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难道是瘟疫?”何晓峰唯恐天下不乱,直接说了个二战时期必死的病症,“早上是不是吃了不能吃的东西,还是被传染了。”
其他军官一听,都纷纷主动交代,“我吃了一只鸡腿。”“我吃了……”场面跟开花灯节似的,大尉被吵的实在受不了,叫道,“闭嘴。”
就在这一瞬间,靠大尉高八度嗓门的声音镇压,所有人自觉的低垂视线,看向脚尖,何晓峰等的就是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而且所有军官都围在已经丧命少尉周围,“呛~”所有军官都觉得眼前划过一道亮光,脖子处冰凉凉的,好不舒服。
只可惜,这次完美的刺杀还是出现了纰漏,其中一名军官没有直接毙命,竟然准备喊出声,吓了何晓峰一跳,直接飞扑过去,一手捂住他的嘴巴,一手一刀捅进军官的心脏处,用力的一绞,“嗯~”军官瞪大双眼,注视着何晓峰,他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人要杀死自己人,难道因为所谓的瘟疫?
何晓峰检查了下是否还有活口,简单收拾了下并更换上大尉的军装,怒气冲冲的向驾驶室司机骂道,“混蛋,怎么开车的,停车。”
小鬼子司机对刚才的颠簸也有些后怕,刚才没发现前方大坑,一不小心就趟了过去,现在车后的军官发怒,十成十是在追究刚才自己的失误。
小鬼子司机十分听话的把车靠在一边,而后面跟着的卡车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因为联队主力部队人数较多,中途有长官要解决个人需求,小兵们也会短暂停靠一下。
何晓峰还未等车停稳,闪身跳出车外,一头扎进路边的荆棘之丛。小鬼子停稳车辆后,主动下车准备接受长官训斥,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脸是不能要了,等着挨抽吧。
可是跑到车后,没人下车,“嗯?”小鬼子也奇怪,一向怒不可恕的长官,今天是怎么了,竟然不下车抽自己耳刮子,天照大神开眼,莫非自己遇到的长官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小鬼子司机还在做着白日梦。
但是等了一会,他觉得不对劲,抓住后门把手,准备爬上去看看,那知道,就听到,“嗤~”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很耳熟,可是就是想不来哪里听过,小鬼子也不作细想,掀开车帘,入眼看到堆在一起军官,旁边鼓鼓冒着青烟的是手雷,“我嘞个天照大神啊~”这是小鬼子最后的默哀,“嘭~嘭~”连续几次爆炸声,响了老远,车辆被炸的支离破碎,无数的铁片、铁钉以“天女散花”的方式,横扫刚刚途径此地的一队士兵和两辆摩托车。
被波及的伤兵,不死也闹了个终身残废。
随着这声爆炸响起,何晓峰的第一波攻击正式宣告开始。
第13章 奇兵袭扰 战绩卓绝(下)
潜伏在附近的何晓峰,瞧着自己一手策划布置的卡车炸弹给日军联队带来不小的混乱,嘴角略微露出一丝笑容,暗道,“好戏还在后头呢,慢慢享受。”
而小鬼子的联队也因为突然爆炸的卡车,被迫停止了前进。附近的小鬼子们各自卧倒,有的找到合适的掩体躲藏在后面,无数双小眼睛四处搜索着可疑目标。可奇怪的是,周围就没发现任何伏击军队,其中一位带队的中尉军官,命令下属扩大搜索范围,找出更多的线索。
之后,鬼子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很快就将车辆爆炸的情况汇报到了少佐。这位少佐是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第三十三联队的最高指挥官,如此年轻就获得联队长的军权,绝非浪得虚名,除开家族荣誉及在军队影响力外,他的实力及军事才能也出类拔萃。
这名少佐也就是被何晓峰最初盯上的那一位,名字叫佐佐木伊藤,是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的侄儿,在佐佐木家族中,伊藤辈分是最小的,但是,在家族中话语权却不容人轻视。往往在战事分析上,独到的见解能够让佐佐木到一都觉得自己是否变老了。而且,佐佐木伊藤师从神道无念流,其剑道实力也非常高。
“混蛋,慌什么!……立即派出士兵,扩大搜索范围,发现可疑再来报告!”佐佐木伊藤双手交叠扶着指挥刀,一脸镇定的向副官下达指令。
“是。少佐。”副官也不多话,跑步离开,组织鬼子士兵进行范围搜索,一定要找到爆炸原因。
伊藤眯着眼,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刚才爆炸究竟有什么样目的,能够让卡车爆炸绝对不是偶然事故,一定是人为破坏,但是,以伊藤骄傲自大的性格,也绝对不会承认有什么比自己更优秀的军人可以潜入联队队伍,制造混乱。同时,养尊处优惯了的佐佐木家少爷,也相信中国军队没有敢孤身潜入日本皇军的勇气。
一路上,佐佐木伊藤气势正盛,联队势如破竹,轻易的突破了江宁防线,并占领了几处军事要地,甚至中国军队还未组织过几次像样的抵抗,就已经闻风丧胆的逃走。佐佐木伊藤对中国军队的素质及作战能力评价极低。曾近他向副官大放厥词道,只需要一支骑兵联队就可以轻易的拿下中国首府南京,把大日本皇军的军旗插在总统府上。虽然,这种夸大的言论在联队中广为流传,却极大的鼓舞了日本士兵的作战情绪,厮杀的更加凶横,甚至已经出现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抢的恶行。
佐佐木伊藤并没有下令阻止,甚至还有些支持士兵们的恶行。因为他一直认为支那人是低劣民族,却占有如此广阔的富饶的土地,实在是不合理的异象,绝对要清除,只有清理干净这些低劣民族,大和民族才能更加繁荣,最终,他还将自己标榜成天照大神赋予神圣使命的使者。
派出的士兵很快的反馈回信息,周围一公里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现象,甚至一户人家都没有发现。
佐佐木伊藤猛地睁开微眯的双眼,看都不看,转身随手甩了副官一巴掌,“混蛋,无用的家伙,真是丢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脸。”副官赶紧回答,“是。”便退在一旁,垂着头不敢吱声。
伊藤转过身,此刻脸上流露出凶狠的目光,面部都有些扭曲,朝着中国南京的方向,恶狠狠的说道,“狡猾的支那猪,只敢做偷偷摸摸的事,不过,也只有支那政府才能培养出这种胆小的败类。根本没有能力与我佐佐木伊藤正面交锋,这是在羞辱我佐佐木伊藤,也是在羞辱佐佐木家族的尊严。皇军是不能原谅这种可恶的行为,命令,全军加速前进,三十三联队要第一个攻进南京城。”
躲在一旁观察半天的何晓峰,也没想到小鬼子竟然不继续彻查,反而加速前进,这可与当初计划的有差别。如果他们追赶上联队的先头部队,连长他们的压力可以就很大,甚至搞不好还会全军覆没。不行必须阻止他们前进,要把目标集中在这里,多留一刻连长他们就多一分机会。
……
再说说连长他们的伏击战,进展如何。
鬼子的先头部队大概百余人,主要负责清障及修建过道的工作,虽然属于工兵级部队,但鬼子的作战能力几乎让工兵的战斗力不弱于常规步兵能力,就算准备充分,想吃掉这一批小鬼子也不是件容易事。
“连长,鬼子进伏击圈了。”连副小声的提醒连长,连长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者鬼子的行进轨迹。“鬼子貌似十分谨慎,并不冒进,通知下去,我没下令开枪,所有人不得开第一枪,等鬼子再靠近些。”
“是。”连长的命令被传达下去,每一名士兵心里都十分紧张,攥着枪杆的手心已经渗出汗水,忍住忍住,一定要忍住。
鬼子越来越近,甚至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脸,整个队伍已经进入伏击圈大半。
“打,给老子狠狠的打。”连长高喊一声,一甩手中的毛瑟手枪,“啪”的一枪,直击鬼子带队军官,当即一枪爆头。
伏击圈的战士们将忍了半天的压力及怒火,通过手中的武器,全力的发泄出来,枪声不断,子弹满天横飞,这支百名小队的鬼子顿时被打的抱头乱窜,运气好反应快的找处土堆躲了进去,运气差反应慢的鬼子直接被干倒,有的鬼子想举枪还击,可还没扣动扳机,就被数枚子弹穿身而过。
