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了一会儿,又对含笑的温氏柔声道:“夫人,今日午饭给屏儿和绍华,一人准备一份红烧猪蹄,补补脑子。”
南姗暗汗,根据吃啥补啥的原理,要补脑子,也该吃红烧猪头啊,红烧猪蹄明明就是补爪子用的哎。
……
谷绍华的脑弦绷紧了一上午,全神贯注地确记下十八道问题,到得午饭时分,已腹中空空,饥肠辘辘,由贴身小厮来欢和来喜,伺候着净了脸面和一只手(另一只抹了伤药的手,已被裹成了一只白纱粽),当谷绍华晃悠着脚步到了餐室时,餐桌上已摆满佳肴,最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两盘颜色鲜亮的红烧猪蹄。
别的菜式都是单打独斗的一式一份,独独红烧猪蹄,并蒂成双的一式两份。
谷绍华瞄瞄自己被裹成肥粽的爪子,又看看南屏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左手,刚略松快下来的脑弦,又再度紧紧绷起来,谷绍华是个性格很奇怪的娃儿,他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却不喜欢朋友因为他而被插两刀。
也就是说,谷绍华自己被揍成红烧猪蹄,他不会觉得很难过,若是因为他的疏懒,连带着南屏也要成为猪蹄子,谷绍华的心里头,就会相当不是滋味,有一种叫做愧疚的感觉,蔓延丛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谷绍华不能对师父不尊不敬,为了不让好友变猪蹄,也只能卯足了劲,早些完成南瑾留予的功课,当下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填饱肚子,又一溜烟地跑回书室,发愤努力去了。
来欢傻脸,来喜瞪眼。
南屏微微一笑,总算没白挨一顿打,顺便暗赞,今日的红烧猪蹄,依旧香滑可口,不油不腻,吃完后唇齿留满香,甚好。
……
谷绍华全心全意又勤奋半晌,终于在黄昏之际,将南瑾提问的三十六题,全部完整无误地记下。
呼呼,哥儿俩都不用被打成猪蹄子了,完成任务的谷绍华,刚想给脑子松口气,南瑾就提着色泽光润的戒尺来了。
谷绍华暗呼好险的同时,又忍不住喜意洋洋。
南瑾面无表情地提问,谷绍华神色自若地回答,一问又一答,半点不卡壳地流畅无比,问毕,南瑾眼含深意地看了南屏一眼,南屏心中顿时一凛,又深深受教了一回。
对于谷绍华可圈可点的表现,南瑾淡声表示了俩字,不错,而后,没给谷绍华任何喘息机会,又洋洋洒洒甩出二十个新问题。
谷绍华再度傻瞪眼之时,南瑾又提着戒尺悠达走了。
入夜,吃完晚饭的谷绍华,没如昨夜一般,吃饱了就登床入睡,在盈盈烛辉下,背诵南屏新划予他的二十道问题,谷绍华已费了一天的脑子,没多久,就开始犯困地眼皮子打架,强撑了一会儿后,终于抵挡不住漫天席卷的困意,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后,直接伏桌睡着了,呼吸绵长,鼾声淋漓。
第31章 日常+1(改个bug)
温氏午后便起车离了府,要去照看几日外居的幼子,南瑾没了共度良宵的枕边人,便捉了幼女南姗来充数。
此时,屋内灯火通明,南瑾盘腿坐在暖炕上,给趴在腿上玩的小闺女,一点点拆解着脑袋上的细麻花辫,同时,也不忘随时教导女儿长学识。
温氏擅长把女儿逗笑成一朵花,而南瑾,他擅长给家里的花骨朵浇水施肥,以往,南瑾最缺时间与膝下骨肉共享天伦,如今,他最不缺的便是时间,南瑾见女儿聪慧乖巧,便亲自教她念书,目前已开始教闺女念三字经。
南姗虽接受教育十几年,三字经这个东西,她却只能准确背出前十二个字,那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至于后头的,她就得问知识渊博的度娘了。
而在南瑾的教导下,南姗已可以背诵出来,后头的十二字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今晚,南瑾又教了南姗后续的四句十二字,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正要浅显的给女儿讲解其中意思,温氏早年的陪嫁康阿黛,过来回话。
康妈妈如今的主职,是掌管四个少爷生活起居的大妈妈,进了门之后,康妈妈给南瑾行了礼,禀告道:“老爷,谷少爷今日倒没直接去睡,不过,只看了半个时辰的书,就乏得睡倒桌上了,来欢和来喜已伺候他回床上歇着了。”
南姗暗道,这位新来的谷哥哥有点懒噢。
瞧他大哥哥的勤奋劲儿,每晚都要人三催四促,才回到床上睡觉,偶尔的偶尔,也会继续偷偷读书,若被温氏抓了包,会被罚拧两耳朵,并得到一串心疼的温柔责骂,你这小子忒不听话。
只听南瑾淡声应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康妈妈福身告退,南瑾拆完南姗的小辫后,吩咐丫鬟带南姗去沐浴,待洗得香喷喷的小南姗,被塞回给南瑾时,两瓣脸颊红扑扑的,红似鲜艳的苹果,很有让人啃咬一口的欲望。
南瑾抱着可爱的俏闺女,手指戳了一戳她的柔软脸蛋,一摁一个浅窝窝,和声问道:“姗姗困不困?”
南姗伸爪子捂着嘴巴,打了个极是秀气的小呵欠,嘴里含糊不清地咕哝道:“爹爹,我困了。”
南瑾摸了摸女儿犯迷糊的小脸,轻声体贴道:“姗姗困了,就乖乖睡觉。”
南姗头发垂散的小脑袋瓜,往南瑾身上一歪,不一会就睡声忽忽,女儿长长的眼睫,弯翘翘地低垂着,睡容甜美无邪,南瑾低头,亲了亲小闺女的脸颊,神色柔和的怜爱。
……
次日,南姗以四肢一齐扭动的虾米姿势,从睡梦中醒来,被窝是香暖松软的,躺着非常舒服,南姗滚动着稻草丛似的小脑袋,发觉陪睡的面瘫爹,已杳无踪迹的不见人影,只有美人娘身边的丫鬟暗香,守坐在床边。
暗香见自家小姐睡醒后,既不闹着喊娘,也不吵着要爹,只迷糊着懵懂的小睡脸,左翻翻,右滚滚,当下轻声细语问道:“小姐,你睡好了么,要不要起床?”
南姗揉揉眼睛,声音是未睡醒的朦胧,语调软软绵绵的一团孩子气:“我爹爹哪里去了?”
暗香抿嘴浅笑,好声安慰道:“老爷去给老夫人请安了。”弯腰给南姗掖了掖被角,轻声道:“今天外头可冷啦,老爷交代小姐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以后都不用再早起。”
南姗心头一喜,哎,又到她天一冷便不用日日被刨出被窝面见南老夫人的“假期”了嘛,欧耶,南姗决定排解完体内的废水后,再继续美|美地睡下去。
……
南家请安的规矩,每日的早饭前和晚饭后,各一次。
去给南老夫人请安的南瑾,不咸不淡地与母亲说了一会话,便带着次子南砚和三子南葛告辞离去。
回到院里,南瑾得知幼女醒了一回,出了一趟小恭后,又钻回被子找了周公去下棋,于是,只偕同二子共用早饭,饭毕,南砚与南葛照例去府内的大学堂读书,南瑾又揣上戒尺,漫步到南屏的独门小院里去了。
刚坐到座位上准备学习的谷绍华,一见南瑾又拎着戒尺进来,当即心虚的头皮发麻,他昨晚一个没坚持住,眼皮吧嗒一合,就睡死过去了,到了今晨,想着再睡一会就起床,哪知,上下眼皮跟用狗屁膏药粘住了一般,怎么也睁不开,直接睡到了早饭时间,此刻,心中又是懊悔怎么没有晚睡早起,又是惨呼,南伯父怎么来得这么快,昨日的二十道新问题,他才熟练地背下了四道……
考毕谷绍华,南瑾没有任何雷霆大怒的迹象,只手执戒尺,语气清淡道:“绍华,昨日我说过的话,你可都还记得?”
