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阅读
会,还是上杆子自己跑去,这体统何在?不抓你抓谁啊。
拍了拍谢云沛的肩膀:“走吧。”
朱慈煃一行人跑了出来,却没有回家去。朱慈煃烦,南京的官员交往不少,可他基本都是交给忠叔去打理的,他自己很少露面,因为他现在可是在‘病中’呢。一回家就要装病,这是个很痛苦的事情,天天躺着,头都要大了,还是在外面自由。
走进一家不错的酒楼吃饭,这个时代的食品就是好啊,不承认都不行。虽然没有现代的那么多花样,但是质地却是现在不能比的,可是一阵肆无忌惮喧哗之声却主动闯入他的耳朵之中。
朱慈煃不由厌烦:“云沛,去看看。”什么人这么大声?这是在雅间之中,却也听到这些呱噪之声,扫兴。
谢云沛出去没有多久就回来了,低着头:“公子,是一群文人士子,都是复社的,他们在谈论时局,惊扰到王爷了。”
“什么组织?这么狂妄。”
“公子,这是一群文人士子组成的。这些读书人自认清高,声音大一点也不是什么事情,人们还是对他们很尊重的,所以这点事情也没有什么人计较,不少人还听的津津有味呢。”谢云沛幸灾乐祸的想到,这些人惹到王爷了,嘿嘿……最好去收拾他们一顿。反正自己看他们也不顺眼,一会下手黑一点。
一听是一帮文人,朱慈煃的眉头也拧了起来:“哼,崖山之后无中华,百无一用的东西。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有骨气,一班沽名钓誉之辈。刚才听到他们似乎在说什么经世之才、中流砥柱的,是在评价朝廷大臣吗?”
“不是,他们在说他们自己呢。”忙不迭的一把火加了上去,等着看好戏吧。
自己说自己,真够无耻。这帮子…………实在是比流氓还无耻。还叫什么中流砥柱,呸……明朝的灭亡不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折腾的吗?做官的都是这些读八股文的混蛋,贪赃枉法的也是你们,现在还好意思说你们是中流砥柱。
复社,没听过,不是东林党的吧?该死,只知道一个东林党,这复社是做什么的,完全不知道:“去打听一下,这复社是怎么回事,还有东林党,一起打听一下。”古代这些读书人,仗着身份,都是瞎折腾,只知道窝里横,搞内斗,一遇到敌人的刺刀,都是投降的软蛋。
离开的时候,朱慈煃还特意看了一下,一帮子书生年龄有大有小,只是连点公德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读圣贤书读出个什么来。不过既然没人出头,他也懒得管。这样的人要是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这国家焉能不垮?
算了,操那份闲心呢。自己的事情还顾不过来呢,崇祯,你怎么处理我啊。别太过分了,你要逼的我无路可走了,那你也不用吊死煤山了。此时朱慈煃眼中闪出丝丝寒光。
“这位公子,请留步。”听到叫他,朱慈煃啥也没说走的更快了。对于这样的小角色,他是没有丝毫兴趣的,这个声音他还记得,就是在董小宛家门口和丫鬟夹杂不清的那个姓冒的,这个姓氏,果然是很好很强大。
“辟疆,你遇到熟人了吗?怎么你叫人家,人家都不理会你?”
“什么熟人,一面之缘而已。不过这小家伙在小宛那里和我做对,今天见到了,当然要问清楚。”
他这话惹来众人哄笑,复社之中,他有不少相熟的人,大家也都知道他对董小宛的心思,只是现在还没有得手而已。有人和他争抢,也很正常:“哈哈…………你冒襄冒辟疆也有吃瘪的时候,小宛姑娘你可得罪不起,可你知道那人的底细吗?”
冒襄摇摇头:“不知道,好了,我们继续吧。不要因为小弟一点小事扰了大家的兴致。”
复社这些书生聚集在一起谈论大事,针砭时弊。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一个聚会也不算什么。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少数,对于读书人,人们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
很快,谢云沛带着朱慈煃要的消息回来了,不过却不是他来禀报,这位直接找了一个落魄书生。说书生,只是朱慈煃觉得这位书生的年级,都是爷爷辈的人物了。
朱慈煃一指身侧的凳子:“你讲讲这复社的事情。”
这位早就被谢云沛买通了,他一个落魄的老童生,这辈子科举是没什么登科的希望了,可是知道的事情却是不少的。谢云沛虽然没有暴露朱慈煃的身份,但是财帛动人心,有钱还是好办事的:“这位公子你可问对人了,这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我虞某人不知道的。这复社可是现在首屈一指的组织,崇祯二年成立的。是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江南应社等等十几个社团组成的,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被称呼为‘娄东二张’,风头大盛。”
“复社有多少人?”看来这复社势力不小啊,这个组织应该有点用处。
第十七章 花海
老童生啧啧的砸吧砸吧那干瘪的嘴唇:“这具体人数,怕是没人能说的清楚。复社声势遍及海内,现在以青年士子为主,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论时事,南京这里更是他们的重要聚集地。”
“这复社中人,都是怎么加入的?”朱慈煃拿过酒杯,似乎浑不在意的喝起了酒。
“大部分都是有些关系的,他们以东林后人自居,大部分加入的人都是有师友关系的,尊重授业恩师的自然没的说,有好朋友的也是打个招呼就来了,这复社的名声在那里,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偷眼看了看这位富贵逼人的少年,这位,不会是什么大人物,看复社的人不顺眼吧?
“现在复社的领导人是谁?”
“张溥死了,现在复社群龙无首,也开始衰落了。”
“没有人力挽狂澜吗?”
摸不清朱慈煃的心思,他的话语也谨慎了:“现在风头正劲的四个年轻人,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号称‘复社四公子’,虽然文采都不错,可惜他们却比张溥差的太远了,声望、才华、人脉都根本不能比,那里能领导的起来这复社啊。”
冒?不会是那个姓冒的吧,这个姓氏非常的少,还四公子,吹牛还行,又有什么用。既然这复社群龙无首,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了,一帮酸丁能有什么作为,清谈误国。
“那东林党呢?现在没有了吗?刚才听你说复社的人以东林后人自居,他们能比的上东林吗?”
“正是。只是当年东林领袖顾宪成何等的气魄,敢与魏忠贤这权势滔天的家伙斗。”说起东林党,似乎也激起了这老头身上所剩不多的读书人的骨气,可惜片刻之后便了无踪迹:“在看看现在的复社,不过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自称东林后继。张溥一死,这复社衰落不远,有那里有东林当年的半分风采。”
“东林党解散了吗?”朱慈煃虽然对历史不感冒,可他也知道东林领袖顾宪成,也知道‘东林书院’,也知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所以他关心的是东林党,而不是什么复社。
“虽然没有解散,但是和解散了差不多,实在是没有什么杰出人物,现在很难听到他们的消息了。而复社已经取代了东林的地位了,唉…………”看来这位小公子是关心东林党,而不是什么复社,幸好自己压对宝了。其实复社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但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哄好眼前这位小爷更要紧。
朱慈煃头一歪,望着窗外,漫不经心的问到:“你叹什么气啊?”
