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
预料到,对于家电的需求将直接引爆了其后长达十多年的中国家电热,由于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并不高,使得那些先觉醒起来的企业,包括国营公司中的弱小者及民营企业,他们将寻找到发展的缝隙,一些日后将风云一时的家电公司都将在这两年内粉墨登场,登台亮相。
然而,无论是松下电视、东芝冰箱或可口可乐,这些东西引发大家的抢购狂潮,都是范无病可以理解的,可偏偏令人想不通的,今年占据了大家眼球,如同疯魔一般肆虐疯涨的,却是这种造型高挑、气味淡雅的观赏植物。
长春人向来是有种栽君子兰的风俗,但从来没有人把它看得很金贵。可是在某个或某些不知底细的利益团伙儿的暗中推动之下,这种非常普通的花卉,居然卖出了黄金价格。
“唉!就好像2007年的股市一般,疯狂之后必然就是灭亡,就看谁肯留在那里接盘了!”范无病悲天悯人地叹息了一句之后,迅速收起了报纸,直接取道养猪场。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十八章 园子
第二十八章 园子
近日以来,养猪场的三兄弟过得相对滋润,自从上次依着范无病的主意,将那个经济调查组给撵走之后,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因此更加扎根农村,以自己的村子为依托,夯实基础,一步步地完善自己的养殖业帝国。
通过与农户合作,猪场对农户进行补贴的方式,三兄弟的脚步已经走出了养猪场,转而深入到附近的十几个村子里,很多农户都利用养猪场的资金和技术指导,以及自己的场地,进行小规模的养殖业尝试,这样就达到了化整为零分散压力的效果。
这样一来,一则农户们可以在耕作之外发展副业,有了养猪场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他们有能力多养几头猪,为家庭的收入添砖加瓦,二则养猪场这边儿不必扩充场地,也不必一次性地投入太多资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生猪资源,并缓解了养殖人员不足的困难。
另外一点,就是养猪场对农户所养的生猪不定时进行体检,以防范传染病的发生,治疗普通疾病所需要的药物,则是基本奉送,虽然数目不是很大,投入不是很多,却让农户们感受到了养猪场对于自己的关照之意,因此双方合作都比较愉快。
“范总说的话果然不错,如今咱们可是从繁重的饲养当中解脱出来了,接下来的话,完全有时间有能力搞我们的老专业,制造饲料了!”王老大正坐在办公室里面跟老二和老三谈事儿。
“可是销售问题也很让人头痛,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专门成立一个销售科了?就像城里面的工厂一样?”老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觉得,我更喜欢搞农艺园,范总搞的那个生态系统,我就很感兴趣。”老三低声说道。
“你省省吧,那个东西又不能赚钱,你弄个破园子干啥?”老大和老二毫不客气地同时敲了敲老三的脑壳,疼得他哇哇乱叫。
“破园子怎么了?你们有意见啊——”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三兄弟一惊,抬头看时,却发现范总无病少爷一惊施施然走了进来,满面春风,步履轻快,不由得心中惴惴。
对于范无病搞的那个植物园,三兄弟中也就老三比较喜欢,老大和老二对于这个长时间没有产出的破园子都不怎么感冒,占地方不说了,还得耗着人工,养猪场的工人们每个月都要对植物园里面的垃圾进行清理,浇水施肥什么的不胜其烦。
咱们是养猪场的技术员,可不是种庄稼的老农民啊!很多人都这么发牢骚,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猪场里面的那些臭哄哄的猪粪有了去处,另外一个,每当玫瑰花开的时候,那个香味儿确实太好了。
对于跟臭猪成天打交道的养猪场饲养员们,最高兴的日子,就是玫瑰花开的时候,不仅可以赏心悦目,还可以偷偷地采摘几支带回去送人,就是插在糖水瓶子里面放在家里当熏香也不错。
三兄弟虽然也知道大家伙儿常常摘几支玫瑰回去,但是只要不把玫瑰园给拔秃了,也就随他们去吧,好歹咱也是几十上百亩的园子啊!
此时忽然让范总听见了自己对园子的腹诽,老大和老二自然有些面色微红,深感这话说的实在是不是时候。若是当着范总的面说说,那也无所谓,可是背后乱说,偏又叫范总给听到了,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范无病过来的时候,又去猪圈里面转了一圈儿,发现猪猡们照例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浑然不知某一个清晨,它们就会成为屠夫们刀下的牺牲,等他返回办公室的时候,却听到王老大和王老二在非议他的伟大创举,不由得有些不满。
还是王老大有些急智,见范总已经有些不满了,此时推搪自然不是上佳之选,便索性说了出来,“范总,这事儿其实我早就想跟您说了,只是您平时事儿忙,我不至于因为一园子跟你叨扰,既然您如今已经知道了,索性我就把这事儿给说开了,不瞒您说,咱们猪场的上上下下,对您那个园子都有些意见啊!”
“哦?都有什么意见,你说来听听?”范无病安心坐了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王老二,心中似乎有所感触,随口问道。
王老二见范无病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表情,不由得对他的城府又佩服多两分,便敞开了说道,“其实大家早就有意见了,您那园子一分钱不赚,几年下来还得搭上人工、水费、肥料,细算下来可是不少!虽然我知道范总您也不在乎这么几个小钱儿,可是看在大家伙儿的眼里,确实不太靠谱儿。人家还当您是搞什么资产阶级情调呢!若是放在文化大革命这会儿,起码先给你扣上个小资的帽子,然后再牵出去游街示众。所以呢,我劝您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把那园子给拆了算啦,那么大一块儿地方,建成养猪场,起码可以把咱们的猪场规模扩大一倍!那得产生多大的效益啊!您说是不是呢?”
“嗯,其实你说的都是实情,这件事情上,你想的也没错儿。”范无病点了点头,首先是肯定了王老二的看法,然后又向王老大和老三征求意见道,“你们俩认为老二说的话如何?”
“我觉得老二说的没什么问题,占着这么大的地方,又没有产出,这园子实在没有什么办下去的必要。您要是喜欢玫瑰花,我们保留一小片儿地方,弄个小花园不就成了吗?没有必要这么浪费。”王老大是王老二的坚定支持者。
“老三你觉得呢?”范无病又转向王老三。
“我——”王老三说话之前,忍不住看了老大和老二一眼,却发现两位兄长都对他龇牙咧嘴地威胁着,于是便口风一转道,“我哥他们说的,也没什么不对,办园子确实有点儿费钱了。”
“那你们就先看看这些东西吧——”范无病把一堆报纸扔到了桌子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笔投资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笔投资
“啊?!一盆破花儿就能卖这么多钱?!”王老二看到报纸上面说的,在长春一盆君子兰居然可以卖到上万元,顿时惊呆了,有些难以置信。
王老大也感到匪夷所思,“什么花儿?究竟是什么花儿这么金贵?镶了金子了?”
