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www.Bxwx.Org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第一章

    三月底,秧子封箱了,放眼看去,绿油油一片,风吹过,翻滚着阵阵绿波。看不到秧脚下的一丝水纹,更没有一根杂草。

    今年,应该能有一个好收成了吧!

    杨大年扛着锄头,望着这些每天都要看三遍,亲手侍弄的庄稼,就像看到一个个自己的儿女,怀满希望长大成|人,却又怀着一丝忐忑。

    三个小子,一天天长大,要娶媳妇要花钱;四丫头也昏迷两天了还没见好转;又苦于囊中羞涩,无力找郎中,再这样拖下去,他都不敢想象会不会有什么事发生;月娘即将临产,连找稳婆的几个铜板都没有、、、、、

    这日子,怎么就过得这么艰难了呢。

    同样是三年前搬迁过来,同样佃田为生,大哥家,日子越过越好,自己,一日不如一日,看来,还真是自己笨的原因。

    叹口气,再一次在田缺口用锄头敲打平整了一下,扛着锄头,回家吃早饭。

    “月娘,你月份大了,身子重,就别做这些了,让子木做吧。”刚到家门口,看妻子正费力的端了一大木盆的水从灶房里出来,连忙丢了锄头上前接过水盆。

    “没事,我给四丫头擦擦身子,睡了两天了,也没有醒来的迹象,也不知道,这次,她能不能扛过去。”说着,月娘眼眶都红了。“子木给东家放牛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虽然早上离家时知道女儿没醒,天没亮就出门转一圈,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回来,这孩子依旧没有醒,听在杨大年心里,尤如刀割,堂堂当家男人,连自己的妻儿老小都无力保护,那是一种无言的痛。

    怕这种痛触及妻子心伤,他转移了话题。

    “子木今年都十二了,我看,哪天找东家说一下,换子林去做工,让子木随我下地干活。”杨大年想着,放牛娃八九岁就可以做了,子林今年都十岁了,做这个工,也绰绰有余了。

    他甚至于想,做两年,又可以换子森去做。

    月娘愣了一下,转念一想,却也是同丈夫想到了同一道上去了。

    看了一眼床上的女儿,杨大年心尖尖都在痛。连忙出了房间门,那把锄头还在门外呢。

    月娘默默的进屋,为女儿擦了擦身子,轻轻的抚过腊黄的小脸,这可怜的孩子,什么时候才会醒来,才会听到她娇滴滴喊一声“娘”啊。

    说起来,也怪子森不懂事,带着双胞胎妹妹去后山找茶片,听说四丫头子千看到一片白嫩的大茶片,高兴的跑过去摘,一脚给踩空了,跌了一跤,在遍地树枝荆棘中翻滚了好远才停下。子森吓坏了,跑下去看时,子千已经摔昏过去了,他以为妹妹死了,放声大哭,引起山脚下干活的人的注意,口口相传,杨大年这才知道女儿出事了,背回家来,又没钱请郎中,一拖,就是两天了,直到现在也没见好转。

    “我可怜的丫头,你快醒过来吧。娘可不能失去你啊!”两行泪水,流落到子千的脸上,月娘见了,又慌忙给女儿擦拭,擦着擦着,晃眼,她似乎看见女儿睁开了眼睛。

    “四丫头,你醒了。”月娘愣了一下,惊喜喊道,又是两行清泪滴落到子千脸上。

    抬手,擦了,这人,怎么把眼泪滴自己脸上了?

    “对不起,娘的子千最爱干净了,娘给你擦,娘给你擦干净。”转身,将盆子里的帕子拧了,仔细的在女儿脸上擦着。

    四丫头、娘、子千?

