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阅读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也问过很多大学生,也曾听到过很多的解释,但都解释的不是很彻底,也难以让我信服。其实也就是一顿饭嘛,就是最后一顿饭嘛,大家尽情的吃,吃完了之后,大家就该上路了,各奔前程,各奔东西,不要再恋恋不舍。
提到“散伙饭”,我突然想到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似乎多了一层悲壮。
“散伙饭”终于是开始了,这次和以往都不同,吃饭的地方上了好几个档次,之前都一直是在学校北门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的,今天却选择了一处豪华的餐厅——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很豪华了。
不仅是地方豪华了许多,就连点的菜,也丰盛了很多,似乎今晚上,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私房钱,打算挥霍一空的样子。
大家也都陆陆续续的来到了这里,看样子,我和高致远,赵建宁,方德伟,韩军五个人算是来的最早的了,其实来的最早的应该是我曾经的班长吧,也是高致远他们现在的班长。不管怎么说,班长还是充分的发挥了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对了,准确的说,是充分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为此刻的班长已经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了。
三十三个人,似乎都来了,其实本来是三十二个的,本来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多了我一个。三十来个人,坐了三桌,男生坐了两桌,女生坐了一桌,其实女生只有八个人,还是有两个男生被“发配”到女生坐的那张桌子上了。我理所当然的就和高致远他们坐一块了。
其实就是让我坐到别的桌子上,我也不习惯啊,我也不会自在的,还是跟赵建宁他们坐一块吧,至少我们还有曾经的一年多的相处可以聊吧。
就在我们坐定了之后,我下意识的向女生那桌子看了一眼,也就是这一眼,让我的心重新抽搐了起来,也就是因为这一眼,我看到了李梦琪,似乎这一天,李梦琪的影子始终都没有离开我的大脑一样。
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可以看到李梦琪的侧面,突然觉得,她真的很漂亮,真的很有女人味了,那种漂亮,不会觉得艳,也不会觉得浓,就是那种自然的漂亮。我似乎被这种漂亮给迷住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虽说自己的内心在抽搐,可自己的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其实我的大脑已经向自己的双眼下达了好几个命令了,要求自己的双眼马上离开李梦琪,不要让别人看出来,也不要让李梦琪知道,但我的双眼还是没有服从大脑的指挥,还是死死的盯住了李梦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甚至觉得自己有些人格分裂的感觉了,甚至是变态的感觉了。
就在我强迫着自己移开双眼的那一刻,李梦琪却突然转过了头,她的双眼正好对上了我的双眼,我的大脑立刻一片空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似乎就是死亡之前的麻木,似乎就是失去了意识一样。今天白天的对视,多少还是有着车玻璃的隔挡,但此时的对视,却没有任何东西隔挡着,如果非要苛刻的说,那就是空气在隔挡了,是无色无味的空气,我们就这样,“鬼斧神工”的四目对视了……
对视的感觉真的很是奇怪,就好像是烈火燃尽的灰烬一样,虽说已经冷却了,但你还是可以看到曾经的激|情和热烈的。突然之间,我想到了一篇文章,一篇关于分手的文章,文章里说,两个分了手的人,一天之后的相遇,眼睛中充盈着泪水,眼睛中充满着渴望,渴望一天前的分手只是做梦而已,渴望着对方能够反悔;一周之后的相遇,眼睛里依然充满着泪水,只是眼睛中的渴望不再那么强烈了,似乎更多的是希望对方能多看一眼自己,似乎更多的渴望是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一个月之后的相遇,眼睛中的泪水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也许根本就没有泪水了,眼睛中不再是渴望了,更多的是祝福了,也许希望对方能够好好的生活,也许是希望对方能够记住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一年之后的相遇,眼睛中再也看不到泪水了,也看不到渴望了,似乎也看不到祝福了,更多的是一种悲伤,而且是短暂的悲伤,脸上却多了一丝微笑,似乎是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能够微笑着面对现实了;三年之后的相遇,眼睛中没有了任何的感情,脸上的微笑更加的自然了,也许会主动的上前打个招呼,似乎大家已经成为客人了;七年之后的相遇,一切恢复平静,也许可以自然的讨论着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妻子,可能更多的共同话题就是自己的小孩子了。
哲人说过,七年的时间,可以忘掉人生中的任何事情,无论这事情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也许这哲人说的对,七年时间,的确可以让一切事情变成过去,可以让一切事情化成乌有,至少也是深深的埋藏于心底,心底的最深处。
此刻的我们,已经是两年多的相遇了,我从她的眼睛里看不到泪水,也看不到渴望,也看不到希望,更加看不到感情,那种眼神,很复杂,真的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眼神的冷漠就如同是对待陌生人一样,但那种冷漠的深处,却残留着许多熟悉,只是这些熟悉,不再是那么容易看得到了。
我们就这样,对视了几秒钟,双方都自然的转过了头,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了,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对于这样的冷漠,我的心更加的疼了,这种疼痛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自责,最后,变成了一种自嘲,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疼痛,也是自作自受,自食恶果而已。这样的结果,我只有独自的承受,也许她也是一样,也是独自承受,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想法,不同的是,我是主动者,主动放弃了她,她是被动者,被选择了,对于她来说,我的放弃,她只能慢慢的接受。
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开始吃饭了,还是老规矩,吃饭之前,先喝三杯酒,不但是喝酒,而且这三杯酒还都有说辞。
第一杯酒,敬的是大家的前程,已经毕业了,马上就要离别了,希望大家离别之后,都能有个好的前程,都能有个好的工作,都能更加顺利的适应社会生活;第二杯酒,敬的是大家的友谊,无论将来大家在哪里,无论是天涯,还是海角,希望大家能多多联系,多多鼓励,相互搀扶着,共同进退,当然,也一定不能够忘记那句话——苟富贵,莫相忘。第三杯酒,敬的是大家的过去,离别就意味着人去楼空,就意味着物是人非,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生活下去,无论是感情的尽头,还是生活的尾声,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只有活着,才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不是梦。
三杯酒下肚,似乎有些胀了,但刚才那一番“豪言壮志”,确实让大家的兴致变的浓了起来,吃饭的气氛也热烈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聊天了,各自说着各自的打算,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显得比较的轻松,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工作,显得有些慌张,也有些迷茫。
高致远已经找到了工作,他本来就是那种肯吃苦的人,也是那种肯下功夫钻研专业技术的人,所以他能找到工作,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高致远说,他打算先干三年再考虑吧,如果有发展的前途,他就继续干下去,如果没有,他可能考虑跳槽,或者是转行。其实他也就签了三年的合同。
赵建宁,自从他大一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了,那时候听他说,他毕业了就有工作,公务员,也就是打算从政了。其实他之所以如此的目标明确,只是因为他们家的社会背景好,有关系,他有这个把握从政,他有这个把握考上公务员。此刻的他,显得信心十足,一副当官的姿态。其实他的选择是正确了,只要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是好事,工作不分什么高尚和龌龊的,他只是走了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只是充分的利用了社会关系的道路。当然,我们不会因为他利用了社会关系而鄙视他,反而我们会尊重他,毕竟他还是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吧。
方德伟,曾经也是努力钻研过专业技术的,还记得大一那时候,他很喜欢去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看的都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书籍,那时候,我还是挺佩服他的,大家都在为解放而高兴,都在充分的享受着大学生活,而他却还是保留着高三那时候的作风,努力学习,以此充实生活。但听他说,好像是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他就不是那么努力了,也许是因为买电脑了,也许是他对技术的兴趣不是很浓了,从那时候开始,他说他就很少去图书馆了。此刻的方德伟,显得有点无奈,他说他会回家的,至于回到家中做什么工作,他目前也说不清楚。
