若不然……哼哼!”
若不然如何,不言而喻,可宋适同的面色却忽然放松,沉声道:“好,只要你肯放了她们,我立刻就跟你回去!”说着,向前走去。
陆无踪却一摆手止住他,邪笑道:“不急,你听我说完嘛!我虽说放了她们,但不代表她们就能活着离开这里,若想要让他们活命,你还需答应我一个条件。”
宋适同大怒,道:“亏你还是武林名宿,竟如此不讲信用!”
陆无踪嗤笑一声,却不答话。一只手高高抬起,冲着脚下宋叔墨就要拍去。
“慢!”宋适同大惊,叫住陆无踪,强捺心头怒火,深吸一口气,道:“说吧,你到底想让我做什么,只要我做的到,我绝不会推辞。只希望你遵守诺言,放过我的家人!”
此时他已别无他法,只能妥协。
陆无踪对此似乎颇为满意,高兴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宋英雄果然明智。其实我想你做的,对你来说十分简单,那就是……杀掉他们!”说着,向包括安逸二人在内的围观群众一指,目光冷然,邪笑森森:“敢看老子的戏,那就要付出一些代价!”
话音一落,在场众人无不色变,宋适同面色更是惨白。而安逸却面带微笑,对凌虚子道:“道友可看出来了?”
凌虚子闻声默然不语,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难道说……这陆无踪的此番作为,只是为了考验宋适同?”
安逸点头,继而又摇头,道:“照现在情况来看,这陆无踪很有可能与道友目的一样,想要保护宋适同,在这之前,也要对他做出一番考验。只不过他运气没有道友的好,只能自己上场。只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猜测罢了,究竟如何,还需看看才能再下定论。”
话虽如此,但翠虚子却知道,安逸如此说除了谦逊,怕还是顾忌到他的面子而已。
脸色一红,道:“方才我怒火攻心不明真相,竟对道友胡说恶语,还望道友莫要怪罪……”说着,深躬一礼,认错态度十分诚恳。
安逸一把将他拉住,道:“道友不必如此,方才道友也是关心则切,才乱了分寸,贫道佩服还来不及,怎敢怪罪道友,道友就莫要折煞贫道了。”
可心中却是吐槽:“要不是懒得跟你计较,今天非让你趴着离开不可!”
但翠虚子哪里知道这些,只道安逸宅心仁厚,宽宏大量,一时间感动莫名,险将他引为知己。
而就在两人说话期间,围观群众听到要殃及他们这帮“池鱼”,纷纷慌忙逃走。
陆无踪似为了证明安逸的推测般,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只是在最后,象征性的抓了几个倒霉鬼敲晕在地。这让翠虚子不由对安逸升起一股佩服之情,暗忖道:“照如今看来,道友的推断也不错了,没想到他仅凭那么一点线索,就能猜到这么多……”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安逸只是修为上的高看,现在却是对他心智以及为人等等产生敬佩了。
不过毕竟他是一个修行之人,只瞬间就将这些杂念压下,继续留心观看。
只见宋适同此时经过一番挣扎,终于眼神一定,面带愧疚的看了一眼妻儿老母,暗道一声“对不起”,目光直视陆无踪。
愤然道:“我宋公权虽非圣人,但自问做人光明磊落,但求行事无愧于心,你让我无缘无故杀人,我做不到!”
字字如刀,割人肌理,掷地有声。好一条大公无私的汉子!只不过……
“若一个人,连父母妻儿都保护不了,又何谈惩奸除恶,保家卫国,又何谈英雄?宋公权,你可要想好了,你母亲妻儿的性命,可就在你一念之间!”陆无踪神情莫名,似是引诱般说道。
宋公权表情不变,道:“我宋某人从来没自认过什么英雄,更并未想过要做英雄。惠州之时,我只不过做了一个热血男儿应做之事,却被家乡父老如此抬爱,宋某本就受之有愧,如今不要也罢!”说完,他看向叔墨几人,终于面带悲色:“娘,孩儿无能,不仅没能让您安享晚年,如今还要连累你命丧黄泉,孩儿不孝……叔墨、淑真,爹爹对不起你们……”
说道最后,如此汉子竟也泪流满面,失声痛哭。(未完待续)
ps:抱歉,睡过头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证实
却说宋适同失声痛哭,陆无踪却毫未阻拦,而眼神之中,竟然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不远处凌虚子正巧捕捉到,不由对安逸更是佩服。
却原来,一切正如安逸所料,这陆无踪也是听说了宋适同的义举,便存了保全他的心思。
巧合的,他也有翠虚子的担心,怕宋适同是为了搏一个好名声。
这出发点是哪里,对于安逸来说或许还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别人而言,还是非常在乎的。就像陆无踪、凌虚子二人。
在陆无踪眼中,若宋适同的出发点是搏名声,那对他而言,宋适同就是一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他非常鄙夷的。而若是为了黎民百姓,那就是正气凛然的英雄。
只是他却不知,这不论有意无意还是刻意,一个人的功过完全不能抹杀。
就像一个坏蛋,完全出于自身目的杀了一个恶人,间接性救了几十个受迫害的人,那被救之人就应该因为救命恩人坏蛋的身份而不去感激吗?
如果真的那样,那他的德行也是一个问题,智商更是一个问题。
这世间万物,从来是对你好才是真的好,若对你不好,你不会因为他捐了几所希望小学而感激他,充其量也就是夸赞一下他的人品而已,更有甚者,还会猜测人家是搏名声呢。
如此可以看出,这人性之中,还真是存在着满满的恶意啊!
可就是这些恶意,才支撑起了人类的智力,恶意越多,智力越强,就如曹操,多疑多虑。一代枭雄。
这陆无踪心中恶意也是不少,不然也不会怀疑宋适同别有所谋,是以智力自然是有的。
就在他做出如果有可能就要保全宋适同的想法后。恰逢胡知府颁出重金,悬赏宋适同的项上人头。他索性将计就计。揭了榜文,好让胡知府放出他的消息,然后亲自考验宋适同一番。
只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有些不好,若不是恰巧遇到安逸,只怕此时早已被翠虚子劈成飞灰了。
这让安逸不禁想起后世一句话: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有高人的心性确实难得,但若是没有高人的能力。最好还是不要出来装高人,不然就会向陆无踪一样,或许无缘无故的就被人灭了。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两个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就是为了一丁点的误会,一个人就差点杀了另一个人。若是两人功力相仿,或者陆无踪的功力高些,只怕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也是有可能的。
这让安逸不由不心下感叹,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又看了一会儿,见宋适同依然痛哭,陆无踪也没有上前解释的意思。只是含笑看戏,他不禁摇头,对身旁翠虚子道:“贫道还有一些事情,就先告辞了!”
翠虚子闻言一呆,道:“道友不打算再看了?”
此时正是大谜底即将揭晓的时候,虽然一切几成定局,但毕竟还未揭晓,安逸此时离开,完全不符合常理。
但安逸行事又如何能以常理度之?微微一笑。道:“事情已经明朗,再看也不过浪费时间。倒不如回家歇歇,睡个好觉。”
翠虚子一阵无语。对于安逸。他忽然有种时好时坏,很不靠谱的感觉!
