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阅读
,“这很有意思啊。准备先发在网络上还是直接走出版的道路?”
对方有些矜持,“设定还在讨论中。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够出版一个专门的杂志。”
“很好,”沈正辉点了点头。“如果需要宣传的话,我们这边提供一切便利。”沈正辉和旁边的网站的管理人员点了点头说道。
沈正辉还带了礼物,是clmp的《悟空传》人物形象原画稿,上面有clmp的签名,这是专门要来的,今何在很高兴地抱着原画稿拍照并且同意这些照片都能够发到起点网上去。当然,原画稿也会专门精扫后发在网站上。起点的领导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接下来沈正辉又和领导层以及知名作者吃了一顿饭。在席间,几位大神还仔细打听了一下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题材选取和操作流程。沈正辉好好敷衍了一番,举出了日本轻小说的例子,就中国网络小说目前的状况而言,新形式新内容还要在发展几年才能获得认同——譬如穿越类的小说,但是新形式旧内容——譬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这类的小说,倒是很具有改编的潜力。
新千年,电影电视的题材内容还远远不能与时俱进,央视下大力气投资金庸的小说重拍就是一例,此外,还有古龙、温瑞安等等的小说,包括黄易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都充分说明网络的影响力传递到传统媒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网络文学的潜力巨大。要想做到网络小说和电影改编二者兼顾的话,这还非常困难,日本人有动漫这个中转站,不过真人版电影也是一个坑。中国缺乏中间的衔接物,那就更加困难了。
应付完网络小说大神之后,沈正辉开始折腾起点网站的编辑们,要求他们筛选一部近现代历史军事类题材的小说,在平均水平以上,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作为他本人被起点折腾的报复。任务下达下去了之后,经过几十个网编的辛勤工作,第二天他们就拿出来了结果。
抛开哪些题材过于敏感的,譬如面见8086领导层集体,拳打美国佬,脚踢苏联人,称霸世界的;王霸之气附体,在清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狗血狂撒,巧舌如簧的煽动,演讲建立了铁血军队,称霸民国的、排除了这些之外,最后沈正辉能够看入眼的就只剩下一本了,这本的名字他前世也听过,叫做《无家》。不过这个题材就敏感度而言,还是敏感了一些,如果要拍摄的话,还必须剪掉一部分。
沈正辉拿着起点打印出来的打印本,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部号称和《亮剑》齐名的著作,始终没有获得改编的机会。
起点的工作人员则有些欢欣鼓舞——“咱们网站的书又要拍成电影了吗?”
沈正辉想了一会儿,觉得拿下改编权就好,至于表现的主题,自己再改就是了,所以当然说“联系作者,购买影视改编权”的时候,起点编辑部爆发了一阵欢呼。(未完待续)
第162章 杂糅的剧本
这次书面买剧本的是沈正辉爸爸的公司,沈正辉也没有想着在国内在成立一个班底了,没有必要。人手什么的到时候从日本和香港调过来就是了,正好刷高成本,抵税。
沈兴国的公司名气不大,但是如果把他投资的片子名称列出来的话,还是能够说明他的公司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地位的。唯一的问题是国秀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在圈子里面还太年轻,关系网不够大不够深,很多片子需要和其他公司合作拍摄,很多时候都是充当出钱的角色,所以不免被其他民营影视公司看不起。
不过当钱多到一定程度,也能够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了,特别是听说国秀影视集团公司老总的儿子在日本创造了十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又回来帮他爸爸的忙,即使是圈子里面的老大哥华艺兄弟公司,都不得不对国秀公司高看一眼,时刻关注国秀公司的动态,生怕他们弄出个大新闻。
国秀公司投资拍摄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是早就有的消息了,这部片子也是年度大戏,关注度颇高,想插教进去的没有钱,被国秀公司抢了先。
紧接着,国秀公司和海润公司一起投拍一部战争电视剧——《亮剑》,一听名字就是主旋律电视剧,海润也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公司,《亮剑》作为一部刚刚出版不久的小说,一下子被国秀和海润看重,不少业内人士得到了消息都去翻原著了,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现在,国秀居然又和网络文学捆在了一起。起点站高调宣布国秀影视公司看中了本网站发布的小说——《无家》,购买了影视改编版权。
业内人士又开始议论纷纷,网络小说是个什么玩意?《无家》又是什么小说?一看,又是战争小说,难不成国秀以后准备走军事主旋律路线了?从日本回来的国秀的公子是怎么想的?消息灵通的人自然打听到沈正辉在国庆宴会上收到的待遇。不禁开始琢磨这是国秀发现了一个新的赚钱的路径呢?还是沈正辉本人准备进行政治投机呢?
不管怎么样,起点的名气经过沈正辉的两个动作彻底打响了,一跃成为了网文界的霸主。此时的网文界,虽然群雄并起,风云变幻,有时候一个注明作者就可以支撑起一个网站。但是起点因为两部作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版权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它给了网络写手更高、更多的期待,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能够赚到钱,更在于在小说的形式之外。作品可以获得其他的收入。
起点的兴起自然是其他网站的没落,当然,这样的宣传也吸引了其他投资者的目光,大量的出版社开始关注网络小说这个作品库,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投资家也开始注意到网络小说作为一个基础的娱乐素材的提供渠道,可以为更高级的娱乐方式提供原材料。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原本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而萧条的互联网市场。逐渐发现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沈正辉的提前布局,网络问题也提前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而沈正辉正在做的事情便是编写一个新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他还呆在余杭,难得地过着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趁着这段时光,沈正辉急着将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炮制出来,这算是他参加了国庆晚宴之后产生的紧迫感。
自己煽动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足够多了,如果让中国的大片时代提前到来,自己想要在大陆刷出足够的声望不知道又要多花多少钱,因此很有必要先于张、陈、冯这些人搞出大片来。在这方面,自己应该说是经验丰富。班底成熟,特别是资金充足。条件优越简直就不是那几位纯粹的导演比得上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在娱乐圈人脉不行,但是人脉这东西,不就是靠钱砸出来的吗?眼下,真的豁出来用1亿人民币来拍电影,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幕后谁又能够挡得住这个诱惑?甚至广电总局也不一定能够挡得住,免不了大开绿灯,这就是刷声望的好时机啊!沈正辉这样想着。
但是完全按照《无家》的这个小说编剧本显然不对。
《无家》这部小说在网络上名气这么高,时间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作为yy之物的网络文学,一开始,从1840到1949这个时间段,从来都是题材的重点范围。真实的历史始终让人不满意,于是作为历史的同人小说,穿越文就出现了,无论它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爱好,还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不满,从本质上讲,穿越文本身还是带着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的,因为近代史的残酷,尤其因为它的残酷,所以产生了两种情结——一种是救世主情结,希望能够改变残酷的历史;另一种是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能够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成就自己的英雄事业。这二者之间有交集。
一直以来,国内的宣传重点都在共军这一边,虽然对于国军的宣传并不是没有,但是就力度和效果来讲,没有给青年们以深切的感受,在网络开始起作用的21世纪初,受到教科书和真相文影响的青年人开始了自己的yy同人之旅。
