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www.Bxwx.Org
《三国卑鄙军阀》
第一章 厮杀
长城关外,连绵大山的边缘,遥望北方,茫茫草原一望无际。秋风猎猎,乌云翻滚,枯草不堪劲风,发出嘶哑的哀鸣。
突然,从嘶吼的秋风中传来阵阵厮杀的声音,仔细分辨,隐隐有刀枪的撞击声、人喊马嘶声此起彼伏。一阵狂风刮过来,呼啸的北风瞬间淹没了一切。
草原的边缘之处,山脚下,一队汉军铠甲鲜明,阵列整齐,在盾牌的掩护下,大约二百人排成阵型,齐进齐退。与之对阵的是近三百名鲜卑骑兵。刚才发起的一波冲击,占有骑兵优势的鲜卑人似乎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鲜卑人原以为利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冲散对面的汉军阵型,一举击杀为数不多的汉军。结果,汉军的齐射,让鲜卑人还没有冲到阵前就损失了数十人。即便是部分骑兵冲到阵前,也难以冲破盾牌的防御。
一次失败的战术,让双方的力量对比拉近了一些。鲜卑人不得不改变战术,这个时代还没有骑射,但是,族中不乏一些骑术高超之人。鲜卑人灵机一动,组织起这些人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一边奔驰一边骑射,在远处杀伤汉军。
一队鲜卑人突然加速,从数百米外快速冲进汉军的阵型前,划了一个大弧度从阵型前掠过。随着这些骑兵的快速移动,鲜卑人的弓箭不断地向汉军射过来,汉军阵型中不断地有人中箭伤亡。
鲜卑人似乎尝到了甜头,近三百人分成三个部分,中间一部分吸引汉军的注意力,两边各有一队百人骑兵时而发起突袭,让汉军防守左边顾不上右边,防守右边顾不上左边,更何况还有正面的骑兵威胁,一时间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汉军虽然有盾牌的掩护,伤亡还是不断地增加。盾阵是目前汉军对付草原骑兵的有效手段,但是,步兵与骑兵对阵,劣势太明显了,只能被动防守,除了挨打根本不可能主动出击。
指挥这支汉军军队的指挥官是一位手持大刀,身材高大魁梧的汉军司马刘展。看到汉军士兵不断的有人倒下去,刘展皱皱眉头,如此下去形势不妙,阵型变得越来越单薄了,鲜卑人的骑兵一旦发起冲击,肯定会被冲垮阵型。那时候,松散的汉兵只有被杀的份。
不行,必须想办法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想了想,还真没有其他好办法,看来只有自己单枪匹马闯一下了。
整个汉军也只有他一匹马,让步兵出击,开什么玩笑?想到这里,刘展招招手,将指挥军队的军候高顺叫到身边。
“高顺,如此下去我等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一旦军队阵型冲散了,这些士兵的命运可想而知。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我单枪匹马出去冲杀一阵,你在这里指挥军队,看到我从阵型的端部截住鲜卑人的骑兵队形,趁着鲜卑人混乱,尽量射杀敌军。能不能成功,听天由命吧!估计会有效果。”
高顺的身材虽然没有刘展高大,身材却是很健壮。他也是不久前被刘展发现并提拔起来的,十九岁的高顺,武艺高超,被刘展委以重任,从一个什长提拔到军候。
“这不行,刘司马,虽然你武艺高超,真正对敌没有人能把你怎样。但是,你一匹马对付三百个骑兵,累也把你累死了,更何况,万一被冷箭射伤战马,那可就真危险了。我们都没有战马,如何救你?”
高顺说的是实情,你一匹马冲出去与敌军战斗,对方不见得与你正面相抗,只要对方远远地用弓箭远射,就够你一阵子忙活的了。不过,高顺这个乌鸦嘴的最后一句话,还真被说中了,结局差不多。
“高顺,你看看这形势能拖下去吗?鲜卑人每一波次骑射都会有人死亡。快两个时辰了,士兵十分疲惫,问题是我们不能主动撤离,必须等到对方撤走以后才能走。对方是骑兵,来去如风,我们是步兵,跟他们这样耗下去简直是找死。我意已决,听从命令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高顺只有执行命令了。他把两个屯长叫到身边嘱咐几句话,安排他们新的作战计策,自己也开始做好作战准备。
鲜卑人越打越精明,三路骑兵都在运动,中路的骑兵先开始移动,紧接着右路的骑兵向前运动,最后才是左路的骑兵运动。
刘展在阵型后方仔细观察敌军的动静,鲜卑人的阴谋诡计瞒不了他,右路骑兵的距离虽然最近,但是,速度却最慢,显然不是主攻的一路。倒是左路骑兵离得最远,速度却是最快的一路。显然,其他两路骑兵都是幌子,左路才是这一波的主攻骑兵。
眼看着鲜卑人的左路骑兵,成一条直线向汉军扑过来。刘展估计一下距离,觉着差不多了。刘展没有上马,而是牵着马快速向右方奔跑,一直快跑到阵型的端部才跃上马背,一拽缰绳,战马从阵型的端部窜了出去。
刘展掌握的火候非常好,从阵型的后方隐蔽中,窜到汉军的阵型前,划了个弧度,刚好迎头撞上鲜卑人的骑兵头部。
刘展根本没有给鲜卑人一点机会,趁对方惊愕间,抡起大刀迎着鲜卑人杀了过去。双方的战马迎着面快速奔驰,以极快的速度撞在一起,鲜卑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刘展的大刀已经劈了下来,一片血浆喷得老高。刘展一路奔驰,身后腾起一片血雾。
鲜卑人手中拿的都是轻兵刃,在刘展手中六十多斤重的大刀面前,经不起一个照面。刘展大刀翻飞,刀起鲜卑人的人头落地。战马飞奔,几息间,刘展迎着鲜卑人的骑兵杀将过去,数十个鲜卑人已经被斩杀马下。
说起来这个刘展的武艺真是高超,刀马娴熟,十八般兵刃样样皆通,无疑是一员少有的猛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跑在后方的鲜卑人骑兵懵了,原来的线型骑兵攻击阵型一下子混乱起来。
恰在这时候,汉军阵型中一阵呐喊,弓箭齐发,速度慢下来的鲜卑人骑兵瞬间被汉军密集的弓箭射下马来。没死的开始往后方逃跑,可是,刘展却奔驰在鲜卑人的外围,在高速的奔驰下斩杀这些倒霉鬼。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两轮弓箭的射击下,近百名鲜卑人只剩下也就二三十名了。还在外围的鲜卑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急速赶过来救援。
刘展追赶着想逃跑的鲜卑人,杀的正欢,没防备身后赶来的鲜卑人,不幸被一支箭射中了战马,一声嘶鸣,战马栽倒在地,刘展也被甩出老远的距离。
这下子摔得不轻呀,摔的刘展七荤八醋,晕头转向。刚想挣扎着起身,附近有个鲜卑人将机会难得,一拍战马奔了过来,举刀朝刘展搂头就砍。
此时,在刘展身后追赶的高顺,肝胆俱裂。来不及了,距离有点远,急红了眼的高顺,离着鲜卑人还有六七步远的距离,将手中的镔铁大刀摔了出去。
即便是这样,鲜卑人在临死前的一刻,刀锋顺着刘展的左肩下划了下来。远处的高顺只看到刘展身上血光迸现,以为刘展完蛋了,发出一声哀嚎:“刘司马!”
此时,汉军的阵型已经压上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幕,齐声呐喊:“刘司马!”
原来,高顺意识到刘展的计划太危险,决定自己跟随刘展身后掩护。他将军队的指挥交给了下面两个屯长,并安排了战法,自己步行追赶刘展。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拉得距离比较远,后来,高顺抢到一匹被刘展斩杀鲜卑人留在当场的战马,跟着刘展追了下来。
刘展被救了下来,汉军的阵型前压,护住阵脚。
鲜卑人经过这次沉重打击,人数已不足二百人,最主要的是锐气丧失,不敢再进一步主动攻击了。鲜卑人撤到较远的地方,在那里犹豫着,到底是撤走,还是继续厮杀呢?
