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天城修罗门 > 天城修罗门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天城修罗门》

    楔 子

    常州的横山,高不过百丈,方圆不足五里。即无参天古木,也没有奇花异草,没有千年古刹,更没有名胜美景。远不接长江大川,近不靠官道驿站。只有山脚下住着三十几户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山腰南坡,有一块平整的坡地,盖着三间瓦屋两间茅舍,其中住着一个老道长和三个俗家弟子。四人平日里即不拜仙,也不烧香,靠着给山下村人看病,给村里孩子教书开蒙换些油盐米醋、日常用俱,也在半亩平坡地上种些蔬菜过活着。

    一日清晨,阳光射透了山中的雾气,斜照在南坡屋院中。正屋东耳房里,老道长盘腿坐在床榻上,皓发白髯,面露红光,左手竖在胸前,右手握着拂尘,尘尾搭在左臂之上,双目微合,静坐观心。正在此时,听见屋外有人呼喊:“师父,弟子回来了。”

    “是吕逸回来了。”老道长睁开双眼,说道:“快进屋说话。”

    吕逸应了声“是”,带着三个孩童步入屋内东耳房,往边上一站,等着师父问话。

    老道长看了一眼三个孩童,问吕逸道:“这次下山快一年了吧,行程如何啊?”

    吕逸答道:“回禀师父,一年里徒儿访遍了七处吕氏族人,只发现这三个孩童十分的聪慧灵异,今日带上山来面见师父,徒儿也可以交令了。”从怀中取出白玉环一只,双手奉上。

    只见这只玉环,小拇指粗细,白若羊脂,晶莹欲滴。老道长接过玉环,顺手放在了身前的案几之上。再看这只玉环,刚一离开老道长的手就变成了墨紫色一团。吕逸转过身,对三个孩童说道:“今日见着了师尊还不一一拜上?”

    第一个孩童上前一步跪下,左手抱右拳,说道:“师父在上,弟子吕洋、字伯翔,今年十二岁,商丘人氏,给师父叩头。”“嗵、嗵、嗵”三个响头。

    老道长手捋长髯,说道:“好、好!快起来。”吕洋站起身,让开一边。

    第二个孩子上前一步跪下,双手抱拳道:“师父在上,弟子吕龙、字子笛,今年十一岁,邯郸人氏,给师父叩头。”说罢,“嗵、嗵、嗵”三个响头。

    老道长单掌虚托,说道:“好孩子,起来吧!”吕龙站起向来让开一边。

    第三个孩子瞧了老道长一眼。“噗嗵”一**坐在了地上。昂着头闭着眼。鼓着腮帮子。正生着气呢!老道长将拂尘往回一甩。靠在右臂。开颜笑道:“孩子。你这是为何呀?”

    这孩子一扭头。嚷道:“我自在家好好服侍老娘。今日定要我来学什么法术。我不高兴。”

    老道长扭向吕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吕逸答道:“回禀师父。这孩子叫吕无病。今年十一岁。云间人氏。他父亲早亡。家中除了母亲再无他人。我因见无病灵异非常。遂将他带了回来。他母亲长年肺咳。身体虚弱。我已施下了去病符咒。并留有调理药方和两片金页子。将养个三月半载就能痊愈。日常生活便托给了族长代为照顾。族长是无病地堂伯。为人忠厚。平日里也时常关照他们俩母子。只是这孩子挂心母亲。不愿入山学法。一路上还闹出不少是非来!”

    老道长听罢。笑道:“无病啊。有你师兄为你母亲施术医治。你尽可放心。等你有了本事艺成下山。再奉养你地母亲岂不更好?”

    吕无病摇头说道:“老娘有病在身。我却要上山学法。心中岂能安稳?老道长还是放我回家吧。等老娘病体安泰。我再上山跟从老道长一心学法术如何?”

    “话虽如此……欸!”老道长叹声说道:“无病,你可知道我为何要留你学习法术?你可知道我吕氏宗族的由来?你可知道本门为何只收吕氏宗族的子弟为徒吗?”

    吕无病摇头说道:“无病不知。”

    老道长手捋长髯,说道:“我吕氏一族乃是太公吕尚的后人,就是为文、武二帝伐纣定周的姜子牙、姜太公!周武王大统后划下齐国邑土封赏太公。太公生有三子一女,长子吕伋继承齐主之位代代世袭,直到田氏窃国,方才断了祭祀。幼子吕曾则尽学太公法术,隐于江湖秘密传灯。到了今日,吕曾祖爷后人共有七支,虽然人数不少,但俱有慧根的却不多。再加上学习法术坚难至极,每一寸的进步都要用汗血来磨练,所以祖宗定下了规矩,凡具有灵力慧根的吕氏孩童必须进山学法。”

    吕无病听罢垂下了头,两只脚向外一拔一蹬,背对着老道长坐在了地上,后背不停抽搐,显然是在为回不了家而哭着。老道长一指吕逸,说道:“还是让孩子们坐下说话吧,你也坐!”