三兄弟扒在报纸上翻看了半天,忽然发现一副图片,虽然当时受印刷质量所限,有点儿影影绰绰的样子,可老三还是看出点儿门道儿来。
“这花儿,不就跟咱们园子里面种的那些么?”老三平时喜欢往园子里面跑,侍弄一下花草什么的,此时他抓住报纸琢磨了半天,总算看出了问题。
老大和老二经老三这么一说,顿时也反应过来,再看的时候,果然发现很多君子兰跟自己的植物园里面栽的那些花儿非常像,不由得都将震惊的目光转向了静坐一旁喝水的范无病身上,希望自己这个小老板能够予以确认。
范无病稳坐如磐石,看到手下三员大将都满脸期望地看着自己,不由得微微一笑,举起杯子对他们说道,“多喝白开水,不容易得肾结石。”
“范总,你知道我们兄弟是啥意思,就别卖关子了吧!”王老大满脸哀怨地说道。
“哈哈哈哈——”范无病大笑了起来,“方才你不是还嫌我的花儿占地方,影响你赚钱么?怎么现在又换了一副嘴脸,这么变来变去,很容易在脸上添表情纹啊!”
看到范无病脸上的淡定表情,三兄弟顿时明白过来,感情范总真的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大能,居然在几年前就能够预知到君子兰的价值,并且种植了几十亩地的君子兰!像种庄稼一样种君子兰啊!王老大已经不敢想象了,这得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
在长春那边儿,很多成龄君子兰已经买到万元一盆以上,普通的也在数千元不等,幼苗的价格也节节上升,算一算自己园子里面的这些君子兰,怕是有几千棵吧!这要是都卖出去的话,王老大已经不敢去算收益了!
“你们也不用高兴的太早。”范无病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对三兄弟说道,“有一句老话,叫作落袋为安,意思就是说只有装到你的口袋里面的钱,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虽然我们面前摆着一张非常大非常诱人的馅饼,但是只有吃到嘴里,才算是我们的,至于能不能吃到,该怎么去吃,那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范总,我们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办吧!”王老二的眼睛都绿了。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够挺得住,王氏三兄弟一个个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现在就把园子里面的君子兰都给折现了,那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范无病看着三兄弟笑了笑,心道真是财帛动人心啊,就算是年入数万的八十年代新富豪,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是自己在重生之前看到价值几十亿的财富唾手可得,恐怕也不会比他们现在的样子好上多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要发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先得做点儿准备工作。”范无病对着三兄弟招了招手,让他们围到了办公桌四周,然后面授机宜道,“这个事情暂时还是要保密的,虽然君子兰的价格已经炒热了,但是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疯狂的境地,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搞些包装来,省的日后我们要脱手的时候手忙脚乱。”
“包装?具体要怎么做?”王老大听得很仔细,闻言立刻问道。
“我记得北窑那里好像有个烧花盆儿的作坊,你们可以先去订上一批花盆儿,记住一定要上档次的,否则宁肯不要,若是因为花盆的卖相不好,最后影响了销售,那可就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记住,这可是我们这几年里最大的一笔投资呢!”范无病笑道。
“这个我们自然是明白了,范总你放心好了,我们兄弟一定给你办得妥妥贴贴。”最后三兄弟拍着胸脯向范无病保证道,就如同三员大将在上沙场前给统帅表决心一样。
范无病从养猪场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父亲范亨已经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了,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连范无病进门儿都没有察觉到。
“看什么东西呢,老爸?”范无病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范亨的手上拿着一章满是图片的报纸,上面的几个图案恰好就是最近在东北那里传疯了的君子兰。
“这叫君子兰,是一种很好看很高雅的花儿,现在全国都开始流行种植君子兰了,你不在家里摆一盆,那绝对会被人当成土老帽来对待的。”范亨兴致勃勃地对范无病解释道。
“您也这么认为?种一盆花就能让自己变得高雅起来?”范无病反问道。
范亨见儿子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不由得笑了起来,“那不是扯么?气质高雅跟种花儿有什么联系?不是土老帽的自然不是土老帽,该是土老帽的种的再多也还是土老帽。腹有诗书气自华,高雅这东西,不是土老帽玩得起的。”
嗯,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范无病点了点头,心道自己老爸毕竟还是见过些大场面,没有被各种媒体上不负责任的追捧报道给迷惑了双眼,知道君子兰被炒得再火,也不过是一种花儿而已,这让他感到有些欣慰。
看来在我的熏陶之下,即便是老爸这样的基层知识分子,气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呀!范无病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折腾没有白费。
“不过,我好像记得前几年的时候,你就在你那个养猪场种了些君子兰啊!你是不是先给我搬几盆过来?咱家这么大的空间,不弄几盆君子兰来装点一下门面,让外人看了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呢?”还没有等到范无病笑完,范亨就转口要求道。
“你——”范无病顿时给噎住了。
看来教化人心,是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的。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
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
“我回来了——”
随着一声房门转动的声音,范康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脸上都是汗珠儿,显然有点儿激动,一看到范无病正坐在在那里看着自己,就一声欢呼,立刻扑了过来,一把将他按到在沙发上,在他的脸上狂亲一通儿。
“走开——我又不是玻璃——”范无病感到非常郁闷,老子长得好又不是错,你们心中仰慕一下也就可以了,为啥偏要付诸行动呢?似乎每个见到自己的人,最后都会被范无病的气势风度所折服,唉,仰慕者多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儿。
还没有等范无病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门外又是一阵响动。
“我回来了——”
这次是姐姐范婷,她的声音自然要好听很多。
“哇——”只不过当范婷一眼看到正被范康蹂躏的范无病,立刻也跳了起来,长着双臂扑了过来,一把将范康给推到旁边,然后保住范无病亲了起来。
“你们——我真是被你们打败了——”范无病别提多郁闷了,都不知道他们今天发了什么疯,一个比一个张狂,一个比一个嚣张,很是怪异啊。
“行了,行了。”老爸范亨在一旁看得笑了起来,“你们今天是怎么了?平时也没有见你们这么样儿,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大喜事啊!”范婷和范康兄妹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说着范婷从书包里面取出一封信来,递给了范亨。
“《音乐之声》杂志社?我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杂志社?”范亨感到万分惊奇,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个杂志社倒在其次,中国这么大了,自己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可是一个杂志社给自己的孩子写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这里也有一封!”还没有等范亨打开那信封来看,范康也在一旁大声喊道。
范亨扭头一看,只见范康的手里面也握着一封信,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将范康的信接过来一看,范亨顿时就愣住了,因为,这封信的封皮上面的落款,居然是《想唱就唱》杂志社。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样儿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范亨顿时感到自己的脑袋有点儿晕,按照常理来讲,杂志社给一个普通学生来信,自然是因为对方在杂志社投过稿,而且通过了,可这次范婷和范康同时接到了不同杂志社的来信,就有点儿令人惊愕了,他们究竟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会让两家不同的杂志社同时找上他们呢?