太阳偶尔露出云层,映照着草原上的血腥场面,秋风下残肢断臂,血流成蹊一片狼藉,冷兵器时代的杀戮实在太残酷了。
已经过了中午的时间,整整厮杀了一上午,刘展看了看身边疲惫的士兵,心中不免一阵哀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章 舍命阻敌
刘展的左肩往下,一个半尺长的伤口血流不止。这还是有铠甲防护,要不然膀子以下肯定被开膛,说不定小命要完蛋。
刘展现在顾不上这些了,略一包扎,转头开始注意鲜卑人的动态。
鲜卑人一直没有再进攻,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一阵骚动,似乎还发生一些争吵,甚至有些人已经打算撤退了。
刘展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鲜卑人也不打算再僵持下去了。
“高顺,你看他们是不是打算撤退呀?”
“司马大人,他们现在也没多少优势,既然吃不下咱们,留在这里也是没用。更何况,厮杀了半天的时间,我们疲惫,估计他们也不太好受,撤退的可能性很大。”
“但愿如此,一旦他们走了,我们也好撤退,肚子饿的难受,再僵持下去可就遭罪了。”
刘展这里正满怀希望,盼着敌军撤退。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刘展等人满怀期望的时候,草原的尽头传来了一阵轰鸣声,马蹄骤响,似有大批骑兵向这里奔过来。
刘展和高顺脸色骤变,不光是他两人,包括两名屯长和其他士兵无不变色,心想这下子完蛋了。刘展知道,既然是从北方来的军队,就一定不是自家的军队,那是鲜卑人的地盘。情况万分危急,最为最高指挥官,来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刘展果断发出命令。
“高顺,立即带领士兵撤离,本将在此为你们断后,快!”
“刘司马,你带领他们撤吧,我流下来断后。”高顺知道,说是断后,其实是九死一生。一个人即便是能力再大,面对一千多骑兵,后果可想而知。不光是高顺,其他人也是力劝刘展一起走。一起走,呵呵,刘展苦笑一声,这可能吗?他们是步兵,全仗着阵型杀敌,一旦失去了盾阵保护,步兵也只有被虐杀的份!
时间不等人啊,前面的鲜卑人也开始向远处张望,显然,他们也听到了马蹄声。刘展知道现在不是争论谁断后的问题,必须趁眼前的鲜卑人还没有醒悟过来缠住他们,否则,谁都别想走。
“高顺,你敢违抗军令?别废话,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你想让鲜卑人缠住咱们?你给我听好了,必须将这百十名士兵给我完整带回去,否则,军法从事!不要担心,我一人一马很灵活。”
高顺和两名屯长还想说什么,被刘展给堵回去了。军令已下,你必须执行。高顺和两名屯长虎目圆睁,似有眼泪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知道,此去也许是他们和刘展的最后一面,这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大人,保重!如果有来生,我等愿意继续追随大人。”
趁着鲜卑人还没有想到这一点,高顺带领着一百六十几名士兵迅速撤离,向山上狂奔而去。刘展一人一马,伫立当场,监视着对面的鲜卑人。
很快,远处已经看清楚了,是鲜卑人的大批人马到来,看规模不下一千人。
好在离着山坡不远,高顺等人上了山坡,回头望了望刘展,众士兵向刘展遥遥一拜,才转头隐没在山林之中。
看到士兵们不见了踪迹,刘展开始策马,小步横向溜达,他可不会在此地等死。远方鲜卑人的援兵露出真是面目的时候,刘展的马匹越来越快了,同时,一直密切注意眼前鲜卑人的动静。就在鲜卑人真正确定了是自己援兵的时候,发现汉兵已经撤退了。
鲜卑人想追击,又被眼前这个将军打得有些害怕,正犹豫的时候,刘展的马速提了起来,向前方跑出一段距离,划了个弧度,向大山方向疾驰而去。
到了此时,鲜卑人才感到错失了良机,让汉军成功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跑了。鲜卑人恼怒不已,追着刘展到了山边,此时,刘展已经沿着山路上了半坡。
当然,刘展并不敢就此离开,因为自己的军队并没有走太远。这条山路虽然不利于骑兵奔驰,勉强还是可以追上他们的。拐过一道弯,刘展下了马,将马匹拴在一棵树上,回过头又走了回来。选择一个有利的位置站定,注视着鲜卑人。
山脚下,一千多鲜卑人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在了解情况。不一会儿,十几个鲜卑人骑着马向山坡奔过来。可是一到山路,马匹的速度慢了下来。
这些鲜卑人骑着马,走的又慢,简直就是活靶子。这种机会刘展当然不能错过,摘下弓箭,连发数箭,鲜卑人应声滚下山坡。
死了三个人,鲜卑人感觉很难靠近刘展,只好退了下去。
刘展现在也不好受,刚才是咬牙坚持射箭。就这几下子,伤口处已经血流不止。再加上一直没吃饭,得不到营养补充,一阵头晕目眩,几乎站不住身体。
刚来的鲜卑人头领,站在那里大发雷霆。
“就为了一个汉人,在这里耽误时间,你们觉着有意思吗?上去几百人给我射箭,给我射死他。射完箭咱们赶紧走人,别耽误时间。”
的确,一千多人在山下,一个汉人站在山坡上这样对持,的确有些搞笑。反正鲜卑人的头领很不爽,非常不耐烦。
三四百个鲜卑人站在山坡下,对着刘展射击。其实,现在刘展完全可以后撤,躲避鲜卑人的弓箭,反正汉军已经走远了。可他又担心鲜卑人追击,自己坚持一会,汉军就安全一些,这个刘展的脑瓜子有些不太转弯呀!
弓箭太密集,刘展举刀拨打。由于失血太多了,力气越来越弱,反应不比刚开始灵活,以至于腹部、肩膀等处中了好几箭。
鲜卑人觉着这个法子挺好,再加上身后的鲜卑人头领催的急,纷纷将手中的箭射出。
刘展咬牙坚持着,身体摇摇欲坠,心中只留下一丝意念坚持着。鲜卑人手中的箭射得差不多了,刘展也坚持到最后的关头,流血过多的身体,虚弱的再也支撑不住庞大的身躯,摇晃几下,轰然仰面倒塌下去,砸起地面尘土飞扬。
看着汉军倒下,早已不耐烦的鲜卑人头领呼喊一声,大批鲜卑人策马转身向远处奔去。先前的那帮鲜卑人有些不舍气,麻痹的,这些汉军可是杀了族内好多人哎。头人嘱托手下几句,也带领其他人跟着走了。
山脚下,三个鲜卑人下了马,慢慢向山上走去,他们要看看这个汉军到底死了没有……
第三章 敢问路在何方
刘展到底死了没有呢?
按理说失血过多也就是昏迷而已。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刘展的眼珠子开始活动。确切地说,原来的刘展的确没有了,现在的刘展被一个魂穿占据了大脑。估计现在的刘展,大脑里一片混乱。
不错,一个后世的家伙,因缘巧合魂穿到了这个时空,恰在刘展倒下的时候,进入了刘展的大脑。介个家伙现在的确有些糊涂,一会儿是后世的影像,一会儿是现在的影像,千年的时空大碰撞,真特马够乱的,乱成了一锅粥。
且不管介个家伙是何许人,灵魂融合说复杂,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刚才发生的一切。卧槽,冷兵器时代,刘展心里打了个寒战。
恰在这时候,上来的三个鲜卑人已经快靠近了刘展。
“你说这家伙死了没有,万一没死,我们三个真不是对手,介个家伙太厉害了,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反正大家都走了。”
“切,都眼看着倒下了,早死了,没事。”
“既然已经死了,还看什么,走吧。”
“真是个胆小鬼,一个死人有什么怕的?咱看看介个家伙的真实面貌,要不然,咱们割下他的头颅,回去也好吹嘘一下。”
三个鲜卑人的话,惊醒了刘展,先别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被人割下脑袋可不行,没了脑袋,管你是古代还是现代,全特摸扯淡。
刘展眯着眼看了看正向这里走来的三个鲜卑人,手中触到一物,原来是自己的兵刃。手略一用力试了试,怎么这样轻,难道是木头制作的大刀?不会是演戏的道具吧?要是这样可有些麻烦,难道要让我用木制的大刀与三个鲜卑人厮杀?
