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www.Bxwx.Org
《神级农民系统》
第一章 家乡的味道
昏黄的阳光下,一辆老旧的中巴车正行驶在坑洼的县道上,王旭阳神色宁静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哎”,一声略带沧桑的叹息声传出,王旭阳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往昔,嘴角却是苦涩。
高中念完后便辍学外出打工,努力到现在二十二岁,依旧是一事无成,只靠打工存了几万块。
就在这复杂的情绪中,汽车快要行驶到进王家沟最近的地点后,王旭阳将行李拿上,对前方的司机叫道,“师傅,前面王家沟刹一脚。”
“晓得了”,司机正抽着烟,有些不耐烦的扬了扬手,但到达地点的时候,却是没忘记停车。
拿着行李下车后,王旭阳不禁深吸一口气,道,“还是家乡空气好,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还真不想出去。”
此刻天色已经有些昏暗,王旭阳掏出老式的诺基娅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是六点半后,赶紧提着行李向自家走去。
这部手机还是他工友二十块钱卖给他的,虽然破旧,但王旭阳还是非常的满意,按他的话来说,除了能打电话以外,还能砸核桃,当砖头用,一机多用。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所以通往王家沟的小公路上满是泥泞,天色又已是昏暗,路边又没路灯,王旭阳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走着,不一会鞋子裤子上都满是泥浆。
这也导致了原本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王旭阳愣是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走到了王家沟的地盘。
由于农村一般晚上都关门早,所以王旭阳回来除了一些狗叫外,并没有惊动乡里什么人。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王旭阳家的老院子中依旧亮着灯,父亲王建清正站在门口。
“爸,我回来了”,还没走近院门口,王旭阳便兴奋的挥着手,向院门口的王建清打着招呼。
“淑英,把饭热热,儿子回来啦”,对着屋内大喊一声后,王建清赶紧上前将王旭阳手中的行李拿到了手上,将其领进了屋。
……
不一会后,几个热气腾腾的菜就被摆在了桌上,麻婆豆腐,蒜苗豆豉回锅肉,风干的腊肉香肠,以及一叠香酥的花生米。
这几样菜,都是川蜀最为常见的家常菜,但在母亲胡淑英的烹饪下,那地道而又熟悉的香味,却飘散在这不大的客厅中,让王旭阳不禁食指大动。
王旭阳自觉的走到酒坛前,倒出了两杯白酒,恭敬的递给父亲一杯,另一杯自然是留待自己享用。
“不是让你们先吃着吗,怎么还没动筷?”,胡淑英端着一盆自家蔬菜烧的蔬菜汤走了进来,语气略带埋怨道。
“这不是等你吗,你不来我们怎么动筷?”,王旭阳笑容满面的看着母亲,心中一片温馨。
“傻孩子,坐了一天的车,快吃饭吧,吃了早点睡”,说着,胡淑英就夹了一块切好的腊肉放到了王旭阳的碗中。
“谢谢妈”,王旭阳欣然接受,在父母欣慰的笑容中,将那一块由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做成的老腊肉,放进了口中。
肥而不腻,咸而不浓,这两个词是王旭阳最直观的感受,并且除了肉味,还有着松柏树枝烟熏后那特有的味道,风味十足。
一番咀嚼后,王旭阳才有些不舍的咽入喉中,称赞道,“还是妈做的腊肉最好吃。”
王旭阳并不是谬赞,以前他在外地打工的时候,也吃过工友们带来的腊肉,没一个比得上自己母亲做的。
被自己儿子夸奖,胡淑英不禁笑容满面,再次夹了一块腊肉到王旭阳碗中道,“那你就多吃点,家里面还客气个啥。”
“嗯嗯”,王旭阳点头,吃下碗中的腊肉后,对父亲举了举杯,轻萃了一口杯中白酒。
只觉香味醇厚,入口不辛辣,并伴随着丝丝甘味顺喉入胃,身子一下就暖和起来。
……
酒足饭饱后,王旭阳再次拿起茶壶,用开水泡上一壶茶叶,倒入杯中后,与父亲面对而坐。
此茶并不是买的,而是王旭阳家后山上的一颗有百年历史的老茶树上摘的,泡开后叶片比较大,而且味道也不同其他茶叶,苦味略淡,甘味浓厚。
品了口茶后,王建清才缓缓道,“小阳,这次回来你准备呆多久,还准备出去吗?”
“看情况吧,我也不清楚”,王旭阳心中也并没有个计划,外面的世界虽好,但他却过得很累,远没有乡下让他过得舒心。
“儿子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你也别操这个心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儿子的终生大事”,正当两人谈天的时候,母亲胡淑英也是收拾完厨房,坐到了茶几的侧面。
“是啊,转眼你也二十二了,在外面有没有心怡的对象,给爸说下?”,王建清也附和道。
王旭阳苦笑着回答道,“没有,人家大城市里的人,怎么会看得上我们农村里的娃。”
其实,王旭阳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还真谈过两个女朋友,一个是城里的本地人,另一个也是农村里出来的。
本地人女友的确是很喜欢他,但她父母一听他是农村出来的,毫不犹豫的逼迫两人分手,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出来了,两人自然不欢而散。
而农村出来的女友,当初是受了王旭阳很多的恩惠,才与他在一起的,只是当她熟络城市后,便跟一个有钱人好上,将他踹到了一边。
看着王旭阳有些落寞的眼神,胡淑英心中也是一痛,她有些自责,自责没有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以至于让他在外面饱受欺凌。
胡淑英有些强颜欢笑道,“没事,我家儿子肯吃苦,长得又帅,还怕没女朋友?明天我就让你四姑妈帮你张罗张罗,看有没有哪家闺女合适的。”
“额”,王旭阳没想到自家母亲居然如此风风火火,赶紧摆手道,“妈,还是等等吧,我才二十二而已,早着喃。”
有些嗔怒的白了王旭阳一眼,胡淑英继续道,“早什么?你看你军表哥,只比你大半岁,儿子都快上幼儿园了。”
王旭阳再次大汗,心中不住的埋怨着母亲口中的军表哥,你结婚那么早干嘛。
不过他也知道,在农村,十八九岁结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像他二十二还没结婚,那都算是超龄的。
“妈,这个话题咱先不说,我有些困了,先去睡了”,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所以王旭阳装作困乏的样子,起身向屋内走去。
“这孩子”,待王旭阳走进屋内后,胡淑英再次埋怨一句,但也知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实在管不了那么多。
看着王旭阳离开的背影,一直没有说话的父亲叹了一口大气,他心中的自责才是最深的。
一个男人没本事,那受苦受累的肯定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多次他都想开口说一声“对不起”,可大男人的尊严告诉他,他做不到。
……
第二章 系统现,咸鱼翻身
窗外繁星点点,田间的蛙类与山间的蝈蝈齐名,为寂静的夜晚,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王旭阳就这样仰躺的望着窗外,脑海中也在思考着自己以后的人生,到底该如何度过。
思考了好一阵后,王旭阳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外出务工,还不如就在家乡耕田种地,他相信凭借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见识,说不定赚的钱还会更多。
外出闯荡这么久,他的心早就累了,所以他想安安静静的待在家中,老老实实的种地,至于娶妻生子,随遇而安吧。
正当王旭阳准备睡觉的时候,窗外突然闪过一道光芒,好像是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了下来。
“这位置,好像就是后院竹林,不会是陨石吧?”,一番推敲后,王旭阳顿时来了兴趣,据他所知,有些陨石的价格比黄金都还高,如果捡到一大块,他就发了。
心动不如行动,王旭阳赶紧穿好衣服,拿上一把手电后,在没有惊动父母的情况下向后山的竹林中走去。
这片竹林是王旭阳家的承包地,以前王家就是以编竹框以及竹席等为生,只是这几年竹编制品不景气,所以王家也就没有再砍伐这些毛竹,任其生长。
此时已是深夜,黑暗笼罩之下的竹林,就像是一只张着大嘴的怪兽,等待着王旭阳的进入。
“哗啦啦”,一阵凉风吹过竹林,将竹叶刮的响声一片,为本就有些恐怖的气氛更增三分。
关于这个竹林,乡亲们口中有着许多的恐怖的故事,比如有人深夜吊死竹林,还有什么红衣的女鬼等等。
这些故事王旭阳从小听到大,心中对其自然会有所畏惧,站在竹林外几分钟后,王旭阳才咬牙选择了进入。
缩着脖子的拿着电筒乱晃,王旭阳查找着竹林中的异样,终于在几分钟后,在一个小坑中找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只见此物不知为何种材料,周身漆黑,形状有些像田里的稻穗,并不像是石料,反而像是金属。
“先回家再慢慢研究吧”,将其握在手中后,王旭阳风一般的向竹林外跑去,因为那个地方实在是太诡异了。
“呼”,当回到房间中后,王旭阳才松了一口气,将床头的灯点亮后,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咦,这好像是个按钮”,一番查探后,王旭阳将所有的眼神放到了这个稻穗状物体的中间部位。
因为那里有个凸起的部位,就像是按钮一般,好奇之下,王旭阳伸出了食指,向其按去。
“咔嚓”,让王旭阳没想到的是,他真的将那个按钮按了下去,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在王旭阳的目瞪口呆中,这个稻穗状的东西逐渐虚化,并化作了一道光芒,射进了他的眉心。
“什么鬼东西?”,王旭阳一时间大脑有些转不过弯,抚摸了一阵眉心后,喃喃自语道。
……
“叮咚”,如同电脑开机的响声从王旭阳脑海中传出,讲他给吓了一大跳,瞬间蹦到了地上。
“系统启动成功,开始扫描宿主目前情况……,扫描成功,宿主情况如下。”
“宿主本身,姓名:王旭阳,性别:男,年龄:22,身份:普通农民。”
“家庭情况,父母:依旧健在,固定财产:院子一座,水田三亩,土地五亩,总存款:十三万。”
“现有兑换积分:0,主线任务开启:亲自动手种出一季蔬菜,不限品种,不限时间,奖励:2兑换积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声音是从我脑海中传出的,而且说的还如此的准确。”
王旭阳一脸的恐惧,身子也挂靠在床头,鼻中喘着粗气,这诡异的一幕,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适应一阵后,王旭阳才壮着胆子询问道,“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在我的脑海中?”
