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阅读
我想别人也想想碰她,也就是说,机会还是你的。”
“不是。”潘小君道。
“不是?”月下老人疑问。
潘小君道:“司徒三坏。”
“司徒三坏?”月下老人也觉得吃惊:“你是说司徒三坏那个坏小子,破坏了你的好事?”
“是。”潘小君道:“也可以说不是。”
月下老人听的糊涂了。
“你并没有醉。”
月下老人道:“你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潘小君并没有直接说。
他忽然问道:“皇甫一龙之死,目击者是你?”
月下老人道:“是的。”
潘小君道:“是看见我,一刀剪断他的咽喉?”
月下老人道:“是的。”
潘小君道:“你真的认为是我?”
“本来我也认一定是你。”月下老人道:“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你。”
“不是我!”潘小君吃惊的跳了起来。
“不是,绝对不是,即使连京城名医‘死不了’也断定死者的伤口,是为一柄剪刀所伤。”月下老人神秘的说:“但是,根据我事后分肉剖骨的结果,死者并非死在一柄剪刀之下。”
“你也知道的,我喜欢玩刀,若说有百具尸体,我至少就刻过九十九具死人的骨头,对于刀和尸体的兴趣,我想没有人能比得上我。”月下老人又说。
“不是死在剪刀之下!”潘小君更吃惊。
“剪刀是一种二刃相交的利器,这种利器一剪,便会造成二道刀削的纹路,这个道理应该很容易懂。”月下老人喝了口潘小君的酒道:“但是皇甫一龙的咽喉,经我案发后,偷偷的剖尸分肉判定的结果,他是死在一柄刀之下,一柄快刀。”
“快刀?”潘小君问。
“不错,这一柄刀不但快,而且快的可怕。”月下老人从怀里摸出了那把刻骨的刀道:“我玩刀至今,似乎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快的刀法。”
潘小君道:“哦?”
“那柄刀是分二次抹上皇甫一龙的咽喉。”月下老人抚着他刻骨的刀锋:“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它用一种超乎想像,超乎常理的速度,急速的在皇甫一龙的咽喉上砍了二刀。”
“二刀成一刀的刀法,你说快不快?”月下老人神秘的问潘小君。
潘小君握紧酒瓶道:“快。”
月下老人道:“江湖上,有谁能有这样的刀法?”
“不超过三人。”潘小君道:“秋无愁、月下老人,至少我认识的就有二个。”
“不好,不好,看来说来说去,杀人凶手连我也有嫌疑了。”月下老人又倒了一口酒:“我虽然喜欢割割肉,剖剖骨,但我杀的都是‘死’人,并非‘活’人。”
“你虽然杀的都是死人。”潘小君道:“但谁会知道你会不会手痒了,嗜好也变了,变得也想杀杀活了。”
“你应该多喝几口的。”月下老人看着他道:“你的疑心病似乎重的想要把这件大事,疑到我的头上,我跟你不同,我可吃不起。”
潘小君道:“哦?”
“我有工作,我要工作。”月下老人摇着手道:“有工作才有钱,有钱才有酒喝,我可不像你,即使不和工作也有门路赚到钱。”
“赚到钱?”潘小君叫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万通钱庄’里的钱票银雨,一定就是我劫走的。”
月下老人道:“要不然你的钱哪里来?”
潘小君道:“谁说我有钱?”
月下老人道:“难到你穷?”
潘小君道:“一个逃亡了十六天的人,一个被追捕了十六天的人,连衣服都发白了,睡的都是硬船板,你就能不穷?”
“你应该买件新衣服的。”月下老人看着他洗的发白的衣裳,摇着头道:“看来你不但穷,而且穷的厉害,穷的甚至比‘不苦和尚’还穷。”
“不苦和尚?”潘小君似乎想了一些事。
“你不认识他?”月下老人问。
潘小君忽然从石碑上站了起来,他向月下老人道:“我走了。”
“你要走了?”月下老人道。
“谢谢你告诉我这一条线索,看来我没有白来。”潘小君道:“一个仅剩十天可活的人,不快点走,更待何时?”
“十天?你剩十天可活?”月下老人也觉得吃惊。
“京师飞燕子你总该听说过?”潘小君道。
“飞燕子,京师第一名捕飞燕子。”月下老人更吃惊:“飞燕子找上了你。”
“她非但找上我,还跟我交过手。”潘小君道:“十天时间,也是她施舍的。”
月下老人皱眉。
“对,对,你还是快点走。”月下老人也站了起来:“最好是走的快一点,还有你千万别把我私下剖开皇甫一龙咽喉的事情说出去,我可没有时间陪那个要命的‘飞燕子’玩。”
月下老人说话的同时,竟似活见了鬼般,赶紧的竟又朝着棺木躺下去。
他躺下去后,双后一合,竟就这样的把棺盖盖上,只露出二颗绿芒芒的双眼。
月下老人躺在棺材里,盖上的二个孔,露出他那一双比鬼还要森绿的眼睛,瞪着潘小君:“你还不快走。”
潘小君道:“请。”
月下老人瞪着潘小君:“不必请,请快走。”
* * *
小径,山城,雨。
潘小君淋着毛毛细雨,步下小径,回到这座山城。
这个山城在远山,远山在千里烟雨外。
夜,夜已很深了。
潘小君冒着微雨,选了一间看似温暖的小屋,双腿一伸,躺了下来。
雨声打在屋瓦上,一阵,又一阵,轻柔的如枕上情拍轻呓。
他闭上双眼,享受雨和屋瓦的旖旎风情。
三月十日,春,雨。
——易有太极,生两仪,分阴阳。
物换星移,成四象,化五行。
宜祭祀,沐浴,扫舍宇。
忌婚、丧,迁屋,冲蛇,二十一岁,煞果。
有翻黄历习惯的人,就会知道今天的日子,并不能算太坏。
清晨,阴雨。
潘小君握紧拳头,双脚肆意的向前伸展,挺直了懒腰,打了个大哈欠。
他看着门外的绵绵阴雨,摇摇头,拍了拍手掌,漱了几口水。
他难得有早起的一天。
他转着头看看四周,最先看见的是一座神像,一座山神像。
案上香火寂寂,供奉的神祗金身也已剥漆残败,这间庙宇显然已很久没有香客。
梁柱间绕上的蜘蛛结网,一重比一重高,深入梁间。
潘小君拍了拍昨夜睡着时,缠在头发上的蛛网,然后他竟又朝地上草堆躺下去。一躺下后,当然也闭上眼睛。
不但闭上眼睛,还跷起腿,哼着歌。
只可惜歌声并不好听,因为是潘小君唱的。
雨,纷纷。
三月梅雨,雨纷纷,人断魂。
茫茫小径,飘满重重雨丝,一个断魂人,湿淋淋的走进了这间山庙。
他的确应该算是个断魂人。
压得低低的斗笠顶上,破了二个大洞,恰巧的漏了一堆雨。
灰色的素服,已被洗得发白,再经新雨一洗,显得愈加的陈白。
一双白袜,破了一双洞,芒草鞋底,也已磨得见了底,露出一双长满茧的脚底。
这样的人,能不在雨中断魂?
