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阅读
还有小葱蒜,这、这……”掌柜的见着这几箩筐菜,竟是激动的说不出话了。
“掌柜的我都说给你送好东西来了吧,这冬天可见不着这些东西,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我家里还有,怎么样要不要谈谈价格啊!”夏至见了掌柜的表情,十分得瑟的说道。
“谈,谈,哎呦我的小祖宗哎,你可是我的真祖宗,说吧,只样不是太离谱,这些菜我都包了,不过你可不要再卖给别家酒楼了啊!”掌柜的是个爽快人,立马答应道。
“掌柜的放心吧,不会卖给别家的,但是我们自己家亲戚吃,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那这菜价?”
“掌柜的你也知道,这冬天有这蔬菜不宜,所以我这蔬菜怎么着也得五十文钱一斤吧!”夏至报出了菜价,却是把身边的田老四他们吓得倒抽了一口气,许明却是老神神在在的不为所动。要知道这菜如果不是冬天,也就值个五六文钱一斤,却是没想到夏至竟是整整翻了十倍。
“行!大侄女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过你家以后的菜都归我们酒楼,以后我让小王买鱼的是时候顺便将菜也给拉回来,你们还要和香味楼签一份不能在卖给别家的协议,怎么样?”掌柜的不愧是爽快人,夏至说的价格他眉头都没皱就点头答应了。
“自是没有问题的,理该如此!”夏至点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掌柜的便取来笔墨纸砚,写了协议,让夏至他们过目,夏至暗自庆幸幸亏许大夫来了,不然说不定他们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许明看了看契约,冲着几人点了点头,田老大按了手印,契约达成,掌柜的又让几个伙计将几个箩筐的菜称了称,付了五两银子。掌柜的邀请几人在味香楼吃饭,几人推辞了,便出了香味楼。田老四他们见着手里的五两银子,没想到卖菜也能如此赚钱。
出了味香楼,已是午时了,许明拉着田家一家人非要到他那里去吃饭,夏至他们拗不过,之后随了许明跟着他回到了医馆。
这边夏至他们走了,那边掌柜的可是乐不思蜀了,他没想到田家竟是有如此本事种出反季蔬菜,看着这水灵灵的蔬菜,他立马想到香味楼财源滚滚的模样。这下他可以和主子邀功讨赏了,想必主子必是要给他封个大红包的。想到这里,掌柜的赶紧将香味楼的几个厨子召集在一起,想着明天如何隆重推出这些新鲜的蔬菜。
第一百零一章 选择
夏至不知道香味楼是如何推出反季蔬菜的,但夏至从每天去田家拉货的伙计小王那灿烂如花的笑脸中估算出香味楼肯定赚了不少,想想也知道,这反季蔬菜一经推出必然是要引得一些嘴馋的吃货上门。
夏至隔个几天便让小王顺便给许明带点新鲜蔬菜,年关将至医馆里除了许明都放假了,连许明的小徒弟都被他放走了,夏至曾想过让许明到田家过年,可是想来他也不会愿意的,也就没开口,省的许明为难,只能在别的方面照顾照顾了。
小王看着夏至每次都是一篮子一篮子的给许明带菜,心疼的直滴血,活像有人偷了他的全部家当似的。要知道一篮子的新鲜蔬菜到了香味楼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就被夏至这样送人了,小王心里不滴血才怪。夏至见着他那心疼的表情,却是不管不顾,该咋地还咋地。
不过夏至倒是听说,马尚偶尔得知许明那里时不时有新鲜蔬菜,经常要去许明那里敲诈一些蔬菜,害的小王时不时给夏至带话说许明抱怨新鲜蔬菜被人讹,时间长了,夏至每次让小王带两份菜,一份给许明,一份给马尚,当然了为了避人,夏至都称呼马尚为马爷爷。这让小王每次见了她更加心中滴血。
忙忙碌碌一年到了头,总结这一年,田家最大的变化就是盖上了新房子,一家人终于在这一年团团圆了。今年过年李氏的心结没了,郑氏却依旧在期盼郑生回来。
对于舅舅夏至也没办法了,这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没办法寻找,只能随缘了,只希望郑生能好好的活着就行了,这也是郑氏目前唯一的期盼了。
过完年。年初二田梅花带着田大宝和刘铁柱回了田家,本来李氏以为田菊花不会回来的,却没想到田家吃过晚饭准备睡觉的时候,听见有人拍门,田老四起来打开们一看竟是田菊花一家,李氏和田家几个媳妇听了消息。赶紧起来烧了热水热饭,让人暖和暖和。
李氏见着被包的团团圆圆,却依旧冻的直抖索的三个孩子,心疼的不得了,一个劲的数落田菊花和赵长林。
原来田菊花和赵长林去年冬天回去和赵父赵母一说,起先两个老人并不同意,但后来想到孙子的前程,便也勉强同意了,但对要离家的孙子更加的疼爱了。过了年,赵长林一直在琢磨什么时候去田家。毕竟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送年,私塾才开始收人。
可赵长林又担心天气不好,怕耽误了两孩子,和田菊花一商量,两人便打算正月初二那天回田家,田菊花这么多年年初二都缺席。心里一直觉着对不起李氏,虽然他们从早晨走,晚上才到,但好歹年初二她也算回了次娘家,赵父赵母知道两人年初二要回田家,虽然不怎么情愿,可田菊花这么多年都没回娘家,他们也记在心里了,最后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田菊花他们一家在田家住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两人就起了个大早。坐上了田老四牵着的牛车,准备将赵田和赵秧送进私塾。他们出门的时候夏至还赖在被窝中不愿意起床,反正赵田和赵秧去许明那里的事情年前她就说了,许明也点头同意了,这会只要赵田和赵秧进了私塾。就完全没事了,这一点她可是帮不了他们的,只能靠他们自己了,话说其实他两这个年龄入学已经有点晚了,可赵家和夏至对他两也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只是希望两人能够读书识字。
等到下午几人回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了赵田和赵秧,夏至就知道两人已经被录取了,明天开始就正是开始进学了。夏至见赵长林和田菊花一脸喜气洋洋,想必是为赵田和赵秧而感到高兴。送了两人去私塾,赵长林和田菊花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第二天两人就收拾收拾家去了。
赵田和赵秧进的私塾,是一位赵姓的先生办的,虽然赵田和赵秧年纪大了,但念在都是赵姓,赵田和赵秧两人又懂事知理,便将两人收下了,私塾每逢初一十五有一天的休假。
转眼年过完了,便迎来了二月,夏至催促着田老四去找村长,因为今年天气明显比去年早回暖,赶紧商量好这双季水稻的事情,不然等到秧苗长大,怕是时间上要迟了。
田老四和老罗头在村长家呆了一天,晚上才回来。
“阿爹,村长怎么说,是选那样?”
话说田老四他们临走前,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讨了关于村中种双季水稻的事情,这第一自然是让各家各户自己搭暖棚孕秧苗,可这搭暖棚可是很费钱的,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出这个钱,第二就是由田家种出来,然后村中人出钱买,夏至去年就做了打算,早早留了很多稻种,就是两个田家村的秧苗她都出得起,而且这次的稻种她多精选优质产量高的。虽然她不能像袁隆平一样发明杂交水稻,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只要的种子好,种出来的粮食不出意外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不是。
“村长没说,很客气的拉着你阿爷说了一堆感谢的话,中午还留我们在家里吃完饭,吃完饭非要和你阿爷唠嗑,这一唠嗑就到了现在,等你阿爷非要回来时,他才吐口说明天开会,让全村人投票!”
