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部分阅读
舒坦了,适当地拿捏一下,来表明自己位高权重的立场,是非常必要的。
范无病这么一拿捏不要紧,两个老头儿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那个长相清癯的老头儿,就埋怨那个研究中医的老头儿道,“老沈,你就是喜欢乱说话,看,现在得罪人家了吧?”
研究中医的老头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摸着头说道,“我这不是习惯了嘛,学校里面的这些小家伙们,一向都是被我敲敲打打的。”然后便对范无病说道,“哎,无病,对不起了,刚才说话时的情绪急躁了一些,你大人大量,不会介意吧?”
范无病一向是吃软不吃硬,人家老头儿一大把年纪都开始承认错误了,他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那样是不通情理的。
于是范无病只得叹了口气,不十分情愿地问道,“两位前辈有什么指教?就请明说吧!我最近是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忙的!”
研究中医的老头儿姓沈,另一个老头儿姓黄,是研究国学的,两个人都是学校里面的学术权威人士了,不过他们这一次过来,却不是在范无病面前卖弄权威的,而是真的有事儿相求。
“我能帮得上你们什么忙?”范无病觉得有些好奇。
“当然是要借重于你的针灸之术了。”姓沈的老头儿回答道。
“我学针灸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大概是找错人了。”范无病更是诧异。
“学了一个月不到,就能有现在这种造诣?!”两个老头儿都是大跌眼镜,不由得问道,“你师父是谁啊?!”
针灸这门技术,正规的医学院校里面虽然也有开设,但是理论跟实践往往是脱节的,教材上面虽然在一些传统的针刺手法及效用上有所陈述,却由于之前多少年中的极左思想影响,对于阴阳五行理论避而不谈,或者闪烁其词只言片语。
理论上的缺失,自然会导致针灸这门传统技术的衰败,因此院校里面已经教不出什么合格的针灸人才了,尤其是在建国之后。
如今范无病既然露了这么一手惊世骇俗的针灸之术,两个老头儿就是用脚趾头去猜想,也知道这一定是家传的或者是拜过师父的,才能够学到这样的真正本领。
“南承北范,我师父就是范天澜。”范无病对两个老头儿说道。
两个老头儿听了范无病的回答,顿时有点儿呆住了,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说你师父是范天澜范老先生?!”
范无病点了点头,反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你怎么能是范天澜先生的徒弟呢?!”沈老头儿专门研究中医的,自然是知道范天澜的大名的,听了范无病这个答案,自然是感到不可思议。
范天澜与澄江学派的针灸大师承淡安,两人年纪相仿,又都是有志于针灸学术,当年一起东渡扶桑,发掘古籍。后来承淡安先生回国之后,开馆办学,精研古籍,公开家学,万余名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洋洋溢于海外,为针灸绝学的重新发扬光大贡献了毕生心血。
而范天澜先生回国要晚一点儿,他走遍大江南北,遍地行医,兼且搜集古方,二十年间,医德遍布华夏大部,后来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与承淡安先生一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天澜老先生才开始对自己数十年之间的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古代经典与自己的印证,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并开始收授弟子,只不过与承淡安先生的广收门徒有所不同,他的门下弟子不多,也就是聊聊数十人而已,但是这些门徒无一不成大器,有好几位此时已经开宗立派,成为医学界泰斗了。
沈老头儿是知道范天澜的收徒门槛很高的,否则行医七十多年之间,不可能才收那么十来个徒弟,而且,好像他最年轻的徒弟,也有六十了吧?什么时候听说过他又重开山门收了徒弟了?
“爱信不信,没事儿我就要走人了。”范无病懒得理会他们,转身就要走。
“唉,先别走嘛——我们就是小心求证一下而已,你也知道,范老先生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两个老头儿也知道,范无病既然说出了范天澜的名字,又露过一手神乎其技的针灸之术,那就有八成是真的了。
惹得范无病不高兴也就罢了,却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这次的一个重大举措,那就有些不划算了。于是两个老头儿一左一右地拉住了范无病,想要跟他仔细地说一说这个事情。
“哎,你们这样,好像是拉壮丁啊——”旁边儿的童小芸就有点儿不高兴了。
沈老头儿看了童小芸一眼,便笑着说道,“童小丫头不要生气,我们就是借用无病几天而已,事情办成了,对他也有很大的好处的。”
“你们究竟要干什么?”范无病有些狐疑地问道。
两个老头儿自然不会闲得无聊,拉着自己来胡闹,他们两个人可都算是学术权威了,因此范无病很是奇怪他们鬼鬼祟祟的想要做什么?
“这事儿,还是到我们的办公室里去研究一下如何?”黄老头儿对众人说道,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刚才出来的时候,我刚弄了冰镇的酸梅汤,现在火候也差不多了,大家一块儿去解解暑气嘛。”
“那好吧——”范无病也想看看他们究竟在搞什么鬼,于是就答应下来,“希望你们不是那种只会做酸梅汤的砖家叫兽。”
于是四个人又出了宿舍楼,上了范无病的车子,按照老头儿的指点,穿过了两处建筑群,来到了一处中式风格的四层小楼前面,这里就是研究国学的黄老头儿的地盘儿了。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蜗居,好像很久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黄老头儿的兴致很高,将范无病等人迎进了他的小楼。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书托儿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书托儿
范无病跟童小芸一进到黄老头儿的屋子里,立刻就被震住了。
老头儿的客厅不怎么大,不过邻着客厅那边儿,有一道玻璃门隔开的书房,十几个大书架摆在对面,放眼望过去,怕没有上万册书籍摆在上面。
老头儿见范无病跟童小芸的目光都停留在那边儿的书房上,就笑着说道,“怎么样,还像个知识分子的家吧?”
“感觉更像是图书馆——”范无病很是怀疑地质问道,“我怀疑你是不是从来都是借书不还?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书?”
老头儿顿时呆住了,想要分辩两声,却不防童小芸接着范无病的话头儿说道,“嗯,是啊,是啊,否则怎么可能连书架都搬过来了?”