“不怕公子你见笑,老朽也曾想加入东林,可惜未能如愿。只是看着现在东林党风光不在,而号称后继者的复社又是这般样子,心痛哇。”
“好了,你去吧。”朱慈煃一指谢云沛:“他会和你联系的。”
东林党,这么有名的党派啊,可惜却没有赶上,可惜了,算了,有骨气的人见多了,只是图个新鲜而已。既然已经没有了,那就算了吧。虽然从私心中来说,朱慈煃想拉这些读书人给自己造势,但是想想又给否决了。若是这样,结果也是难料,也许会因为这些声音,皇帝老子不追究自己,但更有一种可能,因为这些人的声音让皇帝老子忌惮自己,那自己怕是跑不了被圈养…………
解决了心中的疑问,朱慈煃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云沛,让人去准备菊花,越多越好。都给我拉去董小宛家门口。”
“啊,王爷,还去找她?那…………”看着朱慈煃那诡异的笑容,谢云沛心中也有点打鼓。
“那什么那?”朱慈煃的眼光似乎能发射出刀子:“在有下次,哼……”
在权势的威胁之下,这位曾经的太行大盗落荒而逃。朱慈煃心中也是一乐,谢云沛这样桀骜的人物也怕权势,权势啊,真是个好东西。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朱慈煃又吩咐谢云沛去随园跑一趟,自己却让人将菊花装在车上,向着董小宛的临时住所而去。他的事情,还轮不到别人来管,一切随心情而定,这些破事有什么好管的,当我真的是善人不成?
南京通往郊外的路上,缓缓行驶着一辆不算很华贵的马车。车中的装饰却与外面完全不一样,内里的舒适华丽却隐藏在外表的平常之中。车中一位佳人静静的发呆,偶尔挑动的眼珠才说明那不是一尊雕像。身旁的小丫鬟却是沉沉睡去,似乎她才是小姐,而坐着发呆的才是丫鬟。
董小宛柳眉微蹙,思绪却停留在随园的凉亭之中,今日见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少年,让让她很是好奇。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呢?看样子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言谈间却好像看透了生死的名士。摇摇了头,自己这是怎么了?青年才俊,高官显贵自己见的多了,现在却在为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孩子好奇。或许是因为这少年吧,随园之主今日不见踪迹,刚才有急慌慌的让自己回去,蹊跷啊。
闭上眼睛,她也想如丫鬟一样假寐片刻。可一闭上眼,脑中却浮现出那嘴角带着微笑的脸庞,似乎在暗处注视着自己。睁开眼睛,董小宛茫然的看着车顶,自己的心弦早已坚如铁石,今日却为这么一个少年吹皱了一池春水。对,自己一定是好奇,只是好奇这个青年是怎么悄悄的出现在随园,好奇这个青年的身份背景,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车中可是董小姐?”
“你是什么人,居然敢拦在我们小姐的车前?青天白日的,你想做什么?”
听到车夫和前面的人争吵,思考中的董小宛也被拉回了现实。有人拦车?这个也不是什么事情,董小宛遇到的多了,何况现在,也是到了自己的住所门口了。可还没等她下车,一个很可恶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青天白日?不是吧,这天都快黑了,正是滋生犯罪的最好时刻。”朱慈煃正在这里玩的高兴,对于他看上眼的女人,新鲜之时,他倒不吝惜话语。
“朱公子何必为难下人呢?老杨,你们先去休息吧。”董小宛盈盈身姿出现在朱慈煃眼中:“朱公子怎么找到这里了?看来公子也不是等闲人物,可否将真实身份见告呢?”
“这个不着急,本…………啊公子只是来送礼的。”
盯着朱慈煃的眼睛看了一阵,董小宛却没有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多谢公子美意,小女子承受不起。”
朱慈煃却不理会她的拒绝,似乎很潇洒的挥挥手:“棒槌,把礼物打开。”棒槌的动作很直接,也让人很无奈,这个礼物打开的也是非常的别开生面。棒槌二话不说,跳上身后的一辆马车几下就将一个车棚给拆了,露出满车的菊花,各色菊花争奇斗妍,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如何?还要拒绝吗?”
不知道是棒槌的行为还是这么多的菊花让董小宛傻眼了,硬是没有回答朱慈煃的话语,好一会才反应了过来:“公子厉害,这样的礼物,小宛却是不收都不行了。若是小宛拒绝,这些菊花怕是难活过今夜了。”
“为何这样说?”
“猜的,嘻嘻……”
朱慈煃喜欢的就是她这样的笑容,或许不够艳丽,也许没有勾魂,但是胜在自然,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朱慈煃没来由的一阵轻松。来到这个时代,时时刻刻都是紧张的,这个小妞能让自己轻松一点,不妨对她好一点。
“你收下就是了,如花解语,我虽然是俗人,却也不是辣手摧花之人,这次你猜错了。”
“公子既然来了,且请进去小坐吧。”董小宛一个请的动作,那楚楚神情直能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朱慈煃心中满意,脸上却装出一副诧异无比的表情:“我没听错吧,小宛姑娘你居然会邀请我这样的俗人?哈哈。”
“公子风趣,请……”
拒绝?我当然不会拒绝:“棒槌,你吩咐人将菊花全部送进去。”
“怎么?朱公子,这是何意?”
朱慈煃平静的说到:“这只是其中一车而已,后面有六车呢。这南京城中的菊花彻底被我全部洗劫到了这里,今夜,便让你看到一片花的海洋,还都是你喜欢的菊花。”
董小宛也震惊了,这家伙好大的手笔,在一联想。这位公子不简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随园,又清楚的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回到这里,还知道自己喜好菊花。他和自己才分开半天而已,就能弄到这么多菊花,话语之间,这好像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他,到底是什么人物?
到了院子之中,朱慈煃的手下已经将菊花铺在了凉亭的周围,那一片花的海洋,也让人赏心悦目,花展不过如此吧。两人在凉亭之中闲谈了起来,可是不管董小宛怎么套话,可就是套不出朱慈煃的身份。朱慈煃心中暗笑,老子两世为人了,能让你把话套出来?
“朱公子这般煞费苦心,小宛感激,便让小宛弹奏一曲作为答谢吧。”
不错,朱慈煃也发现了,董小宛的称呼已经改变了,虽然一直称呼他为朱公子,但是她的自称已经变了。白日之间,她一直自称小女子,现在悄然变成了小宛,这个变化是个不错的开端啊。
朱慈煃拍拍手:“好。”
说真的,董小宛弹琴很好,声音也很好听。可惜他朱慈煃实在是焚琴煮鹤之人,压根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只是对付了一下而已,完全没有兴致。
“公子兴致不高,可是小宛那里奏的不好吗?还请公子指教。”
看着董小宛那期待的眼神,朱慈煃心中大叫,别误会,我不是行家:“不,你做的很好,只是在下俗人一个,不懂得欣赏。再说,也没有心情欣赏。”
望着亭外的花海,董小宛轻声说到:“似公子这般人物,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朱慈煃站起身来,走到一朵菊花之前,采下菊花:“唉,前路坎坷,难啊,打扰你的心情了。别在意,只是我们自以为能摆脱世俗之事,可到头来,却依然是在这红尘之中挣扎。就好像这朵菊花,虽然不惧深秋,傲然绽放,可它最终依然只有凋谢。”缓步走到董小宛跟前,轻轻的将菊花插在董小宛云髻之上:“不过在它凋谢之前,绽放出它最美好的一面,也算留下它来到人间的一抹馨香。”
董小宛身躯轻轻一抖,终归没有避开,对于朱慈煃的行为,她不知是该躲避,还是该做期待…………不管如何,这少年已经在沉寂的心中重重的写下了一笔。
朱慈煃见董小宛没有避开,只是脸色微微泛出一丝红晕,不由戏弄之心一起:“人美,花娇,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酒?”
这是的董小宛似乎才回过神,粲然一笑:“公子请稍等,是小宛怠慢了。”
别会错意啊。我可不是要借酒行凶啊,只是口渴而已。再说这时候的酒,实在就是饮料嘛。
微微一笑,他又起了调侃之心:“呵呵,你倒不怕我把你灌醉了?”