“那感情你们就在村长家坐了一天啊!”夏至点点头,村长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可是对于田老四他们竟然在村长家坐了一天夏至不由的怨念了。
“可不是,我今天才发现村长太能说了,你是没听见村长一直在说老一辈的事情,说什么都是一个祖宗,你祖爷祖奶还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呢,反正一直在说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老事。”田老四实在是佩服村长,都那么大的年纪了,竟然将以前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
夏至点点头,想必村长见田家现在越过越好,想让他们多帮衬着村里一点,另一方面恐怕有感谢田家的意思,不然也不会留田老四他们在家里吃饭。
第二天,村长召集全村开会,田家人知道因为什么,也就没有参加,反正不管怎么样,村长到最后肯定要找田家人的。
果然,上午开完会,吃过中午饭,村长便晃晃悠悠的走进了田家的院子。
“小罗子!小罗子——”
“叔你咋来了,这大冷的天,让人带个话,我过去就行了!快屋里坐,赶紧暖暖!”老罗头坐在堂屋的炕上,听见村长的喊声赶紧下了炕,穿了鞋就奔了出来。
“没事,趁我还走的动,多走走!”村长摆摆手,不以为意,随着老罗头进了屋子。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村长见屋子里除了老罗头竟是没有别人。
“都在老宅呢,叔是有话说,我这就把他们喊回来!”老罗头知道村长到田家定是为了秧苗的事情,他也想让几个儿子一起听听。
“中,去吧!”村长一边脱了鞋上炕,一边应老罗头的话。
“那叔,你坐着,这里有水,喝点水!我去去就来。”老罗头给村长倒了水,这才回老宅喊田老四他们。
等田老四他们放下手里的话,与老罗头赶回来的时候,村长早就将杯中水喝的精光,老罗头见此赶紧上前给续了一杯。
田老四他们告罪到:“让堂爷久等了!”
“行了,知道你们忙,我也就长话短说了,之前你们说的种好秧苗卖给村里人,那你们是打算怎么个卖法,卖多少钱?”
“叔,是这样的,我和孩子商量了一下,觉着都是一个村的人,我们也不占村里人便宜,就按照一亩地五文钱的价格卖秧苗您看行吗,不过我可说好了,咱村人卖了我们的秧苗可不能转手又卖给别的村子了!而且我们给的价格只限于本村人,如果别的村子要买,必须要十文钱一亩,您看这样行吗!”这个价格是田家人商讨之后的结果。
“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从你这里买秧苗,盖棚子实在是太贵了村中人家庭条件也是一般!”村长盯着老罗头,觉着田家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他也不强求别的什么了。
“叔,我知道,老田家很长一段时间也过的不好,可如今不也过去了吗,我相信以后村里人也会越过越好的!”老罗头现在想起之前的苦日子,心中都是满满的心酸。好在苦日子过去了,他相信田家会越过越好的。
“是啊,都会越来越好的!那就这么着吧,我就先回了,家里还有事等着我呢!”既然说定了,村长也就不想多呆了。
“那我送送叔,你们去忙你们的吧!”老罗头随着村长起身,也站了起来,一边又让田老四让他们回去干活,老宅那边可不了人。
“那堂爷,我们就不送您了,有空常来坐!”田老四应和到。
“行,去吧,我这里有你们阿爹呢!”村长摆摆手,已经占了人家好大的便宜了,可不能耽误了人家的活计。说完,老爷子便背了收,晃晃悠悠的出了田家门,后面跟着相送的老罗头。
ps:
不好意思啊,芳草最近有点忙,还有一章明天,芳草补上来啊!
第一百零二章 踩水车
得了村长的答复,田家晚上就开始商讨关于孕苗的事情。田家村、田家、田菊花家以及田家媳妇娘家的秧苗少说也有上千亩了,这么多的秧苗如何下,怎么下都是个问题。
话说有好事当然想着自己人,所以李氏让田菊花等到三月份二十号左右再到田家拉秧苗。田梅花因为有田家帮衬着,今年也有了点积蓄,本来打算买点良田,也种个双季水稻的,也好过刘铁柱整天上山打猎提心吊胆的。可惜托了人,却一直没有消息。
商讨好具体方案,第二天田家便大干特干起来,首先就是在田家右边的空地上起棚子,同时夏至前两天让赵田和赵秧给许明带话,说是这两天就开始起棚子了,让马尚赶紧着将人派来,这做事要从头学起,首先这搭棚子可不能出错,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是一样的。
果然没过两天,夏至家的暖棚还没建起来一半,马尚亲自领了人过来,还给田家交了食宿费,说是这一段时间要麻烦田家了,也不能白白的占田家便宜,老罗头不收,他还不乐意,摆出了县令的架子虎着脸,田老四只好让老罗头收下。马尚这才露出了笑脸。
马尚带了八个人过来,听说这八个人来自不同的镇,都在马尚的统一管辖下。如今田家宽畅,也住得下八个人。李氏将八分都安排在他和老罗头旁边的屋子,两人一间房,住的十分宽畅。毕竟来的八人最大的也就是四十岁,最小的才二十多岁。都是男子,住到几个媳妇的院子也不方便。八人每天跟着田家吃喝,做活。
今年田家人都有了经验,也不需要夏至这个小毛娃在旁边指手画脚的了。几个人跟着田家忙活了两天,暖棚已经搭建起来了,二月中旬的时候,田家便将种子下田了。其实夏至决定这么早下苗一是今年天气回暖早,二是想着早早将众人教会,三月初的时候几人回去下苗还不算迟。省的又要耽误一年。至于她家的秧苗,也不耽误什么的。
八个人天天起早贪黑的跟着田家四兄弟身后,甚至田家四兄弟轮值,他们晚上也跟着轮值,等到种子发芽后,一伙人竟是废寝忘食的守在了暖棚里不出来了。老罗头知道他们的心思,吩咐李氏每天让几个孩子将饭送到暖棚了,自此之后,八人吃喝拉撒就没出过暖棚,直到二月底。秧苗已经长大了不少,几人才出了暖棚,收拾收拾告别了田家,回了娘娘镇。
夏至也不知道几人回去是怎么和马尚说的,等到三月份小王在到田家卖鱼买菜的时候,带来许多东西。说是马尚给田家的谢礼。夏至也没多想,让田老四他们将东西搬回家,她自带着小王去捞鱼,割菜去了。等送走了小王,夏至回屋一看,顿时傻眼了,马尚给的谢礼可真不少,就那布匹都够田家每人做好件衣服的了,更别提还有一些点心,野味甚至连财迷油盐什么的都有。
夏至不得不说。马尚送给田家的谢礼很实在,多是一些生活用品。
“这,咱就这样收了县令大人这么多的谢礼,会不会不合适!”王氏一边在收拾东西,一边问着旁边的田老大。这么多东西少说要几十两才能买到,田家从来没收过这么重的礼。
“大伯娘。没事的,马爷爷就是想谢谢我们家,如果双季水稻铺展开来,那受益的可不光是老百姓,马爷爷也会跟着升官发财的!到时可就不是管这一县了,说不定就是咱们整个郡了。想比起这些,我们收着点谢礼都是轻的了!” 夏至进门就听到王氏的询问。
“真的?可县令大人年前还给你办了几百亩的地契,这又送这么多礼,以后我们怎么还礼啊!”王氏觉着还是不放心,感觉田家好像欠了马尚几千两银子似的。
“哎!大伯娘,那几百亩地根本没人买,衙门里恨不得有人将那旱地山地都给买了,好歹也能给衙门里添点受益。所以那几百亩的地一点都不贵,才几十两银子!”