韩军,四年了,还是没有成熟多少,甚至是没有成熟,说话总是让你抓狂,似乎他的思维模式和一般人的不一样,跳跃性很大。做事还是那样不经过大脑,他做事总是让你觉得不放心,真的很像个小孩。四年了,他也确实没有谈过恋爱,听赵建宁说,韩军倒是曾经喜欢过一个女生,回到宿舍里,就说那个女生有多么漂亮,就说那个女生有多么的好,似乎那个女生在他心目中已经上升到“神仙”的境界了。后来,赵建宁怀着好奇的心理,让韩军把那个女生约出来一块吃个饭。听赵建宁说,当他见到传说中的那个女生时,他真的有种想扁人的冲动,他真的怀疑韩军的审美观,用赵建宁的话说,就是长得太对不起大家了,大有一种没有经过整容的棒子模样。也许赵建宁的反应有些夸张吧,但至少可以让大家明白,那个女生,其实长的不漂亮。至于性格好还是不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次吃饭,他们都喝酒了,别人都是稍微的喝了一点,结果那个女生却使劲的吹牛,说她的酒量一流,结果在两瓶啤酒下肚之后,失去了知觉,简直就是烂醉如泥,还是韩军把那个女生背到了女生宿舍里的。说起来,也算是件丢人的事情了。此刻的韩军,还是那个呆头呆脑的样子,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打算,也不是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样子,真的你很难知道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在热闹的讨论着自己的前途,都在讨论着自己的计划,有的人打算继续考公务员,他们说公务员的待遇好,工作也稳定,当官,既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光宗耀祖,好处多多,自然选择的人就多了。有的人打算考研,继续学习,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吧,也许他们目前对于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是很满意吧,总之,选择了考研的同学,还是喜欢继续读书,也许只有读书,才能不会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吧,至少不会早早的就考虑生存的问题吧。有的人打算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希望自己能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个天地可能不会很大,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天地,自己还是可以得到一点自由的,自己当老板,这个梦想不错啊,也很有挑战性。
大家还是继续的讨论着,我忽然间陷入了迷茫,我该何去何从呢。我目前的工作,自己看不到什么提升的空间,自己也看不到什么前途,毕竟自己是个司机,没有大学文凭,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自己想不到什么计划。
听着大家的人生计划,自己更多的是自惭形秽,毕竟自己是个打工仔,不能跟“天之骄子”相提并论啊。
我的未来是什么,我的前程是什么,我自己真的是想不明白啊,似乎我的未来就是程老板了,似乎我的前程就是由着程老板来决定了,我的计划,似乎都是希望能为程老板做事,没有想过要打拼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更多的时候,就是接受社会的安排。
突然,大家的话题转向了我,其实针对我这个人,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也就是因为我开的那辆车子,提起了大家的兴趣,这个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我开的那辆车子开始了。我本不想再谈起那辆车子的,结果看着大家的兴致很高,我也就配合着大家,尽量低调的配合着,我始终没有忘记,那辆车子是车队的,我只是个司机而已这个现实。
在座的同学,还是有人认出了那辆车子,他们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丰田凯美瑞,属于中档次的轿车,在中档次的轿车里面,算是一辆性价比很高的车子了。其实我也知道,丰田凯美瑞的外形就和奥迪A4的外形差不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山寨的。可虽然是这么说,但丰田凯美瑞毕竟还是日韩系列的车,性能方面还是不敢跟欧美系列的车比,日韩系列的车子在省油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再加上它的价钱经济实惠,所以日韩系列的车子成为了中国人民中档层次消费的首选了。
俗话说,老鼠再大它也是老鼠,猫再小也是猫,我开的毕竟是汽车啊,毕竟是轿车啊。对于轿车,大家不是对车子本身感兴趣,大家感兴趣的是开车子的感觉,是那种所谓“身份体现”的面子感受,我也承认,你开着汽车和你骑着自行车,真的是有区别,如果是在泡妞,我相信,人家肯定是选择坐汽车,而不是坐自行车,毕竟大家是抱着玩的心态。而面前的这些人,似乎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
对于大家的兴致,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我知道开车的辛苦,我也知道给别人开车的苦衷,许多事情,其实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的,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它的两面性的,只是大家关心了光鲜的那一面而已。
“散伙饭”继续吃着,大家还是继续的聊着天,一个话题换着一个话题,似乎大家有着更多的话题,似乎大家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喝酒的时间了,大家尽情的喝酒,尽情的释放着内心中的能量。
偶尔也会有别的同学来给我敬酒,顺便会夸一下车子,我也只是微笑着回应,所谓一切都在酒中,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说了吧,把酒喝了,就明白了。虽说话是这么讲,但我还是不能够明白,不能明白除了肚子胀之外,这酒中到底还有什么其它的东西,或者是其它的意义。也许是我太不感性了吧。
女生那边似乎也热闹了起来,也许是开始喝酒了吧。我原以为女生是不怎么喝酒的,没想到,她们的酒量大的让我吃惊,我几乎不敢上前和她们喝酒的,我怕在她们面前丢人,我怕被她们给比下去。
李梦琪也喝酒了,似乎还喝的不少,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在场的原因,让她有种“借酒消愁”的感觉呢,还是本来就是想一醉方休的。说实话,我还是不太喜欢女生喝酒的,我总是觉得,喝酒就是伤身体,男生可以豪迈一下,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一醉方休的,但是女生不能够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的。
虽说自己不喜欢女生喝酒,但自己并不会傻里傻气的上前阻拦的,毕竟是“散伙饭”了,大家要的是释放,大家要的是发泄。
也许我真的是应该放开自己了,也许我真的是应该脱掉自己的伪装了,自己活得真的是有点累了,虽说我眼前的这些同学,仍然需要向家人要生活费,但他们会释放自己,他们会发泄自己,会彻彻底底真真实实的做回自己的,而我,似乎想的很多,似乎顾虑很多,总是没法真真实实的做回自己。
说真的,我真的很想上前去,和李梦琪喝杯酒的,喝酒不是为了让她原谅我,也更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的,我已经见过她的男朋友了,之前只是听说,现在已经见过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经为实了,我就不会再有什么幻想了。和她喝酒,我只想安慰一下自己,同时也祝福一下她,我真的是希望她能过的比我好。
但自己始终还是没有那个勇气,还是没有主动上前和李梦琪喝酒的。
也许是酒喝的太多了,也许是大家太压抑了,最后,大家竟然喝到哭,女生哭了,男生也哭了,甚至连我都哭了。大家都有一段伤心的经历,今天的“散伙饭”,算是个很好的机会,是个可以尽情的哭的机会。
看着大家的眼泪,我似乎觉得这个世界真实了,我似乎觉得大家都把真情流露出来了,这样的场面,真的值得人感动。
就在大家流泪的时候,不知道谁提议了一下,提议说,如果谁还有什么心事的话,就赶紧解决吧,就赶紧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吧,失去这个机会,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说出来了。这个提议真的很煽情,我似乎有种很强烈的冲动,但我还是站在了原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更多的是种等待了。
就在我发呆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这个人正是自己一直都不敢面对的李梦琪。我抬起了头,看着她的脸,我不知道说什么。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眼泪,她的手里端着啤酒,我明白她的意思,我赶紧端起了自己的啤酒,准备和她干杯。
似乎我们之间都有很多话要说,似乎我们之间都有很多的疑惑需要对方解释,但我们最终都没有说出来,我总是觉得自己的喉咙里有个什么东西,老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给压了下去。我们就这样,默默的又对视了一会儿,慢慢的碰了杯,一口气喝了精光。
喝完酒的李梦琪,没有说什么祝福之类的话,也没有说什么离别之类的话,就对我说了三个字,说完这三个字后,她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了下来,说完这三个字后,她也就转身离去了,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身旁。
而我,听了这三个字后,始终没有动过,就那样呆呆的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的站在原地,直到“散伙饭”的结束。
这个三个字就是——你混蛋。
“你混蛋”,也许就只是一种发泄,也许包含的意义更多,这三个字的含义,也许只有我和她能够读懂吧。
第四十七节 物是人非