谷绍华羞愧垂首,语音低弱:“字字不敢忘。”
于是,南瑾再道:“好,伸左手。”
昨日被打了十板子,掌心涂抹的药膏,疗效十分显著,今日起床后,谷绍华已觉手掌恢复如初,不疼不痒,不红肿不发热,刚无比嗨皮地拆了裹纱,所以,谷绍华伸出了一只颜色正常的左手。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挨了二十手板的谷绍华,只觉皮肉刺啦啦的痛,目光及处,只见掌心的颜色,比昨日吃的红烧猪蹄还鲜亮,手掌的高度,果然有了肥肿的馒头模样,就是不知道够不够软活。
南瑾罚完谷绍华,又赏了有错同罚的南屏二十手板,再丢给谷绍华二十个新问题,最后放言,下次答不上,便改打三十手板,并且补充,以后每有一次答不上问题,便多加十板子,当然,若是心中不服抑或不忿,谷绍华随时可以离开回家,只要在他这里念书一日,就要守他这里念书的规矩。
谷绍华手掌疼得直流冷汗,心思浮沉不定地垂首静站,只觉无颜面对又受牵连的南屏,突觉肩头猛然一沉,谷绍华不由抬起头来。
南屏温润的脸庞微微含笑,声音是平静的清和悠远:“绍华,你别丧气,你昨日既能背会三十六题,今日也定可以再记下三十六题,你先背诵昨日没记完的地方,今日新的二十题,我在书上划给你。”
谷绍华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南屏,你晚上念书若是困了,都怎么保持清醒?”
南屏指一指房顶,轻松地笑:“头悬梁啊。”
谷绍华眼眸明亮,再问道:“若是早上困得起不来呢?”
南屏轻咳一声,调皮地眨眨眼睛,才悄声说道:“我一想到我爹,就清醒得没有半分睡意了。”
谷绍华脑中思量半晌,也拍拍南屏的肩膀,郑重其事道:“我保证,以后再不会连累你挨手板,欠你的三十手板,我将时刻铭记在心。”
……
再度揍完俩学生的南瑾,回到房里后,约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将撅着屁股酣睡的小闺女,从被窝中拎刨了出来,媳妇看小儿子去了,大儿子刚被他打了,二儿子和三儿子正在上学堂,南瑾只能逗小闺女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家的宝贝姑娘,不能饿着肚子睡觉啊。
被侍女围着的南姗,脑袋迷迷糊糊之中,已被拾掇着穿了衣裳鞋袜,扎了脑门小辫,待温热的帕子拭净脸,南姗已基本神智清醒了,待被抱到暖炕上,鼻尖闻着香味十足的肉粥时,已精神致致的生龙活虎了。
南姗露出大大的笑脸,对手执书卷的南瑾甜甜道:“爹爹好!”
南瑾满意地一颔首,再指向冒着热气的肉粥,和声道:“姗姗,自己乖乖坐着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许开口说话。”
食不言呀,那个寝不语,南姗觉着,她若这么被一路培养下去,以后一定是个大大的淑女。
因天气骤冷,乖乖吃完早饭的南姗,就只待在屋里和南瑾玩,对,就是玩,玩的是温氏教南姗的拍手歌,南姗自己对拍一次小巴掌,再呼向南瑾竖立的大巴掌,嘴里头念念有词儿:“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堤,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大门外,你拍三,我拍三,老鹰飞到峨嵋山……”
待南姗拍完“九”,若是母爱泛滥的温氏在,铁定会将南姗捞进怀里,笑眯眯地亲亲抱抱,外加一顿搓圆揉扁,南瑾就比较含蓄内敛,虽心里对女儿喜欢疼爱的很,也只会板着严肃的面孔,捏捏女儿的嫩肉脸,勾勾女儿的翘鼻子。
时光如水,一天又很快过去。
入夜,已是亥初时分,南府四下静悄悄的,困倦的南姗已被南瑾哄睡着,康妈妈又来回禀南瑾,低声道:“老爷,奴婢已给大少爷和谷少爷,各送了一碗提神的参汤过去。”
南瑾正垂眉看书,头也不抬,闻言只道:“知道了,快到子时的时候,便让屏儿和绍华去睡,不准他们熬夜,明日绍华何时晨起读书,你再来告知我。”
康妈妈福了福身,恭敬应道:“是,老爷。”而后轻步退出房内,不发出一丝声响。
……
进入南家读书的谷绍华,既没有听到一句语重心长的大道理,也没有被灌溉一耳朵苦口婆心的劝诫,孺子可教而并非朽木不可雕的谷绍华,在挨了三十手板后,脑袋突然间豁然大悟,逐步迈上忘记玩乐,而开始废寝忘食的读书之旅。
有时候,再多的良言相劝,也抵不上自己一朝醍醐灌顶的恍然觉悟。
……
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
渐入寒冬,枯叶落尽,寒枝萧瑟,刚过几天顺心日子的南瑾,又被某只死心不消的幺蛾子,搞得不开森了。
京中有一谣传,洋洋洒洒地飘散开来,南瑾推拒众多长子亲事的真正原因是,他已暗订下其姨母之孙女,许家大小姐许苗春为长媳,只待次年春闱一过,便行婚嫁六礼。
第32章 有一块铁板
南屏与许苗春暗订亲事的谣传,由许苗春之母艾绵紫亲口所言,艾氏在参加的某个寿宴上,借着喝了几杯黄汤的微醺劲儿,当着各家夫人的面儿,说的相当有鼻子有眼,经过一系列信誓旦旦的论情分、摆事实、赌重咒,压根由不得人不信。
什么我儿与屏哥儿是表兄妹,那可是青梅竹马的情分,我儿前阵子还在南家小住了呢,什么没有明面儿放话,那是怕扰了屏哥儿读书,待明年春闱一过,就会行婚嫁六礼,什么若是我在胡诌,就让我烂舌根,儿女的婚姻大事,我能乱开玩笑么……
宴后,经过碎嘴的一传十,十传百,好嘛,满京城的人都知晓,京城今秋的第二名举人姻缘已定,家里有待嫁的闺女、妹子、小姑子、小姨子的,通通都退散吧。
古有苛政猛于虎,在一定层面上,谣传同样猛于虎。
真假和是非,都能在谣传之下黑白翻倒个儿,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许苗春之母艾氏,打的就是先把这事板上钉个钉的主意,到时,南家为保名声和信誉,这事儿,它不成也得成,吃了哑巴亏的温氏,若婚后敢不给女儿好脸,她就让南老夫人给她翻脸。
……
被许老夫人揪来南府请罪的艾氏,痛哭流涕地给了南瑾一大坨解释,南姗简而言之总结成了四个字,那便是:酒后失言。
啧,你一个妇道人家,学大老爷们酒后失言,对此,南姗也是醉了……
艾氏跪倒在南老夫人跟前,泪流满面地忏悔不已,直哭得声嘶气竭,哽咽到几欲说不出话来,这个档口,面色铁青的许老夫人开口了,对坐在一旁脸色淡然的南瑾,低声下气地赔罪道:“瑾儿,都是姨母的错,是姨母没有管教好儿媳妇,才让她犯下这般大错,只要你能消气,你要打要骂要罚,姨母绝对没有半个不字。”
南姗笑了,你们这是在耍演三十六计么。
在大庭广众之下,艾氏先来了个“无中生有”之计,让大家伙儿都知道,许南两家会联姻,背地暗下里,再哭哭啼啼上演一场“苦肉计”来赔罪致歉,大家毕竟是亲戚,纵算再生气,也不能当真撕破脸皮不是,再有疼爱妹妹的南老夫人,从中清水和烂泥,和着和着就成了一摊稀泥,这事儿也就顺水推舟了,你们是这个打算不?
许老夫人只提让南瑾消气,却绝口不提许苗春之事,她不提,自有宠妹的南老夫人为她周全思虑,南老夫人看着伏地痛哭地艾氏,皱眉道:“打骂一顿绵紫事小,南许两家的名声为大,此事已闹得人尽皆知……”
目光看向南瑾,问道:“瑾儿,你怎么看?”
南瑾只淡淡撂出一句话:“一切待许表弟来之后再说。”
……
许家表叔到来之后,头一件事,先捞着哭得岔气的艾氏,狠狠刮了两个响亮的大巴掌,大骂道:“你这无知妇人,灌了几口黄汤,就敢胡言乱语,信口雌黄,真是丢尽了我的脸面!”
艾氏已泪涕许久,眼睛早哭成了一对小红桃子,许家表叔狠狠两巴掌下来,艾氏的左右两片脸,顿时又肿成了一对很对称的大红桃子,当然,艾氏也嚎啕地更厉害了。
一把推开痛哭的艾氏,许家表叔满面羞愧之色,连连给南瑾作揖,赔礼致歉道:“二表哥,都是小弟的错,没管好媳妇,才让她做出这等荒唐之事。”
南瑾面色很平和,没有丝毫愠色,只静静道:“事已至此,闲话多说亦无益,忠永,我只问你,此事你预备怎么处理?”
许忠永面色犹豫,迟疑道:“这……这个……”
南瑾盯着许忠永,缓缓道:“忠永,我是否早已与你说过,我绝不会聘苗春为儿媳妇?”
许忠永羞红了脸,低声答道:“表哥确有说过。”
南瑾再道:“我是否也说过,让你早日为苗春订好亲事,免得误了她?”
