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艾莉丝发了个信息,告诉她们自己在这里等她们。
石阶上不止阿格莱亚一位客人,在阿格莱亚下面几梯的地方,还坐着一个灰色呢西装,戴着一顶棕色呢帽的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根黑色银头的手杖,正倚在手杖边休息。【注11】
虽然对男子的手杖头上古朴的花纹有几分好奇,为了礼貌,阿格莱亚并没有一直盯着他看,很快别开了视线,她从包里摸出自己的保温杯,里面装着她中午吃饭的时候,请餐厅的老板灌上的热水,用来解渴和御寒。
还不待她喝上一口,石阶下方的那位中年男子突然有些剧烈地咳嗽起来,阿格莱亚想了想,将包背上,端着自己的保温杯和装着热水的杯盖,起身走到男子身侧坐下,将手里的杯盖递给他,试探着用英语说道:“你还好吗?想要喝一点热水吗?”
中年男子正用一张手帕掩着嘴咳嗽,闻言回过头来看向阿格莱亚,在留意到女孩的金发和蓝眼睛时,他原本锐利而戒备的神色,稍稍缓解了一些。
他又看了看女孩真诚地眼睛,终于放下手帕,伸手接过女孩递过来的热水,用带着点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谢谢。”
女孩笑着说:“不用谢。”看到男子喝完了,她接过杯盖,又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男子这次并没有犹豫就接过了重新添满了水的杯盖。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回复评论的时候,看到kkk亲给我提的建议,建议我行文更加紧凑,某北想了想,决定还是以后适当加快行文步调,能够不破坏文章的整体风格,又能让亲们觉得有所加快,就最好了。
这种行文呢,可以说也是因为某北本身的性格使然。我本身不喜欢太过仓促的东西,总觉得生活要是过得太仓促太快的话,就会措失掉很多珍贵的瞬间。这种态度,大概也体现在了我的行文上。所以我会花上一整章只是说了唱k的事,因为我觉得这样温馨的时刻,是值得写的。
我也曾看过那种行文步调很紧凑的文,但是每次看这样的文,某北就会觉得有点累,常常会想,要不要这么赶?感觉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一起发生了,这样好吗?所以我自己行文的时候,就喜欢娓娓道来的方式。
既然有亲提出了这个建议,那么某北也会接受的,我会做一些调整,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阅读下去吧。
ps:最近忙得头昏脑胀,睡眠不足到做饭都差点睡着,再加上某北这人有那么点强迫症,每次码字的几个小时里,至少有四分之一都花在了查找资料上,所以更新码字速度是真的快不了╮(╯▽╰)╭。
关于更新速度这一点,还请姑娘们多多担待,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如果不是某北时间真的来不及,或者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我从没有有意拖过更新,敬请大家就不要催我了,放我条生路啊亲……
pps:下次更新,老规矩,周二晚上9点前。
差点忘了福利图,赶快附上:
【注1】:附上圣诞布丁的图片一张:
【注2】:查了一下关于英国住房的资料,在英国你买house那种的话,土地是永久属于你的,也就是说这房子永远都你的了,你可以留给你的后代们,就算战争爆发,这房子炸了,这地皮还是你的。而买prtment是没有产权的,只有100年左右的合同是不能继承的。再来说房价。伦敦是英国房价最贵的地方,在其他城市无论租房还是买房都要比伦敦便宜很多,当然在伦敦也是分区域的,富人区和贫民区的差别是很大的。一般买house都要在250万rmb以上。一般的公寓房在120万以上。你想要买到好的学区,地段都要在400万rmb左右,内部都是有装修,家具的。
【注3】:资料显示,牛津郡距离伦敦差不多80多公里,开车的话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
【注4】:thoms sbo目前也算是个国际知名的银饰品牌了,就更大部分国外的品牌一样,这个牌子的名字,正是其创始人的名字,附上品牌logo图一张:
【注5】:glm nd soul和rebel t hert(叛逆绅士)系列都是2013年新推出的,在2013年2月份的时候正式开始上柜销售。
【注6】:90年代初,thoms sbo先生聘任了susnne kolbli小姐作为设计师并担任公司的创作总监。他们的成功合作,使thoms sbo银饰品牌成功地战胜了许多首饰商,并赢得了他们的顾客。需要解释的是,这位小姐的名字,原本字母“o”上面是有两点的,但是*显示不出来,就只有打成没有点的版本了。
【注7】:资料显示,thoms sbo的总部设在巴伐利亚的luf n der pegnitz(即是:佩格尼茨河畔劳夫镇)。附上其地理图一张,绿色部分是巴伐利亚州,红点就是劳夫镇的大致位置。颜色是自己涂的,周围难免有涂出界的,点也是我自己标的,仅供参考,勿作考据用途。
【注8】:附上这个造型的图。拍摄这张照片的,是英国名媛波比·迪瓦伊,她是现实生活中,thoms sbo2013春夏新款的代言人。在文中,让我们稍稍来点金手指,换成我们的莱亚吧。
【注9】:附上这款鸢尾花袖扣的图片:
【注10】:新天鹅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距离菲森(fussen)镇约4公里,离德国与奥地利边界不远。附上新天鹅堡的图片一张:
【注11】:可能有亲会奇怪,莱亚为什么迷路了不去找游客服务中心,而要坐在台阶上等待,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新天鹅堡里的游客服务中心是不开放的。另外,大家不要觉得手杖神马的是英国人的特权哦,如果你留意德国的服饰发展史,你会发现其实在德国男士的服饰里,手掌也是很常见的配饰。
第三十八章 几内亚之行
两杯热水下去,那位中年绅士的咳嗽总算是缓解了不少,他用手帕擦了擦嘴边残留的水渍,将空了的杯盖递给阿格莱亚,说道:“谢谢你的热水,姑娘。”
阿格莱亚笑着说:“不用谢。先生,您也是在城堡里迷路了吗?这个城堡可真大,真美不是吗?流连于其中的时候,很容易就忘记跟着导游了,一眨眼也就掉队了。”
中年绅士微微点点头,神色有些许的怅惘,说道:“是啊,这个城堡很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迷失在过往的记忆里。”
阿格莱亚感觉到这位绅士所说的迷路,似乎不是指实意上迷路,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驻留,但是她没有追问什么,这是这位绅士的*,所以她只是说:“没关系,如果迷路了,就在原地等候吧,与您同行的人,总会回来找您的。”
中年绅士侧头看了她一瞬,又问道:“如果,那个人已经离开了你的生命了呢?”阿格莱亚想,也许这位绅士,在年轻时曾经失去过谁,所以才会这样说。
于是她斟酌一番后,说道:“我去世的母亲曾经教过我,珍惜你拥有的,释怀已失去的。我们总会得到和失去很多东西,有些时候,我们只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些挽回不了的,不如释怀,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才更重要,不是吗?”