集体照也照了,“散伙饭”也吃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剩下的,更多是悲伤,更多是眼泪了。
该要离开的人,终究是要离开的,背上自己的行李,默默的走向火车站,也许身后还是跟着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彼此都不说话,都是默默的走着,默默的一步一步的走向目的地。这不是逛街,也不是一同游玩,而是送行,送行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今后不会经常看到了对方了。
就这样,默默的走到了公交车站,默默的等待着去火车站的公交车。看着公交车缓缓驶来,随着拥挤的人群,挤上公交车,还是默默的站在自己的朋友身边,默默的陪着他或者是她,向着火车站进发。
目的地,终究是会到的。当公交车到达火车站后,再继续默默的跟着好友下车,然后还是默默的拿着行李走向火车站的入口处。走向火车站入口的时候,偶尔会说上几句话,其实都是互相安慰的话,都是互相祝福的话,也许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也许是一个美好的希望,总之,目的都是想让走的人,能够有个轻松的心情离开,离开这个城市,离开这个曾经待了四年的城市,也许这个城市对于那些要走的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个火车站应该是最熟悉的了,除了生活和学习了四年的学校之外,也许那些走的人经历的最多的地方,就应该是火车站了。
火车站的人还是那么的多,甚至是更多,比往常多了很多。到处都能看到踏上回家的路的学生,也许他们也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他们是提前放了暑假的在读大学生,到底是在读,还是已经毕业,其实你大可从他们的脸上的表情知道。
在读大学生的脸上,更多的是高兴,更多的是激动,毕竟回家的感觉还是挺好的,而且还知道,自己只是回家度暑假,假期满了还是会回来,并没有那种离别的悲伤。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脸上看不到高兴,也看不到激动,更多的是悲伤和迷茫,因为自己心里明白,这样的离别,也许就是永远的离别了,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不仅是离别,而且还要面对未来,自己的毕业,就意味着要踏入社会,就意味着要工作,就意味着要养活自己,很多的责任,很多的负担,很多的义务,就要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甚至它们到来的速度让你无法预测,甚至它们的到来让你无法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总是要面对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是尽量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看着自己的好友慢慢的走进火车站的入口,似乎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似乎自己的心里一阵酸酸的难受,无论怎样,该走的人终究还是要走。
终于,自己的好友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了,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再也听不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了,再也无法一同喝酒聊天了,再也无法一起冒着大大的太阳打球了,再也无法一起偷偷的瞄校花了,再也无法一起泡网吧了,再也无法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了,再也无法一起开“卧谈会”了,再也……
似乎就在这一瞬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曾经的那些美好时光,都已经变成了过去了,曾经的那些欢声笑语,都已经变成了回忆了,曾经的那些熟悉的生活,都已经变成了昨天了,离别,其实就是一瞬间。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到好友坐的那列火车开动的时间了,虽说自己不曾亲自看着那列火车开走的情形,但此刻的自己,还是可以想象那个情景的。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火车慢慢的开动了,那“咣当咣当”的声音,慢慢的由慢变快,火车慢慢的消失在前方,直到铁道的尽头什么都看不见。
手机响了,不是电话,而是收到了短信,也许是自己的好友情绪不是很好,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正在哭泣的原因吧,所以不方便直接打电话,于是就发了一条短信。
短信的内容很简单,感受不到任何的诗情画意,很简单的几个文字,表达了一个很简单的意思,但这简单的几个字,这简单的一个意思,却能让人心里一阵的酸痛,却能让人心里一阵的难受。
该走的人终于还是走了,没有了悬念,火车不会返回的,走了的人,也不会再重新见到的。那列火车,带走了自己的好友,也就带走了自己的思念,也就带走了熟悉的身影和熟悉的声音,一切都随着那列火车的消失而变成回忆了,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了,今后的生活,也就只能靠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让自己想起已经离开的好友了。
火车站的人还是那么多,不断的有人进入火车站的入口,同时,也不断的有新的人群涌向火车站,火车站,就只是大家的一个中转站,不是始发点,也不是目的地,大家只是通过火车站,从自己的始发点,走向自己的目的地。而对于火车站的人,也只是自己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已,这样的过客,无法引起你的注意,无法成为你的回忆,很多的过客,也只是从你身边轻轻擦过而已。
大家还是那样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还是那样匆匆忙忙的继续着自己的事情,你无法让时间倒退,你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样,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吧。
最后一次回头看看火车站的入口,再重新回味一下刚才发生的一幕幕,希望这最后的一次回味,能让自己记忆的更加深刻。也许这最后的一次回头,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死心而已,其实自己真的很明白,走了的人,不会再回来了,即使是回来,也不应该从入口出来。但是对于火车站的出口,自己却不会去看的,因为火车站的出口处,没有发生过值得自己记忆的事情。
怀着失落的心情,再慢慢的走向回去的公交车站,继续默默的等待着回去的公交车。随着公交车的开来,还是默默的挤上公交车,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进发。
默默的坐在公交车上,也许是在回忆着刚才发生的每一个画面,也许是默默的想着自己的未来,也许是默默的自己发呆吧。这样的时间,不应该有所谓的欢声笑语,不应该有所谓的美好时光,这样的时间,也只能是这样默默的了,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吧,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吧。
终于,回到了学校。学校还是那个熟悉的学校,但这个熟悉的学校中,似乎已经看不到那么多的同学了,更多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来来往往的生面孔。自己的那些同学,已经不知道回去了几个了,也许该回去的都回去了吧,也许该回去的还正在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吧。总之,该回家的,终究是要回的,只是时间的前后而已。
回到宿舍里,宿舍还是那个曾经住了四年的宿舍,宿舍天花板上的风扇依然“吱吱”做声,一阵阵的风吹过来。似乎今天的风扇凉快了很多,也许是平日里的人太多吧,也许是平日里的风扇不“努力工作”吧,也许是平日里的自己,从来就没有冷静下来吧,正因为这样,所以才忽略了风扇带给自己的凉爽。
空荡荡的宿舍,除了“吱吱”做声的风扇,就剩下自己的呼吸声了,偶尔会参杂着一些自己的脚步声,这样的寂静,似乎还是第一次啊。这样的寂静,同时也很让人不适应,昔日热闹惯了,突然寂静了,真的有些孤独和寂寞啊。
那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似乎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甚至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奈何自己的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
自己的上铺已经是一张空床位了,那个曾经让自己无法睡好觉的兄弟,如今已经离开了,似乎自己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了,倒是有些想他了,没有了他翻身的动静,似乎自己还睡不踏实了。一切似乎都是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习惯,这样的习惯,也许平日里无法让人察觉,但此刻,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都是那么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让自己的心有种闷闷的疼痛,让自己的心有种缺失的痛,让自己的心有种惴惴的痛。那种痛不是剧痛,也不是撕心裂肺的痛,而是那种隐隐作痛,一时不会让你麻木,也不会让你痛够,自始至终,都是那种隐隐的痛,自己无法麻木,也就是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那种痛。
这种痛,让自己无法专心的干别的事情,这种痛,让自己无法平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痛还会继续,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痛,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痛才能让自己麻木,自己只能继续忍受着这样的隐隐作痛。
