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杨过传 > 杨过传 第 44 部分阅读

第 44 部分阅读

    是从不在外人面前露头的吕轻候吕小姐也立在了宁可卿身边。玉人交相映,不要说,段兴明和大小武都侍立一旁。杨过特别看了吕轻候一眼,再给郭靖施礼,问道:“郭伯母要生了么?”郭靖急道:“按说十月怀胎,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大夫说蓉儿动了胎气,很可能早产。蓉儿适才腹痛的厉害,说不定便要生了。”他面色怪异的看了看杨过,沉吟片刻,道:“你……你过会儿和我到屋中谈谈。”杨过面色不变。

    众人等候了许久,才见接生婆走了出来,手中空空如野。众人看她脸上颜色如常,还是忍不住问询。接生婆道:“好了,夫人只是动了胎气,理顺了气息之后,现在已经无恙了。只要没有大动,只怕孩子还得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出来。”众人都出了口气。郭靖进去看了看黄蓉的情况,然后招了杨过进去。旁人大多有几分明白,紧张的继续盯着那间屋子。

    第八十章 城头

    众人不敢贴近房门偷听。段兴明之流一个个竖起了耳朵,只隐隐听得里面轻微的争吵之声,夹着黄蓉虚弱的劝解声。忽听里面风声响动,小龙女紧张之下,立即拔出了淑女剑,想要冲进去。此时黄蓉早将淑女剑还给了小龙女,杨过的君子剑也在她身上。她还未动作,房门大开,杨过面色铁青的冲了出来。横冲直闯的走了。

    小龙女随着来到大街上,道:“过儿,怎么了?”杨过深深吸气,半响道:“没什么。不过是郭伯伯不同意我们的婚事。我告诉他这件事不需要他操心,结果把他气糊涂了。”小龙女不知道如何言语。两人在街上闲溜,杨过不时的在小摊小贩处买一些零食珠翠甚么的小玩意儿送给小龙女,她也只是微笑接受而已。期间黄蓉强撑病体,差了几拨丐帮弟子,劝解杨过,要他回郭府细谈,杨过只是置之不理。

    到得中午时分,杨过拉着小龙女来到街边悦来酒楼之上,只见酒楼中熟悉的面孔当真不少,至少七八个是参加了昨夜在郭府夜宴之人。他们身边颇有不少小一辈年轻弟子,乍见到小龙女绝世姿容,多有目瞪口呆者。杨过心中不喜,拣了个干净的座头,命小二上菜,更要了一整坛烈酒,抱着狂饮。眼看一坛酒告罄,他正举着酒坛控着酒底,忽然见街头走过来一个皂衣道姑,竟然是李莫愁。经年不见,她功力似乎长进了不少,面孔莹玉,脚步沉稳。杨过啧啧称奇。正好小龙女也见到了李莫愁,道:“是师姐。”杨过笑道:“故人相见,怎能不打招呼?龙儿你稍候!”说完从撑开的木窗中跳了下去,半空中两次转折,横空跨了五六丈,正停在了李莫愁身边,叫道:“一别经年,仙子姐姐风华更茂啊,怎的有暇来到这襄阳城?莫不是想替郭靖郭大侠守城?”

    李莫愁见到杨过,不由一惊,后退一步,拔出身后的拂尘,警界道:“臭小子,挡住我去路,所为何事?”杨过也是一愣。他只道李莫愁恨自己极深,只怕立即就要刀剑想向,哪知道听她的语气,却似乎不想多事。杨过后撤一步,细细打量,半响之后道:“师伯这次不见,似乎和以往大有不同?”李莫愁叱道:“不要你管。”拂尘空击,劲风霍霍,然后扬长而去。杨过疑惑的回到酒楼之上,朝小龙女道:“龙儿,李莫愁怎地转了性格么?我这次见她,觉得她消了不少昔日的煞气。”小龙女更是无语。

    忽见街上众人奔走相告:“蒙古鞑子又攻城了,蒙古鞑子又攻城了!”顿时街上乱成一团。接着几个丐帮弟子跑到了酒楼之上,四下打量,喜道:“诸位英雄,蒙古军再次攻城。此次攻城规模极大,小的奉了郭大侠之命,请求诸位英雄到襄阳城头助拳。”赵志敬站起来道:“襄阳守城,事关天下兴亡。我等自然义不容辞!”少林寺无色禅师等人不在,他乃是全真派代表,自然有资格代表众人说话。众人轰然应是,跟着赵志敬下楼而去。赵志敬临走前看了一眼稳稳而坐的杨龙二人,满眼不屑之色。杨过缓缓将最后一滴酒喝完,道:“龙儿,我们回郭府!”

