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修真老师生活录 > 修真老师生活录 第 108 部分阅读

第 108 部分阅读

    不妨邀他来青城一游。如今同道中人日渐稀少,不管他是否能助为师一臂之力,若有机会结交,并坐在一起探讨一番天道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洞明道长抚摸着白须缓缓道,眼中燃起一丝渴望。

    虽说活了一百一十八岁,应该知足。只是若能有机会能活得更长一些,又几个人愿意放弃呢?

    “那弟子这便去给他打电话。”尘虚道长见洞明有再度炼丹之意,不禁大喜道。

    只是尘虚道长大多时候乃是隐居山林避世修炼的修士,同茅山陶吉斌这样带有点铜臭味,同世俗联系很多的修士又是不同,他的身上可没有带什么手机,至于他师父洞明道长更是早已不问世间之事,这破道观之内又哪有什么电话,要打电话还得去前山的上清宫。

    “去吧。”洞明道长挥挥手道。

    尘虚道长得令竖掌朝师父行了道家之礼。然后便一路出了竹林小径来到前面的院落。经过那位躺在藤椅上的老道士时,尘虚道长恭敬地叫了声师叔。

    那位老道微微张眼看了尘虚道长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又闭了起来,整个人仿若苍老了不少。显然他人虽在院落里,但凭着对天地间气息的变化大致也能知道丹药又没练成。

    尘虚道长在师父面前嘴上虽夸张卫东,但心里其实也是半点底都没有,所以见师叔洞云道长叹气,没敢提张卫东的事情,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离了后山道观。尘虚一路到了前山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

    尘虚到了上清宫,宫里的道士见到尘虚道长前来都纷纷神态恭敬地行礼,或称师叔祖或师叔都有。

    尘虚道长只是微微颔首,直到看到一位面相清瘦,白须飘飘,很有股仙风道骨风范,但那双眼睛却偶尔会闪过一丝狡猾目光的道士方才停住脚步。

    这道士便是青城派负责外务事物的弟子长真道长。他见派内长老师叔尘虚看向他,急忙快步走了过去。

    “师叔您找我有事吗?”长真恭敬地问道。

    尘虚心想长真师侄常年负责外务事物,果然心机灵敏,自己不过才看他一眼,他便能猜到自己要找他。

    尘虚道长心里想着,嘴上却也没闲着,说道:“你可带有手机?先给师叔用一下。”

    “有,有。”长真闻言急忙在道袍里掏了掏,然后拿出了一个手机,竟然还是最新款的苹果。

    尘虚道长虽然跟世俗接触也不算少,只是却用不来这手机,只好让长真帮自己拨打,长真拨通后恭敬地把手机递给尘虚道长。

    这一天是星期四,张卫东很意外青城派的尘虚道长竟然会打电话给他。

    双方在电话里寒暄几句之后,张卫东主动问道:“尘虚师兄打电话给我是否有什么事情?”

    “不知卫东你可懂炼丹之术?”尘虚闻言开门见山地问道。

    “炼丹之术?”张卫东闻言沉吟了起来。

    五帝真经浩浩渺渺,包罗万象,炼丹之术自然有记载,张卫东也曾略略看过一些。只是那些药材都甚是稀有珍贵,有些更是连听也没听过,再加上张卫东丹田内五行相互滋生,修炼速度本就飞速,目前倒也无需丹药相助,所以根本就没考虑过炼制丹药的事情,倒是炼制法器,随着修为的精深,张卫东倒是有些想法。

    “略懂一二,不过却从未炼过。”张卫东沉吟片刻后,实话实说道。

    如今道法失传厉害,炼丹之术更是如此,故懂炼丹之术的修士就更少了,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尘虚找上张卫东也无非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张卫东竟说自己略懂一二,不禁大喜道:“没炼过没关系,说实话,贫道也从未曾炼过。”

    “尘虚师兄,我倒有些听糊涂了,你今天打电话找我究竟有什么事情?”张卫东越听越糊涂道。

    “是这样的,贫道的师父洞明真人最近在炼丹上遇到了困难,想找同道中人探讨一二。只是如今丹道失传厉害,同道难寻。贫道想起你曾以符入药,便心想或许你懂些炼丹之术,故才打电话给你,没想到你果真懂炼丹之术。”尘虚道长解释道。

    张卫东本就面冷心热的人,听到此言已经完全明白尘虚之意,再加上随着修为的精深,张卫东也开始想多了解一些修真界的事情,闻言毫不犹豫地道:“若能与真人探讨一二,自然求之不得,你看我何时去比较合适?”