两个老头儿闻言就是一阵咳嗽,险些给呛着,过了许久才拍着胸口喘道,“你们两个小家伙,还真是一伙儿的,损起人来都有头有尾的。”
“不过说到这些书,还真是我一点一点地积攒下来的家底。”黄老头儿颇为自得地向两个人介绍道,“当年,也就是文革后期,那时候这些书都是烧火的材料,老头儿我每个月都用大半个月的工资去旧货摊儿上去收购,久而久之,就攒了两间房子的书,现在看起来,就有点儿像模像样了。”
范无病走了过去,从书柜里面随便抽了两本书出来,翻看了一下,居然都是繁体印刷,甚至还有一些是小楷写就的手抄本,看那些分类,经史子集医相星卜都有了,很有一些书是市面上见不到的。
“这一屋子的书,就顶一个千万富翁了。”范无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然后对众人说道。
“这可是我的老命,一个千万富翁是绝对不肯换的。”黄老头儿笑道。
不过老头儿很快就从冰箱里面端出来了酸梅汤,给众人盛到了碗里。
范无病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果然非常消暑,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呵呵,酸梅汤的手艺不错,不过您老让我们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两个老头儿凑在一块儿嘀咕了一阵子,然后沈老头就对范无病说道,“这一回我们可是要办一件大事儿的。”
原来,沈老头儿一直以来就是研究中医理论的,而黄老头儿则是致力于国学研究的,两个人无意当中凑到了一块儿,结果这么一交流,就发现了很多新天地,原来在古籍当中有很多东西发掘出来之后,跟现代的中医理论居然就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这十几年当中,两个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将中医理论进行了整理与验证,从各个角度对一些存有疑虑的问题进行了发挥,在旁征博引之后,终于搞出了一本中医理论大成来,现在就要准备交付出版社了。
“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听了他们的这番话,倒是很赞赏的。
肯花十几年的功夫,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问题,并且整理了大量的古籍,同实践相结合,搞出一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中医理论书籍来,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很值得尊敬的,换句话说,功德无量啊!
“不过,我们发现有点儿问题,假如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我们的心血是引不起大家的关注的,所以就想请你来帮帮忙。”沈老头对范无病说道。
“这事儿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你们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我才几岁啊?你们总不会是有前后眼吧?这事儿还非我不可了?”范无病顿时觉得两个老头儿的说法有点儿不靠谱儿。
黄老头儿便解释道,“其实是这么一回事儿,想请你帮忙宣传一下。”
哦,原来是拉赞助费的,范无病心想这事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支援他们几万块钱,帮着他们弄书号,把书给顺利出版就行了呗,当下范无病就摸出一张支票来,在上面填了五万块钱,然后递给了黄老头儿。
“五万块钱,应该够出书了。”范无病虽然不是很了解现在出版社的行情,但是这笔钱肯定是足够他们去运作了。
“我们不要钱——”两个老头儿看了范无病的支票后,有点儿哭笑不得地说道。
原来范无病把他们两个当成了打秋风的人了,这事儿算是什么呢?
“你们不要钱?那是要命了?”范无病一耸肩膀道。
“既不要钱,也不要命,就是要你给我们做个表演,拉一拉人气。”黄老头儿苦笑着回答道。
“听不懂了。”范无病摇摇头,不知道两个老头儿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这样的,那天老沈在训练场上见识了你的金针渡厄之术,就有点儿构想。”黄老头儿解释道。
原来两个老头儿已经做完了新书出版的各种前期工作,随时都可以付印了,但是又想着怎么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新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有点儿费神了。
那天的时候,沈老头儿在训练场上见识了范无病的神技,便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他们的那本中医理论大成当中,也有关于针灸术的各种理论及施治案例,但是那些案例多是前人所描述的,并没有收集到比较鲜明的生活的例子,这样说服力就有些弱一点儿,无法做到以事实说话。
因此老沈就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有弟子是在电视台工作的,假如将范无病拉到电视台去,做一回节目,现场通过金针渡厄之术救治几名病人,那个宣传效果不就达到了吗?相信只要范无病能够解决几个病例,这本书的销售就是根本不用发愁的。
只有销量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
范无病听了两个老头儿的话,就有些犹豫了,“我觉得你们这种做饭,好像很不妥当,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不是成了你们的书托儿了吗?”
“不是什么书托儿了——”沈老头儿立刻摆手道,“你只要看一看我们那套书的定价就能够清楚,我们并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
范无病从黄老头儿的手中接过了那本《中国医学理论大成》的样书,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发现果然是包罗万象,虽然在具体治病的方面说得不多,但是在中医的基础理论方面,就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子午流注以及阴阳五行的推算方面,搜集了很多的例子,将一些深奥的东西,变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而当他看到关于针灸的那一部分时,就发现了其中不但有自己所熟知的理论,还有一些理论及行针的方法,是自己所没有了解到的,这样一来,他就有点儿入神了,拿着书在那里仔细地翻阅了一阵子,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范无病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快到了晚饭的时间了。
范无病很久都没有这么用心地去看一本书了,尤其是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性书籍,这足以说明两个老头儿的功夫是下得很深的。
“嗯,好吧,我觉得,你们的这本书,值得我去做一回书托儿。”范无病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一本正经地对两个老头儿说道。
两个老头儿听了之后,非常兴奋,就开始商量着给范无病找点儿什么样的病例,以方便他在电视屏幕前面表现神针技能。
范无病是最清楚自己的能耐的,想了一下后就说道,“病人可以让医院来安排吧,最好就是那种中风没有多久的失去了行动能力的病人,对于这种病人,针灸是最容易起效的。如果你们拿点儿急性阑尾炎之类的病人过来,我虽然能够用金针给他止痛,但是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开刀的。中西医毕竟有很大的差别,记得不要让人故意拆台。”
中风后遗症,所造成的失去行动能力的半身不遂等症状,西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所谓的恢复性治疗,也就是通过物理上面的刺激,想要恢复病人的行动能力,见效慢,效果也差,很难根治,而中医针灸则能够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了,这其中的关键,自然还是要看医生的本事有多高。
对于范无病而言,他对于治疗这种病人比较有信心,而且这种信心也是得到了验证的。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从医院直接找病人,也显得更有说服力一些。”两个老头儿都有些兴奋,很期待范无病在电视屏幕前面的表现。
毕竟,中医的学问很深,但是可以让人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的,针灸之术首当其冲,此时将范无病拉拢过来,为自己的著作来现身说法,实在是最恰当不过了。
范无病翻看了一下样书上面所定的价格,果然只是成本价,不由得对两个老头儿生出了一些敬佩之心,要知道现在大家都忙着下海赚钱,学校里面也不例外。这两位学术权威居然能够忍下这份儿寂寞,潜心著书,而且还放弃了一笔颇为丰厚的稿酬,以平价售书,果然是报了很大的理想的。
对于这样的人物,范无病还是觉得应该好好地支持一下的。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
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
范无病答应了两个老头儿的要求,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就跟童小芸离开了。
两个老头儿倒是非常知情识趣,送了童小芸几本线装书,都是民国时期的书籍了,好像是什么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来着。
范无病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特别的,他以前也是搞过收藏的,收藏的都是稀有的书籍,有学术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书籍,像这种小说流派的东西,一向是嗤之以鼻的,范无病认为,古往今来,写小说的人都是难等大雅之堂的。
或者说好的小说能够感染人,教化人心,但是不能不承认,像鸳鸯蝴蝶派这种类型的小说,基本上是糟粕远多于精华,放在文革时期,那是一等一的大毒草呀!
