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半;接着,再让他们经受金钱的诱惑,美女的诱惑,将剩下来的一批人统一起来,开始洗脑。这件事情需要时间,快三年了,桑吉终于训练出第一批人来。他将这些人通过人牙子慢慢安插在不同的人家,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索尼的一个轿夫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身体粗壮,寡言少语,长得憨厚,脸上写满了“老实”二字,丢人群里几乎找不到。索尼家买下人的时候,就把他买了去,充当轿夫。他又不挑剔,只是埋头干活,哪怕给别人跑腿都无所谓,时间长了,索尼府上外院的那些小厮长随们都跟他混熟了,有时候说话也不防着他。
此人给桑吉送回一个消息,最近索尼去外面交际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蓝旗的人。都是轿夫,在等主子的时候彼此聊个天,他轻轻松松的就套出了一些内幕:济尔哈朗、豪格与两黄旗的几个实权人物走得很近。
这是什么意思?福临将纸条扔进火盆,决定要弄个清楚。
多尔衮的启视员这时候起了作用。福临只是和多尔衮说了一句最近索尼的眼神有些不对,他便派了手下的启视员出动,将索尼也添上了监视名单。
三月初六,贝子吞齐、尚善等人密告: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莽加、博博尔岱、鳌拜、索尼、谭泰、巩阿岱、图赖等人密谋反叛,想要立肃亲王豪格为皇帝,改现在的皇帝为太子。摄政王大怒,密派军队包围郑亲王府、肃亲王府以及莽加等人住处,将人一举擒获。
福临看了卷宗后,嘴角不禁抽搐起来。大哥,郑亲王,你们平时都那么正常的,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二起来了呢?
一开始,这就是笔糊涂账。贝子吞齐本来就是镶蓝旗人,跟着济尔哈朗征战多年,自以为很有功劳。结果,定都北京之后,济尔哈朗自己开始修房子,并且动用官夫徭役。却忘记了他们这些人。吞齐不乐意了,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没有他的房子,他就去告发郑亲王越权。然后,莽加、博博尔岱等人就开始威胁他:“你敢有意见试试!”弄得他没有胆量越级上告。
接着,这些人又开始抱怨,说郑亲王宠爱罗托这种有罪之人,连正眼都不看他们这些人一眼,跟宗族如此脱钩,居心一定不良。
这就算了,另一个委屈的不得了的是贝子尚善,说自己没有地方住,郑亲王就把多余的房子借给他,他还觉得郑亲王是大好人呢。结果等他到福建打仗后,郑亲王居然把他住的房子改成了厕所,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欺负人嘛!
还有,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成亲的时候,吞齐啊尚善啊吞齐喀这些人的福晋的座位问题啦;出征的时候莽加同志的威胁问题啦;拜年时的行礼问题啦;甚至还有宴席上的酒醉闹事问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福临看来,郑亲王就是骄纵,进而犯二了。何必要和自己手下的人过不去呢?自己吃了肉,连点汤都不给人家喝,还要人家拜你为主子,这是个人都做不到啊。而且,盖房子、行礼等事往大了说是越权,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往小了说就是疏忽,他又何必把个把柄往别人手上送,把事情闹大呢?
还有,经过许许多多的事情累积下来,谁都知道尚善、吞齐等人和自己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了吧?废立皇帝这么大的事,居然还能让他们知道,保密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以及,莽加这种熊孩子完全就是猪队友啊,看上去对济尔哈朗忠心耿耿,其实在不遗余力的帮他得罪人。福临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脑残粉抵十黑的真理,如果没有莽加四处拉仇恨,估计济尔哈朗得罪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多。
这次牵涉的人数太多,事情太大,就连两黄旗都不能避免,多尔衮和福临决定慎重考虑过之后再给予惩罚。不过,罪魁祸首豪格是逃不掉了。多尔衮认为其罪当斩,福临却说了情,表示圈禁起来就好。
三月初八,福临正式下旨,将肃亲王豪格贬为庶人,圈禁在府内,任何人无旨不得探视。
豪格坐在椅子上,面沉似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在他府邸里搬运东西,一言不发。他不是第一次被贬为庶人了。贬为庶人之后,许多东西都是不能用的,这些都是内务府的人来收拾东西,还有太监,他也是用不了了。不得不说,豪格对下人还是不错的,太监们都背着小包袱抹着眼泪给他磕头。
罢了罢了,成王败寇而已。豪格长叹一声,正想起身出去走走,却见内务府一人捧着一把弯刀走出,他大吼一声:“放下!”
那人一惊,肃亲王的威名他是清楚的,在豪格的积威之下,他乖乖的将刀放到了一旁的桌上。
内务府总管大臣何洛会亲自来了,见状忙笑道:“大阿哥,这是利器,理应没收入库,还请大阿哥不要为难我们。”
“利器?”豪格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这是御赐之物,皇上送我的,内务府也敢动?”
何洛会一呆,忙翻看手上的簿子:“御赐之物都在这里写着,没有这柄弯刀。”
“我说是就是,”豪格闭上眼,“我要见皇上,否则,你们谁也别想落个好!”
48第四十八章
“那柄刀,确实是朕赐的。”福临淡淡的说道,“也罢,朕便去会会他。”
多尔衮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豪格鲁莽冲动,若是他伤了皇上,那该如何是好?”
福临笑了:“大清是马上得天下的,朕是大清的皇帝,若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那还如何治理天下?”
多尔衮摇了摇头:“要不,还是我陪皇上去吧。”
“不用。叔父是有人要陪的,”福临冲他眨眨眼,“还有,今天听到叔父老是咳嗽,朕已经吩咐下去了,一会儿让太医把个脉。朕也安排人炖了雪梨川贝,叔父千万记得喝。”
“知道了,把叔父当成小孩子了。”多尔衮心里暖暖的,“皇上要多带些侍卫,自己注意点,知道吗?”
肃亲王府没有了平日里的热闹,门口的牌匾也被摘了下来,就连两个石狮子都透着一股颓废的劲头。福临从马车上下来,何洛会早就在外面等着了,上前打了个千,言语间很是为难:“皇上,大阿哥执意要见您,奴才也没有法子。”
“无妨。”福临一摆手,带头往里走去。几个侍卫连忙跟上:开玩笑,若是大阿哥发个疯,皇上哪里伤到了一丝半点,摄政王非剁了他们不可!
豪格依旧坐在那里,见福临进来,也不见礼,只是淡淡的点了个头。何洛会喝道:“豪格,见到皇上为何不行礼?”
豪格冷笑:“你这个奴才,凭什么在我面前大呼小叫?”
何洛会怒了,刚想说些什么,福临却止住了他,对豪格道:“大哥,朕来了。”
“福临,小九,皇上。”豪格看着他,一步步的走近,侍卫们不由得都将手按到了刀柄上。豪格哼了一声:“放心,我是不会对你们的皇上做什么的。”
“朕信你。”福临看着他,“你是我的大哥。”
“是啊,我是你的大哥。”豪格忽然笑了起来,“你刚出生不久,我便去看过你。那时候你那么小,躺在悠车里睡着,还吐了个泡泡,很是可爱。后来,你长大了一些,不管学走路还是学说话都比别的孩子快,宫里上下都在说你很聪明。我一有空就去逗你,你也总是大哥大哥的喊着嘴甜。后来,我还带你去骑马,还送了一套小弓小箭给你。”
豪格慢慢的说着,忽然话音一转:“若那个时候,我知道将来登上皇位的那个是你,我定会把你掐死!”