    “是。”吕逸招呼吕洋和吕龙在一旁椅子上坐下,又扶起吕无病,将他摁入椅中,自己方才坐下。吕无病暗暗拭去泪渍,哽咽未定。

    老道长看了一眼吕无病,叹道:“欸!都是十来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家。千里跋涉到此学法,可苦了你们了。想我当年上山随师父学法,也如你们一般大小啊!”轻晃了一下拂尘,对吕逸说道:“取三张符纸来。”

    吕逸听言站起身,从一旁箱子里取出黄符纸,点出三张呈于案几之上。老道长放下拂尘,将黄符纸按“品”字型在案几上摆放好,又整了整袍襟,微闭双眼,左手举起捏诀,右手伸出食中二指在黄符纸上虚画,口中念念有词。猛然间睁开双眼,并指朝黄符纸一戳,同时口中喝道:“疾。”三张黄符纸顿时化成三只鸽子站在了案几上,直叫三个孩子惊诧不已。

    “孩子们,”老道长说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如果谁还想回家的,我让你们师兄送你们回去。”

    “师父,这……”吕逸一听师父这么说,先急了起来。

    老道长伸出手掌止住吕逸,说道:“无妨。若心不在此处,也学不得太公绝学。”扭过头又对三个孩子继续说:“如果愿意留下学法呢,我送他一只信鸽,想家的可写封信托信鸽带去。家中父母有话也可托信鸽带回,你们看可好?”

    吕洋、吕龙双手抱拳,躬身齐道:“谨尊师命。”

    吕无病见听完故事就可回家,两眼不觉放光,止住了抽泣,赶紧“嗯”了一声。

    老道长重执起拂尘,眼望向窗外远处,说道:“话说姜太公辞别了元始天尊,驾着四不象下山而去……”

    “哈……”吕无病不禁破涕大笑起来!

    老道长甚是诧异,问道:“无病为何发笑啊?”

    吕无病强忍住笑,反问道:“道爷可是讲姜子牙助周伐纣,代天封神的故事?“

    老道长说道:“没错啊!你听过了吗?”

    吕无病不屑的说道:“这有一本书,叫《封神演义》。我们镇上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一辈子只会说这一本书,我听了都不下三遍了!”

    老道长见吕洋和吕龙脸上也有笑意,问道:“你们都知道这个故事?”

    吕洋、吕龙欠身说道:“回师父,弟子知道!”

    “哦?”老道长手捋长髯,直感觉有些抹不开面子,说道:“那么这样,咳……为师给你们讲一个本门前辈吕浑吕仲灵的故事如何?为师姓吕名儒字天翱,这位吕浑前辈是为师的师叔祖。他曾经手持混沌鞭、**骑驳兽,遨游江湖、除魔卫道。之后又会同释家教主、道家南北二派宗主闯入昆仑山天城,封锁修罗天魔门。一生的传奇着实厉害无比!”说道此处,拿眼瞧向三个孩子,见三个孩子认真听着、都没作声,暗道:“这回总算还没有编成书吧!定了定神,开口讲道:“……”

    第一章华亭鸡蛋斗蟋蟀 三清道释商大计

    吴地华亭镇、也称作云间,靠近东海岸,因地处偏远,躲过了乱世刀兵之灾。华亭镇四周散落着十几个村庄,田野间玉米、水稻、瓜果、蔬菜一片繁茂。农人们男耕女织,生活安逸祥和。其中有个村庄,村口分左右栽着雌雄各一棵银杏树,高二十余丈,三个大汉合抱不住,相传已存活五六百年了。因为有这两棵古杏树,人们便把这个村称作了古杏村。村口左侧是一大块空地,成了村里的晒谷场。场中央不知何时起被人放了个大石磨,这里也成了村里孩童们玩耍的集结地。

    一日清晨,七八个村里孩子聚在了大石磨周围,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倚在大石磨上,各自都带着一个泥陶罐,捧在手里、搁在地上,交头接耳说着话。又不时扭头望向村外,好像是在等什么人,都显得很焦急。蹲在石磨顶上的孩子因为嗓门特别大,所以在伙儿都叫他“大炮仗”。大炮仗站起身,手搭凉棚望向村外,什么也没瞧着,低头扫了大伙儿一眼,对一个瘦小的孩子嚷道:“‘小猢狲’,你上树去瞧瞧,‘鸡蛋’到底来了没有?”