这样的寂寞和孤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因为自己也终究是要离开学校的宿舍的,自己也终究要离开那个住了四年的宿舍的,虽说是依依不舍,但还是要离开的。
宿舍楼门口的黑板上,醒目的写着限期离开宿舍的日期,自己应该明白,就是自己不走,时间到了,自然会有工作人员赶你走的,这里不是长久逗留之地。同时,自己也该明白,学校不是慈善机构,不会收留你的,纵使你在大街上乞讨,就从毕业的那一刻起,基本上跟学校的关系不大了,学校的作用,就是把你平安的培养四年,然后再平安的把你送出校门,从此之后,你就不是学校的学生了,最多也只是学校的校友而已。而学校只对学生负责,只给学生提供求学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空间,对于校友,除了表面的欢迎之外,就跟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如今的自己,也早已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了,所以学校,也就不是自己待的地方了,自己需要踏入社会,自己需要有个好点的工作,自己需要养活自己,自己需要生存,自己需要挣钱,自己更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负担。
临走之际,最后一次打扫一下宿舍的卫生,最后一次关一下风扇,最后一次检查一下宿舍的公共设施,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锁门了。
看着空空的宿舍,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来——人去楼空,席散茶凉。
背着自己的行李,来到宿舍楼管理室,把宿舍里的所有的相关钥匙进行上交,最后一次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学弟学妹的“注目礼”中,孤独的离开学校,寂寞的踏入社会,就像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一样,慢慢的融入到这个缤纷多彩的社会中。
这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离校经历,一段悲伤的经历,一段孤独的经历,一段寂寞的经历,但这样的经历,谁都无法避免。
其实,我自己真的是没法有这样的经历的,因为自己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我很早就被学校给“清理”了。很多的体会,其实都是我听别的同学说的,我所写的,其实并不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高致远他们的经历的综合。
虽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经历,但他们的经历,我也似乎能够体会的到,那种离别的感觉,我能够体会,那种悲伤,我能够体会,那种孤独,我也能够体会,那种寂寞,我更加能够体会。
高致远他们,我没能送的上,所以,他们是各自陆陆续续的离开学校的,我也知道,我没能送他们,他们也能够理解我。男生,不会太注重那些小节的。其实我也是真的没有时间,“朝八晚六”的工作,让我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什么事情,似乎都是有意外的。对于李梦琪的离开,我还是悄悄的送了的。对于我的送别,她根本就不知道,因为我在暗,而她在明。
本来是不必要送她的,因为我明白,她的男朋友肯定会送她的,而她可能最需要的也是她男朋友的送别,对于别人,她可能并没有那么在意。
但对于我自己,我更加明白,也许这次偷偷的送别,就成为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了,我始终还是无法放得下她,就连这最后一次见她的机会,都不想放弃。通过各种渠道,我打听到了李梦琪离校的准确时间,以及详细的列车座号。
为了送别李梦琪,我还是死皮赖脸的向车队请了假,算好了时间,我偷偷的来到了学校,来到了李梦琪的宿舍楼下。这个宿舍楼下,我真的是很熟悉。这个地方,曾经的我,不知道等了多少回,我们曾经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只不过现在的自己,却算不上是“旧地重游”,即使是送别,还是要像做贼似的,害怕被别人发现。
为了这次“秘密行动”,我特意买了一顶帽子,外加一副眼镜。因为是夏天,自己也不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自己没有那么笨,搞个“掩耳盗铃”。改变了造型的自己,悄悄的躲在远处,默默的看着李梦琪从宿舍楼下来,看着她“小鸟依人”的扑到了她男朋友的怀里,看着她身后跟着的那几个女生。
李梦琪的那几个好姐妹把她和她男朋友送到公交车站后,就和李梦琪挥泪告别了,也许她们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这对即将要离别的恋人吧,其实她们的尽早离去,也是件好事,迟早都是要离开的嘛。
看着李梦琪和她男朋友上车后,我才站到了公交车站上,继续等待下一辆公交车。幸亏公交车的发车间隔时间比较短,不至于让他们走的太远。
终于,我也到火车站了,我小心翼翼的搜索着他们的行踪,最终,我还是看到了他们。他们刚刚从买站台票的窗口离开,看着他们离开之后,我迅速的上前,通过微笑和请求,我没有排队,还借用了一下别人的火车票,购买了一张站台票,和李梦琪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混入了火车站的候车室。
候车室的情况并不乐观,到处都是人,甚至你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坐的地方。我还是和李梦琪他们保持着距离,我还是像做贼似的,害怕被他们发现。李梦琪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那次的离别,不仅仅是她男朋友一个人送她的,还有一个人送别了她,只不过这个人始终都没有露面,始终都没有让她发现。
李梦琪坐的那列火车还没有开始检票,她抓紧时间和她男朋友说着告别的话,能看得出来,他们两个都显得是那么的悲伤,脸上写满了不舍,李梦琪的眼中还流着泪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的心里一阵酸痛,真的好像是吃醋的感觉,只是吃醋的感觉单单的是酸,而此刻的我,感觉是一阵的酸痛。
也许她的面前应该是我的,而不是现在的那个男生的。可惜啊,天意弄人,我又能如何,我只能从远处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听不到他们的说话,也看不清楚他们的口型,所以只能靠着想象。
那辆火车终于是检票了,候车室的人都站了起来,拥挤着,向着检票口走去。我依然跟在他们的后面,只不过是和他们两个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已。
过了检票口后,就是急急忙忙的奔向火车了。我随着拥挤的人流,一边紧紧的盯着李梦琪的身影,一边努力的让自己记住发生的每一个画面。
李梦琪和她男朋友走到了第十三节车厢,他们出示了车票,李梦琪的男朋友帮着李梦琪把行李搬上了车厢,我因为怕被他们发现,所以没有上车,只是远远的站在站台上等待,因为我知道,他们还会下来的,他们应该会拥抱的,甚至是亲吻的,离别的拥抱,离别的亲吻,一切的一切,也许对于他们,也是最后一次了吧。
不一会儿,李梦琪和她男朋友就从车厢里走了下来,来到站台上。李梦琪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她的男朋友抚摸着她的头发,似乎是在安慰,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啊,只可惜,这幅画面里的男主人公不是我,我只能躲在暗处看着这幅画面,我是多么的嫉妒啊,我是多么的羡慕啊,我是多么的恨啊。但无论是嫉妒,还是羡慕,还是恨,我都无法成为男主人公的,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记住李梦琪的每个表情,在我想念她的时候,可以假想一下,可以把我假想成那个男主人公。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出乎我的意料了,离别的拥抱,离别的亲吻。离别的场面,总是那么悲情的,总是那么让人难受的,但火车不会因为你的悲情和难受就推迟出发的时间的,火车终究是要开动的。
随着一阵长长的哨声,列车员催促着站台上的旅客,催促着他们尽快上车。在列车员的催促下,李梦琪依依不舍的走上了车厢,不时的回头看站台上的他。这样的场面,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句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此刻的李梦琪,不是五里一徘徊,而是一步一徘徊。火车终于是开动了,缓缓的离开车站,火车里面的李梦琪,使劲的向着外面挥手,眼泪已经肆意的在她脸上流淌了。我知道她给谁挥手,但我不在乎,我在乎的就是能看到她。
我默默的向她挥手告别,同时也在默默的在心里为她祈祷,希望她一路顺风,也希望她能尽快适应社会,尽早的成长起来。
看着远去的火车,我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也许是不舍,也许是死心,总之,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曾经爱我和我爱的女生,从这一刻起,我再也见不到了,也许她不会再想起我,但我还是会想起她的。感情其实就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一切都迟了,即使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但后悔之余,自己还是会想起对方的,也许是一种牵挂,也许是一种单相思,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明白。
真的,一切都成为过去了,一切都成为回忆了,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了。我能够做的,也就是珍惜这样的回忆了,也许七年之后,这样的回忆不再有了,但毕竟现在还是没有过七年吧。
真心的希望,李梦琪能够比我过的好,能够比我生活的好。
第四十八节 再次高升
