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热带风暴 > 热带风暴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交通肇事调解的办法,他们应该对您做出经济赔偿,您拿这钱也是合理合法的。不要因为我们于参谋长说了什么,你们心里就不安生,他也是为林阿水好。”

    于海鹰:“大妈,希望您能理解我的心情,现在这钱您要是不拿,我就更对不起您和孩子了。”

    林母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她抹了把泪,说:“首长,你们千万别误会,我们收下这个钱,不是贪财,而是可怜那个司机的娘。”

    于海鹰问:“司机的娘?”

    林母:“那天,他们公司领导带她娘来见我,她娘一下子就跪在我面前,求我给他儿子一次机会,如果我要是不收这钱,她就跪死在地上不起来。她们家也是乡下人,日子苦得很,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心想都是当娘的,自己的孩子已经走了,我不忍心看到另一个当娘的再掏心掏肺地心痛,反正那个司机也不是故意的,我这心就软了……”

    肖明亮:“大妈,我们能体谅您的心情。可这钱您还是收下……”

    林阿山解释道:“那天,听于首长说,我哥这案子还没有搞清楚,里面还有疑点。我妈就跟我说不能让我哥死得不明不白,这钱咱不能要,所以今天我们就送来了,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于海鹰上前拉住林母的手,说:“大妈,您放心,我们一定把事情搞清楚,给您老人家和孩子一个交待,让孩子安息!”

    林母:“那就拜托了,可是大妈还有个请求。”

    于海鹰:“您说。”

    林母:“小山说也想到部队来,不知道能不能行?就算是陪陪他哥,省得他哥一个人在这儿孤单,你们就让他来吧。”

    肖明亮、陆涛和于海鹰面面相觑,又同时把目光投向林阿山。

    林阿山也用殷切的目光看着首长们。

    19

    黄昏的时候,一辆出租车驶来停在特勤中队门口,张武身穿便装,戴着墨镜走了下来,突然,手机响了。他从兜里掏出电话嚷了起来:“喂……我不是告诉你那个机场保安姓苏嘛,……你给我找找他的老乡,这事儿别声张啊……”

    张武挂上手机,摘下墨镜向院内走去。

    因为机场事件,张武也被停职了,所以他这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找到那个保安苏小强。

    20

    特勤院内,在一条“向英烈学习,为英烈募捐”横幅的旁边,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红色的捐款箱,两名干部在本上登记着名字,桌子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张武从队伍的一边走了过去,看此情景深受感动。

    一个白白净净的士兵向他跑来,喊了一声:“队长。”

    张武站住:“什么事儿。”

    士兵:“中队收到一张捐赠给林阿水的汇款单,但是没有落款。指导员让我问您怎么处理合适。”

    张武:“我现在放长假,这事儿指导员定就行了。”

    士兵:“可是指导员说,大事必须要给你汇报。”

    张武草草看了一眼士兵递过来的汇款单,说:“你先去吧。”他拿起汇款单边走边看,突然感觉这个字迹有些熟悉,他正在迟疑着,发现那个白净士兵还跟在他身后。

    张武:“你还有什么事儿?”

    士兵:“我要捐款。”

    张武:“捐款好啊,那你排队去吧。”

    士兵:“可是他们捐的都是十块八块的,我捐的是个大数,怕拿出来他们有想法。”

    张武:“多大个数啊,人家会有想法?”

    士兵:“我爸给我寄来一万块钱。”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汇款单。

    张武严厉地说:“一万块是一份心意,十块八块也是一份心意,关键是要学习林班长的精神,懂吗?”

    士兵没趣地点了点头。

    张武:“去吧,排队去吧。”

    士兵一阵风似地跑了。

    21

    晚上,在酒吧里,一个女人在吹奏萨克斯。

    韩非和张武坐在吧台上喝酒,酒过三巡,张武掏出汇款单放在吧台上,推到韩非面前。

    韩非看了看,一脸不解说:“捐款不留名,人家这是想当无名英雄嘛,这有什么问题吗?”

    张武:“是李红梅寄的。”

    韩非一惊:“李红梅?”说着不由自主看了一眼汇款单。

    张武:“我认识李红梅的字迹,绝对是她寄的。你看这邮戳,她就在本市。”

    韩非又仔细看了一眼邮戳,果如张武所言。他说:“你的意思还想找她,是吗?”

    张武低下头没有说话。这时,一位小姐走过来,一下搂住韩非的脖子亲了一下,发嗲地叫:“老公,咱们什么时候走啊?”

    韩非打了一下小姐的屁股,说:“没礼貌,怎么不叫大哥啊?”

