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泪水涌上眼眶。
南瑾起身,走到温氏那旁坐下,揽抱住温氏,缓缓轻声道:“玉珑,别哭,我答应过岳父岳母,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可回京这五年来,还是让你受了好些委屈,以后,我无官一身轻了,也像岳祖父那样,带你四处游山玩水,岳祖父不是常说,人生得意须尽欢,那破官也没什么好当,我们也学他老人家,后半生乐个逍遥自在。”
温氏眼睫颤动间,滚下泪来。
南瑾伸手揩着温氏落下的眼泪,柔声笑问:“夫人,我为官这些年攒下的俸禄,还有皇上赏赐的金银玉器之物,大约够娶回四个儿媳妇,还有咱们俩养老的体己吧,若是不够,我就当个教书先生,开课授徒也不错,这个活儿,可比整日坐衙门里头清闲自在。”
温氏倚在南瑾肩上扑哧轻笑,笑中有泪:“用不着你当教书先生,四个儿子娶媳妇要使费的银两,我早一一准备妥当了,只用再给姗姗备一份嫁妆就成。”
南瑾低声道:“好,我以后挣来的银两,全给姗姗做嫁妆……我会向圣上托病请辞,赋闲之后,我亲自监督儿子们读书,屏儿今年要参加秋闱,砚儿过了县试府试已是童生,明年要预备考秀才,葛儿的字总也练不好,我亲自来教他,笙儿在念书一途,似乎不开窍,我再观察观察,若是真不成,就让他改学它道,还有姗姗,她出生之后,我整日忙着公务,都没时间好好疼过她,一转眼,她都会走路说话了……”
声音缓弱,渐渐不闻……
……
南瑾呈递奏折要辞官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疯传到各个衙门。
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第一职位为尚书,下分设左、右侍郎,现任的吏部尚书柳大人,已临近致仕之龄,下一任吏部尚书,不是左侍郎赵巩,就是右侍郎南瑾,眼神清明些的,大都猜测会是南瑾,赵巩虽资历老,但是南瑾明显更受一国之君看重。
而如今,最有望成为下一任吏部尚书的候选人,居然要……辞官,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众人均知,南瑾之父早亡,其母还健在,除了日后的为母丁忧,南瑾压根就没理由,放弃眼前大好的锦绣仕途,但是,这位不苟言笑的哥们,偏偏就弃了远大前程。
喂喂喂,尚书之职可是从一品高官哎,你这么冲动,你老母知道么。
南姗呵呵呵,有南老夫人这么能扯后腿的老妈,南瑾这官不当也罢,若是这次依从了南老夫人,南瑾半生的清流官声,迟早会被她“绝食”干净。
尼玛的,你个老太太,当萧国敢谏敢言的御史言官,都跟你那俩儿子一样尸位素餐嘛,一旦枉法之事败露,皇帝降旨发落,非但南瑾晚节不保,南家又颜面何存,若赶上皇帝心情不好,一个心狠手辣,南家有可能直接玩完你造么,你都不怕南家的列祖列宗,从坟里跳出来掐挂你么!光把自个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天若塌了,你顶的起来么。
当然,闻此惊讯的南老夫人,正在彻底傻眼中。
与南家有姻亲关系的各家,纷纷登门来访,南家这会儿的气氛,比过年时还要热闹,噢,就和热水锅炸了一般,烫到了一堆人的脚,都在跳脚中,连南老夫人的林家大哥(这位老哥,已过当官年龄,致仕养老中),都亲自操着拐杖过来了。
温氏只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南姗讥诮地笑。
……
从衙门归家的南瑾,被众星捧月似的围上,林家大舅抖着花白的胡须,语气相当慎重地问外甥:“瑾儿,好端端的,你为何要辞官,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不先跟家里商量一下?”
南姗呵呵呵,好想糊这些姓林的二货们,一脸湿润润的泥土哟,好端端你个润土呀,你的好妹妹不是都跟你讲了前因后果嘛,其中,你的好闺女最功不可没哟,至于南瑾和家里的商量,你的好妹妹压根没当一回事哟。
南瑾眉目平静,语气淡然:“有商量过,母亲说了,随我的意。”
林家大舅登时急眼了,拐杖捣的地面梆梆梆直响,语气微冲:“你母亲脑子糊涂了,你怎么也跟着她一块犯糊涂!”
南老夫人脑子糊涂,南姗颔首表示赞同,至于她面瘫爹,南姗认为,她爹的脑袋瓜很清楚,不然类,一天到晚被南老夫人折腾的团团打转么。
南瑾语调没有丝毫波动,已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只道:“舅舅就当我犯糊涂了吧。”
林家大舅喉间一噎,改曲线救国模式,斥道:“糊涂!你这么一来,屏哥儿几个孩子的前程,岂不是都被你耽搁了!”
南姗嗤笑,呵,耽搁的只怕都是你家孩子的前程吧,咱屏大哥哥几乎手不离书,就冲这勤奋劲儿,也不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咱砚二哥哥已打通县试府试两关,正预备着明年冲关院试,做一名自考的秀才,但素,你家孩子呢,有秀才名头的,都是花银子捐来的吧,有没有自考出来的后生,掂出来给大家亮个相啊。
南瑾淡淡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初父亲过世,无人照拂,外甥不也一路走了过来。”
林家大舅还欲再言,南瑾拦住话端,直截了当道:“舅舅不必再多言,圣上已恩准我辞官的请求,官印我也已上交,待交接好衙中事务,外甥就再也不是官场中人。”
林家大舅大吃一惊,胡子乱颤颤地抖,连说话都开始结巴了:“圣上这么快……就同意啦?”这个外甥颇得圣上看中,难道就没有……挽留一下什么的嘛。
南瑾不再回应林家大舅,不带感情的目光微转,看向脸色衰败的南老夫人,声音飘幻:“儿子已不再是吏部官员,帮不到大哥和三弟了,母亲实在不必再绝食损体,如今这样的结果,母亲是否满意了?”
言罢,携妻带女离去,再不回头。
南老夫人顿觉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捂脸失声痛哭了一会儿,突然抄起手边的茶杯,咣当一声兜头朝叶氏砸去,嘴里恨恨骂道:“什么瑾儿只是唬唬我!都是你胡言乱语糊弄我……”
叶氏被砸的太过突然,根本没反应过来,于是,被一砸一个准,光荣无比地晕了过去,噢,顺便说一下,脑门都飙血了……给南老夫人出主意的林氏,见叶氏被砸晕了过去,吓得面孔雪白,身子连抖了好几抖。
南老夫人那里乱作了一团。
而回到院里的南瑾,却吩咐下人收拾行装,决定交接完衙门之事后,就带温氏与五个子女,到城郊的庄园住一段日子。
第25章 悠闲时光
当朝堂内外纷纷议论南瑾辞官之事时,南瑾已内敛低调地走完离职流程,一直如置梦中的南老夫人,在吏部收回她的诰命文书时,才终于恍然回神,她不是在做梦,次子真的……辞官了,她因次子而得到的所有荣耀,也将随之烟消云散,彻底成为过去。
南瑾并非年老致仕,享受不到朝廷的养老俸禄,但因南瑾在职勤勉清廉,又兼政绩卓然,故元启帝特赐南瑾白银五百两,各式绸罗绢缎共计五十匹,以资嘉奖。
待办妥一切事宜,已到初夏四月,无官一身轻的南瑾向南老夫人辞行,要去城郊的庄园小住。
对于次子辞官这档子事,南老夫人的心情相当复杂,又是歉疚又是生气,歉疚是因此事由她而起(你还知道呐),生气却是……这个混账小子,多少人一辈子都混不到的二品大官,你怎么就当真给辞了(喂,你都在以死相逼了哎)。
南老夫人看着面色淡然的南瑾,心里跟有尖锐的猫爪子挠似的,纠结难受的要命,忍不住出口怨怪,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瑾儿,娘不过是让你拉扯你大哥和三弟一把,你若当真不愿意,也就算了,何必把好好的官给辞了呀。”
南瑾只面无表情道:“之前,母亲可不是这么说的。”
之前,南老夫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对苦劝她良久的南瑾道:“瑾儿,你要是不答应给你大哥和三弟换个衙门,为娘就滴水不沾地死在你面前。”为防儿子又和上回一样,扯君臣之道以及忠孝难两全的大道理,南老夫人还特意专门补充道:“除非你不当这个官,否则一定要给你兄弟调职。”
经三儿媳妇叶氏从南瑾的名利地位,往日对她老人家的孝敬程度,以及南瑾膝下子女未来等的全方位分析,再加之南瑾上回要辞官的事情,只是故弄玄虚的虚张声势……顺着叶氏思维走的南老夫人,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次子不会真的辞官,最多和上次一样摆摆样子,此事若能成,长子和幼子升了官,全家皆大欢喜,若真不成,大不了,她再将辞呈“拦”回来就是,左右都不会吃亏,哪料到这回,等她知道次子辞官的重磅消息时,全京城也差不多都知道了。
南老夫人自知理亏,面红耳赤地辩驳道:“我那说的不是气话么!”
