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小君一剪 > 小君一剪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  *  *

    每一个打从娘落在地上的时候,都要挨它一刀。

    因此每个人当然也都用过它,而且也都看过它。

    若说有百个人,恐怕就有百个人用过它,看过它。

    那么它应该算是一种非常平凡、普通的武器?

    可是它被用来当武器的时候并不多,也许只有在枕边人打翻醋坛子的进修,才会让人类拿来当作武器。

    *  *  *

    江湖上,以剪刀来当武器的案例更是不多,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可是现在江湖上,却出现了一把“剪刀”。

    剪刀拿来当武器会是什么样子?

    老实说,还真没有人知道呢?

    *  *  *

    “你醉了。”

    “没醉,没醉,我没有醉。”

    “那么我问你?”

    “请说。”

    “江湖上最近出现一个人,你知不知道?”

    “看来醉的人是你。”

    “哦?”

    “你难道不知,江湖上每天,有多少人生,朋多少人死?一个人,只不过是大海中的粒米,根本不足为奇。”

    “你说的没错。”

    “我本就没醉。”

    “但是我要说的这个人,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哦?”

    “他的出现充满传奇,他的一生也同样的充满了传奇。”

    “我想起来了,是不是一把剪刀?”

    “是的。”

    “小君一剪,刀上咽喉!”

    “就是潘小君。”

    “哦?”

    “听说他那把名动天下的剪刀,居然剪断了‘镇南镖局’总镖头皇甫一龙的咽喉,并且把江南‘万通钱庄’里的钱票银南洗劫一空。”

    “好像有听说,我还听说刀神秋无愁和京城第一名捕赵飞燕正在追捕缉拿他。”

    “这次他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不见得,听说他一把剪刀出神入化,无人能敌。”

    “老实说,我只知道他喝酒。”

    “你也喜喝酒?”

    “我不是坏人。”

    “哦?”

    “会喝酒的人,就不会是坏人。”

    “看来你醉了。”

    “是醉了。”(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第一章 最舒服的逃亡

    三月十六日,暮春,江南

    雨,春雨,春雨绵绵,细细的雨丝就像枕上轻柔的发梢一样。

    湖岸旁几棵垂柳,已开着杨花,纤细的雨丝打落了杨花一地,杨花点点浮在水面上,顺着水流,飘进湖里。轻水载着杨花,就像是浮萍般的沉浮不定。

    湖上有灰色的烟,烟是烟雨,烟雨朦朦。

    朦朦的烟雨中,有条船,船是木制小舟,舟上有人,人就躺在小舟里。

    四面青山,一碧新洗,小舟荡漾湖心,一波波涟漪荡向湖心小舟处。

    潘小君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哈欠,望着眼前一片灰朦朦的天空。

    他知道,很少有人能懂得享受春雨的轻柔、多情和妩媚。

    潘小君一向是个懂得享受的人。有车可坐,他绝不骑马;有马可骑,他绝 走路;有客栈可睡,他绝不会睡破庙;有椅子可坐,他也绝不会站着。

    所以现在的他就是“躺”在小舟甲板上。

    一般若处在潘小君现在情况的人,是很少有人还能够舒舒服服的躺在船板上享受的。

    因为他和很多犯了错的人一样,正在做一件事。

    ——逃亡。

    现在潘小君正在逃亡。

    一个做了坏事的人,大致上有四种逃亡路径。

    ——买舟入海。

    ——出关入沙漠。

    ——混迹于闹市。

    ——流窜于穷山恶水之中。

    但我们的潘小君并不是神,也不是魔,更不是精灵,也非鬼怪。

    他是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一样普通的人。

    所以潘小君和一般人一样,也当然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逃亡路径。

    至于他会选择以哪一种方式来逃亡?