“小宛拭目以待。”
…………被一个女人将军了。小妞,和我比喝酒…………瞄着对方那玲珑有致的身材,朱慈煃嘴角划出一道弧线。
第十八章 豪饮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人更是美人。烛光之下,这女人的美丽更是让朱慈煃惊叹,怪不得有灯下看美人这一说呢,果然更有味道了。
“公子请,小宛亲手做了几道菜,希望合公子口味。”
啥?你亲自下厨?开玩笑的吧:“真的吗?我还以为你这么漂亮的女人不会下厨呢。”
董小宛掩口而笑:“公子说笑了,女子下厨有什么奇怪的?再说这下厨与漂亮与否有关系吗?”
忘记了这是古代,还是古代好,那里象现代,有几个女人会做饭的,摧残人啊…………当下他也不说话,开始了风卷残云,看不出来,这董小宛做的菜还真是好吃,同时,白天被打扰,那饭可没有吃好,现在心情爽了,这胃口自然也就好了。
看着朱慈煃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在那里风卷残云,董小宛也是忍着笑。见到她的男子那个不是努力表现自己温文尔雅,可这位倒好,完全是一个饿死鬼投胎。
“没想到,你的菜做的这么好。都差点忘记喝酒了,呵呵,自罚一杯。”朱慈煃自顾自的喝了一杯,却感觉连喉咙都没有湿润,这杯子…………太小了吧:“有大碗吗?换个大点的来,这么小的杯子,那里过瘾?”
看到朱慈煃的表情,董小宛娇媚的横了他一眼,朱唇微微翘起。只这一下,朱慈煃的魂都飞了,直到那天籁之音将他的魂唤了回来:“好,公子果然有气概,今日小宛便与公子畅饮一番。”
“噢,畅饮,要不要比我们谁先喝醉?嘿嘿…………”
董小宛却是全不在意,很傲然的吩咐人取来大碗:“公子,只是比拼没有赌注怎么行。”
“好啊,既然是赌酒,自然也应该有赌注。你说吧,以什么为赌注?”
“若我赢了,便请公子告诉小宛你的真实身份如何?”
“行。”朱慈煃微微一笑,瞅着董小宛某个凸起的部位(智者见智,Yin者见Yin),目光中露出玩味的神情:“那你输了,当如何呢?”
董小宛从容的看着朱慈煃:“那要看公子你了。”轻轻松松的将难题踢回给朱慈煃,让朱慈煃十分无奈。看她一副任君处置的样子,这小妞,也不怕遇到禽兽。
“那么我要是赢了,便让我称呼你为小宛吧。你在把你相熟的好姐妹介绍给我就成了,哈哈…………”正人君子形象轰然崩塌,让董小宛窃笑不已。可她那里知道朱慈煃的心思,因为朱慈煃忘记了秦淮八艳剩下的四人,但是从记住的四人入手,既然能齐名,那么她们之间应该有些联系,这叫顺藤摸瓜之后连藤一起拔走……
“好,小宛相信公子是信人,一言为定。”
“开始吧。”朱慈煃信心满满的开始和董小宛对喝,他相信,这样的大碗之下,即便董小宛时常应酬,可顶多对付七、八碗的就不成了,但是紧接下来的情况就出乎他的预料了。
董小宛是面不改色的和他对饮,一碗也没有落下。很快一坛子酒见底了,朱慈煃自负酒量,却想不到董小宛也是一点事情没有,好像才开始一样。这也激起了他的豪气,喝酒,今天非把你灌趴下不可。
“痛快,想不到你也是酒国中人,我们继续。”
“公子豪迈,小宛岂敢落后。”
奶奶个熊,这眼神,你是挑衅我呢还是挑逗我呢?一会要看看谁推倒谁?嘿嘿…………朱慈煃高叫继续,两人依然是斗了个旗鼓相当。朱慈煃不由开心,纵声高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是一大碗下肚,不是他没兴致了,是他忘记下面的词了…………索性一把抢过旁边的酒坛子,干脆的抱着坛子喝了起来。却听的董小宛那柔美的声音接了起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曲李白的《将进酒》终了,酒坛碎裂在地,却没有酒水溢出。朱慈煃仰天长笑,似乎把最近以来的郁闷全部化在笑声之中,任其遨游天地去也。
“好酒,好诗,妙人儿,如此时刻,岂可停息?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来。”
面对朱慈煃的挑战,董小宛粉面之上的哪一丝微红也让她变的更是明艳,亦是纵声高笑:“好,舍命陪君子,继续。”
而此时朱慈煃的眼神随着董小宛的笑声迷离的盯着那不停挑动的双丸,眼中好像射出X光线一般,好似要透过那薄薄的衣衫……
“你这里可有大鼓?”兴头一起,朱慈煃发疯了。
“有,公子你要鼓做什么?”
“拿来,拿来,等下你自然就知道了。”
董小宛很好奇,也是吩咐人取来一面鼓,朱慈煃一看就摇头:“太小了,有没有大点的。”等人换了一个,他依然摇头:“在大点,在大点。”直到取来一面大鼓他才满意,脱去外袍,将鼓槌放在手边,却又抱起了一坛子酒,酒水如瀑布一般消失在他口中。直到酒干意到。哗啦一声,朱慈煃将酒坛砸碎在地,拿起鼓槌,擂起鼓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他完全不懂音乐,只是随着兴致敲击高唱,完全没有曲调之说。他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意,也不知道算不算噪音污染…………董小宛却在称赞他,让他更是飘飘然。喝了这一阵子,才发现,这董小宛的酒量也很恐怖啊,居然好像还没有事情一般。起了好胜之心的他自然不想在美人面前认输了,还好喝酒而已,他还真不怕。
两人正斗在兴头上,谢云沛又跑了进来:“少爷,家里来人了,要您赶紧回去。”
“知道了,多大个事情。”
谢云沛却要凑上来说话,这个时候朱慈煃正在兴头上:“有话就说。”真是的,搞什么,怎么什么事情都要管?他们烦不烦?
