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夏至的小日子 > 夏至的小日子 第 13 部分阅读

第 13 部分阅读

    ,姑娘家家的说什么话不好,竟瞎学。

    话说一个月前,田老四找打李旺,拜托他打听有谁家买田,李旺还嘀咕,这年头人人虽不是大鱼大肉,也不至于到了缺衣少粮要卖田的程度,所以他口头上承诺一定给打听打听,心里却没抱太大希望。

    令李旺没想到的是徐家集首富徐大富的儿子因想在年前赚一笔,早早去了南方,前不久却带了信来,说是出了事,急需用银子。对于唯一的儿子,徐大富自然上心的很,奈何家里现银不多,只好找到李旺,想将家里的田地卖出去。因为急需脱手,可以降到十八两一亩。这不,得了这个消息,李旺便寻了田老大留下的地址,一路上连摸带问,终于找的了田家。

    老罗头听了这消息,连忙带着田家四兄弟和李旺出了门,去看看徐大富家的田在哪里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田好不好。别的事情还好说,田的事可不能被人忽悠了,这可是田家的生计。

    “田倒是好田,不过这一百亩是不是有点多?”老罗头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片的良田,心里已经点了头,这田确实是好田,土地肥沃,取水灌溉也方便,只是要买必须买一百亩让老罗头有点犹豫。

    “哟~我的叔哎!这样好的田您上哪找去,实话说要不是徐大富儿子出事,根本不会这么着急出手,这么便宜的价格您上哪找啊!再说了我之前听大兄弟说了,您家可是打算买将近八十亩呢,这一百亩可是连片的,方便的很吗,这多出来的二十亩,您就稍微紧紧手,给买了去吧,也算是帮帮人家了!”李旺见老罗头觉着田亩太多,便劝了起来,毕竟徐大富着急用钱,这田的价钱确实很是便宜,买了绝对不吃亏。

    “阿爹,我看行,咱家紧紧,就将这一百亩买下,十八两的价钱已经很低了!”田老四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深怕老罗头因为钱的事情,拒绝了去。他这里可还有出门前闺女让媳妇拿的五百两银钱呢,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

    “阿爹,我看那中人说的没错,这片田买的划算,又都连成一片,以后也方便咱们管理!再说了李旺兄弟也说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要是来年春天买不到田,咱可得亏损一年呢!”田老大站在老罗头身边低声分析道。

    “大哥说的没错,阿爹就都买了吧,听说那徐大富着急救儿子,我们也不能太耽误了,乘着今天将田契给办好!田契拿到手才能真正的放心!”田老三听了田老大的话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

    “好,大侄子,我都买了,我们这就去找徐老爷办田契去!”老罗头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将一百亩地给买了下来。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替徐老爷谢谢叔了!”李旺见老罗头终于松口答应下来,也不由的送了一口气。他可是答应了徐大富尽快给他脱手的。

    接下来的事就是找徐大富交钱,再让他交出现在的田契和写份田地转让说明书,说明徐家的在某个地方的一百亩田转卖给了田家。好方便以后田家人到衙门重新写份新的田契。顺顺利利的将一切是情办下来,剩下的事情就是到衙门更换田契的事情了,这个田家人现在并不着急。等着年二十八一起就可以了。

    “大侄子,别送了,今天还得谢谢你,这天怪冷的,快回吧!”老罗头一下拥有了这么多田,心里止不住的高兴,看谁到顺眼的很。

    “那叔和四位兄弟慢走啊,路上小心啊!”李旺做成了生意,即从徐家得了五两银子,又从田家的了五两银子,也是一脸的高兴样,看谁谁顺眼。

    “阿爹,这下咱家可有好多田喽,都多的忙不过来喽!”田老二嗷的一嗓子,用来表示他也很兴奋,家里的田都多的忙不过来了,没有比这让人更高兴的事情了。

    老罗头此时真正兴头上,对于他这莽撞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兴奋的哼着小曲来表达他的好性情,得赶快回家,将这消息也送给老婆子高兴高兴。家里人都高兴高兴。

    “阿爹,之前看您犹豫还以为您是钱没带够您,没想到您装了这么多钱来!”田老四说道。

    “这几次你大哥去送鱼,家里也赚了几十两了,这次出来你阿娘怕钱不够,就都给带来了,有备无犯不是,我犹豫是觉的买了这一百亩地,就将家底掏空了!”