    小猢狲“噢”了一声,将手中陶罐放在地上,奔到道旁柳树下,卷起裤脚管,再撸高了袖子,向两手心各吐一口唾沫,抓紧了树干两腿一蹬,“噌、噌、噌”只三五下,已爬到了梢头,又伸长了脖子向远处望去。突然,小猢狲喊了起来:“看见一个人影……担着柴……应该是他,是他没错!”顺着树干滑落下地,向大伙儿跑了过去,高声急嚷:“来了,来了!大家快准备。”

    大炮仗跳下石磨,命其中一个孩子在地上摆好一个大瓦盆,盆边搁好网罩、芡草。然后对大伙儿说道:“大家听好了,就按先前说的,我先上,小猢狲第二个,你、你、你,排三、四、五、六、七,知道了吗?昨天让他全胜而归,今天定要让他输得哭爹喊娘!”说得孩子们各个如临战阵,摩拳擦掌、意气风发。

    说话间,鸡蛋担着两捆柴已由远而近。硕大的柴束压在肩上,竟然让两只脚踏不出直线来,左摇两步,右晃三步,艰难的走到大石磨旁,放下柴束,展臂伸腰,双揉了揉酸痛的肩脖。才十来岁的孩子,面庞也挂了些微沧桑!鸡蛋长长呼出一口浊气,问大伙儿道:“都带来了吧?”

    大炮仗双手叉腰,说道:“都带来了!我今天带得是红黄大将,只一口,管叫你脑浆崩裂!”

    小猢狲将陶罐高高举起,说道:“我今天带的是‘狗蝇黄’……”

    鸡蛋伸掌止住小猢狲说话,扫了大伙儿一眼,说道:“我没问这个,我是问你们鸡蛋都带来了没有?”

    “带了,带了!”大伙儿各自从怀中掏出一个鸡蛋来。

    鸡蛋见大家都带着,又说道:“还按老规矩,谁赢了我,把我两捆柴拿走。谁要是输了的,把鸡蛋给我留下。”

    “好!没问题。”

    “就按你说地办!”

    大伙儿重将鸡蛋揣入怀里。围着摆放在地上地大瓦盆蹲下。大炮仗说道:“我是第一个!”将自己陶罐地盖子打开。用网罩从里头套出一只蟋蟀来放入大瓦盆。“且看我地红黄大将军!”

    只见这只蟋蟀。头方、项宽、六足粗长。用草一芡。张开一对宣花板斧般地大牙来!头似乌金盔、身披乌金甲。浑身暗透红光。煞是威武。大伙儿都翘起大拇指。直赞道:“好虫……好虫!”

    再看鸡蛋。将腰间插着地竹筒抽出。拨去筒塞。往大瓦盆里一倒。倒出一条蟋蟀。比红黄大将军略小。衣翅破碎、露出背脊。小猢狲看了问道:“鸡蛋。这只不就是昨天地上风虫嘛!怎么变‘烂衣’了?”

    鸡蛋对着小猢狲说道:“说你不懂吧!这种虫叫作‘脆衣’每次斗口用力衣翅就会裂开、掉落些许。只要衣翅没掉干净。这虫就只赢不输。如果能遇上贾相爷。我把这条虫往上一献。至少能换回一个县太爷当呢!今日只赢你们几个破鸡蛋。也算让你们开了眼了。”

    大炮仗不屑地说道:“你就吹吧!等一会儿吃了下风。我看你如何收场?”

    大伙儿不再说话,都把眼睛齐盯向了大瓦盆中的两条蟋蟀身上,鸡蛋和大炮仗各自用芡草领着自己的蟋蟀向前冲。只见两条蟋蟀刚一对上脸就恶扑向了对方,牙与牙相互咬住不放。相持中,脆衣六足猛然高撑,将头抬起,把红黄大将军六足离地、举在半空。

    “哇……”大伙儿惊呼了起来,“是霸王举鼎,不得了!”

    再看脆衣,高高举着红黄大将军在大瓦盆内绕场一圈,又轻轻放下。刚一松开,红黄大将军便逃窜到盆壁角里,呆立不动。脆衣则走向了盆中央,抖了抖破碎的衣翅,尤未合上的大白牙晶光四射。鸡蛋挺起胸将手向前一伸,喝道:“鸡蛋拿来!”