    小姐冲着张武甜甜地一笑,喊了一声:“大哥。”

    张武傻傻的,没有反应。

    小姐:“大哥不答应,老公就生我的气了。”

    韩非一把将小姐推开,说:“我们说正事儿呢,去去去。”

    小姐撒娇离去。

    张武:“这个弟妹叫什么名字呀?”

    韩非笑了:“什么弟妹,瞎闹呢,就你当真。张武你就别太死心眼了,李红梅不来找你,这其中肯定有故事,特区嘛,故事就是多,有首歌叫什么来着?哦,对,叫《小城故事》,头一句就是这么唱的,‘小城故事多……’。”

    韩非还要唱,张武起身走了。

    22

    韩非追出酒吧,拉住张武,说:“张武,你这个人有意思,喝酒就是为了解闷嘛。”

    张武:“你慢慢解吧,我得归队了。”

    说着又要走,被韩非一把拉住,说:“你着急走什么啊?我还有事托你呢。”

    张武回过头来。

    韩非从包里拿出一沓钱,说:“我也算是特勤的老兵了,这是我对林阿水的一份心意,但是我也不留名。”

    张武:“为什么?”

    韩非:“免得老于又把我想歪了。”

    23

    晚上,于海鹰在家里翻箱倒柜,罗静带着小学生的捐款来到了他家。

    于海鹰了解罗静的来意后,说:“这钱绝对不能要。”

    罗静:“你不要,我交给陆涛他也不收。他说市里面‘见义勇为基金会’已经把钱送给了林阿水的母亲,可这是孩子们自发的,也算是对英雄的敬意嘛。”

    乔红插话道:“海鹰,你就收下吧,这是孩子们的一点儿心意,拿这钱给学校买些课外读物,以林阿水的名义再给孩子们送过去,那不是更好嘛?”

    于海鹰和罗静同时点头,送走罗静,于海鹰回头问乔红:“咱们家的钱准备得怎么样?”

    乔红故作不解:“钱?咱们家只有精神,哪有钱啊?”

    24

    送林阿水母子俩走的这天,陆涛亲自布置,从支队调了五辆车,并且还安排了警车开道。车队一路鸣着警笛穿城而过,阵势庄严肃穆。

    路上,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于海鹰一言不发,肖明亮将一个包拿出来递给林母,说:“大妈,这个您一定得收下。”

    林母没有接,说:“政府已经给了不少了,我不能再要了。”

    陆涛:“您收下吧。”

    林母:“小山能来部队接他哥的班儿,我就已经知足了,你们现在又……”

    陆涛:“这是我们全体官兵对您老人家的一片孝心啊,您不收下行吗?”

    林母激动地:“好好,大妈收下了。”

    25

    夕阳下的金澜码头,流金溢彩。

    乔红站在码头的一辆轿车旁向远方张望着。车队从远方开来,刚停稳,于海鹰跳下车。他拉开车门,手护着门顶,林母等下车。

    乔红赶忙上前搀扶着林母,她把一个存折塞到林母的手里,轻声说:“这个折子您老人家带上,密码就是林阿水的生日,您记好了。”

    林母意外地:“这,这,这……”

    乔红:“大妈您先别出声,这份您不要不行,您要是不拿,我们那口子可跟我没完啊。”

    林母还要说什么,乔红一转身走远了。

    于海鹰、肖明亮他们走了上来,搀扶着老人,一直把他们母子俩送上了船。

    汽笛长鸣,轮船驶离码头。

    肖明亮、陆涛、于海鹰等挥手与林母告别。

    26

    晚上,于海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着法庭宣判的新闻。

    杜海站在被告席上。

    肖明亮、陆涛、林母等站在了原告席上。

    法官宣读判决书:“……杜海因酒后驾车使执勤哨兵林阿水致死,情节恶劣,且肇事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判处杜海有期徒刑7年……”

    乔红:“这件事儿总算是有了个结果,再不完,你非疯了不可。”

    于海鹰站起身来,一下子把电视关上:“谁说这儿事儿完了,这事儿没完!”

    说着,他走进卧室,乔红一脸的诧异。

    27

    清晨的训练场,喊杀声震天,士兵正在训练擒敌拳。

    陆涛走过来让部队停了下来。他给刚才指挥的上尉交待说:“训练先停一停,呆会儿总队首长要来,你先带大家打扫打扫机关卫生,特别是卫生间要搞干净。”

    上尉应声而去,于海鹰匆匆走来,将陆涛拉到一边。

    陆涛:“什么事儿?”

    于海鹰:“公安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有消息吗?”

    “什么消息呀?”

    陆涛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说道:“判都判了,还能有什么消息?哎,你这是吃一堑不长一智啊?”

    于海鹰:“陆涛,我现在很冷静,我这是按照组织程序向支队长报告呢。”

    说着他从兜里拿出一张纸条,接着说:“我发现了那个机场保安的两个社会关系。”

    陆涛拿过纸条看了一眼,说:“金澜市几百万人,没有确切的线索,你想找到了那个保安,等于是大海捞针!”