    虽说是探讨,但毕竟是自己有求与人家,尘虚道长见张卫东没有丝毫推托,而且言语上也很是照顾青城派的面子,不禁感激道:“多谢张师弟,时间上自是越快越好。”

    “那我先查一下航班情况,若下午有航班便下午动身,若不然便明天。”张卫东很干脆地道。

    尘虚道长见张卫东这么热心,心里越发感激,客气了几句后才挂了电话。

    张卫东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在尘虚道长的陪同下来到了青城后山的破落道观。

    发须皆白的洞云老道士依旧懒洋洋地躺在藤椅上,不过当看到尘虚道长陪着一位陌生年轻人走来时,他的双眼微微张了开来,两道锐利如剑的目光从那微张的眼缝中直直朝张卫东射去。

    洞云老道士如今不过才练气八层,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得道高人,但跟张卫东的金丹期一比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更别说张卫东结的还是金木水火土五颗金丹。

    张卫东见洞云老道士朝他看来,只是淡淡一笑,冲他微微抱拳道:“张卫东见过洞云真人。”

    洞云老道士修为已臻练气八层,刚才那两道目光看似随意,实则仿若实质,带着一股直指人精神意念的锐利,别说寻常人在这两道目光下要心慌意乱,就算修为到了尘虚这等境界也会感到一阵心惊肉跳,气息都难免会出现一丝紊乱。

    洞云老道士见张卫东是由尘虚陪同一起前来,料想张卫东必是同道后辈,这才暗中出手一试,没想到张卫东却是浑然没事,显然修为已经高过尘虚。本是平静的枯瘦老脸上的皱纹因为心中惊讶不禁如水纹一样荡漾了开来,人也已经站了起来,冲张卫东行了个道家之礼道:“没想到道友如此年轻有为,贫道刚才多有得罪了。”

    “真人言重了。”张卫东笑笑道。

    “老道在这里呆得骨头都有点不利索了,不知道道友是否愿意陪贫道再走一招?”洞云双目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卫东问道。

    如此年轻,如此修为,洞云已然动了好奇之心。

    尘虚道长见向来不声不响的洞云师叔突然提出要跟张卫东过招,心中不禁掀起万丈浪涛。

    尘虚道长虽知道张卫东乃是同道中人,却万万没想到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值得师叔主动提出较量一番的境界。若果真如此,岂不是比他还要厉害不少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前辈真人

    练气八层与金丹期根本就不是同个级别上的较量,张卫东不想落了洞云的面子,闻言笑指着他身后,也就是他藤椅所摆放的那棵古松,答非所问道:“这棵古松好似不久前受了雷击,伤了根本,不若我帮它一帮,也好让它继续替真人遮阴乘凉。”

    说着张卫东在洞云和尘虚两人不解的目光下,手捏法诀朝天一指。

    如今张卫东修为比起那日在园圃边施展“春风化雨**”还要高了一个境界。一个境界便是一道门槛,便如“鱼跃龙门,过而为龙”一样,可见一旦跨过一个门槛,实力变化、提升是何等的恐怖。又如洞明道长,若筑基门槛跨不过去便是死路一条,若能跨过去便仿若重生。

    如今张卫东已踏入金丹大道,再度施展“春风化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他手捏法诀朝天一指,转眼间,洞云和尘虚便察觉到天地间的气息起了变化,整个院落似乎突然间变得春意盎然,与外面的寒冬仿若成了两个世界。