    大炮仗掏出鸡蛋交给鸡蛋,把败了的蟋蟀捉出大瓦盆,放回自己的陶罐内,口中喊着;“佩服,佩服!”让开一边。

    鸡蛋揣好了鸡蛋,问道:“下一个是谁?”

    “是我,该我了!”小猢狲挪到鸡蛋对面,说道:“且看我的狗蝇摧城拔寨!”用网罩将蟋蟀抓入大瓦盆。

    还未来得及用草芡虫,脆衣已朝狗蝇黄扑了过去。只听见“咔“一声如嗑瓜子般响,狗蝇黄已经头裂项破、血流如注,六足一蹬死在了盆中。脆衣依旧回到盆中央,双翅一抖,掉落下一小片翅叶来。

    小猢狲“啊呀”一声惨叫,用手捏住已经死了的狗蝇黄,提起看了一眼,朝脑袋聚拢成的天窗外扔了出去。再把怀中的鸡蛋交出,退开了一边。

    如此这般,鸡蛋的脆衣来一个斗一个,一共咬败了七只蟋蟀,赢回了七个鸡蛋。“没了吧?没了我可要收场了,谁有胆子的明天带好鸡蛋依旧在这里开斗。”鸡蛋一边说一边准备将脆衣捉回竹筒内。大伙儿站了起来,看着鸡蛋的得意样儿,都摇头叹起气来。

    “等一等!这位小哥,老汉也逮了一只蟋蟀,小哥可敢与老汉我放斗一局吗?”不知何时,人群里多出一个老渔翁来!袖管、裤脚管高高卷着,手里拿了个竹筒在晃。

    鸡蛋说道:“可以呀!你有鸡蛋吗?”

    老渔翁答道:“没有。”

    鸡蛋又问道:“哪你拿什么和我斗?”

    老渔翁一拍腰间鱼篓,说道:“我就用这篓鱼怎么样?”

    鸡蛋上前打开鱼篓盖,朝里瞧了一眼,见篓里少说也有七八条尺长的河鲫鱼,说道;“行,哪我用这两捆柴怎么样?”

    老渔翁一笑,摇了摇头。

    鸡蛋又说道:“两捆些再加两个鸡蛋,应该够了吧?”心中却在暗想:总不能把鸡蛋都压上吧?万一要是输了呢?这可不成。

    老渔翁竖起手掌,摇头笑道:“我可不要你的柴束和鸡蛋。我输了呢,你把这篓鱼全拿走,万一我要是赢了,你就让我打上一掌。不过先说好了,愿赌服输,不可怨天尤人,不可找后帐,你看怎么样?”

    鸡蛋一听,暗道:这也太合算了!赢了就是足足一篓鱼,输了也只是换一下疼而已。赶紧答道:“好!都按你说得来。”

    大伙儿又围着大瓦盆蹲了下去。

    正当老渔翁和孩子们在斗着蟋蟀,蹲着身子埋着头、把**朝着天的时候,天上也有一个重要会议将要开始。太清境大赤天的兜率宫中,太上老君正在闭关静坐,忽感心血来潮,止又止不住,只好撤去内丹功力运转。睁开双眼,掐指一算,暗道:“不好!天界又将再起刀兵之灾,该怎么办?……还是请元始师兄和弥勒道兄一同来商议商议吧!遂心中默念起了召请咒言。

    弥勒佛住得不远,就在同一天境的白阳寺中。听见太上老君召请,从弥勒座上起身,整了整百衲衣,取过佛珠,两脚往芒鞋里一伸,袒胸露||乳|、添着大肚子、拨着手珠向兜率宫走去。

    元始天尊住在玉清境清微天的玉虚宫,听见道德师弟咒请,从座坛上站起,戴上玉清芙蓉冠,身穿绛紫色金丝绣祥云对襟法衣,脚蹬金丝滚边云履一双,跨上四不象,朝兜率宫飞来。神仙嘛!只一瞬,也就到了。

    太上老君早已在宫门口侯着,看见两位仙佛已至,左手抱右拳当胸施礼道:“弥勒道兄、元始师兄,道德有礼了!”