许忠永深垂头颈,再低声回道:“表哥也确有说过。”
南瑾最后道:“既然你都记得我的话,那我今日便再说一次,苗春若要进我南家的门,除非南许两家断绝亲戚关系,从此以后,再不往来,若日后敢私下相见,屏儿既能聘她进门,也能休她下堂。”
此言一出,嚎成鸭嗓子的艾氏,“噔”的一声不哭了,活似被生生卡住了嗓子,许老夫人心头忽然一跳,感觉大大的不妙了。
愣了愣神的南老夫人,回神过来之后,拍桌子大怒道:“胡闹!南家与许家的亲戚关系,岂是你说断就断的!”
南瑾望着胳膊肘外拐的母亲,淡淡道:“不断亲戚也无妨,屏儿不会娶许苗春为妻就是了。”
此流言一出,若是南瑾当真不允南瑾娶许苗春,南屏也就罢了,他到底是个男人,纵算名声有损,日后也总会有姑娘嫁他,可她春儿的名声就……
艾氏心中一慌,忙从地上挣扎起身,跪地膝行到南瑾脚下,脸上泪如雨落,边痛哭边哀求道:“二表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打我骂我罚我都成,可春儿是无辜的……若是屏哥儿不娶她,她这一辈子……就给毁了呀……二表哥,你就发发慈悲吧,都是我糊涂,春儿还这么年轻,我求你了,求求你了……”
语无伦次到后头,艾氏竟开始砰砰磕起头来……
南瑾为官多年,断案无数,什么样的可怜模样没见过,一点不为艾氏的凄声凄语所动,冷声讥诮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是认准了我为南家的名声考虑,定会应下是不是?”
艾氏心中甚虚,不敢应话,只一昧磕头告饶:“都是我的错,求二表哥发发慈悲,给春儿一条生路吧,求求你了……”
南瑾神色漠然,再道:“我刚才已说过,苗春要嫁进南家,除非南许两家从此恩断义绝,否则,你就是磕死在这儿,也休想我改变主意。”
艾氏咬了咬牙,膝下一动,又转跪向南老夫人,抱着南老夫人的一条小腿肚,眼泪狂涌地哀声哭道:“姨母,都是我的错,您有什么火,尽管冲我发,春儿是无辜的,都是我这个当娘的不好……见春儿为屏哥儿茶饭不思,活生生瘦了好几圈,我实在是心疼啊……这才被猪油蒙了心的酒后失言,姨母,你就可怜可怜春儿吧,姨母……”
许老夫人拿帕子拭着眼角,语声悲戚地惨呼道:“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许家多少年的名声,竟然要毁在我的手里,我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许家的列祖列宗啊……”
南老夫人见外甥媳妇眼脸尽皆红肿,脑袋磕得红紫一片,已隐隐飙出血来,亲妹妹哭得悲天跄地,活似要没奔头了一般,心中很是不忍,看向端坐如山的南瑾,好言劝道:“瑾儿,咱们和许家毕竟是近亲,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娘的面子上,你就应了吧,苗春那孩子知书达理,也不算辱没了屏哥儿。”
南瑾蹙眉,却半点不退步,只道:“母亲,儿子之前早和您说过,屏儿之妻,绝不会聘许家之女,也专门和忠永表弟说过,让他为苗春的终身大事,早日做打算。”
看向许忠永,南瑾的目光深不见底,冷涔涔道:“忠永,这便是你为苗春做的好打算?”
许忠永心里很冤枉,老婆干的这龌龊事儿,他事先还真不知情,心头一火,又将艾氏从地上拎起,使劲抽了她两巴掌,怒冲冲道:“你这个蠢妇,我让你为春儿好好寻一门亲,你竟打这么个下作主意,我许家的脸都要被你丢尽了,你这个愚妇,坏我许家名声,乱我兄弟情分,我……我休了你!”
艾氏已哭得声音沙哑,又挨了丈夫两巴掌,再听得丈夫的无情之言,顿时嘶着嗓音哭道:“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业,临到头了,你居然要休了我,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我……我不活了……”
说着,艾氏猛然站起身子,脑袋就要往墙上撞,许忠永一个没捉住,艾氏咣的一声,磕晕在墙角……
众人乱作一团,南瑾站起身来,冷着脸吩咐道:“景福,去请保安堂的曹大夫。”
南老夫人又惊又疑,斥道:“瑾儿,家丑怎可外扬,让府里的周大夫来看看便是,何必专门请外头的大夫。”
南瑾看着脑门微肿,却紧闭双眼的艾氏,冷声道:“表弟妹既能做出如此下作之事,还怕甚么家丑外扬,母亲放心,表弟妹撞那一下墙,死不了人的,让她回到许家去,再由曹大夫慢慢诊治不迟,姨母和表弟慢走,恕不远送。”
甩袖离去前,南瑾再道:“不用再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给我看,我从来不吃这一套。
第33章 皇帝王爷也会伤不起
被明目张胆算计的南瑾,回到院里后,伸手轻拉闺女脑袋上的小辫子,颇有闲情逸致地逗问南姗:“姗姗,你给爹爹算算,你娘离家几天了?”
南姗掰着肉呼呼的小指头,装模作样数了数,才甜声笑着回答:“五天了。”
南瑾点点南姗的挺翘鼻子,和声道:“答对了,爹爹弹首曲子给你听。”
南姗扑闪扑闪大眼睛,腹诽面瘫爹:老爹啊,要论诗词书棋,您的水平真真是极好的,可这修身养性的弹拨古琴,您这半路出家的和尚,能不在佛祖面前舌绽莲花么,真真是要荼毒您闺女我的耳朵了,顺便也真真丢尽了您古琴师傅温氏的脸面了哎……
南姗默默吐槽老爹时,南瑾已横琴在膝,指尖拨捻勾挑,发出温润静透的琴音,若温氏弹琴的技艺,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形容,那么南瑾鼓弄七弦琴的水平,大概也就是曲到半路仍懵懵的境界。
萌萌哒的南姗,乖巧地抽着小下巴,聆听老爹弹神一般的曲子,神曲,吾辈凡人实在听不懂,但是,老爹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南姗十分努力地听到入神,已呈星星闪光眼的崇拜之状,唔,好吧,她快听睡着了。
这时,琴音伴随着颤抖的余韵之声,忽止。
南瑾按在琴弦的动作停下,打了个小机灵的南姗,凑近脑袋瞅了一瞅,软糯糯着朦胧的音调道:“爹爹,断了。”
“琴弦断,遇知音……”南瑾低声感慨着,瞥了瞥一旁神色懵懂外加睡眼惺忪的白胖闺女,不由摇头失笑。
南姗继续默默吐槽:琴弦断,并非全然遇知音,也有可能是碰巧坏了。
南瑾把温氏的琴弦拨断了,自然要替她修好,所以,闭门深居许久的南瑾,决定亲自出府一趟去暮音斋,南姗得知后,搂抱着南瑾的小腿,仰着眉目精致的嫩脸,天真的笑语溪溪:“爹爹会带我一起去么?”
南瑾摸了摸趴在腿上的俏闺女,淡声道:“不带,姗姗就留在家里玩。”
南姗忽闪忽闪眼睫,仍是笑眯眯的无邪:“爹爹,娘不在,爹爹也不在,那我可以去找大哥哥玩么?”