当初夏至得知马尚花了几十两就将那几百亩的旱地买下来,心里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后来想想也差不多,这个时代没有旱作物,旱地基本都成了荒地,没人肯买,这要是有人买了大多都是半卖半送的,在加上马尚县令的身份,那更是一半的一半,自然就是几十两。不过此时看着王氏有些忐忑的心情,夏至只说了前者。
“也对!那荒地送给我我都不要,想必肯定没人买!”王氏点点头,觉着夏至说的有道理,那荒地谁愿意要啊,没有水根本种不了地。
等到三月中旬的时候,秧苗已经长大很多,这一段时间田家村人到是老实了不少,知道田家人正在忙着孕秧苗的事情,也没人时不时的打扰他们。 天气已经回暖,路上的冰层开始融化,夏至打算这两天召集人,将她在十里山脚下的几百亩地开出来。
不过在这之前,她先去了木匠那里,将她手绘的一张图交给了木匠。顿时看的木匠激动不已,对于他这样的木匠老手,一眼就看出这是抽水的东西,木匠询问夏至是否能将图纸卖给他,不过夏至倒是没要木匠的钱,直接让他给田家做了二十台水车。
没错夏至给木匠的图纸正是踩水车,话说农户不愿意中旱地,一是没有旱作物,二是水往低处流容易,从低处往高处就难的很了,稍微旱一下,就颗粒无收。
如今她将这踩水车给制作出来,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脚踩式水车有三根横杆,一根是用来给人坐的,一根是给人抓手的,底下一根是让人踩的,前后两头安装着一块圆木,左右脚依次踩过去,圆木就会转动,身后有一条长长的抽水槽。当初夏至借赵田和赵秧的毛笔和纸画图纸的时候,田老四可是震惊的很,老罗头更是将图纸当宝贝似的。
要知道这水车一出,这北方的有多少田地能够被利用起来。夏至也知道水车的重要,等她画好图纸后,她说赵田写,将踩水车的作用连同图纸一起交给了小王,让带给许明,再转手给马尚。当然了赵田如今才学了将近两个月的字,一些简单的字还能写出来,复杂的就不行了,所以夏至尽量说的简单易懂,减轻赵田工作的同时力求让马尚能明白水车的作用和重要性。
而交给木匠的图纸,是她重新画的。夏至不知道马尚收到图纸时的表情,不过从第二天,小王又拉了一车的礼物就知道马尚想必很满意夏至的图纸。至于马尚如何找人做水车,她就管不着了,她还是先管着自家的几百亩地吧。
其实夏至不知道,当许明收到小王的图纸时候,看见白纸上满满的图画,可是很很震惊了一番。当然不是夏至画的有多美,相反夏至拿毛笔不稳,那直线被她画的曲曲折折,简直山路十八弯,可想而知整张图有多难看。许明震惊的是夏至竟然能相想出如此奇妙的点子,而且看每一步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这也说明夏至将水车的作用摸的透透的,连可以鼓励农户多开旱地的想法都考虑到了。
许明不得不佩服夏至的聪明,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想法,要知道这水车成功了,造福的百姓可不是一个田村,一个娘娘镇那么多,那可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啊。想到这里,许明坐不住了立马将身边的事情交给了药童,自己揣着图纸和用法去了县令的府衙找马尚。
不提许明将图纸交给马尚时他是什么样的表情,但等马尚看明白图纸和水车的作用,以及想到北方大多旱地可以利用起来之后,便开始嘀嘀咕咕说起夏至狡猾来,此时他才想明白怪不得夏至要买几百亩的旱地呢。想当初他知道夏至要买旱地的时候还非常吃惊呢,觉着夏至毕竟是个小孩子,也不管有没有用都要买,当时他想着毕竟是许明认的干孙女,好歹夏至也叫他一声爷爷,便出了钱将田买下来,当做是礼物送给了夏至。
他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夏至还有这一手,恐怕当初夏至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这水车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的,不然她也不会那么果断的要买那几百亩的荒地了。不过等这水车出世了,旱地恐怕就是他这县令出面也不会那么便宜了,小夏至可是占了大便宜啊。此时他完全忘记,如果夏至不买旱地,也就不会有水车出来了。
话说马尚想的还真是对,夏至从来到田家知道这大武朝竟是没有人种旱地就一直惦记着旱地和水车的事情,之前是因为家里穷,她一心想着赚钱,就把这事给压到心底了。直到去年她准备买后村河旁边的沙地,路过十里山,见着那一片荒地,觉着时机成熟了,可以考虑水车的事情了。所以才临时决定,将那几百亩的荒地给买了下来。
如今她觉着应该将水车做出来了,等几百亩田开出来可不就正好用上水车,到时候秧苗也可以下地了。
第一百零三章 又是一个春
几百亩地要想赶在三月底前开出来,对于田家人来说是很困难的,犁田拔地除草,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最后夏至想出请人帮忙的办法。找村里相熟的几家,帮忙开荒,田家没人每天五文钱,午饭由田家包了。夏至感慨这个时代的劳动力真廉价。
田家人心里却是不怎么愿意的,农户人家请什么人啊,不都是自己辛苦点忙完吗,可这几百亩的地他们在三月底根本忙不完,为了不耽误插秧,只得点头答应,这可不是徐家集的一百亩地,一家人赶赶就能出来的,这可是好几百亩的地,虽然上面的荒草已枯黄,可这么多年它一直慌着,想整出来可不是加把劲的事情。他们自己也知道,所以也不逞能,夏至说请人,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当天,田老四就出门找人去了,第二天,就见二十几个人或是扛着铁锹,或是扛着锄头,或是抬了犁头,还有拿着镰刀的人来到田家门口,由田老四引着却了荒地,老罗头闲不住,如今生活如意,田家四兄弟有什么活都不让他干,他就提议去当监工,也没人反对。他便晃晃悠悠的跟着一伙人的后面,肩膀上也扛了一把铁锹,夏至心想,这阿爷这装模作样的说要当监工,其实就是闲不住,要出去的借口。
田老四和田老三每人肩上扛着犁,手里还拉了头牛,也跟着众人去了荒地。虽说请了人,可有些事还是用牛的方便。
这边田老四他们下地,那边李氏她们在家里做饭。二十多个人的中午饭可是不少,好在如今田家有不少存货,马尚送的是一部分,田家老宅那里也有蔬菜。在加上去年冬天李氏带着几个媳妇做的咸菜,一顿整个出来四个菜那是足足有余的,而且还有一两样荤菜。因为是干活,李氏便照着一人两大瓷碗米饭的分量煮的饭。
等到中午吃饭时,见众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将李氏吓着了。生怕煮的米饭不够,不过好在众人吃第一碗饭的时候都是狼吞虎咽,等到第二碗就放慢了速度,等吃完两碗饭,众人已是吃的十分饱了。李氏提着的心才放下,这请来的都是田家村人,都沾亲带故的,这第一顿饭都被人吃饱,到时田家还不知道被说成什么样子呢。
二十几人加上田老四、田老三、老罗头以及两头牛忙了七八天,终于将十里山前的荒地开垦好了。看着一垄一垄整齐的田地,夏至打心底里高兴,这可都是粮食,都是钱啊!于此同时木匠也将夏至订做的二十台踩水车也给送到了。
木匠将踩水车送到田家的时候很激动,恨不得马上能看到踩水车的效果。夏至低头打量了一圈踩水车,发现这木匠的手艺真不是盖的。踩水车做的想当好,比现代也差不了哪去。
为了满足木匠的愿望,当天下午,田老四他们便将水车安在水边,田家一家人都站在水车,包括田家的几个孩子。等到夏至一声令下,大家开始齐齐的踩水车,引的田家村人围着圈的看他们忙活。都议论纷纷,起先大家不知道田家在干吗,最后看见水从河里抽到田里。大家才知道原来田家想出了办法,将低处的水抽向高处,如今一家人正在试水车。
看着一股一股的水流被抽进荒地里,众人都十分吃惊,都不知道夏至他们踩的是什么玩意。竟然能将低处的水抽向高处。有那好奇的更是站到夏至家另外十两水车上,猛地踩水车。看着刚才上去踩水的人,一边踩水一边玩,围观的人胆子也大了,热闹的村中人不愿意了,田家人他们不好意思催着让人下来,可刚才上去的人,他们可不会不好意思,三催四催都是少的,有的人更是直接将人拽下了水车,自己踩了上去。