“不是啊,少爷,圣旨到了。”
圣旨?来的真不是时候。我说崇祯,你好好的在北京就是了,派人跑南京来搅什么局啊。可圣旨来了,又不能不回去,看来今天是不能继续了。
拉过谢云沛低声问到:“结果如何?”这是他的心病,自然想第一时间知道情况。
“安然无事,还得到皇上的重视,要您进京觐见呢。”
去北京?不是开玩笑吧。崇祯你搞什么鬼,说来还没见过真的皇帝呢,电视里演皇帝的演员倒是见过。只是这皇帝怕是没那么好见的,‘伴君如伴虎’啊。
“小宛,今天真是可惜了,便算个平局吧。改日在来分个胜负。”
董小宛也听到‘圣旨’俩字了,这个时代,还是什么事情大的过皇帝的事情?董小宛低下头颅:“正事要紧,公子请便,莫要为小宛误事。”
朱慈煃点点头,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说到:“小宛,可否答应我一件事。”
看着朱慈煃的眼睛,董小宛也疯魔了一般:“公子请说,小宛尽力而为。”
“你回苏州半塘吧,万事有我。”才色具备、人情练达、名声远播,或许这些对于普通女人都是很难拥有的。可对于一些女子却并不难,难就难在拥有了这些之后,还能拥有一颗干净如山泉般的心。董小宛正是这样的人,更是因为这女子能带给他心灵一种宁静,有这点就足够了。
朱慈煃也不管董小宛答应不答应,扭头就走了。他实在没心情管董小宛会不会答应了,因为他知道,这北京不是那么好去的,这皇帝也不是那么好见的,自己对这个时代太陌生了,一旦触怒了崇祯,那自己那纨绔王爷的大好前途就完蛋了。不过富贵险中求,既然皇帝下了圣旨,这北京是不去不行了,既然性命无忧了,那就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地位。
一路回到府邸,他看见一个老太监正在等着他。当下几乎是被一干心腹架着完成了接圣旨的礼仪,简直是疯了,一个圣旨加一个太监而已,需要这么隆重吗?真是的,好不容易等仪式完成了。
可不想这太监却阴阳怪气的说到:“吉王殿下看来气色不错啊,看来病是养好了。既然这样,也省了杂家为难,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上京吧。”
明天早上就走?太仓促了吧,自己还要筹划一下呢。可看这太监似乎一副不能商量的样子,不愧是阴阳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第十九章 听闻宝船
忠叔适时的给这太监递上一点东西,因为这‘一点东西‘,太监却立马换了脸:“好了,这么晚打扰王爷,杂家失礼了。王爷事务众多,还请王爷快点处理得当,随杂家一起上京。不能让皇上久等,一旦怪罪下来,谁也吃罪不起啊。”
“好了,云沛,你先带这位公公下去接风洗尘,要是有丝毫怠慢,本藩唯你是问。”
本来这事情应该是忠叔去办的,可现在他需要问忠叔许多事情呢。到了内室,他问起了见皇帝的规矩,这不是玩人嘛…………这么多规矩,可没奈何,也只有按照忠叔说的做了。既然到了这个时代,那自然就要融入这个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至于让时代来适应自己?他还没有那份实力。
上上下下都在准备朱慈煃进京的事情,朱慈煃却叫过谢云沛:“云沛,你派几个人去盯着董小宛。”
“明白,明白。”是个男人都明白,看来王爷这是要金屋藏娇啊,这其中的味道就要品一品了,这明显是王爷铁了心了,这派的人选上他就要拿捏了,他们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不过董小宛的身份低微,得找几个机灵人。不能得罪了董小宛,万一她得了王爷宠爱呢?这世间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王爷看上她了,也不知道对她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王爷可还没有大婚呢。可惜以她的出身,最多也就是个做小妾的命,王爷正妃,那是想也别想。
对于这次进京,朱慈煃心中也有点忐忑,自己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这‘伴君如伴虎’也是听过的,谁知道皇帝会怎么整?还是做足功夫吧。上蹿下跳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决定走一趟北京,富贵险中求。若不去,崇祯老爷子一道圣旨下来,自己就要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了。权势啊,朱慈煃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势。
本来朱慈煃是想走陆路,多争取一点时间的。但是忠叔建议还是走海路,现在四处反贼作乱,流民无数,这陆路之上,难保不出什么事情。现在本就是多事之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朱慈煃也是无奈,这大明的王爷,居然不敢在大明的疆域上随意走动,这实在悲哀。
这些天他在盘算了很多,全是盘算自己该在崇祯面前表现出才华呢?还是藏拙?这真是个头大的问题,看来这藩王的身份虽然风光,但是其中的难处却实在多啊。表现的太好了,你一个藩王,一副才华盖世,雄心勃勃的样子,那得了,皇帝老子睡得着觉才怪,立马就把你收拾了。可要是表现的太烂,保不齐崇祯一怒,追究前罪,自己就要被送去圈养了…………
难啊,这平衡点应该放在那里呢?真是麻烦,这崇祯,你没事应付满清的进犯和各地的农民起义吧,找我的麻烦,真是吃饱了撑的。无聊中,朱慈煃在船上随意散步,看到一个老船工趁着空闲在抽旱烟。
朱慈煃招手叫那老头,老头一看,他可知道朱慈煃是王爷,急忙行礼:“王爷有什么吩咐?”
“你可是常常出海?”
“是的,这条路走了无数次了,王爷放心,不会有一点危险的。”
看着船舷外的大海,海面的闪光晃得朱慈煃眼花,仿佛那不是水花,而是银光:“你去过远洋之地吗?”
“远洋之地?那是什么地方?”
看着老头一副迷惑的样子,对了,这个时代还没有远洋航行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地方,就叫远洋。”懒得和老头废话,随口应付了一下。
“那小老儿可不敢想,就我们现在这条船,那可经不起那样的风浪。再说,外面啥都没有,去那里做什么?”
“什么都没有?谁告诉你的?”外面啥都没有,这不是扯淡嘛。大明确实算得上这个时代整个地球最先进的地方,可其他几个大洲直接被他们忽略了,真是的,那里不但有东西,更有豺狼虎豹呢,数百年后,就是这些豺狼虎豹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抢劫了不可想象的财富。
“王爷,都是这么说的。咱们大明是天朝上国,那些个海外小邦的,难道王爷感兴趣?”
懒得费那个劲和这老头解释,朱慈煃随口问到:“你说这条船根本不能远航?为什么?”
“王爷,这条船不过是一条三百料的普通船,只能近海航行。而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可是以两千料的宝船为主的,差别大了去了。”
料?朱慈煃虽然不清楚这个计量单位,但是他也明白了。这条船看起来也不算小了,可居然只有郑和宝船的七分之一。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得有多大?明朝的造船业这么发达吗?把这个船扩大七倍,好家伙,要是有这样的船在,西方列强还想来瓜分中国?打的你连妈妈都认不出…………
摸了摸鼻子,朱慈煃有些不相信:“果然如此?”
“小老儿那里敢欺骗王爷,小老儿祖辈都是船工,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只是现在朝廷不重视,这宝船已经看不到了,似乎连朝廷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制造了。”
看着老头在那急忙解释,就差跪下磕头了,朱慈煃无所谓的摇摇头:“说说你这些年行船的经历吧,就当是解闷了。”
航行无聊,这会朱慈煃也没心情去想那些麻烦事,听这老头讲讲行船趣闻,也算个乐子了。听这老头讲的也是不错,口齿清楚,不少事情也讲的似模似样。可惜啊,你那些秘闻,我都是知道的,没知识的悲哀啊。什么水神,不就是鲸鱼喷水嘛,时代的局限性啊,心中一动,忽然他想起另外一件事。
朱慈煃丢给谢云沛一个眼神,转身就走了。谢云沛跟在身边,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一锭银子换来了这老头的千恩万谢,同时也记下了这老头的身份。
朱慈煃现在想的确实是知识的局限性,读书人为什么那么受人尊敬,就是因为大家没有什么知识,这就显的这些读书人难能可贵。对于有知识的人,任何时代人们都是会给予他们尊敬的,当然现代除外,现代是以钱为评判标准的…………
这些书生们,若是利用的好,是一股不错的力量。可是这些人太教条了,只知道点评八股,思想死板。也许作个诗、写个曲不错,但是治理地方的能力可就不好说了。想了一阵子,朱慈煃决定不想了,什么人当官干我鸟事,这是崇祯的事情。你个崇祯皇帝,折腾人折腾的这么麻烦,怨不得你崇祯要自杀,连善终都算不上。
等见了崇祯,自己要不要提醒他一下呢?算了,还是不要说了,让他误解了还是我的麻烦,少说少错,全凭他去定夺吧,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崇祯,历史上评价他是很有进取心的一位皇帝,可惜生的不是时候,算了,不管他了,也不知道他准备了什么套子对付自己呢,真是操闲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身体练好,只要有以前身手的一半,那还怕什么?现在这个身体实在是不行啊,一旦遇到个什么情况都应付不了,成了传说中的眼高手低了。
这几天,下人们发现,他们的王爷在非常刻苦的习武。当然在他们看来,朱慈煃那些古怪的锻炼方式就是在习武,也许是航路上太无聊了,这海上可是什么都没有。他们接的又是圣旨,一路上都不怎么停息,只是在港口补充一些东西休息一夜就起航,大部分时间是闲的蛋痛。
下人们还可以喝酒赌钱,他朱慈煃呢?难道堂堂的王爷也挤到下人中间吆喝着赌钱?再说,他也(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拍了拍谢云沛的肩膀:“走吧。”
朱慈煃一行人跑了出来,却没有回家去。朱慈煃烦,南京的官员交往不少,可他基本都是交给忠叔去打理的,他自己很少露面,因为他现在可是在‘病中’呢。一回家就要装病,这是个很痛苦的事情,天天躺着,头都要大了,还是在外面自由。
走进一家不错的酒楼吃饭,这个时代的食品就是好啊,不承认都不行。虽然没有现代的那么多花样,但是质地却是现在不能比的,可是一阵肆无忌惮喧哗之声却主动闯入他的耳朵之中。
朱慈煃不由厌烦:“云沛,去看看。”什么人这么大声?这是在雅间之中,却也听到这些呱噪之声,扫兴。
谢云沛出去没有多久就回来了,低着头:“公子,是一群文人士子,都是复社的,他们在谈论时局,惊扰到王爷了。”
“什么组织?这么狂妄。”
“公子,这是一群文人士子组成的。这些读书人自认清高,声音大一点也不是什么事情,人们还是对他们很尊重的,所以这点事情也没有什么人计较,不少人还听的津津有味呢。”谢云沛幸灾乐祸的想到,这些人惹到王爷了,嘿嘿……最好去收拾他们一顿。反正自己看他们也不顺眼,一会下手黑一点。
一听是一帮文人,朱慈煃的眉头也拧了起来:“哼,崖山之后无中华,百无一用的东西。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有骨气,一班沽名钓誉之辈。刚才听到他们似乎在说什么经世之才、中流砥柱的,是在评价朝廷大臣吗?”
