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该兽发声留住,却不知其意。”
“你等终究尚未成圣,能识其物,却无法辨其言。这穷奇不知为何物所伤,即将身殒,见你等三人神通广大,因此发声想留,以期照顾其幼子。”
那穷奇听清一如此说,连忙呜咽着点头。
“你等三人,此幼兽正好三只,按说你兄弟三人应每人领受一只,但我算那只白兽与我有缘,其余青兽、黑兽由你等照料,为足三只之数,特将此灵兽赐予尔等。”说罢,一兽从天而降,正是饲于天一宫中那只四不像。
“谢师叔慈悲。”三清想想,师叔赐予的灵兽怎么都要强于这得自洪荒的野兽吧。
“红尘非我久留之地,有缘自会再见。”说罢,清一也不理会三清,还是一袖子卷起那只白色穷奇,转瞬回到了天一岛。至于后来为什么老子得了青牛、原始得了四不像、通天得了奎牛,清一也没心思去理会,毕竟三清如何分赃是人家兄弟之间的事情。
清一回到天一岛后,先将白色小穷奇放出。两个童子一见,大喜道:“老爷,这只小白牛(以后穷奇称白牛)真可爱,是带回来给我们玩的吗?“
“呵呵,千年后此兽为我坐骑,正是你二人的玩伴。”
说罢在白牛元神中打入一套自创的炼体的功法——九炼玄功后,便将其交给两位童子日常照看,在天一岛上放养。
嘱咐完白牛的事,清一回到天一宫中,一抖袍袖将那龙族大太子放出。
只见这敖明,剑眉虎目,让人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倒是有几分与通天相像。就见敖明直直的站在厅中,也不下拜,说道:“道祖摄我来所为何事?”
靠,有性格,老子喜欢,比以前那两根木头强多了,来我这宫中不下跪的,他还是第一个呢!
“你可知我的道法所求为何?”
“天下传闻,盘古有徒二人,首徒鸿钧道祖道法四九,终为天道;次徒清一道祖寻遁去其一,为天下道法求一丝机缘。”
“那你既知我道法,为何不知我因何摄你来此?”
“我龙族天地所生,傲立洪荒亿万年,如今麒麟、凤族已灭,龙族将为天地主角,为何求你这一丝机缘之道?”
“哈哈,哈哈。”清一仰天大笑。
“你来看!”说罢,一挥手先是洪荒初立一片生机勃勃,而后龙、凤、麒麟千万年纠缠争斗,战火连年,各种生灵涂炭的惨景,洪荒大地虽广袤,但也被这三族糟蹋得处处狼烟。最后,麒麟一族仅余大太子莫意镇守中州终生不出,凤族也只存重伤的火明镇压南明火山,而龙族还剩不足十条玄仙修为的青龙,混迹四海,甚至还要逃避一些异兽的追杀,而在往日龙族兴盛时,即使是一条小龙也不是这些野生异兽敢于打杀的。
由盛而衰,敖明渐渐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间泪水模糊了双眼,再想想龙族如今的处境,再没有了刚才的傲气,终于轰然倒地,跪在清一面前。
“敖明恳请道祖收录。”
“哎?小子,刚才不是挺横的吗?咋老实了?”
“龙族已灭,弟子为遁去其一,当求一丝机缘之道,所以望道祖垂怜。”
“垂怜与否,还要看你的机缘。莫非!速到天一宫!”清一传音叫来二弟子。
“莫非乃麒麟一族二太子,是你龙族的手下败将,今日我让他摆一幻阵,你若出阵,我便收你为徒。”说完,也不等敖明回复,冲莫非一示意。
就见一杆金色小旗飞出,嗖的插在敖明脚下。
敖明就觉得眼前景色一变,自己朦朦胧胧的睡去。
醒来时,敖明已在东海龙宫的龙床上,身边是那几个伴他一起渡过最后一战的侍卫。
“大太子,您醒了?”侍卫统领敖方问到。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被清一道祖带走了吗?”
“是一位黄脸道长送您回来的,说是您脱力晕倒了。”
“哦…………”敖明还是有些迷惑。
转眼悠悠数百年,敖明不仅伤势痊愈,修为更是求得大罗金仙道果,而其他几人则提升为太乙金仙层次。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虽然存世的龙族不多,但通过不断繁衍,目前也有了上千的龙族队伍。是日,龙族议事厅内,10大长老(即那10个侍卫)和族长敖明聚在一起议事。大长老敖方道:“族长,经过数百年发展,目前龙族也是小有规模,是时候重归洪荒大地了。如今火明、莫意被两位道祖勒令不出,能抗我龙族大军者所剩无几,偶有几人以族长的修为,无异于螳臂当车,转瞬之间就可灰飞烟灭。”
“不可,你等忘记了清一道祖当初的告诫了吗?龙族合该灭族,留下我几人已是天道下遁去其一。我甚至开始担心,若我龙族再这么发展下去,不知何时便会遭受天谴,恐再有灭族之祸。”
“族长,那不过是危言耸听之言。这数百年来,我龙族已有近万后代,正规军队也达数千之众,怎么还不见天谴。必是那清一道祖不想让我龙族一家独大。”
“放肆!道祖的决定岂是你等可以轻易谈论的。”
“族长!”就见10大长老一起站起,显然是事先统一了意见。
“族长,我们忍气吞声这么多年,无疑是为了重现当年龙族的辉煌。如今族长不思进取,对得起当年死去的龙族众兄弟吗?”说罢,10人一起向敖明迫来,显然是要逼宫了。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骤然,敖明放出了全身的气势
“若尔等不听我的劝告,龙族彻底灭亡就在今日!”
“敖明!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你了!”10大长老突然发难,10道白光汇聚成一股光柱,打向敖明。原来,数百年中为提高龙族实力以抵挡一些大神通者,10大长老练就了一种合力抗敌的功法,10人全力发功,不亚于大罗金仙全力一击。这时突然出手,敖明势难抵挡。
就见敖明全力抗击,但以一人之力终难敌10大长老合力,渐渐那股白光离身体以不足数尺。就见敖明突然一张嘴,本命龙珠飞出,从后方直击10大长老,而那股光柱也瞬间击在敖明得胸膛上。
一阵白光闪过,10大长老在敖明本命龙珠的攻击下灰飞烟灭,而敖明也被10人合力一击,打得奄奄一息。
敖明颓然跪倒,大口喘着粗气,微微一抬头,眼前竟是一面金色小旗。
敖明缓缓站起,环顾四周,自己依然是在天一宫的厅堂上。面前是猥亵的清一道祖和金色面庞的莫非。
“汝今日终于能看破龙族的未来,破除心魔冲出幻阵,今将你收入门下,为我天一岛一脉三弟子。”
“弟子见过师尊。”说罢,再次跪倒,行三拜九叩拜师之礼。
待敖明礼毕后,清一介绍道“来,见过你二师兄莫非,此后百年你跟随他修行本门入门功法。”
看着敖明有些迷惑,清一接着道:“本门入门功法可助你在百年之内得大罗金仙道果。我天一岛上的功法岂是你龙族传承功法可以比拟的。哈哈,去吧去吧。”看着敖明红着脸的样子,清一爽朗的笑骂道。
话说盘古身殒后,天地间留下十二滴精血,后化为巫族十二祖巫。经过千万年不断繁衍,形成了巫族。这巫族乃天地所生,但却没有元神,偏偏又**强悍,简直就是天生近身肉搏战的天才。自龙凤初劫过后,巫族与妖族便成了洪荒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种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二族逐渐占领了洪荒的大部分区域,但由于族人有限,因此二族暂时还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
这里我们单说中央土之祖巫后土,只要立于大地之上便可不断的从中汲取能量,能量不竭生命不止,而做为为十二祖巫中仅有的两位女性之一,后土生来良善,因此她的部落也是巫族中最大最繁荣的部落。单说这一日,后土正随族人清点收获的猎物,突然感觉到东南方向飘来一股气息,那是盘古之血的气息,刚开始后土以为是哪位兄弟来访,但细细品味这气息,又与那十一位兄弟不同。后土大惊,具有盘古父神的血脉,又不是十二祖巫之一,这对巫族来说可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后土放下手头的事务,循那道气息而去。走了大约10里,正好是在自己部落的边缘位置,就见一位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坐在一个小山包的下面,正在闭目入定。
“打扰了,敢问道长名讳?”后土虽然性子温柔稳重,但对这关乎巫族的大事,她还是等不及的上前询问。
就见那道人缓缓张开二目,上下打量了一番。也就是后土做为洪荒之人没有现代概念,要是搁到今日,那道人看后土的眼神绝对是个彻头彻尾的色狼。
“你问我是谁?且听我道来。”
混沌未开我便栖,
师徒三人共相依。
盘古开天道五十,
鸿钧四九吾为一。
“原来是清一道祖法驾,后土有礼了。”说罢,一躬到地。因这巫族从来都是不敬天、不拜地,只跪盘古父神,所以清一也不怪后土失礼。
“敢问道祖何来,另外道祖身上为何有盘古父神的血脉。”
听后土这一问,清一的思绪回到了亿万年前的混沌之中。那时的清一还是一缕魂魄,直到后来被鸿钧发现,盘古为助清一化形将一滴精血打入其元神之中,而如今,盘古已身殒,身躯化为洪荒万物;鸿钧合道而去,虽然以清一的修为想找到鸿钧并不难,但是合道后的“范进”老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师兄了。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让人不胜唏嘘。
“当年师尊为助我修道,曾赐下精血一滴,所以我身上有和你们祖巫一样的气息。”回忆了半晌,清一终于回答了后土一半的问题。
“原来如此,那今日道祖寻后土何事?”因为后土知道,清一这种人能出现在这里,绝对不是路过或者逛风景那么简单。
“贫道今日来此,乃是为了赐你一段机缘,至于为什么,你不要问,我也不会说。”言毕,清一伸手一点,一团金黄|色的物质和一只大鼎,飞到后土的面前,另有一道紫气打入后土脑中原本该是元神的地方。
“敢问道祖此二物何用?”
