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一仙倾城 > 一仙倾城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一仙倾城》

    第一章 孤女慕萱

    神州大陆,赵国,安平城,清水镇。

    清水镇一条热闹的街道上,小商贩们忙着招揽客人,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春日微风和煦,又是农闲时节,此时正是晌午,正是赶场的时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连年丰收,小镇又太平,日子过得下去,似乎人人都心情不错。此时此刻,慕萱却是心里悲愤:又没吃饱!

    压下饥饿感,摸了摸袖口里的书,慕萱快步朝着镇子外走去,比起吃饱,还有更重要的事。

    今日,是慕萱和乔?换书的日子,约好了要在镇子外的河边见。

    远远地,便看到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背手立在河边柳树下,这便是乔?了。他是清水镇地主乔老爷的儿子,也是镇上少有的书念得比较好的少年。

    慕萱走到近前,喊了一声:“乔?,你来很久啦?”

    乔?闻声回头,笑道:“不过片刻而已,无妨。这次我给你带了《太平幽游记》,又够你看几天了。”

    慕萱掏出袖子里的那本递给乔?:“真是多谢你了,借你的书,每次还劳烦你偷偷溜出来给我送。”

    乔?摆摆手:“何必说这些,有好书共品鉴,乃一大乐事。在你没来清水镇之前,我连个像样的书友都找不到。再说,我也不是偷偷摸摸啊,我爹又不管我,我来河边看书还不是一样?”

    小镇上读书人家少,肯用心读、能读好的更少。乔?向来是独学无友,后来认识了慕萱,他发现这位姑娘不但能识文断字,且见解不俗,便引为知心书友。

    慕萱听他这么说,笑了笑,两人各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准备好好交流一下读书心得。就在这时,一声不合时宜的响声打破了这氛围。

    慕萱尴尬地低了头,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发出这个声音的,就是她的辘辘饥肠。

    乔?叹口气道:“你表舅又让你饿肚子了?我这里有些点心,你快吃了吧。”

    慕萱点点头道:“多谢你。”便不客气地接过吃了起来。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大,早上只喝了半碗稀粥,不饿才怪。

    慕萱慢慢吃着点心,不禁悲上心头。

    从她记事起,就一直是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她没有见过父亲,娘亲也从来不提。慕,亦是母姓。记忆中娘亲总是话很少,也很少笑,总是望着某一处发愣,一愣就是大半天。

    慢慢地,她长大了,也曾问过爹爹去哪儿了,娘亲只是沉默着,什么也不说。后来,慕萱就不再问了。再后来,娘亲终是日渐消瘦,如风中残烛一般,沉疴在身却拒绝求医问药,就那么孤独地绝望死去。

    自从九岁那年,娘亲去世,她在这世间便再无亲人。后来辗转来到清水镇,寄居在一个远方表舅王福家里,从此过上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直至娘亲病重前,母女俩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家底殷厚,不愁温饱。娘亲还买了启蒙书籍,教慕萱读书认字,教导她言行举止得当适宜。

    来到表舅家后,表舅母总是看不惯宁萱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些慕萱都可以装聋作哑不理会。然而有一事却行不通,那就是吃饭问题。

    表舅家条件不太好,有四个孩子,又加上慕萱,七口人一天的口粮就要不少。于是表舅母王李氏就越发觉得慕萱碍眼,动辄破口大骂,只恨当初自己瞎了眼,收留了这么个拖油瓶。

    在这种境况下,慕萱吃不饱是常有的事,两年来有一多半的天数都是半饱。好在她认识了乔?,而且乔?家是地主。自从知道慕萱经常挨饿后,每次来换书,乔?都会带些吃食来。在乔?的接济下,慕萱总算没饿出毛病来。

    乔?看她吃着却走了神,便开口道:“慕萱,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能帮到你的却不多。两年前你初来清水镇,可比如今圆润多了。如今脸颊都尖了,再这么下去,非饿出毛病来。”

    慕萱无奈地笑笑:“那又有什么办法,表舅他们家日子也不好过。”

    乔?道:“不好过?那怎么他们家的几个孩子都还白白胖胖,就你瘦了?这样的亲戚,真是无良!”