这样过了一天,夏至竟然发现等到天黑的时候,田家几百亩的旱地已经被灌溉了一遍,那水人站到里面都到小腿肚了,果然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夏至知道恐怕过了一夜,水吃进土了,最起码要少了一半,可不是还有明天吗。田家村可是还有好些人没上去踩呢,尤其是一些孩子,想必再有一天几百亩的地就能插秧了。
开完慌,灌完水,接下来就开始操心插秧,这时候田家种的秧苗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来买了,田老四他们一边要顾着家里的秧苗,一边要顾着田里的插秧的事情还有徐家集的地要整。好在田梅花和刘铁柱回了田家帮忙,忙碌的情况稍微好转,可也没好转到哪里,田家几百亩的地要插秧,还有徐家集的地要犁。田老四他们整天都忙地像个陀螺似的。
夏至看着每晚回去都累瘫了的田老四,实在心疼他和几位伯伯,第二天边说要雇人插秧的事情,让田老四他们顾着家里的秧苗和徐家集的地就可以了,田家村这边的几百亩地,就让别人忙吧。要不然这可真是让人吃不消,田老四和其他三兄弟休息了一夜那腰都还是弯的,更不要说老罗头上了年纪,这几天忙下来,一直在用手捶腰。可为了家里的活计没办法,几人一直在忍着。
如今田家没有别的开销,整个冬天因为鱼和蔬菜没赚个几百两,几十两还是有的。所以请人的钱他们还是出得起的。只是老罗头他们的思想一直还没转换过来,上次请人是为了不耽误农事,现在还有好长一段农忙的时间,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只要赶赶时间绝对忙得完。
这样赶着干活,他们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如果一直是这种状态,夏至估计农活还没忙完几人就要累趴到了,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雇人插秧。夏至的想法与他们是不同了,这有钱自然是要过好日子,不然要那么多的钱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最后一家人拗不过夏至答应田家村的田都雇人插秧。
这次雇人夏至每人给十文钱,却是不包午饭了,田家可没有闲人呆在家里烧饭,李氏他们恨不得一天到晚不用吃饭,能够早早的忙完田里的活计。不过田家村人如今也正忙着家里的活计呢,可没人愿意丢了自家的农活,赚几个辛苦钱却丢了自家的饭碗不值当,所以这次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足了上次一半的人说,不过夏至也知足了。
等到三月底的时候,田菊花和赵长林也回了田家,事情就轻松多了,不过几天田家的秧苗卖完了,几百亩的地也插完了秧苗。只需要时不时去检查田里有没有漏洞漏水,或是有什么牲口祸害庄稼的。时不时田家人要去踩踩水车给旱地浇水。总的来说四月初旬田家人开始闲下来了。
田家歇下来,田菊花和田梅花要家去,被李氏拦了下来,开什么玩笑,忙死忙活的不走,现在闲下来要走,不行必须在田家休息好了,长肉了才能走。夏至对于李氏的话赞同的点点头,忙死忙活的,如今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应该多歇息几天才是。
这次卖秧苗,总的来说田家收入还不错,将近有十来两银子的进账。
不过春天注定是个忙碌的季节,等田家人歇了两天,田家鱼塘的鱼苗要开始产子了,今年夏至打算扩大生产,于是李氏带着几个媳妇开始种蔬菜,田家四兄弟包括两个女婿和老罗头开始又挖了两口池塘。话说田家养鱼的事情早在田家村传开了,也有人模仿着田家养鱼,可也不知道是他养鱼的方法不对,还是时运不济,竟然让鱼都染了病,死光光了。他又不好询问田家,只好作罢,有那蠢蠢欲动的,见了那人的结果,便也方下了心中的想法,觉着养鱼不是随便谁都可以的。
池塘挖好,又忙着引水入池塘,之后就是鱼苗的问题,虽然这次夏至留的鱼种多,可相对于新挖的两口塘还是显的有点少。 所以那几天田家村人随处可以见田家的男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在田家村的前河和后河各个河段捞鱼苗。
等好不容易解决了鱼苗的问题,又到一年该买牲口的时间,田家四兄弟又马不停蹄的赶赶往娘娘镇买牲口去了。田家盖了新房,所有牲口的也都盖了圈,什么鸡圈、鸭圈、牛圈、猪圈……,反正是牲口呆的地方,田家都盖了,而且还盖的的不小。所以田老四他们回来,两个牛车被拉得满满的都是什么口,而且数量都比去年多。
夏至看着如此热闹的场景,不由扶额,话说这牲口的事情,可不是夏至要这么办的,夏至觉着田家现在有了收入,根本不需要靠着这些牲口赚钱,家里养点自己吃就可以了。可李氏觉着空着也是空着,家里又有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喂点牲口。不卖,家里吃也是好的,总比花钱买的强。
地一百零四章 种红薯
时间过的飞快,已经进入了五月份,天气开始慢慢变热,空气了再也没有了寒冷的气息,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夏天的头开始悄悄的探了出来。
经过大半个月的修养,田家人脸上哪有一点的疲惫,都是脸色红润,好的不得了。
“阿爹,我让你放的红薯呢?”这个时间应该最适合红薯生长的了,夏至打算开始种红薯了,可是在地窖里找了半天竟然连红薯的影子都没找到,夏至只得扯着嗓子求助田老四。
“我还以为你忘记了,怎么现在想起它了!”田老四听见夏至的喊声,知道夏至在地窖,便顺着台阶走了下来。不明白都半年不理它的夏至,怎么现在想起红薯了、
“我什么时候忘记了,我那是还不到时候,懂不懂!大冬天的我拿着它干嘛,放地窖了还好点,不然都被冻坏了!”如今已近七岁的夏至,猛地长了一节,已近吵过田老四的腰部了,而且因为田家生活条件好了,夏至再没有之前瘦瘦黄黄的样子了,如今的她虽然还是扎了个包包头,可脸色红润,皮肤白须,乍一看还以为是年画娃娃呢。不过有谁见过年画娃娃对着自家老爹翻白眼的。
“你个小丫头,赶笑话你阿爹笨,你那脑子还是从我这里得的呢,居然敢笑你阿爹!”田老四说着手上狠狠的在夏至头上敲了一记,然后接二连三的敲下去。见着夏至捂头,喊疼他才摆手。
“我哪有说阿爹笨,我最喜欢阿爹了。阿爹,红薯你放哪了?”夏至捂着头,一边奉承田老四,一边在心中嘀咕。好汉不吃眼前亏。
“喏,就在哪里,闺女啊,当初你不是说要种红薯吗,怎么这么久了却是没动静呢,闺女啊。咱做人要实诚,如果你不种红薯了,赶紧将那十几亩地还给马县令,那可是马县令利用职位拨给你的!那沙地也不是好地,都种不出粮食来,闺女你要是想要田,阿爹就去给你买良田好不好?”见着红薯,田老四就想起来当初夏至让马尚拨的那十几亩的沙地答应种红薯的事情。可是到现在都过去小半年了,也没见夏至有什么动静。
“阿爹我什么时候说不种红薯了,刚不还说了。那是时候没到,这不现在我就准备将它找出来种上,这时间正合适!我之前不是说过吗,红薯一定要在温度高的时候种,才能很快发芽长大,如今天气开始慢慢变热。可不是正合适吗!”夏至一边扒拉着袋子里的红薯,检查有没有被冻坏的红薯,好在红薯都很好,一边回到田老四的问题,眼神还在示意说还说不笨,连这都想不到。直到田老四又伸出手,做出又要敲她的摸样,她才赶紧扭头继续与红薯奋战。
“好啦,你个小人,走。阿爹帮你拎出去,等出去在看,这里黑布隆冬的,别看坏眼睛!”田老四见夏至专注于手上的红薯,眼睛因为光线暗。而眯成了一条缝。便走上前去帮夏至将红薯拎出了地窖。两人便站在了院子里。
“我说,你们两父女,这大中午的站在院子中央是为了晒太阳!”郑氏这话绝对有着调侃意味,要知道现在天气虽然不是非常热,可长时间站在外面晒也是受不了的。“怎么把它拎出来了?”郑氏见田老四拎着一个口袋便朝屋子里走来,看清是什么口袋后,便询问了起来。
“夏至之前不是说要种红薯嘛,她觉着现在正是种红薯的时候,就拎出来了。我等会去找大哥,将她选的那片沙地给犁一遍”田老四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着郑氏说道,随后又扭头朝夏至道“闺女你就在这里陪你阿娘,我去找你大伯,等地弄好了,我在通知你,这大中午的出去可别把我闺女晒丑了!”
