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www.Bxwx.Org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第1章 姗姗来迟
元启八年,六月初六。
盛夏的天气,这一日却难得清凉。
南府二房。
园内的金凤花,盛开的如火如荼,远远望着,只见花色霏霞,若丹凤之冠,叶似翡翠,如飞凰之羽。
南二老爷的正房夫人温氏,仰坐在廊下的躺椅中纳凉,穿一身月白色的薄绸夏衫,秀发如云,只簪一支八宝如意珍珠钗,神色恬淡地瞌眼浅寐。
温氏今年虽已三十五岁,保养得当的右手,仍是白皙纤纤,此时正轻搭在高高隆起的肚腹之上,旁边的矮凳上,坐着温氏早年的陪嫁丫鬟,如今的第一心腹管事崔妈妈,生得皮肤白净,眼睛有神。
许久后,一阵舒适的清风拂过,温氏缓缓睁开眼睛。
因温氏怀相月份已足,随时都有突发生产的可能,这几日,崔妈妈时刻关注着温氏的动静,此刻,见她小寐醒来,满脸笑意道:“夫人醒啦,可有不适之状?”
温氏右手滑动,来回抚了抚滚圆的肚子,温声笑道:“这一胎安生的很,一点也不闹,比前头四个可好伺候多啦。”
崔妈妈凑趣道:“前四个都是少爷嘛,难免活泼好动一些,夫人这胎如此平宁,想来定是位小姐。”
温氏轻叹一声,颇有遗憾之意:“本以为前一胎就能生个丫头出来,没想到还是个小儿郎,我还诚心拜了那么许久的菩萨。”
崔妈妈忍不住笑:“奴婢早说了,夫人福泽深厚,您看,您随老爷离京外任这十多年,一口气为老爷诞下了四位少爷,尤其是大少爷,今年才十四岁,已是个小秀才啦……”
半侧偏了脸,轻轻上扬的嘴角,朝南府大房的位置撇了撇,颇不屑道:“那一房,见天的磕头烧香拜菩萨,也没见生下一位小郎来,一屋子的丫头片子,刚好凑一出九仙女。”
温氏眉梢轻扬,语调漫不经心道:“大夫人长了我五岁,四十岁的人了,不是也又怀上了么,可见,这老天爷还是开了眼的。”
崔妈妈嘲讽地笑:“谁知老天爷开了一只眼,还是半只眼,她前头也陆陆续续生了四个,还不是左一个丫头,右一个闺女,这一胎,保不准还是个丫头,论福气,她哪能和夫人比。”
温氏面含讥色,扯了扯嘴角:“可人家有位好婆婆罩着呢。”
提及温氏的婆婆,南府的老夫人,春风得意多年的崔妈妈,也不免皱了皱眉:“奴婢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眼的娘,二老爷也是她亲生的,也最为出挑,可这老夫人的心坎里和眼珠子里,只有她那大儿子、小儿子,还有那嫁出去的女儿。”
崔妈妈越说越不忿,恨恨道:“素日待二老爷懒散的很,用得着二老爷时,又端出一副老娘的架子,不提夫人新嫁的头三年,单说咱们回京后的这三年,这老夫人生了多少是非。”
歇了一口气,再冷笑道:“大老爷不上进,典型的光长年纪不升官,便让二老爷帮忙疏通,二老爷碍不过情面,也算给他寻了份好差事,岂料这大老爷不勤恳做事,还和同僚起争执发脾气,没多久,就被踢蹬了出来,害得二老爷被好事者参了几本,老夫人和大房一家子,不感激二老爷的好心好意不说,反而责怨二老爷寻的差事不好,他们当二老爷是天王老子么。”
看到温氏只抚着肚子,默声不语,忆及刚回京时的往事,崔妈妈更是愤慨:“二老爷回任京官,她们拾掇出来的院子像什么话,打发乞丐住的么,还有,那大房自个生不出儿子来,怨得着二老爷和夫人么,见夫人一连生了四个好少爷,竟还想夺走小少年,过继给大房,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嫡亲侄女,她倒心疼得不舍往大房里头多塞人……”
看了看温氏的脸色,没再提温氏新嫁三年内一无所出,老夫人往二房里使劲塞人的旧事,也不再絮说,去年二夫人和大夫人前后有孕,老夫人只细细关料大房的这些个糟心事儿,崔妈妈只柔和了声音道:“好在,咱们老爷上进,又与夫人贴心,夫人的娘家又得力,几个少爷也孝顺……”
伸手抚了抚温氏的肚子,崔妈妈对温氏笑道:“待夫人诞下小姐,夫人也儿女齐全啦,以后呀,夫人有享不尽的福。”
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多年的温氏,渐渐看得开了,对那些一箩筐的烂事儿听听便罢,也不再似年轻时心内堵塞难受,已临近生产,她只管自己吃好喝好睡好,再欢欢喜喜生下肚里的宝贝便是。
不光是温氏自己,自个的夫婿连同四个宝贝儿子,一致冀盼有个女儿和妹妹,温氏想到小儿子去读书前,都要先对肚里的孩子,妹妹长妹妹短一番,不觉慈笑道:“但愿是个丫头,若还是个儿子,我也真是没辙儿。”
崔妈妈喜笑道:“夫人放宽心便是,不管是少爷还是小姐,二老爷都欢喜得很,就看大房那里,这回能不能一举得男了,反正呀,他们不敢再打咱们这一房少爷的主意了,二老爷并非愚孝,夫人的娘家也不是吃素的。”
温氏扶了扶头上的珠钗,只轻轻一笑,没再说话。
主仆二人说了好一会话,温氏跟前的大丫鬟暗香,捧着一红木托盘走近,福了福身,脆声道:“夫人,参汤熬好了。”
崔妈妈从矮凳上起身,先揭开遮住参汤的碗盖,再从托盘上端起流花细瓷碗,而后坐回矮凳,拿汤匙在里头翻搅一阵,驱散了不少热意,再舀起一汤匙喂到温氏唇边。
温氏笑着喝下一勺,道:“阿碧,我可没娇弱到需要喂的地步,你扶我起来,把碗给我,我自己来。”
阿碧是崔妈妈的闺名,二人自小相处,感情甚是深厚,关系非寻常主仆可比,是以言谈之间并非全然的恭敬,更多有亲近之意。
闻言,崔妈妈嘴里不依,笑道:“哎哟喂,我的个好夫人,您马上就临盆了,老爷千叮万嘱奴婢,要好好照顾夫人,万不可让夫人劳累半分,这端碗喂汤之事,老爷都做得来,奴婢可不敢偷半分懒儿。”
说话间,一勺参汤又已送至温氏唇边。
虽然婆婆嫂嫂弟妹闹心,但是夫婿格外体贴,儿子又孝顺懂事,温氏心里头虽不是满满的甜,却也很是欣慰,当下,也不再多言,由着崔妈妈一勺一勺细细喂喝下一碗参汤。
喝罢参汤,温氏觉着身体困顿,便想起身走上一走,崔妈妈忙招呼了丫鬟婆子过来伺候在侧,身子沉重的温氏,单手搭扶着崔妈妈,另一手撑着后腰,在自己的庭院中慢慢踱步。
金凤花树植株高大,正值花期,翠云如盖间,花彩鲜艳纷飞,温氏微抬了眼,看着满树缤纷富丽的花,笑叹道:“这花开得可真好啊。”
崔妈妈小心地扶着温氏,亦笑:“这金凤花,又叫吉祥花,这段日子里出生的孩子,都是有大福气的。”
温氏只浅浅笑道:“这金凤花一开就是两个月,难道六、七月出生的孩子个个都有福气啦,不过是个图个吉利罢了。”
忽有一阵凉快的风拂过,几片金凤花簌簌飘落,有一片悠悠荡荡,恰好飞在温氏隆起的肚子上,久久凝滞不落。
见状,崔妈妈“哟”了一声,打趣道:“夫人,这朵金凤花哪里不落,偏落在夫人的肚子上,难不成咱们的小姐还是只小金凤?”
月白色的衫子上,落着一朵火红的金凤花,温氏伸手拈起,在手里转了转后,抛落在砖地,不甚在意地笑道:“阿碧,你别只顾着哄我高兴,就瞎说一气,这小金凤何等尊贵,怎会落在南府。”
话音刚落,温氏的脸色突然一变。
见温氏瞬间变了脸色,崔妈妈比温氏更紧张,忙问:“夫人,怎么了?”