连长发现伏击的优势逐渐退去,大呼一声,“手榴弹~扔~”
唰唰唰,从伏击圈里飞出十几枚手榴弹,分别散落在日军人群中,看来打仗运气成分很重要,刚才还庆幸自己没被打死鬼子,活活被手榴弹炸的肢体残缺。那下场还不如第一番进攻死去的同伴。
机会不等人,连长第一个冲出伏击圈,大喊,“兄弟们,冲啊。”全连上下的战士,如猛虎下山的气势冲了出去,二排长和三排长都各自抽出一柄红缨刀片子,跃入鬼子最多的地方。
别看三排长平时说话有些娘炮,可杀起鬼子来,就跟发了疯似的,手上的刀片舞的呼呼带风,所过之处,无不带起道道血光,周围那些还未被砍杀的鬼子,看到一个浑身都是血的疯子,不要命似的向自己这边冲杀过来,吓的扭头就跑,虽然忠于天皇陛下,但是打仗总归是人与人的战斗,谁会愿意跟一个恶魔疯子死磕,不是脑子有毛病就是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
战斗持续了片刻,鬼子们因毫无准备又被这群不要命的恶魔吓破了胆,溃不成军。此次伏击战以中国军队获胜收场,连长见好就收,立即传令下去,快速打扫战场,把能带走的统统带走。然后,带着队伍按照之前与何晓峰拟定的作战计划撤往沧波门。
……
三十三联队长佐佐木伊藤的命令刚下达没多久,何晓峰找了间隙混入了队伍,这一次,何晓峰一定要彻底拖住这支联队。
第14章 一波三折 恼羞成怒(上)
日军联队前进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何晓峰随着鬼子队伍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他惊奇的发现,三十三联队中还存在着一支特殊的小队,人数不多,仅仅也就三十来号人,但是,他们的装备跟其他士兵有着很明显区别,这支小队统一配备的是火力强大的百式冲锋枪,要不是何晓峰以前在军事教科书中看到过,还真不会相信以步兵为主的主攻联队会装备这种武器。
日军步兵联队基本上都是以长步枪为主,重型机枪、步兵炮为辅,可为什么会有这支小队混在队伍里呢?这在何晓峰的脑海中留下了个问号。
按照之前想好的计划,又一次让卡车出现了爆炸,而且此次是几辆不同时间都爆炸,这一次的伤害明显大于之前,因为军官所乘坐的卡车没有运载武器弹药,而士兵乘坐的卡车,除了运兵还肩负着运送弹药武器的作用,没有赶上押运任务的士兵,大部分都还是徒步奔跑前进。
这一次爆炸不仅将行进的道路给堵死,而且让鬼子联队受到了较重的伤亡。佐佐木伊藤恼羞成怒,此刻将三名尉官的脸左右开弓打得跟猪头似的,“八嘎~,狡猾的支那人。竟然给神圣的大日本皇军造成如此重大损失。你们几个蠢货,竟然这么容易就被人袭击,你们都该切腹谢罪。”佐官们哪里敢吭声,一个个把头低的都快到埋进裤裆了。
“该死的支那人,胆子越来越大,我就知道之前的爆炸绝对是有意为之,现在竟然变本加厉……”其实,佐佐木伊藤心里本来还有一句话想说,但当着几名下级军官及士兵们的面,不好开口,袭击事件造成的伤亡很快被统计汇报上来。
直接被炸死的日本士兵大概有七十人,因爆炸弹出的铁器及冲击波受伤的士兵相对就更多,造成伤残伤达一百二十余人,轻微伤四十余人。这就意味着联队直接损失了二百多名战斗成员,更可恶的是,还要分拨一批近二百余士兵出来照顾、搬运这些受伤士兵,这么算下来,直接加间接就让佐佐木的三十三联队一下减员了近五百名士兵的战斗力。
这如何能让高傲目空一切、自大不可一世的佐佐木家族最最被看好,最最有发展潜力的伊藤少爷、吞的下这口恶气,他回想起,之前初到中国战场,趾高气昂的带领着2800多人的联队是多么的凶横及顽强,仅在上海一役中便杀敌无数,掠地万倾,斩下不计其数支那人的头颅,这是何等尊耀的功绩。可现在呢?不行,必须把这个侮辱大日本帝国的混蛋找出来。
佐佐木伊藤开始深思分析整个过程,从第一次爆炸袭击到数辆卡车爆炸袭击来看,间隔时间不长,说明敌人参与组织此次袭击的敌人肯定就在附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还没走远。
“来人,来人。立即进行内部人员排查,把可疑分子给我抓起来。”佐佐木伊藤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中国人不是常说,“灯下黑”这个典故么?从一开始佐佐木伊藤就没有想过敌人就来自自己的队伍。所以,连续派出的斥候是根本就不可能在附近找到任何参与袭击的敌人线索。
佐佐木伊藤的命令一下,负责维持联队次序责任的宪兵队紧急出动,分别组成三人小组,分散开,向各支队、中队、小队摸排查。
何晓峰也看出此时此刻自身处境不利。没成想鬼子的少佐军官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大概位置,将无头苍蝇式的外围地毯搜索,转为内部人员排查。看来自己必须离开,否则,等鬼子的宪兵核对身份的时候,一定会败露。
想到这里,何晓峰用余光瞅了瞅左右,发现士兵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都默默的站在那里接受着盘查,何晓峰悄悄的一小步接一小步向着路旁挪去,只要离开鬼子联队,就不会被鬼子围住,这样才能安全脱身。否则,就算具有强大的实力及手段,也不可能在千人的包围圈内,杀出一条血路,这样,可能还没脱离包围圈,就被活活给累死。
就在何晓峰退到路边的时候,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联队士兵们身上,以至于太过专注没有发现脚下的枯枝,“咔”很清脆的一声,落在何晓峰耳朵里却格外的刺耳,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他心中暗道,“要糟。”
一组日本宪兵离何晓峰十来米的地方正在盘问着一名士兵,树枝折断的声音吸引了其中一位宪兵,扭头看向何晓峰,何晓峰立马感觉背后冒出冷汗。
宪兵朝着何晓峰走来,走到近前,宪兵说道,“大尉,请出示您的军官证。”有道是宪兵见官大一级,就算何晓峰此刻伪装成大尉军官,也不能斥责拒绝他的要求。否则,会被视为藐视军纪,后果更不堪设想。
何晓峰从口袋里,慢慢腾腾的摸了好一阵子,无奈之下只能拖延时间,摸来摸去在裤兜口袋里找到一个小本子,估摸着应该就是军官证,拿着军官证递给宪兵。
宪兵有些疑惑的看着何晓峰,他总觉得这名大尉有些古怪,但是,大尉既然把军官证踢给了自己,应该是自己多疑了吧。
就在宪兵伸手准备接过证件时,传令兵开始传达急行军令,这倒是把何晓峰给绕糊涂了,不过自己倒是借着这个机会逃过盘查,暗暗喘了口气,“不知道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联队前军,佐佐木伊藤觉得今天出师不利,怎么事事不顺,刚刚从前方溃退下来几十名鬼子士兵,叽叽哇哇的汇报刚才被中国军队伏击,吃了败仗。
听完这名士兵的汇报,佐佐木伊藤毫不犹豫的掏出手枪,一枪打中士兵头颅,“我大日本帝国,是不可能有逃兵的。”其他逃回的士兵一看,浑身一哆嗦,吓了一身冷汗。
“你们是要做逃兵么?”佐佐木伊藤冷着脸盯着这几十名士兵,吓的士兵们,连忙喊道,“愿为天皇尽忠。”
“传令,速速追击支那军队,一定要消灭这股抵抗力量。”佐佐木收回枪,心情极其不好的传令开拔。
第15章 一波三折 恼羞成怒(下)
相比较,花时间精力去抓捕混迹在联队中的奸细,是根本无法与击溃消灭大量的支那军队,更能让佐佐木伊藤那扭曲的报复意识得到满足,甚至命令部队即使再次受到骚扰袭击也绝不停下。
何晓峰总算看明白了日军三十三军联队长伊藤的想法,也从其他鬼子士兵嘴里得到了一些信息,看来连长他们是伏击成功,并且消灭了大几十号鬼子,既然连长他们此刻是安全的,自己也该放手一搏,给鬼子造成一些袭扰已经无太大意义,那就直奔联队长去吧。
1937年12月8日下午时分,一则彻底震惊全日本和民国政府的消息诞生。
放下心中的担忧,何晓峰此时此刻的心境,也从刚才焦虑不安逐渐变的平静如水,一股出手必胜的自信,重新回到何晓峰的身上,这种感觉倒是让他有些怀念,只是可惜身边再也看不到昔日一同抛洒热血的战友兄弟,或许兄弟们都已不再人世,虽然自己和仇人同归于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消何晓峰的思念。