“谁丑了,谁丑了!”长这么大,夏至( 夏至的小日子 http://www.xlawen.org/kan/3404/ )
“掌柜的我都说给你送好东西来了吧,这冬天可见不着这些东西,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我家里还有,怎么样要不要谈谈价格啊!”夏至见了掌柜的表情,十分得瑟的说道。
“谈,谈,哎呦我的小祖宗哎,你可是我的真祖宗,说吧,只样不是太离谱,这些菜我都包了,不过你可不要再卖给别家酒楼了啊!”掌柜的是个爽快人,立马答应道。
“掌柜的放心吧,不会卖给别家的,但是我们自己家亲戚吃,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那这菜价?”
“掌柜的你也知道,这冬天有这蔬菜不宜,所以我这蔬菜怎么着也得五十文钱一斤吧!”夏至报出了菜价,却是把身边的田老四他们吓得倒抽了一口气,许明却是老神神在在的不为所动。要知道这菜如果不是冬天,也就值个五六文钱一斤,却是没想到夏至竟是整整翻了十倍。
“行!大侄女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过你家以后的菜都归我们酒楼,以后我让小王买鱼的是时候顺便将菜也给拉回来,你们还要和香味楼签一份不能在卖给别家的协议,怎么样?”掌柜的不愧是爽快人,夏至说的价格他眉头都没皱就点头答应了。
“自是没有问题的,理该如此!”夏至点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掌柜的便取来笔墨纸砚,写了协议,让夏至他们过目,夏至暗自庆幸幸亏许大夫来了,不然说不定他们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许明看了看契约,冲着几人点了点头,田老大按了手印,契约达成,掌柜的又让几个伙计将几个箩筐的菜称了称,付了五两银子。掌柜的邀请几人在味香楼吃饭,几人推辞了,便出了香味楼。田老四他们见着手里的五两银子,没想到卖菜也能如此赚钱。
出了味香楼,已是午时了,许明拉着田家一家人非要到他那里去吃饭,夏至他们拗不过,之后随了许明跟着他回到了医馆。
这边夏至他们走了,那边掌柜的可是乐不思蜀了,他没想到田家竟是有如此本事种出反季蔬菜,看着这水灵灵的蔬菜,他立马想到香味楼财源滚滚的模样。这下他可以和主子邀功讨赏了,想必主子必是要给他封个大红包的。想到这里,掌柜的赶紧将香味楼的几个厨子召集在一起,想着明天如何隆重推出这些新鲜的蔬菜。
第一百零一章 选择
夏至不知道香味楼是如何推出反季蔬菜的,但夏至从每天去田家拉货的伙计小王那灿烂如花的笑脸中估算出香味楼肯定赚了不少,想想也知道,这反季蔬菜一经推出必然是要引得一些嘴馋的吃货上门。
夏至隔个几天便让小王顺便给许明带点新鲜蔬菜,年关将至医馆里除了许明都放假了,连许明的小徒弟都被他放走了,夏至曾想过让许明到田家过年,可是想来他也不会愿意的,也就没开口,省的许明为难,只能在别的方面照顾照顾了。
小王看着夏至每次都是一篮子一篮子的给许明带菜,心疼的直滴血,活像有人偷了他的全部家当似的。要知道一篮子的新鲜蔬菜到了香味楼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就被夏至这样送人了,小王心里不滴血才怪。夏至见着他那心疼的表情,却是不管不顾,该咋地还咋地。
不过夏至倒是听说,马尚偶尔得知许明那里时不时有新鲜蔬菜,经常要去许明那里敲诈一些蔬菜,害的小王时不时给夏至带话说许明抱怨新鲜蔬菜被人讹,时间长了,夏至每次让小王带两份菜,一份给许明,一份给马尚,当然了为了避人,夏至都称呼马尚为马爷爷。这让小王每次见了她更加心中滴血。
忙忙碌碌一年到了头,总结这一年,田家最大的变化就是盖上了新房子,一家人终于在这一年团团圆了。今年过年李氏的心结没了,郑氏却依旧在期盼郑生回来。
对于舅舅夏至也没办法了,这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没办法寻找,只能随缘了,只希望郑生能好好的活着就行了,这也是郑氏目前唯一的期盼了。
过完年。年初二田梅花带着田大宝和刘铁柱回了田家,本来李氏以为田菊花不会回来的,却没想到田家吃过晚饭准备睡觉的时候,听见有人拍门,田老四起来打开们一看竟是田菊花一家,李氏和田家几个媳妇听了消息。赶紧起来烧了热水热饭,让人暖和暖和。
李氏见着被包的团团圆圆,却依旧冻的直抖索的三个孩子,心疼的不得了,一个劲的数落田菊花和赵长林。
原来田菊花和赵长林去年冬天回去和赵父赵母一说,起先两个老人并不同意,但后来想到孙子的前程,便也勉强同意了,但对要离家的孙子更加的疼爱了。过了年,赵长林一直在琢磨什么时候去田家。毕竟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送年,私塾才开始收人。
可赵长林又担心天气不好,怕耽误了两孩子,和田菊花一商量,两人便打算正月初二那天回田家,田菊花这么多年年初二都缺席。心里一直觉着对不起李氏,虽然他们从早晨走,晚上才到,但好歹年初二她也算回了次娘家,赵父赵母知道两人年初二要回田家,虽然不怎么情愿,可田菊花这么多年都没回娘家,他们也记在心里了,最后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田菊花他们一家在田家住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两人就起了个大早。坐上了田老四牵着的牛车,准备将赵田和赵秧送进私塾。他们出门的时候夏至还赖在被窝中不愿意起床,反正赵田和赵秧去许明那里的事情年前她就说了,许明也点头同意了,这会只要赵田和赵秧进了私塾。就完全没事了,这一点她可是帮不了他们的,只能靠他们自己了,话说其实他两这个年龄入学已经有点晚了,可赵家和夏至对他两也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只是希望两人能够读书识字。
等到下午几人回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了赵田和赵秧,夏至就知道两人已经被录取了,明天开始就正是开始进学了。夏至见赵长林和田菊花一脸喜气洋洋,想必是为赵田和赵秧而感到高兴。送了两人去私塾,赵长林和田菊花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第二天两人就收拾收拾家去了。
赵田和赵秧进的私塾,是一位赵姓的先生办的,虽然赵田和赵秧年纪大了,但念在都是赵姓,赵田和赵秧两人又懂事知理,便将两人收下了,私塾每逢初一十五有一天的休假。
转眼年过完了,便迎来了二月,夏至催促着田老四去找村长,因为今年天气明显比去年早回暖,赶紧商量好这双季水稻的事情,不然等到秧苗长大,怕是时间上要迟了。
田老四和老罗头在村长家呆了一天,晚上才回来。
“阿爹,村长怎么说,是选那样?”
话说田老四他们临走前,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讨了关于村中种双季水稻的事情,这第一自然是让各家各户自己搭暖棚孕秧苗,可这搭暖棚可是很费钱的,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出这个钱,第二就是由田家种出来,然后村中人出钱买,夏至去年就做了打算,早早留了很多稻种,就是两个田家村的秧苗她都出得起,而且这次的稻种她多精选优质产量高的。虽然她不能像袁隆平一样发明杂交水稻,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只要的种子好,种出来的粮食不出意外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不是。
“村长没说,很客气的拉着你阿爷说了一堆感谢的话,中午还留我们在家里吃完饭,吃完饭非要和你阿爷唠嗑,这一唠嗑就到了现在,等你阿爷非要回来时,他才吐口说明天开会,让全村人投票!”