    于海鹰:“就是大海捞针,我也要把真凶捞出来。”

    陆涛急了:“于海鹰,你又想干什么?”

    于海鹰:“我希望重新调查,继续上诉。”

    陆涛没有回答于海鹰,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说:“怎么总队首长还不来呀,我看早点儿把你“判”了,这事儿才能完。”

    于海鹰理直气壮地说:“把我判了也没完。”

    陆涛气急无奈,瞪了于海鹰一眼,转身走了。

    28

    支队会议室,总队首长宣布了处分决定:“……鉴于于海鹰同志没能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给特区造成了不良影响,总队党委决定:撤销于海鹰第三支队参谋长职务,调任支队农场任场长(副团级)。撤销张武特勤中队中队长职务,调任毛兴中队任副中队长……”

    于海鹰面无表情,两眼看着前方。

    第十一章

    1

    张武受处分后,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无聊,他就把配发给他的“五四式”手枪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用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和发泄心中的不满。现在,他把拆散的五四式手枪重新组装好,然后举起手枪慢慢地瞄向房门,轻轻击发,空枪的撞击声脆响。

    门外传来敲门声。

    张武闷声不响地说:“我不吃了,别叫我。”

    张武拉动了一下枪栓,继续瞄准。

    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

    张武有点不耐烦了,他冲着门嚷:“我说过一百遍了,老子不吃!减肥总行了吧?”

    “开门!”

    外面的人不屈不挠。

    张武生气地把枪扔在桌上,走过去开门,边走边说:“你们这帮小子,还有完没完呀?”

    说着他快步走到门边,猛地打开门,一下僵住了!他原以为是中队的干部怕他被撤职想不开,来劝他,没想到于海鹰会身穿便服,威风凛凛地站在门口。没错,于海鹰今天是特意来看张武的,他们两个因为机场事件都受到了处理,而且张武还被降了职,这一点,于海鹰觉得特对不起张武。

    2

    “日落西山红霞飞

    士兵打靶把营归

    把营归……”

    一队士兵唱着歌从不远处走来。

    于海鹰和张武踏着歌声从宿舍出来,一见队伍张武就想躲,被于海鹰一把拉住了。两人昂首阔步走过去与队伍迎面相遇,士兵们自动放慢了脚步,停止了唱歌。

    一个少尉喊了一声:“立正!”

    全体士兵立正。

    少尉跑过来向于海鹰报告:“报告首长,特勤中队二排正准备开饭,请指示!”

    于海鹰:“继续!”

    “是。”

    少尉跑过去,重新起了个调,队伍唱着歌走远了。

    3

    晚上,于海鹰和张武在于海鹰家下军棋。

    “地雷!”

    张武一只手翻开一枚棋子,眼睛盯着棋盘。

    于海鹰翻开另外一枚棋子,说:“哎,工兵!工兵挖地雷,这次我赢了。”说着高兴地笑了起来。

    张武重新摆好棋,四处张望着问:“参谋长,嫂子呢?”

    于海鹰低头摆着棋,说:“别提她了,败军之将,下不过我,耍无赖逃跑了。”

    张武:“逃跑了?嫂子不敢跟你下棋,也不至于不敢回来吃饭吧?”

    于海鹰:“她现在不吃饭,吃地皮呢。整天跟那个破公司瞎折腾,还瞧不起人。”

    张武惊讶地:“是吗?”

    于海鹰:“可不!昨天我问她这地皮怎么炒啊?你猜她咋说?”

    张武:“咋说?”

    于海鹰:“她说放在锅里炒呗!”

    张武笑弯了腰。

    “这不明摆着小看人吗?在特区呆了这么多年,我难道还不知道什么叫炒地呀?”说着招呼着张武:“哎,你小子怎么不走了?”

    张武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参谋长,我实在走不动了。”

    于海鹰:“不许耍赖啊。”

    张武:“没耍赖啊,你不是请我来吃饭吗?也不看看几点了?”

    于海鹰看了一下表,惊叫起来:“哎哟!是该吃饭了。”说着站了起来。

    张武也跟着站了起来,问:“咱们去哪儿吃啊?”

    “就在家吃!离了谁天都塌不下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说着于海鹰钻进了厨房,张武也跟了进去。

    4

    于海鹰拿起了几棵大葱扔给张武,说:“大葱蘸酱越吃越胖,剥葱。”

    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些残羹剩饭,其中有半盆红烧肉,笑着对张武说:“红烧肉,吃一口满嘴香,我就爱吃这东西。”

    张武从厨房的窗台上拿过锅,说:“我来热热。”

    于海鹰制止道:“甭热了,就这么凉吃,能吃出军用罐头的味道。”

    张武:“我真佩服参谋长,挨了处分还这么高兴。”

    于海鹰:“不高兴怎么办?难道天天哭啊?军人嘛,服从命令就对了。”

    说着就将红烧肉端了出去,张武满腹心事地将没有剥完的葱扔在案板上,说:“参谋长,难道我们错了吗?”