“大哥,成王败寇而已。”福临完全没有被他阴森森的语气吓到,只是平静的看着他。
“这柄弯刀,是你送给我的。”豪格指了指桌子,“他们想要收走。”
福临当然认识这把刀。当时,他正在和豪格做戏中,两人好得如胶似漆。他带着两个小萝莉和博果尔上街玩的时候,特意给豪格带了礼物。
那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豪格真的是个好哥哥。就算是做戏,也是付出了感情的,还好这段时间不长,如果持续得太久,他自己都会分不清楚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就像他对多尔衮一样,一边是做戏的讨好,一边是真正的信任。
豪格看着面前的九弟:十岁的孩子,正处于往童年与少年的分界,身量明显拔高了,原本圆滚滚的脸颊也清瘦了下来,长相也有了几分轮廓。和皇太极的细眉细眼不同,福临的眉眼更像布木布泰一点,眼睛黑亮有神,若是他长大了,定会是个翩翩佳公子。
“福临,你长大了。”豪格感叹道,“你说的没错,成王败寇。照顾好我的妻儿。”
说着,他突然拔出那柄弯刀,侍卫们哐啷哐啷刀剑出鞘,紧紧的将福临围住。豪格大笑一声,猛的将刀刃转了回来,往脖子里一抹。
鲜血喷涌而出,何洛会也好,侍卫们也好,都呆在那里。福临看着那个魁梧的身躯软软的倒下,血流了一地。
“皇上!”小华子第一个反应过来,众人也如梦初醒一般齐齐转头看向皇帝,生怕把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吓到,却见小皇帝一张脸上平淡无波,好像在他面前惨死的不是同父异母的哥哥,甚至这里不是什么自杀现场,而是一出戏。
周围一片寂静。福临默默的看了一会儿后,转身离开,只是淡淡的丢下两个字:“厚葬。”
豪格的去世如同一颗石子扔到水里,咕咚一声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圈圈的涟漪,悄悄的在水面上回荡,与此同时流传的,还有豪格临死前想要对皇帝不利,被制服后自尽,皇帝念在兄弟之情没有追究,反而要求厚葬的种种内幕消息。
索尼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他好好的镶黄旗的人,当年在拥立皇上之时还是有功之人,怎么脑子一抽跑去跟图赖他们盟誓了呢?没错,他不买多尔衮的账,也害怕多尔衮清算他,可是多尔衮身体不好,小皇帝日益成长,只要坚定的站在皇帝那边,总有一天他能翻身做主人的好不好,至于被这么几句话就煽动了呢?傻了吧,二了吧,现在晚了吧?
与唉声叹气的索尼不一样,鳌拜依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他是巴图鲁,又有斩杀张献忠的功劳,按照常理说,怎么都不会丢命吧,所以他很是放心。别看他长得粗壮,其实心思很细,这些年他早就看清了,小皇帝是个不甘居于人下的。将来若是多尔衮干脆利落的放权还好说,若是他不肯放,小皇帝必然要依靠他们两黄旗的人来与多尔衮对抗,自己起复就有望。
福临也很为难。这次牵涉的人太多了。谭泰、图赖、索尼等人绝对是能臣,能臣来造自己的反,怎么想心里怎么不是个滋味。
于是,在朝堂上,小皇帝爆发了。
“朕乃先皇所立太子,先皇退位后,朕祭告太庙,登基为帝,今已五年矣。五年间,朕一心向学,励精图治,终得中原平定,使得我大清一统天下。大阿哥豪格文武双全,自幼跟随先皇征战,率建战功,朕封其为肃亲王且不计其罪重用之。不料豪格意图篡位,其心可诛。郑亲王济尔哈朗为辅政大臣,朕事事与之商议,对其尊重有加,不料其早有谋逆之心,与豪格狼狈为奸。图赖、谭泰、索尼、鳌拜、巩阿岱、锡翰等人隶属两黄旗,朕乃两黄旗之主,此六人背主行事,罪大恶极!”小皇帝说着说着,眼圈红了,“朕又何辜,遭此大祸,朕心甚痛,甚痛啊!”
哎呦我的小皇帝呀,那些人本来就是错了,您可别这么生气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福临是个不错的皇帝,对人诚恳,做事细密,又生得可爱,大家已经从心里认可他了。对于汉臣来说,他是名正言顺登基的,大臣背叛皇帝罪无可恕;对于满臣来说,奴才背叛旗主就该杀。因此,被囚禁的众人听到最后宣判的时候,都傻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罪应论死,念其之前的功劳,贬为庶人,圈禁至死,不得复用;莽加、博博尔岱皆判了处斩;图赖革去公爵之位,贬为庶人,籍没家产;鳌拜论死;索尼论死;巩阿岱、锡翰革去爵位,圈禁,籍没家产;谭泰认罪态度良好,又首告有功,免死,籍没家产。
剩下的那些牵涉到的人如图尔格、阿济格尼等人,有的是鞭打,有的是罚钱,有的是免爵,不一而足。
诏书一出,举朝皆惊。
几个主犯,除了姓爱新觉罗的人,其他的人都是毫不留情的处死啊!索尼痛哭流涕,伏于地上,哭诉忠心,又求要见皇上一面;鳌拜则是一愣,随即破口大骂:“小皇帝,老子对你忠心耿耿,亲手杀了张献忠,你却过河拆桥,只顾着信任你的摄政王叔父!老子告诉你,再这么下去,你必会被你的叔父废了!”
这话太大逆不道了,宣旨的人都害怕——鳌拜没有儿子,可以随便狂随便骂,反正也是要死的人了,他们可不一样啊——赶紧的,将此话传给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当场又摔碎一个茶盏。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不得不说,鳌拜的话击中了多尔衮内心最隐秘的小角落,随着侄儿的日益长大,似乎有些脱离了他的控制。
福临劝道:“都是将死之人了,叔父又何必为了他生气?”
多尔衮忙道:“皇上,等你大婚以后,我定然会将朝政统统交给你。你可千万不要受他们的挑拨!”
“啊,朕知道的。”福临笑得如沐春风。
索尼和鳌拜终究是被处死了,只是罪不及子孙,他们的妻妾孩子都没有被连累到,福临将他们的家产发还了一部分,让他们去昭陵居住。
与此同时,多尔衮似乎也对福临感觉内疚起来,平时从来不肯放松的兵部事务,也开始和福临一起处理。福临封佟图赖、李国翰为将军,他也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我早就说过,你年轻的时候四处征战,弄得一身的伤,现在又逞强,这是何苦呢。”布木布泰的软语温言更加打动了多尔衮的心,“你我已经不比当年了,皇帝又孝顺,我们为何不能好好的享福呢?”
“玉儿。”多尔衮握住她的手,没错,他们现在都老了,“我会让人修建一所集天下之美景的园林,等皇上亲政之后,我们便住过去,每日赏赏景,说说话,你说可好?”
“嗯,我等着那一天。”布木布泰微笑着,倚入他的怀抱。
49第四十九章
顺治五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先是出了豪格这摊子事儿,五月的时候又日食了,六月地震,十月的时候,代善薨。
本以为转过年会好些,结果第二年三月,多铎染上了天花,却没有熬得过去。
当时,多尔衮正在大同出征,福临看着面前痛哭的多尼,道:“回去好生处理豫亲王的身后事吧。”
多尔衮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福临想着叔父没有几两肉的身子,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从心里升了出来。
若是说他没有对付多尔衮的心思,那是假的。可这么多年的戏做下来,他也付出了几分真心,更何况,多尔衮对他是真的好,他也没有办法狠下这个心。若是现在将多铎的死讯传给多尔衮,多尔衮怒极攻心,万一有什么意外,他也无法向自己的内心交代。
最后,福临还是派人送出了这份噩耗,不过也钦点了两名太医跟随。据说,多尔衮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战场,顿时口喷鲜血,从马上摔了下来。幸好有那两名太医,他也没有什么大碍。不过从太医传来的消息,如果这次不是救助得及时,摄政王这次强撑了过去,对身体大有损害。
老天仿佛不打算给礼部和福临一点喘息的机会,四月,母后皇太后哲哲崩。
自从皇太极去世后,哲哲就是过着悠闲的富贵生活,布木布泰和福临都对她非常尊重,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拿去给她先挑,只要她有什么要求,就没有不答应的。比较起来,除了没有丈夫之外,日子过得反而更为舒坦了。回光返照的时候,哲哲拉着布木布泰的手,道:“姑姑要先走一步了。到了下面,先皇可能和海兰珠恩爱着呢,到时候,你可要多给姑姑烧些供奉。”布木布泰擦着眼泪,哽咽着回道:“姑姑不要多想了,你会好起来的。”哲哲笑道:“这么些年,我也是想通了。我虽然占了个皇后的名,海兰珠却是元妃。若不是当初她命不长,说不定这个太后都轮不到你我来做。还好,福临是个好孩子,对我们都孝顺。玉儿,多尔衮那里,就靠你了。”
“是,姑姑,玉儿明白的。”布木布泰郑重的答应,哲哲一笑,撒手人寰。
多尔衮也因为这两件丧事赶回了京城,福临看到他那副模样,一下子觉得心疼起来:也就是两个月的功夫,叔父居然瘦成了这样。多铎和多尔衮兄弟情深,哲哲更是抚养了多尔衮很长时间,当时哲哲很想要个儿子,很有几分把多尔衮当儿子的意思,对他很好。所以,这两个人的去世给他打击相当大。
“叔父,多喝点汤。”福临开始了喂养多尔衮的生涯,“这是额娘亲手炖的,很是滋补。”
“叔父,吃点肉。”
“叔父,菜也要吃一点哦。”
“叔父,吃点心。”
“叔父,不能老是坐着,还要走动走动。”
多尔衮被他弄得哭笑不得:“皇上,我又不是小孩子,不用这样吧?”