“那感情你们就在村长家坐了一天啊!”夏至点点头,村长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可是对于田老四他们竟然在村长家坐了一天夏至不由的怨念了。
“可不是,我今天才发现村长太能说了,你是没听见村长一直在说老一辈的事情,说什么都是一个祖宗,你祖爷祖奶还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呢,反正一直在说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老事。”田老四实在是佩服村长,都那么大的年纪了,竟然将以前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
夏至点点头,想必村长见田家现在越过越好,想让他们多帮衬着村里一点,另一方面恐怕有感谢田家的意思,不然也不会留田老四他们在家里吃饭。
第二天,村长召集全村开会,田家人知道因为什么,也就没有参加,反正不管怎么样,村长到最后肯定要找田家人的。
果然,上午开完会,吃过中午饭,村长便晃晃悠悠的走进了田家的院子。
“小罗子!小罗子——”
“叔你咋来了,这大冷的天,让人带个话,我过去就行了!快屋里坐,赶紧暖暖!”老罗头坐在堂屋的炕上,听见村长的喊声赶紧下了炕,穿了鞋就奔了出来。
“没事,趁我还走的动,多走走!”村长摆摆手,不以为意,随着老罗头进了屋子。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村长见屋子里除了老罗头竟是没有别人。
“都在老宅呢,叔是有话说,我这就把他们喊回来!”老罗头知道村长到田家定是为了秧苗的事情,他也想让几个儿子一起听听。
“中,去吧!”村长一边脱了鞋上炕,一边应老罗头的话。
“那叔,你坐着,这里有水,喝点水!我去去就来。”老罗头给村长倒了水,这才回老宅喊田老四他们。
等田老四他们放下手里的话,与老罗头赶回来的时候,村长早就将杯中水喝的精光,老罗头见此赶紧上前给续了一杯。
田老四他们告罪到:“让堂爷久等了!”
“行了,知道你们忙,我也就长话短说了,之前你们说的种好秧苗卖给村里人,那你们是打算怎么个卖法,卖多少钱?”
“叔,是这样的,我和孩子商量了一下,觉着都是一个村的人,我们也不占村里人便宜,就按照一亩地五文钱的价格卖秧苗您看行吗,不过我可说好了,咱村人卖了我们的秧苗可不能转手又卖给别的村子了!而且我们给的价格只限于本村人,如果别的村子要买,必须要十文钱一亩,您看这样行吗!”这个价格是田家人商讨之后的结果。
“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从你这里买秧苗,盖棚子实在是太贵了村中人家庭条件也是一般!”村长盯着老罗头,觉着田家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他也不强求别的什么了。
“叔,我知道,老田家很长一段时间也过的不好,可如今不也过去了吗,我相信以后村里人也会越过越好的!”老罗头现在想起之前的苦日子,心中都是满满的心酸。好在苦日子过去了,他相信田家会越过越好的。
“是啊,都会越来越好的!那就这么着吧,我就先回了,家里还有事等着我呢!”既然说定了,村长也就不想多呆了。
“那我送送叔,你们去忙你们的吧!”老罗头随着村长起身,也站了起来,一边又让田老四让他们回去干活,老宅那边可不了人。
“那堂爷,我们就不送您了,有空常来坐!”田老四应和到。
“行,去吧,我这里有你们阿爹呢!”村长摆摆手,已经占了人家好大的便宜了,可不能耽误了人家的活计。说完,老爷子便背了收,晃晃悠悠的出了田家门,后面跟着相送的老罗头。
ps:
不好意思啊,芳草最近有点忙,还有一章明天,芳草补上来啊!
第一百零二章 踩水车
得了村长的答复,田家晚上就开始商讨关于孕苗的事情。田家村、田家、田菊花家以及田家媳妇娘家的秧苗少说也有上千亩了,这么多的秧苗如何下,怎么下都是个问题。
话说有好事当然想着自己人,所以李氏让田菊花等到三月份二十号左右再到田家拉秧苗。田梅花因为有田家帮衬着,今年也有了点积蓄,本来打算买点良田,也种个双季水稻的,也好过刘铁柱整天上山打猎提心吊胆的。可惜托了人,却一直没有消息。
商讨好具体方案,第二天田家便大干特干起来,首先就是在田家右边的空地上起棚子,同时夏至前两天让赵田和赵秧给许明带话,说是这两天就开始起棚子了,让马尚赶紧着将人派来,这做事要从头学起,首先这搭棚子可不能出错,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是一样的。
果然没过两天,夏至家的暖棚还没建起来一半,马尚亲自领了人过来,还给田家交了食宿费,说是这一段时间要麻烦田家了,也不能白白的占田家便宜,老罗头不收,他还不乐意,摆出了县令的架子虎着脸,田老四只好让老罗头收下。马尚这才露出了笑脸。
马尚带了八个人过来,听说这八个人来自不同的镇,都在马尚的统一管辖下。如今田家宽畅,也住得下八个人。李氏将八分都安排在他和老罗头旁边的屋子,两人一间房,住的十分宽畅。毕竟来的八人最大的也就是四十岁,最小的才二十多岁。都是男子,住到几个媳妇的院子也不方便。八人每天跟着田家吃喝,做活。
今年田家人都有了经验,也不需要夏至这个小毛娃在旁边指手画脚的了。几个人跟着田家忙活了两天,暖棚已经搭建起来了,二月中旬的时候,田家便将种子下田了。其实夏至决定这么早下苗一是今年天气回暖早,二是想着早早将众人教会,三月初的时候几人回去下苗还不算迟。省的又要耽误一年。至于她家的秧苗,也不耽误什么的。
八个人天天起早贪黑的跟着田家四兄弟身后,甚至田家四兄弟轮值,他们晚上也跟着轮值,等到种子发芽后,一伙人竟是废寝忘食的守在了暖棚里不出来了。老罗头知道他们的心思,吩咐李氏每天让几个孩子将饭送到暖棚了,自此之后,八人吃喝拉撒就没出过暖棚,直到二月底。秧苗已经长大了不少,几人才出了暖棚,收拾收拾告别了田家,回了娘娘镇。
夏至也不知道几人回去是怎么和马尚说的,等到三月份小王在到田家卖鱼买菜的时候,带来许多东西。说是马尚给田家的谢礼。夏至也没多想,让田老四他们将东西搬回家,她自带着小王去捞鱼,割菜去了。等送走了小王,夏至回屋一看,顿时傻眼了,马尚给的谢礼可真不少,就那布匹都够田家每人做好件衣服的了,更别提还有一些点心,野味甚至连财迷油盐什么的都有。
夏至不得不说。马尚送给田家的谢礼很实在,多是一些生活用品。
“这,咱就这样收了县令大人这么多的谢礼,会不会不合适!”王氏一边在收拾东西,一边问着旁边的田老大。这么多东西少说要几十两才能买到,田家从来没收过这么重的礼。
“大伯娘。没事的,马爷爷就是想谢谢我们家,如果双季水稻铺展开来,那受益的可不光是老百姓,马爷爷也会跟着升官发财的!到时可就不是管这一县了,说不定就是咱们整个郡了。想比起这些,我们收着点谢礼都是轻的了!” 夏至进门就听到王氏的询问。
“真的?可县令大人年前还给你办了几百亩的地契,这又送这么多礼,以后我们怎么还礼啊!”王氏觉着还是不放心,感觉田家好像欠了马尚几千两银子似的。
“哎!大伯娘,那几百亩地根本没人买,衙门里恨不得有人将那旱地山地都给买了,好歹也能给衙门里添点受益。所以那几百亩的地一点都不贵,才几十两银子!”