和平时代的教育肯定不能让青年们深刻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真正的结果和意义,毋宁说,教科书的宣贯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网络文学的历史军事文一开始很大的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的国军抗日文。
和一般的yy向国军正面抗战不同,《无家》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头到尾都是士兵,并没有成为将军。也没有娶几个老婆,加上作者的优秀的文字功底,整体的故事设定,自然让人产生了真实的、优秀的文学的感觉。仿佛作者做出了一个类型的浓缩,将一个典型人物写成了一个人物典型。
从本质上讲。《无家》确实是和《亮剑》一样,他们都是同样虚构了一个人物形象,将其放入到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太鲜明,与以前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形象差距太大,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是如此跳出俗套。所以特别让人觉得新奇可爱。
但是要明白,它还是虚构的,作品要表达的东西是作者构思的,即使作者将其放进了真实的背景之中,作者本身的理念也并不代表它是真实的历史。
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好比网络小说。2000年一直到2008年,甚至到2010年,都有人坚定地相信和认为,kmt推行的片面的抗战路线是有可能胜利的,tg的土地改革是血腥残忍不可原谅应该批判的。如果说在上一世的大学的时代,沈正辉还相信心灵鸡汤文所宣扬的真诚和善良的话,到了社会上之后。沈正辉就开始逐渐褪掉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他看待历史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单纯从所谓的道德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了,特别是当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时候。
对于《亮剑》的讨论。上辈子龙空论坛上已经说得足够透了。《亮剑》从本质上讲是一部小说,作者所要赞同的是自己的臆想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最后让沈正辉来理解的话,《无家》同样是一部小说,作者的技巧也同样高超。相比较日后的抗日神剧,这两部作品还算是有节操的了。不过当沈正辉的视角站在若干年之后看的话,这两部作品是否能够支撑他们的主题就很值的疑问了。至少在沈正辉心里,这两部小说是否能够支撑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很值得疑问。
沈正辉的爷爷就是一个kmt的老兵,96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就他自己所提及的自己的经历和他在县政协文史档案杂志上口述的历史来看,都显得过于平平淡淡,乏善可陈。不同于小说中的精彩,沈爷爷对于自己的经历叙述得颇为平淡,河南土匪杀死了沈爷爷的父亲,为了活下去,他和哥哥抽签,一人留在家里照顾母亲,一个人去当kmt的壮丁,然后在国内参战,出国去缅甸打仗,师长被打死了,背着师长的骨灰回国,给师长守灵,再然后就向共军投降了,跟着共军一路到了巴蜀省,在这里找了老婆,然后待了一辈子。
一点起伏都没有,所以不得不说《无家》是一部小说,整部小说中的郁郁不平之气都是从后来者的。
沈正辉停下来又重新开始想。
21世纪作为战争题材的大片值得一提的就是冯导的《集结号》,除了学习美国人和韩国人的拍摄手法之外,冯导想要表达的就是一贯以来的宣传所造成的陈旧的印象——那就是中国tg军人也是怕死的。
整个故事的场面镜头效果姑且不说,从主题上讲,冯导就非常大胆地质疑了tg的军队的性质,必死的任务战士们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完成,冯导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他的批判者所说,这是一部反装忠的电影,如同对于《亮剑》的批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故事当做真实的宣传的历史的话,那还真不如去读心灵鸡汤算了。
沈正辉想的是这三个内容集中到一起来,在立意和主题上要站得正,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有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在烧钱上能够让大家感受大片的感觉。
在十年以后,小说论坛龙空上面,关于kmt的无能已经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了,他们无能到什么地步,这倒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在2000年,这个显而易见性还没有普遍地让大家接受,很多人也是逐渐接受现实教训的,譬如不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会前火炬传递的闹剧,许多人也不会激发热忱的爱国情怀,如果不是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许多人也意识不到解放军能够做到世界最好的救灾水平。一些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曾经的白富美香港和台湾,最后都露出了本性一样——好吧,起码是一部分人的本性一样。历史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够被了解
沈正辉觉得拍摄电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当某种恶趣味的先知,就好像冯导在他的《大腕》的结尾中的那段关于房子的台词一样,又好像陈导对他的《无极》所做的评价一样——过五年再看。
想起了这些例子。沈正辉就有些喜不自胜,但是重新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大纲,他又有些沮丧了,超越时代就是这样,有些趣味没有人欣赏。
沈正辉想了想,决定用集结号作为模板。把自己爷爷的经历和《无家》的部分剧情填进去,他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填入日后网络上的种种段子,有着极强的概括性的段子故事,很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只是如果过分了将整个电影拍成了段子集锦就完蛋了,所以段子都在细节上。作为底本的《集结号》需要在立意上需要稍微修改一下,之后的事情就交给烟火和细节就足够了,沈正辉觉得有这个底气。
就好像日后仔细回看《大决战》里面的细节一样,邱清泉问立功的士兵,“你是怎么当上国军的?”
士兵回答,“我在火车站卖鸡蛋,买鸡蛋的排长让我举高点。举高点,我就举高,他一把把我抓上车。我就这样当上国军了。”
这种真实的细节就是这类电影魅力所在。
同时他又想到了王安萍介绍八一厂的前厂长给自己认识隐含的意义在里面,这个片子不交给八一厂拍摄还真的不太好弄。
埋首好几天,沈正辉总算是把一个剧本大纲弄出来了,但是具体的细节之类的东西还要让人考证,他已经呆不住了。
十月份开始,《叛逆的鲁鲁修》已经开始在东京电视播出了。东京电视安排了黄金时代放送,收视率一下子突破了当年历史记录。十一区一跃成为了热门词汇,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自嘲的用语。连续两集收视率的走高,让东京电视对于接下来的收视率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他们开始催促刘欣开始下一季动画片的制作。
刘欣手上的《悟空传》的剧本已经出来了,按照刘欣的想法是直接制作成电影动画,这一下牵扯的就比较多了,无论是人手还是管理方面,都捉襟见肘。到了最后刘欣不得不给沈正辉打电话寻求他的帮助。原本刘欣的工作室和gonzo分开就是因为gonzo想要全力制作动画电影,而想要将tv动画的业务转交给刘欣的工作室制作,现在刘欣也想要上动画电影,这难免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与此同时,阿衡在香港、台湾跑了一圈,好不容易拉了几个投资意向,想先把一部短篇的港漫改编成动画,也拉到了投资,他也急匆匆地回日本希望能够从刘欣这里得到人手的支持,一时之间,刘欣自己也混乱了。
沈正辉迫于无奈,只好先把自己的电影计划放下,将剧本分别交给了自己的父亲和王安萍,交给自己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找人从细节完善充实这个剧本,交给王安萍的剧本是希望她能够将剧本转交给她爷爷审核,同时希望能够借助军方的关系,让专业人士审核一下剧本是否存在错漏。此外,和八一厂的联系也一并委托王安萍,如果这个片子要拍摄的话,显然专业必须有所依靠。
王安萍对此倒是有些不满,“什么事情都交给我,你自己又跑到日本去会情人去了吗?”
“这完全是两码事,”沈正辉不得不解释,“刘欣的动画公司想要上一部国产题材的动画电影,他们经验还不足,需要我回去协调一下。”
王安萍若有所思,“你的女朋友还真是有用呢!”
对于这样的话,沈正辉只有呵呵了。
“但是为什么要让我去帮你联系八一厂?”
“这片子你不是要投资吗?”沈正辉装糊涂,“既然是你爷爷期待的片子,肯定你也是要有所表示的吧?”
