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部分阅读
子,剥花生,摆摆龙门阵,一晃眼就到了中午。
中午的时候,吃过午饭,春桃,春禾姐妹俩刚将灶房收拾干净,便听见前院有动静传来。
春禾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着去前院看情况。
宅院的门半掩着,春禾走到门口,探出一颗脑袋,就看见门外站了七八个人,这七八个人全是生面孔,她从未见过。
春禾正准备开口问话,却被对方抢先了一步。
“请问,这里可是卫姑娘家?”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春禾听了那中年男子的问话,轻轻点了点头:“这位大叔,你找我家小姐何事。”
“这位姑娘,我们是来给卫姑娘贺年的,”那中年男子又道。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春禾狐疑了片刻。
这贺年哪有大年三十上门的,大年三十都是主人家团年,贺年至少也得等到初一过后啊。
春禾想了想才道:“大叔,你先进屋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知我家小姐。”
说完,春禾便请了那些人先进院子,她自己则小跑着去通知卫长蕖。
转眼片刻,就见卫长蕖裙角飘然的走到了前院。
卫长蕖走近,含笑看着那中年男子,淡淡道:“年掌柜,这大过年的,你不待在家里过年,怎么有空上十里村来给我贺年。”
没错,之前与春禾说话的中年男子正是通宝号的掌柜年江。
年江见到卫长蕖,立即露出了满面笑容,只见他笑得脸上都起了褶子。
心道:眼前这位卫姑娘可是自家爷的贵客,万不可有半点不敬,否则让爷知道了,他一准吃不了兜着走。
“卫姑娘,这是我家爷事先预定的戏班子,这不,大过年的,我便带着这戏班子前来给卫姑娘您贺年呢。”
卫长蕖一眼瞟过年江身后的那几个人。
原来这些是人唱戏的,虽然她并不喜欢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但是没准老爷子会喜欢。
卫长蕖微微一笑:“有劳年掌柜跑这一趟,代我向你家爷道声谢,”几句话说完,卫长蕖便将年江等人先请进了屋。
外面天寒地冻的,人家老远从止水镇赶来,总得先让几人暖和暖和身子。
卫长蕖将年江等人请进了正厅,春禾见客人进屋,赶紧提了椅子过来,春桃则端了些茶水,瓜子,花生出来放在桌上。
戏班子的几个人与卫长蕖并不熟识,进正堂之后,几人将肩上扛的家伙都搁在了地上,就默默坐在椅子上喝茶水。
年江跟着卫长蕖走进正堂,他刚跨过门槛,就感觉到一股热气扑面,便惊奇道:“哎哟,卫姑娘,你这院子可真暖和呢,这进屋也没见着火炉子,咋这样稀奇呢。”
卫长蕖微微一笑。
每个初次进这宅子的人,几乎都会说这样一句话。
“年掌柜,这宅子设了地暖,自然是暖和,”卫长蕖简单道。
虽然年江没见过地暖,但是见卫长蕖只是简单的提了提,便也不好意思再多问什么。
戏班子的人歇息了片刻,就准备着手搭建戏台子。
按照卫长蕖的吩咐,戏台子就搭建在正堂前的空地上,待会儿,吴氏,江老爷子他们便可以坐在正堂里看戏,正堂里暖和,也不怕会冻到两位老人。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一个简易的戏台子便搭建好了。
堂屋的六合大门正对着戏台子,不远不近的,视线刚刚好。
春桃,春禾安好了位置,再摆好了茶水,糖糕,花生,瓜子,卫长蕖这才去花厅请江老爷子,吴氏,冯氏他们来看戏。
李安已经劈好了一大堆柴火,这大过年的,就算是长工也得放假休息吧,卫长蕖便吩咐春桃去将李安也请来,反正家里也每个中年男子,正好让李安陪着江云贵,年江说说话。
卫长蕖是不喜欢听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但是见吴氏,冯氏,江氏三人都满脸兴奋,她不便搅了众人的兴致,便也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一旁陪着。
众人都坐好之后,便听得戏台上一声锣响,紧接着台上的青衣小生和白衣花旦便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看了小段,卫长蕖总算是弄明白了。
这出戏讲的是一个富家公子追求一个穷家小姐的爱情故事,就像皇太子念上平民女,搞得跟她前世看过的狗血剧一样,这大过年的,不演八星报喜,不演财神登门,倒是演这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戏剧,不知道凌璟是诚心气她的,还是故意整她的。
看了一小段,卫长蕖觉得无聊至极,便转目看向江氏,冯氏她们。
只见江氏,冯氏两个女人看得极为入神,当演到那富家公子与那穷家小姐发生矛盾之时,只见江氏,冯氏脸上的神色都动容了。
卫长蕖再瞧瞧吴氏,江老爷子,江云贵,江孝军,在场除了她之外,其余的人全都入戏了。
想来是这穷山村,有的人一辈子也看不上一出戏,所以才对戏如此入迷。
卫长蕖见人人入迷,只得很无力的撤回了视线,从身旁抓起一把瓜子嗑起来。
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声传开,再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不多时,十里村的人都知道新宅院正在唱戏呢。
才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周围邻舍的人都陆陆续续的赶来了新宅院看戏。
卫长蕖见男女老少全往院子里挤,便吩咐春桃,春禾去提些椅子,凳子出来。
正堂里暖和,不多时就挤满了人。
见正堂里站不下了,其余的人便蹲在院子里看,一个两个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卫长蕖又吩咐春禾去端了些瓜子,花生出来发给大家伙吃,看戏的村民得瓜子,花生吃,一个两个都笑眯眯的。
这时候,新宅园的围墙外,正有四个女人磨磨唧唧的。
这四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卫家的万氏,姚氏,卫长燕,姚晓芸,那唱腔调传进老卫家,万氏,姚氏几人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万氏,这老女人一辈子都想着做官太太,天天听大戏,到头来,官太太没做成,活了大半辈子,连一场戏也没听过,这听见新宅院的唱戏腔子,心里早谗眼得跟猫抓似的。
大冷的天,寒风呼呼的刮,四个女人身上都只披了一件破袄子。
袄子穿旧了,洗多次了,塞在里面的棉花早搪塞成了一堆,根本就不保暖,一阵寒风刮过,只见四个女人畏手畏脚的朝门口走来。
“娘啊,你说咱们要是进院子去,会不会被那贱丫头给赶出来哟,”见姚氏拉着万氏的膀子,担心问道。
万氏不喜听姚氏的话,刮了她一眼:“老娘咋说也是那贱丫头的阿婆,我看那贱丫头敢将老娘赶出来。”
“娘呐,你可忘记了,那贱丫头发起狠来,可是六亲不认呐,”姚氏冷得缩了缩脖子。
她是被卫长蕖收拾怕了,想起卫长蕖那冰寒的眼神,那六亲不认的狠劲儿,她就感觉到后背是凉飕飕的。
听了姚氏的话,卫长燕,姚晓芸姑嫂俩同样是缩手缩脚的。
卫长蕖那贱丫头可是将二姑丈都送进了县衙大牢,若是惹恼了那贱丫头,那贱丫头会不会一怒之下她们也送去那县衙大牢里蹲在哟。
“阿婆,要不咱们就在门口瞧瞧,只要咱们不进门,那贱丫头还能将咱们怎么样,”姚晓芸冻得哆嗦着嗓子道。
------题外话------
妹纸们:先传七千,下午再加更啊,时间还是6—7点(晚上)
感谢所有支持星儿的妹子,星儿一定用心写好,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温馨的,团年宴
姚晓芸哆嗦着嗓子说完,暗暗冲卫长燕使了个眼色。