    于海鹰走进来,边走边说:“当然有错。不错,上级会处分我们吗?”

    张武:“可我们错在哪儿呢?”

    于海鹰:“错就错在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

    张武:“那,林阿水的事儿我们就不管了?”

    于海鹰:“谁说不管了?不仅管,而且还要管到底!不过,我们要讲究战略战术。”

    张武不解地看着于海鹰。

    于海鹰:“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不但要寻找足够的证据,还要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

    张武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于海鹰拍了一下张武的肩膀,说:“行了,该走就走吧,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张武恍然大悟,问:“参谋长,是不是政委让你来做我的工作?”

    于海鹰:“当兵的嘛,哪有那么多工作可做。”

    张武:“那安排你去农场,你干嘛也赖着不去啊?”

    于海鹰:“我去那儿干什么?你让我带牛、带猪、带羊、带鸡、带鸭、带狗吗?它们能听得懂我的口令吗?专业不对口!那根本就不是个带兵的地方。不像你,在这儿带兵,下去还是带兵嘛!”

    张武:“那你想去哪儿?”

    于海鹰:“愚公移山,继续修训练场!”

    张武虽然不服,但也找不出别的话语来反驳他。

    于海鹰:“怎么样,想通了吧?”他拿出一瓶酒在张武面前晃了晃,说:“带兵的人,今天就算为你壮行了。”

    5

    重峦叠障,白雾弥漫。

    一辆指挥车和一辆吉普车,一前一后在公路的一个界碑处停下。于海鹰跳下车,张武拿着行李从车内钻了出来。

    于海鹰上前与张武握了握手,他说:“一路保重。”

    张武浅笑了一下,算是回答。

    老式吉普车上跳下两名士兵,他们走过来接过张武的行李,张武随着士兵向吉普车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

    于海鹰还一动不动站在指挥车前,向他挥了挥手。

    张武跑过来,向于海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于海鹰庄重地还礼。

    张武放下手,眼眶潮了。于海鹰的眼睛也湿润了,于海鹰上前拍了拍张武的肩膀。

    张武转身跑过去,钻进吉普车。吉普车发动,消失在群山峻岭中。

    6

    一辆卡车停在训练场工地上,士兵们正将一筐筐鸡鸭往下搬运,鸡鸭的鸣叫声不绝于耳。

    于海鹰驾车驶来,停在了工地上。他从越野车上下来,一下子傻了眼:“训练场啥时候变成了这副模样了?”

    两个士兵拎着一笼呜哩哇啦乱叫的鸡从于海鹰面前走过,他上前拦住他们,问:“你们这是干什么?”

    “报告首长,我们正把鸡往鸡圈送。”一名士兵说。

    于海鹰:“鸡圈?这训练场哪来的鸡圈?”

    士兵用手一指,说:“首长,你看,那就是刚盖的临时鸡圈。顺着士兵手指的方向,远处果然有一排低矮的房子。

    远处,一名工人开着推土机正在填平一个训练用的沙坑。

    于海鹰跑了过去大喊声:“停下!马上停下!”

    推土机停下,工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于海鹰:“你这是干什么呢?”

    工人:“挖鱼塘呀!”

    于海鹰大惊,问:“这是军事重地,谁叫你来这儿乱挖鱼塘的?”

    工人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一名胖胖的少校气喘吁吁跑来,忙说:“参谋长,这是咱们花钱请来的。时间紧,任务重,师傅们白天晚上加班呢。”

    于海鹰:“你是干什么的?”

    胖子:“噢,我是农场副场长——何国宾。噢,你是我们于……于场长吧。”

    于海鹰:“谁是你的于场长?”

    胖子:“噢,参……参谋长,您来报到,我们也没接到上面的通知,失礼了!”

    于海鹰:“谁说我来报到了?”

    胖子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

    于海鹰:“我问你,谁让你们把我的训练场搞成农场的?”

    胖子:“老板让搞的!”

    于海鹰:“哪个老板?”

    胖子:“陆老板啊!”

    于海鹰:“陆老板?”

    胖子:“就是陆支队长啊。”

    于海鹰:“支队长就叫支队长,叫什么老板?张嘴老板,闭嘴老板,你知道谁是你的老板吗?”