    慕萱这时已经吃完,拍掉手上的残渣,道:“寄人篱下,难免如此。不过他们总不至于真个把我饿死,你放心好了。我这就回去了,不然表舅母又要骂了。”

    乔?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便点头道:“好,我再看会书再回,五天后我们还在这里见。”

    慕萱点点头,朝他挥挥手走了。

    回到王家,慕萱先找好地方把书藏好,便转身朝水井边走去,出去了小半天,忘了那里还有一盆脏衣裳等着她呢。

    刚好王李氏撩帘子出来,看见慕萱,张口就骂:“死丫头!又跑哪里疯去了?半天不见个人影。养你这个吃白食的还不够,还要替你操心,我怎么这么命苦哟……”

    王家的几个小孩子都从屋里跑出来,笑嘻嘻地看着。王李氏骂的更起劲了:“一个个就知道吃,都袖着手,让老娘伺候你们,当自己是大家小姐啊?可惜偏偏没那个命!”

    慕萱也不理会她指桑骂槐的鬼嚎,继续汲水,洗他们一家子的衣裳。这要是在午饭前洗不完,恐怕连稀汤都喝不上。她手里没闲着,心里也在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好歹这一天算是平安过去了,慕萱又累又饿,早早便躺下睡了。

    第二天天一亮,慕萱便醒了,还要帮着王李氏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为了能多吃点少挨骂,就必须抢着干活,这是慕萱从两年来的寄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

    王李氏今天心情不错,给慕萱盛了一碗粥,又给了个馒头。慕萱也很高兴,已经好多天没给过这么多了,也不知道大清早的王李氏有什么喜事。

    等所有人吃完,孩子们跑去玩了,王福去田里转悠,王李氏出去串门,慕萱去收拾碗筷。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看昨天刚借的书,慕萱的心情很轻松。

    谁知王李氏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慕萱还在纳闷,她已径直走到慕萱面前,指着鼻子大骂:“死妮子,心气还怪高哩,小小年纪就知道去勾搭乔老爷家的儿子了。要不是街坊李嫂子看见,我竟还不知道,怪不得隔三差五往外跑。”

    慕萱一听,便急忙解释:“舅妈,你误会了,我只是找乔?借书。”

    王李氏不听还好,听完怒笑道:“书?我们家太穷,买不起,供不起你这个大小姐。所以就去勾搭有钱人家?果然是你娘的种,干得出来这事!”

    慕萱脸色剧变,胸口起伏着,盯着王李氏道:“不许诬蔑我娘!”

    王李氏一脸嘲讽:“诬蔑?你知道你爹是谁吗?你娘要是安分守己,能生出你这种没爹的野种?”

    戳到了内心痛处,慕萱大怒,一边喊着“不许你胡说”,一边疯狂厮打着王李氏。瘦小的她哪里是王李氏的对手,两三下就被按住了。

    王李氏一边打一边骂:“没教养的野丫头,白眼狼,我养了你两年,还敢对我动手,我打死你、打死你……”

    慕萱也不反抗了,只是默默地流着泪。最后还是隔壁听到王李氏的叫骂声,跑过来劝了几句,王李氏这才罢手。

    慕萱突然很恨自己那从未谋面的爹,既然不肯娶娘亲,又何必做出风流轻薄之举?若非他如此负心薄幸,自己和娘亲能少受多少委屈!

    她不怪娘亲,娘亲还在世时,慕萱虽然不问,却也知道背地里有多少流言蜚语中伤她们母女。娘亲从不解释,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只是偶尔会紧抱小小的慕萱,喃喃道:“他会回来的……”

    王李氏的骂骂咧咧把慕萱从愤恨中拉回来。她站起身子,拍拍身上的土,擦干眼泪,紧握拳头,面无表情朝自己的小屋走去。慕萱发誓,要离开王家。天大地大,何处不能容身?她再也不要过仰人鼻息的日子!