    两人回到郭府,郭靖早就上了襄阳城头,黄蓉身体虚弱,只有留在府中。只见一应小辈都还留在此地,杨过和黄蓉相见,相对无言。杨过道:“郭伯母安心静养,我到城头上看看,便将龙儿暂时交托给郭伯母照顾了!”黄蓉自然知道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安危,怕金轮法王等人潜入,于她不利,故而让小龙女坐镇府中。她此时尚不知小龙女双手互博加玉女素心剑法的威力,但极是如此,小龙女一身业艺,也不在她之下,她自然放心的很。

    杨过拖着段兴明,上了襄阳城头。后备的军士们擦拭着刀枪,各个目光血红,盯着前线。他们多半见过他昨日将郭靖救回,见杨过路过,恭敬的向他问候。杨过对昨夜夜宴的群雄固然高傲,但对上这么一群舍生忘死的勇士,却丝毫没有自矜之色。

    此时杀声震天,几十个小队的蒙古先锋兵队排的稀稀疏疏,直扑襄阳城头。他们乃是敢死队,抱定了必死的心,只为消耗守军弓箭。郭靖见蒙古大军相隔甚远,不担心他们一拥而上,便挥手止住了宋军放箭,任由这群蒙古勇士冲到城下,搭起云梯扶着便上。守军扑上去斩断云梯,推滚石,浇热油,一时之间哀嚎遍野。虽然损失惨重,但郭靖将大多数宋军都留在了关后,守军力量薄弱,不多时便被蒙古军攻上了城头,开始短兵相接。郭靖一声令下,各豪侠纷纷扑往各处。

    段兴明对着近在咫尺的杀伐战场,双腿鼓颤不已,面色苍白。杨过道:“你来了襄阳时间不短了,怎的还是这般胆小?”段兴明瞪他一眼,道:“我可是文明人,不似你们这些人,杀人夺命,就向吃饭喝酒般轻巧。”杨过叹道:“时势所迫,如之奈何。”伸手一推,段兴明踉踉跄跄的到了城头边上,正好挨着墙头站稳。杨过那一把如果力道稍大,段兴明就免不了一头栽下城头了。等他手忙脚乱的站稳,正要向杨过开口大骂,忽然一根狼牙棒当头往他砸来,却是一个蒙古百夫长见段兴明是个衣着华贵的小白脸,甫一登上城墙,便想找他开刀。

    段兴明见那满是倒刺的狼牙棒恶狠狠的朝自己天灵盖砸来,眼见蒙古百夫长满脸横肉之间嗜血的眼光,吓的浑身冰凉。忽听杨过大叫道:“推窗望月!”段兴明不假思索,双掌横推,九阳真气狂吐。他大惊之下超常发挥,这双掌的力道连此时的杨过都暗自心惊。那百夫长掌风及体,已经死的透了,二百来斤的尸体豁的凌空倒飞数丈,结结实实的砸在城头墙堡之上。城上城下一起呼喊,都是一顿。杨过大笑。在尸体飞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已经顺手将尸体手上那四五十斤的狼牙棒拿在了手上,此时跃到段兴明身边,顺手扫飞两个袭来的蒙古刀斧手,将狼牙棒递在段兴明手上,道:“我去杀敌了,你若是再发呆,可没人救你!”说完晃身而去。

    又几个杀的眼红的蒙古兵围来。段兴明不敢愣神,像对方一般嗷嗷大叫,将狼牙棒挥舞的有如风车,凡是靠近他的鞑子兵一个个被他的狼牙棒扫的支离破碎。渐渐的他满眼只见鲜血与内脏齐飞,杀的忘乎所以,忽然手上一轻,却是狼牙棒那包着铁皮的手柄被他生生砸断了,棒身连着一截蒙古兵的断尸一起飞到了城下。

    段兴明一愣,只见无论是蒙古兵还是宋兵,都远离他三尺的范围。甚至那些纵跃如飞的大侠,看他的眼光都满是惊骇之色。他们大多姿态闲适,杀人于无形之间,哪象段兴明,满身都是混着鲜血的碎肉,整个人有如阿修罗地狱血池中浸泡过一般。众人都想:大理虽是偏远,却不可小视。不说朱子柳等人武功卓绝,便是这个年轻的小王爷,杀起人来,也比旁人狠上十分。