“本系统全名叫做:神级农民系统,简称:神农系统,你可以认为这是一场养成的游戏。”
“游戏?什么游戏?”,系统的解说并没有解开王旭阳的疑惑,反而是更加的困惑。
“你完成我给出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兑换点,而兑换点可以用来兑换或是升级一些神奇的东西。”
“什么神奇的东西?”,神农系统的解释让王旭阳不禁好奇不已,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王旭阳话音刚落,眼前突然一阵闪烁,一个泛蓝光的屏幕在虚空中映照,“详情如下,请宿主自查。”
怀着激动的心情,王旭阳对着屏幕上的第一个兑换项念了起来,“石髓灵泉,韵有灵气的泉水对一切生物都有莫大好处,例如蔬菜水果,可让其口感变好,产量以及个头变大。”
“动物饮用,亦可让其口感变好,体质增强,亦可治疗伤势,人类同样有效。”
“一级:需要一兑换点,日产量:一千毫升,每提升一级需要一兑换点,效果增强,产量增加,最高九级。”
“这……”,这第一个石髓灵泉的效果,就让他吃了一惊,但他没有见过实物,不知道效果有多强,得试了才知道。
怀着忐忑,激动,怀疑等复杂的心情,王旭阳继续往下看去,没看到一个兑换项,他的心跳都会越跳越快。
因为除了最主要的石髓灵泉以外,还有着,农田,药田,池塘,牧场,酒窖,储存空间等等神奇的东西。
看到这里后,王旭阳的内心已经麻木,闭眼喃喃道,“我一定是在做梦,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可是当他睁开双眼后,那个兑换屏幕却是依旧伫立在他眼前,并随着他的转动,调整着位置。
“哎哟”,为了验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王旭阳使劲的揪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只觉得钻心的疼痛。
痛呼一声后,王旭阳再次抬头,那个兑换屏幕依旧存在他的眼前,而他也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如果这些东西都是真的,那我就是想不发财都难啊”,想到这里,王旭阳傻笑不已,身体也因为激动而打抖。
激动一阵后,王旭阳才猛然想到,这些东西可都需要兑换积分的啊,而且只有完成任务才能获得。
“任务又是怎么划分的?只要我完成了,积分就会到账吗?”,王旭阳再次提问道。
“任务分为主线任务,以及支线任务,主线任务结束后,积分自动到账,并自动开始下一个,支线任务则需要触发,触发条件未知,请宿主自行琢磨。”
“明白了”,王旭阳终于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这些神奇的东西,自己就必须得努力。
可以预料的是,他这一辈子,肯定都会因为这个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咸鱼翻身”,王旭阳心中一动,想到了最贴合于自己的一个词,以前的草根,终于改头换面。
他要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全都后悔,特别是那位一心想钓金龟婿的现实母亲。
“等我赚钱后,开辆豪车去你面前晃悠,看你会后悔不”,脑海中想到那女人惊讶后悔的表情,王旭阳不由傻笑出声。
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好一番折腾后,王旭阳才眼皮打架,再也忍不住倦意,沉沉的睡去。
……
第三章 玉米味浓
日上三竿,王旭阳才从被窝里面钻出,揉了揉眼睛后,拿起手机一瞧,才发现时间已是早上十点。
洗漱完毕后,王旭阳走进客厅,才发现父母早已外出,只留下几个大馒头和一碗稀饭。
还好现在是夏天,馒头咬起来也不至于冷硬,一碗冷稀饭配合着馒头下肚,王旭阳也感觉肚子已饱。
推开院门向前走了几步后,只见自家的四姥爷王先云正赶着两只小羊羔正在吃草,“四姥爷早,放羊喃。”
“咦,这不是小阳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昨天怎么没见到你”,王先云一听王旭阳的询问,转头笑道。
“昨晚才回来的,你自然没看到,对了,四姥爷你看到我爸妈没?”,王旭阳笑着回答道。
王先云指了指王旭阳家的后山,道,“早上我看到他们拿着锄头上山了,你到你家土里看看吧。”
“四姥爷,谢了,有时间来找你喝酒”,王旭阳挥了挥手,提出了告别,向沿着小路向后山的土里走去。
王旭阳家门前就是清源溪,左右两侧是他家的稻田,后山除了那片竹林,再向上就是整片的土地,各种农作物青翠幽幽,生机勃勃。
“哗啦啦”,沿着门口的清源溪向前,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路边的野菊花那独有的味道,也是让王旭阳深深沉醉。
路上自然遇到了许多的熟人,并且或多或少都能跟王旭阳沾点亲戚,所以他每个都人都会亲切的打个招呼。
现在山上种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每一颗都长得齐人高,并且玉米棒子都已经成型。
王旭阳剥开一片叶子,用指甲掐了一下,黄白色的浆液流出,证明着玉米非常细嫩,正适合煮甜玉米。
“对了,做玉米粑也不错,好久没吃了,蛮怀念的”,王旭阳突然想起了玉米的另一种做法,不禁咽了咽唾沫。
其实他口中玉米粑跟窝窝头差不多,但不同之处就在窝窝头用的是干玉米,而玉米粑用的是嫩玉米。
做法也差不多,碾碎后混入面粉搅拌,待有些凝结后,再用各种蒸笼用水汽蒸熟。
口感上窝窝头要好点,比较细腻柔滑,而王旭阳还是喜欢玉米粑,因为他的玉米味浓,更贴近自然。
……
上山之后,王旭阳远远的就见父母在玉米地里忙碌着,父亲在挖排水沟渠,母亲正在拔草。
走上前去后,王旭阳接过父亲手中的锄头,道,“爸,你去休息会喝口茶,我来挖。”
“好”,王建清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走到一旁倒上一杯大叶茶,看着王旭阳劳作,脸上也满是欣慰。
“喝”,锄头高举,王旭阳用力的将锄头尖锐的一面砸进土中,并微微一带,一大块土便被带了出来,堆到了一旁。
虽然挖土看似简单,但这其中的学问还是瞒大的,锄头举多高省力,以什么角度挖下去才能带出更多的土,各有各的经验。
王旭阳虽然几年没摸过锄头,但以前跟着父亲做农活时的经验还没完全忘记,所以半小时后,一条不大不小的排水沟就被挖了出来。