    潘小君当然有他自己的一套独特看法。他的看法一向很独特,应该说是很绝。

    买舟入海。

    ——既然要花钱买船,又要付码头渡海费,实在是伤财又费事,也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况且茫茫大海中,什么都没有,就连最基本的水也没得喝,一些其他吃的食物更不用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捕鱼似乎不怎么精通,在大海捕鱼对他来说,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

    出关入沙漠。

    ——黄沙滚滚,风吹烈烈,烈日当顶。这个地方,不但缺水,食物更是缺的厉害,唯一不缺的东西就是遍地的死人骨头,潘小君并不吃死人骨头。

    混迹于闹市。

    ——闹市,有吃有喝有睡有躺,人来人往,形形色色,可说热闹极了。潘小君一向是个热闹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女人”在你的面前走来走去。

    流窜于穷山恶水之中。

    ——穷山?潘小君一想到这二个字就头大。恶水?潘小君听到这二字就吐舌头。

    所以他当然选择了他认为最满意,也最舒服的逃亡路径。

    他总认为一个逃亡的人,已经是够苦的,够背后的,怎么还能再委屈自己做更苦的,更背的事。

    他自己当然也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也很得意。

    所以到现在他还能一直舒舒服服的躺在船板上。

    潘小君像个死人般的躺在船板上,他的身边也有一样东西像个死东西般的躺在他身旁,那就是“酒”。

    酒有三坛,其有二坛已拍碎了泥封,当然也是见底了。

    潘小君还是像个死人一样的闭着双眼,只不过他的手还在动。

    他的手摸住了最后一坛酒,轻轻的拍了拍,坛上的泥封便掉在甲板上打转。

    他的手再轻轻朝木板上一拍,打转的泥封便停住,静止的像块钉入木板的板块。

    他再轻轻一拍洒壶,壶里的酒就像水花般的溅出瓶口,眼看着就要洒满一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溅出来的酒,就好像是会听话的风筝一样,竟然全部飞进了他的嘴里。

    潘小君还是闭着双眼,当然嘴巴是张开的,也喝了飞下来的酒。

    他就像是会变魔术的魔术师,但是他绝对不是魔师,只不过他会玩上几手杂耍的功夫而已。

    *  *  *

    春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细细的小雨的湖面上只剩下薄薄的水烟。

    烟雨朦朦,水朦朦,人已在烟水朦胧间。

    小湖的岸上,是一大片的商家,有卖酒的,卖鱼的,卖肉的,卖鸭的,卖馒头的,也有卖面的。

    他们都在春雨来的时候,搭好了棚帐,等到来去瞬间的春雨一过,他们就可以开张,做起买卖来。

    只要雨一停,这个地方又会开始像个菜市场般的热闹可爱起来。

    潘小君当然知道这一点。

    所以潘小君的小船也就停泊到这家面铺前。

    面铺里有二个人,一个是老板,另外一个是老板娘。

    潘小君的小船,恰巧漂到面店的岸前。

    卖面的老板和老板娘,也恰巧的正在盯着潘小君。

    他们似乎对潘小君喝酒的方法,感到特别的有兴趣。

    尤其是老板的一双眼睛,打从烟雨消散后,就没有离开过潘小君的双手。

    潘小君还是像个死人般闭着双眼,就连呼吸好像也已静止,只有在喝酒的时候,身上的手才肯动一动。

    “老头子,我就说,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卖面的老板娘说:“看来我要你冒雨搭棚子是对的。”

    老板娘真的老了,珠翠已黄,至少也有六十了。

    “虽然是老夫老妻了。”老板驼着背,露出两排断山般的牙齿说:“但我还是要说,听老婆的话,永远错不了。”

    手下的面条已滚,但是老板说话的时候,还是盯着躺在船上的潘小君。

    “你看,我们的生意一下子就来了。”老板娘也看着船上的潘小君说:“那个会变魔术的年轻人,也应该要下船来吃我们的面了。”

    “他是该要下船来吃我们的面的。”老板摇头的说:“我们已经看他变魔术变了十六天了,他总也应该下船吃吃我们的面。”

    潘小君当然不是聋子,他们说的话,他全都听见了。

    对于一个在船上躺了十六天的人来说,身旁的食物也应该已吃了一干二净。

    所以潘小君的确已经没有吃的了,唯一剩的只有一坛酒。

    光喝酒,不吃饭,不醉恐怕也会先饿死。

    这一点潘小君当然明白。

    所以潘小君肚里的五脏庙,的确也正在向他抗议着。

    就在潘小君要睁开眼睛,下船吃吃东西的时候,他的耳朵忽然先睁开了。

    因为这时他忽然呼到了一些声音,一些并不是很友善,不是他很喜欢的声音。

    *  *  *

    “谁要你们在这里卖面的?”有人对着老板和老板娘说:“你们难道不知道,要卖面,也得先给点银子,拜拜码头?”