温氏感受着熟悉的酸痛下坠感,嘴角却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这小东西扭捏了这么些天,终于肯出来了……”
……
都察院府衙。
南府二老爷南瑾正在朝宣旨的太监叩首:“谢主隆恩。”而后双手平举过头,接过传旨太监交托的圣旨,再站起身来。
传旨太监眉花眼笑,冲南瑾拱了拱手,嗓音略尖:“恭喜南大人高升。”再冲四周都察院的各级官员拱手示意:“咱家还有要务在身,就不打扰诸位大人啦,告辞。”
南瑾捧着荣升吏部右侍郎的圣旨,对着四周同僚的恭贺声,不管是真心的恭喜语,还是假意的客套话,南瑾均只肃穆着脸,客气有礼回应,面上不见半分骄傲自得之色。
都察院的领头官刘大人抚着颌下胡须,暗暗颔首,三十七岁便官至正二品侍郎之职,还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实在是后生可畏,拿自己比较一番后,心下也不由泛出陈年老醋的酸味儿。
围聚的官员还未散尽,已有人迈进都察院的后衙,给南瑾报上喜上加喜的好消息,朗声由外至内:“南大人,你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
众人回首,只见身材高大的大理寺卿,穿着一身官袍跨进门。
有嘴巴快擅八卦的已发问:“陆大人,南大人刚升迁至吏部,这是一喜,不知另一喜从何而来呀,快给咱们说说。”
大理寺卿陆大人拎了拎衣袖,笑声爽朗:“我进都察院第一道大门时,刚好碰到南府家的仆从,来给南大人的随行报喜,说南夫人刚生下一位千金小姐,进第二道大门时,碰到宫里来传旨的公公,又闻南大人升到吏部做了侍郎,这难道不是双喜临门?”
又一轮的恭喜声,潮水般漫向南瑾。
南瑾脸上依旧面瘫,心里却波澜了一下,这回终于是个闺女啦么。
……
南瑾在公事上素来恪守己责,不迟到不早退,待他看到新生产的夫人和新诞下的女儿时,天色已黯淡。
烛光温馨。
襁褓里的闺女,红红皱皱一团肉,生的是难得一见的胖,比几个哥哥都要胖,胖得让南瑾仔细瞧了半天,也没分辨出来,这丫头究竟长得像谁。
南二夫人温氏静默了片刻,问床边面瘫着脸盯着女儿老半天的丈夫:“老爷,你是不是也觉着她太胖了些?”
足足八斤重的姑娘,南瑾严肃的点点头:“是太胖了些。”
萧国以瘦为美,可不以胖为美,温氏也没料到,自己竟生下这么一大团肉球,略蹙了秀眉,担忧道:“她要是长大后也这么胖,可怎么办?怕是嫁不出去的吧。”
南瑾眼里有了笑意,面瘫脸却依旧板的极端正:“想来是不好嫁,不如,就一直当成胖福娃娃养着吧。”
温氏噗哧一笑,笑颜如花,伸手摸了摸闺女软绵绵的肉嘟脸,神色柔和:“这么大个头的丫头,却不墨迹人,不一会儿就呱呱落地啦,那哭声也响亮的很。”
南瑾极少笑,此刻却微扬唇角,道:“玉珑,辛苦你了。”
温氏闺名唤作玉珑,南瑾一般只在最亲密的时候,才会这样子唤她,素日多以夫人相称,此刻,见夫婿又是罕见的露笑,又是亲密唤她闺名,可见,对这个胖乎乎肉嘟嘟的闺女非常喜欢,温氏语调轻柔:“老爷,你给咱们的女儿取什么名儿?”
南瑾望着嘴里吹泡泡的胖闺女,想了一想,方道:“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便唤姗姗可好?”
第2章 骨肉
自打南姗彻底醒神后,才知自己变成了一个奇货可居的……婴儿。
在忆及自己朦朦胧胧之间,曾吸到腹内好些次人的||||乳|汁后,不可抑止地吐奶了,呃,她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只不过在梦中吸了几盒纯奶而已,虽然口感不太对,哪知竟然是纯天然的人奶啊。
南家排行第十一位的小姐,也就是南姗,她的吐奶情况,无关生理原因,完全是心理在作怪。
她这一吐,却把温氏以及两个||||乳|娘吓住了,这胖丫头前几天明明吃得酣畅淋漓,怎么突然间就吐奶了,尤其吐奶之后,无论怎么喂她,都不肯再吃奶了。
||||乳|娘翻来覆去的轮着哄,女儿不哭也不闹,就是怎么也不肯碰一下奶源,温氏还在月子中,心里急得不行,崔妈妈也在旁边团团打转,小姐才出生没几天,又听不懂人话,又不能强掰着她吃。
不管是莫名变作婴儿,还是重新吸食母||||乳|,对于南姗而言,通通都是五雷轰顶的玄幻事啊,她心脏承受能力再强,也需要时间适应下的啊。
混乱的不可开交之际,南瑾下衙回府了。
问明了情况,见多识广的南瑾,宽慰一句红了眼圈的夫人,而后肃冷着脸开口:“小姐不吃奶,难道不能把奶挤出来,再喂给小姐吃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
崔妈妈立即带着两个||||乳|娘下去……挤了小半碗奶。
结果很意外,小姐居然真的……吃下去了。
放下心来的南瑾,看到女儿小小的饱餐了一顿,也没有见到吐奶症状,这才去换下厚重的朝服,穿了一身莲青色的家常便服,陪在温氏床边说话。
吃饱喝足却不瞌睡的南姗,自然而然被摆在了温氏的旁边。
女儿的饮食问题一解决,温氏心境也平复下来,看着俯低身体垂着头,拿手指逗弄女儿的南瑾,隐晦地笑问:“老爷怎想到了这个法子?”
南瑾表情半分未动,只淡声开口:“早些年任知县,下乡办案时,曾见过老乡挤牛奶。”
南姗如今的视力很差,亏得南瑾的脸趴得低,南姗才瞄清了戳自己脸的男人一眼,只见他木着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脸上头鼻是鼻眼是眼,位置搭配地很是协调,嘴巴上边留有两撇小胡子,可以称之为一位美型大叔,噢,不对,貌似是爹来着……
再转动眼珠子,望向古典美人的娘,再一次近看,呃,真是美啊……
看到女儿滴溜溜转着眼珠,温氏忍不住笑:“老爷,姗姗在看我们呢。”
南瑾收回戳女儿肉脸的手指,赞同得颔了颔首,口中却评价道:“她比刚出生时又胖了些。”
怒!说谁胖呢!
南姗对南瑾喷了个水泡泡,然后自顾沉沉睡去,临睡前的念头自然是,求穿越大神保佑,把她从哪里带来,再送她回到哪里去吧!阿弥陀佛……
穿越大神愤怒地表示:不保佑那些拜对神仙、却喊错口号的!