“头儿,今日有什么任务……快撤,我来断后……等退伍了,给你找个媳妇儿,当我们的嫂子……”片段不断地在何晓峰的脑海中闪现,这本来美好的一切都成了支离破碎的回忆,全都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此野心不彻底灭除,必定死灰复燃。而1937年的右翼势力分子就是这种罪恶的源泉,如果斩断它,后世右翼分子还会出现么?或许答案是会,但是绝对不会如此嚣张,如此猖狂。
何晓峰瞅准一个机会,喊上一名鬼子士兵暂时离开大队伍,来到一处隐蔽的地方,鬼子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大尉要做什么,只是听从指令一路跟来。何晓峰一回头,迅速将袖口中的尖刀插入鬼子士兵的咽喉处,到死鬼子士兵都不清楚,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大尉。
简单收拾了下鬼子尸体,何晓峰拿起士兵的步枪,他要做的就是狙杀联队长。
与日军联队的队伍已落下一段距离,何晓峰只能抄近路去追赶,他一路奔跑,不论前方是小山坡还是荆棘之丛,都无法挡住他的脚步,通过那奇特的视觉能力,远远的就能清晰的观察到日军联队的情况,追赶了大约十来分钟,何晓峰总算超过了日军联队,在一处斜坡上布置狙击位,虽然,此时武器不是杀伤力极大专业的狙击步枪,身边也没有观察手的支持。
但是,何晓峰却觉得战友们的灵魂环顾在自己周围,如神附体般。何晓峰深呼吸一口,努力调息因刚才冲刺奔跑造成的急促喘气,之后,将步枪放在身前,取出一颗6.5毫米子弹,用刀仔细的在弹头上刻出一圈螺纹,因为日军制式6.5毫米子弹的杀伤力有限,通过改造弹道螺纹,加快子弹出膛旋转速度,并且会让子弹射入人体后开裂,伤口都是由内自外产生,就算击中非要害部位,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何晓峰轻轻的拉开枪栓,郑重的将改造过的子弹推入膛中。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猎物进入何晓峰的视野。
渐渐的,何晓峰看到前方已经可以出现了行驶在联队最前面的摩托车。凝神盯着前方,视觉开始向后伸缩,慢慢将远处的景象映入眼底。日军联队长此刻坐在第四辆卡车上的驾驶室内,他距离何晓峰的狙击位距离大概有800米,而且还是移动目标。
何晓峰习惯性的将拇指放到嘴角舔了下,他用带着唾液的手指试着风向、内心计算着风速多少。虽然动作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狙击知识及经验技巧绝对不像看到的这么简单容易。
“风级2,西北偏12度风”经验判断及精准的心算,几乎完美的设定了狙击环境所要修正的影响。刚才,何晓峰在改造弹头的时候,顺手掂量了下子弹的重量,结合子弹射出后的下垂抛物线及外界环境必须修正的角度,完全可以通过动态远焦距的视力来实现距离测算,他将步枪的三点一线准心略微的向左上角抬起大约1毫米不到,并被牢牢的锁定住日军联队长佐佐木伊藤。
因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不足500米,为了能够击穿车辆的挡风玻璃,一击必杀,必须尽量最大限度利用初速带来的冲击能量。
车辆还在靠近,近了,更近了。
750米,730米,700米,680米……
“嘭~”何晓峰手中的步枪,再也耐不住寂寞,发出争鸣般的怒吼,枪口一股青烟徐徐散去。
前方车队突然发生了骚动,佐佐木伊藤怎么都想不到,他没有率先进入南京城,就在路途中被人狙杀。“八嘎……”满怀悔恨的佐佐木伊藤,盯着眼前带着弹孔的玻璃,说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
何晓峰干净利索的一枪,直接命中佐佐木伊藤脑门,他也不敢过多停留此地,简单的清理了下狙击位残留物,趁着日军联队混乱之际逃离了这里。
……
步兵第三十旅团指挥所内,佐佐木到一少将愤怒的将能够拿到手里摔烂的东西,全部摔在了地上,地面残留着各类残体,刚刚接到前线来报,他的侄儿子佐佐木伊藤玉碎归国了。他无法相信这信息是真的,一名极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佐佐木家族的新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还未打响的战役之前,更让人无法接收的是,竟然没有抓到杀害伊藤的凶手。
发了一通怒火,佐佐木到一渐渐的冷静下来,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影响,坏了大日本帝国侵占中国的伟大计划。三十三联队现在原地驻扎在汤山附近,必须派遣一名能力极强的军官继续指挥这支敢打硬仗的先头部队,考虑来考虑去,佐佐木到一想到一人,此人还在总参谋部就职,但是其一线作战的指挥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摇了几下,“给我接通参谋部总长的电话。”
电话打了有近一个小时,终于,参谋部的藤野总长总算同意这位老友的恳求,调拨野田谦吾大佐担任伊藤之后的三十三联队长之职。佐佐木到一动用自己在军部的关系网络,很快就将此事办妥,野田谦吾大佐择日就将赶赴汤山,接过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指挥权。
这名有着“血屠夫”称号的野田谦吾,是佐佐木到一对南京战役投入的,最最具有杀伤力的一招,由此可见,佐佐木到一的仇恨之心有多么强烈,杀光支那人,为不明枉死的侄儿报仇。
第16章 国之耻辱 逃之夭夭
时间倒退到1937年12月6日。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内,蒋中正正在与几名高官及国军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对抗日军进犯之事,而面对日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态势,不断有前线战报传回国军最高统战部,什么“上海失守、江宁句守告急”等等诸如此类的紧急军情,让蒋中正头疼不已。
想当初,白崇禧、王耀武等深通韬略的国民党高官不止一次劝谏过蒋中正,死守南京徒劳无益,南京的军事地位价值不高。但是,蒋中正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劝谏,就算他深知白、王二人说的极有道理,可只要打这一仗,才能向全国百姓证明自己的抗日决心,只有留守南京,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和关注,一旦撤离将面对的负面影响极大。
但是,随着战事不断升级及战况急转直下,蒋中正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日军借上海之战得胜的气势,长途奔袭兵锋甚锐,如遇无人之境。国民党军队虽然奋勇抵抗,却节节败退,尸积如山。蒋中正用血本打造的几个德械师眼看着就要打光了,而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还仅仅停留在舆论压力、不断谴责的阶段,无论蒋中正如何呼吁国际救援,欧美等列强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如果再继续下去,蒋中正担心自己的下场,就是家底拼光。一旦失去了这些装备精良武器的军队,就算能够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将日寇驱逐出中国,一个没有军队支持及保障的国家领袖又有何用?在“人多就称王,枪多就称霸”的大环境下,国内还存在着不少实力派军阀,如果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他们还会听自己的话?