他们毕业了,该离开的,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对于那些离开的人,也许意味着开始,也许意味着结束,或许是事业上新的起?( 狼人模样的人生 http://www.xlawen.org/kan/266/ )
提到“散伙饭”,我突然想到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似乎多了一层悲壮。
“散伙饭”终于是开始了,这次和以往都不同,吃饭的地方上了好几个档次,之前都一直是在学校北门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的,今天却选择了一处豪华的餐厅——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很豪华了。
不仅是地方豪华了许多,就连点的菜,也丰盛了很多,似乎今晚上,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私房钱,打算挥霍一空的样子。
大家也都陆陆续续的来到了这里,看样子,我和高致远,赵建宁,方德伟,韩军五个人算是来的最早的了,其实来的最早的应该是我曾经的班长吧,也是高致远他们现在的班长。不管怎么说,班长还是充分的发挥了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对了,准确的说,是充分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为此刻的班长已经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了。
三十三个人,似乎都来了,其实本来是三十二个的,本来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多了我一个。三十来个人,坐了三桌,男生坐了两桌,女生坐了一桌,其实女生只有八个人,还是有两个男生被“发配”到女生坐的那张桌子上了。我理所当然的就和高致远他们坐一块了。
其实就是让我坐到别的桌子上,我也不习惯啊,我也不会自在的,还是跟赵建宁他们坐一块吧,至少我们还有曾经的一年多的相处可以聊吧。
就在我们坐定了之后,我下意识的向女生那桌子看了一眼,也就是这一眼,让我的心重新抽搐了起来,也就是因为这一眼,我看到了李梦琪,似乎这一天,李梦琪的影子始终都没有离开我的大脑一样。
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可以看到李梦琪的侧面,突然觉得,她真的很漂亮,真的很有女人味了,那种漂亮,不会觉得艳,也不会觉得浓,就是那种自然的漂亮。我似乎被这种漂亮给迷住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虽说自己的内心在抽搐,可自己的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其实我的大脑已经向自己的双眼下达了好几个命令了,要求自己的双眼马上离开李梦琪,不要让别人看出来,也不要让李梦琪知道,但我的双眼还是没有服从大脑的指挥,还是死死的盯住了李梦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甚至觉得自己有些人格分裂的感觉了,甚至是变态的感觉了。
就在我强迫着自己移开双眼的那一刻,李梦琪却突然转过了头,她的双眼正好对上了我的双眼,我的大脑立刻一片空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似乎就是死亡之前的麻木,似乎就是失去了意识一样。今天白天的对视,多少还是有着车玻璃的隔挡,但此时的对视,却没有任何东西隔挡着,如果非要苛刻的说,那就是空气在隔挡了,是无色无味的空气,我们就这样,“鬼斧神工”的四目对视了……
对视的感觉真的很是奇怪,就好像是烈火燃尽的灰烬一样,虽说已经冷却了,但你还是可以看到曾经的激|情和热烈的。突然之间,我想到了一篇文章,一篇关于分手的文章,文章里说,两个分了手的人,一天之后的相遇,眼睛中充盈着泪水,眼睛中充满着渴望,渴望一天前的分手只是做梦而已,渴望着对方能够反悔;一周之后的相遇,眼睛里依然充满着泪水,只是眼睛中的渴望不再那么强烈了,似乎更多的是希望对方能多看一眼自己,似乎更多的渴望是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一个月之后的相遇,眼睛中的泪水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也许根本就没有泪水了,眼睛中不再是渴望了,更多的是祝福了,也许希望对方能够好好的生活,也许是希望对方能够记住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一年之后的相遇,眼睛中再也看不到泪水了,也看不到渴望了,似乎也看不到祝福了,更多的是一种悲伤,而且是短暂的悲伤,脸上却多了一丝微笑,似乎是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能够微笑着面对现实了;三年之后的相遇,眼睛中没有了任何的感情,脸上的微笑更加的自然了,也许会主动的上前打个招呼,似乎大家已经成为客人了;七年之后的相遇,一切恢复平静,也许可以自然的讨论着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妻子,可能更多的共同话题就是自己的小孩子了。
哲人说过,七年的时间,可以忘掉人生中的任何事情,无论这事情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也许这哲人说的对,七年时间,的确可以让一切事情变成过去,可以让一切事情化成乌有,至少也是深深的埋藏于心底,心底的最深处。
此刻的我们,已经是两年多的相遇了,我从她的眼睛里看不到泪水,也看不到渴望,也看不到希望,更加看不到感情,那种眼神,很复杂,真的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眼神的冷漠就如同是对待陌生人一样,但那种冷漠的深处,却残留着许多熟悉,只是这些熟悉,不再是那么容易看得到了。
我们就这样,对视了几秒钟,双方都自然的转过了头,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了,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对于这样的冷漠,我的心更加的疼了,这种疼痛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自责,最后,变成了一种自嘲,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疼痛,也是自作自受,自食恶果而已。这样的结果,我只有独自的承受,也许她也是一样,也是独自承受,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想法,不同的是,我是主动者,主动放弃了她,她是被动者,被选择了,对于她来说,我的放弃,她只能慢慢的接受。
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开始吃饭了,还是老规矩,吃饭之前,先喝三杯酒,不但是喝酒,而且这三杯酒还都有说辞。
第一杯酒,敬的是大家的前程,已经毕业了,马上就要离别了,希望大家离别之后,都能有个好的前程,都能有个好的工作,都能更加顺利的适应社会生活;第二杯酒,敬的是大家的友谊,无论将来大家在哪里,无论是天涯,还是海角,希望大家能多多联系,多多鼓励,相互搀扶着,共同进退,当然,也一定不能够忘记那句话——苟富贵,莫相忘。第三杯酒,敬的是大家的过去,离别就意味着人去楼空,就意味着物是人非,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生活下去,无论是感情的尽头,还是生活的尾声,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只有活着,才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不是梦。
三杯酒下肚,似乎有些胀了,但刚才那一番“豪言壮志”,确实让大家的兴致变的浓了起来,吃饭的气氛也热烈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聊天了,各自说着各自的打算,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显得比较的轻松,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工作,显得有些慌张,也有些迷茫。
高致远已经找到了工作,他本来就是那种肯吃苦的人,也是那种肯下功夫钻研专业技术的人,所以他能找到工作,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高致远说,他打算先干三年再考虑吧,如果有发展的前途,他就继续干下去,如果没有,他可能考虑跳槽,或者是转行。其实他也就签了三年的合同。
赵建宁,自从他大一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了,那时候听他说,他毕业了就有工作,公务员,也就是打算从政了。其实他之所以如此的目标明确,只是因为他们家的社会背景好,有关系,他有这个把握从政,他有这个把握考上公务员。此刻的他,显得信心十足,一副当官的姿态。其实他的选择是正确了,只要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是好事,工作不分什么高尚和龌龊的,他只是走了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只是充分的利用了社会关系的道路。当然,我们不会因为他利用了社会关系而鄙视他,反而我们会尊重他,毕竟他还是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吧。
方德伟,曾经也是努力钻研过专业技术的,还记得大一那时候,他很喜欢去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看的都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书籍,那时候,我还是挺佩服他的,大家都在为解放而高兴,都在充分的享受着大学生活,而他却还是保留着高三那时候的作风,努力学习,以此充实生活。但听他说,好像是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他就不是那么努力了,也许是因为买电脑了,也许是他对技术的兴趣不是很浓了,从那时候开始,他说他就很少去图书馆了。此刻的方德伟,显得有点无奈,他说他会回家的,至于回到家中做什么工作,他目前也说不清楚。