……
南姗睡过去不久,南瑾的四个儿子,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十四岁的南屏、十一岁的南砚、八岁的南葛和五岁的南笙,来见过爹和娘。
行过问候礼,南笙掂着脚尖,瞟了瞟襁褓里的……小胖猪妹妹,模样不再是前几天红皱皱的胖,已变成白嫩嫩的胖,却有些不乐意地撅嘴道:“娘,妹妹怎么整天都在睡,我都没见过她睁眼的样子。”
温氏柔声道:“你妹妹现在太小,自然嗜睡,待长大些就好了,你们四兄弟,小时候也都是这样。”
待温氏母子说了一会话,南瑾站起身来,脸上的表情绝对和慈父搭不上边,只对四个儿子言简意赅道:“好了,别打扰你们母亲休息,随我到外间用晚饭,饭后挨个检查功课。”
南屏脸色不变,南砚轻叹了口气,南葛揪苦了脸,南笙恋恋不舍地再回顾一眼他的小胖猪妹妹,好想抱抱啊。
温氏笑送五人离去,再轻轻拍着身旁的襁褓,满目柔和。
……
南姗把所知的漫天神佛,颠来倒去求了个遍,天杀的,居然没有一路神仙理睬她,于是,南姗自暴自弃了,只管吃了睡,醒了再吃,清醒的时候就动两下胳膊腿,没几天便又胖了一圈,活脱脱一个白白肥肥的小胖猪,让温氏又愁又爱。
在南姗愤怒养膘之时,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也就是六月二十二这天,南府的大夫人林氏终于也要生娃了。
温氏分娩那日,天公很作美,不仅凉风习习,更兼产女十分之顺利,南老夫人跟前的周老妈妈,刚晃悠到二房院外,里头婴孩的啼哭声,已然震天彻地的响起,于是,周老妈妈到二房点了个卯,顺带说了几句吉祥如意话,又晃悠回去交差了。
二房媳妇生产,至始至终,南老夫人连面都没露。
据说,她老人家正在佛前念经祈福,但是,心里在为谁祷告,只有天知、地知、佛知、和她本人知晓了。
与冬日的滴水成冰相对立,六月二十二这日,天气极为炎热,往地上泼洒出一大盆水,不出片刻,就蒸发地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天气太热,温氏尚在月子中,女儿又娇贵,屋内也不敢大肆用冰降温,温氏着人给南姗穿一件红绸肚兜,那衣料甚是薄软,遮住了白花花的小肚皮儿。
温氏望着旁侧的小摇篮里,老想张牙舞爪、却展不开胳膊腿儿的胖闺女,不住的笑。
崔妈妈迈步进了内厢房,对靠着枕垫的温氏福一福身,低声道:“夫人,大房那里要生了。”
温氏敛了笑意,口气淡淡道:“你亲自过去一趟陪着吧,派个丫鬟过去,没得又被说不和睦妯娌。”
崔妈妈应了声是,又打趣笑道:“这女人生孩子,时间可没个长短,这么大热儿的天,奴婢得多喝点茶水过去,到了大房那儿,怕是连口水都喝不上。”
温氏唇角微弯,拉出一抹嘲讽的弧度,只道:“快去吧,去得晚了,母亲又该生气了,生气之后就是生病,我可担待不起。”
崔妈妈嘱咐大丫鬟暗香和盈袖,好好照料温氏和南姗,才福身去了,温氏半歪着身子,伸手轻捏女儿的莲藕胖腿,柔声道:“娘的乖宝宝。”
春乏夏困,醒了一会的南姗,已再次呼呼地睡着。
……
温氏刚巧在月子中,出不得屋门,南三老爷正房夫人叶氏,便没这么幸运了,她此时正捏着帕子遮在头顶,冒着烈日炎炎,带了丫鬟往大房院里去,虽然,她是满心满怀地不情愿,这么热燥的天儿,谁不想待在屋子里,凉凉快快地猫个懒午觉呢。
叶氏不似温氏头三年不鸣则已,后来的十多年又一鸣惊人,儿子跟串糖葫芦似一个一个往外生,今年刚过二十八的叶氏,却是南家三房中最先儿女齐全之人。
她嫁过来后,头年便一举得男,二胎再得女,第三回又是个儿子,南府长孙南屏以及次孙南砚,虽都是二房所出,但自小不在南老夫人跟前,是以叶氏的长子、南府的第三孙,生在南府长在南府的南斐,十分得南老夫人疼爱。
大房林氏今年已四十岁,至今为止,旗下嫡女庶女一共养了九个,长女、次女皆已出嫁,第三女已经议婚,没想到林氏竟老蚌生了珠,居然跟在温氏后头也一块怀上了!
从私心来讲,叶氏还挺希望林氏再生一个……闺女。
……
天儿热,大房里的气氛更热,林氏在里屋凄厉的喊叫,南老夫人已快六十岁,头发早已花白,此刻坐在八仙宽椅中,拨动着腕上的念珠,嘴里念念有词。
果如崔妈妈所言,这女人生孩子没个准头,林氏从午饭过后开始喊疼,直到日落西山,孩子还没落地的迹象,南老夫人神色愈发凝重,手里的念珠拨得更快了。
南家三位老爷一个个下衙回来,换了家常便服的南瑾,也瘫着脸陪着南老夫人,老娘急得吃不下晚饭,他自不能不管老娘,只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以老娘不停地在念经,南瑾端正地坐在一旁,极少出声。
大老爷南珏心里真挺着急,毕竟,他都过四十岁的人了,还没个儿子传承香火,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件人生哀事,所以,南珏摸着颌下的胡须,焦躁地走来走去,天本就热,南珏更是出了一身的汗,薄薄的夏衫都湿了个半透。
直到二更天,里屋终于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极是微弱。
周老妈妈心里一沉,这么低小的哭声,该不会真的又是个丫头吧,正暗暗思咐间,一个稳婆已满面笑容先跑出来,抹了把头上的汗,报喜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大老爷,是位少爷!是位少爷啊!”
崔妈妈听那稳婆报喜的夸张口气,差点没乐出来,又不是你自个生了儿子,你咋高兴地跟疯了似的,其实,也不怪这稳婆,她给南府大房接生了这么多次,终于见到个……男娃啦。
南老夫人登时就语无伦次了,脸泛红光,眼含泪光,嘴唇还打着哆嗦,催道:“快,快,抱出来,我瞧瞧……”
一听是个少爷,一屋子的丫鬟婆子纷纷贺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大老爷。”
大儿子终于有后,南老夫人拭了拭眼泪,笑道:“赏,都有赏。”
不一会儿,被收拾好的新出生小少爷,被稳婆抱到了南老夫人跟前,周老妈妈离得最近,看到南老夫人揭开了襁褓,确实是个少爷,就是身量又小又瘦,连哭声都细细弱弱的,怕是不太好养,再看向南老夫人,果见脸上的喜意淡了些,忧意多了些。
至于费尽体力的林氏,听到是个儿子后,早放心地昏睡过去了。
……
南瑾亲送了老娘回房后,才回到自个院中,虽到夜晚,空气中燥热之意仍在,早一步回去的崔妈妈,已命人妥善安排好沐浴、晚饭事宜。
折腾到亥时二刻,南瑾才坐到温氏床边,摸了摸女儿熟睡的肉脸:“夫人,姗姗今天乖不乖,有没有闹你?”
温氏轻笑:“她不是吃就是睡,极少哭闹,乖得不得了。”顿了一顿,又道:“我听阿碧说了,大嫂得了个儿子,母亲高兴坏了吧。”
南瑾眸光微黯,静默了片刻,伸手抚上妻子姣好清丽的脸,而后轻揽温氏入怀,只低声道:“玉珑,委屈你了。”
有泪水涌上眼眶,温氏强自忍住不落,声音略哽咽道:“有老爷这句话,便不委屈。”
天色已不早,过得片刻,温氏伸手推一推南瑾,道:“明日老爷还要早朝,早点歇着去吧。”
南瑾松开妻子,却将南姗小心抱起,亲了一亲:“我今日还没抱过姗姗。”
温氏清婉地笑道:“我们的孩儿,老爷每个都这般疼爱。”
南瑾语气很清淡:“一样的骨肉,怎可厚此薄彼?”
第3章 充满回忆的满月酒
抱着女儿晃悠了片刻,南瑾再将南姗轻轻放回摇篮,道:“夫人也早点歇着,我去看看屏儿四兄弟。”
温氏柔柔一笑,关怀道:“小些的三个都已睡下,屏儿还在用功,老爷看过屏儿,便早点安置吧。”
南瑾颔首,而后起身离去。
温氏在月子中闲时多眠,这会倒还不犯困,于是单手撑着额头,歪侧了身子,看嘟噜着嘴睡觉的女儿,南姗已有半个月大,白白嫩嫩的小四肢,胖莲藕似两小截,极为可爱。
过了一会儿,崔妈妈轻声轻脚来到床前,低声禀报道:“夫人,老爷看过屏少爷后,直接去了书房,现已睡下。”
烛光下,温氏眉眼柔和,爱怜的看着女儿,崔妈妈轻笑道:“那两个通房已彻底成了摆设,都过了这么多年,老爷也没有将她们抬姨娘的意思,依奴婢看,她们这辈子也就这样干熬到死了。”