还没有等到范亨想出个所以然来,范婷和范康就在一阵狂笑当中,又从书包里面翻出十几封信件来,虽然花样儿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信件全部都是从什么杂志寄记过来的。
范无病突然之间看到这么多的信件,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可是觉得又不是很确定,他从众人中间钻了进去,取过一封信来,打开一看,顿时一声惨叫。
居然是邀请函!范无病又拆了几封信来看,居然全部都是邀请函,清一色的邀请函!而上面的字里行间,措辞虽然不同,行文也有区别,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童年”两个字眼,几乎占据了整个信件内容的三分之一。
“尊敬的范无病先生:您好!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您出席定于12月18日在北京世纪大酒店举行的年度流行歌曲金典至尊评选活动,作为我们的特邀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童年》的唯一词曲作者,在评选活动期间,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待遇——”
范无病的脸都绿了,自己一直想要保持低调,低调,可如今这他母亲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嘛!就算是自己不小心剽窃了人家一首歌儿,而这首歌又偏偏不可避免地火了起来,可是这犯得着有几十家杂志社来抢着邀请自己吗?
这不是给自己来添乱嘛!
“为什么会这样?”范无病很有些无语问苍天的感慨。
“这可是第一届流行金曲评选活动,听说很多大的音像公司都非常看好你的《童年》,正准备跟你谈一谈版权转让的问题,所以这些杂志社都抢着想跟你谈好条件,好从中分点儿好处,这都是报纸上说的。”姐姐范婷一向喜爱音乐,对于这些事儿的关注程度相当高。
分好处的?哼哼——
范无病立刻跩了起来,用手拨了拨那一堆信件,轻蔑地说道,“哪儿有那么简单的事情,想要分好处,却一点儿诚意都没有,说什么也得先付点儿定金出来,空口白话谁不会说?这些垃圾,都扔到外面好了!”
“什么流行金曲,都是垃圾!”父亲范亨此时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板着脸训斥道,“以后少给我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做好功课最要紧!你们没有听人家说过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才都不怕!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靠的都是你们现在学的这些书本知识,别整天嘻嘻哈哈地耗费时间,你们没有听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吗?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你们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这话大家自然都听说过啊!范无病一面哼哼,一面却在想道,“不过据我估计,你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另外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吧!”
想到这句在后来广为流传的,源于蛇口特区的一句名言,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口号,范无病不由得有些心驰神往,那可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时代啊!
想到自己今后的宏伟目标,范无病不由得对这些破烂信件失去了兴趣,去他母亲的什么流行金曲,能当饭吃吗?一首歌词买个千数块千,万数块钱就顶天了,我自己又不是歌手,还指望自己出卡带赚钱啊?!
老子可是分秒必争要赚大钱的人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坐标性人物,搞搞业余爱好是可以的,但是请不要将我跟那些靠煽情骗钱的家伙们联系在一起,这真的很伤人呢!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一章 撒下钓鱼饵
第三十一章 撒下钓鱼饵
在长春,这个最大的君子兰保有城市,这种花儿的价格继续直线上扬,这株秀气小巧的植物似乎成了长春人生活唯一的主题。它的价格一涨再涨,倒手赚钱者大有人在。
年初,市面上就出现了五万元一盆的君子兰,很快,十万元的也出现了,到九月份,在城里最热闹的红旗街花市上,最贵的一盆叫价竟达十五万元!这是很多长春人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的金钱数字。
就这样,一种除了观赏别无他用的植物在开放之初的东北无比诡异地诱发了一场经济泡沫。
鉴于君子兰行情的过度火热,长春市政府做出了《有关君子兰交易的若干规定》。为一种花草的买卖专门以政府名义做出规定,举国这是第一例。
《规定》要求,“卖花要限价,一株成龄君子兰不得超过五百元,小苗不得超过五元。同时还规定,除了按交易额征收百分之八的营业税之外,一次交易额超过五千元以上的,税率要加成,超过万元以上的,还要加倍。”
但是这份规定不但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反倒像是往烈火中浇了一盆油,君子兰价格再被催涨。
从报纸上读到这条消息后的范无病,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道如今这个年代,即便是政府部门,对于突如其来的经济泡沫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
事实上,君子兰行情的火热,跟这种外形高雅的花儿本身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归根究底,还是源自于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财富的渴望。只要人们心中的欲望不绝,花价就降不下来。
磐石这里的花市也热闹了起来,不时地有人来询问有没有君子兰的幼苗出售。
在如今这种行情下,成年的君子兰售价几乎如同天文数字,对于一个月收入几十元工资的普通人来说,花几百上千或者更多的钱去购买一盆花养着,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到了未来,我养上几盆幼苗,过个三年两载的,卖个好价钱,总不会错吧?
王氏三兄弟在范无病的指导下,加强了对于植物园的守卫,一方面警惕有人接近这里,发现了君子兰的存在,一方面则跟北窑那边儿的小作坊联系,加快订制花盆,忙了个热火朝天。一段儿时间下来,等到花盆就位以后,三兄弟都熬成了兔子眼。
范无病却又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有给范无病来过邀请函的杂志社,不约而同地都收到了复函,在信中,范无病首先表示了对于杂志社的感谢,然后变婉转地表示了自己年龄尚小,忙于学业,为自己无法出席流行金曲评选活动表达了歉意,最后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将自己近期的一副生活照附上,作为对贵社读者们的回报。
虽然不能够将《童年》的词曲作者邀请到,但是一副照片也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毕竟流行歌曲校园歌曲渐渐地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对于《童年》这样的优秀校园歌曲,他的作者的生活照无疑是增加自己杂志销量的一个亮点,很多杂志社都在第一时间内将范无病寄过来的照片给放到了杂志的醒目位置,并安排了一个相应的介绍。
一时之间,全国上下的杂志上,都出现了范无病悠然自得地站在花丛之中的照片,此时的他已经有一米六多,容貌清雅,双目清澈,别有神韵,再加上身体发育的异常良好,简直就是一翩翩美少年,也不知道害的多少怀春少女夜间辗转难寐。
“要是他们知道你才七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哥哥范康替范无病从学校拿回一大堆的信件来,有些嫉妒地问道。
“哈哈,反正失望的人绝对不会是我。”范无病哈哈地笑着回答道。
自从跟杂志社建立了通讯联系,范康和范婷就成了范无病的中间联系人,负责将杂志社转过来的读者来信交给范无病,每天总有那么十几封,《童年》的词曲作者这个光环,还是很能唬住许多人的。
“咦?这封信好像有点儿不一样——”范康忽然发现了问题,扬着手中信纸对范无病说道。
范婷已经高三了,自然不会跟他们混在一起拆信玩儿,所以这些信件,都是范康帮着范无病来处理,此时他忽然发现了一封与众不同的读者来信,不由得大为好奇。
“终于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了。”范无病看完信件的内容之后,嘴角向上扬了起来。
原来范无病在拍照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植物园的那些君子兰为背景,各种各样的君子兰让他的身后显得异常的绚烂,很多已经开了花的更是美色无边。
很多人在看到杂志上的照片时,所关注到的无非就是这个作者真是年轻,其次就是这个作者长得很对得起观众,再次就是为什么站在那里被膜拜的人不是我?然后就是这小子究竟赚了多少钱?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少女们会yy一下,在梦中和无病公子约会一番。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观察点是与众不同的,就比如这封信的主人。
“尊敬的范先生,您好:我很想知道,你的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如果方便,请一定回信告诉我。顺便说一句,我是一名电影导演,对于您照片中的背景场地非常喜爱,打算把近期即将拍摄的一部电影的部分场景选在这里,还请告知,谢谢。”
范无病看完以后,晒笑了一下,顺手就把这封信丢到了一旁。
范康有些不解地问道,“人家是电影导演啊!如果能来我们这里拍电影,该是多好啊?”