    段兴明呜咽一声,随手抢过一柄大砍刀,朝蒙古兵多的地方奔去。砍刀砍起人来大多是一刀两段,虽然也极是血腥,但比起狼牙棒那般将人撕的支离破碎,却文明的多了。段兴明心中哀嚎,强忍着呕吐的冲动和身上的虚弱,一个劲的诅咒把他推上战场,也诅咒他塞给自己的狼牙棒。杨过在远方杀敌,玄铁重剑在他手上轻若片纸,每一出剑,定然点碎一个蒙古兵的咽喉,他一边注意着段兴明的状况,满眼好笑的看着他血污之下的俊脸上的幽怨。

    眼看这一拨两千余人就要被城头众人屠杀殆尽,忽听远远的蒙古军大营吹奏起了兽角,郭靖面色大变,叫道:“蒙古人又要进攻了!”只见两个蒙古万人对驱赶着数以万计的大宋百姓往襄阳而来,同时轰隆隆火炮声齐鸣,炮石落在襄阳城上下,顿时宋军,先锋蒙古兵,还有城下哭号着涌来的大宋百姓都是死伤惨重。城头上只剩下几百人的蒙古先锋队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起来,完全不顾生死,缠着大宋守军。郭靖焦虑之下,就要出手,一人按住他肩膀,叫道:“你不能运气,忘记了么?”却是杨过。郭靖虽然对杨过怒气未消,但此时显然不是处理私事的时候,道:“我不运功,只靠力气,也能杀人。”

    忽听吕文德大叫道:“放箭,放箭!”却是襄阳守备吕文德眼见城下不分蒙古兵和宋人一起涌来,其势如涛,耳听得震天作响的杀喊声和火炮声,早已心寒胆颤,将后背射手尽数调到了城头上,就要不分敌我放箭。郭靖大叫道:“城下多是我汉人百姓,怎能放箭?”

    第八十一章 冲阵

    吕文德道:“总不能为了这群百姓赔上我们襄阳城不是?”他对郭靖极是敬畏,看郭靖面色不善,连忙接着道:“上次那位宁可成宁将军在,他能带着城中的骑兵冲散蒙古后军,掩护百姓上城。这次不比上次。宁将军远离,城中将军们各有司职,实在找不出带军之人啊。何况……”他看看铺天盖地,踉跄而来的百姓们,有看看百姓身后铺天盖地,狰狞嗜血的蒙古兵,道:“……这次百姓太多,后面的蒙古人也太多了,城中骑兵却已经只有七百……”话未说完,郭靖扯来披挂道:“大帅守城,我与王坚将军带领骑兵出城冲杀。”话未说完,杨过道:“郭伯伯若是新任,还是小侄我去吧!”不待郭靖答话,已经接过郭靖的披挂,拉了吕文德,踏步下城,又回头道:“小红马也借了一用。”

    吕文德道:“杨英雄,你拉着我作甚?”杨过笑道:“没有吕大帅口令,七百铁骑怎肯听我号令?”接着附耳于他道:“君子不处险地。城头危险,大帅正好避开。”吕文德连忙点头。

    城头战事接近尾声,剩余的几百蒙古兵被数十位江湖义士加城头守军斩杀殆尽。城下百姓拖拉滚爬,相扶而来,走得慢的,就被身后滚滚而来的蒙古方队绞肉般淹没。

    忽然襄阳城门大开,马蹄声轰隆,逃到了襄阳城门口的那些百姓慌忙让开。只见七百襄阳铁骑奔涌而出,一个个杀意昂扬。当前一人一身精铁披挂,左手一柄黑黝黝的长剑,右手托着一块半人高,半尺厚的重木大盾,正是杨过。他座下小红马浑身血红,高大神俊。众百姓大叫道:“郭大侠救命,郭大侠救命!”他们看到杨过一身郭靖的披挂打扮,自然将他误认为郭靖。

    杨过调匀呼吸,随着小红马起伏,虽然一身兵甲披挂总重接近二百斤,却仿似无物一般。小红马耳听得战鼓轰鸣,杀声震天,丝毫没有怯懦之意,身上肌肉崩的更紧,虽然奔跑速度不变,稳固如常,但杨过却明显感到它滔滔战意。这般战马,正是上阵杀敌的绝佳利器。杨过眼看前面如此场面,恨不能立即将眼前十万蒙古兵尽数斩首,只觉得豪气冲塞,激动的双手微颤,气沉丹田,叫道:“众军听令,随我直冲敌阵,掩护百姓进城。”

    他这一声喝,虽在战声轰隆的战场上,也远传里许,身后七百健儿轰然应诺。蒙古驱赶百姓而来的先锋共有三个万人队。换成大宋别处的兵士,别说七白对三万,便是七万对三万,只怕也心中惶惶。偏偏襄阳将士习惯以少敌多,心性坚韧无比,现在有杨过带头,虽然对他并不如何信任,但眼见百姓们哀嚎倒地,一批批死在蒙古方阵之中,个个红了双眼,血液沸腾,只觉得要是能痛痛快快冲入敌阵中厮杀一场,虽死无憾。