卫长燕一看姚晓芸那挤眉弄眼的样子,自然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
“阿婆,反正咱们趴在门口也瞧得见那大戏,要不,咱们就甭进去了。”
卫长燕想起自个曾经被卫长蕖掰歪了手指头,现在都还觉得一阵后痛,那丫头整人的手段厉害得很,她可不敢再去招惹。
四人不声不响就走到了新宅园的大门口。
万氏见姚氏,姚晓芸,卫长燕都不敢再往前走,总不能让她自个进去吧。
“老大家的,反正咱们趴在门口也瞧得见那大戏,听长燕和晓芸的,咱们四个就趴在这门口看,我看那杀千刀的贱丫头能将老娘轰走不。”
因为隔壁邻舍的人进进出出,新宅院的大门是大大敞开着的。
万氏蛮横的说完,便与姚氏,卫长燕,姚晓芸三人靠着门框,使劲拉长脖子往戏台子上瞅,一家四人守在门框边,倒像几条看门狗。
那戏台子搭得简单,四周都没个遮挡物,就光一平台,唱戏的青衣小生与那白衣花旦在上面咿咿呀呀的对词,万氏,姚氏几人趴在门口,倒是能够瞧得真切。
看了一小段,姚氏瞧见那白衣花旦在戏台子上舞来舞去的,看得津津有味。
“娘啊,这大戏咋那样好看呢,啧,那贱丫头可真是会享受。”
姚氏未看万氏,只是自言自语说话,万氏听后,挑眼起一对尖利的眸子,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万氏只要一想到卫长蕖娘母三人如今过得有滋有味,又是住大宅院,又是买丫鬟,买大马车的,这心里就十分不得劲。
她可是那贱丫头的阿婆哟,那贱丫头发了大财就不记得自个姓卫了。
万氏心里嫉妒得要命,却又被卫长蕖收拾怕了,只能咬牙切齿,在心里暗暗的咒骂几句。
四人看得正热闹的时候,就见杨氏领着三个女儿与余氏结伴朝新宅院走来,两人都是听到新宅院这边的唱腔声,赶来看戏,恰巧在村口大柏树下碰上了。
杨氏与余氏走在前头,卫长莺领着两个妹妹紧跟在两人身后。
走近新宅院,杨氏一眼就瞧见了自个的婆婆,大嫂。
“哎哟,这不是娘和大嫂吗?”杨氏走到门口,然后停住了脚步,瞟了万氏,姚氏几人一眼。
“晓芸和长燕也在啊,啧,你们不是常骂老四家的是丧门星吗?咋还有脸皮子上人家门口来看戏呢,你们不觉得害臊,我都替你们害臊,长蕖咋没拿把竹扫走将你们打走呢。”
杨氏的性子有些嫉恶如仇,若是拼起蛮横劲儿来,简直与姚氏,万氏两人不相上下,不过杨氏虽然性子蛮狠,但是却是一个懂道理之人,不像姚氏,万氏死蛮狠。
她就是看不惯万氏,姚氏那张尖酸刻薄的嘴脸。
如今蕖儿本事了,这两个老婆娘就晓得巴贴上门来看戏了,以前蕖儿受苦受难的时候,咱们不见这两个老婆娘发发善心。
这大冷的天站在门口,原本就冻得要命,被杨氏这一气,就见万氏的身板子哆嗦不停。
杀千刀的,这杀千刀的婆娘竟然敢数落她这个婆婆。
万氏心里气不过,一双老眼恶狠狠的刮向杨氏。
如今,杨氏可半点不怕万氏了,卫长莺每月能赚十两银子,她的腰板子都撑直了,就算和老卫家的人大吵一架,大不了开春的时候,攒够了钱,直接挖块地基,再外面来盖座小院子,远离老卫家的那些婆娘。
余氏见杨氏与万氏,姚氏杠上了,赶紧伸手拉了拉杨氏。
虽然她知道杨氏是在替长蕖娘仨人说公道话,但是这大年三十堵在人家门口吵架,毕竟是不吉利的。
“长莺娘,你快少说两句,咱们赶紧进院子去,这戏都唱了一半呐,”说话间,余氏就拽着杨氏跨进了门槛。
卫长莺姐妹三人也赶紧跟了上去。
待余氏拉着杨氏进了宅院之后,万氏才冲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我呸,下不出蛋的母鸡。”
姚氏见万氏吵吵嚷嚷的,赶紧提醒道:“娘呐,你可是来看大戏的,你再吵嚷,若是让那贱丫头听见了,还真会拿把竹扫走将你赶走呢。”
那大戏这样好看,她可舍不得走呐。
听了姚氏的提醒,万氏这才闭上了嘴巴。
余氏,杨氏,卫长莺几人走进宅院,春桃眼尖,一眼就看见了五人。
春桃与卫长蕖招呼了一声,便去将余氏,杨氏几人领进了正堂,索性众人挤一挤,还能搁下一条长板凳。
卫长娟年纪小,杨氏抱着就行了,一条长板凳勉强能坐上四人。
一场富家公子追求穷家小妞的戏演完,紧接着又上演了一场大拜年的戏剧,随着敲锣声起,唱腔调子咿咿呀呀就响不停,卫长蕖扫眼一看,正堂里的所有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唯独她嗑了满地的瓜子壳,甚是觉得无聊。
戏班子接连唱了五六出席,才到做晚饭的时间。
入了冬,天黑得格外早,才到烧晚饭的时间,视线就已经有些模模糊糊了,寒风呼呼的吹,刮得树枝沙沙作响,似有下雪的迹象。
前来看戏的村民,一个两个见时候不早了,便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新宅院。
杨氏,余氏站起身,也准备着回家烧年夜饭。
原本卫长蕖是准备留二人在宅院吃年夜饭的,但是两人都说,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一定要在自己家吃,这是老规矩、老习俗,卫长蕖听二人如此说,便也不再强求。
看戏的人都走光了,宅院里顿时就清静了不少。
这时候,戏台上的武生咿咿呀呀的唱一阵,再舞动手里的木棍子,那棍法着实是舞得极妙,铜锣鼓声同时响起,江老爷子,江云贵拍手连连叫好,吴氏,冯氏也看得特别起劲。
已经到了烧年夜饭的时间,卫长蕖本对看戏没什么兴趣,便与春桃,春禾姐妹两人一同进了灶房。
大年三十,卫长蕖准备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主仆三人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总算烧好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了。
接连看了七八场戏,江老爷子,吴氏,冯氏等人总算是看够数了。
见天色有些晚了,散了戏之后,戏班子的人赶紧手脚利索的将戏台子给拆了,然后该换衣服的去换衣服,将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冯氏,江氏打了热水去给戏班子的人洗手,洗脸。
春桃,春禾忙着将饭菜都摆上着,人多,得摆三桌才能坐下,正好正堂宽敞,卫长蕖就让李安与江云贵两人将桌子抬到了正堂。
不多时,饭菜都摆上了桌子。
卫长蕖招呼戏班子的人凑成一桌,年江,江老爷子,江云贵,李安,江小军几个大男人坐一桌,剩下的女人坐一桌,倒是刚好能够坐得下。
快要开饭前,江老爷子突然对卫长蕖道:“蕖儿啊,你赶紧去烧点纸钱,咱们再动筷子吃饭,”
在农村,大年三十吃团年饭前,都要先焚烧纸钱,这是祭奠先祖的一种方式,卫长蕖是没什么先祖要祭奠的,老卫家的列祖列宗与她毫无瓜葛,她要祭奠的人,也就只有死鬼老爹卫文远而已。
江老爷子提醒之后,卫长蕖便起身进了屋,不多时,她就拿了一叠纸钱出来,再将纸钱焚烧了。
“好了,大家可以动筷子了,”见纸钱燃烧起来,卫长蕖淡淡道。
众人听了卫长蕖的话,这才拿起了面前的筷子。
卫长蕖又去提了剩下的果醋,另外还有几斤烧酒,她将烧酒放在了其他两桌,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坐位。
卫长羽坐在江氏的身旁,两条短腿落不了地,就在半空晃啊晃的,小家伙瞧见满桌子的菜,早馋得直咽口水。
团年宴,卫长蕖特意做了很多好吃的,桌上有粉蒸排骨,八宝饭,东坡肉,水晶肘子,豆腐盒子,鸡蛋卷,水煮肉片,宫保鸡丁,萝卜肉丸子汤,辣子腌白菜,外加一盘糖醋鱼,这过年定要吃鱼,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意。
一桌子十二道菜,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佳,闻着就已经香破了鼻子。
卫长蕖坐落,拿了杯子,给每人满上了一杯苹果醋。
卫长羽闻到果醋的香甜气味,伸长小手臂,就迫不及待的向姐姐要了一杯。