断魂人走进屋内后,竟也不急着脱下一身湿淋淋的断魂衣物。
他忽然自怀中摸出一二个不算断魂的东西。
——馒头,白色的馒头,冷的馒头,硬的馒头。
他一以眼睛看着手里的馒头,眼神中,就像是看着王母娘娘的蟠桃仙果。
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也许就算是真的蟠桃仙果,也没他握在手馒头还要香,还要甜。
他已经很饿了。
只可惜他遇上的是潘小君,潘小君再怎么的懒,肚子饿的时候,鼻子总也是会特别的灵光。
他刚要一口咬下去。
“你的馒头很香。”潘小君睁开一只眼睛说。
他吓了一跳,似乎还不知道这间屋里还有别的人。
他向潘小君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他再次张嘴要啃馒头。
“你的馒头很好吃。”潘小君闭上一眼,张开另外—眼说。
他似乎没有听见,这次他嘴巴张的很大,想要一口整个把馒头吞下去。
“朋友,你的馒头很香,也很好吃。”潘小君瞟着一只眼睛又说。
他终于吃不下去了。
他瞪着潘小君。
“你想吃?”他瞪着潘小君,终于开口。
“是的。”潘小君嘴里哼着歌道。
“你是谁?”他问。
“你又是谁?”潘小君说。
“看来我走错地方了,再见。”他竟然站起来,握紧二颗馒头调头就要走。
潘小君忽然跳了起来。
潘小君挡住他的去路道:“朋友,既然来了,何必要走。”
他的脸压在低低的斗笠底下,潘小君看不到他的脸,但从他的穿着只能判断他应该是个方外出家人。 “有来就有去,来了当然要去。”他道。
潘小君道:“你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他道:“我从去处来,往来处去。”
他忽然自低低的笠沿底下,瞟了潘小君一眼。
忽然他马上如见了鬼般的说:“再见。”
潘小君又挡在他的面前:“你有二颗馒头。”
“你想抢劫?”他道。
潘小君道:“不是抢,是借。”
他道:“借?”
潘小君道:“有借有还。”
他道:“不借。”
潘小君道:“借。”
他没有再说话,他忽然转回头,走到神案桌下,坐了下来。
“不苦和尚!”潘小君叫了起来。
不苦和尚,他竟然就是不苦和尚。
不苦和尚——
不苦和尚其实很苦。
他全身上下实在都苦。
灰色的裟服已洗了发白,甚至变成白色的,裤子也补钉补的没有一块是完整的,就连一只腿的裤管,也已破裂一大截,露出了大腿。
脚上的芒草鞋,也磨得见底了,而脚掌上已长出厚厚的茧。
他全身上下只有一处是不苦的,那就是光溜溜的光头,还是很亮的很,而且圆圆的大脸,竟然连一点苦的样子也没有,还是笑嘻嘻的,好像很愉快。
他总是逢人就笑嘻嘻的说:“不苦,不苦,和尚一点也不苦。”
* * *
破庙。
破的就连神案上的土地爷爷金身,也让人给敲破了一大半。
这地方实在是很穷,穷得长出了虱子,穷得连神像也不保。
不过,我们的不苦和尚竟然就坐在神案下,打起了坐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来这里干什么?
看到他的人,只知道这个地方一定会更穷,越来越穷。
——自个儿都苦得吃不饱了,还不知打哪来的跑出了个苦和尚,和尚当然总要化缘,也当然总要吃饭。
所以一眼看见不苦和尚的人,都赶紧远远的躲开了,生怕自己会越来越苦。
幸好不苦和尚,总算运气还不坏,总算不会饿死。
因灰积满了落叶尘土的门槛上,终于走进了一个人。
真是老天有眼,佛祖庇佑;总算不让不苦和尚苦死。
不苦和尚偷偷的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人。
他只一睁开眼,就忽然闭了起来。
他实在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坏极了,而且是坏到了极点。
这个人简直比他还穷,穷到连衣服也没有,赤裸着上半身,甚至连屁股上也只穿一条裤子。
——大内裤。
不苦和尚简直都呆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只穿条大内裤的人,手里竟然还握着一样东西。——大朴刀。
看来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跑路穷强盗。
不苦和尚再怎么笨,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所幸运呼吸也已静止,就怕这个穷得要命的强盗,打他的主意。
不苦和尚果然没有猜错。
“老子真是背死了。”只穿条内裤的强盗大叫:“晦气,晦气,竟然遇见个和尚,老子发誓今晚一定不赌。”
不苦和尚没有说话。
“不过和尚你,至少穿的比老子还要光鲜。”他闪动了大刀叫着:“和尚身上的破裟衣,至少还能卖给补丁铺,赚个几两钱喝酒。”
不苦和尚已铍起了眉。
“我就是强盗。。”强盗叫着:“强盗就是我,和尚,快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
不苦和尚就脱。
“裤子也要。”强盗又叫着:“连你那双磨见了底的草鞋子也要。”
不苦和尚也脱。
“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强盗问着:“和尚身上还有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
“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诳语。”不苦和尚竟然脱的只剩条内裤:“不瞒施主你,老实说,和尚的嘴里还含着一块碎银子?”
“银子?”强盗大乐:“好,很好,和尚果然老实,那么也把银子吐出来。”
不苦和尚就吐,而且还真的吐出一锭碎银子。
强盗大乐,眉开眼笑的摸了摸不苦和尚的大光头说:“和尚真是老实人。”
不苦和尚更苦了。
他全身上下的家当,全让这个强盗洗劫一空,只剩条内裤。
不苦和尚,苦,很苦,实在是苦极了。
不过第二天,这个原本只穿条内裤的强盗,还是只穿条内裤,而且被人发现躺在阴沟里,竟然死了,他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
* * *
潘小君觉得今天一大早的运气就不错,躺着睡觉,竟然也能找到他想找的人。
不苦和尚发亮的光头,圆圆的脸,张着大眼睛瞪着他。
不苦和尚道:“对不起,和尚我不认识你。”
潘小君道:“和尚也学会说谎。”
不苦和尚说不出来来了。他觉得他今天的运气实在是坏到了极点,坏到遇上了潘小君这样的大坏蛋。
潘小君道:“和尚哪里来的馒头?”
不苦和尚道:“和尚的馒头当然是化来的,和尚当然不会像你,专门抢和尚的馒头吃。”
潘小君眨了眨眼睛道:“和尚原来也会记恨,上次我也只不过向和尚你借了一颗而已。”
“借?”不苦和尚道:“和尚若没有记错,你借的从来都没有还过。”
潘小君摇头头道:“和尚岂不知,方外人四大皆空,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潘小君又道:“既然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还不拿来?”
不苦和尚一双苦脸,说不出话。
潘小君眨着眼睛:“和尚动了贪念,动了口腹之欲,可要上油锅、拔舌头。”
不苦和尚,苦,很苦,实在是苦极了。
不苦和尚闭起双眼,忍饿的双手捧上了可口美味的硬馒头。
潘小君当然一把全拿。
潘小君啃一口道:“好,好极了,和尚摸过的馒头果然好吃,果然有福气味。”
不苦和尚闭着眼睛,肚里却怎么闭也闭不着,已饿肠辘辘的打转。
不苦和尚偷偷的睁开一只眼睛,瞟了潘小君一眼。
他已皱起眉。
看来潘小君真要把他唯一的早餐,二颗馒头全数入腹。
不苦和尚更苦了。
“其实和尚你,可以不必这么苦的。”潘小君竟然还笑的出来。
不苦和尚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潘小君道:“和尚要说老实话,就有馒头可吃。”
不苦和尚还是不说话。
潘小君道:“看来要等我把这二颗馒头全都吃了,才来问和尚你。”
潘小君真的啃了四、五口。
不苦和尚不得不说话了。
他打开眼睛道:“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好,很好。”潘小君道:“和尚你,看见我洗劫万通钱庄?”
不苦和尚道:“是的。”
潘小君道:“越了货后,还杀了人?”
不苦和尚道:“是的。”
潘小君道:“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不苦和尚道:“不是。”
潘小君眼里发出了亮光:“哦?”
不苦和尚忽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他道:“你有吃‘红汁硬果子’的习惯?”
潘小君道:“红汁硬果?”
不苦和尚道:“红汁如血,和尚我虽然眼睛不是很好,但并没有瞎,血泊里还掺杂了一种‘红汁硬果子’的汁。”
潘小君当然听得懂不苦和尚的话,不苦和尚告诉他的线索是一种“红汁硬果子”的汁。
潘小君眼里发着奇特的光芒:“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不苦和尚不说话。
不苦和尚忽然拾起破斗笠,站起来,就要走。
潘小君道:“和尚要走?去哪里?”