南瑾沉默片刻,再缓缓道:“纵然母亲说的是气话,儿子也不敢拿母亲的身子开玩笑,儿子不在府中的这段日子,还请母亲多保重身体。”
随即起身行礼,声音淡漠:“儿子告退。”
……
人间四月,芳菲无限。
南姗随南瑾夫妻搬到了城郊的庄园居住,每日不用见到南老夫人,南姗只觉连空气都新鲜不少,当然,南姗的四个哥哥也一道同来。
在南府授课的教书先生,虽知识渊博,但到底只是个落第秀才,一辈子未曾中举的老秀才,唉,要是能在秋闱中举,人家早当官去了,谁还屈居别人屋檐下,只当一个培养桃李的教书先生。
古代学子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扬名,可经寒窗苦读,又一朝扬名的南瑾,却弃了大好前途,改当教书先生了,他的第一批学生,即自己的四个儿子,怎么说,南瑾也冲出过秋闱,厮杀过春闱,又在官场混迹多年,对如何念好书,南瑾颇有心得。
南瑾对四子的学业管束严厉,对快满两岁的女儿南姗,便是毫无要求的疼惜宠爱,不然咧,若还不到两岁的南姗,也能一本正经的读书,南瑾只怕要揉眼睛,确认自己是不是见鬼了。
咳,客观点来讲,南姗还真是一只失去前肉体的鬼魂。
……
这日,晴空万里,暖风柔和。
南屏四兄弟被圈在屋里读书,南姗则随南瑾与温氏在屋外放风。
一棵茂盛的花树之下,置有一棕红色长条案几,几上摆一架七弦古琴,此时,温氏端坐其后抚琴,南瑾配着音律,正在翩翩起舞,噢,不对,请容南姗更正用词,是在慢悠悠打拳。
据说,此套拳法由温老爷子亲授,常年坚持练习,能强身健体,避离病魔,南瑾自制力极佳,自学后每日不辍,所以身体倍棒,嗯,温氏很受益匪浅,南姗的四个哥哥也皆学之,咳,偶尔的五人共舞,个头从高到低一字排开,神色表情大为迥异,那画面景致实在太美,恕南姗难以用词描述,她只想抱个枕头,在床上翻腾着打滚狂笑,砚二哥哥哎,你的表情可不可以不要那么陶醉……
温氏的琴音润透,南瑾的动作舒缓,撑着小下巴看了半晌的南姗,决定……亲自下场,也跟着耍上一把,活动活动胖莲藕似的胳膊腿儿,嗯,她现在的身材模样,实在过于富态了些。
于是,在温氏诧异含笑的目光中,南瑾淡定无比的神情中,南姗气势磅礴地走到南瑾后头,跟着南瑾伸短胳膊,踹小腿,扭头颅,旋腰下身,接着,就旋坐到了……地面。
噢,好尴尬。
温氏止了琴音,掩唇发笑,眉眼弯弯间,美似两轮皎月。
南瑾将摔倒在屁股后头的小闺女,从地面上捞站起来,伸手轻拍着衣衫的细灰尘,同时和声问道:“姗姗想跟着爹爹一起打拳?”
快两岁的南姗出落的极好,细肤嫩肉,眉目嫣然,瞳若点漆,弯眼喜笑间神似温氏的风致,有个像漂亮老婆的俊俏闺女,本就爱屋及乌的南瑾,自然更喜之悦之。
南姗嘟着粉润的小嘴巴,稚音青嫩甜糯:“想。”
南瑾再问:“姗姗为什么想学?”
看着又一次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的面瘫爹,南姗露出一口小白牙,笑眯眯答道:“爹爹打得好看。”
……
数月之前,也就是在南姗过了周岁之后,只能在梦里找肉吃的南姗,终于头一回喝上了……肉汤,起因是南笙喝了一碗鲜鱼汤,放下碗后,神色极为满足地发出一声赞美的惊叹,大大刺激了一年多没吃过肉的南姗,于是,南姗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戳着南笙的空碗,强烈渴望地要求道:“娘,要喝,喝……”
闺女还在吃奶的年纪,就想着喝肉汤,温氏思虑着,兴许是女儿闻着鱼汤味道鲜美的缘故,便笑着应了,不过,给南姗喂喝的是稀释版,南笙喝的鱼汤是重口味版,喝惯没啥滋味的淡奶的小闺女,目前还承受不来。
虽然是淡淡的稀释鱼汤,南姗也觉人生终于圆满了一回,她终于尝到……肉味了。
当时的南瑾下衙回府后,每日都要说些南姗童趣的温氏,将此事告知了南瑾,南瑾将闺女抱坐在手臂,问首度开了荤腥的南姗:“姗姗为什么想喝汤汤?”
当时的南姗说话还不太连贯,嘴巴里只蹦出了两组词:“小哥哥……好喝……”脑补了缘由的南瑾,捏捏南姗的小鼻子,说出天籁之语:“好,以后也给姗姗喝汤汤。”
自此,南姗奔上了能喝肉汤的康庄大道。
偶好耐你噢,面瘫爹爹。
……
听到闺女赞自己拳打得好看,南瑾失笑,将南姗抱离地面,柔声道:“好,待姗姗再长大些,爹爹也教你。”
温氏笑盈盈道:“老爷,姗姗是个女儿家,学什么男孩子打拳。”
南瑾自有自己的想法,甚是一本正经道:“夫人此言差矣,屏儿四兄弟自幼练习岳祖父的这套养身拳法,都极少生病,姗姗这两年来,大大小小也病了几回,多活动活动身子骨,也能强身健体,嗯,女儿家确实不便,就让姗姗在屋子里练,不给外人知晓便是。”
南姗眨眨眼睛,面瘫爹,你好贴心噢,其实,她有打算日后暗戳戳搞锻炼的,弱不禁风的身体,她真承受不来,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时,南瑾若有所思地望着温氏,沉吟着说:“夫人其实也可学学……”
温氏扑哧轻笑,道:“没想到老爷也会讲笑话,我一个妇道人家,学这个做什么?”