    “大爷……大爷……”老板说:“您误会了,我早已缴过银子,送过保护费了。”

    “送过了?”那个人大叫:“你送给谁?”

    “是……是……”老板颤着声音说:“是……‘水虎’。”

    “水虎?”

    “是的。”

    “混蛋,水中也会有虎?你这老头子存心耍我,我看你脑袋是痒了,不想挂在脖子上了!”

    “大……大爷……没那回事,我的确是交给水虎大爷的。”

    “好,很好,你既然那么喜欢虎,老子就让你瞧瞧,什么是真正的老虎。”

    “拍”的一声,这个人已从腰间抽出了一把大朴刀。

    再“拍”的一声,一张桌子已被他砍得粉碎。

    *  *  *

    潘小君已不得不睁开眼睛。

    他爱管闲事的毛病又犯了。

    虽然和而摊距离有几丈远,但是他却已很清楚的看见,一个拿刀的大汉,正举起刀,准备朝老板的手砍下。

    潘小君在这一瞬间,已跳了下船。

    但很快的,又看见他跳回了船内。一跳回船,他又朝甲板舒舒服服的躺下去。

    因为他已经看见面摊的棚帐外,站着一个人。

    一个身穿黑衣宽袍的人,腰间配着一柄黄叶充满秋意的刀的人。

    ——秋无愁。

    “快刀方成?”潘小君听见秋无愁说。

    “不错,我就是方成。”方成放下手里的刀,转过头冷冷的说:“阁下既然知道我的外号是‘快刀’,就不应该让我放下刀的。”

    秋无愁一双眼睛远远的望着棚外的青山,似乎连看方成都没看一眼。

    “天香馆的六条人命是你干的?”秋无愁望着青山又说。

    “不错,好汉做事好汉当。”方成挺起胸膛:“是我干的又怎样?”

    秋无愁道:“很好。”

    “很好?”方成叫着:“你是谁?你也配说老子很好?”

    秋无愁只淡淡的说句:“秋无愁。”

    “秋无愁!”方成忽然大叫,他的样子比遇上官府的捕快还要害怕。

    在害怕的同时,方成已窜出棚外,迅速的逃出去。

    只可惜他遇见的是秋无愁。

    ——秋无愁,有愁,很愁。秋无愁嫉恶如仇。

    一声惊呼,方成从棚上落水鸟般的掉了下来,胸口上已划进一条淡淡的刀痕。

    方成连话都已说不出来,惊讶的看着自己胸口的鲜血,似乎还不相信这一刀是怎么刺进胸口的。

    “快刀”方成,以一把快刀闯荡江湖,今日却连刀也来不及拔。

    这一刀,实在愉的可怕。

    秋无愁轻轻的拔出刀锋,眼神里竟似秋天枯黄飘落的木叶,更惆怅,更孤寂了。

    *  *  *

    秋无愁,有愁,很愁。

    他的愁就像秋天枯黄凋零的落叶般,那么寂寥、愁怅。

    他为什么会这么的忧愁?

    只因为他有一柄刀,一柄绝世无以的刀,一柄来自秋天的刀。

    江湖上,人称他为“刀神”。

    他从来没有败过,应该说还没有一个他要杀的人,能逃开他的刀。

    所以对于一个高处不胜寒,从来没有碰上对手的刀客来说,他心里的孤独寂寞是可想而知的。

    *  *  *

    十五,月圆,有刀。

    “你是谁?”一个躺在床上,懒洋洋的抱着女人的人说:“你要做什么?”

    “你是刘猛?”

    “不错,我就是刘猛。”他又说:“你到底是谁?”

    “京南城,二马巷里的五条人命是你干的?”

    “是的,”刘猛自豪的说:“若是本大爷要杀一百个人,也绝不会少杀一个。”

    “很好。”

    “很好?”刘猛又说:“你到底是谁?”