“可是,叔父瘦了好多。”福临抬头,眼巴巴的看着他,“一定要好好的将养身体。”
多尔衮只觉得心里软绵绵的,道:“乖,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的,多谢皇上关心了。”
而布木布泰的关心则更是如同春风化雨一般,甚至和宫女学会了怎么按摩,亲自动手给多尔衮按肩膀解乏。这么一来,多尔衮几乎都想长住在皇宫了。
只是,他不可以这么做,他是有家庭的人。摄政王府里,还有他的福晋在等着他。就算是他不爱福晋,也要给足她正妻的面子。
满天星星的时候,多尔衮终于推开了王府的大门。与此同时,福临看着面前三个各有千秋环肥燕瘦的宫女,瞪大了眼睛。
“奴婢瑶珠(宝珠、蕊珠)见过皇上!” 三个宫女齐齐叩拜在地,身形婀娜,千娇百媚。
要不要这样啊,他这个小身板还不满十二虚岁啊!福临嘴角抽搐着,有气无力的一挥手:“都下去吧。”三个宫女一愣,乖巧的告退。
“额娘,您这是干什么?”人都退下后,福临不由得看向上首的布木布泰,“史上被女色所惑的皇帝还少吗,额娘难道希望儿子变成这样?”
布木布泰一开始只是镇定的看着那三个娇媚的姑娘如何在年幼的儿子面前露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儿子目光清明,神色里只是有一些尴尬,却没有一丝动容,让她非常满意。现在听福临这么问,她坐直了身子,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笑了。
“说实话,见你这样,额娘便放心了。”布木布泰招招手,让他到跟前来,摸摸他光光的脑门,“你也说了,史上被女色所迷的皇帝很多,你年纪不大,出手却颇为狠辣,事事又都躲在多尔衮身后,额娘不得不说这一点你做得很好。可是,在那些不明真相一心想讨好你的人看来,你就是个好拿捏的。对一个少年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女色上诱惑来得更快的更方便的呢?既然这样,不如额娘先给你安排几个人。若你不为所迷也就算了,若你真的被惑,额娘自有办法把你掰回来。”
也就是说,他家额娘在给他打预防针,弄几个美女给他,反正这几个美女的性命在他家额娘眼中算不得什么。
额娘哟,你就不怕我跟原本的顺治一样,瞬间叉烧化?想到后世的那个宠高氏宠到天上去的乾隆皇帝,福临忽然意识到,爱新觉罗家的叉烧体质,可能是遗传的。
而摄政王府里,也是一番美女环绕的情景。
“你这是在干什么?”多尔衮看着满屋子的美人,有些不解的问端坐在上的小玉儿。
小玉儿一甩帕子站起来:“还不是府里原本的那些妹妹们没有用,拴不住爷您的心,妾身就想着,多找几个美貌的回来,爷看看可有满意的?”
她一声令下,美人们都围了上来,娇声向多尔衮问安。多尔衮皱皱眉头,喝道:“没一点规矩,都给爷滚!”
毕竟是上战场的人,摄政王脸一沉还是相当有威慑力的,莺莺燕燕们一吓,个个低着头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小玉儿和多尔衮两人。
“爷这是干什么?难道这么多美人都比不过宫里的那个吗?”小玉儿冷哼一声,“对了,宫里的那个可是爷的青梅竹马,从小就挂在心尖尖上的人呢,的确是比不上的。”
多尔衮按了按额头:“福晋,我们就一定要这样下去吗?”
“这样又怎样?我的丈夫不喜欢我,喜欢我的姐姐,做为福晋,我自然要为丈夫着想了,为他多寻一些长相与我姐姐相似的女人回来。怎么,我做错了吗?”小玉儿靠近了他,步步紧逼。
多尔衮叹道:“是我对不起你。你想怎么出气都是应该的,只是,你不要把其他人牵扯进来,这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
“原来到现在,你都觉得这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吗,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小玉儿眼含热泪,“你连一个孩子都不肯给我。做为女人,没有丈夫的爱,就连孩子都没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多尔衮不由得伸出手,替她擦掉眼泪,小玉儿震了一下,眼泪却越来越多。
“我找过许多御医,也找过民间的郎中,都得到同一个答案。”多尔衮顿了顿,还是决定说出实情,“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在战场上受过伤,因此,这辈子我是不要想有自己的孩子了。”
“是这样吗?”小玉儿退后两步,跌坐在椅子上,“原来是这样。这样也好,也好,我也不会觉得是我的错,更不会觉得她抢了我的一切了,这样也好。”
从这天以后,小玉儿便一改之前的活泼张扬,日日缩在府中不愿意出门。多尔衮看着不忍,便上奏皇帝,将多铎的第五个子多尔博过继过来。多尔博才刚刚五岁,最是活泼可爱的时候,有这个孩子日日冲自己喊着“额娘”,小玉儿也恢复了一些活力,开始将心思都扑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饶是这样,不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还是让小玉儿心如死灰,身体一天天垮了下去。十二月的时候,她终于没有办法再撑住,躺在床上,不能进食。
这段时间,多尔衮又是关心朝廷的事情,又是关心府里福晋的身体,自己也累得不行。福临非常体贴的将更多的事务承揽过来,让摄政王能够多加休息。英亲王阿济格看在眼里,自告奋勇的向多尔衮提出要做这个叔父摄政王,却被多尔衮和福临联手打压了下去,并以骄妄罪为名,停了他参与六部事务的权利。
这天,多尔衮刚刚走出乾清宫,他的贴身太监风一样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摄政王,福晋,福晋不好了!”
多尔衮一惊,忙忙的上马往家疾奔。当他闯进房间的时候,就见小玉儿容颜惨淡,紧闭双眼,奄奄一息,而一屋子的下人只是在一旁啜泣着。
他上前几步,握住她的手:“福晋,我回来了,你看看我,我回来了!”
小玉儿睁开眼,见是他,吃力的笑了笑:“爷,我要先走一步了。成亲这么久,你都没有叫过我的名字,我,我也叫玉儿……”
“玉儿,玉儿!”多尔衮高声的喊着她的名字,热泪滚滚而下。
小玉儿的眼睛亮了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永远的闭上了——在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科尔沁蓝蓝的天和青青的草地,白云之下,年轻英武的多尔衮纵马而来。从那个时候起,他便成了她心底里的英雄,并且,一辈子都没有变。
50第五十章
小玉儿的死似乎给多尔衮带来很大的打击。人就是这样,若是一直在自己身边,总是会不在意,而一旦失去,心痛便无法避免。多尔衮也不能免俗,他的身子本来就不算很好,却硬撑着要亲自操办小玉儿的丧事,等一切都结束后,他也倒了下来。
福临下令,凡是六部事务需要提交摄政王的,都交给自己,并命博洛、尼堪和满达海为辅,助摄政王料理部务。博洛等人是多尔衮的亲随,多尔衮听到这个任命后,无可不可的点了头。接着,福临又命在热河修建避暑山庄,为了不让臣民负担太重,规模不是很大,以供夏天避暑以及让摄政王调养身体。
太医更是在摄政王府常驻,在皇帝、太后、摄政王三方压力下,太医们白头发都多了几根。多尔衮又是个讳疾忌医的,还不乐意喝药,让伺候的人伤透了脑筋。
这年冬天,多尔衮甚至要率领大队人马出长城打猎,福临连连摇头:“不许,绝对不许!”
