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里另外几个考生转的虎虎生风、花样翻新。更没有人发现周航手里转动着的铅笔头,上下左右每次指向都不一样。
边学道不动声色地在演草纸上写下了12个阿拉伯数字,最大的是4,最小的是1。
把12个数字再次记在自己的透明手袋上,边学道已经开始等铃声交卷了。
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提前交卷。
万一两个监考有一个是教数学的,稍稍看一眼自己的卷子,就会发现自己的大题全是乱写,而选择题却准确率极高,那简直就是在嘲讽两个监考老师是睁眼瞎。
边学道感觉到周航又踢了两下椅子。然后他看见前面的周航似乎调整了一下演草纸,一小截草纸压在了他的左胳膊肘下。
边学道看见上面用铅笔写着几个数字……
〖
第013章估分过了一本线
交完数学卷,边学道的高考已经没有悬念了。
父母看到边学道一脸轻松地走进家门,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吃完饭,边学道在家附近走了一会,按照自己标注的重点符号,将文科综合三门课本翻了一遍,晚上10点不到就睡觉了。
7月8日上午考文科综合,下午考英语。
文科综合边学道答的还不错,到了下午的英语,边学道发现高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好在他美剧和原声电影看得多,英文歌听得多,英语语感还是不错的。
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一路做下来,居然没用太多时间。
作文他早有准备,提前找了一个差不多的范文,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离交卷还有30多分钟的时候,边学道看见董雪把卷子扣在桌子上,站起来跟监考老师示意她要交卷。
她是全考场第一个交卷的。
边学道疑惑地看着董雪的背影,发现她走路的样子有点软。果然董雪刚走了几步,“砰”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站在教室后面的监考老师大声喝止了想要站起来看情况的其他考生,前面的监考老师把董雪扶起来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出门去找流动监考。
边学道检查了一下答题卡,收拾东西,把卷子扣在桌子上,跟监考示意自己也交卷。
走到董雪跟前,看到董雪脸白得像纸一样,低声问她:“能走么?”
董雪见是边学道,点了一下头。
边学道拦腰抱起董雪,大步走出教室。
监考老师正领着一个流动监考往这边跑,看见边学道抱着董雪,大声问他是干什么的?
边学道抱着董雪焦急地问监考:“考场的医疗点在哪?我是她同学,我交卷了。”
流动监考领着边学道去医疗点,监考回了教室。
到医疗点后,董雪已经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医生问了董雪几个问题,就让校方联系守在外面的120救护车。
边学道一分钟也不想等,问出了120待命的位置,抱着董雪就冲了出去。守在校门外的家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看见一个男生抱着一个女生向侧门的救护车跑去。
边学道边跑边问董雪:“你家电话多少号,告诉我,我通知你家里。”把董雪放进救护车,边学道又飞快跑到四中的小超市,拨通了董雪家电话。
电话通了。
“喂,你好,是董雪家么?阿姨你好,我是董雪的同班同学,我叫边学道。董雪有点不舒服,刚把她送到四中考点的救护车上……啊不不,没什么大事,可能没睡好或者太紧张了,对对,您现在过来一下吧。什么?董叔叔在门口等着呢?董叔叔穿什么样的衣服?……好,您别着急,我现在去门口找董叔叔。”
放下电话,跑到四中门口,看一眼就晕了。从校门口到对面街上,全是等孩子的家长。电话里董雪妈妈说董雪爸爸穿着深蓝色西裤白色半袖,这一身也太大众了。
边学道想扯嗓子喊几声“谁是董雪爸爸”,扭头就看见两个一脸严肃的学校保安,站在写着“禁止喧哗”的大牌子两边,其中一个保安正双眼炯炯地盯着他。
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白t恤,心想只能出此下策了。
边学道跑回小超市买了个黑色标记笔,脱下衣服在上面写了“董雪爸爸”四个大字。光着膀子跑到校门口,两手把t恤高高举起。边学道本来就挺高,又是站在道牙子上,边学道相信只要董雪爸爸在附近,一定能看见。
果然,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看着边学道没说话。边学道放下衣服,“您是第一高中董雪的爸爸?”
男人说“是”。
边学道问:“是三年四班的董雪?”
男人一愣,说:“三年七班。”
边学道说:“我是董雪同班同学,叔叔跟我来,董雪不太舒服,正在里面休息。”
边学道跟守门的保安说了情况,把董雪爸爸领到了救护车旁。
从刚才医生问董雪的几句话里,边学道大致猜到董雪可能是痛经。董雪爸爸既然已经到了,他就不方便再留下来。
边学道穿着写着“董雪爸爸”字样的t恤,施施然骑着车穿街过巷,像极了搞行为艺术的文艺青年,一路拉风无比。
7月10日,是考前学校通知的回校时间,主要是公布一下高考答案,让学生估分,然后开始报志愿。
黑板被大致分为四个区域,班主任把写着标准答案的纸交给班长,让他把答案抄写到黑板上。
教室里只有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声,没有一个学生说话。想办法把自己答案带出来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对照结果,没带答案出来的要么抓耳挠腮使劲回想,要么一脸淡漠。
班长抄完后,把答案纸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把黑板上的答案与手里的答案对了一遍,告诉大家一会儿发报考志愿表,15号上午来填表。
教室里“哄”的一下开锅了。
“怎么样,怎么样,你多少分?”
“我艹,数学12个选择才对了6个……”
“完了,综合一个大题答偏了……”
“mbd,听力这答案对么?我听的很清楚啊,怎么错了?”
别的科目边学道不怎么关心,一直盯着黑板上的数学答案。
bcdcbcdd……
15……
……
1……
2n(n-1)……
选择题,全对,60分。
填空题,对3个,12分。
数学72分。
边学道抬头看向周航,正巧周航也在看向他,两人会心地笑了。
估分总分525!
拿不准的一些题已经没算了,估出来的分还是高出他知道的一本分数线10多分。这个结果边学道很满意。如果这是他前世高考的成绩,他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但现在他不会了。
高考在边学道心里,更多是为了给期待自己成才的父母一个交代。现在有了这个成绩,父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把头抬得高一点,边学道觉得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
他准备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高考就是这样,几家欢乐几家愁,因为是“3+x”第一年,大家都没经验,考砸的学生不少。
董雪一直没来,一个跟她家住得近的女生帮她把答案抄了回去。
周航估分610,边学道狠狠地祝贺了他一番。
回家把估分的情况跟爸妈说了,父母高兴得不得了,边妈特意出去买的菜,边爸破天荒地让边学道跟他喝酒,那顿饭他和老爸一人喝了三瓶啤酒。
晚上,思来想去,边学道决定第一志愿报东森大学的国际贸易,也就是前世徐尚秀的专业。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重来一次能上一本,就不能满足于跟徐尚秀仅仅在一个学校了,还要更近一点,不如就在一个专业,在一起上课下课,更容易接触,能更早打开局面。
至于说有了这个分数,换一个更好一点的学校,或者专业,边学道想都没想。多年社会工作经验告诉他,对多数人来说,文科专业等于没专业,怎么选都是一个味儿。对就业能产生影响的,是985和211两个牌子,东森大学不是985,但是211,对已经有了粗线条人生规划的边学道来说,211已经足够了。
而且,边学道最熟悉的就是松江市。
这座城市未来十几年的人事变动,城市拓展布局,商圈开发分布,地铁路线规划,他都一清二楚。要想充分利用十几年的先知先觉淘金赚钱,松江是首选。跑外地上学,再回松江创业,想想就麻烦。就算十年后松江空气污染严重不再适合居住,完全可以赚够了钱换城市。
真有发大财那一天,移民也可以。
所以,没必要换城市,也没必要换学校,就选东森大学的国贸系。
〖
第014章边学道的路
2001年7月13日晚,申奥之夜,举国都在等待莫斯科的消息。
电视屏幕里,坐在现场等待结果的每个中国人都期待无比,也忐忑无比。参与申奥的人,无论参与程度多深,恐怕都不能百分百确定中国肯定能成功。
但边学道能。
临近22点,看着电视里屏气静声、双手握拳、一脸紧张的人们,边学道忽然好奇地想到,会不会有人和自己一样,已经知道了结果呢?