    纷乱的百姓心中大定,加速往大开的城门涌去,在这七百铁骑之前,却分开一条宽敞的道路。蒙古军虽在行进之中,但却有神射手张弓搭箭,朝杨过射来。杨过擎起巨木盾,只听“咄咄”响鸣,片刻之间盾上插满了箭枝。他右手玄铁剑挥动,将袭向小红马和自己双腿的铁箭尽数接住。他首当其冲,挡住了泰半的箭枝,身后骑士个个身披重剑,且郭靖效仿蒙古游骑兵,给每个骑兵臂上装了小园盾,用来格挡,虽有受伤的,却一个都没有损失。倒是队伍边上的百姓多有哀嚎倒地者。

    杨过知道此时不是心软的时候,对两旁被射杀的百姓不闻不问,大吼道:“全军加速,直扑敌阵!”小红马一窜,跃开两丈。他一马当先,将稀疏的百姓尽数赶开,蒙古射手只来得及一波齐射,杨过已经领着七百铁骑狠狠的扑到了蒙古方阵之前。首当其冲的蒙古军小队面临气势汹汹的襄阳骑兵,却丝毫不乱,耳听百夫长号令,半跪在地,将手中厚重的盾牌放下,同时支起枪林,正对骑兵。两军相对,任何技巧都是玩笑,凭借的就是力量和斗志。

    杨过一人一马快如闪电,狂奔而来,其势何止千钧?他居高临下,大喝声中将厚重的惊人的巨木盾砸向蒙古方阵,顿时将前排数十人砸的吐血倒地。毫无破绽的枪阵被砸出了一片平地。小红马嘶鸣者窜了进去,一路上撞飞了无数勇悍的蒙古军,将千人方阵整个从中拉开。敌阵大乱。杨过玄铁剑挥动,似缓实急,将蒙古军的盔甲,铁枪,长刀摧腐拉朽般砍开。片刻之间,杀人数十。身后的襄阳骑兵跟着如杨过般冲杀。枪林被杨过所破之后,骑兵挟无尽的威势冲击步兵方阵,有如砍瓜切菜,连踏加撞,片刻之间死在七百匹战马之下的蒙古兵已经不下二三百。马上的骑士更是个个英勇,刀枪挥动,收割敌人性命。数息之后,这个看似坚不可破的千人队已经损失过半。蒙古统帅见了,连忙下令一对骑兵压上,相和冲穿了方阵的襄阳铁骑硬碰硬。没有时间继续拼杀,杨过跳下小红马,拿回巨木盾,随手将扑来的蒙古千夫长一剑劈成两段,上马喝道:“右转,继续冲阵!”

    两军拼斗,杀声震天,刀剑相加,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再无回转的余地。无分敌我,个个杀的眼红气喘,领军之将想要令行禁止,谈何容易?偏偏杨过内力深厚,每个字都清楚的传达到了七百铁骑耳中。众人看到他当先冲阵的悍勇,都是惊骇心服,听得号令,连忙转向,跟着杨过转向冲杀。

    此时右方蒙古兵驱赶宋人,阵形松散,七百铁骑从侧面冲击,左右急突,顿时将敌阵搅扰的纷乱了起来。杨过统领骑兵,向来冲在敌阵最厚重的方位。无边的鲜血喷涌,一次次重如山岳的冲杀,玄铁重剑从来一剑毕命,收割性命无数,没有停过片刻,饶是杨过坚韧绝伦,对着如山如海的敌人,也不由感到些许疲倦。

    他双手杀的麻木,心思却沉静了下来,滔天的杀喊声再仿佛不闻于耳,居高临下之下,战场上的实力分布,尽数收在眼中。一进一退,脑海中空明无比。他早已经将七百铁骑分成了七对,此时口中号令不停,七百铁骑以他为首,在这战场之上便有如一个高手出招一般,全身上下,皆可伤敌。七队看似一体,却进进退退,不停的避实就虚。杨过不时的指挥骑兵蓄势冲杀,来去如风。

    从襄阳城头上往下俯视,七百铁骑一开始便在长堤般的蒙古军阵之中拉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接着七百铁骑转向横扫,片刻之间将蒙古军伤口扩大。每每蒙古大军围来,杨过便带人避开,然后如利刃一般,从薄弱处撕开。七百人如使臂指,在战场之中纵横捭阖。追杀杨过等人的一千蒙古重骑兵被杨过有意无意的甩开了无数次。

