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阅读
让林实看她的笑话么!
全子龇着一口白牙笑嘻嘻的看着宋招娣,说道:“招娣姐,你还去后头玩不?”
宋家院子后面,正是当初全子带几个小伙伴出手揍宋招娣给冬宝出气的地方。
宋招娣脸色就白了,委屈的看了眼林实,希望林实能站出来帮她说句话,至少林实是个讲理的人,全子打人不对,冬宝对姐姐出言不逊也不对。
林实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等李氏帮忙把林家的大门锁上了,便背着冬宝往前走。
宋招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等林实经过她身边时嗫嚅道:“大实哥……”
林实脚步都没停一下,闷着头往前走,他不是没听到宋招娣叫他,别说他心中心里装了冬宝,就是世上没有冬宝,他也看不上宋招娣,就宋老二一家的德行,看着就叫人磕碜,谁会想和这样的人家结亲?
可他一想到,假如这世上没有冬宝……林实就心里一紧,头皮都跟着要炸开了一样难受,他想不出他的世界里要是没有冬宝会是什么模样。
冬宝得意洋洋的扭头朝宋招娣比了个中指,宛如打了胜仗的将军。既然已经认定了男人,那从现在开始她就要对林实进行严防死守,什么小三小四小五要统统打倒,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只可惜冬宝身在古代,知音太少,在场的男女老幼没一个能领会她的意思。
到冬宝家后,林实和全子就去地里帮忙了,小黑还在屋旁的简易狗窝里拴着,看到主人回来,兴奋的上蹿下跳,呜呜叫个不停。
冬宝慢慢走过去摸了摸小黑的下巴,小黑立刻舔了舔嘴巴,摇着尾巴乖乖的趴在地上扬着脑袋,任冬宝给它顺毛,舒服的眯着眼睛直哼哼。
李氏从井里提了一桶水出来,拎着水给小黑面前的破瓷碗里头倒满了水,嗔怪道:“病还没好赶紧进屋歇着去,一回来就摸狗!”
冬宝应了一声,又挠了几下小黑的下巴,才起身。然而起身太急,她一时有些头晕,眼前一阵发黑,扶着墙站了一会儿,才慢慢的往屋里走。
这会上李氏从灶房翻出来一个破砂锅,砂锅柄断了一截,落满了灰土,正要拿到井边冲洗,好给冬宝熬药用,看见她直接往屋里去,又忍不住叫道:“回来!洗洗手再去床上!”
冬宝吐了吐舌头,笑眯眯的走了过去,她算是发现了,自从她生病了之后,李氏嗓门大了脾气也大了,要是搁以前,就是心里怄死也不会对宋书海夫妇说句难听话的。
李氏压根不知道自家闺女心里正在编排她从兔子往狼的方向一路进化,家里一堆活等着她干呢,李氏看冬宝慢吞吞的样子就不耐烦,一把抓过来她,麻利的从桶里舀水给她洗了洗手,吩咐道:“赶紧去床上歇着吧,有娘在,啥事都不用你操心!还有,你都是大姑娘了,不许出来再玩狗子了。”
“哎。”冬宝脆生生的应了,虽然李氏板着脸训斥她,可她听的心里头挺高兴的,这是母亲关心她才会说出来的话。至少在前世,她长大后就挺渴望妈妈能关心关心她的,就算是呵斥,也是好的,只可惜妈妈的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后来又放到了侄子身上。
看着女儿往屋走的背影,瘦瘦小小的,李氏心里满是酸涩,昨晚上大夫的话她记得清清楚楚,说女儿身子骨虚,劳累过度才得病了,要不是她没本事,撑不起家来,她闺女哪里用得着这么累?昨晚上冬宝烧的那么厉害,还跑出来和宋书海吵,还不是看她软弱怕她吃亏!
不管旁人怎么想,李氏如今是下定了决心了,她啥没有,还有一把菜刀,谁敢欺负上门,她就敢拿菜刀砍谁!宋书海不是自以为占理么,怎么对上菜刀他就一个屁都不敢放了?
李氏在家里,含着一口闷气做饭,手脚都比往日快上许多,等送饭到林家地头时,大部分人家的房顶上都还没有冒起炊烟。
“今儿咋来这么早?”秋霞婶子笑着问道,“听大实说冬宝好了?咋样了?”
李氏心里憋着对老宋家的一口气,脸上的表情都是淡淡的,对秋霞说道:“好多了,不烧了,再吃几帖药就行了。”又瞧了眼林家的地,看到麦子都割的差不多了,一家人坐在树荫下歇气,林实带着全子戴着草帽提着篮子在地里捡漏下的麦穗。
李氏心里暗暗吃惊,昨天看林家地里还有大片没割的麦子哩!李氏是年年都下地割麦子的,立刻就猜到林家今天是早早就下地了,要不然割不了这么快。
“你们多咱下地的?”李氏问道,看秋霞笑笑不吭声,又叹道:“大实真是,这么早下地,还跑去镇上接我们,这孩子实诚啊!”
秋霞笑了起来,拍着李氏的手悄声说道:“要是搁别人,大实才不费这劲!咱两家人好,就别说外道话了!”
李氏点点头,开始一样一样的从篮子里往外端饭菜,秋霞婶子朝地里喊了一声,叫大实和全子过来吃饭。
众人刚端起饭碗,就隐隐约约听到西边的地里头传来几声尖利的叫骂,声音越来越大,顺着风飘的老远,李氏也听清楚了,这两个对骂的声音她听了十几年,再耳熟不过了。
大中午的日头正毒辣,没几个人在地里干活,大部分人都在田边地头的树荫下歇着,等着家里人送饭过来,此刻听到婆媳俩对骂,都三三两两的往老宋家的地头上看热闹去了。
“咱还过去看看不?”秋霞婶子看了眼李氏的脸色,试探的问道。
李氏咬牙摇了摇头,板着脸说道:“他们要丢人是他们的事,咱不管,也管不起!”
全子气哼哼的扒拉着碗里的菜,抱怨道:“昨晚上她们就在吵,我娘和我哥回来了都没消停,现在又骂上了!”
“她们吵啥啊?”李氏问道。
秋霞婶子哼了一声,说道:“昨晚上吵的实在厉害,差不多也能听明白咋回事。老宋家去年就种了六亩麦子,不说旁个了,搁咱们家,一天工夫就给割完了,他们家三个壮劳力,还有几个半大孩子,这割了几天了只下去一半,再割不完麦子熟过了就炸开崩地里了。冬宝她爷她奶急的跟啥一样,她奶骂她二婶干活不出力,瞎做样子磨工夫,她二婶就对着骂,说她奶偏心眼子,有壮劳力儿子不使唤,逼着她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没良心啥的!”
“要我说,她二婶骂婆婆不对,可话糙理不糙!她二叔干活确实不像个样子,光挑着媳妇骂,谁也不服气!”林福接了一句,他最是看不上没担当的男人,像宋老二这样的,说起他都嫌丢人。而黄氏处事不公,凡事都偏着儿子,也难以服人。村里挺着大肚子下地的婆娘不少,一般都只是安排轻活,比如坐树荫里给下地干活的劳力倒水啥的,走个过场意思意思,算是农忙出力了,就算是个别家里急缺壮劳力的,也没像黄氏这样赤急白脸的骂儿媳妇的。
“你知道啥!”秋霞婶子笑着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说道:“宋老二媳妇说的是他们家老三不下地干活!这不书院放假了,学生都回家帮忙收麦,宋老三没回来,说是要留学院里念书。”
秋霞婶子在村里有几个交好的妇人,消息比谁都灵通。当然了,宋二婶还一个劲的跟人呱嗒,说李氏分了家就忘了本,胳膊在往外拐,宁愿帮外人也不回来帮忙,这些秋霞婶子就没跟李氏说了。
“念书也不差这几天。”林福哼了一声说道,“还不是躲懒不想干活!”宋家老三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还好,自从去镇上念书开始,眼睛就开始往头顶上长了,金贵的没边了。
他还想说当年宋秀才念书的时候,哪年收粮食不是匆忙回家下大力气干活的,然而看了一眼坐在旁边脸色淡淡的李氏,林福忍了忍,把话咽下去了,省得勾起人家寡妇的伤心事。
“咱管不着。”李氏还是那句话,想了想,就把昨晚上宋家人找宋书海夫妇来训斥声讨她的事跟林家人一五一十的说了,末了,李氏抹了抹有些干涩的眼睛,叹了口气说道:“昨晚上我是拿着菜刀吓跑了宋书海,别人咋说我也不想听,不管宋书海是她奶叫来的还是她二叔二婶叫来的,总归跟老宋家脱不了关系,只要村里人还容我和冬宝住在咱塔沟集,我就和宋家断道!”
