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阅读
仅是细腻就好,你得考虑到大家的风格或者不同,有喜欢细腻的,就有喜欢粗糙的,有喜欢粉嫩的,就有喜欢多毛的,有喜欢娇小的,就有喜欢彪悍的。对了,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来!”
“范桑还有什么事情?”武陟小机记录下来之后,有些好奇地问道。
范无病一本正经地交待说,“记住,你应该开发一些女用充气娃娃了。要知道,毛老爷子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觉得,从商业角度来看,其实妇女能顶大半边天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七章 投资饲料业
第九十七章 投资饲料业
范无病将武陟小机打发走之后,又陷入短暂的空虚之中。
应该说在目前的大环境中,范无病的聪明才智只能发挥不到百分之一,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范婷对此嗤之以鼻,她总是敲着范无病的天才脑壳,拿强捏调地对他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不就是收了个日本小弟嘛,难道你能让他放弃右翼思想,带上炸弹去攻击天皇?不就是搞了个高科技的充气娃娃嘛,难道你能让充气娃娃自己动起来?不就是搞了个健力宝出来嘛,难道你能让它的销量超过可口可乐?看什么看?不服气是吧!我说的这三条,只要你能做到其中一条,我就不再敲你的脑壳儿!”
范无病痛苦地抱着头说道,“第一条难度太大,武陟小机虽然是我小弟,但是那是看在钱的面子上,若是让他去炸天皇,估计他得先把我给炸了!第三条也没有可能,可口可乐配方推出的偶然性太强,我就是再努力,也不可能让健力宝的销量达到人家的哪怕三分之一!稍微有些可能性的,也只有第二条可以试一试了!”范无病想到这里,不由得满腹狐疑地抬起头来,有些古怪地盯着老姐范婷问道,“老姐,你这是蓄意诱导我去开发自己会动的充气娃娃啊!你你你——我想你不至于有这方面的需求吧——”
范无病的话音未落,就见一只粉拳冲着自己的鼻子砸了过来,以范无病的实力,都没有来得及避开,这一拳的速度,看来已经突破了音障,突破了人类体能的极限了!
范无病的鼻子顿时桃花绽放,他捂着鼻子跳了起来,飞快地冲向了外面,一边瓮声瓮气地喊道,“不得了啊!杀人灭口啊!”
pcfans俱乐部的员工们,经常能够听到老板被老板的老姐暴打时发出的凄惨声音。
“老板和老总真是亲姐弟,都这么彪悍!”员工们私下里交流的时候都这么说。
范无病敲着二郎腿,躺在藤椅当中,一边儿喝着热茶,一边儿看各地送上来的报表资料。
健力宝厂那边儿,十二月的订货量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人民币,明年一月的订货量只多不少,一南一北两大生产基地都开足了马力大干特干,毕竟厂里面实施的是效益工资制度,只要出活儿多,工人们拿到的奖金就越多,大家的干劲儿自然十足,恨不得生出八只胳膊来。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行着,范无病只需要决定一些大的路线问题。
养猪场方面,王氏三兄弟给他递交了一份关于投资建设饲料加工厂的设计方案。
其实王氏三兄弟的亡父,王老爷子当初就是专门研究饲料这东西的,可惜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时候,就那么去了。王氏三兄弟这几年一直跟着范无病养猪,基本上已经一统磐石市养猪业的江山了,并且把影响力辐射到了附近的十几个县市,最近他们又在范无病的支持下搞什么种猪下乡,反响很不错。
放眼整个望天省,能够跟王氏三兄弟主持的春光灿烂养猪场一较短长的,实在找不出第二家来,就算是国营的大养猪场也做不到这一点。
人一有了钱,有了名声,就想做一点儿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以前没有能力去做,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王氏三兄弟最耿耿于怀的,就是亡父王老爷子生前一直念叨着的饲料产业。
但是想要搞起一个大型的饲料加工厂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样一个也不能少!
说到天时,这个最重要,放到去年的时候,王氏三兄弟这个想法恐怕还够呛,国家管的严格啊!政策不松绑,你啥事儿也别想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今年自打邓公南巡之后,国内的气氛明显放松了,心里面有想法的人们纷纷下海创办公司,哥几个看得心中痒痒,也想把这个早就筹划了多年的饲料加工厂给弄起来,也算是了结了亡父的遗愿。
而地利和人和这两样,则是从来就不缺的。三兄弟齐心协力犹如一人,再加上范无病的充分信任与放权,王氏三兄弟只要有好的想法,范无病这个大老板是一向大力支持的,真是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兄弟几个心中感激,真的有一种热血酬知己的意思。
至于场地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村子里面的空闲地方不少,近两年又沾尽了养猪场的光,村民们收入颇丰,在远近都是有名的万余户村,干部们也好,村民们也好,腰杆儿都挺着呢!这次养猪场才放出风来说想要办一家饲料厂,村干部们就连夜开了会,统一了思想,一定要将这个项目留在村里面。
村长说得好,“办厂子好啊!养猪场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解决了咱们多少富裕劳动力的出路啊?!这次要办饲料厂,肯定要招工吧?要是办在咱们村里,你说这又能解决多少富裕劳动力?这是好事儿啊!”
就这样,饲料厂还八字没有一撇儿,村长和村干部们倒是轮流来养猪场串门,那个意思就是瞧着这里有个风吹草动,他们绝对是要跟着缠上来的。
范无病看了三兄弟写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里面说得很清楚。
国内现在的养殖业,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属于散养,效率低且产出少,满足不了大家的口腹之欲啊!三兄弟身为养猪业的新秀,为这种现状感到忧心忡忡五内俱焚,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让大家伙儿都吃上美美的猪肉。
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得改善现有的饲养方法,推出科学配方的新饲料,因此三兄弟就想到了联合办厂的问题,在磐石先搞起一家大型的饲料厂来,不仅可以解决了自家养猪场的饲料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将多余的饲料外销,供应整个望天省甚至是辐射到周边各省市去。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家种猪场,也是按照王氏三兄弟培养出来的新品种猪加以推广,结合新饲料,可以让猪只在四个月内长到两百多斤,这个成果就是很喜人的了。
范无病看了一下,发现王氏三兄弟的提案还是很有根据的,可行性很高,再联想到泰国的正大集团,其实就是靠着饲料加工业在全世界开了几百家工厂,仅在大陆就开设了两百多家加工厂,投资超过了五十亿美元,范无病觉得,这事儿是一定能够做成的。
中国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做消耗品,更是不愁没有销路。就比如方便面,比如矿泉水,比如洗衣粉,比如牙膏,比如卫生纸,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儿,实际上它们产出的利润比起很多诸如轿车飞机之类的东西都要高很多。
而饲料这东西,也是一样大消耗品,猪的胃口,可是比人要大多了。
与其让外人进来把钱赚走,还不如趁着现在自己手里有钱,先把这个位置给占住,到时候也好在这个大蛋糕上分下一块儿最诱人的奶油。
于是范无病直接在王氏三兄弟的提案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同意按此办理,并提供资金五百万元,由三兄弟出任新饲料厂的经营主办,招兵买马,共同促成此事,并且为他们指出一个问题,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运输车队,实现送货上门业务。
在范无病看来,目前国内的很多事业,尤其是应该划归到服务行业中的部门,在如何服务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搞清楚,或者说定位不准确,一些国营的商业部门,更是挤占稀缺资源,借此吃拿卡要,搞得整个服务行业一团乌黑,令到神憎鬼厌。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首先树立服务意识,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的一整套流程上实现对客户的充分关怀,这样才能够在广大用户群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美誉,进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范无病弄好给王氏三兄弟的回复以后,找了个员工去寄挂号信,然后就继续翘着二郎腿儿和茶,结果没有停了几分钟,桌子上面的电话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这电话还是前些天找关系弄的,虽然电话业务也对老百姓开放了,但是毕竟是资源太少,光北京的正部级干部就有两千多户,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头头们着实是不少,等排到自己就得猴年马月了,因此范无病很利索地找了关系,一个礼拜,好了。
可是范无病接起电话来,消息却很惊人。
只听得老妈张梅在那边儿一惊一乍地喊道,“无病吗?你爸他上吊啦!”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八章 范亨上调
第九十八章 范亨上调
啊?!一听到这消息,饶是范无病再淡定,也从椅子上一下子蹦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啊!范亨上吊了?!