温氏轻戳女儿肉呼呼的脸颊,淡声道:“只要她们安分守己,我自不会故意为难她们。”
崔妈妈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早些年,夫人有意将她们配人,又许她们丰厚嫁妆,她们仗着老夫人的势,口口声声说什么,愿一生一世侍奉老爷夫人,呵,现在指不定怎么后悔呢,一辈子无儿无女,又是两盆放凉的老黄花菜,白送人都不见的有人要,岂会不安分,若敢跟三房那里一样乱蹦跶,就是她们自个作死了……”
温氏勾了勾嘴角,吩咐道:“姗姗该喂奶了,你抱给||||乳|娘吧。”
崔妈妈立即笑应:“是。”
将南姗从摇篮里抱出时,再道:“咱们小姐稀罕的很,她睡着时喂奶,倒肯好好吃,要是醒着喂她,那小脸可是满满地不乐意。”
温氏莞尔,又细心嘱咐道:“让||||乳|娘小心些,别吵醒姗姗。”
……
在南姗能吃能睡少哭少闹,茁壮的越来越白胖之时,南府大房新生的小少爷南毅,可就难伺候多啦,白天黑夜不间断地哭,也不好好吃奶,出生了好些天,也没多重上几两,为此,本就产后虚弱的林氏,已焦躁地满嘴冒火泡。
当然,林氏上火,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温氏自怀孕之后,南瑾过的日子跟和尚一样清苦,而大老爷南珏,时不时就钻进了美妾的被窝,两相一对比,自然一个相当窝心,一个非常闹心。
雁过留声,时过有痕。
已满一月大的南姗,极是白嫩可爱,七月初六,与六月初六那日一般,骄阳退避,只余凉风拂面,各方女眷一身清爽,前来参加南姗的满月酒。
……
南家虽是官宦世家,然而,南瑾娶温玉珑,其实是他高攀。
温氏的曾祖父是萧朝的陵安候,膝下只有一对双生儿子,兄弟俩虽性格相迥,关系却十分友爱,后,长兄承袭侯爵,那位幼弟便是温氏的祖父,温氏的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其子育有一儿一女,那一女便是温玉珑。
噢,对了,现如今,温氏的父母皆丧,但是,温氏的老祖父却还活着,明年就满整八十岁了。
再说温氏那位承爵的堂祖父(已挂),膝下只有一对兄弟(非孪生,都活着),此两兄弟与温氏之父关系甚好(这一辈就他三个),他二人膝下全是儿子,故对下一辈中唯一的女孩温玉珑,均十分爱护,所以温玉珑虽非陵安候嫡支一脉,在陵安候府中却颇有地位(温家每代的后嗣不丰,所以从不分家),至于温玉珑为何嫁给南瑾,总体上,算是温氏之祖父为孙女相中了南瑾,经温氏之父考核通过,南瑾之座师从中保媒,所以成就了婚事。
但是,这一门婚事,南老夫人其实心底是不乐意的。
心底不乐意,南老夫人为何又同意,就得掰扯一些南府旧事。
南老夫人林氏,家族门楣与南府旗鼓相当,算是门当户对,与南老太爷成婚头几年,日子也算和美,在生下长子南珏和长女南瑶后,又怀上次子期间,南老太爷突然花心了,甚是宠爱一个新进门的妾室,那妾室倒也不蹬鼻子上脸,对南老夫人挺尊重。
但是,南老夫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啊,加之怀孕各种难受不适啊,生产的时候又险些搭进半条命啊,南瑾自小又不爱说话,十分不讨喜,典型的一个闷葫芦,所以南老夫人对次子南瑾不太上心。
再后来,那红颜薄命的小妾挂掉了,南老夫人又将南老太爷的心拢了回来,生下幼子南琦,没过几年,南老夫人的婆婆挂掉了,于是,南老太爷丁忧在家。
三年后,南老太爷复职,此时,南大老爷南珏已长大,娶了南老夫人的本家侄女为妻,头胎生了一个女儿,次年参加科考,秋闱时幸运的成了举人,再一年的春闱,却名落孙山,靠着祖荫也混了个官,只不过绿豆小官做了不足三个月,便也丁忧在家了,原因,南老太爷不幸的挂掉了。
然后,南老夫人快愁死了,丈夫死了,大儿子的官没了,孙子暂时也抱不上了。
好容易过了三年,南大老爷当年的空缺,早被别人替补而上,南老夫人费尽心思,为大儿子的前程东奔西走,但是无果,因为南珏为父守孝期间,其实与林氏搞出来过一胎,虽然偷偷拿掉了,却还是被人知道了,为父守孝弄出孩子,实属大不孝,于是,南大老爷再入仕途之路,虚幻了。
就在这期间,一直默默无闻的南二老爷,开始大放异彩。
秋闱中举、次年会试出贡、殿试排二甲第二名,选入翰林,一连串的荣耀光环加身,与此同时,更有南瑾的座师即礼部尚书,他的夫人亲自登门,为南瑾和陵安侯府唯一的小姐保媒。
喜从天降,南老夫人稍一斟酌,便同意了。
与陵安侯府结成亲家,对大儿子的前程大有裨益,所以南老夫人推了林家要再嫁一女过来的意图,大儿子的前程没着落,娘家没帮上忙不说,反倒还要再塞一个难嫁女过来(因当时南瑾在为父守孝,所以没成,不然挺悬乎),南老夫人也恼火了。
(皮埃斯:林家的那个难嫁女,虽是个嫡出的女儿,由于基因过度突变,生得又胖又丑,妄图高嫁纯属做梦,门当户对基本没戏,委屈低就还不乐意,所以想塞给亲戚家不受宠的儿子,当时,十六岁的南瑾知晓后,第一次没有顺从南老夫人,然后拎着两厚摞书,几件换洗的衣裳,奔到京郊的普生寺发愤图强去了,然后遇到了温氏之祖父,再后来又见到花容月貌的温玉珑,南瑾能够马不停蹄一路顺利高中,一是他的确律己刻苦,二与温氏之祖父从旁指点脱不开干系,不然,他一个没了爹、娘又基本不管的小秀才,能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也挺悬乎……皮埃斯完毕)
但是,更令南老夫人恼火的是,与陵安侯府结成亲家后,他们倒是帮忙了,却只给大儿子寻了个芝麻小官,比先前的绿豆小官还低,所以,温氏虽是低嫁,又谦逊守礼,南老夫人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逮着机会就给温氏冷脸,反正,这儿媳妇又不是她求来的(当时,她正为大儿子的前程日夜发愁,娘家又提出给次子搭亲,虽然样貌不太上台面,但好歹门当户对蕙质兰心,是以没怎么发愁次子的婚事,若不是娘家在长子的前程上没使上力,她还真打算让那另一个侄女也进门来着)。
……
再掰扯回来,南姗满月这日,来的女眷颇是不少。
因温氏之亲母已亡故,陵安侯府的侯爷夫人阮氏,亲率一众女眷浩浩荡荡而来,为温氏撑场子,加之南瑾最近高升入吏部,颇有不少官宦女眷不请自来登门贺喜。
所以,南姗的满月酒,办的极为热闹。
与热闹的气氛对比,南老夫人的脸色相当不好看,待再看到白白胖胖的南姗,那脸色就更不好看了,原因无它,老大房里的幺子,还没这胖丫头一半壮实。
南老夫人也是要面子的人,婆媳不和自个人清楚就行,没得闹到外客面前丢脸,是以南姗满月这日,也全程都陪在酒宴,只不过面上都是强颜欢笑而已,酒宴一散,立马拄着拐杖走人,关心小孙子去了。
乖乖咧,那位小爷可是真的吐奶。
……
耳边一阵叽里呱啦,虽然嗓音悦耳,南姗还是被吵醒了。
满月酒宴虽散,陵安侯府的女眷都还留着,陪在温氏的院落中,南姗迷迷愣愣地睁开眼时,望到一片模糊的人影,纳闷:咦,在搞聚会么?
温氏的亲嫂潘氏眼尖,第一个发现南姗醒来,面上喜盈盈笑道:“哎哟喂,我这外甥女可真乖,醒了也不哭闹,来,快让舅母抱抱。”
潘氏将南姗抱出摇篮,感受着怀中沉甸甸的份量,对温氏合不拢嘴道:“阿珑,姗姗生得这般富态,以后呀,肯定是个有大福气的姑娘。”
温氏已出了月子,今日穿一身绛紫色衣衫,雍雅富贵又不失喜庆,梳一高髻,两侧各簪两枝镶着紫玉的玲珑步摇,分布排列的错落有致,笑嗔道:“嫂嫂在笑话我么,这丫头可是越吃越胖了,这才一个月大,我腾空抱她一会儿,胳膊都要酸上好半天。”
潘氏一扬弯弯长眉,打趣道:“小时候胖些有什么关系,喜讯传到家里,说你这回生了个大胖丫头时,祖父可说了,你小时候也是个大胖丫头,长大后不也照样出落地亭亭玉立。”
一屋子人嬉笑,温氏亦笑道:“借嫂嫂吉言了。”
再殷殷问候自小疼爱她的祖父:“祖父近来身体可还好,我这身子重了之后,不方便出门,许久都没看望他老人家啦。”
陵安候夫人阮氏的大儿媳妇邱氏,掩嘴笑道:“阿珑你不方便出门,可姑爷常去探望啊,怎么,姑爷都没对你提过么?”