卫长蕖微笑盯着他那嘴馋的小模样,对江氏道:“娘,咱们家可是养了只小馋猫。”
最开始,卫长羽没听懂小馋猫是指谁,他端了一杯果醋在自己面前,抿了一小口,才搞明白,姐姐说的小馋猫正是他。
“姐姐,长羽才不是小馋猫呢,”卫长羽撅嘴巴道。
一桌人见他撅嘴的小模样,乐得直哈哈大笑,特别是吴氏,瞧见卫长羽小盆友那可爱的小模样,简直是疼到心眼里去了。
吴氏,江老爷子上了年纪,牙口不好,卫长蕖特意做了豆腐盒子,鸡蛋卷,八宝饭,这些好咀嚼的菜品,八宝饭在锅里蒸了一个时辰,香甜可口,入口即化。
“姥姥,这八宝饭好消化,你多吃一点,”说话间,卫长蕖拿起碗里的瓷勺子,舀了一勺子八宝饭,放在吴氏的碗里。
紧接着,卫长羽也伸出自己的小手臂,晃晃悠悠的夹了一个鸡蛋卷,再十分艰难的将鸡蛋卷放在吴氏的碗里,笑嘻嘻对吴氏道:“姥姥,长羽也给你夹菜,这鸡蛋卷可好吃了呢,长羽吃过喔。”
吴氏吃了几口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好,姥姥吃,蕖儿和羽儿都是姥姥的好乖孙子。”
地暖烧着,屋子里暖烘烘的,一顿年宴饭吃下来,众人都吃得心满意足,眉开眼笑,肚儿滚圆的。
众人下了桌之后,江氏,冯氏就帮着春桃,春禾两个丫鬟收拾桌子,碗筷。
年江与戏班子的人见时间还早,天还未完全黑下来,便与卫长蕖告辞,准备离开十里村。
今天是大年三十,团年夜,卫长蕖见年江等人要走,也不便多挽留,她事先包好了几个红包,戏班子要走的时候,她便将红包塞给了戏班子的人。
今日是大年三十,人家放弃与家人团年的机会,大老远跑来十里村总得要给人家发个红包才像话。
戏班子的人得了红包,一个个都赶紧向卫长蕖道了谢,再高高兴兴的将红包揣进了怀里。
卫长蕖知道年江不缺钱,就包了几斤花生,瓜子让他带回去给家人吃。
虽然花生,瓜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却是卫长蕖亲手炒制的五香瓜子,花生,这个时代,铺子里卖的都是原味花生,瓜子,五香味的根本就买不到。
看戏的时候,年江就已经尝过味道了,觉得甚是香脆,此刻,他便十分欣喜的收下了。
最后,卫长蕖又亲自将几人送出了宅院。
------题外话------
二更奉上,虽然字有点少哈!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守岁,包汤圆饺子
晚来风急,一阵阵寒风从大门刮进院子,像刀子一样落在人的脸上,吹得人脸生疼,院子里的红梅树随风摇动,枝桠沙沙作响。
送走了年江与戏班子的人,卫长蕖赶紧取下了门栓子将大门插上。
天色灰蒙蒙的,正厅里已经燃起了红烛,春禾拿了一把棕榈扫走正在打扫地上的花生,瓜子壳,昏黄的烛光将整个正堂给照亮了,烛光微微晃动,给正堂里的桌椅板凳映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瞬间屋子里就增添了不少暖意。
已经有小半日没去蘑菇房查看了,卫长蕖便点了根蜡烛,一步一步朝蘑菇房的方向而去。
前几日查看,松木菌已经冒出芽儿了,这几日正是生长期,蘑菇的生长期最为关键,必须控制好蘑菇房的温度与湿度,若是温度高了,湿度低了,刚冒出的蘑菇芽儿就很容易被烧死。
到了蘑菇房,卫长蕖右手端着蜡烛,左右解下门扣,再嘎吱一声将蘑菇房的房门给推开。
卫长蕖端着蜡烛走进蘑菇房,顺手就将房门给关上了。
晚来风大,万不可让冷风灌进来。
卫长蕖刚走到门口,就感觉一阵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湿热的空气中还夹杂着马粪的味道,这股气味真是从土培基上散发出来的。
卫长蕖将手中的蜡烛举高,整座蘑菇房瞬间就被照亮了。
向前走了几步,卫长蕖在土培基前蹲了下来。
蘑菇生长周期极快,这才过了几日的时间,就见土培基上已经长出了手掌宽大的松木菌,那一朵一朵立在麦草秸秆上,像极了一把一把的小雨伞。
卫长蕖垂目,盯着膝前的一片松木菌,她伸出左手,左手的指尖轻轻触碰在其中一朵手掌宽大的松木菌上,感觉那菌朵儿肥肥厚厚的,长得又大朵又肥实,跟山上采的差不多大小。
卫长蕖轻轻抿着两片红唇,唇角露出几丝欣喜的笑容。
心道:这松木菌算是培育成功了,只要能将松木菌培育成功,她便可以再培育出其他的菌种,比如香菇,茶树菇,平菇,金针菇等。
看来,以后还得专门盖一座蘑菇房,好在当初从王老实的手上买了五块地皮,虽然其余的几块地用来做宅基地不合适,但是用来盖蘑菇房,建作坊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瞧见松木菌的长势很好,卫长蕖满意的站起了身子。
离开蘑菇房前,卫长蕖又提起了一旁的喷洒器,仔仔细细的往土培基上浇了一次水。
为了防止浇水不均匀,卫长蕖还专门画了一张图纸,吩咐李安按图纸做成了这种喷洒器。
卫长蕖查看了蘑菇房便端着蜡烛去了花厅。
这时候,春桃,春禾姐妹俩已经收拾好了灶房,两个小丫鬟打了热水,正在伺候江老爷子和老太太洗手,洗脸。
卫长蕖端着蜡烛走进来的时候,冯氏,江氏几人正在聊天。
冯氏扬头间,正好瞧见卫长蕖走进来,她笑道:“蕖儿,你这丫头就是闲不住,今儿可是大年三十,赶紧过来坐下,陪你姥姥摆龙门阵。”
“嗯,”卫长蕖微笑着点头,她将手里的蜡烛灭了,放在烛台上,便含笑向沙发椅走去。
伺候江老爷子,老太太洗了脸,擦了手,春桃,春禾便端着洗脸水退下去了。
卫长蕖几步走到吴氏的身边,倾身坐下,再挽着吴氏的手臂,轻柔道:“姥姥,咱们家的蘑菇长出来了,赶明儿早上,咱们吃蘑菇猪肉馅的饺子,可好?”
“好,饺子好,”吴氏笑容满面道,她是喜欢卫长蕖得当紧,不管卫长蕖说什么,她一准都说好。
“蕖儿最能干了,蕖儿做什么,姥姥就吃什么,只要是蕖儿做的,姥姥都喜欢吃。”
吴氏的话很温暖人心,卫长蕖微笑着挽住她的手臂。
冯氏听卫长蕖真种成了野蘑菇。
她在心里是暗暗惊奇一阵,天呢,这大冷的冬天,咋也能种出野蘑菇,蕖儿这丫头,可真是太本事了。
“蕖儿,你真将那野蘑菇种出来呐,那野蘑菇真长成呐?”冯氏依然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便再三向卫长蕖确认。
莫说大冬日种出野蘑菇,就算让她种一颗大白菜,她也种不出来啊。
卫长蕖未说话,只对冯氏点了点头。
得到了卫长蕖肯定的回答,不光是冯氏,就连江云贵,江孝军父子俩也惊愣了,大冷的冬日,能将野蘑菇种出来,这可真是稀奇的事情呢。
其他人正在惊愣的时候,江老爷子突然插了一句话进来。
见他抖了抖胡渣子,老小孩似的,道:“咱们家蕖儿能做得了酒楼的大厨,大冬日能将野蘑菇种出来,这又有啥稀奇的,”还真别说,在场的人,还真只有老爷子一脸淡定。
吴氏与江老爷子坐在一张沙发椅上,江老爷子说完,吴氏瞟了他一眼,轻啐道:“你这老头子,这下子倒是不稀奇了,当初蕖儿上酒楼做了大厨,是谁听了之后,一惊一乍的。”
吴氏揭了老爷子的短处,便扭转了眉目,这人老了,没事磨磨嘴皮子,也算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江氏,冯氏几人听见老爷子与老太太的对话,都忍不住乐呵呵的笑出了声,卫长蕖瞥见老爷子与老太太那副可爱的模样,也跟着微微一笑。
花厅里暖烘烘的,半点都不会冻手冻脚。
吃过晚饭之后,卫长羽又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花厅的一角,卫宝林,江孝丹正陪着他嬉笑打闹,三个娃儿就像三只野猴子似的,在花厅里闹飞了。
随着三人嬉笑打闹,花厅里,时不时就传出几声嘻嘻哈哈的笑声,甜腻的笑声响彻了整个花厅,给大年三十晚增添了不少欢喜之色。
夜深之后,江氏见江老爷子与吴氏有些打瞌睡,便准备与冯氏一道先将两人送回屋休息,岂料,江氏刚起身准备去搀扶江老爷子,就被江老爷子给拒绝了。
按照习俗,大年三十是要守岁的,老爷子非说要留下来一起守岁,怎么也不肯先回屋去休息,江氏,冯氏拗不过他,便只好依了他。