不苦和尚还是不说话。
潘小君道:“和尚难道不能多陪陪老朋友?”
不苦和尚道:“和尚虽然穷,但也不想一身被骗个精光。”
潘小君眨着眼睛道:“谁叫我们是老朋友,有的时候吃吃老朋友的亏,也不能算是太坏。”
不苦和尚道:“和尚若没有记错,好像都是和尚在吃亏。”
“和尚说的没错,吃人一亏,错不在己。”潘小君竟然笑了:“但一个人若是连续重复的吃着同一种的亏,那就真的错的太厉害了。”
不苦和尚,苦,不苦和尚实在很苦。
不苦和尚似乎对潘小君这种增灾乐祸的笑容感到头痛。
不苦和尚一双苦脸,顶着破斗笠,头也不回的走出门。
潘小君看着他的身影道:“和尚并不吃亏,我吃你一颗,还你一颗,和尚还是没有吃亏。”
不苦和尚怔住。
不苦和尚回头。
他果然看见潘小君一脸笑嘻嘻的,手里竟还捧着二颗好好的馒头。
不苦和尚的脸红了。
不苦和尚忽然走回到神案前,跪了下来,向山神金身磕着头道:“和尚说谎,和尚犯了贪戒,请佛祖降罚。”
不苦和尚就真的像是犯了大错一样,连续不停的磕着响头。
“无罪,无罪,和尚何罪之有?”潘小君忽然笑道:“和尚摸摸你的怀里,和尚的馒头还在。”
不苦和尚又怔住,他红着脸,摸了摸怀里。
潘小君道:“我没有向和尚要怀里的馒头,和尚也没有告诉我,你怀里有馒头,和尚何来贪念?”
不苦和尚又怔住。
不苦和尚忽然站起来,摇着头,大步的走出门,掉头就走。
* * *
雨,大雨。
潘小君站在阶下。 他看着不苦和尚渐渐消失在雨中的身影,他的眼里也忽然像眼前的大雨一样,一样的深朦。
月下老人给他的线索是“一柄快刀”。
不苦和尚向他透露的是一种红如血的“红汁硬果”。
红汁硬果子,又是什么样的果子?
这二样东西,要怎样才能勾勒出一个人?
这个人到底是谁?
他看着恍如“梦境”般的烟雨,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也许只有这个人,才能告诉他答案。
潘小君步下台阶,冷如珍珠大小的雨珠,打在他已湿透了的湛蓝色的披风身上,他并不在乎。
* * *
山城。
这个山城在远山,远山在千里烟雨外。
潘小君已离开这座山城。(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第七章 盼梦
人皆盼梦。
盼梦能长,盼梦能久,盼梦能圆。
梦若何?
一叶扁舟。
潘小君像个死人,闭上双眼,伸展四肢,舒舒服服的躺在小舟里。
船板上也同样的“躺”着一样东西。
——酒。
潘小君闭着眼睛,一掌拍碎了壶上红色的泥封,朝船板上轻轻一按,壶里的酒就如同飞溅的浪花。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浪花,并没有随着烟雨没进水里。
它们就如同一张会听话的风筝,恰巧的飞进了潘小君已的大大的嘴里。
潘小君觉得很满意。
他一向对自己这双手很满意。
只可惜,潘小君这种优雅写意的喝酒方式,很快的就写意不起来了。
因为烟雨,已转为密密的急雨。
三月春雨,来去无常,它们就像十七岁怀春的少女,满满蔻豆情怀,阴晴不定的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定。
潘小君张天眼睛,已皱起眉。
他不得不站起身来,一把有唐时“明皇幸蜀”古风的江南油纸伞,已撑了开来。
潘小君撑着江南油纸伞,站在船头,看着重重密如针织的急雨。
他的心情也已如急雨的发愁。
他甚至感觉他就如同油纸伞上所画的“明皇西幸”是在逃亡。
只是“唐明皇”的逃亡,一点也没有天子尊贵礼遇。
潘小君叹气。
就在他撑伞叹气的同时,他忽然看见一艘快舫,乘风分浪的自朦朦的大雨中,箭一般的飞射出来。
潘小君一向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起码早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遇见不苦和尚,至少证明了他今天的运气实在不坏。
但是,一个人的运气若一直都是很好的话,那就表示他就要惹祸上身了。
快舫分浪溅出来的水花,恰巧的就溅了潘小君一身。
潘小君眼睁睁的看着舫呼啸而过,舫里竟然没有半个人出来看他一眼。
潘小君对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一向不予苟同。
他撑着油伞,双脚一蹬,忽然跃出了小舟,一双脚有如蜻蜓般的在湖面上点了几点,他的人已准确的冲入了即将远离的快舫。
潘小君撑着纸伞,站在舫外,舫里竹帘半掩,还是没有人出来看他。
潘小君的脸皮一向不薄。
他收起了纸伞,步上翠绿色韵翠栏,拨开了半掩竹帘,大马金刀的登门人室。
忽然快舫像箭一般的飞射,潘小君人一晃,差点就让船带进水里。
潘小君脸色变了。
* * *
舫内坐着三个人,三个黑衣蒙面人。
桌上摆着一盘棋,二个人对面而坐,一个手上拾着黑子,蹙眉深思,一个捋着蒙面黑巾里的胡须,频频点头。
另外一个则手上抚着金樽,神情专注的看着二人对弈。
快舫飞射,这二个人竟然还能安静悠然的对面博弈。
而且盘中的棋子,竟还能如放在安稳的大石上,不动如山。
更想不出的是,桌上三杯斟满酒的“仿宋汝洲哥烧窑”竟能一滴一溅。
潘小君眼睛并没有瞎,他当然看的出来。
三个黑衣蒙面人,似乎不知道潘小君已经走进来,应该说是,他们似乎连看都没有看潘小君一眼。
“乘风对弈,破浪浅斟。”潘小君拱手道:“朋友,好高的雅兴。”
三个人眼中只有盘上棋子,似乎连听都没有听见潘小君是在说话。
“樽上无名,酒中无界。”潘小君又道:“朋友,在下先干为敬。”
潘小君说话的同时,突然手一伸,便要取桌上摆着的金樽,一口干了。 我们的潘小君一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
但他若是知道这三个人的来历,他就一定会听话点,也会乖一点的。
只可惜潘小君不知道。
当潘小君的手,来到抚杯黑衣人的金樽前时,突然,快舫又箭射出般的飞射。
这一飞射,三个蒙面人似乎连动都没有动,就连他们对弈的棋盘,棋子也都没有一丝的晃动,当然金樽里的酒,也如一泓沉静的池水。
潘小君却动了。
快舫的飞射,带来的离心惯性力量,使得了的身体向外抛了出去。
但是潘小君却没有被抛出船外。
他的身体就像一只蜻蜓,轻盈盈的转了几转,竟已回复了原来姿势。
三个蒙面人,还是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潘小君觉得好奇了,他的双眼也已发亮。
他的好奇心重的似乎和他喜欢喝酒一样,一样重的厉害。
潘小君再次的伸手取杯。
杯在手上,手在桌上。
黑衣人手持金樽,突然斜手一推。
金樽一送,已来到潘小君伸出的手的三寸前。
潘小君只要稍为再往前伸,便可以取到酒杯,喝杯中的酒。
但是潘小君却也不动了。
因为他忽然感觉到一股杀气,一股浓烈的杀气。
自古神兵利器必有杀气。
一个身怀绝技,视人命如草介,杀人无算的杀手,身上也必定带着杀气。
潘小君盯着自己伸出的手,他已感觉到只要再动一下,眼前蒙面人推杯送酒的一双手,必定能以一种极可怕的力量,扣住他手上的脉门。
所以潘小君没有动。
雨如针织,浪如飞梭。
雨滴打在舫上的翠顶,发出“啵啵”的声音,一阵阵拨人心弦,引发愁肠的白头宫娥幽幽浅唱。
手持黑子深思蹙眉的弈者,依然深思。
捋须点头的,依然捋须点头。
推杯送酒的手,也依然沉如海石。
潘小君知道只要一动,必定见血,至于血会是从谁的身上流出来,还是未定。
静止的就像一幅画。
——一幅对弈,送酒的画。
画中有人,人中有画,人画已在动雨急间。
* * *
已经过了三个时辰,潘小君额前已沁出冷汗,手上青筋也已暴露,他甚至感觉到全身发麻,一股有如针刺的酸痛,一针一针的刺着他的每一条有感神经。
他已经明白他遭遇了前所未见的空前对决。
一种不需出招,完全无招的对决。
这种对决远比任何的有形招式,还要来的可怕。
天下武学所有的招式变化,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原点。
——不变。
这几乎是一种“禅”的境界。
——念由心生,意动于形,万法诸相,百变皆空。
因为你只要一动,就会露出破绽,破绽一现,就要见血,见血就得死。
在最不该动的时候,潘小君却动了。
他在快舫急速转弯的同时,他手上的一把江南油纸伞,已打了开来。 纸伞一开,风车刀轮般的急速向外旋转而出,他的人也同时间的随着风势,卷出了帘外。
只可惜卷出帘外的,并不只有潘小君一人。
当他随着油纸伞飞出的同时,三个不动的蒙巾人,也动了。
他们三人身形竟同时间的飞起,有如分云拨日的探出一双鬼爪似的双手,直抓潘小君的脚踝。
潘小君撑着油纸伞,好似风车刀轮般的在半空中旋转。
三双鬼爪般枯瘦如柴的鸟手,已分云拨日,探上了他的脚踝。
动即败,败即见血。
潘小君忽然感觉到,一股死亡之气,由他的脚底寒森森的透上他有脑顶。
他打上了个寒颤。
他甚至已听见骨头捏碎的声音。
并不是骨头捏碎的声音,远山千里外,竟响起另一种声音。
琴音!