    是了,自己是叫杨子千,可是,妈妈早就去逝了,孤寂的过了二十多个岁月,何时,又出现了个娘。

    杨子千以为自己是在梦中,一动不动,感受着来自娘亲的爱抚,任她念叨。

    “大年,四丫头醒了。”像想起什么,月娘嘲门外大声喊道。

    “醒了!”杨大年刚把锄头放在门背后,听见妻子的喊声,高兴极了,连忙走进屋里。“子千,你总算是醒过来了,好丫头、、、、”侧身,坐床头,抱起女儿,哽咽着说。

    穷人家有两多,一是帐多,二是孩子多。

    在普通人家里,一年生一个,转眼几年,就是一群。有命的,就活了下来,没命的,夭折了,大人心里也就是小小的叹息一下,这孩子是个没福的,就完了。

    在杨大年心里,自己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虽然,没钱看郎中,却一直在心里求菩萨保佑这丫头平安无事,待到他杨大年翻身之时,一定要去庙里添一斤香油钱。

    感觉被一个中年男人抱在身上,杨子千老脸红了,也更懵懂了,这是什么情况?

    “娘,我回来了”屋外,传来一个变腔的声调,“娘,四妹今天有没有好点。”随后,走进来一个半大男孩,杨子千还没来得及看他,就见他一步窜到自己面前“妹妹,你醒了?”激动的小脸上,泛起阵阵红晕。

    “妹妹醒了?”又是一阵惊喜的喊叫声,两个小男孩跳进来站在了自己面前。

    三个小男孩,三张相似的脸,叫自己妹妹。

    杨子千这会儿想晕过去,真心想晕,谁能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搞不清就装晕,这是上策,想到这儿,子千真的就闭上眼,将脑袋耷拉下去了。

    “四丫头?”“妹妹”几个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杨子千差点没装得下去。

    “怎么会这样,刚才不是醒了吗?”月娘颤抖着手往丈夫怀里的女儿鼻子前探了探,还好,还有呼吸,但仍旧着急的问。

    “娘,我饿了,妹妹是不是也饿了?”个子最小的男孩,此时肚子咕咕叫,他觉得,妹妹肯定是饿了,所以没力气睁开眼睛。

    “对,月娘,四丫头这两天都没吃东西了,快去煮点白面羹喂给她吃。”杨大年轻轻的将女儿放在床上,赞赏的看着小三子。这孩子,和四丫头是龙凤胎,很是聪明,可惜了,自己,没钱供他进私塾。

    “我去煮”子木身为老大,烧火做饭,早就在娘亲的潜移默化下学会了。

    “我去烧火”子林连忙跟着大哥出了房间钻进了灶房里。

    “娘,您别担心,妹妹会没事的”子森拉着娘亲的手,在她身边轻轻的蹭了蹭,轻声安慰着。

    装晕的杨子千这会儿彻底凌乱了。

    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她不就是闷得慌,一时兴起,想要让自己放松一下,跟团到了岈屿山原始森林开发区游玩一下。

    她记得很清楚,随团的年轻人都是情侣,独有她和导游两个单身。这天,导游交待了行径和注意事项,半日自由行,她为了避开那些恩爱的情侣,单独选了一条羊肠小道往山上行来。

    她也注意到了路边“未开发,勿入”的警示牌,只想着,多走几步,原路返回就行。

    没想,真的就只走了几步,一脚踩空,摔了一跤,待醒来,就现在的情形了。

    这,谁是谁,是这家人救了自己,也不至于,就成了他们的女儿,认个干亲,当个女儿倒也无所谓,但,让她喊这三个小屁孩为哥哥,这让她以后怎么混啊。

    杨子千此时,一个头两个大,心里,思绪万千。

    “娘,白面羹煮好了”青灰的粗碗,盛了半碗,端到了床边。

    “娘的乖子千,哥哥给做好吃的来了,快快醒来,娘喂你吃。”一边端过碗,一边,低声轻喊。

    “咕咕”两声怪叫,杨子千有伸手压制的冲动。什么玩意儿,自己,真的就饿得这么慌了,连肚子都叫起来了。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杨子千慢悠悠睁开眼,抬望眼,小半碗面羹,让她觉得,自己又变回婴儿时代的感觉。

    月娘又是一阵欢喜,连忙用小瓢一口一口给喂进女儿的嘴里。

    入口即化,满嘴麦香,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农家味。杨子千感叹不已,半碗面羹,一扫而光,略感遗憾。

    “娘的四丫头累了,快快躺着,睡一觉,醒了娘再给你做面羹。”说完,轻轻的把人移着躺下,再给她一个慈爱的微笑,“乖,睡吧”看人真听话的闭上了眼,一家人这才出房间准备开早饭。