    接着又有一片云雾聚集在古松之顶,然后窸窸窣窣竟飘下了绵绵细雨。

    “行云布雨!”洞云和尘虚浑身一震,双眼不禁射出骇然之色。

    行云布雨之法,尘虚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到,洞云虽能做到,但却需借助法器设坛施法,远不能像张卫东来得这般轻松写意。而且他行的是寻常之布雨之法,绝不能像张卫东一样聚拢起如此浓厚纯净的水系元力。

    细雨润物无声,那本已经被雷电劈得生焦的古松枝干竟隐隐冒出了嫩绿的新枝。

    “枯木逢春!”几乎就在洞云和尘虚再度被深深震撼住时,洞明的身影出现在了院落里,两眼同样射出骇然之色。

    不借助外力,如此随意地施展行云布雨之法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没想到这雨竟然还能让枯木逢春,这等神奇的法术,别说洞云自叹远远做不到,就连差一步就踏入筑基境界的洞明也知道自己跟眼前这位年轻人相差悬殊。

    感受到古木重新焕发出浓浓生机。张卫东淡淡一笑,心念一动,法诀一捏,本是笼罩在古松之顶的云雾顷刻间随风散去,好似从来不曾有过,而偌大的院落也再次与外面的寒冬融为一体,再也感觉不到一丝春意。

    “洞明,洞云见过前辈真人!”张卫东才收起“春风化雨**”。洞明和洞云早已走到他面前恭恭敬敬地一躬到底,行的却是道家最正式的稽首礼。

    张卫东只不过因为洞云是尘虚的师叔,不想跟他比试,落了他的面子,这才稍微施展一下“春风化雨**”,没想到却引来两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向自己行大礼,并且还口呼前辈真人,不禁吓得张卫东急忙挪开身子,手早已经往上虚抬发力。嘴上急忙道:“两位真人礼重了,礼重了!”

    张卫东何等境界,他手那么随意一抬。任洞明和洞云功力有多精深,也只能顺着那股力道不由自主地直起身来。如此一来,洞明和洞云越发确信张卫东修为高过他们许多。

    至于尘虚道长此时早已看呆了眼,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转眼间自己的同道师弟竟然成了师父和师叔眼中的前辈真人!

    “前辈真人远道而来,洞明有失远迎,实在得罪!”洞明直起身后,言语恭谦地说道。

    “真人,你别再前辈前辈地叫我了,就跟尘虚师兄一样叫我卫东好了。”张卫东面露尴尬之色道。

    他今年才二十三岁。被一百多岁的人叫前辈真人心里真是别扭到了极点。

    “这如何使得,前辈乃是得道高人,我等怎好簪越呢?”洞明很执拗地道。

    修行之路便是与天争命,乃逆天之路,本就讲究的是达者为先。而张卫东修为高他们许多。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年长前辈,他年轻的容貌更坚定了他们这种信念。传说中有修为高深的前辈会驻容之术,可葆青春永存,张卫东如今在他们心里无疑就是这种懂得驻容之术的前辈。

    张卫东看着眼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眼里透射出来的执着目光,真是欲哭无泪。他真怀疑自己真要再继续谦虚下去,这两道士会不会想不开?

    “要不这样吧,我现在是一位大学老师,两位真人要是不介意的话就叫我张老师好了。”张卫东想了半天,终于给他想到了个折中的办法。

    反正老师说起来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特定称呼。

    张卫东这话才说出口,便看到眼前的两老道士眉笑颜开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像干旱多日的田地一般纷纷开裂开来。

    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两位老道士正为生命即将流逝而叹息,没想到尘虚竟然带来了位道法高深的前辈真人。这让两位老道士不禁看到了一抹挽住生命的曙光,只是同时却也暗暗发愁该如何讨好眼前这位前辈真人,才能让他指点一二,没想到前辈真人倒似乎洞察了他们的心思,竟然主动开口让他们叫他老师。

    老师好啊,既然叫了老师,自然就能名正言顺地请教了!

