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阅读
不久,几位保镖也陆续上车,司机启动汽车,离开了机场。
从机场到伊莱亚斯所住的城堡,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在车上,伊莱亚斯和阿格莱亚与汤姆交谈起来,他问了两人这一年有什么打算,又关心了他们的生活。
汤姆是个很容易得到长辈喜爱的人,他风趣幽默,尊重长辈,言语真诚,并不做作,虽然伊莱亚斯作为一个典型的德国男子,更加推崇严谨而内敛的人,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喜欢像汤姆这样开朗坦诚的人。
更加重要的是,因为阿格莱亚喜欢汤姆,也因为汤姆对阿格莱亚一直很包容和照顾,所以伊莱亚斯对汤姆其实是很感谢的,他感谢汤姆在自己没有找到女儿的时候,给了阿格莱亚一个怀抱。
司机开得很快,即使是在一些很窄的路上通行时,他的行驶速度也绝对在100公里以上,但令人讶异的是,即使是这样的行驶状态,你依然会觉得很安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德国司机们的自觉性了。
德国的交通管理并不严苛,实际上,他们的交通管理很大部分是投入在驾驶员培训上面,不单单是对驾驶技术的培训,更主要是对驾驶素质的培训,而通过了这样培训的德国司机们,普遍具有比较高的驾驶素质。
在每个转弯的时候,司机们都会停下车来等待观察一分钟左右,再转弯,进入城镇后,车辆也会自动减速,更不用说避让行人之类的了。
等到离开了城镇,驶上了高速公路之后,行车的速度就更是快了。在德国,高速公路上是没有收费站的,并且没有限速。
在高速公路上,大部分的车辆行车速度是会在200公里左右的,如果你低于了160公里,就可能会让后面的车赶到不耐烦,进而超你的车。
汤姆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笑道:“这可真是司机们的天堂:超一流的高速公路,不收费,不限速,棒极了!”
伊莱亚斯含笑解释道:“虽说明面上没有收费,但实际上还是有费用的,只是这些费用,都加在了油价里而已。” 【注3】
转过了一个弯后,车窗外的风景也是豁然开朗,宽阔的农田,各色的作物和茂密的林木,林间夹杂着白墙红顶的几层小楼,不远处的小山坡上还盛开着各色的小花,一切就像是童话中的风景一样。
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长大的阿格莱亚,不由出声感叹道:“真美啊。”
伊莱亚斯慈爱地摸摸女孩的头发,说道:“喜欢就多住些日子吧,等到了家,那里的风景更美呢。我已经让佣人们为你和汤姆打扫好了卧室,你的那间卧室的阳台,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周围的风景,你一定会喜欢的。”
阿格莱亚高兴地挽紧了伊莱亚斯,笑着说:“谢谢爸爸。”
德国人的严谨,是随处可见的,阿格莱亚留意到,每隔个一小时左右,司机就会靠边停车,和副驾驶座上的人交换位置,她好奇地询问这一举动的用意,伊莱亚斯便解释这是为了防止疲劳驾驶。
几个小时后,阿格里亚终于透过车窗,看到了古堡的轮廓,她指给汤姆看,汤姆也饶有兴致地凑过来观看,伊莱亚斯看着两人好奇又新奇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很是放松愉悦。
在看到城堡后,又隔了十多分钟,他们终于到达了古堡门口,管家带着一众佣人在门口迎接,他们下车后,阿格莱亚和汤姆的行李很快被佣人们送去了各自的卧房,伊莱亚斯则带着两人去见这座古堡的女主人弗莉达。
阿格莱亚曾以为,弗莉达应该是不会乐于见到自己的,但她还是选择了到德国来,因为她舍不下伊莱亚斯,她甚至做好了不管弗莉达如何冷待,都要微笑以对的准备。
可是,在真实地面对着弗莉达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弗莉达虽说不上热情洋溢,但也绝对是态度温和,目光柔婉的。
阿格莱亚当然不会知道,其实弗莉达本来对她也是有几分抗拒的,毕竟她和伊莱亚斯成婚这么多年,唯一的儿子又是早早离世,已近中年的夫妻俩膝下无子。
她本以为这个状况无法改变了,没有想到她的丈夫突然告诉她,他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这个女儿都快满21岁了,也就是说,在他们还没有成婚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已经存在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弗莉达非常抵触阿格莱亚的出现,但是伊莱亚斯跟她心平气和地交谈了很久,告诉她,这个孩子其实是何其无辜,她又是怎样的优秀和美好。
于是慢慢的,弗莉达对于阿格莱亚的想法渐渐改变了,她开始在伊莱亚斯的影响下,关注着阿格莱亚的消息,并逐渐软化了自己的态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阿格莱亚的外形还是很容易引起弗莉达的好感的,金发碧眼的阿格莱亚,具备着日耳曼人的典型特征【注4】,那双矢车菊色的眼睛,更是让弗莉达感到亲切。
作为德国的国花,矢车菊一直深受德国民众的喜爱【注5】,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外柔内刚的矢车菊,象征着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顽强、俭朴的品格,现在在古堡里,还悬挂着达利的那副《花瓶里的矢车菊》【注6】的仿品。
在拥有了这样的先行印象之后,当亲自见到阿格莱亚的时候,弗莉达当然不会觉得反感了,她仔细观察过阿格莱亚的眼神,在进入古堡,面对古堡内恢弘的内饰和各种精美的摆设时,阿格莱亚的眼神里只流露出了惊奇和欣赏,丝毫没有那种想要据为己有的野心。
于是弗莉达知道,这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女孩,再加上阿格莱亚的那头金发,使弗莉达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早逝的同样拥有一头金发的儿子,她的态度自然也就跟着温和下来了。
在古堡里住了一段时间后,阿格莱亚和汤姆这对来自英国的情侣,得到了古堡内上上下下的喜爱,他们都不怎么会说德语,但是他们都很乐意学习。
不仅如此,汤姆和阿格莱亚都是那种温和的人,对于为他们服务的人,他们从来不会视作理所当然,他们会真诚的道谢,也从不吝啬笑容。
在巴伐利亚的生活,令汤姆和阿格莱亚都感到新奇而惬意,在司机的带领下,两人游览了巴伐利亚州的各处风景名胜,还不时将他们照的风景照传到推特上,跟大家分享,引发了无数网友争相围观。
更令汤姆和阿格莱亚欣喜的是,伊莱亚斯在距离城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型的马场,饲养着两匹的阿拉伯马和两匹英国纯血马【注7】。
那两匹英国纯血马是去年伊莱亚斯最新购入的,都是六岁左右的成年马匹【注8】。这两匹马正是伊莱亚斯为了迎接汤姆和阿格莱亚的到来而早早准备的。
那匹白色的名叫伊莉莎白,是匹性格温顺的母马,那匹栗红色的叫做大卫,虽比不上伊莉莎白温顺听话,但也是训练有素的好马。
在最开始的时候,汤姆和阿格莱亚需要在驯马师的配合下,才能驾驭这两匹马,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伊莉莎白和大卫也渐渐接受了它们的新主人,阿格莱亚和汤姆便不再需要驯马师的帮助,就可以策马而行了。
有些时候,在伊莱亚斯也恰好有空闲有兴致的时候,他也会到马场来骑一会儿马,他的坐骑,是一匹青色的十岁的壮年阿拉伯马,唤作凯撒。
德国历来是一个马术大国【注9】,在国内,约有124万人经常进行马术运动,伊莱亚斯在年仅8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马术了,直至现在,他早已练就了非凡的骑术,伊莱亚斯在马上的英姿,直令自诩骑术不错的汤姆自愧不如。
五月初,古堡花园里的矢车菊开始成片成片地盛开了,晚饭后,汤姆和阿格莱亚肩并肩坐在花园里的长椅上,一边欣赏亮起了暖色灯光的花园,一边闲适地聊着天。
两人最近都在自学德语,语言天赋很强的汤姆,在学习进度上总走在阿格莱亚的前面,汤姆现在已经会说不少简单的德语对话了,而阿格莱亚现在也仅仅会说“早上好”、“谢谢”、“晚安”之类的基本问候语。
所以闲着没事的时候,汤姆就会帮着阿格莱亚学习德语,也顺便自我温习一遍。
比起书上干巴巴的文字,汤姆的教学总是那么生动而富有乐趣,所以阿格莱亚也在笑过之后,慢慢记住了汤姆教给自己的那些词汇和短语。
两人就这样互帮互助地学习着德语,再加上身处这个语言环境之内,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德语,跟古堡内的人交流了。
这天,在用完了午餐过后,伊莱亚斯把阿格莱亚叫到了书房去,并对两人说:“我准备举办一个晚宴,邀请一些关系不错的世家,把你正式介绍给大家认识,你觉得怎么样?”
