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阅读
:“睿姬相信,以杨郎的才学,用不了多久就能大放异彩,为朝庭重用。”
温存片刻,银睿姬起身跟杨铭告辞:“睿姬出来的时间已经不短,再不回去,怕是要被燕子楼管事发现。”
“睿姬保重。”
送走银睿姬后,杨铭思量了一下,自语道:“也该去见一下贺兰敏月了。”
毕竟收了贺兰的大礼,是该回访一下。
到了韩国夫人府,杨铭把拜帖递入门房,道:“在下杨铭,应约前来拜会贺兰小姐。”
“您在此稍候,我去禀报小姐。”
约莫盏茶时间,门房的仆从回来,道:“小姐有请,杨公子请跟我来吧。”
他带着杨铭穿过迂回的走廊,来到府院的后堂,站在一间闺室外禀报道:“小姐,杨公子到了。”
屋中传来一道婉转悦耳的女声:“请他进来吧。”
“是。”
仆从推开房门,道:“杨公子请。”
待杨铭进去后,又将房门关上。
杨铭站在屋内,四下打量了一眼。
这是一间女子的闺阁,房间十分宽敞,却以一道幕帘将整个屋子分成了里外两间。
外间的陈设小巧精美,透着一股女子闺阁特有的温馨雅致,在左侧窗台下还有一张精致的书桌,桌上铺开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的是杨铭的雁邱词,字迹清秀娟美,透着一股灵性,若单以书法造诣而论,她的功底还要在杨铭之上。
内间被一道幕帘隔开,只能影约看到一个人影坐在绣床上。
杨铭拱手一礼,道:“杨铭见过贺兰小姐,多谢小姐赠予茶楼。”
屋中的女子温声道:“些许小事,公子不必客气。敏月对公子的才学素来仰慕,每次读到公子的雁邱词仍是情难自已。难得公子今日到访,不如再做诗一首如何?”
杨铭道:“好,请贺兰小姐出题。”
此女沉吟了一下,道:“之前在踏春诗会上,武皇后曾出了‘春’‘情’两题,你可知她第三题要出什么?”
杨铭摇头道:“不知。”
此女道:“第三题是论政。杨公子不如便以此为题,作一首诗如何?”
杨铭迟疑道:“这……在下只是一介草民,妄议政事,怕是多有不便。”
此女道:“你尽管畅言,今日不论说什么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再有别人知道。”
杨铭心里轻“咦”了一声,不禁生疑,这一个小姑娘,不关心春花秋月,为何偏偏要关心政事,而且她的语气也有些奇怪,处处透着一股尊崇之气。
想到这里,杨铭打开透视眼,向幕帘后望了一眼,不由怔了一下。
幕帘后面哪是什么少女,分明是一位已经嫁人的轻妇,此女束发峨冠,容貌秀美,仪态威严,身上散发着一股俯览天下的气魄。
杨铭曾在踏春诗会时见过她半面。
此女不是贺兰敏月,而是武则天。
杨铭的心里暗暗打鼓,这个大boss忽然冒出来,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武则天道:“杨公子怎么了?”
杨铭道:“没什么,杨某只是觉得有些意外,想不到贺兰小姐也这么关心政事。”
武则天声音微沉,道:“莫非女流之辈就不能关心政事了?”
杨铭马上道:“当然不是,天下人管天下事,不论男女,都有资格关心时政。我只是没想到小姐的觉悟这么高……有了,借小姐的笔墨一用。”他急忙岔开话题,免得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让大boss发飙。
武则天道:“请便。”
杨铭提笔而书,边写边吟道:“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这是唐代邵谒的一首诗,算不上多么惊艳,但却是四平八稳,不会被人挑出毛病来。
武则天听罢,沉吟片刻后,笑道:“杨公子才思敏捷,天下罕见。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日杨公子也不遑多让。”
武则天此人除了心思诡谲、杀伐果断之外,也十分惜才。她见到杨铭在诗文上的造诣,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又道:“杨公子这篇《论政》乃是上上之选,但我对公子那句‘天下人管天下事’更有兴趣。不知公子对如今武后听政、二圣临朝之举有何看法?”
杨铭在心里苦笑,怎么又扯回到这事上面了?
“在下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对于我们这些百姓而言,朝堂上是谁做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的更好。为帝王者,不论男女,只论功过,有功者便是好皇帝。”
武则天喜道:“杨公子真是这么想的。”
杨铭立刻道:“这是当然。”
武则天又问道:“那为何每日都会有朝臣对此事上谏?”
杨铭道:“要面子呗。朝堂上的大臣平日里做威做福习惯了,忽然让他们对一个女人扣拜行礼,心里觉得不舒服,当然就会找诸多借口来反对此事。”既然知道了坐在幕帘后面的是武则天,他自然要捡好听的说。
武则天心里十分欣慰,又道:“原来如此,杨公子可有什么良策?”
杨铭的脑筋快速地转起来,边想边道:“我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扭转人们的想法还真不容易。对于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软硬兼施,打压一批,拉拢一批。另外还要施行仁政,做出几件利国利民之功绩,让他们无话可说,再靠时间来潜移默化,扭转他们的想法。等他们习惯了此事,自然就不会再有反抗了。”
武则天的政治觉悟相当高,从杨铭粗浅的话里悟出了许多门道,心中大喜,想将此人留在身为为自己出谋划策,道:“想不到杨公子不仅诗词冠绝天下,更深谙为策论之道。不知杨公子是否有入仕为官的想法。”
杨铭道:“杨某一介布衣,自由散漫惯了,从来没想过当官之事。”
武则天怒其不争,道:“杨公子才识过人,怎么会有这种懈怠的想法。你若不入仕为官,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岂不辜负了这一身本事。”
“这……”杨铭还是有些迟疑,当官哪是这么简单的事,万一做的不好,那不是连脑袋都要掉了。
武则天断然道:“你不用再说了,我会呈函向武后推荐你。你且回去静候佳音吧。”她看上的人,怎么可能会让他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是,那便多谢贺兰小姐了,杨某告辞。”
离开了韩国夫人府,杨铭心里仍未平静。本来是想会一会贺兰敏月,没想到却碰到了大boss。不过这样也好,跟武则天拉上关系,再做系统任务,就容易多了。
第六章 造纸
燕子楼。
客房。
兵部侍郎王大人站在月儿面前,道:“你家小姐昨天去了哪里?”此人穿着一袭黑袍,身形魁梧,面容富态,两鬓间生出几缕白发,眉宇间带着杀伐之气,眼神中充满压迫感,说话时有种高高在上的语气。
月儿颤声道:“回大人的话,奴婢也不知道。”
王侍郎冷哼一声,道:“你不知道?有人看到你和银睿姬一同离开燕子楼,你会不知道?”
月儿扑通一声跪下,结结巴巴地道:“奴婢,奴婢不敢说……”
王侍郎“呛啷”一声抽出剑来,架到她脖子上,道:“你以为有银睿姬护着,王某就不会杀你?你若不说,信不信王某现在就让你这贱婢人头落地。若是听话,自然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月儿吓得心胆俱寒,道:“是,是。小姐昨天去了瑞丰茶楼。”
王侍郎道:“去瑞丰茶楼做什么?”
月儿道:“去会茶楼的东家杨公子。”
“呛”的一声。
长剑回鞘。
王侍郎怒声道:“这个女人当真不知好歹,不收王某的礼金,反倒去会一个茶楼的东家,王某倒要看看这个姓杨的是什么人?”
又扔下一张银票,道:“你替我监视银睿姬的一举一动,若有情况速来向我禀报,办的好,少不了你的好处。”
月儿道:“月儿知道了。”
入夜。
三道人影从院墙翻了而入,身法轻盈矫健,如同狸猫一般落在院中,直奔主屋而去。
其中一人将窗户纸捅破,把一根竹管伸进去。
一阵迷烟吹进屋里。
“走。”
三人对视一眼,各自取出药水洒在面巾上,蒙住脸,挑开门闩,冲进屋里,两步跨到床前。
一人将被衾掀开,惊呼道:“不好!”