韩军,四年了,还是没有成熟多少,甚至是没有成熟,说话总是让你抓狂,似乎他的思维模式和一般人的不一样,跳跃性很大。做事还是那样不经过大脑,他做事总是让你觉得不放心,真的很像个小孩。四年了,他也确实没有谈过恋爱,听赵建宁说,韩军倒是曾经喜欢过一个女生,回到宿舍里,就说那个女生有多么漂亮,就说那个女生有多么的好,似乎那个女生在他心目中已经上升到“神仙”的境界了。后来,赵建宁怀着好奇的心理,让韩军把那个女生约出来一块吃个饭。听赵建宁说,当他见到传说中的那个女生时,他真的有种想扁人的冲动,他真的怀疑韩军的审美观,用赵建宁的话说,就是长得太对不起大家了,大有一种没有经过整容的棒子模样。也许赵建宁的反应有些夸张吧,但至少可以让大家明白,那个女生,其实长的不漂亮。至于性格好还是不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次吃饭,他们都喝酒了,别人都是稍微的喝了一点,结果那个女生却使劲的吹牛,说她的酒量一流,结果在两瓶啤酒下肚之后,失去了知觉,简直就是烂醉如泥,还是韩军把那个女生背到了女生宿舍里的。说起来,也算是件丢人的事情了。此刻的韩军,还是那个呆头呆脑的样子,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打算,也不是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样子,真的你很难知道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在热闹的讨论着自己的前途,都在讨论着自己的计划,有的人打算继续考公务员,他们说公务员的待遇好,工作也稳定,当官,既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光宗耀祖,好处多多,自然选择的人就多了。有的人打算考研,继续学习,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吧,也许他们目前对于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是很满意吧,总之,选择了考研的同学,还是喜欢继续读书,也许只有读书,才能不会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吧,至少不会早早的就考虑生存的问题吧。有的人打算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希望自己能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个天地可能不会很大,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天地,自己还是可以得到一点自由的,自己当老板,这个梦想不错啊,也很有挑战性。
大家还是继续的讨论着,我忽然间陷入了迷茫,我该何去何从呢。我目前的工作,自己看不到什么提升的空间,自己也看不到什么前途,毕竟自己是个司机,没有大学文凭,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自己想不到什么计划。
听着大家的人生计划,自己更多的是自惭形秽,毕竟自己是个打工仔,不能跟“天之骄子”相提并论啊。
我的未来是什么,我的前程是什么,我自己真的是想不明白啊,似乎我的未来就是程老板了,似乎我的前程就是由着程老板来决定了,我的计划,似乎都是希望能为程老板做事,没有想过要打拼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更多的时候,就是接受社会的安排。
突然,大家的话题转向了我,其实针对我这个人,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也就是因为我开的那辆车子,提起了大家的兴趣,这个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我开的那辆车子开始了。我本不想再谈起那辆车子的,结果看着大家的兴致很高,我也就配合着大家,尽量低调的配合着,我始终没有忘记,那辆车子是车队的,我只是个司机而已这个现实。
在座的同学,还是有人认出了那辆车子,他们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丰田凯美瑞,属于中档次的轿车,在中档次的轿车里面,算是一辆性价比很高的车子了。其实我也知道,丰田凯美瑞的外形就和奥迪A4的外形差不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山寨的。可虽然是这么说,但丰田凯美瑞毕竟还是日韩系列的车,性能方面还是不敢跟欧美系列的车比,日韩系列的车子在省油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再加上它的价钱经济实惠,所以日韩系列的车子成为了中国人民中档层次消费的首选了。
俗话说,老鼠再大它也是老鼠,猫再小也是猫,我开的毕竟是汽车啊,毕竟是轿车啊。对于轿车,大家不是对车子本身感兴趣,大家感兴趣的是开车子的感觉,是那种所谓“身份体现”的面子感受,我也承认,你开着汽车和你骑着自行车,真的是有区别,如果是在泡妞,我相信,人家肯定是选择坐汽车,而不是坐自行车,毕竟大家是抱着玩的心态。而面前的这些人,似乎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
对于大家的兴致,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我知道开车的辛苦,我也知道给别人开车的苦衷,许多事情,其实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的,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它的两面性的,只是大家关心了光鲜的那一面而已。
“散伙饭”继续吃着,大家还是继续的聊着天,一个话题换着一个话题,似乎大家有着更多的话题,似乎大家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喝酒的时间了,大家尽情的喝酒,尽情的释放着内心中的能量。
偶尔也会有别的同学来给我敬酒,顺便会夸一下车子,我也只是微笑着回应,所谓一切都在酒中,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说了吧,把酒喝了,就明白了。虽说话是这么讲,但我还是不能够明白,不能明白除了肚子胀之外,这酒中到底还有什么其它的东西,或者是其它的意义。也许是我太不感性了吧。
女生那边似乎也热闹了起来,也许是开始喝酒了吧。我原以为女生是不怎么喝酒的,没想到,她们的酒量大的让我吃惊,我几乎不敢上前和她们喝酒的,我怕在她们面前丢人,我怕被她们给比下去。
李梦琪也喝酒了,似乎还喝的不少,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在场的原因,让她有种“借酒消愁”的感觉呢,还是本来就是想一醉方休的。说实话,我还是不太喜欢女生喝酒的,我总是觉得,喝酒就是伤身体,男生可以豪迈一下,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一醉方休的,但是女生不能够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的。
虽说自己不喜欢女生喝酒,但自己并不会傻里傻气的上前阻拦的,毕竟是“散伙饭”了,大家要的是释放,大家要的是发泄。
也许我真的是应该放开自己了,也许我真的是应该脱掉自己的伪装了,自己活得真的是有点累了,虽说我眼前的这些同学,仍然需要向家人要生活费,但他们会释放自己,他们会发泄自己,会彻彻底底真真实实的做回自己的,而我,似乎想的很多,似乎顾虑很多,总是没法真真实实的做回自己。
说真的,我真的很想上前去,和李梦琪喝杯酒的,喝酒不是为了让她原谅我,也更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的,我已经见过她的男朋友了,之前只是听说,现在已经见过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经为实了,我就不会再有什么幻想了。和她喝酒,我只想安慰一下自己,同时也祝福一下她,我真的是希望她能过的比我好。
但自己始终还是没有那个勇气,还是没有主动上前和李梦琪喝酒的。
也许是酒喝的太多了,也许是大家太压抑了,最后,大家竟然喝到哭,女生哭了,男生也哭了,甚至连我都哭了。大家都有一段伤心的经历,今天的“散伙饭”,算是个很好的机会,是个可以尽情的哭的机会。
看着大家的眼泪,我似乎觉得这个世界真实了,我似乎觉得大家都把真情流露出来了,这样的场面,真的值得人感动。
就在大家流泪的时候,不知道谁提议了一下,提议说,如果谁还有什么心事的话,就赶紧解决吧,就赶紧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吧,失去这个机会,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说出来了。这个提议真的很煽情,我似乎有种很强烈的冲动,但我还是站在了原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更多的是种等待了。
就在我发呆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这个人正是自己一直都不敢面对的李梦琪。我抬起了头,看着她的脸,我不知道说什么。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眼泪,她的手里端着啤酒,我明白她的意思,我赶紧端起了自己的啤酒,准备和她干杯。
似乎我们之间都有很多话要说,似乎我们之间都有很多的疑惑需要对方解释,但我们最终都没有说出来,我总是觉得自己的喉咙里有个什么东西,老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给压了下去。我们就这样,默默的又对视了一会儿,慢慢的碰了杯,一口气喝了精光。
喝完酒的李梦琪,没有说什么祝福之类的话,也没有说什么离别之类的话,就对我说了三个字,说完这三个字后,她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了下来,说完这三个字后,她也就转身离去了,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身旁。
而我,听了这三个字后,始终没有动过,就那样呆呆的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的站在原地,直到“散伙饭”的结束。
这个三个字就是——你混蛋。
“你混蛋”,也许就只是一种发泄,也许包含的意义更多,这三个字的含义,也许只有我和她能够读懂吧。
第四十七节 物是人非
集体照也照了,“散伙饭”也吃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剩下的,更多是悲伤,更多是眼泪了。