    “怎么会掏空呢,夏至这不是还有五百两呢!夏至是我闺女,阿爹,我可是你儿子!”田老四不由的在‘儿子’上加重了音,意在指我是你儿子,我闺女的钱就是您的钱。

    “啪”却是老罗头甩了田老四后背一巴掌,“你个龟儿子,你不是我儿子是谁儿子!小心老子抽你!”田老四缩缩头,咱还是不说话的好。惹来其他田家兄弟一个劲嘲笑他胆小,碰到阿爹和夏至就彻底没辙。

    第六十章 庆祝

    老罗头带着四个儿子晃晃悠悠的往家回,一路上碰到田家村的人,看到爷几个兴奋的样子,都不由的好奇。这爷五个是碰到什么开心的事情,如此高兴,众人不由的猜测起来。不过不论他们怎么测试,老罗头带着田家四兄弟打完招呼,仍是继续正常往家走,并不多言。

    等进了家门,李氏带着四个儿媳和九个孙女立马将他们给为围了起来,众人在家里可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李氏更是走来走去的不安宁,老罗头可是将家里的钱都给带出去了。大家都想知道具体的情况,这田到底买没买的,总得给众人吃颗定心丸不是!

    而老罗头前脚刚进门,就被李氏给看了个正着,“老头子,怎么样?买了吗?”李氏一脸期盼的对着他询问道。田家几个媳妇和孙女也是呼啦啦的上前将五人给围了起来,兵一脸期盼看着几人,等待着老罗头的回答。

    “买了!这下我们家终于与不在饿肚子了!没想到我老罗头有生之年,还可以光宗耀祖!我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老罗头拍了拍裤子上的雪末,不无感慨的说道。他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从小孙女出生,六孙女摔了一跤后,整个田家有如此大的变化,不仅生活上富裕了不少,如今更是买上了百亩良田。除了卖田的事情,这恐怕是这么多年来他干过的最大一件事了。

    “买了!买了是什么意思……”李氏焦急等待答案,听了老罗头的话竟是一时没有明白过来,“买了多少亩?田买在那个村?”等明白了立马追问道。

    “一百亩,带去的钱都花光了,这次真真的掏空了口袋喽!”高兴劲过去后,老罗头又在操心家里一点存银都没有的事情,好在田家如今年货也办的七七八八了,除了来年一百亩田的种子问题,几乎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了,但是这些不是还有田老大送鱼的收入吗。当初老罗头和李氏坚决不收五百两,夏至可是说了,这卖鱼的钱就让李氏和老罗头拿着,毕竟田家田没买没收成,除了打络子基本上算是没有营生,打络子的钱他们也不要了,可不就断了进项吗。

    “阿爹,不是说了我是你儿子,我闺女的钱自然是你的钱!”田老四显然对老罗头再次说出掏空家底的说法有些不满,再次强调夏至的钱就是田家的钱。田老四明白老罗头夫妇的意思,闺女以后要嫁人不容易,自己身家越厚越好,尤其是闺女的体积银子,但是就田家现在的情况,他田老四就不相信等闺女出嫁时还拿不出五百两银子,到时定要给闺女办个丰厚的嫁妆。再说了闺女夏至又不是个小气的人,从她让媳妇拿钱给他就可以看的出来,这钱夏至一直打算的都是用在田家身上。

    “知道了,知道了!”老罗头挥挥手,对于田老四的生气聪耳不闻,大有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意思,一时间让田老四瞪了眼,也无可奈何,后来田老四一想,反正钱在自己手上,只要家里需要置办什么东西的时候,自己给准备不就行了,便放下了此事,不在计较。

    “行了,你们两父子甭说了,赶紧给我们说说,这田买在了拿那里了!”李氏和四个媳妇在听到一百亩良田时早高兴的无暇旁顾了,等过了高兴劲,才发现田老四和老罗头的拌嘴,只是面对小叔子和老爷子拌嘴,王氏、林氏和刘氏都不怎么好说话,而郑氏却是没怎么在意,所以也没有出声,只李氏上前插话说道。