    “秋无愁。”

    “秋……无……愁……”刘猛忽然从床上跳起来,跪着说:“不是我干的,我也是不得已的,是别人要我做的,不干我的事……不干……”

    刘猛虽然声音颤抖的跪着说,但是他的手一点也不颤抖。

    因为同时间,他忽然抽出了腰带,一抖,竟是柄软剑。

    剑锋像毒蛇般的,已同时刺向秋无愁的身体。

    但是,刘猛还是错了。

    *  *  *

    刘猛眼睁睁的看着秋无愁的刀,刺进自己的胸膛。

    他甚至还不相信,秋无愁是怎么出刀的。

    他根本连看都没看清楚。

    他本来以为他的剑已经够快了,没想到秋无愁的刀却更快。

    刘猛已经后悔了,特殊性拔剑。

    ——有些人总是要等到进了棺材才会开始后悔。

    *  *  *

    秋无愁不喜欢坏人,尤其是杀人的坏人。

    所以他总认为对付这种人,只有一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

    ——以暴制暴,以杀止杀。

    *  *  *

    潘小君站在船上,笔笔直直的站着,眼睛大大的看着秋无愁。

    他一身蓝色的披风就像海水一样湛蓝,眼睛很亮,黑的发亮,一种奇特的亮光。

    他的手很长,细细长长,但也并不纤细,右手的袖子特别长,宽宽的魄袖子里藏着手掌。

    他那把名支天下的“剪刀”,也藏在这宽宽长长的袖口里。

    潘小君像个鬼魂般的立着,朦朦的水烟也浸湿他的头发。

    秋无愁一身黑袍,站在岸边,一动不动的,也在盯着潘小君。

    二人眼神瞬间交锋,竟升起了一股浓烈的杀气。

    当今武林,最富传奇性的二大高手,终于要面对面了。

    *  *  *

    秋无愁握刀的手掌,忽然一松,二人眼间的杀气,也就在这瞬间淡了下来。

    潘小君袖口里的手掌,沁出的冷汗,也已消失。

    他知道秋无愁并不想拔刀。

    潘小君虽有点健忘,但并没有忘记,他的追捕者正是秋无愁。

    任何一个人,让这“一把秋天的刀”追捕,都绝对不会愉快的。

    “十六天。”秋无愁看看潘小君说:“你已经整整的逃了十六天又七个小时。”

    秋无愁说的很慢。

    “是的。”潘小君淡淡的说:“你倒也计算的精确。”

    潘小君挺立船上,微风吹在他蓝色的披风上,就好像风吹抚着海面,卷起一波波的浪花。

    “这十六天,你一直都在船上,动也不动,我以为你已经死了。”秋无愁说:“幸好今天,你终于爬起来了。”

    “你也知道的。”潘小君笑了,笑着说:“二人总是特别长命,要我这个大坏蛋死,那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潘小君一向是个开朗大方的人,可以笑的进修,他绝不哭,不可以笑的时候,他也绝不笑。

    潘小君笑的时候,脸上一向没有什么表情的秋无愁,竟也露出浅浅笑意。

    潘小君第一次看见秋无愁的脸上有这种难得的笑意。

    “如果说,我秋无愁还有朋友。”秋无愁说:“可能就只有你潘小君一个。”

    潘小君笑得更愉快。

    “我们一直都是朋友。”潘小君说:“能让一代‘刀神’秋无愁当朋友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实说,我一直不相信这些事是你干的。”秋无愁淡淡微笑:“不过,确实是人证和物证都俱在。”

    “是不是我做的,我自己明白,我并不想解释。”潘小君笑着:“不过,若是有一百个人说是你做的,即使事情和你无关,也很快的就会成是你优质的。”

    “有理。”秋无愁已转身,面对着青山:“这也就是我一直等待你十六天的原因,所以我希望你能下船动一动,不要让我等太久。”

    潘小君还是愉快的笑着。

    “我们都用刀。”秋无愁还是背对潘小君:“所以有时候,我真想见见你藏在袖口里的刀。”

    “不见,不见。”潘小君笑着说:“我倒是希望永远也不要让你瞧见。”

    “那你可要藏好。”秋无愁已走了出去:“名动天下的‘小君一剪,刀上咽喉’是我秋无愁这一生中,最想见见的天下武器之一。”

    潘小君没的回答,只有笑。

    秋无愁说完话后,已缓缓的步出了烟雨中的面摊。

    薄薄烟雨,已把秋无愁一身黑衣,沁的灰朦朦。

    面摊子的老板和老板娘,也自认倒霉的低头收拾碎桌破碗,对于一对穷苦的夫妻来说,有什么比这些谋生器具璨重要的呢?