南瑾想了一想,居然罕见地叹了口气:“姗姗还是跟着爹爹玩吧。”
……
虽入寒冬,仍有晴天,待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时,南瑾拎着快裹成大圆雪球似的南姗,坐着暖和的轿子出门溜达了。
街头人声鼎沸,南姗已许久没见过人流摩肩擦踵的情景,好奇归好奇,南姗却不能掀轿帘往外瞅,她曾经“不懂事”地掀了一回,好嘛,也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温氏当时就搂着她,柔声细语说了一堆大道理,最中心的意思就是,女孩儿家乘车乘轿,是不能随意乱掀帘子的。
不过,当时面瘫爹望着着美人娘的表情,貌似十分高深莫测,美人娘还很不好意思地笑推了好几把面瘫爹,咦,你俩是有啥神秘兮兮的过往嘛,也不说出来给你们闺女解解闷,光眼神沟通,谁能看得懂啊。
一路行至暮音斋门口,轿夫止步落轿,景福从外头打起厚重的棉帘,南瑾掐着闺女的小肥腰,本要抱她出去,却听南姗细细润润的小奶音要求道:“爹爹不是说我太胖,都抱不动我了么,我可以自己走,不用爹爹抱啦。”
南瑾嘴角微翘,乐了:“好,姗姗自己走。”
南姗眉眼弯弯地拉着南瑾,笑嘻嘻道:“我和爹爹手牵着手走。”嗯,万一没走稳,有人拖一把,也不会摔得太难看。
南瑾宽阔温暖的大手掌,攥着小闺女柔软的小嫩手,一高一矮地出了轿子。
南瑾穿着莲青色的宽袖长袍,外面还裹着一件纯黑色的披风,长近垂地,南姗里头穿着暖和喜庆的红棉衣红棉裤,外头又罩一层雪白的狐裘长裳,然后,在街对面醉客居二楼窗口某人的视线中,不苟言笑的大黑,牵着喜笑颜开的小白,双双走进了暮音斋。
……
此刻,醉客居二楼的一间厢房内,正坐着这天下间最至尊至贵的亲兄弟俩,一个是当今皇帝萧元德,另一个是皇帝的同母胞弟睿王爷萧元哲,这俩被当今太后伤得不轻的难兄难弟,今日勾肩搭背地微服出宫来散心了。
当今钱太后的命,挺好。
钱太后虽然家世一般,奈何年轻的时候,身材玲珑有致,面貌艳丽生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九五之尊也不例外,故钱太后一朝被选在君王侧。
胸大无脑缺乏内涵的美人儿,对于艳福无穷的帝王而言,都有一定的新鲜保质期,钱太后的一个好命之处,就在于她在属于自己的保质期内,以三年抱俩的高效速度,一连诞下了两个皇子,这也就意味着,她只要不犯啥致命性的错误,以后混个太妃妥妥当当的。
但是呢,钱太后的命就是好。
时常病恹恹的皇后,生下了一个也时常病恹恹的太子,病恹恹的皇后和太子,没熬过身强体健的老皇帝,在老皇帝还没正式驾崩之前,他俩先双双驾着仙鹤归游了,唯一嫡出的皇子没有了,老皇帝只能在庶出皇子中择立继承人。
钱太后的又一个好命之处在于,她生出的俩儿子,脑袋瓜随爹不随娘,老皇帝经过一番筛筛选选之后,册立萧元德为新一任太子,钱太后也跟着水涨船高,从盘踞多年的妃位升至了……贵妃。
儿子成为太子,自己虽有皇后之实,却无皇后之名,钱太后心里那个郁闷啊,好在,有萧元德兄弟俩屡屡劝告没啥精明头脑的老妈,钱太后好歹没闹出什么大幺蛾子,窝着一口气熬死了老皇帝,待儿子登基为帝,钱太后摇身一变,成为天下女人的头一人。
脑袋上头没了pi着偈语的五行山,钱太后跟个不着调的孙猴子似,乱耍乱舞金箍棒,气得皇帝年纪轻轻总是牙疼上火,气得睿王爷曾三度携妻带娃,抛下老娘跑到江南游玩散心。
这几日,钱太后又开始无厘头的胡闹。
皇帝这头是,老娘前阵子是想给娘家人,弄个吏部侍郎来当当,最近听说吏部尚书柳老头快退休了,干脆异想天开的要求儿子,直接让你钱表兄当尚书大人得了,直把皇帝崩溃地想去死一死,这要是随便换一个女人这等信口开河,萧元德铁定直接抽她一顿大嘴巴。
睿王这头是,他的长女萧清湘今秋刚十五及笄,太后老娘就急吼吼地要将自己的独生爱女,配予钱舅舅家的孙儿,睿王爷也崩溃地想去死一死,他的爱女性格温柔娴雅,又生的花容月貌,配给那个怎么照镜子都像猪头的不成器表外甥儿,绝对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人间悲剧,就是打死他,这事都不行。
这日,结伴出来散心的萧氏兄弟,停泊在醉客居歇脚,皇帝倚在窗口俯瞰芸芸众生,却俯瞰到了带着闺女出来溜达的南瑾,而睿王正在里头逗……小皇侄儿萧清淮玩。
……
暮音斋的窦老板,对于南瑾的到来,表示相当热烈的欢迎,皆因南瑾维修旧琴的同时,还要再购买一架新琴,窦老板乐得跟一朵太阳花似,殷勤地给南瑾介绍各种名贵好琴,他这乐器铺子,卖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故而,每件乐器都价值不菲,一天一把,已稳赚不赔。
南姗拉着南瑾的长披风,跟着面瘫爹在店内四处走动,仰着漂漂粉粉的脸蛋,甜甜地问道:“爹爹,你要给谁买琴呀?”
南瑾挥手送弦,试听窦老板介绍的好琴之音,听得女儿稚音清清,垂眉看着身旁的小不点儿,和声道:“给姗姗买的。”
南姗瞅了瞅自己胖乎乎的短爪子,很想泪奔,你这是准备让咱爪刨琴弦么,还有那啥,老爹,你都光荣失业了哎,还买这种风雅的奢侈品,不觉着浪费么,南姗嘟着花瓣光泽的嘴唇,疑惑不解地问道:“爹爹,我又不会弹琴,为什么给我买琴?”
南瑾语调平缓,随口道:“只要爹爹教你,你不就会弹琴了。”
南姗大囧:面瘫爹,就你那残次级水准,还教我弹琴,头一次听你嘴巴吹牛,也不说吹一点靠谱的好牛……
南瑾选好一把新琴时,旧琴还在老师傅那维修,南瑾着景福先行付了银两,又留下一个随从小厮在暮音斋候着,准备带南姗到隔壁的淑芳阁走一遭,去给温氏选买些头饰和发簪。
南姗暗叨叨地感慨,南瑾和温氏已是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感情好的还跟新婚似的,温氏给南瑾做一件衣裳,南瑾会回送温氏一对镯子,南瑾送温氏一串项链,温氏便给南瑾添置一方好砚,一年到头,俩人礼尚往来个不停……
只不过,南瑾刚牵着南姗走出暮音斋,一个身穿棕栗色服饰的陌生人,恍若幽灵一般出现在身前,他说话的声音挺低,却带着些女气儿的尖尖细细,道:“南大人,这边请。”
第34章 童遇
醉客居,二楼雅间。
酷爱嗑瓜子的睿王爷萧元哲,每掰裂一粒香葵花籽,指尖嗖的一动,瓜子粒便稳当无误地弹入口中,直看得二岁半的萧清淮稀罕无比。
瞧到新鲜好玩的事儿,萧清淮也不欢呼雷动,只目不转睛地眼巴巴盯着瞅,眸子宝石般透亮透亮的,衬得萧清淮的小表情,更是呆萌呆萌的。
皇帝跟前的大太监苏有亮,瞅着活似一尊雪玉娃娃的乖巧小殿下,不禁笑道:“五殿下,您现在还小,待再大些,也可以像王爷这样吃瓜子儿的。”
萧清淮生来便极安静,襁褓中不太爱哭,大了些也不爱闹,醒着的时候,就坐在各式珍贵的玩具中间,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摆玩,睡着的时候,倒是挺爱手舞足蹈地乱踢被子,皇帝老爷已亲自给儿子掖过多次被角。
听得苏有亮之语,萧元哲哼哼一笑,百无聊赖道:“苏有亮,你的年纪倒是比本王还大,你这样吃一个,让本王看看。”
苏有亮略囧,他这不是在逗小殿下说话嘛。
别的皇子和公主,年幼时都爱唧唧咋咋,活泼热闹的跟只小麻雀一般,而五皇子年岁虽小,却寡言的跟个小哑巴似,一点都不爱说话。
或许是父子亲情,一脉相承,除了日久生情的宫女云芳,也唯有身份贵重的皇帝爹面子大,能引得小殿下蚌壳吐珠,偶尔的偶尔,也会博得小殿下咧嘴一笑。
但是,贵人事忙。
皇帝不是个普通的爹,他有很多事要忙,哪有许多时间逗儿子讲话,常围在儿子身边的照料的,太监挺多,宫女……已挺少。
小殿下的“克女”之名,实在是名不虚传,身边的老嬷嬷到小宫女,翘辫子的实在太多,此事过于蹊跷+邪门,皇帝也暗查多次,确实无人做手脚,也只能归结于实属巧合的天意如此。
但是,宫内已人心浮动,被调派给小殿下的宫女,不是心惊胆战的办砸差事,就是胆小如鼠的先行吊脖子寻死,反正早晚是个死,还不如自己把自己勒死。
爱民如子的皇帝,也不能一轮一轮炮灰宫女,便吩咐服侍的太监,要常逗儿子说话,奈何寻常的太监魅力不够大,小殿下绷着小脸蛋,就是不爱搭理,也唯有苏有亮的脸长得宽敞圆润一些,小殿下还会应他一声半语。
萧清淮小殿下跟前的红人,排在第一位的是,已逝珍贵妃的陪嫁丫鬟云芳,云芳对珍贵妃忠心耿耿,待她唯一的遗孤也视若珍宝,别的宫女畏惧萧清淮的“克女”之名,纷纷攀爬别的大树之时,云芳不离不弃,始终一心一意照料萧清淮,皇帝念她忠义可嘉,本要破例封她为后妃,云芳却很坚(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