“儿子,休息会吧,中午想吃什么,妈给你做”,见王旭阳收工,胡淑英递给他一张毛巾擦了擦脸,并询问道。
“刚才我见玉米正嫩,要不妈你做点玉米粑吃吧,好久没吃过了”,王旭阳一边擦汗,一边提议道。
“行,只要你想吃,妈就给你做,我们掰点玉米回家”,说着,胡淑英就走进玉米地,开始挑选着玉米。
“我也来帮忙”,匆匆喝完一口茶水后,王旭阳也窜进玉米地中,开始挑选着籽大较嫩的玉米棒子。
刚一走进玉米地中,王旭阳就不禁皱了皱眉头,因为今天他穿的是短袖短裤,玉米叶子又比较锋利,他很敏锐的感觉到胳膊被割了一条细口子。
不过这点小口子无所谓,只是红一阵,痒一阵而已,冲个澡就好了,农村人没那么娇气。
几分钟过去,母子两就掰了二十来根玉米棒子,堆在一旁的土坎上,父亲王建清连忙喊到,“够了,够了,掰多了浪费。”
“嗯,那我们回去吧”,胡淑英一看数量,也点了点头,拿来一个蛇皮口袋,将玉米装了进去。
“等等,我折根玉米杆尝尝”,在一家要离开的时候,王旭阳再次跳进了玉米地,将一根已经掰了玉米的玉米杆折断。
“这孩子,还吃玉米杆,多大了”,看着王旭阳的动作,心中也有些哭笑不得。
“嘿嘿”,王旭阳只是笑笑,便将玉米杆放进了口中,将表皮剥开后,咬了一截到嘴中咀嚼。
玉米杆无论是样子还有口感都跟甘蔗差不多,并同样富含糖分,王旭阳小时候每到收获玉米时,都会选一些放到家中慢慢吃。
今天也是突然想起,所以王旭阳才会像小孩子一样,再次折断跟玉米杆吃了起来。
……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回到了家中,并一起动手将玉米籽给剥了下来,放到了一个铁皮制的水桶中。
王旭阳家铁皮制的用具还不少,水桶,脚本等等,这些都是他七爸送的,经久耐用,就算坏了,补补就是。
待玉米籽剥完后,王旭阳提着就往村头赶,因为村头他五姥爷王先勤家有个打浆机,一般村里人要吃豆花或者其他需要搅碎农作物的食物时,都会去他那。
当王旭阳走到村头后,只见五爷正晒着太阳,笑道,“五姥爷,帮忙打一下玉米,做玉米粑用的。”
“行。小阳你稍等,马上就好”,王先勤从躺椅上起身,接过王旭阳手中的水桶,就向那台发打浆机走去。
插上电,开启水管后,将桶中的玉米籽倒进机器上的漏斗中,不一会香甜的浆液就从出口流入桶中。
“五姥爷,您钱收着”,待机器停止后,王旭阳掏出两元钱递给王先勤,毕竟打浆机也是要费电损耗的。
“别,小阳你这不是看不起姥爷吗,只是用点电而已,小意思”,王先勤连忙拒绝,然后直接转头,躺回了椅子上。
“规矩不能破,钱我给您搁这了,您老爱要不要”,一番推搡后,王旭阳无奈之下,只好将钱放在了桌上,提桶就走。
“这孩子,还耍起无赖了”,王先勤一听,赶紧起身抓起钱向王旭阳追去,可他六七十岁的年龄,怎么可能追的上,只得无奈摇头道。
一小时后,金黄金黄玉米粑被裹在玉米叶上被端上桌,王旭阳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剥开,并咬了一口。
玉米特有的清香味,以及绵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充斥了王旭阳的口腔,只觉得美味,其实很简单。
……
第四章 支线起,头撞大鱼
王旭阳并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所以吃过午饭后,他便回到房间中将自己在外打工时买的泳裤翻了出来。
刚才去玉米地里钻了一阵,现在身上有些地方已经有些红痒,所以他准备去清源溪中游泳。
“去游泳啊,注意安全”,当王旭阳换好装扮出门后,自然被院中香椿树下喝茶的王建清看到,并做出了提醒。
“嗯,我知道的,出去了”,挥了挥手,王旭阳顶着大太阳走出院子,沿着清源溪向上游走去。
夏日的正午并不是种地的好时间,那毒辣的太阳能将人晒晕过去,所以夏季的耕种时间一般都在早上以及傍晚。
一阵清风吹过,稻田中的水稻被吹的哗啦啦响,每一颗水稻都已经结满了稻谷,一簇簇稻穗将稻杆都压弯了腰,不时一些蚂蚱和铁扁担跳出,一片柔和的田园风光。
“估计还有个把月就可以收割了吧,到时候有的忙了”,王旭阳看了看稻谷的成熟程度,得出了这个结论。
十多分钟后,王旭阳来到了王家沟的游泳圣地,清源溪一段没有漩涡,水流较缓,水也不是多深的河滩。
此时正直暑假期间,许多光屁.股的小孩正兴奋的在溪中游泳,有的打水仗,有的你追我赶。
不光小孩,一些大人也是在其中畅游,但大人自然要含蓄一些,一条**还是要穿的。
走进之后,王旭阳向水中望去,只见自己十四岁的大侄子梁家容正与几个人比赛潜泳,好一阵才从水中钻出。
“梁家容,你还不滚回去,你爸正拿着棍子到处找你,看到你洗澡,不把你沟子打钟。”
“啊”,一听王旭阳的大叫声,梁家容一阵惊慌,赶紧爬上岸,就准备穿衣服裤子。
“逗你的,哈哈”,在他穿好衣服后,王旭阳才大笑着说出了实情,水中的小孩子以及大人们也是大笑。
“好你个阳表叔,回来礼物不给我带,还捉弄我,实在是太坏了”,梁家容恼羞成怒,直接向王旭阳冲了过来,准备从岸上讲他推入水中。
此刻的王旭阳早已褪去衣物,哪可能会用他推,见他马上接近的时候,一头就扎进了水中。
“哎哟”,一个猛子扎进水中,王旭阳就感觉到头好像撞到了什么硬物,浮出水面后,不禁抱头痛呼。
“哈哈,叫你捉弄我,这下遭报……”,梁家容话还没说完,就见水中突然浮起了一条将近有三斤重的鲤鱼。
“这,这怎么可能,狗屎运啊,一头撞晕条鲤鱼”,梁家容目瞪口呆,差点就没把眼珠子突出来。
“嘿嘿,这叫因祸得福,你个小屁孩懂个毛线”,王旭阳同样有些惊奇的将鲤鱼抓在了手中,心中只叹自己最近好像转运了,神农系统不说,就是一头砸晕条鱼,这种亿万分之一的几率,都能被他遇到。
梁家容的大喊声也惊动了整条小溪,许多正游泳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凑了上来,看了个稀奇,纷纷夸赞王旭阳人品爆发。
……
被王旭阳这么一吓,梁家容也不敢下水了,只得在岸上照看着那条鲤鱼,等待他游完上岸。
小时候梁家容就是王旭阳的小跟屁虫,两人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家的果树以及腊肉鸡鸭。
也因为如此,两叔侄的感情非常的要好,一点小玩笑,那根本就是无伤大雅。
王旭阳也没游多久,等身子凉爽后便上岸,穿好衣物后,与梁家容一同向自家走去。
两人走在稻田坎上,眼尖的梁家容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一旁的小水渠道,“阳表叔,你看那是什么?”