当初夏至得知马尚花了几十两就将那几百亩的旱地买下来,心里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后来想想也差不多,这个时代没有旱作物,旱地基本都成了荒地,没人肯买,这要是有人买了大多都是半卖半送的,在加上马尚县令的身份,那更是一半的一半,自然就是几十两。不过此时看着王氏有些忐忑的心情,夏至只说了前者。
“也对!那荒地送给我我都不要,想必肯定没人买!”王氏点点头,觉着夏至说的有道理,那荒地谁愿意要啊,没有水根本种不了地。
等到三月中旬的时候,秧苗已经长大很多,这一段时间田家村人到是老实了不少,知道田家人正在忙着孕秧苗的事情,也没人时不时的打扰他们。 天气已经回暖,路上的冰层开始融化,夏至打算这两天召集人,将她在十里山脚下的几百亩地开出来。
不过在这之前,她先去了木匠那里,将她手绘的一张图交给了木匠。顿时看的木匠激动不已,对于他这样的木匠老手,一眼就看出这是抽水的东西,木匠询问夏至是否能将图纸卖给他,不过夏至倒是没要木匠的钱,直接让他给田家做了二十台水车。
没错夏至给木匠的图纸正是踩水车,话说农户不愿意中旱地,一是没有旱作物,二是水往低处流容易,从低处往高处就难的很了,稍微旱一下,就颗粒无收。
如今她将这踩水车给制作出来,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脚踩式水车有三根横杆,一根是用来给人坐的,一根是给人抓手的,底下一根是让人踩的,前后两头安装着一块圆木,左右脚依次踩过去,圆木就会转动,身后有一条长长的抽水槽。当初夏至借赵田和赵秧的毛笔和纸画图纸的时候,田老四可是震惊的很,老罗头更是将图纸当宝贝似的。
要知道这水车一出,这北方的有多少田地能够被利用起来。夏至也知道水车的重要,等她画好图纸后,她说赵田写,将踩水车的作用连同图纸一起交给了小王,让带给许明,再转手给马尚。当然了赵田如今才学了将近两个月的字,一些简单的字还能写出来,复杂的就不行了,所以夏至尽量说的简单易懂,减轻赵田工作的同时力求让马尚能明白水车的作用和重要性。
而交给木匠的图纸,是她重新画的。夏至不知道马尚收到图纸时的表情,不过从第二天,小王又拉了一车的礼物就知道马尚想必很满意夏至的图纸。至于马尚如何找人做水车,她就管不着了,她还是先管着自家的几百亩地吧。
其实夏至不知道,当许明收到小王的图纸时候,看见白纸上满满的图画,可是很很震惊了一番。当然不是夏至画的有多美,相反夏至拿毛笔不稳,那直线被她画的曲曲折折,简直山路十八弯,可想而知整张图有多难看。许明震惊的是夏至竟然能相想出如此奇妙的点子,而且看每一步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这也说明夏至将水车的作用摸的透透的,连可以鼓励农户多开旱地的想法都考虑到了。
许明不得不佩服夏至的聪明,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想法,要知道这水车成功了,造福的百姓可不是一个田村,一个娘娘镇那么多,那可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啊。想到这里,许明坐不住了立马将身边的事情交给了药童,自己揣着图纸和用法去了县令的府衙找马尚。
不提许明将图纸交给马尚时他是什么样的表情,但等马尚看明白图纸和水车的作用,以及想到北方大多旱地可以利用起来之后,便开始嘀嘀咕咕说起夏至狡猾来,此时他才想明白怪不得夏至要买几百亩的旱地呢。想当初他知道夏至要买旱地的时候还非常吃惊呢,觉着夏至毕竟是个小孩子,也不管有没有用都要买,当时他想着毕竟是许明认的干孙女,好歹夏至也叫他一声爷爷,便出了钱将田买下来,当做是礼物送给了夏至。
他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夏至还有这一手,恐怕当初夏至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这水车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的,不然她也不会那么果断的要买那几百亩的荒地了。不过等这水车出世了,旱地恐怕就是他这县令出面也不会那么便宜了,小夏至可是占了大便宜啊。此时他完全忘记,如果夏至不买旱地,也就不会有水车出来了。
话说马尚想的还真是对,夏至从来到田家知道这大武朝竟是没有人种旱地就一直惦记着旱地和水车的事情,之前是因为家里穷,她一心想着赚钱,就把这事给压到心底了。直到去年她准备买后村河旁边的沙地,路过十里山,见着那一片荒地,觉着时机成熟了,可以考虑水车的事情了。所以才临时决定,将那几百亩的荒地给买了下来。
如今她觉着应该将水车做出来了,等几百亩田开出来可不就正好用上水车,到时候秧苗也可以下地了。
第一百零三章 又是一个春
几百亩地要想赶在三月底前开出来,对于田家人来说是很困难的,犁田拔地除草,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最后夏至想出请人帮忙的办法。找村里相熟的几家,帮忙开荒,田家没人每天五文钱,午饭由田家包了。夏至感慨这个时代的劳动力真廉价。
田家人心里却是不怎么愿意的,农户人家请什么人啊,不都是自己辛苦点忙完吗,可这几百亩的地他们在三月底根本忙不完,为了不耽误插秧,只得点头答应,这可不是徐家集的一百亩地,一家人赶赶就能出来的,这可是好几百亩的地,虽然上面的荒草已枯黄,可这么多年它一直慌着,想整出来可不是加把劲的事情。他们自己也知道,所以也不逞能,夏至说请人,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当天,田老四就出门找人去了,第二天,就见二十几个人或是扛着铁锹,或是扛着锄头,或是抬了犁头,还有拿着镰刀的人来到田家门口,由田老四引着却了荒地,老罗头闲不住,如今生活如意,田家四兄弟有什么活都不让他干,他就提议去当监工,也没人反对。他便晃晃悠悠的跟着一伙人的后面,肩膀上也扛了一把铁锹,夏至心想,这阿爷这装模作样的说要当监工,其实就是闲不住,要出去的借口。
田老四和田老三每人肩上扛着犁,手里还拉了头牛,也跟着众人去了荒地。虽说请了人,可有些事还是用牛的方便。
这边田老四他们下地,那边李氏她们在家里做饭。二十多个人的中午饭可是不少,好在如今田家有不少存货,马尚送的是一部分,田家老宅那里也有蔬菜。在加上去年冬天李氏带着几个媳妇做的咸菜,一顿整个出来四个菜那是足足有余的,而且还有一两样荤菜。因为是干活,李氏便照着一人两大瓷碗米饭的分量煮的饭。
等到中午吃饭时,见众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将李氏吓着了。生怕煮的米饭不够,不过好在众人吃第一碗饭的时候都是狼吞虎咽,等到第二碗就放慢了速度,等吃完两碗饭,众人已是吃的十分饱了。李氏提着的心才放下,这请来的都是田家村人,都沾亲带故的,这第一顿饭都被人吃饱,到时田家还不知道被说成什么样子呢。
二十几人加上田老四、田老三、老罗头以及两头牛忙了七八天,终于将十里山前的荒地开垦好了。看着一垄一垄整齐的田地,夏至打心底里高兴,这可都是粮食,都是钱啊!于此同时木匠也将夏至订做的二十台踩水车也给送到了。
木匠将踩水车送到田家的时候很激动,恨不得马上能看到踩水车的效果。夏至低头打量了一圈踩水车,发现这木匠的手艺真不是盖的。踩水车做的想当好,比现代也差不了哪去。
为了满足木匠的愿望,当天下午,田老四他们便将水车安在水边,田家一家人都站在水车,包括田家的几个孩子。等到夏至一声令下,大家开始齐齐的踩水车,引的田家村人围着圈的看他们忙活。都议论纷纷,起先大家不知道田家在干吗,最后看见水从河里抽到田里。大家才知道原来田家想出了办法,将低处的水抽向高处,如今一家人正在试水车。
看着一股一股的水流被抽进荒地里,众人都十分吃惊,都不知道夏至他们踩的是什么玩意。竟然能将低处的水抽向高处。有那好奇的更是站到夏至家另外十两水车上,猛地踩水车。看着刚才上去踩水的人,一边踩水一边玩,围观的人胆子也大了,热闹的村中人不愿意了,田家人他们不好意思催着让人下来,可刚才上去的人,他们可不会不好意思,三催四催都是少的,有的人更是直接将人拽下了水车,自己踩了上去。