秋霞婶子气的一把重重放下了筷子,看着宋家田地的方向,说道:“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也不怕遭报应!你咋就不砍他几刀,看谁还敢欺负上门去!”
第109章 逮母鸡
塔沟集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子,顶多有黄氏这样霸道偏心的婆婆,然而再霸道偏心,也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是宋家内部的事,可如今都发展到踹寡妇门了,简直无法无天!
林实默不作声的听着,捏碎了手里的一小块土坷垃,他知道宋家的这个远房亲戚的,这么轻饶了他们,林实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林爷爷看两个女人都气的不轻,连忙笑着劝道:“不生气不生气,跟那起子小人气不值当!等打完麦,我去找村长问问,把冬宝家旁边那块地要过来,当咱们家宅基地!”
林福略微有些诧异,看了眼自己的父亲,没有吭声。林家这些年下了大力气干,日子渐渐过起来了,手里也攒了些钱,准备把家里的几间旧房子全推倒垒成青砖瓦房,却没想过要另外起新址盖房子,毕竟这房子住了几代人了,他父亲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一下子要搬,肯定舍不得。
只是他也想过了,老宋家整日的吵闹不断,黄氏和宋二婶对骂的时候荤素不忌,大嗓门嚷嚷的他们想不听到也不行,全子都学会了几句黄氏常骂人的话,这才是他担心的,而且以后林实和全子两兄弟还要娶妻生子,哪能不受影响,另外选址重盖房子,是个不错的主意,他只是没想到这个主意是父亲先提出来的。
李氏和秋霞婶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要是两姐妹继续做邻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秋霞婶子打的算盘是离的近了,看中的儿媳妇再也飞不走了,而李氏打的算盘是离的近了,相中的女婿再也飞不走了……
全子听了在一旁咬着筷子偷笑,他打的小算盘是离的近了,方便每天去蹭冬宝姐做的好吃的了。
林实瞧见全子笑的贼眉鼠眼的,就知道弟弟心里头没想好事,忍不住笑着摇头,敲了敲他的脑袋,让他好好吃饭。
几个人不再想宋家的事,继续埋头吃饭,黄氏和宋二婶尖利的叫骂还是顺着风断断续续的传了过来,“今儿割不完麦子,谁都别想吃饭……我看哪个跟饿狗一样敢叫唤!”
“老太婆你讲不讲理?你儿子好手好脚的不来干活,在镇上躲闲,叫我一个大肚婆娘割麦子供养他……呸!他也有这个脸!”
“我儿子咋样有你说话的地儿?你个黑心扒肺的懒婆娘,要不是……老大媳妇比你强一千倍!”
“谁稀罕……当初把人扔出去的时候咋就没听你说她比我强一千倍啊?现在后悔了?晚了……人家才不甩你这偏心眼的老婆子!人家豆腐烂家里都没你的份儿!”
“……瞎了眼聘了你这扫把星!要是老大和他媳妇还在,早就割完了,用得着受你……”
后面的叫喊声就渐渐的弱下去了,大约是被人劝住了,也或许是两个人吵累了,她们不累,听的人还累呢!
李氏全然没把两人的吵闹放在心上,就像没听到一样,等林家人吃完,就收拾碗筷先回去了。
林实摇头道:“幸好这回大娘心里咂摸清楚了,以前冬宝说宋家人不好,大娘还不乐意,生怕有人说她们啥。今天上午回来,碰到宋招娣想挑冬宝的刺儿,冬宝骂回去了,大娘啥话都没说。”
全子在一旁缩着脖子嘻嘻笑道:“冬宝姐就是病了也是母老虎,厉害着哩!”
秋霞婶子笑着拍了下全子的脑袋,骂道:“不许胡说八道!你冬宝姐对你那么好,你咋说人家的?”
全子嘻嘻笑道:“你们不懂,冬宝姐可喜欢别人说她是母老虎了,她说这是夸她厉害!”
秋霞婶子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决定不和全子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对林实他们说道:“咂摸清楚是好事,冬宝她娘是苦命人,这回算是彻底看开了。”
“这要是回去帮忙,出了力还落不着好!”林爷爷摇头,吧嗒吧嗒抽着烟,喷出了一大口烟气,“就是出了力出了钱,人家也不见得感谢她,还指不定嫌她出的不够多,出的不够早。”
这事搁别人不好说,但搁宋家人身上那就很有可能了,毕竟都不是什么品德高尚的好人。
林福回身看了眼自家已经收割整齐的土地,朝父亲问道:“那咱……就不管了?”旁人不管说的过去,可自家和宋家是几十年的邻居,不管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可要是自家给那种人出力,他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
“不管了。”林老头在鞋帮子上敲了敲烟管,“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秀才娘子说的好,管不了,也没那能耐管。”宋老头和黄氏像魔怔了一样要供三儿子念书,谁也劝不了,劝了人家指不定心里咋骂你呢!
要是宋老三真能念出个功名来,那也跟他们这些泥腿子无关,不指望能沾他的光。
吃过饭,林实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去了永山家的地头,永山和林实差不多年纪,圆脸,皮肤黝黑,正捧着粗瓷大碗在树下吃饭。
看到林实过来了,永山连忙招呼他坐下,永山的父母也笑着和林实打了招呼,“大实过来了啊?你家的麦子割完了吧?”
林实笑着点头,瞧见永山家的地里还有一片麦子没割,笑道:“差不多了,下午就能打麦了。”
永山娘看着林实,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你们一家都是勤快人,干活都超我们一大截!”自己的儿子和人家一般大,可没人家出色,这么俊秀的后生,谁看着都喜欢,要不是家里的闺女年纪太小,才八岁,她都想厚着脸皮上门提亲了。
林实温温和和的笑了笑,永山家地多,一家人也都是本分老实人,要不然村里那么多后生,他也不会和永山关系特别好。
“你找我啥事啊?”永山三下两下扒完了饭,问道。
林实无奈的在永山跟前蹲了下来,“上回不是跟你说了,母鸡的事。”
“哦,哦,我记起来了!”永山拍了下脑门,憨厚的笑了笑,“瞧我这记性!娘,大实想买咱家的母鸡,咱要卖几只出去啊?”
永山娘笑道:“大实想买几只咱就卖几只,鸡放那也不下蛋,白浪费粮食养着!你领大实回家看看,给大实捡好的挑啊!”
永山应了一声,随手抓了顶破草帽顶在头上,领着林实回家挑母鸡。
等两人走了,永山娘笑着跟永山爹咬耳朵,“秋霞今年养了不少鸡,用不着要母**?”
“你管人家那多干啥?卖了鸡有钱拿就行了。”永山爹笑呵呵的说道。
永山娘白了他一眼,“要我说啊,肯定是给秀才娘子家买的,她们家想养鸡了。”要别人家想养鸡,开春就抱鸡娃了,用不着半道上买人家家的母鸡。
等林实到了永山家里,两个人进臭气熏天的鸡圈里头忙活了半天,忙了一身臭汗出来,逮了七只母鸡和一只公鸡,用草绳拴了脚捆在了一起。
永山打了水给林实洗脸,问道:“这是给秀才娘子家的吧?”
林实笑着点了点头,反正这些鸡最后会出现在冬宝家里,现在否认没什么意义,再说了,光明正大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否认。
永山一张圆脸笑的贼兮兮的,用胳膊肘捣了捣林实,揶揄道:“大实,你咋对秀才娘子家的事恁上心啊?是不是看上人家秀才闺女了?哎,人家秀才闺女虽然年纪小了点,可长的不赖啊,我娘说了,过两年长开了,肯定是个小美人!”
林实慢慢洗了脸,拿过帕子擦了手,在永山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回头笑道:“你觉得呢?”