丈夫对她体贴,也颇顾全娘家,温氏倍感欣慰,道:“耳闻不如一见,总是要见面看看,才更安心一些。”
陵安侯夫人阮氏放下茶盏,开口道:“阿珑,待孩子大一些,天气也凉快啦,到时你带姗姗回去看看,咱们这一家子,就你一个外嫁的宝贝闺女,你祖父打小就疼你,你随姑爷在外任时,他老人家不远千里,几次专门跑去看你,这京城里,可没有哪家爷爷,这么疼爱孙女的。”
温氏立时湿润了眼眶,低声道:“我知道,祖父是怕我在外头过得不好……”
阮氏轻叹一口气,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那婆婆虽然不怎么样,好在,姑爷是个靠得住的,也不枉你父亲仔细费心,为你挑了这么个好夫婿。”
忆及亡父,温氏神色黯然:“只是父亲和母亲,都走的太早了。”
阮氏好言安慰道:“阿珑别难过,大伯母看着你长(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第1章 姗姗来迟
元启八年,六月初六。
盛夏的天气,这一日却难得清凉。
南府二房。
园内的金凤花,盛开的如火如荼,远远望着,只见花色霏霞,若丹凤之冠,叶似翡翠,如飞凰之羽。
南二老爷的正房夫人温氏,仰坐在廊下的躺椅中纳凉,穿一身月白色的薄绸夏衫,秀发如云,只簪一支八宝如意珍珠钗,神色恬淡地瞌眼浅寐。
温氏今年虽已三十五岁,保养得当的右手,仍是白皙纤纤,此时正轻搭在高高隆起的肚腹之上,旁边的矮凳上,坐着温氏早年的陪嫁丫鬟,如今的第一心腹管事崔妈妈,生得皮肤白净,眼睛有神。
许久后,一阵舒适的清风拂过,温氏缓缓睁开眼睛。
因温氏怀相月份已足,随时都有突发生产的可能,这几日,崔妈妈时刻关注着温氏的动静,此刻,见她小寐醒来,满脸笑意道:“夫人醒啦,可有不适之状?”
温氏右手滑动,来回抚了抚滚圆的肚子,温声笑道:“这一胎安生的很,一点也不闹,比前头四个可好伺候多啦。”
崔妈妈凑趣道:“前四个都是少爷嘛,难免活泼好动一些,夫人这胎如此平宁,想来定是位小姐。”
温氏轻叹一声,颇有遗憾之意:“本以为前一胎就能生个丫头出来,没想到还是个小儿郎,我还诚心拜了那么许久的菩萨。”
崔妈妈忍不住笑:“奴婢早说了,夫人福泽深厚,您看,您随老爷离京外任这十多年,一口气为老爷诞下了四位少爷,尤其是大少爷,今年才十四岁,已是个小秀才啦……”
半侧偏了脸,轻轻上扬的嘴角,朝南府大房的位置撇了撇,颇不屑道:“那一房,见天的磕头烧香拜菩萨,也没见生下一位小郎来,一屋子的丫头片子,刚好凑一出九仙女。”
温氏眉梢轻扬,语调漫不经心道:“大夫人长了我五岁,四十岁的人了,不是也又怀上了么,可见,这老天爷还是开了眼的。”
崔妈妈嘲讽地笑:“谁知老天爷开了一只眼,还是半只眼,她前头也陆陆续续生了四个,还不是左一个丫头,右一个闺女,这一胎,保不准还是个丫头,论福气,她哪能和夫人比。”
温氏面含讥色,扯了扯嘴角:“可人家有位好婆婆罩着呢。”
提及温氏的婆婆,南府的老夫人,春风得意多年的崔妈妈,也不免皱了皱眉:“奴婢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眼的娘,二老爷也是她亲生的,也最为出挑,可这老夫人的心坎里和眼珠子里,只有她那大儿子、小儿子,还有那嫁出去的女儿。”
崔妈妈越说越不忿,恨恨道:“素日待二老爷懒散的很,用得着二老爷时,又端出一副老娘的架子,不提夫人新嫁的头三年,单说咱们回京后的这三年,这老夫人生了多少是非。”
歇了一口气,再冷笑道:“大老爷不上进,典型的光长年纪不升官,便让二老爷帮忙疏通,二老爷碍不过情面,也算给他寻了份好差事,岂料这大老爷不勤恳做事,还和同僚起争执发脾气,没多久,就被踢蹬了出来,害得二老爷被好事者参了几本,老夫人和大房一家子,不感激二老爷的好心好意不说,反而责怨二老爷寻的差事不好,他们当二老爷是天王老子么。”
看到温氏只抚着肚子,默声不语,忆及刚回京时的往事,崔妈妈更是愤慨:“二老爷回任京官,她们拾掇出来的院子像什么话,打发乞丐住的么,还有,那大房自个生不出儿子来,怨得着二老爷和夫人么,见夫人一连生了四个好少爷,竟还想夺走小少年,过继给大房,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嫡亲侄女,她倒心疼得不舍往大房里头多塞人……”
看了看温氏的脸色,没再提温氏新嫁三年内一无所出,老夫人往二房里使劲塞人的旧事,也不再絮说,去年二夫人和大夫人前后有孕,老夫人只细细关料大房的这些个糟心事儿,崔妈妈只柔和了声音道:“好在,咱们老爷上进,又与夫人贴心,夫人的娘家又得力,几个少爷也孝顺……”
伸手抚了抚温氏的肚子,崔妈妈对温氏笑道:“待夫人诞下小姐,夫人也儿女齐全啦,以后呀,夫人有享不尽的福。”
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多年的温氏,渐渐看得开了,对那些一箩筐的烂事儿听听便罢,也不再似年轻时心内堵塞难受,已临近生产,她只管自己吃好喝好睡好,再欢欢喜喜生下肚里的宝贝便是。
不光是温氏自己,自个的夫婿连同四个宝贝儿子,一致冀盼有个女儿和妹妹,温氏想到小儿子去读书前,都要先对肚里的孩子,妹妹长妹妹短一番,不觉慈笑道:“但愿是个丫头,若还是个儿子,我也真是没辙儿。”
崔妈妈喜笑道:“夫人放宽心便是,不管是少爷还是小姐,二老爷都欢喜得很,就看大房那里,这回能不能一举得男了,反正呀,他们不敢再打咱们这一房少爷的主意了,二老爷并非愚孝,夫人的娘家也不是吃素的。”
温氏扶了扶头上的珠钗,只轻轻一笑,没再说话。
主仆二人说了好一会话,温氏跟前的大丫鬟暗香,捧着一红木托盘走近,福了福身,脆声道:“夫人,参汤熬好了。”
崔妈妈从矮凳上起身,先揭开遮住参汤的碗盖,再从托盘上端起流花细瓷碗,而后坐回矮凳,拿汤匙在里头翻搅一阵,驱散了不少热意,再舀起一汤匙喂到温氏唇边。
温氏笑着喝下一勺,道:“阿碧,我可没娇弱到需要喂的地步,你扶我起来,把碗给我,我自己来。”
阿碧是崔妈妈的闺名,二人自小相处,感情甚是深厚,关系非寻常主仆可比,是以言谈之间并非全然的恭敬,更多有亲近之意。
闻言,崔妈妈嘴里不依,笑道:“哎哟喂,我的个好夫人,您马上就临盆了,老爷千叮万嘱奴婢,要好好照顾夫人,万不可让夫人劳累半分,这端碗喂汤之事,老爷都做得来,奴婢可不敢偷半分懒儿。”
说话间,一勺参汤又已送至温氏唇边。
虽然婆婆嫂嫂弟妹闹心,但是夫婿格外体贴,儿子又孝顺懂事,温氏心里头虽不是满满的甜,却也很是欣慰,当下,也不再多言,由着崔妈妈一勺一勺细细喂喝下一碗参汤。
喝罢参汤,温氏觉着身体困顿,便想起身走上一走,崔妈妈忙招呼了丫鬟婆子过来伺候在侧,身子沉重的温氏,单手搭扶着崔妈妈,另一手撑着后腰,在自己的庭院中慢慢踱步。
金凤花树植株高大,正值花期,翠云如盖间,花彩鲜艳纷飞,温氏微抬了眼,看着满树缤纷富丽的花,笑叹道:“这花开得可真好啊。”
崔妈妈小心地扶着温氏,亦笑:“这金凤花,又叫吉祥花,这段日子里出生的孩子,都是有大福气的。”
温氏只浅浅笑道:“这金凤花一开就是两个月,难道六、七月出生的孩子个个都有福气啦,不过是个图个吉利罢了。”
忽有一阵凉快的风拂过,几片金凤花簌簌飘落,有一片悠悠荡荡,恰好飞在温氏隆起的肚子上,久久凝滞不落。
见状,崔妈妈“哟”了一声,打趣道:“夫人,这朵金凤花哪里不落,偏落在夫人的肚子上,难不成咱们的小姐还是只小金凤?”
月白色的衫子上,落着一朵火红的金凤花,温氏伸手拈起,在手里转了转后,抛落在砖地,不甚在意地笑道:“阿碧,你别只顾着哄我高兴,就瞎说一气,这小金凤何等尊贵,怎会落在南府。”
话音刚落,温氏的脸色突然一变。
见温氏瞬间变了脸色,崔妈妈比温氏更紧张,忙问:“夫人,怎么了?”