“我的身子已经好很多了,没有关系。”多尔衮犯上了倔。
福临很是头大。或许是生病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权力太大,自己纵容太过的缘故,多尔衮现在就如同一个闹脾气的小孩。不肯吃药,总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好了,非要证明一下给别人看。福临叹口气,劝道:“叔父,边外寒冷,若是你再吹了冷风,受了寒,可叫朕和额娘怎么办呢?”
“放心,我没事,我要给皇上猎些好皮子回来。”多尔衮觉得这段时间简直是憋疯了,看向福临的眼神也有些凌厉。
这些日子以来,皇帝以“摄政王养病”为由,不动声色的从他手中接手了不少事情去,便再也没有还回来的打算。自从索尼鳌拜死后,两黄旗对皇帝更是俯首称臣;代善去后,皇帝只是给正红旗安排了佐领,却没有定下下一任旗主;最令多尔衮心痛的是豪格的正蓝旗,福临以豪格死前忏悔为名,加封其嫡子富绶为郡王,又出其两个侧福晋,分别赐给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其他的已生子的侧福晋可以跟儿子居住,不必圈禁。这样一来,豪格一脉的人对皇帝心存感激,福临顺理成章的接掌了正蓝旗。
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在一点点蚕食自己的权力。多尔衮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是反复说过,等皇帝大婚后便放权,可自己放权和被别人夺权是不一样的,此时的多尔衮,急切的需要用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已经痊愈,可以重新掌权。
“不行,我决定了,要去行猎!”
多尔衮目光炯炯的看着福临,福临只是温柔的微笑:“叔父,你的身子骨才是最重要的,围猎什么时候不可以呢?待到明年,叔父大好了,朕同你一道去。”
“明年是明年,现今是现今,”多尔衮寸步不让,“皇上不用担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好吧,”福临无奈的点头,“朕答应你。只是,叔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才行。”
“那是自然。”多尔衮满意了,大踏步的离去。福临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的冷了下来。
十二月,多尔衮在喀喇城病倒了,太医全力抢救,终于救回他一条性命。皇帝听说此事后,也不管天气寒冷自己年纪幼小,下令御驾到喀喇城,亲自去接摄政王回来,一时间,皇帝孝顺长辈,宽厚待人的美名传扬开来。
多尔衮这次病得不轻,福临到的时候,他还虚弱的靠在床上,连起身都做不到。福临拉住他的手,责怪道:“朕早就说过让你不要出来打猎,你就是不听。乖乖的跟朕回去,京城里天气暖和一些,还有最好的太医最好的药材,朕定会把你的身体给治好。”
多尔衮死死的盯着他,忽然笑了。他彻底败了,败在了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手中。这个孩子对自己知晓颇深,也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才是最合适的:一步步的夺走他手上的权力,故意让人在他面前对他不敬,一点点的将他激怒,然后从太医下手。在倒下的那一刻,多尔衮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皇帝会对他的身体状况这么重视,为什么皇帝会重用那些没有根基的汉臣,为什么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斩杀索尼和鳌拜,他都明白了。
“好,我跟你回京。”多尔衮慢慢握紧了福临的手,“毕竟,我是你的叔父。”
“你永远是朕的叔父。”福临一如既往的微笑着,眼里都是柔情,只有多尔衮知道,这种柔情,会随时变成利剑,将人刺伤。
顺治八年正月,礼部上皇帝亲政仪注,顺治帝正式亲政。正月十六,正式聘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为皇后,二月举行大婚典礼。吴克善上书,要求亲自送女进京,福临应允。
“你倒是还想着聘仁娜为后。”多尔衮看着前来探病的皇帝,冷笑,“我还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将这门婚事给否了呢。”
福临根本不在意他的态度,笑道:“这是叔父为朕定的亲事,朕怎么可能会不愿意。叔父,不管你信不信,朕从来都没有存在一丝一毫的害你之心。”
“那当然。若是我真的丢了命,阿济格和武拜自然会闹事,你又何苦自讨苦吃。”
“叔父,朕错了好不好?”福临拉着他的手,像小时候一样撒娇,“有叔父坐镇着,朕才能不害怕呢。”
多尔衮一阵恍惚,似乎又回到了几年之前,年幼的福临骑在他的脖子上逛街,一口一个叔父,声音软糯,一直甜到了他的心底。
“好吧,叔父答应你。”半响,多尔衮终于点了点头。福临开心的笑了:“朕就知道叔父最好了。”
是啊,他最好了。多尔衮心里苦笑,若是他不答应的话,会不会被按上一个造反的名头?算了,还去想这么多做什么,反正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掌权的是皇帝,反而比其他人好很多。
二月的时候,吴克善亲送爱女仁娜入京,期待大婚。这是满清入关后第一次举行的封后典礼,朝堂上下都非常重视,分外隆重。
皇帝派出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两名,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太监侍卫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入宫。顺治坐在乾清宫的御座之上,见自己的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身穿黄|色吉服,珠光宝气,缓缓行来,心里不禁感叹:自己才十四虚岁啊,这具小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就要娶老婆了,娶的还是个同样年纪的小萝莉,到底有没有天理了!
在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长长的赞礼期间,皇帝明显在走神,一直到后来皇后向皇帝谢恩,又接受群臣贺拜之时,福临才回过神来,先入内宫。
不一会儿,新上任的皇后也到了,两人再次行礼,上首端坐的布木布泰笑得嘴都合不拢,而多尔衮也是内宫的观礼嘉宾,座位只在太后下首一点点。见福临带着皇后毫不介意的向自己行礼,多尔衮的心思终于安定下来,只要皇帝好,他的尊荣和地位还会稳稳当当的。
成婚真的是一件大体力活,纯字面意思。当一切都结束后,福临只觉得浑身酸痛,累得要命,只想早点睡觉。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年纪小,又是皇帝,没有人敢灌他酒喝。刚才在宫宴上,博果尔那架势似乎要闹翻了天,还好有硕塞管着,五哥果然够意思。
坤宁宫里铺设得红彤彤的晃人眼睛,福临一摆手,让下人不要伸张,自己信步走进内室,却见仁娜端坐在床上,一动也不动,看起来颇为紧张。
“表妹。”福临一开口,仁娜就想受惊的小兔子一般跳了起来:“表哥,啊,臣妾拜见皇上。”
果然还是那个小萝莉。福临上前将她扶起,笑道:“还要拜,今天没有拜够吗?”