“哦?黄鳝?”,王旭阳顺着梁家容的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一条大拇指粗细的黄鳝正在水中吐着气泡。
黄鳝,又称鳝鱼,同时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叫法,以前农村的田里几乎随处可见。
王旭阳听他母亲讲过,以前每到下大雨的时候,她都会拿着竹制的箩筐去放水口接,几个小时就能接满整整一桶。
黄鳝的确好吃,但也非常的费油,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油可是稀缺物品,所以他们抓到后,一般都会煮了喂猪。
每当想到这里,王旭阳就会一阵心疼,要知道现在的鳝鱼,可都是三四十一斤,而且还不一定是野生的。
甩开杂乱的思绪,王旭阳走到沟渠边蹲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微微的弯曲,并移动到黄鳝的头部上方,准备动手。
早知道黄鳝与泥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体表有着许多粘液,所以非常的滑溜,只有夹住它们的脑袋往下一点,才能抓稳。
在梁家容睁大眼屏息等待的时候,王旭阳找准机会,右手闪电般的伸出,并准确的夹住了黄鳝的脖子处,将其从水中提出。
“还是阳表叔抓黄鳝厉害,我看刘洋那家伙都比不上你”,看着在王旭阳手中挣扎的黄鳝,梁家容不禁称赞道。
梁家容口中的刘洋他自然知道,职业就是抓黄鳝,那技术在整个王家沟都是数一数二的,虽然王旭阳自认技术还行,但相比刘洋,还是要差一点。
“啪”,王旭阳笑着拍了一下梁家容的屁.股,笑骂道,“少拍马屁,人家那是吃专业饭的,你拿什么比。”
“嘿嘿”,梁家容有些讪笑道,“表哥只是几年没动手而已,不然绝对能甩他好几条街。”
再次受了王旭阳一个白眼,梁家容也不在意,眼睛紧盯着黄鳝,咽了口唾沫道,“阳表哥,我好久没吃过烧黄鳝了,要不……”
“额”,被梁家容这么一提,王旭阳脑海中也不禁回想到了被红油沁满的黄鳝肉,口水分泌不自觉加速。
低头看了看手上的黄鳝,王旭阳苦笑道,“就这一条,还不够塞牙缝的,不够吃啊。”
“没事”,梁家容挥挥手道,“我家里有两根钢丝,我们做成鳝鱼钩去钓,应该还来得及。”
王旭阳也是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行,你快回去拿,我在家找好东西等你,咱们下午就去钓。”
“好,阳表叔你等我,我马上就去”,说着,梁家容就将鲤鱼递给了王旭阳,风一般的向自家跑去。
“叮咚,支线任务触发,完成条件如下:自制黄鳝钩,并钓上一条单个一斤重的黄鳝,奖励:兑换积分1,时间不限。”
“支线任务,就这么触发了?”,王旭阳先是一惊,后是狂喜,因为一季蔬菜,那时间可不短,而这支线任务的完成条件,可简单多了。
虽然一斤重的黄鳝不好找,但王旭阳相信,只要自己花点心思和时间,要不了多久,一点积分就能到手。
想到这里后,王旭阳不禁热血沸腾,浑身也充满了干劲,一手抓鱼,一手抓黄鳝的向自家院子走去。
……
第五章 制作黄鳝钩
“爸,妈,我回来啦”,匆匆跑回院中,只见母亲正在喂着那几只老母鸡,而父亲正在用竹子编着箩筐。
“哪来的鲤鱼?个头还不小”,胡淑英有些惊讶的看着王旭阳手中那已经不再挣扎的鲤鱼,询问道。
“你猜?”,王旭阳眨巴了一下眼睛,故意装怪的对母亲反问道。
“猜什么猜,你又没带鱼竿,不是买的还能是水里摸得啊?”,胡淑英有些没好气道。
“嘿嘿,你猜错了,这鱼……”,说着,王旭阳就将自己去游泳,一头扎进水中将鱼撞晕的经过说了出来,引起了胡淑英的一阵惊呼,连一向稳重的父亲都不禁为之侧目。
“好了,鱼等下我就杀了,晚上我们吃糖醋鱼,但你那一根黄鳝拿来干嘛?”,母亲胡淑英再次一指王旭阳手中的黄鳝,提问道。
“积少成多吗,我让梁家容回家拿钢丝去了,等下我们去多钓点,晚上烧着吃”,说着,王旭阳将黄鳝丢进了院中的一个大水缸中,并洗了一下手。
“这孩子,就会胡闹”,胡淑英再次白了他一眼,不过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也就任他胡闹了。
“阳表叔,我来啦,钢丝带来咯”,待王旭阳将制作黄鳝钩的几个工具找出后,梁家容满头大汗,并一脸兴奋的跑进了院中。
从梁家容手中接过两根有两毫米直径,四十厘米的钢丝,王旭阳检查了一下粗细以及强度韧性后,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黄鳝钩分为硬钩以及软钩,软钩制作方法简单,找一根同样粗细的钢丝,只要三四厘米长,将前端磨尖后完成钩状,再将尾部用火烧红,砸成鱼钩状的防滑部分,用结实的线缠起来就行。
……
而王旭阳要做的则是硬钩,工序比较繁杂,但无论是手感还是收获的比例都会比软钩强许多。
以前王旭阳就帮人做过黄鳝钩,所以大多数工具他都还留着,只是以前自己最顺手的那个钓钩却是找不到了。
顺序依旧是先磨尖前段,在煤炭炉中烧红后,用老虎钳拧成了钩,梁家容的钩要稍微小一些,而王旭阳的钩自然要大些,毕竟半斤重的黄鳝,那嘴也不小了。
做完这一切后,王旭阳从家中找出两根竹子,并将其削成了筷子粗细,用火微微一烧后,开始用小刀削了起来。
在王旭阳精巧的手中,竹把的前端被迅速的削到无限接近钢丝的粗细,越往后,则越来越大。
按刘洋专业的话来说,这样可以做到浑然一体,纤细的竹稍有助于扑捉黄鳝咬钩后传来的信号。
削好两根竹子后,王旭阳先比对了一下,确认无误后才从工具箱中找出了一盘只有0.6#的pe线。
将做好的钓钩与竹子捏在一起,王旭阳找到线头后,将其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并紧紧的缠了无数圈,从接和部位一直缠到了竹子的中端。
途中梁家容也想帮忙,但王旭阳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如果线缠不紧的话,是很容易脱钩的。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做这两个鳝鱼钩,王旭阳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完工。
当王旭阳检查完黄鳝钩的强度以及结实程度后,梁家容迫不及待的从他手中接过了属于自己那根小的黄鳝钩。
欣赏了一番后,梁家容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阳表叔的手艺就是好,以前我觉得莽娃那根黄鳝钩都算好的了,但跟阳表叔做的一比,屁都不是。”
“啪”,再次一拍梁家容的后脑勺,王旭阳笑骂道,“给你钩是钓黄鳝用的,不是炫耀用的,别主次颠倒了。”
“嘿嘿”,梁家容也不生气,傻笑道,“放心吧,这钩我一定会藏好的,别人想看我还不给看了。”
“阳表叔,我们走吧,天色也不早了”,拿到黄鳝钩的梁家容如获至宝,早已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
“好,我去拿竹框”,王旭阳点头,回到自己房间中,找出了那个已经满是灰尘的竹框,并紧紧的系在了身上。
“等等,吃个玉米粑再去吧”,两人刚要离开,胡淑英从厨房中掏出两个碳火中烧过的玉米粑递给两人。
两人自然是欣然接受,一边吃着一边赶到了刚才路过的小水渠处,准备开工。
……
“哟,这不是我们外出找大钱的阳哥吗,看样子是没赚到钱,准备回来跟我抢黄鳝?”
