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感悟旧事的笔记 > 感悟旧事的笔记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即返回石华,叮嘱我回去后不要顾及工作,把家里的事安排好。乡/党委的同志为我准备好一辆已有些破旧的吉普车,径直把我送到60多公里外的余州车站。

    吉普车沿着弯曲狭窄的乡间道路,艰难地向前行进。年久失修的车蓬,已遮挡不住旷野里肆虐的风雨,车厢内外同样雨水涟涟;陈旧的车辆,已经受不住乡村间道路的颠簸,发动机几度熄火停止蜗行。一路泥泞、一路风雨,我心里既担心又焦灼,赶到余州车站时,早已分不清身上流淌的哪是雨水哪是汗水。

    我急匆匆进站买好车票,半小时后便登上过路的返回列车,因没有座位只好站到目的地。到达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多钟。打开家门,家里仍被李萍收拾得井井有条,好像根本就没发生过什么事情,我只见到李萍留给我的便条,简单地告诉我大致情况和她的去向。

    翌日清晨,我立即赶往医院向医生了解全部情况,医生负责任地对我说,你尽管放心,这种病例我们经常遇见,相信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力保产妇孩子双双平安。听到这些话,我放心了许多,又对李萍说了不少安慰的话,才折回家中继续做好相应的准备事宜。

    李萍在医院待产已经两天多时间。我心里有些暗暗地责怪孩子,怎么这么淘气,也不体谅你妈妈,硬是不肯早些和我们见面!李萍入院的第三天上午,医生在照例查完病房后,将近中午时分,主管医生把我叫到一边,认真地对我说,李萍患有妊娠中毒症,几天来血压持续偏高,若不及时采取剖腹产手术,可能导致意外性体内血管破裂,且产妇和孩子都将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几位医生分析研究后,今天下午就必须采取剖腹产手术。我听完后,连续几次问自己究竟该怎么办?千钧一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经过短暂思考,我向医生问清事情的缘由和将要产生的后果,耐心听他们讲述手术的过程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当机立断地向医生们表示,一切服从医院的安排。尔后,按照医生指点,我在手术单上签字并办好相关手续后,李萍随即被推进手术室,等待做剖腹产手术。

    第一节 婚姻凝结新生命(3)

    ( )第一节婚姻凝结新生命(3)

    母亲和岳母,哥哥和嫂子们闻讯后,陆续赶到医院。我们在手术室门外静静地等待,凝神屏气、悄然无声,仿佛是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时刻。等待中,既牵挂李萍的手术进展情况,又为将要迎来新的生命而欣喜万分。幸运的是,李萍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

    1985年10月17日16时整。随着一声清脆的哭声从手术室传出,孩子按捺不住在妈妈体内的寂寞,再也不愿意体验在妈妈腹中受到的呵护和温暖,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顿时,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舒展眉头,露出喜悦的神色。我喃喃自语地说道:这孩子降临人间,从此将踏上自己生命的漫漫征程,开始迎接人生的阳光和雨露、风霜和雨雪。

    稍过片刻后,护士喜盈盈地把孩子抱出手术室,笑容可掬地对我说,恭喜你得了个千金,当爸爸了!我则非常友好地向参加这次手术的医生和护士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因李萍施行的是剖腹手术,必须留在医院观察几天,以防发生意外情况。几天后,李萍和女儿顺利出院回家。家里增添了个小生命,原来正常的家庭生活节奏即刻被打乱,一切都得服从和服务于女儿的到来,不得不重新调整家庭生活节奏。除此以外,眼前的当务之急,是为女儿起名字。这是一件重要事项。我作为当父亲的人,当然是责无旁贷,而且必须尽心尽责。

    为女儿起名字,当爷爷的自告奋勇。早在女儿出世之前,父亲就对我说,我考虑,孩子起名叫蔡轶群,这个名字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适用,让孩子记住自己将来要做个有才干、有能力的人,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出类拔萃者;|||||||乳|名就叫欢欢,意思是让欢乐伴随孩子一生。父亲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进轨迹,为孩子所起名字的意图显而易见,涵盖他对孙辈寄予的殷切希望、对传承优良家风的无限期待。