夜深之后,卫长羽,卫宝林,江孝丹三个小娃儿也早就蹦跶得没劲了,这闹腾了一两个时辰了,若是还能继续闹腾,那才叫怪事了。
卫长蕖见卫长羽哈欠连天的,眼瞧瞌睡虫都已经挂在睫毛上了,卫宝林,江孝丹同样也是迷迷糊糊的,见三人闹腾累了,卫长蕖便点了蜡烛,亲自将三人送回了屋去睡觉。
将三人送上了床,离开房间之前,卫长蕖还悄悄在三人的枕头底下塞了一个红包,这叫压岁钱,过年的时候,按照风俗习惯,大人都是要给孩子发压岁钱的。
卫长蕖藏好压岁钱之后,便端着蜡烛回到了花厅。
离凌晨还有些时间,卫长蕖回到花厅之后,又陪江氏,冯氏,老爷子,老太太几人聊了一阵子天,一大家子人一边聊天说笑,一边嗑瓜子,花生,这时间倒是也过得飞快,一晃眼,就已经是凌晨了。
贺年的礼炮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亥时一过,江云贵就将整整一盘礼炮全都搬去了前院,准备着手燃放。
江老爷子,江老太太见江云贵搬着礼炮出门,也想赶着去看燃放礼炮。
以往家里穷,每逢过年都是简简单单的办了,哪里有机会看什么燃放礼炮。
江氏,冯氏见两位老人想看燃放礼炮,便也不阻止,姑嫂俩小心翼翼的将老爷子与老太太扶出了花厅。
卫长蕖手端着红烛,仔仔细细的给四人照路。
院子里凉快,害怕老爷子与老太太受凉,江氏,冯氏便搀扶两人进了正堂,将正堂的六合门大大敞开,站在正堂的门口,就能看清院子的一切。
江云贵挑了一处空旷的地方,将礼炮散开平放在地上,再从怀里掏出火折子,他将火折子点燃,拿着点燃的火折子慢慢的靠近礼炮的导火线。
待导火线冒烟之后,江云贵才赶紧拔腿跑到一边去。
导火线燃完,下一秒,就听噼里啪啦的火炮声脆响了起来,时不时,一颗大礼炮冲上了天空,发出一声脆亮脆亮的巨响声。
在礼炮的轰鸣声之下,整座寂静无声的小山村似要复苏过来一般。
江老爷子,吴氏瞧见礼炮的火光冲上半空,两人脸上都展露出了欣喜满足的笑容,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这般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不光是江老爷子,吴氏心里高兴,江氏,冯氏,江孝军他们的脸上,都纷纷展露出了欣喜愉悦的笑容。
礼炮燃放完,亥时已经过了片刻,此刻已经是新年的第一天了。
守完岁之后,江氏,冯氏这才送江老爷子,吴氏两人回屋去休息,看完了礼炮,这下子,老爷子,老太太却是很配合的随了江氏,冯氏的搀扶回房休息。
时间已经不早了,卫长蕖也有些发困,她与江云贵招呼一声,让大家早些歇息,自己便也端着蜡烛回了房间。
房间里暖烘烘的,连刚打开的被窝都是暖和的,卫长蕖脱了外套,钻进被窝不久便去与周公下棋去了。
一夜无梦,卫长蕖再次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天光亮了。
今日是大年初一,待会儿还得包饺子,包汤圆,想着这些事情,卫长蕖便掀开被子下了床,悉悉索索几下功夫就将衣服穿好了。
卫长蕖刚起床,就见春禾已经打了洗脸水进屋。
“小姐,趁着水热乎,你赶紧过来洗把脸,奴婢已经将棉巾搁在脸盆中了,”春禾将脸盆放在脸架子上,一阵碎碎念念与卫长蕖说话。
跟着卫长蕖久了,小丫鬟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
卫长蕖对春禾点了点头,她将最后一颗盘扣系上之后,便步伐孑然的朝脸盆边走去。
几步走到脸盆边,卫长蕖双手捧起热水浇在自己的脸上,热水洒在脸上,她顿时感觉舒服极了。
春禾见卫长蕖浇水洗脸,便退到了床边,再动手将卫长蕖的被窝叠平整。
洗漱完之后,卫长蕖顺手将盆里的棉巾挂在了脸架子之上,再便出了房间,春禾见卫长蕖洗漱完,就赶紧去将脸盆收拾了。
卫长蕖出了房间之后,就直接进了灶房。
灶房里,春桃正在忙着用舂臼舂糯米粉,还有花生粉,包汤圆需要用到这两样东西。
春桃见卫长蕖走进灶房里来,她一边顾着手上的活计,一边向卫长蕖打招呼道:“小姐,这大冷的天,您咋不多睡一会儿呢。”
这算是春桃丫头关心卫长蕖的话吧。
小姐,夫人待她们姐妹两人都很好,平日里她们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一些,别让小姐,夫人再受累了。
卫长蕖跨过门槛,挑眼朝春桃看去,她瞧见春桃身旁的桌子上,正放着半盆子已经舂好的糯米粉,半盆子糯米粉起码也得有好几斤吧。
舂糯米粉可是一件细活儿,又麻烦,又费时间,这个时候,这丫头就已经舂好了半盆子,这得鸡叫头遍就爬起来吧。
卫长蕖微微转目,视线落在春桃眼眶的黑眼圈上,眼神微微一凝。
然后,她对春桃道:“暂时用不着这么多糯米粉,将舂臼里的糯米碾碎,再舂一些花生粉出来就歇一会儿。”
说完,卫长蕖便绕过了春桃,接着,她从灶房里取了一把割草到,端了一个木盆子便出了灶房。
春桃见卫长蕖的背影消失在灶房门口,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虽然小姐对她说话的口吻淡淡的,但是她听得出来,小姐这是在关心她。
想着卫长蕖对自己的好,春桃干活就更使劲了。
这厢,卫长蕖提着一把割草刀,端着木盆子就朝蘑菇房那边去了。
进了蘑菇房,卫长蕖先将木盆搁在地上,然后再提着割草刀走到土培基前。
她走走瞧瞧了一会儿,瞅准一片长势最好的松木菌,卫长蕖才慢慢蹲下身子,只见她右手抄着刀子,左手扶住松木菌的伞顶儿,再一刀割下,下一秒,就见一朵黄泥色又大又肥的松木菌落在了她掌间。
卫长蕖将刚割下的松木菌靠近鼻子边闻了闻,这刚割下的松木菌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和在山林间采的完全没什么区别。
紧接着,卫长蕖又割下了十多朵肥厚的松木菌,这才端着木盆子,锁了蘑菇房的门准备回灶房去做早饭。
不多时,卫长蕖就端着木盆子走回了灶房。
一大早,李安就起床担水了,她回到灶房的时候,见李安已经将灶房里的大缸子都担满了。
这大冷的冬日,宅院里也没啥太多的事情要做,李安却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就算没事情,他也要找些事情来做,这不,他整日劈柴,柴房里都堆满了木柴,烧两个冬都不成问题了。
卫长蕖端着松木菌进灶房,正好与他碰了个对面,见李安担水累得满头大汗的,卫长蕖笑道:“李叔,昨日缸子里都还剩了半缸水,手边没什么事情,你就安安心心的歇息,好好的过年,等过年之后,保管有你忙活的。”
见卫长蕖要进门,李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赶紧退到一边。
“小姐,我啥事情也没多做,就挑了几担子水,不累的。”
卫长蕖要忙着包汤圆和饺子,也没工夫与李安说太多,她与李安简单说了几句,便端着木盆子进了灶房。
灶房里,春禾正在揉面团子,春桃已经舂好了糯米粉,此刻正在埋头舂花生仁。
卫长蕖走到灶台背后,将手里的割草刀放好,再舀了几瓢瓜清水在木盆中,准备将松木菌清洗干净。
这家种的松木菌比较干净,轻轻冲洗两遍就已经干干净净了。
将松木菌清洗干净之后,卫长蕖又洗了些小葱,老姜疙瘩,还有一大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
卫长蕖先将那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平搁在砧板上,再抄起菜刀,嘻嘻唰唰的将整块五花肉都切成了小丁状。
五花肉切丁之后,卫长蕖这才将老姜疙瘩,小葱,新鲜的松木菌全剁碎成一堆,再捣鼓将切好的猪肉丁倒在碎蘑菇丁里,一阵搅合均匀了,最后再抄起菜刀噼噼啪啪的剁成肉泥。
那菜刀极为锋利,卫长蕖剁肉的刀工也是极好的,小片刻时间,就见砧板上的肉丁已经变成了肉泥,松木菌,老姜疙瘩,小葱已经全容和在了肉泥之中,剁好肉泥之后,卫长蕖这(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http://www.xlawen.org/kan/3479/ )