南姗暗汗,根据吃啥补啥的原理,要补脑子,也该吃红烧猪头啊,红烧猪蹄明明就是补爪子用的哎。
……
谷绍华的脑弦绷紧了一上午,全神贯注地确记下十八道问题,到得午饭时分,已腹中空空,饥肠辘辘,由贴身小厮来欢和来喜,伺候着净了脸面和一只手(另一只抹了伤药的手,已被裹成了一只白纱粽),当谷绍华晃悠着脚步到了餐室时,餐桌上已摆满佳肴,最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两盘颜色鲜亮的红烧猪蹄。
别的菜式都是单打独斗的一式一份,独独红烧猪蹄,并蒂成双的一式两份。
谷绍华瞄瞄自己被裹成肥粽的爪子,又看看南屏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左手,刚略松快下来的脑弦,又再度紧紧绷起来,谷绍华是个性格很奇怪的娃儿,他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却不喜欢朋友因为他而被插两刀。
也就是说,谷绍华自己被揍成红烧猪蹄,他不会觉得很难过,若是因为他的疏懒,连带着南屏也要成为猪蹄子,谷绍华的心里头,就会相当不是滋味,有一种叫做愧疚的感觉,蔓延丛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谷绍华不能对师父不尊不敬,为了不让好友变猪蹄,也只能卯足了劲,早些完成南瑾留予的功课,当下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填饱肚子,又一溜烟地跑回书室,发愤努力去了。
来欢傻脸,来喜瞪眼。
南屏微微一笑,总算没白挨一顿打,顺便暗赞,今日的红烧猪蹄,依旧香滑可口,不油不腻,吃完后唇齿留满香,甚好。
……
谷绍华全心全意又勤奋半晌,终于在黄昏之际,将南瑾提问的三十六题,全部完整无误地记下。
呼呼,哥儿俩都不用被打成猪蹄子了,完成任务的谷绍华,刚想给脑子松口气,南瑾就提着色泽光润的戒尺来了。
谷绍华暗呼好险的同时,又忍不住喜意洋洋。
南瑾面无表情地提问,谷绍华神色自若地回答,一问又一答,半点不卡壳地流畅无比,问毕,南瑾眼含深意地看了南屏一眼,南屏心中顿时一凛,又深深受教了一回。
对于谷绍华可圈可点的表现,南瑾淡声表示了俩字,不错,而后,没给谷绍华任何喘息机会,又洋洋洒洒甩出二十个新问题。
谷绍华再度傻瞪眼之时,南瑾又提着戒尺悠达走了。
入夜,吃完晚饭的谷绍华,没如昨夜一般,吃饱了就登床入睡,在盈盈烛辉下,背诵南屏新划予他的二十道问题,谷绍华已费了一天的脑子,没多久,就开始犯困地眼皮子打架,强撑了一会儿后,终于抵挡不住漫天席卷的困意,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后,直接伏桌睡着了,呼吸绵长,鼾声淋漓。
第31章 日常+1(改个bug)
温氏午后便起车离了府,要去照看几日外居的幼子,南瑾没了共度良宵的枕边人,便捉了幼女南姗来充数。
此时,屋内灯火通明,南瑾盘腿坐在暖炕上,给趴在腿上玩的小闺女,一点点拆解着脑袋上的细麻花辫,同时,也不忘随时教导女儿长学识。
温氏擅长把女儿逗笑成一朵花,而南瑾,他擅长给家里的花骨朵浇水施肥,以往,南瑾最缺时间与膝下骨肉共享天伦,如今,他最不缺的便是时间,南瑾见女儿聪慧乖巧,便亲自教她念书,目前已开始教闺女念三字经。
南姗虽接受教育十几年,三字经这个东西,她却只能准确背出前十二个字,那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至于后头的,她就得问知识渊博的度娘了。
而在南瑾的教导下,南姗已可以背诵出来,后头的十二字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今晚,南瑾又教了南姗后续的四句十二字,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正要浅显的给女儿讲解其中意思,温氏早年的陪嫁康阿黛,过来回话。
康妈妈如今的主职,是掌管四个少爷生活起居的大妈妈,进了门之后,康妈妈给南瑾行了礼,禀告道:“老爷,谷少爷今日倒没直接去睡,不过,只看了半个时辰的书,就乏得睡倒桌上了,来欢和来喜已伺候他回床上歇着了。”
南姗暗道,这位新来的谷哥哥有点懒噢。
瞧他大哥哥的勤奋劲儿,每晚都要人三催四促,才回到床上睡觉,偶尔的偶尔,也会继续偷偷读书,若被温氏抓了包,会被罚拧两耳朵,并得到一串心疼的温柔责骂,你这小子忒不听话。
只听南瑾淡声应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康妈妈福身告退,南瑾拆完南姗的小辫后,吩咐丫鬟带南姗去沐浴,待洗得香喷喷的小南姗,被塞回给南瑾时,两瓣脸颊红扑扑的,红似鲜艳的苹果,很有让人啃咬一口的欲望。
南瑾抱着可爱的俏闺女,手指戳了一戳她的柔软脸蛋,一摁一个浅窝窝,和声问道:“姗姗困不困?”
南姗伸爪子捂着嘴巴,打了个极是秀气的小呵欠,嘴里含糊不清地咕哝道:“爹爹,我困了。”
南瑾摸了摸女儿犯迷糊的小脸,轻声体贴道:“姗姗困了,就乖乖睡觉。”
南姗头发垂散的小脑袋瓜,往南瑾身上一歪,不一会就睡声忽忽,女儿长长的眼睫,弯翘翘地低垂着,睡容甜美无邪,南瑾低头,亲了亲小闺女的脸颊,神色柔和的怜爱。
……
次日,南姗以四肢一齐扭动的虾米姿势,从睡梦中醒来,被窝是香暖松软的,躺着非常舒服,南姗滚动着稻草丛似的小脑袋,发觉陪睡的面瘫爹,已杳无踪迹的不见人影,只有美人娘身边的丫鬟暗香,守坐在床边。
暗香见自家小姐睡醒后,既不闹着喊娘,也不吵着要爹,只迷糊着懵懂的小睡脸,左翻翻,右滚滚,当下轻声细语问道:“小姐,你睡好了么,要不要起床?”
南姗揉揉眼睛,声音是未睡醒的朦胧,语调软软绵绵的一团孩子气:“我爹爹哪里去了?”
暗香抿嘴浅笑,好声安慰道:“老爷去给老夫人请安了。”弯腰给南姗掖了掖被角,轻声道:“今天外头可冷啦,老爷交代小姐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以后都不用再早起。”
南姗心头一喜,哎,又到她天一冷便不用日日被刨出被窝面见南老夫人的“假期”了嘛,欧耶,南姗决定排解完体内的废水后,再继续美|美地睡下去。
……
南家请安的规矩,每日的早饭前和晚饭后,各一次。
去给南老夫人请安的南瑾,不咸不淡地与母亲说了一会话,便带着次子南砚和三子南葛告辞离去。
回到院里,南瑾得知幼女醒了一回,出了一趟小恭后,又钻回被子找了周公去下棋,于是,只偕同二子共用早饭,饭毕,南砚与南葛照例去府内的大学堂读书,南瑾又揣上戒尺,漫步到南屏的独门小院里去了。
刚坐到座位上准备学习的谷绍华,一见南瑾又拎着戒尺进来,当即心虚的头皮发麻,他昨晚一个没坚持住,眼皮吧嗒一合,就睡死过去了,到了今晨,想着再睡一会就起床,哪知,上下眼皮跟用狗屁膏药粘住了一般,怎么也睁不开,直接睡到了早饭时间,此刻,心中又是懊悔怎么没有晚睡早起,又是惨呼,南伯父怎么来得这么快,昨日的二十道新问题,他才熟练地背下了四道……
考毕谷绍华,南瑾没有任何雷霆大怒的迹象,只手执戒尺,语气清淡道:“绍华,昨日我说过的话,你可都还记得?”
谷绍华羞愧垂首,语音低弱:“字字不敢忘。”
于是,南瑾再道:“好,伸左手。”
昨日被打了十板子,掌心涂抹的药膏,疗效十分显著,今日起床后,谷绍华已觉手掌恢复如初,不疼不痒,不红肿不发热,刚无比嗨皮地拆了裹纱,所以,谷绍华伸出了一只颜色正常的左手。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挨了二十手板的谷绍华,只觉皮肉刺啦啦的痛,目光及处,只见掌心的颜色,比昨日吃的红烧猪蹄还鲜亮,手掌的高度,果然有了肥肿的馒头模样,就是不知道够不够软活。
南瑾罚完谷绍华,又赏了有错同罚的南屏二十手板,再丢给谷绍华二十个新问题,最后放言,下次答不上,便改打三十手板,并且补充,以后每有一次答不上问题,便多加十板子,当然,若是心中不服抑或不忿,谷绍华随时可以离开回家,只要在他这里念书一日,就要守他这里念书的规矩。
谷绍华手掌疼得直流冷汗,心思浮沉不定地垂首静站,只觉无颜面对又受牵连的南屏,突觉肩头猛然一沉,谷绍华不由抬起头来。
南屏温润的脸庞微微含笑,声音是平静的清和悠远:“绍华,你别丧气,你昨日既能背会三十六题,今日也定可以再记下三十六题,你先背诵昨日没记完的地方,今日新的二十题,我在书上划给你。”
谷绍华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南屏,你晚上念书若是困了,都怎么保持清醒?”