    女儿的外婆,是三十年代江苏省名牌中学之一的扬州中学初中毕业生。外婆自七十年代末退休后的10多年来,读书习字是她的最大嗜好。女儿出生前,我和李萍曾把为孩子起名的事交给她完成。她像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只要空闲就苦思冥想,先后为孩子起过几个名字供我们选用。经过反复比较,她在确定其中两个自己满意的名字后,对我们说,如是男孩,就叫蔡拓,寓意人生要不断开拓进取;如是女孩,就叫蔡萌,寓意人生要不断启蒙新知。

    在我们为迎接孩子的到来而忙碌时,父亲和岳母都告诉我自己为孩子起的名字。经反复斟酌后,我们认为,他们起的这几个名字的意境深远悠长,富有新意。或是希望孩子不断拓展自己的前程,敢于超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懈怠;或是希望孩子不断萌发新知,勇于创造美好的人生。究竟是否选用或选用其中哪个,我们始终举棋不定,期望能够突发灵感,起出更好的名字。我们绞尽脑汁、左思右想好些日子,为孩子起名字的事终究还是犹豫不决。

    那天夜里,我起床喂过女儿牛奶、换过尿布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不断思考着:想到在今后的日子,自己应怎样肩负起培养和教育女儿的责任,不愧为人父;想到未来对女儿这一代人的基本要求,自己应从何处做起,随即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为女儿起名字的事。

    第一节 婚姻凝结新生命(4)

    ( )第一节婚姻凝结新生命(4)

    我的看法,长辈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含意深刻且颇具美感,但总觉得有些通俗,显得有些趋于大众化。如果能以父母对孩子寄托的所有希望为出发点、以选择含意深、常用字、笔划少、读音奇、易解释、并且不多见(别人姓名很少用的字)的字为落脚点,所起的名字肯定能避免与绝大多数人雷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的理解,从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角度看,把孩子培养和锤炼成为复合型、实干型、多才多艺型人才,就是希望孩子们具有真才实学或多种才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创新本领。我想,如果以此为女儿起名的主旨,或许能较好体现时代气息和家庭希望。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直至东方报晓时分,我这个愚者想着、想着,终于在忽然间迸发出灵感:就为女儿起名为含多!“含”字的释义为包含,具有一定的容纳感,涵盖我们希望女儿具备多才多艺、多种才干的愿望;“多”字的释义为量多,具有一定的深厚感,涵盖我们希望女儿能够终生自勉自励、勤奋向上的愿望。从字面上看,“含”和“多”这两个字,既完整体现我们对女儿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而不懈追求的期待,又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深刻清晰、浑然一体,完美无缺地表达我们对女儿的寄托的希望。|||||||乳|名就叫“多多”。

    清晨,李萍醒来后,我向她讲起为女儿起名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她竟喜出望外地连声说,这个名字很不错,含多两个字大家都认识,在姓名中用得较少,读音也不拗口;饱含我们对她的期望,能促使她时刻鞭策自己,女儿将来要是能成为出众的人,签起名来笔划又少,简捷方便。可算得上几者均皆备。

    其实,父亲和岳母为女儿起的名字,何尝不是完整体现我们的这些想法?大概是因由我自己起的名字才算是真!到此为止,女儿的名字就这样被定为蔡含多。值得提及的是,这个名字至今还没遇到相同者。在国际互联网搜索后,所有信息也仅关于蔡含多她自己。

    李萍和多多出院后先是住在母亲那里,尔后到岳母处调养和休息。两位母亲都对她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尤其是李萍在剖腹产后需要休养,开始的一个月左右时间,我主动承担晚上至次日凌晨照顾多多的任务。因多多太小,单独把她放在摇篮里睡,我们实在不放心;和李萍同睡,她实在吃不消多多夜里闹腾,为保证李萍的休息时间,只好由我每天夜里来照顾多多。这样,既可减轻母亲担负的劳顿,又可让李萍得到充分休息,及早恢复身体原态。

    时值深秋季节,我每天夜间都要起床好几次,不是喂牛奶就是换尿布,又担心自己睡的太沉,生怕多多出现什么意外,提心掉胆、担惊受怕,整夜都不敢睡个囫囵觉。

    或许是因天性的使然,或许是因在隐约听到我的心脏跳动后产生安全感,多多只在把头枕在我覆盖着厚毛巾的左臂上时,才能安静香甜地入睡。几十天来,我的左肩露在外面受到深秋“寒气”的侵袭,由此得了肩周炎。这么多年来,每到阴雨天就酸痛难忍且久治不愈。我时常忍受着疼痛的扰乱,心里却怀有难以言状的满足,时常自嘲:这也应该算是“月子病”。