南瑾语调悠然:“夫人此言又差矣,夫人要与为夫白头偕老,怎能时常病在床榻,我亲自教夫人,不会给外人知晓。”
温氏脸颊飞上两团红晕,应了一字:“……好。”
南姗轻眨眉眼,南瑾赋闲之后的日子,过得好不悠闲自在,不必再天黑起早,每日挨个训导一通四子,常陪着幼女玩耍,温氏又通琴棋书画,能与南瑾弹琴对弈,红袖添香,风光旖旎好似新婚之际。
至于被弃的仕途,南瑾道:“人生得意须尽欢,纵算人生失意,日子也要“须尽欢”地过下去。”
南姗默然,在这个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的朝代,她也会认真的生活下去。
第26章 大事小事一箩筐
南瑾以“养病”的名头,带着一家在清雅别庄悠闲度日,可别庄之外的世界,一点也不悠闲清净。
萧国和南家均有事儿。
……
先来唠唠国家大事儿。
当朝太子萧清斌的嫡长子,在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里出生,作为皇帝陛下的头一个孙子,太后娘娘的头一个曾孙子,这个不知人事的奶娃娃,可谓是含着金汤匙来到人间,三月初二的满月之日,皇宫内大摆筵席,宴请贺喜的百官女眷。
幼童的诞生礼有:洗三礼、满月酒、百日宴以及周岁礼。
太子爷的嫡长子,风光无限地办了洗三礼以及满月酒,可到了五月十二的百日宴那天,这位金娃娃的状况,突然有点不太妙,百日宴本是祝祷婴儿长寿的仪式,可偏偏在这一日,这位金娃娃从晨起便严重不适,一群宫廷御医轮番上阵挽救。
奈何,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元启十年的五月十二,这日三更天的梆子刚敲过,这位刚活百日的金娃娃便……夭了。
对于老天爷的恶作剧,萧国臣民一致唏嘘感叹。
钱太子妃没了儿子,哭得肝肠寸断,钱皇后没了孙子,愁得黯然销|魂,钱太后没了曾孙子,恼得雷霆大怒,怒火大肆蔓延,将照看婴孩的一众||||乳|母嬷嬷和宫女,全部杖毙严惩,如此仍不消邪火,更要将挽救无力的御医们通通砍头,被皇帝陛下萧元德阻拦下来。
开玩笑,若是那一颗颗脑袋全部落地,朝廷的御医院就成空摆设了。
钱太后只得接受宝贝曾孙子已夭亡的残酷事实,自我安慰道,反正太子妃还年轻,以后再接着生就是了,如此思量之后,方平定心神。
噢呵呵,太后娘娘,以后还有让你更心潮澎湃的事哟。
另有一件,自南瑾辞去吏部右侍郎之职后,朝堂官员在震惊之余,均在暗自思量,谁能候补上这个肥缺,某些任期将满的官员,都在暗地摩拳擦掌,某些意欲此职的官员,已友好礼送吏部柳尚书,求其在皇帝跟前美言几句,还有极爱扶持娘家的钱太后,自也不放过这个机会,在自己的寝宫内,光明正大让自己的皇帝儿子……给开一开后门。
萧国有律,后宫不得干政。
可有位总爱掺和一脚政事的亲娘,皇帝老爷大是头痛,既打不得,又骂不得,更严惩不得,你和她讲道理,她偏和你讲感情,皇帝时常被这位老妈气到牙疼上火……
南瑾与皇帝请辞离职时,曾举荐四司中的文选清吏司郎中孙策为新任侍郎,皇帝也问过吏部柳尚书,意见同南瑾一致,皇帝思量之后,未授孙策侍郎之位,却允他暂行侍郎之权。
横插一脚的钱太后,未能得偿所愿,却还不死心,整日与皇帝闹腾使性,毕竟,孙策只是暂行侍郎之权,那职位却还是空着的。
皇帝扶额呻|吟,十分后悔允了南瑾的请求:他倒问心无愧了,可老子水深火热了。
……
再来叨叨南家的“小事”儿。
南家长媳妇林氏的长女南婉,在元启九年冬,撒手病逝,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外孙子。
俗话说的好,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南婉的夫婿才二十多岁,没道理一直做鳏夫,过个一年大半载后,定然还要再娶继室进门。
林氏日愁夜愁,唯恐后进门的冷面晚|娘,虐待两个外孙孩儿,最终狠了狠心,决定将膝下的一个适龄庶女,配予南婉的夫婿,将此打算说与了南珏后,南珏只说随意(自南瑾辞官后,南珏大伯在官位上干啥都不顺,正烦恼的很)。
南珏的前三个庶女,分别是南娥、南娟和南妍,她们生于同年,只不过不同月,到了元启十年,已都是及笄待嫁之龄,她们的婚姻大事,亲姨娘插不上手,只能由嫡母拍案决定。
元启九年时,她们的姨娘好不容易缠着南珏,让二婶温氏带三人出去见世面,好顺便求上一份良缘,第一次出门便颇有成效,哪知却被南老夫人中途破坏,三人当时便将南老夫人恨了个半死。
后来,南瑾下江南办公差,温氏也别居府外,三人再无外出之机。
这期间,南瑶姑姑家的表姐被退婚,三人知晓南老夫人生出想将她妹妹家的孙女,配予本来有可能成为她们的良缘时,个个在背地里,咒骂南老夫人,你个不知羞的老不死。
当然,这门亲,最终谁都没结成。
温氏归府后,南老夫人确实提了此事,温氏言道,想是令国公世子夫人,见咱们南家无意结亲,已另择他家了,南老夫人扼腕叹息。
一恍眼,已到元启十年,南娥、南娟和南妍三人已均满十五,嫡母林氏只顾着犯愁亲生儿女,压根将待嫁的三个庶女,抛之脑后,不管不问,三人暗自着急,却也别无他法,因为她们的姨娘旁敲侧击南珏时,得到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喝骂(南珏大伯还在烦恼中,谁找他有事,都沦为了泻火的炮灰)。
三人正欲嫁无门时,林氏忽将三人召到跟前,说已为她们三人定好亲事,分别是给南婉的夫婿做妾,给一个中年富商当填房,给一个老员外做小妾。
三人头皮发麻地震惊不已。
头一门亲,基本算是替嫡母照看外孙子了,而后两门亲,分明就是将她们卖了换银子,更让三人崩溃的是,林氏说命由天定,让三人抓阄来决定谁嫁入哪家……
然后,被恶毒诅咒的林氏,没有倒霉的挂掉,却应验在了次女南婷身上。
南婷出嫁四年,一直未曾有孕,在元启九年时,终于有喜讯传来,林氏大喜,不过在元启十年,林氏敲定三个庶女的亲事后,南婷也到了分娩的日子,南婷在嗯嗯啊啊疼了两天后,却落了个一尸两命,母子俱亡。
一连丧了两女,承受不住打击的林氏,又病倒了。
有个词叫做……雪上加霜。
次女南婷刚过世不久,嫁入威远伯府的南娴,又出了件喜忧参半的事儿,喜的是,南娴又怀孕了,忧的是,胎像很不稳,极有可能再度落胎。
林氏更有气无力地下不了床。
幼女南娆,今年已七岁,自脸上留了伤疤后,性子越发乖戾嚣张,动辄打骂身边婢女,噢,目前为止,已弄花了五个婢女的脸蛋。
南娆每逢踏出房门,总要在脸上搓一层厚厚的香粉,遮掩盖住脸颊的两道刀疤,南府的下人见了南娆,都是低眉垂眼的走路。
最近,南娆因受到叶氏次子南敬的嘲笑,对六岁的南敬大打出手,在南敬的两瓣脸颊上,各留了数道泛血的抓痕。
其实,南敬只是多瞅了南娆几眼,南娆却疑心疑鬼地以为南敬笑她丑。
嫡幼子几乎被抓成了丝瓜脸,爱子情浓的叶氏不干了,抱着流血的儿子,哭到南老夫人跟前求做主,而被抓烂脸的南敬,哭得更是嘶声力竭,那场景当真惨不忍睹。
南娆也哭哭啼啼,嚷嚷着南敬笑话她,泪水湿了南娆敷面的香粉,那模样倒不哀哀凄惨,却相当滑稽可笑。
在南老夫人眼里,南敬与南娆相比较,自然是孙子份量更重些,不过看在林氏生病的面子上、以及她小小年纪却毁了容颜的可怜份上,南老夫人命人将南娆关回房里,只罚她禁足思过一年,此事就算揭过,也算给三房一个交代。
但是,南娆得林氏爱护,脾气素来骄纵,更兼脸受伤后,身边之人无不对她百依百顺,这会儿,一听要闭门思过,还是长到没边的一年,当即口不择言了,口口声声哭嚷南老夫人偏心。
自婆婆病重离世,老公驾鹤远走,南老夫人纵横南家几十年,极少被挑衅过威严,就算是高官厚禄的次子,出自名门的二儿媳妇温氏,也对她恭恭敬敬,甚少有当面翻脸的时候。
而南娆这个丫头片子,竟敢直言她偏心,南老夫人登时大怒,无半点怜惜之情,直接请出了家法,南娆尖声哀叫着,一手重重挨了十下戒尺。
打完之后,南老夫人一拍手边炕几,横着脸问南娆服不服,若是不服,她就打烂南娆的两只手,南娆痛得要死,已经说不出话来,只剩下呜呜咽咽地哭泣。
最后,南娆还是被关了起来,改禁足思过三年。
林氏当时正卧病在床,待她知晓幼女挨了家法,还要禁足三年,一口气好半天没提上来,直接一脚迈进了鬼门关,可惜,林氏阳寿未尽,阎王不收,又将她踹回了人间。
林氏的幼子南毅,让南老夫人相当发愁,都快两岁了,说话不清不楚,走路摇摇晃晃,小时候的哭闹功夫,却半点没落下,教他多说点话,多走些路,这位小少爷一个不乐意,就放声大哭,偏偏谁哄都没用,他只听南老夫人的好言哄语。
南毅自出生后,大部分时间都养在南老夫人跟前,南老夫人实在舍不得让小孙孙大哭,只能安慰自个,等孙子再稍大一些后,再教他好好走路和说话。
这是南家内部的糟心事儿。
与南家有姻亲的门户,最近也有不少糟心事儿,俗话说的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南瑾这棵大树在时,那些沾亲带故的亲戚们,也常能跟着沾沾光,入仕的子孙们办起差事来,甚少会受到难为,谁家有出嫁的姑娘,婆家一般都比较好找,但是,自从南瑾致仕后,干点啥事都要磕磕碰碰。
总而言之,在南瑾离职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好郁闷,不论是南老夫人,还是南瑾的兄弟姐姐,以及南府的姻亲们,都忍不住想,若是南瑾还当着官就好了。
……
不管别人如何想,南瑾在任为官时,便谨遵公正严明之法,卸任为民时,便陪伴妻女教导儿子,悠哉闲适的度日。
六月初,别院的荷花亭亭盛放之际,睿王爷萧元哲携妻女来访。
第27章 睿王一家
一场夏日的暴雨刚过,洗轻刷掉许多烦躁的热意,雨后的别庄,空气清新,湿润鲜凉,温氏兴致颇好,亲自带人去了荷塘采摘水芙蓉。
屋檐下摆着一张四方的紫檀卧榻,南瑾斜倚在软榻的靠背,手里翻阅着一卷书册,而南姗光着俩小脚丫子,坐在南瑾伸展的腿边,正挥舞着小拳头,很迈力地……给南瑾捶小腿。
给面瘫爹捶腿,是美人娘交代……南姗做的,宗旨是,孝顺父母,从儿时做起。
闺女柔软的小拳头,一下又一下敲打在小腿肚,南瑾心下颇觉欣慰,自己夫人让女儿捶腿,逗她玩的意味比较多些,哪知闺女还真乖乖地一直捶着,也不撒娇嚷嚷喊累,当真可爱无邪。
南瑾心中暗笑,放下手中的书卷,将一脸认真挥舞着拳头的闺女,捞抱坐在怀里,捉着乖闺女肉呼呼的小手,柔声问道:“姗姗累不累?”