    元始天尊翻身下了四不象,对太上老君抱拳行礼,叫了一声:“道德师弟。”

    弥勒佛紧走上几步,双手合什道:“道德道友,哈……久不见矣!”又扭身同元始天尊相对施了一礼。

    太上老君迈步上前,左右手各握住了元始天尊和弥勒佛的手腕,说道:“二位快快随我入内说话。”

    三人并肩一同进入宫中大殿,让元始天尊在上首座团上就坐,太上老君和弥勒佛分左右坐下。太上老君拿起太初阴阳扇轻轻一摇,说道:“弥勒道兄、师兄,想必二位已经知道道德请二位过来的原因了?”

    元始天尊双眉微微一皱,弥勒佛哈哈一笑,算是表示已经知道了原因。太上老君将太初阴阳扇交到左手,右手在左袖中掏出金钢圈,往前一抛,金钢圈竖在了三人面前,悬空定住。又用手中阴阳扇朝金钢圈一扇,金钢圈内顿时现出一幅幅图景来。太上老君用扇一指金钢圈内,说道:“二位请往里观瞧!”

    只见圈内现出得是人间图景,有两军对阵,短兵厮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又见城村破败,人们背井离乡,野草吃光了,树皮吃光了,大路两傍尽是一具具倒下的饿殍。

    太上老君说道:“凡界人间的宋、金、辽、夏、蒙古直至西域地界相互杀伐已有四五百年,死伤何止千万人众,枉魂冤鬼、精怪魍魉布满人间,闹得幽冥界都来不及接收了!”遂又将扇向金钢圈一扇,金钢圈内又显现出另一幅场景来。万里黄沙,赤日炎炎的沙漠中有一扇高大的城门竖起,原来是修罗天魔界在凡界偷偷打开了一扇门。

    只见这扇修罗门,门高八丈,青铜浇铸,对开两扇。墨玉作成框柱,左柱雕一墨色大鹏鸟,右柱雕一墨色大鳄鱼,门头正中雕一墨日,散发着黑芒,射向四面八方。

    左右门柱前站着两员魔将,左边魔将名叫无伤,原是人间冤煞之气在土中结**形,破土而出。此魔虽从人间修成,却无半分人间情爱,只懂得一味的杀戮,并以杀戮的冤煞气作为加习修练,三千年修成魔神上升修罗天。只见这魔神无伤,身长一丈开外,头额正中独生一角,人面獠牙、黄发黄髯,身上生有手臂四条,两臂向前,另两臂自肋下生出向后,浑身金盔金甲,身前身后各执一把丈八开山斧,黄铜打造,凶猛无比。修罗天大日天帝封他为天门日光魔神。

    右边魔将名叫枭阳,原是太古族类,以人为食。因为女娲娘娘恼恨其族,用太**火将其族尽灭。当时枭阳刚刚落生,没有吃过人,身上没有人的血肉腥味,太**火无法辨认,所以未将他焚去,让枭阳逃过此难。此后,枭阳便躲在人间吃人修行、修行吃人,直到魔功修成上升修罗天。只见这个枭阳,身长两丈,着金盔金甲,腰插宝剑,长有八尺,右手握三丈长的两股叉柱地,脸上的眼、耳、鼻小如豌豆,嘴却宽大无比,嘴角生到脑后,若一张开,可以把等身的猎物囫囵吞下。大日天帝封他为天门月光魔神。

    修罗门门口还有一行队伍,排列着各样妖魔鬼怪,有人形单眼的、有壮大如象的、还有精小如鼠的,等等、等等,稀奇古怪,足足排到了五里地外,等着门口夜叉兵的查检,合格者可以进入门内,不合格者被夜叉兵用叉叉起抛到老远。

    太上老君对着元始天尊说道:“自勾陈天帝降服大日天帝之后,仙界与魔界便相约关闭了凡界之门,所有成仙成魔上升天界的道路全由幽冥界中的六道来轮回。没想到今日魔界暗于人间蛮荒地擅开修罗门,直接从凡界接收妖魔来壮大魔域,此事对仙界可是为祸不小啊!”说罢,见元始天尊微闭双眼不搭话,太上老君又望向弥勒佛。

    “哈……”弥勒佛说道:“想那大日天帝刑天和大梵天帝夏耕被勾陈天皇大帝斩去头颅之后,至今尚未恢复,功法也折损去大半,应该不会再起事端。二位道兄的师弟通天教主……”

    太上老君手捋长须,说道:“不会、不会!通天师弟已经遵照我师鸿钧老祖教诲,正带领门下弟子闭观清修,不可能同此事有关。再说当年助纣也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听了弟子们挑唆,又放不下输给师兄的面子,才弄出这般大波澜。

    “那么又会是哪位魔神有如此胆量呢?”弥勒佛想了一想,也没有答案,抬头说道:“哈……无论是哪位魔神惹事,这扇修罗门总还是要给它关上的。”

    太上老君接着弥勒佛的话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仙佛两家不能去办,以免落下权柄,使魔界得到闹事的借口。不如还是用老办法,在凡界找寻合适人选,传他法术,让他们去封闭修罗门,如何?”