正当两人下到水渠,准备开始钓黄鳝的时候,一旁却传来了一个略显阴阳怪气的声音。
两人抬头一看,此人正是梁家容口中的职业钓鳝人刘洋,很明显他就在一旁钓黄鳝,发现两人后,兴师问罪来的。
“斗鸡眼,啥子叫抢,这黄鳝又不是你家养的,你管得着?”,虽然刘洋比梁家容大了好几岁,但有王旭阳在他根本就不怕。
“龟儿崽崽,斗鸡眼也是你能喊的唆,莫大莫小的”,刘洋最恨别人说他的斗鸡眼,梁家容无疑是触犯了他的逆鳞。
“长了个斗鸡眼还不准人喊唆,有本事你不斗鸡眼”,梁家容依旧( 神级农民系统 http://www.xlawen.org/kan/3533/ )
《神级农民系统》
第一章 家乡的味道
昏黄的阳光下,一辆老旧的中巴车正行驶在坑洼的县道上,王旭阳神色宁静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哎”,一声略带沧桑的叹息声传出,王旭阳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往昔,嘴角却是苦涩。
高中念完后便辍学外出打工,努力到现在二十二岁,依旧是一事无成,只靠打工存了几万块。
就在这复杂的情绪中,汽车快要行驶到进王家沟最近的地点后,王旭阳将行李拿上,对前方的司机叫道,“师傅,前面王家沟刹一脚。”
“晓得了”,司机正抽着烟,有些不耐烦的扬了扬手,但到达地点的时候,却是没忘记停车。
拿着行李下车后,王旭阳不禁深吸一口气,道,“还是家乡空气好,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还真不想出去。”
此刻天色已经有些昏暗,王旭阳掏出老式的诺基娅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是六点半后,赶紧提着行李向自家走去。
这部手机还是他工友二十块钱卖给他的,虽然破旧,但王旭阳还是非常的满意,按他的话来说,除了能打电话以外,还能砸核桃,当砖头用,一机多用。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所以通往王家沟的小公路上满是泥泞,天色又已是昏暗,路边又没路灯,王旭阳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走着,不一会鞋子裤子上都满是泥浆。
这也导致了原本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王旭阳愣是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走到了王家沟的地盘。
由于农村一般晚上都关门早,所以王旭阳回来除了一些狗叫外,并没有惊动乡里什么人。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王旭阳家的老院子中依旧亮着灯,父亲王建清正站在门口。
“爸,我回来了”,还没走近院门口,王旭阳便兴奋的挥着手,向院门口的王建清打着招呼。
“淑英,把饭热热,儿子回来啦”,对着屋内大喊一声后,王建清赶紧上前将王旭阳手中的行李拿到了手上,将其领进了屋。
……
不一会后,几个热气腾腾的菜就被摆在了桌上,麻婆豆腐,蒜苗豆豉回锅肉,风干的腊肉香肠,以及一叠香酥的花生米。
这几样菜,都是川蜀最为常见的家常菜,但在母亲胡淑英的烹饪下,那地道而又熟悉的香味,却飘散在这不大的客厅中,让王旭阳不禁食指大动。
王旭阳自觉的走到酒坛前,倒出了两杯白酒,恭敬的递给父亲一杯,另一杯自然是留待自己享用。
“不是让你们先吃着吗,怎么还没动筷?”,胡淑英端着一盆自家蔬菜烧的蔬菜汤走了进来,语气略带埋怨道。
“这不是等你吗,你不来我们怎么动筷?”,王旭阳笑容满面的看着母亲,心中一片温馨。
“傻孩子,坐了一天的车,快吃饭吧,吃了早点睡”,说着,胡淑英就夹了一块切好的腊肉放到了王旭阳的碗中。
“谢谢妈”,王旭阳欣然接受,在父母欣慰的笑容中,将那一块由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做成的老腊肉,放进了口中。
肥而不腻,咸而不浓,这两个词是王旭阳最直观的感受,并且除了肉味,还有着松柏树枝烟熏后那特有的味道,风味十足。
一番咀嚼后,王旭阳才有些不舍的咽入喉中,称赞道,“还是妈做的腊肉最好吃。”
王旭阳并不是谬赞,以前他在外地打工的时候,也吃过工友们带来的腊肉,没一个比得上自己母亲做的。
被自己儿子夸奖,胡淑英不禁笑容满面,再次夹了一块腊肉到王旭阳碗中道,“那你就多吃点,家里面还客气个啥。”
“嗯嗯”,王旭阳点头,吃下碗中的腊肉后,对父亲举了举杯,轻萃了一口杯中白酒。
只觉香味醇厚,入口不辛辣,并伴随着丝丝甘味顺喉入胃,身子一下就暖和起来。
……
酒足饭饱后,王旭阳再次拿起茶壶,用开水泡上一壶茶叶,倒入杯中后,与父亲面对而坐。
此茶并不是买的,而是王旭阳家后山上的一颗有百年历史的老茶树上摘的,泡开后叶片比较大,而且味道也不同其他茶叶,苦味略淡,甘味浓厚。
品了口茶后,王建清才缓缓道,“小阳,这次回来你准备呆多久,还准备出去吗?”
“看情况吧,我也不清楚”,王旭阳心中也并没有个计划,外面的世界虽好,但他却过得很累,远没有乡下让他过得舒心。
“儿子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你也别操这个心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儿子的终生大事”,正当两人谈天的时候,母亲胡淑英也是收拾完厨房,坐到了茶几的侧面。
“是啊,转眼你也二十二了,在外面有没有心怡的对象,给爸说下?”,王建清也附和道。
王旭阳苦笑着回答道,“没有,人家大城市里的人,怎么会看得上我们农村里的娃。”
其实,王旭阳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还真谈过两个女朋友,一个是城里的本地人,另一个也是农村里出来的。
本地人女友的确是很喜欢他,但她父母一听他是农村出来的,毫不犹豫的逼迫两人分手,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出来了,两人自然不欢而散。
而农村出来的女友,当初是受了王旭阳很多的恩惠,才与他在一起的,只是当她熟络城市后,便跟一个有钱人好上,将他踹到了一边。
看着王旭阳有些落寞的眼神,胡淑英心中也是一痛,她有些自责,自责没有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以至于让他在外面饱受欺凌。
胡淑英有些强颜欢笑道,“没事,我家儿子肯吃苦,长得又帅,还怕没女朋友?明天我就让你四姑妈帮你张罗张罗,看有没有哪家闺女合适的。”
“额”,王旭阳没想到自家母亲居然如此风风火火,赶紧摆手道,“妈,还是等等吧,我才二十二而已,早着喃。”
有些嗔怒的白了王旭阳一眼,胡淑英继续道,“早什么?你看你军表哥,只比你大半岁,儿子都快上幼儿园了。”
王旭阳再次大汗,心中不住的埋怨着母亲口中的军表哥,你结婚那么早干嘛。
不过他也知道,在农村,十八九岁结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像他二十二还没结婚,那都算是超龄的。
“妈,这个话题咱先不说,我有些困了,先去睡了”,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所以王旭阳装作困乏的样子,起身向屋内走去。
“这孩子”,待王旭阳走进屋内后,胡淑英再次埋怨一句,但也知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实在管不了那么多。
看着王旭阳离开的背影,一直没有说话的父亲叹了一口大气,他心中的自责才是最深的。
一个男人没本事,那受苦受累的肯定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多次他都想开口说一声“对不起”,可大男人的尊严告诉他,他做不到。
……
第二章 系统现,咸鱼翻身
窗外繁星点点,田间的蛙类与山间的蝈蝈齐名,为寂静的夜晚,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王旭阳就这样仰躺的望着窗外,脑海中也在思考着自己以后的人生,到底该如何度过。
思考了好一阵后,王旭阳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外出务工,还不如就在家乡耕田种地,他相信凭借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见识,说不定赚的钱还会更多。
外出闯荡这么久,他的心早就累了,所以他想安安静静的待在家中,老老实实的种地,至于娶妻生子,随遇而安吧。
正当王旭阳准备睡觉的时候,窗外突然闪过一道光芒,好像是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了下来。
“这位置,好像就是后院竹林,不会是陨石吧?”,一番推敲后,王旭阳顿时来了兴趣,据他所知,有些陨石的价格比黄金都还高,如果捡到一大块,他就发了。
心动不如行动,王旭阳赶紧穿好衣服,拿上一把手电后,在没有惊动父母的情况下向后山的竹林中走去。
这片竹林是王旭阳家的承包地,以前王家就是以编竹框以及竹席等为生,只是这几年竹编制品不景气,所以王家也就没有再砍伐这些毛竹,任其生长。
此时已是深夜,黑暗笼罩之下的竹林,就像是一只张着大嘴的怪兽,等待着王旭阳的进入。
“哗啦啦”,一阵凉风吹过竹林,将竹叶刮的响声一片,为本就有些恐怖的气氛更增三分。
关于这个竹林,乡亲们口中有着许多的恐怖的故事,比如有人深夜吊死竹林,还有什么红衣的女鬼等等。
这些故事王旭阳从小听到大,心中对其自然会有所畏惧,站在竹林外几分钟后,王旭阳才咬牙选择了进入。
缩着脖子的拿着电筒乱晃,王旭阳查找着竹林中的异样,终于在几分钟后,在一个小坑中找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只见此物不知为何种材料,周身漆黑,形状有些像田里的稻穗,并不像是石料,反而像是金属。
“先回家再慢慢研究吧”,将其握在手中后,王旭阳风一般的向竹林外跑去,因为那个地方实在是太诡异了。
“呼”,当回到房间中后,王旭阳才松了一口气,将床头的灯点亮后,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咦,这好像是个按钮”,一番查探后,王旭阳将所有的眼神放到了这个稻穗状物体的中间部位。
因为那里有个凸起的部位,就像是按钮一般,好奇之下,王旭阳伸出了食指,向其按去。
“咔嚓”,让王旭阳没想到的是,他真的将那个按钮按了下去,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在王旭阳的目瞪口呆中,这个稻穗状的东西逐渐虚化,并化作了一道光芒,射进了他的眉心。
“什么鬼东西?”,王旭阳一时间大脑有些转不过弯,抚摸了一阵眉心后,喃喃自语道。
……
“叮咚”,如同电脑开机的响声从王旭阳脑海中传出,讲他给吓了一大跳,瞬间蹦到了地上。
“系统启动成功,开始扫描宿主目前情况……,扫描成功,宿主情况如下。”
“宿主本身,姓名:王旭阳,性别:男,年龄:22,身份:普通农民。”
“家庭情况,父母:依旧健在,固定财产:院子一座,水田三亩,土地五亩,总存款:十三万。”
“现有兑换积分:0,主线任务开启:亲自动手种出一季蔬菜,不限品种,不限时间,奖励:2兑换积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声音是从我脑海中传出的,而且说的还如此的准确。”
王旭阳一脸的恐惧,身子也挂靠在床头,鼻中喘着粗气,这诡异的一幕,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适应一阵后,王旭阳才壮着胆子询问道,“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在我的脑海中?”