仁娜眨眨眼:“礼不可废。”
呃,几年不见,小萝莉长得漂亮了。适才在大殿上,离得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又要注意礼仪不能错,福临真的没有心情去看自己小皇后的模样。现在细细看来,果然和当初有些不同。
大大的眼睛,神采飞扬,美艳之极,只是脸上还有些婴儿肥没有退下来,不然,小萝莉定会蜕变成大美女。仁娜见他盯着自己看,不由得羞红了脸,低下头,手捻着衣角:“皇上~”
“饿了吗?”小萝莉再可爱,那也是未成年,福临还不至于这么饥不择食的去扑倒。仁娜的大眼睛忽闪了两下,很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拿些点心,再煮点鸡汤银丝面来。”福临吩咐下去,自然有人颠颠的将事情办好,食物的香气传来,仁娜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一声,小萝莉的脸立刻红成了苹果。
“吃吧,吃过了早点歇息。”福临说的是盖被子纯睡觉,小萝莉明显误会了,小脸红得不像样子,低低的嗯了一(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
索尼的一个轿夫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身体粗壮,寡言少语,长得憨厚,脸上写满了“老实”二字,丢人群里几乎找不到。索尼家买下人的时候,就把他买了去,充当轿夫。他又不挑剔,只是埋头干活,哪怕给别人跑腿都无所谓,时间长了,索尼府上外院的那些小厮长随们都跟他混熟了,有时候说话也不防着他。
此人给桑吉送回一个消息,最近索尼去外面交际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蓝旗的人。都是轿夫,在等主子的时候彼此聊个天,他轻轻松松的就套出了一些内幕:济尔哈朗、豪格与两黄旗的几个实权人物走得很近。
这是什么意思?福临将纸条扔进火盆,决定要弄个清楚。
多尔衮的启视员这时候起了作用。福临只是和多尔衮说了一句最近索尼的眼神有些不对,他便派了手下的启视员出动,将索尼也添上了监视名单。
三月初六,贝子吞齐、尚善等人密告: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莽加、博博尔岱、鳌拜、索尼、谭泰、巩阿岱、图赖等人密谋反叛,想要立肃亲王豪格为皇帝,改现在的皇帝为太子。摄政王大怒,密派军队包围郑亲王府、肃亲王府以及莽加等人住处,将人一举擒获。
福临看了卷宗后,嘴角不禁抽搐起来。大哥,郑亲王,你们平时都那么正常的,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二起来了呢?
一开始,这就是笔糊涂账。贝子吞齐本来就是镶蓝旗人,跟着济尔哈朗征战多年,自以为很有功劳。结果,定都北京之后,济尔哈朗自己开始修房子,并且动用官夫徭役。却忘记了他们这些人。吞齐不乐意了,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没有他的房子,他就去告发郑亲王越权。然后,莽加、博博尔岱等人就开始威胁他:“你敢有意见试试!”弄得他没有胆量越级上告。
接着,这些人又开始抱怨,说郑亲王宠爱罗托这种有罪之人,连正眼都不看他们这些人一眼,跟宗族如此脱钩,居心一定不良。
这就算了,另一个委屈的不得了的是贝子尚善,说自己没有地方住,郑亲王就把多余的房子借给他,他还觉得郑亲王是大好人呢。结果等他到福建打仗后,郑亲王居然把他住的房子改成了厕所,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欺负人嘛!
还有,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成亲的时候,吞齐啊尚善啊吞齐喀这些人的福晋的座位问题啦;出征的时候莽加同志的威胁问题啦;拜年时的行礼问题啦;甚至还有宴席上的酒醉闹事问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福临看来,郑亲王就是骄纵,进而犯二了。何必要和自己手下的人过不去呢?自己吃了肉,连点汤都不给人家喝,还要人家拜你为主子,这是个人都做不到啊。而且,盖房子、行礼等事往大了说是越权,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往小了说就是疏忽,他又何必把个把柄往别人手上送,把事情闹大呢?
还有,经过许许多多的事情累积下来,谁都知道尚善、吞齐等人和自己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了吧?废立皇帝这么大的事,居然还能让他们知道,保密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以及,莽加这种熊孩子完全就是猪队友啊,看上去对济尔哈朗忠心耿耿,其实在不遗余力的帮他得罪人。福临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脑残粉抵十黑的真理,如果没有莽加四处拉仇恨,估计济尔哈朗得罪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多。
这次牵涉的人数太多,事情太大,就连两黄旗都不能避免,多尔衮和福临决定慎重考虑过之后再给予惩罚。不过,罪魁祸首豪格是逃不掉了。多尔衮认为其罪当斩,福临却说了情,表示圈禁起来就好。
三月初八,福临正式下旨,将肃亲王豪格贬为庶人,圈禁在府内,任何人无旨不得探视。
豪格坐在椅子上,面沉似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在他府邸里搬运东西,一言不发。他不是第一次被贬为庶人了。贬为庶人之后,许多东西都是不能用的,这些都是内务府的人来收拾东西,还有太监,他也是用不了了。不得不说,豪格对下人还是不错的,太监们都背着小包袱抹着眼泪给他磕头。
罢了罢了,成王败寇而已。豪格长叹一声,正想起身出去走走,却见内务府一人捧着一把弯刀走出,他大吼一声:“放下!”
那人一惊,肃亲王的威名他是清楚的,在豪格的积威之下,他乖乖的将刀放到了一旁的桌上。
内务府总管大臣何洛会亲自来了,见状忙笑道:“大阿哥,这是利器,理应没收入库,还请大阿哥不要为难我们。”
“利器?”豪格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这是御赐之物,皇上送我的,内务府也敢动?”
何洛会一呆,忙翻看手上的簿子:“御赐之物都在这里写着,没有这柄弯刀。”
“我说是就是,”豪格闭上眼,“我要见皇上,否则,你们谁也别想落个好!”
48第四十八章
“那柄刀,确实是朕赐的。”福临淡淡的说道,“也罢,朕便去会会他。”
多尔衮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豪格鲁莽冲动,若是他伤了皇上,那该如何是好?”
福临笑了:“大清是马上得天下的,朕是大清的皇帝,若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那还如何治理天下?”
多尔衮摇了摇头:“要不,还是我陪皇上去吧。”
“不用。叔父是有人要陪的,”福临冲他眨眨眼,“还有,今天听到叔父老是咳嗽,朕已经吩咐下去了,一会儿让太医把个脉。朕也安排人炖了雪梨川贝,叔父千万记得喝。”
“知道了,把叔父当成小孩子了。”多尔衮心里暖暖的,“皇上要多带些侍卫,自己注意点,知道吗?”
肃亲王府没有了平日里的热闹,门口的牌匾也被摘了下来,就连两个石狮子都透着一股颓废的劲头。福临从马车上下来,何洛会早就在外面等着了,上前打了个千,言语间很是为难:“皇上,大阿哥执意要见您,奴才也没有法子。”
“无妨。”福临一摆手,带头往里走去。几个侍卫连忙跟上:开玩笑,若是大阿哥发个疯,皇上哪里伤到了一丝半点,摄政王非剁了他们不可!
豪格依旧坐在那里,见福临进来,也不见礼,只是淡淡的点了个头。何洛会喝道:“豪格,见到皇上为何不行礼?”
豪格冷笑:“你这个奴才,凭什么在我面前大呼小叫?”
何洛会怒了,刚想说些什么,福临却止住了他,对豪格道:“大哥,朕来了。”
“福临,小九,皇上。”豪格看着他,一步步的走近,侍卫们不由得都将手按到了刀柄上。豪格哼了一声:“放心,我是不会对你们的皇上做什么的。”
“朕信你。”福临看着他,“你是我的大哥。”
“是啊,我是你的大哥。”豪格忽然笑了起来,“你刚出生不久,我便去看过你。那时候你那么小,躺在悠车里睡着,还吐了个泡泡,很是可爱。后来,你长大了一些,不管学走路还是学说话都比别的孩子快,宫里上下都在说你很聪明。我一有空就去逗你,你也总是大哥大哥的喊着嘴甜。后来,我还带你去骑马,还送了一套小弓小箭给你。”
豪格慢慢的说着,忽然话音一转:“若那个时候,我知道将来登上皇位的那个是你,我定会把你掐死!”