    弥勒佛应道:“哈……甚好!”

    元始天尊依旧微闭双眼,一语不发。太上老君瞟了元始天尊一眼,知道他心中有事,也不点破,继续说道:“哪就由我先在凡界道家弟子中找上一找!”将手中太初阳阳扇一扇,金钢圈内现出了龙虎山上清正一宫。

    只见宫中正有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道童在殿中打扫,小道童一边擦着供案,一边向大殿上供奉的太上老君像望去,嘴里说道:“咦!老君爷爷,您的胡子怎么绿了?我给您擦一擦吧!”爬上神台,靠在太上老君像的怀里,把胡子由上往下轻轻擦抹。擦完看了一下,干净了。又看了看太上老君像的头发,白色不脏。小道童“嗯”了一声,一个“鹞子翻身”跃下地。

    “就是此子!”太上老君用扇一指,又暗自念起咒言。

    只见眼前金光一道,是张天师到了。张天师走上前,在三位仙佛座前跪下,抱拳说道:“二位祖师爷、佛爷,张道陵拜上!不知太上老君招小道前来有何吩咐?”

    太上老君用扇柄一指金钢圈内的小道童,问道:“道陵,你可认得此子吗?”

    张天师转身抬头,向圈内仔细观瞧,又掐指一算,说道:“回太上老君话,此子乃我凡界龙虎山天师门中弟子,姓张名留孙,虽非我族孙,却甚有慧根。”

    太上老君“嗯”了一声,说道:“道陵,你去传他些天界符咒诀法,万不可让他学你凡界的请神符咒!它日,此子可助你天师门一统南方道派。去吧!”

    “小道领旨!”向三位仙佛磕了三个响头,金光一晃,退去了。

    太上老君重又将扇一摇,金钢圈内现出了大都长春宫来。宫中有一个小道士,十二三岁模样,身穿道服,头戴月牙冠,生得玉面朱唇、意气闲雅,盘腿坐在榻上,正在练气修丹。太上老君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同我凡界肉身有着三五分相似”。说罢,又默念起了咒言。

    只见面前涌出一团云气,气散人出,乃是陈抟老祖。陈抟老祖一看三位仙佛在座团上安坐,不敢怠慢!急急上前磕头,抱拳说道:“小子陈抟,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弥勒佛爷磕头了。”

    太上老君一指圈内小道士,问道:“陈抟,你看如子如何啊?”

    陈抟回头细观片刻,回太上老君道:“此子眉宇轩昂、神清气朗,又用功勒奋,颇有我年轻时的模样!”

    “我没问你这个。”太上老君听陈抟这么回话似有微嗔,“我问你此子姓甚名谁、何派门下,有无慧根?”心里却又暗道:你陈抟体态肥胖、睡眼惺松,怎么有脸说出此子象你的话来?转念又一想,陈抟也如此说话,看来此子日后定会在凡界成为道教偶像了!只是太上老君不曾想到,他自己凡胎降生时便已满头白发,所以世人称他“老子”!又哪里有得风流潇洒之态?

    陈抟暗自一算,说道:“回禀太上老君,此子姓刘名德真,乃是凡界全真教门下,若能善加引导,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太上老君听罢,对陈抟老祖说道:“我看此子所练乃是先天功结内丹法,欲有大成非学你的蛰法修丹术不可!你可愿意去凡界走上一遭,教授此子?“

    陈抟老祖越看刘德真越象自己,心中确实喜欢,回太上老君道:“陈抟愿意前往!”

    “很好!此子将一统凡界北方道派,你定要悉心教授,不可存私。”太上老君嘱咐完,将左手衣袖一拂,说道:“快些去吧!”