被衾内是一条长枕,并非他们想象中的目标。
“你们是什么人?”杨铭从屋梁上一跃而下,挡在门口,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
“动手。”
三人对视一眼,立刻向杨铭出手。其中一人从腰后抽出一柄短斧,甩手一抛,短斧如转盘一样,呼啸着往杨铭胸口斩去。
另外两个匪徒抽出一刀一剑,从左右两旁向杨铭扑去。
杨铭伸手虚抓一下,一柄长剑便出现在他手中。长剑向前一探插进飞斧中间,跟着转手一挥,飞斧划过一道弧纸,斩向从右侧扑来的盗匪,一下插进他的胸口。
“噗哧。”
入肉的声音响起。
此人“砰”的一声仰面倒在地上。
从左而来的盗匪手中持的是一柄弯刃尖刀,刀尖上闪着寒光,锋锐无比。
他横刀一斩,向杨铭的脖颈划去。
杨铭左手向前一探,手中已多出一柄短刃,架住了弯刀,发出“当”的一下铮鸣声。
跟着他右手中的长剑顺势一挥,在盗匪的脖颈间绕了一圈。
持斧的盗匪见两个同伴在眨眼间被杀,心中大惧,飞身向窗户扑去。
“想跑。”
杨铭左手的短剑的甩,如飞刀一般将此人的脖颈扎个通透。
这三名盗匪只能算是普通高手,在他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虽然盗匪被杀,但杨铭却皱起了眉头,不解道:“我自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主动招惹过任何人,究竟是谁要与我为敌?”
苦思片刻,不得其解。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让别人帮着一块想。
杨铭便把三人的尸体收起来,扔到了大理寺门口。
很快,大理寺的人便发现了门外的尸体。
“尸体是从哪来的?”尉迟真金道。
“回大人的话,这三俱尸体是被人扔到门口的。”一名属下道。
“这是在向本司挑衅吗?”尉迟真金怒道。
“给我查清楚。”
“是。”
大理寺总掌天下法度,缉凶拿案,从来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现在被人欺到头上,怎么能忍?而且掌管大理寺尉迟真金也不是心胸宽广之辈。
这个时候,杨铭已经回到家中,心想,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对付我,但给他找点麻烦还是没问题的。
兵部侍郎府。
王侍郎道:“还没有他们的消息吗?”
他的一名心腹属下道:“禀大人,自从三人昨夜离开,就一直没有消息,恐怕是出了什么意外。另外,属下今日听到了一些风声,大理寺的人正在城里查什么人。好像……他们查的好像就是阿虎三人。”
王侍郎一巴掌拍在桌上,怒骂道:“他们三个蠢货,怎么会惹到大理寺头上。”
兵部侍郎是兵部的二把手,从三品官位。
大理寺卿是正三品官,而且掌管一切审训刑罚,就算兵部尚书见到尉迟真金也得认怂,更何况是他这位兵部侍郎。
属下问道:“那……瑞丰茶楼的杨铭还要抓吗?”
王侍郎道:“先缓一缓,算他好运,等风头过了再动手。”
“是。”
清心茶坊。
元镇的心里遑恐不安。
今天一早醒来,他便发现自己的手臂皮肤上长出了一层细碎的鳞片,鳞片呈墨绿色,十分恐怖。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得了罕见的绝症。”元镇把家里的医书翻了一遍,却根本没找到跟这种症状类似的案例。
“少东家,杨铭前来拜会。”元府的下人来报。
元镇不耐烦地道:“让他走。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拒不见客。”
“是,少东家。”
没过片刻,下人又来禀报。
“少东家,有人送过来一封信,是给您的。”
元镇把门错开一个缝,道:“把信给我。”
“是。”
下人把信从门缝递进去。
关上门,元镇把信打开,看完后,脸色不禁一变。
……
“看来元镇已经中了霍义的蛊毒,现在多半是开始变异了,否则他也不会拒不见客。”回去的路上,杨铭在心里盘算着,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当初霍义假扮东土茶商来学雀舌茶焙制之法,本就没安好心,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要的不是雀舌茶的焙制之法,而是向大内供茶的这个渠道,掌握了这个渠道,他们才能实施自己的阴谋大计。
在见到元镇的当天,霍义便在他的茶中下了毒,开始启动计划。
到家没多久,便有一名宫里的太监登门,扯着尖锐的嗓音:“奉皇后娘娘口谕,召杨铭入宫觐见。”
“草民遵旨,劳烦公公带路。”杨铭不动声色地塞过去一锭银子。
传旨太监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笑道:“杨公子客气了,随洒家来吧。”
一柱香的功夫后,两人来到东宫外。
太监道:“皇后娘娘就在里面,杨公子请吧。”
“谢公公。”
杨铭道声谢,整理下衣襟步入殿中,道:“草民杨铭见过武皇后。”
“不用多礼,起来吧。”
武则天身穿凤装端坐在殿首,挥了挥手,让两旁的宫女退下,然后道:“你可知本宫今日召你来所为何事?”仪态雍容大气,声音不怒自威,跟之前与杨铭说话时的语气全然不同。
两种声音色调虽然略有差异,但认真听的话还是能听出来,两种声音的声线完全相同。
杨铭道:“草民不知。”
“你会不知?”武则天反问一声,又道:“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是。”
杨铭抬起头,向武则天看去。
视线相交。
武则天笑道:“想不到杨铭不禁诗词、策论出色,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杨铭道:“皇后谬赞了。”
“以你的才智,想必已经猜到昨日在韩国夫人府上与你说话的正是本宫。”武则天也是一个人精,回宫后回想一番,便发现了一些端倪。
杨铭忙道:“草民当时确实有几分怀疑,但还不敢下定论。不过草民所言句句真心,绝不含半点虚假奉承。”
武则天道:“你不必担心,真话假话本宫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否则,今日本宫也不会召你入宫了。”
杨铭道:“娘娘英明。”
武则天道:“本朝初期设立翰林院,专门供职有才学之仕。杨卿诗词冠绝天下,本宫就招你入翰林院如何?”
杨铭迟疑了一下,道:“这……其实草民最拿手的不是诗词策论,而是发明一些新奇的器具。娘娘若是要赏赐一官半职的话,不如就安排在下入工部就职吧。”
翰林院可是天下最有才学的人汇聚的地方,杨铭有多少水平他自己清楚。虽然他肚子里装着唐诗三百首,但在翰林院待的久了,迟早会露出马脚。倒是在工部里,他完全可以把自己带来的几种先进技术拿出来,镇住这些古代人完全不成问题。
武则天道:“工部,到工部你能做什么?”
杨铭沉吟了一下,道:“草民自小就爱观察和研究各种器物,在练字之时,我发现现在所用的宣纸和硬黄纸在工艺上还有很多缺点,花了数年时间把它改良了一下,弄出一种白纸。这种白纸比起现在的硬黄纸更加精美结实,而且用料简单,节省了数倍成本。”
华夏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早在东汉时期蔡伦便发明了蔡侯纸,那时候的纸质十分粗糙,原料多为麻和丝絮。在那以后,每个朝代都对造纸术有研究,每个朝代的造纸工艺都会进步。隋唐时期生产出了宣纸,隋代用的是染黄纸,唐代用的是硬黄纸。其后更是不断进步,明清时期,造纸术已经十分成熟,出现了白纸。
以唐朝时期的条件,要造出白纸来并没有多难。
武则天道:“此话当真?”