    烟水迷朦,雨朦胧。

    青山翠绿,一碧如洗,秋无愁人已消失在烟雨中。

    *  *  *

    潘小君望着秋无愁离去的身影,轻轻的吹了吹空中的水烟雾气,然后他竟然又朝甲板上躺了下来。

    只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像个死人般的闭上眼睛,他的双眼张的很大,圆溜溜的转着,发出奇特的亮光。

    秋无愁只说对了一半,他的确明在这条舟上躺了十六天。

    但他并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像个死人般的躺着不动。

    潘小君的朋友很多。

    潘小君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

    既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就绝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乘乘的躺在船板上。

    那么潘小君除了船上之外,又会去哪里?

    ——他的朋友很多。

    雨停,春浓,扁舟荡漾。

    潘小君望着雨后的阳光,渐渐的有西证醉人的沉意。

    远处的青山半腰间,也已画出一道彩画般弯弯的七色彩虹。

    潘小君并不是诗人,更没有词人的满腹骚墨,但他却也勉强想了几句应景文字:

    “江南新雨雨后新。

    七色虹彩彩色青。

    三月春风难解舟人意。

    点点杨花,寸寸烟缕,片片荷塘叶叶心。”

    无论是谁,面对着江南秀丽春色,都难免要赞叹一番,潘小君也不想例外。

    *  *  *

    潘小君张大眼睛,双手枕在脑后,躺着吹着水面上的烟雾。

    忽然他听得见岸上有人呼喊。

    声音应该算是很大,至少耳朵正常的人都听得清,潘小君冻是聋子,他当然也听的见,而且听得很清楚。

    “潘公子,我来了。”

    潘小君听完后,便露出了愉快笑容,虽然他听出了今天这个在岸上呼喊的声音,和昨天的并不一样。

    但是潘小君却非常肯定的,他一定有一样相同的东西。

    ——马车。

    呼喊的人,站在岸边摇手呐喊,岸边果然已停着一辆车马。

    潘小君忽然双脚一踩,整个人弹了起来,跳出了小舟,高大的身形在半空中转了二转,眼看着就要落入水里。

    但那一身海水般湛蓝的披风,却迎风一展,脚上已经轻轻的点在一朵半开的荷叶 ,然后再一个纵身,他的人已精准的跳进了马车里。

    赶车的马夫,早已瞠目结舌的看着潘小君变戏法般的身影,说不出话来。

    “好!好功夫。”马夫忽然击掌赞叹:“敢问潘公子这是哪门子功夫?”

    潘小君一向不会让人家失望的,他已舒舒服服的躺在车里说:“蜻蜓七点水。”

    “蜻蜓七点水。”马夫不停摇头叹气:“我看这辈子连‘一点’也点不上的,更别能够‘七点’了。”

    车里传来潘小君的笑声:“但是你会赶马,老实说,我连马要怎么赶才会跑,我一点也不知道,我只会吃马,吃马的肉。”

    马夫大笑:“光凭这句话,我就应该陪潘公子喝一杯。”

    潘小君也笑道:“那么至少也得先赶马,上路。”

    马夫笑着说:“是该先上路。”

    他话未说完,已爬上车坐,一鞭打起了马背,大叫着:“好马儿,跑好了,千万别巅三倒四,吓坏了人家,上面坐着的可是潘公子。”

    潘小君听了,又开怀的笑了。

    他觉得今天来载他的马夫,实在比昨天的有趣的多,也愉快的多。

    他看着马夫的背影,竟然发现这个马夫不只有趣,而且还有一样东西更有趣。

    ——酒,车座旁竟放着一坛酒。

    酒当然是好酒,这一点潘小君绝对可以确定,因为他已闻到了酒香。

    什么东西都可以逃出潘小君的眼里,唯得酒是逃不开的,尤其这种好酒,醉人人的好酒。

    “兄台兴致也雅得很。”潘小君笑着说:“你赶车也喝酒?”