中年绅士似乎在思考阿格莱亚的话,女孩继续道:“再说了,有时候,事情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也许对方也在等你呢。”
中年绅士被她的话说得心中一动,看向了她,然后他就注意到了,那双在女孩说话时,盛满了真诚的感情的矢车菊蓝眼睛。
中年绅士不由得回想起了,曾经的他,也看到过这样一双美丽的矢车菊蓝眼睛,只是那时候的他们,毕竟太年轻,把爱情当做了一切,贸贸然步入婚姻,最终在婚姻里将爱情消磨了干净。
他带点怀念说道:“姑娘,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女孩就笑了,说道:“谢谢您的称赞。”中年绅士的表情和缓了许多,几乎称得上柔和了。
他还待张口说什么,他们身后传来了略带急促的脚步声。阿格莱亚和那位绅士同时回头看去,就看到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的男子跑了过来,他们一看到阿格莱亚身侧的中年绅士,脸上的表情仿佛如释重负。
其中一个男子走到中年绅士身边,作势要去扶他,并用德语唤了一句什么。中年绅士原本柔和的表情,重新变得严肃刻板起来。
他抬了抬手,拒绝了西装男子的搀扶,自己撑着手杖站了起来,阿格莱亚也明白他应该是要离开了,也跟着起身。
站起来后,阿格莱亚才发现这位绅士相当高大,当他一脸严肃地站立在你身前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明显的压迫感。
绅士站稳后,侧身面对着阿格莱亚,动作优雅地执起自己头上的棕色呢帽,冲阿格莱亚行了一个脱帽礼【注1】。
直到他脱下帽子,阿格莱亚才看到这位中年绅士也有一头灿烂的金发,他低声用英语对女孩道别,说:“那么,我就先行告辞了,姑娘。跟你聊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女孩也笑着说道:“这也是我的荣幸,先生。”绅士颔首微笑后,重新戴好了自己的帽子,拿着手杖,往楼梯下方走去,那两个黑西装的男子也连忙跟上,在他身后一左一右地走着,似成护卫之势。
阿格莱亚便猜想着,这位绅士的身份应该不低吧,正在她发呆之际,身后一双手揽上了她的脖颈,耳边传来艾莉丝调笑的声音:“我的大明星,你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了?下次定要在你身上给你安个gps,省得你再走丢。”
阿格莱亚这才回过神来,她瞪了爱丽丝和她身后的芬蒂一眼,抱怨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你们两个,只顾着跟导游,都不记得招呼我,连我掉队了都没发现,我决定今晚不要请你们吃饭了,我要自己去吃好吃的。”
艾莉丝和芬蒂一看惹到了“金主”,当然是赶紧凑上去讨饶,三个女孩就在这石阶上打闹起来,而阿格莱亚也就在打闹中,渐渐把关于那位中年绅士的事情抛在脑后了。
当阿格莱亚一行人在德国游玩的时候,汤姆正在与之相隔甚远的几内亚。
在今年初的时候,汤姆被选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伦敦的青年大使,并在基金会的邀请下,前往了西非的几内亚实地参观他们的工作情况。【注2】
在这个遥远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个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几内亚【注3】,汤姆被所见到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
托其父母的福,汤姆成长的环境,也许说不上奢侈豪华,但也绝对是衣食无忧的,而在几内亚,那些人民的生活,彻底刺痛了汤姆的心。
这里工业基础薄弱,他们的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国际收支失衡,绝大多数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内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这些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
种种原因的结合,使得这个国家始终徘徊于贫困线之下,挣脱不得也超越不了。
贫困的生活环境,也伴生着严重的卫生问题,几内亚的各种疾病发病率很高,主要是疟疾、急性呼吸道感染、各类寄生虫、腹泻、皮肤病、外伤和性/病等。
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比那些生于相对富裕国的孩子差些什么,换言之,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创建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类孩子弥补这个劣势,因为他们无比坚定的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应该生来就处于劣势,他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
这个信念听起来似乎有些理性化,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坚定地相信着一些看似难如登天的事情,并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即使他们能做的毕竟有限,但他们仍然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汤姆还没下车,就透过车窗,看到了围拢过来的那些孩子,他们都很瘦小,穿着脏兮兮的衣服,眼神里夹杂着好奇,看着汤姆所乘坐的车。
于是莫名的,汤姆的心中涌上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情绪,他打开车门,走下车来冲这些孩子们微笑,并在他们面前,低下自己的头,任由孩子们用他们的手,来触碰自己的头,丝毫没有觉得被冒犯,也没有嫌脏,反而笑得那么坦然又真诚。【注4】
亲眼看到这些孩子的生活,让汤姆很难受,在英国,每个婴儿出生的时候都会被立即地接种疫苗,但很多西非的孩子,并没有这个条件。
他们的生存环境里,水源没有净化,人们的卫生健康常识也极为匮乏,很多汤姆接触到的几内亚妇女,并不知道母||乳|喂养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于是她们给孩子们喂井水。
而这些井水,又大多受到地表水的污染,于是孩子们就被直接暴露在了疟疾的病原之下,并且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非国家依然没有摈弃女性割礼【注5】这一残酷而落后的习俗。
在几内亚的这段日子,虽然并不长,但是却让汤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他拥有这么多触手可及的方便的物质条件,汤姆同样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联合国基金会的一员,跟他们并肩作战,为改善这些西非孩子的生活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一月底的时候,汤姆回到了伦敦,在看惯了几内亚的荒芜和漫天的尘土,看惯了瘦小的孩子和低矮的草房,此刻,站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的希思罗机场里【注6】,被前来接机的粉丝所包围的时候,汤姆却觉得这一切是多么陌生。
他意识到,这里的人们是处于何等的繁荣和富足中,他们不会知道,在3000英里外的那些国度里,那些孩子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天生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的他们,真的应该珍惜,应该心怀感恩。
粉丝们凑上来让他签名,汤姆压下了自己心中纷杂的念头,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不时微蹲下来跟他们合影。
在助手和经纪人的护送下,汤姆一边签着名,一边向前走,然后,他就看到了静静站在不远处守候的阿格莱亚。
她戴着大大的围巾,遮去了半边脸,剩下半边脸则藏在一副茶色墨镜之后,但是汤姆仍然一眼就从那头金发和熟悉的身形上,认出来了,这就是他的莱亚。
他忽然有种感觉,觉得似乎不管生活如何变化,他的莱亚,好像都没有变过,她还是像以前那样,自己只要回头,她就永远在那里。
于是他原本有些疲倦和怅惘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看到阿格莱亚,他才终于有了回家的真实感和安心感。
他突然好想拥抱她,并且他决定要顺从自己的心,他一边说着“sorry”,一边轻轻拨开周围的粉丝,脚步不停地朝着她走过去,并在她有些讶异地眼光中,伸手,拥她入怀。
身后粉丝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女孩有些不知所措地在他怀里轻声说道:“汤姆,你的粉丝……”汤姆收紧怀抱,将头埋进女孩散发着幽香的金发里,深吸口气后,喟叹着说道:“drling,i’m bck.”
从汤姆的话中,一向了解他的阿格莱亚,读出了他隐藏的那份心情,其他的一切,便都不重要了,粉丝也好,媒体也好,她都不想管了,她伸手回拥他,手指穿过他已经染成深棕色的短发,摩挲着安抚他,说道:“welcome home,汤姆。”
他们静静地相拥了几秒,直到身后有位粉丝认出了阿格莱亚的身份,惊呼道:“oh my god!那是不是阿格莱亚,汤姆拥抱的是不是阿格莱亚?!”
身后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汤姆索性松开阿格莱亚,亲手摘下她的墨镜,让大家能看到她,然后低声问阿格莱亚道:“你开了车来吗?车现在在外面吗?”