随着萨马兰奇发音独特的“beijing”出口,中国沸腾了。
各地的转播现场,人们叫着跳着,哭着笑着,不能自已。
镜头里的每个人,都表露出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马路上开车的人,此起彼伏地鸣笛,可就算已经这么晚了,没有人怪他们,反而觉得很应景儿、很带劲儿。
北京中华世纪坛下的欢呼更是排山倒海,庆祝随着国家领导人出现在中华世纪坛进入**。
虽然这些视频前世就看过,而且不止一遍,可是再次亲身经历,边学道还是止不住跟着激动了一把。
这一晚,躺在床上,边学道想了很多事情。
7月15日,边学道到学校交了自己的报考志愿。父母对大学的好坏不太懂,大体尊重了儿子的意见。尤其他们跟身边的朋友同事打听到东森大学校风严谨、管理严格之后,更是十分同意儿子的选择。
因为学校早就通知15号这天要照毕业照,能来的同学基本都来了,边学道见到了董雪。
简单聊了一会,边学道知道董雪估分405,志愿报的是中国民航大学乘务专业。
“你要去当空姐?”边学道有点没想到董雪的选择。
“嗯,早就打算好的。4月的时候去体检面试了。”董雪看着远处的天,“听说你这次考的很好,上一本了。”
“差不多吧!”
“谢谢你把我抱出考场,找到我爸。”董雪看着边学道的脸颊,“你那件写字的t恤还在么?”
“洗了!”边学道做了一个搓衣服的动作,笑着说。
一起照完毕业照,要好的同学三三两两一起照相。
边学道和周航、董雪、郭东几个各照了几张。
周航志愿报的人民大学。看见周航的志愿表后,边学道想起来了,周航前一次考上的就是人民大学。
漫长假期开始了。
和同学聚了几次餐,边学道收拾一下东西,去了乡下的五叔家。
边爸这一辈兄弟五个,边爸排老四。
边家是有家谱的,边学道这一辈名字中间都用“学”字,第一个男孩出生后,大伯建议用“仁义道德”取名,边学道排老三,于是他轮到了“道”字。
五叔家离市里20公里的样子。五叔的小儿子边学德不是读书的料,初中读完就出去学修车了。
这两年五叔承包了一个小山种果树,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边学道就是奔着五叔家果园去的。他记得那个小山上,有一个看护果园的木屋子,边学道现在需要一个安静的、没人打扰的地方整理头绪。
五叔家果园种的主要是李子和山楂,五叔五婶对边学道要求白天去看园子求之不得。边学道在五叔家结结实实住了半个月,每天早上出门,在山上待一天,晚上回去。
边学道随身带着一个包,装着笔记本、笔和随身听、几盘磁带、不少电池。
他在山上的木屋子里,看云听雨,想到什么就记下来,然后用独特的记录方式写到一个本子上。想起曾经常听的、常在ktv唱的歌曲,就唱出来,记忆里一些歌这个时候还没出现,他就词曲分离,把词用笔记下来,哼出的旋律,用随身听录下来。
折腾了几天,记下来10多首,有周杰伦的,有shinedown的,和国内流行度比较高一些歌。
实事求是地说,边学道就是一个小市民,一个俗人,重生之后,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那种一年365天,要上250+个夜班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困于房贷、车贷,工作了一整年也舍不得带着家人出去旅游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紧盯着各种网上的“宝”,看哪个利率高赶紧转移资金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他要赚钱,赚很多钱,他要当有钱人,最好是那种本金放银行,利息就够他一年花销的那种有钱。
这个时候的边学道,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赚钱,他觉得有钱了,才有自由潇洒的人生。
他努力地想着能淘金创业的点子,想到了一些,但又被一一推翻,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资金,他需要第一桶金。
边学道对自己的才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他有一点钻研精神,有一点韧劲,同时也有点懒散,说好听了是小富即安,说难听了是胸无大志,而且前世他毕业后就一直在报社上班,看的很多,创业的经验一点都没有。他知道,世上的成功,都不像报道里、自传里写的那么容易轻松,“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那些书都是逗人玩的。
就好像,边学道知道淘宝2003年才创立,但他玩不转电子商务,他不是马云。边学道知道奇虎360要到2005年才出现,但他不是周鸿祎,除了免费策略,对杀毒和360的成功之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知道智能触屏手机将统一手机市场,但他不是乔布斯也不是雷军,他知道自己肯定玩不转那玩意,他就不是那块料。
边学道能干的就是卖概念,可是有人信么?有人买么?值钱么?真有人信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边学道仔细梳理着自己前世的经历和掌握的信息,一遍一遍地思考着。他在给自己找路,一条能快速赚钱,门槛低、风险小、成本少的赚钱路子。在山上待了10多天后,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走出木屋,站在山头,视线随着脚下绿色的田野向远处延伸,一阵温煦的夏风拂面吹来,顿时觉得心胸开阔头脑清爽,有了方向的边学道此刻踌躇满志。
他的想法很简单。
前世一次和同事吃饭,聊到网上的发财机会,一个同事说起他们平时常用的导航页ho123,一个网吧网管1999年为方便自己上网制作的东西,经过几年见得光见不得光的推广,2004年被百度收购,官方收购价格是5000万。真实价格当然不能这么高,但肯定也是个天价。
边学道觉得这是个机会。
建一个导航页,门槛低、风险小、成本少,只要突击学一下sp、dw、html语言等知识,这是眼下边学道最靠谱的赚钱路子。
2001年家用电脑刚刚开始普及,多数人对电脑所知有限,需要导航页这样的上网助手。最关键的是那些个后来的门户网站和网络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导航页的价值,这个时候弄一个导航页,只要推广做得好,还是有机会赚钱的。
而且,2001年的ho123,页面信息量远不如2014年丰富,很多页面资源没有开发,边学道有信心在导航页的页面信息呈现和服务功能上强过ho123。
8月3日,边学道告别五叔回了家。
8月4日是高考成绩开始查询的日子。从上午8点,边妈就开始拨打查分热线,但整整一天服务都没有开通。
吃完晚饭,爸爸又去拨了一遍热线,这次通了,一阵旋律过后,一个女声开始播报考试成绩,爸爸按开免提,一家三口都围在了电话旁——
考生姓名:边学道
准考证号:xxxxxxxxxx
语文130分。数学72分。文科综合239分。英语95分。总分536分。
重听请按“1”……
边妈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这绝对是儿子从未考过的高分,也是她不敢想的高分。虽然边学道早早就说了估分的成绩,但一家人悬着的心直到这一刻才落地。
那一晚,边爸给亲朋好友打了不知多少个电话。
拿起电话就是:“喂,我老边啊……啊?成绩?成绩出来了……还行吧,536……对,文科……两科都没考好……行,办酒我一定告诉你,放心吧,咱这关系,忘不了你。”
〖
第015章鱼跃此时海
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边学道说想去电脑学校学点电脑知识,边妈立刻就答应了。
边学道骑车把市里的几家电脑学校跑遍了,问了之后发现大多还都在教一些非常初级的电脑常识和软件知识,立刻就没了兴趣。
直到最后一家电脑学校,才有点意思。
这家电脑学校在一个临街的二楼,学校名字是用纸贴在阳台窗户上的。走进去一看,环境比之前几家都要差一些,椅子都是最简单的塑料凳,电脑一看就是网吧淘汰下来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炒菜的味道。
边学道刚走进去,一个岁数不大的眼镜男就迎了过来,“要学电脑么?”