可安逸却不管他如何想法,略一沉吟,忽然从身上摸摸索索,拿出一本书来,递给翠虚子道:“此是我无聊时创出来的一篇功法,还请道友帮我转送给那陆无踪,如此一个人物,若是蹉跎百年也是可惜了!”
翠虚子没有接过,疑惑道:“道友为何不亲自传授?若是看上他为人,收他为徒亲自教导岂不更好?”
安逸解释道:“我可没有兴致收徒弟,只不过心情好,看他顺眼,想送他一场机缘而已。至于他能不能把握,会不会接受,最后成就到底如何,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我也懒得管这些烂摊子,还是一个人来的逍遥自在。”
其实这也是他从陆无踪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之前的影子而已,不然他的功法难道是烂大街的白菜?说送就送?
这陆无踪身上,持续的散发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孤独气质,那是一种与世独立的特殊感觉,与他是何其的相像。
若非孤独,若非无人理解。陆无踪如此心性又怎会被世人归为邪道?
若非孤独相伴,若非无需理解,安逸又怎会穿梭各界而不感寂寞?
一切,皆是因为那与生俱来的孤独!
翠虚子却不知这些,只当安逸怕因果纠缠,委言劝道:“这徒弟虽然可能会带来麻烦,但若根正苗红点子青,将来成就或许不可限量,若我等无缘仙道,到时他们也可帮衬一二。即使偶然陨命,身入轮回,若弟子成就仙道,也可下凡点化我等再次修行,终有一世可以问鼎天仙,道友何必因眼前麻烦,绝了自己后路。”
这其实也是这个世界修士“冒着危险”收弟子的一个原因。
没有人能确保这一世就能长生不老,修炼成仙,所以要找一个弟子继承衣钵,最主要的,还是报着弟子有所成就后帮衬他们的一丝期望。
可对于这件事上,安逸却是皱眉。
这佛才修来世,道只练今生,这个世界怎么这般模样?一个正统的道家修炼者,却打上了来世的注意!
“难道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佛教力量比道家强悍?”
安逸猛然想到,原著之中,确实有道士出现,而且还是茅山的,但不过三两招就被白素贞破了法术,连连告饶,如此表现,也忒为不堪。
反观佛家,不光有观音大士,到处装逼逞能,就连法海这个人间修士,都能打的白素贞无法招架,与道家相比,两者之间也太不平衡了!
他蹙眉凝目,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不禁下意识打开法眼,向翠虚子身上望去。
但见他头顶清光璀璨,成十二层云,有魏巍叠叠之势。铺洒下来,将他全身包裹住,形成一个保护圈。
安逸见了,不禁更是疑惑:“这翠虚子身上玄光纯正,分明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道家修炼之法,而且他的境界,比我之前遇到的那些同等境界的人也只高不低。如此一来,不可能是佛家功法高出太多的原因吧?只不过……”
只不过此时他还未亲眼见识过佛家功法,所以也不能确定,他的猜测到底对是不对,但对于翠虚子的心性,他却有些吐槽了:
“从护体玄光上看,这翠虚子修为无比扎实,离炼虚合道仅有一步之遥,观其顶上玄光,相信用不了一年时间便会突破,而且又修的是玄门正统功法,根基十分牢固,照这样看来,日后升仙根本不成问题,即便有功德这个硬性条件,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收徒弟竟然还考虑不幸转世的问题,这未免也太过谨慎了吧?”
其实这也是他误会翠虚子了,这翠虚子只是劝他才那么说,其本身而言,根本没有考虑过转世的事,这是属于他的傲气!
他收徒弟,完全是靠机缘与心情。不过话说回来,这有时候心情好坏,也未尝不是机缘所在。
自古以来,凡是收徒弟的,哪个不是心情好时收,若是心情不好,对方但又一点错误,也被放大,如此一来,高人怎么可能收到徒弟,凡人怎么可能拜得名师?
所以,在高人心情好时遇到他,那就是一场机缘。即便不能收为徒,哄他两句骗些法术也是有希望的,就如《聊斋》时的吕洞宾……
“道友在想什么?可是已经决定了?”翠虚子见安逸长时间走神,不禁打断道。
安逸摇头甩开早已偏的不能再偏的念头,笑道:“多谢道友美言相劝,不过贫道心意已决,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是以这徒弟一事,还是就不收了。”
翠虚子见此,心知安逸主意以定,劝也无用,但也不失望。
他不过一时起意,又没有什么目的,哪里会有什么情绪。是以对于安逸的拒绝,他面容十分平和,伸手接过安逸一直递着的书册,道:“既然道友心意已决,那此时贫道就应下了。”说完,却忍不住问道:“道友难道就如此信任我?不怕我将功法贪默?”
安逸大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有求于道友,又怎敢新生怀疑?更何况,道友所修法术,比之此本功法一点不差,何必贪恋我的,坏了修行?”说完,不等翠虚子答话,稽手道:“今日之事还需多亏道友帮衬,贫道再次谢过。此时我也不便就留,不若你我二人就此别过,日后有缘再来谈玄论道……也罢,话由此止,贫道告辞……”声音飘飘渺渺,还未落下,再看原地,早已没了他的身影。
翠虚子望着安逸离去的方向出了会儿神,才转过头来,开始处理陆无踪、宋适同之间的事。让他好一通手忙脚乱。
而此时安逸,却悠闲无比的漫步在大街上,向着葛长庚家中走去。
他却不知,此时长庚在家里已经等的急慌了魂,若是他再不回去,只怕去梁王府要人的心思都有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我是一小说迷、那眼魔好乱的月票、打赏……
第一百二十五章 怪异的气体
夜色朦胧,月光铺满大地,给大地洒上了一片银白,似梅、似雪、似白银墁地……
或许有人认为,白银这种铜臭阿堵物怎么可以与雪、梅这种圣洁的东西相提并论,但语言、文字的奇妙就在这里。
白银一词让人觉得充满铜臭、利欲,但反过来,银白却比较让人觉得美好,比如说,银白色头饰,银白色的长袍,银白色的月光……
诸如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但有一类最为特殊的,将词语中的两个字前后颠倒,就会成为它的作用,比如说:牙刷刷牙,鱼网网鱼,手套套手,奶罩、罩……咳咳……我们还是来说说月光吧……
银白色的月光下,长安街道无比的美丽,微风扶柳,灯火如昼,两旁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诱人的气息。
两旁有妓女与嫖。客在青楼门口嘻笑打骂,娇喘嘘嘘,任谁见了,都不禁神魂迷醉,心生向往。
可天下万事,往往有出乎意料之时。
就如安逸,对两旁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景象没有半分留恋,视而不见般,闲淡的从其中穿过。
即使偶尔瞥上一便收回目光,似乎这酒、色、财、气,对他没有半分吸引力一般。
可实际上,他此时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不在眼前的景物上,在脑海中。始终转着这样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忘了什么?