“不是,他们在说他们自己呢。”忙不迭的一把火加了上去,等着看好戏吧。
自己说自己,真够无耻。这帮子…………实在是比流氓还无耻。还叫什么中流砥柱,呸……明朝的灭亡不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折腾的吗?做官的都是这些读八股文的混蛋,贪赃枉法的也是你们,现在还好意思说你们是中流砥柱。
复社,没听过,不是东林党的吧?该死,只知道一个东林党,这复社是做什么的,完全不知道:“去打听一下,这复社是怎么回事,还有东林党,一起打听一下。”古代这些读书人,仗着身份,都是瞎折腾,只知道窝里横,搞内斗,一遇到敌人的刺刀,都是投降的软蛋。
离开的时候,朱慈煃还特意看了一下,一帮子书生年龄有大有小,只是连点公德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读圣贤书读出个什么来。不过既然没人出头,他也懒得管。这样的人要是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这国家焉能不垮?
算了,操那份闲心呢。自己的事情还顾不过来呢,崇祯,你怎么处理我啊。别太过分了,你要逼的我无路可走了,那你也不用吊死煤山了。此时朱慈煃眼中闪出丝丝寒光。
“这位公子,请留步。”听到叫他,朱慈煃啥也没说走的更快了。对于这样的小角色,他是没有丝毫兴趣的,这个声音他还记得,就是在董小宛家门口和丫鬟夹杂不清的那个姓冒的,这个姓氏,果然是很好很强大。
“辟疆,你遇到熟人了吗?怎么你叫人家,人家都不理会你?”
“什么熟人,一面之缘而已。不过这小家伙在小宛那里和我做对,今天见到了,当然要问清楚。”
他这话惹来众人哄笑,复社之中,他有不少相熟的人,大家也都知道他对董小宛的心思,只是现在还没有得手而已。有人和他争抢,也很正常:“哈哈…………你冒襄冒辟疆也有吃瘪的时候,小宛姑娘你可得罪不起,可你知道那人的底细吗?”
冒襄摇摇头:“不知道,好了,我们继续吧。不要因为小弟一点小事扰了大家的兴致。”
复社这些书生聚集在一起谈论大事,针砭时弊。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一个聚会也不算什么。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少数,对于读书人,人们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
很快,谢云沛带着朱慈煃要的消息回来了,不过却不是他来禀报,这位直接找了一个落魄书生。说书生,只是朱慈煃觉得这位书生的年级,都是爷爷辈的人物了。
朱慈煃一指身侧的凳子:“你讲讲这复社的事情。”
这位早就被谢云沛买通了,他一个落魄的老童生,这辈子科举是没什么登科的希望了,可是知道的事情却是不少的。谢云沛虽然没有暴露朱慈煃的身份,但是财帛动人心,有钱还是好办事的:“这位公子你可问对人了,这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我虞某人不知道的。这复社可是现在首屈一指的组织,崇祯二年成立的。是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江南应社等等十几个社团组成的,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被称呼为‘娄东二张’,风头大盛。”
“复社有多少人?”看来这复社势力不小啊,这个组织应该有点用处。
第十七章 花海
老童生啧啧的砸吧砸吧那干瘪的嘴唇:“这具体人数,怕是没人能说的清楚。复社声势遍及海内,现在以青年士子为主,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论时事,南京这里更是他们的重要聚集地。”
“这复社中人,都是怎么加入的?”朱慈煃拿过酒杯,似乎浑不在意的喝起了酒。
“大部分都是有些关系的,他们以东林后人自居,大部分加入的人都是有师友关系的,尊重授业恩师的自然没的说,有好朋友的也是打个招呼就来了,这复社的名声在那里,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偷眼看了看这位富贵逼人的少年,这位,不会是什么大人物,看复社的人不顺眼吧?
“现在复社的领导人是谁?”
“张溥死了,现在复社群龙无首,也开始衰落了。”
“没有人力挽狂澜吗?”
摸不清朱慈煃的心思,他的话语也谨慎了:“现在风头正劲的四个年轻人,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号称‘复社四公子’,虽然文采都不错,可惜他们却比张溥差的太远了,声望、才华、人脉都根本不能比,那里能领导的起来这复社啊。”
冒?不会是那个姓冒的吧,这个姓氏非常的少,还四公子,吹牛还行,又有什么用。既然这复社群龙无首,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了,一帮酸丁能有什么作为,清谈误国。
“那东林党呢?现在没有了吗?刚才听你说复社的人以东林后人自居,他们能比的上东林吗?”
“正是。只是当年东林领袖顾宪成何等的气魄,敢与魏忠贤这权势滔天的家伙斗。”说起东林党,似乎也激起了这老头身上所剩不多的读书人的骨气,可惜片刻之后便了无踪迹:“在看看现在的复社,不过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自称东林后继。张溥一死,这复社衰落不远,有那里有东林当年的半分风采。”
“东林党解散了吗?”朱慈煃虽然对历史不感冒,可他也知道东林领袖顾宪成,也知道‘东林书院’,也知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所以他关心的是东林党,而不是什么复社。
“虽然没有解散,但是和解散了差不多,实在是没有什么杰出人物,现在很难听到他们的消息了。而复社已经取代了东林的地位了,唉…………”看来这位小公子是关心东林党,而不是什么复社,幸好自己压对宝了。其实复社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但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哄好眼前这位小爷更要紧。
朱慈煃头一歪,望着窗外,漫不经心的问到:“你叹什么气啊?”