    杨过调度冲杀,从来以自己为锋尖。七百人队伍向前,他一人就承受了一小半攻击。这般的压力,比起他在山洪中练剑,重了何止十倍?这般行军,天下间也只有他一人能够。他如有神助,领着骑兵一次次冲阵,仅仅七百人的队伍,渐渐的将三万蒙古步兵斩杀了两千有余,其余诸人尽数拖在了原地,凶悍到了无以复加。这哪里是两军对垒,简直是高手出招。郭靖目瞪口呆,道:“我只道过儿武功高强,悍不惧死,但却不想他却是天生的骑兵统帅。领军冲杀,我远远不及啊。”城头众人个个热血沸腾,拼命嘶喊助威,简直要压住了城下蒙古人的呐喊声一般。

    眼见百姓大多退入了城中,城头的守军支开弓箭,避开七百骑开始射杀城下蒙步兵。蒙古军越压越重,团团围来。纵然杨过千般手段,想要继续拖住蒙古军,掩护百姓入城,回转的余地却越来越小。段兴明双眼血红,忽然跪倒郭靖脚下道:“郭将军,请让小子下去掩护杨师叔回城。”

    蒙古帐中,忽必烈等人相顾骇然。忽必烈道:“我蒙古骑兵将军向来是以强凌弱,以众压寡,却没有一人能有此人的指挥手段。若想打败这七百骑士,须得我至少两千蒙古铁骑才行。这人当真是个英雄。他如此英勇,手下无有一合之将。郭靖就在城头,他又是那洪七公么?”

    金轮法王叹道:“他是昨日救走郭靖的杨过。这半个时辰之间,他杀了四百三十二人,斩断长枪二百柄,大刀一百三十把,砍破盔甲无数……他不累么?”

    蒙古军死在杨过手下无数,忽必烈却毫无异色,哈哈笑道:“如此勇士,又有如此谋略,真是不世将才。先前法王说他是英雄,却是我小看了他。”

    金轮法王对他胸怀极是赞叹,笑道:“前次断崖之上,王子没有下令杀他,现在可是后悔了?”

    忽必烈道:“如此英雄,我要杀他,也自然是在战场之上。”他肃容举手,顿时整个蒙古大军开拔,直扑襄阳。

    第八十二章 夺门

    骑兵队副将赵悲秋拼死打马,扑到杨过身边,叫道:“将军,百姓大多已经撤回了襄阳城,我们是不是也该撤退了?”此时的杨过浑身上下只有一种颜色,就是血液的鲜红,连他的一张脸都已经看不清轮廓了,只有一双眼眸精亮如故。在他身边一丈,向来没有活口,无论敌我,都不敢靠近。

    听得副将的称呼,他心中一阵恍惚,似乎他驰骋疆场已经多年了一般,简直忘记了自己本是江湖中人。他回头看了一眼襄阳城,城门仍旧大开,百姓已经撤进去了大半,场上只有一些老人,妇孺,残疾之人,还有许多拥挤踩踏之下受伤倒地的平民,无力的对着似乎近在咫尺的襄阳城门,等着蒙古大军的屠戮。

    杨过大叫道:“回城!”。众骑纷纷调转马头往襄阳而去。杨过持盾持剑,在队尾断后。两边的蒙古军迅速合围,想将杨过等人包拢绞杀,奈何挡不住骑兵迅捷。勉强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枪阵,更被铁骑摧腐拉朽一般轻易的击破。

    两边无力逃命的百姓不再避开骑兵马蹄,哭喊着扑向他们脚下求救。众骑驾下骏马虽然个个踏破敌首无数,但叫他们从百姓身上踏开一条血路,非但自己于心不忍,而且按照襄阳军规,军士不得向百姓举刀。事后也是死罪。片刻之间,蒙古三万大军无法阻拦的住的七百铁骑,却被千许伤残百姓困扰在了原地。身后弓弦响动,黑压压的铁箭飞蝗般压来,顿时骑兵们纷纷落马。

    杨过睚眦俱裂,举着巨盾四处奔跑,在最危险处格挡箭群,下令道:“众军听令,不管百姓死活,直扑襄阳!”骑兵闻言,个个一震,不再犹豫,打马直扑襄阳城门,一路山将挡道之人,无论是蒙古兵还是大宋百姓,尽数踏成了肉酱。