“虽然是精神鸦片,不过摆在书橱里面,还是能够显示一点儿小资情调的。”范无病有些挪揄地堆童小芸说道。
“小资情调?”童小芸有些不解地问道。
“小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那些向往西方思想和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往往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成为颓废情绪的象征。这种人不思进取,不考虑国家大事,只是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腐朽的生活方式,是无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这种人要是搁在六七十年代的话,都是被批斗的对象。”范无病笑着对童小芸说道。
“这么说的话,应该是贬义的一个词汇了。”童小芸很不满范无病用这种词汇来跟自己联系在一起。
范无病摇摇头道,“就现今社会而言,以上这些说法是不客观的,小资这个词汇,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情调与生活品位,并渗透着对生活和生命的一种感悟和理解,它是高于现实法则的一种浪漫情趣。人人都希望有这种浪漫情趣,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才能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否则他如何去享受浪漫?”
“那你说了半天,这种情调到底是好还是坏?”童小芸被范无病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给弄晕了头,有些迷惑不解地问道。
范无病笑言道,“好坏哪里是这么容易分清的?你喜欢的话,就是好的,你不喜欢的话,就是坏的。虽然这种话听起来比较唯心,可是事实便是如此。无论是民族,社会,阶级,国家,或者个人之间,喜欢的就是好的,可以接纳的,不喜欢的就是坏的,需要斗争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并没有一个好坏的绝对标准,而只有对你自己而言是好是坏的一个标准。”
“我感觉你说的话,比我们的政治老师所说的还要有深度——”童小芸不得不对范无病的这一番话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那有深度啊,我只是有点儿长处而已。”范无病一语双关地回答道。
不过显然范无病是明珠投暗了,童小芸根本就没有体会到他这句话中的隐晦含义,这让范无病感觉到有点儿失败。
“晚上我爸妈有事儿不在,我们去哪里吃饭?”童小芸问范无病道。
刚刚范无病看书入迷的时候,童小芸已经出去打过了电话,丁阿姨和童玉山都有工作要忙,晚上不得时间,估计都不一定回家了,因此童小芸便征求范无病的意见。
“那还用考虑吗?我们晚上就出去浪漫一下,小资情调。”范无病自然也懒得回宿舍区做饭的,跑了一整天,又看了很久的书,脑子里面乱糟糟的,很需要一顿丰盛的现成的大餐了。
于是两个人就开着车出了学校,来到了南京路上,然后将车子停好,漫步在大街之上,此时华灯初上,很多情侣们牵着手在大街上漫步,正所谓三千红尘,男女而已,人却是一切世界的本源。
一路之上,范无病跟童小芸看了很多店铺,有大排档,有小饭馆,也有大酒店,还有一些快餐厅,大块儿的落地玻璃里面,很多人坐在临窗的桌子旁边,喝着饮料,或者吃着东西,郁郁而谈。
范无病看了看,忽然有点儿感慨,便指着路上的情景对童小芸讲道,“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实际上就见证了现在的都市生活。”
“什么意思?”童小芸越发觉得范无病深不可测,偏偏他还直说自己没有深度,只有长处云云,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什么意思了。
范无病一指那边儿的大排档和小饭馆中吵吵嚷嚷地就餐的人们说道,“这些就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吃饭就是吃饭,不会和其他的什么生活感悟结合起来。”
哦,有道理。童小芸点了点头,听范无病继续发挥。
“那边儿就是资产阶级的生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是这需要相当充裕的资金来为此买单,远非普通人所能够想象。”范无病又伸手指了一下旁边儿一座摩天大楼,五星级的涉外宾馆。
出入那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相当有钱的人物,政客或者老板,以及有钱的外国人。
紧接着范无病又指向了另外一处场所,只见那里的大块儿玻璃后面,有很多风格各异的装饰物,而装饰物的下面,则是捧着奶茶或者果汁静静地吸啜着的青年男女们。
童小芸望了过去,发现这些人的衣着及谈吐姿态,更像是有品位的一群人。
“这些人,就算是有小资格调的人群了。”范无病嘿嘿一笑道,“喜欢穿休闲服的,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阿迪达斯和耐克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他们总是站在主流与大众的边缘和角落里。
他们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
他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他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概括起来所谓的小资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范无病握着童小芸的手,笑着说道,“这就是小资,他可能是月光下一个忧郁的诗人,可能是酒吧里一个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写字楼里一边品咖啡一边整理文件的职业女性。”
童小芸感受着范无病手心传过来的温润感觉,不由得紧了紧,跟他十指相交握在一起,然后有些不确定地问道,“那么,我应该是大众,还是小资,还是别的什么呢?”
范无病拍了怕童小芸的后背,笑着说道,“你就是一学生而已。”
“你是不是嫌我幼稚啊?!”童小芸有些恼怒地捶了范无病两下,便拉着他继续向前走,然后找到了一家相当豪华的酒店,对他说道,“晚上就吃这家了!”
这家啊!范无病仰头看了看,不由得暗叹道,若非自己的荷包里面的钞票数量随时都在增加的话,还真得过不起这种顶级富人的生活,像这种地方,小资们可是来消费不起的。
不过等到范无病进去一会儿之后,就有点儿后悔了。
因为他忽然发现,跟自己关系暧昧的三个女孩子都坐在大厅里面休息,大概是在等人吧。
“无病?”风萍首先发现了晃悠进来的范无病,以及跟他拉着手的童小芸,便忍不住喊了出来。
范无病用那只闲着的手摸了摸鼻子,有些苦笑地问道,“你们三个人好兴致啊!居然吃个饭都能碰到你们,真是好奇妙的缘分呢。”
风萍、陈碧松、陈靖楚等三个女孩子,就坐在范无病对面的真皮长椅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和童小芸看个不停。
范无病想把自己的那只手不露痕迹地从童小芸的手中给轻轻地滑出来的,可惜童小芸好像有点儿意见,她反而将手紧了紧,牢牢地抓住了范无病右手,令范无病心里面有点儿七上八下的。
“好吧,那就让我们看一看,今晚到底是属于谁的盛宴?”范无病对于童小芸的霸道行为很是有点儿不满的,虽然说大家是已经突破了肉体距离了,可是在这种大庭广众之前,也没有必要耍这种小心眼儿吧?
于是,范无病索性放开了心胸,不再考虑那种种可能会令自己不开心的后果,而是非常自然地将童小芸的手牵着,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后非常洒脱地将双臂张开,笑着迎面向风萍等三个女孩子那里走了过去。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啊?”范无病如此说道,不过他也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既然你能够带着女孩子来这里,就不容许别人也过来这里吗?