    要出走,就必须要有盘缠。如今的慕萱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余钱?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偷偷攒钱,不能被王家的人发现。

    这真的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王家不会给她零花钱,慕萱又没有一技之长;就算有,王李氏也决不会允许她出去做工;退一万步,就算王李氏肯,慕萱也肯定拿不到一文钱,工钱定会被搜刮干净。

    接下来的整整两天,慕萱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始终一无所获。难道又要去找乔??清水镇人人都知道乔家很有钱,乔?是少爷,手里肯定有所积蓄。可是,这如何开得了口呢?

    慕萱很清楚乔?的为人,只要她张口,乔?想必不会拒绝,但是她不想两人的友谊蒙上钱财的阴影,虽然乔?不会在意。乔?帮她的已经够多了,而这一次,慕萱是要逃亡,更有可能会连累他。

    慕萱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不麻烦乔?,再寻找别的赚钱机会。

    转眼五天过去了,又到了二人约好的时间。

    恰好这一天王家没什么事要慕萱做,吃过早饭慕萱便出来了。出门时王李氏斜觑了她一眼:“又去丢人现眼,有种别再回来,真进了人家的门才算本事呢。”慕萱只当什么都听不见,径直出去了。

    到了老地方,乔?依然早就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脚边石头上摆着一摞书,而非平日里拿在手里的一本。

    待慕萱走近了,乔?便开口道:“慕萱,我有件事要告诉你。”脸上是少见的严肃。

    慕萱也心下讶异,莫非出什么事了?

    第二章 逃离求道

    慕萱见乔?一脸严肃,便问:“出什么事了?”

    乔?指着那摞书道:“这些是送给你的,我以后可能不会再来这里了。”

    慕萱大惊,心道莫非王李氏前几天骂我勾引乔?的事情,传到乔家人的耳朵里了?所以乔老爷不许乔?再和我来往?可若真是这样,乔?今日应该就来不了了吧?

    不待她问出,乔?已经回答了:“我爹要送我去潭山学艺,再过两日就要走了。若被选中,就不会再回来了。”

    听闻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慕萱松了一口气。不过她很好奇乔?所说的学艺,也关心乔?的离开,便问道:“学什么艺,怎么突然提起,以前从来没听你说过啊?”

    乔?无奈道:“是我姑母捎来的消息,说是潭山的道长们近日有意选新弟子入门,便劝我爹送我去试试。本来我爹是不肯的,他只盼我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姑母说若是能去学艺,便会有神仙一般的能耐,当朝国师就是曾学过艺的,据说会呼风唤雨,很得圣上欢心。我爹这才动了心思。”

    慕萱愣了半晌道:“真有会呼风唤雨的人?不是骗人的吧?”

    乔?挠挠头道:“不好说,我姑父家在安平城做买卖,跟安平城白石观的一个道长有些交情,花了大价钱才知道潭山招选弟子的事情。他本来是打算让我表哥去的,不过他们好像只要十五岁以下的童男童女,表哥年纪过了,所以才来告诉我爹。”

    慕萱问:“那你自己呢,情愿去吗?”

    乔?道:“去看看吧,还不定说会被选中呢,他们好像有个什么测试,要通过了才行。”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做个会呼风唤雨的神仙也不错啊,哈哈。”

    慕萱知他是为了缓解离别伤感之情而故作玩笑,便也勉强笑了笑。乔?一走,她在世上可算是一个能亲近之人都没有了,不由得悲伤起来,若是她能一起去就好了……

    等等,一起去?慕萱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能一起去吗?慕萱决定问问:“乔?,你……能多带一个人去吗?”说完她便羞红了脸,这句话问的,好像自己要追随乔?一样。一个姑娘家不应该这么冒昧,但眼下慕萱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既然已经决定离开王家,何不趁此机会?

    乔?讶异道:“你也想去?我不知道我姑母是否同意……”乔?毕竟还是个孩子,这种事,他做不了主。

    慕萱挽起袖口,一道红色伤痕露了出来,这是那天王李氏打她时,拖在地上擦伤的。此时,她不顾羞,展示给乔?看:“这是前两天舅母打我时弄的。”

    乔?看了愤然道:“他们太过分了,不让你吃饱就算了,居然还对你动手!”