杨铭道:“草民绝不敢拿这种事来开玩笑,最多半个月,杨某绝对能将白纸造出来,否则的话,草民原提头来见。”顿了一下,又道:“娘娘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功绩,若是白纸造出来,必是一件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名留青史的政业。”
最后一句话顿时打动了武则天,让她下定决心,道:“好,我便任命你为工部造纸监,官职与工部侍郎平级,全权负责造纸之事。”
第七章 侦破贡茶案
半个月后。
杨铭不负所望,将白纸制作了出来,并命名其为天后纸。
武则天凤心大悦,当即大加封赏,把他从临时任命的造纸监转正成了工部侍郎。
在这期间,瑞丰茶楼的清心茶已经售完,开始销售自家制作的炒茶。
生意大火。
杨铭的名气也在洛阳城中也渐渐散播开,不止在文人之间流传,就连市集间的平民百姓也有所耳闻。
这天,银睿姬又来与杨铭相会,一场鱼水之欢,解相思之苦。
把银睿姬送走后,杨铭提着几件御赐的营养品去拜访元镇。
“小人霍义拜见杨侍郎。”出来接待杨铭的是作管家打扮的霍义,此人做了一些易容,把眉发胡须打理了一下,若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他来。
“杨某得圣上恩宠,赏赐了几件补品,特意来探望元公子,不知你家少东家的身体可否康复?”杨铭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
“多谢杨大人费心。真是不巧,我们家少东家于三天前外出游学,现已不在京中。待少东家回京后,小人一定将大人的问候代为转达。”霍义道。
“外出游学?看来你家公子的病是好了,不知他要游学几日?”杨铭道。
“这个,少东家未曾说过,小人也不知。”霍义道。
“那好,杨某改日再来拜访。”杨铭长身而起,径自离去。
霍义看着杨铭的背影,不由皱起了眉头。
回到家中,杨铭从赏赐的一堆供品里找到了几盒雀舌茶,带着它前去拜访太医王溥。
太医王溥的住所在洛阳东郊,一间十分普通的民宅里。此人是一个典型的医痴,脾气十分古怪,除了对各种疑难病症有超乎想象的执著外,对其他的事物完全不在放在心上,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会让王溥拥有一身无与伦比的医术。
答答答!
杨铭扣响木门。
吱扎。
一位长得跟个冬瓜一样的小胖子打开院门,打量了杨铭一眼,道:“你是谁?”
杨铭拱手道:“在下工部侍郎杨铭,有事来找王太医。”
小胖子转身向院里走去,大声叫道:“师父,有人找你。”
王溥性格古怪,他的几个徒弟也不正常,看起来都有点神经兮兮。
没有人招呼,杨铭也就主动跟着小胖子进到院里。
王溥在屋里一张古老的手术台上做着研究,听到小胖子的叫喊转过身来,道:“你是什么人?”
杨铭道:“在下工部侍郎杨铭,见过王太医。”
说话间,他也打量了王溥一眼。这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头发胡须乱成一团糟,把大半张脸都遮住,好像几年都没有打理,看起来跟个叫花子似的。
最让人心惊的是他的左手,竟然是一只长满黑色毛发的兽爪。凶若是就这身打扮走出去,被人当成野人打死都不意外。
王溥抓下脸,奇道:“你是工部侍郎?工部侍郎不是那个谁来着?”
杨铭道:“原来的工部侍郎是柳大人,现在已经调到户部了。”
王溥扫了杨铭一眼,道:“你没病,走吧走吧,我正忙着呢。”
杨铭道:“我知道自己没病,今天找你来是有别的事。”
王溥头也不回地挥挥手,道:“我现在没空,你改天再来吧。”
杨铭也不以为意,道:“不行,这是一件大事,你非帮我不可。”
王溥道:“大事?再大的事也没有现在的事重要!”
看得出来,此人很不喜欢跟官场上的人打交道。
杨铭道:“这件事事关整个朝庭一千多名官员的生死,事关皇上与皇后的安危,不知是否重要?”
“什么!”
王溥转身跳了过来,一张乱蓬蓬的脑袋伸到杨铭面前,盯着他道:“你可不要危言悚听。”他的脾气虽然古怪,但人还没有疯癫,听到这样的事情也悚然动容。
杨铭道:“杨某怎么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信或不信,你先检查一下此物,就知道了。”
王溥道:“雀舌茶?”
杨铭点头道:“不错,正是清心茶坊的雀舌茶。雀舌茶乃是钦定皇供,我怀疑有人在茶里下毒。”
“让我看看。”
王溥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马上雀舌茶拿出来,用独家秘术去诱发茶中毒性。
约莫一柱香的功夫,王溥大叫道:“果然有问题,茶里被人下了蛊。”
“当然有蛊了,否则我找你来干什么。”
杨铭心里想到,忽然听到一声鸟鸣,抬头向天上望去。
天空之中,有鸟雁盘旋。
这是一种栖息在东岛海域的鸟类,对蜣螂虫有独特的感应。蜣螂虫出现时,雁鹰必在上空盘旋。
一个瘦的跟竹竿似的徒弟拿眼瞪着瓮里的小虫子,好奇地问道:“师父,这是什么蛊?”
“让我来查一查。”
王溥立刻跑到书房去翻医书。
这次他的速度很快,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书房里便响起了他的叫声:“原来是蜣螂虫,午年奇蛊啊!随着茶汤进入人的身体,初时壮人筋骨,让人精力充沛,但只要一发作,必死无疑。好蛊,好蛊啊!”
“蜣螂虫?”
杨铭做出一副紧张的样子,道:“此乃皇贡,若朝中皇族皆用此茶,那朝庭危矣。王太医可有办法医治?”
“让我查一查。”
王溥急忙又跑到了书房。
半个时辰后,杨铭来到了皇宫。
“荒谬!”
武则天听了杨铭的汇报,讥道:“你怎知这茶中有蛊?”
杨铭道:“禀皇后,臣在洛阳城中也经营了一家茶楼,与清心茶坊有所往来。半月前,臣便发现清心茶坊的少东主元镇行为有些异常,今日更是外出游学,失去了踪迹。臣心中有些疑惑,元镇此前没有一点要外出游学的迹象,十有八、九糟了意外。臣斗胆揣测,若是有人要对元镇不利,所图定是雀茶舌。因此,臣便带着雀舌茶找到了太医王溥,经过王太医一翻检验,确认此茶之中有蛊。中蛊者每日子亥二时,会感觉腹内异常,如有异物在蠕动,至使体虚力乏。需服用雀舌茶,才会感觉体力恢复。”
“洛阳皇族,一千两百余人,几乎人人皆喝雀舌,倘若喝了就中蛊,难道下蛊的人要尽屠我皇族,灭我大唐。”武则天仍然没有完全相信他。
“我认为匪徒正是此意。”
杨铭道:“经王太医诊断,此蛊乃是千年奇蛊蜣螂虫。中蛊者初时感觉身强气壮,精力充沛,但只要一发作,则必死无疑。”
武则天道:“既然王溥所断,那他人呢?”
杨铭道:“王太医得了怪症,怕冲撞了皇后,所以没有跟为臣一起来。”王溥给自己换了个兽爪,这几个月确实不适合进宫。他若面圣,说不定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武则天让人拉出去砍了。
武则天斥道:“荒唐!”
“若皇后还是不信,找人一试便知。”
杨铭道:“我这里有王太医配制的解毒汤药一幅,只要召一名饮过雀舌茶的大臣入宫,让他服下汤药,一个时辰,蛊虫必会现形。”
“好,本宫就信你一次。若事情正如你所言,则重重有赏。”武则天轻轻瞥了他一眼,道:“如若不然,就算你是本宫的人,也饶不了你。”
“召丁远大入宫。”
没过多久,丁远大这个倒楣蛋就来到了东宫。
“臣丁远大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丁远大红光满面,一脸喜意,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叫进来是当白老鼠的。
武则天道:“平身。”
丁远大道:“谢皇后娘娘。”
武则天道:“本宫今日召你入宫,就是想问你,近日是否服用过雀舌茶?”