王安萍终于被这个说法给击败了,她看了看预算,直截了当地说道,“一亿投资我拿不出来,你这根本就是烧钱,这种题材也就国内能放,你能收回成本不?”
沈正辉心里面说,谁说只有国内能放?不过他倒是不介意王安萍如此误解,“不用你全拿,你看着给,剩下的都是我出。”
“根本收不回成本!”王安萍说道,“这可不是国家投资拍的。”
“收不回成本你投资多少,我回头补给你,但是你一定要投资。”沈正辉这样说道。
“你这就是投名状。”王安萍说道。
“你不投资我不放心啊!”沈正辉这样回答道。
“那么,什么时候能开拍?什么时候能拍好?”王安萍问道。
“明年九月一日之前一定上映。”沈正辉这样回答道。他心中理想的档期是明年五月份,就不知道赶不赶得及。(未完待续)
第163章 周星星来访
贪多自然会嚼不烂。
当一切事情都要刘欣自己做主的时候,经验尚浅的她就不免手忙脚乱。叛逆的鲁鲁修的第二季的剧本已经准备好了,不过要等到明年九月的时候再制作开播,这个姑且不论。《悟空传》她本人下了大力气,clmp的剧本也已经编号,在制作tv版还是电影版的选择中,刘欣贪婪地选择了电影版,这就意味着工作量增大了五倍都不止。当然,工作室的人都没有意见,他们和刘欣一样野心勃勃,指望着能够将公司的名字彻底打响。
东京电视和gonzo以及刘欣工作室合作良好,无论是《全金属狂潮》还是《叛逆的鲁鲁修》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东京电视希望能够继续和gonzo以及刘新工作室的合作,在gonzo全面转向动画电影之后,刘欣也尝试着《悟空传》的动画电影,于是东京电视渴求期待地《全金属狂潮》第二季以及一系列委托的tv动画,暂时都被搁置了。
刘欣心有些慌,她发现自己实在是安排不好手上的事情,加上阿衡从香港回来,有些洋洋得意地带回来几份预签的合同,就想着怎么用刘新工作室的人手制作自己想要的香港动画片。刘欣终于被这些事情折磨得筋疲力尽了,不得不打电话向沈正辉求救。
这可正好赶上了时间点,因为从香港传来的消息是《少林足球》也制作完成了,斯蒂芬周正想同春日商议在日本发行的事宜。
“似乎看起来什么地方都离不开我一样。”沈正辉不禁自恋地这样想,不过随即他又开始警醒地自我贬低,“也许是因为我是大股东。最后拍板的事情都需要我最后拍板所以才会这样,如果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权限的话,恐怕自己就拍板了。”虽然这样的想法对于刘欣是否合适还值得考虑,但是沈正辉本来兴起来的自满的兴头已经被这个想法和旅途的劳累彻底打消掉了——每天都要写n多的剧情,同时因为不能用又不得不把剧情全部删掉。这对于一个曾经按照字数卖钱的写手来说,从心理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是了。
《少林足球》的后期制作中的特效镜头,大部分是在先涛制作完成的,这让沈正辉也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不愿意麻烦地从头开始,收购先涛也是一件不错的买卖。朱先生一向身体不好。未来还会换上癌症,不管他有没有继续经营公司的打算,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沈正辉刚刚抵达东京,斯蒂芬周和他的助理就到了春日,刚刚完成拍摄工作的斯蒂芬周明显瘦了不少。但是精神很足。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票仓,斯蒂芬周本人已经将东南亚地区的发行谈得差不多了,日本、美国和欧洲是接下来的几个重要的发行区域,其中又以日本最为重要。
沈正辉本人对于斯蒂芬周急于上映影片很理解,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虽然说导演费和演出费已经有了一千万港币的收入,但是作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斯蒂芬周,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票房失败的。四千万的投资。意味着票房方面起码要达到八千万以上才能够回本,依靠狭小的香港市场八千万的票房绝对不可能,虽然该片的后续收入什么的可以作为弥补。但是长线的收入周期又太长了,斯蒂芬周希望在票房上就能够直接赚回来,要知道,他签的可是分成的协议。
对于春日来说,发行绝对不是问题,问题是发行的时间。斯蒂芬周本人寄望于2000年年底之前就能够上映。最好能够安排在圣诞节前后的圣诞档,这样还能借助元旦假期冲击高票房。沈正辉的黑拳也安排在这个时间上映,对于这样的冲突。他有些焦虑。
“周先生,这样太急了,你在大陆什么时候上映?”沈正辉问道。
斯蒂芬周不说话,他的助理则开口说道,“目前中影方面还没有消息。”
“现在都还没有消息吗?”实际上沈正辉对于这个片子在大陆播映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大陆那帮家伙做事情不行,真的搞事情那是真的行家里手,“你如果在海外先播映了,在国内就不可能上映了,这个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你在国内的票房号召力非常强,我很看好《少林足球》在国内的票房的。”
斯蒂芬周摇了摇头,看了自己助理一眼,助理会意,“我们已经和香港的院线和东南亚的院线签了合同了,如果不能够按时上映的时候,我们负担不起这个损失。”
“这种事情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沈正辉有些不高兴,“大陆方面我们可以在疏通疏通的。”
助理有些发愣,“沈先生,日本之外地区的上映是我们负责的。”
“好了,我知道。”沈正辉有些气恼,“你们等一下,我来打个电话问一问。”
沈正辉先打电话给王安萍,“萍姐,斯蒂芬周的新片《少林足球》审批的事情,你能不能帮我过问一下。”
“关你什么事请?”王安萍在电话那头反问道。
“我有投资。”
“帮日本人投资的?”王安萍继续问道。
“正常的商业投资,麻烦你帮我问一下,我上次见韩董事长的时候,他说似乎情况很不妙。”
“是很不妙,”王安萍直截了当地说道,“几个政协委员挑头闹事,不是针对他的,但是拿了他做由头,总局那边走不过去。”
“不能想想办法吗?”沈正辉问道,他还抱着万一的希望。
“呵呵,”王安萍在电话那头笑着,“如果是你的片子,我们倒是有理由关注一下,不过这种事情嘛。我们反而不好参合进去,本来就和我们不想关,出家人动了俗心,正在挑事呢!我们掺和进去,反而麻烦。”
“好吧。谢谢你。”沈正辉放下了电话来,重新走过来坐下,“大陆看来是上映不了了,”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圣诞这个档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们有一部大片已经预定了圣诞档了。”沈正辉说这番话的时候也很郁闷,谁能想到《少林足球》居然也抢到这个时间来上映了,“我的建议是日本安排在三月中下旬和四月上中旬,正好赶上学生放假,也是一个好档期。”
沈正辉看了看斯蒂芬周。“你觉得呢?这样时间错开了,我们还可以安排在日本进行专门的宣传,另外,如果《少林足球》上映的成绩好,我们还可以继续安排《大话西游》在日本上映。”
斯蒂芬周眼睛都瞪圆了,“六七年前的老片子也能上映?”
“日本观众没有看过,”沈正辉抿了抿嘴,“我们在公司里小范围放映了一下。看过的人反响都不错。”
斯蒂芬周若有所思。
“另外,有一部参考你的电影写出来的小说正在改编漫画和动画电影,借用了一部分《大话西游》的背景。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我敞开了讲,我非常不安,希望能够在版权上对周先生有所补偿,你看看,什么条件都可以谈谈。”沈正辉说道。
周星星对于这个感兴趣起来。“是什么样的故事?”