南姗笑容甜美,稚音也甜糯:“不累。”
刚好还能锻炼锻炼……臂力呢。
南瑾抱着南姗,顺手从旁边的案几上,拿过一颗已剥好壳的荔枝,喂到南姗的嘴边,只见已去壳的荔枝,果肉透明若凝脂,香味闻之鲜美滋润,南姗笑弯了大眼睛,鼓起小嘴巴,嗷呜一口,就要去啃荔枝。
哪知,荔枝突然被南瑾……拿远半丈高。
咬空了的南姗,鼓着润泽的小嘴巴,仰脸瞅着头顶的荔枝,呃,面瘫爹,有你这么捉弄闺女的么。
南瑾板着英俊的竹板脸,道:“姗姗,先将爹爹教你的《种荔枝》,背诵一遍,背对了,就给你吃荔枝,背错了,这颗荔枝爹爹吃。”
南姗扑闪扑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鲜荔枝,一字一字清晰念道:“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刚吟完最后一字,鲜嫩的荔枝肉已碰到唇边,南姗果断……开吃。
南姗一口一口啃着荔枝的果肉,头顶飘来南瑾含笑的声音:“姗姗,等你娘摘回莲花,爹爹再教你念一首《采莲曲》。”
南姗暂停吃荔枝,目光略懵懂地看着南瑾,疑惑的问道:“爹爹,那我是不是……背会《采莲曲》,也才可以吃莲花啊。”
南瑾不由失笑,空闲的另一手轻抚南姗的脑袋,叹道:“傻丫头,莲花不是荔枝,可观可赏,却不能吃,不过,结出的莲藕,可以做藕粉桂花糖糕,你娘最爱吃这道糕点……”
说着又拈一起颗鲜荔枝,喂递给南姗,目光慈爱:“喏,再吃最后一颗,今个可不许再吃了……”
父女俩正其乐融融地共处,守在庭外的大丫鬟暗香,忽然脚步匆匆地进来禀报:“老爷,前院来人回话,说睿王爷携睿王妃和蕙宁郡主来访。”
南瑾些许蹙眉,淡声问道,“可知会过夫人了?”
暗香恭敬答道:“夫人那里,也让人前去回话了。”
南瑾起身下地,同时并吩咐暗香:“暗香,把||||乳|娘叫过来照看小姐。”暗香称是,快步出去喊南姗的两个||||乳|娘。
南姗星星眼地看着南瑾,语调软绵绵道:“爹爹,我想和你一起。”
其实,她就是想八卦下,皇帝的亲兄弟长啥模样儿,不能上网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啊有木有。
南瑾细致地整衣理发,道:“姗姗,爹爹要去会客,你先和||||乳|娘玩。”
南姗眨眨清水汪汪的大眼睛,撒娇卖乖道:“我想和爹爹一起玩,||||乳|娘不会教我念诗。”
面瘫爹,看在咱这么好学的份上,求被带啊,求被带。
闺女贴心的乖巧懂事,南瑾不由怜惜心软,女儿刚满两岁,一团稚嫩的孩子气,见见外客倒也无妨,过会儿,将她顺便交给夫人便是。
……
睿王爷萧元哲,今年三十二岁,乃是当今皇帝萧元德的同母胞弟,性情潇洒,不喜政事,人送称号“逍遥王爷”。
睿王妃是出自鲁国公府的阮氏,阮氏闺名为素素,育有一女三子,长女闺名萧清湘,五岁时,皇帝钦赐封号为“蕙宁郡主”,再过三个多月,便到了十五岁的芳华之龄。
南姗对睿王爷一家的评价是:萧元哲,神采飞扬的美大叔一枚,阮素素,风姿绰约的大美人一枚,萧清湘,含苞待放的小美人一枚。
鉴定结果,皇家的相貌基因,很优良。
客气地见礼之后,装病静养的南瑾,收获三大株药性珍贵的老须参,装嫩扮乖的南姗,收获一对做工精巧的紫玉葫芦,再然后,南瑾招待男客睿王爷,温氏接待女客睿王妃和蕙宁郡主。
南姗……只能跟随美人娘。
……
出自鲁国公府的睿王妃阮氏,与如今的陵安候夫人阮氏,是嫡亲的姑表侄女关系,陵安候夫人膝下无女,只有一枚珍稀的独子,对娘家的侄女阮素素很是喜爱,阮素素幼时常到陵安候府做客,与大她五岁的温玉珑,关系还算亲近友好。
落座饮茶,闲聊几句后,阮氏拉着南姗的小手,神色十分温柔和气,又细细打量一番,微笑着称赞道:“数月不见姗姗,姗姗又长高了些,也更俊俏了些,刚满两岁,已懂事地和小大人一般,阿珑姐姐真是好福气。”
南姗弯眼喜笑,幸好夸咱的是变高大变漂亮,而不是……说咱又富态了,小笙哥哥什么的,最讨厌了,老说人家又胖了,又胖了。
温氏轻轻笑道:“王妃太客气了,姗姗还是个小孩子,实在当不起王妃这番夸赞。”
美目清波流转,望向娟秀端庄的萧清湘,言道:“郡主一身的气派,又出落的如此标致,王妃才是好福气呢,”
阮氏看了长女一眼,谦和地笑道:“阿珑姐姐可莫要夸她,我这个冤家,幼时可是个小淘气包,数年前,在你家老爷任琼州知州时,我随王爷下江南游玩,湘湘淘气爱玩的模样儿,阿珑姐姐可是忘了,有一回,咱们在湖边说话,她在岸边垂钓,以为钓到了一条大鱼,卯足了劲儿扯鱼竿,还说要将大鱼炖成汤,给咱们喝呢,哪知她费了半天劲儿,竟钓上一只大乌龟来,吓得她失手扔了鱼竿,溅起来的湖水,可湿了她透透一身。”
温氏抿唇一乐:“哎哟,哪能忘呢,那只大乌龟是我祖父送的,本是养在水缸里,屏儿小时候也是个调皮的,不知什么时候,竟偷偷将乌龟丢到了湖里,好巧不巧地竟被郡主钓着了。”
又笑叹道:“那时候,郡主才五六岁吧,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
阮氏亦笑,神情自然道:“是啊,岁月催人老,到了九月,湘湘就满十五岁啦,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我和她父王正犯愁这个冤家的终身大事呢。”
萧清湘略羞涩地垂头,脸颊渐渐变得绯红。
温氏心下微疑,却不动声色地笑道:“郡主生得如花似玉,又脾性温和柔静,更兼身份尊贵,到时求亲之人,不说踏破王府的门槛,只怕也要排满京城三条大街,王爷王妃怎还用得着犯愁?”
阮氏轻轻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我就这一个宝贝女儿,自要为她择一良配。”
这时,萧清湘忽然羞答答地轻嗔道:“母妃……”
阮氏看着脸红害羞的女儿,轻笑道:“湘湘,母妃与你温姨自幼相识,咱们自家人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你有什么可害羞的……”见女儿颜色愈发娇艳的绯红,宠溺地笑道:“好,好,母妃不说了……”
搂着怀里的小南姗摇了一摇,阮氏和声道:“姗姗,你家的花儿开的真好,你领着阮姨和你湘湘姐姐,逛逛你家的花园子好不好?”
南姗眨眼,大美人,你确定?