    胖子不敢吭声。

    于海鹰:“我告诉你,党和人民才是你的老板。”

    胖子连连点头称是。

    于海鹰突然命令道:“马上停工!”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7

    夕阳照在陆涛办公室的玻璃窗上,金光耀眼。陆涛正在办公室里接电话,情绪激动:“……什么……你们到底听谁的……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说完将电话重重地扣上。

    于海鹰气冲冲地推门进来,正要说话,被陆涛打断。陆涛说:“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于海鹰:“我也正要找你呢。你为什么把我的训练场改成了农场?”

    陆涛:“于海鹰,你这么说话有问题呀!”

    于海鹰:“有什么问题?”

    陆涛:“把训练场暂时改成农场,是支队党委会决定的,不是我陆涛个人决定的。训练场的资金暂时不能到位,农场又急需扩建,这是根据目前特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再说,训练场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是军队的、是国家的。”

    于海鹰:“那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陆涛:“对不起,你已经不是党委成员了,农场扩建的情况没有及时向你汇报,这不违背组织程序吧?”

    于海鹰气得说不出话来。

    陆涛:“命令早就下了,于场长不按时去农场报到,白天躲在家里玩军棋,晚上半夜起来跑步,搞得左邻右舍都睡不好觉,这样做恐怕也不太文明吧!”

    于海鹰正准备说什么。

    陆涛又接着说:“还有,你既然不去报到,干什么跑到农场瞎指挥,这恐怕也不太合适吧?”

    于海鹰突然笑着伸出大拇指,说:“支队长批评得好,有理有据,无懈可击。这事儿我一下就想通了,明天我就去农场报到,请你通知他们准备热烈欢迎我吧。”说完,满脸笑容地走了出去。

    于海鹰的突然变化让陆涛感到莫名其妙,他也跟着走了出来,看着于海鹰欢天喜地下楼,走出了机关大门。

    陆涛趴在走廊的窗户上向下张望,身后传来肖明亮的声音:“老陆,你看什么呢?”

    陆涛头也不回,说:“看于海鹰。”

    肖明亮:“于海鹰来了?”

    陆涛:“这小子死活闹着不去农场,刚才突然又笑眯眯地跟我说,他明天就要去报到,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肖明亮:“人啊,都是吃一堑长一智,他会认真汲取以前的教训的。昨天他还跑到我宿舍借了好多法律书,看样子他是下决心好好反省反省自己了。”

    陆涛:“我看不像,于海鹰是那种随便低头的人吗?政委啊,搞不好你要培养出一个告状专业户了!”

    肖明亮:“你总不能一成不变看人嘛,说不定人家的思想早已经起了变化呢。”

    8

    夜深人静,于海鹰家依旧是灯光如昼。

    乔红正在给于海鹰打点行装,她从衣柜里取出衣物一件一件叠好,放进一个箱子里,两人边整理物品边聊。

    乔红把一套迷彩服放进箱子里,问:“哎,海鹰,今儿怎么说变就变了呀?”

    于海鹰:“谁说变就变了?”

    乔红:“那是谁说的宁愿在家里当火头军,也不上农场当鸡司令?怎么突然又决定明天去报到了?”

    于海鹰不吭声,只管整理衣服。

    乔红:“其实变了也没什么不好,该变就变嘛!哪能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不回头啊!”

    于海鹰:“回头?那是不可能的!”

    乔红:“那你这是干什么去呀?”

    于海鹰:“我要看着我的训练场,不能让他们给我糟蹋了,我要守住我的最后一块儿阵地!”

    乔红瞪大了眼睛。

    9

    于海鹰的越野车停在训练场一排青瓦红砖的平房前,他跳下车来,立即稀稀落落地响起了掌声。何国宾挺着大肚子走上前来,握住于海鹰的手,说:“欢迎你呀!于老板。”

    于海鹰瞪了何国宾一眼。

    何国宾尴尬地笑了笑,赶快改口道:“欢迎你呀,于场长。”

    于海鹰:“什么场长、场长的,听起来就别扭。”

    何国宾:“那就欢迎欢迎,你这一来咱们可算是有头了。”

    队伍里的士兵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一名老兵冲着于海鹰说:“场长,您今天走马上任,是不是给大家放个长假,鸡鸭鱼肉先吃上三天,也算是熟悉熟悉你的部队嘛。”

    于海鹰面无表情地看了老兵一眼。

    何国宾赶快解围,冲队伍嚷着:“别闹了,快帮场长搬行李。”

    几个士兵起着哄一窝蜂地涌上来将行李抢走。于海鹰边走边问何国宾:“那个老兵是干什么的,怎么没大没小的?”

    何国宾:“哦,他是喂猪的。于老板你是……”

    话还没说完,何国宾赶快改口:“于场长你是不知道,这家伙可是咱们农场的宝贝,经他随便一倒腾,这猪呀一胎能下二十几只崽儿,连兽医站都请他去传过经送过宝呢。”

    于海鹰:“是吗?”