    慕萱放下衣袖道:“我在他们家是过不下去了,本来已打算过段时间就逃出去的,不然不是饿死就是被打死。现在你也要走,若是能一起走就最好了。我,能和你一起吗?”说罢,她小心翼翼地看着乔?,生怕他会摇头。

    乔?叹口气道:“既然这样,那就一起离开好了,运气好的话,我们都能被选中,就再也不用受这种苦了。”

    见他答应,慕萱非常欢喜,对乔?谢了又谢。当下,两人便商议起此事来。

    慕萱认为,此事不能让王家的人知道,不然王李氏肯定会闹上一番,她定不想放走慕萱这个吃的不多的劳动力,那样就会牵连到乔家名声,说不定乔家就不带慕萱去了。因此慕萱要悄悄离开。

    而乔?认为,自己没有把握说服老爹让慕萱同去。就算说服了,以老爹的性子,乔?走时必会轰动全镇,而慕萱的事又不宜张扬,只能偷偷会合。

    商议的结果就是:慕萱提前一日离开王家,到前方的五岭镇等待。乔?第二日出发,路过五岭镇时再接上慕萱一起走。反复思量,没什么漏洞了,二人这才舒了口气。

    乔?交代了慕萱要一切小心,毕竟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要独自赶路,谁都不能放心。慕萱则装作大人似的,让乔?不要担心,说自己有妙计。

    回到王家,慕萱感慨良多,就要离开这个住了两年的地方了,她一点都不留恋。王家虽然给了她一口饭吃,让她活命,却也不曾好好待过她。动辄打骂挨饿,践踏尊严,这样的日子,慕萱早就过够了!

    如今要走了,虽然前路未知,慕萱心里还是欢喜的。她想起了娘亲,默默道:“娘亲,你也会为萱儿欢喜的吧,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萱儿。”

    当夜,等王家人全都睡熟之后,慕萱悄悄起身收拾了行囊。东西少得可怜,除了两件换洗衣物和娘亲去时留下的一个包袱,再无他物。包袱里除了娘亲生前用过的梳子帕子等物品,还有一块玉佩,娘亲生前经常拿在手里摩挲。咽气前,她把它放入慕萱手中,让慕萱千万要保管好,不可丢弃。

    慕萱想,或许这玉佩与爹有关,娘亲才这么爱惜。因此,即便她没盘缠离开时,也没有打过这玉佩的主意。

    平日里,为防王李氏看到玉佩起了贪心,慕萱都是把它藏在床缝里。这次是她两年来第一次拿出来,郑重包好,放在行囊中。

    收拾好一切,慕萱便搂着包袱睡了。因有心事,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

    次日天不亮,慕萱已经惊醒。再晚了,王李氏可要起来了。她背起包袱,悄悄摸黑进了厨房。双手在前探路,她小心翼翼找到了橱柜,这个柜子里,有昨天剩下的馒头。

    其实慕萱本不想偷拿,但一想到今日要走很远的路,她也只好做一回小人了。小心再小心,终于摸到了,慕萱拿了几个,便匆忙摸索着出去了。

    轻轻地拔掉门栓,开一条缝,慕萱钻了出来。很好,很顺利地没有发出声音,她轻出一口气,辨了一下路,撒腿就跑。

    慕萱跑了大半个时辰没敢停下,此时天已经亮了,她也累得不行,便坐到一个土坡后休息片刻,掏出馒头啃了起来。

    王家。王李氏起床后,习惯性地朝慕萱住的小屋吼着:“死丫头,还不赶紧起来烧火!怎么没懒死你?”往日里,慕萱总会应一声,今日,却无动静。

    王李氏怒道:“还装死呢,麻利地滚起来!”边说边推开了小屋的门。这一推,她就愣在了那里,床上的被子翻在一边,没有人。眼尖的王李氏一下子便看到慕萱平时放衣物和包袱的箱子开着,而箱子是空的。

    她往床上一摸,被褥都已经凉了。便大呼小叫道:“快起来,慕萱那个死丫头跑了!”又进厨房一看,馒头少了几个,更加确定慕萱是逃走了。

    不多会儿,街坊邻居也都知道了,有过来要帮忙找的,也有是看笑话的。王李氏不耐道:“谁知道她会跑哪里去,上哪儿找啊?死丫头,老娘好吃好喝伺候着,不知好歹!非让拐子卖了去不可!”