因此,风萍立刻就做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不软不硬地回敬了他一句,“我们没有人请吃饭,只好自己掏腰包了,真是可怜可怜的。”
而陈靖楚和陈碧松就用幽怨地眼神看着范无病,也不说什么话,弄得他心里面毛毛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是觉得今天这个日子不是太好,有点儿犯忌。
童小芸去了一趟儿横店,将风萍也认识了,再加上陈碧松和陈靖楚两个人号称是新丝路娱乐公司的歌坛双壁,知名度已经打出来了,自然也是走到哪里都能够认得出来,三个如此出众的女孩子就在自己的对面,令她感到有些危机感和紧迫感。
虽然说此事范无病已经被她先一步得手了,但是男人这东西,变数是很大的,说不定哪一天就开始移情别恋了,由不得她不多加小心谨慎对待。
不过童小芸心里面的底气还是比较足一些的,因为她与范无病两家人是世交,这是一大优势,而自己跟范无病的特殊关系,是第二大优势,再加上范无病现在要在复旦上学,距离自己最近,便于加深感情,这是第三大优势,有了这三条优势,如果再让范无病跟着别的女孩子跑了,那可就全是怪自己没有魅力了。
一想到自己是第一个跟范无病上床的女孩子,童小芸就感到一种优越感,她看了一眼对面的风萍陈碧松陈靖楚等人,心里想道,就算是你们也有机会跟无病上床,那也是后来人,看到我还是得乖乖地喊大姐的。
于是,童小芸就摆出一副大姐的姿态,对范无病说道,“无病,既然大家碰上了,那这顿饭是不是可以一块儿吃了?你总不能让三个漂亮女孩子自己花钱吃饭吧?”
范无病很是诧异地看了一眼童小芸,不知道她的心里面是怎么想的,看来自己想象当中的宫斗局面是不会公然爆发了,在场的四个女孩子都不是笨人,这场斗争自然是旷日持久的,以地下斗争为主的。
“你们还没有来得及订餐吧?”范无病咳嗽了一声,向风萍等人问道。
这话问得也有点儿多余了,如果她们已经订了餐的话,还需要在大厅里面等候吗?
果然,陈碧松就回答道,“冯姐请我们吃饭,约好了是在这里,不过她人还没有过来。”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怪不得她们三个会出现在这里,这家饭店的档次有点儿高,一般人还真吃不起。但是夏东海和冯小楠两口子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两公母才得了范无病的一大笔钱,又在公司中居于二股东的地位,每年的分红就很不少,更不用说他们的薪水也是比照海外的高管来拿的。
“好极了,今晚我可以省下一笔饭钱了。”既然有人做东,范无病也乐得凑个热闹,痛宰冯小楠一顿。
“不知道我们得在这儿等到什么时候——”童小芸坐在大厅里面向周围看了看,就发现很多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将脑袋扭过来看着,想必是四大美人儿当前,能够不受诱惑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吧?就连服务生也不例外,有事儿没事儿总是愿意往这边儿溜达一圈儿。
“大概冯姐临时有事儿吧?要不也应该过来了。”陈靖楚猜测道。
最近一段儿时间里面,夏东海领着风萍和陈碧松等人在横店拍戏,而陈靖楚则是跟着冯小楠一路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近一些,此时冯小楠还没有到来,她就免不了为冯小楠分辩一下。
那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范无病就对众人说道,“我们先点菜,边吃边等,然后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她那里的情况。”
众人对于范无病的提议自然没有异议,于是范无病就掏出移动电话来,给公司里面打了个电话,接通了冯小楠,结果工作人员说冯总已经出来了,好像还有两位客人跟着。
“还请了别人?”范无病有些意外,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眼下只有五个人,再加上冯小楠和两个客人及司机,也不过就是九个人而已,一桌正好。
于是范无病就在楼上订了一个豪华套间,里面既有宽敞明亮的餐厅,还有卫生间与休息用的卧房,单是餐厅的面积就超过了五十平米,这么大的空间里面,不过就是摆了两张桌子,用来服务的工作人员,却有七八个人。
邻着街道的,是一面落地玻璃墙,擦得干干净净,透过玻璃墙,就可以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在华灯之下缓缓地移动着。
“环境还可以了。”范无病点了点头,然后跟服务生要过菜单来,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点了十几道菜,然后又要了酒水饮料。
“你们这里有什么推荐的菜式?”范无病将菜单递给了服务生,然后随口问了一句。
服务生看了范无病一眼,就回答道,“有河豚肉,先生要点儿吗?”
河豚肉?范无病楞了一下,看了看服务生,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东西可以卖?”
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一米,重二十斤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大概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需两百多度以上方可分解,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不同季节有所差别,卵巢和肝脏有剧毒,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且有一点,对此毒素并无特效解毒剂。
“拼死吃河豚啊!”范无病是知道日本人喜欢吃河豚的,中国这边儿,大概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吃这东西的人比较多一些,因此中毒案例也多发生在这里。
“就是那个正是河豚欲上时里的河豚?不是说春季的河豚肉质最鲜美吗?现在都夏末了——”陈靖楚是北方人,一向没有吃过河豚,于是便有些好奇地问道。
服务生立刻回答道,“春季是河豚鱼的交配期,毒性也最强烈,国内这边儿是禁吃的。今天我们这边儿正好应客人的要求摆河豚宴,正好有一批杀好的野生河豚,先生和几位女士真是赶巧了,这可是真正野生的河豚。”
“难道说平时吃的不是野生河豚吗?”风萍立刻问道。
“现在的野生河豚已经不多了,平时吃的都是养殖的河豚。”服务生倒也不讳言这一点,接着就推荐道,“养殖的河豚,在我们这里一斤就是两百元的样子,而野生河豚的价格就是两千元一斤。养殖的河豚毒性比较小,对厨师的要求不高,而野生河豚的毒性很强,没有几十年火候的老师傅,是处理不来的。”
“我看还是算了吧,万一中了毒可就不值了。”童小芸一听这么危险,就有点儿打退堂鼓了,她可不想为了吃顿饭,把命给送掉。
不过服务生就解释道,“做野生河豚的惯例,就是厨师亲自吃过第一口之后半个小时,才会将菜端上来,绝对不会让客人中毒。以往你们听到的河豚中毒事件,都是有人自己去弄河豚鱼,处理不当所造成的。”
“既然这样,就来两斤尝尝吧。”范无病决定道。
服务生点头记下,然后就去通知厨房去了,剩下的一男四女坐在屋子里面,开始喝茶。
茶是酒店自己配制的凉茶,喝上去感觉不错,有点儿凝神清气的功效。
其实国内吃河豚,主要也就是这几年而已,都是受了日本那边儿的影响,再加上国内的有钱人阶层也开始出现了,就产生了这个市场。
长江里面的野生河豚,一年下来也就是几千斤的样子,所以价格比较高一些,但是到了九八年之后,长江里面的野生河豚就几乎绝迹了,有人曾经捞到过一尾野生河豚,卖到了上万元的高价。
河豚的灵魂来自熬河豚肝,所谓的拼死吃河豚,吃的就是它。这东西熬好了极其鲜香,如果没熬好,要不就是欠火,要不就是过火。欠火时,河豚的毒性尚未拔完,容易中毒,而如果过了火,味道就平淡无奇了。
野生河豚剧毒,是因为它能够将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微量元素转化为毒素,而养殖的河豚通过水质的控制,毒素大大降低。不过遗憾的是,河豚的魅力是与它的危险性成正比的,当河豚彻底无毒时,它也就成了普通的鱼。
范无病等人坐在房间里面喝茶聊天,等到喝第三壶凉茶的时候,冯小楠和她的两位客人总算是赶到(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
范无病这么一拿捏不要紧,两个老头儿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那个长相清癯的老头儿,就埋怨那个研究中医的老头儿道,“老沈,你就是喜欢乱说话,看,现在得罪人家了吧?”