    “阿娘,这田就在徐家集,因为徐大富着急出手,所以阿爹直接交了钱,从徐大富手上拿了田契和转让书,等过几天让大哥去衙门入籍,立新的田契就可以了!至于现在的田契都在阿爹怀里揣着呢!”田老四不等老罗头说话,一口气将买田剩下的事情都说给了李氏听。

    “是啊!阿娘,这下家里可终于有田了!”田老大见田老四明显和老罗头赌气,才一口气将这些事情告诉了李氏,面对他这样明显幼稚的举动,不由的有点好笑,这个弟弟说来都已经是五岁娃的阿爹了,竟然还像小时时候一样,阿爹一有什么事情不顺他心就和阿爹赌气。

    “那可是好事情,不过这田是不是有点远啊!”李氏觉着家里有田就等于有多余的粮食了,这样家里人就不会饿肚子了,不过她马上又想到这田这么远,播种秋收的时候不是很麻烦。

    “不远,等农忙的时候,我和二弟、三弟、四弟早晨出门,中午带点饭团凑合着,晚上再回来,就行了!”田老大早想好了,明年春种的事情,一家人赶赶时间一百亩地播种插秧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就是累点也是不打紧的,反正他们皮超肉厚。

    种一百亩田再加上田家村的五亩,夏至估摸田家人非得刮下一声肉不可,而且徐家集可是离田家村还有好几十里路呢!这一来一回要走不少路程的。夏至觉着以田家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请工人,这年头劳动力可是很廉价的,成|人才五文钱一天,到时让阿爹大伯他们田放上水,整好,请个十几人,花个两天也差不多了!不过这时候她可不敢说,没听阿爷刚才说掏空了家底吗,这时候说这事,阿爷准的说她败家。“阿奶,这些咱就甭操心了,方正田已经买了,就是想后悔估计都不成了,咱还是好好庆祝一下吧!好歹咱田家也有田了,要不杀只鸡,恩还有鱼,怎么样?”夏至觉定还是来点实质的好,庆祝什么最有爱了。“你个小妮子,我看你不是要庆祝,你是这两天没开荤,想吃肉了吧!”王氏听了夏至的话,戳了戳她的额头,不由的好笑的。“就是,就是,六姐就是嘴馋了!就是想吃肉了!不过,阿奶我也想吃肉了!能不能庆祝下,让我吃到肉啊!”夏至扶额,觉着田小满可真是有才,这娃太实诚了。“阿奶,我也想吃肉了!”田老三和刘氏的大女儿天谷雨见妹妹兴起,也柔柔的道来。“阿奶,我也想吃!”,“阿奶,就杀只鸡呗!”,“阿奶,就庆祝庆祝呗”……说道后来出了田家小辈,连田老大他们都纷纷表示要庆祝庆祝。所以李氏大手挥,‘庆祝’二字一吼,众人忙着杀鸡,杀鸭,抓鱼,好不热闹。

    第六十一章 过年

    田家人欢欢喜喜的买了田,便迎来了小年。现代时曾有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年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过大武朝物产并不丰富,好多东西并没有,譬如豆腐;譬如面这种食材,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对新年的热情,家家户户几乎全部出动,祭灶、扫房子、赶集、炖年肉、杀鸡,做美食、祭祖、贴春联、放鞭炮、熬一宿样样也不少,人们不无感叹这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才是过年!

    而往年田家穷,过年就是年三十一人一碗糙米饭,在加上腌咸菜。或是家里有点余钱,李氏不忍心几个孩子一年到头没点吃食,便掏出部分家底买点荤腥,好歹一年到头让孩子吃到肉了,大人也沾沾荤油,这已经算是鼎好的了。

    田家村其他村户虽不至于像田家以前穷的没饭吃了,可毕竟不富裕不是,但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也是有着莫大吸引力的,过年意味有好吃的,有压岁钱,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所以过年的几天里孩子们几乎是这家窜到那家,家里亲戚更是往来不绝。