    “老实说,这是我的一点毛病。”马夫笑着摸着头,竟然一手打开了泥封,喝了几口,正经八百的说:“干我们这行的,旅途难免劳累寂寞,喝一点,打发打发时间,日子总会好过些。”

    潘小君同意。

    “一人独饮,寂寞多。”马夫又说:“潘公子你也应该喝几口的。”

    “你怎么知道我也喝酒?”潘小君笑着说。

    “我的眼睛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不瞎。”马夫说:“公子你躺在那条小舟里,空了的酒坛子,恐怕就比我家厨房里的瓶瓶罐罐还要多。”

    潘小君没有否认。

    所以潘小君当然也喝,而且还喝的很愉快。

    潘小君从来不会让朋友失望的。

    马跑的并不快,因为有酒喝。

    当一个驾车的马夫,和一个客座的乘客,你一口,我一口的喝着酒的时候,拉车的马儿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恐怕人不醉,马先先醉。

    拉马的缰绳当然在马夫手里,喝醉酒的马夫当然也会驾着喝醉酒的马。

    现在这匹马就醉了。

    不但醉,还醉的厉害,因为它已经忽然停了下来。

    潘小君和马夫几乎要让这匹急停的马抛出车外。

    马为什么急停?

    ——因为它撞上了另一匹马。

    不但马和马撞的厉害,就连车和车也撞的厉害。

    更厉害的是,我们这位马,居然像是真的喝醉了般,呆愣愣的像个木头人一样,动也不动,他的样子仿佛就像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了王母娘娘的蟠桃果。