“人家说什么你就相信啊?告诉你,这年头儿的骗子可多了去了!”范无病嘿嘿一笑道。
屁的电影导演,还看上了场景,范无病怎么可能相信这些鬼话?这厮十有八九就是看出了范无病在照片中的背景是什么,所以才想来诈上一诈,可是他又怎么能想到,这可都是范无病故意抛出来的鱼饵呢?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二章 双赢
第三十二章 双赢
范无病的心里本来是比较矛盾的。
虽然他掌握了大量的成年龄君子兰的货源,但是对于如何出手还是没有头绪。一般来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将这些君子兰全部售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放眼全国,也没有这么大的买家可以吃下这批货。可是要分批出售给不同的买主,则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后患也多。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范无病拉着大批量的君子兰出现在火热的长春市场中,不知道会引发多大的抢购狂潮?当然也可能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君子兰已经被炒起来的大好行情被自己的巨量抛盘给砸垮了,最后这些东西变得一文不值,自己还得赔上运费,那样可不行啊!
我范无病是去赚钱的,可不是来砸场子的!
各杂志社不约而同的来函,恰恰带给他一个灵感,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坐等生意上门呢?在自己的地头儿上,相信是没有多少人敢于乱来的。
于是范无病就特意拍了一张以大量的君子兰为背景的照片,来函必复,而大多数的杂志社也不约而同地没有出乎范无病的预料,将这张寓意深刻的照片给刊载了。
果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立刻就有人发现了图片上面的重点,那人冒充电影导演给范无病写了两封信后,又有很多不同地方的来信,也在询问范无病背后的那块儿地方究竟在哪里?
终于在这一天,有人来登门拜访了。
一个香港人,敲开了范家大门。
“你找谁?”范亨不记得自己认识眼前这人,皱着眉头问道。
“范无病先生是住在这里吗?”这个香港人的普通话同样不很标准,但是相对来说,范亨还是能够听明白他的意思的。
又是一个找无病的,范亨都懒得回答了,伸手指了指范无病的房间,转身就走了。
范无病也感到非常郁闷,最近到家里来找他的外地人已经有好几个了,都是打听君子兰的事情的,可惜他们的实力太弱了,根本达不到范无病预期当中的百分之一,对于这样的人,范无病肯定是不会透露口风的,都是直接打发出去了事。
看着眼前这位,很明显不是大陆人啊!
“范无病先生?没有想到您如此年少有为!”那香港人一见之下,先是一愣,然后热情地笑着夸赞道。
范无病寒暄了两句,开门见山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鄙人是香港富华国际投行的经理人王石元,这次冒昧来访,是想要跟范先生商量一桩交易。”那香港人也没有废话,直接回答道。
香港富华国际投行?如果真有这么一家国际投行的话,他倒是有实力来谈这笔君子兰生意的,不过范无病还是打算先试探一下再看该如何对待。
“王先生你在香港,我在磐石,你是商人,我是学生,我们之间能有什么生意可谈呢?”范无病哈哈一笑,伸手请对方落座,然后很轻松地应付道。
“范先生这么说,是故作推脱呢,还是在考校鄙人的能力?”那香港人也不是善茬儿,精明的很,一听到范无病的话,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立刻从公文包里面取出一份资料来,推到了范无病的跟前。
范无病就是那么一扫,便知道此人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材料虽然只有几页,却将自己的大事基本上调查清楚了,尤其是确认了种植着大量君子兰的植物园为自己所有,并附上了植物园的具体位置。
这让范无病感到有些恼怒,心道王氏三兄弟果然办事靠不住,另外一方面,却也让他对于面前这个香港人的实力有所了解,看来这个什么香港富华国际投行,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看来王先生是有备而来——”范无病呵呵笑了笑,直接问道,“那么我们说简单一些,你们准备出多少钱拿下?”
王石元看到范无病有合作的意思,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坐正了身体,对范无病说道,“我们香港富华,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国际投行,见到范先生的植物园后,觉得很有投资价值,如果范先生有意割爱,我们愿意按照市场价格的五折,一次性购买范先生所有的君子兰,不知道范先生意下如何?”
说完之后,王石元一脸殷切地看着范无病,在他看来,五折的市场价格,一次性的付清,是非常优厚的条件了,至于范无病园子里面的君子兰,他也通过各种渠道大致做了了解,估计其数量在五六千棵左右,这么大的一批货,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一口吃下来,而且,按照市场价格的五折来计算,也足足超过五百万人民币了。
对于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儿来说,他不相信对方能够拒绝自己的这个提议,虽然他也从各方面了解到范无病办了养猪场,还办了一个服装厂,但是他总以为这都是范无病替家里人出头弄的,他可不相信一个小孩子能做出这些大事来,至于君子兰嘛,他以为是范家人误打误撞上了,或许在先前这只是一种奇特的爱好而已。
一九八二年的五百万人民币,可以做许多大事了!
范无病绝对没有理由拒绝这么优厚的条件!王石元心中笃定,满怀信心地看着范无病。
可惜范无病却不是轻易就能打发掉的,他略一沉思之后,便抛出了自己的条件,“八折,以港币支付,或者七折,以日元支付,两种方式随便你选择,除此之外,不需要再谈其他的条件了。”
香港人倒也没有自信到范无病会全盘接受自己的条件,毕竟君子兰的行情还在看涨,此时的市价虽然看起来很高,却不能断定一个月以后这个价位依然能拿到,便略一沉吟后点头道,“好,那就以日元支付,七折!”