丁远大道:“是。微臣近日服用雀舌茶,只觉精力充沛,身强体健,想必是茶菁经过了改良,效果甚佳。”
杨铭道:“丁大人,这是太医王溥新研制出来的补身药汤,药效比起雀舌茶还要更胜一筹。”
丁远大疑道:“补身药汤?”
武则天道:“丁卿家,每逢子亥二时,是否腹颠不适,需服用雀舌茶,才能恢复体力。”
丁远大露出一副吊丝嘴脸,道:“回娘娘的话,确实如此,但坚持用茶,体力就增强不少。”
武则天道:“那丁卿就赶紧饮此药汤,这是为皇上试药。”
丁远大喜出望外,咧着嘴巴叫道:“为臣明白。”
一个太监把药汤呈上来。
丁远大端着黄金汤闻了一下,差点没有呛晕过去,道:“这味……为何如此腥冲?”
杨铭道:“丁大人,此补身良药不仅强身健体,更能使男人雄风大振,你懂的?”
丁远大眼睛陡然发亮,急忙端起黄金汤饮了下去,口中直呼:“承皇后娘娘恩赐。”
武则天问道:“这真是补身良药?”
杨铭道:“这,还是等过后微臣再向娘娘说明吧。”
武则天哼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杨铭道:“好吧,这其实就是童子尿。”
“太监尿?”丁远大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呕道:“杨侍郎,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要……”
杨铭道:“丁大人勿要动怒,一个时辰后便知原委。”
“你,你……”
“等一个时辰。”
武则天一语定乾坤。
一个时辰后,丁远大病现。
第八章 诱敌
皇城上空,一群雁鸟盘旋。
鹰鸣鹤唳声响起。
霍义抬头望向天空,脸色顿变,喃喃念道:“大事不妙!”
看见天空盘旋的鸟儿,他便明白,雀舌茶中的蛊毒已经被破。
霍义站在一处高楼之上,吹响螺号。
“呜啦呜啦”的声波远远地传荡开来。
洛阳城内潜伏的东岛人听到海螺音,也以哨笛回应。
在朝中皇族和群臣饮下黄金汤的时候,杨铭便收到了系统的消息:“完成剧情任务:侦破贡茶案。奖励500强化点,系统抽奖盘一件。”
皇宫。
“杨爱卿,这次全赖你洞察先机,得悉贼人阴谋,才使我大唐免于危难。侦破供茶案杨爱卿功不可没,你想要什么赏赐?”武则天问道。
杨铭道:“皇后,此案匪徒仍逍遥法外,危机尚未化解。赏赐之事容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将这些匪寇捉拿归案。”
武则天含笑点头,道:“杨爱卿所言及是,传尉迟真金入宫觐见。”
片刻后。
尉迟真金来到朝殿上,道:“臣尉迟真金参见皇后娘娘。”
杨铭在旁打量着他,此人三十左右,有西域血统,赤发碧眼,面生异象,身材颀长,穿着一身大理寺官服,身上透着一股异样的魅力。
武则天俯视着他,漠然道:“尉迟真金,今日朝中发生之事你可听说了?”
尉迟真金听出了武则天话中的冷意,忙道:“今次是微臣失察,请娘娘降罪。”
武则天怒道:“降罪,降你的罪有用吗?大理寺掌管刑侦审训之职,朝中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惊天案件,堂堂的大理寺竟然在事先一点都没察觉,你这大理寺卿当的真是好悠闲?”
尉迟真金惶恐道:“娘娘请息怒。”
武则天冷哼一声,又道:“这次多亏杨卿洞悉匪徒阴谋,揭破毒计,否则本宫早将你拖出去斩了。尉迟真金,本宫给你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现在贡茶之危虽解,但匪徒仍逍遥法外,你负责调动有司上下,务必查清此案,将真凶缉拿归案,若抓不到人,你也不用来见我了。”
尉迟真金忙道:“谢娘娘开恩,尉迟真金必全力以付,将匪徒绳之以法。”
武则天又道:“杨铭听令,你心细如尘,机敏果断,破案有功,本宫现任命你为钦差大臣,持本宫金牌,可调动京中十二卫,便宜行事,一同侦办此案。”
杨铭道:“是,臣领命。”
武则天道:“尉迟,你要跟着杨爱卿好好学学破案之道,别整天无所事事。”
尉迟真金万分委屈地道:“臣,知道了。”
与此同时,一条新的任务出现。
“触发剧情任务:击杀东岛匪首霍义,奖励500强化点。”
杨铭心中暗道,看来这个贡茶案这还是个连环任务。
“你们退下吧。”武则天道。
“是,臣等告退。”
出了大殿,尉迟真金匆匆地往外走去,心底里还有些愤懑。缉凶办案本是大理寺的职责,现在武则天又把这个权力分了一份给杨铭,这分明就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尉迟大人,尉迟大人请留步。”杨铭唤住了尉迟真金。
尉迟真金回过头来,皮笑肉不笑地道:“杨大人,恭喜了。您现在是钦差大臣,不知叫住尉迟有什么吩咐?”
杨铭道:“吩咐不敢当,只是想与大人探讨一下案情罢了。”
尉迟真金冷淡地道:“我与杨大人同查此案,并无上下级之分,怎么查案用不着向杨大人汇报吧。”同时在心中冷笑,这厮就是一个靠运气成为钦差的书生,哪懂办案?想从我口中套出情报,抢夺功劳,真是痴心妄想。
杨铭并不知他心中的恶意揣测,笑呵呵地道:“尉迟大人行色匆匆,不会是想去清心茶坊搜查吧?没用的,这伙匪徒行事诡秘,现在茶蛊被破,他们多半已经溜了。大人即使查封了清心茶坊,也抓不到人。”
尉迟真金心中一动,道:“不知杨大人有何高见?”
杨铭道:“高见不敢说,不过我倒有一个主意,咱们可以引蛇出洞,守株待兔。”
尉迟真金道:“愿闻其详。”
两人边行边说,很快出了皇宫。
尉迟真金还是派大理寺的人去了清心茶坊,不过显然是白跑一趟。
清心茶坊已经空无一人,东岛人早就走的一干二净。
尉迟真金的副手邝照说道:“看情形,这些人昨晚便已连夜辙走。辙退的十分匆忙,但却井然有序。”
“果然如此!”尉迟真金念道。
邝照道:“大人,现在该怎么办?”
尉迟真金道:“你招集人手,今夜守在工部侍郎府外。”
“是。”
工部侍郎府是杨铭在工作转正后,领导给他分配的职工院。
体制里的人,福利就是好。
入夜。
数十名大理寺的护卫埋伏在侍郎府中,院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
主屋。
屋内一片漆黑。
尉迟真金搬来一张椅子坐在窗前,整个人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耳朵却像雷达一样随时注意着屋外的动静。
杨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三更半夜,一个大男人坐在屋里,让他很不习惯。
杨铭在心里吐糟,基情的人生咱不懂。
“尉迟大人,你走吧,匪徒今晚不会来了。”
“先前是你说要引蛇出洞,匪徒今夜必会来袭。”尉迟真金睁开眼向杨铭望去,一对碧瞳在夜里好像狼目一样,十分渗人。
“是我说的没错。”
杨铭翻身坐起,道:“但架不住你大理寺有内鬼啊。”
尉迟真金冷声道:“你说我大理寺有内鬼?”
杨铭道:“这不明白的事吗?我破坏了匪徒谋划的大计,他们肯定会来找我报复。现在人还没来,只能说明你们大理寺有内鬼,早就把消息通知了匪徒。尉迟大人,回去洗洗睡吧。”
尉迟真金道:“就凭这一点,你就能肯定我部有内鬼?”
杨铭道:“你若不信,咱们可以试一下。”
尉迟真金道:“怎么试?”