女娲造人为至仙,
九天息壤葫芦鞭。
天倾东南弱水落,
乾坤宝鼎助补天。
后土听完这四句偈语,再看清一已不见踪迹。
第二章、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清一处理完后土的事情,便回了天一岛,并传音让两个弟子来天一宫觐见。WenXueMi.CoM
见礼过来,清一将敖明叫到近前。
“敖明,汝之修为目前已稳固在大罗金仙中期,为师今日赐下法宝,一是助你早日成道,二则也可借以防身。”说罢,拿住三物。
“敖明,汝乃九爪黄龙得到,龙乃水中之王,今赐你玄远控水旗防身,二十四颗定海珠攻敌,再赐你山河社稷图,以保龙族不灭。”
“谢老师慈悲。”敖明连忙再次跪倒谢恩。
“你二人近前来,为师有事吩咐。”
“敖明,百年之内不得出岛,专心寄炼此三宝。百年过后,汝可去东海,龙族如今已在四海繁衍,为保龙族不灭,汝可进行整合统一,但切记龙族可存不可兴,你可明白?”
“弟子谨遵法旨。”
“莫非,二百年后,你可带祖巫后土去中州天柱山下,洪荒将有大变,你不可参与其中,你的目的只是助后土得其机缘,顺便也可去看看你大哥。再五百年后,你去东海寻敖明,同去那东方林海之地,有你二人一番缘法。”
不待二位弟子询问,清一便隐去身形。
鸿钧讲道已过万年,几位弟子除了在龙凤灭族时出来搜刮了一遍地皮以外,其他时间均是静颂黄庭,参悟天道。
经过这许多年,三清道行已经达到准圣,老子更是已斩却两尸,只待机缘一到,便可立地成圣,原始与通天二人也已斩了一尸,西方二人接引刚斩却二尸,准提则与原始二人不相上下。偏偏那唯一的女性女娲,道行与修为早已达到斩一尸的层次,不知为何,就是无法斩去执念。
这天女娲正在静颂黄庭,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静下心境,这是千万年来修炼所没有遇到过的。询问兄长伏羲,却说自己有番机缘将至,但具体为何,伏羲也说不清楚。索性女娲便走出洞府,独身向洪荒大地而来。
女娲所住之处位于洪荒中部,离洞府不远便是中州天柱山。女娲信步闲游来至山脚之下,不时看见几只洪荒小兽经过,蹦蹦跳跳甚是可爱。
一切也是机缘所致,女娲福至心灵,突发奇想,反正暂时无法静下心来修炼,便想以**力创造一种生物,与这些洪荒小兽做伴。女娲来到一条小河边,随手捧起一把黄土,沾了点河水,便想象着自己与伏羲的样子,捏了两个小泥人。女娲轻轻的将两个小泥人放在地上,吹了一口仙气,两个小人活了起来。动作机械的向前活动,不小心绊在一个石块上,“扑通”一声,摔了个四分五裂。女娲皱皱眉,摇摇头,又照样捏了两个,结果却是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始终不得要领。正在踌躇,就见远处飘飘然来了一位黄衣女子。
“道友可是女娲娘娘,巫族后土有礼。”
“见过道友,不知后土祖巫何来?”同是大神通者的女子在洪荒本来就不多见,因此二人见面后稍稍寒暄几句,便开始熟络起来。
“不知娘娘因何事发愁?”后土问到。
“我本欲造一生灵,但无好土,所造之物十分脆弱,恐难以在洪荒生存。”
“这….我这里有一物,也许对娘娘有用。”说罢,从怀中取出清一赐予的九天息壤。
女娲乍见此物,便知此宝不凡,取下一小团,依旧按照刚才的方式捏了两个小人。一口清气吹出,就见两个小人摇摇晃晃的走了起来,遇到障碍,虽然依旧摔倒,却不在有什么伤害了。女娲连忙向后土道谢:“妹妹,多亏你的宝物,现在这些小家伙终于能在洪荒生存了。”
不过接下来女娲发现,这些新生生物懵懵懂懂、浑浑噩噩,显是灵智不开。后土又指点道:“娘娘不妨将自身血脉打入这新生灵试试。”果然,吸收了女娲精血后的生灵开始环顾四周,发现女娲与后土,连忙下拜,“参见两位圣母娘娘。”
女娲一见大喜,将九天息壤抛入河中,又撒下一股精血,抽出怀中那得自不周山的葫芦藤向水面一击,溅出的泥浆落到地上,纷纷变成了这新生的种族。待九天息壤用尽,女娲指天宣道:“我今造此生灵,赐名为人,从此行走洪荒之间,为天道下一族。”
女娲造人实乃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一大功德,只见那九天之外降下诺大一片霞光,和着一道道玄黄之气朝女娲袭来。待得近来,那功德之光一分为二,八成向女娲涌去,两成确因天道感后土点化之功,为后土所得。
女娲得了那造人的功德,灵台清明通透,身上霞光大盛,法力直线上涨,鸿钧所赐的大道之机,也渐渐与其真灵融合,破开天道,与大道相合。顿时风起云涌,天显异象,天音渺渺,金莲朵朵,一股强大的威压从她身上散发出来,顷刻间遍布于洪荒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洪荒中众生灵除天一岛外,其余均在这股圣人之威的压迫之下,俱皆五体投地的望着霞光传来之处朝拜,口称:“娘娘圣寿无疆!”。声势浩大,好不壮观。苦修数万载,女娲终于证得了混元圣人之位,成为鸿钧座下第一位圣人!