让一个刚满两岁的奶娃娃,带一个年过三十的绰约美妇和一个快及笄的妙龄少女……逛花园子(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
南瑾起身,走到温氏那旁坐下,揽抱住温氏,缓缓轻声道:“玉珑,别哭,我答应过岳父岳母,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可回京这五年来,还是让你受了好些委屈,以后,我无官一身轻了,也像岳祖父那样,带你四处游山玩水,岳祖父不是常说,人生得意须尽欢,那破官也没什么好当,我们也学他老人家,后半生乐个逍遥自在。”
温氏眼睫颤动间,滚下泪来。
南瑾伸手揩着温氏落下的眼泪,柔声笑问:“夫人,我为官这些年攒下的俸禄,还有皇上赏赐的金银玉器之物,大约够娶回四个儿媳妇,还有咱们俩养老的体己吧,若是不够,我就当个教书先生,开课授徒也不错,这个活儿,可比整日坐衙门里头清闲自在。”
温氏倚在南瑾肩上扑哧轻笑,笑中有泪:“用不着你当教书先生,四个儿子娶媳妇要使费的银两,我早一一准备妥当了,只用再给姗姗备一份嫁妆就成。”
南瑾低声道:“好,我以后挣来的银两,全给姗姗做嫁妆……我会向圣上托病请辞,赋闲之后,我亲自监督儿子们读书,屏儿今年要参加秋闱,砚儿过了县试府试已是童生,明年要预备考秀才,葛儿的字总也练不好,我亲自来教他,笙儿在念书一途,似乎不开窍,我再观察观察,若是真不成,就让他改学它道,还有姗姗,她出生之后,我整日忙着公务,都没时间好好疼过她,一转眼,她都会走路说话了……”
声音缓弱,渐渐不闻……
……
南瑾呈递奏折要辞官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疯传到各个衙门。
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第一职位为尚书,下分设左、右侍郎,现任的吏部尚书柳大人,已临近致仕之龄,下一任吏部尚书,不是左侍郎赵巩,就是右侍郎南瑾,眼神清明些的,大都猜测会是南瑾,赵巩虽资历老,但是南瑾明显更受一国之君看重。
而如今,最有望成为下一任吏部尚书的候选人,居然要……辞官,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众人均知,南瑾之父早亡,其母还健在,除了日后的为母丁忧,南瑾压根就没理由,放弃眼前大好的锦绣仕途,但是,这位不苟言笑的哥们,偏偏就弃了远大前程。
喂喂喂,尚书之职可是从一品高官哎,你这么冲动,你老母知道么。
南姗呵呵呵,有南老夫人这么能扯后腿的老妈,南瑾这官不当也罢,若是这次依从了南老夫人,南瑾半生的清流官声,迟早会被她“绝食”干净。
尼玛的,你个老太太,当萧国敢谏敢言的御史言官,都跟你那俩儿子一样尸位素餐嘛,一旦枉法之事败露,皇帝降旨发落,非但南瑾晚节不保,南家又颜面何存,若赶上皇帝心情不好,一个心狠手辣,南家有可能直接玩完你造么,你都不怕南家的列祖列宗,从坟里跳出来掐挂你么!光把自个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天若塌了,你顶的起来么。
当然,闻此惊讯的南老夫人,正在彻底傻眼中。
与南家有姻亲关系的各家,纷纷登门来访,南家这会儿的气氛,比过年时还要热闹,噢,就和热水锅炸了一般,烫到了一堆人的脚,都在跳脚中,连南老夫人的林家大哥(这位老哥,已过当官年龄,致仕养老中),都亲自操着拐杖过来了。
温氏只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南姗讥诮地笑。
……
从衙门归家的南瑾,被众星捧月似的围上,林家大舅抖着花白的胡须,语气相当慎重地问外甥:“瑾儿,好端端的,你为何要辞官,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不先跟家里商量一下?”
南姗呵呵呵,好想糊这些姓林的二货们,一脸湿润润的泥土哟,好端端你个润土呀,你的好妹妹不是都跟你讲了前因后果嘛,其中,你的好闺女最功不可没哟,至于南瑾和家里的商量,你的好妹妹压根没当一回事哟。
南瑾眉目平静,语气淡然:“有商量过,母亲说了,随我的意。”
林家大舅登时急眼了,拐杖捣的地面梆梆梆直响,语气微冲:“你母亲脑子糊涂了,你怎么也跟着她一块犯糊涂!”
南老夫人脑子糊涂,南姗颔首表示赞同,至于她面瘫爹,南姗认为,她爹的脑袋瓜很清楚,不然类,一天到晚被南老夫人折腾的团团打转么。
南瑾语调没有丝毫波动,已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只道:“舅舅就当我犯糊涂了吧。”
林家大舅喉间一噎,改曲线救国模式,斥道:“糊涂!你这么一来,屏哥儿几个孩子的前程,岂不是都被你耽搁了!”
南姗嗤笑,呵,耽搁的只怕都是你家孩子的前程吧,咱屏大哥哥几乎手不离书,就冲这勤奋劲儿,也不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咱砚二哥哥已打通县试府试两关,正预备着明年冲关院试,做一名自考的秀才,但素,你家孩子呢,有秀才名头的,都是花银子捐来的吧,有没有自考出来的后生,掂出来给大家亮个相啊。
南瑾淡淡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初父亲过世,无人照拂,外甥不也一路走了过来。”
林家大舅还欲再言,南瑾拦住话端,直截了当道:“舅舅不必再多言,圣上已恩准我辞官的请求,官印我也已上交,待交接好衙中事务,外甥就再也不是官场中人。”
林家大舅大吃一惊,胡子乱颤颤地抖,连说话都开始结巴了:“圣上这么快……就同意啦?”这个外甥颇得圣上看中,难道就没有……挽留一下什么的嘛。
南瑾不再回应林家大舅,不带感情的目光微转,看向脸色衰败的南老夫人,声音飘幻:“儿子已不再是吏部官员,帮不到大哥和三弟了,母亲实在不必再绝食损体,如今这样的结果,母亲是否满意了?”
言罢,携妻带女离去,再不回头。
南老夫人顿觉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捂脸失声痛哭了一会儿,突然抄起手边的茶杯,咣当一声兜头朝叶氏砸去,嘴里恨恨骂道:“什么瑾儿只是唬唬我!都是你胡言乱语糊弄我……”
叶氏被砸的太过突然,根本没反应过来,于是,被一砸一个准,光荣无比地晕了过去,噢,顺便说一下,脑门都飙血了……给南老夫人出主意的林氏,见叶氏被砸晕了过去,吓得面孔雪白,身子连抖了好几抖。
南老夫人那里乱作了一团。
而回到院里的南瑾,却吩咐下人收拾行装,决定交接完衙门之事后,就带温氏与五个子女,到城郊的庄园住一段日子。
第25章 悠闲时光
当朝堂内外纷纷议论南瑾辞官之事时,南瑾已内敛低调地走完离职流程,一直如置梦中的南老夫人,在吏部收回她的诰命文书时,才终于恍然回神,她不是在做梦,次子真的……辞官了,她因次子而得到的所有荣耀,也将随之烟消云散,彻底成为过去。
南瑾并非年老致仕,享受不到朝廷的养老俸禄,但因南瑾在职勤勉清廉,又兼政绩卓然,故元启帝特赐南瑾白银五百两,各式绸罗绢缎共计五十匹,以资嘉奖。
待办妥一切事宜,已到初夏四月,无官一身轻的南瑾向南老夫人辞行,要去城郊的庄园小住。
对于次子辞官这档子事,南老夫人的心情相当复杂,又是歉疚又是生气,歉疚是因此事由她而起(你还知道呐),生气却是……这个混账小子,多少人一辈子都混不到的二品大官,你怎么就当真给辞了(喂,你都在以死相逼了哎)。
南老夫人看着面色淡然的南瑾,心里跟有尖锐的猫爪子挠似的,纠结难受的要命,忍不住出口怨怪,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瑾儿,娘不过是让你拉扯你大哥和三弟一把,你若当真不愿意,也就算了,何必把好好的官给辞了呀。”
南瑾只面无表情道:“之前,母亲可不是这么说的。”
之前,南老夫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对苦劝她良久的南瑾道:“瑾儿,你要是不答应给你大哥和三弟换个衙门,为娘就滴水不沾地死在你面前。”为防儿子又和上回一样,扯君臣之道以及忠孝难两全的大道理,南老夫人还特意专门补充道:“除非你不当这个官,否则一定要给你兄弟调职。”
经三儿媳妇叶氏从南瑾的名利地位,往日对她老人家的孝敬程度,以及南瑾膝下子女未来等的全方位分析,再加之南瑾上回要辞官的事情,只是故弄玄虚的虚张声势……顺着叶氏思维走的南老夫人,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次子不会真的辞官,最多和上次一样摆摆样子,此事若能成,长子和幼子升了官,全家皆大欢喜,若真不成,大不了,她再将辞呈“拦”回来就是,左右都不会吃亏,哪料到这回,等她知道次子辞官的重磅消息时,全京城也差不多都知道了。
南老夫人自知理亏,面红耳赤地辩驳道:“我那说的不是气话么!”