    潘小君觉得好奇了,他的好奇心一向和他喝的酒一样多。

    潘小君打开了车座里的窗子,然后他也愣住。

    潘小君呆的更厉害。

    因为撞上的另一辆马车里的窗子也半开着,半开着的窗子里当然有人,而且竟是个女人。

    白窗半开,珠帘半掩,黄昏雨后的夕阳,暖暖的照进窗子,就照在这个女人脸上,她眼眸顾盼流转间,仿佛更胜夕阳幽美几许。

    更特别的是,窗扉的白纱上,刺了个五彩斑斓的江南“凤尾蝶”。

    任何人都知道,江南的“凤尾蝶”是蝴蝶之凤,蝶中之王。

    潘小君已在摇头叹气。

    刺蝶白窗里的女人,似有意无意,轻描淡写的也看了潘小君一眼,似乎对他微笑。

    潘小君当然也笑。

    他不但笑,而且笑的有点飘飘然。

    潘小君和一般男人一样的的“自作多情”与“自我陶醉”的毛病又来了。

    他开始自我陶醉起来,想像着窗子里的女人,是在抛媚眼送秋波给他,而且肯定是看上他这一身风流潇洒的多情模样。

    ——她接下的动作,应该是邀请他进入她的车内小叙共饮一番。

    ——然后她不胜酒力,最后她醉倒在他的怀里,再来就是……

    潘小君自我陶醉的功夫,实在比他的武功还要来得厉害。

    所以他想的很美,也很得意,应该说简直是美极了。

    只可惜接下来的情况并不美。

    因为美人早已卷下翠帘,马车也早已重新整饬,重新上路出发。

    潘小君望着绝尘而去的马车背影,雨后的路上,虽然有点泥泞难行,但终究是消失的青山小径上。

    潘小君倒真的希望泥泞的径上,能更淤泥,最好是整个马车能陷入泥沼中,寸步难行,然后他再来英雄救美,就更美了。

    可是,自我陶醉虽然美,但毕竟是只是脑中的幻想,人终究要面对现实。

    所以潘小君只有望车兴叹。

    马夫竟也在叹气。

    看来这二个大男人是同病相怜的。

    美人走了,但老天对他们还不算坏,至少还有一壶酒。

    潘小君并没有因此而自怜自艾,他反而还是喝的很愉快。

    ——他是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总有个本事,一下子就把不快乐的事情忘光。

    他忽然发现这个马夫也很健忘,虽然他一手赶马,一手喝酒,嘴里也唱着比铜锣滥敲还难以入耳的山歌,但他竟也似很快的就忘了刚才美人拂纱一去的倩影。

    他竟然和他一样,能把不愉快的事,忘得很快,潘小君觉得有趣极了。

    快乐的人总是快乐的,而且运气也不会太坏。

    至少他们这只“喝醉酒的马”没有再出过差错,跑的还算顺利。

    他们穿过青山绿水,转几只个热闹街道,很快的就到了他们要到的地方。

    西山上的夕阳,也更沉了。(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第二章 张家·烟雨楼

    江南三大世家:“烟雨楼”张家、“通顺钱庄”薛家、“陵南布号”陈家。

    张家这代主人张少青,男,三十岁,已婚,妻一人,妾十四人。江南北港溪桥段人氏,承父业,为第三代张家“烟雨楼”楼主。使长剑,传承张家“粉山烟雨一阵新”剑法,自创一格,终成剑术名家。张家剑法以空灵缥缈,轻巧绵朦见长,张少青十五岁剑术有成,二十成大器,同年破“崆峒”,挑“青城”,连胜大小十九占,名噪一时。

    张少青第一十四妾。东瀛扶桑岛国九州人氏,原名“忧木美子”。十八岁入中土,居江南,拜苏州第一名妓“花夜雨”为师,精玄宫术,素有“万缕腰带”之称,贵胄王孙争缠头,良宵一夕掷千金。

    *  *  *

    翠绿小径,布满翠绿花。

    长长的碎石子路上,满是新雨打落的缺花残叶。花虽缺,叶虽残,却也打开了三月春色的窗扉。

    几只粉蝴蝶腻在色彩新艳的花蕊上,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女枕在情人怀里。

    春,春更浓了。

    潘小君跳下了马车,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花草树叶芳香。

    他的双眼也像采花的春蝶一样,一样的闪来闪去。

    看着眼前繁花竞艳景象,他觉得舒服极了,他甚至想要躺到那一片暖淡淡的绿草止,伸个大懒腰,好好的睡一觉。

    就在潘小君满意的东盼西顾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前方十丈远的花丛里,竞站着人。

    花是杜鹃,人是女人,人比花娇。

    她婷立杜鹃丛里,脸上带着比三月春情更恋人的神韵看着潘小君。

    潘小君向她招了招手。

    她带着微笑,施施然的走出花圃,身旁的彩蜂艳蝶已惊声飞起,徘徊留连的围绕她身止,似乎舍不得让她走。

    潘小君并没有等她走来,他一向不会让朋友失望的,尤其是女的朋友。

    潘小君双脚轻轻的一点,已跳到她伫立的杜鹃花丛。

    “你都是这么快的?”她看着眼前的潘小君,吃吃笑了起来:“看来你追女人的速度,若有像现在这样的勤快的话,我敢保证你女的朋友一定不少。”

    她笑得很柔,似水的柔,因为她就是张少青的第十四妾,人称“十四姨”。

    ——柔柔。

    *  *  *

    “只可惜我太懒。”潘小君拍着蓝色披风上的花絮,也笑着说:“太懒的人总是追不上女人的,甚至连个兔子也追不上,有时我也觉得应该要多学学张大公子的。”

    柔柔看着他:“哦?”

    “他到现在已享尽了齐人之福。”潘小君摇着头:“而我却还是个大光棍,冬天来临时,盖个三床大棉被甚至还会觉得冷,你说我是不是该佩服他?”

    柔柔吃吃的笑得更柔。

    “幸好今天你来的正是时候。”柔柔笑着说:“也许过了今天,你冬天睡觉就不会冷了。”

    潘小君眨着眼睛说:“哦?”

    “你懂蝴蝶吗?”柔柔忽然指着眼前飞舞的蝴蝶说。

    潘小君道:“那要看是哪一种了。”

    柔柔温柔的看着潘小君。

    “蝴蝶和人一样有很多种。”潘小君又说:“有优雅写意的,有活泼好运的,有色彩清素的,当然也有斑斓艳丽的。”

    “而且蝴蝶是一种外在的动物。”潘小君说。

    柔柔眼里闪着柔波:“绝对外在?”