呸!我要是知道还问你!永山气的要跺脚,却又被最终的答案拨撩的心痒痒,想再问林实的时候,不妨林实先开口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咋和你娘说起冬宝来了?”还说那丫头长开了以后是个小美人,这多少让他心里头有些不舒服,像是自己的东西被觊觎了一般。
永山红着脸笑了笑,“你可别多想,是我娘想给我说亲了,把村里的女娃都捋了一遍,我娘说秀才闺女长的好看,家里买卖也挺红火的,可惜年纪太小,还得等两年才行。我娘也就那么一说,没别的意思,我们家和秀才娘子家没啥交情,就是上门提亲,秀才娘子也不能答应。”又笑着说道:“我娘还说啊,洪栓子他娘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那时候要是顺水推舟成了亲事,豆腐生意就是洪家的了。要不是洪老头还有点见识,人家就该跟他们家断道了。”
林实点点头,把捆好的鸡往竹篓子里一放,就背着走了,临走时撇了一句,“问问婶子多少钱,明儿让全子给你们送过来!”
他人是走出永山家了,心里却跟一锅翻腾的沸水一样,冬宝慢慢长大了,家里还挣着钱,豆腐生意人人都眼馋,她已经不是以前人人避之不及的“母老虎”了,现在冬宝家欠着外债,日子过的不如他们家,可等一年两年后呢,差距慢慢体现出来,他该拿什么去娶冬宝?
第110章 发豆芽
林实并没有直接把背篓里的几只鸡送到冬宝家,先放到了自家的地里,让被草绳拴了脚的鸡自己在耙捞过的麦地里啄食,麦地里蝗虫蚂蚱到处飞,还有散落在土壤里没办法捡起来的麦粒,放进地里的鸡们一啄一个准。
大中午的麦地里晒的厉害,几乎没有人这会儿上下地割麦,都在树荫下歇息,全子已经靠在秋霞身上睡着了,秋霞婶子跟丈夫指了指站在日头下看着几只鸡的大儿子,悄声打趣道:“看看,儿子都要是人家的了,送个鸡还要喂饱了再送!”
林福看着儿子精心照顾几只鸡的模样,嘿嘿笑了起来。林老头在一旁抽着烟袋,半晌才小声说道:“别高兴的太早,眼瞅着人家秀才娘子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咱家再好,也就这样了,将来……”说着,便摇了摇头。
他年纪大了,看事情比林福夫妇多了几分世故,若是将来人家秀才娘子的日子过的比林家好很多,当娘的也不愿意让女儿嫁到穷家受苦,更何况,林老头藏在心里没说的是,冬宝那丫头之前可是和镇上的单家定过亲的,有那么一个有钱的“前夫家”做对比,也不知道日后嫁到他们家,心里会不会有怨气。
秋霞婶子脸色也不大好看了起来,公爹说的是实话,人家一个摊子,一天少说能挣半两银子,李氏悄悄和她透过信,还债的银子早就攒够了,然而冬宝不让她这么快还,就是怕村里人看她们挣钱不少,起了歪心思。
“红珍姐不是那样的人,冬宝那丫头心思也是好的,我瞅着她也稀罕咱们家大实。”秋霞婶子说道,“再说了,不是我当娘的自夸,咱家大实也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后生。”配冬宝,不亏!
“等收了秋,冬宝也快十一了,你找个时候跟秀才娘子提一提,看她啥个意思。”林福说道,“要是有那意思最好,要是没有,咱早点给大实寻摸个媳妇,断了他这份念想,别坏了两家的交情。”
即便李氏不同意俩孩子的亲事,林福顶多有点心里不舒坦,却没有怨恨过李氏的想法,毕竟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李氏一个寡妇更是只有冬宝一个闺女,就算她想招上门女婿,也是说的过去的。而他们也不舍得把儿子送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就算是两家是邻居,也不行。
何况,他们对秀才娘子母女俩照顾,人家母女俩也是知恩图报的,如今日子好过了,每天送豆腐送菜,现在又天天送饭到地头,就冲人家这份心,也不能因为亲事不成,就断了两家的交情。
林家一家人在地头上各有心思,冬宝在家也没闲着,李氏送饭回来后,冬宝就起身了,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吃了饭,她就有了新的主意。
因为之前点豆腐的技术不成熟,众人的潜意识里豆腐是不好吃的,经过这段时间,从豆腐的畅销程度看,沅水镇的人大部分都接受了豆腐这个不算新鲜的食物,如今是时候推出点新鲜品种了。
其实她觉得乡村里面食材挺多的,但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譬如蘑菇,阴雨天一过,沟子里满地都是,只是村里人分不清楚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有毒的,再加上几十年前战乱饥荒,不少人饿的没办法吃了毒蘑菇死了,现在的人只敢摘最普通的平菇,其他的蘑菇一概视而不见。
冬宝分析过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是太平年间,吃粗粮就能填饱肚子,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吃那些可能有毒的食物,另一方面,她不知道城里的大户人家是怎么吃饭的,就她在塔沟集看到的情况,炒菜几乎没有,日常吃食以炖菜为主,缺乏厨艺也是一个原因。
就算有孩子在河里摸到了鱼,到家里也只是随便煮一下,给小孩子多少吃点肉解下馋,然而光是那去不掉的鱼腥味,就没多少人乐意吃了。
有时候冬宝泡的豆子在舀进磨盘的时候掉到地上,过两天发了芽,李氏就会把豆芽扔的远远的,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发了芽的黄豆就跟发了芽的红薯和花生一样,不能吃了,吃了会跑肚。
跑肚也是塔沟集的方言,意思等同于拉肚子。
冬宝琢磨着,得先发一盆子豆芽出来,让周围的人都尝了觉得好,才能说服李氏卖这个东西,毕竟发豆芽的工作量比起磨豆腐,可以忽略不计的。
下午的时候,冬宝挑了一斤泡了三四个小时的豆子放到了竹筐里,上面盖了一层布,浇了一层水上前,准备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浇一次水,现在天气热,以她前世的经验,估计三四天功夫,这次的豆芽就发好了。
李氏当然不同意她这么做,冬宝耐心解释了很久,“我觉得这个东西肯定能吃的,豆子种下去不也要发芽吗?刚发出来的芽最嫩了,肯定好吃!咱就试试,不好吃就再也不弄了。”
因为冬宝之前鼓捣出了豆腐和豆花,做菜的手艺不用人教都比她做的好,潜意识中李氏对冬宝要做的事是多了几分她都没意识到的信服的。
“那就试试吧,到时候我来吃,你病刚好,再跑肚的话就麻烦了。”李氏说道。
冬宝笑眯眯的应了一声,虽然宋家的极品亲戚多,可这个亲娘对她可真的是没的说。
等到林家人收工过来吃晚饭的时候,林实就背来了一篓子鸡,把冬宝欢喜的跟什么似的,数了一遍又一遍,仿佛看到每天都能摸几只热乎乎的新鲜鸡蛋的好日子,林实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觉得冬宝偶尔的幼稚行为说不出的可爱。
此时天已经擦黑了,鸡有夜盲症,晚上看不见东西,一个个缩着脖子窝在墙角里不敢动弹,偶尔咕咕叫两声。
“先散养两天。”林福笑道,抹了把脸上的汗,“等收完了麦,我和大实来搭个鸡圈。”
李氏笑着道谢,“又麻烦林哥跟大实了。”
秋霞婶子不在意的想摆手,蓦然想到中午一家人说的话,便改口道:“咱两家好的跟一家人一样,不说这外道话!”