    何国宾:“你还不信!我跟你说于老板……”

    何国宾知道自己又叫错了,马上住嘴,自己扇了自己一耳光。

    于海鹰狠狠地瞪了何国宾一眼,很严肃地说:“从明儿开始,农场进行作风纪律整顿,所有人员都得参加,一个也不能少!”

    何国宾瞪大眼睛,问:“整顿?……整什么呀?”

    10

    天蒙蒙亮,军号声就从白雾弥漫的农场上空飘了过去。于海鹰威风凛凛站在院子里,等待部队出早操。

    可是等了好一会,才稀稀拉拉来了几个人。

    何国宾边穿衣服边向于海鹰跑来。

    于海鹰训斥道:“何副场长,人呢?”

    何国宾跑过来,贴着于海鹰的耳朵,轻声地说:“于场长,农场平时不出操,咱们是非作战单位,以生产为中心。”

    于海鹰怒吼:“胡说!军队农场首先姓军,姓军就得出操。”

    何国宾:“于场长息怒,咱们农场的兵素质实在太差……”

    于海鹰:“兵是训出来的,武艺是练出来的,你见过母牛一生下来就会下崽的吗?”

    何国宾摇头,他被这个新来的场长完全搞蒙了。

    于海鹰:“去,把没起来的都叫起来,人员什么时候到齐什么时候出操。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像你们这样兵不兵,民不民的游击队作风,万一哪天碰上个突发事件怎么办?嗯?”

    何国宾悻悻地向平房跑去,边跑边喊:“出操!出操,起来出操……”

    11

    晚上,于海鹰在农场宿舍里,一摞法律书摊在桌上,一名士兵帮着整理,另一名士兵正在往墙上钉钉子。还有两名士兵在挂着地图。

    整书的士兵突然尖叫起来:“我的妈呀!”

    其他的士兵都围了上来。

    整书的士兵,说:“看看这书的名字,多吓人啊!”

    挂图的士兵拿起书读着:“《深夜鬼叫》。”

    钉钉的士兵:“有什么吓人的?就是一本推理小说。”

    另外一士兵:“咱们场长怎么喜欢这个?”

    何国宾拿着一盘蚊香走了进来,大家都散开了。

    钉钉的士兵把黑板挂在墙上。

    何国宾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士兵们都没出声。

    何国宾:“怎么把黑板挂到场长屋里了?”

    士兵:“是场长让挂的。”

    何国宾不解:“挂这玩意干什么?”

    于海鹰端着脸盆走进屋里,恰好接过话:“写字啊!”

    何国宾问:“写什么字啊?”

    于海鹰:“写字就是写字嘛。”

    士兵们都悄悄地溜了出去,何国宾也准备溜走,被于海鹰叫住:“哎,何副场长。”

    何国宾站住,回头问:“于场长,你有事啊?”

    于海鹰:“啊,咱们一块交换交换意见。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没错,我也是三把火。这第一把火是作风纪律整顿,第二把火是强化军事训练,第三把火是修建训练场……你记一下,上午的除草改为作风纪律整顿,下午的挖鱼塘改为五公里越野,晚上的搭鸡圈改为体能训练……”

    何国宾惊诧地说:“于场长,咱们是农场,不是……”

    于海鹰:“但是我们是军队农场。”

    何国宾:“于场长,这样我们完成不了生产任务……”

    于海鹰:“我是场长,还是你是场长?”

    何国宾:“你是场长,你是场长。于场长……”

    于海鹰打断何国宾的话:“今后不许叫我于场长,叫我老于。”

    何国宾:“可是您确实是场长啊?”

    于海鹰:“但是我确实也是老于呀?就这么叫!”

    何国宾:“明白了,于场长……”

    于海鹰:“你看,刚说了你就忘。”

    何国宾:“没忘,老……于。”

    于海鹰:“这就对了,老于,听起来就顺耳。”

    何国宾笑了:“对,老于说起来也很顺口。”

    于海鹰笑笑。

    12

    黄昏,夕阳落下了地平线,大地一片橘红。

    在训练场一角,于海鹰站在用白石灰画出的一条终点线旁,手持秒表,不停振臂呼喊,士兵们满头大汗地冲过终点。

    于海鹰:“快!快点儿!”

    又有几个士兵冲过终点。

    于海鹰看了看秒表,向后好一阵张望。

    远远地,何国宾气喘如牛地跑了过来,他刚过终点线就倒在了地上。

    13

    白天的训练结束后,农场的兵全被累趴下了,晚上部队提前就寝了。于海鹰临时宿舍的黑板上写着“杜海”、“老板”、“朋友”“保安”的文字,并且有条线连接着,可以看出是一个推理过程。

    于海鹰没有睡,他背着手,盯着墙上的黑板,苦思冥想。

    何国宾拐着腿走了进来。

    于海鹰没有回头,仍在沉思之中。

    何国宾走了过来,看了看黑板,小心翼翼地问:“老于,你要写侦探小说啊?”