“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难道是……心血来潮?”想到这,安逸眉心一紧。
心血来潮是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可但凡修行之人,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渐渐消除,心若磐石,再难动摇,所以心血来潮这种事很少发生在修行者身上。
可一旦发生,那就证明有什么不好的事,将要发生在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的身上。所以安逸眉心紧皱,暗自纳闷:“若说是心血来潮,可我来这个世界也不过几个月时间。能有什么事呢?”
虽说心血来潮不一定指的是这个世界,或许是现实出事也说不定,可这种情况,他却并没有考虑进去。
这心血来潮可不是说来就能来的。必须要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出事才能产生。而现实世界,此时哪里还有与他有关的人?
或许郑弘文、钟思宇、徐蕙、王玄甫等人能勉强算上,可因为他现在修行大道通明录,领悟心道的原因,心血来潮的条件也有了一些改变。那就是,除他之外,只有他心中牵挂之人,方能引动心血来潮。
可现如今的他。除了自己本身,心中哪里还有其他人在?所以现实世界首先就被他排除了。
排除了现实世界后。他开始回忆在这个世界的经历,看看这心血来潮是不是应在自己身上。
首先想到的,就是许仙与白素贞。
“若是他们两个之间再生变化,或许我真有可能被波及到,比如情变、生死等等。尤其是许仙若因为半吊子的修为跟妖怪较劲从而被杀害,那白素贞恐怕真的饶不了我。”安逸沉吟了片刻,之后却又否决了。
心血来潮的前提是在受到危险、乃至生命危险的基础上,才会到来。他可不认为白素贞能杀得了他,所以就暂时将她们排除在外。
“可除了她们,还能有谁?难道是在梁王府?还是在方才的街上几人中?”
安逸凝眉细想,又觉不对:“梁王府是不可能的,在那里待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大多是废话,聊来聊去也不过是进宫见见皇上,答应便答应了,世俗皇权,能有什么危险?”
“而方才大街上……”他顿了顿,最终还是摇头:“几人中只有翠虚子有修为在身,但我又并未与他结怨,宋适同几人更是连见都没见我,又能给我带来什么灾难?”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他们自然不会对付我,但若有人对付他们,又被我遇见,即便我无心插手,但若敌人有斩草除根的念头,未尝不会受到牵连。再说皇宫之上,有气运金龙盘聚,压制人的修为,却只为保那一家性命,如此看来,凡俗之中未必没有能伤害到我的力量。而白素贞成妖多年,未尝没有几个好友,或拜了某人为师,若真集结起来,恐怕有两个我也是白搭……”
这一番推测让他心烦意乱,无比纠结,叹声道:“看起来这因果只说,并非我之前想的那般简单。命理与因果,有时还真是两个概念。”
就比如现在,他虽然全无命理,不受命运安排,但却因为认识了几个人,就可能受到莫名的危险。
不是命运安排,而是……因果纠缠……
想到此,安逸不由心中默然:或许每个世界间的关系,并没有想想般的那般遥远……
他双眼一眯,露出思索之色,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
而就在此时,忽然一丝怪异的味道传入他的鼻端,似兰似麝,却又夹杂着一股腐臭,两种极端的味道中和一处,比一年未洗的臭汗脚袜子还难闻无比,这次第,怎一个酸爽了得。
安逸脸色一变,屏住呼吸,举目张望气味源头,想看看是什么东西有这般“神效”。
可他刚抬眼,却见迎面走来一对男女,约摸二三十岁的模样,衣着华贵而又清凉,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面色稀松平常,就仿佛……仿佛没有闻到这怪异的气味一样!
安逸面色讶然,左右回顾,见周围人皆同两人一样,丝毫没有被怪味熏到应有的表情。不由得心头一震,暗道:“若只有一个没有闻到还就罢了,还可以当他鼻子不灵光,可如今除我以外皆未闻到,难道……”
“就如同法力清光一般,非修行之人不可见!”安逸暗喝一声,对怪味越发好奇起来。
暗运体内法力,只见他双眼中神光爆射,一道紫芒闪过,他眼前的世界比之前多出了许多变化……
街道还是之前的街道,房屋还是之前的房屋,就连行人也没有任何变化,可空气之中,却比之前多了一道道黑灰之气。
放眼望去,每一道气体都给人一种极其邪恶的感觉,让人一见之下,就升起一种厌恶,一种再也不想看它下一眼的厌恶。
安逸也是如此,眉头一皱,收起法眼就要离去,但在下一刻,却骤然停下。
“不对!这气体能影响人的心智!”他脸上闪过一丝震惊,险些惊呼出声。
想他现如今是什么修为,正常时候,又怎会被些许情绪影响到行动?
可之前他还要探查气味来历,如今一见气体就改变了最初的决定,一心想要退去,这般变化,怎么可能正常?!
想到这,安逸面色一肃,心中对于气体的来历更加好奇。
可好奇归好奇,他却从来不是一冒失的性格。暗自运转玄功,凝神定气,待到心神平静,气息稳定,才再一次看向黑灰色的气体……
依然是那种令人讨厌的邪恶,黑灰之色互相交杂,轻轻一嗅,散发出一种香臭混合的气息,让人闻过之后就不想再闻第二下。
安逸眉毛一皱,压下心头的厌烦之感,紧紧盯着黑灰色的气体,不一会儿,双眼中惊疑之色再起……
只见那邪恶的气体中,竟又透着一股堂皇正气,浩浩荡荡宛若骄阳,令人不敢逼视。而更怪异的,就在这一股堂皇正气之下,却又充斥着浓浓的死亡气息,就如同晴天白日下的乌云,让人难以琢磨。
“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就在安逸疑惑之际,那气体似乎因存留过久,开始急剧消散。只片刻,就消失无踪。就连安逸打出一道法力想要保留下来,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让他心中不由又是一沉,暗忖:“这世间之物,远远不是人能尽知的,看起来,之前我也有些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
这反思并非没有道理,就拿他现在行事越来越随意,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外界的提防逐渐削弱了,这也可以看成是自信心膨爆的一种。
只不过也并非那么绝对,毕竟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一切,而安逸正是崇尚自由,所以在自认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后,才开始变得随意甚至肆无忌惮起来。
而如今的气体就像一个警钟,将他逐渐懈怠的心思惊起,但事情永远是双面性的,就比如人谨慎起来,就无法做到洒脱。
谨慎可使人躲灾避祸,却容易多疑多虑;洒脱可使人心性豁达,却容易招灾引祸。所以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任谁也无法言论。
就连安逸意识到这一点后,也无法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
再次留意了一眼四周,并未发现半分异样,他只好将对气体的好奇与疑惑暂且压下心底,深吸一口气后,再次向葛长庚家中方向走去。
而就在他刚走不久,一个半黑色透明的身影出现在他刚刚所站的地方上。黑影表情凝重,眉头深深锁起,直愣愣看着安逸离去的方向。一双眼似喜非喜,神色变幻莫测,满脸的挣扎。
不一会儿,他似乎做了什么决定一般,身上污光一敛,隐身遁走。
方向,却正与安逸相反……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宫
对于自己离去后黑影出现,安逸毫无所觉,一路返还葛长庚家中,却发现他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
“道长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难道梁王有为难你?”