    因我们双方父母年老力衰,精力不济,没能耐帮助我们照应多多,结束在双方父母家短暂居住的日子后,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李萍则休假在家,专司多多的喂养和冷暖。我们原来就不算大的房间,摆满多多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触目可见的尿布,真好似跨进“破烂行”。每天固定不变的繁杂程序,真是忙乱至极。

    第一节 婚姻凝结新生命(5)

    ( )第一节婚姻凝结新生命(5)

    清晨起床后,我得先取回牛奶、买好当天的荤素食品,才能匆忙赶去上班;晚上回家后,忙着洗尿布、做好有关多多的家务活。李萍为多多的健康生长付出无数心血。那段时间,每天得为她换洗尿布,定时给她喂奶、喂食、喂水,不时地体验她的冷暖,关注她的健康状况,生怕因我们的掉以轻心、闪失大意,给多多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必要的周折。

    多多这孩子还真的是不够让人省心,并不乖巧,调皮好动,这给我们精心照料她增加较大难度。特别是在我出差离家期间,李萍单独照料多多还要操持家务,尽心竭力、倍尝辛苦,每天都感到疲劳不堪。我所记得的几件事例,从这些侧面即可窥测到我们经历的甘苦。

    婴儿期时,1985年12月的某个深夜,我出差镇江市后返家。进门时,动作发出的声音吵醒正在熟睡中的多多。大约是因几天没见又突然见到我,她目不转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我观望并挣脱棉被,好象是以此欢迎我归来。当时,李萍没在意、我也没发觉她已把手脚伸出棉被外,多多因此受冻而生病,又得赶紧带她到医院诊治。我深夜返家,却给我们带来意外麻烦。

    多多稍稍长大后,周围邻居家的孩子们午休时,她偏偏不肯睡觉,闹腾得让人不安;她要睡觉时,别的孩子醒后在外面玩耍,她又嫌吵,还是让人不得安宁。外婆的眼力不济,喂水时她要是不想喝,总是摇头晃脑,让眼力不济的外婆找不到她的嘴,好像是在故意和外婆捉谜藏。和我玩耍时,我经常被她摘下眼睛当玩具,如硬从她手中拿回来,她就哭闹不休。

    临近6个月,多多学会爬行后,从此就再没安稳过,她时常躲在床底下,任其左呼右唤都不予理睬,找不到她时急得我们团团转。近9个月时,多多学会蹒跚迈路,看到家具等物品就往上爬,弄得我们时刻看着她不敢走神,奶奶经常来看望她们母女,也为她的安全不敢等闲视之、漫不经心,时刻保持警惕。

    李萍假期结束后,邻居吴奶奶曾帮助我们照料多多至2周岁,她见到吴爷爷心爱的鸽子,非要把鸽子捏在手里玩的气息奄奄才肯松手,多多还把尿湿的尿布藏在枕头底下,让吴奶奶怎么也想不到在哪儿能找到。吴奶奶见她那副调皮的憨态、那些稚嫩的动作,从心底里喜欢却又奈何不得,这个调皮又可爱的孩子。

    此后,在奶奶家的日子里,只要奶奶稍不留神,她就闪出门外,在道里来回摸爬,弄得满身灰尘一副脏兮兮的样子;老是喜欢学大人动作触摸电插头、煤气阀和热水瓶,总让奶奶处处担心受怕。在外婆家,似乎已力撼山河的多多,竟然能把大木质澡盆从东房挪到西房,把米缸里的米倒出来,再一粒一粒地拾进缸里,这些都足以使外婆费心劳神,对她也是无可奈何。

    多多略微懂事时,我们经常带她去公园游玩,她每次都是到处乱跑乱钻,简直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全然不管眼前陡峭的小路和荡漾的水面;为她照相时,非要抓住照相机的镜头不放,根本没法拍照。平时,无论我们白天多么劳累,多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缠着我们讲那些她根本听不懂其中含意的故事,边讲故事还要边为她挠痒痒,只有这样才肯慢慢入睡。等她睡着以后,我们早已精疲力竭,不免总产生些些埋怨情绪,这孩子怎么如此让人费心劳碌!