“哎。”李氏笑着应了。
晚上的菜是一个黄豆炖排骨,一个糖醋里脊,一个炖冬瓜,一个刀拍黄瓜,菜的样式不多,然而分量都很足,用大盆子装了放在桌子上。排骨和瘦肉都是在老成铺子里买的,比刚分家的时候要贵不少,老成解释说夏天肉不能放,杀的猪少,进价要贵一点。
冬宝倒是不怀疑老成骗她们,合作这么长时间,她对老成一家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
全子看到菜的时候乐开了花,糖醋里脊可是他的最爱,早就想央着冬宝再做了,抢先用筷子夹了一大筷子糖醋里脊塞进了嘴巴里,口齿不清的说道:“还是冬宝姐好。”
一家人乐开了花,都是熟人吃饭也不讲究规矩了,冬宝之前评价全子是个小吃货,这会儿众人纷纷附和,评价的真是太对了。
冬宝笑眯眯的看着几个人大口吃菜,忍不住目光就在林实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要不是她身体没好利索,李氏不让她多干活,她还能再多做几个菜出来,其他人吃是附带,她想让林实多吃一些。
虽然前世恋爱经验不足,可冬宝也知道一句话,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虽然她年纪还小,可这种事情心照不宣,在讲究父母之命的古代,两家大人似乎也没有反对两人来往的意思,这就更好办了。
晚上临睡前,冬宝举了根蜡烛照亮,去灶房里掀开布看了看她发的豆芽,有一些已经冒出了细嫩的小芽,大部分还是一颗泡涨了的黄豆状态,冬宝又细细的浇一遍水,看过窝在墙角睡觉的鸡,数了一遍,这才回屋睡下了。
李氏趴在窗前看冬宝在院子数鸡,笑着摇了摇头,闺女看上去稳重有能力,到底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几只鸡就成了她的心头宝。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了两天,各家各户的麦子都收的差不多了,打麦场上热热闹闹的,多是几家人合用一个场,用牛拖着石磙子在麦子上碾压,将麦粒从麦穗中脱出来,再扫到一起,装到袋子里,运回家晾干后收入粮仓。
“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少的多,一亩地都少打将近一百斤麦子。”做饭的空隙李氏对冬宝说道。
冬宝点点头,“清明下雨的时候,我爷不就说了么,今年收成肯定不好。”
李氏看着冬宝欲言又止,半晌才说道:“你奶那恐怕是没钱了,往年收了麦都要卖一部分给你三叔用,今年……”李氏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冬宝明白李氏的意思,黄氏手里存的家底用的差不多了,粮食又打的不如往年,以宋二婶的泼辣来看,是绝不会允许宋家再卖粮食供养宋柏的。黄氏也不能允许因为缺钱宋柏回家务农,那钱呢?供养宋柏的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把主意打到她们头上?
第111章 放心
“娘你别担心,我奶总不能带着我二叔三叔跟个强盗似的抢。<冰火#中文”冬宝把筐子里发好的豆芽拿到井边冲洗,嫩豆芽脆生生的,轻轻一折就断了,等会稍微晾一下称重,大约就知道一斤豆芽合多少本钱了。
李氏叹口气,前两天割麦的时候,黄氏骂宋二婶那话总捎带上她,说她多好多好,她听了之后没半点高兴,反而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仿佛黄氏已经盯上了她。
“不说帮衬咱孤儿寡母的了。”李氏低声说道,“别给咱找不自在,咱就烧高香了。咱家欠的外债还没还上哩!”
冬宝哼了一声,“他们才不着急,把咱们和外债打包扔出来了,他们那时候指不定心里多高兴呢!”只可惜他们没想到两个人还会挣钱,再眼红也晚了。
“对了,等收完了麦子,咱就去村长那,让林叔和村长做个见证,咱们把债还了,要是我奶上门要钱,咱就说钱还债了,现在手里头没钱。”冬宝说道,刨去还债,她现在手里还有几千个钱,但让她拿钱出来供宋柏念书挥霍,她半点也不愿意。
挣钱多辛苦啊,李氏和李红琴天天都是后半夜起床,磨豆腐煮豆浆压豆腐,哪样不是力气活?就冲宋柏眼睛长在头顶的样子,也不能把辛苦钱浪费在他身上。
就是投资,也要投资个潜力股。
“哎,好。”李氏笑道,这也是个法子,她们这段时间没少给村长好处,常常送豆腐过去,村长也不是多贪财的人,只是这样的小利小惠搁谁心里头都舒坦,想来将来要是和宋家人起了冲突,至少村长会站在她们这边。
“你捯饬的那啥豆……芽,好了?”李氏问道。
冬宝点点头,把豆芽摊在竹筐里,稍微晾了下,甩了水,用秤称了,大约有五斤四两,水基本不占成本,一斤豆芽卖一文钱,一斤豆子就能纯赚两文多。比不上卖豆腐挣钱,可发豆芽是个轻松活,比做豆腐松快多了。
中午李氏送到林家地头的菜里头,就多了一个炒豆芽。
秋霞看着豆芽心里打了一个突,这发了芽的豆子还能吃?得跑肚的吧。
“早上我和冬宝就炒了来吃,没事儿,吃着脆脆的,还入味儿,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李氏笑着解释。
全子可不管那么多,在他的意识里,凡是冬宝出品必属精品,先夹了一筷子下去塞嘴里,豆芽在他嘴里嚼的咯吱咯吱响,叫道:“好吃!”
一家人都尝了豆芽,都觉得不错,林老头还笑道:“这豆芽不赖,吃着脆,有嚼劲!我牙不好,吃黄瓜都觉得费劲,吃这个就没事!”
见众人都认可豆芽,李氏高兴的很,“冬宝和我商量,一斤豆芽卖一文钱,你们看咋样?味儿是不赖,就是做法没有豆腐那么多。”
林福摆摆手,笑道:“冬宝出的主意,啥时候不行过啊?就是这好东西吧,得叫人家知道是好东西才行。”要不是冬宝这丫头想的鬼主意,谁知道发了芽的豆子还能吃啊!
李氏笑道:“冬宝想过了,等过两天我们出摊了,就炒一锅豆芽带着,买豆花吃的就送一勺炒豆芽,让他们尝尝,名气打出来了,豆芽就好卖了。”
“这丫头聪明!”林老头夸奖道,“秀才娘子,你这个闺女顶人家几个儿子!”
没有比听到别人夸自己孩子更让李氏高兴的事了,李氏笑着点头,“她就是会瞎琢磨,你们可别老夸她!”有豆花豆腐和豆芽,李氏光是想想身上浑身都是劲,以后的日子会过的更好。
林实脸上也在笑,笑容却没达到眼底。冬宝越来越聪明能干,仿佛破茧化蝶一般,慢慢的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才智她的光彩,现在她才十岁,等过两年……那个时候的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还能配得上她吗?
等李氏走了,林实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说什么,闷着头下场子打麦去了。
等到晚上到家的时候,家里人都上床休息了,林福拉着林实到院子里说话,“你今儿是咋啦?心里有事儿咋的?”
月朗星稀,皎洁的月光照的院子透亮,墙角里的纺织娘在不停的叫着,和远处池塘小河里的蛙鸣声遥相呼应。
“没啥事。”林实笑道,看了看父亲被太阳晒的红黑的脸,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许是干活累着了。”
林福背着手看着儿子笑,把林实都看的不好意思了,别过头去说道:“我真没啥事,爹你快去睡吧,明儿还得收拾地哩!”
“说吧,儿子跟老子还有啥不能说的?”林福呵呵笑了起来,摸了摸儿子的头,感慨万分,岁月不饶人啊,儿子的身高马上就要超过他了。见儿子还不吭声,林福凑近了他压低声音问道:“是不是想要媳妇了?”
林实臊的满脸通红,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冬宝白白净净的小脸蛋,说话都结巴了起来,“爹,你乱说啥!”
林福嘿嘿直笑,“我跟你娘还想着收了秋去提亲,看你这样子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林实笑了笑,脸色也渐渐恢复了平静,摇头,轻声说道:“人家生意越做越好……不一定看的上我哩!”
林福手拍了拍儿子的背,他这个儿子表面上不动声色,心思看的倒是透,“只要你愿意,爹厚着脸皮也去问问,人家本来就是秀才闺女,就算是不做生意,咱们也算是高攀了。凭咱两家的交情,你秀才大娘十有八,九得愿意。”
“那也不行。”林实摇头说道,他们家对李氏母女有恩不假,可挟恩要求人家嫁闺女,林实不愿意,他只想让冬宝心甘情愿的嫁给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想咋样啊?”林福笑着问道,他早看出来了,儿子有话想说。
林实也笑了,“那我就厚着脸皮跟爹提一提,爹要是不愿意,就当我没说过。”
月光下,林实看着父亲,鼓足勇气说道:“爹,我想,我想重新回去念书。”他不敢夸口能考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这几年下苦功夫努力,考个秀才还是有可能的,配冬宝不委屈了她,还好冬宝和他差了四岁,也能等的起。
只是供养一个读书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林实一向懂事,不愿意在这件事上让父母为难,何况家里不只他一个孩子,还有全子。看宋家为了宋老三念书的事闹成那样,他本能的就把读书的念头压到了心底,半点不敢表露出来,生怕和睦的家庭因为他要念书,也变得鸡犬不宁。
林福没想到林实是想读书,(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全子龇着一口白牙笑嘻嘻的看着宋招娣,说道:“招娣姐,你还去后头玩不?”