有木有搞错哎,我刚来,哦,又要让我死一回?苍天呀!别介么玩我好不好,木头玩具能杀人?
不管了,有家伙就比没家伙强。刘展手紧紧握着刀柄,眯着眼目测着鲜卑人的距离,只要他们靠近木质大刀的范围,说什么也要用最大的力气抡过去,砍不死,砸晕了也好。
三个鲜卑人不知道刘展脑袋里想的这一切,一边争论着靠近了刘展的身边。刘展一看差不多了,哦,刚好是大刀的攻击范围,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老子可不想死,和你们拼了。
一咬牙,刘展手中的大刀抡了出去,拦腰向三个鲜卑人劈来。速度太快了,三个鲜卑人根本没反应过来,上半身和下半身当场分家了,鲜血撒了周围好大一片。
看着眼前三个鲜卑人分家的尸体,太血腥了,刘展的喉头一阵涌动,肚子里一阵翻腾。不过,想吐也没东西吐,肚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一点食物,也就是几口酸水而已。
吐了几口,缓过劲来,刘展又被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尼玛,还真不是木头刀哇!难道是真家伙?
刘展真被搞糊涂了,伸手颠了颠,确实有些轻哎,这把大刀肯定是木头道具,问题是,木头道具能把人劈成两半?而且是一刀劈三个人。
刘展抬起刀来,伸出手指弹了弹,“叮”的一声金属响,麻痹的是真刀哎。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合金刀,也不对,合金的重量也不会这样轻。最后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感觉手中的刀很轻。
尼玛,肚子咕噜咕噜的乱叫,好饿哎!还有,刚才一用力伤口又撕开了,不过,这一次没有流多少血,很快血就自行止住了。
刘展没再关注这些,现在最急迫的事情,是要解决肚子问题,荒郊野外的吃点啥?刘展四处看了看,没啥好吃的。再往山下看了看,哦,还有些战死的马匹,看来只好吃马肉了。
刘展走下山砍了一块马腿肉回来,顺手将三个鲜卑人的马匹牵了回来,这个时期的战马对汉人来说还是很珍贵的。顺着山路向内走了一段距离。哦,这里还有一批马,是前身事先栓在这里的。刘展牵着四匹马向里走,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地方,将四匹马拴好。又开始找些草木树枝,开始烤马肉。
一边烧烤着马肉,一边吃着马肉,刘展一边考虑这问题。现在必须面对现实了,我特么的真是魂穿到了古代。
哦,高顺?他怎么会和刘展在一起呢?明白了,现在的高顺还年轻,按照原来的轨迹,刘展死后,高顺也就走上了其他的路径,不奇怪。
现在是东汉末年,卧槽,接下来是乱世,真要人命哎!
还能怎么办,你还有本事穿回去吗?既来之则安之,只是这个时间段太操蛋,死亡率实在太高了,小心肝有些受不了。至于前世,算了,别提了,全忒摸摸的都是眼泪,忘了吧!
介个家伙一边吃着马肉,心里一边盘算着未来,渐渐地心里打定了主意。乱世怎么了,乱世有乱世的活法,我要在这乱世活命就得拼搏。谁生下来也不是三头六臂,管你是曹操,还是大耳贼刘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拼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刚才杀了三个人,也没见得怎么样,不就是吐了两口口水?
哦,手下要有人,我需要打手,需要小弟。不错,至少目前手下有个高顺,这家伙很忠心,一个憨厚的小弟,这种人用起来比较放心,嘿嘿。
嗯,要继续招收小弟,打手需要大大滴,不嫌多哎!
刘展吃饱了肚子,心里的筹划也差不多完成了,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将地上的火熄灭。咱是文明人,很注意保护山林。
看看天时,已经不早了,太阳有些偏西了。得,赶紧离开这里吧,万一鲜卑人不舍气,再赶过来,老子单枪匹马是要吃亏滴!吃亏的事情咱坚决不干。
牵过马来,骑着一匹,将三匹马穿成一串,一人驷马向南边的路走去。
介个家伙满怀着心事,一边走着,一边唱起了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出万象。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把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几番番春秋,冬夏。
你尝尝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第四章 回营
夜间山路不好走,刘展只好在山林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刚上路不到一个时辰,迎面遇到了高顺,身边还跟着另一个刘展不认识的人。
高顺突然看见了刘展,神情一呆,赶紧急走几步上前,一把抱住刘展。显然,高顺来回奔波没休息,两眼泛着红丝。他是严格遵照刘展的命令,将士兵带了回去,然后,不顾疲劳又赶了回来。高顺心想,哪怕救不下刘展的命,也要把尸体给带回来。
“司马大人,你没死呀?哈哈。”
“你丫的盼着我早死呀!老子命大着来。”
说完了,刘展疼的咧咧嘴。高顺这家伙一高兴,竟然忘了刘展受伤这麻子事情。
看着刘展痛苦的模样,高顺也知道,刚才自己用力太大,触动了刘展的伤口。
“嘿嘿,见到你还活着,一高兴就忘了你受过伤,不要紧吧?”
“没事,你怎么过来了,士兵们都平安回去了?”
“嗯,士兵们都安置好了,我已经详细跟大人汇报了昨天的情况,并向大人告假,出来找你。哦,这是张辽张文远,我一个很好的朋友,武艺高超。其他的士兵帮不上忙,我只好请他过来帮我。”
张辽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比高顺小一些,显得稍稍有点稚嫩。
“好兄弟有心了,谢谢,也谢谢文远兄弟。”
张辽上前跨一步,一抱拳:“刘司马,我已经听说了大人义薄云天的壮举。今天与高顺兄弟出来找你,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了,真若是能够找到你,我张辽今后就追随大人,请大人收下张辽。”
“好好,都是自家兄弟,我有文远相助如虎添翼。”
“大人,你是怎样脱险的?”
刘展就将昨天的详细情况对二人讲述了一遍,最后免不了感慨一番。
“哎,差不多就等于死过一回,流血太多了,最后终于坚持不住晕死过去了。若不是这几个鲜卑人吵闹声惊醒了我,还真差一点见阎王,到那时,恐怕我们兄弟真就见不着面了。你想,若是他们静悄悄滴走过来,一刀斩下,我的脑袋还在吗?”
高顺和张辽一想,确实很危险。一个昏迷的人,武功再高也是白搭,随便一个人就要了小命。
“司马大人福大命大造化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行了,咱不说这些了。正好我牵来三匹马,你们俩人各挑一匹,剩下一匹送给校尉大人。”
凡是武将没有不希望自己有匹战马的,二人听了大喜过望,各自牵了一匹马,三个人跃上战马往回赶路。
回到营地,士兵们欢呼雀跃,围着刘展问长问短,关怀备至。刘展昨天的表现给士兵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心里不感动才怪。面对数倍于自己一方的敌人,还是骑兵,如果不是大人果断下令撤退,豁上自己一条性命为士兵们断后,恐怕他们一个人也活不下来。
安抚下士兵们,刘展牵着一匹马来见校尉大人。这家伙连盔甲都没有解,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被刀劈开的铠甲用草绳子缆着,铠甲外表的血迹已经干枯,从上到下全是血迹斑斑,看起来很渗人,不知道介个家伙到底流了多少血呀?