    “洞明、洞云见过老师。”眉笑颜开之后,两位老道士再次恭恭敬敬地朝张卫东行了一礼,看得尘虚道长急忙也跟在后面行了一礼,只是该怎么称呼张卫东这个问题却急得他额头都冒出了冷汗。

    显然叫张师弟是不合适了,叫老师似乎也不合适,看师叔和师父的表现,明显这个老师还带着另外一层含义在里面啊,于是乎干脆来了个沉默是金。

    好在两位老道士现在心思不在尘虚的身上,倒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两位客气了。”张卫东见两位老道士这声老师叫得比自己学校里的那帮学生还要恭敬,不禁头皮阵阵发麻,突然有些后悔来青城山。

    “老师请。”两位老道士哪管张卫东头皮发麻不发麻,见张卫东始终客气亲切有加,不禁越发得心花怒放。

    既来之则安之,张卫东知道这个时候后悔也迟了,只好在两位加起来有两百多岁的老道士陪同下,朝道观后院走去。

    沿着曲径穿过翠绿竹林,张卫东来到了那日洞明炼丹的木屋。

    穿过木屋的门,张卫东看到了架在柴火上的丹炉。那丹炉似金非金,张卫东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炼制而成的,但隔着那丹炉有十多米张卫东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丹炉里跳动的火元力。

    莫非这就是法器吗?张卫东信步走到丹炉边,然后把手按在丹炉上。

    手一贴到丹炉上,张卫东便感到一股澎湃活跃的火元力扑面而来,冷不丁差点被这股热浪给烫了一下,好在丹田里的那颗火金丹突然亮了起来,瞬间就把这股热浪给吞噬得一点不剩。

    这炼丹炉看来还是有点名堂的,看来青城派以前还是有厉害的修士的,只是不知道为何如今却凋零得如此厉害,张卫东把手收了回来,心中若有所思。

    “老师,这炼丹炉是我青城派一位炼丹祖师留下来的,据说有不少妙用,不过因为四百年前那场浩劫,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厉害,这丹炉的用法大多也失传了。”洞明走上前来说道,眼里流露出一丝缅怀感伤。

    大道中落,他洞明说起来也是生不逢时啊!

    原来修真界四百年前有过一场浩劫,以至于现在大道中落,道法失传厉害,张卫东闻言终于有点明白过来,为什么青城派连这等丹炉都有,却连个筑基期的修士都没有了。

    想到筑基期,又想起尘虚道长电话里说的话,张卫东看了洞明一眼,已然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炼丹了。

    年事已高,生机将尽,只有踏入筑基期方才有机会再度与天争命。如今洞明处于练气期,天地灵气贫乏,任他再努力修炼也是赶不上死亡的脚步,只有借助炼丹一途,看看是否能扭转乾坤,突破练气期。

    想明白其中缘由,张卫东不禁有些可怜起洞明等人处境,若重不曾踏入这条路,或许不会有此念头,但既然已经隐隐窥到一丝长生之道,也为此苦苦执着追逐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发现是南柯一梦,个中滋味确实难受。

    此时的张卫东却没有想到,他其实也已经走在寻求长生不死的道路上,只是他本就从没有过这等野心,又恰好是以五行相衡之躯修炼大混沌五行功法。天地灵气虽是贫乏却只在最初那段时间对他影响最为厉害,到了如今丹田内五行相生,自成一小天地,天地灵气贫乏对他的影响却远不如洞明等人这么大。至于道法失传,对他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五帝真经浩浩渺渺,包罗万象,比起任何一派的传承都要浩瀚上许多。所以洞明等人每时每刻都在执着长生不死,每日修炼不懈,但张卫东从来没执着过长生不死之事,却也是每日坚持不懈地修炼。冥冥中,张卫东这等心境,反倒刚好附和道家清静无为却又有为的心境。

    无为而有为,道家修炼最重一个“无”字,并不是说要真正无为,乃是心要做到无为无欲,但行动上却要有为。便如赛场上比赛,不能把心思老盯着输赢结果,最关键的是如何心无旁骛地尽心去比赛。

    “这丹炉确实妙用不少,若能启用,炼丹之事当可事半功倍。”张卫东看着丹炉说道,眼中闪烁着思索的目光……月票再给力一些啊,就差二十七票就冲上都市月票榜单了!(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一十四章 石中火

    ..五帝真经中记载了不少布阵炼器之法,张卫东最近也曾略读过一二,虽说要他炼制出眼前这样的丹炉有些困难,但若仅仅只是使用问题却应该不大。.ks.