且说女娲成圣后,便指点人族去首阳山一带求生。而后对后土说道:“此次证道多亏妹妹指点,不日我将在混沌中开辟一方天地做为道场,希望妹妹可去观礼。”
“谢娘娘厚赐,后土定当前往。”此刻女娲已经成圣,后土当然不可能想方才一样与之姐妹想称,这也许就是圣人的悲哀吧。
送走女娲之后,后土开始审视自己的变化。那造人功德入体后,却与清一赐下的那道紫气融为一体,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漩涡,刹那间后土有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似乎自己已经能看到过去与未来的一丝因果。原来,清一赐给后土的这道紫气,正是那大道之机的鸿蒙紫气。
这鸿蒙紫气即为大道之机,便是那功参造化之物,可演化一切之物,如今后土得两成造人功德,与紫气结合,自然生出祖巫所不具备的元神。以后土祖巫之身,原本就是准圣初期的修为,此时有了元神再加上造人功德,一下便将后土塑造称了一个准圣中期的高手。而有了元神之后,后土更是明白了前后诸多因果,踌躇一阵后,起身向东海方向飞去。
天一岛上,清一正在入定,突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知道后土已到东海之上,只是无法识别五行大阵,因此尚未上岛。遂传音松涛童子,出岛去带后土。
少顷,后土来至天一宫中,见清一正襟危坐在正中蒲团之上,连忙倒身下拜:“弟子叩见老师。”
“起来吧,今日你入我门中,为我四弟子。你上面尚有三位师兄,大师兄镇元子,在万寿山五庄观开设道场;二师兄麒麟族莫非现在岛上瀛洲峰修行;三师兄龙族敖明,现在东海为龙族祖龙,潜修祖龙宫。你可去瀛洲峰寻莫非,找一处所在闭门参悟天道,非天崩地裂不可出岛,切记切记………..”说罢,清一隐去身形。
转眼间后土入门已百年,这一日恰逢镇元子人参果树成熟,来岛上孝敬老师。清一索性也将敖明召回,师徒几人开了个小型的人参果会。清一门中人丁稀少,加上又没什么规矩,连两个童子也一起,在蓬莱峰顶的一块空地上,大家席地而坐品果论道。
突然,清一放下手中仙果,对下面几个人说道:“我那关门弟子终于降世了,你等散了去吧。”说罢,消失不见。
话说龙凤初劫过后,凤族族长火明,被清一勒令镇守南明火山,终生不得出世。而火明自身由于敖烈身殒前的重击,不得不在火山中假死潜修,积蓄足够力量以便涅槃。
静静的过了几百年,这天沉默了千百年的南明火山突然爆发。冲天而起的岩浆中,一只浑身欲火的红色凤凰冲天而起,火明终于涅槃成功了。待一切平静之后,火明从飞散的火山灰中走出,静立在南明火山口,审视着许久未见得洪荒大地,而被他搁在一边的披风上是两枚丈余直径的蛋,正是火明涅槃后诞下的后代。就见其中的一个蛋发出淡淡的金色,而另一个更是奇怪,被金绿黑红黄五色光芒环绕,还不是发出丝丝火光。
尘埃尚未落尽,朦朦的天际边,凭空走来一位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正是刚才还在吃果子的清一。
“凤族火明见过清一道祖。”
“哎…..火明,自称凤族,显然你还是对凤族灭族存在怨念啊。”
“弟子不敢,只是弟子身为凤族族长,在世一日,凤族便不灭,如今我已有了子嗣,凤族又有了后人。”
“我正是为此而来,凤族合该被灭族,此乃天道大势,任何人不得更改。所以你这二子不可再为凤族,为偿还此因果,我欲收其中一子为徒,你仔细考虑一番吧。”
良久良久,火明自知天道大势难改,自己能存于天道之下已是遁去其一,因此不敢再奢望振兴凤族,向着清一缓缓的点了点头。
见火明同意,清一一挥手卷起那地上的两个凤凰蛋,紫气萦绕,转眼间两个蛋光彩不在。
“我已抹去两个蛋内的凤族因缘,但此二子即使不再是凤族,也将成为冠绝洪荒的异兽。我留一子带回岛上,有缘你们母子自有相见之日,另外一子望你好生管教,不得为祸世间。”
“谨遵道祖法旨。”火明再抬头时面前已空无一人。
天地悠悠,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四百年时光。这天,天一岛上、瀛洲峰顶,就听“嘿”的一声大喝,接着一道五色光华闪过,一个黄脸道人从空中跌落。
“哈哈,师兄你又输了,今天晚上请我和小白吃什么啊。”话音甫落,一个身高一丈左右,身披五彩锦袍手拿一杆长枪的红脸青年凭空出现在空地上。而那黄脸道人,则被刚才一直站在旁边观战的一个白脸大汉扶了起来。
“请你吃七星果吧,这可是我亲自培育的洪荒灵果,一千年才成熟一次,上个月刚刚摘下。”
“七星果?一千年就熟了啊,还不如大师兄的人参果呢!”那红脸青年不屑道。
听到如此回答,黄脸道人和那白脸大汉一脸的黑线。
“哈哈,孔宣,你又欺负你二师兄和小白了啊。”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空地上多了一位青袍道人。
“弟子莫非(孔宣、小白)见过老师(老爷)。”三人正是清一的二弟子莫非、五弟子孔宣和坐骑白牛。
“孔宣,如今你九炼玄功大成,**力量与近身攻击在洪荒之内恐怕仅在你三师兄和四师姐一脉的祖巫之下。而你二师兄却不精通炼体之术,仅以本体麒麟之躯,岂是你的对手。”清一一脸严肃的教训道。
“嘿嘿,其实是师兄让着我,他要是随手布几个阵法,估计我几十年都出不来,还打什么人啊。”
“好了,不说这些了。自明日起,孔宣、小白到我天一宫听道,习练道法。”
次日天明,孔宣还在睡觉,就听见白牛瓮声瓮气的站在院子里喊他,“臭孔雀,起床了,别让老爷等久了。”由于清一门中无太多繁文冗节,因此白牛虽然为坐骑,大家也没把他当做下人使用,久而久之大家之间,包括两个童子也都可以在一起打成一片。
待二人来至天一宫中,就见清一早已端坐在正中的蒲团之上。白牛连忙跪倒,“老爷,我小白可是早就起来了啊。都是这只臭孔雀赖床,要不我们早到了,害的您久等了。”
“笨蛋,老师千百年都是在这里打坐,无所谓等不等的,是不老师?”孔宣打趣道,随后也在清一身前跪倒行礼。
“小白,你来我门中多少年了?”清一反倒是先问起白牛来。
“小子到老爷门中已进千年,不过资质愚钝,才堪堪到太乙金仙境界。”
“来,讲道之前,先赐尔等几样法宝,一是防身护体,另外也是我天一岛一脉的脸面。”
“此乃我用混沌精金所炼金刚镯,赐予小白,但你无需寄炼,此物只是你日后一段机缘。这风火一气棍,为后天至宝,与那金刚镯同宗同源,今日赐你防身,你好生寄炼。”说罢,将一支金刚圈和一根黑色铁棍交给白牛。
“孔宣,你上前来。”
“你本是凤凰一族,由于天道不悯,转身为孔雀。汝背后五色神光虽为五行齐聚,但因生于南明火山之中,又是凤凰后裔,因此更擅长五行之火,今赐你天地五方旗之离地炎光旗护身;另外,为师观你搏斗中擅使长枪,今赐你先天至宝弑神枪,正和你的九炼功法。另外,此宝为先天至宝中唯一的一件单纯的攻击法宝,威力强大,日后使用时当慎之又慎。”
“谢老师赐宝。”说完,孔宣上前接过二宝,爱不释手的把玩。
“你二人就在天一宫中寄炼法宝,百年后我再传尔等道法。”
