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阅读
张劲心中最后一点烦乱也终于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是一片淡泊的和乐。
《百鸟朝凤》,‘昆仑三圣’何足道与‘峨眉祖师’郭襄成为知音的一部名曲。操琴如凤鸣,如鸟音,隐约有王者之意,可招徕万鸟!
当《百鸟朝凤》进入终曲后,已经心中一片清澄的张劲手下琴音再转,开始变得嘈嘈切切的细碎,尖细、粗浑等种种不同的百种单音掺杂起来,却毫不混乱,婉转动听,仿佛百鸟齐鸣。很快,身周百鸟也被琴音诱的纷纷放开歌喉。听起来就像和张劲琴音一唱一和一般,充满了奇特的韵律,声音杂而不烦,无比动听。
婉转如哨的莺燕歌唱,啁啾调皮的雀鸟轻语,清越高亢的鹭鸟嘶鸣,激昂雄浑的鹰隼啸啼,甚至连自己家养的鸡鸭鹅之前都仗着自己远比别家家禽更好的身体素质,翻过一米多高的栅栏,凑了过来,此时也加入了万鸟合唱之中。
覆盖整个院落、站满整个大槐树的各种鸟儿齐声歌唱,那是多麽壮观的景象。很容易让人想到《里约大冒险》中,片头的百鸟歌会!
这是一曲名为《空山鸟语》的奇曲。也是出自‘昆仑三圣’何足道之手,也是出现在何足道与郭襄相识之时。
何足道和张劲弹奏的不同之处在与,何足道先弹《空山鸟语》后奏《百鸟朝凤》,而张劲的顺序恰好相反而已。
若说两人技艺的差距,则是张劲与何足道相比似乎要更胜一筹。毕竟张劲不但手下‘绿绮’名琴,更是十级大圆满的‘琴技’。而何足道虽然更能体会其中意境,但是却只有九级‘琴技’,而且手下也只是一张比‘四大名琴’级别要逊色许多的无名古琴而已。
111淘小子
当最后《空山鸟语》曲尽的时候,张劲终于在一声激越的琴鸣中结束了酣畅淋漓的弹奏。看着群鸟盘旋鸣叫着渐渐散去,张劲心中洋溢着暖融融的满足。在这短短半个多小时的弹奏中,似乎灵魂得到了洗涤,变得纯净没有杂质;精神得到了升华,彻底的溶于自然之中,好像所有的东西落在眼中都是那么的美丽,值得自己欣赏与迷醉;所有过往好的记忆和坏的梦魇,所有曾经经历过的挫折和收获都仿佛在满溢着幸福的气息,成为美好的曾经。
心中块垒尽去,仅剩一片融融的和乐。
“清浅,祝福你,愿你过得幸福!”张劲终于把难以吐出的话喃喃道出,声音中充满真诚。
就在张劲一副出尘的姿势,五感具闭的神游天外的时候,有个东西从天而降,而且直奔他的脑门而来。打扰了他无欲圣人般的状态。
第六感知飞快的唤醒了闭窍的五感,让张劲猛然睁开了双眼,并看清了两尺外正在快速向自己脑门砸来的东西——一个拇指节大小的黄|色圆球。
十分之一秒内,确定了袭击自己的‘暗器’不是‘鸟粪’后,张劲也放弃了躲避的打算,而是伸出右手如捻烟卷般用食、中两根手指轻轻夹住。细看去,竟然是一个晒干的黄泥团。
看了看泥团飞来的方向,又瞬间打开系统地图瞄了一眼后,张劲已经纠结了几天的脸终于绽出笑容,扬声向后门的方向喊道:“你们几个臭小子,都给我滚进来。”
“快走,张叔叔可能生气了!快跑,快跑……”
听着十几米的墙外几个小娃子咭咭呱呱的嘀咕,看到地图上几个亮点正快速的往远处挪。张劲脸上的笑纹更深,再次扬声喊道:“我都看到了,一共有七个人,谁都别想跑。不然晚上我让你们爷爷抽你们屁股蛋子!”
小地图上的亮点迅速停了下来,院外的小家伙们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后,张劲家里的后院门终于被推了开来,七个小子蛋子你推我挤的走了进来。
这些孩子都是海窝子村乡亲们家的娃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在深市、惠市或者莞市打工。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这些孩子并没有随父母居住在城市里,而是和爷爷或者外公住在一起。上的也是镇上的学校。按照划分来说,也算得上是留守儿童了。
不过他们可要比电视新闻中播出的那些留守儿童们幸福的多。毕竟父母打工的城市离家里很近。就算不能够天天见面,一两周见一次,腻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与那些城市里每天玩着电脑电视的小孩儿截然不同,这几个小家伙一看就是在外面疯惯了的,一个个面目晒的黧黑,衣服也不知道刚去哪里打过滚,造的脏兮兮的。但是在张劲眼中,他们却比那些城市里的孩子更有活力。也更可爱。
看着张劲正盯着自己看,一个个的就像是见了老师一样,老实得不得了,脑袋低的快要钻到胸口里去了。
这八个小子都是村里乡亲家的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六七岁,正是最淘,最无法无天的年纪。
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总是无法避免的怕生。因为张劲来海窝子村时日尚短的缘故,这些娃子对他并不熟悉,所以对这个仅知道称呼的陌生人始终有种未知的惧怕。如果日后等他们和张劲混熟了的话,那可就不是现在一个个的瘟鸡样了,肯定每个的都是闹天宫的猴子。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拼命往后躲的淘小子,已经心情大好的张劲玩性大起,嘴角的笑容一闪而没,板起脸说:“说,这个东西是谁的?”说着,还晃了晃夹在手指间的泥团。
听了张劲的问话,几个娃子瞄了一眼张劲手中的泥团,又面面相觑的互相看了一眼后,再次各自低下头去,不肯吭声。
“哎呦,一个个的还挺讲义气啊!不说是吧,那好,一会我就挨家的告诉你们家长去,让你们一个个的回家都挨巴掌!”张劲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几个小娃子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但是却还是不肯吭声。一副‘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态度。
“您们真的打算一起挨屁股板子?”张劲继续虎着脸问道。
起初,小娃子们还在硬着脖子撑着。直到几秒后,才有一个小娃子站了出来:“弹子是我的,我就是看叔家有很多鸟儿飞出来,所以我就……”这娃子小名叫铁蛋儿,是海敬德老爷子的重孙子,算是现在村子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头。领着一帮淘小子天天到处疯,隔三差五的闯一回祸,属于那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淘气包。
见到铁蛋想要把过错全抗下来,立马就有另一个小家伙跳了出来,“不对!是我先看到有好多鸟从叔叔家院子里飞出来的,也是我拉铁蛋儿哥过来打鸟的。不怪铁蛋儿哥。”这个小家伙是海根生的儿子,小名小柱子,算是铁蛋儿这个孩子头的左膀右臂。
随着铁蛋儿和小柱子相继开口,其他几个小伙伴也纷纷争了起来,这个说是他的弹弓,那个说是他搓晒的黄泥弹子,纷纷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很是有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思。
到最后几个小家伙甚至为了‘谁的责任更大’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的,倒是把张劲这个主人晾到了一边。
‘看山是山’与‘看山不是山’,‘热闹’和‘嘈杂’,差别往往源自不同的心境。如果张劲现在还是烦躁难耐,那么就会觉着一帮娃子吵吵闹闹的呱噪。但现在张劲却心境喜乐,看啥都顺眼。所以反而从这帮小子的身上看到了曾经也是这么大年纪的自己,想到了自己曾经与这些小家伙一样的童年。
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曾经也是让大人头痛的闯祸精,今天不小心把这家的窗户打破了,明天和另一家小孩打架了,后天拔了谁家自行车的气门芯了……即使偶尔有时候能连着两天不闯祸,但是第三天肯定早早的。就算是常常因此挨打,却也总是乐此不疲。
而且自己那时候也有这么一些玩伴,一起闯祸,回家一起挨笤帚疙瘩。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真是令人怀念啊!
想到这些,张劲看着几个吵吵闹闹的小家伙就更加觉着顺眼了。趁着几个小家伙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空当,悄悄的返回屋里,端了一堆吃的喝的出来。
等到张劲出来,见到几个小子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离开,继续在那里争的热火朝天的。张劲忍不住笑骂道:“臭小子们,先别吵了,都过来吃点东西。想吵的话,等吃完了再吵。”
娃子们看着张劲脸上可亲的笑容和端出来琳琅满目的点心、饮料、水果,哪还有心思继续争吵。更是忘了之前张劲的严厉样,以及刚刚闯祸的事情还没解决。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你争我抢的吃喝起来。
普遍来说。
村子里的孩子皮实,活泼。远不像城市中孩子内向,胆小。也没有那么娇气,当然了在家里的地位也没有城市中的小孩那么高。
城里多得是打不得碰不得的娇宝宝,但是在村子里却几乎没有没挨过巴掌的娃子;城里的孩子看到好东西说得最多的是‘我想要’,而村里娃子看到好东西说的却是‘买下来,我找他们一起玩’……
看着这帮家伙吃的恶形恶状,张劲满脸的笑容。这些小家伙还真像歌里唱的一样,‘可以一起闯祸一起沉默一起走’,这种纯粹的友谊还真是迷人呢!