杨铭道:“诈退。”
……
尉迟真金来到院中,把属下招集起来,说道:“今天匪徒是不会来了,大家辙吧。”
邝照说道:“是,大人。”
大理寺的人马迅速出了侍郎府,往大理寺而去。
半路上,尉迟真金道:“千张,邝照,你先( 穿越电影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029/ )
温存片刻,银睿姬起身跟杨铭告辞:“睿姬出来的时间已经不短,再不回去,怕是要被燕子楼管事发现。”
“睿姬保重。”
送走银睿姬后,杨铭思量了一下,自语道:“也该去见一下贺兰敏月了。”
毕竟收了贺兰的大礼,是该回访一下。
到了韩国夫人府,杨铭把拜帖递入门房,道:“在下杨铭,应约前来拜会贺兰小姐。”
“您在此稍候,我去禀报小姐。”
约莫盏茶时间,门房的仆从回来,道:“小姐有请,杨公子请跟我来吧。”
他带着杨铭穿过迂回的走廊,来到府院的后堂,站在一间闺室外禀报道:“小姐,杨公子到了。”
屋中传来一道婉转悦耳的女声:“请他进来吧。”
“是。”
仆从推开房门,道:“杨公子请。”
待杨铭进去后,又将房门关上。
杨铭站在屋内,四下打量了一眼。
这是一间女子的闺阁,房间十分宽敞,却以一道幕帘将整个屋子分成了里外两间。
外间的陈设小巧精美,透着一股女子闺阁特有的温馨雅致,在左侧窗台下还有一张精致的书桌,桌上铺开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的是杨铭的雁邱词,字迹清秀娟美,透着一股灵性,若单以书法造诣而论,她的功底还要在杨铭之上。
内间被一道幕帘隔开,只能影约看到一个人影坐在绣床上。
杨铭拱手一礼,道:“杨铭见过贺兰小姐,多谢小姐赠予茶楼。”
屋中的女子温声道:“些许小事,公子不必客气。敏月对公子的才学素来仰慕,每次读到公子的雁邱词仍是情难自已。难得公子今日到访,不如再做诗一首如何?”
杨铭道:“好,请贺兰小姐出题。”
此女沉吟了一下,道:“之前在踏春诗会上,武皇后曾出了‘春’‘情’两题,你可知她第三题要出什么?”
杨铭摇头道:“不知。”
此女道:“第三题是论政。杨公子不如便以此为题,作一首诗如何?”
杨铭迟疑道:“这……在下只是一介草民,妄议政事,怕是多有不便。”
此女道:“你尽管畅言,今日不论说什么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再有别人知道。”
杨铭心里轻“咦”了一声,不禁生疑,这一个小姑娘,不关心春花秋月,为何偏偏要关心政事,而且她的语气也有些奇怪,处处透着一股尊崇之气。
想到这里,杨铭打开透视眼,向幕帘后望了一眼,不由怔了一下。
幕帘后面哪是什么少女,分明是一位已经嫁人的轻妇,此女束发峨冠,容貌秀美,仪态威严,身上散发着一股俯览天下的气魄。
杨铭曾在踏春诗会时见过她半面。
此女不是贺兰敏月,而是武则天。
杨铭的心里暗暗打鼓,这个大boss忽然冒出来,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武则天道:“杨公子怎么了?”
杨铭道:“没什么,杨某只是觉得有些意外,想不到贺兰小姐也这么关心政事。”
武则天声音微沉,道:“莫非女流之辈就不能关心政事了?”
杨铭马上道:“当然不是,天下人管天下事,不论男女,都有资格关心时政。我只是没想到小姐的觉悟这么高……有了,借小姐的笔墨一用。”他急忙岔开话题,免得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让大boss发飙。
武则天道:“请便。”
杨铭提笔而书,边写边吟道:“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这是唐代邵谒的一首诗,算不上多么惊艳,但却是四平八稳,不会被人挑出毛病来。
武则天听罢,沉吟片刻后,笑道:“杨公子才思敏捷,天下罕见。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日杨公子也不遑多让。”
武则天此人除了心思诡谲、杀伐果断之外,也十分惜才。她见到杨铭在诗文上的造诣,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又道:“杨公子这篇《论政》乃是上上之选,但我对公子那句‘天下人管天下事’更有兴趣。不知公子对如今武后听政、二圣临朝之举有何看法?”
杨铭在心里苦笑,怎么又扯回到这事上面了?
“在下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对于我们这些百姓而言,朝堂上是谁做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的更好。为帝王者,不论男女,只论功过,有功者便是好皇帝。”
武则天喜道:“杨公子真是这么想的。”
杨铭立刻道:“这是当然。”
武则天又问道:“那为何每日都会有朝臣对此事上谏?”
杨铭道:“要面子呗。朝堂上的大臣平日里做威做福习惯了,忽然让他们对一个女人扣拜行礼,心里觉得不舒服,当然就会找诸多借口来反对此事。”既然知道了坐在幕帘后面的是武则天,他自然要捡好听的说。
武则天心里十分欣慰,又道:“原来如此,杨公子可有什么良策?”
杨铭的脑筋快速地转起来,边想边道:“我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扭转人们的想法还真不容易。对于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软硬兼施,打压一批,拉拢一批。另外还要施行仁政,做出几件利国利民之功绩,让他们无话可说,再靠时间来潜移默化,扭转他们的想法。等他们习惯了此事,自然就不会再有反抗了。”
武则天的政治觉悟相当高,从杨铭粗浅的话里悟出了许多门道,心中大喜,想将此人留在身为为自己出谋划策,道:“想不到杨公子不仅诗词冠绝天下,更深谙为策论之道。不知杨公子是否有入仕为官的想法。”
杨铭道:“杨某一介布衣,自由散漫惯了,从来没想过当官之事。”
武则天怒其不争,道:“杨公子才识过人,怎么会有这种懈怠的想法。你若不入仕为官,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岂不辜负了这一身本事。”
“这……”杨铭还是有些迟疑,当官哪是这么简单的事,万一做的不好,那不是连脑袋都要掉了。
武则天断然道:“你不用再说了,我会呈函向武后推荐你。你且回去静候佳音吧。”她看上的人,怎么可能会让他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是,那便多谢贺兰小姐了,杨某告辞。”
离开了韩国夫人府,杨铭心里仍未平静。本来是想会一会贺兰敏月,没想到却碰到了大boss。不过这样也好,跟武则天拉上关系,再做系统任务,就容易多了。
第六章 造纸
燕子楼。
客房。
兵部侍郎王大人站在月儿面前,道:“你家小姐昨天去了哪里?”此人穿着一袭黑袍,身形魁梧,面容富态,两鬓间生出几缕白发,眉宇间带着杀伐之气,眼神中充满压迫感,说话时有种高高在上的语气。
月儿颤声道:“回大人的话,奴婢也不知道。”
王侍郎冷哼一声,道:“你不知道?有人看到你和银睿姬一同离开燕子楼,你会不知道?”
月儿扑通一声跪下,结结巴巴地道:“奴婢,奴婢不敢说……”
王侍郎“呛啷”一声抽出剑来,架到她脖子上,道:“你以为有银睿姬护着,王某就不会杀你?你若不说,信不信王某现在就让你这贱婢人头落地。若是听话,自然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月儿吓得心胆俱寒,道:“是,是。小姐昨天去了瑞丰茶楼。”
王侍郎道:“去瑞丰茶楼做什么?”
月儿道:“去会茶楼的东家杨公子。”
“呛”的一声。
长剑回鞘。
王侍郎怒声道:“这个女人当真不知好歹,不收王某的礼金,反倒去会一个茶楼的东家,王某倒要看看这个姓杨的是什么人?”
又扔下一张银票,道:“你替我监视银睿姬的一举一动,若有情况速来向我禀报,办的好,少不了你的好处。”
月儿道:“月儿知道了。”
入夜。
三道人影从院墙翻了而入,身法轻盈矫健,如同狸猫一般落在院中,直奔主屋而去。
其中一人将窗户纸捅破,把一根竹管伸进去。
一阵迷烟吹进屋里。
“走。”
三人对视一眼,各自取出药水洒在面巾上,蒙住脸,挑开门闩,冲进屋里,两步跨到床前。
一人将被衾掀开,惊呼道:“不好!”