    围观了一会儿,众人也都散了。王李氏仍旧骂骂咧咧,也淘米做饭去了。

    乔?很快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一边为慕萱顺利逃出去而高兴,又一边担心她在路上遇到坏人,只盼着第二日快些到来。

    在乔?的忐忑中,第二日终于到了。乔老爷并不跟去,只是乔?跟着姑母还有一个车夫一同前往安平城。出发前,乔老爷买了一挂鞭炮,为他们送行驱邪,这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乔老爷一边得意地向众人炫耀,乔?这是要去学呼风唤雨的本领了,惹得众人羡慕不已;一边又拉着乔?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切小心。乔?点头都一一应下,挥别了父老乡亲,跨上了姑母的马车,朝五岭镇进发。

    昨日慕萱便已到了五岭镇,她住不起客栈,只好胆战心惊在街角窝了一宿,所幸这世道太平,一夜无事。今日一大早,她便迫不及待在镇口等着了,不时踮脚往清水镇的方向望去。

    再说乔?,从马车驶离清水镇起,他便在想如何才能让姑母答应,捎带着慕萱。一路上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法子,都觉不妥。眼看就快到五岭镇了,他才停止胡思乱想,撩起车窗帘子寻找着慕萱的身影。

    慕萱时刻注意着来往的马车,好在用得起马车的人家并不多。当又一辆马车驶来时,慕萱一眼便看到了正在东张西望的乔?。

    “乔?,这里这里!”慕萱大声喊着,朝乔?挥着手。

    乔?看到她才恍然,难怪一直没看见,原来慕萱穿了件青色衫子,又把头发绾了个髻,竟真一时没认出来。她虽是姑娘家,身量还未长开,这样看起来倒像个清秀的男孩子。

    这正是慕萱所谓的“妙计”,她杂书读得多,知道女子在外行走不便,便学书里的样子来个女扮男装,倒也似模似样。

    不待乔?答话,乔?的姑母张乔氏便问道:“?儿,是谁在喊你?”

    乔?跳下马车,指着慕萱道:“这位……小兄弟是我在学堂念书时认识的。如今他父母都去了,孤苦伶仃,他又受尽远房亲戚虐待。姑母,让他和侄儿一起去安平城好不好?这样侄儿也好有个伴儿。”

    他生怕姑母不答应,便拾起张乔氏的衣袖,可怜兮兮地摇着。

    慕萱也很识礼数,配合乔?道:“小子慕轩,见过夫人。若得夫人提携,小子终生不忘大恩!”

    张乔氏看这阵势,便知这个好人她是被当定了。何况她又向来疼爱乔?这个娘家侄子,便顺水推舟道:“不必多礼,这么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怪可怜见的。既然?儿与你是同窗,你又无处可归,便一起去吧。”

    慕萱大喜,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便又弯腰拜了张乔氏。这才上了马车。

    张乔氏又道:“去安平城没有问题,但我不能保证潭山的道长们能够选中你们。要是落了选,我可也没有办法了。”

    慕萱道:“气运不佳,不怪别人。到时就算落选,小子亦决不再叨扰夫人。”

    见慕萱进退有度,张乔氏很是满意,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聊着,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三人为赶时间,只在车上吃了些干粮,便继续上路了。

    天擦黑时,马车终于来到了安平城。

    脱离了旧日苦海的慕萱,望着高高的城门,心里涌起了对未来的希望:要变得强大,不再任人欺凌!

    第三章 白石观测灵

    马车赶在城门关闭前入了城,直奔乔?姑母家。乔?的姑父姓张,名寿山,在安平城做买卖,混得风生水起,买了座大宅子,不愁没有地方住。

    慕萱这两日风尘仆仆,又累又饿,在享受过张家的招待之后,便沉沉睡去。她要养足精神,为明日的白石观之行做好准备。

    次日上午,慕萱和乔?便乘张家的马车,往城西的白石观去了,张寿山与他们同去。坐在颠簸的车厢内,慕萱小声问:“乔?,你害怕么?”