第三章、两只猴子
两只猴子
日升月落,白云苍狗,天一岛瀛洲峰上,自孔宣和白牛被清一带走后,莫非便在峰顶的空地上继续钻研道法。
这一日,莫非正在演练一困阵,突然心神一动,掐指一算,原来是师傅交代的五百年时光已到。自己该去寻师弟敖明,同去东方林海之地,找那与自己有缘之物。
就见莫非出了天一岛,径直往东海深处走去。莫非虽未去过祖龙宫,但大概位置也听敖明提起过,研习阵法之人对方位必须要有超人的悟性,因此莫非毫不费力的就找到了祖龙宫所在。
其实祖龙宫简单的很,就在东海龙宫的后面,只不过敖明布下阵法,不论是谁不得进入,即使是四海龙王没有召见也不得擅入,至于其他人,即使到了近前,也看不出祖龙宫所在。敖明布下这阵法,虽不如莫非的阵法精妙,但准圣之下,也莫能发现。
莫非却不知此节,虽发现龙宫后的幻阵,但仅以为是敖明为保龙族之宝而设立的藏宝室而已。何况这东海龙宫也仅仅是有个“龙宫”的牌匾而已,世人只因其地处东海而称其为“东海龙宫”,而其他三海也是如此。莫非来到宫门前,见有虾兵把守,也不好侍身份硬闯,只好打稽首说道:“请进去通报你家祖龙,就说莫非来访。”
把门的虾兵根本不知有敖明的存在,像这种灵智才开不久的把门小兽,眼中的天就是他家龙王。不过听是找龙族的,也不敢得罪,向莫非告个罪,连滚带爬的跑进去通报。
不多时,就见龙宫里呼呼拉拉的出来一大票人,为首的正是东海龙王敖乾。就见敖乾上下打量了一番莫非,发觉以自己太乙金仙的修为竟无法看透眼前此人,怕是老祖宗的朋友,也不敢怠慢。上前施了半礼,问道:“莫非道长不知寻我家祖龙大人何事,时下老祖宗正在闭关,不见外客,有事的话告之我即可。”原来这敖乾留了个心眼,眼前这人虽不知深浅,但未必真是老祖宗的朋友,没准也是那个洪荒大圣的后人,索性就施了半礼,打起太极来。
“嗯………..?”莫非虽不经常出入洪荒,但身份何等尊贵,如今这方天地,鸿钧合道而去,第一圣人便为自家老师,其他除鸿钧亲传的六位弟子和本门大师兄外,何人身份能高过他?莫非本欲发作,但又想到与师弟的不知几世后人计较,难免更失了身份。索性忍了忍,稽首道:“我与你家老祖宗相识于龙凤大劫之后,今日算得有一番机缘,欲与你家祖龙一同去寻。”
“哼!哪里来的野道人,还与我家老祖宗相识龙凤大劫之后。这么说你也是我等的祖宗了?”敖乾尚未答话,身后的三太子敖润便忍耐不住大声喝骂到。
这时候,即使莫非脾气再好也按耐不住,一挥手敖润便凭空消失了,而后使了个困阵,将眼前一干人等定住,刚要说话,就见敖明大踏步从龙宫中走出。
“师兄息怒,师兄息怒,小辈们不懂事,还望不要计较。”
你道敖明为何现在才出现,原来自天一岛返回后,敖明在便在东海龙宫后建祖龙宫,并布下阵法,非老师召唤或龙族大事则不出,专心天道。话说这敖明入门时便是太乙金仙修为,经清一一脉入门功法锤炼后,从天一岛离开时已是大罗金仙的道行。尤其擅长九炼玄功,并专一以此悟道,如今**与近身肉搏能力已可与祖巫一较长短。尤其是近百年来,已攀升至大罗金仙顶峰修为,只待机缘一到便可斩尸成就准圣之体。是日,敖明沉浸于定海珠中的奥妙世界,突然心生悸动,从入定中醒来,开始只以为是修行中出现的偏差,便又寄出山河社稷图,想换换头脑,可偏偏无法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敖明不解,掐指一算,原来如此,连忙从宫中跑出,劝下莫非。
“小辈们失礼师兄,本该打杀,但望师兄看在小弟薄面,留给我日后教训吧。请问师兄,可是为那师尊交代的五百年之事所来?”
“正是,我也懒得和小辈们计较,我们还是快走吧,免得误了时辰,错过了机缘。”说罢,一挥手撤了一干人等的禁制,两个人便凭空消失了,只留东海龙族在那里懊恼不提。
师兄弟二人均是法力通天之辈,洪荒虽大,但二人也是转瞬间便来到了那东极林海之地。只见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到处是几十丈高的参天巨树,漫步林中,遮天蔽日,好一片“原始森林”。二人正在另种漫无目的的寻找,突然就听一声唿哨响起,一大群猴子从天而降将二人围住。原来莫非与敖明,既是来寻找机缘,便没有动用法力搜寻,因为清一曾告知诸徒,机缘可与而不可求,并不是你法力高强机缘就多,缘分到了,是你的你不想要也不行。反之,纵使你法力通天,机缘未到也强求不得,不是你的怎么你也得不到。所以,二人也就没有发出神念探寻,只追求一种自然之道寻找自己的机缘。
就见这群猴子将二人围住后,领头的走出一猴,就见此猴浑身雪白,身高丈二,绿叶蔽体,手拿一根松木棍。
“哪里来的野道人,到我林海作甚,是不是给猴爷送吃食来了,哈哈……..”
“小辈无礼。”说罢,敖明一指点出。
只见那猴被敖明击中向后飞出,直撞断了几十棵参天之松,却是无事,逗逗身上的猴毛,又站了起来。众猴大惊,在他们眼中,自家二大王是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强大之人,怎么如此脆弱,只被这不知哪里来的野道人一指,便飞出几十丈之远并无还手之力。而敖明的惊讶并不亚于众猴,在敖明看来,此猴不过刚刚突破真仙,堪堪到了太乙玄仙的境界,自己这一指虽是随意发出,但自己始终修习的的是炼体功法,走的是力量路线,加之大罗金仙顶峰的修为,这猴子绝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但事实偏偏就在眼前,也不由得他不承认,掐指算算此猴的来历,却发现天机隐晦,唯一一点线索却是连在自己身上。
一干人猴正在诧异,就见远处又蹦蹦跳跳来了一只大猴,却是一只大脑袋的灰色猿猴。待那猴子来到近前,却是不理敖明,径直向莫非拜了下去,口中说道:“弟子拜见仙师,望仙师收录。”
莫非大讶,为何这猴知道自己与其有缘,正在掐算,就见那灰猴向后一声唿哨,将白猴叫到身前,指着敖明道:“二弟,快来拜见你老师。”再看那白猴,本来被敖明一指打得七荤八素,此时却见自己大哥让自己拜那打人野道士,还说是自己老师,一时间一头雾水。不过白猴深知,数百年来自己与这灰猴同甘共苦,灰猴万事皆通、皆明,所以也不问为什么,来到敖明身前,倒头拜倒:“弟子叩见老师,请恕弟子刚才不敬之罪。”他倒直接,也不问敖明同不同意,直接叫上老师了。
敖明被这两猴的动作气乐了,他本是豪爽之人,既知这猴便为自己的机缘,索性也不做作,上前扶起白猴,问道:“就收了你了,你可有名姓。”
“弟子乃天生地养,不曾有名姓。”
“哦….”
“师弟且慢。”敖明刚要给猴子起个名字,却被莫非拦了下来。
“此二猴为老师赐我等机缘,且这两个小家伙的来历我等也算不清楚,不如先带回天一岛,请老师示下。”
“也是啊。”敖明挠挠大脑袋,回答道。
说话间,莫非也让灰猴站了起来,只见那灰猴对着身后众猴道:“我与你家二大王的机缘已到,今日随恩师回道场修行,你等好生照看林海,艺成之日,我与二弟自当回来,也赐你等一番机缘。”
话说莫非、敖明二人带着两只猴子回到天一宫请示清一。
来到殿上莫非等四人与老师(师祖)见礼后,清一问座下莫非、敖明二人:“尔等可知此二猴来历?”