不过自己和老三老四的兄弟情谊也是如此吧!多了点成熟,多了点醇厚,虽然因为也有利益纠缠其中,没有孩子的那么纯真,但是似乎更迷人,更难得呢!
看到小柱子吃着自己亲手烤制的抹茶蛋糕,噎的直抻脖子,张劲笑着把一杯冰豆汁递到了他脏兮兮、黑乎乎的手上,看到他一口喝下去后,那毫不掩饰的痛快样,张劲笑的更开心了:“今天好像不是周末吧?你们怎么都不去上课?”
“我们学校要刷墙,放两天假。”没等小柱子开口回答,铁蛋就嘴里嚼着猪肉脯,含糊的抢先回答。
112救命
“你们这帮小子,放假和放羊似的。没了老师管着,真是翻天了呢!”看着娃子们吃的香甜,与自己的陌生疏离感也飞快的消去,张劲笑容更‘慈祥’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小子蛋子别看一个个小人儿不大,但是那肚子就跟没底儿似的,碰到了好吃的根本停不下嘴,胡吃海塞的,根本就不担心积食儿。
满满一托盘的吃的,水果倒是剩下不少,但是张劲亲手做的小吃、点心却很快的被扫的一干二净。看着小家伙们一个个舔着手指、咂摸着嘴丫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张劲脾气出奇好的笑着问:“没吃够?要不我再弄点出来?”
小家伙们的眼睛一个个的都闪亮起来,不过拼命的点头。那副样子惹得张劲忍不住又把嘴角弧度向上挑的更大了,“等着,我给你们拿去。”转身再次进屋。
村里的娃子和城里不同。如果城里的孩子的话,就算是吃,也会始终保持着客气的态度。不管吃没吃够,都会恋恋不舍的拒绝。这是家长的教育结果。当然,SERROR席媛的女儿妮妮绝对算是另类,这个小丫头绝对是已经馋出一个境界来了,在美食面前可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对于张劲来说,这些村里孩子的‘不疏不远’,显然要比城市中那些孩子的‘彬彬有礼’给自己的感觉更好。定居在海窝子村,固然因为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绝伦。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乡民淳朴,乡情浓郁。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对于人情淡薄的氛围真是腻了呢!
孩子都是馋嘴丫子,就算现在的生活条件,家中伙食已经比张劲幼时好的无法计量,但是也一点还是没有变。
这不是,张劲头一天刚刚招待过一次,第二天下午又开始有小娃子在自家门前转悠。要知道,往常因为自家位置偏僻的缘故,可是很少有孩子往这边凑的。所以当张劲通过小地图发现在院门外转悠的几个小亮点后,如昨天一样,再次绽开笑纹。他知道,这些馋嘴的小家伙,肯定食髓知味的跑过来,但是又不好意思自己进来,正纠结呢。
经过上午琴音濯西的张劲此时仍处在乐也融融之中,也不吝啬,从屋里端出许多吃的摆在大槐树下的茶几上后,晃悠着去开了后门,朝着一帮望过来的小家伙们喊道:“进来吧,叔叔请你们吃好吃的!”
小娃子们一片雀跃,嘴里嚷着‘谢谢叔叔’,一窝蜂的从张劲的身边冲了过去直奔放满零食点心的茶几而去。
这次娃子足足有昨天的两倍多,除了昨天的七个淘小子之外,又多了八个小丫头片子,村里这个年龄的娃子除了一两个已经和父母搬到城中的以外,已经基本到齐。显然,‘村东张叔叔家的东西最好吃了’的传言一晚上的时间就已经在整个‘海窝子村’的娃子群中传遍。所以,从来都不在一起玩的丫头帮和小子帮们才会在今天这么心齐的聚集到张劲家门外,不好意思进来,又舍不得离开。
当小娃子们一个个腆着小肚子离开之后,之前娃子们冲进来时就窜上大槐树不肯下来的金子,这才从树上重新下来。再次蹲上张劲的肩头,舒服的眯上眼睛。
……
两天的大宴小娃子之后。张劲的院子再次清净起来。因为这些娃子的学校已经粉刷修缮完毕,该去镇里上学了。
这让张劲微微失落之外,也有些暗自庆幸。
虽然说张劲很喜欢和这些孩子厮闹,也很喜欢看到这些孩子吃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时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更喜欢孩子们纯真的相处方式给自己的感染和回忆。但是如果这帮娃子真的天天跑过来的话还真够张劲难为的。那可是十几个娃子啊,各个都是肚子没底的家伙。如果那样的话,估计张劲很快就该喊‘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这个口号了。
到时候,张劲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当代的‘孔乙己’,捂着食盘子对这些馋嘴家伙说:“多乎哉?不多矣!”
张劲再次回到从前的生活节奏中去,唯一不同的是,每天的固有节目多了一项——操琴或者弄箫!
张劲现在越来越喜欢那种心与乐声同飞扬的感觉了。每一个琴曲仿佛都能把他融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高山流水》的空灵,《广陵散》的浩然,《梅花三弄》纯净,《平沙落雁》的辽远这些十大名曲的曲目,无不让张劲感怀历史精神的沉积和厚重。
《空山鸟语》和《百鸟朝凤》仿佛让张劲成为鸟中一员一般,那种羽翼精灵才有的自由感觉更是令他不可抑制的涌起想要放声歌唱的感觉;
东邪的《碧海潮生曲》壮阔,石青璇的《幽谷箫音》精灵,更是超脱尘世之外的天籁。
……
几天下来张劲自己都深刻的觉着,自己心境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人开始变的更洒脱,胸襟也愈加的宽阔。甚至一个月不去‘本来’酒吧猎艳也恍然无觉。
人欲如洪水。《九字真言》的‘临’字诀是‘堵’,或可镇压一时,但必将愈演愈烈;‘乐’之一道是疏,心灵飞扬中一念不起,自然欲火消褪。
人欲如火。《九字真言》的‘临’字诀如扬汤止沸;‘乐’之一道则是釜底抽薪。
一段时间下来,张劲因何清浅掀起惊涛骇浪的心湖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虽然尚不能古井不波,但也仅有涟漪微澜。至少张劲已经不会再为此纠结的心乱如麻了!
……
这天下午,张劲正躺在那张大槐树下的躺椅上抱着金子假寐,脑海中一片毫无杂念的空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须臾叮咚的门铃声响起。
懒洋洋的爬起身来,打开院门。
“聚福叔,你这是咋了?怎么闹的这么一脑门子汗?”张劲见到门外的海聚福和一个有些面善的中年人,都是满脸急色,一头大汗,忍不住奇怪的问到。
张劲这话刚说完,‘噗通’的一下,海聚福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就突然矮了半截,跪了下去,“张大夫,我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113怜子如何不丈夫
虽然这位老兄行为突兀,但是张劲似乎因为几天来的琴音洗涤,而有了一丝心翔于尘世外的味道,对此却并不慌乱。也没有立即上前去扶,而只是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看向海聚福,轻声问道:“聚福叔,这是……”
海聚福也没有去把中年人拉起来,而是恍如未见一样叹息着对张劲说:“小张啊,他叫海三波,原来也是咱们村子的。算起来还算是我的亲戚,是我们家你婶子的远房外甥。他爹去世后他就搬到了深市去住。因为他们这一支在咱村儿没了什么特别近的亲戚,所以回来的也就少了。哦,对了,我家二娃子结婚的时候,他还来了,你们应该也见过。不过估计就是打了个照面儿,你不记得了。”
这下子张劲才恍然,怪不得之前觉着面善,原来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你就是三波哥啊,我听铁山大哥他们说过你。赶快起来,有啥事咱们进去说。”听到这位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是村中乡亲,而且还是总被铁山、三宝子他们挂在嘴边上的海三波,张劲马上就热情了起来。虽然来到海窝子村定居的时间尚短,但是张劲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海窝子村中一员了。俗话说,亲不亲一乡人。对于海三波这个海窝子村走出去的乡亲,张劲对待的态度自然与平常人不同。
虽然海三波挣扎了几下,不想起来,但是他的力气和张劲比起来可就差的太远了。就像小鸡和大象搬腕子,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最后在海聚福的劝解下,还是不得不半推半就的爬了起来。
三波爬起来后,就抓着张劲扶起自己的手不放,一边用力的摇着,一边苦苦的哀求起来:“张大夫,我知道你是大神医。你一定要救救我家乐乐啊!我求你了!”