葛长庚一直在门外踱步,见安逸回来,猛迈步上前来问道。
安逸打量了他一眼,注意到他鞋面裤脚满是尘土,知其等候多时,神色并非作伪,心下微动,暗道:
“这世间的事还当真奇妙,之前教导许仙虽然不说全心全力,但也付出了一番心思,可却换来那样一个结果。而今与这葛长庚无亲无故,他却对我如此挂心,也是……唉……”他心下一叹,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见葛长庚在焦急的等着自己回话,他忙收拢心思,面露微笑,答道:“梁王身份高贵,怎会为难我一个普通野道,只不过请我吃吃茶,谈谈话,顺便通知我让我进宫一趟,说皇帝想见见我而已……”
葛长庚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对于安逸之前的话也不置可否,但当听到皇帝要见他,心下猛然一惊,尖声道:“皇上要见你?怎么可能?!”一双眼瞪得滚远,显然十分吃惊。
安逸笑问:“怎么不可能,难道我不像有道高人吗?”说着,将下午谈话大体对葛长庚重复一遍,也算回答了他的疑惑。
葛长庚顿时了然,道:“这也难怪,如今陛下年幼,请道长前去。怕只是为了看一看仙术,是以梁王才想先让道长展示一番,以免见了皇上出丑。说起来倒还是一片好心呢。”
“陛下……年幼?”安逸对于梁王好坏没有在意,但对于皇上年幼却心怀好奇。
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对于王朝皇帝还真没怎么留心过。
这许仙、白素贞在《白蛇传》里是南宋时期的人,但在《雷峰塔奇传》中,却是元朝。而如今这个世界却是在宋元交接之际,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影响,他也无心过问。是以根本不知道当今皇上是谁。
对于皇上,他脑海中第一印象要么是中年汉子,要么是青年英豪。而猛听一个“年幼”,说当今皇上还是个娃娃,心里还是蛮诧异的。
葛长庚却并不知情,疑惑的望了安逸一眼。道:“道长难道不知?先皇去世的早。当今圣上五岁便已登基,如今不过两三年,算起来也就**岁模样,正是少儿玩闹之际……”
安逸忽然打断,表情怪异道:“按理说你一个儒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俱应遵守,怎么现在开来。你对这小皇帝不怎么尊重啊。”
“道长此话何意?”葛长庚脸色有些不自然。
安逸道:“没什么意思,但‘玩闹’这个词。用在皇帝身上怕是不合适吧。”
葛长庚闻言一顿,忽然笑道:“道长莫要危言耸听,皇上虽身份高贵,但毕竟岁数在那摆着,说是孩童根本不为过,孩童玩闹,自然也不无不可。更何况,尊敬是在心里摆着,又不是口头上说说……”
安逸赶紧摆手打断他继续辩解,道:“急什么,我又没说告你的御状,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说起来比你对他还要不堪。”
葛长庚绽颜一笑,道:“道长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还是要说一声,如今我意向道,所以,这儒生一词,却是不该用在我身上了……”
言外之意,就是:如今我也算半个方外之人,什么君臣父子不能再约束我了。总之,是间接肯定了安逸的猜测,对于皇权,他看的已经很淡。
安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忽然道:“不早了,我们去睡吧。”
说完,当先毫不客气的进入房间,用相隔距离,结束了这段谈话。
葛长庚望着他的背影,停留片刻,后摇头一笑,也是回了自己房间。
回到房间后,掌灯点烛,摸出日间安逸给的功法,细细研读。
而此时,另一间房中,安逸坐在床上,脑海中猛然灵光一闪,之前看到的那丝气体,再次在他的脑中闪现。
莫名的,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在他心头升起……
“这难道是……魔气?!”
安逸心中一动,猛然想起,这气息中似乎与天魔有相似之感。
这世间魔道修士与天魔又有不同,说白了就是一种修炼方法而已,但起源却出于天魔。
人有人气,妖有妖气,仙有仙气,这魔自然也有魔气。这气息的不同,按照世人理解,无非是修炼方法不同,所吸收灵气不同而已。
但在《大道通明录》中记载,却有所不同。
说白了,其实大家所吸收的气体都是一种,但因为自身理念不同,到了每个人的体内,气体就会结合他的理念而产生变化,最后分为仙、魔、妖、佛等气,使人容易区分。
这其实依然是唯心论,大道通明录中,大道唯心的一种体现。
只不过这些安逸虽早就知晓,但由于之前一直未正正经经的见过魔道修士,所以在猛然见到那股气体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可话又说回来,每个世界修炼之法都有所变化,这气息就是是否是魔气的一种,安逸也不能确定。
“但不论是不是魔气,那种给人怪异感觉的气体,日后也应该留心……”
这不仅仅是因( 重生修道者 http://www.xlawen.org/kan/2606/ )
翠虚子心头一沉,面色冷峻,声若寒霜,道:“不知道友有何赐教?”
说着,已经提起全身法力,显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猜测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璀璨的星空如同宝石一般,清澈而又透明,让人一见之下,便忍不住心生安宁。可在这宁静的夜空下,街道上的气氛,却显得颇为紧张。
翠虚子站在安逸对面,一张脸微微泛冷,目光森然,一眨不眨的盯着安逸,似是如果得不到他满意的答复,他就会大打出手。
此时围观的群众已经逐渐散场,回家吃饭的吃饭,睡觉的睡觉,但依然有那特别好热闹的,吃过饭后再次返回,想看看事情结果如何,好丰富自己日后的谈资。
可即是如此,他们却对安逸二人之前短暂的交手视若无睹,仿佛从未察觉到异样。
原来这法力光芒,只有身怀法力之人才能看到,若未经修炼,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看到。是以之前二人所发出的白、紫二色法力,在群众眼中,根本没有出现过。自然也没人会来关注他们。只是盯着陆无踪与宋适同,静待后续“好戏”。
这陆无踪此时正站在倒在地上的四人身前,一双眼似笑非笑的盯着宋适同,完全不知道刚刚在死亡线上兜了一圈。
而我们的大英雄宋适同,此时却脸色难看,双拳紧握,手心中隐约渗出血迹,声音颤抖而又低沉,一字一顿,向陆无踪问道:“你、把、他、们、怎、么、了?!……”
虽然宋叔墨几人身上没有外伤,似是被点了昏睡||穴位,但他依然忍不住自己的思想,害怕陆无踪暗使内力,将他们内脏震碎。
而与此同时,距离他不远处。翠虚子再次对安逸沉声问道:“道友为何要阻我?”
他这时已经从盛怒中冷静下来,面对安逸与之前的判若两人,不由心下疑惑。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还聊的好好的。对陆无踪也有种“同仇敌忾”的意思,但现在却阻拦他出手。不由心下怀疑起了安逸的来历与目的。一双眼审视的看向安逸。
可安逸此时面上毫无异色,只不过一双慧眼,颇有兴致的在陆无踪身上打转,神色间若有所思。
面对翠虚子责问的语气,他也不动怒,将眼光从陆无踪身上收回,笑容淡淡,道:“道友切莫冲动。做事还需三思而后行啊……”语气悠然,似乎意有所指。
翠虚子眉头一皱,目光闪动,略显不服:“道友可是有什么指教?”