“大哥,成王败寇而已。”福临完全没有被他阴森森的语气吓到,只是平静的看着他。
“这柄弯刀,是你送给我的。”豪格指了指桌子,“他们想要收走。”
福临当然认识这把刀。当时,他正在和豪格做戏中,两人好得如胶似漆。他带着两个小萝莉和博果尔上街玩的时候,特意给豪格带了礼物。
那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豪格真的是个好哥哥。就算是做戏,也是付出了感情的,还好这段时间不长,如果持续得太久,他自己都会分不清楚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就像他对多尔衮一样,一边是做戏的讨好,一边是真正的信任。
豪格看着面前的九弟:十岁的孩子,正处于往童年与少年的分界,身量明显拔高了,原本圆滚滚的脸颊也清瘦了下来,长相也有了几分轮廓。和皇太极的细眉细眼不同,福临的眉眼更像布木布泰一点,眼睛黑亮有神,若是他长大了,定会是个翩翩佳公子。
“福临,你长大了。”豪格感叹道,“你说的没错,成王败寇。照顾好我的妻儿。”
说着,他突然拔出那柄弯刀,侍卫们哐啷哐啷刀剑出鞘,紧紧的将福临围住。豪格大笑一声,猛的将刀刃转了回来,往脖子里一抹。
鲜血喷涌而出,何洛会也好,侍卫们也好,都呆在那里。福临看着那个魁梧的身躯软软的倒下,血流了一地。
“皇上!”小华子第一个反应过来,众人也如梦初醒一般齐齐转头看向皇帝,生怕把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吓到,却见小皇帝一张脸上平淡无波,好像在他面前惨死的不是同父异母的哥哥,甚至这里不是什么自杀现场,而是一出戏。
周围一片寂静。福临默默的看了一会儿后,转身离开,只是淡淡的丢下两个字:“厚葬。”
豪格的去世如同一颗石子扔到水里,咕咚一声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圈圈的涟漪,悄悄的在水面上回荡,与此同时流传的,还有豪格临死前想要对皇帝不利,被制服后自尽,皇帝念在兄弟之情没有追究,反而要求厚葬的种种内幕消息。
索尼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他好好的镶黄旗的人,当年在拥立皇上之时还是有功之人,怎么脑子一抽跑去跟图赖他们盟誓了呢?没错,他不买多尔衮的账,也害怕多尔衮清算他,可是多尔衮身体不好,小皇帝日益成长,只要坚定的站在皇帝那边,总有一天他能翻身做主人的好不好,至于被这么几句话就煽动了呢?傻了吧,二了吧,现在晚了吧?
与唉声叹气的索尼不一样,鳌拜依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他是巴图鲁,又有斩杀张献忠的功劳,按照常理说,怎么都不会丢命吧,所以他很是放心。别看他长得粗壮,其实心思很细,这些年他早就看清了,小皇帝是个不甘居于人下的。将来若是多尔衮干脆利落的放权还好说,若是他不肯放,小皇帝必然要依靠他们两黄旗的人来与多尔衮对抗,自己起复就有望。
福临也很为难。这次牵涉的人太多了。谭泰、图赖、索尼等人绝对是能臣,能臣来造自己的反,怎么想心里怎么不是个滋味。
于是,在朝堂上,小皇帝爆发了。
“朕乃先皇所立太子,先皇退位后,朕祭告太庙,登基为帝,今已五年矣。五年间,朕一心向学,励精图治,终得中原平定,使得我大清一统天下。大阿哥豪格文武双全,自幼跟随先皇征战,率建战功,朕封其为肃亲王且不计其罪重用之。不料豪格意图篡位,其心可诛。郑亲王济尔哈朗为辅政大臣,朕事事与之商议,对其尊重有加,不料其早有谋逆之心,与豪格狼狈为奸。图赖、谭泰、索尼、鳌拜、巩阿岱、锡翰等人隶属两黄旗,朕乃两黄旗之主,此六人背主行事,罪大恶极!”小皇帝说着说着,眼圈红了,“朕又何辜,遭此大祸,朕心甚痛,甚痛啊!”
哎呦我的小皇帝呀,那些人本来就是错了,您可别这么生气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福临是个不错的皇帝,对人诚恳,做事细密,又生得可爱,大家已经从心里认可他了。对于汉臣来说,他是名正言顺登基的,大臣背叛皇帝罪无可恕;对于满臣来说,奴才背叛旗主就该杀。因此,被囚禁的众人听到最后宣判的时候,都傻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罪应论死,念其之前的功劳,贬为庶人,圈禁至死,不得复用;莽加、博博尔岱皆判了处斩;图赖革去公爵之位,贬为庶人,籍没家产;鳌拜论死;索尼论死;巩阿岱、锡翰革去爵位,圈禁,籍没家产;谭泰认罪态度良好,又首告有功,免死,籍没家产。
剩下的那些牵涉到的人如图尔格、阿济格尼等人,有的是鞭打,有的是罚钱,有的是免爵,不一而足。
诏书一出,举朝皆惊。
几个主犯,除了姓爱新觉罗的人,其他的人都是毫不留情的处死啊!索尼痛哭流涕,伏于地上,哭诉忠心,又求要见皇上一面;鳌拜则是一愣,随即破口大骂:“小皇帝,老子对你忠心耿耿,亲手杀了张献忠,你却过河拆桥,只顾着信任你的摄政王叔父!老子告诉你,再这么下去,你必会被你的叔父废了!”
这话太大逆不道了,宣旨的人都害怕——鳌拜没有儿子,可以随便狂随便骂,反正也是要死的人了,他们可不一样啊——赶紧的,将此话传给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当场又摔碎一个茶盏。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不得不说,鳌拜的话击中了多尔衮内心最隐秘的小角落,随着侄儿的日益长大,似乎有些脱离了他的控制。
福临劝道:“都是将死之人了,叔父又何必为了他生气?”
多尔衮忙道:“皇上,等你大婚以后,我定然会将朝政统统交给你。你可千万不要受他们的挑拨!”
“啊,朕知道的。”福临笑得如沐春风。
索尼和鳌拜终究是被处死了,只是罪不及子孙,他们的妻妾孩子都没有被连累到,福临将他们的家产发还了一部分,让他们去昭陵居住。
与此同时,多尔衮似乎也对福临感觉内疚起来,平时从来不肯放松的兵部事务,也开始和福临一起处理。福临封佟图赖、李国翰为将军,他也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我早就说过,你年轻的时候四处征战,弄得一身的伤,现在又逞强,这是何苦呢。”布木布泰的软语温言更加打动了多尔衮的心,“你我已经不比当年了,皇帝又孝顺,我们为何不能好好的享福呢?”
“玉儿。”多尔衮握住她的手,没错,他们现在都老了,“我会让人修建一所集天下之美景的园林,等皇上亲政之后,我们便住过去,每日赏赏景,说说话,你说可好?”
“嗯,我等着那一天。”布木布泰微笑着,倚入他的怀抱。
49第四十九章
顺治五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先是出了豪格这摊子事儿,五月的时候又日食了,六月地震,十月的时候,代善薨。
本以为转过年会好些,结果第二年三月,多铎染上了天花,却没有熬得过去。
当时,多尔衮正在大同出征,福临看着面前痛哭的多尼,道:“回去好生处理豫亲王的身后事吧。”
多尔衮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福临想着叔父没有几两肉的身子,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从心里升了出来。
若是说他没有对付多尔衮的心思,那是假的。可这么多年的戏做下来,他也付出了几分真心,更何况,多尔衮对他是真的好,他也没有办法狠下这个心。若是现在将多铎的死讯传给多尔衮,多尔衮怒极攻心,万一有什么意外,他也无法向自己的内心交代。
最后,福临还是派人送出了这份噩耗,不过也钦点了两名太医跟随。据说,多尔衮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战场,顿时口喷鲜血,从马上摔了下来。幸好有那两名太医,他也没有什么大碍。不过从太医传来的消息,如果这次不是救助得及时,摄政王这次强撑了过去,对身体大有损害。
老天仿佛不打算给礼部和福临一点喘息的机会,四月,母后皇太后哲哲崩。
自从皇太极去世后,哲哲就是过着悠闲的富贵生活,布木布泰和福临都对她非常尊重,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拿去给她先挑,只要她有什么要求,就没有不答应的。比较起来,除了没有丈夫之外,日子过得反而更为舒坦了。回光返照的时候,哲哲拉着布木布泰的手,道:“姑姑要先走一步了。到了下面,先皇可能和海兰珠恩爱着呢,到时候,你可要多给姑姑烧些供奉。”布木布泰擦着眼泪,哽咽着回道:“姑姑不要多想了,你会好起来的。”哲哲笑道:“这么些年,我也是想通了。我虽然占了个皇后的名,海兰珠却是元妃。若不是当初她命不长,说不定这个太后都轮不到你我来做。还好,福临是个好孩子,对我们都孝顺。玉儿,多尔衮那里,就靠你了。”
“是,姑姑,玉儿明白的。”布木布泰郑重的答应,哲哲一笑,撒手人寰。
多尔衮也因为这两件丧事赶回了京城,福临看到他那副模样,一下子觉得心疼起来:也就是两个月的功夫,叔父居然瘦成了这样。多铎和多尔衮兄弟情深,哲哲更是抚养了多尔衮很长时间,当时哲哲很想要个儿子,很有几分把多尔衮当儿子的意思,对他很好。所以,这两个人的去世给他打击相当大。
“叔父,多喝点汤。”福临开始了喂养多尔衮的生涯,“这是额娘亲手炖的,很是滋补。”
“叔父,吃点肉。”
“叔父,菜也要吃一点哦。”
“叔父,吃点心。”
“叔父,不能老是坐着,还要走动走动。”
多尔衮被他弄得哭笑不得:“皇上,我又不是小孩子,不用这样吧?”