阿格莱亚有些错愕地问道:“爸爸,有这个必要吗?”伊莱亚斯说:“当然有这个必要,你是我的女儿,是我的继承人,我当然要让跟我们家族有合作关系的世家,都认识一下你啊。”
阿格莱亚抿抿嘴,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问:“爸爸,你希望我继承家业吗?”伊莱亚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当然啦,你是我唯一的女儿,如果你不继承家业,那么谁要来继承这个家族,这座古堡呢?”
阿格莱亚却说:“可是爸爸,我觉得我并不适合继承家业。你知道的,我没有什么商业头脑,也不擅长人情交际那一套的,我唯一擅长的就是音乐了。要当一个音乐人,我可以非常有自信,但是要继承一个家族,我却一点也没有信心。”
看着伊莱亚斯皱起了眉,她走进了一些,在他身前蹲下来,将一双素手,轻柔地放在伊莱亚斯的膝头。
她仰起头,对着自己的父亲继续道:“况且爸爸,我的事业重心在英国,我也习惯了那里的生活,虽然我身体里留着日耳曼民族的血液,但是在我心里,早就把英国视作了家乡,我并没有打算要离开英国,来到德国生活。这样的我,又怎么能继承家业呢?”
伊莱亚斯依然皱着眉,他心里知道女儿说的并没有错,但是他还是感觉有些不好受,明明是自己的女儿,却不以德国为家,在这二十来年中,他的女儿已经被烙上了英国的印记,并且不可改变了。
他怨凯伊,怨她的自私自利和自作主张,可是怨也没有用了,这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了,他的女儿,大概是不可能回到德国,回到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定居了。
阿格莱亚感受到了父亲的失落和难受,她将头放在伊莱亚斯的膝上,安慰道:“爸爸,别这样嘛,就算是英国生活,我也依然是你的女儿不是吗?我爱你,爸爸,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只要有时间,我和汤姆会常常回来看你的。至于家业,我想,你和弗莉达阿姨其实可以再要个孩子嘛。”
伊莱亚斯本来还听得挺感动,但一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哭笑不得地弹了弹女孩的额头,好气又好笑地数落道:“胡说什么呢?!我们都多大了!”
阿格莱亚捂着被弹得微微发红的额头,嘟着嘴说:“有什么不可以嘛!爸爸,你今年还没满45岁呢,正值壮年,身体也一直很健康不是吗?弗莉达阿姨也才刚刚满40岁呢,虽然已经算是高龄产妇了,但也不是不可能嘛。我觉得,比起让我这个没有商业天赋的人来继承家业,还不如你再亲自培养一个继承人呢。”
阿格莱亚的话,让伊莱亚斯的心中微微一动,他沉思了一会儿后,开口道:“这个问题,你让我再考虑一下,不过不管你是否接管家业,这个晚宴,都是要举办的。你是我的女儿,我想让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你本该是天之骄女,而不应该顶着那样单薄的家世。”
看阿格莱亚似乎还想反驳,他又说道:“莱亚,你乖些,听我的话。这个世道其实再现实不过了,你现在虽然是一个名气挺大的明星了,但在真正的手握钱权的人的眼里,你其实算不上什么,只靠名气并不能保护你自己不受伤害。但如果他们知道你来自里希特霍芬家族,你并不是没有后盾的,他们就不会毫无顾忌地欺负你了。”
虽然觉得伊莱亚斯这番话有些夸张了,但是阿格莱亚依然体谅了父亲想保护和补偿自己的心意,所以她也就没有再出言反驳了。
她对伊莱亚斯微笑起来,乖巧地说道:“好,爸爸,就听你的吧,我们举行晚宴吧。”伊莱亚斯满意地摸摸女孩的脸颊,眼里满满都是慈爱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最近一周左右,某北应该可以维持正常更新了,不过到了十多号的样子,我又要开始忙碌了,因为要准备论文答辩的事情了。nywy,就算开始准备论文答辩,我也会尽量保持更新的,这一点,还请大家相信某北。
还要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对某北的诸多理解。写文和看文,是双向的事情,有时候作者的行文态度,是会受到读者亲们的影响的。
正因为大家给了我这样多的支持和鼓励,我才会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尽心尽力地写好这篇文,因为我会觉得,如果我不拿出最大的诚意对待这篇文,就对不起大家的善待。
下次更新,周四晚上九点左右。
照例附上福利图,话说发觉抖森先森的黑白照,似乎比彩照更有感觉的说:
【注1】:这里之所以说好几个奖项,是指抖森先森三月份获得的南岸天空艺术奖的时代突破奖,以及在四月份的mtv电影大奖上获得的最佳反派和最佳打斗场景奖。
【注2】:迈巴赫,德国奔驰旗下的豪华车,曾经在1921年到1940年间活跃于欧洲地区的德国超豪华汽车品牌与制造厂,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迈巴赫恐怕早已成为与劳斯莱斯齐名的世界顶级豪华车。在1997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东京车展会场中展出一辆以mybch为名的概念性超豪华四门轿车,正式让这个德国汽车品牌在销声匿迹多年后再次复活。但是由于市场业绩不佳,迈巴赫系列轿车已于2013年全面停产。
【注3】:关于德国交通情况和驾驶情况,俱来自于网上资料,并非杜撰。而抖森先森之所以会感慨德国高速公路是司机的天堂,是因为英国的不少高速公路是收费且限速的。不过英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的历史不如中国长,直至2003年12月,英国第一条收费公路m6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后,英国高速才开始收费。
【注4】:金发碧眼,的确是日耳曼民族的比较典型的特征,于是乃们就知道我的另一个伏笔放在了那里了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世事无绝对,并非所有日耳曼人都是金发碧眼的。
【注5】:关于矢车菊成为德国国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闻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亲路易斯王后,在一次内战中被迫离开柏林。在逃难途中,车子坏了,她和两个孩子停在路边等待之时,发现路边盛开着蓝色的矢车菊,她就用这种花编成花环,戴在年仅九岁的威廉胸前。后来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爱矢车菊,并认为它是吉祥之花。
【注6】:达利,即是指萨尔瓦多·达利,他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前期的作品多显得荒诞而怪异,到了他中年的时候,作品里比较多的出现了宗教和科学的影子,他这一时期的也被视作是他的“经典时期”。大家对于达利,可能最熟悉的就是他的那副《记忆的永恒》了,这幅画我记得貌似中学的美术课本上都出现过:
文中提到的达利的《花瓶里的矢车菊》,在某北看来,绝对是他少有的正常的画作了。这个所谓正常呢,也就是说他的这幅画是比较写实的,没有经过艺术化的扭曲和变形。附上这幅画的图:
更多关于达利的作品,某北附上一个链接,有感兴趣的孩子,可以点进去看一下。某北对达利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看不懂啊表示╮(╯▽╰)╭,我比较喜欢莫奈。达利画作组图
【注7】:阿拉伯马,原产阿拉伯半岛,属乘用型品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马种,毛色主要为青色,骝毛、栗毛次之,黑毛少见,在头和四肢下部常有白彰。它们气质敏锐而温顺,易于调教,拥有传奇般的耐力,在各种长距离骑乘的领域表现举世无双。
英国纯血马,原产地为英国,是最佳的赛马品种,骨骼细,腱的附着点突出,肌肉呈长条状隆起,四肢的杠杆长的有力,关节和腱的轮廓明显,它们的一切组织、器官、系统乃至体液内分泌等生化反应类型都好象是专为竞速而生成。速度很快,但不善于长距离赛跑。
【注8】:马一般在三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上鞍训练,在五岁以后,身体已完全成熟,相当于人类的青年时期,七、八到十几岁的马可说是最成熟稳健的马。
【注9】:关于德国是一个马术大国,是大家普遍认证了的。自1912年以来,德国骑手在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奥运会马术比赛*获得84枚奖牌,其中39枚金牌、20枚银牌和25枚铜牌。在历届世界马术锦标赛上,德国运动员们共计为德国赢得205枚奖牌(85金60银60铜)。在欧洲锦标赛上,德国马术运动员更是成就惊人,共获得942枚奖牌(401金299银242铜)。由此可见,马术运动可能是德国最成功的体育项目。
第四十六章 晚宴
在得到了阿格莱亚的同意后,伊莱亚斯很快就令人着手准备晚宴的相关事宜,整个城堡上上下下似乎显得格外高兴,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晚宴倾注了相当大的热情。
这日下午,短暂的休憩过后,汤姆又兴致勃勃地去了马场,他本来想叫着阿格莱亚一起的,但是女孩觉得有些困顿,便没有同行,而是留在了家里,和弗莉达作伴。
对于最近城堡中这种反常的热情,阿格莱亚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她不明白一个晚宴,怎么就令得整个城堡里的人都如此兴奋。
弗莉达坐在会客室里的四脚雕花枣红色大木桌前,一边写着请帖,一边为阿格莱亚解惑,她笑着说:“他们当然高兴了,你知道吗,我们已经十多年都没有举办过晚宴了。上次举办晚宴的时候,还是替班杰明【注1】庆祝一岁生日的时候呢。可惜……”
弗莉达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并没有再说下去,而阿格莱亚也明白了弗莉达沉默的原因。她体贴地不去追问,只是伸手,握住了弗莉达空着的那只手,稍稍用力地捏了捏,借此传达自己的安慰和陪伴。
班杰明就是弗莉达那个早夭的儿子,他在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所以他的生日宴会,也只来得及举办了一次。
弗莉达给阿格莱亚看过班杰明的照片,照片上的班杰明,长着一双漂亮灵动的茶色大眼睛,不长不短的金发稍稍打着卷,被拍到的时候,他正侧躺在床上,含着自己的大拇指,笑得天真无邪。
任何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会被这个天使一般的孩子所打动,他是这么可爱而幼小,这么天真而烂漫,他本可以拥有一个衣食无忧的人生,以及一双爱之甚深的父母,可惜,这个孩子却早早地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没有人会比阿格莱亚更明白失去一个至关重要的亲人,会是什么感受了,那种痛,是刻在你的灵魂上的,它不会消亡,只会沉寂。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走出悲痛的笼罩,但时不时的,当你被一些熟悉的情景所触动时,你又会感到内心一紧。
在这大半个月的相处中,阿格莱亚和弗莉达之间已经很和睦了,当然,还说不上是情同母子的,毕竟,阿格莱亚有过玛丽莎了,弗莉达也有过班杰明了,她们内心中相应的位置早就满员了,容不下其他人的入侵。
不过,虽说距离母子之情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阿格莱亚跟弗莉达的关系,也算得上是温馨了,弗莉达跟玛丽莎有些相似之处——她们都擅长音乐,都性格温柔,也都举止优雅,这让阿格莱亚倍感亲切。
而同样的,从小受到玛丽莎的耳濡目染长大的阿格莱亚,言谈举止里都自有一种从容的风韵,也让弗莉达颇为欣赏。
看着眉宇间隐含愁绪的弗莉达,阿格莱亚有些不忍,她适时地出声,转移话题道:“哦,对了,弗莉达阿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印制请帖,而要一封封地写呢?”
她这一打岔,弗莉达也就放下了心里那点忧伤,回答道:“你爸爸非常重视这次的晚宴,这可是你在巴伐利亚交际圈的第一次亮相啊。这次邀请的全都是跟我们家族有密切合作的世家,其中有几个和我们家族的交往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魏玛共和国【注2】时期了,为了表示我们最大的诚意,这些请帖,都应该手写。对了,他还请了媒体来呢,说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他的女儿。”
阿格莱亚闻言,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好笑,拿起一张弗莉达写好的请帖,细细看了起来。请帖比普通信封略小,素白的封面上压印出了几朵立体的花型纹饰,右下角一行花体的小字,印着“einldung”【注3】,看起来素雅大方。
她又看了看请帖内的内容后,提议道:“弗莉达阿姨,这么多请帖你得写到什么时候去啊?不如我帮你吧。”
弗莉达想了想,先找出了一张纸,让阿格莱亚试着写了几句,看过后发现女孩的字也整齐好看,便欣然应允了,于是阿格莱亚便照着弗莉达的样本,用德文一张张地写起了请帖来。
到了傍晚,当骑马归来的汤姆和忙完回家的伊莱亚斯一起进门的时候,两位女士才终于写完了所有的请帖,两位男士也各自走近,落坐在自家女人的身边。
外面似乎下了雨,阿格莱亚扭头,看到汤姆的头发,和他身上的浅灰色针织外套的肩部,都是*的,忙轻推了他的肩两下,劝道:“汤姆,你快上去把衣服换了吧,当心着凉。”
汤姆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请帖上的德文,闻言只是说:“没事儿,就是点小雨,没什么问题的,我身体好着呢!”
阿格莱亚不以为然地横他一眼,说:“是吗?那是谁因为大冬天的在大街上四处闲逛生了病来着?又是谁忙起来就不顾身体,结果差点在医院里过圣诞节的来着?”