与此同时,之前四川军阀就曾致电请求由十万川军坚守南京城,蒋中正一口回绝他们的提议,原因是四川军阀提出了一个让蒋中正无法接受的条件,“不受节制,不与中央军混编。”这条件直接意味着,放了一只随时会吃掉自己的老虎到身边。
中央军与地方军的派系之争,黄埔系与军阀实力派间的明争暗斗,都是蒋中正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校长,学生以为,您应该退守重庆才是,以校长的高瞻远瞩来把控整个战局。切可不亲身试险,留在南京实在凶险万分,学生愿誓死保护校长。”一名长相猥琐的军官,借以顾大局为理由,希望蒋中正离开南京,并随同一起离开。
“张少校所言不错,而且现在与日寇交战越发激烈,委员长,您应该速速打算才是。”白崇禧仍旧不忘劝谏。
“委员长,现在战线已经打到南京外围,如果此时不走,再走就难了。”王耀武也配合白崇禧的言论,进一步鼓动蒋中正已经松动的心。
考虑了许久,蒋中正总算下定决定。对身旁的侍卫长说道,“忠淼,安排飞机去武汉。另外,分别通知子超、孟潇、铁侬来见我。”
“是,委员长。”侍卫长王世和,字忠淼,谦卑的微微躬下身,退出蒋中正的房间。
……
三人分别接到总统的召唤,都在赶来的路上,唐生智(字孟潇)最先赶到,王世和向蒋中正通报了一声后,唐生智进到蒋中正房间,“孟潇兄,喊你来,我有一番难言之隐,要与你诉说,现在抗战不断升级,为了指挥全局,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将来我还会回来的!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孟潇兄能够坚守南京。”唐生智一听,立即并拢双脚,回道,“愿为校长分忧。”
“我就知道孟潇是值得托付的。”蒋中正又与唐生智谈了一小会儿后,唐生智便急忙离去布置南京防线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林森(字子超)也赶到了,“子超兄,这么晚还劳烦你过来一趟。”
“委员长半夜急招,必定是有大事商议,森怎可不速来。”林森激动的看着蒋中正。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其他事,之前不是商议过将政府迁移到重庆。子超兄,此事进行的如何了。”“委员长,此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过几天,森也会最后赴重庆就职。”“恩,好的很,我也将离开南京,或许先行武汉,再去重庆,请子超多多费心,操持政府事务。”“应当,应当。”两人又简单的谈了下政府的一些工作内容,林森就离开了总统府。
……
而最后一名到达的是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的萧山令(字铁侬)。“铁侬,你可来了。”蒋中正上前抓住萧山令的双手,一脸激动之色。
“校长,深夜寻山令有何吩咐?”萧山令一副正直的面孔,看着蒋中正。
“我已决定暂时离开南京,并将南京的卫戍任务交给了唐孟潇,但是,我心里放心不下,希望留下你来做卫戍守军的总督战官,为整个南京守军督战,而且我刚刚写好了一道手令,如果实在万不得已的,你可以直接逾越唐孟潇总领南京守军军务,就算南京不幸被围,我特许你组织力量突围,希望能再重庆见到你。”蒋中正从桌上拿起一张手令,递给萧山令。
萧山令双腿一并,行了个军礼,“请校长放心,铁侬誓死保卫南京。决不让日寇进犯分毫。”
“好,好的很,有铁侬在,我甚是放心。”蒋中正笑着说道,实则内心还在担忧。
……
南京军用机场。
“委员长,飞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起飞。”王世和想蒋中正汇报行程准备情况。
“恩。”蒋中正点了下头。
“夫人,这里风大,请速速登机。”蒋中正轻轻的拍了拍站在身侧的宋美龄,关心的说道。
“drling,离开这里,我深感伤怀,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宋美龄回头看向南京城方向。
“很快就能回来,有美国、德国的支持,一定会回来的。”蒋中正安慰着宋美龄,扶着宋美龄登上了“美龄号”专机。
飞机很快驶上跑道,并且不断加速,然后在跑道的尽头一飞冲天,离开了南京城。
第17章 亲如兄弟 战歌悲戚(上)
唐生智急匆匆赶回到指挥部,立即连夜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参会的人员都是此次南京卫戍守军的重要将领。会议还未召开,气氛就显得十分压抑紧张,“我想大家都知道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了吧。”
“……”端坐在会议桌前的众将领都沉默无语,谁也不愿意多说一句。
“你们不说,我就来告诉你们,现在全中国都在看着南京,我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此战我们必须守住南京,这也是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如果,我们守不住南京……那我们就与南京同覆灭。”唐生智的语气越来越沉重,最后几乎是拍着桌子说。
“愿同钧座誓死保卫南京。”在座将领统一“唰”的站立起来,齐声道。
唐生智要的就是自己手下这句话,气势绝对不能低,更何况手上除本身守卫南京的军队外,还新近接管了从上海战役败退下来的德械36师,87师,88师和中央军官学校组建的教导总队,共计30万大军,唐生智还是十分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最新情报,日军投入南京战役的主攻部队,有第6师团、第9师团、第16师团及114师团,预计超过7万的兵力。
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一方面让唐生智感到安心,但另一方面,上海战役的惨痛教训,也时刻警醒自己,当初,委员长可是投入了近70万兵力,并且还包括几个师团的德械精锐,可结果却没能守住上海,一路丢盔卸甲,败的让人心寒,同时,还有被日军消灭掉27万的作战兵力,唐生智相信自己不按照上海战役那样部署,就不会再次失败。
“周斓。”唐生智开始点将出令。
一名肩章佩戴二级上将军衔的将领,立即站起身,肃立道,“到。”
“我命令,参谋部立即制定防务作战计划,并摧毁长江以南岸所有渡船,命三十六师布防挹江门,如果有不战而逃者就地正法。”唐生智这一手几乎是背水一战,无可退却的死局,胜则成一代功勋名将,败则与城同亡。
之后,唐生智又布置下达了几处补充性的命令,主要的布防命令还要等参谋部总参谋长周斓拟定后,交由自己审批下达。
……
沧波门,国军驻防守地。
“站住,什么人?”守军士兵发现有人向驻地前进,高声喊道,其余驻防阵地的士兵,纷纷端起步枪,指向来人。
“兄弟,别开枪,自己人。”喊话之人,正是之前伏击日军先头部队的连长,只是这一路上行军异常艰辛。
自伏击成功后,连长就带着队伍急匆匆的赶赴沧波门,希望找到驻守部队,得到足够的休整时间。只是一路上不断遇到迂回包抄的日军,起初,连长以为这些鬼子是来围追堵截他们的,但是躲过几波鬼子的队伍后,连长发现鬼子的目的不在于此,似乎是为了包围南京而不停歇的赶路。
这可不得了,一旦南京被围,就没有可退之路,南京很明显就会变成一座孤城,经历过上海战役的他们,深深的知道日军士兵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强悍。于是,连长与几名排长商量,打算兵分三路,各自带一股人去迷惑这些迂回前进的日军,不管能有多大效果,多少能够给南京守军多争取一点布防调兵的时间也好。
这行动不可能有来自任何上峰的授权,因为他们此时已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即使迷惑成功,也根本不可能被民国政府授予什么功勋,可要是迷惑失败,被鬼子们围追堵截,那只有死路一条。缺乏上级指示、没有任何补给和后援的孤军,竟然做出了舍身忘我的决定。这是发自中国军人内心最深处的忠诚和对中华大地的无比热爱。也许在历史的卷轴上,他们的一切不会留下任何笔墨来书写,但他们却是最最可爱的人。
“兄弟们,做出这个决定,我知道很难,对大家来说,这个决定或许不明智,甚至还很愚蠢。但是,只要我们还是中国军人,就有义务和责任消灭鬼子,只是我们暂时无法与上级部队取得联系,也没有太多的给养补给,但小鬼子就在我们眼前窜来窜去,如果我们杀不死鬼子,就让鬼子迷失方向,目的只有一个,多为南京布防争取时间,哪怕只有1、2天,甚至几个小时,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去做的事了。这不仅只是为了( 穿越之血战中华 http://www.xlawen.org/kan/3026/ )
其他军官一听,都纷纷主动交代,“我吃了一只鸡腿。”“我吃了……”场面跟开花灯节似的,大尉被吵的实在受不了,叫道,“闭嘴。”
就在这一瞬间,靠大尉高八度嗓门的声音镇压,所有人自觉的低垂视线,看向脚尖,何晓峰等的就是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而且所有军官都围在已经丧命少尉周围,“呛~”所有军官都觉得眼前划过一道亮光,脖子处冰凉凉的,好不舒服。
只可惜,这次完美的刺杀还是出现了纰漏,其中一名军官没有直接毙命,竟然准备喊出声,吓了何晓峰一跳,直接飞扑过去,一手捂住他的嘴巴,一手一刀捅进军官的心脏处,用力的一绞,“嗯~”军官瞪大双眼,注视着何晓峰,他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人要杀死自己人,难道因为所谓的瘟疫?