“很好,今天是一个双赢的日子。”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双赢?听起来似乎不错!”王石元闻言一愣,借着笑了起来。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三章 大得可以砸死人的馅饼
第三十三章 大得可以砸死人的馅饼
“什么时候可以交货?”王石元问道。
“把钱汇到这个账号上面,这个园子里面的东西就都是你的了。”范无病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递给了王石元。
“瑞士银行的账号哦——”王石元接过之后,顿时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像范无病这样一个大陆学生模样的手中,居然都是瑞士银行的账号,不由得起了几分敬意。
香港人办事相当利索,出去给那边儿打了一通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吩咐人往范无病的账号里面打入五亿六千万日元,然后才返回来。
“事情办妥了,不过我很好奇你怎么样查收?”王石元对范无病说道。
国内的银行中,还没有能够直接查询到瑞士银行账户的能力,想要查询,必须得经过香港那边儿的分支机构,因此王石元对范无病如何掌控自己的资产感到好奇。
范无病撇了撇嘴,直接走到父亲那屋子,给广东那边儿的邱保华拨了一个电话,“喂喂,老邱吗?让香港那边儿查一下我的账户,然后报个数字过来,有急事,嗯嗯。”
“等一下就好。”范无病对王石元耸了耸肩膀说道。
“难道你在香港那边也有代理?”王石元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既然眼前这个少年能够操控这么大的盘子,早在数年以前就种植了数以千计的君子兰,那么他绝对不会是为了好玩儿,目前为止,整个大陆上能够有这么大气魄的玩家也是绝无仅有,他究竟是什么来历呢?王石元看着范无病,实在难以下一个结论,无论如何揣测,最后都不得不自行推翻原先的设想。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这么一(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
然而,无论是松下电视、东芝冰箱或可口可乐,这些东西引发大家的抢购狂潮,都是范无病可以理解的,可偏偏令人想不通的,今年占据了大家眼球,如同疯魔一般肆虐疯涨的,却是这种造型高挑、气味淡雅的观赏植物。
长春人向来是有种栽君子兰的风俗,但从来没有人把它看得很金贵。可是在某个或某些不知底细的利益团伙儿的暗中推动之下,这种非常普通的花卉,居然卖出了黄金价格。
“唉!就好像2007年的股市一般,疯狂之后必然就是灭亡,就看谁肯留在那里接盘了!”范无病悲天悯人地叹息了一句之后,迅速收起了报纸,直接取道养猪场。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十八章 园子
第二十八章 园子
近日以来,养猪场的三兄弟过得相对滋润,自从上次依着范无病的主意,将那个经济调查组给撵走之后,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因此更加扎根农村,以自己的村子为依托,夯实基础,一步步地完善自己的养殖业帝国。
通过与农户合作,猪场对农户进行补贴的方式,三兄弟的脚步已经走出了养猪场,转而深入到附近的十几个村子里,很多农户都利用养猪场的资金和技术指导,以及自己的场地,进行小规模的养殖业尝试,这样就达到了化整为零分散压力的效果。
这样一来,一则农户们可以在耕作之外发展副业,有了养猪场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他们有能力多养几头猪,为家庭的收入添砖加瓦,二则养猪场这边儿不必扩充场地,也不必一次性地投入太多资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生猪资源,并缓解了养殖人员不足的困难。
另外一点,就是养猪场对农户所养的生猪不定时进行体检,以防范传染病的发生,治疗普通疾病所需要的药物,则是基本奉送,虽然数目不是很大,投入不是很多,却让农户们感受到了养猪场对于自己的关照之意,因此双方合作都比较愉快。
“范总说的话果然不错,如今咱们可是从繁重的饲养当中解脱出来了,接下来的话,完全有时间有能力搞我们的老专业,制造饲料了!”王老大正坐在办公室里面跟老二和老三谈事儿。
“可是销售问题也很让人头痛,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专门成立一个销售科了?就像城里面的工厂一样?”老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觉得,我更喜欢搞农艺园,范总搞的那个生态系统,我就很感兴趣。”老三低声说道。
“你省省吧,那个东西又不能赚钱,你弄个破园子干啥?”老大和老二毫不客气地同时敲了敲老三的脑壳,疼得他哇哇乱叫。
“破园子怎么了?你们有意见啊——”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三兄弟一惊,抬头看时,却发现范总无病少爷一惊施施然走了进来,满面春风,步履轻快,不由得心中惴惴。
对于范无病搞的那个植物园,三兄弟中也就老三比较喜欢,老大和老二对于这个长时间没有产出的破园子都不怎么感冒,占地方不说了,还得耗着人工,养猪场的工人们每个月都要对植物园里面的垃圾进行清理,浇水施肥什么的不胜其烦。
咱们是养猪场的技术员,可不是种庄稼的老农民啊!很多人都这么发牢骚,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猪场里面的那些臭哄哄的猪粪有了去处,另外一个,每当玫瑰花开的时候,那个香味儿确实太好了。
对于跟臭猪成天打交道的养猪场饲养员们,最高兴的日子,就是玫瑰花开的时候,不仅可以赏心悦目,还可以偷偷地采摘几支带回去送人,就是插在糖水瓶子里面放在家里当熏香也不错。
三兄弟虽然也知道大家伙儿常常摘几支玫瑰回去,但是只要不把玫瑰园给拔秃了,也就随他们去吧,好歹咱也是几十上百亩的园子啊!
此时忽然让范总听见了自己对园子的腹诽,老大和老二自然有些面色微红,深感这话说的实在是不是时候。若是当着范总的面说说,那也无所谓,可是背后乱说,偏又叫范总给听到了,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范无病过来的时候,又去猪圈里面转了一圈儿,发现猪猡们照例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浑然不知某一个清晨,它们就会成为屠夫们刀下的牺牲,等他返回办公室的时候,却听到王老大和王老二在非议他的伟大创举,不由得有些不满。
还是王老大有些急智,见范总已经有些不满了,此时推搪自然不是上佳之选,便索性说了出来,“范总,这事儿其实我早就想跟您说了,只是您平时事儿忙,我不至于因为一园子跟你叨扰,既然您如今已经知道了,索性我就把这事儿给说开了,不瞒您说,咱们猪场的上上下下,对您那个园子都有些意见啊!”
“哦?都有什么意见,你说来听听?”范无病安心坐了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王老二,心中似乎有所感触,随口问道。
王老二见范无病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表情,不由得对他的城府又佩服多两分,便敞开了说道,“其实大家早就有意见了,您那园子一分钱不赚,几年下来还得搭上人工、水费、肥料,细算下来可是不少!虽然我知道范总您也不在乎这么几个小钱儿,可是看在大家伙儿的眼里,确实不太靠谱儿。人家还当您是搞什么资产阶级情调呢!若是放在文化大革命这会儿,起码先给你扣上个小资的帽子,然后再牵出去游街示众。所以呢,我劝您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把那园子给拆了算啦,那么大一块儿地方,建成养猪场,起码可以把咱们的猪场规模扩大一倍!那得产生多大的效益啊!您说是不是呢?”
“嗯,其实你说的都是实情,这件事情上,你想的也没错儿。”范无病点了点头,首先是肯定了王老二的看法,然后又向王老大和老三征求意见道,“你们俩认为老二说的话如何?”
“我觉得老二说的没什么问题,占着这么大的地方,又没有产出,这园子实在没有什么办下去的必要。您要是喜欢玫瑰花,我们保留一小片儿地方,弄个小花园不就成了吗?没有必要这么浪费。”王老大是王老二的坚定支持者。
“老三你觉得呢?”范无病又转向王老三。
“我——”王老三说话之前,忍不住看了老大和老二一眼,却发现两位兄长都对他龇牙咧嘴地威胁着,于是便口风一转道,“我哥他们说的,也没什么不对,办园子确实有点儿费钱了。”
“那你们就先看看这些东西吧——”范无病把一堆报纸扔到了桌子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笔投资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笔投资
“啊?!一盆破花儿就能卖这么多钱?!”王老二看到报纸上面说的,在长春一盆君子兰居然可以卖到上万元,顿时惊呆了,有些难以置信。
王老大也感到匪夷所思,“什么花儿?究竟是什么花儿这么金贵?镶了金子了?”