宋家院子后面,正是当初全子带几个小伙伴出手揍宋招娣给冬宝出气的地方。
宋招娣脸色就白了,委屈的看了眼林实,希望林实能站出来帮她说句话,至少林实是个讲理的人,全子打人不对,冬宝对姐姐出言不逊也不对。
林实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等李氏帮忙把林家的大门锁上了,便背着冬宝往前走。
宋招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等林实经过她身边时嗫嚅道:“大实哥……”
林实脚步都没停一下,闷着头往前走,他不是没听到宋招娣叫他,别说他心中心里装了冬宝,就是世上没有冬宝,他也看不上宋招娣,就宋老二一家的德行,看着就叫人磕碜,谁会想和这样的人家结亲?
可他一想到,假如这世上没有冬宝……林实就心里一紧,头皮都跟着要炸开了一样难受,他想不出他的世界里要是没有冬宝会是什么模样。
冬宝得意洋洋的扭头朝宋招娣比了个中指,宛如打了胜仗的将军。既然已经认定了男人,那从现在开始她就要对林实进行严防死守,什么小三小四小五要统统打倒,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只可惜冬宝身在古代,知音太少,在场的男女老幼没一个能领会她的意思。
到冬宝家后,林实和全子就去地里帮忙了,小黑还在屋旁的简易狗窝里拴着,看到主人回来,兴奋的上蹿下跳,呜呜叫个不停。
冬宝慢慢走过去摸了摸小黑的下巴,小黑立刻舔了舔嘴巴,摇着尾巴乖乖的趴在地上扬着脑袋,任冬宝给它顺毛,舒服的眯着眼睛直哼哼。
李氏从井里提了一桶水出来,拎着水给小黑面前的破瓷碗里头倒满了水,嗔怪道:“病还没好赶紧进屋歇着去,一回来就摸狗!”
冬宝应了一声,又挠了几下小黑的下巴,才起身。然而起身太急,她一时有些头晕,眼前一阵发黑,扶着墙站了一会儿,才慢慢的往屋里走。
这会上李氏从灶房翻出来一个破砂锅,砂锅柄断了一截,落满了灰土,正要拿到井边冲洗,好给冬宝熬药用,看见她直接往屋里去,又忍不住叫道:“回来!洗洗手再去床上!”
冬宝吐了吐舌头,笑眯眯的走了过去,她算是发现了,自从她生病了之后,李氏嗓门大了脾气也大了,要是搁以前,就是心里怄死也不会对宋书海夫妇说句难听话的。
李氏压根不知道自家闺女心里正在编排她从兔子往狼的方向一路进化,家里一堆活等着她干呢,李氏看冬宝慢吞吞的样子就不耐烦,一把抓过来她,麻利的从桶里舀水给她洗了洗手,吩咐道:“赶紧去床上歇着吧,有娘在,啥事都不用你操心!还有,你都是大姑娘了,不许出来再玩狗子了。”
“哎。”冬宝脆生生的应了,虽然李氏板着脸训斥她,可她听的心里头挺高兴的,这是母亲关心她才会说出来的话。至少在前世,她长大后就挺渴望妈妈能关心关心她的,就算是呵斥,也是好的,只可惜妈妈的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后来又放到了侄子身上。
看着女儿往屋走的背影,瘦瘦小小的,李氏心里满是酸涩,昨晚上大夫的话她记得清清楚楚,说女儿身子骨虚,劳累过度才得病了,要不是她没本事,撑不起家来,她闺女哪里用得着这么累?昨晚上冬宝烧的那么厉害,还跑出来和宋书海吵,还不是看她软弱怕她吃亏!
不管旁人怎么想,李氏如今是下定了决心了,她啥没有,还有一把菜刀,谁敢欺负上门,她就敢拿菜刀砍谁!宋书海不是自以为占理么,怎么对上菜刀他就一个屁都不敢放了?
李氏在家里,含着一口闷气做饭,手脚都比往日快上许多,等送饭到林家地头时,大部分人家的房顶上都还没有冒起炊烟。
“今儿咋来这么早?”秋霞婶子笑着问道,“听大实说冬宝好了?咋样了?”
李氏心里憋着对老宋家的一口气,脸上的表情都是淡淡的,对秋霞说道:“好多了,不烧了,再吃几帖药就行了。”又瞧了眼林家的地,看到麦子都割的差不多了,一家人坐在树荫下歇气,林实带着全子戴着草帽提着篮子在地里捡漏下的麦穗。
李氏心里暗暗吃惊,昨天看林家地里还有大片没割的麦子哩!李氏是年年都下地割麦子的,立刻就猜到林家今天是早早就下地了,要不然割不了这么快。
“你们多咱下地的?”李氏问道,看秋霞笑笑不吭声,又叹道:“大实真是,这么早下地,还跑去镇上接我们,这孩子实诚啊!”
秋霞笑了起来,拍着李氏的手悄声说道:“要是搁别人,大实才不费这劲!咱两家人好,就别说外道话了!”
李氏点点头,开始一样一样的从篮子里往外端饭菜,秋霞婶子朝地里喊了一声,叫大实和全子过来吃饭。
众人刚端起饭碗,就隐隐约约听到西边的地里头传来几声尖利的叫骂,声音越来越大,顺着风飘的老远,李氏也听清楚了,这两个对骂的声音她听了十几年,再耳熟不过了。
大中午的日头正毒辣,没几个人在地里干活,大部分人都在田边地头的树荫下歇着,等着家里人送饭过来,此刻听到婆媳俩对骂,都三三两两的往老宋家的地头上看热闹去了。
“咱还过去看看不?”秋霞婶子看了眼李氏的脸色,试探的问道。
李氏咬牙摇了摇头,板着脸说道:“他们要丢人是他们的事,咱不管,也管不起!”
全子气哼哼的扒拉着碗里的菜,抱怨道:“昨晚上她们就在吵,我娘和我哥回来了都没消停,现在又骂上了!”
“她们吵啥啊?”李氏问道。
秋霞婶子哼了一声,说道:“昨晚上吵的实在厉害,差不多也能听明白咋回事。老宋家去年就种了六亩麦子,不说旁个了,搁咱们家,一天工夫就给割完了,他们家三个壮劳力,还有几个半大孩子,这割了几天了只下去一半,再割不完麦子熟过了就炸开崩地里了。冬宝她爷她奶急的跟啥一样,她奶骂她二婶干活不出力,瞎做样子磨工夫,她二婶就对着骂,说她奶偏心眼子,有壮劳力儿子不使唤,逼着她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没良心啥的!”
“要我说,她二婶骂婆婆不对,可话糙理不糙!她二叔干活确实不像个样子,光挑着媳妇骂,谁也不服气!”林福接了一句,他最是看不上没担当的男人,像宋老二这样的,说起他都嫌丢人。而黄氏处事不公,凡事都偏着儿子,也难以服人。村里挺着大肚子下地的婆娘不少,一般都只是安排轻活,比如坐树荫里给下地干活的劳力倒水啥的,走个过场意思意思,算是农忙出力了,就算是个别家里急缺壮劳力的,也没像黄氏这样赤急白脸的骂儿媳妇的。
“你知道啥!”秋霞婶子笑着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说道:“宋老二媳妇说的是他们家老三不下地干活!这不书院放假了,学生都回家帮忙收麦,宋老三没回来,说是要留学院里念书。”
秋霞婶子在村里有几个交好的妇人,消息比谁都灵通。当然了,宋二婶还一个劲的跟人呱嗒,说李氏分了家就忘了本,胳膊在往外拐,宁愿帮外人也不回来帮忙,这些秋霞婶子就没跟李氏说了。
“念书也不差这几天。”林福哼了一声说道,“还不是躲懒不想干活!”宋家老三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还好,自从去镇上念书开始,眼睛就开始往头顶上长了,金贵的没边了。
他还想说当年宋秀才念书的时候,哪年收粮食不是匆忙回家下大力气干活的,然而看了一眼坐在旁边脸色淡淡的李氏,林福忍了忍,把话咽下去了,省得勾起人家寡妇的伤心事。
“咱管不着。”李氏还是那句话,想了想,就把昨晚上宋家人找宋书海夫妇来训斥声讨她的事跟林家人一五一十的说了,末了,李氏抹了抹有些干涩的眼睛,叹了口气说道:“昨晚上我是拿着菜刀吓跑了宋书海,别人咋说我也不想听,不管宋书海是她奶叫来的还是她二叔二婶叫来的,总归跟老宋家脱不了关系,只要村里人还容我和冬宝住在咱塔沟集,我就和宋家断道!”