    刚才的面羹,杨子千嫌少,这会儿,桌上几个碗里的玉米羹,若是她看了肯定会更晕。

    每人一碗,稀清的玉米羹,都快说不上是羹了,简直就是一碗水里,掺了点玉米粉,将颜色变黄了点而已。桌上,人手一个菜饼子,也挟了点玉米粉,还有少许的白面。要是没白面,月娘就算是巧手,也不能将菜和玉米粉煎成饼。

    “月娘,你多吃点。”杨大年将自己碗里的一个饼子放进了妻子碗里。

    “不,我吃不了那么多,你吃,你还要下地干活呢。”月娘又将饼子放进了丈夫的碗里。

    这样的戏码,每天,每顿,在这个简陋的桌上,都会上演。孩子们都会默默咬唇,鼻子发酸。

    家里穷,娘心疼爹,总会给他多准备一点吃食;爹又心疼娘怀着身子,总是让娘多吃。夫妻俩让过去,让过来,到最后,往往会将这仅余的多一点东西,分进他们四个的碗里。

    “爹,我今年都是十二了,我不去给东家放牛了,我要回来跟着你学下地干活!”子木咬咬牙,红着眼,看着自家老爹。自己能干活,就一定多做,让爹娘吃饱饭,让弟弟妹妹不挨饿。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晚上,我就上东家那里去一趟,让子林替你上工。”

    放牛娃,一年,也有一套衣服,因着不在东家吃饭,做工的粮食多了几升,这样的收入,在这个家,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还是因为东家人也很好,看他家孩子多,特意将这份工给了他。杨大年不想放弃。

    一家人,趁吃早饭的时间,分工明确,杨大年,依旧是伺弄他的庄稼;杨子木,将去东家上他的最后一天工;杨子林,摘采野菜;杨子森,陪着妹妹,哪儿也不许去;月娘,更是不能离了这个家。

    这个家,算个家吗?

    在一家人走出房间时,杨子千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四下张望,越看,越心惊。就算偏远山区经济条件不好,修不起楼房,不说一楼二楼,但也不至于像这样高梁杆架壁头,墙壁上,拳头大小的洞随处可见;抬头,天,屋顶,居然是稻草;低头,自己睡的床,就是几根木头架起来的,床板都没有,是竹子编的床笆遮,难怪自己后背咯得生疼。抬手,准备揉揉。

    吓了一跳,这,什么情况:

    十指纤细如棍,两臂瘦可现骨。这,分明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的身子,自己,就算摔成个植物人,睡上个三五年,近三十岁的躯壳,也不至于萎缩成这样。

    小小身体,穿的还是麻布衣服,杨子千不淡定了,难不成,自己那个啥了?

    再环顾四周;闭眼,睁开;揉 眼,再睁开,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半点变化。

    想起刚才这一家子的言行举止,老天,你对我可真不薄,你,居然让我杨子千带着自己的记忆穿越到家徒四壁的农家了。

    可笑,千争万算,到头来,一场空。真应了,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看来,我杨子千,是争不赢命。

    颓然,倒下,扯了薄薄的被子连头一起捂了,居然,一觉好梦。

    ------题外话------

    看大家开文开得火爆爆的,竹枝预计六月一号开的文,先占一个坑,六月一号起正式更新。欢迎走过路过的亲留下宝贵的脚印!

    第二章

    “阿啾!”睡梦中的杨子千感到鼻端轻微的搔痒,一个喷嚏,睁眼醒来。

    “妹妹,妹妹,你终于醒了,哥哥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你快起来,我们去玩。”一双狡黠的眼睛掩饰着他的慌乱,杨子森快速将手上的狗尾巴草藏到了身后。

    杨子千眯了眯眼,臭小子的一举一动早在睁眼时就看见了。

    “你说是我哥哥,那我问你几个问题。”杨子千不屑的盯着他。“要是你不知道,你就得叫我姐姐。”

    “杨子千,我比你早见天,无论什么问题,不管知不知道,我都是你哥哥。”杨子森憋着小脸,昂着头,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

    妹妹聪明,一直和他较劲,要当姐姐,奚落他无数次。对于她要问的问题,自己,还真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