莫非答道:“弟子也曾掐算,却发现天机隐晦,不得要领。”清一再看敖明,修为本就不及莫非,加上又专攻炼体之术,见老师问询自己,连忙晃了晃大脑袋。
清一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此二猴却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敢问老师,此二猴为四猴中哪两种?”莫非问到。
“莫非之徒为赤尻马猴,此子能辩世间之事,可读过去未来,因此尔等初次见面,这赤尻马猴便知是自己的机缘,也正是为此,莫非可传其阵法一道;敖明之徒为通臂猿猴,天生神力,不下于小白,故敖明一指此子能以力化解,敖明专攻炼体之术,衣钵也正该此猴所得。”
“敢问老师,其他两猴何在?”莫非继续问到。
“虽未四猴混世,但却非四猴一同现世,另外两猴尚在天地之间孕育,届时自有你等机缘。”
莫非大悟,接下来便又道:“老师,此二猴为天生地养,未曾有名,因其为我门中首徒,弟(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
“你等终究尚未成圣,能识其物,却无法辨其言。这穷奇不知为何物所伤,即将身殒,见你等三人神通广大,因此发声想留,以期照顾其幼子。”
那穷奇听清一如此说,连忙呜咽着点头。
“你等三人,此幼兽正好三只,按说你兄弟三人应每人领受一只,但我算那只白兽与我有缘,其余青兽、黑兽由你等照料,为足三只之数,特将此灵兽赐予尔等。”说罢,一兽从天而降,正是饲于天一宫中那只四不像。
“谢师叔慈悲。”三清想想,师叔赐予的灵兽怎么都要强于这得自洪荒的野兽吧。
“红尘非我久留之地,有缘自会再见。”说罢,清一也不理会三清,还是一袖子卷起那只白色穷奇,转瞬回到了天一岛。至于后来为什么老子得了青牛、原始得了四不像、通天得了奎牛,清一也没心思去理会,毕竟三清如何分赃是人家兄弟之间的事情。
清一回到天一岛后,先将白色小穷奇放出。两个童子一见,大喜道:“老爷,这只小白牛(以后穷奇称白牛)真可爱,是带回来给我们玩的吗?“
“呵呵,千年后此兽为我坐骑,正是你二人的玩伴。”
说罢在白牛元神中打入一套自创的炼体的功法——九炼玄功后,便将其交给两位童子日常照看,在天一岛上放养。
嘱咐完白牛的事,清一回到天一宫中,一抖袍袖将那龙族大太子放出。
只见这敖明,剑眉虎目,让人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倒是有几分与通天相像。就见敖明直直的站在厅中,也不下拜,说道:“道祖摄我来所为何事?”
靠,有性格,老子喜欢,比以前那两根木头强多了,来我这宫中不下跪的,他还是第一个呢!
“你可知我的道法所求为何?”
“天下传闻,盘古有徒二人,首徒鸿钧道祖道法四九,终为天道;次徒清一道祖寻遁去其一,为天下道法求一丝机缘。”
“那你既知我道法,为何不知我因何摄你来此?”
“我龙族天地所生,傲立洪荒亿万年,如今麒麟、凤族已灭,龙族将为天地主角,为何求你这一丝机缘之道?”
“哈哈,哈哈。”清一仰天大笑。
“你来看!”说罢,一挥手先是洪荒初立一片生机勃勃,而后龙、凤、麒麟千万年纠缠争斗,战火连年,各种生灵涂炭的惨景,洪荒大地虽广袤,但也被这三族糟蹋得处处狼烟。最后,麒麟一族仅余大太子莫意镇守中州终生不出,凤族也只存重伤的火明镇压南明火山,而龙族还剩不足十条玄仙修为的青龙,混迹四海,甚至还要逃避一些异兽的追杀,而在往日龙族兴盛时,即使是一条小龙也不是这些野生异兽敢于打杀的。
由盛而衰,敖明渐渐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间泪水模糊了双眼,再想想龙族如今的处境,再没有了刚才的傲气,终于轰然倒地,跪在清一面前。
“敖明恳请道祖收录。”
“哎?小子,刚才不是挺横的吗?咋老实了?”
“龙族已灭,弟子为遁去其一,当求一丝机缘之道,所以望道祖垂怜。”
“垂怜与否,还要看你的机缘。莫非!速到天一宫!”清一传音叫来二弟子。
“莫非乃麒麟一族二太子,是你龙族的手下败将,今日我让他摆一幻阵,你若出阵,我便收你为徒。”说完,也不等敖明回复,冲莫非一示意。
就见一杆金色小旗飞出,嗖的插在敖明脚下。
敖明就觉得眼前景色一变,自己朦朦胧胧的睡去。
醒来时,敖明已在东海龙宫的龙床上,身边是那几个伴他一起渡过最后一战的侍卫。
“大太子,您醒了?”侍卫统领敖方问到。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被清一道祖带走了吗?”
“是一位黄脸道长送您回来的,说是您脱力晕倒了。”
“哦…………”敖明还是有些迷惑。
转眼悠悠数百年,敖明不仅伤势痊愈,修为更是求得大罗金仙道果,而其他几人则提升为太乙金仙层次。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虽然存世的龙族不多,但通过不断繁衍,目前也有了上千的龙族队伍。是日,龙族议事厅内,10大长老(即那10个侍卫)和族长敖明聚在一起议事。大长老敖方道:“族长,经过数百年发展,目前龙族也是小有规模,是时候重归洪荒大地了。如今火明、莫意被两位道祖勒令不出,能抗我龙族大军者所剩无几,偶有几人以族长的修为,无异于螳臂当车,转瞬之间就可灰飞烟灭。”
“不可,你等忘记了清一道祖当初的告诫了吗?龙族合该灭族,留下我几人已是天道下遁去其一。我甚至开始担心,若我龙族再这么发展下去,不知何时便会遭受天谴,恐再有灭族之祸。”
“族长,那不过是危言耸听之言。这数百年来,我龙族已有近万后代,正规军队也达数千之众,怎么还不见天谴。必是那清一道祖不想让我龙族一家独大。”
“放肆!道祖的决定岂是你等可以轻易谈论的。”
“族长!”就见10大长老一起站起,显然是事先统一了意见。
“族长,我们忍气吞声这么多年,无疑是为了重现当年龙族的辉煌。如今族长不思进取,对得起当年死去的龙族众兄弟吗?”说罢,10人一起向敖明迫来,显然是要逼宫了。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骤然,敖明放出了全身的气势
“若尔等不听我的劝告,龙族彻底灭亡就在今日!”
“敖明!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你了!”10大长老突然发难,10道白光汇聚成一股光柱,打向敖明。原来,数百年中为提高龙族实力以抵挡一些大神通者,10大长老练就了一种合力抗敌的功法,10人全力发功,不亚于大罗金仙全力一击。这时突然出手,敖明势难抵挡。
就见敖明全力抗击,但以一人之力终难敌10大长老合力,渐渐那股白光离身体以不足数尺。就见敖明突然一张嘴,本命龙珠飞出,从后方直击10大长老,而那股光柱也瞬间击在敖明得胸膛上。
一阵白光闪过,10大长老在敖明本命龙珠的攻击下灰飞烟灭,而敖明也被10人合力一击,打得奄奄一息。
敖明颓然跪倒,大口喘着粗气,微微一抬头,眼前竟是一面金色小旗。
敖明缓缓站起,环顾四周,自己依然是在天一宫的厅堂上。面前是猥亵的清一道祖和金色面庞的莫非。
“汝今日终于能看破龙族的未来,破除心魔冲出幻阵,今将你收入门下,为我天一岛一脉三弟子。”
“弟子见过师尊。”说罢,再次跪倒,行三拜九叩拜师之礼。
待敖明礼毕后,清一介绍道“来,见过你二师兄莫非,此后百年你跟随他修行本门入门功法。”
看着敖明有些迷惑,清一接着道:“本门入门功法可助你在百年之内得大罗金仙道果。我天一岛上的功法岂是你龙族传承功法可以比拟的。哈哈,去吧去吧。”看着敖明红着脸的样子,清一爽朗的笑骂道。
话说盘古身殒后,天地间留下十二滴精血,后化为巫族十二祖巫。经过千万年不断繁衍,形成了巫族。这巫族乃天地所生,但却没有元神,偏偏又**强悍,简直就是天生近身肉搏战的天才。自龙凤初劫过后,巫族与妖族便成了洪荒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种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二族逐渐占领了洪荒的大部分区域,但由于族人有限,因此二族暂时还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
这里我们单说中央土之祖巫后土,只要立于大地之上便可不断的从中汲取能量,能量不竭生命不止,而做为为十二祖巫中仅有的两位女性之一,后土生来良善,因此她的部落也是巫族中最大最繁荣的部落。单说这一日,后土正随族人清点收获的猎物,突然感觉到东南方向飘来一股气息,那是盘古之血的气息,刚开始后土以为是哪位兄弟来访,但细细品味这气息,又与那十一位兄弟不同。后土大惊,具有盘古父神的血脉,又不是十二祖巫之一,这对巫族来说可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后土放下手头的事务,循那道气息而去。走了大约10里,正好是在自己部落的边缘位置,就见一位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坐在一个小山包的下面,正在闭目入定。
“打扰了,敢问道长名讳?”后土虽然性子温柔稳重,但对这关乎巫族的大事,她还是等不及的上前询问。
就见那道人缓缓张开二目,上下打量了一番。也就是后土做为洪荒之人没有现代概念,要是搁到今日,那道人看后土的眼神绝对是个彻头彻尾的色狼。
“你问我是谁?且听我道来。”
混沌未开我便栖,
师徒三人共相依。
盘古开天道五十,
鸿钧四九吾为一。
“原来是清一道祖法驾,后土有礼了。”说罢,一躬到地。因这巫族从来都是不敬天、不拜地,只跪盘古父神,所以清一也不怪后土失礼。
“敢问道祖何来,另外道祖身上为何有盘古父神的血脉。”
听后土这一问,清一的思绪回到了亿万年前的混沌之中。那时的清一还是一缕魂魄,直到后来被鸿钧发现,盘古为助清一化形将一滴精血打入其元神之中,而如今,盘古已身殒,身躯化为洪荒万物;鸿钧合道而去,虽然以清一的修为想找到鸿钧并不难,但是合道后的“范进”老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师兄了。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让人不胜唏嘘。
“当年师尊为助我修道,曾赐下精血一滴,所以我身上有和你们祖巫一样的气息。”回忆了半晌,清一终于回答了后土一半的问题。
“原来如此,那今日道祖寻后土何事?”因为后土知道,清一这种人能出现在这里,绝对不是路过或者逛风景那么简单。
“贫道今日来此,乃是为了赐你一段机缘,至于为什么,你不要问,我也不会说。”言毕,清一伸手一点,一团金黄|色的物质和一只大鼎,飞到后土的面前,另有一道紫气打入后土脑中原本该是元神的地方。
“敢问道祖此二物何用?”