    “莫非老师您已看出此丹炉妙用不成?”洞明双眼不禁一亮,惊喜道。lwen2.com

    “已略晓一二,只是具体的却还需琢磨一下。”张卫东点点头,说着又把手按在丹炉之上。

    这次张卫东是有备而按,双手一按上去,丹田内的那颗火金丹便微微一亮,释放出一缕真元带着张卫东的神念与丹炉联在了一起。

    神念一入丹炉,张卫东便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一个火的世界。到处是火红的海洋,到处是跳动的火焰。

    澎湃、暴躁、毁灭、炙热……各种感受纷纷涌入张卫东的脑海里。

    不知不觉中,张卫东感觉自己仿若也成了火海中的一团火焰,在火的世界里尽情释放着火的威力。

    随着张卫东越来越融入火海,丹田内那颗火金丹也开始越发璀璨明亮起来,接着其他四颗金丹在火金丹的带动下,也开始变得明亮起来。

    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卫东探明丹炉之后,把手缩了回来,神念也随之退了出来。神念一退出来,张卫东不禁被自己丹田内的变化给吓了一跳,因为对火元力的明悟,隐隐中五颗金丹竟比之前大了一些。

    不过张卫东还来不及细细查看丹田变化,便感觉到有六道目光死死盯在自己的脸上,抬头一看,却是洞明三人正一脸期待紧张地盯着自己。

    张卫东见状,淡淡一笑,手捏法诀朝丹炉一打,炉身竟然隐隐发出红光,好像有火焰在炉壁内熊熊燃烧一般。

    “万年灵石火中藏!这一定是派内秘录所记载,被师祖封入丹炉之内的石中火。”洞明和洞云见状不禁老泪纵横地失声惊呼道。白花花的胡须也因为激动抖动个不停。只有尘虚因为不知道这段记载,盯着无火自燃的丹炉看直了双眼。

    “万年灵石火中藏,此火生生不息,正是石中火。炼丹非同熬药,若有此火相助便能事半功倍。”张卫东点头说道,双眼却微微眯了起来。

    万年灵石火中藏,怪不得这丹炉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原来却是万年灵石所打造啊!

    “正是!正是!”洞明和洞云一边抹了把眼泪。一边连连点头道。

    多年的苦修和期盼,今日总算是看到了希望!

    张卫东见两个老道士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还真觉得有些心酸。

    就在张卫东看着两位老道暗感心酸时,洞明突然走到他跟前,再次向他深深一躬到底,道:“此炉乃是派内前辈所代代传下。贫道等无能,埋没此宝多年,今日多亏老师出手方才使此宝重见天日。还请老师能将此法传与贫道,青城上下必不敢忘老师大恩,以后老师有事吩咐,只要不违天和道义,青城上下必不推辞。”

    洞明这次不说自己,而是说青城上下,可见此言之分量。实属已经是把举派都压了上去。

    不过洞明说这话时,洞云目中透射出毅然之色,显然是完全认同洞明此举。

    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各派人才凋零厉害,天地灵气又是如此贫乏,青城派已经百多年没人踏足筑基期了。如果再这般下去,或许再过数百年,青城派就算完全没落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在这个时候张卫东突然出现青城派。又轻轻松松让沉寂了多年的门派法宝重现辉煌。修道之人最讲机缘。如今机缘就在前面,这时不抓住又待何时?况且石中火若启。炼丹成功率便大增,如此一来,不说洞明本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了继续与天争命的希望,以后青城派弟子能踏足筑基期的机会也必大大增加,这等明明白白摆在面前的现实利益,洞明又如何肯让它在眼前错过?