琴音缥缈,琴音虚幻琴音仿佛在山空水尽处。
当潘小君的耳里传进这种声音后,天地在这一瞬间,竟仿佛都变了。
变的安详,变的沉静,变的无邪,变的灵动。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见。
琴音响起同时,蒙巾人已瞬间收手。
他们三人身上竟然已杀气全无,恭恭敬敬的立在船头,看着远方朦朦的烟雨。
潘小君手上的油纸也已收起,他竟也立在船头,看着远方同样的地方。
* * *
轻舟,荡漾。
一叶扁舟,轻轻的自烟雨中划出来。
帘内有人,人上有琴,琴上有弦,弦上有音。
一个人端坐画帘内,轻轻的轮手指,抚动天音。
三个黑衣人在这瞬间,身形忽然同时飘起,纵身跃进这条画舫,双手拍拍身上尘沾,抛出三只金叶子,垂下头。
潘小君并没有随他们跃进画舫。
他撑开江南油纸伞,立在快舫船头,双眼里已发着奇特的亮光,看着帘内的人。
“你们来了。”潘小君听见帘内的人说:“你们又杀人了。”
“是的。”蒙巾黑衣人垂头道:“我们一共杀了十个人,三人一刀穿心,四人一剑人腹,二人一掌碎腑,一人一锁扣喉。”
“十人?”帘内人,轻轻的说:“你们杀孽太重了。”
“这也正是我们来此的原因。”蒙面人又说:“还请公主赐我们一曲,给我们好梦,让我们莫要再做恶梦。”
“为人带来好梦是我的工作。”帘内人说:“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们,少杀人,少做坏事,就会好梦,这才是根本之道,你们应该懂的。”
三个黑衣人,没有再说话,他们垂下头,因为琴音已起。
为人带来好梦的琴音已起。
烟雨朦朦,琴音缥缈,琴音就在表山烟雨间。
这是什么样的琴音?
什么样的琴音能替人还来好梦?
——琴音生动,春意盎然,它开始诉说生命的无瑕,灵动,光明,可贵。
——幽幽缈缈,空旷悠远,它再低诉着生命我常,流水岁月,转眼云烟。
——琴音转为悲戚断肠,诉说死亡的痛苦,死亡的无助,生命结束的怨哀。
蒙面黑巾三客,沉醉的有如置身于另一世界,梦般的光明安详世界。
——没有黑暗,没有暴力,没有威胁,没有恐惧的世界,只有在梦中。
梦,盼梦。
对某一些人来说,好梦是一梦难求的。
* * *
音已歇,韵犹在。
“谢谢。”潘小君听见黑衣人说。
然后三个黑衣人,忽然同时间又跃起,跃回了潘小君站立的快舫。
潘小君皱起眉。
但是他们忽然感觉到眼前这三个黑衣蒙面人,一身的杀气,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潘小君甚至觉得眼前站着的,是三名慈祥和睦的老者。
“盼梦”的琴音,仿佛竟是一种魔力。
——一种消弥暴戾之气的无形魔力。
潘小君忽然摇头叹气。
更令潘小君想不到的是,本来推手送酒,要置他于死地的蒙面人,忽然举起酒壶,对杯的斟满了一杯酒,和和气气的送到潘小君的手里道:“请。”
潘小君看的都呆了。
但他还是悻悻的接杯,对口道:“请。”
潘小君终于喝到这樽金樽里的酒。
潘小君并没有再喝,因为他已发觉这艘快舫,竟以疾速的速度离开湖。
潘小君撑伞,抛杯,道:“请。”
他说话的同时,手睥江南油纸伞已同时间张开,他的人随着纸伞,轻轻的一跃,跃入水面,然后脚尖再轻轻的一点,已离开了快舫。
雨如针织,浪如飞梭。
潘小君撑着伞,看着快舫破江离去,他忽然叹了口气。
“你叹什么气?”潘小君听见帘内的人说。
潘小君竟然跃进“盼梦”的画舫内。
盼梦,她的名字就叫“盼梦”。
道:“转头”
看着帘内的盼梦道:“我实在应该叹气。”
盼梦道:“哦?”
“你根本不需出手。”潘小君摇着头道:“你只需轻轻的拨动的琴弦,这些要命的江湖杀手,就会变得乖的像只小白兔,你说我不应该叹气?”
“在你的面前我就像只张爪乱咬的笨野狼,实在是愚蠢的可笑。”潘小君又说。
“你不笨,你也不是野狼,你是潘小君。”盼梦笑了:“他们也不是小白兔,他们是‘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潘小君张大眼睛说:“松、竹、梅岁寒三友?”
“是的。”盼梦道。
潘小君又叹气:“能够碰上你,看来我的运气毕竟不坏,不然我可能早就跟你说再见了。”
盼梦嫣然一笑。
“不过,你撑着油纸伞的样子,就真的像是只笨野狼。”盼梦轻轻的笑道:“你难道不收伞?”
潘小君道:“收伞?”
盼梦道:“是的。”
“我并不笨,收了伞,我就要一身的落汤鸡。”潘小君撑着伞笑道:“老实说,当鸡的滋味,并不好受。”
盼梦一笑:“你难道不会进来。”
“进来?”潘小君显然有点吃惊了:“你要我进去你的舫内?”
“难道你想站在船头淋雨?”盼梦道。
“名动天下的‘盼梦公主’是黑白二道崇敬的神祗,”潘小君摇着头道:“我可不想让黑白二道的弟兄们追杀。”
“别说是进去了。”潘小君又说:“我看就连有人敢接近你的翠帘一步,那个人已经是天大的胆子了。”
盼梦忽然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我会对我不利?”
“我并没有疯。”潘小君摇头道:“你的琴音为人带来了多少的好梦,消弥了多少暴唳之气,多少人从你的琴音得到了解脱,武林中人敬你如神祗,这世上谁敢对你不利,谁就是武林的公敌,我可没有疯,我可不想当这种疯子。”( 小君一剪 http://www.xlawen.org/kan/3104/ )
“不是。”潘小君道。
“不是?”月下老人疑问。
潘小君道:“司徒三坏。”
“司徒三坏?”月下老人也觉得吃惊:“你是说司徒三坏那个坏小子,破坏了你的好事?”