范无病的脑袋嗡的一下就懵了,自己重生了以后,一直这么忙碌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让自己一家人过得更好嘛,眼看现在父母官运亨通,哥姐学业有成,自己财源滚滚,正是好日子才来到,怎么父亲范亨就会上吊呢?
没有理由啊!
范无病呆了半晌之后,才听见听筒里面传过来的声音,“喂喂,无病你小子在听吗?我是你爸啊!”
“哦——”范无病愣愣地应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咦?老爸?!你没事儿啊!?你不是上吊了吗?!怎么一回事儿啊!?”
“谁上吊了!你小子一开口就咒老子啊!”对面的范亨立刻咆哮起来。
呃?!范无病顿时一呆,这事儿弄得,难道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可能啊!老妈张梅的声音那么大那么清楚,自己怎么可能听错呢?
对面的听筒里面范亨怒气冲冲地喊了几句后,又听见张梅再说什么,然后范亨又哼了一声说道,“是你耳朵听错了!你妈是说我有可能被上调到北京去,不是说我自己闲的没事儿玩上吊!这回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听明白了!”范无病心说只要不是你们没事儿玩上吊就好,吓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现在换有点儿心惊肉跳呢。
又听范无病在对面说了一通儿,范无病这才搞清楚,原来父亲范亨这次真的很有可能是要上调到北京来了。
记得前一阵子的时候,张处长曾经对自己说过,国务院增设了一个负责军工企业进行转制的办公室,正缺熟练的人手,有意思将范亨这个一手操作过军转民的领导干部给调过来任用,看来这次真的是要应验了。
不过这样一来,范亨可就从企业干部直接转化成机关干部了,从具体事务当中解脱出来,变成了上级领导机关的小小负责人。
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范亨从前虽然是副厅级待遇,但也只是说一说而已,比起真正的副厅级实职干部来说,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在平原厂也仅仅是负责生产而已,真正要到了决策的时候,力量还显得很薄弱。这一次如果上调到国务院的某个办公室,不管是任正职也好,副职也罢,都要比以前强很多了。
要知道范无病知道很多省部级的领到干部,从任上下来,往往都是要到国务院下属的办公室当上几天主任,然后再看机会才能再谈发展,因此范亨如果能掉过来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也省得范无病经常为平原厂的事情郁闷了。
顺便做一做好人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做好人经常会有好报,但是平原厂总是一副贪得无厌的样子,范无病看得时间久了也很心烦,否则也不会避到北京来自己另起炉灶。
国企啊,终究是不太好搞。
范亨这次能够一下子跳出平原厂这个泥潭来,未尝不是他的造化。
范亨要上调北京,自然磐石这边儿会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了结,而且张梅和范康的问题也得有个妥善的解决,因此范无病觉得自己留在北京,对家里不闻不问也不是个事儿,正好饲料加工厂的事情也需要他亲自考察一下,于是他就跟姐姐范婷交代了一下,直接回磐石了。
一路无话,回到磐石以后,范无病却发现家里面是门庭若市,访客络绎不绝。
“哈,无病回来了!”正在家里跟范亨说话的厂长王富铭,看到范无病回来之后,就草草地结束了拜访,跟范亨聊了两句,告辞了。
“唉,你小子总算是知道要回家了。”范亨看着长高了许多的范无病,有些感慨地说道。
范无病看了看范亨,觉得父亲的脸色还算不错,只是添了几根白发,便放下心来,哈哈一笑对父亲说道,“老爸,恭喜你哟!这回可是升官了!”
“嗨,你这小子,说什么话呢!”范亨苦笑着摇了摇头。
本来范亨就对这个神异的小儿子有些另眼看待,从来不将他当作小孩子来应付,家里面的大事,倒有一大半都要经过范无病的认定才能通过的,而范无病也确实给这个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二人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家里面的经济条件也再不是影响到范亨和张梅心情的因素。
而且在范无病的妙手之下,经济情况不佳的平原厂也重新焕发出活力,这些事情旁人不知道究竟,都以为是范亨给联系来的生意,但是他自己才明白,没有范无病的点金妙手,这种好事儿怎么也轮不到平原厂的头上。
就整个随身听的事情来说,范无病其实是将一半的利润送给了平原厂。
然而平原厂的回报,却有点儿不让人开心,范亨一直担心范无病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万一把事情给弄砸了,平原厂上下几千号人的生计肯定会受到影响的,但是从现在范无病的心情来看,这事儿是他自己多虑了。
以范无病创办健力宝,结交央视,开发加湿器,让范婷在北京大搞国际贸易代理的举动,哪里会在乎平原厂这里的一点儿利润?
范无病却是从随身的一个小行李箱里将自己搜刮来的几只老山参取了出来,笑嘻嘻地递给了老爸范亨,呵呵地说道,“这个好东西,泡点儿酒喝,效果好极了!”
“这是什么玩意儿?萝卜干儿?”范亨明知故问道。
他范亨好歹也是国营大厂的副厂长,这几年见识的东西也不少了,哪里会不认识老山参的,单是从范无病拿过来的这几只老山参的外形上来看,年头就不会少于六十年。只见参的根状茎上部四面密生芦碗,根状茎下部具有较长的或略弯的圆芦,主根上端有细密而深兜的螺旋纹,一般来说人参的年限越久,螺旋纹越深。参的中部和下部光而少皱纹,须根粗细均匀、稀疏而长,不易折断,软如皮条状,且须根上有较多的疣状点,便是俗称的珍珠点。
只是这样的一只老山参都难求,范无病这小子一口气就拿出来六只啊!
范亨真的很怀疑范无病是用萝卜干儿加工以后来蒙骗自己了,要知道老山参这东西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不是说有钱就能够买的到的。
范无病立刻瞪大了眼睛喊道,“萝卜干?!萝卜干你敢一口气吃上半斤,这东西你要敢啃上半棵,保证你头发胡子都给烧掉!”
范亨嘿嘿地笑了笑,拿着那老山参仔细瞧着。
笑话,真要啃上半支老山参,别说胡子眉毛了,就是满嘴的白牙也得被烧掉,这玩意儿大补元气是不假,可要是吃不得法,会出人命的呀!