三兄弟扒在报纸上翻看了半天,忽然发现一副图片,虽然当时受印刷质量所限,有点儿影影绰绰的样子,可老三还是看出点儿门道儿来。
“这花儿,不就跟咱们园子里面种的那些么?”老三平时喜欢往园子里面跑,侍弄一下花草什么的,此时他抓住报纸琢磨了半天,总算看出了问题。
老大和老二经老三这么一说,顿时也反应过来,再看的时候,果然发现很多君子兰跟自己的植物园里面栽的那些花儿非常像,不由得都将震惊的目光转向了静坐一旁喝水的范无病身上,希望自己这个小老板能够予以确认。
范无病稳坐如磐石,看到手下三员大将都满脸期望地看着自己,不由得微微一笑,举起杯子对他们说道,“多喝白开水,不容易得肾结石。”
“范总,你知道我们兄弟是啥意思,就别卖关子了吧!”王老大满脸哀怨地说道。
“哈哈哈哈——”范无病大笑了起来,“方才你不是还嫌我的花儿占地方,影响你赚钱么?怎么现在又换了一副嘴脸,这么变来变去,很容易在脸上添表情纹啊!”
看到范无病脸上的淡定表情,三兄弟顿时明白过来,感情范总真的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大能,居然在几年前就能够预知到君子兰的价值,并且种植了几十亩地的君子兰!像种庄稼一样种君子兰啊!王老大已经不敢想象了,这得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
在长春那边儿,很多成龄君子兰已经买到万元一盆以上,普通的也在数千元不等,幼苗的价格也节节上升,算一算自己园子里面的这些君子兰,怕是有几千棵吧!这要是都卖出去的话,王老大已经不敢去算收益了!
“你们也不用高兴的太早。”范无病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对三兄弟说道,“有一句老话,叫作落袋为安,意思就是说只有装到你的口袋里面的钱,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虽然我们面前摆着一张非常大非常诱人的馅饼,但是只有吃到嘴里,才算是我们的,至于能不能吃到,该怎么去吃,那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范总,我们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办吧!”王老二的眼睛都绿了。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够挺得住,王氏三兄弟一个个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现在就把园子里面的君子兰都给折现了,那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范无病看着三兄弟笑了笑,心道真是财帛动人心啊,就算是年入数万的八十年代新富豪,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是自己在重生之前看到价值几十亿的财富唾手可得,恐怕也不会比他们现在的样子好上多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要发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先得做点儿准备工作。”范无病对着三兄弟招了招手,让他们围到了办公桌四周,然后面授机宜道,“这个事情暂时还是要保密的,虽然君子兰的价格已经炒热了,但是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疯狂的境地,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搞些包装来,省的日后我们要脱手的时候手忙脚乱。”
“包装?具体要怎么做?”王老大听得很仔细,闻言立刻问道。
“我记得北窑那里好像有个烧花盆儿的作坊,你们可以先去订上一批花盆儿,记住一定要上档次的,否则宁肯不要,若是因为花盆的卖相不好,最后影响了销售,那可就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记住,这可是我们这几年里最大的一笔投资呢!”范无病笑道。
“这个我们自然是明白了,范总你放心好了,我们兄弟一定给你办得妥妥贴贴。”最后三兄弟拍着胸脯向范无病保证道,就如同三员大将在上沙场前给统帅表决心一样。
范无病从养猪场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父亲范亨已经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了,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连范无病进门儿都没有察觉到。
“看什么东西呢,老爸?”范无病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范亨的手上拿着一章满是图片的报纸,上面的几个图案恰好就是最近在东北那里传疯了的君子兰。
“这叫君子兰,是一种很好看很高雅的花儿,现在全国都开始流行种植君子兰了,你不在家里摆一盆,那绝对会被人当成土老帽来对待的。”范亨兴致勃勃地对范无病解释道。
“您也这么认为?种一盆花就能让自己变得高雅起来?”范无病反问道。
范亨见儿子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不由得笑了起来,“那不是扯么?气质高雅跟种花儿有什么联系?不是土老帽的自然不是土老帽,该是土老帽的种的再多也还是土老帽。腹有诗书气自华,高雅这东西,不是土老帽玩得起的。”
嗯,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范无病点了点头,心道自己老爸毕竟还是见过些大场面,没有被各种媒体上不负责任的追捧报道给迷惑了双眼,知道君子兰被炒得再火,也不过是一种花儿而已,这让他感到有些欣慰。
看来在我的熏陶之下,即便是老爸这样的基层知识分子,气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呀!范无病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折腾没有白费。
“不过,我好像记得前几年的时候,你就在你那个养猪场种了些君子兰啊!你是不是先给我搬几盆过来?咱家这么大的空间,不弄几盆君子兰来装点一下门面,让外人看了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呢?”还没有等到范无病笑完,范亨就转口要求道。
“你——”范无病顿时给噎住了。
看来教化人心,是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的。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
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
“我回来了——”
随着一声房门转动的声音,范康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脸上都是汗珠儿,显然有点儿激动,一看到范无病正坐在在那里看着自己,就一声欢呼,立刻扑了过来,一把将他按到在沙发上,在他的脸上狂亲一通儿。
“走开——我又不是玻璃——”范无病感到非常郁闷,老子长得好又不是错,你们心中仰慕一下也就可以了,为啥偏要付诸行动呢?似乎每个见到自己的人,最后都会被范无病的气势风度所折服,唉,仰慕者多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儿。
还没有等范无病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门外又是一阵响动。
“我回来了——”
这次是姐姐范婷,她的声音自然要好听很多。
“哇——”只不过当范婷一眼看到正被范康蹂躏的范无病,立刻也跳了起来,长着双臂扑了过来,一把将范康给推到旁边,然后保住范无病亲了起来。
“你们——我真是被你们打败了——”范无病别提多郁闷了,都不知道他们今天发了什么疯,一个比一个张狂,一个比一个嚣张,很是怪异啊。
“行了,行了。”老爸范亨在一旁看得笑了起来,“你们今天是怎么了?平时也没有见你们这么样儿,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大喜事啊!”范婷和范康兄妹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说着范婷从书包里面取出一封信来,递给了范亨。
“《音乐之声》杂志社?我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杂志社?”范亨感到万分惊奇,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个杂志社倒在其次,中国这么大了,自己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可是一个杂志社给自己的孩子写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这里也有一封!”还没有等范亨打开那信封来看,范康也在一旁大声喊道。
范亨扭头一看,只见范康的手里面也握着一封信,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将范康的信接过来一看,范亨顿时就愣住了,因为,这封信的封皮上面的落款,居然是《想唱就唱》杂志社。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样儿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范亨顿时感到自己的脑袋有点儿晕,按照常理来讲,杂志社给一个普通学生来信,自然是因为对方在杂志社投过稿,而且通过了,可这次范婷和范康同时接到了不同杂志社的来信,就有点儿令人惊愕了,他们究竟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会让两家不同的杂志社同时找上他们呢?
还没有等到范亨想出个所以然来,范婷和范康就在一阵狂笑当中,又从书包里面翻出十几封信件来,虽然花样儿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信件全部都是从什么杂志寄记过来的。
范无病突然之间看到这么多的信件,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可是觉得又不是很确定,他从众人中间钻了进去,取过一封信来,打开一看,顿时一声惨叫。
居然是邀请函!范无病又拆了几封信来看,居然全部都是邀请函,清一色的邀请函!而上面的字里行间,措辞虽然不同,行文也有区别,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童年”两个字眼,几乎占据了整个信件内容的三分之一。
“尊敬的范无病先生:您好!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您出席定于12月18日在北京世纪大酒店举行的年度流行歌曲金典至尊评选活动,作为我们的特邀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童年》的唯一词曲作者,在评选活动期间,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待遇——”
范无病的脸都绿了,自己一直想要保持低调,低调,可如今这他母亲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嘛!就算是自己不小心剽窃了人家一首歌儿,而这首歌又偏偏不可避免地火了起来,可是这犯得着有几十家杂志社来抢着邀请自己吗?