阿格莱亚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嗯,艾莉丝开车载我来的,她还在停车场等我。”汤姆牵起她的手,有些狡猾地眨了眨左眼,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做一回坏事,一起逃跑吧。”
说完,他拉起阿格莱亚的手,就奔跑起来,全然不管自己的行李,粉丝们愣了愣,才连忙跟着追过去,而在粉丝身后,经纪人和助手认命地推着汤姆遗忘掉的行李,慢腾腾跟在后面。
汤姆跑得很快,被他牵着的阿格莱亚跟的稍稍有些吃力,奔跑中,她的围巾也松脱了,原本整齐的金发也有些凌乱了,但她的心里却是高兴的,甚至有一种希望和汤姆一起奔跑到世界尽头的念头。
当然,世界尽头是到达不了了,他们只是跑到了停车场,上了阿格莱亚的车,便催促着艾莉丝赶紧开车离开了。
艾莉丝看着两人跑得那副呼吸不稳的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们俩这是怎么了,不就是接个机嘛,怎么弄得好像跑了几英里似的?”
汤姆和阿格莱亚对视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并且越笑越开心,越笑越大声,笑得艾莉丝一头雾水,笑累了,汤姆握住阿格莱亚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问她:“怕不怕?”
阿格莱亚笑着回握他的手,说道:“不怕,有你在我就不怕。”汤姆笑着摸摸女孩的长发,说:“我当然会在,不会离开的。”
两人的对话,在艾莉丝听来就好像是在打哑谜一样,既然听不懂,她索性也就不管了,将疑惑抛诸脑后,问汤姆和阿格莱亚要去哪里。
阿格莱亚想了想,又看了眼汤姆后,说:“送我们回公司吧,有些事情要跟乔纳森商量,不然他又要发火了。”
因为有汤姆陪在身边,乔纳森倒是没有发火,但是脸色绝对称不上好看,毕竟汤姆近两年人气暴增,拥有这么多粉丝,难保部分较为痴迷的女性粉丝不会对阿格莱亚心生敌意,这对于阿格莱亚来说,不能说是什么好事。
汤姆随即表态道:“这不怪莱亚,是我的问题,是我在机场主动拥抱了她,才使得我们的恋情曝光的。”
乔纳森看了看他们两人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好了,事已至此了,再怎么怪你们也没用了,还是想好应对的方法比较好。”
几个人在商量了一番后,决定首先还是让汤姆和阿格莱亚各自发表一份恋爱声明,然后乔纳森会为他们安排一个可靠的媒体,让他们一起接受采访,主动说清楚一切,不要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会借着这个消息,抹黑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
于是,次日,在媒体爆出阿格莱亚亲自现身希思罗机场接回国的汤姆,疑似感情曝光的消息的同时,汤姆和阿格莱亚各自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他们的恋爱声明。
作者有话要说:亲戚来了,腰酸背痛,精神也怏怏的,人也似乎变得感性了,连看个笑话都感慨一堆,诡异……
一整天都只能窝在床上面码字,太苦逼了,每次一到这种时候,就巴不得自己是男的,多方便啊……
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附福利图吧,今天的福利,是q版的抖森先森,可爱吧o(n_n)o~:
【注1】:脱帽礼源于欧洲中世纪。据说,当时武士对女子讲话时,必须把头盔举起,以示对女性的敬重。当武士们友好相见时,为了相致友情,彼此都要把头盔掀起而露出面目。久而久之,便形成脱帽礼,是表示尊重的一中礼仪。
【注2】:关于抖森2013年一月初前往几内亚,以及接下来的一些心理描述等等,皆源于抖森在nerd hq以及this morning show中自己说过的话。
【注3】:几内亚共和国,简称几内亚,来源于柏柏尔语,意为“黑人的国家”,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壤,西濒大西洋,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而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就是相对更为落后的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顺便说,其实中国也算第三世界国家哦。
【注4】:关于抖森先森低下头来,让那些孩子们触摸他的头,是真实存在的情况。这张照片并没有广泛流传,因为图中的抖森没有露出正脸,起不到太大的宣传作用,但是这张图却比其他公布的图,更让人感动,你可以看到一个明星,丝毫没有在意自己有没有露脸,完全没有架子的低下头来,任由那些孩子,把自己脏兮兮的手放到他头上。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行为。
【注5】:关于割礼,某北只想说,这真的是一个极度让人不舒服的习俗。尤其是女性割礼,那更是让一向接受能力蛮大的某北,都忍不住皱了眉。其详细情况,某北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恐引起大家的不适,附上链接,实在好奇的孩子,再点进去看吧:
女性割礼
【注6】:英国伦敦有两大主要国际机场:希思罗(hethrow)机场和盖特威克(gtwick)机场。希思罗机场代码lhr,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24公里,主要为定期的国际航班;盖特威克机场代码lgw,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40公里,除了定期航班外还负责包机的起降。之所以写成希思罗机场,其实没有太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
第三十九章 恋情公布
在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新发布的恋爱声明中,他们坦诚了自己现在正在恋爱中的事实,并表示他们是很认真地在经营这段感情,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
双方的粉丝们对此的反应各不相同,不过占主流的还是持祝福态度的。阿格莱亚自从英国达人秀夺冠出道后,人气一直只增不减,为人也素来很正派低调,从没有传出过任何负面的绯闻,她那让人怜惜的身世背景,更是让阿格莱亚成为了一个励志的典范,故而她的公众形象一直非常健康。
除此之外,阿格莱亚可以说是英国青年歌手中为数不多的唱作俱佳的才女,演唱实力和创作实力同样出众,她和同样以实力著称的阿黛尔,并称为英国两大实力派女唱将,是英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
而汤姆的公众形象也是非常好的,他在各种采访和节目中,都展现出了他的绅士风度、善解人意和热情坦诚的那一面,再加上他那红遍全球的邪神洛基一角,说他是炙手可热的好莱坞新星,一点也不为过。
基于两人的形象都很正面,大部分的粉丝对他们的恋情并没有表现出反对,且认为他们还是很般配的。
什么?你说他们差11岁?哦,拜托!这在演艺圈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差34岁的都有好吗【注1】!11岁算什么!
当然了,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有些汤姆的粉丝认为阿格莱亚配不上汤姆,而有些阿格莱亚的粉丝也认为汤姆衬不起阿格莱亚。
在这样的情形下,正如乔纳森所说的那样,汤姆和阿格莱亚需要一个采访,一个不带偏见的,诚恳的采访。为此,乔纳森特意动用了自己的人脉,邀请了自己的好友,英国版《vogue》的主编亚历山德拉·舒尔曼【注2】来亲自采访汤姆和阿格莱亚。
在接受采访之前,汤姆和阿格莱亚要为这一期的《vogue》拍摄时尚大片,造型师为了配合两人的情侣身份,在服装的选择上刻意选择了比较搭配的颜色。
两人的气质都带有一些古典范儿,所以服装也是以复古为主,汤姆的三件套式的西装,尖头皮鞋和长款的大衣,以及阿格莱亚的复古连衣裙,细高跟鞋和修身大翻领的风衣。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时尚杂志的拍摄了,自然不会有什么怯场的行为,再加上他们是真情侣,在互动时非常自然就能呈现出亲密和谐的气场,惹得摄像师口里直呼“perfect”,闪光灯也亮个不停。
换了两套造型后,整个拍摄终于宣告结束,阿格莱亚和汤姆一起凑在摄像师身边,看着他相机里的照片,只穿了一件荷叶边衬衣加一条包臀长裙的阿格莱亚,在寒风中微微打了个寒噤。
她身边的汤姆立时察觉到了,他脱下自己身上的长风衣,把自家女友裹了个严实,并把她揽进怀里,为她保持体温。
这一幕,自然落到了随后赶到的亚历山德拉的眼里,她微微笑了笑,才走上去,招呼已经完成了拍摄的汤姆和阿格莱亚到一旁来接受采访。
这位曾获得过英女王颁发的0be勋章【注3】的主编,并不像电影中的女魔头那样盛气凌人,相反的,亚历山德拉可以说是时尚界最亲民的女主编之一了。
身形比较丰满的她,穿着一身简约的黑色套裙,带着一条金色的装饰项链,化着淡妆的脸上带着微笑,手执录音笔端坐在汤姆和阿格莱亚面前,让人不由自主地就觉得亲切和放松。
她冲两人问好,两人也连忙回礼,寒暄过后,亚历山德拉开始了自己的提问,她首先问两人道:“近来两位的恋情可以说是备受瞩目啊,很多人都对你们的恋爱详情很关注呢,你们能分享一下,你们是何时确定恋爱关系的呢?”