校尉大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心想,这个家伙的命真大,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活着回来,也算是奇迹了。
“刘司马,昨天的事情经过我已经听说了,干得好!不过,以后别这么傻,多危险呀?你就是武功再高,面对一千多骑兵,光是用箭射你,也会把你射成刺猬。”
“是,校尉大人,以后我会小心。”
“嗯,知道就好。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马上就要来,咱们这里也没战事了。你的伤势有些重,刚好赶着大雪来临之前回家养伤。带着你的士兵走吧,给你们放假。记住,明年五月份以前赶回来,别耽误了。”
“谢大人的关怀,明年属下一定按时赶回来。”
离开校尉,刘展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找高顺和张辽,这次一定要把这两个人一起带走。
回到营地,先安排士兵出去置办一些食物,一是犒劳一下士兵们,二是今晚要和高顺和张辽二人好好谈谈。就这一顿饭,刘展将身上的积蓄差不多花光了。
紧接着又安排士兵打水,将身上的铠甲全部卸掉,上下清理一遍。尼玛,全身到处都是箭伤,几乎没有快囫囵肉,伤的有些惨哎!
刘展身边忙活着的士兵都停下手中的活,吃惊地望着这一幕,心里酸酸的,这些伤可都是为了我们大家活命而造成的。不过,刘司马的命真硬,都这样了还能够活着回来。
晚上的犒赏,士兵们不能喝酒,刘展却和高顺、张辽三人在刘展的大帐内喝开了。
“来,二位兄弟,这第一杯酒既是庆贺咱们兄弟又能在一起,也是和张辽兄弟第一次喝酒,咱们全干了!”
“干!”
“虽说与张辽兄弟头一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啊。张辽兄弟,我希望咱们兄弟以后别分开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兄弟一起努力,打出一场富贵来!”
“谢司马大人赏识,张辽定会追随司马大人。”
“又不是军中,都是自家兄弟,这种场合以后就叫兄长。”
“是,兄长。”
高顺和张辽一起抱拳,口称兄长。
刘某人心下窃喜,第一步差不多了,还要施展第二步手段,才能将这二位手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二位兄弟,刚好今天有件事要跟你们俩说。今天校尉看我伤势严重,再加上进入冬季无战事,决定让我们放假。”
“放假?是长假还是短假?”
“是长假,让我带着士兵回去,一直到明年五月份。虽说是放假,但是,我另有打算。经过这次生死考验,我悟出一套练兵方法,打算在回去的路上就开始操练。所以,即是放假,也是不放假。”
高顺和张辽听到放假当然心里高兴,可一听说有一套新的练兵方法,眼睛登时爆出光芒,兴趣大盛。
第五章 拐了两个便宜兄弟
高顺和张辽听到放假当然心里高兴,可一听说有一套新的练兵方法,眼睛登时爆出光芒,兴趣大盛。
“兄长,是什么练兵方法?你打算如何练兵。”
“二位兄弟,你们说一支军队,什么样的士兵战斗力最强,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呢?”
“这还用说,勤练兵,让士兵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增加有效的杀敌本领。”
“文远这话说得对,却没说到点子上。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固然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却不是决定一支军队强弱的最关键因素。”
这话说的让高顺和张辽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练兵嘛,不就是提高士兵的技战能力?只有士兵能打仗,军队才能取得胜利。刘展这一说,引起两个人心里疑惑,免不了要问一问究竟。
“兄长,那你说决定军队强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是啊,兄长,别卖关子,快说说是什么因素。”
刘展见已经引起两个人的关注,心里嘿嘿一乐,端起酒杯与二位对饮,才慢慢吞吞地蹦出一句话来。
“令行禁止!只有把军队士兵训练成《管子·立政》所说的那样: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虽万千如一人,这样的军队才能在战争中战无不胜。”
“那个,我们军队中所采用的阵法,似乎也是这样做的吧?”
“目前军队的状况差远了,我们军队必须做到整齐划一,军威赫赫,使敌人闻之丧胆而失去信心。”
“既然兄长有如此好的练兵方法,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始训练呗。”
“这不是马上放假了嘛,你二人总得回家看看吧?”
“还回什么家呀,什么事情比练兵重要呢?”
“真的不回去了?”
“不回去了。”
高顺和张辽,一致摇头,坚决不会去了。刘展总算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心中暗自得意那是一定的。还别说,这家伙明显是抓住二人的弱点,利用他们对练兵的浓厚兴趣,诱拐二人随他而去。
“既然你们二人不打算回去了,那么,明天一早开始准备,还要领取路上的补给,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咱们一边行军一边训练。当然,后来补充进来的士兵,有部分人的家在其他地方,允许他们回家,这事情不能勉强。”
“知道了,兄长,明天我就安排人,把行军中需要准备都备好。”
高顺说完,刘展满一地点点头,进一步说道。
“估计这一路回去的至少一百五十人,我准备将这一百五十人分成两队,你二人各领一队,两个屯长给你们当副手。至于各队下面如何划分,你们根据实际情况,怎么有利于训练,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战威力就怎样划分。”
张辽听了一愣,这是让我当军候啊!我这从军也没几天,现在才是个什长,恐怕难以服众吧?
“兄长,使不得,升迁、军队建制都有严格的章程,如此草率恐怕不妥。”
“文远别担心,咱们是在假期,只是为了有利于训练而暂时设置。等咱们回来的建制,那是以后的事情。至于说军中有人不服,那不要紧,谁不服出来练练手,以文远的功夫教训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那是绰绰有余。”
“哦,兄长没见过我的身手,如何知道别人打不过我呢?”
“哈哈,文远,你就当我是神仙。我不仅知道你的身手不错,还知道你的武功一定在高顺之上。我想,你俩一定比划过了,说的没错了吧?”
高顺和张辽听了刘展的话,惊得面面相观,这位便宜兄长连这个都知道哇!
刘展看着俩人惊愕的表情,心想,小样,再给你们下点料,心里面最好把老子当神仙供着。
“当然,文远虽然武功高强,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高顺在这方面不如你,可也不是没有长处。高顺此人憨厚、忠诚,我从来就没把他和其他手下相比。军中虽然有上下级的关系,在心中高顺是我的真兄弟!高顺的最大特长是什么?练兵!不客气滴说,当世之中也就三两个人与之比肩。”
听了刘展一番煽情的话,感动的高顺两眼泪汪汪的。原来,自己在刘司马心里的地位是如此之高。高顺有如此兄长,虽死无憾,今后定当努力协助兄长,报答兄长对我的知遇之恩。
不过,心里也不是没有疑惑,自己继承家传练兵心法也没对人说过。同时,来到这里的时间短,刚提拔到军候的位置没几天,刘司马是如何知道自己对练兵有心得?
“兄长,我好想没有透露出练兵的特长,你是如何知道的?”
“哈哈,关键是我说对了,其他的重要吗?”
刘展介个家伙打哈哈,自然不会说实话。再说,也没法说实话不是?