    “遵法旨!”陈抟再次磕头,站起身,幻化而去。

    “师兄、弥勒道兄,不知……?”太上老君希望元始天尊能接过自己说话,元始天尊却依然不言语。

    弥勒佛见元始天尊不说话,只得接住话茬,说道:“哈……让和尚我也在凡界找找看!”撩起右手衣袖,并指向金钢圈一点。

    只见圈中现出了凡界蒙古军队的大营来!白色营帐连绵数十里,军旗招展,甚为壮观。再瞧,中军帐内跪着两个人。一个四十岁开外,天皇贵胄、英武逼人。另一个头戴毗卢遮那帽,身披挂八宝避尘袈裟,约有十八九岁年纪,凹眼直鼻,象是西域人氏,却也生得秀骨清颜,两耳垂肩。二人双手合什,正在向案台上叩拜。原来案上摆有一座嵌八宝紫金塔,塔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

    弥勒佛笑道:“哈……这个小沙弥不错!”施出佛门召请真言,喊道:“金身罗汉何在?”

    语声刚落,室内金光四射,金光之中现出一尊罗汉,金色肌肤外罩衲衣,稳步上前,双手合什跪下叩拜,说道:“二位道祖、弥勒佛祖,不知喊小僧前来有何差遣?”

    弥勒佛当胸竖起单掌回礼,说道:“金身罗汉免礼!”又指向金钢圈问道:“你看,这个小沙弥是何来历?”

    金身罗汉回头一看,说道:“这个小僧倒是有些来历!他乃是当今凡界佛门第一大派、西域萨加派第五代教主,法名智幛吉祥。他幼年剃渡,读写经卷,一遍就会,真是般若无障、辩才无碍啊!边上那位就是今后的天子,名叫忽必烈,他二人已结下了施主与福田的关系。日后的智幛吉祥即是帝师、又是国师,掌管天下各派佛教!”

    弥勒佛听罢哈哈大笑,说道:“善哉、善哉!在下一劫时,我将化身白阳佛作三界佛门的教主,这个小沙弥到时要助我弘法,成为我第一大弟子普觉真智吉祥菩萨!你是九华山证果的罗汉,与他结些因缘终究是好的!”

    金身罗汉合掌答道:“遵佛旨!”

    弥勒佛又说道:“你替我下凡界一趟,将白阳佛秘密语传授与他。去吧!”

    “是”金身罗汉磕头起身,幻化而去。

    太上老君和弥勒佛布置完毕,一同向元始天尊看去,元始天尊还是微闭双眼、一语不发。太上老君向弥勒佛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弥勒佛向元始天尊开口说话。弥勒佛双手合什,对元始天尊说道:“哈……元始道兄,这三个孩子终究是要成仙成佛,只能作个副将。现在尚缺主将一名,您看……?”

    第二章元始天尊点主将 修罗天魔授印记

    元始天尊见弥勒佛开口问自己,不好驳了他的面子,睁开双眼,一甩双袖,缓缓说道:“我收弟子本来都是仙界证道的仙人,只因为仙、魔、人三界之争,才收下了唯一一个人间弟子姜尚,姜飞熊。却直闹得仙神受尽劫难,魔神魂飞魄散,人间战火连年、尸横遍野,阐、截二教更是反目成仇!虽然这都是不变劫数,但时至今日,我都羞于面见通天师弟。飞熊更不用说了,论功绩无出其右,呕心沥血、劳苦功高,却因为代天所封众神都是他的仇家,他自然难容于仙界。大战截教众道兄,又不容于修罗天。只能在人间享一世福,几经轮回,今日都不知投胎为何物了。欸......"

    太上老君听罢,劝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师兄万万不可存一己仁心哪!”

    弥勒佛心中暗道:元始天尊万世修为,难道也心起挂碍?刚想劝说上两句,转念又想:天界将临大难,如无大难,如无无大难。我今日欲管,欲不管,欲无不管,不也是起了痴心了么?哈......果然只能做未来佛,此生修为还需勇猛精进哪!收了笑颜,默默沉思起来。

    太上老君见弥勒佛不言语,只好继续说道:“师兄,凡界只有飞熊当年传下的封神门一派,非仙非佛、非神非魔,是阐教在人间唯一传灯的门派,如今的重担只能由他们来挑。师兄您还是下决定吧?”

    元始天尊拿不定主意,又将两眼微闭,不说话了。弥勒佛也正想着突来的话头,呆坐在了那里。太上老君一看二位仙佛,也不知再说些什么好了!“唉”了一声,垂下眼睑,轻摇太极阴阳扇,想扇去一些心头烦恼。

    大赤天太清境兜率宫内的仙佛会议陷入冷场,而凡界华亭镇古杏村口的蟋蟀比斗大会还热火朝天。盆中的脆衣连胜七场,犹未感到疲累,张牙捋须、六足高撑,还不时抖动一下破碎的双翅,显得神采奕奕。老渔翁掏出一支竹筒,对鸡蛋说道:“我的虫要放进去啰?放进去就不能反悔啰?你可要想仔细啰?我可真要放啰!”把竹筒在鸡蛋眼前不停地晃着。

    鸡蛋被老渔翁惹得又烦躁又紧张,嘴上却不能输了气势,说道:“倒啊,你快倒啊!定管叫你‘一口酥’。”心中却在暗想:这老渔翁的虫一定很大,皮色好,牙粗壮,看来我的脆衣遇到大将军了!不过不要紧,只要脆衣的衣裳没掉完,就绝不可能输。脆衣啊,无论如何要把那篓鱼给赢回来!