“是。”潘小君道:“也可以说不是。”
月下老人听的糊涂了。
“你并没有醉。”
月下老人道:“你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潘小君并没有直接说。
他忽然问道:“皇甫一龙之死,目击者是你?”
月下老人道:“是的。”
潘小君道:“是看见我,一刀剪断他的咽喉?”
月下老人道:“是的。”
潘小君道:“你真的认为是我?”
“本来我也认一定是你。”月下老人道:“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你。”
“不是我!”潘小君吃惊的跳了起来。
“不是,绝对不是,即使连京城名医‘死不了’也断定死者的伤口,是为一柄剪刀所伤。”月下老人神秘的说:“但是,根据我事后分肉剖骨的结果,死者并非死在一柄剪刀之下。”
“你也知道的,我喜欢玩刀,若说有百具尸体,我至少就刻过九十九具死人的骨头,对于刀和尸体的兴趣,我想没有人能比得上我。”月下老人又说。
“不是死在剪刀之下!”潘小君更吃惊。
“剪刀是一种二刃相交的利器,这种利器一剪,便会造成二道刀削的纹路,这个道理应该很容易懂。”月下老人喝了口潘小君的酒道:“但是皇甫一龙的咽喉,经我案发后,偷偷的剖尸分肉判定的结果,他是死在一柄刀之下,一柄快刀。”
“快刀?”潘小君问。
“不错,这一柄刀不但快,而且快的可怕。”月下老人从怀里摸出了那把刻骨的刀道:“我玩刀至今,似乎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快的刀法。”
潘小君道:“哦?”
“那柄刀是分二次抹上皇甫一龙的咽喉。”月下老人抚着他刻骨的刀锋:“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它用一种超乎想像,超乎常理的速度,急速的在皇甫一龙的咽喉上砍了二刀。”
“二刀成一刀的刀法,你说快不快?”月下老人神秘的问潘小君。
潘小君握紧酒瓶道:“快。”
月下老人道:“江湖上,有谁能有这样的刀法?”
“不超过三人。”潘小君道:“秋无愁、月下老人,至少我认识的就有二个。”
“不好,不好,看来说来说去,杀人凶手连我也有嫌疑了。”月下老人又倒了一口酒:“我虽然喜欢割割肉,剖剖骨,但我杀的都是‘死’人,并非‘活’人。”
“你虽然杀的都是死人。”潘小君道:“但谁会知道你会不会手痒了,嗜好也变了,变得也想杀杀活了。”
“你应该多喝几口的。”月下老人看着他道:“你的疑心病似乎重的想要把这件大事,疑到我的头上,我跟你不同,我可吃不起。”
潘小君道:“哦?”
“我有工作,我要工作。”月下老人摇着手道:“有工作才有钱,有钱才有酒喝,我可不像你,即使不和工作也有门路赚到钱。”
“赚到钱?”潘小君叫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万通钱庄’里的钱票银雨,一定就是我劫走的。”
月下老人道:“要不然你的钱哪里来?”
潘小君道:“谁说我有钱?”
月下老人道:“难到你穷?”
潘小君道:“一个逃亡了十六天的人,一个被追捕了十六天的人,连衣服都发白了,睡的都是硬船板,你就能不穷?”
“你应该买件新衣服的。”月下老人看着他洗的发白的衣裳,摇着头道:“看来你不但穷,而且穷的厉害,穷的甚至比‘不苦和尚’还穷。”
“不苦和尚?”潘小君似乎想了一些事。
“你不认识他?”月下老人问。
潘小君忽然从石碑上站了起来,他向月下老人道:“我走了。”
“你要走了?”月下老人道。
“谢谢你告诉我这一条线索,看来我没有白来。”潘小君道:“一个仅剩十天可活的人,不快点走,更待何时?”
“十天?你剩十天可活?”月下老人也觉得吃惊。
“京师飞燕子你总该听说过?”潘小君道。
“飞燕子,京师第一名捕飞燕子。”月下老人更吃惊:“飞燕子找上了你。”
“她非但找上我,还跟我交过手。”潘小君道:“十天时间,也是她施舍的。”
月下老人皱眉。
“对,对,你还是快点走。”月下老人也站了起来:“最好是走的快一点,还有你千万别把我私下剖开皇甫一龙咽喉的事情说出去,我可没有时间陪那个要命的‘飞燕子’玩。”
月下老人说话的同时,竟似活见了鬼般,赶紧的竟又朝着棺木躺下去。
他躺下去后,双后一合,竟就这样的把棺盖盖上,只露出二颗绿芒芒的双眼。
月下老人躺在棺材里,盖上的二个孔,露出他那一双比鬼还要森绿的眼睛,瞪着潘小君:“你还不快走。”
潘小君道:“请。”
月下老人瞪着潘小君:“不必请,请快走。”
* * *
小径,山城,雨。
潘小君淋着毛毛细雨,步下小径,回到这座山城。
这个山城在远山,远山在千里烟雨外。
夜,夜已很深了。
潘小君冒着微雨,选了一间看似温暖的小屋,双腿一伸,躺了下来。
雨声打在屋瓦上,一阵,又一阵,轻柔的如枕上情拍轻呓。
他闭上双眼,享受雨和屋瓦的旖旎风情。
三月十日,春,雨。
——易有太极,生两仪,分阴阳。
物换星移,成四象,化五行。
宜祭祀,沐浴,扫舍宇。
忌婚、丧,迁屋,冲蛇,二十一岁,煞果。
有翻黄历习惯的人,就会知道今天的日子,并不能算太坏。
清晨,阴雨。
潘小君握紧拳头,双脚肆意的向前伸展,挺直了懒腰,打了个大哈欠。
他看着门外的绵绵阴雨,摇摇头,拍了拍手掌,漱了几口水。
他难得有早起的一天。
他转着头看看四周,最先看见的是一座神像,一座山神像。
案上香火寂寂,供奉的神祗金身也已剥漆残败,这间庙宇显然已很久没有香客。
梁柱间绕上的蜘蛛结网,一重比一重高,深入梁间。
潘小君拍了拍昨夜睡着时,缠在头发上的蛛网,然后他竟又朝地上草堆躺下去。一躺下后,当然也闭上眼睛。
不但闭上眼睛,还跷起腿,哼着歌。
只可惜歌声并不好听,因为是潘小君唱的。
雨,纷纷。
三月梅雨,雨纷纷,人断魂。
茫茫小径,飘满重重雨丝,一个断魂人,湿淋淋的走进了这间山庙。
他的确应该算是个断魂人。
压得低低的斗笠顶上,破了二个大洞,恰巧的漏了一堆雨。
灰色的素服,已被洗得发白,再经新雨一洗,显得愈加的陈白。
一双白袜,破了一双洞,芒草鞋底,也已磨得见了底,露出一双长满茧的脚底。
这样的人,能不在雨中断魂?