汤姆说:“确定恋爱关系,其实是在去年的年中,我们并没有让高调地宣扬什么,因为我和莱亚都觉得,我们希望给这份恋情多一些空间,所以除了一些亲近的朋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亚历山德拉又问:“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公开的呢?”
汤姆与身侧的阿格莱亚相视一笑后,说道:“应该说,是我的一种冲动之举吧,不过老实说,我不后悔。今年一月初,我受邀前往了几内亚,在看过那边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后,我深深地意识到,我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值得感恩,刚回到伦敦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些不适应,然后我就看到了前来接机的莱亚,看到她,我就一下子有了回家的感觉了。那时候我满脑子只转悠着一个念头,那就是我想拥抱她,于是我就这样做了,在大家面前,就是这样。”
阿格莱亚也笑道:“他当着接机的那些粉丝的面,走过来拥抱我的时候,我也有些吃惊,不过很快我也就放下了,既然都被看到了,那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感情是见不得人的,所以我也拥抱了他。”
亚历山德拉会意地微笑着点头,然后说:“好,说完这个,我们再聊聊下一个问题,你和汤姆,是谁先表白呢?我想这个大家应该会很好奇的。”
汤姆说:“如果说表白,那么应该是我先表白的。”阿格莱亚接道:“但如果要说谁先爱上的话,应该说是我吧。”
“哦?”亚历山德拉颇有兴趣地说道“阿格莱亚,能请你详细说说吗?”
阿格莱亚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开口道:“我知道有些人认为,我和汤姆是在我进入娱乐圈后才认识的,其实不是,我认识汤姆的时候,只有13岁,而那时候的他,也不像现在这样瘦,脸颊上还有点肉肉的,笑起来很可爱。”
汤姆在一旁有些害羞的笑出了声,而阿格莱亚还在继续讲述:“我们的认识真的很像是电影情节,我骑自行车撞到了他,然后带着他到玛丽莎的店里上药,后来他也常来店里买甜点,然后就慢慢熟识了”
亚历山德拉笑着说:“wow,听起来真浪漫,那阿格莱亚你难道从那时候就爱上了他吗?”阿格莱亚点点头,说道:“是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对吧?但那确实是真的,在遇到汤姆之前,我从没有被谁打动过,而遇到他之后,我也就再也无法被谁打动了。”
亚历山德拉有些惊讶地说:“哦,那也就是说,直到你们在一起,你一直爱了他七年吗?太不可置信了!阿格莱亚,你是怎么让自己坚持过这漫长的七年来的啊?”
身旁的汤姆握紧了她的手,阿格莱亚也笑着回握他,并对亚历山德拉说道:“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中国助理,她叫艾莉丝,她曾经跟我说过一句中国的古话,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好,这句话是:情到深处,无怨尤。”
女主编显然有些被女孩的话所震撼了,她沉默下来,似乎花了些时间消化女孩这句话中深藏的深情厚谊,然后,她重新开口,问汤姆道:“那么汤姆,你又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也爱上了阿格莱亚的。”
汤姆微微皱了眉,有些苦恼地说:“哦,god,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爱上莱亚的,我的朋友,就是本尼迪克特,他说我其实早就对莱亚与众不同了,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nywy,我真的要谢谢本尼迪克特,如果不是他点醒了我,我和莱亚也许到现在还在绕圈子呢。”
“那么本尼迪克特是怎样点醒你的呢?”亚历山德拉又问道,而汤姆说:“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我错过了莱亚,我会不会遗憾。我问了自己的心,它给予了我肯定的答案,于是我知道,我会遗憾,所以我不能错过她。后来,我知道了莱亚其实也是爱我的,就更加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她,因为我可能再也遇不到一个像莱亚这样爱我的人了。我很高兴我最终没有失去她,我亏欠了她七年,我会用余下的时间,来补偿给她。”
采访继续进行,汤姆和阿格莱亚继续坦诚地回答着女主编的问题,而女主编也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慢慢被两人之间那种动人的感情所打动。
面前的这对情侣,相差11岁,但他们的心,却近若比邻。他们知晓对方的心,懂得对方的理想,理解对方的立场,支持对方的决定,他们并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是莱亚单方面地依靠着汤姆,相反的,他们是在彼此依靠,彼此扶持。
采访进行到最后,亚历山德拉请汤姆和阿格莱亚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他们心中完美的爱情,同是莎翁迷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
汤姆说:“若是真爱,矢志不渝。”而阿格莱亚则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注4】
新一期的《vogue》一经发行,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期的时尚大片,是由现在正受热议的情侣汤姆和阿格莱亚拍摄的,更因为在这一期里,主编亚历山德拉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关于其采访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文章。
也许是为了配合两人莎翁迷的身份,亚历山德拉应景地把名字定为了“真爱之路,永无坦途”,并在这篇文章里,为大家真实再现了当时采访时的情景。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亚历山德拉这样写道:
“在采访结束后,我们互相笑着道别,汤姆和阿格莱亚先行起身,准备离开,而我则低下头整理我的物品。
等我整理完抬头的时候,正巧看到走到门口的阿格莱亚,抬起手准备为汤姆整理他领带上歪掉了的别针,汤姆则笑着低下头,将领带凑近阿格莱亚的手里,让她能轻松触到。
这个场景很简单,但我却从这里面体会到了一种安然的幸福,我于是想起了备受阿格莱亚和汤姆推崇的莎士比亚,曾说过的话——真爱之路,永无坦途。
在抵达真爱之前,他和她,都曾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这条路并无路牌,也无指引,这条路有崎岖,也有分岔,但幸运的是,上帝最终让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握住了彼此的手。”
亚历山德拉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主编,她同样是一个一个优秀的记者,通过她的文字,汤姆和阿格莱亚的这段恋情,跃然纸上,不仅打动了全英国,还触动了全世界,就连原先对这段恋情存有微词的人,都纷纷沉默了下来。
也是在这时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再次拜访了他们的青年大使汤姆,提出了想请他的女友阿格莱亚,为基金会写一首歌,配合汤姆这一次的去几内亚时拍下的一些镜头,制成一个宣传短片,呼吁大家关爱第三世界国家的那些孩子。
阿格莱亚一听汤姆提起,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汤姆回来之后,就跟阿格莱亚多次说起过那里的生活,令阿格莱亚也备受打动。
小时候的她,虽比几内亚的孩子好很多,但比起衣食无忧的汤姆来说,她也算是苦孩子出身了,那些孩子的经历,她更加能够体会,她更懂得贫穷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为衣食担忧的女孩了,她已经有能力养活自己,也有能力帮助别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阿格莱亚很乐意帮忙。
她把自己闷在家里整整三天,写出了这首《every child》,然后马不停蹄就开始录制,为了不让公司为难,她自己掏腰包,包揽了这首单曲的制作和发行,并将所有销售所得,都捐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真爱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074/ )
石阶上不止阿格莱亚一位客人,在阿格莱亚下面几梯的地方,还坐着一个灰色呢西装,戴着一顶棕色呢帽的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根黑色银头的手杖,正倚在手杖边休息。【注11】
虽然对男子的手杖头上古朴的花纹有几分好奇,为了礼貌,阿格莱亚并没有一直盯着他看,很快别开了视线,她从包里摸出自己的保温杯,里面装着她中午吃饭的时候,请餐厅的老板灌上的热水,用来解渴和御寒。
还不待她喝上一口,石阶下方的那位中年男子突然有些剧烈地咳嗽起来,阿格莱亚想了想,将包背上,端着自己的保温杯和装着热水的杯盖,起身走到男子身侧坐下,将手里的杯盖递给他,试探着用英语说道:“你还好吗?想要喝一点热水吗?”