“可是,叔父瘦了好多。”福临抬头,眼巴巴的看着他,“一定要好好的将养身体。”
多尔衮只觉得心里软绵绵的,道:“乖,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的,多谢皇上关心了。”
而布木布泰的关心则更是如同春风化雨一般,甚至和宫女学会了怎么按摩,亲自动手给多尔衮按肩膀解乏。这么一来,多尔衮几乎都想长住在皇宫了。
只是,他不可以这么做,他是有家庭的人。摄政王府里,还有他的福晋在等着他。就算是他不爱福晋,也要给足她正妻的面子。
满天星星的时候,多尔衮终于推开了王府的大门。与此同时,福临看着面前三个各有千秋环肥燕瘦的宫女,瞪大了眼睛。
“奴婢瑶珠(宝珠、蕊珠)见过皇上!” 三个宫女齐齐叩拜在地,身形婀娜,千娇百媚。
要不要这样啊,他这个小身板还不满十二虚岁啊!福临嘴角抽搐着,有气无力的一挥手:“都下去吧。”三个宫女一愣,乖巧的告退。
“额娘,您这是干什么?”人都退下后,福临不由得看向上首的布木布泰,“史上被女色所惑的皇帝还少吗,额娘难道希望儿子变成这样?”
布木布泰一开始只是镇定的看着那三个娇媚的姑娘如何在年幼的儿子面前露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儿子目光清明,神色里只是有一些尴尬,却没有一丝动容,让她非常满意。现在听福临这么问,她坐直了身子,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笑了。
“说实话,见你这样,额娘便放心了。”布木布泰招招手,让他到跟前来,摸摸他光光的脑门,“你也说了,史上被女色所迷的皇帝很多,你年纪不大,出手却颇为狠辣,事事又都躲在多尔衮身后,额娘不得不说这一点你做得很好。可是,在那些不明真相一心想讨好你的人看来,你就是个好拿捏的。对一个少年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女色上诱惑来得更快的更方便的呢?既然这样,不如额娘先给你安排几个人。若你不为所迷也就算了,若你真的被惑,额娘自有办法把你掰回来。”
也就是说,他家额娘在给他打预防针,弄几个美女给他,反正这几个美女的性命在他家额娘眼中算不得什么。
额娘哟,你就不怕我跟原本的顺治一样,瞬间叉烧化?想到后世的那个宠高氏宠到天上去的乾隆皇帝,福临忽然意识到,爱新觉罗家的叉烧体质,可能是遗传的。
而摄政王府里,也是一番美女环绕的情景。
“你这是在干什么?”多尔衮看着满屋子的美人,有些不解的问端坐在上的小玉儿。
小玉儿一甩帕子站起来:“还不是府里原本的那些妹妹们没有用,拴不住爷您的心,妾身就想着,多找几个美貌的回来,爷看看可有满意的?”
她一声令下,美人们都围了上来,娇声向多尔衮问安。多尔衮皱皱眉头,喝道:“没一点规矩,都给爷滚!”
毕竟是上战场的人,摄政王脸一沉还是相当有威慑力的,莺莺燕燕们一吓,个个低着头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小玉儿和多尔衮两人。
“爷这是干什么?难道这么多美人都比不过宫里的那个吗?”小玉儿冷哼一声,“对了,宫里的那个可是爷的青梅竹马,从小就挂在心尖尖上的人呢,的确是比不上的。”
多尔衮按了按额头:“福晋,我们就一定要这样下去吗?”
“这样又怎样?我的丈夫不喜欢我,喜欢我的姐姐,做为福晋,我自然要为丈夫着想了,为他多寻一些长相与我姐姐相似的女人回来。怎么,我做错了吗?”小玉儿靠近了他,步步紧逼。
多尔衮叹道:“是我对不起你。你想怎么出气都是应该的,只是,你不要把其他人牵扯进来,这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
“原来到现在,你都觉得这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吗,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小玉儿眼含热泪,“你连一个孩子都不肯给我。做为女人,没有丈夫的爱,就连孩子都没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多尔衮不由得伸出手,替她擦掉眼泪,小玉儿震了一下,眼泪却越来越多。
“我找过许多御医,也找过民间的郎中,都得到同一个答案。”多尔衮顿了顿,还是决定说出实情,“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在战场上受过伤,因此,这辈子我是不要想有自己的孩子了。”
“是这样吗?”小玉儿退后两步,跌坐在椅子上,“原来是这样。这样也好,也好,我也不会觉得是我的错,更不会觉得她抢了我的一切了,这样也好。”
从这天以后,小玉儿便一改之前的活泼张扬,日日缩在府中不愿意出门。多尔衮看着不忍,便上奏皇帝,将多铎的第五个子多尔博过继过来。多尔博才刚刚五岁,最是活泼可爱的时候,有这个孩子日日冲自己喊着“额娘”,小玉儿也恢复了一些活力,开始将心思都扑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饶是这样,不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还是让小玉儿心如死灰,身体一天天垮了下去。十二月的时候,她终于没有办法再撑住,躺在床上,不能进食。
这段时间,多尔衮又是关心朝廷的事情,又是关心府里福晋的身体,自己也累得不行。福临非常体贴的将更多的事务承揽过来,让摄政王能够多加休息。英亲王阿济格看在眼里,自告奋勇的向多尔衮提出要做这个叔父摄政王,却被多尔衮和福临联手打压了下去,并以骄妄罪为名,停了他参与六部事务的权利。
这天,多尔衮刚刚走出乾清宫,他的贴身太监风一样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摄政王,福晋,福晋不好了!”
多尔衮一惊,忙忙的上马往家疾奔。当他闯进房间的时候,就见小玉儿容颜惨淡,紧闭双眼,奄奄一息,而一屋子的下人只是在一旁啜泣着。
他上前几步,握住她的手:“福晋,我回来了,你看看我,我回来了!”
小玉儿睁开眼,见是他,吃力的笑了笑:“爷,我要先走一步了。成亲这么久,你都没有叫过我的名字,我,我也叫玉儿……”
“玉儿,玉儿!”多尔衮高声的喊着她的名字,热泪滚滚而下。
小玉儿的眼睛亮了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永远的闭上了——在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科尔沁蓝蓝的天和青青的草地,白云之下,年轻英武的多尔衮纵马而来。从那个时候起,他便成了她心底里的英雄,并且,一辈子都没有变。
50第五十章
小玉儿的死似乎给多尔衮带来很大的打击。人就是这样,若是一直在自己身边,总是会不在意,而一旦失去,心痛便无法避免。多尔衮也不能免俗,他的身子本来就不算很好,却硬撑着要亲自操办小玉儿的丧事,等一切都结束后,他也倒了下来。
福临下令,凡是六部事务需要提交摄政王的,都交给自己,并命博洛、尼堪和满达海为辅,助摄政王料理部务。博洛等人是多尔衮的亲随,多尔衮听到这个任命后,无可不可的点了头。接着,福临又命在热河修建避暑山庄,为了不让臣民负担太重,规模不是很大,以供夏天避暑以及让摄政王调养身体。
太医更是在摄政王府常驻,在皇帝、太后、摄政王三方压力下,太医们白头发都多了几根。多尔衮又是个讳疾忌医的,还不乐意喝药,让伺候的人伤透了脑筋。
这年冬天,多尔衮甚至要率领大队人马出长城打猎,福临连连摇头:“不许,绝对不许!”