断魂人走进屋内后,竟也不急着脱下一身湿淋淋的断魂衣物。
他忽然自怀中摸出一二个不算断魂的东西。
——馒头,白色的馒头,冷的馒头,硬的馒头。
他一以眼睛看着手里的馒头,眼神中,就像是看着王母娘娘的蟠桃仙果。
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也许就算是真的蟠桃仙果,也没他握在手馒头还要香,还要甜。
他已经很饿了。
只可惜他遇上的是潘小君,潘小君再怎么的懒,肚子饿的时候,鼻子总也是会特别的灵光。
他刚要一口咬下去。
“你的馒头很香。”潘小君睁开一只眼睛说。
他吓了一跳,似乎还不知道这间屋里还有别的人。
他向潘小君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他再次张嘴要啃馒头。
“你的馒头很好吃。”潘小君闭上一眼,张开另外—眼说。
他似乎没有听见,这次他嘴巴张的很大,想要一口整个把馒头吞下去。
“朋友,你的馒头很香,也很好吃。”潘小君瞟着一只眼睛又说。
他终于吃不下去了。
他瞪着潘小君。
“你想吃?”他瞪着潘小君,终于开口。
“是的。”潘小君嘴里哼着歌道。
“你是谁?”他问。
“你又是谁?”潘小君说。
“看来我走错地方了,再见。”他竟然站起来,握紧二颗馒头调头就要走。
潘小君忽然跳了起来。
潘小君挡住他的去路道:“朋友,既然来了,何必要走。”
他的脸压在低低的斗笠底下,潘小君看不到他的脸,但从他的穿着只能判断他应该是个方外出家人。 “有来就有去,来了当然要去。”他道。
潘小君道:“你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他道:“我从去处来,往来处去。”
他忽然自低低的笠沿底下,瞟了潘小君一眼。
忽然他马上如见了鬼般的说:“再见。”
潘小君又挡在他的面前:“你有二颗馒头。”
“你想抢劫?”他道。
潘小君道:“不是抢,是借。”
他道:“借?”
潘小君道:“有借有还。”
他道:“不借。”
潘小君道:“借。”
他没有再说话,他忽然转回头,走到神案桌下,坐了下来。
“不苦和尚!”潘小君叫了起来。
不苦和尚,他竟然就是不苦和尚。
不苦和尚——
不苦和尚其实很苦。
他全身上下实在都苦。
灰色的裟服已洗了发白,甚至变成白色的,裤子也补钉补的没有一块是完整的,就连一只腿的裤管,也已破裂一大截,露出了大腿。
脚上的芒草鞋,也磨得见底了,而脚掌上已长出厚厚的茧。
他全身上下只有一处是不苦的,那就是光溜溜的光头,还是很亮的很,而且圆圆的大脸,竟然连一点苦的样子也没有,还是笑嘻嘻的,好像很愉快。
他总是逢人就笑嘻嘻的说:“不苦,不苦,和尚一点也不苦。”
* * *
破庙。
破的就连神案上的土地爷爷金身,也让人给敲破了一大半。
这地方实在是很穷,穷得长出了虱子,穷得连神像也不保。
不过,我们的不苦和尚竟然就坐在神案下,打起了坐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来这里干什么?
看到他的人,只知道这个地方一定会更穷,越来越穷。
——自个儿都苦得吃不饱了,还不知打哪来的跑出了个苦和尚,和尚当然总要化缘,也当然总要吃饭。
所以一眼看见不苦和尚的人,都赶紧远远的躲开了,生怕自己会越来越苦。
幸好不苦和尚,总算运气还不坏,总算不会饿死。
因灰积满了落叶尘土的门槛上,终于走进了一个人。
真是老天有眼,佛祖庇佑;总算不让不苦和尚苦死。
不苦和尚偷偷的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人。
他只一睁开眼,就忽然闭了起来。
他实在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坏极了,而且是坏到了极点。
这个人简直比他还穷,穷到连衣服也没有,赤裸着上半身,甚至连屁股上也只穿一条裤子。
——大内裤。
不苦和尚简直都呆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只穿条大内裤的人,手里竟然还握着一样东西。——大朴刀。
看来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跑路穷强盗。
不苦和尚再怎么笨,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所幸运呼吸也已静止,就怕这个穷得要命的强盗,打他的主意。
不苦和尚果然没有猜错。
“老子真是背死了。”只穿条内裤的强盗大叫:“晦气,晦气,竟然遇见个和尚,老子发誓今晚一定不赌。”
不苦和尚没有说话。
“不过和尚你,至少穿的比老子还要光鲜。”他闪动了大刀叫着:“和尚身上的破裟衣,至少还能卖给补丁铺,赚个几两钱喝酒。”
不苦和尚已铍起了眉。
“我就是强盗。。”强盗叫着:“强盗就是我,和尚,快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
不苦和尚就脱。
“裤子也要。”强盗又叫着:“连你那双磨见了底的草鞋子也要。”
不苦和尚也脱。
“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强盗问着:“和尚身上还有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
“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诳语。”不苦和尚竟然脱的只剩条内裤:“不瞒施主你,老实说,和尚的嘴里还含着一块碎银子?”
“银子?”强盗大乐:“好,很好,和尚果然老实,那么也把银子吐出来。”
不苦和尚就吐,而且还真的吐出一锭碎银子。
强盗大乐,眉开眼笑的摸了摸不苦和尚的大光头说:“和尚真是老实人。”
不苦和尚更苦了。
他全身上下的家当,全让这个强盗洗劫一空,只剩条内裤。
不苦和尚,苦,很苦,实在是苦极了。
不过第二天,这个原本只穿条内裤的强盗,还是只穿条内裤,而且被人发现躺在阴沟里,竟然死了,他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
* * *
潘小君觉得今天一大早的运气就不错,躺着睡觉,竟然也能找到他想找的人。
不苦和尚发亮的光头,圆圆的脸,张着大眼睛瞪着他。
不苦和尚道:“对不起,和尚我不认识你。”
潘小君道:“和尚也学会说谎。”
不苦和尚说不出来来了。他觉得他今天的运气实在是坏到了极点,坏到遇上了潘小君这样的大坏蛋。
潘小君道:“和尚哪里来的馒头?”
不苦和尚道:“和尚的馒头当然是化来的,和尚当然不会像你,专门抢和尚的馒头吃。”
潘小君眨了眨眼睛道:“和尚原来也会记恨,上次我也只不过向和尚你借了一颗而已。”
“借?”不苦和尚道:“和尚若没有记错,你借的从来都没有还过。”
潘小君摇头头道:“和尚岂不知,方外人四大皆空,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潘小君又道:“既然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还不拿来?”
不苦和尚一双苦脸,说不出话。
潘小君眨着眼睛:“和尚动了贪念,动了口腹之欲,可要上油锅、拔舌头。”
不苦和尚,苦,很苦,实在是苦极了。
不苦和尚闭起双眼,忍饿的双手捧上了可口美味的硬馒头。
潘小君当然一把全拿。
潘小君啃一口道:“好,好极了,和尚摸过的馒头果然好吃,果然有福气味。”
不苦和尚闭着眼睛,肚里却怎么闭也闭不着,已饿肠辘辘的打转。
不苦和尚偷偷的睁开一只眼睛,瞟了潘小君一眼。
他已皱起眉。
看来潘小君真要把他唯一的早餐,二颗馒头全数入腹。
不苦和尚更苦了。
“其实和尚你,可以不必这么苦的。”潘小君竟然还笑的出来。
不苦和尚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潘小君道:“和尚要说老实话,就有馒头可吃。”
不苦和尚还是不说话。
潘小君道:“看来要等我把这二颗馒头全都吃了,才来问和尚你。”
潘小君真的啃了四、五口。
不苦和尚不得不说话了。
他打开眼睛道:“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好,很好。”潘小君道:“和尚你,看见我洗劫万通钱庄?”
不苦和尚道:“是的。”
潘小君道:“越了货后,还杀了人?”
不苦和尚道:“是的。”
潘小君道:“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不苦和尚道:“不是。”
潘小君眼里发出了亮光:“哦?”
不苦和尚忽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他道:“你有吃‘红汁硬果子’的习惯?”
潘小君道:“红汁硬果?”
不苦和尚道:“红汁如血,和尚我虽然眼睛不是很好,但并没有瞎,血泊里还掺杂了一种‘红汁硬果子’的汁。”
潘小君当然听得懂不苦和尚的话,不苦和尚告诉他的线索是一种“红汁硬果子”的汁。
潘小君眼里发着奇特的光芒:“和尚说的都是老实话?”
不苦和尚不说话。
不苦和尚忽然拾起破斗笠,站起来,就要走。
潘小君道:“和尚要走?去哪里?”