研究中医的老头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摸着头说道,“我这不是习惯了嘛,学校里面的这些小家伙们,一向都是被我敲敲打打的。”然后便对范无病说道,“哎,无病,对不起了,刚才说话时的情绪急躁了一些,你大人大量,不会介意吧?”
范无病一向是吃软不吃硬,人家老头儿一大把年纪都开始承认错误了,他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那样是不通情理的。
于是范无病只得叹了口气,不十分情愿地问道,“两位前辈有什么指教?就请明说吧!我最近是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忙的!”
研究中医的老头儿姓沈,另一个老头儿姓黄,是研究国学的,两个人都是学校里面的学术权威人士了,不过他们这一次过来,却不是在范无病面前卖弄权威的,而是真的有事儿相求。
“我能帮得上你们什么忙?”范无病觉得有些好奇。
“当然是要借重于你的针灸之术了。”姓沈的老头儿回答道。
“我学针灸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大概是找错人了。”范无病更是诧异。
“学了一个月不到,就能有现在这种造诣?!”两个老头儿都是大跌眼镜,不由得问道,“你师父是谁啊?!”
针灸这门技术,正规的医学院校里面虽然也有开设,但是理论跟实践往往是脱节的,教材上面虽然在一些传统的针刺手法及效用上有所陈述,却由于之前多少年中的极左思想影响,对于阴阳五行理论避而不谈,或者闪烁其词只言片语。
理论上的缺失,自然会导致针灸这门传统技术的衰败,因此院校里面已经教不出什么合格的针灸人才了,尤其是在建国之后。
如今范无病既然露了这么一手惊世骇俗的针灸之术,两个老头儿就是用脚趾头去猜想,也知道这一定是家传的或者是拜过师父的,才能够学到这样的真正本领。
“南承北范,我师父就是范天澜。”范无病对两个老头儿说道。
两个老头儿听了范无病的回答,顿时有点儿呆住了,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说你师父是范天澜范老先生?!”
范无病点了点头,反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你怎么能是范天澜先生的徒弟呢?!”沈老头儿专门研究中医的,自然是知道范天澜的大名的,听了范无病这个答案,自然是感到不可思议。
范天澜与澄江学派的针灸大师承淡安,两人年纪相仿,又都是有志于针灸学术,当年一起东渡扶桑,发掘古籍。后来承淡安先生回国之后,开馆办学,精研古籍,公开家学,万余名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洋洋溢于海外,为针灸绝学的重新发扬光大贡献了毕生心血。
而范天澜先生回国要晚一点儿,他走遍大江南北,遍地行医,兼且搜集古方,二十年间,医德遍布华夏大部,后来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与承淡安先生一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天澜老先生才开始对自己数十年之间的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古代经典与自己的印证,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并开始收授弟子,只不过与承淡安先生的广收门徒有所不同,他的门下弟子不多,也就是聊聊数十人而已,但是这些门徒无一不成大器,有好几位此时已经开宗立派,成为医学界泰斗了。
沈老头儿是知道范天澜的收徒门槛很高的,否则行医七十多年之间,不可能才收那么十来个徒弟,而且,好像他最年轻的徒弟,也有六十了吧?什么时候听说过他又重开山门收了徒弟了?
“爱信不信,没事儿我就要走人了。”范无病懒得理会他们,转身就要走。
“唉,先别走嘛——我们就是小心求证一下而已,你也知道,范老先生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两个老头儿也知道,范无病既然说出了范天澜的名字,又露过一手神乎其技的针灸之术,那就有八成是真的了。
惹得范无病不高兴也就罢了,却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这次的一个重大举措,那就有些不划算了。于是两个老头儿一左一右地拉住了范无病,想要跟他仔细地说一说这个事情。
“哎,你们这样,好像是拉壮丁啊——”旁边儿的童小芸就有点儿不高兴了。
沈老头儿看了童小芸一眼,便笑着说道,“童小丫头不要生气,我们就是借用无病几天而已,事情办成了,对他也有很大的好处的。”
“你们究竟要干什么?”范无病有些狐疑地问道。
两个老头儿自然不会闲得无聊,拉着自己来胡闹,他们两个人可都算是学术权威了,因此范无病很是奇怪他们鬼鬼祟祟的想要做什么?
“这事儿,还是到我们的办公室里去研究一下如何?”黄老头儿对众人说道,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刚才出来的时候,我刚弄了冰镇的酸梅汤,现在火候也差不多了,大家一块儿去解解暑气嘛。”
“那好吧——”范无病也想看看他们究竟在搞什么鬼,于是就答应下来,“希望你们不是那种只会做酸梅汤的砖家叫兽。”
于是四个人又出了宿舍楼,上了范无病的车子,按照老头儿的指点,穿过了两处建筑群,来到了一处中式风格的四层小楼前面,这里就是研究国学的黄老头儿的地盘儿了。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蜗居,好像很久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黄老头儿的兴致很高,将范无病等人迎进了他的小楼。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书托儿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书托儿
范无病跟童小芸一进到黄老头儿的屋子里,立刻就被震住了。
老头儿的客厅不怎么大,不过邻着客厅那边儿,有一道玻璃门隔开的书房,十几个大书架摆在对面,放眼望过去,怕没有上万册书籍摆在上面。
老头儿见范无病跟童小芸的目光都停留在那边儿的书房上,就笑着说道,“怎么样,还像个知识分子的家吧?”
“感觉更像是图书馆——”范无病很是怀疑地质问道,“我怀疑你是不是从来都是借书不还?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书?”
老头儿顿时呆住了,想要分辩两声,却不防童小芸接着范无病的话头儿说道,“嗯,是啊,是啊,否则怎么可能连书架都搬过来了?”
两个老头儿闻言就是一阵咳嗽,险些给呛着,过了许久才拍着胸口喘道,“你们两个小家伙,还真是一伙儿的,损起人来都有头有尾的。”
“不过说到这些书,还真是我一点一点地积攒下来的家底。”黄老头儿颇为自得地向两个人介绍道,“当年,也就是文革后期,那时候这些书都是烧火的材料,老头儿我每个月都用大半个月的工资去旧货摊儿上去收购,久而久之,就攒了两间房子的书,现在看起来,就有点儿像模像样了。”
范无病走了过去,从书柜里面随便抽了两本书出来,翻看了一下,居然都是繁体印刷,甚至还有一些是小楷写就的手抄本,看那些分类,经史子集医相星卜都有了,很有一些书是市面上见不到的。
“这一屋子的书,就顶一个千万富翁了。”范无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然后对众人说道。
“这可是我的老命,一个千万富翁是绝对不肯换的。”黄老头儿笑道。
不过老头儿很快就从冰箱里面端出来了酸梅汤,给众人盛到了碗里。
范无病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果然非常消暑,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呵呵,酸梅汤的手艺不错,不过您老让我们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两个老头儿凑在一块儿嘀咕了一阵子,然后沈老头就对范无病说道,“这一回我们可是要办一件大事儿的。”
原来,沈老头儿一直以来就是研究中医理论的,而黄老头儿则是致力于国学研究的,两个人无意当中凑到了一块儿,结果这么一交流,就发现了很多新天地,原来在古籍当中有很多东西发掘出来之后,跟现代的中医理论居然就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这十几年当中,两个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将中医理论进行了整理与验证,从各个角度对一些存有疑虑的问题进行了发挥,在旁征博引之后,终于搞出了一本中医理论大成来,现在就要准备交付出版社了。
“这是好事儿啊。”范无病听了他们的这番话,倒是很赞赏的。
肯花十几年的功夫,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问题,并且整理了大量的古籍,同实践相结合,搞出一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中医理论书籍来,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很值得尊敬的,换句话说,功德无量啊!