何晓峰检查了下是否还有活口,简单收拾了下并更换上大尉的军装,怒气冲冲的向驾驶室司机骂道,“混蛋,怎么开车的,停车。”
小鬼子司机对刚才的颠簸也有些后怕,刚才没发现前方大坑,一不小心就趟了过去,现在车后的军官发怒,十成十是在追究刚才自己的失误。
小鬼子司机十分听话的把车靠在一边,而后面跟着的卡车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因为联队主力部队人数较多,中途有长官要解决个人需求,小兵们也会短暂停靠一下。
何晓峰还未等车停稳,闪身跳出车外,一头扎进路边的荆棘之丛。小鬼子停稳车辆后,主动下车准备接受长官训斥,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脸是不能要了,等着挨抽吧。
可是跑到车后,没人下车,“嗯?”小鬼子也奇怪,一向怒不可恕的长官,今天是怎么了,竟然不下车抽自己耳刮子,天照大神开眼,莫非自己遇到的长官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小鬼子司机还在做着白日梦。
但是等了一会,他觉得不对劲,抓住后门把手,准备爬上去看看,那知道,就听到,“嗤~”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很耳熟,可是就是想不来哪里听过,小鬼子也不作细想,掀开车帘,入眼看到堆在一起军官,旁边鼓鼓冒着青烟的是手雷,“我嘞个天照大神啊~”这是小鬼子最后的默哀,“嘭~嘭~”连续几次爆炸声,响了老远,车辆被炸的支离破碎,无数的铁片、铁钉以“天女散花”的方式,横扫刚刚途径此地的一队士兵和两辆摩托车。
被波及的伤兵,不死也闹了个终身残废。
随着这声爆炸响起,何晓峰的第一波攻击正式宣告开始。
第13章 奇兵袭扰 战绩卓绝(下)
潜伏在附近的何晓峰,瞧着自己一手策划布置的卡车炸弹给日军联队带来不小的混乱,嘴角略微露出一丝笑容,暗道,“好戏还在后头呢,慢慢享受。”
而小鬼子的联队也因为突然爆炸的卡车,被迫停止了前进。附近的小鬼子们各自卧倒,有的找到合适的掩体躲藏在后面,无数双小眼睛四处搜索着可疑目标。可奇怪的是,周围就没发现任何伏击军队,其中一位带队的中尉军官,命令下属扩大搜索范围,找出更多的线索。
之后,鬼子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很快就将车辆爆炸的情况汇报到了少佐。这位少佐是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第三十三联队的最高指挥官,如此年轻就获得联队长的军权,绝非浪得虚名,除开家族荣誉及在军队影响力外,他的实力及军事才能也出类拔萃。
这名少佐也就是被何晓峰最初盯上的那一位,名字叫佐佐木伊藤,是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的侄儿,在佐佐木家族中,伊藤辈分是最小的,但是,在家族中话语权却不容人轻视。往往在战事分析上,独到的见解能够让佐佐木到一都觉得自己是否变老了。而且,佐佐木伊藤师从神道无念流,其剑道实力也非常高。
“混蛋,慌什么!……立即派出士兵,扩大搜索范围,发现可疑再来报告!”佐佐木伊藤双手交叠扶着指挥刀,一脸镇定的向副官下达指令。
“是。少佐。”副官也不多话,跑步离开,组织鬼子士兵进行范围搜索,一定要找到爆炸原因。
伊藤眯着眼,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刚才爆炸究竟有什么样目的,能够让卡车爆炸绝对不是偶然事故,一定是人为破坏,但是,以伊藤骄傲自大的性格,也绝对不会承认有什么比自己更优秀的军人可以潜入联队队伍,制造混乱。同时,养尊处优惯了的佐佐木家少爷,也相信中国军队没有敢孤身潜入日本皇军的勇气。
一路上,佐佐木伊藤气势正盛,联队势如破竹,轻易的突破了江宁防线,并占领了几处军事要地,甚至中国军队还未组织过几次像样的抵抗,就已经闻风丧胆的逃走。佐佐木伊藤对中国军队的素质及作战能力评价极低。曾近他向副官大放厥词道,只需要一支骑兵联队就可以轻易的拿下中国首府南京,把大日本皇军的军旗插在总统府上。虽然,这种夸大的言论在联队中广为流传,却极大的鼓舞了日本士兵的作战情绪,厮杀的更加凶横,甚至已经出现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抢的恶行。
佐佐木伊藤并没有下令阻止,甚至还有些支持士兵们的恶行。因为他一直认为支那人是低劣民族,却占有如此广阔的富饶的土地,实在是不合理的异象,绝对要清除,只有清理干净这些低劣民族,大和民族才能更加繁荣,最终,他还将自己标榜成天照大神赋予神圣使命的使者。
派出的士兵很快的反馈回信息,周围一公里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现象,甚至一户人家都没有发现。
佐佐木伊藤猛地睁开微眯的双眼,看都不看,转身随手甩了副官一巴掌,“混蛋,无用的家伙,真是丢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脸。”副官赶紧回答,“是。”便退在一旁,垂着头不敢吱声。
伊藤转过身,此刻脸上流露出凶狠的目光,面部都有些扭曲,朝着中国南京的方向,恶狠狠的说道,“狡猾的支那猪,只敢做偷偷摸摸的事,不过,也只有支那政府才能培养出这种胆小的败类。根本没有能力与我佐佐木伊藤正面交锋,这是在羞辱我佐佐木伊藤,也是在羞辱佐佐木家族的尊严。皇军是不能原谅这种可恶的行为,命令,全军加速前进,三十三联队要第一个攻进南京城。”
躲在一旁观察半天的何晓峰,也没想到小鬼子竟然不继续彻查,反而加速前进,这可与当初计划的有差别。如果他们追赶上联队的先头部队,连长他们的压力可以就很大,甚至搞不好还会全军覆没。不行必须阻止他们前进,要把目标集中在这里,多留一刻连长他们就多一分机会。
……
再说说连长他们的伏击战,进展如何。
鬼子的先头部队大概百余人,主要负责清障及修建过道的工作,虽然属于工兵级部队,但鬼子的作战能力几乎让工兵的战斗力不弱于常规步兵能力,就算准备充分,想吃掉这一批小鬼子也不是件容易事。
“连长,鬼子进伏击圈了。”连副小声的提醒连长,连长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者鬼子的行进轨迹。“鬼子貌似十分谨慎,并不冒进,通知下去,我没下令开枪,所有人不得开第一枪,等鬼子再靠近些。”
“是。”连长的命令被传达下去,每一名士兵心里都十分紧张,攥着枪杆的手心已经渗出汗水,忍住忍住,一定要忍住。
鬼子越来越近,甚至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脸,整个队伍已经进入伏击圈大半。
“打,给老子狠狠的打。”连长高喊一声,一甩手中的毛瑟手枪,“啪”的一枪,直击鬼子带队军官,当即一枪爆头。
伏击圈的战士们将忍了半天的压力及怒火,通过手中的武器,全力的发泄出来,枪声不断,子弹满天横飞,这支百名小队的鬼子顿时被打的抱头乱窜,运气好反应快的找处土堆躲了进去,运气差反应慢的鬼子直接被干倒,有的鬼子想举枪还击,可还没扣动扳机,就被数枚子弹穿身而过。
连长发现伏击的优势逐渐退去,大呼一声,“手榴弹~扔~”
唰唰唰,从伏击圈里飞出十几枚手榴弹,分别散落在日军人群中,看来打仗运气成分很重要,刚才还庆幸自己没被打死鬼子,活活被手榴弹炸的肢体残缺。那下场还不如第一番进攻死去的同伴。
机会不等人,连长第一个冲出伏击圈,大喊,“兄弟们,冲啊。”全连上下的战士,如猛虎下山的气势冲了出去,二排长和三排长都各自抽出一柄红缨刀片子,跃入鬼子最多的地方。