女娲造人为至仙,
九天息壤葫芦鞭。
天倾东南弱水落,
乾坤宝鼎助补天。
后土听完这四句偈语,再看清一已不见踪迹。
第二章、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清一处理完后土的事情,便回了天一岛,并传音让两个弟子来天一宫觐见。WenXueMi.CoM
见礼过来,清一将敖明叫到近前。
“敖明,汝之修为目前已稳固在大罗金仙中期,为师今日赐下法宝,一是助你早日成道,二则也可借以防身。”说罢,拿住三物。
“敖明,汝乃九爪黄龙得到,龙乃水中之王,今赐你玄远控水旗防身,二十四颗定海珠攻敌,再赐你山河社稷图,以保龙族不灭。”
“谢老师慈悲。”敖明连忙再次跪倒谢恩。
“你二人近前来,为师有事吩咐。”
“敖明,百年之内不得出岛,专心寄炼此三宝。百年过后,汝可去东海,龙族如今已在四海繁衍,为保龙族不灭,汝可进行整合统一,但切记龙族可存不可兴,你可明白?”
“弟子谨遵法旨。”
“莫非,二百年后,你可带祖巫后土去中州天柱山下,洪荒将有大变,你不可参与其中,你的目的只是助后土得其机缘,顺便也可去看看你大哥。再五百年后,你去东海寻敖明,同去那东方林海之地,有你二人一番缘法。”
不待二位弟子询问,清一便隐去身形。
鸿钧讲道已过万年,几位弟子除了在龙凤灭族时出来搜刮了一遍地皮以外,其他时间均是静颂黄庭,参悟天道。
经过这许多年,三清道行已经达到准圣,老子更是已斩却两尸,只待机缘一到,便可立地成圣,原始与通天二人也已斩了一尸,西方二人接引刚斩却二尸,准提则与原始二人不相上下。偏偏那唯一的女性女娲,道行与修为早已达到斩一尸的层次,不知为何,就是无法斩去执念。
这天女娲正在静颂黄庭,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静下心境,这是千万年来修炼所没有遇到过的。询问兄长伏羲,却说自己有番机缘将至,但具体为何,伏羲也说不清楚。索性女娲便走出洞府,独身向洪荒大地而来。
女娲所住之处位于洪荒中部,离洞府不远便是中州天柱山。女娲信步闲游来至山脚之下,不时看见几只洪荒小兽经过,蹦蹦跳跳甚是可爱。
一切也是机缘所致,女娲福至心灵,突发奇想,反正暂时无法静下心来修炼,便想以**力创造一种生物,与这些洪荒小兽做伴。女娲来到一条小河边,随手捧起一把黄土,沾了点河水,便想象着自己与伏羲的样子,捏了两个小泥人。女娲轻轻的将两个小泥人放在地上,吹了一口仙气,两个小人活了起来。动作机械的向前活动,不小心绊在一个石块上,“扑通”一声,摔了个四分五裂。女娲皱皱眉,摇摇头,又照样捏了两个,结果却是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始终不得要领。正在踌躇,就见远处飘飘然来了一位黄衣女子。
“道友可是女娲娘娘,巫族后土有礼。”
“见过道友,不知后土祖巫何来?”同是大神通者的女子在洪荒本来就不多见,因此二人见面后稍稍寒暄几句,便开始熟络起来。
“不知娘娘因何事发愁?”后土问到。
“我本欲造一生灵,但无好土,所造之物十分脆弱,恐难以在洪荒生存。”
“这….我这里有一物,也许对娘娘有用。”说罢,从怀中取出清一赐予的九天息壤。
女娲乍见此物,便知此宝不凡,取下一小团,依旧按照刚才的方式捏了两个小人。一口清气吹出,就见两个小人摇摇晃晃的走了起来,遇到障碍,虽然依旧摔倒,却不在有什么伤害了。女娲连忙向后土道谢:“妹妹,多亏你的宝物,现在这些小家伙终于能在洪荒生存了。”
不过接下来女娲发现,这些新生生物懵懵懂懂、浑浑噩噩,显是灵智不开。后土又指点道:“娘娘不妨将自身血脉打入这新生灵试试。”果然,吸收了女娲精血后的生灵开始环顾四周,发现女娲与后土,连忙下拜,“参见两位圣母娘娘。”
女娲一见大喜,将九天息壤抛入河中,又撒下一股精血,抽出怀中那得自不周山的葫芦藤向水面一击,溅出的泥浆落到地上,纷纷变成了这新生的种族。待九天息壤用尽,女娲指天宣道:“我今造此生灵,赐名为人,从此行走洪荒之间,为天道下一族。”
女娲造人实乃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一大功德,只见那九天之外降下诺大一片霞光,和着一道道玄黄之气朝女娲袭来。待得近来,那功德之光一分为二,八成向女娲涌去,两成确因天道感后土点化之功,为后土所得。
女娲得了那造人的功德,灵台清明通透,身上霞光大盛,法力直线上涨,鸿钧所赐的大道之机,也渐渐与其真灵融合,破开天道,与大道相合。顿时风起云涌,天显异象,天音渺渺,金莲朵朵,一股强大的威压从她身上散发出来,顷刻间遍布于洪荒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洪荒中众生灵除天一岛外,其余均在这股圣人之威的压迫之下,俱皆五体投地的望着霞光传来之处朝拜,口称:“娘娘圣寿无疆!”。声势浩大,好不壮观。苦修数万载,女娲终于证得了混元圣人之位,成为鸿钧座下第一位圣人!