    “啊。”于海鹰回过神来:“哎,何副场长,找我有事?”

    何国宾:“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明天是星期六,上午是不是休息啊?”

    于海鹰想了想说:“其它同志休息,但是你不能休息。”

    何国宾一惊,问:“为什么呀?”

    于海鹰:“因为你的五公里越野不及格。”

    14

    清晨,橘红的朝阳挂在天边,何国宾拼命地在山间土路上向朝阳奔去,一条狼狗在他后面追,就要咬上的瞬间,狼狗被背后的绳子拉住。这根绳子拴在一辆自行车车把上,于海鹰骑在自行车上喊:“想保住屁股,就快点!”

    何国宾在前,狼狗在中间,于海鹰骑车在后,他们迎着初升的朝阳跑远,跑进了朝阳的红色光辉里。

    15

    于海鹰到农场没几天,就把农场搞得鸡飞狗跳,士兵也被训得叫苦连天。何国宾忍无可忍,跑到陆涛的办公室告了于海鹰一状。

    陆涛听完何国宾的诉苦后大笑起来,他说:“活该!你这身肥膘早就该减减了,要不然狼狗真要咬你的屁股了!”

    何国宾:“我倒没什么,我是怕他把农场当成集训队了,到时候影响农场的中心任务。再说,指标完不成,我也愧对您对我的信任呀。”

    陆涛:“啊,这个我早就预料到了,不过,你身为农场副场长又是个老农场,你有责任提醒他农场是干嘛的。”

    何国宾:“我提醒了,就是因为我提醒他,老于才这么收拾我的。你是不知道这个老于啊……”

    陆涛正着脸色,问:“何国宾,对人家有意见连称呼都改了?”

    何国宾一脸苦相,说:“现在叫他参谋长,不合适;可叫他场长,他又觉得别扭;他非要让我们喊他老于,现在让我改口也改不过来了。”

    陆涛:“是吗?

    何国宾向四周看了看,神秘地说:“而且,自从老于去了之后,农场就怪事不断,人心惶惶。”

    陆涛:“怎么了?”

    何国宾把头伸向陆涛,压低声音说:“现在农场有鬼!”

    陆涛严肃地:“别在这里鬼话连篇了!”

    何国宾认真地:“真的,绝对有鬼!”

    陆涛挥了挥手,打断何国宾,说:“行了行了,你先回去吧。”

    何国宾一脸委屈,离开了。

    陆涛沉思片刻,抓起桌上的电话,说:“接肖政委……政委啊,我们赶快想法给于海鹰再换个地方……现在我知道于海鹰为什么那么愉快地去农场了……因为他要去搞破坏啊……”

    16

    月明星稀。

    农场的空地上,一群人影悄悄地走过来,趴在草地上。

    虫鸣阵阵,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野鸟的啼叫。

    士兵甲:“咱们农场真的有鬼。”

    士兵乙:“别瞎扯了。”

    士兵甲:“真的,我半夜上哨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老在山脚下转悠。”

    士兵丙:“我也看见过,他在山脚下走来走去的,一转眼就没了。”

    士兵乙:“那你怎么不过去看看呀?”

    士兵丙:“半夜三更的,一个人,在荒郊野外,谁敢呀?”

    一片乌云挡住了月亮,光线黯淡了下来。

    士兵甲惊异地指着远处喊:“快看!”

    远处,果然有一个人影在来回走动,时隐时现,众人大惊。

    士兵乙:“可能是老百姓,先别打开手电,咱们一起围过去。”

    士兵甲:“这附近就没住家,哪来的老百姓?”

    士兵甲:“即使是鬼,咱们也要来个钟魁捉鬼,大家操家伙!”

    士兵们拾起地上事先准备好的箩筐,扁担,锄头等工具,像一阵风一般,向鬼影围了过去。

    17

    “鬼影”转悠着,上蹿下跳,好像在练拳。

    突然,几束手电的白光同时照亮了“鬼影”,几个士兵蜂拥而上,正准备用箩筐盖时,发现于海鹰的脸在手电光照射下一片苍白。

    于海鹰大吼一声:“干什么!”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于海鹰。士兵们吓得扔掉手里的东西,拔腿就跑。

    鬼影就是于海鹰,闹鬼的事自然不攻自破。然而于海鹰并不是没事半夜三更瞎转悠,恰恰相反,他的心里搁着太多的事儿:撞死林阿水的真凶到底是谁?张武在常山那边能不能适应?自己难道永远只能与鸡鸭鱼肉打交道吗?这一件件事儿压在心上,令他苦不堪言,却又不能跟别人去说。