“对了,老爸,这次的调动是怎么说的?”范无病问道。
电话之中,有些话说不清楚,此时回到了家里,范无病自然要问个清楚,以便能够对整件事情有个全面的了解。
“嗯,军转办的副主任,按正厅级对待。”提到了这事儿,范亨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点点头道,“你如今才四十三岁,就已经混到了正厅级,如果运气好的话,再往上动一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范亨也清楚这件事情,如果他一直在平原厂窝着,能不能混上厂长还两说,即便是当上了厂长,行政级别也就是正厅,而且往上转职的机会也是渺茫,这一次自己机缘巧合之下直接升了正厅,又可以到军转办当副主任,运气确实好得很。
不过话又说回来,军转办的事情也不是好弄的,主任一般都是正部级的干部挂个名,实际操作还得几个副主任们商量着办,做好了不一定有功,做不好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范亨虽然有干一番大事的想法,可是如果真的遇到些阻碍,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自己可以说在上层毫无关系可以利用,整个一孤军奋战,孤掌难鸣啊!
“怕什么!”范无病看出了父亲的担忧,便安慰道,“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天自下雨娘自嫁人!不是还有我嘛!军转民,无非就是给企业招几个好项目来做,别的事儿我不一定做得好,这事儿您尽管放一百个心好啦!”
范亨却是依然皱着眉头,“全国军转民的企业可不是个小数目,你能盘活一家两家,这或许不难,可是上百家企业或者更多的企业,就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乾坤了!”
几百上千家企业!范无病的脑袋立刻缩回去了,这事儿是绝对揽不得的!国企的事情本来就难搞,情况又很复杂,自己有点儿小本事不错,可那都是占了重生的光,对时局的把握无人能及,赚点儿小钱自己过得滋润一点儿就成了,哪里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毕竟,咱也不是领工资过活儿的,咱才八岁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问题
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问题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范亨一走,张梅也只得跟着范亨一起走,不过她的工作安排问题也比较麻烦。
张梅现在是磐石市文教局的常务副局长,主抓文教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按理说早就该扶正了,可是这事儿一直没有落实下来。
原因也很可笑,原来的教育局长,虽然因为推翻前市委副书记的时候有功,得以进入常委班子,但是这几年来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他,因此就一直兼着文教局的局长。
毕竟他还是根子不硬,上面没有人,下面也没有人,只能这么半吊着,他这么一吊着,张梅就扶不了正,因此还是文教局的副局长,虽然干的活儿不少,职位却升不上去。
这次范亨的工作一调动,她自然是要随着一起去北京的,人事档案都已经转过去了,只不过具体的工作还没有落实,估计等登上一阵子了。
“其实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对此却是非常豁达,“你想一想啊!你拿着工资,却不用上班,多好的事情?而且这还是名正言顺的,谁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
“去去去——”张梅眼睛一瞪,呵斥道,“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先前一直躲在北京不回来,老娘还没有跟你算帐呢,现在又在这里风言风语,屁股痒痒了不是?”
范亨笑着摆了摆手道,“好啦好啦,见不着的时候老想着儿子,见着了又喊打喊什么的,你们啊!家里这么多东西都要收拾呢,先别忙着算前帐了!”
既然举家要迁往北京,那这里的东西基本上就都要弃之不用了,虽然说这个家安置起来的时间并不长,家具也都是新的,但是总不能一股脑儿拉到北京去吧?
张梅看了看这件儿,又看了看那件儿,总是舍弃不下,毕竟自己用了这么几年的东西,说丢下就丢下,心里面总还是有点儿舍不得。
最后还是范无病说道,“老妈,到了北京啥东西没有?这些东西你要是实在舍不得丢下,不如都送人算了,好歹还能落个人情。等咱们过去那边儿,所有的东西我都包了!”
“唉,也只有这样了。”张梅也知道把这些东西带走是不现实的,最后只得点头同意。
比较麻烦一些的,主要是范康,他现在正在上高二,如果这么一转学,肯定会有所影响的,尤其是过一年多就要高考了,范亨与张梅两人都有些为他担心,生恐这一次调动会影响到他的学业。
“这事儿问题不大。”范无病对这事儿是最清楚不过了。
北京的啥多?高校多啊!别的地方是狼多肉少,而这地方却是肉多狼少,这两年人心蒙昧还没有这个意识,再过两年可就要有高考移民了。
范康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只能说他的运气好得不得了,如果说他的成绩能上一普通本科,那么一旦到了北京,上一类重点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范无病将这其中的道道儿给大家一讲,张梅与范亨的眉头都舒展开了,反倒有些喜色。毕竟自己的大女儿就已经上了北大,如果范康再能考一个清华出来,那家门的光彩可就耀眼得多了。
但是范康却高兴不起来,一脸的郁闷,张梅和范亨两口子,谁也不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范康的心思,范无病倒是隐约猜得出来一些,事关少男少女的朦胧感情,他这个做弟弟的倒也插不上嘴,唉,这事儿,只能听之任之了。
平原厂的领导们,这几天倒是轮番上阵来请范亨吃饭,左右都是看着范亨坐上了直升飞机,今后又是管着军转民这块儿业务的领导,早晚得用人家,与其说临时抱佛脚,还不如现在就把基础打扎实了。
范亨天天都是推辞不过的白饭,于是就把范无病也给带上了,反正他那个学上不上都无所谓,事业做到了这个份儿上,张梅也知道这小子的心早就野了,除了勒令他不能给老范家丢人外,最大的要求就是让他好歹混上一个普通大学,省得堕了范家书香门第的名声。至于范无病是否去上课,这事儿大家现在都有些拿捏不准儿了。
但是范亨之所以带范无病去吃白饭,却不是单纯为了饱口腹之欲,毕竟父子两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怎么会贪图这点儿小便宜?实在是平原厂这边儿的人有时候会提点儿不合时宜的请求出来,放在范亨的位置上,是拒绝也难答应也难,所以带上范无病这个人精,还可以打打马虎眼,遮挡一下。
不过今天这顿饭吃的就有点儿不自在了,因为请客的是厂里广播站的吴站长和她老公。
广播站并不是范亨分管的一块儿,但是因为他是负责生产的嘛,经常要被采访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来报导,两个人接触的时间还是比较多一些,所以难免会熟一些,至于吴站长为什么要请客?范无病也觉得非常奇怪。
但是吃饭的时候,吴站长她老公没有出现。
范亨感到有些尴尬,这事儿弄的,当初范无病就拿吴站长取笑过他,这回人家请他吃饭,他倒是有点儿左右为难,不来吧,人家说看不起人,来吧,有点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尤其是范无病那副怪怪的表情,弄得范亨浑身不自在。
范无病坐在这里也不是很自在,谁知道这位漂亮阿姨是不是老爸范亨的仰慕者,万一在临别之际弄出点儿绯闻来,那可就有点儿让人心烦了。
不过父子二人的担忧显然是有点儿过虑了,原来人家只是想请范亨帮个忙,将丈夫从磐石市玻璃厂调动到平原厂而已,这事儿在平时说起来是有点儿麻烦的,但是此时范亨是正准备去京城上任的领导,临别之际帮着说道两句,厂领导们想来肯定会卖这个面子的。
“这事儿——”范亨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可是一看吴站长的一双桃花眼就开始水汪汪地向自己放电了,于是赶紧改口说道,“我尽力说一说就是了!”
吴站长的请求得到了范领导的首肯,心下自然非常欢喜,免不了就多敬了范亨几杯,十年陈酿的老白汾酒,入口虽然绵软,可后劲儿是很大的,再加上美人笑语盈盈温言相劝,范亨也就有点儿喝高了。
等到父子二人离开吴站长家的时候,被风这么一吹,范亨的腿就有点儿软了,好在范无病的年纪虽小,个子却不小了,再加上有功夫在身上,搀扶范亨回家还是没有问题的。
“今儿怎么喝成这个样子了?”却没有想到张梅早早的就在家等着了,看到范亨这个样子,不由得心里面有气,忍不住就冷嘲热讽了两句,“美女的酒就是好喝吧?看看,腿都软了!”