“本系统全名叫做:神级农民系统,简称:神农系统,你可以认为这是一场养成的游戏。”
“游戏?什么游戏?”,系统的解说并没有解开王旭阳的疑惑,反而是更加的困惑。
“你完成我给出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兑换点,而兑换点可以用来兑换或是升级一些神奇的东西。”
“什么神奇的东西?”,神农系统的解释让王旭阳不禁好奇不已,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王旭阳话音刚落,眼前突然一阵闪烁,一个泛蓝光的屏幕在虚空中映照,“详情如下,请宿主自查。”
怀着激动的心情,王旭阳对着屏幕上的第一个兑换项念了起来,“石髓灵泉,韵有灵气的泉水对一切生物都有莫大好处,例如蔬菜水果,可让其口感变好,产量以及个头变大。”
“动物饮用,亦可让其口感变好,体质增强,亦可治疗伤势,人类同样有效。”
“一级:需要一兑换点,日产量:一千毫升,每提升一级需要一兑换点,效果增强,产量增加,最高九级。”
“这……”,这第一个石髓灵泉的效果,就让他吃了一惊,但他没有见过实物,不知道效果有多强,得试了才知道。
怀着忐忑,激动,怀疑等复杂的心情,王旭阳继续往下看去,没看到一个兑换项,他的心跳都会越跳越快。
因为除了最主要的石髓灵泉以外,还有着,农田,药田,池塘,牧场,酒窖,储存空间等等神奇的东西。
看到这里后,王旭阳的内心已经麻木,闭眼喃喃道,“我一定是在做梦,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可是当他睁开双眼后,那个兑换屏幕却是依旧伫立在他眼前,并随着他的转动,调整着位置。
“哎哟”,为了验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王旭阳使劲的揪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只觉得钻心的疼痛。
痛呼一声后,王旭阳再次抬头,那个兑换屏幕依旧存在他的眼前,而他也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如果这些东西都是真的,那我就是想不发财都难啊”,想到这里,王旭阳傻笑不已,身体也因为激动而打抖。
激动一阵后,王旭阳才猛然想到,这些东西可都需要兑换积分的啊,而且只有完成任务才能获得。
“任务又是怎么划分的?只要我完成了,积分就会到账吗?”,王旭阳再次提问道。
“任务分为主线任务,以及支线任务,主线任务结束后,积分自动到账,并自动开始下一个,支线任务则需要触发,触发条件未知,请宿主自行琢磨。”
“明白了”,王旭阳终于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这些神奇的东西,自己就必须得努力。
可以预料的是,他这一辈子,肯定都会因为这个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咸鱼翻身”,王旭阳心中一动,想到了最贴合于自己的一个词,以前的草根,终于改头换面。
他要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全都后悔,特别是那位一心想钓金龟婿的现实母亲。
“等我赚钱后,开辆豪车去你面前晃悠,看你会后悔不”,脑海中想到那女人惊讶后悔的表情,王旭阳不由傻笑出声。
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好一番折腾后,王旭阳才眼皮打架,再也忍不住倦意,沉沉的睡去。
……
第三章 玉米味浓
日上三竿,王旭阳才从被窝里面钻出,揉了揉眼睛后,拿起手机一瞧,才发现时间已是早上十点。
洗漱完毕后,王旭阳走进客厅,才发现父母早已外出,只留下几个大馒头和一碗稀饭。
还好现在是夏天,馒头咬起来也不至于冷硬,一碗冷稀饭配合着馒头下肚,王旭阳也感觉肚子已饱。
推开院门向前走了几步后,只见自家的四姥爷王先云正赶着两只小羊羔正在吃草,“四姥爷早,放羊喃。”
“咦,这不是小阳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昨天怎么没见到你”,王先云一听王旭阳的询问,转头笑道。
“昨晚才回来的,你自然没看到,对了,四姥爷你看到我爸妈没?”,王旭阳笑着回答道。
王先云指了指王旭阳家的后山,道,“早上我看到他们拿着锄头上山了,你到你家土里看看吧。”
“四姥爷,谢了,有时间来找你喝酒”,王旭阳挥了挥手,提出了告别,向沿着小路向后山的土里走去。
王旭阳家门前就是清源溪,左右两侧是他家的稻田,后山除了那片竹林,再向上就是整片的土地,各种农作物青翠幽幽,生机勃勃。
“哗啦啦”,沿着门口的清源溪向前,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路边的野菊花那独有的味道,也是让王旭阳深深沉醉。
路上自然遇到了许多的熟人,并且或多或少都能跟王旭阳沾点亲戚,所以他每个都人都会亲切的打个招呼。
现在山上种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每一颗都长得齐人高,并且玉米棒子都已经成型。
王旭阳剥开一片叶子,用指甲掐了一下,黄白色的浆液流出,证明着玉米非常细嫩,正适合煮甜玉米。
“对了,做玉米粑也不错,好久没吃了,蛮怀念的”,王旭阳突然想起了玉米的另一种做法,不禁咽了咽唾沫。
其实他口中玉米粑跟窝窝头差不多,但不同之处就在窝窝头用的是干玉米,而玉米粑用的是嫩玉米。
做法也差不多,碾碎后混入面粉搅拌,待有些凝结后,再用各种蒸笼用水汽蒸熟。
口感上窝窝头要好点,比较细腻柔滑,而王旭阳还是喜欢玉米粑,因为他的玉米味浓,更贴近自然。
……
上山之后,王旭阳远远的就见父母在玉米地里忙碌着,父亲在挖排水沟渠,母亲正在拔草。
走上前去后,王旭阳接过父亲手中的锄头,道,“爸,你去休息会喝口茶,我来挖。”
“好”,王建清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走到一旁倒上一杯大叶茶,看着王旭阳劳作,脸上也满是欣慰。
“喝”,锄头高举,王旭阳用力的将锄头尖锐的一面砸进土中,并微微一带,一大块土便被带了出来,堆到了一旁。
虽然挖土看似简单,但这其中的学问还是瞒大的,锄头举多高省力,以什么角度挖下去才能带出更多的土,各有各的经验。
王旭阳虽然几年没摸过锄头,但以前跟着父亲做农活时的经验还没完全忘记,所以半小时后,一条不大不小的排水沟就被挖了出来。