    自然田家的几个孙女也不例外,尤其今年田家过的好,几乎人人一套新衣新鞋,家里的两头猪也被李氏给买了,留下了两只后腿,而且还有鸡鸭鱼,过冬储存的蔬菜更是不少,吃饱穿暖的众女娃只觉的今年是她们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田小满更是天天喜滋滋的穿着新衣新鞋出去炫耀。

    转眼年三十就到了,吃完团圆饭,夏至和田家众姐妹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几乎将田家村跑了个遍,当然收获也也是很丰满的。夏至暗叹这时候太能体现田家孩子多的好处了,即使每家给一把瓜子,夏至相信田家散出去的都给赚回来了,还别说有的村里人家里过的不错,当有孩子拜年除了瓜子每个孩子还给块糖。所以等夏至他们回去的时候,每个人都兜了一兜的瓜子和糖。

    田家四兄弟带着自己的媳妇也去给村长以及村中亲近的长辈拜年去了,他们可不像孩子,家家户户都图个热闹,孩子自然不打紧,像他们这样的大人再家家跑,别人准在背地里骂你。田家只留了李氏和老罗头带着才一岁的小白露看门,白露还小,冬天穿的厚抱着不方便,李氏索性就让郑氏留下她给带着,不过虽然只剩下他两和小白露了,李氏和老罗头的心里却是高兴的很。

    往年里家里穷,连瓜子、糖都少的可怜,为了不让别家的孩子来拜年,田家的几个小娃没一个出去拜年的,除了家中亲近长辈,田家四兄弟和媳妇,也是不出门的,即使出去了,也会很快回家。今年可不一样,家里年货准备足足的,吃完年饭李氏就将儿子媳妇孙女都给赶出了家门,只留了他们两老守在家里。

    等到戌时中了,村里的孩子也陆陆续续回家守岁去了,夏至她们也回家了,田老大几兄弟早已经回来了,王氏和林氏、刘氏郑氏因为和徐家大嫂走的较劲,几人从田树堂叔家出来后,又拐进徐老大家里去了,说来他家如今的情况就和往年田家一样,因为给徐老头治腿,家里穷的叮当响,不过王氏她们也不介意,往年徐家大嫂可没少照顾她们家,他们田家可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不过夏至她们前脚进门,王氏她们后脚也回来了,如今已经七个月身孕的王氏,小腹早已高高鼓起了起来,经过几个月调养王氏的身子早已恢复如初,走起路来像是带风,让人觉的她有使不完的劲似的。林氏和刘氏郑氏这一年也多多少少有些变化,当然要说变得多么美丽也不可能,不过脸色不在蜡黄,一副营养**的模样了,现在的她们脸色红润,可不就像是年轻了好几岁吗。本来田家四个媳妇年龄也就在二十多岁,应该是花一样的年纪,要不是田家往日穷,劳累不说,还吃不饱穿不暖,深深将她们熬的像是三十多岁的妇人似的。等到戌时末了,田家村也寂静了下来,大多数的人已经不再出门,只在家里准备守岁了,当然也有那一两个晚归的人,引来村中狗汪汪的吠叫,此时夏至他们在准备给自己家阿爷阿奶拜年,李氏和老罗头被安排在上座,夏至抱着小白露和其她七个姐妹按照大小顺序站成两排一起下跪磕头向老罗头和李氏李氏拜年。“阿爷,阿奶,新年好!祝阿爷阿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平安快乐!”田家九个孩子异口同声说道。当然这场景可是夏至排练嘱咐了好几次的,至于祝福语,夏至觉的这就够了,其他什么说出来估计阿爷他们还不懂呢!“好好好,快别跪了,这大冬天的天冷,再冻着了。来来来,这是我和你阿爷给的压岁钱,可要好好收好!”李氏见孙女如此,只觉得自己忍不住的想流眼泪,又想着冬天冷,赶紧将几个孩子给拉了起来。又从腰间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掏了出来,“阿奶知道,你们如今都能自己挣钱了,不过这钱可不一样,这是压岁钱,多的阿奶也没有,多少是个意思,你们可不能推脱,赶紧拿着,这钱你们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李氏一边递红包一边说道,炕上坐着的老罗头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压碎钱必须得收着。往年田家也有压碎钱,不过象征的一人给个一文钱,等过了年,田家几个媳妇觉着家里不容易,就又将孩子的钱收了拿给李氏,所以李氏才有了最后一句的交代。等给李氏和老罗头拜过年了,夏至依旧抱着小白露和其她姐妹一起给田老大夫妻、田老二夫妻、田老三夫妻、田老四夫妻按照长幼顺序拜了年,说了几句吉祥话,又分别得了八个红包,喜的夏至见牙不见眼,话说这收红包可是个不错的收入,要是有人天天给她发个红包就好了,不得不说在这关键时刻,夏至又开始掉钱眼里去了。之后便是田老大夫妻、田老二夫妻、田老三夫妻和田老四夫妻分别给老罗头和李氏拜年。给长辈拜晚年,一家人就开始守岁了的,不过对田家小娃来说,他们可熬不住,夏至困的只想哈欠,到后来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田家其她姐妹也是不例外,睡的比夏至还早,最后只剩下老罗头和李氏带着四个儿子媳妇守岁,他们本来也没指望着些小娃。