“不过,我们发现有点儿问题,假如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我们的心血是引不起大家的关注的,所以就想请你来帮帮忙。”沈老头对范无病说道。
“这事儿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你们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我才几岁啊?你们总不会是有前后眼吧?这事儿还非我不可了?”范无病顿时觉得两个老头儿的说法有点儿不靠谱儿。
黄老头儿便解释道,“其实是这么一回事儿,想请你帮忙宣传一下。”
哦,原来是拉赞助费的,范无病心想这事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支援他们几万块钱,帮着他们弄书号,把书给顺利出版就行了呗,当下范无病就摸出一张支票来,在上面填了五万块钱,然后递给了黄老头儿。
“五万块钱,应该够出书了。”范无病虽然不是很了解现在出版社的行情,但是这笔钱肯定是足够他们去运作了。
“我们不要钱——”两个老头儿看了范无病的支票后,有点儿哭笑不得地说道。
原来范无病把他们两个当成了打秋风的人了,这事儿算是什么呢?
“你们不要钱?那是要命了?”范无病一耸肩膀道。
“既不要钱,也不要命,就是要你给我们做个表演,拉一拉人气。”黄老头儿苦笑着回答道。
“听不懂了。”范无病摇摇头,不知道两个老头儿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这样的,那天老沈在训练场上见识了你的金针渡厄之术,就有点儿构想。”黄老头儿解释道。
原来两个老头儿已经做完了新书出版的各种前期工作,随时都可以付印了,但是又想着怎么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新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有点儿费神了。
那天的时候,沈老头儿在训练场上见识了范无病的神技,便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他们的那本中医理论大成当中,也有关于针灸术的各种理论及施治案例,但是那些案例多是前人所描述的,并没有收集到比较鲜明的生活的例子,这样说服力就有些弱一点儿,无法做到以事实说话。
因此老沈就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有弟子是在电视台工作的,假如将范无病拉到电视台去,做一回节目,现场通过金针渡厄之术救治几名病人,那个宣传效果不就达到了吗?相信只要范无病能够解决几个病例,这本书的销售就是根本不用发愁的。
只有销量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
范无病听了两个老头儿的话,就有些犹豫了,“我觉得你们这种做饭,好像很不妥当,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不是成了你们的书托儿了吗?”
“不是什么书托儿了——”沈老头儿立刻摆手道,“你只要看一看我们那套书的定价就能够清楚,我们并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
范无病从黄老头儿的手中接过了那本《中国医学理论大成》的样书,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发现果然是包罗万象,虽然在具体治病的方面说得不多,但是在中医的基础理论方面,就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子午流注以及阴阳五行的推算方面,搜集了很多的例子,将一些深奥的东西,变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而当他看到关于针灸的那一部分时,就发现了其中不但有自己所熟知的理论,还有一些理论及行针的方法,是自己所没有了解到的,这样一来,他就有点儿入神了,拿着书在那里仔细地翻阅了一阵子,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范无病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快到了晚饭的时间了。
范无病很久都没有这么用心地去看一本书了,尤其是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性书籍,这足以说明两个老头儿的功夫是下得很深的。
“嗯,好吧,我觉得,你们的这本书,值得我去做一回书托儿。”范无病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一本正经地对两个老头儿说道。
两个老头儿听了之后,非常兴奋,就开始商量着给范无病找点儿什么样的病例,以方便他在电视屏幕前面表现神针技能。
范无病是最清楚自己的能耐的,想了一下后就说道,“病人可以让医院来安排吧,最好就是那种中风没有多久的失去了行动能力的病人,对于这种病人,针灸是最容易起效的。如果你们拿点儿急性阑尾炎之类的病人过来,我虽然能够用金针给他止痛,但是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开刀的。中西医毕竟有很大的差别,记得不要让人故意拆台。”
中风后遗症,所造成的失去行动能力的半身不遂等症状,西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所谓的恢复性治疗,也就是通过物理上面的刺激,想要恢复病人的行动能力,见效慢,效果也差,很难根治,而中医针灸则能够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了,这其中的关键,自然还是要看医生的本事有多高。
对于范无病而言,他对于治疗这种病人比较有信心,而且这种信心也是得到了验证的。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从医院直接找病人,也显得更有说服力一些。”两个老头儿都有些兴奋,很期待范无病在电视屏幕前面的表现。
毕竟,中医的学问很深,但是可以让人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的,针灸之术首当其冲,此时将范无病拉拢过来,为自己的著作来现身说法,实在是最恰当不过了。
范无病翻看了一下样书上面所定的价格,果然只是成本价,不由得对两个老头儿生出了一些敬佩之心,要知道现在大家都忙着下海赚钱,学校里面也不例外。这两位学术权威居然能够忍下这份儿寂寞,潜心著书,而且还放弃了一笔颇为丰厚的稿酬,以平价售书,果然是报了很大的理想的。
对于这样的人物,范无病还是觉得应该好好地支持一下的。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
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
范无病答应了两个老头儿的要求,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就跟童小芸离开了。
两个老头儿倒是非常知情识趣,送了童小芸几本线装书,都是民国时期的书籍了,好像是什么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来着。
范无病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特别的,他以前也是搞过收藏的,收藏的都是稀有的书籍,有学术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书籍,像这种小说流派的东西,一向是嗤之以鼻的,范无病认为,古往今来,写小说的人都是难等大雅之堂的。
或者说好的小说能够感染人,教化人心,但是不能不承认,像鸳鸯蝴蝶派这种类型的小说,基本上是糟粕远多于精华,放在文革时期,那是一等一的大毒草呀!