南瑾沉默片刻,再缓缓道:“纵然母亲说的是气话,儿子也不敢拿母亲的身子开玩笑,儿子不在府中的这段日子,还请母亲多保重身体。”
随即起身行礼,声音淡漠:“儿子告退。”
……
人间四月,芳菲无限。
南姗随南瑾夫妻搬到了城郊的庄园居住,每日不用见到南老夫人,南姗只觉连空气都新鲜不少,当然,南姗的四个哥哥也一道同来。
在南府授课的教书先生,虽知识渊博,但到底只是个落第秀才,一辈子未曾中举的老秀才,唉,要是能在秋闱中举,人家早当官去了,谁还屈居别人屋檐下,只当一个培养桃李的教书先生。
古代学子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扬名,可经寒窗苦读,又一朝扬名的南瑾,却弃了大好前途,改当教书先生了,他的第一批学生,即自己的四个儿子,怎么说,南瑾也冲出过秋闱,厮杀过春闱,又在官场混迹多年,对如何念好书,南瑾颇有心得。
南瑾对四子的学业管束严厉,对快满两岁的女儿南姗,便是毫无要求的疼惜宠爱,不然咧,若还不到两岁的南姗,也能一本正经的读书,南瑾只怕要揉眼睛,确认自己是不是见鬼了。
咳,客观点来讲,南姗还真是一只失去前肉体的鬼魂。
……
这日,晴空万里,暖风柔和。
南屏四兄弟被圈在屋里读书,南姗则随南瑾与温氏在屋外放风。
一棵茂盛的花树之下,置有一棕红色长条案几,几上摆一架七弦古琴,此时,温氏端坐其后抚琴,南瑾配着音律,正在翩翩起舞,噢,不对,请容南姗更正用词,是在慢悠悠打拳。
据说,此套拳法由温老爷子亲授,常年坚持练习,能强身健体,避离病魔,南瑾自制力极佳,自学后每日不辍,所以身体倍棒,嗯,温氏很受益匪浅,南姗的四个哥哥也皆学之,咳,偶尔的五人共舞,个头从高到低一字排开,神色表情大为迥异,那画面景致实在太美,恕南姗难以用词描述,她只想抱个枕头,在床上翻腾着打滚狂笑,砚二哥哥哎,你的表情可不可以不要那么陶醉……
温氏的琴音润透,南瑾的动作舒缓,撑着小下巴看了半晌的南姗,决定……亲自下场,也跟着耍上一把,活动活动胖莲藕似的胳膊腿儿,嗯,她现在的身材模样,实在过于富态了些。
于是,在温氏诧异含笑的目光中,南瑾淡定无比的神情中,南姗气势磅礴地走到南瑾后头,跟着南瑾伸短胳膊,踹小腿,扭头颅,旋腰下身,接着,就旋坐到了……地面。
噢,好尴尬。
温氏止了琴音,掩唇发笑,眉眼弯弯间,美似两轮皎月。
南瑾将摔倒在屁股后头的小闺女,从地面上捞站起来,伸手轻拍着衣衫的细灰尘,同时和声问道:“姗姗想跟着爹爹一起打拳?”
快两岁的南姗出落的极好,细肤嫩肉,眉目嫣然,瞳若点漆,弯眼喜笑间神似温氏的风致,有个像漂亮老婆的俊俏闺女,本就爱屋及乌的南瑾,自然更喜之悦之。
南姗嘟着粉润的小嘴巴,稚音青嫩甜糯:“想。”
南瑾再问:“姗姗为什么想学?”
看着又一次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的面瘫爹,南姗露出一口小白牙,笑眯眯答道:“爹爹打得好看。”
……
数月之前,也就是在南姗过了周岁之后,只能在梦里找肉吃的南姗,终于头一回喝上了……肉汤,起因是南笙喝了一碗鲜鱼汤,放下碗后,神色极为满足地发出一声赞美的惊叹,大大刺激了一年多没吃过肉的南姗,于是,南姗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戳着南笙的空碗,强烈渴望地要求道:“娘,要喝,喝……”
闺女还在吃奶的年纪,就想着喝肉汤,温氏思虑着,兴许是女儿闻着鱼汤味道鲜美的缘故,便笑着应了,不过,给南姗喂喝的是稀释版,南笙喝的鱼汤是重口味版,喝惯没啥滋味的淡奶的小闺女,目前还承受不来。
虽然是淡淡的稀释鱼汤,南姗也觉人生终于圆满了一回,她终于尝到……肉味了。
当时的南瑾下衙回府后,每日都要说些南姗童趣的温氏,将此事告知了南瑾,南瑾将闺女抱坐在手臂,问首度开了荤腥的南姗:“姗姗为什么想喝汤汤?”
当时的南姗说话还不太连贯,嘴巴里只蹦出了两组词:“小哥哥……好喝……”脑补了缘由的南瑾,捏捏南姗的小鼻子,说出天籁之语:“好,以后也给姗姗喝汤汤。”
自此,南姗奔上了能喝肉汤的康庄大道。
偶好耐你噢,面瘫爹爹。
……
听到闺女赞自己拳打得好看,南瑾失笑,将南姗抱离地面,柔声道:“好,待姗姗再长大些,爹爹也教你。”
温氏笑盈盈道:“老爷,姗姗是个女儿家,学什么男孩子打拳。”
南瑾自有自己的想法,甚是一本正经道:“夫人此言差矣,屏儿四兄弟自幼练习岳祖父的这套养身拳法,都极少生病,姗姗这两年来,大大小小也病了几回,多活动活动身子骨,也能强身健体,嗯,女儿家确实不便,就让姗姗在屋子里练,不给外人知晓便是。”
南姗眨眨眼睛,面瘫爹,你好贴心噢,其实,她有打算日后暗戳戳搞锻炼的,弱不禁风的身体,她真承受不来,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时,南瑾若有所思地望着温氏,沉吟着说:“夫人其实也可学学……”
温氏扑哧轻笑,道:“没想到老爷也会讲笑话,我一个妇道人家,学这个做什么?”