    杨子千一副“就知道你不会的”的样子,让杨子森受伤很深。

    想着,不知道的,自己可以偷偷的跑去问夫子,看他摸过自己的头,想必,也是一个好人,会告诉他答案的。

    斗志心顿起

    “你问,要是我今天不知道,明天一定就知道了!”雄纠纠,气昂昂,打不败的花公鸡。

    小样,跟姐斗,你嫩的不止那么一点点。

    杨子千见鱼上钩,心里暗笑。

    “这是什么地方。”笑里藏针,考学问,不仅仅要高深,还得有脑筋急转弯,诸如1+1=几的问题,往往不是考到很多人吗。

    果然,杨子森就傻了一般望着妹妹。

    一只小手还准备搭上杨子千的额头。

    “去,去,我正常得很,你只需要回答我即可”杨子千厌烦这种关爱,这些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她都迷失了自己。

    “这是李家寨子啊?”正常,正常怎么会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杨子森不解的望着这个从小就古怪精灵的妹妹。

    “我们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杨子千不知道这样问对不对,反正,历史她一直当故事来读,从小到大的考试,还没有丢脸过,问题的关键,得让自己知道这一穿,穿到了哪个时代。

    “西宋”小眼眨了又眨,难不成,除了堂堂西宋,还有另外的国家,自己常常跑去私塾偷听,也没听夫子说过啊。妹妹又打哪儿知道这些的?

    “今年年号,皇帝名讳”越来越高深的问题,让杨子森后背冒汗。

    这问题,考一个小小的农家孩子,看他半天没有说出口,杨子千觉得自己过分了。

    “你今年几岁?”陡然出口。

    杨子森不是后背冒汗,而是眼珠乱转。

    “八岁!”搞不清楚她是意图,只得老实回答。

    唉,八岁了,自己还以为只有五六岁,看看身上这两只鸡爪一样的小手,再看看矮小的杨子森,严重营养不良啊。

    “妹妹,明天我就知道那个问题了?”杨子森胸有成竹,盯着妹妹。

    “噢,睡一觉就知道了?梦里有神仙告诉你?”小丫头古怪精灵,转动着双眼,好奇的打探。杨子千想着自己的思维和才华,怎么才能不被怀疑的运用,鬼神之说固然可用,但,装神弄鬼,还是很为难的。

    “我告诉你?”杨子森决定实话实说,悄悄凑近妹妹的耳朵旁。

    “啊,真的?爹娘知不知道?”听说有私塾,有夫子,杨子千的心雀跃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打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运气不错。

    “他们不知道。”杨子森很得意。

    爹一直夸他聪明,其实,他的聪明不仅仅用在了调皮捣蛋上,更有一点,自己还是真的很聪明。

    躲在门边,透过门缝,看夫子摇头晃脑的吟诵,由最初的好笑,到现在的羡慕。

    时间久长,见那些被夫子打戒尺的小子,笑他们笨,怜自己穷。

    夫子都一句一句教过了,居然还背不了。

    早上,睁开眼,就能想起昨天偷听的句子,之乎者也,一句一句,一字不落的背下来。

    有一次听得如迷,撞了门,夫子黑着脸看过来,在一群幸灾乐祸的小儿面前,夫子将他拎到了隔壁的屋里。

    问清原由,让他把会的讲一遍给自己听,长叹一声,这孩子,学得不比坐在学堂里的李姓子弟差啊。

    “我每日巳时授文。”摸了摸小脑袋,再叹气离开。

    至此,他由最初小心翼翼偷听,到现在的光明正大的偷听。

    学会了很多,不知道的更多。

    比如,刚才妹妹问道的,夫子在授文时并没有说过,要不然,凭他的记忆,肯定知道的。

    “妹妹,我带你去问夫子,他肯定会告诉你。”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杨子森这次,终于有当哥哥的底气。

    “不用,你悄悄问就好了,不要告诉别人我问你的问题,要不然,别人会说你很笨。”假装是为了他好,小男孩肯定不愿承认自己笨。

    开什么玩笑,带个小女孩去问天朝皇帝贵姓,这绝对是想要吓死几个人的节奏。

    “还有,如果可以,借一本书回来,你教我读一读。”至少得知道差异在哪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即来之,则安之。