    他们还没有回到城内,只见几十个轻装打扮的汉子奔涌出城,往杨过处而来,当先的正是段兴明。他双手握着一柄精钢长棍,看起来不下一二百斤,双眼血红。

    此时一直追击杨过等人的蒙古千人骑兵已经追上了杨过,正和杨过以及断后的几十襄阳铁骑交手。一骑马往段兴明处而来,马上的骑士嗬嗬大吼,就要用矛将小段桶死。段兴明粗重的长棍横向一扫,抢在前头拍击在了那骏马胸口,巨大的压力喷涌而出,连人带马,上千斤巨物草革般倒飞而去,将周围同伴又砸死了两个。他有若疯狂,铁棍飞舞之下,蒙古人沾着就死,碰着就伤。其余众高手也纵跃杀人。虽然及不上段兴明的威势,但个个身手灵活,出招狠毒。数息之间,打开了一个缺口。

    杨过眼见城门在望,却陷入重围,虽然自信能突围而出,但一起断后的几十弟兄免不了战死,正在愤怒。陡然得了小段等人臂助,精神一震。他大声下令,让断后的几十人立即回转襄阳。众人得令,拍马赶回,杨过等高手边战边退,抵挡蒙古铁骑追击。

    等到这十几人也撤回了襄阳,杨过对比他还要靠后的段兴明大叫道:“小段,赶快回城!”段兴明如若不闻,正好两个蒙古将军乘着小段力道用虚,向他发起冲锋,段兴明后撤两步,铁棍在地上一撑,正将一骑连人带马,撑飞到了天上。他空了双手,挫步矮身,朝着另外一骑双掌力推,正是一招“推窗望月”。

    在马下以一双肉掌抵挡狂奔而来的骑士,几乎是毫无活路可言。在众人屏息凝视之下,出乎几乎所有人意料,两边相交,轰然大响,段兴明平平倒退三尺,双脚几乎陷入了地下,那骏马却横向而倒,重重的栽在了地上。

    襄阳城头之上呼声满天,蒙古人个个惊骇。段兴明仍旧是错步出掌的姿势,久久没有动弹。蒙古人虽惧,但仍旧呼啸而来,片刻之间就要将他围住。忽然血红的一骑狂奔而来,杨过抛却了重盾,玄铁剑劈砍削刺,连杀数人,闯入了圈中,将看似威风凛凛,其实已经贼去楼空的段兴明扯到了马背,便往襄阳奔去。

    已经到了襄阳城门口,忽听一声尖锐的呼啸,同时劲风袭体,从身后狂暴而来,似乎能够撕毁一切。听破空声,应该是箭矢投枪之类的事物。但甚么东西能有这般的力道?杨过左手拉着段兴明,两人一起向一侧倒去,同时玄铁剑全力携挥。两股巨力相交,玄铁剑差点脱手而出。小红马载着两人,斜斜往一边窜出了足足数丈,差点一脑袋撞在了城墙之上,才险险停住。换成别的马匹,被这巨力一击,只怕早已经断骨折,倒地不起。

    那被杨过玄铁剑击中的物体没有被打落,只是稍稍偏移了方向,贯穿了段兴明左臂肥肉处,咄的钉在了城墙坚石之上,没入三分。杨过丑眼看去,却是一枚通体纯钢,长不下一丈,重不下十斤的铁箭。这等铁箭,自然不可能是人力能发出的。肯定是某种车弩发出,用于狙击战将所用。他没有时间骇异,忙控着小红马斜斜奔回城门口。此时城门已经关了大半,蒙古铁骑早已赶到了门下,正和守军大战。

    杨过杀开一条血路,闯回城中,纵跃下马。他感到段兴明已经恢复了不少力气,道:“小段,和我关上城门!”两人一左一右,各运神功,协助城门兵士将厚重的城门缓缓关上,挤飞了妄图拼命夺门的蒙古人马无数。随着杨过闯入的几十蒙古骑兵还没来得及向杨过等人动手,已被守在一旁的江湖豪杰联手绞杀。

    轰然一声,城门彻底关牢,合上榫头,抵上巨木之后,门洞里众人才筋疲力尽的停手。同时隐隐听得门外杀喊声响彻天际,楼上楼下矢石破空之声不绝于耳。蒙古总攻此时才来到了城下,大战终于爆发。

    冲杀了半日的骑兵们牵着马,围在杨过身边。七百壮士出城,此时回来的,已经不满三百。活着的人也几乎全部重伤,便是杨过,身上都还插着几根羽箭。他们身上厚重的铁甲早已残破不堪,手上的刀枪更是缺口累累。杨过看的惨然,嘿声道:“杨过先前大言不惭,说要将弟兄们带回大半,却不想伤亡如此惨重。兄弟们的性命,算在杨某身上罢!”