南瑾语调悠然:“夫人此言又差矣,夫人要与为夫白头偕老,怎能时常病在床榻,我亲自教夫人,不会给外人知晓。”
温氏脸颊飞上两团红晕,应了一字:“……好。”
南姗轻眨眉眼,南瑾赋闲之后的日子,过得好不悠闲自在,不必再天黑起早,每日挨个训导一通四子,常陪着幼女玩耍,温氏又通琴棋书画,能与南瑾弹琴对弈,红袖添香,风光旖旎好似新婚之际。
至于被弃的仕途,南瑾道:“人生得意须尽欢,纵算人生失意,日子也要“须尽欢”地过下去。”
南姗默然,在这个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的朝代,她也会认真的生活下去。
第26章 大事小事一箩筐
南瑾以“养病”的名头,带着一家在清雅别庄悠闲度日,可别庄之外的世界,一点也不悠闲清净。
萧国和南家均有事儿。
……
先来唠唠国家大事儿。
当朝太子萧清斌的嫡长子,在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里出生,作为皇帝陛下的头一个孙子,太后娘娘的头一个曾孙子,这个不知人事的奶娃娃,可谓是含着金汤匙来到人间,三月初二的满月之日,皇宫内大摆筵席,宴请贺喜的百官女眷。
幼童的诞生礼有:洗三礼、满月酒、百日宴以及周岁礼。
太子爷的嫡长子,风光无限地办了洗三礼以及满月酒,可到了五月十二的百日宴那天,这位金娃娃的状况,突然有点不太妙,百日宴本是祝祷婴儿长寿的仪式,可偏偏在这一日,这位金娃娃从晨起便严重不适,一群宫廷御医轮番上阵挽救。
奈何,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元启十年的五月十二,这日三更天的梆子刚敲过,这位刚活百日的金娃娃便……夭了。
对于老天爷的恶作剧,萧国臣民一致唏嘘感叹。
钱太子妃没了儿子,哭得肝肠寸断,钱皇后没了孙子,愁得黯然销|魂,钱太后没了曾孙子,恼得雷霆大怒,怒火大肆蔓延,将照看婴孩的一众||||乳|母嬷嬷和宫女,全部杖毙严惩,如此仍不消邪火,更要将挽救无力的御医们通通砍头,被皇帝陛下萧元德阻拦下来。
开玩笑,若是那一颗颗脑袋全部落地,朝廷的御医院就成空摆设了。
钱太后只得接受宝贝曾孙子已夭亡的残酷事实,自我安慰道,反正太子妃还年轻,以后再接着生就是了,如此思量之后,方平定心神。
噢呵呵,太后娘娘,以后还有让你更心潮澎湃的事哟。
另有一件,自南瑾辞去吏部右侍郎之职后,朝堂官员在震惊之余,均在暗自思量,谁能候补上这个肥缺,某些任期将满的官员,都在暗地摩拳擦掌,某些意欲此职的官员,已友好礼送吏部柳尚书,求其在皇帝跟前美言几句,还有极爱扶持娘家的钱太后,自也不放过这个机会,在自己的寝宫内,光明正大让自己的皇帝儿子……给开一开后门。
萧国有律,后宫不得干政。
可有位总爱掺和一脚政事的亲娘,皇帝老爷大是头痛,既打不得,又骂不得,更严惩不得,你和她讲道理,她偏和你讲感情,皇帝时常被这位老妈气到牙疼上火……
南瑾与皇帝请辞离职时,曾举荐四司中的文选清吏司郎中孙策为新任侍郎,皇帝也问过吏部柳尚书,意见同南瑾一致,皇帝思量之后,未授孙策侍郎之位,却允他暂行侍郎之权。
横插一脚的钱太后,未能得偿所愿,却还不死心,整日与皇帝闹腾使性,毕竟,孙策只是暂行侍郎之权,那职位却还是空着的。
皇帝扶额呻|吟,十分后悔允了南瑾的请求:他倒问心无愧了,可老子水深火热了。
……
再来叨叨南家的“小事”儿。
南家长媳妇林氏的长女南婉,在元启九年冬,撒手病逝,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外孙子。
俗话说的好,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南婉的夫婿才二十多岁,没道理一直做鳏夫,过个一年大半载后,定然还要再娶继室进门。
林氏日愁夜愁,唯恐后进门的冷面晚|娘,虐待两个外孙孩儿,最终狠了狠心,决定将膝下的一个适龄庶女,配予南婉的夫婿,将此打算说与了南珏后,南珏只说随意(自南瑾辞官后,南珏大伯在官位上干啥都不顺,正烦恼的很)。
南珏的前三个庶女,分别是南娥、南娟和南妍,她们生于同年,只不过不同月,到了元启十年,已都是及笄待嫁之龄,她们的婚姻大事,亲姨娘插不上手,只能由嫡母拍案决定。
元启九年时,她们的姨娘好不容易缠着南珏,让二婶温氏带三人出去见世面,好顺便求上一份良缘,第一次出门便颇有成效,哪知却被南老夫人中途破坏,三人当时便将南老夫人恨了个半死。
后来,南瑾下江南办公差,温氏也别居府外,三人再无外出之机。
这期间,南瑶姑姑家的表姐被退婚,三人知晓南老夫人生出想将她妹妹家的孙女,配予本来有可能成为她们的良缘时,个个在背地里,咒骂南老夫人,你个不知羞的老不死。
当然,这门亲,最终谁都没结成。
温氏归府后,南老夫人确实提了此事,温氏言道,想是令国公世子夫人,见咱们南家无意结亲,已另择他家了,南老夫人扼腕叹息。
一恍眼,已到元启十年,南娥、南娟和南妍三人已均满十五,嫡母林氏只顾着犯愁亲生儿女,压根将待嫁的三个庶女,抛之脑后,不管不问,三人暗自着急,却也别无他法,因为她们的姨娘旁敲侧击南珏时,得到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喝骂(南珏大伯还在烦恼中,谁找他有事,都沦为了泻火的炮灰)。
三人正欲嫁无门时,林氏忽将三人召到跟前,说已为她们三人定好亲事,分别是给南婉的夫婿做妾,给一个中年富商当填房,给一个老员外做小妾。
三人头皮发麻地震惊不已。
头一门亲,基本算是替嫡母照看外孙子了,而后两门亲,分明就是将她们卖了换银子,更让三人崩溃的是,林氏说命由天定,让三人抓阄来决定谁嫁入哪家……
然后,被恶毒诅咒的林氏,没有倒霉的挂掉,却应验在了次女南婷身上。
南婷出嫁四年,一直未曾有孕,在元启九年时,终于有喜讯传来,林氏大喜,不过在元启十年,林氏敲定三个庶女的亲事后,南婷也到了分娩的日子,南婷在嗯嗯啊啊疼了两天后,却落了个一尸两命,母子俱亡。
一连丧了两女,承受不住打击的林氏,又病倒了。
有个词叫做……雪上加霜。
次女南婷刚过世不久,嫁入威远伯府的南娴,又出了件喜忧参半的事儿,喜的是,南娴又怀孕了,忧的是,胎像很不稳,极有可能再度落胎。
林氏更有气无力地下不了床。
幼女南娆,今年已七岁,自脸上留了伤疤后,性子越发乖戾嚣张,动辄打骂身边婢女,噢,目前为止,已弄花了五个婢女的脸蛋。
南娆每逢踏出房门,总要在脸上搓一层厚厚的香粉,遮掩盖住脸颊的两道刀疤,南府的下人见了南娆,都是低眉垂眼的走路。
最近,南娆因受到叶氏次子南敬的嘲笑,对六岁的南敬大打出手,在南敬的两瓣脸颊上,各留了数道泛血的抓痕。
其实,南敬只是多瞅了南娆几眼,南娆却疑心疑鬼地以为南敬笑她丑。
嫡幼子几乎被抓成了丝瓜脸,爱子情浓的叶氏不干了,抱着流血的儿子,哭到南老夫人跟前求做主,而被抓烂脸的南敬,哭得更是嘶声力竭,那场景当真惨不忍睹。
南娆也哭哭啼啼,嚷嚷着南敬笑话她,泪水湿了南娆敷面的香粉,那模样倒不哀哀凄惨,却相当滑稽可笑。
在南老夫人眼里,南敬与南娆相比较,自然是孙子份量更重些,不过看在林氏生病的面子上、以及她小小年纪却毁了容颜的可怜份上,南老夫人命人将南娆关回房里,只罚她禁足思过一年,此事就算揭过,也算给三房一个交代。
但是,南娆得林氏爱护,脾气素来骄纵,更兼脸受伤后,身边之人无不对她百依百顺,这会儿,一听要闭门思过,还是长到没边的一年,当即口不择言了,口口声声哭嚷南老夫人偏心。
自婆婆病重离世,老公驾鹤远走,南老夫人纵横南家几十年,极少被挑衅过威严,就算是高官厚禄的次子,出自名门的二儿媳妇温氏,也对她恭恭敬敬,甚少有当面翻脸的时候。
而南娆这个丫头片子,竟敢直言她偏心,南老夫人登时大怒,无半点怜惜之情,直接请出了家法,南娆尖声哀叫着,一手重重挨了十下戒尺。
打完之后,南老夫人一拍手边炕几,横着脸问南娆服不服,若是不服,她就打烂南娆的两只手,南娆痛得要死,已经说不出话来,只剩下呜呜咽咽地哭泣。
最后,南娆还是被关了起来,改禁足思过三年。
林氏当时正卧病在床,待她知晓幼女挨了家法,还要禁足三年,一口气好半天没提上来,直接一脚迈进了鬼门关,可惜,林氏阳寿未尽,阎王不收,又将她踹回了人间。
林氏的幼子南毅,让南老夫人相当发愁,都快两岁了,说话不清不楚,走路摇摇晃晃,小时候的哭闹功夫,却半点没落下,教他多说点话,多走些路,这位小少爷一个不乐意,就放声大哭,偏偏谁哄都没用,他只听南老夫人的好言哄语。
南毅自出生后,大部分时间都养在南老夫人跟前,南老夫人实在舍不得让小孙孙大哭,只能安慰自个,等孙子再稍大一些后,再教他好好走路和说话。
这是南家内部的糟心事儿。
与南家有姻亲的门户,最近也有不少糟心事儿,俗话说的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南瑾这棵大树在时,那些沾亲带故的亲戚们,也常能跟着沾沾光,入仕的子孙们办起差事来,甚少会受到难为,谁家有出嫁的姑娘,婆家一般都比较好找,但是,自从南瑾致仕后,干点啥事都要磕磕碰碰。
总而言之,在南瑾离职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好郁闷,不论是南老夫人,还是南瑾的兄弟姐姐,以及南府的姻亲们,都忍不住想,若是南瑾还当着官就好了。
……
不管别人如何想,南瑾在任为官时,便谨遵公正严明之法,卸任为民时,便陪伴妻女教导儿子,悠哉闲适的度日。
六月初,别院的荷花亭亭盛放之际,睿王爷萧元哲携妻女来访。
第27章 睿王一家
一场夏日的暴雨刚过,洗轻刷掉许多烦躁的热意,雨后的别庄,空气清新,湿润鲜凉,温氏兴致颇好,亲自带人去了荷塘采摘水芙蓉。
屋檐下摆着一张四方的紫檀卧榻,南瑾斜倚在软榻的靠背,手里翻阅着一卷书册,而南姗光着俩小脚丫子,坐在南瑾伸展的腿边,正挥舞着小拳头,很迈力地……给南瑾捶小腿。
给面瘫爹捶腿,是美人娘交代……南姗做的,宗旨是,孝顺父母,从儿时做起。
闺女柔软的小拳头,一下又一下敲打在小腿肚,南瑾心下颇觉欣慰,自己夫人让女儿捶腿,逗她玩的意味比较多些,哪知闺女还真乖乖地一直捶着,也不撒娇嚷嚷喊累,当真可爱无邪。
南瑾心中暗笑,放下手中的书卷,将一脸认真挥舞着拳头的闺女,捞抱坐在怀里,捉着乖闺女肉呼呼的小手,柔声问道:“姗姗累不累?”