“有关孙悟空的,”沈正辉抿嘴。“不过我这里大概只有简体的小说,这样吧。我让秘书马上打一本繁体的给你看看。”
周星星点了点头,又开口说道,“动画片什么的,我能去看看吗?”
“恰好我倒是也要到那边去,”沈正辉眯了眯眼睛,“周先生你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非常欢迎您去参观。”
伴随着周星星点头,这件事情就成了。会谈告一段落,这种事情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定下来的,双方看了一下会议的纪要,约定了下一次会谈的时间,然后就由堀口奈津美安排了车子,一行人朝着刘欣的工作室现在的办公地点去了。
周星星就带着助理和沈正辉坐在同一辆车上,一路上他都非常沉默,显得特别闷。沈正辉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特别是他还特别喜欢周星星的情况下,于是他试着攀谈起来,“周先生,你最近几年拍片子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当年你的片子我每一部都看过,非常喜欢,现在你减少产量了,让人觉得有些失望啊,就好像心里面痒痒的,但是挠不到一样。”
周星星笑了笑,没有回话。
沈正辉知道他个性太腼腆,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当然了,你现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确实是追求影片的质量比较重要,但是影迷总是期望能够看到你更多新的作品,周先生,你以后如果还有什么新的想法,从资金上我个人和春日都可以鼎力支持的。”
周星星似乎觉得在沉默下去有些不礼貌,于是勉强回了一句,“好的,我会考虑的。”
一路上的时间,就在沈正辉作为斯蒂芬周的影迷的唠唠叨叨中过去了,斯蒂芬周虽然对于沈正辉的唠唠叨叨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是似乎也不太反感,当车子抵达到了刘欣公司的门口的时候,周星星看沈正辉的目光已经变得比较柔和和自然了,同时他回应沈正辉的话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刘欣几乎是站在办公楼的门口迎接沈正辉的到来,她最近的心思比较乱,毕竟家里面因为父母离婚的关系乱七八糟,公司里面事情又多又杂,加上她母亲一门心思要她回去,在电话里面又讲要到日本来带她回去,这些事情都搅得她无心工作,不得不向沈正辉求救。
所以一见到沈正辉从车上下来,她就露出了女性软弱的表情来。
“正辉!”她跑到了沈正辉的面前。
沈正辉对于她这样的表情和举动没有准备,此时似乎也不太适合表现柔情,于是他笑了笑,抓住了刘欣的手,“看看我带谁来了?”
周星星此时正好从车上下来。
他穿着普通的运动服,戴着帽子,像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但是那张脸一下子让刘欣认了出来,“周星星!”她惊喜地大叫起来,“真的是你啊!”
周星星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挤着笑容看着对方。
“你好你好!”刘欣伸出双手来拉住了周星星的手,发自内心地热情喷薄而出。“见到你太好了,我叫大家出来列队欢迎您!”
“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周星星急忙说道。
沈正辉拉着刘欣的胳膊,“走吧,带周先生看一下你们的《悟空传》的阶段性成果。”
刘欣觉得自己脚下都是棉花一样走入了自己的办公楼,整个人一直盯着斯蒂芬周傻笑。
这种失态的表情让周星星本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走出电梯。迈进办公室内,伴随着进来的人的身影,一行行的目光望了过来,本身这个时候因为刘欣的心浮气躁,整个公司的气氛也有些浮躁。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家就竖起了耳朵,擦亮了眼睛,之前刘欣下楼就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电梯了,现在这个时候伴随着走进来的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啊!啊!啊!”伴随着几个中国女画师的尖叫,整个办公区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一个失态的国内妹子用失声的嗓音叫道,“是周星星。至尊宝!”
周星星一行人顿时被围了起来,这段时间努力复习《大话西游》和《西游记》的工作人员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热情,两个妹子直接冲上来一下子就抱住了周星星。周星星吓得高举双手,表情十分尴尬。
最后还是堀口奈津美和刘欣出手将两个妹子拉开了。
年轻的画师们一个个地走上来和周星星握手,纷纷围着他不肯散去,好几个家伙已经开始背诵《大话西游》的台词了,女职员更是个个星星眼,就连正在做画的日本女漫画家们。都闻声赶来,看见唇红齿白的星爷。都忍不住爆发了自己的母性情结。
沈正辉不得不赶紧镇压这种情况,他大声叫嚷。宣布,配合着好几位管理人员,才把大家激动的心情压下去,“周先生是来参观的,这样,大家排队上前,每个人和周先生握一下手,然后回到自己岗位上去,我们要带着周先生全面地看一下我们公司的状况,请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呆着。”
然后旁边就有妹子抗议说握手不够,要求能够和周先生拥抱。
最后所有的女同志都获得了这个福利。
周先生颇为尴尬地站在门口,和排成长队人一一握手,女孩子带着欢欣雀跃的表情,上前一一和周星星拥抱,他本人倒是尴尬非常,被抱的时候像个木头桩子,但是拥抱了之后的女孩子都激动万分。
“您太受欢迎了,”沈正辉在一旁说道,“虽然我是他们的老板,也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周星星唔唔了两声。
沈正辉继续吐槽,“我在日本拍了好几部不错的电影,长得也可以,还演过电视剧,但是出现在他们面前,决然被他们视为无物。”他耸了耸脖子,又看了一眼周星星,“这个差距太大了。”
“不好意思啦。”周星星尴尬地回应道。
这场欢迎会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周星星被带着到clmp的工作室,看了她们的人设图集,这群日本中年女性也保持着某种年轻人的热情,看周星星的眼神充满了大量的味道,让周星星有些毛骨悚然。
悟空传的人设充分参考了《大话西游》,孙悟空的脸就是造着周星星的脸改造了画的,虽然样子不太像,但是很有几分神韵,周星星自己看了都想笑。然后一行人又到放映室看了目前做出来的几分钟样片,这几分钟的样片深得《悟空传》这部小说主题的精髓,按照沈正辉的看法,是把孙悟空的中二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概本身就是当作宣传片制作的,做工精美,人物形象出众,所以看了之后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地感觉,特别是那经典的“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这段话,让沈正辉听了,也不禁勾起了自己对于青春的回忆。
周星星看得非常认真,在看了之后还提了不少问题,但是他的问题的绝大部分解答都在《悟空传》这本书里面,于是周星星表示自己会认真看一下这本书。
而至于沈正辉所提到的《大话西游》的版权问题,周星星当场表示无所谓,因为他觉得除了紫霞、白晶晶这些个人物之外,整个故事应该和《大话西游》关系不大,虽然借用了一部分《大话西游》的背景,不过既然是中国的动画片,他愿意做出这方面的牺牲。
沈正辉听了这番话,转过去看刘欣,对她说到,“定下来了吧?”