    “来,看好了!”老渔翁把已经卷起的袖管再往上撸了一撸,拔去筒塞,往大瓦盆中一倒,一只蟋蟀从竹筒内蹦入了大瓦盆中。

    只见这只蟋蟀,黑瘦短小,不堪入目,除了头稍微大些外浑身上下一无是处。大伙儿看见哈哈大笑起来,都以为能看着一只威猛的大将军,不曾想居然是只抛虫,鸡蛋这小子要发财了!鸡蛋不敢笑,太刺激了,要知道老渔翁的鱼篓中可是一大篓鱼啊!眼看就要到手了,这辈子还没有羸得这么大过!一边催老渔翁道:“快点,快点,别磨蹭了。”一边稳住狂跳不止的心神,举起芡草芡起自己的脆衣来。

    老渔翁不再说话,也拿起芡草拨弄起自己的蟋蟀来。双方张牙、止草,两只蟋蟀刚一相面,就听“嗵”的一声响,小黑虫被脆衣抛出,重重地砸在了盆壁上。“哎哟!”大伙儿被脆衣的大力惊出一声喝彩!小黑虫被一抛一砸,顿时呆立在了盆壁角落。老渔翁拿芡草芡向小黑虫,口中急喊:“还有牙,还有牙!”

    果然,小黑虫在老渔翁地芡引下重又张牙舞爪,向脆衣扑去。“嗵”的一声再响,小黑虫又一次被重重砸在盆壁上。老渔翁还拿芡草芡虫,依然有牙。引得大伙儿一阵哗然。“什么虫啊?这样都咬不死!”

    老渔翁说道:“精彩地还在后头呢!”再次把小黑虫向脆衣面前牵去。

    鸡蛋本来为一篓鱼而激动不已地心不禁为脆衣紧张起来。抬起手臂用袖管擦了擦额头上地汗水。双眼紧盯着大瓦盆中地局势。果然。脆衣轻敌了!准备依旧张牙甩头。将小黑虫抛出去。这时小黑虫却乘脆衣不备。猛张獠牙恶扑上去。顿时惊呆了所有人!“啊!......四个牙。有四个大牙!”孩子们惊呼起来。鸡蛋地脸立刻变得煞白。

    普通蟋蟀只有一对大牙。唯有一种异虫嘴里生就四只大獠牙。四个牙齿一般大小。格斗时四牙齐上。如两只斗一只。力大无穷。此虫乃是三秋虫王。百年不遇。只要一出。天下蟋蟀莫不臣服。贾相爷定其名为“重牙”!这只重牙鼓起两对獠牙。一口咬住脆衣左牙牙尖。再把咬力一点点加大。等于四只牙齿最粗力气最大地部位将力量全都聚加在了一只牙地牙尖细小一点上!脆衣哪里抵敌得住。全身开始慢慢抽搐。痛得六足往内收拢。衣翅一片接一片掉落。等重牙一松口。竟然当场死在了瓦盆中。鸡蛋只感两眼一黑。一阵晕眩......乘着鸡蛋正在晕眩。天上有了动静!

    太上老君三位仙佛正在屋中发闷。猛然间听见屋外响起了丝竹之声。忽而典雅沉浑。忽而清新绵远。又有万朵金色桃花从天而降。光芒四射。直达万丈。三位仙佛都被乐声振醒。立刻站起身。整襟抖袖、急步而出。齐齐跪于院中。知道是何仙来了吗?乃是大罗天金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地师父鸿钧老祖!要知道!这位鸿钧老祖何种生像。如何打扮?对不起。不知道!上空四射地金光让三位仙佛都张不开眼。天界上下更无它色。太上老君在凡界传道时曾经说过。鸿钧老祖得升大罗天之后就不再现出法身。更不能睁开双眼。若是双眼一睁。自三十六天往下。天地俱焚。也包括他自己!

    此时。( 天城修罗门 http://www.xlawen.org/kan/312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