别看三排长平时说话有些娘炮,可杀起鬼子来,就跟发了疯似的,手上的刀片舞的呼呼带风,所过之处,无不带起道道血光,周围那些还未被砍杀的鬼子,看到一个浑身都是血的疯子,不要命似的向自己这边冲杀过来,吓的扭头就跑,虽然忠于天皇陛下,但是打仗总归是人与人的战斗,谁会愿意跟一个恶魔疯子死磕,不是脑子有毛病就是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
战斗持续了片刻,鬼子们因毫无准备又被这群不要命的恶魔吓破了胆,溃不成军。此次伏击战以中国军队获胜收场,连长见好就收,立即传令下去,快速打扫战场,把能带走的统统带走。然后,带着队伍按照之前与何晓峰拟定的作战计划撤往沧波门。
……
三十三联队长佐佐木伊藤的命令刚下达没多久,何晓峰找了间隙混入了队伍,这一次,何晓峰一定要彻底拖住这支联队。
第14章 一波三折 恼羞成怒(上)
日军联队前进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何晓峰随着鬼子队伍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他惊奇的发现,三十三联队中还存在着一支特殊的小队,人数不多,仅仅也就三十来号人,但是,他们的装备跟其他士兵有着很明显区别,这支小队统一配备的是火力强大的百式冲锋枪,要不是何晓峰以前在军事教科书中看到过,还真不会相信以步兵为主的主攻联队会装备这种武器。
日军步兵联队基本上都是以长步枪为主,重型机枪、步兵炮为辅,可为什么会有这支小队混在队伍里呢?这在何晓峰的脑海中留下了个问号。
按照之前想好的计划,又一次让卡车出现了爆炸,而且此次是几辆不同时间都爆炸,这一次的伤害明显大于之前,因为军官所乘坐的卡车没有运载武器弹药,而士兵乘坐的卡车,除了运兵还肩负着运送弹药武器的作用,没有赶上押运任务的士兵,大部分都还是徒步奔跑前进。
这一次爆炸不仅将行进的道路给堵死,而且让鬼子联队受到了较重的伤亡。佐佐木伊藤恼羞成怒,此刻将三名尉官的脸左右开弓打得跟猪头似的,“八嘎~,狡猾的支那人。竟然给神圣的大日本皇军造成如此重大损失。你们几个蠢货,竟然这么容易就被人袭击,你们都该切腹谢罪。”佐官们哪里敢吭声,一个个把头低的都快到埋进裤裆了。
“该死的支那人,胆子越来越大,我就知道之前的爆炸绝对是有意为之,现在竟然变本加厉……”其实,佐佐木伊藤心里本来还有一句话想说,但当着几名下级军官及士兵们的面,不好开口,袭击事件造成的伤亡很快被统计汇报上来。
直接被炸死的日本士兵大概有七十人,因爆炸弹出的铁器及冲击波受伤的士兵相对就更多,造成伤残伤达一百二十余人,轻微伤四十余人。这就意味着联队直接损失了二百多名战斗成员,更可恶的是,还要分拨一批近二百余士兵出来照顾、搬运这些受伤士兵,这么算下来,直接加间接就让佐佐木的三十三联队一下减员了近五百名士兵的战斗力。
这如何能让高傲目空一切、自大不可一世的佐佐木家族最最被看好,最最有发展潜力的伊藤少爷、吞的下这口恶气,他回想起,之前初到中国战场,趾高气昂的带领着2800多人的联队是多么的凶横及顽强,仅在上海一役中便杀敌无数,掠地万倾,斩下不计其数支那人的头颅,这是何等尊耀的功绩。可现在呢?不行,必须把这个侮辱大日本帝国的混蛋找出来。
佐佐木伊藤开始深思分析整个过程,从第一次爆炸袭击到数辆卡车爆炸袭击来看,间隔时间不长,说明敌人参与组织此次袭击的敌人肯定就在附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还没走远。
“来人,来人。立即进行内部人员排查,把可疑分子给我抓起来。”佐佐木伊藤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中国人不是常说,“灯下黑”这个典故么?从一开始佐佐木伊藤就没有想过敌人就来自自己的队伍。所以,连续派出的斥候是根本就不可能在附近找到任何参与袭击的敌人线索。
佐佐木伊藤的命令一下,负责维持联队次序责任的宪兵队紧急出动,分别组成三人小组,分散开,向各支队、中队、小队摸排查。
何晓峰也看出此时此刻自身处境不利。没成想鬼子的少佐军官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大概位置,将无头苍蝇式的外围地毯搜索,转为内部人员排查。看来自己必须离开,否则,等鬼子的宪兵核对身份的时候,一定会败露。
想到这里,何晓峰用余光瞅了瞅左右,发现士兵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都默默的站在那里接受着盘查,何晓峰悄悄的一小步接一小步向着路旁挪去,只要离开鬼子联队,就不会被鬼子围住,这样才能安全脱身。否则,就算具有强大的实力及手段,也不可能在千人的包围圈内,杀出一条血路,这样,可能还没脱离包围圈,就被活活给累死。
就在何晓峰退到路边的时候,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联队士兵们身上,以至于太过专注没有发现脚下的枯枝,“咔”很清脆的一声,落在何晓峰耳朵里却格外的刺耳,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他心中暗道,“要糟。”
一组日本宪兵离何晓峰十来米的地方正在盘问着一名士兵,树枝折断的声音吸引了其中一位宪兵,扭头看向何晓峰,何晓峰立马感觉背后冒出冷汗。
宪兵朝着何晓峰走来,走到近前,宪兵说道,“大尉,请出示您的军官证。”有道是宪兵见官大一级,就算何晓峰此刻伪装成大尉军官,也不能斥责拒绝他的要求。否则,会被视为藐视军纪,后果更不堪设想。
何晓峰从口袋里,慢慢腾腾的摸了好一阵子,无奈之下只能拖延时间,摸来摸去在裤兜口袋里找到一个小本子,估摸着应该就是军官证,拿着军官证递给宪兵。
宪兵有些疑惑的看着何晓峰,他总觉得这名大尉有些古怪,但是,大尉既然把军官证踢给了自己,应该是自己多疑了吧。
就在宪兵伸手准备接过证件时,传令兵开始传达急行军令,这倒是把何晓峰给绕糊涂了,不过自己倒是借着这个机会逃过盘查,暗暗喘了口气,“不知道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联队前军,佐佐木伊藤觉得今天出师不利,怎么事事不顺,刚刚从前方溃退下来几十名鬼子士兵,叽叽哇哇的汇报刚才被中国军队伏击,吃了败仗。
听完这名士兵的汇报,佐佐木伊藤毫不犹豫的掏出手枪,一枪打中士兵头颅,“我大日本帝国,是不可能有逃兵的。”其他逃回的士兵一看,浑身一哆嗦,吓了一身冷汗。
“你们是要做逃兵么?”佐佐木伊藤冷着脸盯着这几十名士兵,吓的士兵们,连忙喊道,“愿为天皇尽忠。”
“传令,速速追击支那军队,一定要消灭这股抵抗力量。”佐佐木收回枪,心情极其不好的传令开拔。
第15章 一波三折 恼羞成怒(下)
相比较,花时间精力去抓捕混迹在联队中的奸细,是根本无法与击溃消灭大量的支那军队,更能让佐佐木伊藤那扭曲的报复意识得到满足,甚至命令部队即使再次受到骚扰袭击也绝不停下。
何晓峰总算看明白了日军三十三军联队长伊藤的想法,也从其他鬼子士兵嘴里得到了一些信息,看来连长他们是伏击成功,并且消灭了大几十号鬼子,既然连长他们此刻是安全的,自己也该放手一搏,给鬼子造成一些袭扰已经无太大意义,那就直奔联队长去吧。
1937年12月8日下午时分,一则彻底震惊全日本和民国政府的消息诞生。
放下心中的担忧,何晓峰此时此刻的心境,也从刚才焦虑不安逐渐变的平静如水,一股出手必胜的自信,重新回到何晓峰的身上,这种感觉倒是让他有些怀念,只是可惜身边再也看不到昔日一同抛洒热血的战友兄弟,或许兄弟们都已不再人世,虽然自己和仇人同归于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消何晓峰的思念。
“头儿,今日有什么任务……快撤,我来断后……等退伍了,给你找个媳妇儿,当我们的嫂子……”片段不断地在何晓峰的脑海中闪现,这本来美好的一切都成了支离破碎的回忆,全都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此野心不彻底灭除,必定死灰复燃。而1937年的右翼势力分子就是这种罪恶的源泉,如果斩断它,后世右翼分子还会出现么?或许答案是会,但是绝对不会如此嚣张,如此猖狂。