    “真人言重了,此趟我受邀前来,本就是要跟真人探讨炼丹之术,此法自然会说与你听。”张卫东急忙扶起真人,谦虚道。

    “老师若传我道法,就是我师,请受洞明一拜。”见张卫东答应传授启动石中火之法,还要跟他探讨炼丹之术,洞明不禁大喜,退后一步,然后整了整道袍恭恭敬敬地给张卫东跪了下去。

    洞云见状,自然也是跟着双膝跪地,这等莫大机缘,他可不想错过。

    尘虚见师父和师叔都行跪拜之礼,他哪能站着,也只好跟在后面跪了下去。

    张卫东看着三个加起来都快三百岁的老道士整整齐齐地跪在地上,苦笑着想挪开,但见洞明和洞云神色凝重肃穆,好像在进行一项非常庄严的仪式,整个房间里的气氛也似乎因为他们的举止变得庄严肃穆起来。

    张卫东突然觉得这一刻,自己若挪开,那就是对他们的亵渎和不敬!最终张卫东选择了静静站在那里,完完全全承受了他们的跪拜之礼,只是当洞明三人重新站起来时,面对他们如赤子般的目光,张卫东莫名觉得自己的肩膀有些沉重。

    “都坐吧。”张卫东深深看了三人一眼,然后很随意地盘腿坐在地上。

    “是。”三人恭敬地应了声,然后整整齐齐地盘腿坐在张卫东面前。

    说起来,这是张卫东第一次真正踏入修真界。虽然从洞明口中已经得悉,四百年前修真界经历了一次浩劫,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很是厉害。但具体厉害到何等程度,青城派又失传到何等程度,张卫东并不清楚。所以坐下后,张卫东并没有急着把他从五帝真经中所学的丹道拿出来说,而是先向洞明询问了一些他所知道的丹道。

    通过询问,张卫东发现洞明所知道的丹道竟是少得可怜,所掌握的炼丹之术更是少得可怜。

    张卫东却不想想五帝真经传自上古五帝,上古五帝又是何等厉害的大人物,他们所流传下来的丹道又是何等浩瀚玄妙!况且他自身如今已经是金丹期修士,突破之前又机缘巧合窥得一丝天地之初,生命起源之奥秘,所领悟的大道,恐怕就是真正的仙人也要逊色他许多,无非还没融会贯通罢了。丹道再深奥玄妙,终究也离不开这天地大道。再者五帝真经中有记载,天地万法皆不出混沌五行,张卫东修炼的便是大混沌五行功法,功力每精深一步,对天地万法的理解便深透一层。所以别说洞明所知道的丹道本就因为道法失传,非常有限。就算青城派道法没有失传,恐怕跟现在的张卫东也没办法相比。

    既然知晓洞明等人所知丹道非常有限,张卫东也就不再谦虚,把五帝真经中自己曾经读过并理解了的丹道挑选出一些简单的一一完整地传授与洞明三人。

    因为道法失传厉害,青城派中就算有道法流传下来,很大一部分也都是残缺不全。就如那丹炉,洞明等人虽也知道一些用法,但像最关键的石中火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启动。

    所学的道法残缺不全,对丹道的理解自然也就变得支离破碎,就如学校里的学生基础知识没学扎实,再进一步学后面的知识就会变得似懂非懂,有时候反倒越学越糊涂。如今张卫东把自己所理解的丹道由浅入深一一系统完整地传授与洞明等人,洞明等人心中长年疑惑不解的地方便豁然明白过来,许多支离破碎的道法知识不知不觉中便连串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一盘散沙,量再多终究还是一盘散沙,但一旦凝聚在一起,便能聚成高塔,可见支离破碎的道法一旦连串在起,其中所产生的变化是何等的翻天覆地。

    日头不知不觉中已然落下山头,一轮明月悄然爬上后山的树梢。

    停滞练气九层多年不得前进一步,苦苦寻求突破之法,甚至为此浪费了许多珍贵药材的洞明,在听到玄妙处时,竟然入定了。

    以他为中心,一丝丝天地灵气从四面八方奔涌而去,不过片刻间便在他的周身形成一层肉眼不可见的天地灵气,其中以火系灵气最为浓郁。

    五行中,洞明修炼的是火系功法。

    “师兄!”

    “师父!”