范亨人虽晕乎,脑子还算清楚,正待分辩两句,却不料醉意涌上来了,幸亏范无病扶得稳固,否则就栽倒在家里地板上了。
范无病此时自然是要充当救火员的,“快别说了,老妈!这酒是陈年老酒,后劲儿足得很!再说了,有我在旁边监督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人家就是很正常的男女关系嘛!嗯,男女同志关系!”
张梅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等把范亨扶到沙发上去以后,赶紧去厨房弄了些酸汤面出来,趁热让范亨喝了些,这才缓过劲儿来。
“好厉害的酒!有两年没喝过这么劲道的老白汾了!”范亨头虽然晕,却不痛,喝了些酸汤面后,觉得身上出了不少汗,倒是问题不大了。
“跟美女喝酒的感觉怎么样?”张梅给范亨敷了一块儿热毛巾,然后没好气地问道。
“没什么特别的,喝多了也会醉。”范亨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张梅用手指捏着范亨的太阳||穴,用了些力,“哼!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范无病两眼一翻说道,“唉,我怎么就没有酸汤面吃呢?不过这空气里面倒是酸酸的,唉!睡觉去了!”
说完之后,范无病扭一扭屁股回自己房间去了,剩下范亨与张梅两人在那里面面相觑。
“你这个儿子,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目无尊长啊。”张梅对范亨说道。
“我怎么知道,你是搞教育的,我又不是啊!”范亨立刻将责任推到了张梅的头上。
“你怎么会不知道,难道他不是你儿子啊?!”张梅立刻反唇相讥。
“他还是在你肚子里面呆的时间长吧!”范亨反击道。
“要不是你使坏,老娘会遭十个月的罪么!”张梅怒道。
范亨顿时哑口无言,张梅得理不饶人,“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跟那小狐狸精到底怎么了?为毛人家会专门请你?”
“唉!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范亨有些头痛地说道。
“那事情应该是怎么个样子——”
“其实它是这么回事儿来着——”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一百章 王氏正大集 团
第一百章 王氏正大集团
范无病抽空去了养猪场,跟三兄弟好好地交流了一次。
自从范无病给三兄弟注资并同意了他们建立饲料加工厂的意见之后,王氏三兄弟这几天来一直就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
范无病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商量采用那一家工厂生产的机器设备。
“范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决定不了采用那家的设备呢!”王老大一看范无病过来,立刻站了起来迎接。
“这种东西,我不熟悉啊!”范无病坐下以后,看着三兄弟送过来的一大堆资料,有些头痛地说道,“你们看着决定好了!”
不过看了看纸面上的饲料生产线,一整套设备下来的价格确实不菲,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大部分设备都是可以替代的,于是范无病就指着上面的图形说,“我看这个,不如先购买一条生产线,在使用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仿制,这种东西里有很多设备的技术含量都很低,你们跟平原厂联系一下,让他们加工一些出来,肯定花销少效果好,至于关键的设备,再去购买也可以。反正卖家很多,也不需要发愁他们不拆开零售。”
“对啊!”老三有些兴奋地说道,“这样的话,成本肯定会降低不少,购买三条生产线的钱,起码能弄出五条生产线来!一条生产线的规模在年产万吨左右,呵呵呵呵。”
确实不错!范无病看了王氏三兄弟的规划蓝图,心中有些感慨。
磐石这个地方,附近都是产粮区,而且气候宜人,很少有旱涝灾害,无论是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什么的产量都很高,这里是最适合作为饲料生产基地的。
要做饲料,最主要的原料就是这些东西,但是在具体使用当中,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在猪的前期饲养中,配料是以玉米、次面粉、麦麸、菜饼、棉饼、蚕蛹这些为主的。到了中期的时候,减少了面粉,增加了高粱、糠饼、统糠和胡豆。等到了后期的时候,又加入了次面粉和血粉。
见范无病在看自己的饲料配方,王老大解释道,“其实这里面都是明面上的东西,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不往上面写的。”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神秘物质了,就如同是可口可乐里面那种不知名的神秘物质一样,都是人家看家的本事,怎么可能摆到明面儿上来?
“这资金一到位,剩下的事情都好说,等到生产线一定下来,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饲料厂就可以办起来了。”王老大比较乐观地说道,“村子里面对于这事儿也比较有热情,大概是想着能解决一些富裕劳动力,所以我们的地皮已经拿下来了,离春光养猪场也不远。”
“这样哦——”范无病沉吟了一下后建议道,“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个想法,你们干脆把这个猪场建成一个样板儿示范区得了!”
“这个怎么讲?”三兄弟都很感兴趣。
范无病抖了抖手中的资料,慢慢地说道,“如今,春光猪的名声是早就打出去了!别说磐石,就是望天省也远近驰名,到了以后,附近几个省市也都是我们的销售市场无疑。借着这个名牌儿,我们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三兄弟连连点头,心道跟着范总果然长本事儿,就是不知道他又有什么花花点子了。
范无病领着三兄弟走到了院子里面,看了一眼在对面的猪舍里欢快地叫唤着的猪猡们,他伸手指指点点地说道,“猪场在这里,饲料厂在那里,相距不过是百八十米的样子,你们要用心把猪场经营一下,到时候来进货的人一到厂子里,最好是把他们先领过来,见识一下我们的猪场,这样的话,他们对于我们饲料的信心就会更加充足一些,我们饲料厂的生意就会更好一些。”
三兄弟心说这事儿是得好好落实一下,事实胜于雄辩嘛,只有咱们自己的猪养得好,你的饲料好坏才更有说服力。到时候人家往这边儿一站,就看到你猪圈里面的猪猡们都是面黄肌瘦的,那谁还敢买你的饲料啊?
“范总的建议很好啊!”老三感慨道,“我也出去考察了很多家饲料厂,但是居然没有一家是自己开办有养猪场的。我们这么一弄,恐怕又是走出一条新路了!跟着范总干,前途无限光明啊!”
嗨!范无病的脸皮再厚,也禁不住众人一再拍马,于是摆了摆手道,“也不行啊!说来说去,我就是能在宏观上做个指导,这些具体的事务,我就不如你们。”
“范总也太谦虚了!”王老大笑着说道,“你是做大事的人,自然是动动口就行,像我们这些小人物,才是整天劳碌跑腿儿干粗活儿的命啊!即便是这样,这几年跟着范总混下来,我们也觉得自己比普通人强了不少啊!起码这个脑袋就灵光了许多!”
“你们哪你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范无病笑着摇了摇头。
众人站到了高处,对着即将建厂的场地指指点点了一番后,王老大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于是就问道,“对了,范总,咱们的饲料厂起个什么名字好?我们兄弟三个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有统一了思想,你是不是给拿个主意?”
“名字?”范无病愣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老三立刻说道,“红光啊!跃进啊!前进啊!就是这些名字,老大还想叫财源呢!”
“财源?!裁员?!不行不行——这名字是绝对不行的!成天裁员裁员地喊着,能有什么好兆头么?”范无病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选的这些名字都不够大气啊!太过一般了!厂子的名字一定要大气,要拿得出手,要有震撼力,要带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这样人家听了才会觉得咱们的厂子有实力,有信誉,是个合作的最佳选择!”