    第六十二章 娘家无人

    热热闹闹的过了除夕和初一,大年初二王氏、林氏和刘氏早早的就起了床,因为今天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王氏林氏刘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田立春她们说到去姥姥家也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样子。

    吃完了早饭,田老大一只手扶着王氏,另一只手拎着李氏给准备的一块肉,身后跟着提了一包糖的田立春和田春芬,出了门。今年田家过了个好年,往日几个亲家也没少照顾田家,所以李氏做主,每位亲家给二两肉和一斤糖,这在农家已是非常拿得出手的礼品了,王氏林氏刘氏也因为这份礼,挺直了要板,看谁还敢说她们去娘家打秋风的。

    之后便是田老二和林氏,带着田雨水和田春芬好,拎着同样的礼包欢欢喜喜的出去了,而田老三和刘氏以及天谷雨、田小满也几乎与田老二他们同时出门。夏至看着田小满欢欢喜喜的出门,心里也是暗喜,话说来到田家这么长时间,她好像还没听说过姥姥家的事情呢,不知道姥姥她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边夏至在纠结姥姥家里的人怎么样,那边郑氏却是愁眉苦脸,一副心事匆匆的样子,看的田老四担心不已。田立秋站着田家门边,眼见几位姐姐都去姥姥家了,便不由的开口问道:

    “阿爹,阿娘,我们也去姥姥家吗,姥姥家在哪里啊,为什么我没去过?”不过她不说话还好,她这一说话,原本愁眉苦脸的郑氏却刷刷掉起了眼泪,唬的田立秋害怕不已,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惹的阿娘哭了,赶紧上前抱着郑氏的腿,哭声道:“阿娘,你别哭,你打阿秋吧,都是阿秋的错!阿秋惹阿娘生气了!”

    田老四见郑氏掉眼泪,知道她心里不好受,在这所有女儿归娘家的日子里,只有她没有娘家可回,之前因为是过年硬生生的忍住了眼泪,如今被闺女一问,一时想起了过世的丈人和丈母娘,还有至今毫无音讯的大舅子,恐怕还有心疼孩子没有的姥姥家可去,才会掉眼泪,哭出来也好,省的把人给憋坏了,媳妇已经憋了好多年了,是该哭一场了。

    哎……,田老四心里哀叹一声,每年的年初二都是媳妇最难过的日子,这一天郑氏总是过的浑浑噩噩,平时几位嫂子为了照顾媳妇很少在媳妇面前说起娘家的事情,就怕惹出她的伤心事,只有今年因为赚了钱,三位嫂子因为年礼才稍稍表现的明显一些。

    “乖乖阿秋,你阿娘不是生你的气,你阿娘是想你姥姥和姥爷了!”李氏抱起趴在郑氏腿上的田立秋一边给她抹眼泪一边安慰道。等田立秋不哭了,李氏才转过头去劝道:“四嫂,快别掉眼泪了,亲家走的安详,等大舅哥回来了,他们也就放心了!”说完李氏抱了田立秋回了堂屋,又不放心的扭过头去朝田老四说道:“老四,快劝劝你媳妇,别哭坏了身子!”李氏心里也止不住叹息,这四媳妇娘家没人了,也是个苦命的人。