该要离开的人,终究是要离开的,背上自己的行李,默默的走向火车站,也许身后还是跟着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彼此都不说话,都是默默的走着,默默的一步一步的走向目的地。这不是逛街,也不是一同游玩,而是送行,送行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今后不会经常看到了对方了。
就这样,默默的走到了公交车站,默默的等待着去火车站的公交车。看着公交车缓缓驶来,随着拥挤的人群,挤上公交车,还是默默的站在自己的朋友身边,默默的陪着他或者是她,向着火车站进发。
目的地,终究是会到的。当公交车到达火车站后,再继续默默的跟着好友下车,然后还是默默的拿着行李走向火车站的入口处。走向火车站入口的时候,偶尔会说上几句话,其实都是互相安慰的话,都是互相祝福的话,也许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也许是一个美好的希望,总之,目的都是想让走的人,能够有个轻松的心情离开,离开这个城市,离开这个曾经待了四年的城市,也许这个城市对于那些要走的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个火车站应该是最熟悉的了,除了生活和学习了四年的学校之外,也许那些走的人经历的最多的地方,就应该是火车站了。
火车站的人还是那么的多,甚至是更多,比往常多了很多。到处都能看到踏上回家的路的学生,也许他们也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他们是提前放了暑假的在读大学生,到底是在读,还是已经毕业,其实你大可从他们的脸上的表情知道。
在读大学生的脸上,更多的是高兴,更多的是激动,毕竟回家的感觉还是挺好的,而且还知道,自己只是回家度暑假,假期满了还是会回来,并没有那种离别的悲伤。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脸上看不到高兴,也看不到激动,更多的是悲伤和迷茫,因为自己心里明白,这样的离别,也许就是永远的离别了,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不仅是离别,而且还要面对未来,自己的毕业,就意味着要踏入社会,就意味着要工作,就意味着要养活自己,很多的责任,很多的负担,很多的义务,就要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甚至它们到来的速度让你无法预测,甚至它们的到来让你无法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总是要面对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是尽量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看着自己的好友慢慢的走进火车站的入口,似乎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似乎自己的心里一阵酸酸的难受,无论怎样,该走的人终究还是要走。
终于,自己的好友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了,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再也听不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了,再也无法一同喝酒聊天了,再也无法一起冒着大大的太阳打球了,再也无法一起偷偷的瞄校花了,再也无法一起泡网吧了,再也无法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了,再也无法一起开“卧谈会”了,再也……
似乎就在这一瞬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曾经的那些美好时光,都已经变成了过去了,曾经的那些欢声笑语,都已经变成了回忆了,曾经的那些熟悉的生活,都已经变成了昨天了,离别,其实就是一瞬间。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到好友坐的那列火车开动的时间了,虽说自己不曾亲自看着那列火车开走的情形,但此刻的自己,还是可以想象那个情景的。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火车慢慢的开动了,那“咣当咣当”的声音,慢慢的由慢变快,火车慢慢的消失在前方,直到铁道的尽头什么都看不见。
手机响了,不是电话,而是收到了短信,也许是自己的好友情绪不是很好,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正在哭泣的原因吧,所以不方便直接打电话,于是就发了一条短信。
短信的内容很简单,感受不到任何的诗情画意,很简单的几个文字,表达了一个很简单的意思,但这简单的几个字,这简单的一个意思,却能让人心里一阵的酸痛,却能让人心里一阵的难受。
该走的人终于还是走了,没有了悬念,火车不会返回的,走了的人,也不会再重新见到的。那列火车,带走了自己的好友,也就带走了自己的思念,也就带走了熟悉的身影和熟悉的声音,一切都随着那列火车的消失而变成回忆了,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了,今后的生活,也就只能靠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让自己想起已经离开的好友了。
火车站的人还是那么多,不断的有人进入火车站的入口,同时,也不断的有新的人群涌向火车站,火车站,就只是大家的一个中转站,不是始发点,也不是目的地,大家只是通过火车站,从自己的始发点,走向自己的目的地。而对于火车站的人,也只是自己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已,这样的过客,无法引起你的注意,无法成为你的回忆,很多的过客,也只是从你身边轻轻擦过而已。
大家还是那样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还是那样匆匆忙忙的继续着自己的事情,你无法让时间倒退,你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样,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吧。
最后一次回头看看火车站的入口,再重新回味一下刚才发生的一幕幕,希望这最后的一次回味,能让自己记忆的更加深刻。也许这最后的一次回头,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死心而已,其实自己真的很明白,走了的人,不会再回来了,即使是回来,也不应该从入口出来。但是对于火车站的出口,自己却不会去看的,因为火车站的出口处,没有发生过值得自己记忆的事情。
怀着失落的心情,再慢慢的走向回去的公交车站,继续默默的等待着回去的公交车。随着公交车的开来,还是默默的挤上公交车,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进发。
默默的坐在公交车上,也许是在回忆着刚才发生的每一个画面,也许是默默的想着自己的未来,也许是默默的自己发呆吧。这样的时间,不应该有所谓的欢声笑语,不应该有所谓的美好时光,这样的时间,也只能是这样默默的了,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吧,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吧。
终于,回到了学校。学校还是那个熟悉的学校,但这个熟悉的学校中,似乎已经看不到那么多的同学了,更多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来来往往的生面孔。自己的那些同学,已经不知道回去了几个了,也许该回去的都回去了吧,也许该回去的还正在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吧。总之,该回家的,终究是要回的,只是时间的前后而已。
回到宿舍里,宿舍还是那个曾经住了四年的宿舍,宿舍天花板上的风扇依然“吱吱”做声,一阵阵的风吹过来。似乎今天的风扇凉快了很多,也许是平日里的人太多吧,也许是平日里的风扇不“努力工作”吧,也许是平日里的自己,从来就没有冷静下来吧,正因为这样,所以才忽略了风扇带给自己的凉爽。
空荡荡的宿舍,除了“吱吱”做声的风扇,就剩下自己的呼吸声了,偶尔会参杂着一些自己的脚步声,这样的寂静,似乎还是第一次啊。这样的寂静,同时也很让人不适应,昔日热闹惯了,突然寂静了,真的有些孤独和寂寞啊。
那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似乎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甚至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奈何自己的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
自己的上铺已经是一张空床位了,那个曾经让自己无法睡好觉的兄弟,如今已经离开了,似乎自己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了,倒是有些想他了,没有了他翻身的动静,似乎自己还睡不踏实了。一切似乎都是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习惯,这样的习惯,也许平日里无法让人察觉,但此刻,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都是那么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让自己的心有种闷闷的疼痛,让自己的心有种缺失的痛,让自己的心有种惴惴的痛。那种痛不是剧痛,也不是撕心裂肺的痛,而是那种隐隐作痛,一时不会让你麻木,也不会让你痛够,自始至终,都是那种隐隐的痛,自己无法麻木,也就是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那种痛。
这种痛,让自己无法专心的干别的事情,这种痛,让自己无法平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痛还会继续,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痛,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痛才能让自己麻木,自己只能继续忍受着这样的隐隐作痛。
这样的寂寞和孤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因为自己也终究是要离开学校的宿舍的,自己也终究要离开那个住了四年的宿舍的,虽说是依依不舍,但还是要离开的。