    “它们的外表美丑,有非常大的差异。”潘小君说:“往往只有那些色彩新亮的蝴蝶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柔柔点着头,微笑的表示同意。

    “因此艳丽的蝶,最能吸收捕猎者的窥伺。”潘小君说:“当然了,被捕杀的也大都是它们。”

    柔柔同意。

    “所以我认为只要是能采攫花粉,就算是好的蝴蝶了。”潘小君说。

    柔柔看了潘小君很久,才说:“我的看法就和你不太一样。”

    潘小君既然自己说了一大篇,也当然能当个聆听者。

    “色彩斑斓的蝴蝶,虽然易遭捕猎。”柔柔缓缓的说:“但能吸收众千万人的目光,总比让人冷落遗弃一角的好。”

    潘小君摇头。

    “就像你说的。”柔柔又说:“它们和人一样,既然是人,就要活得万人瞩目,活得轰轰烈烈,即使生命的消逝有如昙花一现,也是值得的。”

    潘小君没有反对。

    柔柔眨着眼忽然笑说:“蝴蝶飞舞的姿态美不美?”

    潘小君了笑了:“那也要看是哪一种了。”

    柔柔说:“你应该听说过‘蝶舞’的。”

    “蝶舞?”潘小君说。

    柔柔轻轻点头。

    “江南有名蝶,春来舞四方,一曲上天厅,繁花尽失色。”潘小君摇头叹气:“名动江南的蝴蝶夫人‘蝶舞’姑娘,无人不知,有谁不晓,就算没见过,也是应该都听说过的。”

    柔柔轻轻说:“你见过她。”

    潘小君摇头叹气:“没有。”

    “那你想不想见她?”柔柔说。

    “能见上一见总是好的。”潘小君叹得更厉害了:“就算是做梦,也得要做个美梦才行。”

    “你不会做梦。”柔柔眨着水灵灵双眼笑说:“老实说,今天你的美梦就要成真。”

    “哦?”潘小君双手一摊说。

    “因为今天‘蝶舞’就要到这里来。”柔柔笑着:“不但来,而且已经到了。”

    “蝶舞要来?”潘小君叫了起来。

    柔柔点头。

    “她已经到这里?”潘小君跳了起来。

    柔柔也点头。

    “我绝不再懒了。”潘小君又跳又叫:“更不想盖三床大棉被睡觉。”

    他跳起来的时候,一身海水湛蓝的披风,也跟着猎猎作响,就像是和他的人一样的兴奋快乐。

    柔柔似水柔的双眼,半带着浅浅笑意看着潘小君。

    ——男人希望女人像个普通的采花蝶,却更梦想能拥有斑斓艳的花色蝴蝶。

    柔柔当然明白这一点。

    柔柔已不再说话,她轻轻笑着,施施然的走出花丛,步入楼内。

    潘小君觉得柔柔今天的笑容实在太美,也最好看。

    不但好看,而且就连月宫里的嫦娥仙子也绝对比不上好。

    潘小君肯定。

    因为他跟在柔柔的身后,飘动一身湛蓝披风,就如同吴刚伐木般的看着他眼里最美丽的月宫仙子。

    潘小君似乎忘了他在逃亡,也似忘了他身旁无时无刻都会出现“秋无愁”。

    健忘的人总是较少烦恼,也较别人快乐。

    所以潘小君能快乐。

    *  *  *

    若说东南春色冠天下,那么张家“烟雨楼”就是江南春色的缩影。

    江南甚至流传一句话:

    “山青水青天外青。

    舟轻轻舟一叶轻。

    西阳西下斜西雨。

    雨烟烟雨烟雨楼。”

    当山间的雨霁了,薄薄的烟岚便顺着翠绿青山,如一幕轻纱般的洒下。

    还滴着雨滴的屋檐,迷漫在似雾似水的烟岚中,仿佛就像神话里的仙山圣地。

    翡翠碧玉般耀眼的荷塘,半开起荷扇,浅浅悠游水中。

    烟雨楼前浣纱少女,也正轻声( 小君一剪 http://www.xlawen.org/kan/310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