    洞明发生的异变,很快就被洞云和尘虚所发现,两人浑身一震,面露惊喜之色。

    苦苦执着地追求了多年,没想到就这样突然地发生了。

    “你们都退一边去吧。”张卫东脸上却没有流露惊喜之色,反倒是凝重。

    他也没想到,自己一番传授解惑,竟然让洞明突然突破了。可是洞明年事已高,他的身体其实已经非常衰老了,就像一座一触即塌的老宅,本来先用丹药慢慢调理,改变身体状况,然后再寻求突破是最稳妥的方法,可是如今突然突破。他那孱老的是否能经得起练气期突破到筑基期的翻天变化呢?况且他修炼的还是最为火爆的火系功法!

    -----------

    第二章已经写了一半了,估计能在八点钟左右上传。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五行剑

    洞云和尘虚见张卫东神色凝重,脸上的惊喜之色瞬间却又苍白了下来。他们突然想起,他们似乎高兴得太早了。修士的每一个境界的突破,都是机遇和危机并存,尤其像洞明这样高龄人物的突破更是凶险无比。洞云的师祖就是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得到了突破的机会,但最终却在突破中化为灰烬。

    这件事尘虚那时还年轻,印象还不深刻,但洞云到如今想起还是心有余悸,而现在轮到他师兄走上了这条路。在无法突破时,因为一心想着突破,并没有想这么多,但一旦突破突然来临时,洞云才猛然发现,突破后面却还有个凶险无比的危机在等着他师兄。

    洞云和尘虚神色凝重,心情沉重地退到张卫东身后。

    在这件事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出手帮助的能力,在他们看来张卫东同样也没有。

    跨过练气期便是筑基期,没有至少高与筑基期一个境界的金丹期修士,在这件事上根本插不上手。

    可是金丹期修士,在现今的修真界已经是一种传说,就像一苇渡江的武林高手一样,在武林也是一种传说。

    张卫东再厉害,难道还能是传说中的金丹期高人不成?显然不可能。

    三人神色凝重地静静坐在木屋里,双目都一动不动地落在洞明的身上。

    月亮悄悄爬过了树梢,斜挂在夜空,一缕月光穿过木门落在洞明的身上。

    洞明那如古松树皮一样的皮肤,开始纷纷裂了开来,血和水从开裂的皮肤里缓缓渗出来,豆大的汗水混杂着血水从他的额头上挂了下来。一根根青筋就像蚯蚓一样爬满了他的脑门。

    洞明的气息开始变得紊乱起来,他周身的天地灵气也开始紊乱起来。

    尘虚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眼里流露出深深的恐慌,直觉告诉他,如果师父的气息,还有围绕在周身的天地灵气继续这么紊乱下去。或许这是他跟师父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光。

    洞云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头对着师兄贴在了地上。他的修为已经到了练气八层,他今年刚好是一百岁的高龄,没人比他更清楚到了他这样的年纪,身体就像那寒冬中的残枝败叶,虽然浑厚的真气充盈在丹田之中,就像根一样依旧深深扎在泥土里,但那残枝败叶却已经经不起寒风的吹动了。

    师兄的气息一开始变乱。洞云就知道,师兄那孱弱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突然变得如洪荒猛兽般凶猛的真气。也知道,师兄终于等来了突破,却同时也跟师祖一样走向了不归路。

    就在洞云把头贴在地上,泪水落在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时,张卫东动了。

    他的身子凌空飘向了洞明,然后双手对着洞明的脑门按了下去。丝丝水元力,木元力,带着柔和的生机。顺着洞明的百汇||穴,沿着他奇经八脉,缓缓渗透入他的全身。

    洞明本已经残破不堪。即将轰然散去的身子,在纯净的水元力和木元力的滋润下,就像院落里被雷电给劈焦的古松,得到了春雨的滋润,渐渐长出了新嫩的枝叶。

    他开裂的肌肤慢慢愈合,那老如树皮的皮肤竟缓缓变得润泽了许多,好像又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月亮在不知不觉中悬挂在了夜空中央,一颗晶莹剔透,散发着炙热红光的真元液滴就像那夜空中的月亮一般。静静悬挂在洞明的丹田之内。

    洞明缓缓张开了双眼,有两团微弱的火焰在他的眼中跳动,随即又复归浑浊。

    复归浑浊后,洞明看到了正盘腿坐在地上调息的张卫东。

    洞明起身,走到张卫东面前。恭恭敬敬地朝他磕了三个响头,然后静静坐在他的身后。

    之前叫张卫东老师,是有所求,而这时剩下的却只有感恩和无尽的敬仰。

    洞云和尘虚也静静地坐在后面,洞明成功晋级筑基期所带给他们的惊喜似乎已经完全被张卫东所展现出来的法力给淹没了。

    金丹期!眼前这位看似年轻的修士。竟然是传说中的金丹期修士!