秋霞婶子气的一把重重放下了筷子,看着宋家田地的方向,说道:“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也不怕遭报应!你咋就不砍他几刀,看谁还敢欺负上门去!”
第109章 逮母鸡
塔沟集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子,顶多有黄氏这样霸道偏心的婆婆,然而再霸道偏心,也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是宋家内部的事,可如今都发展到踹寡妇门了,简直无法无天!
林实默不作声的听着,捏碎了手里的一小块土坷垃,他知道宋家的这个远房亲戚的,这么轻饶了他们,林实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林爷爷看两个女人都气的不轻,连忙笑着劝道:“不生气不生气,跟那起子小人气不值当!等打完麦,我去找村长问问,把冬宝家旁边那块地要过来,当咱们家宅基地!”
林福略微有些诧异,看了眼自己的父亲,没有吭声。林家这些年下了大力气干,日子渐渐过起来了,手里也攒了些钱,准备把家里的几间旧房子全推倒垒成青砖瓦房,却没想过要另外起新址盖房子,毕竟这房子住了几代人了,他父亲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一下子要搬,肯定舍不得。
只是他也想过了,老宋家整日的吵闹不断,黄氏和宋二婶对骂的时候荤素不忌,大嗓门嚷嚷的他们想不听到也不行,全子都学会了几句黄氏常骂人的话,这才是他担心的,而且以后林实和全子两兄弟还要娶妻生子,哪能不受影响,另外选址重盖房子,是个不错的主意,他只是没想到这个主意是父亲先提出来的。
李氏和秋霞婶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要是两姐妹继续做邻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秋霞婶子打的算盘是离的近了,看中的儿媳妇再也飞不走了,而李氏打的算盘是离的近了,相中的女婿再也飞不走了……
全子听了在一旁咬着筷子偷笑,他打的小算盘是离的近了,方便每天去蹭冬宝姐做的好吃的了。
林实瞧见全子笑的贼眉鼠眼的,就知道弟弟心里头没想好事,忍不住笑着摇头,敲了敲他的脑袋,让他好好吃饭。
几个人不再想宋家的事,继续埋头吃饭,黄氏和宋二婶尖利的叫骂还是顺着风断断续续的传了过来,“今儿割不完麦子,谁都别想吃饭……我看哪个跟饿狗一样敢叫唤!”
“老太婆你讲不讲理?你儿子好手好脚的不来干活,在镇上躲闲,叫我一个大肚婆娘割麦子供养他……呸!他也有这个脸!”
“我儿子咋样有你说话的地儿?你个黑心扒肺的懒婆娘,要不是……老大媳妇比你强一千倍!”
“谁稀罕……当初把人扔出去的时候咋就没听你说她比我强一千倍啊?现在后悔了?晚了……人家才不甩你这偏心眼的老婆子!人家豆腐烂家里都没你的份儿!”
“……瞎了眼聘了你这扫把星!要是老大和他媳妇还在,早就割完了,用得着受你……”
后面的叫喊声就渐渐的弱下去了,大约是被人劝住了,也或许是两个人吵累了,她们不累,听的人还累呢!
李氏全然没把两人的吵闹放在心上,就像没听到一样,等林家人吃完,就收拾碗筷先回去了。
林实摇头道:“幸好这回大娘心里咂摸清楚了,以前冬宝说宋家人不好,大娘还不乐意,生怕有人说她们啥。今天上午回来,碰到宋招娣想挑冬宝的刺儿,冬宝骂回去了,大娘啥话都没说。”
全子在一旁缩着脖子嘻嘻笑道:“冬宝姐就是病了也是母老虎,厉害着哩!”
秋霞婶子笑着拍了下全子的脑袋,骂道:“不许胡说八道!你冬宝姐对你那么好,你咋说人家的?”
全子嘻嘻笑道:“你们不懂,冬宝姐可喜欢别人说她是母老虎了,她说这是夸她厉害!”
秋霞婶子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决定不和全子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对林实他们说道:“咂摸清楚是好事,冬宝她娘是苦命人,这回算是彻底看开了。”
“这要是回去帮忙,出了力还落不着好!”林爷爷摇头,吧嗒吧嗒抽着烟,喷出了一大口烟气,“就是出了力出了钱,人家也不见得感谢她,还指不定嫌她出的不够多,出的不够早。”
这事搁别人不好说,但搁宋家人身上那就很有可能了,毕竟都不是什么品德高尚的好人。
林福回身看了眼自家已经收割整齐的土地,朝父亲问道:“那咱……就不管了?”旁人不管说的过去,可自家和宋家是几十年的邻居,不管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可要是自家给那种人出力,他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
“不管了。”林老头在鞋帮子上敲了敲烟管,“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秀才娘子说的好,管不了,也没那能耐管。”宋老头和黄氏像魔怔了一样要供三儿子念书,谁也劝不了,劝了人家指不定心里咋骂你呢!
要是宋老三真能念出个功名来,那也跟他们这些泥腿子无关,不指望能沾他的光。
吃过饭,林实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去了永山家的地头,永山和林实差不多年纪,圆脸,皮肤黝黑,正捧着粗瓷大碗在树下吃饭。
看到林实过来了,永山连忙招呼他坐下,永山的父母也笑着和林实打了招呼,“大实过来了啊?你家的麦子割完了吧?”
林实笑着点头,瞧见永山家的地里还有一片麦子没割,笑道:“差不多了,下午就能打麦了。”
永山娘看着林实,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你们一家都是勤快人,干活都超我们一大截!”自己的儿子和人家一般大,可没人家出色,这么俊秀的后生,谁看着都喜欢,要不是家里的闺女年纪太小,才八岁,她都想厚着脸皮上门提亲了。
林实温温和和的笑了笑,永山家地多,一家人也都是本分老实人,要不然村里那么多后生,他也不会和永山关系特别好。
“你找我啥事啊?”永山三下两下扒完了饭,问道。
林实无奈的在永山跟前蹲了下来,“上回不是跟你说了,母鸡的事。”
“哦,哦,我记起来了!”永山拍了下脑门,憨厚的笑了笑,“瞧我这记性!娘,大实想买咱家的母鸡,咱要卖几只出去啊?”
永山娘笑道:“大实想买几只咱就卖几只,鸡放那也不下蛋,白浪费粮食养着!你领大实回家看看,给大实捡好的挑啊!”
永山应了一声,随手抓了顶破草帽顶在头上,领着林实回家挑母鸡。
等两人走了,永山娘笑着跟永山爹咬耳朵,“秋霞今年养了不少鸡,用不着要母**?”
“你管人家那多干啥?卖了鸡有钱拿就行了。”永山爹笑呵呵的说道。
永山娘白了他一眼,“要我说啊,肯定是给秀才娘子家买的,她们家想养鸡了。”要别人家想养鸡,开春就抱鸡娃了,用不着半道上买人家家的母鸡。
等林实到了永山家里,两个人进臭气熏天的鸡圈里头忙活了半天,忙了一身臭汗出来,逮了七只母鸡和一只公鸡,用草绳拴了脚捆在了一起。
永山打了水给林实洗脸,问道:“这是给秀才娘子家的吧?”
林实笑着点了点头,反正这些鸡最后会出现在冬宝家里,现在否认没什么意义,再说了,光明正大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否认。
永山一张圆脸笑的贼兮兮的,用胳膊肘捣了捣林实,揶揄道:“大实,你咋对秀才娘子家的事恁上心啊?是不是看上人家秀才闺女了?哎,人家秀才闺女虽然年纪小了点,可长的不赖啊,我娘说了,过两年长开了,肯定是个小美人!”
林实慢慢洗了脸,拿过帕子擦了手,在永山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回头笑道:“你觉得呢?”