虽没指名道姓,但是个中意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汤姆哂笑了两下,略有些心虚地讨好道:“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阿格莱亚看了他一会儿,也撑不住笑了,牵着他起身,说道:“还有一会儿才会吃晚饭呢,你今天骑了这么久的马,铁定也出了身汗吧,去洗个澡吧,我给你拿换洗衣服。”
见汤姆点了头,她才侧身面对着伊莱亚斯和弗莉达,说:“爸爸,弗莉达阿姨,我们先上去了,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下来。”
伊莱亚斯和弗莉达笑着颔首,阿格莱亚才跟汤姆一起离开了会客室。看着这对情侣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弗莉达才笑言:“这两个孩子,感情还真是好,从汤姆一进门,阿格莱亚的注意力就被他分走了,你看看他们说话的模样,就像是谁也插不进嘴一样。”
伊莱亚斯也笑了,他说:“看着他们是在认真地交往,感情也这么稳定,我就放心了。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把恋爱当成了一种消遣和游戏,完全没有一点责任感,我是看不上眼的。”
虽出生并成长在20世纪,但在伊莱亚斯的骨子里,还是秉承着一种旧时德国绅士的严谨的,他认为如果双方要建立一种感情关系,那么就需要对这段关系负责。
这并不是非让你永不离弃,但至少在交往的过程中,在感情还存在的时候,应该忠于彼此,忠于这段感情。
在最开始的时候,伊莱亚斯在心里,其实隐隐地并不看好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恋情,在他看来,两人的年龄相差甚大,年纪相对较大的汤姆,在相处中或许会处处占据强势地位。
然而真的见到他们的相处方式后,伊莱亚斯就放下了心中的忧虑,汤姆虽然大阿格莱亚十多岁,但是他跟阿格莱亚相处的时候却并没有处处占据着主导地位,他很尊重阿格莱亚【注4】,同样的,阿格莱亚也会对汤姆悉心照顾,他们的关系是对等的。
弗莉达玩笑道:“老爷,你说他俩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很快就要步入教堂了啊?”伊莱亚斯的脸色顿时一黑,板着脸道:“这不行,我不同意!莱亚这才多大啊,不急着结婚!再说了,我只是同意他们交往,并没有认同他们结婚!要做我的女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与此同时,正在楼上房间的浴室里洗澡的汤姆,忽的鼻子一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阿格莱亚正在他房内帮他找换洗衣物,听到动静就问:“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把水调热些吧,待会儿我再给你煮些姜茶喝吧。”【注5】汤姆应了一声,乖乖调高了水温。
阿格莱亚第一次知道,要举办一个的晚宴,也可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确认宾客名单、派发请帖,设计会场,到选择花饰、安排乐队和确定菜单等等,其步骤之多,让过惯了简单生活的阿格莱亚大感惊讶。
弗莉达是一个完美的贵妇,小到一束鲜花的造型,大到整个会场的设计和菜色搭配,人员的调度安排,她统统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
阿格莱亚在佩服她的同时,也深感贵妇果然也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担得起的,比如像她这样并不擅长运筹帷幄的人。
随着晚宴的准备工作一点点地进行,晚宴的日期也在逐渐逼近,终于,在经过了快一周多的精心准备后,这场由城堡内上上下下精心准备的宴会,就在乐团的伴奏中拉开了帷幕。
卧室里,阿格莱亚正在弗莉达的帮助下做着最后的装扮准备,她坐在梳妆台前,一头长发已被盘起,脸上画着淡妆,身上穿着一袭米白色的半袖礼服,礼服看上去充满了18世纪的巴伐利亚风情。
礼服的露肩设计凸显出女孩性感的锁骨,袖口用蕾丝做成喇叭袖的造型,上身满是精美的刺绣,间或坠以一两颗宝石和珍珠,下连着的双层蕾丝的裙摆,内衬白色的细纱,显得蓬松而不夸张。【注6】
弗莉达仔细端详了镜中的女孩,侧身对佣人吩咐了一句,佣人快步退下,不多时,就捧着一个酒红色的天鹅绒盒子回来了。
弗莉达接过那个盒子,走到阿格莱亚身边,把盒子放在梳妆台上,打开来,并从里面取出一条钻石嵌蓝宝石的项链。【注7】
她亲手将项链戴在女孩的脖子上,又退后一步看了看镜中的女孩,终于满意地说:“嗯,这样就分毫不差了,很漂亮。这条项链果然还是年轻小姑娘戴着更好看,这条项链就交给你了,这还是你的奶奶爱德拉留给我的呢。”
阿格莱亚一惊,忙说这项链太贵重了,自己受之不起,但即便她再三婉言推辞,弗莉达的态度却依然很坚持。
她说道:“好孩子,收下吧,当初爱德拉还跟我说过,这条项链要一代代地传下去的呢,把它交到你的手上,再适合不过了。好好收受着吧,将来要是你有女儿了,就把这项链传下去吧。”
阿格莱亚闻言,顿时羞红了脸,垂下头来再不反驳。
打扮完毕,也到了她们出场的时候了,弗莉达和阿格莱亚相携着步入了宴会厅,走向了并肩站着的汤姆和伊莱亚斯。
高度几乎不相上下的两人,穿着颜色相近的三件套的西装,正在同几位来宾说着什么。两位男士,将款式相似的西服穿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汤姆规规矩矩地扣上了西装的扣子,修身的设计愈加显得他潇洒俊逸。
而伊莱亚斯将外套敞开,内里的同色小马甲绷得紧紧的,露出了金色的怀表链,再加上他严谨而克制的站姿,可以说是气场十足。谈话间隙,他从余光里看到了走过来的弗莉达和阿格莱亚,就停下了交谈,对着她们露出了微笑。
阿格莱亚在巴伐利亚社交圈的第一次亮相,可以说是成功和惊艳的,盛装打扮的女孩看起来容光焕发、尽态极妍,她态度从容,矜持稳重,又温柔可亲。
她的德语并不流利,所以话说得不多,但从她的只言片语里,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和体贴。等到伊莱亚斯正式的介绍阿格莱亚的身份时,更是让宴会厅内的人大受震惊。
很多在场的人都认出了她就是当下欧美乐坛大受追捧的英国歌手阿格莱亚·多纳泰拉,但是他们这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女孩,竟然来自里希特霍芬家族。
宾客们怔愣了,媒体也疯狂了,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阿格莱亚的眼前立刻亮如白昼,若不是伊莱亚斯立马派佣人们前来制止,阿格莱亚都感觉自己快要短暂失明了。
一起享用完精心准备的晚餐后,一整个晚上,阿格莱亚和汤姆都手执酒杯,陪着伊莱亚斯夫妻俩,周旋于各宾客之中。
汤姆倒还算适应,毕竟他也曾有过类似的晚宴经历,且他德语比阿格莱亚说得好些,也能不时地插句话,有来有往的也不算无聊。
但阿格莱亚本就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性格,她的交际圈一直不算广,也不热衷于主动结交朋友,这样的场面,她还是第一次面对,再加上周围人说的又不是她所熟悉的英语或法语,为了不给自家爸爸丢面子,她一直是强打着精神在应付。
好不容易,终于挨到了宾客散去,阿格莱亚和汤姆陪着伊莱亚斯夫妻俩送走了最后一个宾客,才终于松了口气。
因阿格莱亚把手包忘在了宴会厅,所以她和汤姆又折返了回去,而同样忙碌了一晚的伊莱亚斯和弗莉达,则先行返回房间休息了。
刚刚还宾客满堂,衣香鬓影的宴会厅,现在总算是恢复了沉静,佣人们在正在有条不紊地收拾着餐桌和会场,阿格莱亚在自己的座椅上找到了手包,抬头时,又恰好看到一个佣人正准备将一碟还没被动过的黑森林蛋糕【注8】撤走。
被整晚的人际交往耗空了体力的阿格莱亚赶忙叫住了那个佣人,救下了那碟蛋糕,那个佣人笑了笑,递给阿格莱亚一个干净的小勺子,便端着其他东西离开了。
汤姆看得好笑,揽上女孩的肩,问道:“drling,饿啦?”阿格莱亚点头如捣蒜,汤姆笑着说:“那好吧,咱们去那边的露台上休息会儿,把这个蛋糕吃完再上楼吧。”
与宴会厅相连的大露台上,在灯下,汤姆和阿格莱亚坐在铁质的双人秋千上休息,他解下了领带,松开了西装的扣子,她也打散了头发,脱掉了高跟鞋。
她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碟蛋糕,偶尔跟汤姆说几句话,在那分分合合的唇齿间,汤姆因为看到了她粉色的舌尖。
那一点时隐时现的粉色,就像羽毛一样搔在汤姆心里,勾得他有点心痒痒,他开口,用有些低的声音问道:“好吃吗?”