    众骑兵跪倒,轰然道:“杨将军不需自责。能与将军并肩一战,我等虽死无撼。请将军上马!”杨过哈哈而笑,跳到脚步打飘的小红马马背之上,将一边的段兴明拉到自己马背上,喝道:“上马回营。”一行人歪歪斜斜的拍着队伍,径往骑兵营地而去。

    大街两旁满是后备军士和逃回的百姓,看着浑身浴血的杨过等人走了过来,无数人跪伏叩拜,欢呼声震天。段兴明在杨过身后浑身颤抖,肉眼可见。他双手紧紧搂着杨过腰部,勒的他盔甲吱吱乱响。

    杨过缓缓吸气,随手将身上没入泰半的羽箭一一拔出扔掉。这种狼牙箭遍生倒刺,旁人中箭之后,须得军医用火炙消毒,再以银刀割开伤口,才能取出箭头。杨过随手拔箭,仿佛不知疼痛一般,奇怪的是那些倒刺却根本没能扯掉杨过身上血肉。他身后的骑兵跟在后面,看的清楚,各个惊若天人,连带着自己身上的重伤,似乎也可有可无了。

    回到骑兵营地,众军士虽然个个毅力惊人,也不由倒了一地。其中三人甚至立即重伤身亡。杨过被段兴明搂的胸闷气短,用力一根根撇开小段的十指,带着他下马。立即有军医上前来要给杨过包扎伤口,杨过摇手将他们挥退,把双眼无神的段兴明带到空屋之中,左右开弓,十几个耳光下来,小段俊俏的双颊高高肿了起来。

    段兴明摇摇晃晃的找了半天的大地,终于抱着一处木桩狠狠的呕吐了起来。等杨过喝了两壶茶,包扎好了伤口,又换了身衣服,段兴明还在呕吐,一边泪水横流。

    杨过笑道:“吐了就好。你也不是第一次杀人了,怎地还是这般?”段兴明哽咽道:“妈的,今天老子杀了多少人啊……妈的,支离破碎的……妈的,宁可成那个混蛋,给我打造的这根一百五十斤的刚棍,今日到底是开张了……妈的,我也是杀人魔王了……妈的,都怪你……”他看了一眼杨过,生生忍住了,没敢再骂。

    杨过呵呵大笑起来,拍了拍他肩膀。他手上浓重的血腥味飘到段兴明鼻翼,小段又大吐特吐起来。杨过道:“你宁师早就说过,你虽然武功不行,但在战场杀敌,却能叫三军丧胆。过了今日,天下谁人不知你段小王子的悍勇之名?我还要上城楼上杀敌,你随我去不?”

    段兴明拼命摇头。杨过将玄铁剑收回腰迹,踏步出门。段兴明目送他出门,看看自己双手,又看看墙角那沉重的刚棍,面容抽搐,呜呜哽咽,继而大哭起来。

    第八十三——八十九章

    七百铁骑损失过半,但是营中众人殊无悲色,兴高采烈的高声言笑,与围涌而来的军士吹牛聊侃。逝者长已矣!诸军士随同郭靖守城多年,早就见惯了死亡。他们关心的只是杀了多少蒙古鞑子而已。今日随同杨过冲阵,斩杀敌首不下两千,生生拖住蒙古三万大军长达半个时辰,救了百姓三四千人,实在是和蒙古交战以来鲜有的胜利。相较而言,几百人的死亡,已经是无足重轻之事了。

    一个断了手臂的大汉仰首干了一碗烈酒,想在纷乱的人言中插入话头,可惜总是被人盖过,便拍着桌子大叫道:‘我说弟兄们,以往我们骑兵营总是被人轻视,说是襄阳城高沟深,只要守城就好,用不上我们骑兵出城冲杀--今日杨大侠带着兄弟们狠狠的杀了他娘的一回,以后谁要是敢数我们襄阳骑兵营是摆设,老子非捏死他不可。‘

    旁人哄笑回应。一人扯来一个小子,道:‘小三,你们大刀营,可能如我们骑兵营这般痛快?杀人如割草一般?‘那小子傻笑道:‘需得诸位哥哥知道,实在是前次我想从张哥这里借马骑骑,只是张哥不肯,所以我才会说那什么骑兵无用的混帐话。其实我老早就对诸位哥哥马上的英姿羡慕的一塌糊涂了。今儿我就去报名,填死去的各位哥哥的空缺。‘