边学道“嗯”一声,在里面看了一圈,问跟在身边的眼镜男:“教网页制作么?”
这话问得眼镜男一愣,“你要学网页制作?你懂计算机?”
边学道眼睛在一个看样子是学员的女孩身前的显示器上看了一会,“懂一点。”
“我倒是能教。”眼镜男仔细看了边学道一眼,“不过网页制作分几种,要看前台还是后台,短时间也学不会,你准备学多久?”
“我刚高考完,有1个多月时间。”边学道说。
整个学校只有3个学生,两男一女,两个男孩看上去应该是初中生,女孩要大一些。
一个个子不高的小平头在一个男孩旁边指导着什么,眼睛却在边学道这边扫来扫去。
这时,里面隔间走出来一个女人,20多岁的样子,皮肤白白的,跟小平头说,“去里面把桌子支上,我喊你姐夫吃饭。”
边学道问眼镜男:“在你这学的话多少钱?”
眼镜男有点犯难,很坦白地说:“我这儿没收过要学这个的,我虽然会一些但没教过,你要是真想学,我找一下软件,明天你来再商量。”
“你这儿有电话吧,把电话给我,我明天给你电话。”边学道说。
揣着电脑学校的电话回到家,妈妈说一个叫董雪的女孩打电话找过他。边学道把电话打过去,是董雪妈妈接的:“阿姨你好,董雪在家么,我是她同学。”
电话那头传来了喊董雪的声音:“董雪,你电话!”
电话里董雪问了边学道的分数,然后说她爸她妈想请他吃顿饭,感谢他在考场里帮助她的事,边学道推了几次,董雪都很坚持。
饭是在董雪家楼下不远的一个饭店吃的。董雪爸爸要了一个小包间,环境还不错。董雪妈妈让边学道点菜,边学道笑着说没在这儿吃过,随便吃点家常菜就行。
董雪点菜的时候,董雪爸爸说了一些边学道在考场外找他的情形,尤其描述了边学道写着字的t恤,还有边学道故意说错董雪班级,考验他的真假,夸边学道很机智。
边学道一点也不居功自恃,从容地跟董雪爸爸聊天。
董雪妈妈在旁边观察边学道,发现他身上没有一点其他少年身上的局促和飘浮。问了边学道的高考成绩,听他说考了536,这顿饭的气氛就更好了。
吃完饭,董雪说去送送边学道,董雪爸妈简单交流一下眼神,就笑着答应了,只是告诉董雪早点回来。
董雪出来没骑车,也不怕爸妈看见,很自然地坐到了边学道的车后座上。
边学道真是挺喜欢董雪这落落大方的劲儿。问董雪想去哪,董雪说随便。
边学道无意识地骑到了学校。
教室的门都是锁着的,两人来到了教学楼的天台,一起看着远处的市区,都没有说话。
“你能猜到10年后春山会是什么样么?”边学道先找的话头。
“不知道。”董雪摇头。
“我能猜到一点。”边学道指着远处,说了一些变化。
董雪远远地看着,仿佛听见了,又仿佛没听见。
过了一会,“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么?”董雪轻轻问道。
“喜欢!”边学道回答得很干脆。
“可是我们就要分开了,下周我家搬家。”董雪说。
“搬到哪里?”边学道问。
“松江市。”
“我报的东森大学就在松江,有缘终会再见的。”边学道微笑着跟董雪说。
董雪说:“为什么我没能早点发现你是个这么特别的人?”
边学道说:“那是因为我从前不够特别。”
那天,董雪轻轻靠在边学道怀里,让他环着自己的腰,一起看着向西沉去的夕阳,说了很久的话。
“把你那天写过字的t恤送我吧!”董雪说。
“字已经洗了。”
“那我也要。”
“好,明天我给你送过去。”
“不,现在就去你家拿。”
边学道拉着董雪回了一趟自己家,又把董雪送回了家,在董雪家不远的地方,董雪让边学道停车,在街边的一棵树下,董雪深深地吻了边学道一口,在他耳边轻声说“再见”,转身跑远。
这一晚边学道睡的不怎么好。
醒来已经是上午10点,边学道找出昨天记的电话号,拨了过去。
电话里眼镜男说学费要2200,边学道直接说不行。想了想跟眼镜男说,我要是能给你拉去几个学员,能不能便宜点,眼镜男说拉去5个学员就便宜1000。
边学道开始拿着同学通讯录打电话,连初中同学带高中同学,终于找到了6个有学电脑想法的。
放下电话,边学道到了昨天那家电脑学校。这时他才注意到原来这里叫青松电脑学校,挺雅致一个名字。
几番讨价还价,边学道的学费定在了800,条件是边学道要当半个老师。
眼镜男叫张亚青,她老婆叫王松,那个帮忙的小平头是王松的弟弟,叫王柏。边学道后来才知道,张亚青是名校毕业,学的是软件工程,本来毕业找了个很不错的it企业,但因为他接私活被公司发现,离开了公司。靠接私活的钱,跟老婆回了老家,开的这间电脑学校。
边学道说自己可以在这儿打工顶学费时,张亚青笑了,问他你都会干什么?