刘欣点了点头。
场外不远处的阿衡,看上去就有些焦躁的样子了。
沈正辉带着周星星过来,产生了某种特定的效果,仿佛一下子在所有人心目中,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当然地是《悟空传》了。
这让因为看到周星星而感到高兴的阿衡也焦虑起来。(未完待续)
第164章 总裁
在刘欣这里的参观似乎让周星星从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在离开的时候,几乎所有员工一起送他到了楼下的停车场。堀口奈津美遵照沈正辉的指示亲自送( 重生迷梦 http://www.xlawen.org/kan/3427/ )
对方有些矜持,“设定还在讨论中。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够出版一个专门的杂志。”
“很好,”沈正辉点了点头。“如果需要宣传的话,我们这边提供一切便利。”沈正辉和旁边的网站的管理人员点了点头说道。
沈正辉还带了礼物,是clmp的《悟空传》人物形象原画稿,上面有clmp的签名,这是专门要来的,今何在很高兴地抱着原画稿拍照并且同意这些照片都能够发到起点网上去。当然,原画稿也会专门精扫后发在网站上。起点的领导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接下来沈正辉又和领导层以及知名作者吃了一顿饭。在席间,几位大神还仔细打听了一下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题材选取和操作流程。沈正辉好好敷衍了一番,举出了日本轻小说的例子,就中国网络小说目前的状况而言,新形式新内容还要在发展几年才能获得认同——譬如穿越类的小说,但是新形式旧内容——譬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这类的小说,倒是很具有改编的潜力。
新千年,电影电视的题材内容还远远不能与时俱进,央视下大力气投资金庸的小说重拍就是一例,此外,还有古龙、温瑞安等等的小说,包括黄易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都充分说明网络的影响力传递到传统媒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网络文学的潜力巨大。要想做到网络小说和电影改编二者兼顾的话,这还非常困难,日本人有动漫这个中转站,不过真人版电影也是一个坑。中国缺乏中间的衔接物,那就更加困难了。
应付完网络小说大神之后,沈正辉开始折腾起点网站的编辑们,要求他们筛选一部近现代历史军事类题材的小说,在平均水平以上,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作为他本人被起点折腾的报复。任务下达下去了之后,经过几十个网编的辛勤工作,第二天他们就拿出来了结果。
抛开哪些题材过于敏感的,譬如面见8086领导层集体,拳打美国佬,脚踢苏联人,称霸世界的;王霸之气附体,在清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狗血狂撒,巧舌如簧的煽动,演讲建立了铁血军队,称霸民国的、排除了这些之外,最后沈正辉能够看入眼的就只剩下一本了,这本的名字他前世也听过,叫做《无家》。不过这个题材就敏感度而言,还是敏感了一些,如果要拍摄的话,还必须剪掉一部分。
沈正辉拿着起点打印出来的打印本,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部号称和《亮剑》齐名的著作,始终没有获得改编的机会。
起点的工作人员则有些欢欣鼓舞——“咱们网站的书又要拍成电影了吗?”
沈正辉想了一会儿,觉得拿下改编权就好,至于表现的主题,自己再改就是了,所以当然说“联系作者,购买影视改编权”的时候,起点编辑部爆发了一阵欢呼。(未完待续)
第162章 杂糅的剧本
这次书面买剧本的是沈正辉爸爸的公司,沈正辉也没有想着在国内在成立一个班底了,没有必要。人手什么的到时候从日本和香港调过来就是了,正好刷高成本,抵税。
沈兴国的公司名气不大,但是如果把他投资的片子名称列出来的话,还是能够说明他的公司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地位的。唯一的问题是国秀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在圈子里面还太年轻,关系网不够大不够深,很多片子需要和其他公司合作拍摄,很多时候都是充当出钱的角色,所以不免被其他民营影视公司看不起。
不过当钱多到一定程度,也能够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了,特别是听说国秀影视集团公司老总的儿子在日本创造了十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又回来帮他爸爸的忙,即使是圈子里面的老大哥华艺兄弟公司,都不得不对国秀公司高看一眼,时刻关注国秀公司的动态,生怕他们弄出个大新闻。
国秀公司投资拍摄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是早就有的消息了,这部片子也是年度大戏,关注度颇高,想插教进去的没有钱,被国秀公司抢了先。
紧接着,国秀公司和海润公司一起投拍一部战争电视剧——《亮剑》,一听名字就是主旋律电视剧,海润也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公司,《亮剑》作为一部刚刚出版不久的小说,一下子被国秀和海润看重,不少业内人士得到了消息都去翻原著了,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现在,国秀居然又和网络文学捆在了一起。起点站高调宣布国秀影视公司看中了本网站发布的小说——《无家》,购买了影视改编版权。
业内人士又开始议论纷纷,网络小说是个什么玩意?《无家》又是什么小说?一看,又是战争小说,难不成国秀以后准备走军事主旋律路线了?从日本回来的国秀的公子是怎么想的?消息灵通的人自然打听到沈正辉在国庆宴会上收到的待遇。不禁开始琢磨这是国秀发现了一个新的赚钱的路径呢?还是沈正辉本人准备进行政治投机呢?
不管怎么样,起点的名气经过沈正辉的两个动作彻底打响了,一跃成为了网文界的霸主。此时的网文界,虽然群雄并起,风云变幻,有时候一个注明作者就可以支撑起一个网站。但是起点因为两部作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版权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它给了网络写手更高、更多的期待,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能够赚到钱,更在于在小说的形式之外。作品可以获得其他的收入。
起点的兴起自然是其他网站的没落,当然,这样的宣传也吸引了其他投资者的目光,大量的出版社开始关注网络小说这个作品库,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投资家也开始注意到网络小说作为一个基础的娱乐素材的提供渠道,可以为更高级的娱乐方式提供原材料。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原本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而萧条的互联网市场。逐渐发现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沈正辉的提前布局,网络问题也提前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而沈正辉正在做的事情便是编写一个新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他还呆在余杭,难得地过着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趁着这段时光,沈正辉急着将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剧本炮制出来,这算是他参加了国庆晚宴之后产生的紧迫感。
自己煽动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足够多了,如果让中国的大片时代提前到来,自己想要在大陆刷出足够的声望不知道又要多花多少钱,因此很有必要先于张、陈、冯这些人搞出大片来。在这方面,自己应该说是经验丰富。班底成熟,特别是资金充足。条件优越简直就不是那几位纯粹的导演比得上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在娱乐圈人脉不行,但是人脉这东西,不就是靠钱砸出来的吗?眼下,真的豁出来用1亿人民币来拍电影,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幕后谁又能够挡得住这个诱惑?甚至广电总局也不一定能够挡得住,免不了大开绿灯,这就是刷声望的好时机啊!沈正辉这样想着。
但是完全按照《无家》的这个小说编剧本显然不对。
《无家》这部小说在网络上名气这么高,时间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作为yy之物的网络文学,一开始,从1840到1949这个时间段,从来都是题材的重点范围。真实的历史始终让人不满意,于是作为历史的同人小说,穿越文就出现了,无论它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爱好,还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不满,从本质上讲,穿越文本身还是带着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的,因为近代史的残酷,尤其因为它的残酷,所以产生了两种情结——一种是救世主情结,希望能够改变残酷的历史;另一种是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能够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成就自己的英雄事业。这二者之间有交集。