南屏指一指房顶,轻松地笑:“头悬梁啊。”
谷绍华眼眸明亮,再问道:“若是早上困得起不来呢?”
南屏轻咳一声,调皮地眨眨眼睛,才悄声说道:“我一想到我爹,就清醒得没有半分睡意了。”
谷绍华脑中思量半晌,也拍拍南屏的肩膀,郑重其事道:“我保证,以后再不会连累你挨手板,欠你的三十手板,我将时刻铭记在心。”
……
再度揍完俩学生的南瑾,回到房里后,约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将撅着屁股酣睡的小闺女,从被窝中拎刨了出来,媳妇看小儿子去了,大儿子刚被他打了,二儿子和三儿子正在上学堂,南瑾只能逗小闺女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家的宝贝姑娘,不能饿着肚子睡觉啊。
被侍女围着的南姗,脑袋迷迷糊糊之中,已被拾掇着穿了衣裳鞋袜,扎了脑门小辫,待温热的帕子拭净脸,南姗已基本神智清醒了,待被抱到暖炕上,鼻尖闻着香味十足的肉粥时,已精神致致的生龙活虎了。
南姗露出大大的笑脸,对手执书卷的南瑾甜甜道:“爹爹好!”
南瑾满意地一颔首,再指向冒着热气的肉粥,和声道:“姗姗,自己乖乖坐着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许开口说话。”
食不言呀,那个寝不语,南姗觉着,她若这么被一路培养下去,以后一定是个大大的淑女。
因天气骤冷,乖乖吃完早饭的南姗,就只待在屋里和南瑾玩,对,就是玩,玩的是温氏教南姗的拍手歌,南姗自己对拍一次小巴掌,再呼向南瑾竖立的大巴掌,嘴里头念念有词儿:“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堤,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大门外,你拍三,我拍三,老鹰飞到峨嵋山……”
待南姗拍完“九”,若是母爱泛滥的温氏在,铁定会将南姗捞进怀里,笑眯眯地亲亲抱抱,外加一顿搓圆揉扁,南瑾就比较含蓄内敛,虽心里对女儿喜欢疼爱的很,也只会板着严肃的面孔,捏捏女儿的嫩肉脸,勾勾女儿的翘鼻子。
时光如水,一天又很快过去。
入夜,已是亥初时分,南府四下静悄悄的,困倦的南姗已被南瑾哄睡着,康妈妈又来回禀南瑾,低声道:“老爷,奴婢已给大少爷和谷少爷,各送了一碗提神的参汤过去。”
南瑾正垂眉看书,头也不抬,闻言只道:“知道了,快到子时的时候,便让屏儿和绍华去睡,不准他们熬夜,明日绍华何时晨起读书,你再来告知我。”
康妈妈福了福身,恭敬应道:“是,老爷。”而后轻步退出房内,不发出一丝声响。
……
进入南家读书的谷绍华,既没有听到一句语重心长的大道理,也没有被灌溉一耳朵苦口婆心的劝诫,孺子可教而并非朽木不可雕的谷绍华,在挨了三十手板后,脑袋突然间豁然大悟,逐步迈上忘记玩乐,而开始废寝忘食的读书之旅。
有时候,再多的良言相劝,也抵不上自己一朝醍醐灌顶的恍然觉悟。
……
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
渐入寒冬,枯叶落尽,寒枝萧瑟,刚过几天顺心日子的南瑾,又被某只死心不消的幺蛾子,搞得不开森了。
京中有一谣传,洋洋洒洒地飘散开来,南瑾推拒众多长子亲事的真正原因是,他已暗订下其姨母之孙女,许家大小姐许苗春为长媳,只待次年春闱一过,便行婚嫁六礼。
第32章 有一块铁板
南屏与许苗春暗订亲事的谣传,由许苗春之母艾绵紫亲口所言,艾氏在参加的某个寿宴上,借着喝了几杯黄汤的微醺劲儿,当着各家夫人的面儿,说的相当有鼻子有眼,经过一系列信誓旦旦的论情分、摆事实、赌重咒,压根由不得人不信。
什么我儿与屏哥儿是表兄妹,那可是青梅竹马的情分,我儿前阵子还在南家小住了呢,什么没有明面儿放话,那是怕扰了屏哥儿读书,待明年春闱一过,就会行婚嫁六礼,什么若是我在胡诌,就让我烂舌根,儿女的婚姻大事,我能乱开玩笑么……
宴后,经过碎嘴的一传十,十传百,好嘛,满京城的人都知晓,京城今秋的第二名举人姻缘已定,家里有待嫁的闺女、妹子、小姑子、小姨子的,通通都退散吧。
古有苛政猛于虎,在一定层面上,谣传同样猛于虎。
真假和是非,都能在谣传之下黑白翻倒个儿,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许苗春之母艾氏,打的就是先把这事板上钉个钉的主意,到时,南家为保名声和信誉,这事儿,它不成也得成,吃了哑巴亏的温氏,若婚后敢不给女儿好脸,她就让南老夫人给她翻脸。
……
被许老夫人揪来南府请罪的艾氏,痛哭流涕地给了南瑾一大坨解释,南姗简而言之总结成了四个字,那便是:酒后失言。
啧,你一个妇道人家,学大老爷们酒后失言,对此,南姗也是醉了……
艾氏跪倒在南老夫人跟前,泪流满面地忏悔不已,直哭得声嘶气竭,哽咽到几欲说不出话来,这个档口,面色铁青的许老夫人开口了,对坐在一旁脸色淡然的南瑾,低声下气地赔罪道:“瑾儿,都是姨母的错,是姨母没有管教好儿媳妇,才让她犯下这般大错,只要你能消气,你要打要骂要罚,姨母绝对没有半个不字。”
南姗笑了,你们这是在耍演三十六计么。
在大庭广众之下,艾氏先来了个“无中生有”之计,让大家伙儿都知道,许南两家会联姻,背地暗下里,再哭哭啼啼上演一场“苦肉计”来赔罪致歉,大家毕竟是亲戚,纵算再生气,也不能当真撕破脸皮不是,再有疼爱妹妹的南老夫人,从中清水和烂泥,和着和着就成了一摊稀泥,这事儿也就顺水推舟了,你们是这个打算不?
许老夫人只提让南瑾消气,却绝口不提许苗春之事,她不提,自有宠妹的南老夫人为她周全思虑,南老夫人看着伏地痛哭地艾氏,皱眉道:“打骂一顿绵紫事小,南许两家的名声为大,此事已闹得人尽皆知……”
目光看向南瑾,问道:“瑾儿,你怎么看?”
南瑾只淡淡撂出一句话:“一切待许表弟来之后再说。”
……
许家表叔到来之后,头一件事,先捞着哭得岔气的艾氏,狠狠刮了两个响亮的大巴掌,大骂道:“你这无知妇人,灌了几口黄汤,就敢胡言乱语,信口雌黄,真是丢尽了我的脸面!”
艾氏已泪涕许久,眼睛早哭成了一对小红桃子,许家表叔狠狠两巴掌下来,艾氏的左右两片脸,顿时又肿成了一对很对称的大红桃子,当然,艾氏也嚎啕地更厉害了。
一把推开痛哭的艾氏,许家表叔满面羞愧之色,连连给南瑾作揖,赔礼致歉道:“二表哥,都是小弟的错,没管好媳妇,才让她做出这等荒唐之事。”
南瑾面色很平和,没有丝毫愠色,只静静道:“事已至此,闲话多说亦无益,忠永,我只问你,此事你预备怎么处理?”
许忠永面色犹豫,迟疑道:“这……这个……”
南瑾盯着许忠永,缓缓道:“忠永,我是否早已与你说过,我绝不会聘苗春为儿媳妇?”
许忠永羞红了脸,低声答道:“表哥确有说过。”
南瑾再道:“我是否也说过,让你早日为苗春订好亲事,免得误了她?”