边学道演示了拆装机器,重做系统,处理图片,但真正让张亚青吃惊的是边学道居然能盲打,而且速度不慢。要知道那时候的不少高中生还都是一指禅打字呢。
之后几天,边学道的6个同学陆续来学校学电脑了,大家又接连把自己的同学和亲戚家的孩子拉了几个过来,空荡荡的电脑学校立刻热闹起来,到后来机器都要轮着用,一个学,两个在旁边看着。
王松很感激边学道给自家电脑学校带来的人气,中午经常留他吃饭。
再后来,青松电脑学校的年轻老师能快速盲打,成了一个招揽学生的招牌,有学员来问,张亚青就让边学道给他演示一下快速盲打,在2001年的小城里,这简直就是神技,学员立刻拍板来这儿学电脑。
边学道投桃,张亚青报李。
他对边学道学习网页制作很上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就用电话或qq跟自己的老同学老同事联系,甚至把一个在编程上很有天赋的同学介绍给了边学道,让他俩互相加了qq,边学道的qq名叫重来,对方的qq名叫静海。有了强大的教师团,边学道进步很快。
学习之余,边学道给张亚青也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电脑学校怎么包装,内部怎么布置能让人看上去更正规更有档次。还有,虽然有点晚了,边学道还是建议张亚青想办法把一楼盘下来开一个网吧。
一起学电脑的6个同学里,跟边学道关系最好的是王文凯。
王文凯跟边学道是初中同学,高中不在一个学校,但一直没断了联系,假期的时候经常一起聚会吃饭。王文凯学的理科,高考打了633分,志愿报的松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提前掌握点电脑知识,这才来电脑学校学习。
8月28日,边学道的录取通知书到了。看着通知书上的“国际贸易”几个字,边学道仿佛看见徐尚秀站在他面前冲他微笑。
2001年9月11日晚上7点,看着墙上滴滴答答的钟表,边学道心情难以平静。
他知道再过一个多小时,地球那端就要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可是他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
边学道清醒地知道,如果他真的在网上提前说了什么,自己和家人一定会卷入不可控的巨大漩涡,甚至生命都将不在自己手里掌控。
自己头脑里的信息,不说是机遇,说了就是灾祸。这一晚如此,7年后的大地震如此,他知道的一切都如此。就在这一晚,边学道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滴酒不沾。
9月15日,大学报到的前一天,边学道跟爸爸妈妈说了很久的话。他告诉爸妈,上大学后会找兼职的工作锻炼自己,让爸妈别急着卖房子。还有,明天报到他自己去,安顿好了就给家里电话。
开始的时候边妈坚持要去送边学道,后来还是边爸劝住了她。
9月16日早上5点,边学道一个人登上了春山开往松江的火车。
〖
第016章四哥,你不厚道
边学道在东森大学接新生的大巴里坐了20分钟,车开了。
前排坐着3个来接站的学生,开车前,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女生在车里清点了一下人数,路过边学道时问了他一句,“车要开了,你家长呢?”
边学道说:“我自己来的。”
坐在靠窗位置的边学道,安静地打量着车窗外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城市,2001年的松江市与边学道记忆中的松江市有很大不同。
大巴进到东森大学校园的时候,主楼前已是人头攒动。各院系都搬几张桌子并到一起,桌子两边固定一根竹竿,上面挂着印有院系名称的横幅。
边学道拎着自己不大的旅行包,走到经管院的桌子前,签名后,要了一张报道流程单,按照上面的顺序,开始一栋楼一栋楼地跑。
这时候的校园跟边学道毕业时有一些不同,b区的几栋新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都还在施工中。不过这并不耽误边学道报道,他在这个校园生活过4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除了校医院的体检队伍比较长,其他项目都很快。不到12点,边学道就抱着学校发的被褥枕头和脸盆,按照领取的宿舍号,向6公寓走去。
717寝的门是开着的。
边学道往里一看,呵,一屋子人。
费力地用手在门上敲了几下,笑呵呵地跟里面的人说:“大家好,我叫边学道,大家的室友。”
看他抱着一堆东西,门口下铺的男生过来帮了他一把,冲左边靠窗的下铺一指,“床位学校已经分好了,都贴着名签照片,你床在那。”
屋子里算上边学道来了5个学生,其中两个的家长帮着铺好了床,跟大家说了几句话陆续离开了。
看着父母出了门,边学道上铺的男生一下活跃起来,把门开了一条缝,往外看了看,锁上门,不知道从哪摸出一盒烟,“可憋死我了”,接着把烟盒冲着屋里的几个男生一扬,“还谁抽?”
边学道看了一眼床边的名签,知道自己上铺的男生叫李裕。
边学道对面上铺的男生说“给我一根”,边学道和其他两个都摇头。
两个烟民刚点着火,没抽上两口,门外就有人敲门。两人赶紧手忙脚乱地把烟掐了,扔进卫生间。开门前,李裕还喷了几下空气清新剂。
门开了,李裕愣住了。
一个大个儿站在门前,一手拎着一个大号旅行包。身后跟着两个女生,一个抱着学校发的床上用品,一个抱着脸盆杂物,肩上还挎着一个小旅行包。
边学道也有点蒙,心说门外这是什么组合?
大个儿把手里的包往门里一扔,赶紧回身接被褥,边接边说:“谢谢学姐,谢谢学姐,安顿好了一定请学姐吃饭,学姐给个电话吧!”
两个女生往寝室里看了一眼,其中一个稍高一点的说:“不用了,都是一个系的。我们回去了,还有新生要送呢。”
大个儿马上说“我送送学姐”,带上门,就追了出去。
李裕看着地上的包,“我艹,学姐送上来的,还有这待遇,这哥们人才啊!”
没一会儿,大个儿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便签。
李裕看了看大个儿床头贴着的照片,又看了看大个儿,说:“哥们,你走错寝了吧”,指着照片说:“这人是你么?”
大个儿看了一眼,“那照片是初三照的,当时手里没照片了,就把这张交上来了。”
屋里几个人凑过去一看,确实不像。
照片里是个胖小子。现在这大个儿,浓眉,带笑的桃花眼,高鼻梁,两个嘴角上翘,脸上棱角分明,高而不瘦,纯纯一个美男子。
铺好了床,把东西放进自己的柜子里,边学道躺在床上休息,跟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直到下午2点,寝室8个人到齐了。
等家长都走了,老规矩,8个人按年纪生日排大小。
边学道排老四,上铺的帅哥李裕是老五,跟李裕一起吸烟的国字脸艾峰是老大,艾峰下铺的眯缝眼于今老三。大个儿美男陈建排老二,陈建下铺有两个酒窝的杨浩排老七。陈建对面上下铺是老六孔维泽和老八童超。
艾峰家在西安,于今是湖北人,杨浩是江苏人,陈建是山东人,剩下边学道4个都是北江人。
几个男生躺在床上,交流着对校园的印象,说着来时见到的漂亮学姐,对还没见着面的同班女生摩拳擦掌非常期待。
然而,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东森大学寝室居然给配电视,连有线都是安好的,甚至能看到凤凰中文台。
聊天时,有人问到边学道,他就附和几句,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猜想着徐尚秀会住在哪个女生宿舍楼,构想着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晚饭的时候,8个男生一起行动去食堂吃饭。路上看见不少这种大队伍,一看就知道是刚报到的新生。
基本上,这种全寝行动只会出现在大一开学之初和一些特殊日子,不论男生女生,寝室里的学生会根据性格、家境、美丑、成绩、爱好等因素组成若干小圈子。
尤其是大家熟悉了校园和周围的环境以后,选了不同的课以后,有了男女朋友以后,全寝行动会越来越少。