这不是给自己来添乱嘛!
“为什么会这样?”范无病很有些无语问苍天的感慨。
“这可是第一届流行金曲评选活动,听说很多大的音像公司都非常看好你的《童年》,正准备跟你谈一谈版权转让的问题,所以这些杂志社都抢着想跟你谈好条件,好从中分点儿好处,这都是报纸上说的。”姐姐范婷一向喜爱音乐,对于这些事儿的关注程度相当高。
分好处的?哼哼——
范无病立刻跩了起来,用手拨了拨那一堆信件,轻蔑地说道,“哪儿有那么简单的事情,想要分好处,却一点儿诚意都没有,说什么也得先付点儿定金出来,空口白话谁不会说?这些垃圾,都扔到外面好了!”
“什么流行金曲,都是垃圾!”父亲范亨此时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板着脸训斥道,“以后少给我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做好功课最要紧!你们没有听人家说过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才都不怕!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靠的都是你们现在学的这些书本知识,别整天嘻嘻哈哈地耗费时间,你们没有听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吗?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你们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这话大家自然都听说过啊!范无病一面哼哼,一面却在想道,“不过据我估计,你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另外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吧!”
想到这句在后来广为流传的,源于蛇口特区的一句名言,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口号,范无病不由得有些心驰神往,那可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时代啊!
想到自己今后的宏伟目标,范无病不由得对这些破烂信件失去了兴趣,去他母亲的什么流行金曲,能当饭吃吗?一首歌词买个千数块千,万数块钱就顶天了,我自己又不是歌手,还指望自己出卡带赚钱啊?!
老子可是分秒必争要赚大钱的人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坐标性人物,搞搞业余爱好是可以的,但是请不要将我跟那些靠煽情骗钱的家伙们联系在一起,这真的很伤人呢!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一章 撒下钓鱼饵
第三十一章 撒下钓鱼饵
在长春,这个最大的君子兰保有城市,这种花儿的价格继续直线上扬,这株秀气小巧的植物似乎成了长春人生活唯一的主题。它的价格一涨再涨,倒手赚钱者大有人在。
年初,市面上就出现了五万元一盆的君子兰,很快,十万元的也出现了,到九月份,在城里最热闹的红旗街花市上,最贵的一盆叫价竟达十五万元!这是很多长春人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的金钱数字。
就这样,一种除了观赏别无他用的植物在开放之初的东北无比诡异地诱发了一场经济泡沫。
鉴于君子兰行情的过度火热,长春市政府做出了《有关君子兰交易的若干规定》。为一种花草的买卖专门以政府名义做出规定,举国这是第一例。
《规定》要求,“卖花要限价,一株成龄君子兰不得超过五百元,小苗不得超过五元。同时还规定,除了按交易额征收百分之八的营业税之外,一次交易额超过五千元以上的,税率要加成,超过万元以上的,还要加倍。”
但是这份规定不但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反倒像是往烈火中浇了一盆油,君子兰价格再被催涨。
从报纸上读到这条消息后的范无病,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道如今这个年代,即便是政府部门,对于突如其来的经济泡沫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
事实上,君子兰行情的火热,跟这种外形高雅的花儿本身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归根究底,还是源自于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财富的渴望。只要人们心中的欲望不绝,花价就降不下来。
磐石这里的花市也热闹了起来,不时地有人来询问有没有君子兰的幼苗出售。
在如今这种行情下,成年的君子兰售价几乎如同天文数字,对于一个月收入几十元工资的普通人来说,花几百上千或者更多的钱去购买一盆花养着,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到了未来,我养上几盆幼苗,过个三年两载的,卖个好价钱,总不会错吧?
王氏三兄弟在范无病的指导下,加强了对于植物园的守卫,一方面警惕有人接近这里,发现了君子兰的存在,一方面则跟北窑那边儿的小作坊联系,加快订制花盆,忙了个热火朝天。一段儿时间下来,等到花盆就位以后,三兄弟都熬成了兔子眼。
范无病却又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有给范无病来过邀请函的杂志社,不约而同地都收到了复函,在信中,范无病首先表示了对于杂志社的感谢,然后变婉转地表示了自己年龄尚小,忙于学业,为自己无法出席流行金曲评选活动表达了歉意,最后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将自己近期的一副生活照附上,作为对贵社读者们的回报。
虽然不能够将《童年》的词曲作者邀请到,但是一副照片也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毕竟流行歌曲校园歌曲渐渐地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对于《童年》这样的优秀校园歌曲,他的作者的生活照无疑是增加自己杂志销量的一个亮点,很多杂志社都在第一时间内将范无病寄过来的照片给放到了杂志的醒目位置,并安排了一个相应的介绍。
一时之间,全国上下的杂志上,都出现了范无病悠然自得地站在花丛之中的照片,此时的他已经有一米六多,容貌清雅,双目清澈,别有神韵,再加上身体发育的异常良好,简直就是一翩翩美少年,也不知道害的多少怀春少女夜间辗转难寐。
“要是他们知道你才七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哥哥范康替范无病从学校拿回一大堆的信件来,有些嫉妒地问道。
“哈哈,反正失望的人绝对不会是我。”范无病哈哈地笑着回答道。
自从跟杂志社建立了通讯联系,范康和范婷就成了范无病的中间联系人,负责将杂志社转过来的读者来信交给范无病,每天总有那么十几封,《童年》的词曲作者这个光环,还是很能唬住许多人的。
“咦?这封信好像有点儿不一样——”范康忽然发现了问题,扬着手中信纸对范无病说道。
范婷已经高三了,自然不会跟他们混在一起拆信玩儿,所以这些信件,都是范康帮着范无病来处理,此时他忽然发现了一封与众不同的读者来信,不由得大为好奇。
“终于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了。”范无病看完信件的内容之后,嘴角向上扬了起来。
原来范无病在拍照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植物园的那些君子兰为背景,各种各样的君子兰让他的身后显得异常的绚烂,很多已经开了花的更是美色无边。
很多人在看到杂志上的照片时,所关注到的无非就是这个作者真是年轻,其次就是这个作者长得很对得起观众,再次就是为什么站在那里被膜拜的人不是我?然后就是这小子究竟赚了多少钱?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少女们会yy一下,在梦中和无病公子约会一番。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观察点是与众不同的,就比如这封信的主人。
“尊敬的范先生,您好:我很想知道,你的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如果方便,请一定回信告诉我。顺便说一句,我是一名电影导演,对于您照片中的背景场地非常喜爱,打算把近期即将拍摄的一部电影的部分场景选在这里,还请告知,谢谢。”
范无病看完以后,晒笑了一下,顺手就把这封信丢到了一旁。
范康有些不解地问道,“人家是电影导演啊!如果能来我们这里拍电影,该是多好啊?”