“大气?有信誉(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
“范桑还有什么事情?”武陟小机记录下来之后,有些好奇地问道。
范无病一本正经地交待说,“记住,你应该开发一些女用充气娃娃了。要知道,毛老爷子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觉得,从商业角度来看,其实妇女能顶大半边天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七章 投资饲料业
第九十七章 投资饲料业
范无病将武陟小机打发走之后,又陷入短暂的空虚之中。
应该说在目前的大环境中,范无病的聪明才智只能发挥不到百分之一,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范婷对此嗤之以鼻,她总是敲着范无病的天才脑壳,拿强捏调地对他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不就是收了个日本小弟嘛,难道你能让他放弃右翼思想,带上炸弹去攻击天皇?不就是搞了个高科技的充气娃娃嘛,难道你能让充气娃娃自己动起来?不就是搞了个健力宝出来嘛,难道你能让它的销量超过可口可乐?看什么看?不服气是吧!我说的这三条,只要你能做到其中一条,我就不再敲你的脑壳儿!”
范无病痛苦地抱着头说道,“第一条难度太大,武陟小机虽然是我小弟,但是那是看在钱的面子上,若是让他去炸天皇,估计他得先把我给炸了!第三条也没有可能,可口可乐配方推出的偶然性太强,我就是再努力,也不可能让健力宝的销量达到人家的哪怕三分之一!稍微有些可能性的,也只有第二条可以试一试了!”范无病想到这里,不由得满腹狐疑地抬起头来,有些古怪地盯着老姐范婷问道,“老姐,你这是蓄意诱导我去开发自己会动的充气娃娃啊!你你你——我想你不至于有这方面的需求吧——”
范无病的话音未落,就见一只粉拳冲着自己的鼻子砸了过来,以范无病的实力,都没有来得及避开,这一拳的速度,看来已经突破了音障,突破了人类体能的极限了!
范无病的鼻子顿时桃花绽放,他捂着鼻子跳了起来,飞快地冲向了外面,一边瓮声瓮气地喊道,“不得了啊!杀人灭口啊!”
pcfans俱乐部的员工们,经常能够听到老板被老板的老姐暴打时发出的凄惨声音。
“老板和老总真是亲姐弟,都这么彪悍!”员工们私下里交流的时候都这么说。
范无病敲着二郎腿,躺在藤椅当中,一边儿喝着热茶,一边儿看各地送上来的报表资料。
健力宝厂那边儿,十二月的订货量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人民币,明年一月的订货量只多不少,一南一北两大生产基地都开足了马力大干特干,毕竟厂里面实施的是效益工资制度,只要出活儿多,工人们拿到的奖金就越多,大家的干劲儿自然十足,恨不得生出八只胳膊来。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行着,范无病只需要决定一些大的路线问题。
养猪场方面,王氏三兄弟给他递交了一份关于投资建设饲料加工厂的设计方案。
其实王氏三兄弟的亡父,王老爷子当初就是专门研究饲料这东西的,可惜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时候,就那么去了。王氏三兄弟这几年一直跟着范无病养猪,基本上已经一统磐石市养猪业的江山了,并且把影响力辐射到了附近的十几个县市,最近他们又在范无病的支持下搞什么种猪下乡,反响很不错。
放眼整个望天省,能够跟王氏三兄弟主持的春光灿烂养猪场一较短长的,实在找不出第二家来,就算是国营的大养猪场也做不到这一点。
人一有了钱,有了名声,就想做一点儿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以前没有能力去做,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王氏三兄弟最耿耿于怀的,就是亡父王老爷子生前一直念叨着的饲料产业。
但是想要搞起一个大型的饲料加工厂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样一个也不能少!
说到天时,这个最重要,放到去年的时候,王氏三兄弟这个想法恐怕还够呛,国家管的严格啊!政策不松绑,你啥事儿也别想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今年自打邓公南巡之后,国内的气氛明显放松了,心里面有想法的人们纷纷下海创办公司,哥几个看得心中痒痒,也想把这个早就筹划了多年的饲料加工厂给弄起来,也算是了结了亡父的遗愿。
而地利和人和这两样,则是从来就不缺的。三兄弟齐心协力犹如一人,再加上范无病的充分信任与放权,王氏三兄弟只要有好的想法,范无病这个大老板是一向大力支持的,真是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兄弟几个心中感激,真的有一种热血酬知己的意思。
至于场地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村子里面的空闲地方不少,近两年又沾尽了养猪场的光,村民们收入颇丰,在远近都是有名的万余户村,干部们也好,村民们也好,腰杆儿都挺着呢!这次养猪场才放出风来说想要办一家饲料厂,村干部们就连夜开了会,统一了思想,一定要将这个项目留在村里面。
村长说得好,“办厂子好啊!养猪场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解决了咱们多少富裕劳动力的出路啊?!这次要办饲料厂,肯定要招工吧?要是办在咱们村里,你说这又能解决多少富裕劳动力?这是好事儿啊!”
就这样,饲料厂还八字没有一撇儿,村长和村干部们倒是轮流来养猪场串门,那个意思就是瞧着这里有个风吹草动,他们绝对是要跟着缠上来的。
范无病看了三兄弟写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里面说得很清楚。
国内现在的养殖业,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属于散养,效率低且产出少,满足不了大家的口腹之欲啊!三兄弟身为养猪业的新秀,为这种现状感到忧心忡忡五内俱焚,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让大家伙儿都吃上美美的猪肉。
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得改善现有的饲养方法,推出科学配方的新饲料,因此三兄弟就想到了联合办厂的问题,在磐石先搞起一家大型的饲料厂来,不仅可以解决了自家养猪场的饲料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将多余的饲料外销,供应整个望天省甚至是辐射到周边各省市去。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家种猪场,也是按照王氏三兄弟培养出来的新品种猪加以推广,结合新饲料,可以让猪只在四个月内长到两百多斤,这个成果就是很喜人的了。
范无病看了一下,发现王氏三兄弟的提案还是很有根据的,可行性很高,再联想到泰国的正大集团,其实就是靠着饲料加工业在全世界开了几百家工厂,仅在大陆就开设了两百多家加工厂,投资超过了五十亿美元,范无病觉得,这事儿是一定能够做成的。
中国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做消耗品,更是不愁没有销路。就比如方便面,比如矿泉水,比如洗衣粉,比如牙膏,比如卫生纸,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儿,实际上它们产出的利润比起很多诸如轿车飞机之类的东西都要高很多。
而饲料这东西,也是一样大消耗品,猪的胃口,可是比人要大多了。
与其让外人进来把钱赚走,还不如趁着现在自己手里有钱,先把这个位置给占住,到时候也好在这个大蛋糕上分下一块儿最诱人的奶油。
于是范无病直接在王氏三兄弟的提案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同意按此办理,并提供资金五百万元,由三兄弟出任新饲料厂的经营主办,招兵买马,共同促成此事,并且为他们指出一个问题,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运输车队,实现送货上门业务。
在范无病看来,目前国内的很多事业,尤其是应该划归到服务行业中的部门,在如何服务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搞清楚,或者说定位不准确,一些国营的商业部门,更是挤占稀缺资源,借此吃拿卡要,搞得整个服务行业一团乌黑,令到神憎鬼厌。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首先树立服务意识,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的一整套流程上实现对客户的充分关怀,这样才能够在广大用户群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美誉,进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范无病弄好给王氏三兄弟的回复以后,找了个员工去寄挂号信,然后就继续翘着二郎腿儿和茶,结果没有停了几分钟,桌子上面的电话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这电话还是前些天找关系弄的,虽然电话业务也对老百姓开放了,但是毕竟是资源太少,光北京的正部级干部就有两千多户,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头头们着实是不少,等排到自己就得猴年马月了,因此范无病很利索地找了关系,一个礼拜,好了。
可是范无病接起电话来,消息却很惊人。
只听得老妈张梅在那边儿一惊一乍地喊道,“无病吗?你爸他上吊啦!”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八章 范亨上调
第九十八章 范亨上调
啊?!一听到这消息,饶是范无病再淡定,也从椅子上一下子蹦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啊!范亨上吊了?!