    18

    抓鬼抓住了于海鹰,这个故事很快在机关传为佳话。陆涛听到后,心里不是滋味儿,特意把于海鹰招上来,打算慰劳慰劳他。这天,于海鹰和陆涛在陆涛办公室说得正起劲,一个新闻干事抱着VCD机走进陆涛办公室,把它放在桌上,机器上放着一大摞光盘,他对陆涛说:“支队长,您要的东西都拿来了。”

    干事说完,见陆涛没有留他的意思,知趣地走了。

    于海鹰走到桌前,看了一眼,说:“陆涛,你小子真会赶时髦,VCD也用上了。”

    陆涛走过来拿起一张盘看了看,递给于海鹰说:“我赶什么时髦,这都是给你准备的。”

    于海鹰高兴地说:“是吗?”

    陆涛:“当然。这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这个是《列宁格勒保卫战》,这个是《诺曼底登陆》,这些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战役,怎么样?这趟你没白跑吧?”

    于海鹰连声说:“好!太好了!知我者,陆涛也。”

    陆涛:“既然好,你就抱回家慢慢看吧。”

    于海鹰忽然明白了什么,问:“抱回家?”

    陆涛:“乔红不是怀孕了吗?你也该在家好好陪陪人家了。这可是个大事啊,她不仅是关系到你们于家的下一代,还关系到咱们军队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啊!”

    于海鹰看着陆涛,笑了笑。

    陆涛:“你笑什么?这话是真的。农场那点儿破事你就别操心了,隔三岔五去看看,挂个虚名就行了。”

    于海鹰:“乔红同志怀孕了,我的肚子又没大,我可是农场的正经场长,怎么能挂个虚名就算了呢?”

    陆涛:“老于同志,你要是再回去折腾,非把鸡都得编成班,鸭都得编成连,到时候它们下的都不是鸡蛋鸭蛋,而是手榴弹。”

    于海鹰惊奇地:“这个理想完全可能实现,我搞了一个飞禽中队的训练方案,你看看行不行?”说着拿出一份材料,放在陆涛的面前,说:“我就是要先练兵,后种田,先训练,后整圈。不用三个月,肯定让你刮目相看。”

    听着于海鹰这些不着边际的话,陆涛哭笑不得。本想送台VCD打发于海鹰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没想到反被他打发了。

    19

    乔红怀孕的消息于海鹰前两天就知道了,可是农场事多他走不开,所以今儿回来于海鹰表现得非常出色,忙忙碌碌一直忙到半夜才睡。

    黎明,乔红醒过来,扭开床头的灯,发现身边的枕头空着。她揉了揉眼睛,向窗外望去,天空依然繁星点点。

    外屋传来异常的动静,乔红翻身下床。

    于海鹰正在灶上煎鸡蛋,忙着做早饭。

    乔红走了过来,问:“于海鹰,你干什么呢?”

    于海鹰把煎好的鸡蛋从灶上端下,说:“给你们娘俩儿做饭呢,你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啊!”

    乔红:“天还没亮,你发哪门子神经?”

    于海鹰:“天亮我就得走了。”

    乔红:“今天不能回去,你得帮我办件事儿。”

    于海鹰问:“什么事儿?”

    乔红:“帮我找大刘。”

    于海鹰惊奇地说:“找他干嘛?”

    乔红:“我们公司有个项目想追加点贷款,只要他签字,事情就可以搞定了。”

    于海鹰:“你又不是不认识他,自己去找就行了嘛。”

    乔红:“他最近到处躲,什么人都不见,我要是能找着他,还求你干嘛?”

    于海鹰:“他就当个小副行长,还摆起谱啦?”

    乔红问:“去还是不去啊?”

    于海鹰一脸为难,没有说话。

    乔红上前拉着于海鹰的胳膊撒娇,说:“人家一着急,吓着你儿子我可不管啊。”

    于海鹰这下急了,连声说道:“去去去,你千万别急!”

    20

    黄昏时分,街市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一辆出租开到海鲜第一家门口停下,于海鹰和乔红从出租车上下来,向酒店走去。

    大刘已经先到了包厢里,一见于海鹰和乔红分外亲热。

    乔红:“大刘啊,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今天你能来真是给我们天大的面子了。”

    于海鹰:“开玩笑!我跟大刘是什么关系?在军校时,那可是一个碗里吃饭,一个被子里放屁的同学呀。”

    一个小姐上了一道菜。

    乔红瞪了于海鹰一眼,说:“于海鹰,文明( 热带风暴 http://www.xlawen.org/kan/288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