    此时的夏至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姥姥姥爷早已去世了,阿娘的娘家好像没人了,哦对了,好像还有一个至今未回的舅舅。怪不得当初小夏至撞破头,需要银子治病,郑氏不顾身子只求田家人救救她,想来当时她除了求田家人根本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娘家的她只能求助于几位嫂嫂,而最终也是田家三个媳妇回娘家借来的钱,夏至当时因为担心小夏至,更本没有多想,此时想来可不是就这样吗,因为郑氏娘家没人,所以出钱的只有田家的三位亲家。

    不过夏至还有想不通的地方,她也不是个转牛角尖的人,看着阿爹将阿娘劝回房,夏至也屁颠屁颠找阿奶去了,想必阿奶一定能给她解惑的。再说这事要是不问清楚,哪天又像今天小立秋这样,戳中阿娘的伤心点,让阿娘伤心难过,那可得不尝试了。

    “阿奶,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姥姥姥爷家啊,阿姐她们都去,就我和小立秋不能去,为什么?”为了知道事情始末,夏至觉的她还是装傻卖萌的好。

    不过显然李氏并不吃她那一套,眼皮都没抬的说道:“什么为什么,因为你姥姥姥爷过世了呗!”

    “那姥姥姥爷为什么过世了,还有舅舅呢?”夏至再接再力,表示为了不让阿娘伤心,豁出去了。

    这是李氏才抬起头来看了夏至一眼,看着夏至骨碌碌转的眼睛,不知道这鬼精灵又在打什么注意。夏至表示我很冤枉,我什么也没做啊,就是套套情报而已。

    “说起来这事已经过了好多年了……”李氏虽不知道夏至打探这些干什么,不过好歹也是她的亲人,她也应该知道这些,还有就是,四媳妇因为这总是伤心,孩子知道后像今天的事情也可避免。

    原来郑氏父亲几代单传,被家里呵护着长大,长大后娶了郑氏的阿娘,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可见不是一般,婚后生了郑氏的大哥郑生,几年过去,郑氏阿爷辈的老人相继离世,郑氏阿娘却再次有了身孕,十月怀胎郑氏阿娘生下了郑氏郑云,郑氏阿爹见盼了几年的娃,生下来是个闺女,并没有厌恶,相反对这个闺女反而喜爱的很,甚至超过了从小疼爱的儿子。郑生也不嫉妒,对妹妹也是呵护有加。

    转眼十年过去,郑生也长成了大小伙,该是娶亲的年纪了,可是没想到郑氏阿娘和阿爹却染了疾病双双病倒,郑氏大哥为了给父母凑银子看病,投了军营,留下年仅十岁的郑氏在家照顾两老,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而郑氏夫妇虽然的了银子治病,却也没熬过几年,临走前将郑氏嫁入了田家便双双辞世。

    听了缘由的夏至觉的世上的事还真奇怪,前一秒一家人还幸福和乐,下一秒却家破人亡,什么都没有了,就比如阿娘家,一家四口幸福的活的好好的,却因为疾病马上让这个家不成家,想必那几年姥姥姥爷也不好过,唯一的儿子为了他们投了军营,他们怎么能放心,更何况他们还疾病缠身,多思多虑的结果就是抛下阿娘这个女儿。

    而阿娘这个女面对哥哥未归,父母去世想必是不能释怀,不过幸亏当时阿娘遇上了阿爹,这才好了好多,后来在有了她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回忆往昔,但在这女儿归家的日子里,却避不可免的想起父母,想起未归的哥哥。

    第六十三章 李氏郁结

    知道了郑氏娘家的事情,夏至本想去安慰安慰阿娘的,后来一想阿娘被阿爹劝说的差不多了,她还是不要去招惹阿娘的好,不然阿娘肯定又要伤心掉眼泪了,到时阿爹准的瞪她几眼,咱还是乖乖的该什么干什么去。

    不过家里只剩下她和小立秋、小白露,今天又是年初二,李氏早早的就将家里的剪刀线什么的都给收起来了,所以夏至转了个半天发现自己竟是没什么事干,这大冷的天,夏至也不想出门,挠挠头,夏至表示看来闲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夏至很无聊啊!