被衾内是一条长枕,并非他们想象中的目标。
“你们是什么人?”杨铭从屋梁上一跃而下,挡在门口,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
“动手。”
三人对视一眼,立刻向杨铭出手。其中一人从腰后抽出一柄短斧,甩手一抛,短斧如转盘一样,呼啸着往杨铭胸口斩去。
另外两个匪徒抽出一刀一剑,从左右两旁向杨铭扑去。
杨铭伸手虚抓一下,一柄长剑便出现在他手中。长剑向前一探插进飞斧中间,跟着转手一挥,飞斧划过一道弧纸,斩向从右侧扑来的盗匪,一下插进他的胸口。
“噗哧。”
入肉的声音响起。
此人“砰”的一声仰面倒在地上。
从左而来的盗匪手中持的是一柄弯刃尖刀,刀尖上闪着寒光,锋锐无比。
他横刀一斩,向杨铭的脖颈划去。
杨铭左手向前一探,手中已多出一柄短刃,架住了弯刀,发出“当”的一下铮鸣声。
跟着他右手中的长剑顺势一挥,在盗匪的脖颈间绕了一圈。
持斧的盗匪见两个同伴在眨眼间被杀,心中大惧,飞身向窗户扑去。
“想跑。”
杨铭左手的短剑的甩,如飞刀一般将此人的脖颈扎个通透。
这三名盗匪只能算是普通高手,在他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虽然盗匪被杀,但杨铭却皱起了眉头,不解道:“我自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主动招惹过任何人,究竟是谁要与我为敌?”
苦思片刻,不得其解。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让别人帮着一块想。
杨铭便把三人的尸体收起来,扔到了大理寺门口。
很快,大理寺的人便发现了门外的尸体。
“尸体是从哪来的?”尉迟真金道。
“回大人的话,这三俱尸体是被人扔到门口的。”一名属下道。
“这是在向本司挑衅吗?”尉迟真金怒道。
“给我查清楚。”
“是。”
大理寺总掌天下法度,缉凶拿案,从来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现在被人欺到头上,怎么能忍?而且掌管大理寺尉迟真金也不是心胸宽广之辈。
这个时候,杨铭已经回到家中,心想,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对付我,但给他找点麻烦还是没问题的。
兵部侍郎府。
王侍郎道:“还没有他们的消息吗?”
他的一名心腹属下道:“禀大人,自从三人昨夜离开,就一直没有消息,恐怕是出了什么意外。另外,属下今日听到了一些风声,大理寺的人正在城里查什么人。好像……他们查的好像就是阿虎三人。”
王侍郎一巴掌拍在桌上,怒骂道:“他们三个蠢货,怎么会惹到大理寺头上。”
兵部侍郎是兵部的二把手,从三品官位。
大理寺卿是正三品官,而且掌管一切审训刑罚,就算兵部尚书见到尉迟真金也得认怂,更何况是他这位兵部侍郎。
属下问道:“那……瑞丰茶楼的杨铭还要抓吗?”
王侍郎道:“先缓一缓,算他好运,等风头过了再动手。”
“是。”
清心茶坊。
元镇的心里遑恐不安。
今天一早醒来,他便发现自己的手臂皮肤上长出了一层细碎的鳞片,鳞片呈墨绿色,十分恐怖。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得了罕见的绝症。”元镇把家里的医书翻了一遍,却根本没找到跟这种症状类似的案例。
“少东家,杨铭前来拜会。”元府的下人来报。
元镇不耐烦地道:“让他走。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拒不见客。”
“是,少东家。”
没过片刻,下人又来禀报。
“少东家,有人送过来一封信,是给您的。”
元镇把门错开一个缝,道:“把信给我。”
“是。”
下人把信从门缝递进去。
关上门,元镇把信打开,看完后,脸色不禁一变。
……
“看来元镇已经中了霍义的蛊毒,现在多半是开始变异了,否则他也不会拒不见客。”回去的路上,杨铭在心里盘算着,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当初霍义假扮东土茶商来学雀舌茶焙制之法,本就没安好心,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要的不是雀舌茶的焙制之法,而是向大内供茶的这个渠道,掌握了这个渠道,他们才能实施自己的阴谋大计。
在见到元镇的当天,霍义便在他的茶中下了毒,开始启动计划。
到家没多久,便有一名宫里的太监登门,扯着尖锐的嗓音:“奉皇后娘娘口谕,召杨铭入宫觐见。”
“草民遵旨,劳烦公公带路。”杨铭不动声色地塞过去一锭银子。
传旨太监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笑道:“杨公子客气了,随洒家来吧。”
一柱香的功夫后,两人来到东宫外。
太监道:“皇后娘娘就在里面,杨公子请吧。”
“谢公公。”
杨铭道声谢,整理下衣襟步入殿中,道:“草民杨铭见过武皇后。”
“不用多礼,起来吧。”
武则天身穿凤装端坐在殿首,挥了挥手,让两旁的宫女退下,然后道:“你可知本宫今日召你来所为何事?”仪态雍容大气,声音不怒自威,跟之前与杨铭说话时的语气全然不同。
两种声音色调虽然略有差异,但认真听的话还是能听出来,两种声音的声线完全相同。
杨铭道:“草民不知。”
“你会不知?”武则天反问一声,又道:“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是。”
杨铭抬起头,向武则天看去。
视线相交。
武则天笑道:“想不到杨铭不禁诗词、策论出色,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杨铭道:“皇后谬赞了。”
“以你的才智,想必已经猜到昨日在韩国夫人府上与你说话的正是本宫。”武则天也是一个人精,回宫后回想一番,便发现了一些端倪。
杨铭忙道:“草民当时确实有几分怀疑,但还不敢下定论。不过草民所言句句真心,绝不含半点虚假奉承。”
武则天道:“你不必担心,真话假话本宫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否则,今日本宫也不会召你入宫了。”
杨铭道:“娘娘英明。”
武则天道:“本朝初期设立翰林院,专门供职有才学之仕。杨卿诗词冠绝天下,本宫就招你入翰林院如何?”
杨铭迟疑了一下,道:“这……其实草民最拿手的不是诗词策论,而是发明一些新奇的器具。娘娘若是要赏赐一官半职的话,不如就安排在下入工部就职吧。”
翰林院可是天下最有才学的人汇聚的地方,杨铭有多少水平他自己清楚。虽然他肚子里装着唐诗三百首,但在翰林院待的久了,迟早会露出马脚。倒是在工部里,他完全可以把自己带来的几种先进技术拿出来,镇住这些古代人完全不成问题。
武则天道:“工部,到工部你能做什么?”
杨铭沉吟了一下,道:“草民自小就爱观察和研究各种器物,在练字之时,我发现现在所用的宣纸和硬黄纸在工艺上还有很多缺点,花了数年时间把它改良了一下,弄出一种白纸。这种白纸比起现在的硬黄纸更加精美结实,而且用料简单,节省了数倍成本。”
华夏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早在东汉时期蔡伦便发明了蔡侯纸,那时候的纸质十分粗糙,原料多为麻和丝絮。在那以后,每个朝代都对造纸术有研究,每个朝代的造纸工艺都会进步。隋唐时期生产出了宣纸,隋代用的是染黄纸,唐代用的是硬黄纸。其后更是不断进步,明清时期,造纸术已经十分成熟,出现了白纸。
以唐朝时期的条件,要造出白纸来并没有多难。
武则天道:“此话当真?”