他虽高看安逸一眼,但却不代表就愿臣服。在他心中,安逸也就是修为比他高而已,而修为,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他又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心中颇有傲气。所以对于安逸略显“点拨”的语气,颇为不喜。
安逸心中了然,但谁还能管的了别人耍脾气使性子?也不以为。洒脱一笑,道一声“不敢”,继说:“道友怕是误会了,还请听贫道解释……”
余音渺渺,翠虚子漠然点头,摆出一副倾听架势,但神色间仍有不愉。
安逸挑眉失笑,一指场中,道:“道友且看。那宋叔墨几人,并未身死。只不过被陆无踪点了||穴道而已。”
翠虚子顺着望去,定睛一看。果见四人胸口起伏,身上生气挥发不断,就如安逸所言。只不过一开始他关心则乱,没有注意到而已。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解:“道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非要等他们死了,才能插手不成?”
如果是这样,那他来还有什么意义?是以对安逸的话,他依然愤愤。
安逸却不为所动,摇头道:“道友又误会了,你仔细想想,若那陆无踪真的一心想要杀宋适同,那之前拦住他家人之时,为何不直接杀了,反而多此一举将他们点晕?”
这就是他出手阻拦的原因了,因为他发现,相比于宋英雄,这陆无踪的所作所为更令他感兴趣。
而且……还满合他心思的!
蓦然间,一个推测从他心头闪过,他低声一笑,口中呢喃:
“或许,这陆无踪也是一个高人呢……”
“什么?”
翠虚子没有听清,脱口问出,但安逸却没有作答。可翠虚子此时却也无心留意,低头陷入思索:
是啊,为什么陆无踪没有直接将他们杀了?
“难道是……猫戏老鼠?”此念头刚一生出,他便摇头否决:“不可能,若真是如此的话……”他下意识瞥了安逸一眼,摇头晒笑:“若真的是那样,他何必如此着重的提出来?如果是他看错了,那……那可就有的瞧了!”
虽然安逸看错了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还不许他幸灾乐祸一下?
可还没等他继续多久,场中陆无踪的一句话将他打断:
“宋适同,你若真是一条汉子,立刻跟我回去向胡知府认罪伏法,我就会放了你的家人。如若不然……哼哼!”
若不然如何,不言而喻,可宋适同的面色却忽然放松,沉声道:“好,只要你肯放了她们,我立刻就跟你回去!”说着,向前走去。
陆无踪却一摆手止住他,邪笑道:“不急,你听我说完嘛!我虽说放了她们,但不代表她们就能活着离开这里,若想要让他们活命,你还需答应我一个条件。”
宋适同大怒,道:“亏你还是武林名宿,竟如此不讲信用!”
陆无踪嗤笑一声,却不答话。一只手高高抬起,冲着脚下宋叔墨就要拍去。
“慢!”宋适同大惊,叫住陆无踪,强捺心头怒火,深吸一口气,道:“说吧,你到底想让我做什么,只要我做的到,我绝不会推辞。只希望你遵守诺言,放过我的家人!”
此时他已别无他法,只能妥协。
陆无踪对此似乎颇为满意,高兴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宋英雄果然明智。其实我想你做的,对你来说十分简单,那就是……杀掉他们!”说着,向包括安逸二人在内的围观群众一指,目光冷然,邪笑森森:“敢看老子的戏,那就要付出一些代价!”
话音一落,在场众人无不色变,宋适同面色更是惨白。而安逸却面带微笑,对凌虚子道:“道友可看出来了?”
凌虚子闻声默然不语,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难道说……这陆无踪的此番作为,只是为了考验宋适同?”
安逸点头,继而又摇头,道:“照现在情况来看,这陆无踪很有可能与道友目的一样,想要保护宋适同,在这之前,也要对他做出一番考验。只不过他运气没有道友的好,只能自己上场。只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猜测罢了,究竟如何,还需看看才能再下定论。”
话虽如此,但翠虚子却知道,安逸如此说除了谦逊,怕还是顾忌到他的面子而已。
脸色一红,道:“方才我怒火攻心不明真相,竟对道友胡说恶语,还望道友莫要怪罪……”说着,深躬一礼,认错态度十分诚恳。
安逸一把将他拉住,道:“道友不必如此,方才道友也是关心则切,才乱了分寸,贫道佩服还来不及,怎敢怪罪道友,道友就莫要折煞贫道了。”
可心中却是吐槽:“要不是懒得跟你计较,今天非让你趴着离开不可!”
但翠虚子哪里知道这些,只道安逸宅心仁厚,宽宏大量,一时间感动莫名,险将他引为知己。
而就在两人说话期间,围观群众听到要殃及他们这帮“池鱼”,纷纷慌忙逃走。
陆无踪似为了证明安逸的推测般,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只是在最后,象征性的抓了几个倒霉鬼敲晕在地。这让翠虚子不由对安逸升起一股佩服之情,暗忖道:“照如今看来,道友的推断也不错了,没想到他仅凭那么一点线索,就能猜到这么多……”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安逸只是修为上的高看,现在却是对他心智以及为人等等产生敬佩了。
不过毕竟他是一个修行之人,只瞬间就将这些杂念压下,继续留心观看。
只见宋适同此时经过一番挣扎,终于眼神一定,面带愧疚的看了一眼妻儿老母,暗道一声“对不起”,目光直视陆无踪。
愤然道:“我宋公权虽非圣人,但自问做人光明磊落,但求行事无愧于心,你让我无缘无故杀人,我做不到!”
字字如刀,割人肌理,掷地有声。好一条大公无私的汉子!只不过……
“若一个人,连父母妻儿都保护不了,又何谈惩奸除恶,保家卫国,又何谈英雄?宋公权,你可要想好了,你母亲妻儿的性命,可就在你一念之间!”陆无踪神情莫名,似是引诱般说道。
宋公权表情不变,道:“我宋某人从来没自认过什么英雄,更并未想过要做英雄。惠州之时,我只不过做了一个热血男儿应做之事,却被家乡父老如此抬爱,宋某本就受之有愧,如今不要也罢!”说完,他看向叔墨几人,终于面带悲色:“娘,孩儿无能,不仅没能让您安享晚年,如今还要连累你命丧黄泉,孩儿不孝……叔墨、淑真,爹爹对不起你们……”
说道最后,如此汉子竟也泪流满面,失声痛哭。(未完待续)
ps:抱歉,睡过头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证实
却说宋适同失声痛哭,陆无踪却毫未阻拦,而眼神之中,竟然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不远处凌虚子正巧捕捉到,不由对安逸更是佩服。
却原来,一切正如安逸所料,这陆无踪也是听说了宋适同的义举,便存了保全他的心思。
巧合的,他也有翠虚子的担心,怕宋适同是为了搏一个好名声。
这出发点是哪里,对于安逸来说或许还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别人而言,还是非常在乎的。就像陆无踪、凌虚子二人。
在陆无踪眼中,若宋适同的出发点是搏名声,那对他而言,宋适同就是一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他非常鄙夷的。而若是为了黎民百姓,那就是正气凛然的英雄。
只是他却不知,这不论有意无意还是刻意,一个人的功过完全不能抹杀。
就像一个坏蛋,完全出于自身目的杀了一个恶人,间接性救了几十个受迫害的人,那被救之人就应该因为救命恩人坏蛋的身份而不去感激吗?