中年男子正用一张手帕掩着嘴咳嗽,闻言回过头来看向阿格莱亚,在留意到女孩的金发和蓝眼睛时,他原本锐利而戒备的神色,稍稍缓解了一些。
他又看了看女孩真诚地眼睛,终于放下手帕,伸手接过女孩递过来的热水,用带着点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谢谢。”
女孩笑着说:“不用谢。”看到男子喝完了,她接过杯盖,又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男子这次并没有犹豫就接过了重新添满了水的杯盖。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回复评论的时候,看到kkk亲给我提的建议,建议我行文更加紧凑,某北想了想,决定还是以后适当加快行文步调,能够不破坏文章的整体风格,又能让亲们觉得有所加快,就最好了。
这种行文呢,可以说也是因为某北本身的性格使然。我本身不喜欢太过仓促的东西,总觉得生活要是过得太仓促太快的话,就会措失掉很多珍贵的瞬间。这种态度,大概也体现在了我的行文上。所以我会花上一整章只是说了唱k的事,因为我觉得这样温馨的时刻,是值得写的。
我也曾看过那种行文步调很紧凑的文,但是每次看这样的文,某北就会觉得有点累,常常会想,要不要这么赶?感觉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一起发生了,这样好吗?所以我自己行文的时候,就喜欢娓娓道来的方式。
既然有亲提出了这个建议,那么某北也会接受的,我会做一些调整,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阅读下去吧。
ps:最近忙得头昏脑胀,睡眠不足到做饭都差点睡着,再加上某北这人有那么点强迫症,每次码字的几个小时里,至少有四分之一都花在了查找资料上,所以更新码字速度是真的快不了╮(╯▽╰)╭。
关于更新速度这一点,还请姑娘们多多担待,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如果不是某北时间真的来不及,或者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我从没有有意拖过更新,敬请大家就不要催我了,放我条生路啊亲……
pps:下次更新,老规矩,周二晚上9点前。
差点忘了福利图,赶快附上:
【注1】:附上圣诞布丁的图片一张:
【注2】:查了一下关于英国住房的资料,在英国你买house那种的话,土地是永久属于你的,也就是说这房子永远都你的了,你可以留给你的后代们,就算战争爆发,这房子炸了,这地皮还是你的。而买prtment是没有产权的,只有100年左右的合同是不能继承的。再来说房价。伦敦是英国房价最贵的地方,在其他城市无论租房还是买房都要比伦敦便宜很多,当然在伦敦也是分区域的,富人区和贫民区的差别是很大的。一般买house都要在250万rmb以上。一般的公寓房在120万以上。你想要买到好的学区,地段都要在400万rmb左右,内部都是有装修,家具的。
【注3】:资料显示,牛津郡距离伦敦差不多80多公里,开车的话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
【注4】:thoms sbo目前也算是个国际知名的银饰品牌了,就更大部分国外的品牌一样,这个牌子的名字,正是其创始人的名字,附上品牌logo图一张:
【注5】:glm nd soul和rebel t hert(叛逆绅士)系列都是2013年新推出的,在2013年2月份的时候正式开始上柜销售。
【注6】:90年代初,thoms sbo先生聘任了susnne kolbli小姐作为设计师并担任公司的创作总监。他们的成功合作,使thoms sbo银饰品牌成功地战胜了许多首饰商,并赢得了他们的顾客。需要解释的是,这位小姐的名字,原本字母“o”上面是有两点的,但是*显示不出来,就只有打成没有点的版本了。
【注7】:资料显示,thoms sbo的总部设在巴伐利亚的luf n der pegnitz(即是:佩格尼茨河畔劳夫镇)。附上其地理图一张,绿色部分是巴伐利亚州,红点就是劳夫镇的大致位置。颜色是自己涂的,周围难免有涂出界的,点也是我自己标的,仅供参考,勿作考据用途。
【注8】:附上这个造型的图。拍摄这张照片的,是英国名媛波比·迪瓦伊,她是现实生活中,thoms sbo2013春夏新款的代言人。在文中,让我们稍稍来点金手指,换成我们的莱亚吧。
【注9】:附上这款鸢尾花袖扣的图片:
【注10】:新天鹅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距离菲森(fussen)镇约4公里,离德国与奥地利边界不远。附上新天鹅堡的图片一张:
【注11】:可能有亲会奇怪,莱亚为什么迷路了不去找游客服务中心,而要坐在台阶上等待,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新天鹅堡里的游客服务中心是不开放的。另外,大家不要觉得手杖神马的是英国人的特权哦,如果你留意德国的服饰发展史,你会发现其实在德国男士的服饰里,手掌也是很常见的配饰。
第三十八章 几内亚之行
两杯热水下去,那位中年绅士的咳嗽总算是缓解了不少,他用手帕擦了擦嘴边残留的水渍,将空了的杯盖递给阿格莱亚,说道:“谢谢你的热水,姑娘。”
阿格莱亚笑着说:“不用谢。先生,您也是在城堡里迷路了吗?这个城堡可真大,真美不是吗?流连于其中的时候,很容易就忘记跟着导游了,一眨眼也就掉队了。”
中年绅士微微点点头,神色有些许的怅惘,说道:“是啊,这个城堡很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迷失在过往的记忆里。”
阿格莱亚感觉到这位绅士所说的迷路,似乎不是指实意上迷路,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驻留,但是她没有追问什么,这是这位绅士的*,所以她只是说:“没关系,如果迷路了,就在原地等候吧,与您同行的人,总会回来找您的。”
中年绅士侧头看了她一瞬,又问道:“如果,那个人已经离开了你的生命了呢?”阿格莱亚想,也许这位绅士,在年轻时曾经失去过谁,所以才会这样说。
于是她斟酌一番后,说道:“我去世的母亲曾经教过我,珍惜你拥有的,释怀已失去的。我们总会得到和失去很多东西,有些时候,我们只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些挽回不了的,不如释怀,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才更重要,不是吗?”