一下午的观察和回忆,边学道已经可以断定自己和徐尚秀不在一个班。因为2012年徐尚秀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回家后,徐尚秀指着大学毕业照里的几个人说他(她)们几个现在混得最好。
自己寝室里的几个人,都不在那张毕业照上。
休整一天,分发军装,9月18号,军训开始。
早上7点50,绿油油一片的大一新生,站在体育场外,等待学校编成方队,才能进入体育场。
边学道一边和寝室的哥们说话,一边打量着四周的女生,希望能发现徐尚秀的身影。然而,统一的军服非常不利于找人,看了几圈没有发现,就随队进场了。
按身高列队,安排教官,划定方队训练地点,熟悉军训口令,一上午就过去了。1米87的陈建是方队的第一海拔,边学道和艾峰也在第一排。
整整一天,边学道一直在四周的方队里寻找徐尚秀,还是没有找到。一定是分到远处的方队了,边学道对自己说。
军训第二天,以“治校严谨”著称的东森大学开始发威了。一系列寝室卫生标准,学校纪律条例,学生行为规范,下发传达到每个新生寝室,其中,最变态的一条是寝室地上不允许有头发丝儿。
晚饭过后,校学生会带着军训教官挨个寝室教授怎么叠军被。
边学道早就知道有这一项,晚上在食堂吃完饭,去校内超市买了两盒芙蓉王。教官是带着自己的被子演示的,叠完两遍后刚要走,边学道拉住了教官,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教官,刚才有几个地方没记住,帮我们再演示一遍吧。”边学道指着自己的被子说。
教官看了看手里的烟,揣进兜,告诉边学道去(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边学道不动声色地在演草纸上写下了12个阿拉伯数字,最大的是4,最小的是1。
把12个数字再次记在自己的透明手袋上,边学道已经开始等铃声交卷了。
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提前交卷。
万一两个监考有一个是教数学的,稍稍看一眼自己的卷子,就会发现自己的大题全是乱写,而选择题却准确率极高,那简直就是在嘲讽两个监考老师是睁眼瞎。
边学道感觉到周航又踢了两下椅子。然后他看见前面的周航似乎调整了一下演草纸,一小截草纸压在了他的左胳膊肘下。
边学道看见上面用铅笔写着几个数字……
〖
第013章估分过了一本线
交完数学卷,边学道的高考已经没有悬念了。
父母看到边学道一脸轻松地走进家门,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吃完饭,边学道在家附近走了一会,按照自己标注的重点符号,将文科综合三门课本翻了一遍,晚上10点不到就睡觉了。
7月8日上午考文科综合,下午考英语。
文科综合边学道答的还不错,到了下午的英语,边学道发现高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好在他美剧和原声电影看得多,英文歌听得多,英语语感还是不错的。
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一路做下来,居然没用太多时间。
作文他早有准备,提前找了一个差不多的范文,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离交卷还有30多分钟的时候,边学道看见董雪把卷子扣在桌子上,站起来跟监考老师示意她要交卷。
她是全考场第一个交卷的。
边学道疑惑地看着董雪的背影,发现她走路的样子有点软。果然董雪刚走了几步,“砰”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站在教室后面的监考老师大声喝止了想要站起来看情况的其他考生,前面的监考老师把董雪扶起来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出门去找流动监考。
边学道检查了一下答题卡,收拾东西,把卷子扣在桌子上,跟监考示意自己也交卷。
走到董雪跟前,看到董雪脸白得像纸一样,低声问她:“能走么?”
董雪见是边学道,点了一下头。
边学道拦腰抱起董雪,大步走出教室。
监考老师正领着一个流动监考往这边跑,看见边学道抱着董雪,大声问他是干什么的?
边学道抱着董雪焦急地问监考:“考场的医疗点在哪?我是她同学,我交卷了。”
流动监考领着边学道去医疗点,监考回了教室。
到医疗点后,董雪已经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医生问了董雪几个问题,就让校方联系守在外面的120救护车。
边学道一分钟也不想等,问出了120待命的位置,抱着董雪就冲了出去。守在校门外的家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看见一个男生抱着一个女生向侧门的救护车跑去。
边学道边跑边问董雪:“你家电话多少号,告诉我,我通知你家里。”把董雪放进救护车,边学道又飞快跑到四中的小超市,拨通了董雪家电话。
电话通了。
“喂,你好,是董雪家么?阿姨你好,我是董雪的同班同学,我叫边学道。董雪有点不舒服,刚把她送到四中考点的救护车上……啊不不,没什么大事,可能没睡好或者太紧张了,对对,您现在过来一下吧。什么?董叔叔在门口等着呢?董叔叔穿什么样的衣服?……好,您别着急,我现在去门口找董叔叔。”
放下电话,跑到四中门口,看一眼就晕了。从校门口到对面街上,全是等孩子的家长。电话里董雪妈妈说董雪爸爸穿着深蓝色西裤白色半袖,这一身也太大众了。
边学道想扯嗓子喊几声“谁是董雪爸爸”,扭头就看见两个一脸严肃的学校保安,站在写着“禁止喧哗”的大牌子两边,其中一个保安正双眼炯炯地盯着他。
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白t恤,心想只能出此下策了。
边学道跑回小超市买了个黑色标记笔,脱下衣服在上面写了“董雪爸爸”四个大字。光着膀子跑到校门口,两手把t恤高高举起。边学道本来就挺高,又是站在道牙子上,边学道相信只要董雪爸爸在附近,一定能看见。
果然,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看着边学道没说话。边学道放下衣服,“您是第一高中董雪的爸爸?”
男人说“是”。
边学道问:“是三年四班的董雪?”
男人一愣,说:“三年七班。”
边学道说:“我是董雪同班同学,叔叔跟我来,董雪不太舒服,正在里面休息。”
边学道跟守门的保安说了情况,把董雪爸爸领到了救护车旁。
从刚才医生问董雪的几句话里,边学道大致猜到董雪可能是痛经。董雪爸爸既然已经到了,他就不方便再留下来。
边学道穿着写着“董雪爸爸”字样的t恤,施施然骑着车穿街过巷,像极了搞行为艺术的文艺青年,一路拉风无比。
7月10日,是考前学校通知的回校时间,主要是公布一下高考答案,让学生估分,然后开始报志愿。
黑板被大致分为四个区域,班主任把写着标准答案的纸交给班长,让他把答案抄写到黑板上。
教室里只有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声,没有一个学生说话。想办法把自己答案带出来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对照结果,没带答案出来的要么抓耳挠腮使劲回想,要么一脸淡漠。
班长抄完后,把答案纸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把黑板上的答案与手里的答案对了一遍,告诉大家一会儿发报考志愿表,15号上午来填表。
教室里“哄”的一下开锅了。
“怎么样,怎么样,你多少分?”
“我艹,数学12个选择才对了6个……”
“完了,综合一个大题答偏了……”
“mbd,听力这答案对么?我听的很清楚啊,怎么错了?”
别的科目边学道不怎么关心,一直盯着黑板上的数学答案。
bcdcbcdd……
15……
……
1……
2n(n-1)……
选择题,全对,60分。
填空题,对3个,12分。
数学72分。
边学道抬头看向周航,正巧周航也在看向他,两人会心地笑了。
估分总分525!