何晓峰瞅准一个机会,喊上一名鬼子士兵暂时离开大队伍,来到一处隐蔽的地方,鬼子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大尉要做什么,只是听从指令一路跟来。何晓峰一回头,迅速将袖口中的尖刀插入鬼子士兵的咽喉处,到死鬼子士兵都不清楚,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大尉。
简单收拾了下鬼子尸体,何晓峰拿起士兵的步枪,他要做的就是狙杀联队长。
与日军联队的队伍已落下一段距离,何晓峰只能抄近路去追赶,他一路奔跑,不论前方是小山坡还是荆棘之丛,都无法挡住他的脚步,通过那奇特的视觉能力,远远的就能清晰的观察到日军联队的情况,追赶了大约十来分钟,何晓峰总算超过了日军联队,在一处斜坡上布置狙击位,虽然,此时武器不是杀伤力极大专业的狙击步枪,身边也没有观察手的支持。
但是,何晓峰却觉得战友们的灵魂环顾在自己周围,如神附体般。何晓峰深呼吸一口,努力调息因刚才冲刺奔跑造成的急促喘气,之后,将步枪放在身前,取出一颗6.5毫米子弹,用刀仔细的在弹头上刻出一圈螺纹,因为日军制式6.5毫米子弹的杀伤力有限,通过改造弹道螺纹,加快子弹出膛旋转速度,并且会让子弹射入人体后开裂,伤口都是由内自外产生,就算击中非要害部位,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何晓峰轻轻的拉开枪栓,郑重的将改造过的子弹推入膛中。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猎物进入何晓峰的视野。
渐渐的,何晓峰看到前方已经可以出现了行驶在联队最前面的摩托车。凝神盯着前方,视觉开始向后伸缩,慢慢将远处的景象映入眼底。日军联队长此刻坐在第四辆卡车上的驾驶室内,他距离何晓峰的狙击位距离大概有800米,而且还是移动目标。
何晓峰习惯性的将拇指放到嘴角舔了下,他用带着唾液的手指试着风向、内心计算着风速多少。虽然动作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狙击知识及经验技巧绝对不像看到的这么简单容易。
“风级2,西北偏12度风”经验判断及精准的心算,几乎完美的设定了狙击环境所要修正的影响。刚才,何晓峰在改造弹头的时候,顺手掂量了下子弹的重量,结合子弹射出后的下垂抛物线及外界环境必须修正的角度,完全可以通过动态远焦距的视力来实现距离测算,他将步枪的三点一线准心略微的向左上角抬起大约1毫米不到,并被牢牢的锁定住日军联队长佐佐木伊藤。
因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不足500米,为了能够击穿车辆的挡风玻璃,一击必杀,必须尽量最大限度利用初速带来的冲击能量。
车辆还在靠近,近了,更近了。
750米,730米,700米,680米……
“嘭~”何晓峰手中的步枪,再也耐不住寂寞,发出争鸣般的怒吼,枪口一股青烟徐徐散去。
前方车队突然发生了骚动,佐佐木伊藤怎么都想不到,他没有率先进入南京城,就在路途中被人狙杀。“八嘎……”满怀悔恨的佐佐木伊藤,盯着眼前带着弹孔的玻璃,说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
何晓峰干净利索的一枪,直接命中佐佐木伊藤脑门,他也不敢过多停留此地,简单的清理了下狙击位残留物,趁着日军联队混乱之际逃离了这里。
……
步兵第三十旅团指挥所内,佐佐木到一少将愤怒的将能够拿到手里摔烂的东西,全部摔在了地上,地面残留着各类残体,刚刚接到前线来报,他的侄儿子佐佐木伊藤玉碎归国了。他无法相信这信息是真的,一名极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佐佐木家族的新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还未打响的战役之前,更让人无法接收的是,竟然没有抓到杀害伊藤的凶手。
发了一通怒火,佐佐木到一渐渐的冷静下来,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影响,坏了大日本帝国侵占中国的伟大计划。三十三联队现在原地驻扎在汤山附近,必须派遣一名能力极强的军官继续指挥这支敢打硬仗的先头部队,考虑来考虑去,佐佐木到一想到一人,此人还在总参谋部就职,但是其一线作战的指挥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摇了几下,“给我接通参谋部总长的电话。”
电话打了有近一个小时,终于,参谋部的藤野总长总算同意这位老友的恳求,调拨野田谦吾大佐担任伊藤之后的三十三联队长之职。佐佐木到一动用自己在军部的关系网络,很快就将此事办妥,野田谦吾大佐择日就将赶赴汤山,接过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指挥权。
这名有着“血屠夫”称号的野田谦吾,是佐佐木到一对南京战役投入的,最最具有杀伤力的一招,由此可见,佐佐木到一的仇恨之心有多么强烈,杀光支那人,为不明枉死的侄儿报仇。
第16章 国之耻辱 逃之夭夭
时间倒退到1937年12月6日。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内,蒋中正正在与几名高官及国军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对抗日军进犯之事,而面对日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态势,不断有前线战报传回国军最高统战部,什么“上海失守、江宁句守告急”等等诸如此类的紧急军情,让蒋中正头疼不已。
想当初,白崇禧、王耀武等深通韬略的国民党高官不止一次劝谏过蒋中正,死守南京徒劳无益,南京的军事地位价值不高。但是,蒋中正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劝谏,就算他深知白、王二人说的极有道理,可只要打这一仗,才能向全国百姓证明自己的抗日决心,只有留守南京,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和关注,一旦撤离将面对的负面影响极大。
但是,随着战事不断升级及战况急转直下,蒋中正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日军借上海之战得胜的气势,长途奔袭兵锋甚锐,如遇无人之境。国民党军队虽然奋勇抵抗,却节节败退,尸积如山。蒋中正用血本打造的几个德械师眼看着就要打光了,而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还仅仅停留在舆论压力、不断谴责的阶段,无论蒋中正如何呼吁国际救援,欧美等列强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如果再继续下去,蒋中正担心自己的下场,就是家底拼光。一旦失去了这些装备精良武器的军队,就算能够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将日寇驱逐出中国,一个没有军队支持及保障的国家领袖又有何用?在“人多就称王,枪多就称霸”的大环境下,国内还存在着不少实力派军阀,如果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他们还会听自己的话?