“我的身子已经好很多了,没有关系。”多尔衮犯上了倔。
福临很是头大。或许是生病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权力太大,自己纵容太过的缘故,多尔衮现在就如同一个闹脾气的小孩。不肯吃药,总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好了,非要证明一下给别人看。福临叹口气,劝道:“叔父,边外寒冷,若是你再吹了冷风,受了寒,可叫朕和额娘怎么办呢?”
“放心,我没事,我要给皇上猎些好皮子回来。”多尔衮觉得这段时间简直是憋疯了,看向福临的眼神也有些凌厉。
这些日子以来,皇帝以“摄政王养病”为由,不动声色的从他手中接手了不少事情去,便再也没有还回来的打算。自从索尼鳌拜死后,两黄旗对皇帝更是俯首称臣;代善去后,皇帝只是给正红旗安排了佐领,却没有定下下一任旗主;最令多尔衮心痛的是豪格的正蓝旗,福临以豪格死前忏悔为名,加封其嫡子富绶为郡王,又出其两个侧福晋,分别赐给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其他的已生子的侧福晋可以跟儿子居住,不必圈禁。这样一来,豪格一脉的人对皇帝心存感激,福临顺理成章的接掌了正蓝旗。
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在一点点蚕食自己的权力。多尔衮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是反复说过,等皇帝大婚后便放权,可自己放权和被别人夺权是不一样的,此时的多尔衮,急切的需要用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已经痊愈,可以重新掌权。
“不行,我决定了,要去行猎!”
多尔衮目光炯炯的看着福临,福临只是温柔的微笑:“叔父,你的身子骨才是最重要的,围猎什么时候不可以呢?待到明年,叔父大好了,朕同你一道去。”
“明年是明年,现今是现今,”多尔衮寸步不让,“皇上不用担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好吧,”福临无奈的点头,“朕答应你。只是,叔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才行。”
“那是自然。”多尔衮满意了,大踏步的离去。福临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的冷了下来。
十二月,多尔衮在喀喇城病倒了,太医全力抢救,终于救回他一条性命。皇帝听说此事后,也不管天气寒冷自己年纪幼小,下令御驾到喀喇城,亲自去接摄政王回来,一时间,皇帝孝顺长辈,宽厚待人的美名传扬开来。
多尔衮这次病得不轻,福临到的时候,他还虚弱的靠在床上,连起身都做不到。福临拉住他的手,责怪道:“朕早就说过让你不要出来打猎,你就是不听。乖乖的跟朕回去,京城里天气暖和一些,还有最好的太医最好的药材,朕定会把你的身体给治好。”
多尔衮死死的盯着他,忽然笑了。他彻底败了,败在了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手中。这个孩子对自己知晓颇深,也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才是最合适的:一步步的夺走他手上的权力,故意让人在他面前对他不敬,一点点的将他激怒,然后从太医下手。在倒下的那一刻,多尔衮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皇帝会对他的身体状况这么重视,为什么皇帝会重用那些没有根基的汉臣,为什么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斩杀索尼和鳌拜,他都明白了。
“好,我跟你回京。”多尔衮慢慢握紧了福临的手,“毕竟,我是你的叔父。”
“你永远是朕的叔父。”福临一如既往的微笑着,眼里都是柔情,只有多尔衮知道,这种柔情,会随时变成利剑,将人刺伤。
顺治八年正月,礼部上皇帝亲政仪注,顺治帝正式亲政。正月十六,正式聘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为皇后,二月举行大婚典礼。吴克善上书,要求亲自送女进京,福临应允。
“你倒是还想着聘仁娜为后。”多尔衮看着前来探病的皇帝,冷笑,“我还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将这门婚事给否了呢。”
福临根本不在意他的态度,笑道:“这是叔父为朕定的亲事,朕怎么可能会不愿意。叔父,不管你信不信,朕从来都没有存在一丝一毫的害你之心。”
“那当然。若是我真的丢了命,阿济格和武拜自然会闹事,你又何苦自讨苦吃。”
“叔父,朕错了好不好?”福临拉着他的手,像小时候一样撒娇,“有叔父坐镇着,朕才能不害怕呢。”
多尔衮一阵恍惚,似乎又回到了几年之前,年幼的福临骑在他的脖子上逛街,一口一个叔父,声音软糯,一直甜到了他的心底。
“好吧,叔父答应你。”半响,多尔衮终于点了点头。福临开心的笑了:“朕就知道叔父最好了。”
是啊,他最好了。多尔衮心里苦笑,若是他不答应的话,会不会被按上一个造反的名头?算了,还去想这么多做什么,反正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掌权的是皇帝,反而比其他人好很多。
二月的时候,吴克善亲送爱女仁娜入京,期待大婚。这是满清入关后第一次举行的封后典礼,朝堂上下都非常重视,分外隆重。
皇帝派出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两名,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太监侍卫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入宫。顺治坐在乾清宫的御座之上,见自己的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身穿黄|色吉服,珠光宝气,缓缓行来,心里不禁感叹:自己才十四虚岁啊,这具小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就要娶老婆了,娶的还是个同样年纪的小萝莉,到底有没有天理了!
在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长长的赞礼期间,皇帝明显在走神,一直到后来皇后向皇帝谢恩,又接受群臣贺拜之时,福临才回过神来,先入内宫。
不一会儿,新上任的皇后也到了,两人再次行礼,上首端坐的布木布泰笑得嘴都合不拢,而多尔衮也是内宫的观礼嘉宾,座位只在太后下首一点点。见福临带着皇后毫不介意的向自己行礼,多尔衮的心思终于安定下来,只要皇帝好,他的尊荣和地位还会稳稳当当的。
成婚真的是一件大体力活,纯字面意思。当一切都结束后,福临只觉得浑身酸痛,累得要命,只想早点睡觉。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年纪小,又是皇帝,没有人敢灌他酒喝。刚才在宫宴上,博果尔那架势似乎要闹翻了天,还好有硕塞管着,五哥果然够意思。
坤宁宫里铺设得红彤彤的晃人眼睛,福临一摆手,让下人不要伸张,自己信步走进内室,却见仁娜端坐在床上,一动也不动,看起来颇为紧张。
“表妹。”福临一开口,仁娜就想受惊的小兔子一般跳了起来:“表哥,啊,臣妾拜见皇上。”
果然还是那个小萝莉。福临上前将她扶起,笑道:“还要拜,今天没有拜够吗?”
仁娜眨眨眼:“礼不可废。”
呃,几年不见,小萝莉长得漂亮了。适才在大殿上,离得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又要注意礼仪不能错,福临真的没有心情去看自己小皇后的模样。现在细细看来,果然和当初有些不同。
大大的眼睛,神采飞扬,美艳之极,只是脸上还有些婴儿肥没有退下来,不然,小萝莉定会蜕变成大美女。仁娜见他盯着自己看,不由得羞红了脸,低下头,手捻着衣角:“皇上~”
“饿了吗?”小萝莉再可爱,那也是未成年,福临还不至于这么饥不择食的去扑倒。仁娜的大眼睛忽闪了两下,很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拿些点心,再煮点鸡汤银丝面来。”福临吩咐下去,自然有人颠颠的将事情办好,食物的香气传来,仁娜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一声,小萝莉的脸立刻红成了苹果。
“吃吧,吃过了早点歇息。”福临说的是盖被子纯睡觉,小萝莉明显误会了,小脸红得不像样子,低低的嗯了一( 〖清〗顺治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3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