宿舍楼门口的黑板上,醒目的写着限期离开宿舍的日期,自己应该明白,就是自己不走,时间到了,自然会有工作人员赶你走的,这里不是长久逗留之地。同时,自己也该明白,学校不是慈善机构,不会收留你的,纵使你在大街上乞讨,就从毕业的那一刻起,基本上跟学校的关系不大了,学校的作用,就是把你平安的培养四年,然后再平安的把你送出校门,从此之后,你就不是学校的学生了,最多也只是学校的校友而已。而学校只对学生负责,只给学生提供求学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空间,对于校友,除了表面的欢迎之外,就跟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如今的自己,也早已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了,所以学校,也就不是自己待的地方了,自己需要踏入社会,自己需要有个好点的工作,自己需要养活自己,自己需要生存,自己需要挣钱,自己更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负担。
临走之际,最后一次打扫一下宿舍的卫生,最后一次关一下风扇,最后一次检查一下宿舍的公共设施,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锁门了。
看着空空的宿舍,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来——人去楼空,席散茶凉。
背着自己的行李,来到宿舍楼管理室,把宿舍里的所有的相关钥匙进行上交,最后一次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学弟学妹的“注目礼”中,孤独的离开学校,寂寞的踏入社会,就像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一样,慢慢的融入到这个缤纷多彩的社会中。
这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离校经历,一段悲伤的经历,一段孤独的经历,一段寂寞的经历,但这样的经历,谁都无法避免。
其实,我自己真的是没法有这样的经历的,因为自己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我很早就被学校给“清理”了。很多的体会,其实都是我听别的同学说的,我所写的,其实并不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高致远他们的经历的综合。
虽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经历,但他们的经历,我也似乎能够体会的到,那种离别的感觉,我能够体会,那种悲伤,我能够体会,那种孤独,我也能够体会,那种寂寞,我更加能够体会。
高致远他们,我没能送的上,所以,他们是各自陆陆续续的离开学校的,我也知道,我没能送他们,他们也能够理解我。男生,不会太注重那些小节的。其实我也是真的没有时间,“朝八晚六”的工作,让我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什么事情,似乎都是有意外的。对于李梦琪的离开,我还是悄悄的送了的。对于我的送别,她根本就不知道,因为我在暗,而她在明。
本来是不必要送她的,因为我明白,她的男朋友肯定会送她的,而她可能最需要的也是她男朋友的送别,对于别人,她可能并没有那么在意。
但对于我自己,我更加明白,也许这次偷偷的送别,就成为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了,我始终还是无法放得下她,就连这最后一次见她的机会,都不想放弃。通过各种渠道,我打听到了李梦琪离校的准确时间,以及详细的列车座号。
为了送别李梦琪,我还是死皮赖脸的向车队请了假,算好了时间,我偷偷的来到了学校,来到了李梦琪的宿舍楼下。这个宿舍楼下,我真的是很熟悉。这个地方,曾经的我,不知道等了多少回,我们曾经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只不过现在的自己,却算不上是“旧地重游”,即使是送别,还是要像做贼似的,害怕被别人发现。
为了这次“秘密行动”,我特意买了一顶帽子,外加一副眼镜。因为是夏天,自己也不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自己没有那么笨,搞个“掩耳盗铃”。改变了造型的自己,悄悄的躲在远处,默默的看着李梦琪从宿舍楼下来,看着她“小鸟依人”的扑到了她男朋友的怀里,看着她身后跟着的那几个女生。
李梦琪的那几个好姐妹把她和她男朋友送到公交车站后,就和李梦琪挥泪告别了,也许她们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这对即将要离别的恋人吧,其实她们的尽早离去,也是件好事,迟早都是要离开的嘛。
看着李梦琪和她男朋友上车后,我才站到了公交车站上,继续等待下一辆公交车。幸亏公交车的发车间隔时间比较短,不至于让他们走的太远。
终于,我也到火车站了,我小心翼翼的搜索着他们的行踪,最终,我还是看到了他们。他们刚刚从买站台票的窗口离开,看着他们离开之后,我迅速的上前,通过微笑和请求,我没有排队,还借用了一下别人的火车票,购买了一张站台票,和李梦琪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混入了火车站的候车室。
候车室的情况并不乐观,到处都是人,甚至你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坐的地方。我还是和李梦琪他们保持着距离,我还是像做贼似的,害怕被他们发现。李梦琪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那次的离别,不仅仅是她男朋友一个人送她的,还有一个人送别了她,只不过这个人始终都没有露面,始终都没有让她发现。
李梦琪坐的那列火车还没有开始检票,她抓紧时间和她男朋友说着告别的话,能看得出来,他们两个都显得是那么的悲伤,脸上写满了不舍,李梦琪的眼中还流着泪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的心里一阵酸痛,真的好像是吃醋的感觉,只是吃醋的感觉单单的是酸,而此刻的我,感觉是一阵的酸痛。
也许她的面前应该是我的,而不是现在的那个男生的。可惜啊,天意弄人,我又能如何,我只能从远处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听不到他们的说话,也看不清楚他们的口型,所以只能靠着想象。
那辆火车终于是检票了,候车室的人都站了起来,拥挤着,向着检票口走去。我依然跟在他们的后面,只不过是和他们两个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已。
过了检票口后,就是急急忙忙的奔向火车了。我随着拥挤的人流,一边紧紧的盯着李梦琪的身影,一边努力的让自己记住发生的每一个画面。
李梦琪和她男朋友走到了第十三节车厢,他们出示了车票,李梦琪的男朋友帮着李梦琪把行李搬上了车厢,我因为怕被他们发现,所以没有上车,只是远远的站在站台上等待,因为我知道,他们还会下来的,他们应该会拥抱的,甚至是亲吻的,离别的拥抱,离别的亲吻,一切的一切,也许对于他们,也是最后一次了吧。
不一会儿,李梦琪和她男朋友就从车厢里走了下来,来到站台上。李梦琪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她的男朋友抚摸着她的头发,似乎是在安慰,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啊,只可惜,这幅画面里的男主人公不是我,我只能躲在暗处看着这幅画面,我是多么的嫉妒啊,我是多么的羡慕啊,我是多么的恨啊。但无论是嫉妒,还是羡慕,还是恨,我都无法成为男主人公的,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记住李梦琪的每个表情,在我想念她的时候,可以假想一下,可以把我假想成那个男主人公。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出乎我的意料了,离别的拥抱,离别的亲吻。离别的场面,总是那么悲情的,总是那么让人难受的,但火车不会因为你的悲情和难受就推迟出发的时间的,火车终究是要开动的。
随着一阵长长的哨声,列车员催促着站台上的旅客,催促着他们尽快上车。在列车员的催促下,李梦琪依依不舍的走上了车厢,不时的回头看站台上的他。这样的场面,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句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此刻的李梦琪,不是五里一徘徊,而是一步一徘徊。火车终于是开动了,缓缓的离开车站,火车里面的李梦琪,使劲的向着外面挥手,眼泪已经肆意的在她脸上流淌了。我知道她给谁挥手,但我不在乎,我在乎的就是能看到她。
我默默的向她挥手告别,同时也在默默的在心里为她祈祷,希望她一路顺风,也希望她能尽快适应社会,尽早的成长起来。
看着远去的火车,我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也许是不舍,也许是死心,总之,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曾经爱我和我爱的女生,从这一刻起,我再也见不到了,也许她不会再想起我,但我还是会想起她的。感情其实就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一切都迟了,即使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但后悔之余,自己还是会想起对方的,也许是一种牵挂,也许是一种单相思,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明白。
真的,一切都成为过去了,一切都成为回忆了,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了。我能够做的,也就是珍惜这样的回忆了,也许七年之后,这样的回忆不再有了,但毕竟现在还是没有过七年吧。
真心的希望,李梦琪能够比我过的好,能够比我生活的好。
第四十八节 再次高升
他们毕业了,该离开的,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对于那些离开的人,也许意味着开始,也许意味着结束,或许是事业上新的起?( 狼人模样的人生 http://www.xlawen.org/kan/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