中午的时候,吃过午饭,春桃,春禾姐妹俩刚将灶房收拾干净,便听见前院有动静传来。
春禾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着去前院看情况。
宅院的门半掩着,春禾走到门口,探出一颗脑袋,就看见门外站了七八个人,这七八个人全是生面孔,她从未见过。
春禾正准备开口问话,却被对方抢先了一步。
“请问,这里可是卫姑娘家?”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春禾听了那中年男子的问话,轻轻点了点头:“这位大叔,你找我家小姐何事。”
“这位姑娘,我们是来给卫姑娘贺年的,”那中年男子又道。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春禾狐疑了片刻。
这贺年哪有大年三十上门的,大年三十都是主人家团年,贺年至少也得等到初一过后啊。
春禾想了想才道:“大叔,你先进屋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知我家小姐。”
说完,春禾便请了那些人先进院子,她自己则小跑着去通知卫长蕖。
转眼片刻,就见卫长蕖裙角飘然的走到了前院。
卫长蕖走近,含笑看着那中年男子,淡淡道:“年掌柜,这大过年的,你不待在家里过年,怎么有空上十里村来给我贺年。”
没错,之前与春禾说话的中年男子正是通宝号的掌柜年江。
年江见到卫长蕖,立即露出了满面笑容,只见他笑得脸上都起了褶子。
心道:眼前这位卫姑娘可是自家爷的贵客,万不可有半点不敬,否则让爷知道了,他一准吃不了兜着走。
“卫姑娘,这是我家爷事先预定的戏班子,这不,大过年的,我便带着这戏班子前来给卫姑娘您贺年呢。”
卫长蕖一眼瞟过年江身后的那几个人。
原来这些是人唱戏的,虽然她并不喜欢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但是没准老爷子会喜欢。
卫长蕖微微一笑:“有劳年掌柜跑这一趟,代我向你家爷道声谢,”几句话说完,卫长蕖便将年江等人先请进了屋。
外面天寒地冻的,人家老远从止水镇赶来,总得先让几人暖和暖和身子。
卫长蕖将年江等人请进了正厅,春禾见客人进屋,赶紧提了椅子过来,春桃则端了些茶水,瓜子,花生出来放在桌上。
戏班子的几个人与卫长蕖并不熟识,进正堂之后,几人将肩上扛的家伙都搁在了地上,就默默坐在椅子上喝茶水。
年江跟着卫长蕖走进正堂,他刚跨过门槛,就感觉到一股热气扑面,便惊奇道:“哎哟,卫姑娘,你这院子可真暖和呢,这进屋也没见着火炉子,咋这样稀奇呢。”
卫长蕖微微一笑。
每个初次进这宅子的人,几乎都会说这样一句话。
“年掌柜,这宅子设了地暖,自然是暖和,”卫长蕖简单道。
虽然年江没见过地暖,但是见卫长蕖只是简单的提了提,便也不好意思再多问什么。
戏班子的人歇息了片刻,就准备着手搭建戏台子。
按照卫长蕖的吩咐,戏台子就搭建在正堂前的空地上,待会儿,吴氏,江老爷子他们便可以坐在正堂里看戏,正堂里暖和,也不怕会冻到两位老人。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一个简易的戏台子便搭建好了。
堂屋的六合大门正对着戏台子,不远不近的,视线刚刚好。
春桃,春禾安好了位置,再摆好了茶水,糖糕,花生,瓜子,卫长蕖这才去花厅请江老爷子,吴氏,冯氏他们来看戏。
李安已经劈好了一大堆柴火,这大过年的,就算是长工也得放假休息吧,卫长蕖便吩咐春桃去将李安也请来,反正家里也每个中年男子,正好让李安陪着江云贵,年江说说话。
卫长蕖是不喜欢听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但是见吴氏,冯氏,江氏三人都满脸兴奋,她不便搅了众人的兴致,便也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一旁陪着。
众人都坐好之后,便听得戏台上一声锣响,紧接着台上的青衣小生和白衣花旦便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看了小段,卫长蕖总算是弄明白了。
这出戏讲的是一个富家公子追求一个穷家小姐的爱情故事,就像皇太子念上平民女,搞得跟她前世看过的狗血剧一样,这大过年的,不演八星报喜,不演财神登门,倒是演这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戏剧,不知道凌璟是诚心气她的,还是故意整她的。
看了一小段,卫长蕖觉得无聊至极,便转目看向江氏,冯氏她们。
只见江氏,冯氏两个女人看得极为入神,当演到那富家公子与那穷家小姐发生矛盾之时,只见江氏,冯氏脸上的神色都动容了。
卫长蕖再瞧瞧吴氏,江老爷子,江云贵,江孝军,在场除了她之外,其余的人全都入戏了。
想来是这穷山村,有的人一辈子也看不上一出戏,所以才对戏如此入迷。
卫长蕖见人人入迷,只得很无力的撤回了视线,从身旁抓起一把瓜子嗑起来。
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声传开,再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不多时,十里村的人都知道新宅院正在唱戏呢。
才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周围邻舍的人都陆陆续续的赶来了新宅院看戏。
卫长蕖见男女老少全往院子里挤,便吩咐春桃,春禾去提些椅子,凳子出来。
正堂里暖和,不多时就挤满了人。
见正堂里站不下了,其余的人便蹲在院子里看,一个两个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卫长蕖又吩咐春禾去端了些瓜子,花生出来发给大家伙吃,看戏的村民得瓜子,花生吃,一个两个都笑眯眯的。
这时候,新宅园的围墙外,正有四个女人磨磨唧唧的。
这四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卫家的万氏,姚氏,卫长燕,姚晓芸,那唱腔调传进老卫家,万氏,姚氏几人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万氏,这老女人一辈子都想着做官太太,天天听大戏,到头来,官太太没做成,活了大半辈子,连一场戏也没听过,这听见新宅院的唱戏腔子,心里早谗眼得跟猫抓似的。
大冷的天,寒风呼呼的刮,四个女人身上都只披了一件破袄子。
袄子穿旧了,洗多次了,塞在里面的棉花早搪塞成了一堆,根本就不保暖,一阵寒风刮过,只见四个女人畏手畏脚的朝门口走来。
“娘啊,你说咱们要是进院子去,会不会被那贱丫头给赶出来哟,”见姚氏拉着万氏的膀子,担心问道。
万氏不喜听姚氏的话,刮了她一眼:“老娘咋说也是那贱丫头的阿婆,我看那贱丫头敢将老娘赶出来。”
“娘呐,你可忘记了,那贱丫头发起狠来,可是六亲不认呐,”姚氏冷得缩了缩脖子。
她是被卫长蕖收拾怕了,想起卫长蕖那冰寒的眼神,那六亲不认的狠劲儿,她就感觉到后背是凉飕飕的。
听了姚氏的话,卫长燕,姚晓芸姑嫂俩同样是缩手缩脚的。
卫长蕖那贱丫头可是将二姑丈都送进了县衙大牢,若是惹恼了那贱丫头,那贱丫头会不会一怒之下她们也送去那县衙大牢里蹲在哟。
“阿婆,要不咱们就在门口瞧瞧,只要咱们不进门,那贱丫头还能将咱们怎么样,”姚晓芸冻得哆嗦着嗓子道。
------题外话------
妹纸们:先传七千,下午再加更啊,时间还是6—7点(晚上)
感谢所有支持星儿的妹子,星儿一定用心写好,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温馨的,团年宴
姚晓芸哆嗦着嗓子说完,暗暗冲卫长燕使了个眼色。
卫长燕一看姚晓芸那挤眉弄眼的样子,自然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