    再次环顾四面危墙,决定,还是要和命争一争,连饭都吃不饱,算怎么回事。

    要改变,就从眼前这个小子身上下手。

    像被狼盯上了一样,杨子森感觉得到妹妹眼里的奸滑,双胞胎,这点心灵感应还是有的。只是,猜不透,她,到底要干什么。

    “你刚才说什么地方好玩?”想起杨子森用狗尾巴草捉弄自己,突然问道。

    “啊!”杨子森口吃了。

    被爹严令守在妹妹身边,哪儿也不许去。眼看巳时要到了,今天恐怕不能去偷听了,决定把妹妹弄醒,带着她一起开溜,可是,他说好玩,也只是想要骗骗她而已。

    “巳时快到了。”杨子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噢,那你快去,我再睡一会儿,我醒了保证不乱跑,你回来就告诉我!”原来,这小子,是想去学堂,又害怕被爹娘责骂说没看好妹妹。

    点点头,出了房间门,瞅了一眼娘,好像没在屋里,他一溜烟往寨子西边跑去。

    月娘在屋角菜地上,正给四季豆豇豆插竿牵藤。眼看这些菜都打花苞了,这青黄不济的日子,只能指望着菜蔬和野菜填肚子。

    再过几天,就要临盆了,杨大年地里的事多,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先把这些手脚活儿料理好了,也能帮他一把。

    一双尖尖小脚,一个硕大的肚子,走在土里,她几乎是凭着感觉在走路,眼睛是看不到脚下的路了。这样走来,也有些不稳,好几次,都差点摔倒,好在,一手,抓住了旁边插好的竹竿上,也能稳一稳。

    抬头,看到一抹青色影子往西边跑了,这孩子,又丢下四丫头跑了。

    担心女儿醒了没人照看,月娘小心翼翼从菜地里挪了出来,一手扶着腰,一手拿了剩下的两三根竹竿挺着肚子,回了家。

    “子千,你怎么起来了。”刚进堂屋,就看见女儿站在了房间门口。

    “嗯,我渴了。”看月娘关心的眼神,杨子千逃避性的选择了撒谎。

    她起床,更想搞清楚这家人的现状。躺在床上,饿得肚子乱叫,味道,真不好受。

    “渴了,娘给你烧水去。”家里没水壶,平常一家人渴了什么的,都是直接从石缸里舀半碗水,咕噜咕噜灌下去就好了。只是,女儿才刚醒,喝了冷水怕不好,连忙去给烧点开水。

    趁月娘烧水的空隙,杨子千忍着腿上的疼痛,把这个家里里外外的转了一遍。

    这个家,真算不上家。

    一间堂屋,三间房间,墙壁是用竹篾糊了稀泥和着稻草屑做的,厨房都是偏房搭起来。几间屋子,最牢固的是四周的挑梁,是木头做的,竹子做的瓴子,四面漏洞八方进风,屋顶无片瓦,层层谷草飞,这造型,一下暴雨就是水帘洞。

    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歪瓜劣枣的桌子,几张板凳,刚好一人一张,再来个客人什么的,自家人,就得姓站。

    看这个娘在为自己烧水,她都有点担心,那窜出来的火苗,会不会把屋顶烧燃。就算这会儿不会,七八月间,天干物燥,这个风险,怕是不容易避免。

    看得心惊胆寒,看得心疼头大,要改变,要改变,是她此时唯一的念想。

    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千金,她杨子千特受老天眷顾,感情,跑这儿来当孙猴子来了。

    水帘洞,孙猴子大闹天宫;茅草屋,杨子千地覆天翻。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信,堂堂21世纪的新新人类,会在西宋这片被历史遗忘的土地上饿死。

    杨子千下定决定后,变化无穷的小脸瞬间归于一片平静。

    月娘看水烧开了,舀了半碗,两个碗不停的倒过去倒过来,一会儿,就把水递到了女儿手上。

    “子千,来,这水可以喝了。”

    月娘还是担心的看着女儿“喝了水,你上床去休息,娘做午饭。”

    “娘,我没事儿了,我帮你烧火吧。”第一次喊娘,却喊得很是顺溜。

    “娘,我爹干什么去了?”