“儿子,休息会吧,中午想吃什么,妈给你做”,见王旭阳收工,胡淑英递给他一张毛巾擦了擦脸,并询问道。
“刚才我见玉米正嫩,要不妈你做点玉米粑吃吧,好久没吃过了”,王旭阳一边擦汗,一边提议道。
“行,只要你想吃,妈就给你做,我们掰点玉米回家”,说着,胡淑英就走进玉米地,开始挑选着玉米。
“我也来帮忙”,匆匆喝完一口茶水后,王旭阳也窜进玉米地中,开始挑选着籽大较嫩的玉米棒子。
刚一走进玉米地中,王旭阳就不禁皱了皱眉头,因为今天他穿的是短袖短裤,玉米叶子又比较锋利,他很敏锐的感觉到胳膊被割了一条细口子。
不过这点小口子无所谓,只是红一阵,痒一阵而已,冲个澡就好了,农村人没那么娇气。
几分钟过去,母子两就掰了二十来根玉米棒子,堆在一旁的土坎上,父亲王建清连忙喊到,“够了,够了,掰多了浪费。”
“嗯,那我们回去吧”,胡淑英一看数量,也点了点头,拿来一个蛇皮口袋,将玉米装了进去。
“等等,我折根玉米杆尝尝”,在一家要离开的时候,王旭阳再次跳进了玉米地,将一根已经掰了玉米的玉米杆折断。
“这孩子,还吃玉米杆,多大了”,看着王旭阳的动作,心中也有些哭笑不得。
“嘿嘿”,王旭阳只是笑笑,便将玉米杆放进了口中,将表皮剥开后,咬了一截到嘴中咀嚼。
玉米杆无论是样子还有口感都跟甘蔗差不多,并同样富含糖分,王旭阳小时候每到收获玉米时,都会选一些放到家中慢慢吃。
今天也是突然想起,所以王旭阳才会像小孩子一样,再次折断跟玉米杆吃了起来。
……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回到了家中,并一起动手将玉米籽给剥了下来,放到了一个铁皮制的水桶中。
王旭阳家铁皮制的用具还不少,水桶,脚本等等,这些都是他七爸送的,经久耐用,就算坏了,补补就是。
待玉米籽剥完后,王旭阳提着就往村头赶,因为村头他五姥爷王先勤家有个打浆机,一般村里人要吃豆花或者其他需要搅碎农作物的食物时,都会去他那。
当王旭阳走到村头后,只见五爷正晒着太阳,笑道,“五姥爷,帮忙打一下玉米,做玉米粑用的。”
“行。小阳你稍等,马上就好”,王先勤从躺椅上起身,接过王旭阳手中的水桶,就向那台发打浆机走去。
插上电,开启水管后,将桶中的玉米籽倒进机器上的漏斗中,不一会香甜的浆液就从出口流入桶中。
“五姥爷,您钱收着”,待机器停止后,王旭阳掏出两元钱递给王先勤,毕竟打浆机也是要费电损耗的。
“别,小阳你这不是看不起姥爷吗,只是用点电而已,小意思”,王先勤连忙拒绝,然后直接转头,躺回了椅子上。
“规矩不能破,钱我给您搁这了,您老爱要不要”,一番推搡后,王旭阳无奈之下,只好将钱放在了桌上,提桶就走。
“这孩子,还耍起无赖了”,王先勤一听,赶紧起身抓起钱向王旭阳追去,可他六七十岁的年龄,怎么可能追的上,只得无奈摇头道。
一小时后,金黄金黄玉米粑被裹在玉米叶上被端上桌,王旭阳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剥开,并咬了一口。
玉米特有的清香味,以及绵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充斥了王旭阳的口腔,只觉得美味,其实很简单。
……
第四章 支线起,头撞大鱼
王旭阳并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所以吃过午饭后,他便回到房间中将自己在外打工时买的泳裤翻了出来。
刚才去玉米地里钻了一阵,现在身上有些地方已经有些红痒,所以他准备去清源溪中游泳。
“去游泳啊,注意安全”,当王旭阳换好装扮出门后,自然被院中香椿树下喝茶的王建清看到,并做出了提醒。
“嗯,我知道的,出去了”,挥了挥手,王旭阳顶着大太阳走出院子,沿着清源溪向上游走去。
夏日的正午并不是种地的好时间,那毒辣的太阳能将人晒晕过去,所以夏季的耕种时间一般都在早上以及傍晚。
一阵清风吹过,稻田中的水稻被吹的哗啦啦响,每一颗水稻都已经结满了稻谷,一簇簇稻穗将稻杆都压弯了腰,不时一些蚂蚱和铁扁担跳出,一片柔和的田园风光。
“估计还有个把月就可以收割了吧,到时候有的忙了”,王旭阳看了看稻谷的成熟程度,得出了这个结论。
十多分钟后,王旭阳来到了王家沟的游泳圣地,清源溪一段没有漩涡,水流较缓,水也不是多深的河滩。
此时正直暑假期间,许多光屁.股的小孩正兴奋的在溪中游泳,有的打水仗,有的你追我赶。
不光小孩,一些大人也是在其中畅游,但大人自然要含蓄一些,一条**还是要穿的。
走进之后,王旭阳向水中望去,只见自己十四岁的大侄子梁家容正与几个人比赛潜泳,好一阵才从水中钻出。
“梁家容,你还不滚回去,你爸正拿着棍子到处找你,看到你洗澡,不把你沟子打钟。”
“啊”,一听王旭阳的大叫声,梁家容一阵惊慌,赶紧爬上岸,就准备穿衣服裤子。
“逗你的,哈哈”,在他穿好衣服后,王旭阳才大笑着说出了实情,水中的小孩子以及大人们也是大笑。
“好你个阳表叔,回来礼物不给我带,还捉弄我,实在是太坏了”,梁家容恼羞成怒,直接向王旭阳冲了过来,准备从岸上讲他推入水中。
此刻的王旭阳早已褪去衣物,哪可能会用他推,见他马上接近的时候,一头就扎进了水中。
“哎哟”,一个猛子扎进水中,王旭阳就感觉到头好像撞到了什么硬物,浮出水面后,不禁抱头痛呼。
“哈哈,叫你捉弄我,这下遭报……”,梁家容话还没说完,就见水中突然浮起了一条将近有三斤重的鲤鱼。
“这,这怎么可能,狗屎运啊,一头撞晕条鲤鱼”,梁家容目瞪口呆,差点就没把眼珠子突出来。
“嘿嘿,这叫因祸得福,你个小屁孩懂个毛线”,王旭阳同样有些惊奇的将鲤鱼抓在了手中,心中只叹自己最近好像转运了,神农系统不说,就是一头砸晕条鱼,这种亿万分之一的几率,都能被他遇到。
梁家容的大喊声也惊动了整条小溪,许多正游泳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凑了上来,看了个稀奇,纷纷夸赞王旭阳人品爆发。
……
被王旭阳这么一吓,梁家容也不敢下水了,只得在岸上照看着那条鲤鱼,等待他游完上岸。
小时候梁家容就是王旭阳的小跟屁虫,两人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家的果树以及腊肉鸡鸭。
也因为如此,两叔侄的感情非常的要好,一点小玩笑,那根本就是无伤大雅。
王旭阳也没游多久,等身子凉爽后便上岸,穿好衣物后,与梁家容一同向自家走去。
两人走在稻田坎上,眼尖的梁家容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一旁的小水渠道,“阳表叔,你看那是什么?”