    众人一阵哄笑,有人为死者默哀,更多人在尽情的喝酒。军中医官到处劝诫,要众人以伤势为重,不可饮酒,众人哪里肯听?一人道:‘其实杨大侠这次之前,宁大侠曾带着我们兄弟几次出城探听蒙古人虚实,我们骑兵营已经开始扬眉吐气了。‘另一人道:‘那算什么?记得那次宁大侠带我们劫烧了蒙古人那批粮草的事情了么?虽然没有这次痛快,但是对蒙古人的打击却丝毫不弱了。‘前一人笑道:‘这等事情,我们便是死了也忘不了。宁大侠带了一半的弟兄去下游江汉一带探听蒙古大军动向,这么久没有消息,希望他安然无恙才好。‘又一人笑道:‘你便是死了十次,宁大侠也会安然无恙。他老人家何等武功?乃是如郭大侠,杨大侠一般的身手。‘

    一人道:‘你们说,到底郭大侠,杨大侠和宁大侠,他们谁的武功最高?‘一人晒然道:‘那还用说?自然是杨大侠。今日冲阵你们难道没有看到么?杨大侠一马当先,怕没杀了个千儿八百人?我跟在后面,都给吓坏了。‘另有人反驳,道:‘难道郭大侠就比杨大侠低了?听说杨大侠是郭大侠侄儿,武功也是郭大侠教的呢!‘立即有人道:‘胡说。郭大侠的徒弟,哪有杨大侠的身手?杨大侠的师父,却是个神秘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么?‘众人听他数的神秘,纷纷凑过来倾听,那人道:‘是个穿着白衣服的美貌少女。‘

    众人大哗,纷纷打听。于是各种关于小龙女的谣传纷至沓来,比较被采信的是她乃是天上的仙女,已经几千岁了,乃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杨过是她教了,用来拯救襄阳百姓的。又有人为宁可成抱不平,说他其实才是天下第一,众人争的激烈,还有见多识广的,扯出了中原五绝,用来品评天下英雄。

    终于有一人道:‘其实我认为,那位大理的小王子,怕是最厉害的人。‘他这句话顿时犯了众怒,他连忙解释道:‘刚才我和大刀小李一起抬的段小王子的那根刚棍--乖乖,足足一百五十多斤重呢。你们没看到他最后那一下么?一个人,****了两匹马,两个蒙古百夫长!‘众人将信将疑,却将段兴明也加入了讨论范围之内。那人接着道:‘段小王子此时还在营内休息呢,我们过去,还能看到他。‘

    这下不管认为谁是天下第一的,都激动了起来,一人叫道:‘我们去请段王子喝酒!‘众人一蜂窝跟着冲了过去。一群人抢入段兴明休息的营帐,盯着帐中抱着一个水盆狂吐不止的段兴明,都是哑然。

    小段无力的抬头,看了看众人,道:‘我肠胃不舒服,吐啊吐啊的就行了。‘众人慌忙道:‘您请,您请。‘小段再吐了片刻,委实腹中无货了,抬头道:‘诸位慢慢聊,我回去休息下。‘一条道路立即给让了开,众人道:‘您请,您请。‘

    目送小段离开了,安静良久,一人大叫道:‘段王子的刚棍--我的娘,真的有一百五十斤!‘

    段兴明掩面逃出军营不到半里,忽见小舟儿随着郭府一个下人飞一般的赶来,一眼看到段兴明,小舟儿大叫道:‘段师兄,恶女人掳走了师姐,师娘追过去了,我们赶快通知师父,去救师姐和师娘。‘

    段兴明大惊,来不及询问详情,拉着小舟儿径直往襄阳城头而去。虽然他早吐的一塌糊涂,幸好内力深厚,腿上虽然打飘,但速度还是很快。城头上战事激励无比,小舟儿对这漫天的鲜血残肢,还有那滔天的杀喊声,脸色变的苍白,浑身发抖了起来。

    段兴明大感得意。他觉得现在他已经可以无视这些残酷场景了,强笑道:‘第一次看到这般的场景,我比你更不济呢,等你向师兄一般年纪,杀过人了,就不会觉得害怕了。‘

    小舟儿叫道:‘我不是怕,我是想冲上去。‘

    段兴明看着跃跃欲试的方轻舟,再也无语了。

    杨过在城头上杀人无数,身边的死尸堆积如山。见到两人靠近,怒道:‘段兴明,谁教你将这孩子带来的?‘

    段兴明还未说话,小舟儿叫道:‘恶女人抢走了师姐,师娘追去了,师父你赶快去帮忙!‘杨过大惊,眼看这一波攻击基本被挡住,蒙古人令旗挥动,已经要退兵了,用染血的袍袖卷住小舟儿的身体,一跃从城墙上跳到城内屋顶,离开战场,道:‘你快跟我( 杨过传 http://www.xlawen.org/kan/327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