    乔?到底长她两岁,知她心内紧张,便道:“慕萱,你向来勇敢,这次肯定也能行,你爹娘也会在天上保佑你的,别怕。”

    慕萱点点头,不再说话,默默为自己鼓劲。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白石观。

    马车停在观外,张寿山找到那个与他相识的道士,不动声色塞了张银票,笑道:“宋老弟,今天又要麻烦老弟了。这俩是我侄儿,老弟多照看照看,将来忘不了您的恩德。”

    那宋道士也不客气,收起银票道:“要是能帮,自然会给老哥面子。”

    说完之后,他环视一周,压低声音道:“不过这事儿还得看潭山前辈们的意思,别说是我,就是我们观主也做不了主。”

    张寿山忙不迭地点头,道:“那是那是,不过有老弟多美言几句的话,就更稳妥了。”

    宋道士听了此话,十分受用,对张寿山道:“观里要招待前辈们,闲杂人等不得冒进,老哥就先在这里等着吧。最多半天,就知道成不成了。”

    张寿山一边应着,一边嘱托乔?和慕萱不要怕云云。他二人都应下,便随道士进去了。

    二人跟随宋道士进了白石观,慕萱偷偷打量着,发现这白石观果然名不虚传。本朝重道,道观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白石观又号称安平城第一观,果然气象宏大。且不说那么多又高又大的房屋建筑,便是迎门那个巨大鼎炉就让慕萱和乔?好一阵惊叹。

    绕过鼎炉,一个大殿映入眼帘,匾额高悬,上书“太清殿”三个大字。宋道士领着乔慕从右侧小门进了偏殿,撂下一句:“就在这里等着吧。”便出去了。

    慕萱抬眼望去,偏殿里已有不少人在了。这些孩子们,男多女少,看起来最大的也不过十四五岁,最小的才五六岁。有些人在窃窃私语,有几个在低声抽泣的,还有在发呆沉默的。

    慕萱打量了一圈,发现有个小姑娘饶有趣味地盯着自己看,一点都不怯生,便对她报以微笑,以示友好。小姑娘点点头,便去看别人了。

    这时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待选之数达到了百多个,颇为拥挤。大概半个时辰后,再无人来,一个小道士进来觑了眼道:“跟我去主殿拜见前辈,不许喧哗!”

    众人默默跟随,来到主殿。慕萱看到主殿正中央站着几个身着青衣、背长剑的人,而那个宋道士和其他几个道士正一脸谄媚地围在四周。

    待所有人都进入后,一个貌似观主的老道恭敬道:“青松前辈,这次来的所有人都在这里了,您看,可有入得了您法眼的?”

    青松道人手一挥:“既然如此,就开始吧。”

    闻声,立即有一个着青衣背长剑的道士走上前来,手里捧着一个圆盘状的东西,在青松道人身侧站定,道:“师叔。”

    青松点点头,那道人便朝孩子们喊道:“我是潭山灵水派的秦义,你们不要怕,此番我灵水派来白石观,乃是为了招选一批有灵根、天资聪慧的弟子,以延我派传承。现在,你们一个个上前来,把手放在这个测灵盘上,若有发光,就报上你们的名字和年纪,站到左边来。”

    慕萱心想,有发光的才是会被选上的吧,便盯着手掌使劲看了两眼,暗暗希望它能争气。

    孩子们听话地照做了,有的人手放上去立即发出光芒,有的是青色,有的红色,还有紫色和蓝色。更多的人,手放上去什么光都没有出现。很快就轮到乔?了。

    乔?回头看了一眼慕萱,朝她点点头,便郑重走到秦义身边,把手放在圆盘上。慕萱睁大眼睛瞧着,一道柔和的浅黄光芒散射开来。

    乔?松了口气,道:“乔?,十三岁。”

    青松道人也一直盯着测灵盘发光情况,看到乔?的黄光,欣慰道:“今日总算碰到一个土灵根,回去也好跟师兄交代了。”

    乔?走到左边,握了握拳头,朝慕萱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慕萱紧张上前,伸出手,缓缓放上去。

    一片耀眼白芒中,夹杂着丝丝缕缕微弱红光,。慕萱呆住了,这算什么?别的人虽有两种颜色的,两色却没有相差太多,她的白光几乎要把红色全遮盖了。

    秦义也颇讶异,转头看向青松道人:“师叔,这……”