且说女娲成圣后,便指点人族去首阳山一带求生。而后对后土说道:“此次证道多亏妹妹指点,不日我将在混沌中开辟一方天地做为道场,希望妹妹可去观礼。”
“谢娘娘厚赐,后土定当前往。”此刻女娲已经成圣,后土当然不可能想方才一样与之姐妹想称,这也许就是圣人的悲哀吧。
送走女娲之后,后土开始审视自己的变化。那造人功德入体后,却与清一赐下的那道紫气融为一体,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漩涡,刹那间后土有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似乎自己已经能看到过去与未来的一丝因果。原来,清一赐给后土的这道紫气,正是那大道之机的鸿蒙紫气。
这鸿蒙紫气即为大道之机,便是那功参造化之物,可演化一切之物,如今后土得两成造人功德,与紫气结合,自然生出祖巫所不具备的元神。以后土祖巫之身,原本就是准圣初期的修为,此时有了元神再加上造人功德,一下便将后土塑造称了一个准圣中期的高手。而有了元神之后,后土更是明白了前后诸多因果,踌躇一阵后,起身向东海方向飞去。
天一岛上,清一正在入定,突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知道后土已到东海之上,只是无法识别五行大阵,因此尚未上岛。遂传音松涛童子,出岛去带后土。
少顷,后土来至天一宫中,见清一正襟危坐在正中蒲团之上,连忙倒身下拜:“弟子叩见老师。”
“起来吧,今日你入我门中,为我四弟子。你上面尚有三位师兄,大师兄镇元子,在万寿山五庄观开设道场;二师兄麒麟族莫非现在岛上瀛洲峰修行;三师兄龙族敖明,现在东海为龙族祖龙,潜修祖龙宫。你可去瀛洲峰寻莫非,找一处所在闭门参悟天道,非天崩地裂不可出岛,切记切记………..”说罢,清一隐去身形。
转眼间后土入门已百年,这一日恰逢镇元子人参果树成熟,来岛上孝敬老师。清一索性也将敖明召回,师徒几人开了个小型的人参果会。清一门中人丁稀少,加上又没什么规矩,连两个童子也一起,在蓬莱峰顶的一块空地上,大家席地而坐品果论道。
突然,清一放下手中仙果,对下面几个人说道:“我那关门弟子终于降世了,你等散了去吧。”说罢,消失不见。
话说龙凤初劫过后,凤族族长火明,被清一勒令镇守南明火山,终生不得出世。而火明自身由于敖烈身殒前的重击,不得不在火山中假死潜修,积蓄足够力量以便涅槃。
静静的过了几百年,这天沉默了千百年的南明火山突然爆发。冲天而起的岩浆中,一只浑身欲火的红色凤凰冲天而起,火明终于涅槃成功了。待一切平静之后,火明从飞散的火山灰中走出,静立在南明火山口,审视着许久未见得洪荒大地,而被他搁在一边的披风上是两枚丈余直径的蛋,正是火明涅槃后诞下的后代。就见其中的一个蛋发出淡淡的金色,而另一个更是奇怪,被金绿黑红黄五色光芒环绕,还不是发出丝丝火光。
尘埃尚未落尽,朦朦的天际边,凭空走来一位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正是刚才还在吃果子的清一。
“凤族火明见过清一道祖。”
“哎…..火明,自称凤族,显然你还是对凤族灭族存在怨念啊。”
“弟子不敢,只是弟子身为凤族族长,在世一日,凤族便不灭,如今我已有了子嗣,凤族又有了后人。”
“我正是为此而来,凤族合该被灭族,此乃天道大势,任何人不得更改。所以你这二子不可再为凤族,为偿还此因果,我欲收其中一子为徒,你仔细考虑一番吧。”
良久良久,火明自知天道大势难改,自己能存于天道之下已是遁去其一,因此不敢再奢望振兴凤族,向着清一缓缓的点了点头。
见火明同意,清一一挥手卷起那地上的两个凤凰蛋,紫气萦绕,转眼间两个蛋光彩不在。
“我已抹去两个蛋内的凤族因缘,但此二子即使不再是凤族,也将成为冠绝洪荒的异兽。我留一子带回岛上,有缘你们母子自有相见之日,另外一子望你好生管教,不得为祸世间。”
“谨遵道祖法旨。”火明再抬头时面前已空无一人。
天地悠悠,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四百年时光。这天,天一岛上、瀛洲峰顶,就听“嘿”的一声大喝,接着一道五色光华闪过,一个黄脸道人从空中跌落。
“哈哈,师兄你又输了,今天晚上请我和小白吃什么啊。”话音甫落,一个身高一丈左右,身披五彩锦袍手拿一杆长枪的红脸青年凭空出现在空地上。而那黄脸道人,则被刚才一直站在旁边观战的一个白脸大汉扶了起来。
“请你吃七星果吧,这可是我亲自培育的洪荒灵果,一千年才成熟一次,上个月刚刚摘下。”
“七星果?一千年就熟了啊,还不如大师兄的人参果呢!”那红脸青年不屑道。
听到如此回答,黄脸道人和那白脸大汉一脸的黑线。
“哈哈,孔宣,你又欺负你二师兄和小白了啊。”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空地上多了一位青袍道人。
“弟子莫非(孔宣、小白)见过老师(老爷)。”三人正是清一的二弟子莫非、五弟子孔宣和坐骑白牛。
“孔宣,如今你九炼玄功大成,**力量与近身攻击在洪荒之内恐怕仅在你三师兄和四师姐一脉的祖巫之下。而你二师兄却不精通炼体之术,仅以本体麒麟之躯,岂是你的对手。”清一一脸严肃的教训道。
“嘿嘿,其实是师兄让着我,他要是随手布几个阵法,估计我几十年都出不来,还打什么人啊。”
“好了,不说这些了。自明日起,孔宣、小白到我天一宫听道,习练道法。”
次日天明,孔宣还在睡觉,就听见白牛瓮声瓮气的站在院子里喊他,“臭孔雀,起床了,别让老爷等久了。”由于清一门中无太多繁文冗节,因此白牛虽然为坐骑,大家也没把他当做下人使用,久而久之大家之间,包括两个童子也都可以在一起打成一片。
待二人来至天一宫中,就见清一早已端坐在正中的蒲团之上。白牛连忙跪倒,“老爷,我小白可是早就起来了啊。都是这只臭孔雀赖床,要不我们早到了,害的您久等了。”
“笨蛋,老师千百年都是在这里打坐,无所谓等不等的,是不老师?”孔宣打趣道,随后也在清一身前跪倒行礼。
“小白,你来我门中多少年了?”清一反倒是先问起白牛来。
“小子到老爷门中已进千年,不过资质愚钝,才堪堪到太乙金仙境界。”
“来,讲道之前,先赐尔等几样法宝,一是防身护体,另外也是我天一岛一脉的脸面。”
“此乃我用混沌精金所炼金刚镯,赐予小白,但你无需寄炼,此物只是你日后一段机缘。这风火一气棍,为后天至宝,与那金刚镯同宗同源,今日赐你防身,你好生寄炼。”说罢,将一支金刚圈和一根黑色铁棍交给白牛。
“孔宣,你上前来。”
“你本是凤凰一族,由于天道不悯,转身为孔雀。汝背后五色神光虽为五行齐聚,但因生于南明火山之中,又是凤凰后裔,因此更擅长五行之火,今赐你天地五方旗之离地炎光旗护身;另外,为师观你搏斗中擅使长枪,今赐你先天至宝弑神枪,正和你的九炼功法。另外,此宝为先天至宝中唯一的一件单纯的攻击法宝,威力强大,日后使用时当慎之又慎。”
“谢老师赐宝。”说完,孔宣上前接过二宝,爱不释手的把玩。
“你二人就在天一宫中寄炼法宝,百年后我再传尔等道法。”
第三章、两只猴子
两只猴子
日升月落,白云苍狗,天一岛瀛洲峰上,自孔宣和白牛被清一带走后,莫非便在峰顶的空地上继续钻研道法。
这一日,莫非正在演练一困阵,突然心神一动,掐指一算,原来是师傅交代的五百年时光已到。自己该去寻师弟敖明,同去东方林海之地,找那与自己有缘之物。
就见莫非出了天一岛,径直往东海深处走去。莫非虽未去过祖龙宫,但大概位置也听敖明提起过,研习阵法之人对方位必须要有超人的悟性,因此莫非毫不费力的就找到了祖龙宫所在。