    “娘,我家有多少地?”

    “娘,盖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

    边和着小白菜玉米饼,边回答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

    灶孔的火苗,映着一张小脸,红红的,月娘知道,那不是她的本色。这个家,太穷了。吃不饱,穿不暖,几个孩子,和他们一样饱一顿饿一顿,本该长的身体,却迟迟不见动静。看看四丫头,和东家的四岁小儿差不多高。

    好在,都还抗得住。摔成那样了,在床上睡了两天,爬起来,依旧活蹦乱跳的,精神气也不错。都说,孩子不装病,看这样,八成是没有防碍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月娘虔诚谢佛,对女儿的这些问题毫无半分疑惑。

    弯弯绞绞的问了半天,杨子千基本了解了整个杨家的情况。

    杨家,在李家寨子不是土生土长的。

    几年前,一场水灾,冲掉了杨家原来的一切。杨大年和哥哥杨大富两家人拖儿带女跟着乡邻一起逃难出来。

    李家寨子,有杨大富老婆,也就是这具小身板原主的大娘王花儿的远房表叔。在他的撮合和担保下,杨氏兄弟分别佃了李姓东家的田土来种。

    佃了田,落了脚,兄弟两人都在这儿盖了个房子。

    三年下来,杨大富因着远房表叔的帮助,今年正月里掀了竹蔑房,新修了土墙小青瓦房。那个家,真正的像个家的样子了。

    杨大年,却因为佃的田临近沙地,一年两年连着第三年,年年都要被沙土冲毁一部分粮食,初了交给东家的租子,余下的,远远不够一家人的生活。

    孩子多,又都是吃长饭的,日子,是越过越艰难。

    “唉,三年时间,和你大伯家,是相差越来越大了。”摸了摸肚子,月娘叹气,相差的不仅仅是生活,孩子也一样。

    杨大富膝下一儿一女,随着年岁增长,再无添丁进口的迹象。

    自己家,生了四个了,原以为,这些年没有动静,有了这几个也足够了,却不想,老天又给添了一个。

    添丁进口是好事,可是,养不起,那就不是一两天的愁事了。

    愁,愁白了头,幸好,老天厚待四丫头,昏睡了两天,还能完好的站在她的身边。

    “娘,不怕,我们会好起来的。”杨子千看月娘空洞无神的眼睛,心酸的安慰她,同时,也在安慰着自己。

    ------题外话------

    感谢点击收藏的亲!

    新坑更新中,依旧每天八点,竹枝加油,争取多码多上传。

    感谢帮竹枝做封面的盖盖鱼,

    推荐盖盖鱼新坑:http://www。xxsy。net/info/566815。html

    有过节的吗,亲,六一快乐!

    第三章

    “西宋,永安八年,皇姓慕容。”杨子森重复了一遍,牢牢记住这十个字。

    扬着手里的线装书,他快乐得像归巢的鸟。

    “自古贫家出骄子。如此聪慧的小儿,可惜,可惜!”望着远去的那抹小背影,年近不惑的夫子摇头叹气。

    自己,也只是一届秀才,在李姓东家的帮助下落脚此地,受他家恩惠从事私塾,可叹的是,坐在室内的李姓七八个子弟,远不如一个在门外偷听的佃农孩子来得厉害。

    “如有机缘,此子,必展宏图!”阅人无数,自认,没有错看过一人。

    可惜,自己无力去改变他偷听的现状,因为,室内的孩子,都只是李家子弟。一个族学,怎么也容不下一个外姓佃户之子的荣光。

    惜才的夫子,伤心的杨子千。

    她把历史上的朝代默背了十遍,也没有此朝,更别说慕容世家的传奇天下了。

    穿越到没有历史记录的朝代,对杨子千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的规章制度,所有的人事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探寻,去发现,去发掘。潜力无限,前途迷茫,幸与不幸,二者皆在。