温氏感受着熟悉的酸痛下坠感,嘴角却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这小东西扭捏了这么些天,终于肯出来了……”
……
都察院府衙。
南府二老爷南瑾正在朝宣旨的太监叩首:“谢主隆恩。”而后双手平举过头,接过传旨太监交托的圣旨,再站起身来。
传旨太监眉花眼笑,冲南瑾拱了拱手,嗓音略尖:“恭喜南大人高升。”再冲四周都察院的各级官员拱手示意:“咱家还有要务在身,就不打扰诸位大人啦,告辞。”
南瑾捧着荣升吏部右侍郎的圣旨,对着四周同僚的恭贺声,不管是真心的恭喜语,还是假意的客套话,南瑾均只肃穆着脸,客气有礼回应,面上不见半分骄傲自得之色。
都察院的领头官刘大人抚着颌下胡须,暗暗颔首,三十七岁便官至正二品侍郎之职,还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实在是后生可畏,拿自己比较一番后,心下也不由泛出陈年老醋的酸味儿。
围聚的官员还未散尽,已有人迈进都察院的后衙,给南瑾报上喜上加喜的好消息,朗声由外至内:“南大人,你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
众人回首,只见身材高大的大理寺卿,穿着一身官袍跨进门。
有嘴巴快擅八卦的已发问:“陆大人,南大人刚升迁至吏部,这是一喜,不知另一喜从何而来呀,快给咱们说说。”
大理寺卿陆大人拎了拎衣袖,笑声爽朗:“我进都察院第一道大门时,刚好碰到南府家的仆从,来给南大人的随行报喜,说南夫人刚生下一位千金小姐,进第二道大门时,碰到宫里来传旨的公公,又闻南大人升到吏部做了侍郎,这难道不是双喜临门?”
又一轮的恭喜声,潮水般漫向南瑾。
南瑾脸上依旧面瘫,心里却波澜了一下,这回终于是个闺女啦么。
……
南瑾在公事上素来恪守己责,不迟到不早退,待他看到新生产的夫人和新诞下的女儿时,天色已黯淡。
烛光温馨。
襁褓里的闺女,红红皱皱一团肉,生的是难得一见的胖,比几个哥哥都要胖,胖得让南瑾仔细瞧了半天,也没分辨出来,这丫头究竟长得像谁。
南二夫人温氏静默了片刻,问床边面瘫着脸盯着女儿老半天的丈夫:“老爷,你是不是也觉着她太胖了些?”
足足八斤重的姑娘,南瑾严肃的点点头:“是太胖了些。”
萧国以瘦为美,可不以胖为美,温氏也没料到,自己竟生下这么一大团肉球,略蹙了秀眉,担忧道:“她要是长大后也这么胖,可怎么办?怕是嫁不出去的吧。”
南瑾眼里有了笑意,面瘫脸却依旧板的极端正:“想来是不好嫁,不如,就一直当成胖福娃娃养着吧。”
温氏噗哧一笑,笑颜如花,伸手摸了摸闺女软绵绵的肉嘟脸,神色柔和:“这么大个头的丫头,却不墨迹人,不一会儿就呱呱落地啦,那哭声也响亮的很。”
南瑾极少笑,此刻却微扬唇角,道:“玉珑,辛苦你了。”
温氏闺名唤作玉珑,南瑾一般只在最亲密的时候,才会这样子唤她,素日多以夫人相称,此刻,见夫婿又是罕见的露笑,又是亲密唤她闺名,可见,对这个胖乎乎肉嘟嘟的闺女非常喜欢,温氏语调轻柔:“老爷,你给咱们的女儿取什么名儿?”
南瑾望着嘴里吹泡泡的胖闺女,想了一想,方道:“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便唤姗姗可好?”
第2章 骨肉
自打南姗彻底醒神后,才知自己变成了一个奇货可居的……婴儿。
在忆及自己朦朦胧胧之间,曾吸到腹内好些次人的||||乳|汁后,不可抑止地吐奶了,呃,她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只不过在梦中吸了几盒纯奶而已,虽然口感不太对,哪知竟然是纯天然的人奶啊。
南家排行第十一位的小姐,也就是南姗,她的吐奶情况,无关生理原因,完全是心理在作怪。
她这一吐,却把温氏以及两个||||乳|娘吓住了,这胖丫头前几天明明吃得酣畅淋漓,怎么突然间就吐奶了,尤其吐奶之后,无论怎么喂她,都不肯再吃奶了。
||||乳|娘翻来覆去的轮着哄,女儿不哭也不闹,就是怎么也不肯碰一下奶源,温氏还在月子中,心里急得不行,崔妈妈也在旁边团团打转,小姐才出生没几天,又听不懂人话,又不能强掰着她吃。
不管是莫名变作婴儿,还是重新吸食母||||乳|,对于南姗而言,通通都是五雷轰顶的玄幻事啊,她心脏承受能力再强,也需要时间适应下的啊。
混乱的不可开交之际,南瑾下衙回府了。
问明了情况,见多识广的南瑾,宽慰一句红了眼圈的夫人,而后肃冷着脸开口:“小姐不吃奶,难道不能把奶挤出来,再喂给小姐吃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
崔妈妈立即带着两个||||乳|娘下去……挤了小半碗奶。
结果很意外,小姐居然真的……吃下去了。
放下心来的南瑾,看到女儿小小的饱餐了一顿,也没有见到吐奶症状,这才去换下厚重的朝服,穿了一身莲青色的家常便服,陪在温氏床边说话。
吃饱喝足却不瞌睡的南姗,自然而然被摆在了温氏的旁边。
女儿的饮食问题一解决,温氏心境也平复下来,看着俯低身体垂着头,拿手指逗弄女儿的南瑾,隐晦地笑问:“老爷怎想到了这个法子?”
南瑾表情半分未动,只淡声开口:“早些年任知县,下乡办案时,曾见过老乡挤牛奶。”
南姗如今的视力很差,亏得南瑾的脸趴得低,南姗才瞄清了戳自己脸的男人一眼,只见他木着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脸上头鼻是鼻眼是眼,位置搭配地很是协调,嘴巴上边留有两撇小胡子,可以称之为一位美型大叔,噢,不对,貌似是爹来着……
再转动眼珠子,望向古典美人的娘,再一次近看,呃,真是美啊……
看到女儿滴溜溜转着眼珠,温氏忍不住笑:“老爷,姗姗在看我们呢。”
南瑾收回戳女儿肉脸的手指,赞同得颔了颔首,口中却评价道:“她比刚出生时又胖了些。”
怒!说谁胖呢!
南姗对南瑾喷了个水泡泡,然后自顾沉沉睡去,临睡前的念头自然是,求穿越大神保佑,把她从哪里带来,再送她回到哪里去吧!阿弥陀佛……
穿越大神愤怒地表示:不保佑那些拜对神仙、却喊错口号的!