其实祖龙宫简单的很,就在东海龙宫的后面,只不过敖明布下阵法,不论是谁不得进入,即使是四海龙王没有召见也不得擅入,至于其他人,即使到了近前,也看不出祖龙宫所在。敖明布下这阵法,虽不如莫非的阵法精妙,但准圣之下,也莫能发现。
莫非却不知此节,虽发现龙宫后的幻阵,但仅以为是敖明为保龙族之宝而设立的藏宝室而已。何况这东海龙宫也仅仅是有个“龙宫”的牌匾而已,世人只因其地处东海而称其为“东海龙宫”,而其他三海也是如此。莫非来到宫门前,见有虾兵把守,也不好侍身份硬闯,只好打稽首说道:“请进去通报你家祖龙,就说莫非来访。”
把门的虾兵根本不知有敖明的存在,像这种灵智才开不久的把门小兽,眼中的天就是他家龙王。不过听是找龙族的,也不敢得罪,向莫非告个罪,连滚带爬的跑进去通报。
不多时,就见龙宫里呼呼拉拉的出来一大票人,为首的正是东海龙王敖乾。就见敖乾上下打量了一番莫非,发觉以自己太乙金仙的修为竟无法看透眼前此人,怕是老祖宗的朋友,也不敢怠慢。上前施了半礼,问道:“莫非道长不知寻我家祖龙大人何事,时下老祖宗正在闭关,不见外客,有事的话告之我即可。”原来这敖乾留了个心眼,眼前这人虽不知深浅,但未必真是老祖宗的朋友,没准也是那个洪荒大圣的后人,索性就施了半礼,打起太极来。
“嗯………..?”莫非虽不经常出入洪荒,但身份何等尊贵,如今这方天地,鸿钧合道而去,第一圣人便为自家老师,其他除鸿钧亲传的六位弟子和本门大师兄外,何人身份能高过他?莫非本欲发作,但又想到与师弟的不知几世后人计较,难免更失了身份。索性忍了忍,稽首道:“我与你家老祖宗相识于龙凤大劫之后,今日算得有一番机缘,欲与你家祖龙一同去寻。”
“哼!哪里来的野道人,还与我家老祖宗相识龙凤大劫之后。这么说你也是我等的祖宗了?”敖乾尚未答话,身后的三太子敖润便忍耐不住大声喝骂到。
这时候,即使莫非脾气再好也按耐不住,一挥手敖润便凭空消失了,而后使了个困阵,将眼前一干人等定住,刚要说话,就见敖明大踏步从龙宫中走出。
“师兄息怒,师兄息怒,小辈们不懂事,还望不要计较。”
你道敖明为何现在才出现,原来自天一岛返回后,敖明在便在东海龙宫后建祖龙宫,并布下阵法,非老师召唤或龙族大事则不出,专心天道。话说这敖明入门时便是太乙金仙修为,经清一一脉入门功法锤炼后,从天一岛离开时已是大罗金仙的道行。尤其擅长九炼玄功,并专一以此悟道,如今**与近身肉搏能力已可与祖巫一较长短。尤其是近百年来,已攀升至大罗金仙顶峰修为,只待机缘一到便可斩尸成就准圣之体。是日,敖明沉浸于定海珠中的奥妙世界,突然心生悸动,从入定中醒来,开始只以为是修行中出现的偏差,便又寄出山河社稷图,想换换头脑,可偏偏无法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敖明不解,掐指一算,原来如此,连忙从宫中跑出,劝下莫非。
“小辈们失礼师兄,本该打杀,但望师兄看在小弟薄面,留给我日后教训吧。请问师兄,可是为那师尊交代的五百年之事所来?”
“正是,我也懒得和小辈们计较,我们还是快走吧,免得误了时辰,错过了机缘。”说罢,一挥手撤了一干人等的禁制,两个人便凭空消失了,只留东海龙族在那里懊恼不提。
师兄弟二人均是法力通天之辈,洪荒虽大,但二人也是转瞬间便来到了那东极林海之地。只见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到处是几十丈高的参天巨树,漫步林中,遮天蔽日,好一片“原始森林”。二人正在另种漫无目的的寻找,突然就听一声唿哨响起,一大群猴子从天而降将二人围住。原来莫非与敖明,既是来寻找机缘,便没有动用法力搜寻,因为清一曾告知诸徒,机缘可与而不可求,并不是你法力高强机缘就多,缘分到了,是你的你不想要也不行。反之,纵使你法力通天,机缘未到也强求不得,不是你的怎么你也得不到。所以,二人也就没有发出神念探寻,只追求一种自然之道寻找自己的机缘。
就见这群猴子将二人围住后,领头的走出一猴,就见此猴浑身雪白,身高丈二,绿叶蔽体,手拿一根松木棍。
“哪里来的野道人,到我林海作甚,是不是给猴爷送吃食来了,哈哈……..”
“小辈无礼。”说罢,敖明一指点出。
只见那猴被敖明击中向后飞出,直撞断了几十棵参天之松,却是无事,逗逗身上的猴毛,又站了起来。众猴大惊,在他们眼中,自家二大王是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强大之人,怎么如此脆弱,只被这不知哪里来的野道人一指,便飞出几十丈之远并无还手之力。而敖明的惊讶并不亚于众猴,在敖明看来,此猴不过刚刚突破真仙,堪堪到了太乙玄仙的境界,自己这一指虽是随意发出,但自己始终修习的的是炼体功法,走的是力量路线,加之大罗金仙顶峰的修为,这猴子绝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但事实偏偏就在眼前,也不由得他不承认,掐指算算此猴的来历,却发现天机隐晦,唯一一点线索却是连在自己身上。
一干人猴正在诧异,就见远处又蹦蹦跳跳来了一只大猴,却是一只大脑袋的灰色猿猴。待那猴子来到近前,却是不理敖明,径直向莫非拜了下去,口中说道:“弟子拜见仙师,望仙师收录。”
莫非大讶,为何这猴知道自己与其有缘,正在掐算,就见那灰猴向后一声唿哨,将白猴叫到身前,指着敖明道:“二弟,快来拜见你老师。”再看那白猴,本来被敖明一指打得七荤八素,此时却见自己大哥让自己拜那打人野道士,还说是自己老师,一时间一头雾水。不过白猴深知,数百年来自己与这灰猴同甘共苦,灰猴万事皆通、皆明,所以也不问为什么,来到敖明身前,倒头拜倒:“弟子叩见老师,请恕弟子刚才不敬之罪。”他倒直接,也不问敖明同不同意,直接叫上老师了。
敖明被这两猴的动作气乐了,他本是豪爽之人,既知这猴便为自己的机缘,索性也不做作,上前扶起白猴,问道:“就收了你了,你可有名姓。”
“弟子乃天生地养,不曾有名姓。”
“哦….”
“师弟且慢。”敖明刚要给猴子起个名字,却被莫非拦了下来。
“此二猴为老师赐我等机缘,且这两个小家伙的来历我等也算不清楚,不如先带回天一岛,请老师示下。”
“也是啊。”敖明挠挠大脑袋,回答道。
说话间,莫非也让灰猴站了起来,只见那灰猴对着身后众猴道:“我与你家二大王的机缘已到,今日随恩师回道场修行,你等好生照看林海,艺成之日,我与二弟自当回来,也赐你等一番机缘。”
话说莫非、敖明二人带着两只猴子回到天一宫请示清一。
来到殿上莫非等四人与老师(师祖)见礼后,清一问座下莫非、敖明二人:“尔等可知此二猴来历?”
莫非答道:“弟子也曾掐算,却发现天机隐晦,不得要领。”清一再看敖明,修为本就不及莫非,加上又专攻炼体之术,见老师问询自己,连忙晃了晃大脑袋。
清一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此二猴却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敢问老师,此二猴为四猴中哪两种?”莫非问到。
“莫非之徒为赤尻马猴,此子能辩世间之事,可读过去未来,因此尔等初次见面,这赤尻马猴便知是自己的机缘,也正是为此,莫非可传其阵法一道;敖明之徒为通臂猿猴,天生神力,不下于小白,故敖明一指此子能以力化解,敖明专攻炼体之术,衣钵也正该此猴所得。”
“敢问老师,其他两猴何在?”莫非继续问到。
“虽未四猴混世,但却非四猴一同现世,另外两猴尚在天地之间孕育,届时自有你等机缘。”
莫非大悟,接下来便又道:“老师,此二猴为天生地养,未曾有名,因其为我门中首徒,弟( 清一 http://www.xlawen.org/kan/3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