“哦?黄鳝?”,王旭阳顺着梁家容的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一条大拇指粗细的黄鳝正在水中吐着气泡。
黄鳝,又称鳝鱼,同时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叫法,以前农村的田里几乎随处可见。
王旭阳听他母亲讲过,以前每到下大雨的时候,她都会拿着竹制的箩筐去放水口接,几个小时就能接满整整一桶。
黄鳝的确好吃,但也非常的费油,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油可是稀缺物品,所以他们抓到后,一般都会煮了喂猪。
每当想到这里,王旭阳就会一阵心疼,要知道现在的鳝鱼,可都是三四十一斤,而且还不一定是野生的。
甩开杂乱的思绪,王旭阳走到沟渠边蹲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微微的弯曲,并移动到黄鳝的头部上方,准备动手。
早知道黄鳝与泥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体表有着许多粘液,所以非常的滑溜,只有夹住它们的脑袋往下一点,才能抓稳。
在梁家容睁大眼屏息等待的时候,王旭阳找准机会,右手闪电般的伸出,并准确的夹住了黄鳝的脖子处,将其从水中提出。
“还是阳表叔抓黄鳝厉害,我看刘洋那家伙都比不上你”,看着在王旭阳手中挣扎的黄鳝,梁家容不禁称赞道。
梁家容口中的刘洋他自然知道,职业就是抓黄鳝,那技术在整个王家沟都是数一数二的,虽然王旭阳自认技术还行,但相比刘洋,还是要差一点。
“啪”,王旭阳笑着拍了一下梁家容的屁.股,笑骂道,“少拍马屁,人家那是吃专业饭的,你拿什么比。”
“嘿嘿”,梁家容有些讪笑道,“表哥只是几年没动手而已,不然绝对能甩他好几条街。”
再次受了王旭阳一个白眼,梁家容也不在意,眼睛紧盯着黄鳝,咽了口唾沫道,“阳表哥,我好久没吃过烧黄鳝了,要不……”
“额”,被梁家容这么一提,王旭阳脑海中也不禁回想到了被红油沁满的黄鳝肉,口水分泌不自觉加速。
低头看了看手上的黄鳝,王旭阳苦笑道,“就这一条,还不够塞牙缝的,不够吃啊。”
“没事”,梁家容挥挥手道,“我家里有两根钢丝,我们做成鳝鱼钩去钓,应该还来得及。”
王旭阳也是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行,你快回去拿,我在家找好东西等你,咱们下午就去钓。”
“好,阳表叔你等我,我马上就去”,说着,梁家容就将鲤鱼递给了王旭阳,风一般的向自家跑去。
“叮咚,支线任务触发,完成条件如下:自制黄鳝钩,并钓上一条单个一斤重的黄鳝,奖励:兑换积分1,时间不限。”
“支线任务,就这么触发了?”,王旭阳先是一惊,后是狂喜,因为一季蔬菜,那时间可不短,而这支线任务的完成条件,可简单多了。
虽然一斤重的黄鳝不好找,但王旭阳相信,只要自己花点心思和时间,要不了多久,一点积分就能到手。
想到这里后,王旭阳不禁热血沸腾,浑身也充满了干劲,一手抓鱼,一手抓黄鳝的向自家院子走去。
……
第五章 制作黄鳝钩
“爸,妈,我回来啦”,匆匆跑回院中,只见母亲正在喂着那几只老母鸡,而父亲正在用竹子编着箩筐。
“哪来的鲤鱼?个头还不小”,胡淑英有些惊讶的看着王旭阳手中那已经不再挣扎的鲤鱼,询问道。
“你猜?”,王旭阳眨巴了一下眼睛,故意装怪的对母亲反问道。
“猜什么猜,你又没带鱼竿,不是买的还能是水里摸得啊?”,胡淑英有些没好气道。
“嘿嘿,你猜错了,这鱼……”,说着,王旭阳就将自己去游泳,一头扎进水中将鱼撞晕的经过说了出来,引起了胡淑英的一阵惊呼,连一向稳重的父亲都不禁为之侧目。
“好了,鱼等下我就杀了,晚上我们吃糖醋鱼,但你那一根黄鳝拿来干嘛?”,母亲胡淑英再次一指王旭阳手中的黄鳝,提问道。
“积少成多吗,我让梁家容回家拿钢丝去了,等下我们去多钓点,晚上烧着吃”,说着,王旭阳将黄鳝丢进了院中的一个大水缸中,并洗了一下手。
“这孩子,就会胡闹”,胡淑英再次白了他一眼,不过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也就任他胡闹了。
“阳表叔,我来啦,钢丝带来咯”,待王旭阳将制作黄鳝钩的几个工具找出后,梁家容满头大汗,并一脸兴奋的跑进了院中。
从梁家容手中接过两根有两毫米直径,四十厘米的钢丝,王旭阳检查了一下粗细以及强度韧性后,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黄鳝钩分为硬钩以及软钩,软钩制作方法简单,找一根同样粗细的钢丝,只要三四厘米长,将前端磨尖后完成钩状,再将尾部用火烧红,砸成鱼钩状的防滑部分,用结实的线缠起来就行。
……
而王旭阳要做的则是硬钩,工序比较繁杂,但无论是手感还是收获的比例都会比软钩强许多。
以前王旭阳就帮人做过黄鳝钩,所以大多数工具他都还留着,只是以前自己最顺手的那个钓钩却是找不到了。
顺序依旧是先磨尖前段,在煤炭炉中烧红后,用老虎钳拧成了钩,梁家容的钩要稍微小一些,而王旭阳的钩自然要大些,毕竟半斤重的黄鳝,那嘴也不小了。
做完这一切后,王旭阳从家中找出两根竹子,并将其削成了筷子粗细,用火微微一烧后,开始用小刀削了起来。
在王旭阳精巧的手中,竹把的前端被迅速的削到无限接近钢丝的粗细,越往后,则越来越大。
按刘洋专业的话来说,这样可以做到浑然一体,纤细的竹稍有助于扑捉黄鳝咬钩后传来的信号。
削好两根竹子后,王旭阳先比对了一下,确认无误后才从工具箱中找出了一盘只有0.6#的pe线。
将做好的钓钩与竹子捏在一起,王旭阳找到线头后,将其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并紧紧的缠了无数圈,从接和部位一直缠到了竹子的中端。
途中梁家容也想帮忙,但王旭阳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如果线缠不紧的话,是很容易脱钩的。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做这两个鳝鱼钩,王旭阳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完工。
当王旭阳检查完黄鳝钩的强度以及结实程度后,梁家容迫不及待的从他手中接过了属于自己那根小的黄鳝钩。
欣赏了一番后,梁家容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阳表叔的手艺就是好,以前我觉得莽娃那根黄鳝钩都算好的了,但跟阳表叔做的一比,屁都不是。”
“啪”,再次一拍梁家容的后脑勺,王旭阳笑骂道,“给你钩是钓黄鳝用的,不是炫耀用的,别主次颠倒了。”
“嘿嘿”,梁家容也不生气,傻笑道,“放心吧,这钩我一定会藏好的,别人想看我还不给看了。”
“阳表叔,我们走吧,天色也不早了”,拿到黄鳝钩的梁家容如获至宝,早已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
“好,我去拿竹框”,王旭阳点头,回到自己房间中,找出了那个已经满是灰尘的竹框,并紧紧的系在了身上。
“等等,吃个玉米粑再去吧”,两人刚要离开,胡淑英从厨房中掏出两个碳火中烧过的玉米粑递给两人。
两人自然是欣然接受,一边吃着一边赶到了刚才路过的小水渠处,准备开工。
……
“哟,这不是我们外出找大钱的阳哥吗,看样子是没赚到钱,准备回来跟我抢黄鳝?”
正当两人下到水渠,准备开始钓黄鳝的时候,一旁却传来了一个略显阴阳怪气的声音。
两人抬头一看,此人正是梁家容口中的职业钓鳝人刘洋,很明显他就在一旁钓黄鳝,发现两人后,兴师问罪来的。
“斗鸡眼,啥子叫抢,这黄鳝又不是你家养的,你管得着?”,虽然刘洋比梁家容大了好几岁,但有王旭阳在他根本就不怕。
“龟儿崽崽,斗鸡眼也是你能喊的唆,莫大莫小的”,刘洋最恨别人说他的斗鸡眼,梁家容无疑是触犯了他的逆鳞。
“长了个斗鸡眼还不准人喊唆,有本事你不斗鸡眼”,梁家容依旧( 神级农民系统 http://www.xlawen.org/kan/3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