    不过这样反而让夏至想起了一件事,今天不是年初二吗,按理说田大姑和田小姑应该也是要回田家啊,可是看阿奶和阿爷,可不像是家里要来客人的样子,而且阿爹和阿娘也没说大姑小姑要回来。这也怪不得夏至,毕竟在她来田家后,几乎没有见过两位姑姑,只偶尔在田家几位长辈的口中听说过这两位,也难怪她会把两位姑姑给忘了。

    夏至抬头看看天色,田大姑和田小姑今天怕是来不了,夏至想了半天觉的田大姑可能是因为家远,毕竟田大姑嫁的远,这回田家村起码要个一两天,要是年初二回来,估计除夕就的做准备。田大姑本名田菊花,因为出生在秋天,老罗头见户外的野菊花开的好,便叫了菊花。

    田菊花没嫁那会田家虽然因为两位老人生病去世,几乎掏空了家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不至于像后来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李氏本是想给她找户殷实的人,以后也不至于受苦,那时也有不错的人家上田家的门提亲,但田菊花为了几个弟弟,选择价格里十里山对过的十里村。

    要知道找户好的人家,意味着田家的陪嫁必定也不能少,当时田家虽还剩些压箱底得东西,可是田菊花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有了丰厚嫁妆就意味着弟弟娶不上媳妇,妹妹嫁不出去,所以她选择远嫁大山中,这样好歹能省点给弟弟娶媳妇,虽说不多,却也让父母也少操一份心不是,这样对谁都没有坏处不是。

    当然田菊花也不全然是为了自己弟弟就随便把自己给嫁了,毕竟嫁人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古代可不兴随便离婚。夏至听说主要是大姑父是个老实人,家里虽不是富裕人家,却也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大姑好像对大姑父赵长林一见钟情,综上所有因素,除了离娘家远了些,田菊花觉的好像没什么理由不愿意的。

    至于离娘家远,田菊花也有自己的想法,所谓远香近臭她还是知道的,虽说她要是经常往家跑,几个弟弟到是不会说什么,可是弟弟要是娶了媳妇,弟媳妇就不知道了,毕竟不是一家人总归隔着一层,还有女人出嫁了,过日还不是在婆家,娘家只要经常听到消息,知道父母安康,弟妹生活和乐就好了,她又不怕在婆家受欺负,所以这远了近了都没关系。

    就这样田菊花嫁去了十里村,这十年里除了四个弟弟成亲回过田间,就再也没有回来了。而田家除了田菊花在生大儿子赵田、二儿子赵秧和小女儿赵苗满月的时候,田家四个兄弟去看过田菊花。其余时间两家也并没有多少往来。

    夏至当时听到关于田大姑的事情时,还感慨田大姑是位豁达的女子,在这以娘家为靠山的古代,能这样想的女子恐怕少有。而且夏至听田老四说,田菊花在赵家过的不错,赵长林的父母对唯一的儿媳妇喜欢的很,又因为田菊花给赵家添了三个孩子,老两口那更是直接让媳妇管家,自己带孙子孙女了安享晚年了。

    至于田小姑,夏至猜测可能因为之前田家村留言的,不乐意回田家村,毕竟田家村除了孩子估计人人都知道当年的那件事情,田小姑不回来,恐怕也是不想记起以前的事情了。只是这样阿奶就要伤心了,总共就两个女儿,大女儿家里的远,又是家里的一把手,根本离不开;小女儿虽然离家近,却为了娘家村里的留言,不愿意回来;阿奶也拉不下脸时常往小闺女家跑,再加上之前田家这一大家子,阿奶也不放心,有闺女等于没闺女,阿奶心里肯定不好受。

    想到这里夏至忍不住,偷偷的打量做在炕上抱这小立秋说话的阿奶,也许是心里作用,夏至总觉的阿奶好像在出神,有时候田立秋在和她说话,阿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时常接不上话不说,阿奶的两双眼睛时不时要往门口瞟一眼,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而每回瞟完门口,阿奶总是耷拉着头,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夏至不知道阿奶的表现明显不明显,不过阿爷好像发现了她这一现状,还叹了一口气。