    我们紧张忙碌、苦乐相间地度过将近3年时间,从刚开始不适应生活节奏的突然变化,到能从容应对多多带给我们的各种考验,随心自如地安排家庭生活,走过一段艰难路程。同时,也使我们充分体验身为父母的幸福。

    眼瞅着多多渐渐长大,能听懂我们对她说的些简单的话,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知道有事要告诉我们,也知道玩耍和调皮。我们为多多健康成长感到欣慰,又为她如此让人费神操劳感到茫然,更为多多的到来,为我们的生命增添绚丽色彩而凫趋雀跃、豪情逸致。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1)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1)

    教育家们说,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各异,但都有属于孩子的智慧天堂。我们若不能发现这座天堂,表明自己缺少睿智的眼睛。因此,针对不同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真正做到因人而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教育界久议不衰的话题,也是家长们热切期盼子女成|人成才的根本。

    我认为,善于发现、敏锐捕捉、充分挖掘孩子的性格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培植和光大,应是家长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培养孩子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在我们看来,多多调皮好动、不受拘束的天性迥异于其他同龄孩子。如此这般的女儿,如何把她培养成|人、将来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将是我和李萍长期面临的任务。我首先想到的是,尽最大努力,让多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置身优良学习环境,接受优秀老师的培养教育,力求使她能够赢在人生起跑线上。为此,我们最初遇到的择校考验,是让多多究竟上哪家幼儿园。

    1988年8月,正值火伞高张、酷热难当的盛夏季节。当时,往昔素有“火炉”之称的石华市,连续多日骄阳似火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伴随地面蒸腾的热浪,使人感到暑气连天,就如同走近熔炉一般,置身火山口的感觉挥之不去。

    当年,多多还不到石华市规定的上幼儿园年龄。往后的日子,如把多多放在家里不仅没人照料,而且良好的行为和语言习惯难以养成;如把她送到幼儿园,实足年龄不到3周岁,哪家幼儿园愿意接收呢?我们踌躇再三后,最终决定竭尽全力、四面出击,冒酷暑、踏热浪,不顾汗流浃背,连续多日奔波劳碌,为她选择石华市教育和保育条件较好的幼儿园而奋战。

    为解决职工子女按时入学问题,单位工会联系好机关自办的幼儿园,并发给我多多当年登记进入幼儿园的表格。我略加思索后,迅速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登记表上交后,我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过多关注多多的入学年龄问题,这所幼儿园是否愿意接受呢?几天后,幼儿园将签署“同意入园”意见的表格退给我,我悬着的心总算落地。欣喜之余,李萍提醒我抓紧时间到幼儿园去暗访,了解其教育和保育情况如何,多多在那里能否受到应有的教育,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李萍的话说得有道理。于是,我细致入微地对这所幼儿园办学条件进行考察,又走访几位幼儿家长后,结果使我大失所望,感到这所幼儿园多方面的办学情况并不理想。

    海苏省省级机关自办的幼儿园,仅是为方便干部职工的孩子入园,没有考虑到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只要有老师照料就行,根本没想到幼儿园是孩子开发智力、初学语言、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初场所。我们认为,当今社会重视人才培养,采取多种办法、不惜任何代价,从小抓起甚至从“胎教”开始,我们切不能闻之无动于衷。苦思冥想后,我决定放弃这所幼儿园,另辟蹊径,为多多选择教育质量和保育水平都较高的幼儿园,提高她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

    另行选择幼儿园的难度可想而知。正当我进退维谷时,海苏省教育厅的老张朋友乐意助我一臂之力。老张的夫人是石华市长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园长。当时,这所幼儿园是石华市在海苏省的7所优质幼儿园之一。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2)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2)

    凭借和老张朋友的友情,我兴致勃勃地赶到幼儿园找到他的夫人王园长。我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王园长热情又面带难色地接待了我。她婉转地表示,孩子的年龄离入园要求只差几十天可以忽略,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每位幼儿家长一视同仁,凡入园孩子的家长,应为幼儿园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否则,我难以向上级交代。

    我丝毫不敢失去良机,紧接着问王园长具体该怎么做?王园长干脆爽快地对我说,我们幼儿园正在搞基本建设,你就为我们买3―4吨平价钢材。我对此不敢怠慢,立即答应下来,为多多能顺利入园,只求不要节外生枝。到家后,我把全部情况告诉李萍。我们决定,要不遗余力地完成买钢材任务,保证多多能顺利入园。

    当年,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过热期,投资增长幅度迅猛,包括钢材在内的多种生产资料普遍紧缺、价格上涨,尤其是建房用钢材价格已上扬到每吨近5000元,与国家指导价相差近8倍。能否买到非常紧俏的平价钢材,直接关系到多多能否进入这所幼儿园。我赶紧托亲靠友,使尽浑身解数,几天后,终于把购买5吨平价钢材的批条送到王园长手上。

    她喜出望外,没想到我送来购买5吨平价钢材的计划,喜笑颜开地把入园登记表递给我,我当即就填好交给她。至此,多多上这所幼儿园的事,总算水到渠成、尘埃落定。回家后,我望着尚不明事理的多多,不禁自鸣得意:多多,就要把你送进幼儿园,给你上紧箍咒了!