    翻阅了杨子森借回来的书,之乎者也,字是繁体,大致了解到现在灌输的也是儒家思想。

    这样就好,真真实实,虚虚假假,既然老天没有让她一跤摔死,穿越到这个莫名的时空,想必,英雄必有其用武之地,相信,她的到来,看见的知道的东西至少比这些人吃过的盐多。

    好,既然如此,那本姑娘就来放手搏一搏。

    西宋,我不能改变你,至少,可以改变这个家。

    午饭时分,杨大年挑了粪桶回家。看他累得气喘吁吁,杨子千连忙给他端了碗开水过去。

    “爹的子千就是乖。”接过开水,高兴的喝了。都说女儿是爹的贴心小棉袄,三个小子,一人女儿,希望,月娘再给他生一个女儿更好。

    杨子林背着小半背篼的水汗菜回来了。眼下,青黄不接,找野菜的人也多。这样好运找到小半背,也属不易了。中午做的小白菜玉米饼,晚上就是这些水汗菜做饼了。

    杨子木明天就要开始下地干活了。决定下午,带了子林一起去放牛,教教他什么时候放牛、怎么样割牛草、喂牛水、还要打整收拾牛圈。

    杨子千嚼着玉米饼,一股白菜的清香,一股玉米的香甜,要是,能有点油就好了。估计家里也没有油,她看见月娘煎饼时,是煎的辣锅饼。好好的东西,就这样掺了锅底的铁锈味,还有就是有点烧焦的糊味。可惜了,要不然,自己一定吃个饱。

    其实,杨子千真的想多了。

    一小烧箕的饼子,人手一个后,就余下两个了。当她吃完了自己手上的饼时,见几个哥哥都默默的喝着玉米粒晔戮拖铝俗馈I栈镉嘞碌模济蝗松焓秩ツ谩?br />

    可是,她分明看到了子森还伸出舌头将碗舔了又舔,意思是他们都没吃饱,却想要留下余下的两个给爹娘吃。

    这就是说,连个菜饼子,都不管饱,杨子千再次为穿越成如此农家女默哀三分钟。

    “子千,你再吃一个。”月娘看女儿眼巴巴的望着,没有下桌的想法,递了一个过去。

    杨子千伸手接过,送到嘴边,抬眼,看月娘微笑的看着她。

    吃了这个饼,她就有罪恶感。用手轻轻的扳了一点,然后,把饼子放进了月娘的碗里。

    “娘,我再吃这么一点点就饱了。”大拇指掐着食指尖比划着。然后,拿了那一小块,下桌,溜到门外,仰天长叹。

    “子森,以后,找野菜就是你的事了。”看杨子森在门口望着树上的鸟窝发呆,杨大年决定给他上枷锁了。

    “爹,以后我和三哥一起找野菜。”杨子千卖乖的朝杨大年喊。

    “好,爹的乖女儿,真懂事!”杨大年摸了摸女儿的头,一副有女如此足矣的表情。

    “子千,别跟着到处跑了。你都八岁了,该缠脚了。”月娘看了看女儿的小身板,犹豫着,是现在缠,还是等她做满月子后缠。

    老天,还要缠小脚。这玩意儿,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好死不死,居然这个世界也如此变态。