许忠永深垂头颈,再低声回道:“表哥也确有说过。”
南瑾最后道:“既然你都记得我的话,那我今日便再说一次,苗春若要进我南家的门,除非南许两家断绝亲戚关系,从此以后,再不往来,若日后敢私下相见,屏儿既能聘她进门,也能休她下堂。”
此言一出,嚎成鸭嗓子的艾氏,“噔”的一声不哭了,活似被生生卡住了嗓子,许老夫人心头忽然一跳,感觉大大的不妙了。
愣了愣神的南老夫人,回神过来之后,拍桌子大怒道:“胡闹!南家与许家的亲戚关系,岂是你说断就断的!”
南瑾望着胳膊肘外拐的母亲,淡淡道:“不断亲戚也无妨,屏儿不会娶许苗春为妻就是了。”
此流言一出,若是南瑾当真不允南瑾娶许苗春,南屏也就罢了,他到底是个男人,纵算名声有损,日后也总会有姑娘嫁他,可她春儿的名声就……
艾氏心中一慌,忙从地上挣扎起身,跪地膝行到南瑾脚下,脸上泪如雨落,边痛哭边哀求道:“二表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打我骂我罚我都成,可春儿是无辜的……若是屏哥儿不娶她,她这一辈子……就给毁了呀……二表哥,你就发发慈悲吧,都是我糊涂,春儿还这么年轻,我求你了,求求你了……”
语无伦次到后头,艾氏竟开始砰砰磕起头来……
南瑾为官多年,断案无数,什么样的可怜模样没见过,一点不为艾氏的凄声凄语所动,冷声讥诮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是认准了我为南家的名声考虑,定会应下是不是?”
艾氏心中甚虚,不敢应话,只一昧磕头告饶:“都是我的错,求二表哥发发慈悲,给春儿一条生路吧,求求你了……”
南瑾神色漠然,再道:“我刚才已说过,苗春要嫁进南家,除非南许两家从此恩断义绝,否则,你就是磕死在这儿,也休想我改变主意。”
艾氏咬了咬牙,膝下一动,又转跪向南老夫人,抱着南老夫人的一条小腿肚,眼泪狂涌地哀声哭道:“姨母,都是我的错,您有什么火,尽管冲我发,春儿是无辜的,都是我这个当娘的不好……见春儿为屏哥儿茶饭不思,活生生瘦了好几圈,我实在是心疼啊……这才被猪油蒙了心的酒后失言,姨母,你就可怜可怜春儿吧,姨母……”
许老夫人拿帕子拭着眼角,语声悲戚地惨呼道:“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许家多少年的名声,竟然要毁在我的手里,我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许家的列祖列宗啊……”
南老夫人见外甥媳妇眼脸尽皆红肿,脑袋磕得红紫一片,已隐隐飙出血来,亲妹妹哭得悲天跄地,活似要没奔头了一般,心中很是不忍,看向端坐如山的南瑾,好言劝道:“瑾儿,咱们和许家毕竟是近亲,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娘的面子上,你就应了吧,苗春那孩子知书达理,也不算辱没了屏哥儿。”
南瑾蹙眉,却半点不退步,只道:“母亲,儿子之前早和您说过,屏儿之妻,绝不会聘许家之女,也专门和忠永表弟说过,让他为苗春的终身大事,早日做打算。”
看向许忠永,南瑾的目光深不见底,冷涔涔道:“忠永,这便是你为苗春做的好打算?”
许忠永心里很冤枉,老婆干的这龌龊事儿,他事先还真不知情,心头一火,又将艾氏从地上拎起,使劲抽了她两巴掌,怒冲冲道:“你这个蠢妇,我让你为春儿好好寻一门亲,你竟打这么个下作主意,我许家的脸都要被你丢尽了,你这个愚妇,坏我许家名声,乱我兄弟情分,我……我休了你!”
艾氏已哭得声音沙哑,又挨了丈夫两巴掌,再听得丈夫的无情之言,顿时嘶着嗓音哭道:“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业,临到头了,你居然要休了我,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我……我不活了……”
说着,艾氏猛然站起身子,脑袋就要往墙上撞,许忠永一个没捉住,艾氏咣的一声,磕晕在墙角……
众人乱作一团,南瑾站起身来,冷着脸吩咐道:“景福,去请保安堂的曹大夫。”
南老夫人又惊又疑,斥道:“瑾儿,家丑怎可外扬,让府里的周大夫来看看便是,何必专门请外头的大夫。”
南瑾看着脑门微肿,却紧闭双眼的艾氏,冷声道:“表弟妹既能做出如此下作之事,还怕甚么家丑外扬,母亲放心,表弟妹撞那一下墙,死不了人的,让她回到许家去,再由曹大夫慢慢诊治不迟,姨母和表弟慢走,恕不远送。”
甩袖离去前,南瑾再道:“不用再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给我看,我从来不吃这一套。
第33章 皇帝王爷也会伤不起
被明目张胆算计的南瑾,回到院里后,伸手轻拉闺女脑袋上的小辫子,颇有闲情逸致地逗问南姗:“姗姗,你给爹爹算算,你娘离家几天了?”
南姗掰着肉呼呼的小指头,装模作样数了数,才甜声笑着回答:“五天了。”
南瑾点点南姗的挺翘鼻子,和声道:“答对了,爹爹弹首曲子给你听。”
南姗扑闪扑闪大眼睛,腹诽面瘫爹:老爹啊,要论诗词书棋,您的水平真真是极好的,可这修身养性的弹拨古琴,您这半路出家的和尚,能不在佛祖面前舌绽莲花么,真真是要荼毒您闺女我的耳朵了,顺便也真真丢尽了您古琴师傅温氏的脸面了哎……
南姗默默吐槽老爹时,南瑾已横琴在膝,指尖拨捻勾挑,发出温润静透的琴音,若温氏弹琴的技艺,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形容,那么南瑾鼓弄七弦琴的水平,大概也就是曲到半路仍懵懵的境界。
萌萌哒的南姗,乖巧地抽着小下巴,聆听老爹弹神一般的曲子,神曲,吾辈凡人实在听不懂,但是,老爹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南姗十分努力地听到入神,已呈星星闪光眼的崇拜之状,唔,好吧,她快听睡着了。
这时,琴音伴随着颤抖的余韵之声,忽止。
南瑾按在琴弦的动作停下,打了个小机灵的南姗,凑近脑袋瞅了一瞅,软糯糯着朦胧的音调道:“爹爹,断了。”
“琴弦断,遇知音……”南瑾低声感慨着,瞥了瞥一旁神色懵懂外加睡眼惺忪的白胖闺女,不由摇头失笑。
南姗继续默默吐槽:琴弦断,并非全然遇知音,也有可能是碰巧坏了。
南瑾把温氏的琴弦拨断了,自然要替她修好,所以,闭门深居许久的南瑾,决定亲自出府一趟去暮音斋,南姗得知后,搂抱着南瑾的小腿,仰着眉目精致的嫩脸,天真的笑语溪溪:“爹爹会带我一起去么?”
南瑾摸了摸趴在腿上的俏闺女,淡声道:“不带,姗姗就留在家里玩。”
南姗忽闪忽闪眼睫,仍是笑眯眯的无邪:“爹爹,娘不在,爹爹也不在,那我可以去找大哥哥玩么?”