呸!我要是知道还问你!永山气的要跺脚,却又被最终的答案拨撩的心痒痒,想再问林实的时候,不妨林实先开口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咋和你娘说起冬宝来了?”还说那丫头长开了以后是个小美人,这多少让他心里头有些不舒服,像是自己的东西被觊觎了一般。
永山红着脸笑了笑,“你可别多想,是我娘想给我说亲了,把村里的女娃都捋了一遍,我娘说秀才闺女长的好看,家里买卖也挺红火的,可惜年纪太小,还得等两年才行。我娘也就那么一说,没别的意思,我们家和秀才娘子家没啥交情,就是上门提亲,秀才娘子也不能答应。”又笑着说道:“我娘还说啊,洪栓子他娘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那时候要是顺水推舟成了亲事,豆腐生意就是洪家的了。要不是洪老头还有点见识,人家就该跟他们家断道了。”
林实点点头,把捆好的鸡往竹篓子里一放,就背着走了,临走时撇了一句,“问问婶子多少钱,明儿让全子给你们送过来!”
他人是走出永山家了,心里却跟一锅翻腾的沸水一样,冬宝慢慢长大了,家里还挣着钱,豆腐生意人人都眼馋,她已经不是以前人人避之不及的“母老虎”了,现在冬宝家欠着外债,日子过的不如他们家,可等一年两年后呢,差距慢慢体现出来,他该拿什么去娶冬宝?
第110章 发豆芽
林实并没有直接把背篓里的几只鸡送到冬宝家,先放到了自家的地里,让被草绳拴了脚的鸡自己在耙捞过的麦地里啄食,麦地里蝗虫蚂蚱到处飞,还有散落在土壤里没办法捡起来的麦粒,放进地里的鸡们一啄一个准。
大中午的麦地里晒的厉害,几乎没有人这会儿上下地割麦,都在树荫下歇息,全子已经靠在秋霞身上睡着了,秋霞婶子跟丈夫指了指站在日头下看着几只鸡的大儿子,悄声打趣道:“看看,儿子都要是人家的了,送个鸡还要喂饱了再送!”
林福看着儿子精心照顾几只鸡的模样,嘿嘿笑了起来。林老头在一旁抽着烟袋,半晌才小声说道:“别高兴的太早,眼瞅着人家秀才娘子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咱家再好,也就这样了,将来……”说着,便摇了摇头。
他年纪大了,看事情比林福夫妇多了几分世故,若是将来人家秀才娘子的日子过的比林家好很多,当娘的也不愿意让女儿嫁到穷家受苦,更何况,林老头藏在心里没说的是,冬宝那丫头之前可是和镇上的单家定过亲的,有那么一个有钱的“前夫家”做对比,也不知道日后嫁到他们家,心里会不会有怨气。
秋霞婶子脸色也不大好看了起来,公爹说的是实话,人家一个摊子,一天少说能挣半两银子,李氏悄悄和她透过信,还债的银子早就攒够了,然而冬宝不让她这么快还,就是怕村里人看她们挣钱不少,起了歪心思。
“红珍姐不是那样的人,冬宝那丫头心思也是好的,我瞅着她也稀罕咱们家大实。”秋霞婶子说道,“再说了,不是我当娘的自夸,咱家大实也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后生。”配冬宝,不亏!
“等收了秋,冬宝也快十一了,你找个时候跟秀才娘子提一提,看她啥个意思。”林福说道,“要是有那意思最好,要是没有,咱早点给大实寻摸个媳妇,断了他这份念想,别坏了两家的交情。”
即便李氏不同意俩孩子的亲事,林福顶多有点心里不舒坦,却没有怨恨过李氏的想法,毕竟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李氏一个寡妇更是只有冬宝一个闺女,就算她想招上门女婿,也是说的过去的。而他们也不舍得把儿子送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就算是两家是邻居,也不行。
何况,他们对秀才娘子母女俩照顾,人家母女俩也是知恩图报的,如今日子好过了,每天送豆腐送菜,现在又天天送饭到地头,就冲人家这份心,也不能因为亲事不成,就断了两家的交情。
林家一家人在地头上各有心思,冬宝在家也没闲着,李氏送饭回来后,冬宝就起身了,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吃了饭,她就有了新的主意。
因为之前点豆腐的技术不成熟,众人的潜意识里豆腐是不好吃的,经过这段时间,从豆腐的畅销程度看,沅水镇的人大部分都接受了豆腐这个不算新鲜的食物,如今是时候推出点新鲜品种了。
其实她觉得乡村里面食材挺多的,但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譬如蘑菇,阴雨天一过,沟子里满地都是,只是村里人分不清楚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有毒的,再加上几十年前战乱饥荒,不少人饿的没办法吃了毒蘑菇死了,现在的人只敢摘最普通的平菇,其他的蘑菇一概视而不见。
冬宝分析过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是太平年间,吃粗粮就能填饱肚子,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吃那些可能有毒的食物,另一方面,她不知道城里的大户人家是怎么吃饭的,就她在塔沟集看到的情况,炒菜几乎没有,日常吃食以炖菜为主,缺乏厨艺也是一个原因。
就算有孩子在河里摸到了鱼,到家里也只是随便煮一下,给小孩子多少吃点肉解下馋,然而光是那去不掉的鱼腥味,就没多少人乐意吃了。
有时候冬宝泡的豆子在舀进磨盘的时候掉到地上,过两天发了芽,李氏就会把豆芽扔的远远的,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发了芽的黄豆就跟发了芽的红薯和花生一样,不能吃了,吃了会跑肚。
跑肚也是塔沟集的方言,意思等同于拉肚子。
冬宝琢磨着,得先发一盆子豆芽出来,让周围的人都尝了觉得好,才能说服李氏卖这个东西,毕竟发豆芽的工作量比起磨豆腐,可以忽略不计的。
下午的时候,冬宝挑了一斤泡了三四个小时的豆子放到了竹筐里,上面盖了一层布,浇了一层水上前,准备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浇一次水,现在天气热,以她前世的经验,估计三四天功夫,这次的豆芽就发好了。
李氏当然不同意她这么做,冬宝耐心解释了很久,“我觉得这个东西肯定能吃的,豆子种下去不也要发芽吗?刚发出来的芽最嫩了,肯定好吃!咱就试试,不好吃就再也不弄了。”
因为冬宝之前鼓捣出了豆腐和豆花,做菜的手艺不用人教都比她做的好,潜意识中李氏对冬宝要做的事是多了几分她都没意识到的信服的。
“那就试试吧,到时候我来吃,你病刚好,再跑肚的话就麻烦了。”李氏说道。
冬宝笑眯眯的应了一声,虽然宋家的极品亲戚多,可这个亲娘对她可真的是没的说。
等到林家人收工过来吃晚饭的时候,林实就背来了一篓子鸡,把冬宝欢喜的跟什么似的,数了一遍又一遍,仿佛看到每天都能摸几只热乎乎的新鲜鸡蛋的好日子,林实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觉得冬宝偶尔的幼稚行为说不出的可爱。
此时天已经擦黑了,鸡有夜盲症,晚上看不见东西,一个个缩着脖子窝在墙角里不敢动弹,偶尔咕咕叫两声。
“先散养两天。”林福笑道,抹了把脸上的汗,“等收完了麦,我和大实来搭个鸡圈。”
李氏笑着道谢,“又麻烦林哥跟大实了。”
秋霞婶子不在意的想摆手,蓦然想到中午一家人说的话,便改口道:“咱两家好的跟一家人一样,不说这外道话!”