“阿婆,反正咱们趴在门口也瞧得见那大戏,要不,咱们就甭进去了。”
卫长燕想起自个曾经被卫长蕖掰歪了手指头,现在都还觉得一阵后痛,那丫头整人的手段厉害得很,她可不敢再去招惹。
四人不声不响就走到了新宅园的大门口。
万氏见姚氏,姚晓芸,卫长燕都不敢再往前走,总不能让她自个进去吧。
“老大家的,反正咱们趴在门口也瞧得见那大戏,听长燕和晓芸的,咱们四个就趴在这门口看,我看那杀千刀的贱丫头能将老娘轰走不。”
因为隔壁邻舍的人进进出出,新宅院的大门是大大敞开着的。
万氏蛮横的说完,便与姚氏,卫长燕,姚晓芸三人靠着门框,使劲拉长脖子往戏台子上瞅,一家四人守在门框边,倒像几条看门狗。
那戏台子搭得简单,四周都没个遮挡物,就光一平台,唱戏的青衣小生与那白衣花旦在上面咿咿呀呀的对词,万氏,姚氏几人趴在门口,倒是能够瞧得真切。
看了一小段,姚氏瞧见那白衣花旦在戏台子上舞来舞去的,看得津津有味。
“娘啊,这大戏咋那样好看呢,啧,那贱丫头可真是会享受。”
姚氏未看万氏,只是自言自语说话,万氏听后,挑眼起一对尖利的眸子,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万氏只要一想到卫长蕖娘母三人如今过得有滋有味,又是住大宅院,又是买丫鬟,买大马车的,这心里就十分不得劲。
她可是那贱丫头的阿婆哟,那贱丫头发了大财就不记得自个姓卫了。
万氏心里嫉妒得要命,却又被卫长蕖收拾怕了,只能咬牙切齿,在心里暗暗的咒骂几句。
四人看得正热闹的时候,就见杨氏领着三个女儿与余氏结伴朝新宅院走来,两人都是听到新宅院这边的唱腔声,赶来看戏,恰巧在村口大柏树下碰上了。
杨氏与余氏走在前头,卫长莺领着两个妹妹紧跟在两人身后。
走近新宅院,杨氏一眼就瞧见了自个的婆婆,大嫂。
“哎哟,这不是娘和大嫂吗?”杨氏走到门口,然后停住了脚步,瞟了万氏,姚氏几人一眼。
“晓芸和长燕也在啊,啧,你们不是常骂老四家的是丧门星吗?咋还有脸皮子上人家门口来看戏呢,你们不觉得害臊,我都替你们害臊,长蕖咋没拿把竹扫走将你们打走呢。”
杨氏的性子有些嫉恶如仇,若是拼起蛮横劲儿来,简直与姚氏,万氏两人不相上下,不过杨氏虽然性子蛮狠,但是却是一个懂道理之人,不像姚氏,万氏死蛮狠。
她就是看不惯万氏,姚氏那张尖酸刻薄的嘴脸。
如今蕖儿本事了,这两个老婆娘就晓得巴贴上门来看戏了,以前蕖儿受苦受难的时候,咱们不见这两个老婆娘发发善心。
这大冷的天站在门口,原本就冻得要命,被杨氏这一气,就见万氏的身板子哆嗦不停。
杀千刀的,这杀千刀的婆娘竟然敢数落她这个婆婆。
万氏心里气不过,一双老眼恶狠狠的刮向杨氏。
如今,杨氏可半点不怕万氏了,卫长莺每月能赚十两银子,她的腰板子都撑直了,就算和老卫家的人大吵一架,大不了开春的时候,攒够了钱,直接挖块地基,再外面来盖座小院子,远离老卫家的那些婆娘。
余氏见杨氏与万氏,姚氏杠上了,赶紧伸手拉了拉杨氏。
虽然她知道杨氏是在替长蕖娘仨人说公道话,但是这大年三十堵在人家门口吵架,毕竟是不吉利的。
“长莺娘,你快少说两句,咱们赶紧进院子去,这戏都唱了一半呐,”说话间,余氏就拽着杨氏跨进了门槛。
卫长莺姐妹三人也赶紧跟了上去。
待余氏拉着杨氏进了宅院之后,万氏才冲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我呸,下不出蛋的母鸡。”
姚氏见万氏吵吵嚷嚷的,赶紧提醒道:“娘呐,你可是来看大戏的,你再吵嚷,若是让那贱丫头听见了,还真会拿把竹扫走将你赶走呢。”
那大戏这样好看,她可舍不得走呐。
听了姚氏的提醒,万氏这才闭上了嘴巴。
余氏,杨氏,卫长莺几人走进宅院,春桃眼尖,一眼就看见了五人。
春桃与卫长蕖招呼了一声,便去将余氏,杨氏几人领进了正堂,索性众人挤一挤,还能搁下一条长板凳。
卫长娟年纪小,杨氏抱着就行了,一条长板凳勉强能坐上四人。
一场富家公子追求穷家小妞的戏演完,紧接着又上演了一场大拜年的戏剧,随着敲锣声起,唱腔调子咿咿呀呀就响不停,卫长蕖扫眼一看,正堂里的所有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唯独她嗑了满地的瓜子壳,甚是觉得无聊。
戏班子接连唱了五六出席,才到做晚饭的时间。
入了冬,天黑得格外早,才到烧晚饭的时间,视线就已经有些模模糊糊了,寒风呼呼的吹,刮得树枝沙沙作响,似有下雪的迹象。
前来看戏的村民,一个两个见时候不早了,便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新宅院。
杨氏,余氏站起身,也准备着回家烧年夜饭。
原本卫长蕖是准备留二人在宅院吃年夜饭的,但是两人都说,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一定要在自己家吃,这是老规矩、老习俗,卫长蕖听二人如此说,便也不再强求。
看戏的人都走光了,宅院里顿时就清静了不少。
这时候,戏台上的武生咿咿呀呀的唱一阵,再舞动手里的木棍子,那棍法着实是舞得极妙,铜锣鼓声同时响起,江老爷子,江云贵拍手连连叫好,吴氏,冯氏也看得特别起劲。
已经到了烧年夜饭的时间,卫长蕖本对看戏没什么兴趣,便与春桃,春禾姐妹两人一同进了灶房。
大年三十,卫长蕖准备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主仆三人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总算烧好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了。
接连看了七八场戏,江老爷子,吴氏,冯氏等人总算是看够数了。
见天色有些晚了,散了戏之后,戏班子的人赶紧手脚利索的将戏台子给拆了,然后该换衣服的去换衣服,将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冯氏,江氏打了热水去给戏班子的人洗手,洗脸。
春桃,春禾忙着将饭菜都摆上着,人多,得摆三桌才能坐下,正好正堂宽敞,卫长蕖就让李安与江云贵两人将桌子抬到了正堂。
不多时,饭菜都摆上了桌子。
卫长蕖招呼戏班子的人凑成一桌,年江,江老爷子,江云贵,李安,江小军几个大男人坐一桌,剩下的女人坐一桌,倒是刚好能够坐得下。
快要开饭前,江老爷子突然对卫长蕖道:“蕖儿啊,你赶紧去烧点纸钱,咱们再动筷子吃饭,”
在农村,大年三十吃团年饭前,都要先焚烧纸钱,这是祭奠先祖的一种方式,卫长蕖是没什么先祖要祭奠的,老卫家的列祖列宗与她毫无瓜葛,她要祭奠的人,也就只有死鬼老爹卫文远而已。
江老爷子提醒之后,卫长蕖便起身进了屋,不多时,她就拿了一叠纸钱出来,再将纸钱焚烧了。
“好了,大家可以动筷子了,”见纸钱燃烧起来,卫长蕖淡淡道。
众人听了卫长蕖的话,这才拿起了面前的筷子。
卫长蕖又去提了剩下的果醋,另外还有几斤烧酒,她将烧酒放在了其他两桌,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坐位。
卫长羽坐在江氏的身旁,两条短腿落不了地,就在半空晃啊晃的,小家伙瞧见满桌子的菜,早馋得直咽口水。
团年宴,卫长蕖特意做了很多好吃的,桌上有粉蒸排骨,八宝饭,东坡肉,水晶肘子,豆腐盒子,鸡蛋卷,水煮肉片,宫保鸡丁,萝卜肉丸子汤,辣子腌白菜,外加一盘糖醋鱼,这过年定要吃鱼,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意。
一桌子十二道菜,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佳,闻着就已经香破了鼻子。
卫长蕖坐落,拿了杯子,给每人满上了一杯苹果醋。
卫长羽闻到果醋的香甜气味,伸长小手臂,就迫不及待的向姐姐要了一杯。
卫长蕖微笑盯着他那嘴馋的小模样,对江氏道:“娘,咱们家可是养了只小馋猫。”
最开始,卫长羽没听懂小馋猫是指谁,他端了一杯果醋在自己面前,抿了一小口,才搞明白,姐姐说的小馋猫正是他。