……
南姗睡过去不久,南瑾的四个儿子,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十四岁的南屏、十一岁的南砚、八岁的南葛和五岁的南笙,来见过爹和娘。
行过问候礼,南笙掂着脚尖,瞟了瞟襁褓里的……小胖猪妹妹,模样不再是前几天红皱皱的胖,已变成白嫩嫩的胖,却有些不乐意地撅嘴道:“娘,妹妹怎么整天都在睡,我都没见过她睁眼的样子。”
温氏柔声道:“你妹妹现在太小,自然嗜睡,待长大些就好了,你们四兄弟,小时候也都是这样。”
待温氏母子说了一会话,南瑾站起身来,脸上的表情绝对和慈父搭不上边,只对四个儿子言简意赅道:“好了,别打扰你们母亲休息,随我到外间用晚饭,饭后挨个检查功课。”
南屏脸色不变,南砚轻叹了口气,南葛揪苦了脸,南笙恋恋不舍地再回顾一眼他的小胖猪妹妹,好想抱抱啊。
温氏笑送五人离去,再轻轻拍着身旁的襁褓,满目柔和。
……
南姗把所知的漫天神佛,颠来倒去求了个遍,天杀的,居然没有一路神仙理睬她,于是,南姗自暴自弃了,只管吃了睡,醒了再吃,清醒的时候就动两下胳膊腿,没几天便又胖了一圈,活脱脱一个白白肥肥的小胖猪,让温氏又愁又爱。
在南姗愤怒养膘之时,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也就是六月二十二这天,南府的大夫人林氏终于也要生娃了。
温氏分娩那日,天公很作美,不仅凉风习习,更兼产女十分之顺利,南老夫人跟前的周老妈妈,刚晃悠到二房院外,里头婴孩的啼哭声,已然震天彻地的响起,于是,周老妈妈到二房点了个卯,顺带说了几句吉祥如意话,又晃悠回去交差了。
二房媳妇生产,至始至终,南老夫人连面都没露。
据说,她老人家正在佛前念经祈福,但是,心里在为谁祷告,只有天知、地知、佛知、和她本人知晓了。
与冬日的滴水成冰相对立,六月二十二这日,天气极为炎热,往地上泼洒出一大盆水,不出片刻,就蒸发地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天气太热,温氏尚在月子中,女儿又娇贵,屋内也不敢大肆用冰降温,温氏着人给南姗穿一件红绸肚兜,那衣料甚是薄软,遮住了白花花的小肚皮儿。
温氏望着旁侧的小摇篮里,老想张牙舞爪、却展不开胳膊腿儿的胖闺女,不住的笑。
崔妈妈迈步进了内厢房,对靠着枕垫的温氏福一福身,低声道:“夫人,大房那里要生了。”
温氏敛了笑意,口气淡淡道:“你亲自过去一趟陪着吧,派个丫鬟过去,没得又被说不和睦妯娌。”
崔妈妈应了声是,又打趣笑道:“这女人生孩子,时间可没个长短,这么大热儿的天,奴婢得多喝点茶水过去,到了大房那儿,怕是连口水都喝不上。”
温氏唇角微弯,拉出一抹嘲讽的弧度,只道:“快去吧,去得晚了,母亲又该生气了,生气之后就是生病,我可担待不起。”
崔妈妈嘱咐大丫鬟暗香和盈袖,好好照料温氏和南姗,才福身去了,温氏半歪着身子,伸手轻捏女儿的莲藕胖腿,柔声道:“娘的乖宝宝。”
春乏夏困,醒了一会的南姗,已再次呼呼地睡着。
……
温氏刚巧在月子中,出不得屋门,南三老爷正房夫人叶氏,便没这么幸运了,她此时正捏着帕子遮在头顶,冒着烈日炎炎,带了丫鬟往大房院里去,虽然,她是满心满怀地不情愿,这么热燥的天儿,谁不想待在屋子里,凉凉快快地猫个懒午觉呢。
叶氏不似温氏头三年不鸣则已,后来的十多年又一鸣惊人,儿子跟串糖葫芦似一个一个往外生,今年刚过二十八的叶氏,却是南家三房中最先儿女齐全之人。
她嫁过来后,头年便一举得男,二胎再得女,第三回又是个儿子,南府长孙南屏以及次孙南砚,虽都是二房所出,但自小不在南老夫人跟前,是以叶氏的长子、南府的第三孙,生在南府长在南府的南斐,十分得南老夫人疼爱。
大房林氏今年已四十岁,至今为止,旗下嫡女庶女一共养了九个,长女、次女皆已出嫁,第三女已经议婚,没想到林氏竟老蚌生了珠,居然跟在温氏后头也一块怀上了!
从私心来讲,叶氏还挺希望林氏再生一个……闺女。
……
天儿热,大房里的气氛更热,林氏在里屋凄厉的喊叫,南老夫人已快六十岁,头发早已花白,此刻坐在八仙宽椅中,拨动着腕上的念珠,嘴里念念有词。
果如崔妈妈所言,这女人生孩子没个准头,林氏从午饭过后开始喊疼,直到日落西山,孩子还没落地的迹象,南老夫人神色愈发凝重,手里的念珠拨得更快了。
南家三位老爷一个个下衙回来,换了家常便服的南瑾,也瘫着脸陪着南老夫人,老娘急得吃不下晚饭,他自不能不管老娘,只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以老娘不停地在念经,南瑾端正地坐在一旁,极少出声。
大老爷南珏心里真挺着急,毕竟,他都过四十岁的人了,还没个儿子传承香火,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件人生哀事,所以,南珏摸着颌下的胡须,焦躁地走来走去,天本就热,南珏更是出了一身的汗,薄薄的夏衫都湿了个半透。
直到二更天,里屋终于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极是微弱。
周老妈妈心里一沉,这么低小的哭声,该不会真的又是个丫头吧,正暗暗思咐间,一个稳婆已满面笑容先跑出来,抹了把头上的汗,报喜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大老爷,是位少爷!是位少爷啊!”
崔妈妈听那稳婆报喜的夸张口气,差点没乐出来,又不是你自个生了儿子,你咋高兴地跟疯了似的,其实,也不怪这稳婆,她给南府大房接生了这么多次,终于见到个……男娃啦。
南老夫人登时就语无伦次了,脸泛红光,眼含泪光,嘴唇还打着哆嗦,催道:“快,快,抱出来,我瞧瞧……”
一听是个少爷,一屋子的丫鬟婆子纷纷贺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大老爷。”
大儿子终于有后,南老夫人拭了拭眼泪,笑道:“赏,都有赏。”
不一会儿,被收拾好的新出生小少爷,被稳婆抱到了南老夫人跟前,周老妈妈离得最近,看到南老夫人揭开了襁褓,确实是个少爷,就是身量又小又瘦,连哭声都细细弱弱的,怕是不太好养,再看向南老夫人,果见脸上的喜意淡了些,忧意多了些。
至于费尽体力的林氏,听到是个儿子后,早放心地昏睡过去了。
……
南瑾亲送了老娘回房后,才回到自个院中,虽到夜晚,空气中燥热之意仍在,早一步回去的崔妈妈,已命人妥善安排好沐浴、晚饭事宜。
折腾到亥时二刻,南瑾才坐到温氏床边,摸了摸女儿熟睡的肉脸:“夫人,姗姗今天乖不乖,有没有闹你?”
温氏轻笑:“她不是吃就是睡,极少哭闹,乖得不得了。”顿了一顿,又道:“我听阿碧说了,大嫂得了个儿子,母亲高兴坏了吧。”
南瑾眸光微黯,静默了片刻,伸手抚上妻子姣好清丽的脸,而后轻揽温氏入怀,只低声道:“玉珑,委屈你了。”
有泪水涌上眼眶,温氏强自忍住不落,声音略哽咽道:“有老爷这句话,便不委屈。”
天色已不早,过得片刻,温氏伸手推一推南瑾,道:“明日老爷还要早朝,早点歇着去吧。”
南瑾松开妻子,却将南姗小心抱起,亲了一亲:“我今日还没抱过姗姗。”
温氏清婉地笑道:“我们的孩儿,老爷每个都这般疼爱。”
南瑾语气很清淡:“一样的骨肉,怎可厚此薄彼?”
第3章 充满回忆的满月酒
抱着女儿晃悠了片刻,南瑾再将南姗轻轻放回摇篮,道:“夫人也早点歇着,我去看看屏儿四兄弟。”
温氏柔柔一笑,关怀道:“小些的三个都已睡下,屏儿还在用功,老爷看过屏儿,便早点安置吧。”
南瑾颔首,而后起身离去。
温氏在月子中闲时多眠,这会倒还不犯困,于是单手撑着额头,歪侧了身子,看嘟噜着嘴睡觉的女儿,南姗已有半个月大,白白嫩嫩的小四肢,胖莲藕似两小截,极为可爱。
过了一会儿,崔妈妈轻声轻脚来到床前,低声禀报道:“夫人,老爷看过屏少爷后,直接去了书房,现已睡下。”
烛光下,温氏眉眼柔和,爱怜的看着女儿,崔妈妈轻笑道:“那两个通房已彻底成了摆设,都过了这么多年,老爷也没有将她们抬姨娘的意思,依奴婢看,她们这辈子也就这样干熬到死了。”
温氏轻戳女儿肉呼呼的脸颊,淡声道:“只要她们安分守己,我自不会故意为难她们。”
崔妈妈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早些年,夫人有意将她们配人,又许她们丰厚嫁妆,她们仗着老夫人的势,口口声声说什么,愿一生一世侍奉老爷夫人,呵,现在指不定怎么后悔呢,一辈子无儿无女,又是两盆放凉的老黄花菜,白送人都不见的有人要,岂会不安分,若敢跟三房那里一样乱蹦跶,就是她们自个作死了……”