不苦和尚还是不说话。
潘小君道:“和尚难道不能多陪陪老朋友?”
不苦和尚道:“和尚虽然穷,但也不想一身被骗个精光。”
潘小君眨着眼睛道:“谁叫我们是老朋友,有的时候吃吃老朋友的亏,也不能算是太坏。”
不苦和尚道:“和尚若没有记错,好像都是和尚在吃亏。”
“和尚说的没错,吃人一亏,错不在己。”潘小君竟然笑了:“但一个人若是连续重复的吃着同一种的亏,那就真的错的太厉害了。”
不苦和尚,苦,不苦和尚实在很苦。
不苦和尚似乎对潘小君这种增灾乐祸的笑容感到头痛。
不苦和尚一双苦脸,顶着破斗笠,头也不回的走出门。
潘小君看着他的身影道:“和尚并不吃亏,我吃你一颗,还你一颗,和尚还是没有吃亏。”
不苦和尚怔住。
不苦和尚回头。
他果然看见潘小君一脸笑嘻嘻的,手里竟还捧着二颗好好的馒头。
不苦和尚的脸红了。
不苦和尚忽然走回到神案前,跪了下来,向山神金身磕着头道:“和尚说谎,和尚犯了贪戒,请佛祖降罚。”
不苦和尚就真的像是犯了大错一样,连续不停的磕着响头。
“无罪,无罪,和尚何罪之有?”潘小君忽然笑道:“和尚摸摸你的怀里,和尚的馒头还在。”
不苦和尚又怔住,他红着脸,摸了摸怀里。
潘小君道:“我没有向和尚要怀里的馒头,和尚也没有告诉我,你怀里有馒头,和尚何来贪念?”
不苦和尚又怔住。
不苦和尚忽然站起来,摇着头,大步的走出门,掉头就走。
* * *
雨,大雨。
潘小君站在阶下。 他看着不苦和尚渐渐消失在雨中的身影,他的眼里也忽然像眼前的大雨一样,一样的深朦。
月下老人给他的线索是“一柄快刀”。
不苦和尚向他透露的是一种红如血的“红汁硬果”。
红汁硬果子,又是什么样的果子?
这二样东西,要怎样才能勾勒出一个人?
这个人到底是谁?
他看着恍如“梦境”般的烟雨,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也许只有这个人,才能告诉他答案。
潘小君步下台阶,冷如珍珠大小的雨珠,打在他已湿透了的湛蓝色的披风身上,他并不在乎。
* * *
山城。
这个山城在远山,远山在千里烟雨外。
潘小君已离开这座山城。(潇湘子提供图档,xie_hong111OCR)
第七章 盼梦
人皆盼梦。
盼梦能长,盼梦能久,盼梦能圆。
梦若何?
一叶扁舟。
潘小君像个死人,闭上双眼,伸展四肢,舒舒服服的躺在小舟里。
船板上也同样的“躺”着一样东西。
——酒。
潘小君闭着眼睛,一掌拍碎了壶上红色的泥封,朝船板上轻轻一按,壶里的酒就如同飞溅的浪花。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浪花,并没有随着烟雨没进水里。
它们就如同一张会听话的风筝,恰巧的飞进了潘小君已的大大的嘴里。
潘小君觉得很满意。
他一向对自己这双手很满意。
只可惜,潘小君这种优雅写意的喝酒方式,很快的就写意不起来了。
因为烟雨,已转为密密的急雨。
三月春雨,来去无常,它们就像十七岁怀春的少女,满满蔻豆情怀,阴晴不定的说变就变,让人捉摸不定。
潘小君张天眼睛,已皱起眉。
他不得不站起身来,一把有唐时“明皇幸蜀”古风的江南油纸伞,已撑了开来。
潘小君撑着江南油纸伞,站在船头,看着重重密如针织的急雨。
他的心情也已如急雨的发愁。
他甚至感觉他就如同油纸伞上所画的“明皇西幸”是在逃亡。
只是“唐明皇”的逃亡,一点也没有天子尊贵礼遇。
潘小君叹气。
就在他撑伞叹气的同时,他忽然看见一艘快舫,乘风分浪的自朦朦的大雨中,箭一般的飞射出来。
潘小君一向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起码早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遇见不苦和尚,至少证明了他今天的运气实在不坏。
但是,一个人的运气若一直都是很好的话,那就表示他就要惹祸上身了。
快舫分浪溅出来的水花,恰巧的就溅了潘小君一身。
潘小君眼睁睁的看着舫呼啸而过,舫里竟然没有半个人出来看他一眼。
潘小君对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一向不予苟同。
他撑着油伞,双脚一蹬,忽然跃出了小舟,一双脚有如蜻蜓般的在湖面上点了几点,他的人已准确的冲入了即将远离的快舫。
潘小君撑着纸伞,站在舫外,舫里竹帘半掩,还是没有人出来看他。
潘小君的脸皮一向不薄。
他收起了纸伞,步上翠绿色韵翠栏,拨开了半掩竹帘,大马金刀的登门人室。
忽然快舫像箭一般的飞射,潘小君人一晃,差点就让船带进水里。
潘小君脸色变了。
* * *
舫内坐着三个人,三个黑衣蒙面人。
桌上摆着一盘棋,二个人对面而坐,一个手上拾着黑子,蹙眉深思,一个捋着蒙面黑巾里的胡须,频频点头。
另外一个则手上抚着金樽,神情专注的看着二人对弈。
快舫飞射,这二个人竟然还能安静悠然的对面博弈。
而且盘中的棋子,竟还能如放在安稳的大石上,不动如山。
更想不出的是,桌上三杯斟满酒的“仿宋汝洲哥烧窑”竟能一滴一溅。
潘小君眼睛并没有瞎,他当然看的出来。
三个黑衣蒙面人,似乎不知道潘小君已经走进来,应该说是,他们似乎连看都没有看潘小君一眼。
“乘风对弈,破浪浅斟。”潘小君拱手道:“朋友,好高的雅兴。”
三个人眼中只有盘上棋子,似乎连听都没有听见潘小君是在说话。
“樽上无名,酒中无界。”潘小君又道:“朋友,在下先干为敬。”
潘小君说话的同时,突然手一伸,便要取桌上摆着的金樽,一口干了。 我们的潘小君一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
但他若是知道这三个人的来历,他就一定会听话点,也会乖一点的。
只可惜潘小君不知道。
当潘小君的手,来到抚杯黑衣人的金樽前时,突然,快舫又箭射出般的飞射。
这一飞射,三个蒙面人似乎连动都没有动,就连他们对弈的棋盘,棋子也都没有一丝的晃动,当然金樽里的酒,也如一泓沉静的池水。
潘小君却动了。
快舫的飞射,带来的离心惯性力量,使得了的身体向外抛了出去。
但是潘小君却没有被抛出船外。
他的身体就像一只蜻蜓,轻盈盈的转了几转,竟已回复了原来姿势。
三个蒙面人,还是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潘小君觉得好奇了,他的双眼也已发亮。
他的好奇心重的似乎和他喜欢喝酒一样,一样重的厉害。
潘小君再次的伸手取杯。
杯在手上,手在桌上。
黑衣人手持金樽,突然斜手一推。
金樽一送,已来到潘小君伸出的手的三寸前。
潘小君只要稍为再往前伸,便可以取到酒杯,喝杯中的酒。
但是潘小君却也不动了。
因为他忽然感觉到一股杀气,一股浓烈的杀气。
自古神兵利器必有杀气。
一个身怀绝技,视人命如草介,杀人无算的杀手,身上也必定带着杀气。
潘小君盯着自己伸出的手,他已感觉到只要再动一下,眼前蒙面人推杯送酒的一双手,必定能以一种极可怕的力量,扣住他手上的脉门。
所以潘小君没有动。
雨如针织,浪如飞梭。
雨滴打在舫上的翠顶,发出“啵啵”的声音,一阵阵拨人心弦,引发愁肠的白头宫娥幽幽浅唱。
手持黑子深思蹙眉的弈者,依然深思。
捋须点头的,依然捋须点头。
推杯送酒的手,也依然沉如海石。
潘小君知道只要一动,必定见血,至于血会是从谁的身上流出来,还是未定。
静止的就像一幅画。
——一幅对弈,送酒的画。
画中有人,人中有画,人画已在动雨急间。
* * *
已经过了三个时辰,潘小君额前已沁出冷汗,手上青筋也已暴露,他甚至感觉到全身发麻,一股有如针刺的酸痛,一针一针的刺着他的每一条有感神经。
他已经明白他遭遇了前所未见的空前对决。
一种不需出招,完全无招的对决。
这种对决远比任何的有形招式,还要来的可怕。
天下武学所有的招式变化,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原点。
——不变。
这几乎是一种“禅”的境界。
——念由心生,意动于形,万法诸相,百变皆空。
因为你只要一动,就会露出破绽,破绽一现,就要见血,见血就得死。
在最不该动的时候,潘小君却动了。
他在快舫急速转弯的同时,他手上的一把江南油纸伞,已打了开来。 纸伞一开,风车刀轮般的急速向外旋转而出,他的人也同时间的随着风势,卷出了帘外。
只可惜卷出帘外的,并不只有潘小君一人。
当他随着油纸伞飞出的同时,三个不动的蒙巾人,也动了。
他们三人身形竟同时间的飞起,有如分云拨日的探出一双鬼爪似的双手,直抓潘小君的脚踝。
潘小君撑着油纸伞,好似风车刀轮般的在半空中旋转。
三双鬼爪般枯瘦如柴的鸟手,已分云拨日,探上了他的脚踝。
动即败,败即见血。
潘小君忽然感觉到,一股死亡之气,由他的脚底寒森森的透上他有脑顶。
他打上了个寒颤。
他甚至已听见骨头捏碎的声音。
并不是骨头捏碎的声音,远山千里外,竟响起另一种声音。
琴音!