    青松道人亦奇道:“白光,竟是五灵根?不过五灵根应是五灵均衡才对。可他这五灵之中,又有火灵最盛,这……我修行百年来还不曾见过。”

    慕萱哪里还顾得惊讶他修行了多少年,眼下自己到底是通没通过啊?这两人的反应好奇怪。慕萱心急如焚,想问又不敢,就看青松道人在那儿喃喃自语,生怕他一个不高兴,直接把自己踢出局。

    乔?知慕萱心中焦虑又不便开口,便问道:“可否烦道长解惑,我这位朋友,是怎样情况?”

    青松道:“这位小兄弟灵光以白光为主,按说应是五灵根,等同于废灵根了,于修炼一途,几无希望。但他的五灵中又有强盛火灵,确是稀罕。”

    他看慕萱脸色发白,便道:“这样,你先到一旁等候,等所有人测完,我们再决定你的去留。”

    慕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眼下也无他法,只得耐心等待后面几人测完。后面几位有无灵根、灵根好坏,决定着慕萱的命运。

    所幸这煎熬没有持续太久,后面八人只有一个是有灵根的。慕萱稍松了口气,心,却还没放下来。

    秦义把所有测试过的孩子分为两侧,有灵根的在左,无灵根在右,全部测完后,慕萱傻在了那里。到底该站哪边啊?

    青松招了招手,秦义和另外三名灵水派道长都围了过来。

    秦义问:“几位师叔,那个小兄弟留还是不留?这种情况从未遇过……”

    青松问其中一人:“汪免,你觉得呢?”

    被称作汪免的人干笑了两声,道:“掌教不是把这事儿全权委托给师兄了么,师兄做主就好,又何必来问我?”

    青松叹口气道:“你……算了,虽然是个废灵根,好在还有一丝希望,就带回去试试吧。这次有灵根的只有七人,单灵根只有三人,余下皆是多灵根、杂灵根,能成材的有一两人就不错了。好苗子都被大门派抢走了,轮得到咱们的,也就这样半废不废的了。”

    说罢,他便走向慕萱:“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慕萱道:“慕萱,十一岁。我……我是女孩……”慕萱心中万分紧张,青松道人既来问她姓名年岁,便有可能要留下她了。可是既要入门,性别必须要澄清,青松道长会不会怪她先前的隐瞒?

    青松一愣:“是个小姑娘?罢了,都一样。”随即又叹,“如此资质,又是女修,前路坎坷,望你能坚守本心,在这条路上走远些吧。”

    慕萱虽不太明白后面几句的意思,却也知道自己有望入门了,欢喜地朝几位道长躬身拜道:“多谢几位道长,慕萱定不忘前辈教导。”

    接下来,青松指挥白石观的道士把未入选的孩童送出去,也给慕萱等八人半个时辰的时间去同亲人话别。这一走,可就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了。

    慕萱和乔?也高高兴兴去找张寿山,告知他这个好消息。

    宋道士已经抢先一步说了,并告诉张寿山他的两个“侄子”,其实有一个是侄女。张寿山也很惊讶,但是既然两人都被收下,他也乐得高兴。

    等乔?慕萱一起出来时,张寿山该知道的全知道了,望着两个孩子的目光就有些其他的意味了。慕萱冰雪聪明,心道想必宋道士提前告知他了,便也不再掩饰,对张寿山福了一礼道:“多谢张大叔,我并非有意欺瞒,请大叔见谅。”

    张寿山道:“这也没啥,你一个女娃也不容易,既然一起去了,以后你们就相互照应吧。”

    二人点头称是,慕萱既已谢过,便告辞离开了,给他们姑侄二人留下单独的空间,说说知心话。

    转身又迈进白石观,想到这短短几天发生的事,慕萱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忍饥挨饿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能拜入灵水派确是从来不曾想过的事,如今,竟都一一实现,怎能不激动?