    杨子千这才想起看月娘的脚下。

    差不多有一米六的女人,脚下,却真正是三寸金莲支撑,穿的鞋子,按现在的说法,肯定不到24码。

    不缠,打死都不缠小脚。

    杨子千从心里反抗。面上,却是怯怯的望着月娘。

    “娘,疼吗?”指了指自己的脚,又指了指月娘的小脚。

    “是有点疼,不过,过了那段日子就好了。”月娘不忍骗女儿。

    “娘,我现在不缠可以吗?你看,我的小腿上还於青一片,手臂上还有擦伤,还有,还有,小屁股也疼得坐不长久。”这些,可都是摔那一跤的后遗症。

    “好,等你这些伤好了我们再缠。”月娘松口,旧伤未了,又添新伤,一个大人都受不住,更别说孩子了。过一段时间也好,出了月子,再来缠,自己也能更好的照顾她。

    “谢谢娘,娘真好。”杨子千跑到月娘身边,拉着她的手,撒着娇。

    这孩子,越大嘴越甜,说话越有趣。月娘轻轻的拢了拢她额前的稀少发黄的刘海,满脸笑容。

    下午,杨子森就带着妹妹出门挖野菜了。

    杨子林背野菜的背篼,从此,就要长住他的肩膀上了。

    看着人和背篼一样高的杨子森,边走,还一边回头,叮嘱妹妹,这儿有坎,那儿有洞,小心石头,小心牛粪,细心呵护,想必,后山摔的那一跤,也给他留下心理阴影了吧。

    “三哥,你也教我读书识字可好?”两人蹲在地里采着水汗菜,扯了几根,丢进杨子森的背篼里,杨子千小声的央求。

    “你学这些干什么,书上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他也不懂为什么要这样说,但是,书上说的,总是对的。

    “哥哥,那你偷偷的跑去学那些干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学,干嘛要阻碍别人。

    “我也不知道学那些干什么,反正,我觉得学了,就有好处。你没看见,爹娘总说我聪明,其实,好多事,都是书上这样说,然后我就这样做了。”杨子森很朦胧,上学堂读书识字,对他来说,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用。或许,正因为觉得没用,爹才没想过让他们也去学堂。

    “我也不知道学来干什么,要不,哥哥,你先教教我,然后,我们一起去看学这些东西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好不好?”晶莹剔透的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杨子森。

    对,妹妹没有去偷学过,但,也一直很聪明,如果她学会了,肯定能知道答案。

    “好,我教你。”对这个妹妹,杨子森除了爱就是宠。

    兄弟三人都把妹妹当宝了,自己只比她大那么一会儿,更要有一个当哥哥的样,要不然,就得被这个妹妹拉下马当弟弟了。

    就这样,杨子森偷学更努力认真了,因为,他回家,还要当夫子。

    夫子说了,见字如见人。要有一手漂亮的字,没钱买笔墨纸砚,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枝和沙滩泥土。

    兄妹二人,每天除了找野菜就是在沙地上写写画画。

    “这两孩子,又趴在地上玩什么呢。”大清早的,两个孩子在门前空地上玩着泥巴,月娘实在看不下去了。

    儿子还好,女儿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子千,别学你哥,玩泥巴打大炮这些都是男孩子玩的。你是女孩子,要跟着娘学针线,进厨房学烧茶煮饭这些家务事。”个头太小,还没有灶台高,暂时教不了,但不代表她就可以这么放肆的和儿子一起玩男孩子的东西啊。

    “娘,我没玩,我看哥哥玩呢。”杨子千不高兴了,娘哎,我不学,就没理由说会,到时候,咱们家还得饿肚子。

    “哎哟!”月娘看女儿撅起的小嘴,笑了,突然捂着肚子又叫了起来。

    “娘,你怎么啦”兄妹二人连忙跑过去扶着她问。

    “快,子森,快去请你大娘过来。子千,快叫你爹回来。”月娘交待完两孩子,连忙转身回屋。

    这是要生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

    以前没生过,但知道生孩子是一个儿奔生娘奔死的难关,听爹说过没钱请稳婆,那就是说,娘只能自己生。

    莫名的,杨子千心里很紧张。

    连忙跑到后山的地里,抓着杨大年的手就往回跑。甚至于,一句完整的话都没办法说出来。杨大年知道这两天月娘该临盆了,看女儿跑得这么急,也说不出话,知道肯定是要生了。当下扛了锄头叫上杨子木就往回跑。

    父子俩腿长,没跑几步,就把杨子千落下一大截了。

    等她回屋,就看见大哥和三哥在烧水,爹站在房间门口打着转,屋里,是娘一声声的痛呼声。

    “快了,快用力!”陌生的女声传出来,想必,这就是住在寨子东头的大伯娘了。

    现在,倒不是想大伯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只要娘能顺利生下小家伙就行。

    听得撕心裂肺的阵阵叫唤声,过了好久,就在杨子千快崩溃时,屋里传来了猫叫一样小的婴儿啼哭声。

    “生了,生了。”女人大叫“快,老二,把水提进来”

    杨大年连忙把子木提到门口的水和大木盆一起提进屋里。

    “子木,快去给你娘煮点白面羹。”进屋时,没忘记交待大儿子(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http://www.xlawen.org/kan/281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