女孩笑眯眯地点头,用勺子挖了一勺蛋糕,献宝一样举到汤姆嘴边,说:“嗯,你尝尝。”他却没有接,而是握住她举着勺子的手,轻轻调转方向,把勺子送进了女孩的嘴里,趁着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倾身吻了上去。
她的口里有巧克力、奶油和樱桃酒的味道,甜美的不可思议,半晌,那双紧紧密合的唇才终于分离,女孩的脸上漫起飞红,被灯光一照更显娇俏可人。
他抹了抹嘴角上在亲吻而不小心蹭到时的巧克力,笑得颇得意,别有意味地说:“果然很好吃。”也不知道是在赞那蛋糕,还是在说她。
作者有话要说:纠结到死,那个该死的供电局,又不通知就停电,一停就停了十多二十个小时,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都还没有来电,结果耽误了我的正常更新。
今天又在学校耗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办妥了事情。某北的论文也终于改完了,查重也过关了,也算是放下了一件事,下一步就是答辩了。
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为了弥补大家,在结尾送上了大粉红哦,撒花~\(≧▽≦)/~
下次更新,明晚9点半左右。
另附上抖森先森的帅气的图图:
【注1】:班杰明(benjmin),源于希伯来语,意为“最喜爱的儿子”。
【注2】:魏玛共和国,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注3】:“einldung”,即是“请帖”的德文。附( 真爱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074/ )
从机场到伊莱亚斯所住的城堡,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在车上,伊莱亚斯和阿格莱亚与汤姆交谈起来,他问了两人这一年有什么打算,又关心了他们的生活。
汤姆是个很容易得到长辈喜爱的人,他风趣幽默,尊重长辈,言语真诚,并不做作,虽然伊莱亚斯作为一个典型的德国男子,更加推崇严谨而内敛的人,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喜欢像汤姆这样开朗坦诚的人。
更加重要的是,因为阿格莱亚喜欢汤姆,也因为汤姆对阿格莱亚一直很包容和照顾,所以伊莱亚斯对汤姆其实是很感谢的,他感谢汤姆在自己没有找到女儿的时候,给了阿格莱亚一个怀抱。
司机开得很快,即使是在一些很窄的路上通行时,他的行驶速度也绝对在100公里以上,但令人讶异的是,即使是这样的行驶状态,你依然会觉得很安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德国司机们的自觉性了。
德国的交通管理并不严苛,实际上,他们的交通管理很大部分是投入在驾驶员培训上面,不单单是对驾驶技术的培训,更主要是对驾驶素质的培训,而通过了这样培训的德国司机们,普遍具有比较高的驾驶素质。
在每个转弯的时候,司机们都会停下车来等待观察一分钟左右,再转弯,进入城镇后,车辆也会自动减速,更不用说避让行人之类的了。
等到离开了城镇,驶上了高速公路之后,行车的速度就更是快了。在德国,高速公路上是没有收费站的,并且没有限速。
在高速公路上,大部分的车辆行车速度是会在200公里左右的,如果你低于了160公里,就可能会让后面的车赶到不耐烦,进而超你的车。
汤姆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笑道:“这可真是司机们的天堂:超一流的高速公路,不收费,不限速,棒极了!”
伊莱亚斯含笑解释道:“虽说明面上没有收费,但实际上还是有费用的,只是这些费用,都加在了油价里而已。” 【注3】
转过了一个弯后,车窗外的风景也是豁然开朗,宽阔的农田,各色的作物和茂密的林木,林间夹杂着白墙红顶的几层小楼,不远处的小山坡上还盛开着各色的小花,一切就像是童话中的风景一样。
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长大的阿格莱亚,不由出声感叹道:“真美啊。”
伊莱亚斯慈爱地摸摸女孩的头发,说道:“喜欢就多住些日子吧,等到了家,那里的风景更美呢。我已经让佣人们为你和汤姆打扫好了卧室,你的那间卧室的阳台,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周围的风景,你一定会喜欢的。”
阿格莱亚高兴地挽紧了伊莱亚斯,笑着说:“谢谢爸爸。”
德国人的严谨,是随处可见的,阿格莱亚留意到,每隔个一小时左右,司机就会靠边停车,和副驾驶座上的人交换位置,她好奇地询问这一举动的用意,伊莱亚斯便解释这是为了防止疲劳驾驶。
几个小时后,阿格里亚终于透过车窗,看到了古堡的轮廓,她指给汤姆看,汤姆也饶有兴致地凑过来观看,伊莱亚斯看着两人好奇又新奇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很是放松愉悦。
在看到城堡后,又隔了十多分钟,他们终于到达了古堡门口,管家带着一众佣人在门口迎接,他们下车后,阿格莱亚和汤姆的行李很快被佣人们送去了各自的卧房,伊莱亚斯则带着两人去见这座古堡的女主人弗莉达。
阿格莱亚曾以为,弗莉达应该是不会乐于见到自己的,但她还是选择了到德国来,因为她舍不下伊莱亚斯,她甚至做好了不管弗莉达如何冷待,都要微笑以对的准备。
可是,在真实地面对着弗莉达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弗莉达虽说不上热情洋溢,但也绝对是态度温和,目光柔婉的。
阿格莱亚当然不会知道,其实弗莉达本来对她也是有几分抗拒的,毕竟她和伊莱亚斯成婚这么多年,唯一的儿子又是早早离世,已近中年的夫妻俩膝下无子。
她本以为这个状况无法改变了,没有想到她的丈夫突然告诉她,他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这个女儿都快满21岁了,也就是说,在他们还没有成婚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已经存在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弗莉达非常抵触阿格莱亚的出现,但是伊莱亚斯跟她心平气和地交谈了很久,告诉她,这个孩子其实是何其无辜,她又是怎样的优秀和美好。
于是慢慢的,弗莉达对于阿格莱亚的想法渐渐改变了,她开始在伊莱亚斯的影响下,关注着阿格莱亚的消息,并逐渐软化了自己的态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阿格莱亚的外形还是很容易引起弗莉达的好感的,金发碧眼的阿格莱亚,具备着日耳曼人的典型特征【注4】,那双矢车菊色的眼睛,更是让弗莉达感到亲切。
作为德国的国花,矢车菊一直深受德国民众的喜爱【注5】,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外柔内刚的矢车菊,象征着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顽强、俭朴的品格,现在在古堡里,还悬挂着达利的那副《花瓶里的矢车菊》【注6】的仿品。
在拥有了这样的先行印象之后,当亲自见到阿格莱亚的时候,弗莉达当然不会觉得反感了,她仔细观察过阿格莱亚的眼神,在进入古堡,面对古堡内恢弘的内饰和各种精美的摆设时,阿格莱亚的眼神里只流露出了惊奇和欣赏,丝毫没有那种想要据为己有的野心。
于是弗莉达知道,这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女孩,再加上阿格莱亚的那头金发,使弗莉达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早逝的同样拥有一头金发的儿子,她的态度自然也就跟着温和下来了。
在古堡里住了一段时间后,阿格莱亚和汤姆这对来自英国的情侣,得到了古堡内上上下下的喜爱,他们都不怎么会说德语,但是他们都很乐意学习。
不仅如此,汤姆和阿格莱亚都是那种温和的人,对于为他们服务的人,他们从来不会视作理所当然,他们会真诚的道谢,也从不吝啬笑容。
在巴伐利亚的生活,令汤姆和阿格莱亚都感到新奇而惬意,在司机的带领下,两人游览了巴伐利亚州的各处风景名胜,还不时将他们照的风景照传到推特上,跟大家分享,引发了无数网友争相围观。
更令汤姆和阿格莱亚欣喜的是,伊莱亚斯在距离城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型的马场,饲养着两匹的阿拉伯马和两匹英国纯血马【注7】。
那两匹英国纯血马是去年伊莱亚斯最新购入的,都是六岁左右的成年马匹【注8】。这两匹马正是伊莱亚斯为了迎接汤姆和阿格莱亚的到来而早早准备的。
那匹白色的名叫伊莉莎白,是匹性格温顺的母马,那匹栗红色的叫做大卫,虽比不上伊莉莎白温顺听话,但也是训练有素的好马。
在最开始的时候,汤姆和阿格莱亚需要在驯马师的配合下,才能驾驭这两匹马,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伊莉莎白和大卫也渐渐接受了它们的新主人,阿格莱亚和汤姆便不再需要驯马师的帮助,就可以策马而行了。
有些时候,在伊莱亚斯也恰好有空闲有兴致的时候,他也会到马场来骑一会儿马,他的坐骑,是一匹青色的十岁的壮年阿拉伯马,唤作凯撒。
德国历来是一个马术大国【注9】,在国内,约有124万人经常进行马术运动,伊莱亚斯在年仅8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马术了,直至现在,他早已练就了非凡的骑术,伊莱亚斯在马上的英姿,直令自诩骑术不错的汤姆自愧不如。
五月初,古堡花园里的矢车菊开始成片成片地盛开了,晚饭后,汤姆和阿格莱亚肩并肩坐在花园里的长椅上,一边欣赏亮起了暖色灯光的花园,一边闲适地聊着天。
两人最近都在自学德语,语言天赋很强的汤姆,在学习进度上总走在阿格莱亚的前面,汤姆现在已经会说不少简单的德语对话了,而阿格莱亚现在也仅仅会说“早上好”、“谢谢”、“晚安”之类的基本问候语。
所以闲着没事的时候,汤姆就会帮着阿格莱亚学习德语,也顺便自我温习一遍。
比起书上干巴巴的文字,汤姆的教学总是那么生动而富有乐趣,所以阿格莱亚也在笑过之后,慢慢记住了汤姆教给自己的那些词汇和短语。
两人就这样互帮互助地学习着德语,再加上身处这个语言环境之内,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德语,跟古堡内的人交流了。
这天,在用完了午餐过后,伊莱亚斯把阿格莱亚叫到了书房去,并对两人说:“我准备举办一个晚宴,邀请一些关系不错的世家,把你正式介绍给大家认识,你觉得怎么样?”