“姐姐,长羽才不是小馋猫呢,”卫长羽撅嘴巴道。
一桌人见他撅嘴的小模样,乐得直哈哈大笑,特别是吴氏,瞧见卫长羽小盆友那可爱的小模样,简直是疼到心眼里去了。
吴氏,江老爷子上了年纪,牙口不好,卫长蕖特意做了豆腐盒子,鸡蛋卷,八宝饭,这些好咀嚼的菜品,八宝饭在锅里蒸了一个时辰,香甜可口,入口即化。
“姥姥,这八宝饭好消化,你多吃一点,”说话间,卫长蕖拿起碗里的瓷勺子,舀了一勺子八宝饭,放在吴氏的碗里。
紧接着,卫长羽也伸出自己的小手臂,晃晃悠悠的夹了一个鸡蛋卷,再十分艰难的将鸡蛋卷放在吴氏的碗里,笑嘻嘻对吴氏道:“姥姥,长羽也给你夹菜,这鸡蛋卷可好吃了呢,长羽吃过喔。”
吴氏吃了几口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好,姥姥吃,蕖儿和羽儿都是姥姥的好乖孙子。”
地暖烧着,屋子里暖烘烘的,一顿年宴饭吃下来,众人都吃得心满意足,眉开眼笑,肚儿滚圆的。
众人下了桌之后,江氏,冯氏就帮着春桃,春禾两个丫鬟收拾桌子,碗筷。
年江与戏班子的人见时间还早,天还未完全黑下来,便与卫长蕖告辞,准备离开十里村。
今天是大年三十,团年夜,卫长蕖见年江等人要走,也不便多挽留,她事先包好了几个红包,戏班子要走的时候,她便将红包塞给了戏班子的人。
今日是大年三十,人家放弃与家人团年的机会,大老远跑来十里村总得要给人家发个红包才像话。
戏班子的人得了红包,一个个都赶紧向卫长蕖道了谢,再高高兴兴的将红包揣进了怀里。
卫长蕖知道年江不缺钱,就包了几斤花生,瓜子让他带回去给家人吃。
虽然花生,瓜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却是卫长蕖亲手炒制的五香瓜子,花生,这个时代,铺子里卖的都是原味花生,瓜子,五香味的根本就买不到。
看戏的时候,年江就已经尝过味道了,觉得甚是香脆,此刻,他便十分欣喜的收下了。
最后,卫长蕖又亲自将几人送出了宅院。
------题外话------
二更奉上,虽然字有点少哈!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守岁,包汤圆饺子
晚来风急,一阵阵寒风从大门刮进院子,像刀子一样落在人的脸上,吹得人脸生疼,院子里的红梅树随风摇动,枝桠沙沙作响。
送走了年江与戏班子的人,卫长蕖赶紧取下了门栓子将大门插上。
天色灰蒙蒙的,正厅里已经燃起了红烛,春禾拿了一把棕榈扫走正在打扫地上的花生,瓜子壳,昏黄的烛光将整个正堂给照亮了,烛光微微晃动,给正堂里的桌椅板凳映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瞬间屋子里就增添了不少暖意。
已经有小半日没去蘑菇房查看了,卫长蕖便点了根蜡烛,一步一步朝蘑菇房的方向而去。
前几日查看,松木菌已经冒出芽儿了,这几日正是生长期,蘑菇的生长期最为关键,必须控制好蘑菇房的温度与湿度,若是温度高了,湿度低了,刚冒出的蘑菇芽儿就很容易被烧死。
到了蘑菇房,卫长蕖右手端着蜡烛,左右解下门扣,再嘎吱一声将蘑菇房的房门给推开。
卫长蕖端着蜡烛走进蘑菇房,顺手就将房门给关上了。
晚来风大,万不可让冷风灌进来。
卫长蕖刚走到门口,就感觉一阵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湿热的空气中还夹杂着马粪的味道,这股气味真是从土培基上散发出来的。
卫长蕖将手中的蜡烛举高,整座蘑菇房瞬间就被照亮了。
向前走了几步,卫长蕖在土培基前蹲了下来。
蘑菇生长周期极快,这才过了几日的时间,就见土培基上已经长出了手掌宽大的松木菌,那一朵一朵立在麦草秸秆上,像极了一把一把的小雨伞。
卫长蕖垂目,盯着膝前的一片松木菌,她伸出左手,左手的指尖轻轻触碰在其中一朵手掌宽大的松木菌上,感觉那菌朵儿肥肥厚厚的,长得又大朵又肥实,跟山上采的差不多大小。
卫长蕖轻轻抿着两片红唇,唇角露出几丝欣喜的笑容。
心道:这松木菌算是培育成功了,只要能将松木菌培育成功,她便可以再培育出其他的菌种,比如香菇,茶树菇,平菇,金针菇等。
看来,以后还得专门盖一座蘑菇房,好在当初从王老实的手上买了五块地皮,虽然其余的几块地用来做宅基地不合适,但是用来盖蘑菇房,建作坊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瞧见松木菌的长势很好,卫长蕖满意的站起了身子。
离开蘑菇房前,卫长蕖又提起了一旁的喷洒器,仔仔细细的往土培基上浇了一次水。
为了防止浇水不均匀,卫长蕖还专门画了一张图纸,吩咐李安按图纸做成了这种喷洒器。
卫长蕖查看了蘑菇房便端着蜡烛去了花厅。
这时候,春桃,春禾姐妹俩已经收拾好了灶房,两个小丫鬟打了热水,正在伺候江老爷子和老太太洗手,洗脸。
卫长蕖端着蜡烛走进来的时候,冯氏,江氏几人正在聊天。
冯氏扬头间,正好瞧见卫长蕖走进来,她笑道:“蕖儿,你这丫头就是闲不住,今儿可是大年三十,赶紧过来坐下,陪你姥姥摆龙门阵。”
“嗯,”卫长蕖微笑着点头,她将手里的蜡烛灭了,放在烛台上,便含笑向沙发椅走去。
伺候江老爷子,老太太洗了脸,擦了手,春桃,春禾便端着洗脸水退下去了。
卫长蕖几步走到吴氏的身边,倾身坐下,再挽着吴氏的手臂,轻柔道:“姥姥,咱们家的蘑菇长出来了,赶明儿早上,咱们吃蘑菇猪肉馅的饺子,可好?”
“好,饺子好,”吴氏笑容满面道,她是喜欢卫长蕖得当紧,不管卫长蕖说什么,她一准都说好。
“蕖儿最能干了,蕖儿做什么,姥姥就吃什么,只要是蕖儿做的,姥姥都喜欢吃。”
吴氏的话很温暖人心,卫长蕖微笑着挽住她的手臂。
冯氏听卫长蕖真种成了野蘑菇。
她在心里是暗暗惊奇一阵,天呢,这大冷的冬天,咋也能种出野蘑菇,蕖儿这丫头,可真是太本事了。
“蕖儿,你真将那野蘑菇种出来呐,那野蘑菇真长成呐?”冯氏依然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便再三向卫长蕖确认。
莫说大冬日种出野蘑菇,就算让她种一颗大白菜,她也种不出来啊。
卫长蕖未说话,只对冯氏点了点头。
得到了卫长蕖肯定的回答,不光是冯氏,就连江云贵,江孝军父子俩也惊愣了,大冷的冬日,能将野蘑菇种出来,这可真是稀奇的事情呢。
其他人正在惊愣的时候,江老爷子突然插了一句话进来。
见他抖了抖胡渣子,老小孩似的,道:“咱们家蕖儿能做得了酒楼的大厨,大冬日能将野蘑菇种出来,这又有啥稀奇的,”还真别说,在场的人,还真只有老爷子一脸淡定。
吴氏与江老爷子坐在一张沙发椅上,江老爷子说完,吴氏瞟了他一眼,轻啐道:“你这老头子,这下子倒是不稀奇了,当初蕖儿上酒楼做了大厨,是谁听了之后,一惊一乍的。”
吴氏揭了老爷子的短处,便扭转了眉目,这人老了,没事磨磨嘴皮子,也算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江氏,冯氏几人听见老爷子与老太太的对话,都忍不住乐呵呵的笑出了声,卫长蕖瞥见老爷子与老太太那副可爱的模样,也跟着微微一笑。
花厅里暖烘烘的,半点都不会冻手冻脚。
吃过晚饭之后,卫长羽又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花厅的一角,卫宝林,江孝丹正陪着他嬉笑打闹,三个娃儿就像三只野猴子似的,在花厅里闹飞了。
随着三人嬉笑打闹,花厅里,时不时就传出几声嘻嘻哈哈的笑声,甜腻的笑声响彻了整个花厅,给大年三十晚增添了不少欢喜之色。
夜深之后,江氏见江老爷子与吴氏有些打瞌睡,便准备与冯氏一道先将两人送回屋休息,岂料,江氏刚起身准备去搀扶江老爷子,就被江老爷子给拒绝了。
按照习俗,大年三十是要守岁的,老爷子非说要留下来一起守岁,怎么也不肯先回屋去休息,江氏,冯氏拗不过他,便只好依了他。
夜深之后,卫长羽,卫宝林,江孝丹三个小娃儿也早就蹦跶得没劲了,这闹腾了一两个时辰了,若是还能继续闹腾,那才叫怪事了。