杨铭道:“草民绝不敢拿这种事来开玩笑,最多半个月,杨某绝对能将白纸造出来,否则的话,草民原提头来见。”顿了一下,又道:“娘娘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功绩,若是白纸造出来,必是一件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名留青史的政业。”
最后一句话顿时打动了武则天,让她下定决心,道:“好,我便任命你为工部造纸监,官职与工部侍郎平级,全权负责造纸之事。”
第七章 侦破贡茶案
半个月后。
杨铭不负所望,将白纸制作了出来,并命名其为天后纸。
武则天凤心大悦,当即大加封赏,把他从临时任命的造纸监转正成了工部侍郎。
在这期间,瑞丰茶楼的清心茶已经售完,开始销售自家制作的炒茶。
生意大火。
杨铭的名气也在洛阳城中也渐渐散播开,不止在文人之间流传,就连市集间的平民百姓也有所耳闻。
这天,银睿姬又来与杨铭相会,一场鱼水之欢,解相思之苦。
把银睿姬送走后,杨铭提着几件御赐的营养品去拜访元镇。
“小人霍义拜见杨侍郎。”出来接待杨铭的是作管家打扮的霍义,此人做了一些易容,把眉发胡须打理了一下,若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他来。
“杨某得圣上恩宠,赏赐了几件补品,特意来探望元公子,不知你家少东家的身体可否康复?”杨铭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
“多谢杨大人费心。真是不巧,我们家少东家于三天前外出游学,现已不在京中。待少东家回京后,小人一定将大人的问候代为转达。”霍义道。
“外出游学?看来你家公子的病是好了,不知他要游学几日?”杨铭道。
“这个,少东家未曾说过,小人也不知。”霍义道。
“那好,杨某改日再来拜访。”杨铭长身而起,径自离去。
霍义看着杨铭的背影,不由皱起了眉头。
回到家中,杨铭从赏赐的一堆供品里找到了几盒雀舌茶,带着它前去拜访太医王溥。
太医王溥的住所在洛阳东郊,一间十分普通的民宅里。此人是一个典型的医痴,脾气十分古怪,除了对各种疑难病症有超乎想象的执著外,对其他的事物完全不在放在心上,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会让王溥拥有一身无与伦比的医术。
答答答!
杨铭扣响木门。
吱扎。
一位长得跟个冬瓜一样的小胖子打开院门,打量了杨铭一眼,道:“你是谁?”
杨铭拱手道:“在下工部侍郎杨铭,有事来找王太医。”
小胖子转身向院里走去,大声叫道:“师父,有人找你。”
王溥性格古怪,他的几个徒弟也不正常,看起来都有点神经兮兮。
没有人招呼,杨铭也就主动跟着小胖子进到院里。
王溥在屋里一张古老的手术台上做着研究,听到小胖子的叫喊转过身来,道:“你是什么人?”
杨铭道:“在下工部侍郎杨铭,见过王太医。”
说话间,他也打量了王溥一眼。这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头发胡须乱成一团糟,把大半张脸都遮住,好像几年都没有打理,看起来跟个叫花子似的。
最让人心惊的是他的左手,竟然是一只长满黑色毛发的兽爪。凶若是就这身打扮走出去,被人当成野人打死都不意外。
王溥抓下脸,奇道:“你是工部侍郎?工部侍郎不是那个谁来着?”
杨铭道:“原来的工部侍郎是柳大人,现在已经调到户部了。”
王溥扫了杨铭一眼,道:“你没病,走吧走吧,我正忙着呢。”
杨铭道:“我知道自己没病,今天找你来是有别的事。”
王溥头也不回地挥挥手,道:“我现在没空,你改天再来吧。”
杨铭也不以为意,道:“不行,这是一件大事,你非帮我不可。”
王溥道:“大事?再大的事也没有现在的事重要!”
看得出来,此人很不喜欢跟官场上的人打交道。
杨铭道:“这件事事关整个朝庭一千多名官员的生死,事关皇上与皇后的安危,不知是否重要?”
“什么!”
王溥转身跳了过来,一张乱蓬蓬的脑袋伸到杨铭面前,盯着他道:“你可不要危言悚听。”他的脾气虽然古怪,但人还没有疯癫,听到这样的事情也悚然动容。
杨铭道:“杨某怎么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信或不信,你先检查一下此物,就知道了。”
王溥道:“雀舌茶?”
杨铭点头道:“不错,正是清心茶坊的雀舌茶。雀舌茶乃是钦定皇供,我怀疑有人在茶里下毒。”
“让我看看。”
王溥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马上雀舌茶拿出来,用独家秘术去诱发茶中毒性。
约莫一柱香的功夫,王溥大叫道:“果然有问题,茶里被人下了蛊。”
“当然有蛊了,否则我找你来干什么。”
杨铭心里想到,忽然听到一声鸟鸣,抬头向天上望去。
天空之中,有鸟雁盘旋。
这是一种栖息在东岛海域的鸟类,对蜣螂虫有独特的感应。蜣螂虫出现时,雁鹰必在上空盘旋。
一个瘦的跟竹竿似的徒弟拿眼瞪着瓮里的小虫子,好奇地问道:“师父,这是什么蛊?”
“让我来查一查。”
王溥立刻跑到书房去翻医书。
这次他的速度很快,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书房里便响起了他的叫声:“原来是蜣螂虫,午年奇蛊啊!随着茶汤进入人的身体,初时壮人筋骨,让人精力充沛,但只要一发作,必死无疑。好蛊,好蛊啊!”
“蜣螂虫?”
杨铭做出一副紧张的样子,道:“此乃皇贡,若朝中皇族皆用此茶,那朝庭危矣。王太医可有办法医治?”
“让我查一查。”
王溥急忙又跑到了书房。
半个时辰后,杨铭来到了皇宫。
“荒谬!”
武则天听了杨铭的汇报,讥道:“你怎知这茶中有蛊?”
杨铭道:“禀皇后,臣在洛阳城中也经营了一家茶楼,与清心茶坊有所往来。半月前,臣便发现清心茶坊的少东主元镇行为有些异常,今日更是外出游学,失去了踪迹。臣心中有些疑惑,元镇此前没有一点要外出游学的迹象,十有八、九糟了意外。臣斗胆揣测,若是有人要对元镇不利,所图定是雀茶舌。因此,臣便带着雀舌茶找到了太医王溥,经过王太医一翻检验,确认此茶之中有蛊。中蛊者每日子亥二时,会感觉腹内异常,如有异物在蠕动,至使体虚力乏。需服用雀舌茶,才会感觉体力恢复。”
“洛阳皇族,一千两百余人,几乎人人皆喝雀舌,倘若喝了就中蛊,难道下蛊的人要尽屠我皇族,灭我大唐。”武则天仍然没有完全相信他。
“我认为匪徒正是此意。”
杨铭道:“经王太医诊断,此蛊乃是千年奇蛊蜣螂虫。中蛊者初时感觉身强气壮,精力充沛,但只要一发作,则必死无疑。”
武则天道:“既然王溥所断,那他人呢?”
杨铭道:“王太医得了怪症,怕冲撞了皇后,所以没有跟为臣一起来。”王溥给自己换了个兽爪,这几个月确实不适合进宫。他若面圣,说不定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武则天让人拉出去砍了。
武则天斥道:“荒唐!”
“若皇后还是不信,找人一试便知。”
杨铭道:“我这里有王太医配制的解毒汤药一幅,只要召一名饮过雀舌茶的大臣入宫,让他服下汤药,一个时辰,蛊虫必会现形。”
“好,本宫就信你一次。若事情正如你所言,则重重有赏。”武则天轻轻瞥了他一眼,道:“如若不然,就算你是本宫的人,也饶不了你。”
“召丁远大入宫。”
没过多久,丁远大这个倒楣蛋就来到了东宫。
“臣丁远大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丁远大红光满面,一脸喜意,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叫进来是当白老鼠的。
武则天道:“平身。”
丁远大道:“谢皇后娘娘。”
武则天道:“本宫今日召你入宫,就是想问你,近日是否服用过雀舌茶?”
丁远大道:“是。微臣近日服用雀舌茶,只觉精力充沛,身强体健,想必是茶菁经过了改良,效果甚佳。”
杨铭道:“丁大人,这是太医王溥新研制出来的补身药汤,药效比起雀舌茶还要更胜一筹。”
丁远大疑道:“补身药汤?”