阿格莱亚有些错愕地问道:“爸爸,有这个必要吗?”伊莱亚斯说:“当然有这个必要,你是我的女儿,是我的继承人,我当然要让跟我们家族有合作关系的世家,都认识一下你啊。”
阿格莱亚抿抿嘴,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问:“爸爸,你希望我继承家业吗?”伊莱亚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当然啦,你是我唯一的女儿,如果你不继承家业,那么谁要来继承这个家族,这座古堡呢?”
阿格莱亚却说:“可是爸爸,我觉得我并不适合继承家业。你知道的,我没有什么商业头脑,也不擅长人情交际那一套的,我唯一擅长的就是音乐了。要当一个音乐人,我可以非常有自信,但是要继承一个家族,我却一点也没有信心。”
看着伊莱亚斯皱起了眉,她走进了一些,在他身前蹲下来,将一双素手,轻柔地放在伊莱亚斯的膝头。
她仰起头,对着自己的父亲继续道:“况且爸爸,我的事业重心在英国,我也习惯了那里的生活,虽然我身体里留着日耳曼民族的血液,但是在我心里,早就把英国视作了家乡,我并没有打算要离开英国,来到德国生活。这样的我,又怎么能继承家业呢?”
伊莱亚斯依然皱着眉,他心里知道女儿说的并没有错,但是他还是感觉有些不好受,明明是自己的女儿,却不以德国为家,在这二十来年中,他的女儿已经被烙上了英国的印记,并且不可改变了。
他怨凯伊,怨她的自私自利和自作主张,可是怨也没有用了,这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了,他的女儿,大概是不可能回到德国,回到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定居了。
阿格莱亚感受到了父亲的失落和难受,她将头放在伊莱亚斯的膝上,安慰道:“爸爸,别这样嘛,就算是英国生活,我也依然是你的女儿不是吗?我爱你,爸爸,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只要有时间,我和汤姆会常常回来看你的。至于家业,我想,你和弗莉达阿姨其实可以再要个孩子嘛。”
伊莱亚斯本来还听得挺感动,但一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哭笑不得地弹了弹女孩的额头,好气又好笑地数落道:“胡说什么呢?!我们都多大了!”
阿格莱亚捂着被弹得微微发红的额头,嘟着嘴说:“有什么不可以嘛!爸爸,你今年还没满45岁呢,正值壮年,身体也一直很健康不是吗?弗莉达阿姨也才刚刚满40岁呢,虽然已经算是高龄产妇了,但也不是不可能嘛。我觉得,比起让我这个没有商业天赋的人来继承家业,还不如你再亲自培养一个继承人呢。”
阿格莱亚的话,让伊莱亚斯的心中微微一动,他沉思了一会儿后,开口道:“这个问题,你让我再考虑一下,不过不管你是否接管家业,这个晚宴,都是要举办的。你是我的女儿,我想让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你本该是天之骄女,而不应该顶着那样单薄的家世。”
看阿格莱亚似乎还想反驳,他又说道:“莱亚,你乖些,听我的话。这个世道其实再现实不过了,你现在虽然是一个名气挺大的明星了,但在真正的手握钱权的人的眼里,你其实算不上什么,只靠名气并不能保护你自己不受伤害。但如果他们知道你来自里希特霍芬家族,你并不是没有后盾的,他们就不会毫无顾忌地欺负你了。”
虽然觉得伊莱亚斯这番话有些夸张了,但是阿格莱亚依然体谅了父亲想保护和补偿自己的心意,所以她也就没有再出言反驳了。
她对伊莱亚斯微笑起来,乖巧地说道:“好,爸爸,就听你的吧,我们举行晚宴吧。”伊莱亚斯满意地摸摸女孩的脸颊,眼里满满都是慈爱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最近一周左右,某北应该可以维持正常更新了,不过到了十多号的样子,我又要开始忙碌了,因为要准备论文答辩的事情了。nywy,就算开始准备论文答辩,我也会尽量保持更新的,这一点,还请大家相信某北。
还要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对某北的诸多理解。写文和看文,是双向的事情,有时候作者的行文态度,是会受到读者亲们的影响的。
正因为大家给了我这样多的支持和鼓励,我才会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尽心尽力地写好这篇文,因为我会觉得,如果我不拿出最大的诚意对待这篇文,就对不起大家的善待。
下次更新,周四晚上九点左右。
照例附上福利图,话说发觉抖森先森的黑白照,似乎比彩照更有感觉的说:
【注1】:这里之所以说好几个奖项,是指抖森先森三月份获得的南岸天空艺术奖的时代突破奖,以及在四月份的mtv电影大奖上获得的最佳反派和最佳打斗场景奖。
【注2】:迈巴赫,德国奔驰旗下的豪华车,曾经在1921年到1940年间活跃于欧洲地区的德国超豪华汽车品牌与制造厂,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迈巴赫恐怕早已成为与劳斯莱斯齐名的世界顶级豪华车。在1997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东京车展会场中展出一辆以mybch为名的概念性超豪华四门轿车,正式让这个德国汽车品牌在销声匿迹多年后再次复活。但是由于市场业绩不佳,迈巴赫系列轿车已于2013年全面停产。
【注3】:关于德国交通情况和驾驶情况,俱来自于网上资料,并非杜撰。而抖森先森之所以会感慨德国高速公路是司机的天堂,是因为英国的不少高速公路是收费且限速的。不过英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的历史不如中国长,直至2003年12月,英国第一条收费公路m6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后,英国高速才开始收费。
【注4】:金发碧眼,的确是日耳曼民族的比较典型的特征,于是乃们就知道我的另一个伏笔放在了那里了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世事无绝对,并非所有日耳曼人都是金发碧眼的。
【注5】:关于矢车菊成为德国国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闻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亲路易斯王后,在一次内战中被迫离开柏林。在逃难途中,车子坏了,她和两个孩子停在路边等待之时,发现路边盛开着蓝色的矢车菊,她就用这种花编成花环,戴在年仅九岁的威廉胸前。后来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爱矢车菊,并认为它是吉祥之花。
【注6】:达利,即是指萨尔瓦多·达利,他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前期的作品多显得荒诞而怪异,到了他中年的时候,作品里比较多的出现了宗教和科学的影子,他这一时期的也被视作是他的“经典时期”。大家对于达利,可能最熟悉的就是他的那副《记忆的永恒》了,这幅画我记得貌似中学的美术课本上都出现过:
文中提到的达利的《花瓶里的矢车菊》,在某北看来,绝对是他少有的正常的画作了。这个所谓正常呢,也就是说他的这幅画是比较写实的,没有经过艺术化的扭曲和变形。附上这幅画的图:
更多关于达利的作品,某北附上一个链接,有感兴趣的孩子,可以点进去看一下。某北对达利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看不懂啊表示╮(╯▽╰)╭,我比较喜欢莫奈。达利画作组图
【注7】:阿拉伯马,原产阿拉伯半岛,属乘用型品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马种,毛色主要为青色,骝毛、栗毛次之,黑毛少见,在头和四肢下部常有白彰。它们气质敏锐而温顺,易于调教,拥有传奇般的耐力,在各种长距离骑乘的领域表现举世无双。
英国纯血马,原产地为英国,是最佳的赛马品种,骨骼细,腱的附着点突出,肌肉呈长条状隆起,四肢的杠杆长的有力,关节和腱的轮廓明显,它们的一切组织、器官、系统乃至体液内分泌等生化反应类型都好象是专为竞速而生成。速度很快,但不善于长距离赛跑。
【注8】:马一般在三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上鞍训练,在五岁以后,身体已完全成熟,相当于人类的青年时期,七、八到十几岁的马可说是最成熟稳健的马。
【注9】:关于德国是一个马术大国,是大家普遍认证了的。自1912年以来,德国骑手在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奥运会马术比赛*获得84枚奖牌,其中39枚金牌、20枚银牌和25枚铜牌。在历届世界马术锦标赛上,德国运动员们共计为德国赢得205枚奖牌(85金60银60铜)。在欧洲锦标赛上,德国马术运动员更是成就惊人,共获得942枚奖牌(401金299银242铜)。由此可见,马术运动可能是德国最成功的体育项目。
第四十六章 晚宴
在得到了阿格莱亚的同意后,伊莱亚斯很快就令人着手准备晚宴的相关事宜,整个城堡上上下下似乎显得格外高兴,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晚宴倾注了相当大的热情。
这日下午,短暂的休憩过后,汤姆又兴致勃勃地去了马场,他本来想叫着阿格莱亚一起的,但是女孩觉得有些困顿,便没有同行,而是留在了家里,和弗莉达作伴。
对于最近城堡中这种反常的热情,阿格莱亚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她不明白一个晚宴,怎么就令得整个城堡里的人都如此兴奋。
弗莉达坐在会客室里的四脚雕花枣红色大木桌前,一边写着请帖,一边为阿格莱亚解惑,她笑着说:“他们当然高兴了,你知道吗,我们已经十多年都没有举办过晚宴了。上次举办晚宴的时候,还是替班杰明【注1】庆祝一岁生日的时候呢。可惜……”
弗莉达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并没有再说下去,而阿格莱亚也明白了弗莉达沉默的原因。她体贴地不去追问,只是伸手,握住了弗莉达空着的那只手,稍稍用力地捏了捏,借此传达自己的安慰和陪伴。
班杰明就是弗莉达那个早夭的儿子,他在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所以他的生日宴会,也只来得及举办了一次。
弗莉达给阿格莱亚看过班杰明的照片,照片上的班杰明,长着一双漂亮灵动的茶色大眼睛,不长不短的金发稍稍打着卷,被拍到的时候,他正侧躺在床上,含着自己的大拇指,笑得天真无邪。
任何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会被这个天使一般的孩子所打动,他是这么可爱而幼小,这么天真而烂漫,他本可以拥有一个衣食无忧的人生,以及一双爱之甚深的父母,可惜,这个孩子却早早地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没有人会比阿格莱亚更明白失去一个至关重要的亲人,会是什么感受了,那种痛,是刻在你的灵魂上的,它不会消亡,只会沉寂。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走出悲痛的笼罩,但时不时的,当你被一些熟悉的情景所触动时,你又会感到内心一紧。
在这大半个月的相处中,阿格莱亚和弗莉达之间已经很和睦了,当然,还说不上是情同母子的,毕竟,阿格莱亚有过玛丽莎了,弗莉达也有过班杰明了,她们内心中相应的位置早就满员了,容不下其他人的入侵。
不过,虽说距离母子之情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阿格莱亚跟弗莉达的关系,也算得上是温馨了,弗莉达跟玛丽莎有些相似之处——她们都擅长音乐,都性格温柔,也都举止优雅,这让阿格莱亚倍感亲切。
而同样的,从小受到玛丽莎的耳濡目染长大的阿格莱亚,言谈举止里都自有一种从容的风韵,也让弗莉达颇为欣赏。
看着眉宇间隐含愁绪的弗莉达,阿格莱亚有些不忍,她适时地出声,转移话题道:“哦,对了,弗莉达阿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印制请帖,而要一封封地写呢?”
她这一打岔,弗莉达也就放下了心里那点忧伤,回答道:“你爸爸非常重视这次的晚宴,这可是你在巴伐利亚交际圈的第一次亮相啊。这次邀请的全都是跟我们家族有密切合作的世家,其中有几个和我们家族的交往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魏玛共和国【注2】时期了,为了表示我们最大的诚意,这些请帖,都应该手写。对了,他还请了媒体来呢,说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他的女儿。”
阿格莱亚闻言,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好笑,拿起一张弗莉达写好的请帖,细细看了起来。请帖比普通信封略小,素白的封面上压印出了几朵立体的花型纹饰,右下角一行花体的小字,印着“einldung”【注3】,看起来素雅大方。
她又看了看请帖内的内容后,提议道:“弗莉达阿姨,这么多请帖你得写到什么时候去啊?不如我帮你吧。”
弗莉达想了想,先找出了一张纸,让阿格莱亚试着写了几句,看过后发现女孩的字也整齐好看,便欣然应允了,于是阿格莱亚便照着弗莉达的样本,用德文一张张地写起了请帖来。
到了傍晚,当骑马归来的汤姆和忙完回家的伊莱亚斯一起进门的时候,两位女士才终于写完了所有的请帖,两位男士也各自走近,落坐在自家女人的身边。
外面似乎下了雨,阿格莱亚扭头,看到汤姆的头发,和他身上的浅灰色针织外套的肩部,都是*的,忙轻推了他的肩两下,劝道:“汤姆,你快上去把衣服换了吧,当心着凉。”
汤姆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请帖上的德文,闻言只是说:“没事儿,就是点小雨,没什么问题的,我身体好着呢!”
阿格莱亚不以为然地横他一眼,说:“是吗?那是谁因为大冬天的在大街上四处闲逛生了病来着?又是谁忙起来就不顾身体,结果差点在医院里过圣诞节的来着?”