温氏勾了勾嘴角,吩咐道:“姗姗该喂奶了,你抱给||||乳|娘吧。”
崔妈妈立即笑应:“是。”
将南姗从摇篮里抱出时,再道:“咱们小姐稀罕的很,她睡着时喂奶,倒肯好好吃,要是醒着喂她,那小脸可是满满地不乐意。”
温氏莞尔,又细心嘱咐道:“让||||乳|娘小心些,别吵醒姗姗。”
……
在南姗能吃能睡少哭少闹,茁壮的越来越白胖之时,南府大房新生的小少爷南毅,可就难伺候多啦,白天黑夜不间断地哭,也不好好吃奶,出生了好些天,也没多重上几两,为此,本就产后虚弱的林氏,已焦躁地满嘴冒火泡。
当然,林氏上火,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温氏自怀孕之后,南瑾过的日子跟和尚一样清苦,而大老爷南珏,时不时就钻进了美妾的被窝,两相一对比,自然一个相当窝心,一个非常闹心。
雁过留声,时过有痕。
已满一月大的南姗,极是白嫩可爱,七月初六,与六月初六那日一般,骄阳退避,只余凉风拂面,各方女眷一身清爽,前来参加南姗的满月酒。
……
南家虽是官宦世家,然而,南瑾娶温玉珑,其实是他高攀。
温氏的曾祖父是萧朝的陵安候,膝下只有一对双生儿子,兄弟俩虽性格相迥,关系却十分友爱,后,长兄承袭侯爵,那位幼弟便是温氏的祖父,温氏的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其子育有一儿一女,那一女便是温玉珑。
噢,对了,现如今,温氏的父母皆丧,但是,温氏的老祖父却还活着,明年就满整八十岁了。
再说温氏那位承爵的堂祖父(已挂),膝下只有一对兄弟(非孪生,都活着),此两兄弟与温氏之父关系甚好(这一辈就他三个),他二人膝下全是儿子,故对下一辈中唯一的女孩温玉珑,均十分爱护,所以温玉珑虽非陵安候嫡支一脉,在陵安候府中却颇有地位(温家每代的后嗣不丰,所以从不分家),至于温玉珑为何嫁给南瑾,总体上,算是温氏之祖父为孙女相中了南瑾,经温氏之父考核通过,南瑾之座师从中保媒,所以成就了婚事。
但是,这一门婚事,南老夫人其实心底是不乐意的。
心底不乐意,南老夫人为何又同意,就得掰扯一些南府旧事。
南老夫人林氏,家族门楣与南府旗鼓相当,算是门当户对,与南老太爷成婚头几年,日子也算和美,在生下长子南珏和长女南瑶后,又怀上次子期间,南老太爷突然花心了,甚是宠爱一个新进门的妾室,那妾室倒也不蹬鼻子上脸,对南老夫人挺尊重。
但是,南老夫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啊,加之怀孕各种难受不适啊,生产的时候又险些搭进半条命啊,南瑾自小又不爱说话,十分不讨喜,典型的一个闷葫芦,所以南老夫人对次子南瑾不太上心。
再后来,那红颜薄命的小妾挂掉了,南老夫人又将南老太爷的心拢了回来,生下幼子南琦,没过几年,南老夫人的婆婆挂掉了,于是,南老太爷丁忧在家。
三年后,南老太爷复职,此时,南大老爷南珏已长大,娶了南老夫人的本家侄女为妻,头胎生了一个女儿,次年参加科考,秋闱时幸运的成了举人,再一年的春闱,却名落孙山,靠着祖荫也混了个官,只不过绿豆小官做了不足三个月,便也丁忧在家了,原因,南老太爷不幸的挂掉了。
然后,南老夫人快愁死了,丈夫死了,大儿子的官没了,孙子暂时也抱不上了。
好容易过了三年,南大老爷当年的空缺,早被别人替补而上,南老夫人费尽心思,为大儿子的前程东奔西走,但是无果,因为南珏为父守孝期间,其实与林氏搞出来过一胎,虽然偷偷拿掉了,却还是被人知道了,为父守孝弄出孩子,实属大不孝,于是,南大老爷再入仕途之路,虚幻了。
就在这期间,一直默默无闻的南二老爷,开始大放异彩。
秋闱中举、次年会试出贡、殿试排二甲第二名,选入翰林,一连串的荣耀光环加身,与此同时,更有南瑾的座师即礼部尚书,他的夫人亲自登门,为南瑾和陵安侯府唯一的小姐保媒。
喜从天降,南老夫人稍一斟酌,便同意了。
与陵安侯府结成亲家,对大儿子的前程大有裨益,所以南老夫人推了林家要再嫁一女过来的意图,大儿子的前程没着落,娘家没帮上忙不说,反倒还要再塞一个难嫁女过来(因当时南瑾在为父守孝,所以没成,不然挺悬乎),南老夫人也恼火了。
(皮埃斯:林家的那个难嫁女,虽是个嫡出的女儿,由于基因过度突变,生得又胖又丑,妄图高嫁纯属做梦,门当户对基本没戏,委屈低就还不乐意,所以想塞给亲戚家不受宠的儿子,当时,十六岁的南瑾知晓后,第一次没有顺从南老夫人,然后拎着两厚摞书,几件换洗的衣裳,奔到京郊的普生寺发愤图强去了,然后遇到了温氏之祖父,再后来又见到花容月貌的温玉珑,南瑾能够马不停蹄一路顺利高中,一是他的确律己刻苦,二与温氏之祖父从旁指点脱不开干系,不然,他一个没了爹、娘又基本不管的小秀才,能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也挺悬乎……皮埃斯完毕)
但是,更令南老夫人恼火的是,与陵安侯府结成亲家后,他们倒是帮忙了,却只给大儿子寻了个芝麻小官,比先前的绿豆小官还低,所以,温氏虽是低嫁,又谦逊守礼,南老夫人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逮着机会就给温氏冷脸,反正,这儿媳妇又不是她求来的(当时,她正为大儿子的前程日夜发愁,娘家又提出给次子搭亲,虽然样貌不太上台面,但好歹门当户对蕙质兰心,是以没怎么发愁次子的婚事,若不是娘家在长子的前程上没使上力,她还真打算让那另一个侄女也进门来着)。
……
再掰扯回来,南姗满月这日,来的女眷颇是不少。
因温氏之亲母已亡故,陵安侯府的侯爷夫人阮氏,亲率一众女眷浩浩荡荡而来,为温氏撑场子,加之南瑾最近高升入吏部,颇有不少官宦女眷不请自来登门贺喜。
所以,南姗的满月酒,办的极为热闹。
与热闹的气氛对比,南老夫人的脸色相当不好看,待再看到白白胖胖的南姗,那脸色就更不好看了,原因无它,老大房里的幺子,还没这胖丫头一半壮实。
南老夫人也是要面子的人,婆媳不和自个人清楚就行,没得闹到外客面前丢脸,是以南姗满月这日,也全程都陪在酒宴,只不过面上都是强颜欢笑而已,酒宴一散,立马拄着拐杖走人,关心小孙子去了。
乖乖咧,那位小爷可是真的吐奶。
……
耳边一阵叽里呱啦,虽然嗓音悦耳,南姗还是被吵醒了。
满月酒宴虽散,陵安侯府的女眷都还留着,陪在温氏的院落中,南姗迷迷愣愣地睁开眼时,望到一片模糊的人影,纳闷:咦,在搞聚会么?
温氏的亲嫂潘氏眼尖,第一个发现南姗醒来,面上喜盈盈笑道:“哎哟喂,我这外甥女可真乖,醒了也不哭闹,来,快让舅母抱抱。”
潘氏将南姗抱出摇篮,感受着怀中沉甸甸的份量,对温氏合不拢嘴道:“阿珑,姗姗生得这般富态,以后呀,肯定是个有大福气的姑娘。”
温氏已出了月子,今日穿一身绛紫色衣衫,雍雅富贵又不失喜庆,梳一高髻,两侧各簪两枝镶着紫玉的玲珑步摇,分布排列的错落有致,笑嗔道:“嫂嫂在笑话我么,这丫头可是越吃越胖了,这才一个月大,我腾空抱她一会儿,胳膊都要酸上好半天。”
潘氏一扬弯弯长眉,打趣道:“小时候胖些有什么关系,喜讯传到家里,说你这回生了个大胖丫头时,祖父可说了,你小时候也是个大胖丫头,长大后不也照样出落地亭亭玉立。”
一屋子人嬉笑,温氏亦笑道:“借嫂嫂吉言了。”
再殷殷问候自小疼爱她的祖父:“祖父近来身体可还好,我这身子重了之后,不方便出门,许久都没看望他老人家啦。”
陵安候夫人阮氏的大儿媳妇邱氏,掩嘴笑道:“阿珑你不方便出门,可姑爷常去探望啊,怎么,姑爷都没对你提过么?”
丈夫对她体贴,也颇顾全娘家,温氏倍感欣慰,道:“耳闻不如一见,总是要见面看看,才更安心一些。”
陵安侯夫人阮氏放下茶盏,开口道:“阿珑,待孩子大一些,天气也凉快啦,到时你带姗姗回去看看,咱们这一家子,就你一个外嫁的宝贝闺女,你祖父打小就疼你,你随姑爷在外任时,他老人家不远千里,几次专门跑去看你,这京城里,可没有哪家爷爷,这么疼爱孙女的。”
温氏立时湿润了眼眶,低声道:“我知道,祖父是怕我在外头过得不好……”
阮氏轻叹一口气,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那婆婆虽然不怎么样,好在,姑爷是个靠得住的,也不枉你父亲仔细费心,为你挑了这么个好夫婿。”
忆及亡父,温氏神色黯然:“只是父亲和母亲,都走的太早了。”
阮氏好言安慰道:“阿珑别难过,大伯母看着你长(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