“不怕公子你见笑,老朽也曾想加入东林,可惜未能如愿。只是看着现在东林党风光不在,而号称后继者的复社又是这般样子,心痛哇。”
“好了,你去吧。”朱慈煃一指谢云沛:“他会和你联系的。”
东林党,这么有名的党派啊,可惜却没有赶上,可惜了,算了,有骨气的人见多了,只是图个新鲜而已。既然已经没有了,那就算了吧。虽然从私心中来说,朱慈煃想拉这些读书人给自己造势,但是想想又给否决了。若是这样,结果也是难料,也许会因为这些声音,皇帝老子不追究自己,但更有一种可能,因为这些人的声音让皇帝老子忌惮自己,那自己怕是跑不了被圈养…………
解决了心中的疑问,朱慈煃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云沛,让人去准备菊花,越多越好。都给我拉去董小宛家门口。”
“啊,王爷,还去找她?那…………”看着朱慈煃那诡异的笑容,谢云沛心中也有点打鼓。
“那什么那?”朱慈煃的眼光似乎能发射出刀子:“在有下次,哼……”
在权势的威胁之下,这位曾经的太行大盗落荒而逃。朱慈煃心中也是一乐,谢云沛这样桀骜的人物也怕权势,权势啊,真是个好东西。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朱慈煃又吩咐谢云沛去随园跑一趟,自己却让人将菊花装在车上,向着董小宛的临时住所而去。他的事情,还轮不到别人来管,一切随心情而定,这些破事有什么好管的,当我真的是善人不成?
南京通往郊外的路上,缓缓行驶着一辆不算很华贵的马车。车中的装饰却与外面完全不一样,内里的舒适华丽却隐藏在外表的平常之中。车中一位佳人静静的发呆,偶尔挑动的眼珠才说明那不是一尊雕像。身旁的小丫鬟却是沉沉睡去,似乎她才是小姐,而坐着发呆的才是丫鬟。
董小宛柳眉微蹙,思绪却停留在随园的凉亭之中,今日见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少年,让让她很是好奇。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呢?看样子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言谈间却好像看透了生死的名士。摇摇了头,自己这是怎么了?青年才俊,高官显贵自己见的多了,现在却在为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孩子好奇。或许是因为这少年吧,随园之主今日不见踪迹,刚才有急慌慌的让自己回去,蹊跷啊。
闭上眼睛,她也想如丫鬟一样假寐片刻。可一闭上眼,脑中却浮现出那嘴角带着微笑的脸庞,似乎在暗处注视着自己。睁开眼睛,董小宛茫然的看着车顶,自己的心弦早已坚如铁石,今日却为这么一个少年吹皱了一池春水。对,自己一定是好奇,只是好奇这个青年是怎么悄悄的出现在随园,好奇这个青年的身份背景,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车中可是董小姐?”
“你是什么人,居然敢拦在我们小姐的车前?青天白日的,你想做什么?”
听到车夫和前面的人争吵,思考中的董小宛也被拉回了现实。有人拦车?这个也不是什么事情,董小宛遇到的多了,何况现在,也是到了自己的住所门口了。可还没等她下车,一个很可恶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青天白日?不是吧,这天都快黑了,正是滋生犯罪的最好时刻。”朱慈煃正在这里玩的高兴,对于他看上眼的女人,新鲜之时,他倒不吝惜话语。
“朱公子何必为难下人呢?老杨,你们先去休息吧。”董小宛盈盈身姿出现在朱慈煃眼中:“朱公子怎么找到这里了?看来公子也不是等闲人物,可否将真实身份见告呢?”
“这个不着急,本…………啊公子只是来送礼的。”
盯着朱慈煃的眼睛看了一阵,董小宛却没有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多谢公子美意,小女子承受不起。”
朱慈煃却不理会她的拒绝,似乎很潇洒的挥挥手:“棒槌,把礼物打开。”棒槌的动作很直接,也让人很无奈,这个礼物打开的也是非常的别开生面。棒槌二话不说,跳上身后的一辆马车几下就将一个车棚给拆了,露出满车的菊花,各色菊花争奇斗妍,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如何?还要拒绝吗?”
不知道是棒槌的行为还是这么多的菊花让董小宛傻眼了,硬是没有回答朱慈煃的话语,好一会才反应了过来:“公子厉害,这样的礼物,小宛却是不收都不行了。若是小宛拒绝,这些菊花怕是难活过今夜了。”
“为何这样说?”
“猜的,嘻嘻……”
朱慈煃喜欢的就是她这样的笑容,或许不够艳丽,也许没有勾魂,但是胜在自然,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朱慈煃没来由的一阵轻松。来到这个时代,时时刻刻都是紧张的,这个小妞能让自己轻松一点,不妨对她好一点。
“你收下就是了,如花解语,我虽然是俗人,却也不是辣手摧花之人,这次你猜错了。”
“公子既然来了,且请进去小坐吧。”董小宛一个请的动作,那楚楚神情直能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朱慈煃心中满意,脸上却装出一副诧异无比的表情:“我没听错吧,小宛姑娘你居然会邀请我这样的俗人?哈哈。”
“公子风趣,请……”
拒绝?我当然不会拒绝:“棒槌,你吩咐人将菊花全部送进去。”
“怎么?朱公子,这是何意?”
朱慈煃平静的说到:“这只是其中一车而已,后面有六车呢。这南京城中的菊花彻底被我全部洗劫到了这里,今夜,便让你看到一片花的海洋,还都是你喜欢的菊花。”
董小宛也震惊了,这家伙好大的手笔,在一联想。这位公子不简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随园,又清楚的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回到这里,还知道自己喜好菊花。他和自己才分开半天而已,就能弄到这么多菊花,话语之间,这好像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他,到底是什么人物?
到了院子之中,朱慈煃的手下已经将菊花铺在了凉亭的周围,那一片花的海洋,也让人赏心悦目,花展不过如此吧。两人在凉亭之中闲谈了起来,可是不管董小宛怎么套话,可就是套不出朱慈煃的身份。朱慈煃心中暗笑,老子两世为人了,能让你把话套出来?
“朱公子这般煞费苦心,小宛感激,便让小宛弹奏一曲作为答谢吧。”
不错,朱慈煃也发现了,董小宛的称呼已经改变了,虽然一直称呼他为朱公子,但是她的自称已经变了。白日之间,她一直自称小女子,现在悄然变成了小宛,这个变化是个不错的开端啊。
朱慈煃拍拍手:“好。”
说真的,董小宛弹琴很好,声音也很好听。可惜他朱慈煃实在是焚琴煮鹤之人,压根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只是对付了一下而已,完全没有兴致。
“公子兴致不高,可是小宛那里奏的不好吗?还请公子指教。”
看着董小宛那期待的眼神,朱慈煃心中大叫,别误会,我不是行家:“不,你做的很好,只是在下俗人一个,不懂得欣赏。再说,也没有心情欣赏。”
望着亭外的花海,董小宛轻声说到:“似公子这般人物,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朱慈煃站起身来,走到一朵菊花之前,采下菊花:“唉,前路坎坷,难啊,打扰你的心情了。别在意,只是我们自以为能摆脱世俗之事,可到头来,却依然是在这红尘之中挣扎。就好像这朵菊花,虽然不惧深秋,傲然绽放,可它最终依然只有凋谢。”缓步走到董小宛跟前,轻轻的将菊花插在董小宛云髻之上:“不过在它凋谢之前,绽放出它最美好的一面,也算留下它来到人间的一抹馨香。”
董小宛身躯轻轻一抖,终归没有避开,对于朱慈煃的行为,她不知是该躲避,还是该做期待…………不管如何,这少年已经在沉寂的心中重重的写下了一笔。
朱慈煃见董小宛没有避开,只是脸色微微泛出一丝红晕,不由戏弄之心一起:“人美,花娇,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酒?”
这是的董小宛似乎才回过神,粲然一笑:“公子请稍等,是小宛怠慢了。”
别会错意啊。我可不是要借酒行凶啊,只是口渴而已。再说这时候的酒,实在就是饮料嘛。
微微一笑,他又起了调侃之心:“呵呵,你倒不怕我把你灌醉了?”