虽没指名道姓,但是个中意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汤姆哂笑了两下,略有些心虚地讨好道:“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阿格莱亚看了他一会儿,也撑不住笑了,牵着他起身,说道:“还有一会儿才会吃晚饭呢,你今天骑了这么久的马,铁定也出了身汗吧,去洗个澡吧,我给你拿换洗衣服。”
见汤姆点了头,她才侧身面对着伊莱亚斯和弗莉达,说:“爸爸,弗莉达阿姨,我们先上去了,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下来。”
伊莱亚斯和弗莉达笑着颔首,阿格莱亚才跟汤姆一起离开了会客室。看着这对情侣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弗莉达才笑言:“这两个孩子,感情还真是好,从汤姆一进门,阿格莱亚的注意力就被他分走了,你看看他们说话的模样,就像是谁也插不进嘴一样。”
伊莱亚斯也笑了,他说:“看着他们是在认真地交往,感情也这么稳定,我就放心了。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把恋爱当成了一种消遣和游戏,完全没有一点责任感,我是看不上眼的。”
虽出生并成长在20世纪,但在伊莱亚斯的骨子里,还是秉承着一种旧时德国绅士的严谨的,他认为如果双方要建立一种感情关系,那么就需要对这段关系负责。
这并不是非让你永不离弃,但至少在交往的过程中,在感情还存在的时候,应该忠于彼此,忠于这段感情。
在最开始的时候,伊莱亚斯在心里,其实隐隐地并不看好汤姆和阿格莱亚的恋情,在他看来,两人的年龄相差甚大,年纪相对较大的汤姆,在相处中或许会处处占据强势地位。
然而真的见到他们的相处方式后,伊莱亚斯就放下了心中的忧虑,汤姆虽然大阿格莱亚十多岁,但是他跟阿格莱亚相处的时候却并没有处处占据着主导地位,他很尊重阿格莱亚【注4】,同样的,阿格莱亚也会对汤姆悉心照顾,他们的关系是对等的。
弗莉达玩笑道:“老爷,你说他俩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很快就要步入教堂了啊?”伊莱亚斯的脸色顿时一黑,板着脸道:“这不行,我不同意!莱亚这才多大啊,不急着结婚!再说了,我只是同意他们交往,并没有认同他们结婚!要做我的女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与此同时,正在楼上房间的浴室里洗澡的汤姆,忽的鼻子一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阿格莱亚正在他房内帮他找换洗衣物,听到动静就问:“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把水调热些吧,待会儿我再给你煮些姜茶喝吧。”【注5】汤姆应了一声,乖乖调高了水温。
阿格莱亚第一次知道,要举办一个的晚宴,也可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确认宾客名单、派发请帖,设计会场,到选择花饰、安排乐队和确定菜单等等,其步骤之多,让过惯了简单生活的阿格莱亚大感惊讶。
弗莉达是一个完美的贵妇,小到一束鲜花的造型,大到整个会场的设计和菜色搭配,人员的调度安排,她统统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
阿格莱亚在佩服她的同时,也深感贵妇果然也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担得起的,比如像她这样并不擅长运筹帷幄的人。
随着晚宴的准备工作一点点地进行,晚宴的日期也在逐渐逼近,终于,在经过了快一周多的精心准备后,这场由城堡内上上下下精心准备的宴会,就在乐团的伴奏中拉开了帷幕。
卧室里,阿格莱亚正在弗莉达的帮助下做着最后的装扮准备,她坐在梳妆台前,一头长发已被盘起,脸上画着淡妆,身上穿着一袭米白色的半袖礼服,礼服看上去充满了18世纪的巴伐利亚风情。
礼服的露肩设计凸显出女孩性感的锁骨,袖口用蕾丝做成喇叭袖的造型,上身满是精美的刺绣,间或坠以一两颗宝石和珍珠,下连着的双层蕾丝的裙摆,内衬白色的细纱,显得蓬松而不夸张。【注6】
弗莉达仔细端详了镜中的女孩,侧身对佣人吩咐了一句,佣人快步退下,不多时,就捧着一个酒红色的天鹅绒盒子回来了。
弗莉达接过那个盒子,走到阿格莱亚身边,把盒子放在梳妆台上,打开来,并从里面取出一条钻石嵌蓝宝石的项链。【注7】
她亲手将项链戴在女孩的脖子上,又退后一步看了看镜中的女孩,终于满意地说:“嗯,这样就分毫不差了,很漂亮。这条项链果然还是年轻小姑娘戴着更好看,这条项链就交给你了,这还是你的奶奶爱德拉留给我的呢。”
阿格莱亚一惊,忙说这项链太贵重了,自己受之不起,但即便她再三婉言推辞,弗莉达的态度却依然很坚持。
她说道:“好孩子,收下吧,当初爱德拉还跟我说过,这条项链要一代代地传下去的呢,把它交到你的手上,再适合不过了。好好收受着吧,将来要是你有女儿了,就把这项链传下去吧。”
阿格莱亚闻言,顿时羞红了脸,垂下头来再不反驳。
打扮完毕,也到了她们出场的时候了,弗莉达和阿格莱亚相携着步入了宴会厅,走向了并肩站着的汤姆和伊莱亚斯。
高度几乎不相上下的两人,穿着颜色相近的三件套的西装,正在同几位来宾说着什么。两位男士,将款式相似的西服穿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汤姆规规矩矩地扣上了西装的扣子,修身的设计愈加显得他潇洒俊逸。
而伊莱亚斯将外套敞开,内里的同色小马甲绷得紧紧的,露出了金色的怀表链,再加上他严谨而克制的站姿,可以说是气场十足。谈话间隙,他从余光里看到了走过来的弗莉达和阿格莱亚,就停下了交谈,对着她们露出了微笑。
阿格莱亚在巴伐利亚社交圈的第一次亮相,可以说是成功和惊艳的,盛装打扮的女孩看起来容光焕发、尽态极妍,她态度从容,矜持稳重,又温柔可亲。
她的德语并不流利,所以话说得不多,但从她的只言片语里,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和体贴。等到伊莱亚斯正式的介绍阿格莱亚的身份时,更是让宴会厅内的人大受震惊。
很多在场的人都认出了她就是当下欧美乐坛大受追捧的英国歌手阿格莱亚·多纳泰拉,但是他们这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女孩,竟然来自里希特霍芬家族。
宾客们怔愣了,媒体也疯狂了,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阿格莱亚的眼前立刻亮如白昼,若不是伊莱亚斯立马派佣人们前来制止,阿格莱亚都感觉自己快要短暂失明了。
一起享用完精心准备的晚餐后,一整个晚上,阿格莱亚和汤姆都手执酒杯,陪着伊莱亚斯夫妻俩,周旋于各宾客之中。
汤姆倒还算适应,毕竟他也曾有过类似的晚宴经历,且他德语比阿格莱亚说得好些,也能不时地插句话,有来有往的也不算无聊。
但阿格莱亚本就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性格,她的交际圈一直不算广,也不热衷于主动结交朋友,这样的场面,她还是第一次面对,再加上周围人说的又不是她所熟悉的英语或法语,为了不给自家爸爸丢面子,她一直是强打着精神在应付。
好不容易,终于挨到了宾客散去,阿格莱亚和汤姆陪着伊莱亚斯夫妻俩送走了最后一个宾客,才终于松了口气。
因阿格莱亚把手包忘在了宴会厅,所以她和汤姆又折返了回去,而同样忙碌了一晚的伊莱亚斯和弗莉达,则先行返回房间休息了。
刚刚还宾客满堂,衣香鬓影的宴会厅,现在总算是恢复了沉静,佣人们在正在有条不紊地收拾着餐桌和会场,阿格莱亚在自己的座椅上找到了手包,抬头时,又恰好看到一个佣人正准备将一碟还没被动过的黑森林蛋糕【注8】撤走。
被整晚的人际交往耗空了体力的阿格莱亚赶忙叫住了那个佣人,救下了那碟蛋糕,那个佣人笑了笑,递给阿格莱亚一个干净的小勺子,便端着其他东西离开了。
汤姆看得好笑,揽上女孩的肩,问道:“drling,饿啦?”阿格莱亚点头如捣蒜,汤姆笑着说:“那好吧,咱们去那边的露台上休息会儿,把这个蛋糕吃完再上楼吧。”
与宴会厅相连的大露台上,在灯下,汤姆和阿格莱亚坐在铁质的双人秋千上休息,他解下了领带,松开了西装的扣子,她也打散了头发,脱掉了高跟鞋。
她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碟蛋糕,偶尔跟汤姆说几句话,在那分分合合的唇齿间,汤姆因为看到了她粉色的舌尖。
那一点时隐时现的粉色,就像羽毛一样搔在汤姆心里,勾得他有点心痒痒,他开口,用有些低的声音问道:“好吃吗?”
女孩笑眯眯地点头,用勺子挖了一勺蛋糕,献宝一样举到汤姆嘴边,说:“嗯,你尝尝。”他却没有接,而是握住她举着勺子的手,轻轻调转方向,把勺子送进了女孩的嘴里,趁着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倾身吻了上去。
她的口里有巧克力、奶油和樱桃酒的味道,甜美的不可思议,半晌,那双紧紧密合的唇才终于分离,女孩的脸上漫起飞红,被灯光一照更显娇俏可人。
他抹了抹嘴角上在亲吻而不小心蹭到时的巧克力,笑得颇得意,别有意味地说:“果然很好吃。”也不知道是在赞那蛋糕,还是在说她。
作者有话要说:纠结到死,那个该死的供电局,又不通知就停电,一停就停了十多二十个小时,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都还没有来电,结果耽误了我的正常更新。
今天又在学校耗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办妥了事情。某北的论文也终于改完了,查重也过关了,也算是放下了一件事,下一步就是答辩了。
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为了弥补大家,在结尾送上了大粉红哦,撒花~\(≧▽≦)/~
下次更新,明晚9点半左右。
另附上抖森先森的帅气的图图:
【注1】:班杰明(benjmin),源于希伯来语,意为“最喜爱的儿子”。
【注2】:魏玛共和国,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注3】:“einldung”,即是“请帖”的德文。附( 真爱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