一直以来,国内的宣传重点都在共军这一边,虽然对于国军的宣传并不是没有,但是就力度和效果来讲,没有给青年们以深切的感受,在网络开始起作用的21世纪初,受到教科书和真相文影响的青年人开始了自己的yy同人之旅。
和平时代的教育肯定不能让青年们深刻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真正的结果和意义,毋宁说,教科书的宣贯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网络文学的历史军事文一开始很大的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的国军抗日文。
和一般的yy向国军正面抗战不同,《无家》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头到尾都是士兵,并没有成为将军。也没有娶几个老婆,加上作者的优秀的文字功底,整体的故事设定,自然让人产生了真实的、优秀的文学的感觉。仿佛作者做出了一个类型的浓缩,将一个典型人物写成了一个人物典型。
从本质上讲。《无家》确实是和《亮剑》一样,他们都是同样虚构了一个人物形象,将其放入到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太鲜明,与以前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形象差距太大,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是如此跳出俗套。所以特别让人觉得新奇可爱。
但是要明白,它还是虚构的,作品要表达的东西是作者构思的,即使作者将其放进了真实的背景之中,作者本身的理念也并不代表它是真实的历史。
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好比网络小说。2000年一直到2008年,甚至到2010年,都有人坚定地相信和认为,kmt推行的片面的抗战路线是有可能胜利的,tg的土地改革是血腥残忍不可原谅应该批判的。如果说在上一世的大学的时代,沈正辉还相信心灵鸡汤文所宣扬的真诚和善良的话,到了社会上之后。沈正辉就开始逐渐褪掉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他看待历史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单纯从所谓的道德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评价了,特别是当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时候。
对于《亮剑》的讨论。上辈子龙空论坛上已经说得足够透了。《亮剑》从本质上讲是一部小说,作者所要赞同的是自己的臆想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最后让沈正辉来理解的话,《无家》同样是一部小说,作者的技巧也同样高超。相比较日后的抗日神剧,这两部作品还算是有节操的了。不过当沈正辉的视角站在若干年之后看的话,这两部作品是否能够支撑他们的主题就很值的疑问了。至少在沈正辉心里,这两部小说是否能够支撑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很值得疑问。
沈正辉的爷爷就是一个kmt的老兵,96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就他自己所提及的自己的经历和他在县政协文史档案杂志上口述的历史来看,都显得过于平平淡淡,乏善可陈。不同于小说中的精彩,沈爷爷对于自己的经历叙述得颇为平淡,河南土匪杀死了沈爷爷的父亲,为了活下去,他和哥哥抽签,一人留在家里照顾母亲,一个人去当kmt的壮丁,然后在国内参战,出国去缅甸打仗,师长被打死了,背着师长的骨灰回国,给师长守灵,再然后就向共军投降了,跟着共军一路到了巴蜀省,在这里找了老婆,然后待了一辈子。
一点起伏都没有,所以不得不说《无家》是一部小说,整部小说中的郁郁不平之气都是从后来者的。
沈正辉停下来又重新开始想。
21世纪作为战争题材的大片值得一提的就是冯导的《集结号》,除了学习美国人和韩国人的拍摄手法之外,冯导想要表达的就是一贯以来的宣传所造成的陈旧的印象——那就是中国tg军人也是怕死的。
整个故事的场面镜头效果姑且不说,从主题上讲,冯导就非常大胆地质疑了tg的军队的性质,必死的任务战士们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完成,冯导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他的批判者所说,这是一部反装忠的电影,如同对于《亮剑》的批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故事当做真实的宣传的历史的话,那还真不如去读心灵鸡汤算了。
沈正辉想的是这三个内容集中到一起来,在立意和主题上要站得正,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有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在烧钱上能够让大家感受大片的感觉。
在十年以后,小说论坛龙空上面,关于kmt的无能已经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了,他们无能到什么地步,这倒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在2000年,这个显而易见性还没有普遍地让大家接受,很多人也是逐渐接受现实教训的,譬如不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会前火炬传递的闹剧,许多人也不会激发热忱的爱国情怀,如果不是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许多人也意识不到解放军能够做到世界最好的救灾水平。一些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曾经的白富美香港和台湾,最后都露出了本性一样——好吧,起码是一部分人的本性一样。历史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够被了解
沈正辉觉得拍摄电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当某种恶趣味的先知,就好像冯导在他的《大腕》的结尾中的那段关于房子的台词一样,又好像陈导对他的《无极》所做的评价一样——过五年再看。
想起了这些例子。沈正辉就有些喜不自胜,但是重新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大纲,他又有些沮丧了,超越时代就是这样,有些趣味没有人欣赏。
沈正辉想了想,决定用集结号作为模板。把自己爷爷的经历和《无家》的部分剧情填进去,他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填入日后网络上的种种段子,有着极强的概括性的段子故事,很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只是如果过分了将整个电影拍成了段子集锦就完蛋了,所以段子都在细节上。作为底本的《集结号》需要在立意上需要稍微修改一下,之后的事情就交给烟火和细节就足够了,沈正辉觉得有这个底气。
就好像日后仔细回看《大决战》里面的细节一样,邱清泉问立功的士兵,“你是怎么当上国军的?”
士兵回答,“我在火车站卖鸡蛋,买鸡蛋的排长让我举高点。举高点,我就举高,他一把把我抓上车。我就这样当上国军了。”
这种真实的细节就是这类电影魅力所在。
同时他又想到了王安萍介绍八一厂的前厂长给自己认识隐含的意义在里面,这个片子不交给八一厂拍摄还真的不太好弄。
埋首好几天,沈正辉总算是把一个剧本大纲弄出来了,但是具体的细节之类的东西还要让人考证,他已经呆不住了。
十月份开始,《叛逆的鲁鲁修》已经开始在东京电视播出了。东京电视安排了黄金时代放送,收视率一下子突破了当年历史记录。十一区一跃成为了热门词汇,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自嘲的用语。连续两集收视率的走高,让东京电视对于接下来的收视率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他们开始催促刘欣开始下一季动画片的制作。
刘欣手上的《悟空传》的剧本已经出来了,按照刘欣的想法是直接制作成电影动画,这一下牵扯的就比较多了,无论是人手还是管理方面,都捉襟见肘。到了最后刘欣不得不给沈正辉打电话寻求他的帮助。原本刘欣的工作室和gonzo分开就是因为gonzo想要全力制作动画电影,而想要将tv动画的业务转交给刘欣的工作室制作,现在刘欣也想要上动画电影,这难免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与此同时,阿衡在香港、台湾跑了一圈,好不容易拉了几个投资意向,想先把一部短篇的港漫改编成动画,也拉到了投资,他也急匆匆地回日本希望能够从刘欣这里得到人手的支持,一时之间,刘欣自己也混乱了。
沈正辉迫于无奈,只好先把自己的电影计划放下,将剧本分别交给了自己的父亲和王安萍,交给自己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找人从细节完善充实这个剧本,交给王安萍的剧本是希望她能够将剧本转交给她爷爷审核,同时希望能够借助军方的关系,让专业人士审核一下剧本是否存在错漏。此外,和八一厂的联系也一并委托王安萍,如果这个片子要拍摄的话,显然专业必须有所依靠。
王安萍对此倒是有些不满,“什么事情都交给我,你自己又跑到日本去会情人去了吗?”
“这完全是两码事,”沈正辉不得不解释,“刘欣的动画公司想要上一部国产题材的动画电影,他们经验还不足,需要我回去协调一下。”
王安萍若有所思,“你的女朋友还真是有用呢!”
对于这样的话,沈正辉只有呵呵了。
“但是为什么要让我去帮你联系八一厂?”
“这片子你不是要投资吗?”沈正辉装糊涂,“既然是你爷爷期待的片子,肯定你也是要有所表示的吧?”