如果真的那样,那他的德行也是一个问题,智商更是一个问题。
这世间万物,从来是对你好才是真的好,若对你不好,你不会因为他捐了几所希望小学而感激他,充其量也就是夸赞一下他的人品而已,更有甚者,还会猜测人家是搏名声呢。
如此可以看出,这人性之中,还真是存在着满满的恶意啊!
可就是这些恶意,才支撑起了人类的智力,恶意越多,智力越强,就如曹操,多疑多虑。一代枭雄。
这陆无踪心中恶意也是不少,不然也不会怀疑宋适同别有所谋,是以智力自然是有的。
就在他做出如果有可能就要保全宋适同的想法后。恰逢胡知府颁出重金,悬赏宋适同的项上人头。他索性将计就计。揭了榜文,好让胡知府放出他的消息,然后亲自考验宋适同一番。
只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有些不好,若不是恰巧遇到安逸,只怕此时早已被翠虚子劈成飞灰了。
这让安逸不禁想起后世一句话: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有高人的心性确实难得,但若是没有高人的能力。最好还是不要出来装高人,不然就会向陆无踪一样,或许无缘无故的就被人灭了。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两个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就是为了一丁点的误会,一个人就差点杀了另一个人。若是两人功力相仿,或者陆无踪的功力高些,只怕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也是有可能的。
这让安逸不由不心下感叹,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又看了一会儿,见宋适同依然痛哭,陆无踪也没有上前解释的意思。只是含笑看戏,他不禁摇头,对身旁翠虚子道:“贫道还有一些事情,就先告辞了!”
翠虚子闻言一呆,道:“道友不打算再看了?”
此时正是大谜底即将揭晓的时候,虽然一切几成定局,但毕竟还未揭晓,安逸此时离开,完全不符合常理。
但安逸行事又如何能以常理度之?微微一笑。道:“事情已经明朗,再看也不过浪费时间。倒不如回家歇歇,睡个好觉。”
翠虚子一阵无语。对于安逸。他忽然有种时好时坏,很不靠谱的感觉!
可安逸却不管他如何想法,略一沉吟,忽然从身上摸摸索索,拿出一本书来,递给翠虚子道:“此是我无聊时创出来的一篇功法,还请道友帮我转送给那陆无踪,如此一个人物,若是蹉跎百年也是可惜了!”
翠虚子没有接过,疑惑道:“道友为何不亲自传授?若是看上他为人,收他为徒亲自教导岂不更好?”
安逸解释道:“我可没有兴致收徒弟,只不过心情好,看他顺眼,想送他一场机缘而已。至于他能不能把握,会不会接受,最后成就到底如何,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我也懒得管这些烂摊子,还是一个人来的逍遥自在。”
其实这也是他从陆无踪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之前的影子而已,不然他的功法难道是烂大街的白菜?说送就送?
这陆无踪身上,持续的散发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孤独气质,那是一种与世独立的特殊感觉,与他是何其的相像。
若非孤独,若非无人理解。陆无踪如此心性又怎会被世人归为邪道?
若非孤独相伴,若非无需理解,安逸又怎会穿梭各界而不感寂寞?
一切,皆是因为那与生俱来的孤独!
翠虚子却不知这些,只当安逸怕因果纠缠,委言劝道:“这徒弟虽然可能会带来麻烦,但若根正苗红点子青,将来成就或许不可限量,若我等无缘仙道,到时他们也可帮衬一二。即使偶然陨命,身入轮回,若弟子成就仙道,也可下凡点化我等再次修行,终有一世可以问鼎天仙,道友何必因眼前麻烦,绝了自己后路。”
这其实也是这个世界修士“冒着危险”收弟子的一个原因。
没有人能确保这一世就能长生不老,修炼成仙,所以要找一个弟子继承衣钵,最主要的,还是报着弟子有所成就后帮衬他们的一丝期望。
可对于这件事上,安逸却是皱眉。
这佛才修来世,道只练今生,这个世界怎么这般模样?一个正统的道家修炼者,却打上了来世的注意!
“难道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佛教力量比道家强悍?”
安逸猛然想到,原著之中,确实有道士出现,而且还是茅山的,但不过三两招就被白素贞破了法术,连连告饶,如此表现,也忒为不堪。
反观佛家,不光有观音大士,到处装逼逞能,就连法海这个人间修士,都能打的白素贞无法招架,与道家相比,两者之间也太不平衡了!
他蹙眉凝目,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不禁下意识打开法眼,向翠虚子身上望去。
但见他头顶清光璀璨,成十二层云,有魏巍叠叠之势。铺洒下来,将他全身包裹住,形成一个保护圈。
安逸见了,不禁更是疑惑:“这翠虚子身上玄光纯正,分明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道家修炼之法,而且他的境界,比我之前遇到的那些同等境界的人也只高不低。如此一来,不可能是佛家功法高出太多的原因吧?只不过……”
只不过此时他还未亲眼见识过佛家功法,所以也不能确定,他的猜测到底对是不对,但对于翠虚子的心性,他却有些吐槽了:
“从护体玄光上看,这翠虚子修为无比扎实,离炼虚合道仅有一步之遥,观其顶上玄光,相信用不了一年时间便会突破,而且又修的是玄门正统功法,根基十分牢固,照这样看来,日后升仙根本不成问题,即便有功德这个硬性条件,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收徒弟竟然还考虑不幸转世的问题,这未免也太过谨慎了吧?”
其实这也是他误会翠虚子了,这翠虚子只是劝他才那么说,其本身而言,根本没有考虑过转世的事,这是属于他的傲气!
他收徒弟,完全是靠机缘与心情。不过话说回来,这有时候心情好坏,也未尝不是机缘所在。
自古以来,凡是收徒弟的,哪个不是心情好时收,若是心情不好,对方但又一点错误,也被放大,如此一来,高人怎么可能收到徒弟,凡人怎么可能拜得名师?
所以,在高人心情好时遇到他,那就是一场机缘。即便不能收为徒,哄他两句骗些法术也是有希望的,就如《聊斋》时的吕洞宾……
“道友在想什么?可是已经决定了?”翠虚子见安逸长时间走神,不禁打断道。
安逸摇头甩开早已偏的不能再偏的念头,笑道:“多谢道友美言相劝,不过贫道心意已决,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是以这徒弟一事,还是就不收了。”
翠虚子见此,心知安逸主意以定,劝也无用,但也不失望。
他不过一时起意,又没有什么目的,哪里会有什么情绪。是以对于安逸的拒绝,他面容十分平和,伸手接过安逸一直递着的书册,道:“既然道友心意已决,那此时贫道就应下了。”说完,却忍不住问道:“道友难道就如此信任我?不怕我将功法贪默?”