范无病的脑袋嗡的一下就懵了,自己重生了以后,一直这么忙碌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让自己一家人过得更好嘛,眼看现在父母官运亨通,哥姐学业有成,自己财源滚滚,正是好日子才来到,怎么父亲范亨就会上吊呢?
没有理由啊!
范无病呆了半晌之后,才听见听筒里面传过来的声音,“喂喂,无病你小子在听吗?我是你爸啊!”
“哦——”范无病愣愣地应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咦?老爸?!你没事儿啊!?你不是上吊了吗?!怎么一回事儿啊!?”
“谁上吊了!你小子一开口就咒老子啊!”对面的范亨立刻咆哮起来。
呃?!范无病顿时一呆,这事儿弄得,难道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可能啊!老妈张梅的声音那么大那么清楚,自己怎么可能听错呢?
对面的听筒里面范亨怒气冲冲地喊了几句后,又听见张梅再说什么,然后范亨又哼了一声说道,“是你耳朵听错了!你妈是说我有可能被上调到北京去,不是说我自己闲的没事儿玩上吊!这回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听明白了!”范无病心说只要不是你们没事儿玩上吊就好,吓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现在换有点儿心惊肉跳呢。
又听范无病在对面说了一通儿,范无病这才搞清楚,原来父亲范亨这次真的很有可能是要上调到北京来了。
记得前一阵子的时候,张处长曾经对自己说过,国务院增设了一个负责军工企业进行转制的办公室,正缺熟练的人手,有意思将范亨这个一手操作过军转民的领导干部给调过来任用,看来这次真的是要应验了。
不过这样一来,范亨可就从企业干部直接转化成机关干部了,从具体事务当中解脱出来,变成了上级领导机关的小小负责人。
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范亨从前虽然是副厅级待遇,但也只是说一说而已,比起真正的副厅级实职干部来说,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在平原厂也仅仅是负责生产而已,真正要到了决策的时候,力量还显得很薄弱。这一次如果上调到国务院的某个办公室,不管是任正职也好,副职也罢,都要比以前强很多了。
要知道范无病知道很多省部级的领到干部,从任上下来,往往都是要到国务院下属的办公室当上几天主任,然后再看机会才能再谈发展,因此范亨如果能掉过来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也省得范无病经常为平原厂的事情郁闷了。
顺便做一做好人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做好人经常会有好报,但是平原厂总是一副贪得无厌的样子,范无病看得时间久了也很心烦,否则也不会避到北京来自己另起炉灶。
国企啊,终究是不太好搞。
范亨这次能够一下子跳出平原厂这个泥潭来,未尝不是他的造化。
范亨要上调北京,自然磐石这边儿会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了结,而且张梅和范康的问题也得有个妥善的解决,因此范无病觉得自己留在北京,对家里不闻不问也不是个事儿,正好饲料加工厂的事情也需要他亲自考察一下,于是他就跟姐姐范婷交代了一下,直接回磐石了。
一路无话,回到磐石以后,范无病却发现家里面是门庭若市,访客络绎不绝。
“哈,无病回来了!”正在家里跟范亨说话的厂长王富铭,看到范无病回来之后,就草草地结束了拜访,跟范亨聊了两句,告辞了。
“唉,你小子总算是知道要回家了。”范亨看着长高了许多的范无病,有些感慨地说道。
范无病看了看范亨,觉得父亲的脸色还算不错,只是添了几根白发,便放下心来,哈哈一笑对父亲说道,“老爸,恭喜你哟!这回可是升官了!”
“嗨,你这小子,说什么话呢!”范亨苦笑着摇了摇头。
本来范亨就对这个神异的小儿子有些另眼看待,从来不将他当作小孩子来应付,家里面的大事,倒有一大半都要经过范无病的认定才能通过的,而范无病也确实给这个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二人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家里面的经济条件也再不是影响到范亨和张梅心情的因素。
而且在范无病的妙手之下,经济情况不佳的平原厂也重新焕发出活力,这些事情旁人不知道究竟,都以为是范亨给联系来的生意,但是他自己才明白,没有范无病的点金妙手,这种好事儿怎么也轮不到平原厂的头上。
就整个随身听的事情来说,范无病其实是将一半的利润送给了平原厂。
然而平原厂的回报,却有点儿不让人开心,范亨一直担心范无病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万一把事情给弄砸了,平原厂上下几千号人的生计肯定会受到影响的,但是从现在范无病的心情来看,这事儿是他自己多虑了。
以范无病创办健力宝,结交央视,开发加湿器,让范婷在北京大搞国际贸易代理的举动,哪里会在乎平原厂这里的一点儿利润?
范无病却是从随身的一个小行李箱里将自己搜刮来的几只老山参取了出来,笑嘻嘻地递给了老爸范亨,呵呵地说道,“这个好东西,泡点儿酒喝,效果好极了!”
“这是什么玩意儿?萝卜干儿?”范亨明知故问道。
他范亨好歹也是国营大厂的副厂长,这几年见识的东西也不少了,哪里会不认识老山参的,单是从范无病拿过来的这几只老山参的外形上来看,年头就不会少于六十年。只见参的根状茎上部四面密生芦碗,根状茎下部具有较长的或略弯的圆芦,主根上端有细密而深兜的螺旋纹,一般来说人参的年限越久,螺旋纹越深。参的中部和下部光而少皱纹,须根粗细均匀、稀疏而长,不易折断,软如皮条状,且须根上有较多的疣状点,便是俗称的珍珠点。
只是这样的一只老山参都难求,范无病这小子一口气就拿出来六只啊!
范亨真的很怀疑范无病是用萝卜干儿加工以后来蒙骗自己了,要知道老山参这东西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不是说有钱就能够买的到的。
范无病立刻瞪大了眼睛喊道,“萝卜干?!萝卜干你敢一口气吃上半斤,这东西你要敢啃上半棵,保证你头发胡子都给烧掉!”
范亨嘿嘿地笑了笑,拿着那老山参仔细瞧着。
笑话,真要啃上半支老山参,别说胡子眉毛了,就是满嘴的白牙也得被烧掉,这玩意儿大补元气是不假,可要是吃不得法,会出人命的呀!