中年绅士似乎在思考阿格莱亚的话,女孩继续道:“再说了,有时候,事情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也许对方也在等你呢。”
中年绅士被她的话说得心中一动,看向了她,然后他就注意到了,那双在女孩说话时,盛满了真诚的感情的矢车菊蓝眼睛。
中年绅士不由得回想起了,曾经的他,也看到过这样一双美丽的矢车菊蓝眼睛,只是那时候的他们,毕竟太年轻,把爱情当做了一切,贸贸然步入婚姻,最终在婚姻里将爱情消磨了干净。
他带点怀念说道:“姑娘,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女孩就笑了,说道:“谢谢您的称赞。”中年绅士的表情和缓了许多,几乎称得上柔和了。
他还待张口说什么,他们身后传来了略带急促的脚步声。阿格莱亚和那位绅士同时回头看去,就看到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的男子跑了过来,他们一看到阿格莱亚身侧的中年绅士,脸上的表情仿佛如释重负。
其中一个男子走到中年绅士身边,作势要去扶他,并用德语唤了一句什么。中年绅士原本柔和的表情,重新变得严肃刻板起来。
他抬了抬手,拒绝了西装男子的搀扶,自己撑着手杖站了起来,阿格莱亚也明白他应该是要离开了,也跟着起身。
站起来后,阿格莱亚才发现这位绅士相当高大,当他一脸严肃地站立在你身前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明显的压迫感。
绅士站稳后,侧身面对着阿格莱亚,动作优雅地执起自己头上的棕色呢帽,冲阿格莱亚行了一个脱帽礼【注1】。
直到他脱下帽子,阿格莱亚才看到这位中年绅士也有一头灿烂的金发,他低声用英语对女孩道别,说:“那么,我就先行告辞了,姑娘。跟你聊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女孩也笑着说道:“这也是我的荣幸,先生。”绅士颔首微笑后,重新戴好了自己的帽子,拿着手杖,往楼梯下方走去,那两个黑西装的男子也连忙跟上,在他身后一左一右地走着,似成护卫之势。
阿格莱亚便猜想着,这位绅士的身份应该不低吧,正在她发呆之际,身后一双手揽上了她的脖颈,耳边传来艾莉丝调笑的声音:“我的大明星,你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了?下次定要在你身上给你安个gps,省得你再走丢。”
阿格莱亚这才回过神来,她瞪了爱丽丝和她身后的芬蒂一眼,抱怨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你们两个,只顾着跟导游,都不记得招呼我,连我掉队了都没发现,我决定今晚不要请你们吃饭了,我要自己去吃好吃的。”
艾莉丝和芬蒂一看惹到了“金主”,当然是赶紧凑上去讨饶,三个女孩就在这石阶上打闹起来,而阿格莱亚也就在打闹中,渐渐把关于那位中年绅士的事情抛在脑后了。
当阿格莱亚一行人在德国游玩的时候,汤姆正在与之相隔甚远的几内亚。
在今年初的时候,汤姆被选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伦敦的青年大使,并在基金会的邀请下,前往了西非的几内亚实地参观他们的工作情况。【注2】
在这个遥远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个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几内亚【注3】,汤姆被所见到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
托其父母的福,汤姆成长的环境,也许说不上奢侈豪华,但也绝对是衣食无忧的,而在几内亚,那些人民的生活,彻底刺痛了汤姆的心。
这里工业基础薄弱,他们的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国际收支失衡,绝大多数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内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这些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
种种原因的结合,使得这个国家始终徘徊于贫困线之下,挣脱不得也超越不了。
贫困的生活环境,也伴生着严重的卫生问题,几内亚的各种疾病发病率很高,主要是疟疾、急性呼吸道感染、各类寄生虫、腹泻、皮肤病、外伤和性/病等。
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比那些生于相对富裕国的孩子差些什么,换言之,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创建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类孩子弥补这个劣势,因为他们无比坚定的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应该生来就处于劣势,他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
这个信念听起来似乎有些理性化,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坚定地相信着一些看似难如登天的事情,并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即使他们能做的毕竟有限,但他们仍然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汤姆还没下车,就透过车窗,看到了围拢过来的那些孩子,他们都很瘦小,穿着脏兮兮的衣服,眼神里夹杂着好奇,看着汤姆所乘坐的车。
于是莫名的,汤姆的心中涌上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情绪,他打开车门,走下车来冲这些孩子们微笑,并在他们面前,低下自己的头,任由孩子们用他们的手,来触碰自己的头,丝毫没有觉得被冒犯,也没有嫌脏,反而笑得那么坦然又真诚。【注4】
亲眼看到这些孩子的生活,让汤姆很难受,在英国,每个婴儿出生的时候都会被立即地接种疫苗,但很多西非的孩子,并没有这个条件。
他们的生存环境里,水源没有净化,人们的卫生健康常识也极为匮乏,很多汤姆接触到的几内亚妇女,并不知道母||乳|喂养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于是她们给孩子们喂井水。
而这些井水,又大多受到地表水的污染,于是孩子们就被直接暴露在了疟疾的病原之下,并且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非国家依然没有摈弃女性割礼【注5】这一残酷而落后的习俗。
在几内亚的这段日子,虽然并不长,但是却让汤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他拥有这么多触手可及的方便的物质条件,汤姆同样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联合国基金会的一员,跟他们并肩作战,为改善这些西非孩子的生活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一月底的时候,汤姆回到了伦敦,在看惯了几内亚的荒芜和漫天的尘土,看惯了瘦小的孩子和低矮的草房,此刻,站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的希思罗机场里【注6】,被前来接机的粉丝所包围的时候,汤姆却觉得这一切是多么陌生。
他意识到,这里的人们是处于何等的繁荣和富足中,他们不会知道,在3000英里外的那些国度里,那些孩子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天生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的他们,真的应该珍惜,应该心怀感恩。
粉丝们凑上来让他签名,汤姆压下了自己心中纷杂的念头,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不时微蹲下来跟他们合影。
在助手和经纪人的护送下,汤姆一边签着名,一边向前走,然后,他就看到了静静站在不远处守候的阿格莱亚。
她戴着大大的围巾,遮去了半边脸,剩下半边脸则藏在一副茶色墨镜之后,但是汤姆仍然一眼就从那头金发和熟悉的身形上,认出来了,这就是他的莱亚。
他忽然有种感觉,觉得似乎不管生活如何变化,他的莱亚,好像都没有变过,她还是像以前那样,自己只要回头,她就永远在那里。
于是他原本有些疲倦和怅惘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看到阿格莱亚,他才终于有了回家的真实感和安心感。
他突然好想拥抱她,并且他决定要顺从自己的心,他一边说着“sorry”,一边轻轻拨开周围的粉丝,脚步不停地朝着她走过去,并在她有些讶异地眼光中,伸手,拥她入怀。
身后粉丝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女孩有些不知所措地在他怀里轻声说道:“汤姆,你的粉丝……”汤姆收紧怀抱,将头埋进女孩散发着幽香的金发里,深吸口气后,喟叹着说道:“drling,i’m bck.”
从汤姆的话中,一向了解他的阿格莱亚,读出了他隐藏的那份心情,其他的一切,便都不重要了,粉丝也好,媒体也好,她都不想管了,她伸手回拥他,手指穿过他已经染成深棕色的短发,摩挲着安抚他,说道:“welcome home,汤姆。”
他们静静地相拥了几秒,直到身后有位粉丝认出了阿格莱亚的身份,惊呼道:“oh my god!那是不是阿格莱亚,汤姆拥抱的是不是阿格莱亚?!”
身后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汤姆索性松开阿格莱亚,亲手摘下她的墨镜,让大家能看到她,然后低声问阿格莱亚道:“你开了车来吗?车现在在外面吗?”