    金丹大道啊!这是何等遥远,何等飘渺虚无的传说,就算四百年前,青城派还未历经劫难时,那也是很了不得的人物,更别说现在了!

    子时一过,张卫东缓缓睁开了双眼,真元已然充盈如昔。

    刚才帮洞明护法,虽耗了些真元,不过如今他已经是金丹期修士,又一人独具五颗金丹,这点消耗却算不得什么。

    “老师。”洞明和洞云恭恭敬敬地叫了声,感激之话却是记在心里没有说出口。

    再造、重生之恩又岂是几句感激之言能表达得了的?

    尘虚道长这回也不再为称呼的事情为难了,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师祖!”

    张卫东被尘虚道长这声师祖叫得差点汗毛都要竖起来,急忙摆手道:“尘虚,你还是叫我老师吧。”

    “这如何使得?”洞明和洞云急忙道。

    修真界比起武林传承更是优秀,也更重尊师重教。张卫东传他们大道,便有了师徒之实。虽然他们是青城派弟子,不可能改派重投师门,但师徒之实摆在那里,却是不好乱了尊卑。

    既然他们称呼张卫东老师,尘虚自然得叫师祖了。

    “我又不是你们青城派的弟子,你们之间的辈分跟我可没关系,况且我实在不习惯别人叫我师祖,好像我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似的,还是老师吧,反正我本来就是老师。”被一个白胡子老头叫师祖,打死张卫东也不肯干,所以见洞明和洞云摆手说不可,张卫东干脆就拉下了脸来。

    张卫东脸一拉下来,洞明和洞云便是一阵胆战心惊。

    不说如今张卫东对他们恩同再生父母,又是授业老师,光他金丹期修士的身份,一个巴掌扇过去都能把他们给扇飞了,这样的人物拉下脸色,他们能不胆战心惊吗?

    “弟子遵命!”洞明三人齐声说道。之前他们都是自称贫道,如今却是真心诚意地自称弟子。

    张卫东见三个老头子被自己一句话给吓得脸色都发白了,倒也有些过意不去。见他们顺了自己的意,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道:“这样不是很好嘛。”

    洞明和洞云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一丝苦笑。他们实在弄不懂眼前这位张老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许高人总是有些怪脾气吧。

    张卫东是在星期天乘飞机离开青城山的。离开前,在洞明恳求下,张卫东接受了青城派客卿长老的位置。不过因为张卫东这个客卿长老连青城派的太上长老洞明都要尊称一声老师,所以在青城派的辈分却是最高的,就连青城派当代掌门。洞明的大弟子尘辉在他面前都要恭恭敬敬地执晚辈之礼。

    寒冬深夜,月光如水。

    吴州大学单身教师宿舍里,张卫东盘坐在床上,一脸欣喜地捧着一柄宛如秋水,长两尺,通体散发出青光的宝剑。

    自从踏足金丹大道之后,张卫东便一直想炼把飞剑,像传说中的剑仙一样御剑太空,何等潇洒畅快。何等威风写意!只是飞剑不是宝剑,其材质要求非常高,而且越厉害的飞剑对材质要求越高。

    一把最普通的飞剑所需要的太乙精金就需要数百吨精铁方能提炼出来。一想起需要提炼数百吨的精铁。饶是张卫东如今修为已臻金丹期,也不缺买铁的钱,也是阵阵头疼。

    好在青城派虽然历经大劫,道法失传厉害,但底子还是有一些( 修真老师生活录 http://www.xlawen.org/kan/340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