高顺和张辽二人一想,也是,这位兄长的确有点门道。不过,总觉着心里有点怪怪的感觉。
随后,刘展花费了不少口舌,将后世的队列练习教授给他俩,让他们熟练训练的口令及其训练要点。
“等这些队列练习熟悉以后,军队还要增加一个阵法,暂且叫做三才阵吧。”
“三才阵?”二人疑惑地问道。
“你们都是武功高强的带兵将领,战场上的回旋余地大,必须熟悉各种兵器,练就一身武功,没有十年八年不行。但是,士兵不行,战场上,步兵两军对阵,士兵搏杀也就是一俩下子解决问题。大军对决,没有多少回旋余地,战场上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战场上比的不是个人的武力强弱,而是集体的合力。因此,我们要求士兵只练一两招必杀之技,一个人专注一招两式必然精炼,越练越准,越练越狠。”
刘展这话说的有道理,高顺和张辽频频点头,同意这个观点。
“我打算用一个刀盾手,外加两个长枪手,组成一个小三才阵。比如,对方是一个使刀的,刀短枪长,两个枪手同时刺( 三国卑鄙军阀 http://www.xlawen.org/kan/3063/ )
《三国卑鄙军阀》
第一章 厮杀
长城关外,连绵大山的边缘,遥望北方,茫茫草原一望无际。秋风猎猎,乌云翻滚,枯草不堪劲风,发出嘶哑的哀鸣。
突然,从嘶吼的秋风中传来阵阵厮杀的声音,仔细分辨,隐隐有刀枪的撞击声、人喊马嘶声此起彼伏。一阵狂风刮过来,呼啸的北风瞬间淹没了一切。
草原的边缘之处,山脚下,一队汉军铠甲鲜明,阵列整齐,在盾牌的掩护下,大约二百人排成阵型,齐进齐退。与之对阵的是近三百名鲜卑骑兵。刚才发起的一波冲击,占有骑兵优势的鲜卑人似乎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鲜卑人原以为利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冲散对面的汉军阵型,一举击杀为数不多的汉军。结果,汉军的齐射,让鲜卑人还没有冲到阵前就损失了数十人。即便是部分骑兵冲到阵前,也难以冲破盾牌的防御。
一次失败的战术,让双方的力量对比拉近了一些。鲜卑人不得不改变战术,这个时代还没有骑射,但是,族中不乏一些骑术高超之人。鲜卑人灵机一动,组织起这些人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一边奔驰一边骑射,在远处杀伤汉军。
一队鲜卑人突然加速,从数百米外快速冲进汉军的阵型前,划了一个大弧度从阵型前掠过。随着这些骑兵的快速移动,鲜卑人的弓箭不断地向汉军射过来,汉军阵型中不断地有人中箭伤亡。
鲜卑人似乎尝到了甜头,近三百人分成三个部分,中间一部分吸引汉军的注意力,两边各有一队百人骑兵时而发起突袭,让汉军防守左边顾不上右边,防守右边顾不上左边,更何况还有正面的骑兵威胁,一时间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汉军虽然有盾牌的掩护,伤亡还是不断地增加。盾阵是目前汉军对付草原骑兵的有效手段,但是,步兵与骑兵对阵,劣势太明显了,只能被动防守,除了挨打根本不可能主动出击。
指挥这支汉军军队的指挥官是一位手持大刀,身材高大魁梧的汉军司马刘展。看到汉军士兵不断的有人倒下去,刘展皱皱眉头,如此下去形势不妙,阵型变得越来越单薄了,鲜卑人的骑兵一旦发起冲击,肯定会被冲垮阵型。那时候,松散的汉兵只有被杀的份。
不行,必须想办法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想了想,还真没有其他好办法,看来只有自己单枪匹马闯一下了。
整个汉军也只有他一匹马,让步兵出击,开什么玩笑?想到这里,刘展招招手,将指挥军队的军候高顺叫到身边。
“高顺,如此下去我等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一旦军队阵型冲散了,这些士兵的命运可想而知。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我单枪匹马出去冲杀一阵,你在这里指挥军队,看到我从阵型的端部截住鲜卑人的骑兵队形,趁着鲜卑人混乱,尽量射杀敌军。能不能成功,听天由命吧!估计会有效果。”
高顺的身材虽然没有刘展高大,身材却是很健壮。他也是不久前被刘展发现并提拔起来的,十九岁的高顺,武艺高超,被刘展委以重任,从一个什长提拔到军候。
“这不行,刘司马,虽然你武艺高超,真正对敌没有人能把你怎样。但是,你一匹马对付三百个骑兵,累也把你累死了,更何况,万一被冷箭射伤战马,那可就真危险了。我们都没有战马,如何救你?”
高顺说的是实情,你一匹马冲出去与敌军战斗,对方不见得与你正面相抗,只要对方远远地用弓箭远射,就够你一阵子忙活的了。不过,高顺这个乌鸦嘴的最后一句话,还真被说中了,结局差不多。
“高顺,你看看这形势能拖下去吗?鲜卑人每一波次骑射都会有人死亡。快两个时辰了,士兵十分疲惫,问题是我们不能主动撤离,必须等到对方撤走以后才能走。对方是骑兵,来去如风,我们是步兵,跟他们这样耗下去简直是找死。我意已决,听从命令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高顺只有执行命令了。他把两个屯长叫到身边嘱咐几句话,安排他们新的作战计策,自己也开始做好作战准备。
鲜卑人越打越精明,三路骑兵都在运动,中路的骑兵先开始移动,紧接着右路的骑兵向前运动,最后才是左路的骑兵运动。
刘展在阵型后方仔细观察敌军的动静,鲜卑人的阴谋诡计瞒不了他,右路骑兵的距离虽然最近,但是,速度却最慢,显然不是主攻的一路。倒是左路骑兵离得最远,速度却是最快的一路。显然,其他两路骑兵都是幌子,左路才是这一波的主攻骑兵。
眼看着鲜卑人的左路骑兵,成一条直线向汉军扑过来。刘展估计一下距离,觉着差不多了。刘展没有上马,而是牵着马快速向右方奔跑,一直快跑到阵型的端部才跃上马背,一拽缰绳,战马从阵型的端部窜了出去。
刘展掌握的火候非常好,从阵型的后方隐蔽中,窜到汉军的阵型前,划了个弧度,刚好迎头撞上鲜卑人的骑兵头部。
刘展根本没有给鲜卑人一点机会,趁对方惊愕间,抡起大刀迎着鲜卑人杀了过去。双方的战马迎着面快速奔驰,以极快的速度撞在一起,鲜卑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刘展的大刀已经劈了下来,一片血浆喷得老高。刘展一路奔驰,身后腾起一片血雾。
鲜卑人手中拿的都是轻兵刃,在刘展手中六十多斤重的大刀面前,经不起一个照面。刘展大刀翻飞,刀起鲜卑人的人头落地。战马飞奔,几息间,刘展迎着鲜卑人的骑兵杀将过去,数十个鲜卑人已经被斩杀马下。
说起来这个刘展的武艺真是高超,刀马娴熟,十八般兵刃样样皆通,无疑是一员少有的猛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跑在后方的鲜卑人骑兵懵了,原来的线型骑兵攻击阵型一下子混乱起来。
恰在这时候,汉军阵型中一阵呐喊,弓箭齐发,速度慢下来的鲜卑人骑兵瞬间被汉军密集的弓箭射下马来。没死的开始往后方逃跑,可是,刘展却奔驰在鲜卑人的外围,在高速的奔驰下斩杀这些倒霉鬼。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两轮弓箭的射击下,近百名鲜卑人只剩下也就二三十名了。还在外围的鲜卑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急速赶过来救援。
刘展追赶着想逃跑的鲜卑人,杀的正欢,没防备身后赶来的鲜卑人,不幸被一支箭射中了战马,一声嘶鸣,战马栽倒在地,刘展也被甩出老远的距离。
这下子摔得不轻呀,摔的刘展七荤八醋,晕头转向。刚想挣扎着起身,附近有个鲜卑人将机会难得,一拍战马奔了过来,举刀朝刘展搂头就砍。
此时,在刘展身后追赶的高顺,肝胆俱裂。来不及了,距离有点远,急红了眼的高顺,离着鲜卑人还有六七步远的距离,将手中的镔铁大刀摔了出去。
即便是这样,鲜卑人在临死前的一刻,刀锋顺着刘展的左肩下划了下来。远处的高顺只看到刘展身上血光迸现,以为刘展完蛋了,发出一声哀嚎:“刘司马!”
此时,汉军的阵型已经压上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幕,齐声呐喊:“刘司马!”
原来,高顺意识到刘展的计划太危险,决定自己跟随刘展身后掩护。他将军队的指挥交给了下面两个屯长,并安排了战法,自己步行追赶刘展。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拉得距离比较远,后来,高顺抢到一匹被刘展斩杀鲜卑人留在当场的战马,跟着刘展追了下来。
刘展被救了下来,汉军的阵型前压,护住阵脚。
鲜卑人经过这次沉重打击,人数已不足二百人,最主要的是锐气丧失,不敢再进一步主动攻击了。鲜卑人撤到较远的地方,在那里犹豫着,到底是撤走,还是继续厮杀呢?