“小宛拭目以待。”
…………被一个女人将军了。小妞,和我比喝酒…………瞄着对方那玲珑有致的身材,朱慈煃嘴角划出一道弧线。
第十八章 豪饮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人更是美人。烛光之下,这女人的美丽更是让朱慈煃惊叹,怪不得有灯下看美人这一说呢,果然更有味道了。
“公子请,小宛亲手做了几道菜,希望合公子口味。”
啥?你亲自下厨?开玩笑的吧:“真的吗?我还以为你这么漂亮的女人不会下厨呢。”
董小宛掩口而笑:“公子说笑了,女子下厨有什么奇怪的?再说这下厨与漂亮与否有关系吗?”
忘记了这是古代,还是古代好,那里象现代,有几个女人会做饭的,摧残人啊…………当下他也不说话,开始了风卷残云,看不出来,这董小宛做的菜还真是好吃,同时,白天被打扰,那饭可没有吃好,现在心情爽了,这胃口自然也就好了。
看着朱慈煃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在那里风卷残云,董小宛也是忍着笑。见到她的男子那个不是努力表现自己温文尔雅,可这位倒好,完全是一个饿死鬼投胎。
“没想到,你的菜做的这么好。都差点忘记喝酒了,呵呵,自罚一杯。”朱慈煃自顾自的喝了一杯,却感觉连喉咙都没有湿润,这杯子…………太小了吧:“有大碗吗?换个大点的来,这么小的杯子,那里过瘾?”
看到朱慈煃的表情,董小宛娇媚的横了他一眼,朱唇微微翘起。只这一下,朱慈煃的魂都飞了,直到那天籁之音将他的魂唤了回来:“好,公子果然有气概,今日小宛便与公子畅饮一番。”
“噢,畅饮,要不要比我们谁先喝醉?嘿嘿…………”
董小宛却是全不在意,很傲然的吩咐人取来大碗:“公子,只是比拼没有赌注怎么行。”
“好啊,既然是赌酒,自然也应该有赌注。你说吧,以什么为赌注?”
“若我赢了,便请公子告诉小宛你的真实身份如何?”
“行。”朱慈煃微微一笑,瞅着董小宛某个凸起的部位(智者见智,Yin者见Yin),目光中露出玩味的神情:“那你输了,当如何呢?”
董小宛从容的看着朱慈煃:“那要看公子你了。”轻轻松松的将难题踢回给朱慈煃,让朱慈煃十分无奈。看她一副任君处置的样子,这小妞,也不怕遇到禽兽。
“那么我要是赢了,便让我称呼你为小宛吧。你在把你相熟的好姐妹介绍给我就成了,哈哈…………”正人君子形象轰然崩塌,让董小宛窃笑不已。可她那里知道朱慈煃的心思,因为朱慈煃忘记了秦淮八艳剩下的四人,但是从记住的四人入手,既然能齐名,那么她们之间应该有些联系,这叫顺藤摸瓜之后连藤一起拔走……
“好,小宛相信公子是信人,一言为定。”
“开始吧。”朱慈煃信心满满的开始和董小宛对喝,他相信,这样的大碗之下,即便董小宛时常应酬,可顶多对付七、八碗的就不成了,但是紧接下来的情况就出乎他的预料了。
董小宛是面不改色的和他对饮,一碗也没有落下。很快一坛子酒见底了,朱慈煃自负酒量,却想不到董小宛也是一点事情没有,好像才开始一样。这也激起了他的豪气,喝酒,今天非把你灌趴下不可。
“痛快,想不到你也是酒国中人,我们继续。”
“公子豪迈,小宛岂敢落后。”
奶奶个熊,这眼神,你是挑衅我呢还是挑逗我呢?一会要看看谁推倒谁?嘿嘿…………朱慈煃高叫继续,两人依然是斗了个旗鼓相当。朱慈煃不由开心,纵声高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是一大碗下肚,不是他没兴致了,是他忘记下面的词了…………索性一把抢过旁边的酒坛子,干脆的抱着坛子喝了起来。却听的董小宛那柔美的声音接了起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曲李白的《将进酒》终了,酒坛碎裂在地,却没有酒水溢出。朱慈煃仰天长笑,似乎把最近以来的郁闷全部化在笑声之中,任其遨游天地去也。
“好酒,好诗,妙人儿,如此时刻,岂可停息?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来。”
面对朱慈煃的挑战,董小宛粉面之上的哪一丝微红也让她变的更是明艳,亦是纵声高笑:“好,舍命陪君子,继续。”
而此时朱慈煃的眼神随着董小宛的笑声迷离的盯着那不停挑动的双丸,眼中好像射出X光线一般,好似要透过那薄薄的衣衫……
“你这里可有大鼓?”兴头一起,朱慈煃发疯了。
“有,公子你要鼓做什么?”
“拿来,拿来,等下你自然就知道了。”
董小宛很好奇,也是吩咐人取来一面鼓,朱慈煃一看就摇头:“太小了,有没有大点的。”等人换了一个,他依然摇头:“在大点,在大点。”直到取来一面大鼓他才满意,脱去外袍,将鼓槌放在手边,却又抱起了一坛子酒,酒水如瀑布一般消失在他口中。直到酒干意到。哗啦一声,朱慈煃将酒坛砸碎在地,拿起鼓槌,擂起鼓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他完全不懂音乐,只是随着兴致敲击高唱,完全没有曲调之说。他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意,也不知道算不算噪音污染…………董小宛却在称赞他,让他更是飘飘然。喝了这一阵子,才发现,这董小宛的酒量也很恐怖啊,居然好像还没有事情一般。起了好胜之心的他自然不想在美人面前认输了,还好喝酒而已,他还真不怕。
两人正斗在兴头上,谢云沛又跑了进来:“少爷,家里来人了,要您赶紧回去。”
“知道了,多大个事情。”
谢云沛却要凑上来说话,这个时候朱慈煃正在兴头上:“有话就说。”真是的,搞什么,怎么什么事情都要管?他们烦不烦?