    新学期开学的那天早晨,我们把多多送到幼儿园。到达目的地,她立刻被装扮得五彩缤纷的幼儿园吸引住,好像发现什么新大陆,居然丝毫不感到陌生,对崭新的生活环境充满新奇。她看到活动场地里的玩具和器械,就毫不迟疑地独自玩耍起来,仿佛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站在旁边的老师们感到有些诧异。负责报到的老师担心多多会出什么意外,赶紧把她送到班上,关照她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别动,听老师话,不许到处乱跑。这番情景,与同时入园的其他孩子哭闹着非要跟家长回去、不肯自己待在幼儿园相比,多多应是个胆大而又不怯场的孩子。多多的幼儿园生活就这样拉开序幕。

    我和李萍原以为多多进入幼儿园后,除受到优良的早期教育、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外,因生活环境转换,或许对老师们产生惧怕感,行为受到约束,不像以往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出乎意料的是,多多在幼儿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推测与她的天性大相径庭。在多多进入幼儿园两个月内,老师们不断向我们讲述她的情况,以及不畏风怯雨的几个事例,我们深信,多多确是个胆大如斗的孩子。

    老师们对我们说,像多多这样的孩子,最关键的是,要用智慧的眼光审视,顺应她的天性发展,给予她科学引导,把不利因素转化为促进其进步的条件。多多在幼儿园期间取得的进步,首当归功于担任班主任的朱宇红老师。在幼儿教育领域和课堂教学中,她是勇于尝试、善于总结的赏识教育探索者。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3)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3)

    朱老师是海苏省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校时,学习过幼儿教育理论;毕业后,勤于把书本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懂得因人施教的重要性。朱老师教孩子学舞蹈、做游戏的动作,准确到位;教孩子学唱歌、朗诵儿歌,声情并茂;教孩子讲故事、背唐诗,绘声绘色。她那时的年龄在22岁左右,笑起来甜甜的酒窝和蔼可亲。她对班上的孩子具有亲和力,小朋友们很愿意和她亲近。全班30多个孩子,她能准确说出每个幼儿的特点。朱老师还是个爱生如子的老师。多多毕业临离开幼儿园的那天正好生病,胃口不香吃不下饭,朱老师就喂她吃完中饭。时值今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仍感动不已。

    开学不久,朱老师就发现多多活泼开朗、好动胆大的特点,并积极顺应多多的天性,给多多更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使她能够无所顾忌、放心托胆地在幼儿园生活。

    上课时,朱老师有意识地让多多发言,每次发言后,总免不了对她表扬或鼓励一番;让多多担任班长,经常由她带领班级的孩子做游戏,完成简单的班级管理事务;让多多单独给班级的小朋友复述教过的故事或背诵儿歌、唱歌、表演幼儿舞蹈。朱老师曾几次让多多代表幼儿园,到省市电视台和其他演出场合,参加“六一”国际儿童节歌舞汇演及其他幼儿表演活动;让多多和前来参观的外宾们联欢;安排多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她的各种兴趣爱好等。

    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和培养角度看,几年来,朱老师对多多的一系列有益引导、精心培育和严格要求,辅之于恰当的鼓励和肯定,为她长大后增强必胜的自信、养成不畏艰难的精神、提高人生自主能力,进而促使她形成如今遇事洞察明朗、举重若轻,凡事判断准确、独立自强,为事胆大心细、心手相应等优良品质,无疑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作用。

    教育家们常说,赞扬可使凡人成为天才,责难可使天才变为凡人。每个人的努力和成绩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渴望受到鼓励和表扬是人的天性。要想让孩子无论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有效捷径是,尽量多给孩子赞美和鼓励,少用或不用责难的语气对他们说话。往往切合实际的赞扬,能改变人的性格和命运。多多所在幼儿园的卫生老师杜晓明,深谙这些育人道理。