王安萍终于被这个说法给击败了,她看了看预算,直截了当地说道,“一亿投资我拿不出来,你这根本就是烧钱,这种题材也就国内能放,你能收回成本不?”
沈正辉心里面说,谁说只有国内能放?不过他倒是不介意王安萍如此误解,“不用你全拿,你看着给,剩下的都是我出。”
“根本收不回成本!”王安萍说道,“这可不是国家投资拍的。”
“收不回成本你投资多少,我回头补给你,但是你一定要投资。”沈正辉这样说道。
“你这就是投名状。”王安萍说道。
“你不投资我不放心啊!”沈正辉这样回答道。
“那么,什么时候能开拍?什么时候能拍好?”王安萍问道。
“明年九月一日之前一定上映。”沈正辉这样回答道。他心中理想的档期是明年五月份,就不知道赶不赶得及。(未完待续)
第163章 周星星来访
贪多自然会嚼不烂。
当一切事情都要刘欣自己做主的时候,经验尚浅的她就不免手忙脚乱。叛逆的鲁鲁修的第二季的剧本已经准备好了,不过要等到明年九月的时候再制作开播,这个姑且不论。《悟空传》她本人下了大力气,clmp的剧本也已经编号,在制作tv版还是电影版的选择中,刘欣贪婪地选择了电影版,这就意味着工作量增大了五倍都不止。当然,工作室的人都没有意见,他们和刘欣一样野心勃勃,指望着能够将公司的名字彻底打响。
东京电视和gonzo以及刘欣工作室合作良好,无论是《全金属狂潮》还是《叛逆的鲁鲁修》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东京电视希望能够继续和gonzo以及刘新工作室的合作,在gonzo全面转向动画电影之后,刘欣也尝试着《悟空传》的动画电影,于是东京电视渴求期待地《全金属狂潮》第二季以及一系列委托的tv动画,暂时都被搁置了。
刘欣心有些慌,她发现自己实在是安排不好手上的事情,加上阿衡从香港回来,有些洋洋得意地带回来几份预签的合同,就想着怎么用刘新工作室的人手制作自己想要的香港动画片。刘欣终于被这些事情折磨得筋疲力尽了,不得不打电话向沈正辉求救。
这可正好赶上了时间点,因为从香港传来的消息是《少林足球》也制作完成了,斯蒂芬周正想同春日商议在日本发行的事宜。
“似乎看起来什么地方都离不开我一样。”沈正辉不禁自恋地这样想,不过随即他又开始警醒地自我贬低,“也许是因为我是大股东。最后拍板的事情都需要我最后拍板所以才会这样,如果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权限的话,恐怕自己就拍板了。”虽然这样的想法对于刘欣是否合适还值得考虑,但是沈正辉本来兴起来的自满的兴头已经被这个想法和旅途的劳累彻底打消掉了——每天都要写n多的剧情,同时因为不能用又不得不把剧情全部删掉。这对于一个曾经按照字数卖钱的写手来说,从心理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是了。
《少林足球》的后期制作中的特效镜头,大部分是在先涛制作完成的,这让沈正辉也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不愿意麻烦地从头开始,收购先涛也是一件不错的买卖。朱先生一向身体不好。未来还会换上癌症,不管他有没有继续经营公司的打算,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沈正辉刚刚抵达东京,斯蒂芬周和他的助理就到了春日,刚刚完成拍摄工作的斯蒂芬周明显瘦了不少。但是精神很足。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票仓,斯蒂芬周本人已经将东南亚地区的发行谈得差不多了,日本、美国和欧洲是接下来的几个重要的发行区域,其中又以日本最为重要。
沈正辉本人对于斯蒂芬周急于上映影片很理解,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虽然说导演费和演出费已经有了一千万港币的收入,但是作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斯蒂芬周,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票房失败的。四千万的投资。意味着票房方面起码要达到八千万以上才能够回本,依靠狭小的香港市场八千万的票房绝对不可能,虽然该片的后续收入什么的可以作为弥补。但是长线的收入周期又太长了,斯蒂芬周希望在票房上就能够直接赚回来,要知道,他签的可是分成的协议。
对于春日来说,发行绝对不是问题,问题是发行的时间。斯蒂芬周本人寄望于2000年年底之前就能够上映。最好能够安排在圣诞节前后的圣诞档,这样还能借助元旦假期冲击高票房。沈正辉的黑拳也安排在这个时间上映,对于这样的冲突。他有些焦虑。
“周先生,这样太急了,你在大陆什么时候上映?”沈正辉问道。
斯蒂芬周不说话,他的助理则开口说道,“目前中影方面还没有消息。”
“现在都还没有消息吗?”实际上沈正辉对于这个片子在大陆播映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大陆那帮家伙做事情不行,真的搞事情那是真的行家里手,“你如果在海外先播映了,在国内就不可能上映了,这个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你在国内的票房号召力非常强,我很看好《少林足球》在国内的票房的。”
斯蒂芬周摇了摇头,看了自己助理一眼,助理会意,“我们已经和香港的院线和东南亚的院线签了合同了,如果不能够按时上映的时候,我们负担不起这个损失。”
“这种事情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沈正辉有些不高兴,“大陆方面我们可以在疏通疏通的。”
助理有些发愣,“沈先生,日本之外地区的上映是我们负责的。”
“好了,我知道。”沈正辉有些气恼,“你们等一下,我来打个电话问一问。”
沈正辉先打电话给王安萍,“萍姐,斯蒂芬周的新片《少林足球》审批的事情,你能不能帮我过问一下。”
“关你什么事请?”王安萍在电话那头反问道。
“我有投资。”
“帮日本人投资的?”王安萍继续问道。
“正常的商业投资,麻烦你帮我问一下,我上次见韩董事长的时候,他说似乎情况很不妙。”
“是很不妙,”王安萍直截了当地说道,“几个政协委员挑头闹事,不是针对他的,但是拿了他做由头,总局那边走不过去。”
“不能想想办法吗?”沈正辉问道,他还抱着万一的希望。
“呵呵,”王安萍在电话那头笑着,“如果是你的片子,我们倒是有理由关注一下,不过这种事情嘛。我们反而不好参合进去,本来就和我们不想关,出家人动了俗心,正在挑事呢!我们掺和进去,反而麻烦。”
“好吧。谢谢你。”沈正辉放下了电话来,重新走过来坐下,“大陆看来是上映不了了,”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圣诞这个档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们有一部大片已经预定了圣诞档了。”沈正辉说这番话的时候也很郁闷,谁能想到《少林足球》居然也抢到这个时间来上映了,“我的建议是日本安排在三月中下旬和四月上中旬,正好赶上学生放假,也是一个好档期。”
沈正辉看了看斯蒂芬周。“你觉得呢?这样时间错开了,我们还可以安排在日本进行专门的宣传,另外,如果《少林足球》上映的成绩好,我们还可以继续安排《大话西游》在日本上映。”
斯蒂芬周眼睛都瞪圆了,“六七年前的老片子也能上映?”
“日本观众没有看过,”沈正辉抿了抿嘴,“我们在公司里小范围放映了一下。看过的人反响都不错。”
斯蒂芬周若有所思。
“另外,有一部参考你的电影写出来的小说正在改编漫画和动画电影,借用了一部分《大话西游》的背景。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我敞开了讲,我非常不安,希望能够在版权上对周先生有所补偿,你看看,什么条件都可以谈谈。”沈正辉说道。
周星星对于这个感兴趣起来。“是什么样的故事?”