见到三波满脸的急色,丝毫没有跟随自己进屋细谈的意思,张劲也只好反握着海三波的手,安慰着:“三波哥,您别急,慢慢说。乡里乡亲的如果能帮到,我张劲肯定不说二话。”
“我家乐乐她的病……这几年积蓄都光了……维持不下去了……”海三波人急嘴又笨,说了半天也没把事情说明白。越说不明白就越着急,越急就越说不明白,恶性循环之下,很快海三波的脸就憋的通红,声音也从断断续续开始变的哽咽,最后挺大的一老爷们更是忍不住的眼泪珠子一个劲儿的往下掉,嚎啕大哭。
张劲听铁山和三宝他们说过,这个三波虽然个头不高,但绝对是铁铮铮的一条汉子,原来还在村里的时候就是村里的头号壮劳力,干起活来跟牛犊子似的。而且为人特仗义,谁家有个难事、急事啥的需要帮忙,他肯定是第一个冲上来。再加上为人四海,隐然是他们那一辈的领头人物。就算现在搬到了城里,同在深市打工的乡亲们还常常受他恩惠。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各位搬个家、换个煤气瓶啥的事情,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虽然之前没有什么交往。但是通过乡亲们的讲述,这位三波哥留给张劲的印象应该就是那种鲁智深似的仗义豪侠,为了护持武松平安能千里相送的仁义大哥。但又何尝会想到,这么一个侠骨人物也有这样柔肠之时,甚至嚎啕大哭做出这种惺惺女儿态?
见到海三波情绪激动的已经语不成声,海聚福只好替他把事情讲了出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原来海三波口中的这个乐乐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也是海三波的独女,真正的家中掌上明珠。
海三波的老婆是他在厂里的同事,五六年前结的婚。按照海三波的年龄和村里的普遍情况来说,已经算是相当晚了。
但是家成的晚,幸福来的可不少。海三波踏实肯干,老婆也是持家好手,夫妻二人感情甚笃,小日子过得紧凑而甜蜜。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乐乐’后,把夫妻的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小家的生活过得更是其乐融融。
可惜好景不长,当乐乐三岁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脸和四肢开始出现水肿的现象,而且越来越明显。恨不得把宝贝女儿当自己眼珠子看的海三波夫妻发现后连忙抱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过出来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夫妻二人难以接受,竟然是严重的肾炎!
现在两年过去了,虽然夫妻二人倾尽全力的配合医院治疗,但是乐乐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到现在,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肾衰竭的症状。
而且乐乐两年多的治疗,已经花光了海三波家所有的积蓄,甚至连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别说现在医院还没有找到合适肾源,就算是有找到,他们也支付不起换肾手术的庞大费用。可以说他们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就在夫妻二人熬血榨髓,还在为了挽救女儿进行着最后努力的时候,就在夫妻二人已经心灰若死的等待女儿走到生命尽头到来的那一刻的时候。曾经被金子用一个屁放倒在鸡窝前的那个三毛子回到了城里,回到的工作单位销假,并在今天中午顺便去看望了这对夫妻。
当一直酒量甚豪的海三波三杯酒下肚就醉话连篇,嚎啕大哭的时候,三毛子提到了张劲。讲到了张劲那神乎其神近乎巫医的医术,让海三波夫妻再次燃起了一点希望。
虽然夫妻二人几年来曾经无数次捕风捉影的听说某某神医的名头,曾经无数次北上、西进、东行的拜访过无数的所谓名家神医、杏林国手,虽然每一次都是以失望告终,但是夫妻二人从不放弃哪怕一丝一毫挽救女儿生命的机会。这一次也不例外。
就在三毛子话音刚落,海三波就一下子就醒过酒来,在留下自己老婆在家里照顾孩子后,立刻放下了酒杯租了一辆车子直接赶回了海窝子村。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走,上车!我们现在就赶过去!”一俟海聚福说完,张劲就毫不犹豫的拉着海三波爬上了自己的车子。
张劲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安慰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海三波,“三波哥,您别着急。如果我有十分力气,我肯定拿出十二分的劲儿来。你的乐乐会没事的,放心吧,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114条件
在一处已经被乱停放的各种车辆堵住的路口下车,海三波在前面领路,张劲和海聚福在后面跟着。三人就这样弯弯绕绕的在农民房间的巷弄里走着。
在这里走路时刻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脚下有没有脏水坑、有没有人畜便溺,注意上方随时会泼下来的脏水和抛下来的垃圾,小心避开有大狗看守的大门……
似乎觉着自己住的地方实在是难以让张劲这位大神医落足,海三波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头说:“张大夫,真是不好意思。嗯,这里很脏……”
张劲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没事,我刚工作的时候,也在城中村住过一段时间。那地方虽然说是关内但是和这里也没啥区别。”
海三波扭过头去,继续在前方带路。跟在张劲身后的海聚福却接上了话头,“三波这孩子不容易。几年前他刚结婚那阵儿,家不住这儿。虽然也不大,但是却很干净。这两年是为了乐乐,才不得不把钱都省着花,所以才住到这么个地方来。”
解释完,海聚福又是一声嗟叹,“也怪我,一直以来都不知道他家乐乐的事,不然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才找你。而知道三波家事情的都是在城里做工的人,和你也没见过几次,对你又不了解。所以乐乐的病就这么给耽误了!要不然还能早俩月。”话语中满是唏嘘和感慨。
……
海三波家住在一栋农民房的八层顶楼,不用说,这又是房租最便宜的一户。
爬过又黑又窄又长又陡的楼梯,终于爬到了门前。这时候,连一向身体不错的海聚福都已经有些喘了。
当一个满面憔悴的中年妇女打开门看到海三波的时候,带着又渴望又害怕失望的声音颤巍巍的问:“张……大夫请……到了么?”
海三波没有回答,而是把张劲让了进去,向张劲介绍说:“张大夫,这就是我老婆,孩子就在那边,我带你过去。”海三波有些迫不及待,甚至连给自己老婆介绍的时间都舍不得。
张劲对海三波的老婆笑着点点头,刚刚喊了一句“三波嫂子!”这个女人就如之前的海三波一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的哀求着:“张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张劲已经是这位母亲最后的希望了,如果张劲再次摇头表示无能为力的话,那么她的乐乐剩下的生命也就只能用小时来计算了!
张劲知道,到了这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安抚都不如自己诊断后的一句‘能治’更好用。所以张劲在把三波嫂子扶起来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海三波现在住的这套蜗居十分狭小,只有一间,大约也就是八九个平米,一张三人同住的大床就占了整个房间将近一半的面积。西向一个两平米左右的阳台权充做厨房,卫生间就在阳台旁边,将将能摆下一个蹲便器的面积。
此时,大床上只有一个小女孩儿躺在上面。就算是自认心硬如铁的张劲看到小女孩儿的时候也忍不住心底一酸。稀疏的黄毛,脸上的浮肿触目惊心。这可是一个正处在最活泼年纪,最可爱年龄的孩子啊!
望诊、切脉后,张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还好,能治!
张劲毕竟只是宗师级医师,而不是掌管森罗十殿的阎王。也许他是现在世界上能治疗疾病最多的神医,但是他绝对不是能治疗世界上所有病症的神仙。
所以在给乐乐诊断之前,张劲的心也是悬在半空。如果张劲诊断后确定自己无法治疗乐乐的病的话,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海三波夫妇,自己的‘对不起’会不会成为这对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夫妇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诊断后,张劲抬起头来,正对向海三波夫妇四只‘希冀’与‘害怕’交织的目光,张劲先是给了两人一个安心的笑容后,又重重的点了点头:“能治!”
虽然只是轻轻的两个字,但是就像是千斤重的大锤一样有力,让这对夫妇顿时像是力气被抽空一般的软了下去,一时间涕泪滂沱,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息。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夫妇两人就像堕入梦境一般。孩子得救的喜悦,还有深怕自己幻听的惶恐交织在一起,让两人根本不知道该做出如何反应。
看着萎顿在地上默默流泪的海三波夫妇,张劲并没有上前去扶,也阻止了海聚福想要去扶的意图,只是默默的等着,等海三波夫妇清醒过来的那一刻。
张劲知道,几年来这对夫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凭着如海如山的父爱母爱才坚持到现在,当将要熄灭的希望之光因为自己而复燃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发泄。
足足半分钟过去,海三波才终于从如堕梦幻的精神状态中醒来,发现自己腿脚仍然软的像是沸水中煮了半个小时的面条一般用不上力,就干脆手足并用的爬到张劲身边,抓着张劲递过来的手,激动的问:“张大夫,你刚才说的是‘能治’,是‘能治’对吧!”
张劲先是手上用力把海三波‘提’到了床上,在床头靠好。又走过去把同样腿软脚软,被老公问话惊醒后,同样是满脸希冀与害怕交织的三波嫂子‘提’到海三波旁边,同样靠着床头坐好,才在二人对面坐下,用很铿锵肯定的语气说:“你们没有听错,我说的确实是‘能治’!”