“对了,老爸,这次的调动是怎么说的?”范无病问道。
电话之中,有些话说不清楚,此时回到了家里,范无病自然要问个清楚,以便能够对整件事情有个全面的了解。
“嗯,军转办的副主任,按正厅级对待。”提到了这事儿,范亨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点点头道,“你如今才四十三岁,就已经混到了正厅级,如果运气好的话,再往上动一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范亨也清楚这件事情,如果他一直在平原厂窝着,能不能混上厂长还两说,即便是当上了厂长,行政级别也就是正厅,而且往上转职的机会也是渺茫,这一次自己机缘巧合之下直接升了正厅,又可以到军转办当副主任,运气确实好得很。
不过话又说回来,军转办的事情也不是好弄的,主任一般都是正部级的干部挂个名,实际操作还得几个副主任们商量着办,做好了不一定有功,做不好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范亨虽然有干一番大事的想法,可是如果真的遇到些阻碍,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自己可以说在上层毫无关系可以利用,整个一孤军奋战,孤掌难鸣啊!
“怕什么!”范无病看出了父亲的担忧,便安慰道,“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天自下雨娘自嫁人!不是还有我嘛!军转民,无非就是给企业招几个好项目来做,别的事儿我不一定做得好,这事儿您尽管放一百个心好啦!”
范亨却是依然皱着眉头,“全国军转民的企业可不是个小数目,你能盘活一家两家,这或许不难,可是上百家企业或者更多的企业,就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乾坤了!”
几百上千家企业!范无病的脑袋立刻缩回去了,这事儿是绝对揽不得的!国企的事情本来就难搞,情况又很复杂,自己有点儿小本事不错,可那都是占了重生的光,对时局的把握无人能及,赚点儿小钱自己过得滋润一点儿就成了,哪里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毕竟,咱也不是领工资过活儿的,咱才八岁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问题
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问题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范亨一走,张梅也只得跟着范亨一起走,不过她的工作安排问题也比较麻烦。
张梅现在是磐石市文教局的常务副局长,主抓文教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按理说早就该扶正了,可是这事儿一直没有落实下来。
原因也很可笑,原来的教育局长,虽然因为推翻前市委副书记的时候有功,得以进入常委班子,但是这几年来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他,因此就一直兼着文教局的局长。
毕竟他还是根子不硬,上面没有人,下面也没有人,只能这么半吊着,他这么一吊着,张梅就扶不了正,因此还是文教局的副局长,虽然干的活儿不少,职位却升不上去。
这次范亨的工作一调动,她自然是要随着一起去北京的,人事档案都已经转过去了,只不过具体的工作还没有落实,估计等登上一阵子了。
“其实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对此却是非常豁达,“你想一想啊!你拿着工资,却不用上班,多好的事情?而且这还是名正言顺的,谁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
“去去去——”张梅眼睛一瞪,呵斥道,“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先前一直躲在北京不回来,老娘还没有跟你算帐呢,现在又在这里风言风语,屁股痒痒了不是?”
范亨笑着摆了摆手道,“好啦好啦,见不着的时候老想着儿子,见着了又喊打喊什么的,你们啊!家里这么多东西都要收拾呢,先别忙着算前帐了!”
既然举家要迁往北京,那这里的东西基本上就都要弃之不用了,虽然说这个家安置起来的时间并不长,家具也都是新的,但是总不能一股脑儿拉到北京去吧?
张梅看了看这件儿,又看了看那件儿,总是舍弃不下,毕竟自己用了这么几年的东西,说丢下就丢下,心里面总还是有点儿舍不得。
最后还是范无病说道,“老妈,到了北京啥东西没有?这些东西你要是实在舍不得丢下,不如都送人算了,好歹还能落个人情。等咱们过去那边儿,所有的东西我都包了!”
“唉,也只有这样了。”张梅也知道把这些东西带走是不现实的,最后只得点头同意。
比较麻烦一些的,主要是范康,他现在正在上高二,如果这么一转学,肯定会有所影响的,尤其是过一年多就要高考了,范亨与张梅两人都有些为他担心,生恐这一次调动会影响到他的学业。
“这事儿问题不大。”范无病对这事儿是最清楚不过了。
北京的啥多?高校多啊!别的地方是狼多肉少,而这地方却是肉多狼少,这两年人心蒙昧还没有这个意识,再过两年可就要有高考移民了。
范康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只能说他的运气好得不得了,如果说他的成绩能上一普通本科,那么一旦到了北京,上一类重点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范无病将这其中的道道儿给大家一讲,张梅与范亨的眉头都舒展开了,反倒有些喜色。毕竟自己的大女儿就已经上了北大,如果范康再能考一个清华出来,那家门的光彩可就耀眼得多了。
但是范康却高兴不起来,一脸的郁闷,张梅和范亨两口子,谁也不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范康的心思,范无病倒是隐约猜得出来一些,事关少男少女的朦胧感情,他这个做弟弟的倒也插不上嘴,唉,这事儿,只能听之任之了。
平原厂的领导们,这几天倒是轮番上阵来请范亨吃饭,左右都是看着范亨坐上了直升飞机,今后又是管着军转民这块儿业务的领导,早晚得用人家,与其说临时抱佛脚,还不如现在就把基础打扎实了。
范亨天天都是推辞不过的白饭,于是就把范无病也给带上了,反正他那个学上不上都无所谓,事业做到了这个份儿上,张梅也知道这小子的心早就野了,除了勒令他不能给老范家丢人外,最大的要求就是让他好歹混上一个普通大学,省得堕了范家书香门第的名声。至于范无病是否去上课,这事儿大家现在都有些拿捏不准儿了。
但是范亨之所以带范无病去吃白饭,却不是单纯为了饱口腹之欲,毕竟父子两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怎么会贪图这点儿小便宜?实在是平原厂这边儿的人有时候会提点儿不合时宜的请求出来,放在范亨的位置上,是拒绝也难答应也难,所以带上范无病这个人精,还可以打打马虎眼,遮挡一下。
不过今天这顿饭吃的就有点儿不自在了,因为请客的是厂里广播站的吴站长和她老公。
广播站并不是范亨分管的一块儿,但是因为他是负责生产的嘛,经常要被采访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来报导,两个人接触的时间还是比较多一些,所以难免会熟一些,至于吴站长为什么要请客?范无病也觉得非常奇怪。
但是吃饭的时候,吴站长她老公没有出现。
范亨感到有些尴尬,这事儿弄的,当初范无病就拿吴站长取笑过他,这回人家请他吃饭,他倒是有点儿左右为难,不来吧,人家说看不起人,来吧,有点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尤其是范无病那副怪怪的表情,弄得范亨浑身不自在。
范无病坐在这里也不是很自在,谁知道这位漂亮阿姨是不是老爸范亨的仰慕者,万一在临别之际弄出点儿绯闻来,那可就有点儿让人心烦了。
不过父子二人的担忧显然是有点儿过虑了,原来人家只是想请范亨帮个忙,将丈夫从磐石市玻璃厂调动到平原厂而已,这事儿在平时说起来是有点儿麻烦的,但是此时范亨是正准备去京城上任的领导,临别之际帮着说道两句,厂领导们想来肯定会卖这个面子的。
“这事儿——”范亨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可是一看吴站长的一双桃花眼就开始水汪汪地向自己放电了,于是赶紧改口说道,“我尽力说一说就是了!”
吴站长的请求得到了范领导的首肯,心下自然非常欢喜,免不了就多敬了范亨几杯,十年陈酿的老白汾酒,入口虽然绵软,可后劲儿是很大的,再加上美人笑语盈盈温言相劝,范亨也就有点儿喝高了。
等到父子二人离开吴站长家的时候,被风这么一吹,范亨的腿就有点儿软了,好在范无病的年纪虽小,个子却不小了,再加上有功夫在身上,搀扶范亨回家还是没有问题的。
“今儿怎么喝成这个样子了?”却没有想到张梅早早的就在家等着了,看到范亨这个样子,不由得心里面有气,忍不住就冷嘲热讽了两句,“美女的酒就是好喝吧?看看,腿都软了!”