拿不准的一些题已经没算了,估出来的分还是高出他知道的一本分数线10多分。这个结果边学道很满意。如果这是他前世高考的成绩,他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但现在他不会了。
高考在边学道心里,更多是为了给期待自己成才的父母一个交代。现在有了这个成绩,父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把头抬得高一点,边学道觉得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
他准备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高考就是这样,几家欢乐几家愁,因为是“3+x”第一年,大家都没经验,考砸的学生不少。
董雪一直没来,一个跟她家住得近的女生帮她把答案抄了回去。
周航估分610,边学道狠狠地祝贺了他一番。
回家把估分的情况跟爸妈说了,父母高兴得不得了,边妈特意出去买的菜,边爸破天荒地让边学道跟他喝酒,那顿饭他和老爸一人喝了三瓶啤酒。
晚上,思来想去,边学道决定第一志愿报东森大学的国际贸易,也就是前世徐尚秀的专业。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重来一次能上一本,就不能满足于跟徐尚秀仅仅在一个学校了,还要更近一点,不如就在一个专业,在一起上课下课,更容易接触,能更早打开局面。
至于说有了这个分数,换一个更好一点的学校,或者专业,边学道想都没想。多年社会工作经验告诉他,对多数人来说,文科专业等于没专业,怎么选都是一个味儿。对就业能产生影响的,是985和211两个牌子,东森大学不是985,但是211,对已经有了粗线条人生规划的边学道来说,211已经足够了。
而且,边学道最熟悉的就是松江市。
这座城市未来十几年的人事变动,城市拓展布局,商圈开发分布,地铁路线规划,他都一清二楚。要想充分利用十几年的先知先觉淘金赚钱,松江是首选。跑外地上学,再回松江创业,想想就麻烦。就算十年后松江空气污染严重不再适合居住,完全可以赚够了钱换城市。
真有发大财那一天,移民也可以。
所以,没必要换城市,也没必要换学校,就选东森大学的国贸系。
〖
第014章边学道的路
2001年7月13日晚,申奥之夜,举国都在等待莫斯科的消息。
电视屏幕里,坐在现场等待结果的每个中国人都期待无比,也忐忑无比。参与申奥的人,无论参与程度多深,恐怕都不能百分百确定中国肯定能成功。
但边学道能。
临近22点,看着电视里屏气静声、双手握拳、一脸紧张的人们,边学道忽然好奇地想到,会不会有人和自己一样,已经知道了结果呢?
随着萨马兰奇发音独特的“beijing”出口,中国沸腾了。
各地的转播现场,人们叫着跳着,哭着笑着,不能自已。
镜头里的每个人,都表露出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马路上开车的人,此起彼伏地鸣笛,可就算已经这么晚了,没有人怪他们,反而觉得很应景儿、很带劲儿。
北京中华世纪坛下的欢呼更是排山倒海,庆祝随着国家领导人出现在中华世纪坛进入**。
虽然这些视频前世就看过,而且不止一遍,可是再次亲身经历,边学道还是止不住跟着激动了一把。
这一晚,躺在床上,边学道想了很多事情。
7月15日,边学道到学校交了自己的报考志愿。父母对大学的好坏不太懂,大体尊重了儿子的意见。尤其他们跟身边的朋友同事打听到东森大学校风严谨、管理严格之后,更是十分同意儿子的选择。
因为学校早就通知15号这天要照毕业照,能来的同学基本都来了,边学道见到了董雪。
简单聊了一会,边学道知道董雪估分405,志愿报的是中国民航大学乘务专业。
“你要去当空姐?”边学道有点没想到董雪的选择。
“嗯,早就打算好的。4月的时候去体检面试了。”董雪看着远处的天,“听说你这次考的很好,上一本了。”
“差不多吧!”
“谢谢你把我抱出考场,找到我爸。”董雪看着边学道的脸颊,“你那件写字的t恤还在么?”
“洗了!”边学道做了一个搓衣服的动作,笑着说。
一起照完毕业照,要好的同学三三两两一起照相。
边学道和周航、董雪、郭东几个各照了几张。
周航志愿报的人民大学。看见周航的志愿表后,边学道想起来了,周航前一次考上的就是人民大学。
漫长假期开始了。
和同学聚了几次餐,边学道收拾一下东西,去了乡下的五叔家。
边爸这一辈兄弟五个,边爸排老四。
边家是有家谱的,边学道这一辈名字中间都用“学”字,第一个男孩出生后,大伯建议用“仁义道德”取名,边学道排老三,于是他轮到了“道”字。
五叔家离市里20公里的样子。五叔的小儿子边学德不是读书的料,初中读完就出去学修车了。
这两年五叔承包了一个小山种果树,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边学道就是奔着五叔家果园去的。他记得那个小山上,有一个看护果园的木屋子,边学道现在需要一个安静的、没人打扰的地方整理头绪。
五叔家果园种的主要是李子和山楂,五叔五婶对边学道要求白天去看园子求之不得。边学道在五叔家结结实实住了半个月,每天早上出门,在山上待一天,晚上回去。
边学道随身带着一个包,装着笔记本、笔和随身听、几盘磁带、不少电池。
他在山上的木屋子里,看云听雨,想到什么就记下来,然后用独特的记录方式写到一个本子上。想起曾经常听的、常在ktv唱的歌曲,就唱出来,记忆里一些歌这个时候还没出现,他就词曲分离,把词用笔记下来,哼出的旋律,用随身听录下来。
折腾了几天,记下来10多首,有周杰伦的,有shinedown的,和国内流行度比较高一些歌。
实事求是地说,边学道就是一个小市民,一个俗人,重生之后,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那种一年365天,要上250+个夜班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困于房贷、车贷,工作了一整年也舍不得带着家人出去旅游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紧盯着各种网上的“宝”,看哪个利率高赶紧转移资金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他要赚钱,赚很多钱,他要当有钱人,最好是那种本金放银行,利息就够他一年花销的那种有钱。
这个时候的边学道,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赚钱,他觉得有钱了,才有自由潇洒的人生。
他努力地想着能淘金创业的点子,想到了一些,但又被一一推翻,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资金,他需要第一桶金。
边学道对自己的才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他有一点钻研精神,有一点韧劲,同时也有点懒散,说好听了是小富即安,说难听了是胸无大志,而且前世他毕业后就一直在报社上班,看的很多,创业的经验一点都没有。他知道,世上的成功,都不像报道里、自传里写的那么容易轻松,“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那些书都是逗人玩的。
就好像,边学道知道淘宝2003年才创立,但他玩不转电子商务,他不是马云。边学道知道奇虎360要到2005年才出现,但他不是周鸿祎,除了免费策略,对杀毒和360的成功之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知道智能触屏手机将统一手机市场,但他不是乔布斯也不是雷军,他知道自己肯定玩不转那玩意,他就不是那块料。
边学道能干的就是卖概念,可是有人信么?有人买么?值钱么?真有人信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边学道仔细梳理着自己前世的经历和掌握的信息,一遍一遍地思考着。他在给自己找路,一条能快速赚钱,门槛低、风险小、成本少的赚钱路子。在山上待了10多天后,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走出木屋,站在山头,视线随着脚下绿色的田野向远处延伸,一阵温煦的夏风拂面吹来,顿时觉得心胸开阔头脑清爽,有了方向的边学道此刻踌躇满志。
他的想法很简单。
前世一次和同事吃饭,聊到网上的发财机会,一个同事说起他们平时常用的导航页ho123,一个网吧网管1999年为方便自己上网制作的东西,经过几年见得光见不得光的推广,2004年被百度收购,官方收购价格是5000万。真实价格当然不能这么高,但肯定也是个天价。
边学道觉得这是个机会。
建一个导航页,门槛低、风险小、成本少,只要突击学一下sp、dw、html语言等知识,这是眼下边学道最靠谱的赚钱路子。
2001年家用电脑刚刚开始普及,多数人对电脑所知有限,需要导航页这样的上网助手。最关键的是那些个后来的门户网站和网络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导航页的价值,这个时候弄一个导航页,只要推广做得好,还是有机会赚钱的。
而且,2001年的ho123,页面信息量远不如2014年丰富,很多页面资源没有开发,边学道有信心在导航页的页面信息呈现和服务功能上强过ho123。
8月3日,边学道告别五叔回了家。
8月4日是高考成绩开始查询的日子。从上午8点,边妈就开始拨打查分热线,但整整一天服务都没有开通。
吃完晚饭,爸爸又去拨了一遍热线,这次通了,一阵旋律过后,一个女声开始播报考试成绩,爸爸按开免提,一家三口都围在了电话旁——
考生姓名:边学道
准考证号:xxxxxxxxxx
语文130分。数学72分。文科综合239分。英语95分。总分536分。
重听请按“1”……
边妈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这绝对是儿子从未考过的高分,也是她不敢想的高分。虽然边学道早早就说了估分的成绩,但一家人悬着的心直到这一刻才落地。
那一晚,边爸给亲朋好友打了不知多少个电话。
拿起电话就是:“喂,我老边啊……啊?成绩?成绩出来了……还行吧,536……对,文科……两科都没考好……行,办酒我一定告诉你,放心吧,咱这关系,忘不了你。”
〖
第015章鱼跃此时海
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边学道说想去电脑学校学点电脑知识,边妈立刻就答应了。
边学道骑车把市里的几家电脑学校跑遍了,问了之后发现大多还都在教一些非常初级的电脑常识和软件知识,立刻就没了兴趣。
直到最后一家电脑学校,才有点意思。
这家电脑学校在一个临街的二楼,学校名字是用纸贴在阳台窗户上的。走进去一看,环境比之前几家都要差一些,椅子都是最简单的塑料凳,电脑一看就是网吧淘汰下来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炒菜的味道。
边学道刚走进去,一个岁数不大的眼镜男就迎了过来,“要学电脑么?”