海三波夫妻顿时嚎啕大哭,相拥而泣,心中终于确定的喜悦如爆炸一般膨胀开来。张劲知道,这对夫妻没事了,只要哭出声来,过去几年的郁结很快就会解开。身体经过调养,很快就会恢复。
看海三波夫妇哭的昏天黑地的,张劲也不去打扰,而是掏出了‘华佗针’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治疗。
见到张劲开始动针,这对爱女甚于自己性命的夫妻也连忙静了下来,深怕打扰到张劲的治疗。
虽然因为有人在周围观看的缘故,张劲不敢全力驭针,但是出自烈震北的《华佗针法》仍然看的三人眼花缭乱。落针时,时而快如飞梭,时而慢如飘雪;落针后,或捻、或点、或按、或搓不一而足,却都如清风浮云不带一丝烟火气息;起针时,或急如电触,或慢如拔山。
七八分钟后,当张劲的第一次针灸施完,第一次治疗结束的时候,海三波夫妇已经完全镇定了下来。看到张劲收针后望了过来,两人连忙不约而同的还以感激的笑容。虽然笑容中带着生硬的谄媚,但是却让张劲感到了其中十足的诚意。
张劲也还以淡然一笑后,才声音清朗的说:“既然你们已经平静下来了,那么我有话要说。”
见到包括海聚福在内的三个人都把视线集中到自己身上,等待自己下文,张劲才表情严肃的开口:“乐乐的病我能治,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115‘条件’的真面目与‘要求’
张劲的话,并没有让三人有很大的反应。而是继续一脸平静的等着张劲说出的条件。
海聚福面色平静,是因为他知道,张劲是有钱人,而且这个有钱人并不黑心,并不贪财。何况在海窝子村的这几个月,他的为人处世更是令人称道,同村认识张劲的人提到‘张神医’没有不翘大拇指的。人品相当不错,绝对不会提出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或者索要三波家支付不起的钱财。
海三波夫妇面色平静,是因为他们虽然对张劲还不了解,但是在他们心中,只要张劲能够治好自己的宝贝,那么无论他提出什么样苛刻的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是割股卖肉,夫妻俩也绝不含糊!
而且因为张劲已经是自己孩子活下去的最后希望,所以海三波夫妇也丝毫没有怀疑张劲是否真的能够救活自己家的宝贝!没有怀疑,确切的说,应该是不敢怀疑。因为如果张劲的‘能治’是骗他们的话,那个后果就太可怕了,他们不敢去想,也不想去想。
对于海三波夫妻的表现,张劲很满意。从那一脸平静坚定的表情,至少看得出来这对夫妇不是那种斤斤计较,什么时候都将利害得失放到天平上称量的人。初步看来,这种人值得一交!
“我的条件很简单。以后乐乐病好了以后,你们三个不许对任何人说出是我给她治的病。”说到这里,张劲声音变得更加郑重“聚福叔、三波哥,三波嫂子,你们能做到么?”
张劲不想惹麻烦。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他能够想到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场面。先是记者云集,把这件事情弄的人尽皆知。接着就是全市、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类病患蜂拥而至。
无拳无勇、无钱无权的苦哈哈们会苦苦哀求;剽悍拳头大的大哥们会威胁、色诱;有钱的阔佬、大款会那钞票当板砖敲门或者砸人;有权的大佬会通过各种渠道施压;那绝对不是张劲想要的生活。
当初刘老爷子以及他的那些知情老友也是曾经允诺过同样的条件,张劲才开始治疗的。
不同的是,张劲为乐乐治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愿意。
而当初帮助刘老爷子治病目的却远没有这么纯真罢了。支撑自己窝在海窝子生活的收入,以后可能会用到的保护伞,老四卫风的情面,才是自己动手给予治疗的主要原因。
张劲可以治人治病,但那需要他想治才行。
当屏息聆听的三人听到张劲提出所谓的条件后,忍不住都愣了,连呼吸都暂时忘记了。好一会,直到几人快要窒息的时候才被因为缺氧而紊乱的心跳唤醒,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尤其是海三波夫妻,当听到张劲治病有条件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想到了传说中的今生来世,‘做牛做马’和‘结草衔环’了。结果没想到所谓的条件竟然是这个!
这就像是在法院当庭宣判时,审判长先是满面激愤的说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满身罪孽罄竹难书,罪大恶极百死莫赎。但是到最后一句念到处罚决定的时候,却是‘判处罚金5元整,限期三十年缴清’!而且还是免息。
听到张劲的条件,海聚福露出一个早有所料的回信笑容。而海三波夫妻则是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
“就……这个条件?”再三确定自己不是幻听之后,海三波结巴的问。
张劲轻轻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条件!”
海三波夫妇可不是始终生活在桃花源般海窝子村中的村民,而是已经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大都市中打拼了多年的农民工。虽然二人还艰难的保持着从村子中带出来的淳朴,但是几年的大城市生活还是让他们知道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对于‘没有无缘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由的回报’更是耳熟能详。
所以这一刻,海三波夫妇看向张劲的时候,仿佛在他的脑后看到了一轮圣母的光环。嗯,玄幻了!
“我们保证做到,我们保证!谢谢,谢谢!”对于张劲的条件夫妻俩自是毫无异义的满口答应。对于张劲的慨然更是感激的重新让刚刚干涸的泪水淌满整个脸庞,笨嘴拙舌的只会颤抖着嘴唇反复念叨着‘谢谢’这两个字。
“不过我还有个要求!”似乎当初给刘老爷子治病时的恶趣味又来了,只是张劲这次说的却不再是‘难治’、‘能治’和‘不过’,而是变成了‘我有一个条件’和‘我有一个要求’。
两夫妻连忙用手抹干脸上的泪水,郑重的盯着张劲的眼睛,不迭的说:“您请说,您请说!”
“我现在就安家在咱们村里,而乐乐的治疗需要最少每天一次,要是城里、村里的来回折腾的话太麻烦了。我希望你们能让乐乐回到海窝子村里去住!”张劲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海三波说:“行,明天早晨我和你嫂子回趟厂子,给你嫂子办了离职手续后,我就送你嫂子带着乐乐回村去。”
张劲也点了点头:“那好,那就让嫂子带着乐乐住到我……嗯……咱们村里。哦,对了聚福叔,住到你家里方便么?”
路上海聚福曾经说过,海三波已经进城多年,村里就算是原来有房子,现在恐怕也不堪居住了。原本张劲是想让她们住在自己家里,这样自己为乐乐治疗也方便一些。但是转而又考虑到三波嫂子年龄不算大,也就是比自己长上三四岁的样子,如果真的住在自己家里,孤男寡女的就颇为不便。在乡下和在城市里男女合租一套房可不一样。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那样无疑会惹来流言蜚语,大家还不得以为自己以乐乐为要挟,逼迫三波嫂子干点啥呢。
所以一句话说到一半,张劲就不得不把话头生硬的转到海聚福身上。
海聚福毫不犹豫的点头,“方便,有啥不方便的?家里二娃子、三娃子都进城了,空房间多得是。家里每天就我和你婶子还有大娃子媳妇,我还觉着空的慌呢!三波媳妇就住我家好了。正好大娃子媳妇还能帮着三波媳妇照顾一下乐乐。”
见事情已经谈妥,张劲又向海三波要过纸笔,写了几十个字后交给他,嘱咐到:“这是一些要给乐乐治病用中药,你明天寻一家大一些的中药店去把这些药材买齐,送嫂子回去的时候一起带给我。”
张劲给海三波开出来的单子只有十几种中药材,虽然每种都不少,但是全是一些便宜货。估计最多也就花个千儿八百的,就算是如今海三波家的处境拮据窘迫,也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当然,张劲让海三波买的这些药都是配伍的辅药,而真正的几味主药,就需要张劲在系统商店中购买了。要知道,这些主药每一种都堪称是‘宝’,甚至是‘传说’级别。如果想要在现实中要购买的话,就算豪阔的一掷百万也未必弄得到。
海三波把张劲递给自己的单子小心仔细的折好后,妥帖的放进自己钱夹里,就塞在女儿照片的后面。然后才有些拘谨,小心翼翼的说:“张大夫,你看这诊金……”
条件是条件,要求是要求,诊金是诊金。心眼实在的海三波可没有打算把这事儿含糊过去。
张劲笑着摇了摇头,朝海聚福努了努嘴巴说:“聚福叔清楚,我这个人给乡亲们看病是不收钱的。如果要用到药的话,你们自己负担。但是治疗费用的话就算了,乡里乡亲的谈钱太伤感情。”
“这怎么能行!”海三波一脸激动的连忙说到。
“没什么,小张一直都是这样的。你心里记( 九项全能 http://www.xlawen.org/kan/2633/ )
《百鸟朝凤》,‘昆仑三圣’何足道与‘峨眉祖师’郭襄成为知音的一部名曲。操琴如凤鸣,如鸟音,隐约有王者之意,可招徕万鸟!