阿格莱亚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嗯,艾莉丝开车载我来的,她还在停车场等我。”汤姆牵起她的手,有些狡猾地眨了眨左眼,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做一回坏事,一起逃跑吧。”
说完,他拉起阿格莱亚的手,就奔跑起来,全然不管自己的行李,粉丝们愣了愣,才连忙跟着追过去,而在粉丝身后,经纪人和助手认命地推着汤姆遗忘掉的行李,慢腾腾跟在后面。
汤姆跑得很快,被他牵着的阿格莱亚跟的稍稍有些吃力,奔跑中,她的围巾也松脱了,原本整齐的金发也有些凌乱了,但她的心里却是高兴的,甚至有一种希望和汤姆一起奔跑到世界尽头的念头。
当然,世界尽头是到达不了了,他们只是跑到了停车场,上了阿格莱亚的车,便催促着艾莉丝赶紧开车离开了。
艾莉丝看着两人跑得那副呼吸不稳的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们俩这是怎么了,不就是接个机嘛,怎么弄得好像跑了几英里似的?”
汤姆和阿格莱亚对视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并且越笑越开心,越笑越大声,笑得艾莉丝一头雾水,笑累了,汤姆握住阿格莱亚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问她:“怕不怕?”
阿格莱亚笑着回握他的手,说道:“不怕,有你在我就不怕。”汤姆笑着摸摸女孩的长发,说:“我当然会在,不会离开的。”
两人的对话,在艾莉丝听来就好像是在打哑谜一样,既然听不懂,她索性也就不管了,将疑惑抛诸脑后,问汤姆和阿格莱亚要去哪里。
阿格莱亚想了想,又看了眼汤姆后,说:“送我们回公司吧,有些事情要跟乔纳森商量,不然他又要发火了。”
因为有汤姆陪在身边,乔纳森倒是没有发火,但是脸色绝对称不上好看,毕竟汤姆近两年人气暴增,拥有这么多粉丝,难保部分较为痴迷的女性粉丝不会对阿格莱亚心生敌意,这对于阿格莱亚来说,不能说是什么好事。
汤姆随即表态道:“这不怪莱亚,是我的问题,是我在机场主动拥抱了她,才使得我们的恋情曝光的。”
乔纳森看了看他们两人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好了,事已至此了,再怎么怪你们也没用了,还是想好应对的方法比较好。”
几个人在商量了一番后,决定首先还是让汤姆和阿格莱亚各自发表一份恋爱声明,然后乔纳森会为他们安排一个可靠的媒体,让他们一起接受采访,主动说清楚一切,不要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会借着这个消息,抹黑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
于是,次日,在媒体爆出阿格莱亚亲自现身希思罗机场接回国的汤姆,疑似感情曝光的消息的同时,汤姆和阿格莱亚各自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他们的恋爱声明。
作者有话要说:亲戚来了,腰酸背痛,精神也怏怏的,人也似乎变得感性了,连看个笑话都感慨一堆,诡异……
一整天都只能窝在床上面码字,太苦逼了,每次一到这种时候,就巴不得自己是男的,多方便啊……
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附福利图吧,今天的福利,是q版的抖森先森,可爱吧o(n_n)o~:
【注1】:脱帽礼源于欧洲中世纪。据说,当时武士对女子讲话时,必须把头盔举起,以示对女性的敬重。当武士们友好相见时,为了相致友情,彼此都要把头盔掀起而露出面目。久而久之,便形成脱帽礼,是表示尊重的一中礼仪。
【注2】:关于抖森2013年一月初前往几内亚,以及接下来的一些心理描述等等,皆源于抖森在nerd hq以及this morning show中自己说过的话。
【注3】:几内亚共和国,简称几内亚,来源于柏柏尔语,意为“黑人的国家”,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壤,西濒大西洋,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而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就是相对更为落后的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顺便说,其实中国也算第三世界国家哦。
【注4】:关于抖森先森低下头来,让那些孩子们触摸他的头,是真实存在的情况。这张照片并没有广泛流传,因为图中的抖森没有露出正脸,起不到太大的宣传作用,但是这张图却比其他公布的图,更让人感动,你可以看到一个明星,丝毫没有在意自己有没有露脸,完全没有架子的低下头来,任由那些孩子,把自己脏兮兮的手放到他头上。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行为。
【注5】:关于割礼,某北只想说,这真的是一个极度让人不舒服的习俗。尤其是女性割礼,那更是让一向接受能力蛮大的某北,都忍不住皱了眉。其详细情况,某北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恐引起大家的不适,附上链接,实在好奇的孩子,再点进去看吧:
女性割礼
【注6】:英国伦敦有两大主要国际机场:希思罗(hethrow)机场和盖特威克(gtwick)机场。希思罗机场代码lhr,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24公里,主要为定期的国际航班;盖特威克机场代码lgw,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40公里,除了定期航班外还负责包机的起降。之所以写成希思罗机场,其实没有太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
第三十九章 恋情公布
在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新发布的恋爱声明中,他们坦诚了自己现在正在恋爱中的事实,并表示他们是很认真地在经营这段感情,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
双方的粉丝们对此的反应各不相同,不过占主流的还是持祝福态度的。阿格莱亚自从英国达人秀夺冠出道后,人气一直只增不减,为人也素来很正派低调,从没有传出过任何负面的绯闻,她那让人怜惜的身世背景,更是让阿格莱亚成为了一个励志的典范,故而她的公众形象一直非常健康。
除此之外,阿格莱亚可以说是英国青年歌手中为数不多的唱作俱佳的才女,演唱实力和创作实力同样出众,她和同样以实力著称的阿黛尔,并称为英国两大实力派女唱将,是英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
而汤姆的公众形象也是非常好的,他在各种采访和节目中,都展现出了他的绅士风度、善解人意和热情坦诚的那一面,再加上他那红遍全球的邪神洛基一角,说他是炙手可热的好莱坞新星,一点也不为过。
基于两人的形象都很正面,大部分的粉丝对他们的恋情并没有表现出反对,且认为他们还是很般配的。
什么?你说他们差11岁?哦,拜托!这在演艺圈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差34岁的都有好吗【注1】!11岁算什么!
当然了,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有些汤姆的粉丝认为阿格莱亚配不上汤姆,而有些阿格莱亚的粉丝也认为汤姆衬不起阿格莱亚。
在这样的情形下,正如乔纳森所说的那样,汤姆和阿格莱亚需要一个采访,一个不带偏见的,诚恳的采访。为此,乔纳森特意动用了自己的人脉,邀请了自己的好友,英国版《vogue》的主编亚历山德拉·舒尔曼【注2】来亲自采访汤姆和阿格莱亚。
在接受采访之前,汤姆和阿格莱亚要为这一期的《vogue》拍摄时尚大片,造型师为了配合两人的情侣身份,在服装的选择上刻意选择了比较搭配的颜色。
两人的气质都带有一些古典范儿,所以服装也是以复古为主,汤姆的三件套式的西装,尖头皮鞋和长款的大衣,以及阿格莱亚的复古连衣裙,细高跟鞋和修身大翻领的风衣。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时尚杂志的拍摄了,自然不会有什么怯场的行为,再加上他们是真情侣,在互动时非常自然就能呈现出亲密和谐的气场,惹得摄像师口里直呼“perfect”,闪光灯也亮个不停。
换了两套造型后,整个拍摄终于宣告结束,阿格莱亚和汤姆一起凑在摄像师身边,看着他相机里的照片,只穿了一件荷叶边衬衣加一条包臀长裙的阿格莱亚,在寒风中微微打了个寒噤。
她身边的汤姆立时察觉到了,他脱下自己身上的长风衣,把自家女友裹了个严实,并把她揽进怀里,为她保持体温。
这一幕,自然落到了随后赶到的亚历山德拉的眼里,她微微笑了笑,才走上去,招呼已经完成了拍摄的汤姆和阿格莱亚到一旁来接受采访。
这位曾获得过英女王颁发的0be勋章【注3】的主编,并不像电影中的女魔头那样盛气凌人,相反的,亚历山德拉可以说是时尚界最亲民的女主编之一了。
身形比较丰满的她,穿着一身简约的黑色套裙,带着一条金色的装饰项链,化着淡妆的脸上带着微笑,手执录音笔端坐在汤姆和阿格莱亚面前,让人不由自主地就觉得亲切和放松。
她冲两人问好,两人也连忙回礼,寒暄过后,亚历山德拉开始了自己的提问,她首先问两人道:“近来两位的恋情可以说是备受瞩目啊,很多人都对你们的恋爱详情很关注呢,你们能分享一下,你们是何时确定恋爱关系的呢?”