安逸大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有求于道友,又怎敢新生怀疑?更何况,道友所修法术,比之此本功法一点不差,何必贪恋我的,坏了修行?”说完,不等翠虚子答话,稽手道:“今日之事还需多亏道友帮衬,贫道再次谢过。此时我也不便就留,不若你我二人就此别过,日后有缘再来谈玄论道……也罢,话由此止,贫道告辞……”声音飘飘渺渺,还未落下,再看原地,早已没了他的身影。
翠虚子望着安逸离去的方向出了会儿神,才转过头来,开始处理陆无踪、宋适同之间的事。让他好一通手忙脚乱。
而此时安逸,却悠闲无比的漫步在大街上,向着葛长庚家中走去。
他却不知,此时长庚在家里已经等的急慌了魂,若是他再不回去,只怕去梁王府要人的心思都有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我是一小说迷、那眼魔好乱的月票、打赏……
第一百二十五章 怪异的气体
夜色朦胧,月光铺满大地,给大地洒上了一片银白,似梅、似雪、似白银墁地……
或许有人认为,白银这种铜臭阿堵物怎么可以与雪、梅这种圣洁的东西相提并论,但语言、文字的奇妙就在这里。
白银一词让人觉得充满铜臭、利欲,但反过来,银白却比较让人觉得美好,比如说,银白色头饰,银白色的长袍,银白色的月光……
诸如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但有一类最为特殊的,将词语中的两个字前后颠倒,就会成为它的作用,比如说:牙刷刷牙,鱼网网鱼,手套套手,奶罩、罩……咳咳……我们还是来说说月光吧……
银白色的月光下,长安街道无比的美丽,微风扶柳,灯火如昼,两旁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诱人的气息。
两旁有妓女与嫖。客在青楼门口嘻笑打骂,娇喘嘘嘘,任谁见了,都不禁神魂迷醉,心生向往。
可天下万事,往往有出乎意料之时。
就如安逸,对两旁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景象没有半分留恋,视而不见般,闲淡的从其中穿过。
即使偶尔瞥上一便收回目光,似乎这酒、色、财、气,对他没有半分吸引力一般。
可实际上,他此时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不在眼前的景物上,在脑海中。始终转着这样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忘了什么?
“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难道是……心血来潮?”想到这,安逸眉心一紧。
心血来潮是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可但凡修行之人,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渐渐消除,心若磐石,再难动摇,所以心血来潮这种事很少发生在修行者身上。
可一旦发生,那就证明有什么不好的事,将要发生在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的身上。所以安逸眉心紧皱,暗自纳闷:“若说是心血来潮,可我来这个世界也不过几个月时间。能有什么事呢?”
虽说心血来潮不一定指的是这个世界,或许是现实出事也说不定,可这种情况,他却并没有考虑进去。
这心血来潮可不是说来就能来的。必须要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出事才能产生。而现实世界,此时哪里还有与他有关的人?
或许郑弘文、钟思宇、徐蕙、王玄甫等人能勉强算上,可因为他现在修行大道通明录,领悟心道的原因,心血来潮的条件也有了一些改变。那就是,除他之外,只有他心中牵挂之人,方能引动心血来潮。
可现如今的他。除了自己本身,心中哪里还有其他人在?所以现实世界首先就被他排除了。
排除了现实世界后。他开始回忆在这个世界的经历,看看这心血来潮是不是应在自己身上。
首先想到的,就是许仙与白素贞。
“若是他们两个之间再生变化,或许我真有可能被波及到,比如情变、生死等等。尤其是许仙若因为半吊子的修为跟妖怪较劲从而被杀害,那白素贞恐怕真的饶不了我。”安逸沉吟了片刻,之后却又否决了。
心血来潮的前提是在受到危险、乃至生命危险的基础上,才会到来。他可不认为白素贞能杀得了他,所以就暂时将她们排除在外。
“可除了她们,还能有谁?难道是在梁王府?还是在方才的街上几人中?”
安逸凝眉细想,又觉不对:“梁王府是不可能的,在那里待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大多是废话,聊来聊去也不过是进宫见见皇上,答应便答应了,世俗皇权,能有什么危险?”
“而方才大街上……”他顿了顿,最终还是摇头:“几人中只有翠虚子有修为在身,但我又并未与他结怨,宋适同几人更是连见都没见我,又能给我带来什么灾难?”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他们自然不会对付我,但若有人对付他们,又被我遇见,即便我无心插手,但若敌人有斩草除根的念头,未尝不会受到牵连。再说皇宫之上,有气运金龙盘聚,压制人的修为,却只为保那一家性命,如此看来,凡俗之中未必没有能伤害到我的力量。而白素贞成妖多年,未尝没有几个好友,或拜了某人为师,若真集结起来,恐怕有两个我也是白搭……”
这一番推测让他心烦意乱,无比纠结,叹声道:“看起来这因果只说,并非我之前想的那般简单。命理与因果,有时还真是两个概念。”
就比如现在,他虽然全无命理,不受命运安排,但却因为认识了几个人,就可能受到莫名的危险。
不是命运安排,而是……因果纠缠……
想到此,安逸不由心中默然:或许每个世界间的关系,并没有想想般的那般遥远……
他双眼一眯,露出思索之色,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
而就在此时,忽然一丝怪异的味道传入他的鼻端,似兰似麝,却又夹杂着一股腐臭,两种极端的味道中和一处,比一年未洗的臭汗脚袜子还难闻无比,这次第,怎一个酸爽了得。
安逸脸色一变,屏住呼吸,举目张望气味源头,想看看是什么东西有这般“神效”。
可他刚抬眼,却见迎面走来一对男女,约摸二三十岁的模样,衣着华贵而又清凉,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面色稀松平常,就仿佛……仿佛没有闻到这怪异的气味一样!
安逸面色讶然,左右回顾,见周围人皆同两人一样,丝毫没有被怪味熏到应有的表情。不由得心头一震,暗道:“若只有一个没有闻到还就罢了,还可以当他鼻子不灵光,可如今除我以外皆未闻到,难道……”
“就如同法力清光一般,非修行之人不可见!”安逸暗喝一声,对怪味越发好奇起来。
暗运体内法力,只见他双眼中神光爆射,一道紫芒闪过,他眼前的世界比之前多出了许多变化……
街道还是之前的街道,房屋还是之前的房屋,就连行人也没有任何变化,可空气之中,却比之前多了一道道黑灰之气。
放眼望去,每一道气体都给人一种极其邪恶的感觉,让人一见之下,就升起一种厌恶,一种再也不想看它下一眼的厌恶。
安逸也是如此,眉头一皱,收起法眼就要离去,但在下一刻,却骤然停下。
“不对!这气体能影响人的心智!”他脸上闪过一丝震惊,险些惊呼出声。
想他现如今是什么修为,正常时候,又怎会被些许情绪影响到行动?
可之前他还要探查气味来历,如今一见气体就改变了最初的决定,一心想要退去,这般变化,怎么可能正常?!