当《百鸟朝凤》进入终曲后,已经心中一片清澄的张劲手下琴音再转,开始变得嘈嘈切切的细碎,尖细、粗浑等种种不同的百种单音掺杂起来,却毫不混乱,婉转动听,仿佛百鸟齐鸣。很快,身周百鸟也被琴音诱的纷纷放开歌喉。听起来就像和张劲琴音一唱一和一般,充满了奇特的韵律,声音杂而不烦,无比动听。
婉转如哨的莺燕歌唱,啁啾调皮的雀鸟轻语,清越高亢的鹭鸟嘶鸣,激昂雄浑的鹰隼啸啼,甚至连自己家养的鸡鸭鹅之前都仗着自己远比别家家禽更好的身体素质,翻过一米多高的栅栏,凑了过来,此时也加入了万鸟合唱之中。
覆盖整个院落、站满整个大槐树的各种鸟儿齐声歌唱,那是多麽壮观的景象。很容易让人想到《里约大冒险》中,片头的百鸟歌会!
这是一曲名为《空山鸟语》的奇曲。也是出自‘昆仑三圣’何足道之手,也是出现在何足道与郭襄相识之时。
何足道和张劲弹奏的不同之处在与,何足道先弹《空山鸟语》后奏《百鸟朝凤》,而张劲的顺序恰好相反而已。
若说两人技艺的差距,则是张劲与何足道相比似乎要更胜一筹。毕竟张劲不但手下‘绿绮’名琴,更是十级大圆满的‘琴技’。而何足道虽然更能体会其中意境,但是却只有九级‘琴技’,而且手下也只是一张比‘四大名琴’级别要逊色许多的无名古琴而已。
111淘小子
当最后《空山鸟语》曲尽的时候,张劲终于在一声激越的琴鸣中结束了酣畅淋漓的弹奏。看着群鸟盘旋鸣叫着渐渐散去,张劲心中洋溢着暖融融的满足。在这短短半个多小时的弹奏中,似乎灵魂得到了洗涤,变得纯净没有杂质;精神得到了升华,彻底的溶于自然之中,好像所有的东西落在眼中都是那么的美丽,值得自己欣赏与迷醉;所有过往好的记忆和坏的梦魇,所有曾经经历过的挫折和收获都仿佛在满溢着幸福的气息,成为美好的曾经。
心中块垒尽去,仅剩一片融融的和乐。
“清浅,祝福你,愿你过得幸福!”张劲终于把难以吐出的话喃喃道出,声音中充满真诚。
就在张劲一副出尘的姿势,五感具闭的神游天外的时候,有个东西从天而降,而且直奔他的脑门而来。打扰了他无欲圣人般的状态。
第六感知飞快的唤醒了闭窍的五感,让张劲猛然睁开了双眼,并看清了两尺外正在快速向自己脑门砸来的东西——一个拇指节大小的黄|色圆球。
十分之一秒内,确定了袭击自己的‘暗器’不是‘鸟粪’后,张劲也放弃了躲避的打算,而是伸出右手如捻烟卷般用食、中两根手指轻轻夹住。细看去,竟然是一个晒干的黄泥团。
看了看泥团飞来的方向,又瞬间打开系统地图瞄了一眼后,张劲已经纠结了几天的脸终于绽出笑容,扬声向后门的方向喊道:“你们几个臭小子,都给我滚进来。”
“快走,张叔叔可能生气了!快跑,快跑……”
听着十几米的墙外几个小娃子咭咭呱呱的嘀咕,看到地图上几个亮点正快速的往远处挪。张劲脸上的笑纹更深,再次扬声喊道:“我都看到了,一共有七个人,谁都别想跑。不然晚上我让你们爷爷抽你们屁股蛋子!”
小地图上的亮点迅速停了下来,院外的小家伙们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后,张劲家里的后院门终于被推了开来,七个小子蛋子你推我挤的走了进来。
这些孩子都是海窝子村乡亲们家的娃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在深市、惠市或者莞市打工。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这些孩子并没有随父母居住在城市里,而是和爷爷或者外公住在一起。上的也是镇上的学校。按照划分来说,也算得上是留守儿童了。
不过他们可要比电视新闻中播出的那些留守儿童们幸福的多。毕竟父母打工的城市离家里很近。就算不能够天天见面,一两周见一次,腻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与那些城市里每天玩着电脑电视的小孩儿截然不同,这几个小家伙一看就是在外面疯惯了的,一个个面目晒的黧黑,衣服也不知道刚去哪里打过滚,造的脏兮兮的。但是在张劲眼中,他们却比那些城市里的孩子更有活力。也更可爱。
看着张劲正盯着自己看,一个个的就像是见了老师一样,老实得不得了,脑袋低的快要钻到胸口里去了。
这八个小子都是村里乡亲家的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六七岁,正是最淘,最无法无天的年纪。
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总是无法避免的怕生。因为张劲来海窝子村时日尚短的缘故,这些娃子对他并不熟悉,所以对这个仅知道称呼的陌生人始终有种未知的惧怕。如果日后等他们和张劲混熟了的话,那可就不是现在一个个的瘟鸡样了,肯定每个的都是闹天宫的猴子。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拼命往后躲的淘小子,已经心情大好的张劲玩性大起,嘴角的笑容一闪而没,板起脸说:“说,这个东西是谁的?”说着,还晃了晃夹在手指间的泥团。
听了张劲的问话,几个娃子瞄了一眼张劲手中的泥团,又面面相觑的互相看了一眼后,再次各自低下头去,不肯吭声。
“哎呦,一个个的还挺讲义气啊!不说是吧,那好,一会我就挨家的告诉你们家长去,让你们一个个的回家都挨巴掌!”张劲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几个小娃子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但是却还是不肯吭声。一副‘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态度。
“您们真的打算一起挨屁股板子?”张劲继续虎着脸问道。
起初,小娃子们还在硬着脖子撑着。直到几秒后,才有一个小娃子站了出来:“弹子是我的,我就是看叔家有很多鸟儿飞出来,所以我就……”这娃子小名叫铁蛋儿,是海敬德老爷子的重孙子,算是现在村子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头。领着一帮淘小子天天到处疯,隔三差五的闯一回祸,属于那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淘气包。
见到铁蛋想要把过错全抗下来,立马就有另一个小家伙跳了出来,“不对!是我先看到有好多鸟从叔叔家院子里飞出来的,也是我拉铁蛋儿哥过来打鸟的。不怪铁蛋儿哥。”这个小家伙是海根生的儿子,小名小柱子,算是铁蛋儿这个孩子头的左膀右臂。
随着铁蛋儿和小柱子相继开口,其他几个小伙伴也纷纷争了起来,这个说是他的弹弓,那个说是他搓晒的黄泥弹子,纷纷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很是有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思。
到最后几个小家伙甚至为了‘谁的责任更大’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的,倒是把张劲这个主人晾到了一边。
‘看山是山’与‘看山不是山’,‘热闹’和‘嘈杂’,差别往往源自不同的心境。如果张劲现在还是烦躁难耐,那么就会觉着一帮娃子吵吵闹闹的呱噪。但现在张劲却心境喜乐,看啥都顺眼。所以反而从这帮小子的身上看到了曾经也是这么大年纪的自己,想到了自己曾经与这些小家伙一样的童年。
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曾经也是让大人头痛的闯祸精,今天不小心把这家的窗户打破了,明天和另一家小孩打架了,后天拔了谁家自行车的气门芯了……即使偶尔有时候能连着两天不闯祸,但是第三天肯定早早的。就算是常常因此挨打,却也总是乐此不疲。
而且自己那时候也有这么一些玩伴,一起闯祸,回家一起挨笤帚疙瘩。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真是令人怀念啊!
想到这些,张劲看着几个吵吵闹闹的小家伙就更加觉着顺眼了。趁着几个小家伙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空当,悄悄的返回屋里,端了一堆吃的喝的出来。
等到张劲出来,见到几个小子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离开,继续在那里争的热火朝天的。张劲忍不住笑骂道:“臭小子们,先别吵了,都过来吃点东西。想吵的话,等吃完了再吵。”
娃子们看着张劲脸上可亲的笑容和端出来琳琅满目的点心、饮料、水果,哪还有心思继续争吵。更是忘了之前张劲的严厉样,以及刚刚闯祸的事情还没解决。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你争我抢的吃喝起来。
普遍来说。
村子里的孩子皮实,活泼。远不像城市中孩子内向,胆小。也没有那么娇气,当然了在家里的地位也没有城市中的小孩那么高。
城里多得是打不得碰不得的娇宝宝,但是在村子里却几乎没有没挨过巴掌的娃子;城里的孩子看到好东西说得最多的是‘我想要’,而村里娃子看到好东西说的却是‘买下来,我找他们一起玩’……
看着这帮家伙吃的恶形恶状,张劲满脸的笑容。这些小家伙还真像歌里唱的一样,‘可以一起闯祸一起沉默一起走’,这种纯粹的友谊还真是迷人呢!