    杜老师对多多同样是关心倍至。她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早上在孩子们入园时,逐个朝小朋友口腔里喷药水。杜老师每天见到多多时总要逗她说几句话,在相互对话中,多多如存在语言表达中的毛病,她都当场给予纠正。她较多关注多多在幼儿园的情况,每当受到朱老师表扬后、外出表演归来时、带领同伴们玩耍过程中、料理班级简单事务前,她总是笑容可掬地夸奖、鼓励和指点多多;甚至连李萍给多多穿件新衣服,她也会赞美几句,和多多逗趣得乐。

    经观察,那几年,杜老师是多多最愿意亲近的人之一。在家里,如果我们对多多说话在哪方面不准确,她总是用杜老师的话纠正我们。我早晨负责送多多到幼儿园,逢到出差我没送多多入园并再遇到杜老师时,她总能很准确地回答,我是从哪天到哪天外出。由此可见,杜老师对多多关注和爱护的程度至深。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合格的父母留钱财,聪明的父母传智慧。孩子幼小时,父母的言行或许就能影响孩子终生。在为孩子创造的温馨家庭环境中,父母应学会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潜藏的个性特点,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在不知不觉的滋养中,完成对孩子塑造的过程;切不可动辄训斥和压抑孩子,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简陋言行,极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品行。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4)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4)

    心理学家说:孩子身上存在的所有缺点,在父母身上都能找到原因。感到愧对多多的是,在她幼儿时期,我因经常出差离家、多日不归,李萍因忙于应付工作和家务,我们都没能尽到对多多实施启蒙教育的责任。这些,在我内心留下不可挽回的缺憾。尔后的较长时间,我仔细揣摩多多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经历家人正确引导的全过程,思维深受启迪,领悟不少育人哲理、知晓较多教育方法,权当是弥补我的自责。

    多多的外婆是个酷爱读书学习的老人。年轻时,她在学习上从不示弱,对没弄懂的问题从不轻言放弃,非要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直至水落石出才肯罢休。和她同辈份的老人,始终赞赏她肯钻研、爱学习的锲而不舍精神。她在对多多疼爱有加的同时,一贯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多多的刻苦学习品质,纠正她存在的不足,对多多从不采取溺爱和袒护的教育方式。

    1990年暑假,多多在外婆家生活近2个月时间。外婆除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每天都要求她做完20道10以内加减计算题,随性画一幅蜡笔画,翻看1―2小时连环画,看完后再把内容复述给她听。如不能完成这些任务,外婆则要求她必须在当天重新做好。

    那段时间,经过外婆的严格训练、硬性要求和耐心引导,多多似懂非懂地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对学习逐渐产生些兴趣;在随外婆身边的日子,多多每天不单是调皮玩耍,好动的天性有所收敛。正是因外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促使多多渐渐形成能“动”能“静”有序配合的良好节奏,“动”和“静”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这以后,外婆良苦用心和悉心指点的效应,在多多身上逐步得以显现和光大。

    多多的舅舅李跃庭,对多多的成长同样给予足够关注。他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时1966年高中毕业生,是属于“被耽误的一代”,否则,现在早已成为高级工程师一类的知识分子。他的最大愿望,是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寄托在像多多这些晚辈身上。李跃庭常对我们说,对幼儿园的孩子只能顺应其个性特点,只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行。

    李跃庭常把自己熟知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转化为幼儿语言,给多多讲怎样做个好孩子的道理,提出不少针她的个性化要求;为多多朗读和讲解古诗,随时纠正她在语言表达中不准确的地方;鼓励多多更多与同龄小朋友接触玩耍,及时指出她的不恰当行为,等等。

    李跃庭非常宠爱多多,时常在下班后替我们接她回家,他每次去幼儿园多多都显得很开心得意,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现得非常快乐;因我出差次数较多,他还经常代替我领着多多到公园游览,给她讲解浅显的自然知识。几年来,李跃庭为多多的健康成长付出较多心血,对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胆大活泼的性格,起到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5)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5)

    1991年初冬的某日,多年未遇的鹅毛大雪整夜纷纷扬扬。早晨起床后,我望着被厚厚冰雪覆盖的路面心里直发怵。因这场大雪来得突然,令人们猝不及防、措手不及,石华市有关部门物资准备不足,全市的公交车辆几乎停运,只有寥寥无几的出租车在缓缓行驶。天空中还不断飘着零星雪花,丝毫看不出雪霁天晴的迹象。