“虽然是精神鸦片,不过摆在书橱里面,还是能够显示一点儿小资情调的。”范无病有些挪揄地堆童小芸说道。
“小资情调?”童小芸有些不解地问道。
“小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那些向往西方思想和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往往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成为颓废情绪的象征。这种人不思进取,不考虑国家大事,只是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腐朽的生活方式,是无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这种人要是搁在六七十年代的话,都是被批斗的对象。”范无病笑着对童小芸说道。
“这么说的话,应该是贬义的一个词汇了。”童小芸很不满范无病用这种词汇来跟自己联系在一起。
范无病摇摇头道,“就现今社会而言,以上这些说法是不客观的,小资这个词汇,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情调与生活品位,并渗透着对生活和生命的一种感悟和理解,它是高于现实法则的一种浪漫情趣。人人都希望有这种浪漫情趣,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才能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否则他如何去享受浪漫?”
“那你说了半天,这种情调到底是好还是坏?”童小芸被范无病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给弄晕了头,有些迷惑不解地问道。
范无病笑言道,“好坏哪里是这么容易分清的?你喜欢的话,就是好的,你不喜欢的话,就是坏的。虽然这种话听起来比较唯心,可是事实便是如此。无论是民族,社会,阶级,国家,或者个人之间,喜欢的就是好的,可以接纳的,不喜欢的就是坏的,需要斗争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并没有一个好坏的绝对标准,而只有对你自己而言是好是坏的一个标准。”
“我感觉你说的话,比我们的政治老师所说的还要有深度——”童小芸不得不对范无病的这一番话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那有深度啊,我只是有点儿长处而已。”范无病一语双关地回答道。
不过显然范无病是明珠投暗了,童小芸根本就没有体会到他这句话中的隐晦含义,这让范无病感觉到有点儿失败。
“晚上我爸妈有事儿不在,我们去哪里吃饭?”童小芸问范无病道。
刚刚范无病看书入迷的时候,童小芸已经出去打过了电话,丁阿姨和童玉山都有工作要忙,晚上不得时间,估计都不一定回家了,因此童小芸便征求范无病的意见。
“那还用考虑吗?我们晚上就出去浪漫一下,小资情调。”范无病自然也懒得回宿舍区做饭的,跑了一整天,又看了很久的书,脑子里面乱糟糟的,很需要一顿丰盛的现成的大餐了。
于是两个人就开着车出了学校,来到了南京路上,然后将车子停好,漫步在大街之上,此时华灯初上,很多情侣们牵着手在大街上漫步,正所谓三千红尘,男女而已,人却是一切世界的本源。
一路之上,范无病跟童小芸看了很多店铺,有大排档,有小饭馆,也有大酒店,还有一些快餐厅,大块儿的落地玻璃里面,很多人坐在临窗的桌子旁边,喝着饮料,或者吃着东西,郁郁而谈。
范无病看了看,忽然有点儿感慨,便指着路上的情景对童小芸讲道,“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实际上就见证了现在的都市生活。”
“什么意思?”童小芸越发觉得范无病深不可测,偏偏他还直说自己没有深度,只有长处云云,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什么意思了。
范无病一指那边儿的大排档和小饭馆中吵吵嚷嚷地就餐的人们说道,“这些就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吃饭就是吃饭,不会和其他的什么生活感悟结合起来。”
哦,有道理。童小芸点了点头,听范无病继续发挥。
“那边儿就是资产阶级的生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是这需要相当充裕的资金来为此买单,远非普通人所能够想象。”范无病又伸手指了一下旁边儿一座摩天大楼,五星级的涉外宾馆。
出入那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相当有钱的人物,政客或者老板,以及有钱的外国人。
紧接着范无病又指向了另外一处场所,只见那里的大块儿玻璃后面,有很多风格各异的装饰物,而装饰物的下面,则是捧着奶茶或者果汁静静地吸啜着的青年男女们。
童小芸望了过去,发现这些人的衣着及谈吐姿态,更像是有品位的一群人。
“这些人,就算是有小资格调的人群了。”范无病嘿嘿一笑道,“喜欢穿休闲服的,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阿迪达斯和耐克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他们总是站在主流与大众的边缘和角落里。
他们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
他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他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概括起来所谓的小资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范无病握着童小芸的手,笑着说道,“这就是小资,他可能是月光下一个忧郁的诗人,可能是酒吧里一个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写字楼里一边品咖啡一边整理文件的职业女性。”
童小芸感受着范无病手心传过来的温润感觉,不由得紧了紧,跟他十指相交握在一起,然后有些不确定地问道,“那么,我应该是大众,还是小资,还是别的什么呢?”
范无病拍了怕童小芸的后背,笑着说道,“你就是一学生而已。”
“你是不是嫌我幼稚啊?!”童小芸有些恼怒地捶了范无病两下,便拉着他继续向前走,然后找到了一家相当豪华的酒店,对他说道,“晚上就吃这家了!”
这家啊!范无病仰头看了看,不由得暗叹道,若非自己的荷包里面的钞票数量随时都在增加的话,还真得过不起这种顶级富人的生活,像这种地方,小资们可是来消费不起的。
不过等到范无病进去一会儿之后,就有点儿后悔了。
因为他忽然发现,跟自己关系暧昧的三个女孩子都坐在大厅里面休息,大概是在等人吧。
“无病?”风萍首先发现了晃悠进来的范无病,以及跟他拉着手的童小芸,便忍不住喊了出来。
范无病用那只闲着的手摸了摸鼻子,有些苦笑地问道,“你们三个人好兴致啊!居然吃个饭都能碰到你们,真是好奇妙的缘分呢。”
风萍、陈碧松、陈靖楚等三个女孩子,就坐在范无病对面的真皮长椅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和童小芸看个不停。
范无病想把自己的那只手不露痕迹地从童小芸的手中给轻轻地滑出来的,可惜童小芸好像有点儿意见,她反而将手紧了紧,牢牢地抓住了范无病右手,令范无病心里面有点儿七上八下的。
“好吧,那就让我们看一看,今晚到底是属于谁的盛宴?”范无病对于童小芸的霸道行为很是有点儿不满的,虽然说大家是已经突破了肉体距离了,可是在这种大庭广众之前,也没有必要耍这种小心眼儿吧?
于是,范无病索性放开了心胸,不再考虑那种种可能会令自己不开心的后果,而是非常自然地将童小芸的手牵着,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后非常洒脱地将双臂张开,笑着迎面向风萍等三个女孩子那里走了过去。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啊?”范无病如此说道,不过他也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既然你能够带着女孩子来这里,就不容许别人也过来这里吗?