不过自己和老三老四的兄弟情谊也是如此吧!多了点成熟,多了点醇厚,虽然因为也有利益纠缠其中,没有孩子的那么纯真,但是似乎更迷人,更难得呢!
看到小柱子吃着自己亲手烤制的抹茶蛋糕,噎的直抻脖子,张劲笑着把一杯冰豆汁递到了他脏兮兮、黑乎乎的手上,看到他一口喝下去后,那毫不掩饰的痛快样,张劲笑的更开心了:“今天好像不是周末吧?你们怎么都不去上课?”
“我们学校要刷墙,放两天假。”没等小柱子开口回答,铁蛋就嘴里嚼着猪肉脯,含糊的抢先回答。
112救命
“你们这帮小子,放假和放羊似的。没了老师管着,真是翻天了呢!”看着娃子们吃的香甜,与自己的陌生疏离感也飞快的消去,张劲笑容更‘慈祥’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小子蛋子别看一个个小人儿不大,但是那肚子就跟没底儿似的,碰到了好吃的根本停不下嘴,胡吃海塞的,根本就不担心积食儿。
满满一托盘的吃的,水果倒是剩下不少,但是张劲亲手做的小吃、点心却很快的被扫的一干二净。看着小家伙们一个个舔着手指、咂摸着嘴丫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张劲脾气出奇好的笑着问:“没吃够?要不我再弄点出来?”
小家伙们的眼睛一个个的都闪亮起来,不过拼命的点头。那副样子惹得张劲忍不住又把嘴角弧度向上挑的更大了,“等着,我给你们拿去。”转身再次进屋。
村里的娃子和城里不同。如果城里的孩子的话,就算是吃,也会始终保持着客气的态度。不管吃没吃够,都会恋恋不舍的拒绝。这是家长的教育结果。当然,SERROR席媛的女儿妮妮绝对算是另类,这个小丫头绝对是已经馋出一个境界来了,在美食面前可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对于张劲来说,这些村里孩子的‘不疏不远’,显然要比城市中那些孩子的‘彬彬有礼’给自己的感觉更好。定居在海窝子村,固然因为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绝伦。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乡民淳朴,乡情浓郁。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对于人情淡薄的氛围真是腻了呢!
孩子都是馋嘴丫子,就算现在的生活条件,家中伙食已经比张劲幼时好的无法计量,但是也一点还是没有变。
这不是,张劲头一天刚刚招待过一次,第二天下午又开始有小娃子在自家门前转悠。要知道,往常因为自家位置偏僻的缘故,可是很少有孩子往这边凑的。所以当张劲通过小地图发现在院门外转悠的几个小亮点后,如昨天一样,再次绽开笑纹。他知道,这些馋嘴的小家伙,肯定食髓知味的跑过来,但是又不好意思自己进来,正纠结呢。
经过上午琴音濯西的张劲此时仍处在乐也融融之中,也不吝啬,从屋里端出许多吃的摆在大槐树下的茶几上后,晃悠着去开了后门,朝着一帮望过来的小家伙们喊道:“进来吧,叔叔请你们吃好吃的!”
小娃子们一片雀跃,嘴里嚷着‘谢谢叔叔’,一窝蜂的从张劲的身边冲了过去直奔放满零食点心的茶几而去。
这次娃子足足有昨天的两倍多,除了昨天的七个淘小子之外,又多了八个小丫头片子,村里这个年龄的娃子除了一两个已经和父母搬到城中的以外,已经基本到齐。显然,‘村东张叔叔家的东西最好吃了’的传言一晚上的时间就已经在整个‘海窝子村’的娃子群中传遍。所以,从来都不在一起玩的丫头帮和小子帮们才会在今天这么心齐的聚集到张劲家门外,不好意思进来,又舍不得离开。
当小娃子们一个个腆着小肚子离开之后,之前娃子们冲进来时就窜上大槐树不肯下来的金子,这才从树上重新下来。再次蹲上张劲的肩头,舒服的眯上眼睛。
……
两天的大宴小娃子之后。张劲的院子再次清净起来。因为这些娃子的学校已经粉刷修缮完毕,该去镇里上学了。
这让张劲微微失落之外,也有些暗自庆幸。
虽然说张劲很喜欢和这些孩子厮闹,也很喜欢看到这些孩子吃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时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更喜欢孩子们纯真的相处方式给自己的感染和回忆。但是如果这帮娃子真的天天跑过来的话还真够张劲难为的。那可是十几个娃子啊,各个都是肚子没底的家伙。如果那样的话,估计张劲很快就该喊‘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这个口号了。
到时候,张劲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当代的‘孔乙己’,捂着食盘子对这些馋嘴家伙说:“多乎哉?不多矣!”
张劲再次回到从前的生活节奏中去,唯一不同的是,每天的固有节目多了一项——操琴或者弄箫!
张劲现在越来越喜欢那种心与乐声同飞扬的感觉了。每一个琴曲仿佛都能把他融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高山流水》的空灵,《广陵散》的浩然,《梅花三弄》纯净,《平沙落雁》的辽远这些十大名曲的曲目,无不让张劲感怀历史精神的沉积和厚重。
《空山鸟语》和《百鸟朝凤》仿佛让张劲成为鸟中一员一般,那种羽翼精灵才有的自由感觉更是令他不可抑制的涌起想要放声歌唱的感觉;
东邪的《碧海潮生曲》壮阔,石青璇的《幽谷箫音》精灵,更是超脱尘世之外的天籁。
……
几天下来张劲自己都深刻的觉着,自己心境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人开始变的更洒脱,胸襟也愈加的宽阔。甚至一个月不去‘本来’酒吧猎艳也恍然无觉。
人欲如洪水。《九字真言》的‘临’字诀是‘堵’,或可镇压一时,但必将愈演愈烈;‘乐’之一道是疏,心灵飞扬中一念不起,自然欲火消褪。
人欲如火。《九字真言》的‘临’字诀如扬汤止沸;‘乐’之一道则是釜底抽薪。
一段时间下来,张劲因何清浅掀起惊涛骇浪的心湖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虽然尚不能古井不波,但也仅有涟漪微澜。至少张劲已经不会再为此纠结的心乱如麻了!
……
这天下午,张劲正躺在那张大槐树下的躺椅上抱着金子假寐,脑海中一片毫无杂念的空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须臾叮咚的门铃声响起。
懒洋洋的爬起身来,打开院门。
“聚福叔,你这是咋了?怎么闹的这么一脑门子汗?”张劲见到门外的海聚福和一个有些面善的中年人,都是满脸急色,一头大汗,忍不住奇怪的问到。
张劲这话刚说完,‘噗通’的一下,海聚福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就突然矮了半截,跪了下去,“张大夫,我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113怜子如何不丈夫
虽然这位老兄行为突兀,但是张劲似乎因为几天来的琴音洗涤,而有了一丝心翔于尘世外的味道,对此却并不慌乱。也没有立即上前去扶,而只是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看向海聚福,轻声问道:“聚福叔,这是……”
海聚福也没有去把中年人拉起来,而是恍如未见一样叹息着对张劲说:“小张啊,他叫海三波,原来也是咱们村子的。算起来还算是我的亲戚,是我们家你婶子的远房外甥。他爹去世后他就搬到了深市去住。因为他们这一支在咱村儿没了什么特别近的亲戚,所以回来的也就少了。哦,对了,我家二娃子结婚的时候,他还来了,你们应该也见过。不过估计就是打了个照面儿,你不记得了。”
这下子张劲才恍然,怪不得之前觉着面善,原来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你就是三波哥啊,我听铁山大哥他们说过你。赶快起来,有啥事咱们进去说。”听到这位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是村中乡亲,而且还是总被铁山、三宝子他们挂在嘴边上的海三波,张劲马上就热情了起来。虽然来到海窝子村定居的时间尚短,但是张劲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海窝子村中一员了。俗话说,亲不亲一乡人。对于海三波这个海窝子村走出去的乡亲,张劲对待的态度自然与平常人不同。
虽然海三波挣扎了几下,不想起来,但是他的力气和张劲比起来可就差的太远了。就像小鸡和大象搬腕子,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最后在海聚福的劝解下,还是不得不半推半就的爬了起来。
三波爬起来后,就抓着张劲扶起自己的手不放,一边用力的摇着,一边苦苦的哀求起来:“张大夫,我知道你是大神医。你一定要救救我家乐乐啊!我求你了!”