    慕萱想起了自己那个誓言,要变强大,强到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誓言。道路已在脚下,慕萱一步一步坚定地走着,朝着主殿,也是朝着不可测的将来。

    第四章 奇特灵根

    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齐聚大殿。

    青松道人清点一遍无误,向白石观观主道了句“多谢相助”,便要告辞。白石观众人诚惶诚恐连说不敢,簇拥着灵水派众道长和新晋弟子,出了大殿,来到门前小广场。

    青松停住脚步,双手掐诀,往空地上一指,竟凭空出现了一艘小船。而且那船越长越大,很快便如五六间房屋般大小,看得新弟子们个个目瞪口呆,看得白石观众道士艳羡不已,显然已非第一次见此宝物。

    秦义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大声道:“这是我派飞行法宝云天舟,一次可承载百八十人,这样的大型载人法宝,便是在整个修仙界,也不遑多让。”此话又引来众人一片唏嘘。

    云天舟的一侧伸出了舷梯,青松当先走了上去,众弟子一一跟随。

    在白石观道士们的仰望中,青松操控着云天舟缓缓升起,稳稳飞出了白石观,飞向了安平城西南方的潭山。

    考虑到孩子们还无灵力护体,青松便调动自身灵力,撑起船身防风罩,也即刻加快了云天舟的速度。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坐飞船,新奇的很,纷纷跑到船边上指指点点,不时惊呼:“真高啊!好快!”

    等他们都不再那么兴味盎然之后,青松便把所有孩子聚拢在船中央,为他们讲解修仙界的常识以及今后修炼的诸项事宜。

    天地混沌时,盘古生期间,尽吸灵力。盘古之体不断成长,如鸡子般的混沌状态终被撑破,其中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其后经漫长岁月,盘古身死崩解,体内灵力逸散为气,化于天地之间。

    于是天地间不断有生灵聚合吸纳灵气,成为新的仙神。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五行灵气环环相扣,生生不息,构成天地间力的源泉。

    这是一个神仙鬼怪妖魔人并存的世界。神仙高居九天之上或遁世隐居,鬼居地府,魔据魔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生灵沐日月光华、集天地灵气亦可修炼幻化人形,此皆为妖,它们同人类共同生活在这片神州大陆上。

    然而妖修受形体、资源和智慧所限,修炼不易,故数量较少,实力不能与人类匹敌,因而多藏身于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地。

    人类形体合阴阳两极之造化,是最易修炼之体。又有天资卓绝之辈,创功法、炼法宝,千万年积累下来,终于沉淀出一套比较完整的修仙体系。人类修士踏上此道,皆是以此体系为准,一个境界一个境界慢慢提升,终至羽化登仙。

    但凡修道之人,其身躯最初与常人无异。根据功法打坐、运气,汇天地灵气入体。引导灵气以特殊方式在体内游走循环,排出原有浊气,洗髓易经。天长日久,积少成多,修习术法咒诀,成就仙人之威。

    从踏入仙途开始,所有修士都要经历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五个境界。化神便是白日飞升成为真仙,故在如今修仙界,元婴期便已是巅峰期。

    此五个阶段,并非所有修士都能有幸一一体验。仙途崎岖,五成修士止步于练气期,剩下的有三成止步于筑基期,再有一成半终生困于金丹期,无法结婴。能成功结婴者,无一不是心性好、灵根极佳或有逆天机缘之人。至于化神,更是万中无一。

    青松道人说到此处,缓缓注视一圈屏气凝神的孩童们,道:“你们能被选中,皆是身有灵根之故。先天条件已有,能走到哪个境界,就看后天个人是否勤奋了。”

    众孩童都若有所思,正当沉默之时,那个在白云观曾打量过慕萱的小姑娘开口了:“师叔,每修一个境界,大约要多长时间呢?”

    青松看了她一眼,道:“李琳琅,水灵根,十岁。以你的资质,若悟性不错,再加上勤修,十七八岁当可筑基。这个速度不算慢了,你们大多数都可以十年之内筑基。”

    说到“大多数”时,青松道人多看了慕萱一眼,眼中似是担忧。

    慕萱心里突突的跳个不停,暗道:“看来我就是那个少数了。青松师叔的话别有含义,须得仔细问问。”测灵根时,青松的一席( 一仙倾城 http://www.xlawen.org/kan/348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