武则天道:“丁卿家,每逢子亥二时,是否腹颠不适,需服用雀舌茶,才能恢复体力。”
丁远大露出一副吊丝嘴脸,道:“回娘娘的话,确实如此,但坚持用茶,体力就增强不少。”
武则天道:“那丁卿就赶紧饮此药汤,这是为皇上试药。”
丁远大喜出望外,咧着嘴巴叫道:“为臣明白。”
一个太监把药汤呈上来。
丁远大端着黄金汤闻了一下,差点没有呛晕过去,道:“这味……为何如此腥冲?”
杨铭道:“丁大人,此补身良药不仅强身健体,更能使男人雄风大振,你懂的?”
丁远大眼睛陡然发亮,急忙端起黄金汤饮了下去,口中直呼:“承皇后娘娘恩赐。”
武则天问道:“这真是补身良药?”
杨铭道:“这,还是等过后微臣再向娘娘说明吧。”
武则天哼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杨铭道:“好吧,这其实就是童子尿。”
“太监尿?”丁远大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呕道:“杨侍郎,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要……”
杨铭道:“丁大人勿要动怒,一个时辰后便知原委。”
“你,你……”
“等一个时辰。”
武则天一语定乾坤。
一个时辰后,丁远大病现。
第八章 诱敌
皇城上空,一群雁鸟盘旋。
鹰鸣鹤唳声响起。
霍义抬头望向天空,脸色顿变,喃喃念道:“大事不妙!”
看见天空盘旋的鸟儿,他便明白,雀舌茶中的蛊毒已经被破。
霍义站在一处高楼之上,吹响螺号。
“呜啦呜啦”的声波远远地传荡开来。
洛阳城内潜伏的东岛人听到海螺音,也以哨笛回应。
在朝中皇族和群臣饮下黄金汤的时候,杨铭便收到了系统的消息:“完成剧情任务:侦破贡茶案。奖励500强化点,系统抽奖盘一件。”
皇宫。
“杨爱卿,这次全赖你洞察先机,得悉贼人阴谋,才使我大唐免于危难。侦破供茶案杨爱卿功不可没,你想要什么赏赐?”武则天问道。
杨铭道:“皇后,此案匪徒仍逍遥法外,危机尚未化解。赏赐之事容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将这些匪寇捉拿归案。”
武则天含笑点头,道:“杨爱卿所言及是,传尉迟真金入宫觐见。”
片刻后。
尉迟真金来到朝殿上,道:“臣尉迟真金参见皇后娘娘。”
杨铭在旁打量着他,此人三十左右,有西域血统,赤发碧眼,面生异象,身材颀长,穿着一身大理寺官服,身上透着一股异样的魅力。
武则天俯视着他,漠然道:“尉迟真金,今日朝中发生之事你可听说了?”
尉迟真金听出了武则天话中的冷意,忙道:“今次是微臣失察,请娘娘降罪。”
武则天怒道:“降罪,降你的罪有用吗?大理寺掌管刑侦审训之职,朝中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惊天案件,堂堂的大理寺竟然在事先一点都没察觉,你这大理寺卿当的真是好悠闲?”
尉迟真金惶恐道:“娘娘请息怒。”
武则天冷哼一声,又道:“这次多亏杨卿洞悉匪徒阴谋,揭破毒计,否则本宫早将你拖出去斩了。尉迟真金,本宫给你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现在贡茶之危虽解,但匪徒仍逍遥法外,你负责调动有司上下,务必查清此案,将真凶缉拿归案,若抓不到人,你也不用来见我了。”
尉迟真金忙道:“谢娘娘开恩,尉迟真金必全力以付,将匪徒绳之以法。”
武则天又道:“杨铭听令,你心细如尘,机敏果断,破案有功,本宫现任命你为钦差大臣,持本宫金牌,可调动京中十二卫,便宜行事,一同侦办此案。”
杨铭道:“是,臣领命。”
武则天道:“尉迟,你要跟着杨爱卿好好学学破案之道,别整天无所事事。”
尉迟真金万分委屈地道:“臣,知道了。”
与此同时,一条新的任务出现。
“触发剧情任务:击杀东岛匪首霍义,奖励500强化点。”
杨铭心中暗道,看来这个贡茶案这还是个连环任务。
“你们退下吧。”武则天道。
“是,臣等告退。”
出了大殿,尉迟真金匆匆地往外走去,心底里还有些愤懑。缉凶办案本是大理寺的职责,现在武则天又把这个权力分了一份给杨铭,这分明就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尉迟大人,尉迟大人请留步。”杨铭唤住了尉迟真金。
尉迟真金回过头来,皮笑肉不笑地道:“杨大人,恭喜了。您现在是钦差大臣,不知叫住尉迟有什么吩咐?”
杨铭道:“吩咐不敢当,只是想与大人探讨一下案情罢了。”
尉迟真金冷淡地道:“我与杨大人同查此案,并无上下级之分,怎么查案用不着向杨大人汇报吧。”同时在心中冷笑,这厮就是一个靠运气成为钦差的书生,哪懂办案?想从我口中套出情报,抢夺功劳,真是痴心妄想。
杨铭并不知他心中的恶意揣测,笑呵呵地道:“尉迟大人行色匆匆,不会是想去清心茶坊搜查吧?没用的,这伙匪徒行事诡秘,现在茶蛊被破,他们多半已经溜了。大人即使查封了清心茶坊,也抓不到人。”
尉迟真金心中一动,道:“不知杨大人有何高见?”
杨铭道:“高见不敢说,不过我倒有一个主意,咱们可以引蛇出洞,守株待兔。”
尉迟真金道:“愿闻其详。”
两人边行边说,很快出了皇宫。
尉迟真金还是派大理寺的人去了清心茶坊,不过显然是白跑一趟。
清心茶坊已经空无一人,东岛人早就走的一干二净。
尉迟真金的副手邝照说道:“看情形,这些人昨晚便已连夜辙走。辙退的十分匆忙,但却井然有序。”
“果然如此!”尉迟真金念道。
邝照道:“大人,现在该怎么办?”
尉迟真金道:“你招集人手,今夜守在工部侍郎府外。”
“是。”
工部侍郎府是杨铭在工作转正后,领导给他分配的职工院。
体制里的人,福利就是好。
入夜。
数十名大理寺的护卫埋伏在侍郎府中,院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
主屋。
屋内一片漆黑。
尉迟真金搬来一张椅子坐在窗前,整个人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耳朵却像雷达一样随时注意着屋外的动静。
杨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三更半夜,一个大男人坐在屋里,让他很不习惯。
杨铭在心里吐糟,基情的人生咱不懂。
“尉迟大人,你走吧,匪徒今晚不会来了。”
“先前是你说要引蛇出洞,匪徒今夜必会来袭。”尉迟真金睁开眼向杨铭望去,一对碧瞳在夜里好像狼目一样,十分渗人。
“是我说的没错。”
杨铭翻身坐起,道:“但架不住你大理寺有内鬼啊。”
尉迟真金冷声道:“你说我大理寺有内鬼?”
杨铭道:“这不明白的事吗?我破坏了匪徒谋划的大计,他们肯定会来找我报复。现在人还没来,只能说明你们大理寺有内鬼,早就把消息通知了匪徒。尉迟大人,回去洗洗睡吧。”
尉迟真金道:“就凭这一点,你就能肯定我部有内鬼?”
杨铭道:“你若不信,咱们可以试一下。”
尉迟真金道:“怎么试?”
杨铭道:“诈退。”
……
尉迟真金来到院中,把属下招集起来,说道:“今天匪徒是不会来了,大家辙吧。”
邝照说道:“是,大人。”
大理寺的人马迅速出了侍郎府,往大理寺而去。
半路上,尉迟真金道:“千张,邝照,你先( 穿越电影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