见到三波满脸的急色,丝毫没有跟随自己进屋细谈的意思,张劲也只好反握着海三波的手,安慰着:“三波哥,您别急,慢慢说。乡里乡亲的如果能帮到,我张劲肯定不说二话。”
“我家乐乐她的病……这几年积蓄都光了……维持不下去了……”海三波人急嘴又笨,说了半天也没把事情说明白。越说不明白就越着急,越急就越说不明白,恶性循环之下,很快海三波的脸就憋的通红,声音也从断断续续开始变的哽咽,最后挺大的一老爷们更是忍不住的眼泪珠子一个劲儿的往下掉,嚎啕大哭。
张劲听铁山和三宝他们说过,这个三波虽然个头不高,但绝对是铁铮铮的一条汉子,原来还在村里的时候就是村里的头号壮劳力,干起活来跟牛犊子似的。而且为人特仗义,谁家有个难事、急事啥的需要帮忙,他肯定是第一个冲上来。再加上为人四海,隐然是他们那一辈的领头人物。就算现在搬到了城里,同在深市打工的乡亲们还常常受他恩惠。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各位搬个家、换个煤气瓶啥的事情,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虽然之前没有什么交往。但是通过乡亲们的讲述,这位三波哥留给张劲的印象应该就是那种鲁智深似的仗义豪侠,为了护持武松平安能千里相送的仁义大哥。但又何尝会想到,这么一个侠骨人物也有这样柔肠之时,甚至嚎啕大哭做出这种惺惺女儿态?
见到海三波情绪激动的已经语不成声,海聚福只好替他把事情讲了出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原来海三波口中的这个乐乐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也是海三波的独女,真正的家中掌上明珠。
海三波的老婆是他在厂里的同事,五六年前结的婚。按照海三波的年龄和村里的普遍情况来说,已经算是相当晚了。
但是家成的晚,幸福来的可不少。海三波踏实肯干,老婆也是持家好手,夫妻二人感情甚笃,小日子过得紧凑而甜蜜。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乐乐’后,把夫妻的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小家的生活过得更是其乐融融。
可惜好景不长,当乐乐三岁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脸和四肢开始出现水肿的现象,而且越来越明显。恨不得把宝贝女儿当自己眼珠子看的海三波夫妻发现后连忙抱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过出来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夫妻二人难以接受,竟然是严重的肾炎!
现在两年过去了,虽然夫妻二人倾尽全力的配合医院治疗,但是乐乐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到现在,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肾衰竭的症状。
而且乐乐两年多的治疗,已经花光了海三波家所有的积蓄,甚至连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别说现在医院还没有找到合适肾源,就算是有找到,他们也支付不起换肾手术的庞大费用。可以说他们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就在夫妻二人熬血榨髓,还在为了挽救女儿进行着最后努力的时候,就在夫妻二人已经心灰若死的等待女儿走到生命尽头到来的那一刻的时候。曾经被金子用一个屁放倒在鸡窝前的那个三毛子回到了城里,回到的工作单位销假,并在今天中午顺便去看望了这对夫妻。
当一直酒量甚豪的海三波三杯酒下肚就醉话连篇,嚎啕大哭的时候,三毛子提到了张劲。讲到了张劲那神乎其神近乎巫医的医术,让海三波夫妻再次燃起了一点希望。
虽然夫妻二人几年来曾经无数次捕风捉影的听说某某神医的名头,曾经无数次北上、西进、东行的拜访过无数的所谓名家神医、杏林国手,虽然每一次都是以失望告终,但是夫妻二人从不放弃哪怕一丝一毫挽救女儿生命的机会。这一次也不例外。
就在三毛子话音刚落,海三波就一下子就醒过酒来,在留下自己老婆在家里照顾孩子后,立刻放下了酒杯租了一辆车子直接赶回了海窝子村。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走,上车!我们现在就赶过去!”一俟海聚福说完,张劲就毫不犹豫的拉着海三波爬上了自己的车子。
张劲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安慰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海三波,“三波哥,您别着急。如果我有十分力气,我肯定拿出十二分的劲儿来。你的乐乐会没事的,放心吧,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114条件
在一处已经被乱停放的各种车辆堵住的路口下车,海三波在前面领路,张劲和海聚福在后面跟着。三人就这样弯弯绕绕的在农民房间的巷弄里走着。
在这里走路时刻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脚下有没有脏水坑、有没有人畜便溺,注意上方随时会泼下来的脏水和抛下来的垃圾,小心避开有大狗看守的大门……
似乎觉着自己住的地方实在是难以让张劲这位大神医落足,海三波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头说:“张大夫,真是不好意思。嗯,这里很脏……”
张劲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没事,我刚工作的时候,也在城中村住过一段时间。那地方虽然说是关内但是和这里也没啥区别。”
海三波扭过头去,继续在前方带路。跟在张劲身后的海聚福却接上了话头,“三波这孩子不容易。几年前他刚结婚那阵儿,家不住这儿。虽然也不大,但是却很干净。这两年是为了乐乐,才不得不把钱都省着花,所以才住到这么个地方来。”
解释完,海聚福又是一声嗟叹,“也怪我,一直以来都不知道他家乐乐的事,不然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才找你。而知道三波家事情的都是在城里做工的人,和你也没见过几次,对你又不了解。所以乐乐的病就这么给耽误了!要不然还能早俩月。”话语中满是唏嘘和感慨。
……
海三波家住在一栋农民房的八层顶楼,不用说,这又是房租最便宜的一户。
爬过又黑又窄又长又陡的楼梯,终于爬到了门前。这时候,连一向身体不错的海聚福都已经有些喘了。
当一个满面憔悴的中年妇女打开门看到海三波的时候,带着又渴望又害怕失望的声音颤巍巍的问:“张……大夫请……到了么?”
海三波没有回答,而是把张劲让了进去,向张劲介绍说:“张大夫,这就是我老婆,孩子就在那边,我带你过去。”海三波有些迫不及待,甚至连给自己老婆介绍的时间都舍不得。
张劲对海三波的老婆笑着点点头,刚刚喊了一句“三波嫂子!”这个女人就如之前的海三波一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的哀求着:“张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张劲已经是这位母亲最后的希望了,如果张劲再次摇头表示无能为力的话,那么她的乐乐剩下的生命也就只能用小时来计算了!
张劲知道,到了这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安抚都不如自己诊断后的一句‘能治’更好用。所以张劲在把三波嫂子扶起来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海三波现在住的这套蜗居十分狭小,只有一间,大约也就是八九个平米,一张三人同住的大床就占了整个房间将近一半的面积。西向一个两平米左右的阳台权充做厨房,卫生间就在阳台旁边,将将能摆下一个蹲便器的面积。
此时,大床上只有一个小女孩儿躺在上面。就算是自认心硬如铁的张劲看到小女孩儿的时候也忍不住心底一酸。稀疏的黄毛,脸上的浮肿触目惊心。这可是一个正处在最活泼年纪,最可爱年龄的孩子啊!
望诊、切脉后,张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还好,能治!
张劲毕竟只是宗师级医师,而不是掌管森罗十殿的阎王。也许他是现在世界上能治疗疾病最多的神医,但是他绝对不是能治疗世界上所有病症的神仙。
所以在给乐乐诊断之前,张劲的心也是悬在半空。如果张劲诊断后确定自己无法治疗乐乐的病的话,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海三波夫妇,自己的‘对不起’会不会成为这对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夫妇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诊断后,张劲抬起头来,正对向海三波夫妇四只‘希冀’与‘害怕’交织的目光,张劲先是给了两人一个安心的笑容后,又重重的点了点头:“能治!”
虽然只是轻轻的两个字,但是就像是千斤重的大锤一样有力,让这对夫妇顿时像是力气被抽空一般的软了下去,一时间涕泪滂沱,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息。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夫妇两人就像堕入梦境一般。孩子得救的喜悦,还有深怕自己幻听的惶恐交织在一起,让两人根本不知道该做出如何反应。
看着萎顿在地上默默流泪的海三波夫妇,张劲并没有上前去扶,也阻止了海聚福想要去扶的意图,只是默默的等着,等海三波夫妇清醒过来的那一刻。
张劲知道,几年来这对夫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凭着如海如山的父爱母爱才坚持到现在,当将要熄灭的希望之光因为自己而复燃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发泄。
足足半分钟过去,海三波才终于从如堕梦幻的精神状态中醒来,发现自己腿脚仍然软的像是沸水中煮了半个小时的面条一般用不上力,就干脆手足并用的爬到张劲身边,抓着张劲递过来的手,激动的问:“张大夫,你刚才说的是‘能治’,是‘能治’对吧!”
张劲先是手上用力把海三波‘提’到了床上,在床头靠好。又走过去把同样腿软脚软,被老公问话惊醒后,同样是满脸希冀与害怕交织的三波嫂子‘提’到海三波旁边,同样靠着床头坐好,才在二人对面坐下,用很铿锵肯定的语气说:“你们没有听错,我说的确实是‘能治’!”