与此同时,之前四川军阀就曾致电请求由十万川军坚守南京城,蒋中正一口回绝他们的提议,原因是四川军阀提出了一个让蒋中正无法接受的条件,“不受节制,不与中央军混编。”这条件直接意味着,放了一只随时会吃掉自己的老虎到身边。
中央军与地方军的派系之争,黄埔系与军阀实力派间的明争暗斗,都是蒋中正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校长,学生以为,您应该退守重庆才是,以校长的高瞻远瞩来把控整个战局。切可不亲身试险,留在南京实在凶险万分,学生愿誓死保护校长。”一名长相猥琐的军官,借以顾大局为理由,希望蒋中正离开南京,并随同一起离开。
“张少校所言不错,而且现在与日寇交战越发激烈,委员长,您应该速速打算才是。”白崇禧仍旧不忘劝谏。
“委员长,现在战线已经打到南京外围,如果此时不走,再走就难了。”王耀武也配合白崇禧的言论,进一步鼓动蒋中正已经松动的心。
考虑了许久,蒋中正总算下定决定。对身旁的侍卫长说道,“忠淼,安排飞机去武汉。另外,分别通知子超、孟潇、铁侬来见我。”
“是,委员长。”侍卫长王世和,字忠淼,谦卑的微微躬下身,退出蒋中正的房间。
……
三人分别接到总统的召唤,都在赶来的路上,唐生智(字孟潇)最先赶到,王世和向蒋中正通报了一声后,唐生智进到蒋中正房间,“孟潇兄,喊你来,我有一番难言之隐,要与你诉说,现在抗战不断升级,为了指挥全局,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将来我还会回来的!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孟潇兄能够坚守南京。”唐生智一听,立即并拢双脚,回道,“愿为校长分忧。”
“我就知道孟潇是值得托付的。”蒋中正又与唐生智谈了一小会儿后,唐生智便急忙离去布置南京防线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林森(字子超)也赶到了,“子超兄,这么晚还劳烦你过来一趟。”
“委员长半夜急招,必定是有大事商议,森怎可不速来。”林森激动的看着蒋中正。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其他事,之前不是商议过将政府迁移到重庆。子超兄,此事进行的如何了。”“委员长,此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过几天,森也会最后赴重庆就职。”“恩,好的很,我也将离开南京,或许先行武汉,再去重庆,请子超多多费心,操持政府事务。”“应当,应当。”两人又简单的谈了下政府的一些工作内容,林森就离开了总统府。
……
而最后一名到达的是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的萧山令(字铁侬)。“铁侬,你可来了。”蒋中正上前抓住萧山令的双手,一脸激动之色。
“校长,深夜寻山令有何吩咐?”萧山令一副正直的面孔,看着蒋中正。
“我已决定暂时离开南京,并将南京的卫戍任务交给了唐孟潇,但是,我心里放心不下,希望留下你来做卫戍守军的总督战官,为整个南京守军督战,而且我刚刚写好了一道手令,如果实在万不得已的,你可以直接逾越唐孟潇总领南京守军军务,就算南京不幸被围,我特许你组织力量突围,希望能再重庆见到你。”蒋中正从桌上拿起一张手令,递给萧山令。
萧山令双腿一并,行了个军礼,“请校长放心,铁侬誓死保卫南京。决不让日寇进犯分毫。”
“好,好的很,有铁侬在,我甚是放心。”蒋中正笑着说道,实则内心还在担忧。
……
南京军用机场。
“委员长,飞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起飞。”王世和想蒋中正汇报行程准备情况。
“恩。”蒋中正点了下头。
“夫人,这里风大,请速速登机。”蒋中正轻轻的拍了拍站在身侧的宋美龄,关心的说道。
“drling,离开这里,我深感伤怀,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宋美龄回头看向南京城方向。
“很快就能回来,有美国、德国的支持,一定会回来的。”蒋中正安慰着宋美龄,扶着宋美龄登上了“美龄号”专机。
飞机很快驶上跑道,并且不断加速,然后在跑道的尽头一飞冲天,离开了南京城。
第17章 亲如兄弟 战歌悲戚(上)
唐生智急匆匆赶回到指挥部,立即连夜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参会的人员都是此次南京卫戍守军的重要将领。会议还未召开,气氛就显得十分压抑紧张,“我想大家都知道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了吧。”
“……”端坐在会议桌前的众将领都沉默无语,谁也不愿意多说一句。
“你们不说,我就来告诉你们,现在全中国都在看着南京,我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此战我们必须守住南京,这也是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如果,我们守不住南京……那我们就与南京同覆灭。”唐生智的语气越来越沉重,最后几乎是拍着桌子说。
“愿同钧座誓死保卫南京。”在座将领统一“唰”的站立起来,齐声道。
唐生智要的就是自己手下这句话,气势绝对不能低,更何况手上除本身守卫南京的军队外,还新近接管了从上海战役败退下来的德械36师,87师,88师和中央军官学校组建的教导总队,共计30万大军,唐生智还是十分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最新情报,日军投入南京战役的主攻部队,有第6师团、第9师团、第16师团及114师团,预计超过7万的兵力。
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一方面让唐生智感到安心,但另一方面,上海战役的惨痛教训,也时刻警醒自己,当初,委员长可是投入了近70万兵力,并且还包括几个师团的德械精锐,可结果却没能守住上海,一路丢盔卸甲,败的让人心寒,同时,还有被日军消灭掉27万的作战兵力,唐生智相信自己不按照上海战役那样部署,就不会再次失败。
“周斓。”唐生智开始点将出令。
一名肩章佩戴二级上将军衔的将领,立即站起身,肃立道,“到。”
“我命令,参谋部立即制定防务作战计划,并摧毁长江以南岸所有渡船,命三十六师布防挹江门,如果有不战而逃者就地正法。”唐生智这一手几乎是背水一战,无可退却的死局,胜则成一代功勋名将,败则与城同亡。
之后,唐生智又布置下达了几处补充性的命令,主要的布防命令还要等参谋部总参谋长周斓拟定后,交由自己审批下达。
……
沧波门,国军驻防守地。
“站住,什么人?”守军士兵发现有人向驻地前进,高声喊道,其余驻防阵地的士兵,纷纷端起步枪,指向来人。
“兄弟,别开枪,自己人。”喊话之人,正是之前伏击日军先头部队的连长,只是这一路上行军异常艰辛。
自伏击成功后,连长就带着队伍急匆匆的赶赴沧波门,希望找到驻守部队,得到足够的休整时间。只是一路上不断遇到迂回包抄的日军,起初,连长以为这些鬼子是来围追堵截他们的,但是躲过几波鬼子的队伍后,连长发现鬼子的目的不在于此,似乎是为了包围南京而不停歇的赶路。
这可不得了,一旦南京被围,就没有可退之路,南京很明显就会变成一座孤城,经历过上海战役的他们,深深的知道日军士兵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强悍。于是,连长与几名排长商量,打算兵分三路,各自带一股人去迷惑这些迂回前进的日军,不管能有多大效果,多少能够给南京守军多争取一点布防调兵的时间也好。
这行动不可能有来自任何上峰的授权,因为他们此时已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即使迷惑成功,也根本不可能被民国政府授予什么功勋,可要是迷惑失败,被鬼子们围追堵截,那只有死路一条。缺乏上级指示、没有任何补给和后援的孤军,竟然做出了舍身忘我的决定。这是发自中国军人内心最深处的忠诚和对中华大地的无比热爱。也许在历史的卷轴上,他们的一切不会留下任何笔墨来书写,但他们却是最最可爱的人。
“兄弟们,做出这个决定,我知道很难,对大家来说,这个决定或许不明智,甚至还很愚蠢。但是,只要我们还是中国军人,就有义务和责任消灭鬼子,只是我们暂时无法与上级部队取得联系,也没有太多的给养补给,但小鬼子就在我们眼前窜来窜去,如果我们杀不死鬼子,就让鬼子迷失方向,目的只有一个,多为南京布防争取时间,哪怕只有1、2天,甚至几个小时,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去做的事了。这不仅只是为了( 穿越之血战中华 http://www.xlawen.org/kan/3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