卫长蕖见卫长羽哈欠连天的,眼瞧瞌睡虫都已经挂在睫毛上了,卫宝林,江孝丹同样也是迷迷糊糊的,见三人闹腾累了,卫长蕖便点了蜡烛,亲自将三人送回了屋去睡觉。
将三人送上了床,离开房间之前,卫长蕖还悄悄在三人的枕头底下塞了一个红包,这叫压岁钱,过年的时候,按照风俗习惯,大人都是要给孩子发压岁钱的。
卫长蕖藏好压岁钱之后,便端着蜡烛回到了花厅。
离凌晨还有些时间,卫长蕖回到花厅之后,又陪江氏,冯氏,老爷子,老太太几人聊了一阵子天,一大家子人一边聊天说笑,一边嗑瓜子,花生,这时间倒是也过得飞快,一晃眼,就已经是凌晨了。
贺年的礼炮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亥时一过,江云贵就将整整一盘礼炮全都搬去了前院,准备着手燃放。
江老爷子,江老太太见江云贵搬着礼炮出门,也想赶着去看燃放礼炮。
以往家里穷,每逢过年都是简简单单的办了,哪里有机会看什么燃放礼炮。
江氏,冯氏见两位老人想看燃放礼炮,便也不阻止,姑嫂俩小心翼翼的将老爷子与老太太扶出了花厅。
卫长蕖手端着红烛,仔仔细细的给四人照路。
院子里凉快,害怕老爷子与老太太受凉,江氏,冯氏便搀扶两人进了正堂,将正堂的六合门大大敞开,站在正堂的门口,就能看清院子的一切。
江云贵挑了一处空旷的地方,将礼炮散开平放在地上,再从怀里掏出火折子,他将火折子点燃,拿着点燃的火折子慢慢的靠近礼炮的导火线。
待导火线冒烟之后,江云贵才赶紧拔腿跑到一边去。
导火线燃完,下一秒,就听噼里啪啦的火炮声脆响了起来,时不时,一颗大礼炮冲上了天空,发出一声脆亮脆亮的巨响声。
在礼炮的轰鸣声之下,整座寂静无声的小山村似要复苏过来一般。
江老爷子,吴氏瞧见礼炮的火光冲上半空,两人脸上都展露出了欣喜满足的笑容,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这般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不光是江老爷子,吴氏心里高兴,江氏,冯氏,江孝军他们的脸上,都纷纷展露出了欣喜愉悦的笑容。
礼炮燃放完,亥时已经过了片刻,此刻已经是新年的第一天了。
守完岁之后,江氏,冯氏这才送江老爷子,吴氏两人回屋去休息,看完了礼炮,这下子,老爷子,老太太却是很配合的随了江氏,冯氏的搀扶回房休息。
时间已经不早了,卫长蕖也有些发困,她与江云贵招呼一声,让大家早些歇息,自己便也端着蜡烛回了房间。
房间里暖烘烘的,连刚打开的被窝都是暖和的,卫长蕖脱了外套,钻进被窝不久便去与周公下棋去了。
一夜无梦,卫长蕖再次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天光亮了。
今日是大年初一,待会儿还得包饺子,包汤圆,想着这些事情,卫长蕖便掀开被子下了床,悉悉索索几下功夫就将衣服穿好了。
卫长蕖刚起床,就见春禾已经打了洗脸水进屋。
“小姐,趁着水热乎,你赶紧过来洗把脸,奴婢已经将棉巾搁在脸盆中了,”春禾将脸盆放在脸架子上,一阵碎碎念念与卫长蕖说话。
跟着卫长蕖久了,小丫鬟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
卫长蕖对春禾点了点头,她将最后一颗盘扣系上之后,便步伐孑然的朝脸盆边走去。
几步走到脸盆边,卫长蕖双手捧起热水浇在自己的脸上,热水洒在脸上,她顿时感觉舒服极了。
春禾见卫长蕖浇水洗脸,便退到了床边,再动手将卫长蕖的被窝叠平整。
洗漱完之后,卫长蕖顺手将盆里的棉巾挂在了脸架子之上,再便出了房间,春禾见卫长蕖洗漱完,就赶紧去将脸盆收拾了。
卫长蕖出了房间之后,就直接进了灶房。
灶房里,春桃正在忙着用舂臼舂糯米粉,还有花生粉,包汤圆需要用到这两样东西。
春桃见卫长蕖走进灶房里来,她一边顾着手上的活计,一边向卫长蕖打招呼道:“小姐,这大冷的天,您咋不多睡一会儿呢。”
这算是春桃丫头关心卫长蕖的话吧。
小姐,夫人待她们姐妹两人都很好,平日里她们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一些,别让小姐,夫人再受累了。
卫长蕖跨过门槛,挑眼朝春桃看去,她瞧见春桃身旁的桌子上,正放着半盆子已经舂好的糯米粉,半盆子糯米粉起码也得有好几斤吧。
舂糯米粉可是一件细活儿,又麻烦,又费时间,这个时候,这丫头就已经舂好了半盆子,这得鸡叫头遍就爬起来吧。
卫长蕖微微转目,视线落在春桃眼眶的黑眼圈上,眼神微微一凝。
然后,她对春桃道:“暂时用不着这么多糯米粉,将舂臼里的糯米碾碎,再舂一些花生粉出来就歇一会儿。”
说完,卫长蕖便绕过了春桃,接着,她从灶房里取了一把割草到,端了一个木盆子便出了灶房。
春桃见卫长蕖的背影消失在灶房门口,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虽然小姐对她说话的口吻淡淡的,但是她听得出来,小姐这是在关心她。
想着卫长蕖对自己的好,春桃干活就更使劲了。
这厢,卫长蕖提着一把割草刀,端着木盆子就朝蘑菇房那边去了。
进了蘑菇房,卫长蕖先将木盆搁在地上,然后再提着割草刀走到土培基前。
她走走瞧瞧了一会儿,瞅准一片长势最好的松木菌,卫长蕖才慢慢蹲下身子,只见她右手抄着刀子,左手扶住松木菌的伞顶儿,再一刀割下,下一秒,就见一朵黄泥色又大又肥的松木菌落在了她掌间。
卫长蕖将刚割下的松木菌靠近鼻子边闻了闻,这刚割下的松木菌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和在山林间采的完全没什么区别。
紧接着,卫长蕖又割下了十多朵肥厚的松木菌,这才端着木盆子,锁了蘑菇房的门准备回灶房去做早饭。
不多时,卫长蕖就端着木盆子走回了灶房。
一大早,李安就起床担水了,她回到灶房的时候,见李安已经将灶房里的大缸子都担满了。
这大冷的冬日,宅院里也没啥太多的事情要做,李安却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就算没事情,他也要找些事情来做,这不,他整日劈柴,柴房里都堆满了木柴,烧两个冬都不成问题了。
卫长蕖端着松木菌进灶房,正好与他碰了个对面,见李安担水累得满头大汗的,卫长蕖笑道:“李叔,昨日缸子里都还剩了半缸水,手边没什么事情,你就安安心心的歇息,好好的过年,等过年之后,保管有你忙活的。”
见卫长蕖要进门,李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赶紧退到一边。
“小姐,我啥事情也没多做,就挑了几担子水,不累的。”
卫长蕖要忙着包汤圆和饺子,也没工夫与李安说太多,她与李安简单说了几句,便端着木盆子进了灶房。
灶房里,春禾正在揉面团子,春桃已经舂好了糯米粉,此刻正在埋头舂花生仁。
卫长蕖走到灶台背后,将手里的割草刀放好,再舀了几瓢瓜清水在木盆中,准备将松木菌清洗干净。
这家种的松木菌比较干净,轻轻冲洗两遍就已经干干净净了。
将松木菌清洗干净之后,卫长蕖又洗了些小葱,老姜疙瘩,还有一大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
卫长蕖先将那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平搁在砧板上,再抄起菜刀,嘻嘻唰唰的将整块五花肉都切成了小丁状。
五花肉切丁之后,卫长蕖这才将老姜疙瘩,小葱,新鲜的松木菌全剁碎成一堆,再捣鼓将切好的猪肉丁倒在碎蘑菇丁里,一阵搅合均匀了,最后再抄起菜刀噼噼啪啪的剁成肉泥。
那菜刀极为锋利,卫长蕖剁肉的刀工也是极好的,小片刻时间,就见砧板上的肉丁已经变成了肉泥,松木菌,老姜疙瘩,小葱已经全容和在了肉泥之中,剁好肉泥之后,卫长蕖这(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http://www.xlawen.org/kan/3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