汤姆说:“确定恋爱关系,其实是在去年的年中,我们并没有让高调地宣扬什么,因为我和莱亚都觉得,我们希望给这份恋情多一些空间,所以除了一些亲近的朋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亚历山德拉又问:“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公开的呢?”
汤姆与身侧的阿格莱亚相视一笑后,说道:“应该说,是我的一种冲动之举吧,不过老实说,我不后悔。今年一月初,我受邀前往了几内亚,在看过那边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后,我深深地意识到,我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值得感恩,刚回到伦敦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些不适应,然后我就看到了前来接机的莱亚,看到她,我就一下子有了回家的感觉了。那时候我满脑子只转悠着一个念头,那就是我想拥抱她,于是我就这样做了,在大家面前,就是这样。”
阿格莱亚也笑道:“他当着接机的那些粉丝的面,走过来拥抱我的时候,我也有些吃惊,不过很快我也就放下了,既然都被看到了,那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感情是见不得人的,所以我也拥抱了他。”
亚历山德拉会意地微笑着点头,然后说:“好,说完这个,我们再聊聊下一个问题,你和汤姆,是谁先表白呢?我想这个大家应该会很好奇的。”
汤姆说:“如果说表白,那么应该是我先表白的。”阿格莱亚接道:“但如果要说谁先爱上的话,应该说是我吧。”
“哦?”亚历山德拉颇有兴趣地说道“阿格莱亚,能请你详细说说吗?”
阿格莱亚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开口道:“我知道有些人认为,我和汤姆是在我进入娱乐圈后才认识的,其实不是,我认识汤姆的时候,只有13岁,而那时候的他,也不像现在这样瘦,脸颊上还有点肉肉的,笑起来很可爱。”
汤姆在一旁有些害羞的笑出了声,而阿格莱亚还在继续讲述:“我们的认识真的很像是电影情节,我骑自行车撞到了他,然后带着他到玛丽莎的店里上药,后来他也常来店里买甜点,然后就慢慢熟识了”
亚历山德拉笑着说:“wow,听起来真浪漫,那阿格莱亚你难道从那时候就爱上了他吗?”阿格莱亚点点头,说道:“是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对吧?但那确实是真的,在遇到汤姆之前,我从没有被谁打动过,而遇到他之后,我也就再也无法被谁打动了。”
亚历山德拉有些惊讶地说:“哦,那也就是说,直到你们在一起,你一直爱了他七年吗?太不可置信了!阿格莱亚,你是怎么让自己坚持过这漫长的七年来的啊?”
身旁的汤姆握紧了她的手,阿格莱亚也笑着回握他,并对亚历山德拉说道:“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中国助理,她叫艾莉丝,她曾经跟我说过一句中国的古话,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好,这句话是:情到深处,无怨尤。”
女主编显然有些被女孩的话所震撼了,她沉默下来,似乎花了些时间消化女孩这句话中深藏的深情厚谊,然后,她重新开口,问汤姆道:“那么汤姆,你又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也爱上了阿格莱亚的。”
汤姆微微皱了眉,有些苦恼地说:“哦,god,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爱上莱亚的,我的朋友,就是本尼迪克特,他说我其实早就对莱亚与众不同了,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nywy,我真的要谢谢本尼迪克特,如果不是他点醒了我,我和莱亚也许到现在还在绕圈子呢。”
“那么本尼迪克特是怎样点醒你的呢?”亚历山德拉又问道,而汤姆说:“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我错过了莱亚,我会不会遗憾。我问了自己的心,它给予了我肯定的答案,于是我知道,我会遗憾,所以我不能错过她。后来,我知道了莱亚其实也是爱我的,就更加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她,因为我可能再也遇不到一个像莱亚这样爱我的人了。我很高兴我最终没有失去她,我亏欠了她七年,我会用余下的时间,来补偿给她。”
采访继续进行,汤姆和阿格莱亚继续坦诚地回答着女主编的问题,而女主编也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慢慢被两人之间那种动人的感情所打动。
面前的这对情侣,相差11岁,但他们的心,却近若比邻。他们知晓对方的心,懂得对方的理想,理解对方的立场,支持对方的决定,他们并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是莱亚单方面地依靠着汤姆,相反的,他们是在彼此依靠,彼此扶持。
采访进行到最后,亚历山德拉请汤姆和阿格莱亚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他们心中完美的爱情,同是莎翁迷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
汤姆说:“若是真爱,矢志不渝。”而阿格莱亚则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注4】
新一期的《vogue》一经发行,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期的时尚大片,是由现在正受热议的情侣汤姆和阿格莱亚拍摄的,更因为在这一期里,主编亚历山德拉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关于其采访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文章。
也许是为了配合两人莎翁迷的身份,亚历山德拉应景地把名字定为了“真爱之路,永无坦途”,并在这篇文章里,为大家真实再现了当时采访时的情景。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亚历山德拉这样写道:
“在采访结束后,我们互相笑着道别,汤姆和阿格莱亚先行起身,准备离开,而我则低下头整理我的物品。
等我整理完抬头的时候,正巧看到走到门口的阿格莱亚,抬起手准备为汤姆整理他领带上歪掉了的别针,汤姆则笑着低下头,将领带凑近阿格莱亚的手里,让她能轻松触到。
这个场景很简单,但我却从这里面体会到了一种安然的幸福,我于是想起了备受阿格莱亚和汤姆推崇的莎士比亚,曾说过的话——真爱之路,永无坦途。
在抵达真爱之前,他和她,都曾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这条路并无路牌,也无指引,这条路有崎岖,也有分岔,但幸运的是,上帝最终让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握住了彼此的手。”
亚历山德拉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主编,她同样是一个一个优秀的记者,通过她的文字,汤姆和阿格莱亚的这段恋情,跃然纸上,不仅打动了全英国,还触动了全世界,就连原先对这段恋情存有微词的人,都纷纷沉默了下来。
也是在这时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再次拜访了他们的青年大使汤姆,提出了想请他的女友阿格莱亚,为基金会写一首歌,配合汤姆这一次的去几内亚时拍下的一些镜头,制成一个宣传短片,呼吁大家关爱第三世界国家的那些孩子。
阿格莱亚一听汤姆提起,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汤姆回来之后,就跟阿格莱亚多次说起过那里的生活,令阿格莱亚也备受打动。
小时候的她,虽比几内亚的孩子好很多,但比起衣食无忧的汤姆来说,她也算是苦孩子出身了,那些孩子的经历,她更加能够体会,她更懂得贫穷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为衣食担忧的女孩了,她已经有能力养活自己,也有能力帮助别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阿格莱亚很乐意帮忙。
她把自己闷在家里整整三天,写出了这首《every child》,然后马不停蹄就开始录制,为了不让公司为难,她自己掏腰包,包揽了这首单曲的制作和发行,并将所有销售所得,都捐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真爱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