    夏至觉的阿奶的每一眼,都充满了期盼,期盼这着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归来,不过今年这个愿望可能很难实现了,好像没有下午回娘家的吧,这眼瞅着要晌午了,夏至觉得还是转移一下阿奶的注意力好了。等今年家里盖了房子,一定要把大姑小姑两家都接来,让阿奶和他们好好聚聚。

    “阿奶,晌午吃什么,我肚子好饿啊!”这不知不觉已经晌午了,应该烧午饭了。

    “那里有糖,点心,你先垫点,别饿坏了肚子!这时辰还没到,在等等阿奶就去烧饭!”李氏听了夏至的话,抬头看了看天,确实是晌午了,是该上午饭了,不过她心里还存了心事,总觉在等等小闺女会回来的,可能是出门晚了些,所以到现在还没到。

    “不嘛不嘛,我要吃饭,阿奶我帮你烧饭吧,我饿了,那点心不经饿,还且阿奶你不是不让我们多吃吗,我想吃饭,我想吃饭,而且七妹也饿了”夏至一听阿奶的回到,就知道阿奶还在期盼田小姑回家,只是这些也就是阿奶自欺欺人罢了,田小姑嫁去的村子是田家村西面的邻村刘村,正是田家三媳妇刘氏的娘家,离田家村最多也就一个时辰,田小姑要是回来早应该到了,哪会到等到这会儿还没影啊。

    “是吗,乖乖你也饿了?”田李氏听了夏至的话也没多余的心思回应,只低头问坐在旁边的田立秋。

    “恩!阿奶,我也饿了!”田立秋早已的了夏至的暗示忙不迭的回到。

    “说起了,我也饿了,老婆子去烧午饭吧,这都晌午了,老四他们说不得也饿了!”老罗头早就见李氏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她是想闺女了,本想上前安慰安慰,却又怕勾起她的伤心,见六孙女喊肚子饿,也忙表示自已也饿了,就是为了让李氏找点事做,省的瞎想。

    见几人都说饿了,李氏才挪了身子,往厨房走去,她也知道她小闺女今天是不会回来的,只是她总归有期盼就是了,哎……还是去做饭吧,可不能饿着家里人。

    第六十四章 孕秧苗

    下午田老大夫妻、田老二夫妻以及田老三夫妻带着孩子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夏至看着几人都是一脸的高兴,想必这次回娘家,应该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几个孩子,现在还是一脸兴奋,拉着夏至和田立秋一直在说关于去姥姥家的见闻,什么姥姥是如何如何的好,和姥姥家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玩了什么开心的游戏啊了,舅舅舅妈给糖吃什么的,说到最后夏至只想翻白眼,心里狂吼,你们这些小屁孩的事情,姐真的是没兴趣啊。

    无论开心与否,这个年在过完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算是正式的结束了,而在这十几天时间里,田大姑和田小姑也没回来,李氏的脸色直到年初十以后才稍微好了点。郑氏也不再想自己过世的父母和至今未归的哥哥。新的一年了,田家有了更好的盼头,一家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而夏至这几天在琢磨双季水稻的事情,新年的一年开始,又要开始种庄稼了,这古代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想要多产,多种一季是最直接的办法了。夏至开始考虑用大棚培养秧苗,当然这古代肯定没有大棚,但是可以建个简单的暖室啊,只要人勤快些经常看着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些前提是如何说服田家人,让他实施才行,别看之前夏至做事,他们都一副依从她的样子,那是因为夏至并没有涉及到家里的生计,都以为她是小孩子心性,闹着玩,又加上之前撞破头,田老四觉着亏欠了闺女,才对他百依百顺。

    如果夏至现在跑去和阿爷和阿爹说要种秧苗,估计最先炸毛的就是夏至阿爹。所以夏至觉得自己还是想个万全的办法,如何说服他们,哪怕只是拿出一两亩地试验试验也行,到时成功了,阿爹他们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不过这可难为夏至了,她本来就是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性子,现在让她挖空心思考虑如何劝说家人,就是想破了脑袋,她也没想到个所以然了,到最后夏至实在没办法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就这么着了,实在不行到到时候就给阿爹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说道这里可见我们的夏至童鞋被逼成啥样子了( 夏至的小日子 http://www.xlawen.org/kan/340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