边学道“嗯”一声,在里面看了一圈,问跟在身边的眼镜男:“教网页制作么?”
这话问得眼镜男一愣,“你要学网页制作?你懂计算机?”
边学道眼睛在一个看样子是学员的女孩身前的显示器上看了一会,“懂一点。”
“我倒是能教。”眼镜男仔细看了边学道一眼,“不过网页制作分几种,要看前台还是后台,短时间也学不会,你准备学多久?”
“我刚高考完,有1个多月时间。”边学道说。
整个学校只有3个学生,两男一女,两个男孩看上去应该是初中生,女孩要大一些。
一个个子不高的小平头在一个男孩旁边指导着什么,眼睛却在边学道这边扫来扫去。
这时,里面隔间走出来一个女人,20多岁的样子,皮肤白白的,跟小平头说,“去里面把桌子支上,我喊你姐夫吃饭。”
边学道问眼镜男:“在你这学的话多少钱?”
眼镜男有点犯难,很坦白地说:“我这儿没收过要学这个的,我虽然会一些但没教过,你要是真想学,我找一下软件,明天你来再商量。”
“你这儿有电话吧,把电话给我,我明天给你电话。”边学道说。
揣着电脑学校的电话回到家,妈妈说一个叫董雪的女孩打电话找过他。边学道把电话打过去,是董雪妈妈接的:“阿姨你好,董雪在家么,我是她同学。”
电话那头传来了喊董雪的声音:“董雪,你电话!”
电话里董雪问了边学道的分数,然后说她爸她妈想请他吃顿饭,感谢他在考场里帮助她的事,边学道推了几次,董雪都很坚持。
饭是在董雪家楼下不远的一个饭店吃的。董雪爸爸要了一个小包间,环境还不错。董雪妈妈让边学道点菜,边学道笑着说没在这儿吃过,随便吃点家常菜就行。
董雪点菜的时候,董雪爸爸说了一些边学道在考场外找他的情形,尤其描述了边学道写着字的t恤,还有边学道故意说错董雪班级,考验他的真假,夸边学道很机智。
边学道一点也不居功自恃,从容地跟董雪爸爸聊天。
董雪妈妈在旁边观察边学道,发现他身上没有一点其他少年身上的局促和飘浮。问了边学道的高考成绩,听他说考了536,这顿饭的气氛就更好了。
吃完饭,董雪说去送送边学道,董雪爸妈简单交流一下眼神,就笑着答应了,只是告诉董雪早点回来。
董雪出来没骑车,也不怕爸妈看见,很自然地坐到了边学道的车后座上。
边学道真是挺喜欢董雪这落落大方的劲儿。问董雪想去哪,董雪说随便。
边学道无意识地骑到了学校。
教室的门都是锁着的,两人来到了教学楼的天台,一起看着远处的市区,都没有说话。
“你能猜到10年后春山会是什么样么?”边学道先找的话头。
“不知道。”董雪摇头。
“我能猜到一点。”边学道指着远处,说了一些变化。
董雪远远地看着,仿佛听见了,又仿佛没听见。
过了一会,“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么?”董雪轻轻问道。
“喜欢!”边学道回答得很干脆。
“可是我们就要分开了,下周我家搬家。”董雪说。
“搬到哪里?”边学道问。
“松江市。”
“我报的东森大学就在松江,有缘终会再见的。”边学道微笑着跟董雪说。
董雪说:“为什么我没能早点发现你是个这么特别的人?”
边学道说:“那是因为我从前不够特别。”
那天,董雪轻轻靠在边学道怀里,让他环着自己的腰,一起看着向西沉去的夕阳,说了很久的话。
“把你那天写过字的t恤送我吧!”董雪说。
“字已经洗了。”
“那我也要。”
“好,明天我给你送过去。”
“不,现在就去你家拿。”
边学道拉着董雪回了一趟自己家,又把董雪送回了家,在董雪家不远的地方,董雪让边学道停车,在街边的一棵树下,董雪深深地吻了边学道一口,在他耳边轻声说“再见”,转身跑远。
这一晚边学道睡的不怎么好。
醒来已经是上午10点,边学道找出昨天记的电话号,拨了过去。
电话里眼镜男说学费要2200,边学道直接说不行。想了想跟眼镜男说,我要是能给你拉去几个学员,能不能便宜点,眼镜男说拉去5个学员就便宜1000。
边学道开始拿着同学通讯录打电话,连初中同学带高中同学,终于找到了6个有学电脑想法的。
放下电话,边学道到了昨天那家电脑学校。这时他才注意到原来这里叫青松电脑学校,挺雅致一个名字。
几番讨价还价,边学道的学费定在了800,条件是边学道要当半个老师。
眼镜男叫张亚青,她老婆叫王松,那个帮忙的小平头是王松的弟弟,叫王柏。边学道后来才知道,张亚青是名校毕业,学的是软件工程,本来毕业找了个很不错的it企业,但因为他接私活被公司发现,离开了公司。靠接私活的钱,跟老婆回了老家,开的这间电脑学校。
边学道说自己可以在这儿打工顶学费时,张亚青笑了,问他你都会干什么?