    早饭后,我心里直犯嘀咕,这种恶劣天气怎么送多多到离家5―6公里的幼儿园呢?但又不能因下雪路滑就不去幼儿园。踟蹰片刻后,我和李萍决定仍送多多到幼儿园。在李萍的急切催促下,我和多多按时向幼儿园方向进发。

    沿途的路面积雪较深,自行车轮被积雪裹住无法前进,我骑上自行车不远就险些摔倒,只能下车推行。事情也真凑巧。前几天,朱老师通知让每位家长带几块蜂窝煤到幼儿园,供小朋友们室内取暖用。我因出差几天未能及时送到,尽管遇到下雪天气,我为不负承诺,仍把蜂窝煤挂在自行车车把上,后座照例坐着多多,就是推着自行车行走仍感步履维艰,踉踉跄跄,真可谓寸步难行。我只好把蜂窝煤放在后座前侧嘱咐多多扶稳,自己艰难地推着自行车继续前行。

    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漫天雪花在耳边呼呼作响,地面温度在摄氏零下5度左右。多多见我吃力艰难的样子,边顺从地扶住蜂窝煤,边新奇地望着路边的雪景,不时地问这问那,我不断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告诉她,雪是怎么形成的?天为什么会下雪?雪在什么情况下能化掉?等等之类她听后并不理解其意的解说。

    艰难地行走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幼儿园。我大汗淋漓,全身沾满雪花,多多脸庞被冻得通红,蜂窝煤则完好无损。与当天早晨其他小朋友入园时的情形相比,对多多表现出的那种新奇和顽强的潜质,我从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我不禁为此在心里涌动热流。这不正是因多多天真活泼的性格才使她不顾寒冷,新奇地对难得的雪景产生浓厚兴趣,减少我沿途对她过多的关照;或许因李跃庭曾对她进行要像学会孔融那样“让梨”的教育,促使多多似乎知道与我共处在那种困难情况下,应该怎样“让梨”,帮助我扶稳蜂窝煤。当时,多多肯定说不出“让梨”所蕴含的道理,但我心里却透彻明白。

    三年中,因朱老师及幼儿园其他老师的精心栽培和着力培养,外婆和舅舅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多多活泼好动、胆大又不怯场的天性,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早期智力得以开发,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在幼儿园上大班时,多多能在众目注视下唱歌、跳舞,表演幼儿运动操;能熟练背诵儿歌和古诗,作简单的画、准确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较快读准学过的汉语拼音;认识国旗、国徽的图案,知道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关系,能模拟几种常见动物的拟人化动作,更懂得要像孔融那样“让梨”。

    第二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6)

    ( )第二节小荷才露尖尖角(6)

    多多的记忆力、模仿力和理解力都呈现较好发展势头。www.niubb.NET 牛bb小说网朱老师告诉我,凡是多多没有参加的兴趣小组,只要站在教室外面静心观察几次,竟能把老师所教的内容,比较完整地复述或表演出来。多多在幼儿园里说的是普通话,她能用向爷爷学的镇江方言朗读儿歌、背诵古诗,经常惹得我们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多多在幼儿园的表现受到石头华市长江路小学李国材校长的关注。这所小学是海苏省和石华市的重点实验小学,该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始终名列省和市同行前茅。学校连续实行小学和省重点中学挂钩、联袂培养学生的招生办法,收到良好的办学效应,赢得社会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李校长是石华市小学教育界的知名专家、特级教师,曾出版过蜚声我国教育界的理论著作。经他潜心努力、辛勤工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办学理念不断除旧布新,教学成果层见叠出。

    在多多即将离开幼儿园时的那天早晨,我送她到幼儿园。大约是李校长事先摸清我们接送多多的规律,他站在幼儿园门口,见到我后便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根据幼儿园推荐和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们准备把你的孩子留下直接上小学,学校将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孩子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积极探索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相信你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

    如此重大利好的事情竟降临在我身边,我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当即连忙向李校长表示自己赞同的意见,并向他表示深深谢意。

    到单位后,我立即打电话向李萍转达这个消息。当时,我们的喜悦心情不知如何表达。石华市长江路小学是众多家长择校的重点,又是全市教学质量高的小学之一。多多能易如反掌地进入这所学校就读,令我们喜出望外、大喜过望,怎能不喜形于色、眉飞色舞?然而,多多到长江路小学就读的事并没有这( 感悟旧事的笔记 http://www.xlawen.org/kan/308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