“哎。”李氏笑着应了。
晚上的菜是一个黄豆炖排骨,一个糖醋里脊,一个炖冬瓜,一个刀拍黄瓜,菜的样式不多,然而分量都很足,用大盆子装了放在桌子上。排骨和瘦肉都是在老成铺子里买的,比刚分家的时候要贵不少,老成解释说夏天肉不能放,杀的猪少,进价要贵一点。
冬宝倒是不怀疑老成骗她们,合作这么长时间,她对老成一家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
全子看到菜的时候乐开了花,糖醋里脊可是他的最爱,早就想央着冬宝再做了,抢先用筷子夹了一大筷子糖醋里脊塞进了嘴巴里,口齿不清的说道:“还是冬宝姐好。”
一家人乐开了花,都是熟人吃饭也不讲究规矩了,冬宝之前评价全子是个小吃货,这会儿众人纷纷附和,评价的真是太对了。
冬宝笑眯眯的看着几个人大口吃菜,忍不住目光就在林实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要不是她身体没好利索,李氏不让她多干活,她还能再多做几个菜出来,其他人吃是附带,她想让林实多吃一些。
虽然前世恋爱经验不足,可冬宝也知道一句话,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虽然她年纪还小,可这种事情心照不宣,在讲究父母之命的古代,两家大人似乎也没有反对两人来往的意思,这就更好办了。
晚上临睡前,冬宝举了根蜡烛照亮,去灶房里掀开布看了看她发的豆芽,有一些已经冒出了细嫩的小芽,大部分还是一颗泡涨了的黄豆状态,冬宝又细细的浇一遍水,看过窝在墙角睡觉的鸡,数了一遍,这才回屋睡下了。
李氏趴在窗前看冬宝在院子数鸡,笑着摇了摇头,闺女看上去稳重有能力,到底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几只鸡就成了她的心头宝。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了两天,各家各户的麦子都收的差不多了,打麦场上热热闹闹的,多是几家人合用一个场,用牛拖着石磙子在麦子上碾压,将麦粒从麦穗中脱出来,再扫到一起,装到袋子里,运回家晾干后收入粮仓。
“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少的多,一亩地都少打将近一百斤麦子。”做饭的空隙李氏对冬宝说道。
冬宝点点头,“清明下雨的时候,我爷不就说了么,今年收成肯定不好。”
李氏看着冬宝欲言又止,半晌才说道:“你奶那恐怕是没钱了,往年收了麦都要卖一部分给你三叔用,今年……”李氏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冬宝明白李氏的意思,黄氏手里存的家底用的差不多了,粮食又打的不如往年,以宋二婶的泼辣来看,是绝不会允许宋家再卖粮食供养宋柏的。黄氏也不能允许因为缺钱宋柏回家务农,那钱呢?供养宋柏的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把主意打到她们头上?
第111章 放心
“娘你别担心,我奶总不能带着我二叔三叔跟个强盗似的抢。<冰火#中文”冬宝把筐子里发好的豆芽拿到井边冲洗,嫩豆芽脆生生的,轻轻一折就断了,等会稍微晾一下称重,大约就知道一斤豆芽合多少本钱了。
李氏叹口气,前两天割麦的时候,黄氏骂宋二婶那话总捎带上她,说她多好多好,她听了之后没半点高兴,反而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仿佛黄氏已经盯上了她。
“不说帮衬咱孤儿寡母的了。”李氏低声说道,“别给咱找不自在,咱就烧高香了。咱家欠的外债还没还上哩!”
冬宝哼了一声,“他们才不着急,把咱们和外债打包扔出来了,他们那时候指不定心里多高兴呢!”只可惜他们没想到两个人还会挣钱,再眼红也晚了。
“对了,等收完了麦子,咱就去村长那,让林叔和村长做个见证,咱们把债还了,要是我奶上门要钱,咱就说钱还债了,现在手里头没钱。”冬宝说道,刨去还债,她现在手里还有几千个钱,但让她拿钱出来供宋柏念书挥霍,她半点也不愿意。
挣钱多辛苦啊,李氏和李红琴天天都是后半夜起床,磨豆腐煮豆浆压豆腐,哪样不是力气活?就冲宋柏眼睛长在头顶的样子,也不能把辛苦钱浪费在他身上。
就是投资,也要投资个潜力股。
“哎,好。”李氏笑道,这也是个法子,她们这段时间没少给村长好处,常常送豆腐过去,村长也不是多贪财的人,只是这样的小利小惠搁谁心里头都舒坦,想来将来要是和宋家人起了冲突,至少村长会站在她们这边。
“你捯饬的那啥豆……芽,好了?”李氏问道。
冬宝点点头,把豆芽摊在竹筐里,稍微晾了下,甩了水,用秤称了,大约有五斤四两,水基本不占成本,一斤豆芽卖一文钱,一斤豆子就能纯赚两文多。比不上卖豆腐挣钱,可发豆芽是个轻松活,比做豆腐松快多了。
中午李氏送到林家地头的菜里头,就多了一个炒豆芽。
秋霞看着豆芽心里打了一个突,这发了芽的豆子还能吃?得跑肚的吧。
“早上我和冬宝就炒了来吃,没事儿,吃着脆脆的,还入味儿,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李氏笑着解释。
全子可不管那么多,在他的意识里,凡是冬宝出品必属精品,先夹了一筷子下去塞嘴里,豆芽在他嘴里嚼的咯吱咯吱响,叫道:“好吃!”
一家人都尝了豆芽,都觉得不错,林老头还笑道:“这豆芽不赖,吃着脆,有嚼劲!我牙不好,吃黄瓜都觉得费劲,吃这个就没事!”
见众人都认可豆芽,李氏高兴的很,“冬宝和我商量,一斤豆芽卖一文钱,你们看咋样?味儿是不赖,就是做法没有豆腐那么多。”
林福摆摆手,笑道:“冬宝出的主意,啥时候不行过啊?就是这好东西吧,得叫人家知道是好东西才行。”要不是冬宝这丫头想的鬼主意,谁知道发了芽的豆子还能吃啊!
李氏笑道:“冬宝想过了,等过两天我们出摊了,就炒一锅豆芽带着,买豆花吃的就送一勺炒豆芽,让他们尝尝,名气打出来了,豆芽就好卖了。”
“这丫头聪明!”林老头夸奖道,“秀才娘子,你这个闺女顶人家几个儿子!”
没有比听到别人夸自己孩子更让李氏高兴的事了,李氏笑着点头,“她就是会瞎琢磨,你们可别老夸她!”有豆花豆腐和豆芽,李氏光是想想身上浑身都是劲,以后的日子会过的更好。
林实脸上也在笑,笑容却没达到眼底。冬宝越来越聪明能干,仿佛破茧化蝶一般,慢慢的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才智她的光彩,现在她才十岁,等过两年……那个时候的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还能配得上她吗?
等李氏走了,林实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说什么,闷着头下场子打麦去了。
等到晚上到家的时候,家里人都上床休息了,林福拉着林实到院子里说话,“你今儿是咋啦?心里有事儿咋的?”
月朗星稀,皎洁的月光照的院子透亮,墙角里的纺织娘在不停的叫着,和远处池塘小河里的蛙鸣声遥相呼应。
“没啥事。”林实笑道,看了看父亲被太阳晒的红黑的脸,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许是干活累着了。”
林福背着手看着儿子笑,把林实都看的不好意思了,别过头去说道:“我真没啥事,爹你快去睡吧,明儿还得收拾地哩!”
“说吧,儿子跟老子还有啥不能说的?”林福呵呵笑了起来,摸了摸儿子的头,感慨万分,岁月不饶人啊,儿子的身高马上就要超过他了。见儿子还不吭声,林福凑近了他压低声音问道:“是不是想要媳妇了?”
林实臊的满脸通红,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冬宝白白净净的小脸蛋,说话都结巴了起来,“爹,你乱说啥!”
林福嘿嘿直笑,“我跟你娘还想着收了秋去提亲,看你这样子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林实笑了笑,脸色也渐渐恢复了平静,摇头,轻声说道:“人家生意越做越好……不一定看的上我哩!”
林福手拍了拍儿子的背,他这个儿子表面上不动声色,心思看的倒是透,“只要你愿意,爹厚着脸皮也去问问,人家本来就是秀才闺女,就算是不做生意,咱们也算是高攀了。凭咱两家的交情,你秀才大娘十有八,九得愿意。”
“那也不行。”林实摇头说道,他们家对李氏母女有恩不假,可挟恩要求人家嫁闺女,林实不愿意,他只想让冬宝心甘情愿的嫁给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想咋样啊?”林福笑着问道,他早看出来了,儿子有话想说。
林实也笑了,“那我就厚着脸皮跟爹提一提,爹要是不愿意,就当我没说过。”
月光下,林实看着父亲,鼓足勇气说道:“爹,我想,我想重新回去念书。”他不敢夸口能考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这几年下苦功夫努力,考个秀才还是有可能的,配冬宝不委屈了她,还好冬宝和他差了四岁,也能等的起。
只是供养一个读书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林实一向懂事,不愿意在这件事上让父母为难,何况家里不只他一个孩子,还有全子。看宋家为了宋老三念书的事闹成那样,他本能的就把读书的念头压到了心底,半点不敢表露出来,生怕和睦的家庭因为他要念书,也变得鸡犬不宁。
林福没想到林实是想读书,(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