太阳偶尔露出云层,映照着草原上的血腥场面,秋风下残肢断臂,血流成蹊一片狼藉,冷兵器时代的杀戮实在太残酷了。
已经过了中午的时间,整整厮杀了一上午,刘展看了看身边疲惫的士兵,心中不免一阵哀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章 舍命阻敌
刘展的左肩往下,一个半尺长的伤口血流不止。这还是有铠甲防护,要不然膀子以下肯定被开膛,说不定小命要完蛋。
刘展现在顾不上这些了,略一包扎,转头开始注意鲜卑人的动态。
鲜卑人一直没有再进攻,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一阵骚动,似乎还发生一些争吵,甚至有些人已经打算撤退了。
刘展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鲜卑人也不打算再僵持下去了。
“高顺,你看他们是不是打算撤退呀?”
“司马大人,他们现在也没多少优势,既然吃不下咱们,留在这里也是没用。更何况,厮杀了半天的时间,我们疲惫,估计他们也不太好受,撤退的可能性很大。”
“但愿如此,一旦他们走了,我们也好撤退,肚子饿的难受,再僵持下去可就遭罪了。”
刘展这里正满怀希望,盼着敌军撤退。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刘展等人满怀期望的时候,草原的尽头传来了一阵轰鸣声,马蹄骤响,似有大批骑兵向这里奔过来。
刘展和高顺脸色骤变,不光是他两人,包括两名屯长和其他士兵无不变色,心想这下子完蛋了。刘展知道,既然是从北方来的军队,就一定不是自家的军队,那是鲜卑人的地盘。情况万分危急,最为最高指挥官,来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刘展果断发出命令。
“高顺,立即带领士兵撤离,本将在此为你们断后,快!”
“刘司马,你带领他们撤吧,我流下来断后。”高顺知道,说是断后,其实是九死一生。一个人即便是能力再大,面对一千多骑兵,后果可想而知。不光是高顺,其他人也是力劝刘展一起走。一起走,呵呵,刘展苦笑一声,这可能吗?他们是步兵,全仗着阵型杀敌,一旦失去了盾阵保护,步兵也只有被虐杀的份!
时间不等人啊,前面的鲜卑人也开始向远处张望,显然,他们也听到了马蹄声。刘展知道现在不是争论谁断后的问题,必须趁眼前的鲜卑人还没有醒悟过来缠住他们,否则,谁都别想走。
“高顺,你敢违抗军令?别废话,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你想让鲜卑人缠住咱们?你给我听好了,必须将这百十名士兵给我完整带回去,否则,军法从事!不要担心,我一人一马很灵活。”
高顺和两名屯长还想说什么,被刘展给堵回去了。军令已下,你必须执行。高顺和两名屯长虎目圆睁,似有眼泪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知道,此去也许是他们和刘展的最后一面,这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大人,保重!如果有来生,我等愿意继续追随大人。”
趁着鲜卑人还没有想到这一点,高顺带领着一百六十几名士兵迅速撤离,向山上狂奔而去。刘展一人一马,伫立当场,监视着对面的鲜卑人。
很快,远处已经看清楚了,是鲜卑人的大批人马到来,看规模不下一千人。
好在离着山坡不远,高顺等人上了山坡,回头望了望刘展,众士兵向刘展遥遥一拜,才转头隐没在山林之中。
看到士兵们不见了踪迹,刘展开始策马,小步横向溜达,他可不会在此地等死。远方鲜卑人的援兵露出真是面目的时候,刘展的马匹越来越快了,同时,一直密切注意眼前鲜卑人的动静。就在鲜卑人真正确定了是自己援兵的时候,发现汉兵已经撤退了。
鲜卑人想追击,又被眼前这个将军打得有些害怕,正犹豫的时候,刘展的马速提了起来,向前方跑出一段距离,划了个弧度,向大山方向疾驰而去。
到了此时,鲜卑人才感到错失了良机,让汉军成功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跑了。鲜卑人恼怒不已,追着刘展到了山边,此时,刘展已经沿着山路上了半坡。
当然,刘展并不敢就此离开,因为自己的军队并没有走太远。这条山路虽然不利于骑兵奔驰,勉强还是可以追上他们的。拐过一道弯,刘展下了马,将马匹拴在一棵树上,回过头又走了回来。选择一个有利的位置站定,注视着鲜卑人。
山脚下,一千多鲜卑人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在了解情况。不一会儿,十几个鲜卑人骑着马向山坡奔过来。可是一到山路,马匹的速度慢了下来。
这些鲜卑人骑着马,走的又慢,简直就是活靶子。这种机会刘展当然不能错过,摘下弓箭,连发数箭,鲜卑人应声滚下山坡。
死了三个人,鲜卑人感觉很难靠近刘展,只好退了下去。
刘展现在也不好受,刚才是咬牙坚持射箭。就这几下子,伤口处已经血流不止。再加上一直没吃饭,得不到营养补充,一阵头晕目眩,几乎站不住身体。
刚来的鲜卑人头领,站在那里大发雷霆。
“就为了一个汉人,在这里耽误时间,你们觉着有意思吗?上去几百人给我射箭,给我射死他。射完箭咱们赶紧走人,别耽误时间。”
的确,一千多人在山下,一个汉人站在山坡上这样对持,的确有些搞笑。反正鲜卑人的头领很不爽,非常不耐烦。
三四百个鲜卑人站在山坡下,对着刘展射击。其实,现在刘展完全可以后撤,躲避鲜卑人的弓箭,反正汉军已经走远了。可他又担心鲜卑人追击,自己坚持一会,汉军就安全一些,这个刘展的脑瓜子有些不太转弯呀!
弓箭太密集,刘展举刀拨打。由于失血太多了,力气越来越弱,反应不比刚开始灵活,以至于腹部、肩膀等处中了好几箭。
鲜卑人觉着这个法子挺好,再加上身后的鲜卑人头领催的急,纷纷将手中的箭射出。
刘展咬牙坚持着,身体摇摇欲坠,心中只留下一丝意念坚持着。鲜卑人手中的箭射得差不多了,刘展也坚持到最后的关头,流血过多的身体,虚弱的再也支撑不住庞大的身躯,摇晃几下,轰然仰面倒塌下去,砸起地面尘土飞扬。
看着汉军倒下,早已不耐烦的鲜卑人头领呼喊一声,大批鲜卑人策马转身向远处奔去。先前的那帮鲜卑人有些不舍气,麻痹的,这些汉军可是杀了族内好多人哎。头人嘱托手下几句,也带领其他人跟着走了。
山脚下,三个鲜卑人下了马,慢慢向山上走去,他们要看看这个汉军到底死了没有……
第三章 敢问路在何方
刘展到底死了没有呢?
按理说失血过多也就是昏迷而已。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刘展的眼珠子开始活动。确切地说,原来的刘展的确没有了,现在的刘展被一个魂穿占据了大脑。估计现在的刘展,大脑里一片混乱。
不错,一个后世的家伙,因缘巧合魂穿到了这个时空,恰在刘展倒下的时候,进入了刘展的大脑。介个家伙现在的确有些糊涂,一会儿是后世的影像,一会儿是现在的影像,千年的时空大碰撞,真特马够乱的,乱成了一锅粥。
且不管介个家伙是何许人,灵魂融合说复杂,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刚才发生的一切。卧槽,冷兵器时代,刘展心里打了个寒战。
恰在这时候,上来的三个鲜卑人已经快靠近了刘展。
“你说这家伙死了没有,万一没死,我们三个真不是对手,介个家伙太厉害了,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反正大家都走了。”
“切,都眼看着倒下了,早死了,没事。”
“既然已经死了,还看什么,走吧。”
“真是个胆小鬼,一个死人有什么怕的?咱看看介个家伙的真实面貌,要不然,咱们割下他的头颅,回去也好吹嘘一下。”
三个鲜卑人的话,惊醒了刘展,先别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被人割下脑袋可不行,没了脑袋,管你是古代还是现代,全特摸扯淡。
刘展眯着眼看了看正向这里走来的三个鲜卑人,手中触到一物,原来是自己的兵刃。手略一用力试了试,怎么这样轻,难道是木头制作的大刀?不会是演戏的道具吧?要是这样可有些麻烦,难道要让我用木制的大刀与三个鲜卑人厮杀?