范亨人虽晕乎,脑子还算清楚,正待分辩两句,却不料醉意涌上来了,幸亏范无病扶得稳固,否则就栽倒在家里地板上了。
范无病此时自然是要充当救火员的,“快别说了,老妈!这酒是陈年老酒,后劲儿足得很!再说了,有我在旁边监督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人家就是很正常的男女关系嘛!嗯,男女同志关系!”
张梅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等把范亨扶到沙发上去以后,赶紧去厨房弄了些酸汤面出来,趁热让范亨喝了些,这才缓过劲儿来。
“好厉害的酒!有两年没喝过这么劲道的老白汾了!”范亨头虽然晕,却不痛,喝了些酸汤面后,觉得身上出了不少汗,倒是问题不大了。
“跟美女喝酒的感觉怎么样?”张梅给范亨敷了一块儿热毛巾,然后没好气地问道。
“没什么特别的,喝多了也会醉。”范亨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张梅用手指捏着范亨的太阳||穴,用了些力,“哼!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范无病两眼一翻说道,“唉,我怎么就没有酸汤面吃呢?不过这空气里面倒是酸酸的,唉!睡觉去了!”
说完之后,范无病扭一扭屁股回自己房间去了,剩下范亨与张梅两人在那里面面相觑。
“你这个儿子,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目无尊长啊。”张梅对范亨说道。
“我怎么知道,你是搞教育的,我又不是啊!”范亨立刻将责任推到了张梅的头上。
“你怎么会不知道,难道他不是你儿子啊?!”张梅立刻反唇相讥。
“他还是在你肚子里面呆的时间长吧!”范亨反击道。
“要不是你使坏,老娘会遭十个月的罪么!”张梅怒道。
范亨顿时哑口无言,张梅得理不饶人,“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跟那小狐狸精到底怎么了?为毛人家会专门请你?”
“唉!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范亨有些头痛地说道。
“那事情应该是怎么个样子——”
“其实它是这么回事儿来着——”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一百章 王氏正大集 团
第一百章 王氏正大集团
范无病抽空去了养猪场,跟三兄弟好好地交流了一次。
自从范无病给三兄弟注资并同意了他们建立饲料加工厂的意见之后,王氏三兄弟这几天来一直就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
范无病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商量采用那一家工厂生产的机器设备。
“范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决定不了采用那家的设备呢!”王老大一看范无病过来,立刻站了起来迎接。
“这种东西,我不熟悉啊!”范无病坐下以后,看着三兄弟送过来的一大堆资料,有些头痛地说道,“你们看着决定好了!”
不过看了看纸面上的饲料生产线,一整套设备下来的价格确实不菲,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大部分设备都是可以替代的,于是范无病就指着上面的图形说,“我看这个,不如先购买一条生产线,在使用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仿制,这种东西里有很多设备的技术含量都很低,你们跟平原厂联系一下,让他们加工一些出来,肯定花销少效果好,至于关键的设备,再去购买也可以。反正卖家很多,也不需要发愁他们不拆开零售。”
“对啊!”老三有些兴奋地说道,“这样的话,成本肯定会降低不少,购买三条生产线的钱,起码能弄出五条生产线来!一条生产线的规模在年产万吨左右,呵呵呵呵。”
确实不错!范无病看了王氏三兄弟的规划蓝图,心中有些感慨。
磐石这个地方,附近都是产粮区,而且气候宜人,很少有旱涝灾害,无论是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什么的产量都很高,这里是最适合作为饲料生产基地的。
要做饲料,最主要的原料就是这些东西,但是在具体使用当中,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在猪的前期饲养中,配料是以玉米、次面粉、麦麸、菜饼、棉饼、蚕蛹这些为主的。到了中期的时候,减少了面粉,增加了高粱、糠饼、统糠和胡豆。等到了后期的时候,又加入了次面粉和血粉。
见范无病在看自己的饲料配方,王老大解释道,“其实这里面都是明面上的东西,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不往上面写的。”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神秘物质了,就如同是可口可乐里面那种不知名的神秘物质一样,都是人家看家的本事,怎么可能摆到明面儿上来?
“这资金一到位,剩下的事情都好说,等到生产线一定下来,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饲料厂就可以办起来了。”王老大比较乐观地说道,“村子里面对于这事儿也比较有热情,大概是想着能解决一些富裕劳动力,所以我们的地皮已经拿下来了,离春光养猪场也不远。”
“这样哦——”范无病沉吟了一下后建议道,“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个想法,你们干脆把这个猪场建成一个样板儿示范区得了!”
“这个怎么讲?”三兄弟都很感兴趣。
范无病抖了抖手中的资料,慢慢地说道,“如今,春光猪的名声是早就打出去了!别说磐石,就是望天省也远近驰名,到了以后,附近几个省市也都是我们的销售市场无疑。借着这个名牌儿,我们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三兄弟连连点头,心道跟着范总果然长本事儿,就是不知道他又有什么花花点子了。
范无病领着三兄弟走到了院子里面,看了一眼在对面的猪舍里欢快地叫唤着的猪猡们,他伸手指指点点地说道,“猪场在这里,饲料厂在那里,相距不过是百八十米的样子,你们要用心把猪场经营一下,到时候来进货的人一到厂子里,最好是把他们先领过来,见识一下我们的猪场,这样的话,他们对于我们饲料的信心就会更加充足一些,我们饲料厂的生意就会更好一些。”
三兄弟心说这事儿是得好好落实一下,事实胜于雄辩嘛,只有咱们自己的猪养得好,你的饲料好坏才更有说服力。到时候人家往这边儿一站,就看到你猪圈里面的猪猡们都是面黄肌瘦的,那谁还敢买你的饲料啊?
“范总的建议很好啊!”老三感慨道,“我也出去考察了很多家饲料厂,但是居然没有一家是自己开办有养猪场的。我们这么一弄,恐怕又是走出一条新路了!跟着范总干,前途无限光明啊!”
嗨!范无病的脸皮再厚,也禁不住众人一再拍马,于是摆了摆手道,“也不行啊!说来说去,我就是能在宏观上做个指导,这些具体的事务,我就不如你们。”
“范总也太谦虚了!”王老大笑着说道,“你是做大事的人,自然是动动口就行,像我们这些小人物,才是整天劳碌跑腿儿干粗活儿的命啊!即便是这样,这几年跟着范总混下来,我们也觉得自己比普通人强了不少啊!起码这个脑袋就灵光了许多!”
“你们哪你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范无病笑着摇了摇头。
众人站到了高处,对着即将建厂的场地指指点点了一番后,王老大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于是就问道,“对了,范总,咱们的饲料厂起个什么名字好?我们兄弟三个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有统一了思想,你是不是给拿个主意?”
“名字?”范无病愣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老三立刻说道,“红光啊!跃进啊!前进啊!就是这些名字,老大还想叫财源呢!”
“财源?!裁员?!不行不行——这名字是绝对不行的!成天裁员裁员地喊着,能有什么好兆头么?”范无病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选的这些名字都不够大气啊!太过一般了!厂子的名字一定要大气,要拿得出手,要有震撼力,要带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这样人家听了才会觉得咱们的厂子有实力,有信誉,是个合作的最佳选择!”
“大气?有信誉(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