海三波夫妻顿时嚎啕大哭,相拥而泣,心中终于确定的喜悦如爆炸一般膨胀开来。张劲知道,这对夫妻没事了,只要哭出声来,过去几年的郁结很快就会解开。身体经过调养,很快就会恢复。
看海三波夫妇哭的昏天黑地的,张劲也不去打扰,而是掏出了‘华佗针’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治疗。
见到张劲开始动针,这对爱女甚于自己性命的夫妻也连忙静了下来,深怕打扰到张劲的治疗。
虽然因为有人在周围观看的缘故,张劲不敢全力驭针,但是出自烈震北的《华佗针法》仍然看的三人眼花缭乱。落针时,时而快如飞梭,时而慢如飘雪;落针后,或捻、或点、或按、或搓不一而足,却都如清风浮云不带一丝烟火气息;起针时,或急如电触,或慢如拔山。
七八分钟后,当张劲的第一次针灸施完,第一次治疗结束的时候,海三波夫妇已经完全镇定了下来。看到张劲收针后望了过来,两人连忙不约而同的还以感激的笑容。虽然笑容中带着生硬的谄媚,但是却让张劲感到了其中十足的诚意。
张劲也还以淡然一笑后,才声音清朗的说:“既然你们已经平静下来了,那么我有话要说。”
见到包括海聚福在内的三个人都把视线集中到自己身上,等待自己下文,张劲才表情严肃的开口:“乐乐的病我能治,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115‘条件’的真面目与‘要求’
张劲的话,并没有让三人有很大的反应。而是继续一脸平静的等着张劲说出的条件。
海聚福面色平静,是因为他知道,张劲是有钱人,而且这个有钱人并不黑心,并不贪财。何况在海窝子村的这几个月,他的为人处世更是令人称道,同村认识张劲的人提到‘张神医’没有不翘大拇指的。人品相当不错,绝对不会提出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或者索要三波家支付不起的钱财。
海三波夫妇面色平静,是因为他们虽然对张劲还不了解,但是在他们心中,只要张劲能够治好自己的宝贝,那么无论他提出什么样苛刻的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是割股卖肉,夫妻俩也绝不含糊!
而且因为张劲已经是自己孩子活下去的最后希望,所以海三波夫妇也丝毫没有怀疑张劲是否真的能够救活自己家的宝贝!没有怀疑,确切的说,应该是不敢怀疑。因为如果张劲的‘能治’是骗他们的话,那个后果就太可怕了,他们不敢去想,也不想去想。
对于海三波夫妻的表现,张劲很满意。从那一脸平静坚定的表情,至少看得出来这对夫妇不是那种斤斤计较,什么时候都将利害得失放到天平上称量的人。初步看来,这种人值得一交!
“我的条件很简单。以后乐乐病好了以后,你们三个不许对任何人说出是我给她治的病。”说到这里,张劲声音变得更加郑重“聚福叔、三波哥,三波嫂子,你们能做到么?”
张劲不想惹麻烦。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他能够想到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场面。先是记者云集,把这件事情弄的人尽皆知。接着就是全市、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类病患蜂拥而至。
无拳无勇、无钱无权的苦哈哈们会苦苦哀求;剽悍拳头大的大哥们会威胁、色诱;有钱的阔佬、大款会那钞票当板砖敲门或者砸人;有权的大佬会通过各种渠道施压;那绝对不是张劲想要的生活。
当初刘老爷子以及他的那些知情老友也是曾经允诺过同样的条件,张劲才开始治疗的。
不同的是,张劲为乐乐治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愿意。
而当初帮助刘老爷子治病目的却远没有这么纯真罢了。支撑自己窝在海窝子生活的收入,以后可能会用到的保护伞,老四卫风的情面,才是自己动手给予治疗的主要原因。
张劲可以治人治病,但那需要他想治才行。
当屏息聆听的三人听到张劲提出所谓的条件后,忍不住都愣了,连呼吸都暂时忘记了。好一会,直到几人快要窒息的时候才被因为缺氧而紊乱的心跳唤醒,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尤其是海三波夫妻,当听到张劲治病有条件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想到了传说中的今生来世,‘做牛做马’和‘结草衔环’了。结果没想到所谓的条件竟然是这个!
这就像是在法院当庭宣判时,审判长先是满面激愤的说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满身罪孽罄竹难书,罪大恶极百死莫赎。但是到最后一句念到处罚决定的时候,却是‘判处罚金5元整,限期三十年缴清’!而且还是免息。
听到张劲的条件,海聚福露出一个早有所料的回信笑容。而海三波夫妻则是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
“就……这个条件?”再三确定自己不是幻听之后,海三波结巴的问。
张劲轻轻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条件!”
海三波夫妇可不是始终生活在桃花源般海窝子村中的村民,而是已经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大都市中打拼了多年的农民工。虽然二人还艰难的保持着从村子中带出来的淳朴,但是几年的大城市生活还是让他们知道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对于‘没有无缘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由的回报’更是耳熟能详。
所以这一刻,海三波夫妇看向张劲的时候,仿佛在他的脑后看到了一轮圣母的光环。嗯,玄幻了!
“我们保证做到,我们保证!谢谢,谢谢!”对于张劲的条件夫妻俩自是毫无异义的满口答应。对于张劲的慨然更是感激的重新让刚刚干涸的泪水淌满整个脸庞,笨嘴拙舌的只会颤抖着嘴唇反复念叨着‘谢谢’这两个字。
“不过我还有个要求!”似乎当初给刘老爷子治病时的恶趣味又来了,只是张劲这次说的却不再是‘难治’、‘能治’和‘不过’,而是变成了‘我有一个条件’和‘我有一个要求’。
两夫妻连忙用手抹干脸上的泪水,郑重的盯着张劲的眼睛,不迭的说:“您请说,您请说!”
“我现在就安家在咱们村里,而乐乐的治疗需要最少每天一次,要是城里、村里的来回折腾的话太麻烦了。我希望你们能让乐乐回到海窝子村里去住!”张劲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海三波说:“行,明天早晨我和你嫂子回趟厂子,给你嫂子办了离职手续后,我就送你嫂子带着乐乐回村去。”
张劲也点了点头:“那好,那就让嫂子带着乐乐住到我……嗯……咱们村里。哦,对了聚福叔,住到你家里方便么?”
路上海聚福曾经说过,海三波已经进城多年,村里就算是原来有房子,现在恐怕也不堪居住了。原本张劲是想让她们住在自己家里,这样自己为乐乐治疗也方便一些。但是转而又考虑到三波嫂子年龄不算大,也就是比自己长上三四岁的样子,如果真的住在自己家里,孤男寡女的就颇为不便。在乡下和在城市里男女合租一套房可不一样。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那样无疑会惹来流言蜚语,大家还不得以为自己以乐乐为要挟,逼迫三波嫂子干点啥呢。
所以一句话说到一半,张劲就不得不把话头生硬的转到海聚福身上。
海聚福毫不犹豫的点头,“方便,有啥不方便的?家里二娃子、三娃子都进城了,空房间多得是。家里每天就我和你婶子还有大娃子媳妇,我还觉着空的慌呢!三波媳妇就住我家好了。正好大娃子媳妇还能帮着三波媳妇照顾一下乐乐。”
见事情已经谈妥,张劲又向海三波要过纸笔,写了几十个字后交给他,嘱咐到:“这是一些要给乐乐治病用中药,你明天寻一家大一些的中药店去把这些药材买齐,送嫂子回去的时候一起带给我。”
张劲给海三波开出来的单子只有十几种中药材,虽然每种都不少,但是全是一些便宜货。估计最多也就花个千儿八百的,就算是如今海三波家的处境拮据窘迫,也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当然,张劲让海三波买的这些药都是配伍的辅药,而真正的几味主药,就需要张劲在系统商店中购买了。要知道,这些主药每一种都堪称是‘宝’,甚至是‘传说’级别。如果想要在现实中要购买的话,就算豪阔的一掷百万也未必弄得到。
海三波把张劲递给自己的单子小心仔细的折好后,妥帖的放进自己钱夹里,就塞在女儿照片的后面。然后才有些拘谨,小心翼翼的说:“张大夫,你看这诊金……”
条件是条件,要求是要求,诊金是诊金。心眼实在的海三波可没有打算把这事儿含糊过去。
张劲笑着摇了摇头,朝海聚福努了努嘴巴说:“聚福叔清楚,我这个人给乡亲们看病是不收钱的。如果要用到药的话,你们自己负担。但是治疗费用的话就算了,乡里乡亲的谈钱太伤感情。”
“这怎么能行!”海三波一脸激动的连忙说到。
“没什么,小张一直都是这样的。你心里记( 九项全能 http://www.xlawen.org/kan/2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