“不是啊,少爷,圣旨到了。”
圣旨?来的真不是时候。我说崇祯,你好好的在北京就是了,派人跑南京来搅什么局啊。可圣旨来了,又不能不回去,看来今天是不能继续了。
拉过谢云沛低声问到:“结果如何?”这是他的心病,自然想第一时间知道情况。
“安然无事,还得到皇上的重视,要您进京觐见呢。”
去北京?不是开玩笑吧。崇祯你搞什么鬼,说来还没见过真的皇帝呢,电视里演皇帝的演员倒是见过。只是这皇帝怕是没那么好见的,‘伴君如伴虎’啊。
“小宛,今天真是可惜了,便算个平局吧。改日在来分个胜负。”
董小宛也听到‘圣旨’俩字了,这个时代,还是什么事情大的过皇帝的事情?董小宛低下头颅:“正事要紧,公子请便,莫要为小宛误事。”
朱慈煃点点头,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说到:“小宛,可否答应我一件事。”
看着朱慈煃的眼睛,董小宛也疯魔了一般:“公子请说,小宛尽力而为。”
“你回苏州半塘吧,万事有我。”才色具备、人情练达、名声远播,或许这些对于普通女人都是很难拥有的。可对于一些女子却并不难,难就难在拥有了这些之后,还能拥有一颗干净如山泉般的心。董小宛正是这样的人,更是因为这女子能带给他心灵一种宁静,有这点就足够了。
朱慈煃也不管董小宛答应不答应,扭头就走了。他实在没心情管董小宛会不会答应了,因为他知道,这北京不是那么好去的,这皇帝也不是那么好见的,自己对这个时代太陌生了,一旦触怒了崇祯,那自己那纨绔王爷的大好前途就完蛋了。不过富贵险中求,既然皇帝下了圣旨,这北京是不去不行了,既然性命无忧了,那就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地位。
一路回到府邸,他看见一个老太监正在等着他。当下几乎是被一干心腹架着完成了接圣旨的礼仪,简直是疯了,一个圣旨加一个太监而已,需要这么隆重吗?真是的,好不容易等仪式完成了。
可不想这太监却阴阳怪气的说到:“吉王殿下看来气色不错啊,看来病是养好了。既然这样,也省了杂家为难,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上京吧。”
明天早上就走?太仓促了吧,自己还要筹划一下呢。可看这太监似乎一副不能商量的样子,不愧是阴阳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第十九章 听闻宝船
忠叔适时的给这太监递上一点东西,因为这‘一点东西‘,太监却立马换了脸:“好了,这么晚打扰王爷,杂家失礼了。王爷事务众多,还请王爷快点处理得当,随杂家一起上京。不能让皇上久等,一旦怪罪下来,谁也吃罪不起啊。”
“好了,云沛,你先带这位公公下去接风洗尘,要是有丝毫怠慢,本藩唯你是问。”
本来这事情应该是忠叔去办的,可现在他需要问忠叔许多事情呢。到了内室,他问起了见皇帝的规矩,这不是玩人嘛…………这么多规矩,可没奈何,也只有按照忠叔说的做了。既然到了这个时代,那自然就要融入这个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至于让时代来适应自己?他还没有那份实力。
上上下下都在准备朱慈煃进京的事情,朱慈煃却叫过谢云沛:“云沛,你派几个人去盯着董小宛。”
“明白,明白。”是个男人都明白,看来王爷这是要金屋藏娇啊,这其中的味道就要品一品了,这明显是王爷铁了心了,这派的人选上他就要拿捏了,他们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不过董小宛的身份低微,得找几个机灵人。不能得罪了董小宛,万一她得了王爷宠爱呢?这世间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王爷看上她了,也不知道对她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王爷可还没有大婚呢。可惜以她的出身,最多也就是个做小妾的命,王爷正妃,那是想也别想。
对于这次进京,朱慈煃心中也有点忐忑,自己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这‘伴君如伴虎’也是听过的,谁知道皇帝会怎么整?还是做足功夫吧。上蹿下跳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决定走一趟北京,富贵险中求。若不去,崇祯老爷子一道圣旨下来,自己就要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了。权势啊,朱慈煃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势。
本来朱慈煃是想走陆路,多争取一点时间的。但是忠叔建议还是走海路,现在四处反贼作乱,流民无数,这陆路之上,难保不出什么事情。现在本就是多事之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朱慈煃也是无奈,这大明的王爷,居然不敢在大明的疆域上随意走动,这实在悲哀。
这些天他在盘算了很多,全是盘算自己该在崇祯面前表现出才华呢?还是藏拙?这真是个头大的问题,看来这藩王的身份虽然风光,但是其中的难处却实在多啊。表现的太好了,你一个藩王,一副才华盖世,雄心勃勃的样子,那得了,皇帝老子睡得着觉才怪,立马就把你收拾了。可要是表现的太烂,保不齐崇祯一怒,追究前罪,自己就要被送去圈养了…………
难啊,这平衡点应该放在那里呢?真是麻烦,这崇祯,你没事应付满清的进犯和各地的农民起义吧,找我的麻烦,真是吃饱了撑的。无聊中,朱慈煃在船上随意散步,看到一个老船工趁着空闲在抽旱烟。
朱慈煃招手叫那老头,老头一看,他可知道朱慈煃是王爷,急忙行礼:“王爷有什么吩咐?”
“你可是常常出海?”
“是的,这条路走了无数次了,王爷放心,不会有一点危险的。”
看着船舷外的大海,海面的闪光晃得朱慈煃眼花,仿佛那不是水花,而是银光:“你去过远洋之地吗?”
“远洋之地?那是什么地方?”
看着老头一副迷惑的样子,对了,这个时代还没有远洋航行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地方,就叫远洋。”懒得和老头废话,随口应付了一下。
“那小老儿可不敢想,就我们现在这条船,那可经不起那样的风浪。再说,外面啥都没有,去那里做什么?”
“什么都没有?谁告诉你的?”外面啥都没有,这不是扯淡嘛。大明确实算得上这个时代整个地球最先进的地方,可其他几个大洲直接被他们忽略了,真是的,那里不但有东西,更有豺狼虎豹呢,数百年后,就是这些豺狼虎豹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抢劫了不可想象的财富。
“王爷,都是这么说的。咱们大明是天朝上国,那些个海外小邦的,难道王爷感兴趣?”
懒得费那个劲和这老头解释,朱慈煃随口问到:“你说这条船根本不能远航?为什么?”
“王爷,这条船不过是一条三百料的普通船,只能近海航行。而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可是以两千料的宝船为主的,差别大了去了。”
料?朱慈煃虽然不清楚这个计量单位,但是他也明白了。这条船看起来也不算小了,可居然只有郑和宝船的七分之一。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得有多大?明朝的造船业这么发达吗?把这个船扩大七倍,好家伙,要是有这样的船在,西方列强还想来瓜分中国?打的你连妈妈都认不出…………
摸了摸鼻子,朱慈煃有些不相信:“果然如此?”
“小老儿那里敢欺骗王爷,小老儿祖辈都是船工,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只是现在朝廷不重视,这宝船已经看不到了,似乎连朝廷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制造了。”
看着老头在那急忙解释,就差跪下磕头了,朱慈煃无所谓的摇摇头:“说说你这些年行船的经历吧,就当是解闷了。”
航行无聊,这会朱慈煃也没心情去想那些麻烦事,听这老头讲讲行船趣闻,也算个乐子了。听这老头讲的也是不错,口齿清楚,不少事情也讲的似模似样。可惜啊,你那些秘闻,我都是知道的,没知识的悲哀啊。什么水神,不就是鲸鱼喷水嘛,时代的局限性啊,心中一动,忽然他想起另外一件事。
朱慈煃丢给谢云沛一个眼神,转身就走了。谢云沛跟在身边,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一锭银子换来了这老头的千恩万谢,同时也记下了这老头的身份。
朱慈煃现在想的确实是知识的局限性,读书人为什么那么受人尊敬,就是因为大家没有什么知识,这就显的这些读书人难能可贵。对于有知识的人,任何时代人们都是会给予他们尊敬的,当然现代除外,现代是以钱为评判标准的…………
这些书生们,若是利用的好,是一股不错的力量。可是这些人太教条了,只知道点评八股,思想死板。也许作个诗、写个曲不错,但是治理地方的能力可就不好说了。想了一阵子,朱慈煃决定不想了,什么人当官干我鸟事,这是崇祯的事情。你个崇祯皇帝,折腾人折腾的这么麻烦,怨不得你崇祯要自杀,连善终都算不上。
等见了崇祯,自己要不要提醒他一下呢?算了,还是不要说了,让他误解了还是我的麻烦,少说少错,全凭他去定夺吧,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崇祯,历史上评价他是很有进取心的一位皇帝,可惜生的不是时候,算了,不管他了,也不知道他准备了什么套子对付自己呢,真是操闲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身体练好,只要有以前身手的一半,那还怕什么?现在这个身体实在是不行啊,一旦遇到个什么情况都应付不了,成了传说中的眼高手低了。
这几天,下人们发现,他们的王爷在非常刻苦的习武。当然在他们看来,朱慈煃那些古怪的锻炼方式就是在习武,也许是航路上太无聊了,这海上可是什么都没有。他们接的又是圣旨,一路上都不怎么停息,只是在港口补充一些东西休息一夜就起航,大部分时间是闲的蛋痛。
下人们还可以喝酒赌钱,他朱慈煃呢?难道堂堂的王爷也挤到下人中间吆喝着赌钱?再说,他也(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