有木有搞错哎,我刚来,哦,又要让我死一回?苍天呀!别介么玩我好不好,木头玩具能杀人?
不管了,有家伙就比没家伙强。刘展手紧紧握着刀柄,眯着眼目测着鲜卑人的距离,只要他们靠近木质大刀的范围,说什么也要用最大的力气抡过去,砍不死,砸晕了也好。
三个鲜卑人不知道刘展脑袋里想的这一切,一边争论着靠近了刘展的身边。刘展一看差不多了,哦,刚好是大刀的攻击范围,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老子可不想死,和你们拼了。
一咬牙,刘展手中的大刀抡了出去,拦腰向三个鲜卑人劈来。速度太快了,三个鲜卑人根本没反应过来,上半身和下半身当场分家了,鲜血撒了周围好大一片。
看着眼前三个鲜卑人分家的尸体,太血腥了,刘展的喉头一阵涌动,肚子里一阵翻腾。不过,想吐也没东西吐,肚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一点食物,也就是几口酸水而已。
吐了几口,缓过劲来,刘展又被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尼玛,还真不是木头刀哇!难道是真家伙?
刘展真被搞糊涂了,伸手颠了颠,确实有些轻哎,这把大刀肯定是木头道具,问题是,木头道具能把人劈成两半?而且是一刀劈三个人。
刘展抬起刀来,伸出手指弹了弹,“叮”的一声金属响,麻痹的是真刀哎。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合金刀,也不对,合金的重量也不会这样轻。最后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感觉手中的刀很轻。
尼玛,肚子咕噜咕噜的乱叫,好饿哎!还有,刚才一用力伤口又撕开了,不过,这一次没有流多少血,很快血就自行止住了。
刘展没再关注这些,现在最急迫的事情,是要解决肚子问题,荒郊野外的吃点啥?刘展四处看了看,没啥好吃的。再往山下看了看,哦,还有些战死的马匹,看来只好吃马肉了。
刘展走下山砍了一块马腿肉回来,顺手将三个鲜卑人的马匹牵了回来,这个时期的战马对汉人来说还是很珍贵的。顺着山路向内走了一段距离。哦,这里还有一批马,是前身事先栓在这里的。刘展牵着四匹马向里走,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地方,将四匹马拴好。又开始找些草木树枝,开始烤马肉。
一边烧烤着马肉,一边吃着马肉,刘展一边考虑这问题。现在必须面对现实了,我特么的真是魂穿到了古代。
哦,高顺?他怎么会和刘展在一起呢?明白了,现在的高顺还年轻,按照原来的轨迹,刘展死后,高顺也就走上了其他的路径,不奇怪。
现在是东汉末年,卧槽,接下来是乱世,真要人命哎!
还能怎么办,你还有本事穿回去吗?既来之则安之,只是这个时间段太操蛋,死亡率实在太高了,小心肝有些受不了。至于前世,算了,别提了,全忒摸摸的都是眼泪,忘了吧!
介个家伙一边吃着马肉,心里一边盘算着未来,渐渐地心里打定了主意。乱世怎么了,乱世有乱世的活法,我要在这乱世活命就得拼搏。谁生下来也不是三头六臂,管你是曹操,还是大耳贼刘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拼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刚才杀了三个人,也没见得怎么样,不就是吐了两口口水?
哦,手下要有人,我需要打手,需要小弟。不错,至少目前手下有个高顺,这家伙很忠心,一个憨厚的小弟,这种人用起来比较放心,嘿嘿。
嗯,要继续招收小弟,打手需要大大滴,不嫌多哎!
刘展吃饱了肚子,心里的筹划也差不多完成了,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将地上的火熄灭。咱是文明人,很注意保护山林。
看看天时,已经不早了,太阳有些偏西了。得,赶紧离开这里吧,万一鲜卑人不舍气,再赶过来,老子单枪匹马是要吃亏滴!吃亏的事情咱坚决不干。
牵过马来,骑着一匹,将三匹马穿成一串,一人驷马向南边的路走去。
介个家伙满怀着心事,一边走着,一边唱起了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出万象。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把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几番番春秋,冬夏。
你尝尝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第四章 回营
夜间山路不好走,刘展只好在山林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刚上路不到一个时辰,迎面遇到了高顺,身边还跟着另一个刘展不认识的人。
高顺突然看见了刘展,神情一呆,赶紧急走几步上前,一把抱住刘展。显然,高顺来回奔波没休息,两眼泛着红丝。他是严格遵照刘展的命令,将士兵带了回去,然后,不顾疲劳又赶了回来。高顺心想,哪怕救不下刘展的命,也要把尸体给带回来。
“司马大人,你没死呀?哈哈。”
“你丫的盼着我早死呀!老子命大着来。”
说完了,刘展疼的咧咧嘴。高顺这家伙一高兴,竟然忘了刘展受伤这麻子事情。
看着刘展痛苦的模样,高顺也知道,刚才自己用力太大,触动了刘展的伤口。
“嘿嘿,见到你还活着,一高兴就忘了你受过伤,不要紧吧?”
“没事,你怎么过来了,士兵们都平安回去了?”
“嗯,士兵们都安置好了,我已经详细跟大人汇报了昨天的情况,并向大人告假,出来找你。哦,这是张辽张文远,我一个很好的朋友,武艺高超。其他的士兵帮不上忙,我只好请他过来帮我。”
张辽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比高顺小一些,显得稍稍有点稚嫩。
“好兄弟有心了,谢谢,也谢谢文远兄弟。”
张辽上前跨一步,一抱拳:“刘司马,我已经听说了大人义薄云天的壮举。今天与高顺兄弟出来找你,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了,真若是能够找到你,我张辽今后就追随大人,请大人收下张辽。”
“好好,都是自家兄弟,我有文远相助如虎添翼。”
“大人,你是怎样脱险的?”
刘展就将昨天的详细情况对二人讲述了一遍,最后免不了感慨一番。
“哎,差不多就等于死过一回,流血太多了,最后终于坚持不住晕死过去了。若不是这几个鲜卑人吵闹声惊醒了我,还真差一点见阎王,到那时,恐怕我们兄弟真就见不着面了。你想,若是他们静悄悄滴走过来,一刀斩下,我的脑袋还在吗?”
高顺和张辽一想,确实很危险。一个昏迷的人,武功再高也是白搭,随便一个人就要了小命。
“司马大人福大命大造化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行了,咱不说这些了。正好我牵来三匹马,你们俩人各挑一匹,剩下一匹送给校尉大人。”
凡是武将没有不希望自己有匹战马的,二人听了大喜过望,各自牵了一匹马,三个人跃上战马往回赶路。
回到营地,士兵们欢呼雀跃,围着刘展问长问短,关怀备至。刘展昨天的表现给士兵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心里不感动才怪。面对数倍于自己一方的敌人,还是骑兵,如果不是大人果断下令撤退,豁上自己一条性命为士兵们断后,恐怕他们一个人也活不下来。
安抚下士兵们,刘展牵着一匹马来见校尉大人。这家伙连盔甲都没有解,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被刀劈开的铠甲用草绳子缆着,铠甲外表的血迹已经干枯,从上到下全是血迹斑斑,看起来很渗人,不知道介个家伙到底流了多少血呀?