南姗笑容甜美,稚音也甜糯:“不累。”
刚好还能锻炼锻炼……臂力呢。
南瑾抱着南姗,顺手从旁边的案几上,拿过一颗已剥好壳的荔枝,喂到南姗的嘴边,只见已去壳的荔枝,果肉透明若凝脂,香味闻之鲜美滋润,南姗笑弯了大眼睛,鼓起小嘴巴,嗷呜一口,就要去啃荔枝。
哪知,荔枝突然被南瑾……拿远半丈高。
咬空了的南姗,鼓着润泽的小嘴巴,仰脸瞅着头顶的荔枝,呃,面瘫爹,有你这么捉弄闺女的么。
南瑾板着英俊的竹板脸,道:“姗姗,先将爹爹教你的《种荔枝》,背诵一遍,背对了,就给你吃荔枝,背错了,这颗荔枝爹爹吃。”
南姗扑闪扑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鲜荔枝,一字一字清晰念道:“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刚吟完最后一字,鲜嫩的荔枝肉已碰到唇边,南姗果断……开吃。
南姗一口一口啃着荔枝的果肉,头顶飘来南瑾含笑的声音:“姗姗,等你娘摘回莲花,爹爹再教你念一首《采莲曲》。”
南姗暂停吃荔枝,目光略懵懂地看着南瑾,疑惑的问道:“爹爹,那我是不是……背会《采莲曲》,也才可以吃莲花啊。”
南瑾不由失笑,空闲的另一手轻抚南姗的脑袋,叹道:“傻丫头,莲花不是荔枝,可观可赏,却不能吃,不过,结出的莲藕,可以做藕粉桂花糖糕,你娘最爱吃这道糕点……”
说着又拈一起颗鲜荔枝,喂递给南姗,目光慈爱:“喏,再吃最后一颗,今个可不许再吃了……”
父女俩正其乐融融地共处,守在庭外的大丫鬟暗香,忽然脚步匆匆地进来禀报:“老爷,前院来人回话,说睿王爷携睿王妃和蕙宁郡主来访。”
南瑾些许蹙眉,淡声问道,“可知会过夫人了?”
暗香恭敬答道:“夫人那里,也让人前去回话了。”
南瑾起身下地,同时并吩咐暗香:“暗香,把||||乳|娘叫过来照看小姐。”暗香称是,快步出去喊南姗的两个||||乳|娘。
南姗星星眼地看着南瑾,语调软绵绵道:“爹爹,我想和你一起。”
其实,她就是想八卦下,皇帝的亲兄弟长啥模样儿,不能上网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啊有木有。
南瑾细致地整衣理发,道:“姗姗,爹爹要去会客,你先和||||乳|娘玩。”
南姗眨眨清水汪汪的大眼睛,撒娇卖乖道:“我想和爹爹一起玩,||||乳|娘不会教我念诗。”
面瘫爹,看在咱这么好学的份上,求被带啊,求被带。
闺女贴心的乖巧懂事,南瑾不由怜惜心软,女儿刚满两岁,一团稚嫩的孩子气,见见外客倒也无妨,过会儿,将她顺便交给夫人便是。
……
睿王爷萧元哲,今年三十二岁,乃是当今皇帝萧元德的同母胞弟,性情潇洒,不喜政事,人送称号“逍遥王爷”。
睿王妃是出自鲁国公府的阮氏,阮氏闺名为素素,育有一女三子,长女闺名萧清湘,五岁时,皇帝钦赐封号为“蕙宁郡主”,再过三个多月,便到了十五岁的芳华之龄。
南姗对睿王爷一家的评价是:萧元哲,神采飞扬的美大叔一枚,阮素素,风姿绰约的大美人一枚,萧清湘,含苞待放的小美人一枚。
鉴定结果,皇家的相貌基因,很优良。
客气地见礼之后,装病静养的南瑾,收获三大株药性珍贵的老须参,装嫩扮乖的南姗,收获一对做工精巧的紫玉葫芦,再然后,南瑾招待男客睿王爷,温氏接待女客睿王妃和蕙宁郡主。
南姗……只能跟随美人娘。
……
出自鲁国公府的睿王妃阮氏,与如今的陵安候夫人阮氏,是嫡亲的姑表侄女关系,陵安候夫人膝下无女,只有一枚珍稀的独子,对娘家的侄女阮素素很是喜爱,阮素素幼时常到陵安候府做客,与大她五岁的温玉珑,关系还算亲近友好。
落座饮茶,闲聊几句后,阮氏拉着南姗的小手,神色十分温柔和气,又细细打量一番,微笑着称赞道:“数月不见姗姗,姗姗又长高了些,也更俊俏了些,刚满两岁,已懂事地和小大人一般,阿珑姐姐真是好福气。”
南姗弯眼喜笑,幸好夸咱的是变高大变漂亮,而不是……说咱又富态了,小笙哥哥什么的,最讨厌了,老说人家又胖了,又胖了。
温氏轻轻笑道:“王妃太客气了,姗姗还是个小孩子,实在当不起王妃这番夸赞。”
美目清波流转,望向娟秀端庄的萧清湘,言道:“郡主一身的气派,又出落的如此标致,王妃才是好福气呢,”
阮氏看了长女一眼,谦和地笑道:“阿珑姐姐可莫要夸她,我这个冤家,幼时可是个小淘气包,数年前,在你家老爷任琼州知州时,我随王爷下江南游玩,湘湘淘气爱玩的模样儿,阿珑姐姐可是忘了,有一回,咱们在湖边说话,她在岸边垂钓,以为钓到了一条大鱼,卯足了劲儿扯鱼竿,还说要将大鱼炖成汤,给咱们喝呢,哪知她费了半天劲儿,竟钓上一只大乌龟来,吓得她失手扔了鱼竿,溅起来的湖水,可湿了她透透一身。”
温氏抿唇一乐:“哎哟,哪能忘呢,那只大乌龟是我祖父送的,本是养在水缸里,屏儿小时候也是个调皮的,不知什么时候,竟偷偷将乌龟丢到了湖里,好巧不巧地竟被郡主钓着了。”
又笑叹道:“那时候,郡主才五六岁吧,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
阮氏亦笑,神情自然道:“是啊,岁月催人老,到了九月,湘湘就满十五岁啦,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我和她父王正犯愁这个冤家的终身大事呢。”
萧清湘略羞涩地垂头,脸颊渐渐变得绯红。
温氏心下微疑,却不动声色地笑道:“郡主生得如花似玉,又脾性温和柔静,更兼身份尊贵,到时求亲之人,不说踏破王府的门槛,只怕也要排满京城三条大街,王爷王妃怎还用得着犯愁?”
阮氏轻轻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我就这一个宝贝女儿,自要为她择一良配。”
这时,萧清湘忽然羞答答地轻嗔道:“母妃……”
阮氏看着脸红害羞的女儿,轻笑道:“湘湘,母妃与你温姨自幼相识,咱们自家人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你有什么可害羞的……”见女儿颜色愈发娇艳的绯红,宠溺地笑道:“好,好,母妃不说了……”
搂着怀里的小南姗摇了一摇,阮氏和声道:“姗姗,你家的花儿开的真好,你领着阮姨和你湘湘姐姐,逛逛你家的花园子好不好?”
南姗眨眼,大美人,你确定?
让一个刚满两岁的奶娃娃,带一个年过三十的绰约美妇和一个快及笄的妙龄少女……逛花园子(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