想到这,安逸面色一肃,心中对于气体的来历更加好奇。
可好奇归好奇,他却从来不是一冒失的性格。暗自运转玄功,凝神定气,待到心神平静,气息稳定,才再一次看向黑灰色的气体……
依然是那种令人讨厌的邪恶,黑灰之色互相交杂,轻轻一嗅,散发出一种香臭混合的气息,让人闻过之后就不想再闻第二下。
安逸眉毛一皱,压下心头的厌烦之感,紧紧盯着黑灰色的气体,不一会儿,双眼中惊疑之色再起……
只见那邪恶的气体中,竟又透着一股堂皇正气,浩浩荡荡宛若骄阳,令人不敢逼视。而更怪异的,就在这一股堂皇正气之下,却又充斥着浓浓的死亡气息,就如同晴天白日下的乌云,让人难以琢磨。
“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就在安逸疑惑之际,那气体似乎因存留过久,开始急剧消散。只片刻,就消失无踪。就连安逸打出一道法力想要保留下来,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让他心中不由又是一沉,暗忖:“这世间之物,远远不是人能尽知的,看起来,之前我也有些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
这反思并非没有道理,就拿他现在行事越来越随意,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外界的提防逐渐削弱了,这也可以看成是自信心膨爆的一种。
只不过也并非那么绝对,毕竟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一切,而安逸正是崇尚自由,所以在自认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后,才开始变得随意甚至肆无忌惮起来。
而如今的气体就像一个警钟,将他逐渐懈怠的心思惊起,但事情永远是双面性的,就比如人谨慎起来,就无法做到洒脱。
谨慎可使人躲灾避祸,却容易多疑多虑;洒脱可使人心性豁达,却容易招灾引祸。所以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任谁也无法言论。
就连安逸意识到这一点后,也无法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
再次留意了一眼四周,并未发现半分异样,他只好将对气体的好奇与疑惑暂且压下心底,深吸一口气后,再次向葛长庚家中方向走去。
而就在他刚走不久,一个半黑色透明的身影出现在他刚刚所站的地方上。黑影表情凝重,眉头深深锁起,直愣愣看着安逸离去的方向。一双眼似喜非喜,神色变幻莫测,满脸的挣扎。
不一会儿,他似乎做了什么决定一般,身上污光一敛,隐身遁走。
方向,却正与安逸相反……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宫
对于自己离去后黑影出现,安逸毫无所觉,一路返还葛长庚家中,却发现他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
“道长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难道梁王有为难你?”
葛长庚一直在门外踱步,见安逸回来,猛迈步上前来问道。
安逸打量了他一眼,注意到他鞋面裤脚满是尘土,知其等候多时,神色并非作伪,心下微动,暗道:
“这世间的事还当真奇妙,之前教导许仙虽然不说全心全力,但也付出了一番心思,可却换来那样一个结果。而今与这葛长庚无亲无故,他却对我如此挂心,也是……唉……”他心下一叹,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见葛长庚在焦急的等着自己回话,他忙收拢心思,面露微笑,答道:“梁王身份高贵,怎会为难我一个普通野道,只不过请我吃吃茶,谈谈话,顺便通知我让我进宫一趟,说皇帝想见见我而已……”
葛长庚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对于安逸之前的话也不置可否,但当听到皇帝要见他,心下猛然一惊,尖声道:“皇上要见你?怎么可能?!”一双眼瞪得滚远,显然十分吃惊。
安逸笑问:“怎么不可能,难道我不像有道高人吗?”说着,将下午谈话大体对葛长庚重复一遍,也算回答了他的疑惑。
葛长庚顿时了然,道:“这也难怪,如今陛下年幼,请道长前去。怕只是为了看一看仙术,是以梁王才想先让道长展示一番,以免见了皇上出丑。说起来倒还是一片好心呢。”
“陛下……年幼?”安逸对于梁王好坏没有在意,但对于皇上年幼却心怀好奇。
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对于王朝皇帝还真没怎么留心过。
这许仙、白素贞在《白蛇传》里是南宋时期的人,但在《雷峰塔奇传》中,却是元朝。而如今这个世界却是在宋元交接之际,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影响,他也无心过问。是以根本不知道当今皇上是谁。
对于皇上,他脑海中第一印象要么是中年汉子,要么是青年英豪。而猛听一个“年幼”,说当今皇上还是个娃娃,心里还是蛮诧异的。
葛长庚却并不知情,疑惑的望了安逸一眼。道:“道长难道不知?先皇去世的早。当今圣上五岁便已登基,如今不过两三年,算起来也就**岁模样,正是少儿玩闹之际……”
安逸忽然打断,表情怪异道:“按理说你一个儒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俱应遵守,怎么现在开来。你对这小皇帝不怎么尊重啊。”
“道长此话何意?”葛长庚脸色有些不自然。
安逸道:“没什么意思,但‘玩闹’这个词。用在皇帝身上怕是不合适吧。”
葛长庚闻言一顿,忽然笑道:“道长莫要危言耸听,皇上虽身份高贵,但毕竟岁数在那摆着,说是孩童根本不为过,孩童玩闹,自然也不无不可。更何况,尊敬是在心里摆着,又不是口头上说说……”
安逸赶紧摆手打断他继续辩解,道:“急什么,我又没说告你的御状,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说起来比你对他还要不堪。”
葛长庚绽颜一笑,道:“道长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还是要说一声,如今我意向道,所以,这儒生一词,却是不该用在我身上了……”
言外之意,就是:如今我也算半个方外之人,什么君臣父子不能再约束我了。总之,是间接肯定了安逸的猜测,对于皇权,他看的已经很淡。
安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忽然道:“不早了,我们去睡吧。”
说完,当先毫不客气的进入房间,用相隔距离,结束了这段谈话。
葛长庚望着他的背影,停留片刻,后摇头一笑,也是回了自己房间。
回到房间后,掌灯点烛,摸出日间安逸给的功法,细细研读。
而此时,另一间房中,安逸坐在床上,脑海中猛然灵光一闪,之前看到的那丝气体,再次在他的脑中闪现。
莫名的,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在他心头升起……
“这难道是……魔气?!”
安逸心中一动,猛然想起,这气息中似乎与天魔有相似之感。
这世间魔道修士与天魔又有不同,说白了就是一种修炼方法而已,但起源却出于天魔。
人有人气,妖有妖气,仙有仙气,这魔自然也有魔气。这气息的不同,按照世人理解,无非是修炼方法不同,所吸收灵气不同而已。
但在《大道通明录》中记载,却有所不同。
说白了,其实大家所吸收的气体都是一种,但因为自身理念不同,到了每个人的体内,气体就会结合他的理念而产生变化,最后分为仙、魔、妖、佛等气,使人容易区分。
这其实依然是唯心论,大道通明录中,大道唯心的一种体现。
只不过这些安逸虽早就知晓,但由于之前一直未正正经经的见过魔道修士,所以在猛然见到那股气体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可话又说回来,每个世界修炼之法都有所变化,这气息就是是否是魔气的一种,安逸也不能确定。
“但不论是不是魔气,那种给人怪异感觉的气体,日后也应该留心……”
这不仅仅是因( 重生修道者 http://www.xlawen.org/kan/2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