琴音缥缈,琴音虚幻琴音仿佛在山空水尽处。
当潘小君的耳里传进这种声音后,天地在这一瞬间,竟仿佛都变了。
变的安详,变的沉静,变的无邪,变的灵动。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见。
琴音响起同时,蒙巾人已瞬间收手。
他们三人身上竟然已杀气全无,恭恭敬敬的立在船头,看着远方朦朦的烟雨。
潘小君手上的油纸也已收起,他竟也立在船头,看着远方同样的地方。
* * *
轻舟,荡漾。
一叶扁舟,轻轻的自烟雨中划出来。
帘内有人,人上有琴,琴上有弦,弦上有音。
一个人端坐画帘内,轻轻的轮手指,抚动天音。
三个黑衣人在这瞬间,身形忽然同时飘起,纵身跃进这条画舫,双手拍拍身上尘沾,抛出三只金叶子,垂下头。
潘小君并没有随他们跃进画舫。
他撑开江南油纸伞,立在快舫船头,双眼里已发着奇特的亮光,看着帘内的人。
“你们来了。”潘小君听见帘内的人说:“你们又杀人了。”
“是的。”蒙巾黑衣人垂头道:“我们一共杀了十个人,三人一刀穿心,四人一剑人腹,二人一掌碎腑,一人一锁扣喉。”
“十人?”帘内人,轻轻的说:“你们杀孽太重了。”
“这也正是我们来此的原因。”蒙面人又说:“还请公主赐我们一曲,给我们好梦,让我们莫要再做恶梦。”
“为人带来好梦是我的工作。”帘内人说:“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们,少杀人,少做坏事,就会好梦,这才是根本之道,你们应该懂的。”
三个黑衣人,没有再说话,他们垂下头,因为琴音已起。
为人带来好梦的琴音已起。
烟雨朦朦,琴音缥缈,琴音就在表山烟雨间。
这是什么样的琴音?
什么样的琴音能替人还来好梦?
——琴音生动,春意盎然,它开始诉说生命的无瑕,灵动,光明,可贵。
——幽幽缈缈,空旷悠远,它再低诉着生命我常,流水岁月,转眼云烟。
——琴音转为悲戚断肠,诉说死亡的痛苦,死亡的无助,生命结束的怨哀。
蒙面黑巾三客,沉醉的有如置身于另一世界,梦般的光明安详世界。
——没有黑暗,没有暴力,没有威胁,没有恐惧的世界,只有在梦中。
梦,盼梦。
对某一些人来说,好梦是一梦难求的。
* * *
音已歇,韵犹在。
“谢谢。”潘小君听见黑衣人说。
然后三个黑衣人,忽然同时间又跃起,跃回了潘小君站立的快舫。
潘小君皱起眉。
但是他们忽然感觉到眼前这三个黑衣蒙面人,一身的杀气,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潘小君甚至觉得眼前站着的,是三名慈祥和睦的老者。
“盼梦”的琴音,仿佛竟是一种魔力。
——一种消弥暴戾之气的无形魔力。
潘小君忽然摇头叹气。
更令潘小君想不到的是,本来推手送酒,要置他于死地的蒙面人,忽然举起酒壶,对杯的斟满了一杯酒,和和气气的送到潘小君的手里道:“请。”
潘小君看的都呆了。
但他还是悻悻的接杯,对口道:“请。”
潘小君终于喝到这樽金樽里的酒。
潘小君并没有再喝,因为他已发觉这艘快舫,竟以疾速的速度离开湖。
潘小君撑伞,抛杯,道:“请。”
他说话的同时,手睥江南油纸伞已同时间张开,他的人随着纸伞,轻轻的一跃,跃入水面,然后脚尖再轻轻的一点,已离开了快舫。
雨如针织,浪如飞梭。
潘小君撑着伞,看着快舫破江离去,他忽然叹了口气。
“你叹什么气?”潘小君听见帘内的人说。
潘小君竟然跃进“盼梦”的画舫内。
盼梦,她的名字就叫“盼梦”。
道:“转头”
看着帘内的盼梦道:“我实在应该叹气。”
盼梦道:“哦?”
“你根本不需出手。”潘小君摇着头道:“你只需轻轻的拨动的琴弦,这些要命的江湖杀手,就会变得乖的像只小白兔,你说我不应该叹气?”
“在你的面前我就像只张爪乱咬的笨野狼,实在是愚蠢的可笑。”潘小君又说。
“你不笨,你也不是野狼,你是潘小君。”盼梦笑了:“他们也不是小白兔,他们是‘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潘小君张大眼睛说:“松、竹、梅岁寒三友?”
“是的。”盼梦道。
潘小君又叹气:“能够碰上你,看来我的运气毕竟不坏,不然我可能早就跟你说再见了。”
盼梦嫣然一笑。
“不过,你撑着油纸伞的样子,就真的像是只笨野狼。”盼梦轻轻的笑道:“你难道不收伞?”
潘小君道:“收伞?”
盼梦道:“是的。”
“我并不笨,收了伞,我就要一身的落汤鸡。”潘小君撑着伞笑道:“老实说,当鸡的滋味,并不好受。”
盼梦一笑:“你难道不会进来。”
“进来?”潘小君显然有点吃惊了:“你要我进去你的舫内?”
“难道你想站在船头淋雨?”盼梦道。
“名动天下的‘盼梦公主’是黑白二道崇敬的神祗,”潘小君摇着头道:“我可不想让黑白二道的弟兄们追杀。”
“别说是进去了。”潘小君又说:“我看就连有人敢接近你的翠帘一步,那个人已经是天大的胆子了。”
盼梦忽然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我会对我不利?”
“我并没有疯。”潘小君摇头道:“你的琴音为人带来了多少的好梦,消弥了多少暴唳之气,多少人从你的琴音得到了解脱,武林中人敬你如神祗,这世上谁敢对你不利,谁就是武林的公敌,我可没有疯,我可不想当这种疯子。”( 小君一剪 http://www.xlawen.org/kan/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