南瑾想了一想,居然罕见地叹了口气:“姗姗还是跟着爹爹玩吧。”
……
虽入寒冬,仍有晴天,待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时,南瑾拎着快裹成大圆雪球似的南姗,坐着暖和的轿子出门溜达了。
街头人声鼎沸,南姗已许久没见过人流摩肩擦踵的情景,好奇归好奇,南姗却不能掀轿帘往外瞅,她曾经“不懂事”地掀了一回,好嘛,也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温氏当时就搂着她,柔声细语说了一堆大道理,最中心的意思就是,女孩儿家乘车乘轿,是不能随意乱掀帘子的。
不过,当时面瘫爹望着着美人娘的表情,貌似十分高深莫测,美人娘还很不好意思地笑推了好几把面瘫爹,咦,你俩是有啥神秘兮兮的过往嘛,也不说出来给你们闺女解解闷,光眼神沟通,谁能看得懂啊。
一路行至暮音斋门口,轿夫止步落轿,景福从外头打起厚重的棉帘,南瑾掐着闺女的小肥腰,本要抱她出去,却听南姗细细润润的小奶音要求道:“爹爹不是说我太胖,都抱不动我了么,我可以自己走,不用爹爹抱啦。”
南瑾嘴角微翘,乐了:“好,姗姗自己走。”
南姗眉眼弯弯地拉着南瑾,笑嘻嘻道:“我和爹爹手牵着手走。”嗯,万一没走稳,有人拖一把,也不会摔得太难看。
南瑾宽阔温暖的大手掌,攥着小闺女柔软的小嫩手,一高一矮地出了轿子。
南瑾穿着莲青色的宽袖长袍,外面还裹着一件纯黑色的披风,长近垂地,南姗里头穿着暖和喜庆的红棉衣红棉裤,外头又罩一层雪白的狐裘长裳,然后,在街对面醉客居二楼窗口某人的视线中,不苟言笑的大黑,牵着喜笑颜开的小白,双双走进了暮音斋。
……
此刻,醉客居二楼的一间厢房内,正坐着这天下间最至尊至贵的亲兄弟俩,一个是当今皇帝萧元德,另一个是皇帝的同母胞弟睿王爷萧元哲,这俩被当今太后伤得不轻的难兄难弟,今日勾肩搭背地微服出宫来散心了。
当今钱太后的命,挺好。
钱太后虽然家世一般,奈何年轻的时候,身材玲珑有致,面貌艳丽生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九五之尊也不例外,故钱太后一朝被选在君王侧。
胸大无脑缺乏内涵的美人儿,对于艳福无穷的帝王而言,都有一定的新鲜保质期,钱太后的一个好命之处,就在于她在属于自己的保质期内,以三年抱俩的高效速度,一连诞下了两个皇子,这也就意味着,她只要不犯啥致命性的错误,以后混个太妃妥妥当当的。
但是呢,钱太后的命就是好。
时常病恹恹的皇后,生下了一个也时常病恹恹的太子,病恹恹的皇后和太子,没熬过身强体健的老皇帝,在老皇帝还没正式驾崩之前,他俩先双双驾着仙鹤归游了,唯一嫡出的皇子没有了,老皇帝只能在庶出皇子中择立继承人。
钱太后的又一个好命之处在于,她生出的俩儿子,脑袋瓜随爹不随娘,老皇帝经过一番筛筛选选之后,册立萧元德为新一任太子,钱太后也跟着水涨船高,从盘踞多年的妃位升至了……贵妃。
儿子成为太子,自己虽有皇后之实,却无皇后之名,钱太后心里那个郁闷啊,好在,有萧元德兄弟俩屡屡劝告没啥精明头脑的老妈,钱太后好歹没闹出什么大幺蛾子,窝着一口气熬死了老皇帝,待儿子登基为帝,钱太后摇身一变,成为天下女人的头一人。
脑袋上头没了pi着偈语的五行山,钱太后跟个不着调的孙猴子似,乱耍乱舞金箍棒,气得皇帝年纪轻轻总是牙疼上火,气得睿王爷曾三度携妻带娃,抛下老娘跑到江南游玩散心。
这几日,钱太后又开始无厘头的胡闹。
皇帝这头是,老娘前阵子是想给娘家人,弄个吏部侍郎来当当,最近听说吏部尚书柳老头快退休了,干脆异想天开的要求儿子,直接让你钱表兄当尚书大人得了,直把皇帝崩溃地想去死一死,这要是随便换一个女人这等信口开河,萧元德铁定直接抽她一顿大嘴巴。
睿王这头是,他的长女萧清湘今秋刚十五及笄,太后老娘就急吼吼地要将自己的独生爱女,配予钱舅舅家的孙儿,睿王爷也崩溃地想去死一死,他的爱女性格温柔娴雅,又生的花容月貌,配给那个怎么照镜子都像猪头的不成器表外甥儿,绝对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人间悲剧,就是打死他,这事都不行。
这日,结伴出来散心的萧氏兄弟,停泊在醉客居歇脚,皇帝倚在窗口俯瞰芸芸众生,却俯瞰到了带着闺女出来溜达的南瑾,而睿王正在里头逗……小皇侄儿萧清淮玩。
……
暮音斋的窦老板,对于南瑾的到来,表示相当热烈的欢迎,皆因南瑾维修旧琴的同时,还要再购买一架新琴,窦老板乐得跟一朵太阳花似,殷勤地给南瑾介绍各种名贵好琴,他这乐器铺子,卖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故而,每件乐器都价值不菲,一天一把,已稳赚不赔。
南姗拉着南瑾的长披风,跟着面瘫爹在店内四处走动,仰着漂漂粉粉的脸蛋,甜甜地问道:“爹爹,你要给谁买琴呀?”
南瑾挥手送弦,试听窦老板介绍的好琴之音,听得女儿稚音清清,垂眉看着身旁的小不点儿,和声道:“给姗姗买的。”
南姗瞅了瞅自己胖乎乎的短爪子,很想泪奔,你这是准备让咱爪刨琴弦么,还有那啥,老爹,你都光荣失业了哎,还买这种风雅的奢侈品,不觉着浪费么,南姗嘟着花瓣光泽的嘴唇,疑惑不解地问道:“爹爹,我又不会弹琴,为什么给我买琴?”
南瑾语调平缓,随口道:“只要爹爹教你,你不就会弹琴了。”
南姗大囧:面瘫爹,就你那残次级水准,还教我弹琴,头一次听你嘴巴吹牛,也不说吹一点靠谱的好牛……
南瑾选好一把新琴时,旧琴还在老师傅那维修,南瑾着景福先行付了银两,又留下一个随从小厮在暮音斋候着,准备带南姗到隔壁的淑芳阁走一遭,去给温氏选买些头饰和发簪。
南姗暗叨叨地感慨,南瑾和温氏已是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感情好的还跟新婚似的,温氏给南瑾做一件衣裳,南瑾会回送温氏一对镯子,南瑾送温氏一串项链,温氏便给南瑾添置一方好砚,一年到头,俩人礼尚往来个不停……
只不过,南瑾刚牵着南姗走出暮音斋,一个身穿棕栗色服饰的陌生人,恍若幽灵一般出现在身前,他说话的声音挺低,却带着些女气儿的尖尖细细,道:“南大人,这边请。”
第34章 童遇
醉客居,二楼雅间。
酷爱嗑瓜子的睿王爷萧元哲,每掰裂一粒香葵花籽,指尖嗖的一动,瓜子粒便稳当无误地弹入口中,直看得二岁半的萧清淮稀罕无比。
瞧到新鲜好玩的事儿,萧清淮也不欢呼雷动,只目不转睛地眼巴巴盯着瞅,眸子宝石般透亮透亮的,衬得萧清淮的小表情,更是呆萌呆萌的。
皇帝跟前的大太监苏有亮,瞅着活似一尊雪玉娃娃的乖巧小殿下,不禁笑道:“五殿下,您现在还小,待再大些,也可以像王爷这样吃瓜子儿的。”
萧清淮生来便极安静,襁褓中不太爱哭,大了些也不爱闹,醒着的时候,就坐在各式珍贵的玩具中间,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摆玩,睡着的时候,倒是挺爱手舞足蹈地乱踢被子,皇帝老爷已亲自给儿子掖过多次被角。
听得苏有亮之语,萧元哲哼哼一笑,百无聊赖道:“苏有亮,你的年纪倒是比本王还大,你这样吃一个,让本王看看。”
苏有亮略囧,他这不是在逗小殿下说话嘛。
别的皇子和公主,年幼时都爱唧唧咋咋,活泼热闹的跟只小麻雀一般,而五皇子年岁虽小,却寡言的跟个小哑巴似,一点都不爱说话。
或许是父子亲情,一脉相承,除了日久生情的宫女云芳,也唯有身份贵重的皇帝爹面子大,能引得小殿下蚌壳吐珠,偶尔的偶尔,也会博得小殿下咧嘴一笑。
但是,贵人事忙。
皇帝不是个普通的爹,他有很多事要忙,哪有许多时间逗儿子讲话,常围在儿子身边的照料的,太监挺多,宫女……已挺少。
小殿下的“克女”之名,实在是名不虚传,身边的老嬷嬷到小宫女,翘辫子的实在太多,此事过于蹊跷+邪门,皇帝也暗查多次,确实无人做手脚,也只能归结于实属巧合的天意如此。
但是,宫内已人心浮动,被调派给小殿下的宫女,不是心惊胆战的办砸差事,就是胆小如鼠的先行吊脖子寻死,反正早晚是个死,还不如自己把自己勒死。
爱民如子的皇帝,也不能一轮一轮炮灰宫女,便吩咐服侍的太监,要常逗儿子说话,奈何寻常的太监魅力不够大,小殿下绷着小脸蛋,就是不爱搭理,也唯有苏有亮的脸长得宽敞圆润一些,小殿下还会应他一声半语。
萧清淮小殿下跟前的红人,排在第一位的是,已逝珍贵妃的陪嫁丫鬟云芳,云芳对珍贵妃忠心耿耿,待她唯一的遗孤也视若珍宝,别的宫女畏惧萧清淮的“克女”之名,纷纷攀爬别的大树之时,云芳不离不弃,始终一心一意照料萧清淮,皇帝念她忠义可嘉,本要破例封她为后妃,云芳却很坚( 人生就是一场二人传 http://www.xlawen.org/kan/3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