校尉大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心想,这个家伙的命真大,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活着回来,也算是奇迹了。
“刘司马,昨天的事情经过我已经听说了,干得好!不过,以后别这么傻,多危险呀?你就是武功再高,面对一千多骑兵,光是用箭射你,也会把你射成刺猬。”
“是,校尉大人,以后我会小心。”
“嗯,知道就好。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马上就要来,咱们这里也没战事了。你的伤势有些重,刚好赶着大雪来临之前回家养伤。带着你的士兵走吧,给你们放假。记住,明年五月份以前赶回来,别耽误了。”
“谢大人的关怀,明年属下一定按时赶回来。”
离开校尉,刘展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找高顺和张辽,这次一定要把这两个人一起带走。
回到营地,先安排士兵出去置办一些食物,一是犒劳一下士兵们,二是今晚要和高顺和张辽二人好好谈谈。就这一顿饭,刘展将身上的积蓄差不多花光了。
紧接着又安排士兵打水,将身上的铠甲全部卸掉,上下清理一遍。尼玛,全身到处都是箭伤,几乎没有快囫囵肉,伤的有些惨哎!
刘展身边忙活着的士兵都停下手中的活,吃惊地望着这一幕,心里酸酸的,这些伤可都是为了我们大家活命而造成的。不过,刘司马的命真硬,都这样了还能够活着回来。
晚上的犒赏,士兵们不能喝酒,刘展却和高顺、张辽三人在刘展的大帐内喝开了。
“来,二位兄弟,这第一杯酒既是庆贺咱们兄弟又能在一起,也是和张辽兄弟第一次喝酒,咱们全干了!”
“干!”
“虽说与张辽兄弟头一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啊。张辽兄弟,我希望咱们兄弟以后别分开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兄弟一起努力,打出一场富贵来!”
“谢司马大人赏识,张辽定会追随司马大人。”
“又不是军中,都是自家兄弟,这种场合以后就叫兄长。”
“是,兄长。”
高顺和张辽一起抱拳,口称兄长。
刘某人心下窃喜,第一步差不多了,还要施展第二步手段,才能将这二位手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二位兄弟,刚好今天有件事要跟你们俩说。今天校尉看我伤势严重,再加上进入冬季无战事,决定让我们放假。”
“放假?是长假还是短假?”
“是长假,让我带着士兵回去,一直到明年五月份。虽说是放假,但是,我另有打算。经过这次生死考验,我悟出一套练兵方法,打算在回去的路上就开始操练。所以,即是放假,也是不放假。”
高顺和张辽听到放假当然心里高兴,可一听说有一套新的练兵方法,眼睛登时爆出光芒,兴趣大盛。
第五章 拐了两个便宜兄弟
高顺和张辽听到放假当然心里高兴,可一听说有一套新的练兵方法,眼睛登时爆出光芒,兴趣大盛。
“兄长,是什么练兵方法?你打算如何练兵。”
“二位兄弟,你们说一支军队,什么样的士兵战斗力最强,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呢?”
“这还用说,勤练兵,让士兵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增加有效的杀敌本领。”
“文远这话说得对,却没说到点子上。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固然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却不是决定一支军队强弱的最关键因素。”
这话说的让高顺和张辽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练兵嘛,不就是提高士兵的技战能力?只有士兵能打仗,军队才能取得胜利。刘展这一说,引起两个人心里疑惑,免不了要问一问究竟。
“兄长,那你说决定军队强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是啊,兄长,别卖关子,快说说是什么因素。”
刘展见已经引起两个人的关注,心里嘿嘿一乐,端起酒杯与二位对饮,才慢慢吞吞地蹦出一句话来。
“令行禁止!只有把军队士兵训练成《管子·立政》所说的那样: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虽万千如一人,这样的军队才能在战争中战无不胜。”
“那个,我们军队中所采用的阵法,似乎也是这样做的吧?”
“目前军队的状况差远了,我们军队必须做到整齐划一,军威赫赫,使敌人闻之丧胆而失去信心。”
“既然兄长有如此好的练兵方法,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始训练呗。”
“这不是马上放假了嘛,你二人总得回家看看吧?”
“还回什么家呀,什么事情比练兵重要呢?”
“真的不回去了?”
“不回去了。”
高顺和张辽,一致摇头,坚决不会去了。刘展总算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心中暗自得意那是一定的。还别说,这家伙明显是抓住二人的弱点,利用他们对练兵的浓厚兴趣,诱拐二人随他而去。
“既然你们二人不打算回去了,那么,明天一早开始准备,还要领取路上的补给,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咱们一边行军一边训练。当然,后来补充进来的士兵,有部分人的家在其他地方,允许他们回家,这事情不能勉强。”
“知道了,兄长,明天我就安排人,把行军中需要准备都备好。”
高顺说完,刘展满一地点点头,进一步说道。
“估计这一路回去的至少一百五十人,我准备将这一百五十人分成两队,你二人各领一队,两个屯长给你们当副手。至于各队下面如何划分,你们根据实际情况,怎么有利于训练,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战威力就怎样划分。”
张辽听了一愣,这是让我当军候啊!我这从军也没几天,现在才是个什长,恐怕难以服众吧?
“兄长,使不得,升迁、军队建制都有严格的章程,如此草率恐怕不妥。”
“文远别担心,咱们是在假期,只是为了有利于训练而暂时设置。等咱们回来的建制,那是以后的事情。至于说军中有人不服,那不要紧,谁不服出来练练手,以文远的功夫教训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那是绰绰有余。”
“哦,兄长没见过我的身手,如何知道别人打不过我呢?”
“哈哈,文远,你就当我是神仙。我不仅知道你的身手不错,还知道你的武功一定在高顺之上。我想,你俩一定比划过了,说的没错了吧?”
高顺和张辽听了刘展的话,惊得面面相观,这位便宜兄长连这个都知道哇!
刘展看着俩人惊愕的表情,心想,小样,再给你们下点料,心里面最好把老子当神仙供着。
“当然,文远虽然武功高强,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高顺在这方面不如你,可也不是没有长处。高顺此人憨厚、忠诚,我从来就没把他和其他手下相比。军中虽然有上下级的关系,在心中高顺是我的真兄弟!高顺的最大特长是什么?练兵!不客气滴说,当世之中也就三两个人与之比肩。”
听了刘展一番煽情的话,感动的高顺两眼泪汪汪的。原来,自己在刘司马心里的地位是如此之高。高顺有如此兄长,虽死无憾,今后定当努力协助兄长,报答兄长对我的知遇之恩。
不过,心里也不是没有疑惑,自己继承家传练兵心法也没对人说过。同时,来到这里的时间短,刚提拔到军候的位置没几天,刘司马是如何知道自己对练兵有心得?
“兄长,我好想没有透露出练兵的特长,你是如何知道的?”
“哈哈,关键是我说对了,其他的重要吗?”
刘展介个家伙打哈哈,自然不会说实话。再说,也没法说实话不是?
高顺和张辽二人一想,也是,这位兄长的确有点门道。不过,总觉着心里有点怪怪的感觉。
随后,刘展花费了不少口舌,将后世的队列练习教授给他俩,让他们熟练训练的口令及其训练要点。
“等这些队列练习熟悉以后,军队还要增加一个阵法,暂且叫做三才阵吧。”
“三才阵?”二人疑惑地问道。
“你们都是武功高强的带兵将领,战场上的回旋余地大,必须熟悉各种兵器,练就一身武功,没有十年八年不行。但是,士兵不行,战场上,步兵两军对阵,士兵搏杀也就是一俩下子解决问题。大军对决,没有多少回旋余地,战场上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战场上比的不是个人的武力强弱,而是集体的合力。因此,我们要求士兵只练一两招必杀之技,一个人专注一招两式必然精炼,越练越准,越练越狠。”
刘展这话说的有道理,高顺和张辽频频点头,同意这个观点。
“我打算用一个刀盾手,外加两个长枪手,组成一个小三才阵。比如,对方是一个使刀的,刀短枪长,两个枪手同时刺( 三国卑鄙军阀 http://www.xlawen.org/kan/3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