这样过了一天,夏至竟然发现等到天黑的时候,田家几百亩的旱地已经被灌溉了一遍,那水人站到里面都到小腿肚了,果然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夏至知道恐怕过了一夜,水吃进土了,最起码要少了一半,可不是还有明天吗。田家村可是还有好些人没上去踩呢,尤其是一些孩子,想必再有一天几百亩的地就能插秧了。
开完慌,灌完水,接下来就开始操心插秧,这时候田家种的秧苗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来买了,田老四他们一边要顾着家里的秧苗,一边要顾着田里的插秧的事情还有徐家集的地要整。好在田梅花和刘铁柱回了田家帮忙,忙碌的情况稍微好转,可也没好转到哪里,田家几百亩的地要插秧,还有徐家集的地要犁。田老四他们整天都忙地像个陀螺似的。
夏至看着每晚回去都累瘫了的田老四,实在心疼他和几位伯伯,第二天边说要雇人插秧的事情,让田老四他们顾着家里的秧苗和徐家集的地就可以了,田家村这边的几百亩地,就让别人忙吧。要不然这可真是让人吃不消,田老四和其他三兄弟休息了一夜那腰都还是弯的,更不要说老罗头上了年纪,这几天忙下来,一直在用手捶腰。可为了家里的活计没办法,几人一直在忍着。
如今田家没有别的开销,整个冬天因为鱼和蔬菜没赚个几百两,几十两还是有的。所以请人的钱他们还是出得起的。只是老罗头他们的思想一直还没转换过来,上次请人是为了不耽误农事,现在还有好长一段农忙的时间,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只要赶赶时间绝对忙得完。
这样赶着干活,他们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如果一直是这种状态,夏至估计农活还没忙完几人就要累趴到了,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雇人插秧。夏至的想法与他们是不同了,这有钱自然是要过好日子,不然要那么多的钱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最后一家人拗不过夏至答应田家村的田都雇人插秧。
这次雇人夏至每人给十文钱,却是不包午饭了,田家可没有闲人呆在家里烧饭,李氏他们恨不得一天到晚不用吃饭,能够早早的忙完田里的活计。不过田家村人如今也正忙着家里的活计呢,可没人愿意丢了自家的农活,赚几个辛苦钱却丢了自家的饭碗不值当,所以这次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足了上次一半的人说,不过夏至也知足了。
等到三月底的时候,田菊花和赵长林也回了田家,事情就轻松多了,不过几天田家的秧苗卖完了,几百亩的地也插完了秧苗。只需要时不时去检查田里有没有漏洞漏水,或是有什么牲口祸害庄稼的。时不时田家人要去踩踩水车给旱地浇水。总的来说四月初旬田家人开始闲下来了。
田家歇下来,田菊花和田梅花要家去,被李氏拦了下来,开什么玩笑,忙死忙活的不走,现在闲下来要走,不行必须在田家休息好了,长肉了才能走。夏至对于李氏的话赞同的点点头,忙死忙活的,如今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应该多歇息几天才是。
这次卖秧苗,总的来说田家收入还不错,将近有十来两银子的进账。
不过春天注定是个忙碌的季节,等田家人歇了两天,田家鱼塘的鱼苗要开始产子了,今年夏至打算扩大生产,于是李氏带着几个媳妇开始种蔬菜,田家四兄弟包括两个女婿和老罗头开始又挖了两口池塘。话说田家养鱼的事情早在田家村传开了,也有人模仿着田家养鱼,可也不知道是他养鱼的方法不对,还是时运不济,竟然让鱼都染了病,死光光了。他又不好询问田家,只好作罢,有那蠢蠢欲动的,见了那人的结果,便也方下了心中的想法,觉着养鱼不是随便谁都可以的。
池塘挖好,又忙着引水入池塘,之后就是鱼苗的问题,虽然这次夏至留的鱼种多,可相对于新挖的两口塘还是显的有点少。 所以那几天田家村人随处可以见田家的男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在田家村的前河和后河各个河段捞鱼苗。
等好不容易解决了鱼苗的问题,又到一年该买牲口的时间,田家四兄弟又马不停蹄的赶赶往娘娘镇买牲口去了。田家盖了新房,所有牲口的也都盖了圈,什么鸡圈、鸭圈、牛圈、猪圈……,反正是牲口呆的地方,田家都盖了,而且还盖的的不小。所以田老四他们回来,两个牛车被拉得满满的都是什么口,而且数量都比去年多。
夏至看着如此热闹的场景,不由扶额,话说这牲口的事情,可不是夏至要这么办的,夏至觉着田家现在有了收入,根本不需要靠着这些牲口赚钱,家里养点自己吃就可以了。可李氏觉着空着也是空着,家里又有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喂点牲口。不卖,家里吃也是好的,总比花钱买的强。
地一百零四章 种红薯
时间过的飞快,已经进入了五月份,天气开始慢慢变热,空气了再也没有了寒冷的气息,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夏天的头开始悄悄的探了出来。
经过大半个月的修养,田家人脸上哪有一点的疲惫,都是脸色红润,好的不得了。
“阿爹,我让你放的红薯呢?”这个时间应该最适合红薯生长的了,夏至打算开始种红薯了,可是在地窖里找了半天竟然连红薯的影子都没找到,夏至只得扯着嗓子求助田老四。
“我还以为你忘记了,怎么现在想起它了!”田老四听见夏至的喊声,知道夏至在地窖,便顺着台阶走了下来。不明白都半年不理它的夏至,怎么现在想起红薯了、
“我什么时候忘记了,我那是还不到时候,懂不懂!大冬天的我拿着它干嘛,放地窖了还好点,不然都被冻坏了!”如今已近七岁的夏至,猛地长了一节,已近吵过田老四的腰部了,而且因为田家生活条件好了,夏至再没有之前瘦瘦黄黄的样子了,如今的她虽然还是扎了个包包头,可脸色红润,皮肤白须,乍一看还以为是年画娃娃呢。不过有谁见过年画娃娃对着自家老爹翻白眼的。
“你个小丫头,赶笑话你阿爹笨,你那脑子还是从我这里得的呢,居然敢笑你阿爹!”田老四说着手上狠狠的在夏至头上敲了一记,然后接二连三的敲下去。见着夏至捂头,喊疼他才摆手。
“我哪有说阿爹笨,我最喜欢阿爹了。阿爹,红薯你放哪了?”夏至捂着头,一边奉承田老四,一边在心中嘀咕。好汉不吃眼前亏。
“喏,就在哪里,闺女啊,当初你不是说要种红薯吗,怎么这么久了却是没动静呢,闺女啊。咱做人要实诚,如果你不种红薯了,赶紧将那十几亩地还给马县令,那可是马县令利用职位拨给你的!那沙地也不是好地,都种不出粮食来,闺女你要是想要田,阿爹就去给你买良田好不好?”见着红薯,田老四就想起来当初夏至让马尚拨的那十几亩的沙地答应种红薯的事情。可是到现在都过去小半年了,也没见夏至有什么动静。
“阿爹我什么时候说不种红薯了,刚不还说了。那是时候没到,这不现在我就准备将它找出来种上,这时间正合适!我之前不是说过吗,红薯一定要在温度高的时候种,才能很快发芽长大,如今天气开始慢慢变热。可不是正合适吗!”夏至一边扒拉着袋子里的红薯,检查有没有被冻坏的红薯,好在红薯都很好,一边回到田老四的问题,眼神还在示意说还说不笨,连这都想不到。直到田老四又伸出手,做出又要敲她的摸样,她才赶紧扭头继续与红薯奋战。
“好啦,你个小人,走。阿爹帮你拎出去,等出去在看,这里黑布隆冬的,别看坏眼睛!”田老四见夏至专注于手上的红薯,眼睛因为光线暗。而眯成了一条缝。便走上前去帮夏至将红薯拎出了地窖。两人便站在了院子里。
“我说,你们两父女,这大中午的站在院子中央是为了晒太阳!”郑氏这话绝对有着调侃意味,要知道现在天气虽然不是非常热,可长时间站在外面晒也是受不了的。“怎么把它拎出来了?”郑氏见田老四拎着一个口袋便朝屋子里走来,看清是什么口袋后,便询问了起来。
“夏至之前不是说要种红薯嘛,她觉着现在正是种红薯的时候,就拎出来了。我等会去找大哥,将她选的那片沙地给犁一遍”田老四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着郑氏说道,随后又扭头朝夏至道“闺女你就在这里陪你阿娘,我去找你大伯,等地弄好了,我在通知你,这大中午的出去可别把我闺女晒丑了!”
“谁丑了,谁丑了!”长这么大,夏至( 夏至的小日子 http://www.xlawen.org/kan/3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