因此,风萍立刻就做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不软不硬地回敬了他一句,“我们没有人请吃饭,只好自己掏腰包了,真是可怜可怜的。”
而陈靖楚和陈碧松就用幽怨地眼神看着范无病,也不说什么话,弄得他心里面毛毛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是觉得今天这个日子不是太好,有点儿犯忌。
童小芸去了一趟儿横店,将风萍也认识了,再加上陈碧松和陈靖楚两个人号称是新丝路娱乐公司的歌坛双壁,知名度已经打出来了,自然也是走到哪里都能够认得出来,三个如此出众的女孩子就在自己的对面,令她感到有些危机感和紧迫感。
虽然说此事范无病已经被她先一步得手了,但是男人这东西,变数是很大的,说不定哪一天就开始移情别恋了,由不得她不多加小心谨慎对待。
不过童小芸心里面的底气还是比较足一些的,因为她与范无病两家人是世交,这是一大优势,而自己跟范无病的特殊关系,是第二大优势,再加上范无病现在要在复旦上学,距离自己最近,便于加深感情,这是第三大优势,有了这三条优势,如果再让范无病跟着别的女孩子跑了,那可就全是怪自己没有魅力了。
一想到自己是第一个跟范无病上床的女孩子,童小芸就感到一种优越感,她看了一眼对面的风萍陈碧松陈靖楚等人,心里想道,就算是你们也有机会跟无病上床,那也是后来人,看到我还是得乖乖地喊大姐的。
于是,童小芸就摆出一副大姐的姿态,对范无病说道,“无病,既然大家碰上了,那这顿饭是不是可以一块儿吃了?你总不能让三个漂亮女孩子自己花钱吃饭吧?”
范无病很是诧异地看了一眼童小芸,不知道她的心里面是怎么想的,看来自己想象当中的宫斗局面是不会公然爆发了,在场的四个女孩子都不是笨人,这场斗争自然是旷日持久的,以地下斗争为主的。
“你们还没有来得及订餐吧?”范无病咳嗽了一声,向风萍等人问道。
这话问得也有点儿多余了,如果她们已经订了餐的话,还需要在大厅里面等候吗?
果然,陈碧松就回答道,“冯姐请我们吃饭,约好了是在这里,不过她人还没有过来。”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怪不得她们三个会出现在这里,这家饭店的档次有点儿高,一般人还真吃不起。但是夏东海和冯小楠两口子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两公母才得了范无病的一大笔钱,又在公司中居于二股东的地位,每年的分红就很不少,更不用说他们的薪水也是比照海外的高管来拿的。
“好极了,今晚我可以省下一笔饭钱了。”既然有人做东,范无病也乐得凑个热闹,痛宰冯小楠一顿。
“不知道我们得在这儿等到什么时候——”童小芸坐在大厅里面向周围看了看,就发现很多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将脑袋扭过来看着,想必是四大美人儿当前,能够不受诱惑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吧?就连服务生也不例外,有事儿没事儿总是愿意往这边儿溜达一圈儿。
“大概冯姐临时有事儿吧?要不也应该过来了。”陈靖楚猜测道。
最近一段儿时间里面,夏东海领着风萍和陈碧松等人在横店拍戏,而陈靖楚则是跟着冯小楠一路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近一些,此时冯小楠还没有到来,她就免不了为冯小楠分辩一下。
那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范无病就对众人说道,“我们先点菜,边吃边等,然后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她那里的情况。”
众人对于范无病的提议自然没有异议,于是范无病就掏出移动电话来,给公司里面打了个电话,接通了冯小楠,结果工作人员说冯总已经出来了,好像还有两位客人跟着。
“还请了别人?”范无病有些意外,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眼下只有五个人,再加上冯小楠和两个客人及司机,也不过就是九个人而已,一桌正好。
于是范无病就在楼上订了一个豪华套间,里面既有宽敞明亮的餐厅,还有卫生间与休息用的卧房,单是餐厅的面积就超过了五十平米,这么大的空间里面,不过就是摆了两张桌子,用来服务的工作人员,却有七八个人。
邻着街道的,是一面落地玻璃墙,擦得干干净净,透过玻璃墙,就可以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在华灯之下缓缓地移动着。
“环境还可以了。”范无病点了点头,然后跟服务生要过菜单来,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点了十几道菜,然后又要了酒水饮料。
“你们这里有什么推荐的菜式?”范无病将菜单递给了服务生,然后随口问了一句。
服务生看了范无病一眼,就回答道,“有河豚肉,先生要点儿吗?”
河豚肉?范无病楞了一下,看了看服务生,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东西可以卖?”
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一米,重二十斤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大概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需两百多度以上方可分解,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不同季节有所差别,卵巢和肝脏有剧毒,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且有一点,对此毒素并无特效解毒剂。
“拼死吃河豚啊!”范无病是知道日本人喜欢吃河豚的,中国这边儿,大概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吃这东西的人比较多一些,因此中毒案例也多发生在这里。
“就是那个正是河豚欲上时里的河豚?不是说春季的河豚肉质最鲜美吗?现在都夏末了——”陈靖楚是北方人,一向没有吃过河豚,于是便有些好奇地问道。
服务生立刻回答道,“春季是河豚鱼的交配期,毒性也最强烈,国内这边儿是禁吃的。今天我们这边儿正好应客人的要求摆河豚宴,正好有一批杀好的野生河豚,先生和几位女士真是赶巧了,这可是真正野生的河豚。”
“难道说平时吃的不是野生河豚吗?”风萍立刻问道。
“现在的野生河豚已经不多了,平时吃的都是养殖的河豚。”服务生倒也不讳言这一点,接着就推荐道,“养殖的河豚,在我们这里一斤就是两百元的样子,而野生河豚的价格就是两千元一斤。养殖的河豚毒性比较小,对厨师的要求不高,而野生河豚的毒性很强,没有几十年火候的老师傅,是处理不来的。”
“我看还是算了吧,万一中了毒可就不值了。”童小芸一听这么危险,就有点儿打退堂鼓了,她可不想为了吃顿饭,把命给送掉。
不过服务生就解释道,“做野生河豚的惯例,就是厨师亲自吃过第一口之后半个小时,才会将菜端上来,绝对不会让客人中毒。以往你们听到的河豚中毒事件,都是有人自己去弄河豚鱼,处理不当所造成的。”
“既然这样,就来两斤尝尝吧。”范无病决定道。
服务生点头记下,然后就去通知厨房去了,剩下的一男四女坐在屋子里面,开始喝茶。
茶是酒店自己配制的凉茶,喝上去感觉不错,有点儿凝神清气的功效。
其实国内吃河豚,主要也就是这几年而已,都是受了日本那边儿的影响,再加上国内的有钱人阶层也开始出现了,就产生了这个市场。
长江里面的野生河豚,一年下来也就是几千斤的样子,所以价格比较高一些,但是到了九八年之后,长江里面的野生河豚就几乎绝迹了,有人曾经捞到过一尾野生河豚,卖到了上万元的高价。
河豚的灵魂来自熬河豚肝,所谓的拼死吃河豚,吃的就是它。这东西熬好了极其鲜香,如果没熬好,要不就是欠火,要不就是过火。欠火时,河豚的毒性尚未拔完,容易中毒,而如果过了火,味道就平淡无奇了。
野生河豚剧毒,是因为它能够将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微量元素转化为毒素,而养殖的河豚通过水质的控制,毒素大大降低。不过遗憾的是,河豚的魅力是与它的危险性成正比的,当河豚彻底无毒时,它也就成了普通的鱼。
范无病等人坐在房间里面喝茶聊天,等到喝第三壶凉茶的时候,冯小楠和她的两位客人总算是赶到( 财色 http://www.xlawen.org/kan/3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