“有关孙悟空的,”沈正辉抿嘴。“不过我这里大概只有简体的小说,这样吧。我让秘书马上打一本繁体的给你看看。”
周星星点了点头,又开口说道,“动画片什么的,我能去看看吗?”
“恰好我倒是也要到那边去,”沈正辉眯了眯眼睛,“周先生你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非常欢迎您去参观。”
伴随着周星星点头,这件事情就成了。会谈告一段落,这种事情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定下来的,双方看了一下会议的纪要,约定了下一次会谈的时间,然后就由堀口奈津美安排了车子,一行人朝着刘欣的工作室现在的办公地点去了。
周星星就带着助理和沈正辉坐在同一辆车上,一路上他都非常沉默,显得特别闷。沈正辉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特别是他还特别喜欢周星星的情况下,于是他试着攀谈起来,“周先生,你最近几年拍片子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当年你的片子我每一部都看过,非常喜欢,现在你减少产量了,让人觉得有些失望啊,就好像心里面痒痒的,但是挠不到一样。”
周星星笑了笑,没有回话。
沈正辉知道他个性太腼腆,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当然了,你现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确实是追求影片的质量比较重要,但是影迷总是期望能够看到你更多新的作品,周先生,你以后如果还有什么新的想法,从资金上我个人和春日都可以鼎力支持的。”
周星星似乎觉得在沉默下去有些不礼貌,于是勉强回了一句,“好的,我会考虑的。”
一路上的时间,就在沈正辉作为斯蒂芬周的影迷的唠唠叨叨中过去了,斯蒂芬周虽然对于沈正辉的唠唠叨叨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是似乎也不太反感,当车子抵达到了刘欣公司的门口的时候,周星星看沈正辉的目光已经变得比较柔和和自然了,同时他回应沈正辉的话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刘欣几乎是站在办公楼的门口迎接沈正辉的到来,她最近的心思比较乱,毕竟家里面因为父母离婚的关系乱七八糟,公司里面事情又多又杂,加上她母亲一门心思要她回去,在电话里面又讲要到日本来带她回去,这些事情都搅得她无心工作,不得不向沈正辉求救。
所以一见到沈正辉从车上下来,她就露出了女性软弱的表情来。
“正辉!”她跑到了沈正辉的面前。
沈正辉对于她这样的表情和举动没有准备,此时似乎也不太适合表现柔情,于是他笑了笑,抓住了刘欣的手,“看看我带谁来了?”
周星星此时正好从车上下来。
他穿着普通的运动服,戴着帽子,像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但是那张脸一下子让刘欣认了出来,“周星星!”她惊喜地大叫起来,“真的是你啊!”
周星星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挤着笑容看着对方。
“你好你好!”刘欣伸出双手来拉住了周星星的手,发自内心地热情喷薄而出。“见到你太好了,我叫大家出来列队欢迎您!”
“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周星星急忙说道。
沈正辉拉着刘欣的胳膊,“走吧,带周先生看一下你们的《悟空传》的阶段性成果。”
刘欣觉得自己脚下都是棉花一样走入了自己的办公楼,整个人一直盯着斯蒂芬周傻笑。
这种失态的表情让周星星本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走出电梯。迈进办公室内,伴随着进来的人的身影,一行行的目光望了过来,本身这个时候因为刘欣的心浮气躁,整个公司的气氛也有些浮躁。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家就竖起了耳朵,擦亮了眼睛,之前刘欣下楼就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电梯了,现在这个时候伴随着走进来的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啊!啊!啊!”伴随着几个中国女画师的尖叫,整个办公区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一个失态的国内妹子用失声的嗓音叫道,“是周星星。至尊宝!”
周星星一行人顿时被围了起来,这段时间努力复习《大话西游》和《西游记》的工作人员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热情,两个妹子直接冲上来一下子就抱住了周星星。周星星吓得高举双手,表情十分尴尬。
最后还是堀口奈津美和刘欣出手将两个妹子拉开了。
年轻的画师们一个个地走上来和周星星握手,纷纷围着他不肯散去,好几个家伙已经开始背诵《大话西游》的台词了,女职员更是个个星星眼,就连正在做画的日本女漫画家们。都闻声赶来,看见唇红齿白的星爷。都忍不住爆发了自己的母性情结。
沈正辉不得不赶紧镇压这种情况,他大声叫嚷。宣布,配合着好几位管理人员,才把大家激动的心情压下去,“周先生是来参观的,这样,大家排队上前,每个人和周先生握一下手,然后回到自己岗位上去,我们要带着周先生全面地看一下我们公司的状况,请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呆着。”
然后旁边就有妹子抗议说握手不够,要求能够和周先生拥抱。
最后所有的女同志都获得了这个福利。
周先生颇为尴尬地站在门口,和排成长队人一一握手,女孩子带着欢欣雀跃的表情,上前一一和周星星拥抱,他本人倒是尴尬非常,被抱的时候像个木头桩子,但是拥抱了之后的女孩子都激动万分。
“您太受欢迎了,”沈正辉在一旁说道,“虽然我是他们的老板,也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周星星唔唔了两声。
沈正辉继续吐槽,“我在日本拍了好几部不错的电影,长得也可以,还演过电视剧,但是出现在他们面前,决然被他们视为无物。”他耸了耸脖子,又看了一眼周星星,“这个差距太大了。”
“不好意思啦。”周星星尴尬地回应道。
这场欢迎会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周星星被带着到clmp的工作室,看了她们的人设图集,这群日本中年女性也保持着某种年轻人的热情,看周星星的眼神充满了大量的味道,让周星星有些毛骨悚然。
悟空传的人设充分参考了《大话西游》,孙悟空的脸就是造着周星星的脸改造了画的,虽然样子不太像,但是很有几分神韵,周星星自己看了都想笑。然后一行人又到放映室看了目前做出来的几分钟样片,这几分钟的样片深得《悟空传》这部小说主题的精髓,按照沈正辉的看法,是把孙悟空的中二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概本身就是当作宣传片制作的,做工精美,人物形象出众,所以看了之后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地感觉,特别是那经典的“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这段话,让沈正辉听了,也不禁勾起了自己对于青春的回忆。
周星星看得非常认真,在看了之后还提了不少问题,但是他的问题的绝大部分解答都在《悟空传》这本书里面,于是周星星表示自己会认真看一下这本书。
而至于沈正辉所提到的《大话西游》的版权问题,周星星当场表示无所谓,因为他觉得除了紫霞、白晶晶这些个人物之外,整个故事应该和《大话西游》关系不大,虽然借用了一部分《大话西游》的背景,不过既然是中国的动画片,他愿意做出这方面的牺牲。
沈正辉听了这番话,转过去看刘欣,对她说到,“定下来了吧?”
刘欣点了点头。
场外不远处的阿衡,看上去就有些焦躁的样子了。
沈正辉带着周星星过来,产生了某种特定的效果,仿佛一下子在所有人心目中,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当然地是《悟空传》了。
这让因为看到周星星而感到高兴的阿衡也焦虑起来。(未完待续)
第164章 总裁
在刘欣这里的参观似乎让周星星从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在离开的时候,几乎所有员工一起送他到了楼下的停车场。堀口奈津美遵照沈正辉的指示亲自送( 重生迷梦 http://www.xlawen.org/kan/3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