“人家说什么你就相信啊?告诉你,这年头儿的骗子可多了去了!”范无病嘿嘿一笑道。
屁的电影导演,还看上了场景,范无病怎么可能相信这些鬼话?这厮十有八九就是看出了范无病在照片中的背景是什么,所以才想来诈上一诈,可是他又怎么能想到,这可都是范无病故意抛出来的鱼饵呢?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二章 双赢
第三十二章 双赢
范无病的心里本来是比较矛盾的。
虽然他掌握了大量的成年龄君子兰的货源,但是对于如何出手还是没有头绪。一般来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将这些君子兰全部售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放眼全国,也没有这么大的买家可以吃下这批货。可是要分批出售给不同的买主,则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后患也多。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范无病拉着大批量的君子兰出现在火热的长春市场中,不知道会引发多大的抢购狂潮?当然也可能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君子兰已经被炒起来的大好行情被自己的巨量抛盘给砸垮了,最后这些东西变得一文不值,自己还得赔上运费,那样可不行啊!
我范无病是去赚钱的,可不是来砸场子的!
各杂志社不约而同的来函,恰恰带给他一个灵感,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坐等生意上门呢?在自己的地头儿上,相信是没有多少人敢于乱来的。
于是范无病就特意拍了一张以大量的君子兰为背景的照片,来函必复,而大多数的杂志社也不约而同地没有出乎范无病的预料,将这张寓意深刻的照片给刊载了。
果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立刻就有人发现了图片上面的重点,那人冒充电影导演给范无病写了两封信后,又有很多不同地方的来信,也在询问范无病背后的那块儿地方究竟在哪里?
终于在这一天,有人来登门拜访了。
一个香港人,敲开了范家大门。
“你找谁?”范亨不记得自己认识眼前这人,皱着眉头问道。
“范无病先生是住在这里吗?”这个香港人的普通话同样不很标准,但是相对来说,范亨还是能够听明白他的意思的。
又是一个找无病的,范亨都懒得回答了,伸手指了指范无病的房间,转身就走了。
范无病也感到非常郁闷,最近到家里来找他的外地人已经有好几个了,都是打听君子兰的事情的,可惜他们的实力太弱了,根本达不到范无病预期当中的百分之一,对于这样的人,范无病肯定是不会透露口风的,都是直接打发出去了事。
看着眼前这位,很明显不是大陆人啊!
“范无病先生?没有想到您如此年少有为!”那香港人一见之下,先是一愣,然后热情地笑着夸赞道。
范无病寒暄了两句,开门见山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鄙人是香港富华国际投行的经理人王石元,这次冒昧来访,是想要跟范先生商量一桩交易。”那香港人也没有废话,直接回答道。
香港富华国际投行?如果真有这么一家国际投行的话,他倒是有实力来谈这笔君子兰生意的,不过范无病还是打算先试探一下再看该如何对待。
“王先生你在香港,我在磐石,你是商人,我是学生,我们之间能有什么生意可谈呢?”范无病哈哈一笑,伸手请对方落座,然后很轻松地应付道。
“范先生这么说,是故作推脱呢,还是在考校鄙人的能力?”那香港人也不是善茬儿,精明的很,一听到范无病的话,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立刻从公文包里面取出一份资料来,推到了范无病的跟前。
范无病就是那么一扫,便知道此人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材料虽然只有几页,却将自己的大事基本上调查清楚了,尤其是确认了种植着大量君子兰的植物园为自己所有,并附上了植物园的具体位置。
这让范无病感到有些恼怒,心道王氏三兄弟果然办事靠不住,另外一方面,却也让他对于面前这个香港人的实力有所了解,看来这个什么香港富华国际投行,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看来王先生是有备而来——”范无病呵呵笑了笑,直接问道,“那么我们说简单一些,你们准备出多少钱拿下?”
王石元看到范无病有合作的意思,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坐正了身体,对范无病说道,“我们香港富华,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国际投行,见到范先生的植物园后,觉得很有投资价值,如果范先生有意割爱,我们愿意按照市场价格的五折,一次性购买范先生所有的君子兰,不知道范先生意下如何?”
说完之后,王石元一脸殷切地看着范无病,在他看来,五折的市场价格,一次性的付清,是非常优厚的条件了,至于范无病园子里面的君子兰,他也通过各种渠道大致做了了解,估计其数量在五六千棵左右,这么大的一批货,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一口吃下来,而且,按照市场价格的五折来计算,也足足超过五百万人民币了。
对于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儿来说,他不相信对方能够拒绝自己的这个提议,虽然他也从各方面了解到范无病办了养猪场,还办了一个服装厂,但是他总以为这都是范无病替家里人出头弄的,他可不相信一个小孩子能做出这些大事来,至于君子兰嘛,他以为是范家人误打误撞上了,或许在先前这只是一种奇特的爱好而已。
一九八二年的五百万人民币,可以做许多大事了!
范无病绝对没有理由拒绝这么优厚的条件!王石元心中笃定,满怀信心地看着范无病。
可惜范无病却不是轻易就能打发掉的,他略一沉思之后,便抛出了自己的条件,“八折,以港币支付,或者七折,以日元支付,两种方式随便你选择,除此之外,不需要再谈其他的条件了。”
香港人倒也没有自信到范无病会全盘接受自己的条件,毕竟君子兰的行情还在看涨,此时的市价虽然看起来很高,却不能断定一个月以后这个价位依然能拿到,便略一沉吟后点头道,“好,那就以日元支付,七折!”
“很好,今天是一个双赢的日子。”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双赢?听起来似乎不错!”王石元闻言一愣,借着笑了起来。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三章 大得可以砸死人的馅饼
第三十三章 大得可以砸死人的馅饼
“什么时候可以交货?”王石元问道。
“把钱汇到这个账号上面,这个园子里面的东西就都是你的了。”范无病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递给了王石元。
“瑞士银行的账号哦——”王石元接过之后,顿时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像范无病这样一个大陆学生模样的手中,居然都是瑞士银行的账号,不由得起了几分敬意。
香港人办事相当利索,出去给那边儿打了一通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吩咐人往范无病的账号里面打入五亿六千万日元,然后才返回来。
“事情办妥了,不过我很好奇你怎么样查收?”王石元对范无病说道。
国内的银行中,还没有能够直接查询到瑞士银行账户的能力,想要查询,必须得经过香港那边儿的分支机构,因此王石元对范无病如何掌控自己的资产感到好奇。
范无病撇了撇嘴,直接走到父亲那屋子,给广东那边儿的邱保华拨了一个电话,“喂喂,老邱吗?让香港那边儿查一下我的账户,然后报个数字过来,有急事,嗯嗯。”
“等一下就好。”范无病对王石元耸了耸肩膀说道。
“难道你在香港那边也有代理?”王石元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既然眼前这个少年能够操控这么大的盘子,早在数年以前就种植了数以千计的君子兰,那么他绝对不会是为了好玩儿,目前为止,整个大陆上能够有这么大气魄的玩家也是绝无仅有,他究竟是什么来历呢?王石元看着范无病,实在难以下一个结论,无论如何揣测,最后都不得不自行推翻原先的设想。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这么一(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