边学道演示了拆装机器,重做系统,处理图片,但真正让张亚青吃惊的是边学道居然能盲打,而且速度不慢。要知道那时候的不少高中生还都是一指禅打字呢。
之后几天,边学道的6个同学陆续来学校学电脑了,大家又接连把自己的同学和亲戚家的孩子拉了几个过来,空荡荡的电脑学校立刻热闹起来,到后来机器都要轮着用,一个学,两个在旁边看着。
王松很感激边学道给自家电脑学校带来的人气,中午经常留他吃饭。
再后来,青松电脑学校的年轻老师能快速盲打,成了一个招揽学生的招牌,有学员来问,张亚青就让边学道给他演示一下快速盲打,在2001年的小城里,这简直就是神技,学员立刻拍板来这儿学电脑。
边学道投桃,张亚青报李。
他对边学道学习网页制作很上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就用电话或qq跟自己的老同学老同事联系,甚至把一个在编程上很有天赋的同学介绍给了边学道,让他俩互相加了qq,边学道的qq名叫重来,对方的qq名叫静海。有了强大的教师团,边学道进步很快。
学习之余,边学道给张亚青也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电脑学校怎么包装,内部怎么布置能让人看上去更正规更有档次。还有,虽然有点晚了,边学道还是建议张亚青想办法把一楼盘下来开一个网吧。
一起学电脑的6个同学里,跟边学道关系最好的是王文凯。
王文凯跟边学道是初中同学,高中不在一个学校,但一直没断了联系,假期的时候经常一起聚会吃饭。王文凯学的理科,高考打了633分,志愿报的松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提前掌握点电脑知识,这才来电脑学校学习。
8月28日,边学道的录取通知书到了。看着通知书上的“国际贸易”几个字,边学道仿佛看见徐尚秀站在他面前冲他微笑。
2001年9月11日晚上7点,看着墙上滴滴答答的钟表,边学道心情难以平静。
他知道再过一个多小时,地球那端就要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可是他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
边学道清醒地知道,如果他真的在网上提前说了什么,自己和家人一定会卷入不可控的巨大漩涡,甚至生命都将不在自己手里掌控。
自己头脑里的信息,不说是机遇,说了就是灾祸。这一晚如此,7年后的大地震如此,他知道的一切都如此。就在这一晚,边学道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滴酒不沾。
9月15日,大学报到的前一天,边学道跟爸爸妈妈说了很久的话。他告诉爸妈,上大学后会找兼职的工作锻炼自己,让爸妈别急着卖房子。还有,明天报到他自己去,安顿好了就给家里电话。
开始的时候边妈坚持要去送边学道,后来还是边爸劝住了她。
9月16日早上5点,边学道一个人登上了春山开往松江的火车。
〖
第016章四哥,你不厚道
边学道在东森大学接新生的大巴里坐了20分钟,车开了。
前排坐着3个来接站的学生,开车前,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女生在车里清点了一下人数,路过边学道时问了他一句,“车要开了,你家长呢?”
边学道说:“我自己来的。”
坐在靠窗位置的边学道,安静地打量着车窗外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城市,2001年的松江市与边学道记忆中的松江市有很大不同。
大巴进到东森大学校园的时候,主楼前已是人头攒动。各院系都搬几张桌子并到一起,桌子两边固定一根竹竿,上面挂着印有院系名称的横幅。
边学道拎着自己不大的旅行包,走到经管院的桌子前,签名后,要了一张报道流程单,按照上面的顺序,开始一栋楼一栋楼地跑。
这时候的校园跟边学道毕业时有一些不同,b区的几栋新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都还在施工中。不过这并不耽误边学道报道,他在这个校园生活过4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除了校医院的体检队伍比较长,其他项目都很快。不到12点,边学道就抱着学校发的被褥枕头和脸盆,按照领取的宿舍号,向6公寓走去。
717寝的门是开着的。
边学道往里一看,呵,一屋子人。
费力地用手在门上敲了几下,笑呵呵地跟里面的人说:“大家好,我叫边学道,大家的室友。”
看他抱着一堆东西,门口下铺的男生过来帮了他一把,冲左边靠窗的下铺一指,“床位学校已经分好了,都贴着名签照片,你床在那。”
屋子里算上边学道来了5个学生,其中两个的家长帮着铺好了床,跟大家说了几句话陆续离开了。
看着父母出了门,边学道上铺的男生一下活跃起来,把门开了一条缝,往外看了看,锁上门,不知道从哪摸出一盒烟,“可憋死我了”,接着把烟盒冲着屋里的几个男生一扬,“还谁抽?”
边学道看了一眼床边的名签,知道自己上铺的男生叫李裕。
边学道对面上铺的男生说“给我一根”,边学道和其他两个都摇头。
两个烟民刚点着火,没抽上两口,门外就有人敲门。两人赶紧手忙脚乱地把烟掐了,扔进卫生间。开门前,李裕还喷了几下空气清新剂。
门开了,李裕愣住了。
一个大个儿站在门前,一手拎着一个大号旅行包。身后跟着两个女生,一个抱着学校发的床上用品,一个抱着脸盆杂物,肩上还挎着一个小旅行包。
边学道也有点蒙,心说门外这是什么组合?
大个儿把手里的包往门里一扔,赶紧回身接被褥,边接边说:“谢谢学姐,谢谢学姐,安顿好了一定请学姐吃饭,学姐给个电话吧!”
两个女生往寝室里看了一眼,其中一个稍高一点的说:“不用了,都是一个系的。我们回去了,还有新生要送呢。”
大个儿马上说“我送送学姐”,带上门,就追了出去。
李裕看着地上的包,“我艹,学姐送上来的,还有这待遇,这哥们人才啊!”
没一会儿,大个儿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便签。
李裕看了看大个儿床头贴着的照片,又看了看大个儿,说:“哥们,你走错寝了吧”,指着照片说:“这人是你么?”
大个儿看了一眼,“那照片是初三照的,当时手里没照片了,就把这张交上来了。”
屋里几个人凑过去一看,确实不像。
照片里是个胖小子。现在这大个儿,浓眉,带笑的桃花眼,高鼻梁,两个嘴角上翘,脸上棱角分明,高而不瘦,纯纯一个美男子。
铺好了床,把东西放进自己的柜子里,边学道躺在床上休息,跟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直到下午2点,寝室8个人到齐了。
等家长都走了,老规矩,8个人按年纪生日排大小。
边学道排老四,上铺的帅哥李裕是老五,跟李裕一起吸烟的国字脸艾峰是老大,艾峰下铺的眯缝眼于今老三。大个儿美男陈建排老二,陈建下铺有两个酒窝的杨浩排老七。陈建对面上下铺是老六孔维泽和老八童超。
艾峰家在西安,于今是湖北人,杨浩是江苏人,陈建是山东人,剩下边学道4个都是北江人。
几个男生躺在床上,交流着对校园的印象,说着来时见到的漂亮学姐,对还没见着面的同班女生摩拳擦掌非常期待。
然而,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东森大学寝室居然给配电视,连有线都是安好的,甚至能看到凤凰中文台。
聊天时,有人问到边学道,他就附和几句,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猜想着徐尚秀会住在哪个女生宿舍楼,构想着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晚饭的时候,8个男生一起行动去食堂吃饭。路上看见不少这种大队伍,一看就知道是刚报到的新生。
基本上,这种全寝行动只会出现在大一开学之初和一些特殊日子,不论男生女生,寝室里的学生会根据性格、家境、美丑、成绩、爱好等因素组成若干小圈子。
尤其是大家熟悉了校园和周围的环境以后,选了不同的课以后,有了男女朋友以后,全寝行动会越来越少。
一下午的观察和回忆,边学道已经可以断定自己和徐尚秀不在一个班。因为2012年徐尚秀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回家后,徐尚秀指着大学毕业照里的几个人说他(她)们几个现在混得最好。
自己寝室里的几个人,都不在那张毕业照上。
休整一天,分发军装,9月18号,军训开始。
早上7点50,绿油油一片的大一新生,站在体育场外,等待学校编成方队,才能进入体育场。
边学道一边和寝室的哥们说话,一边打量着四周的女生,希望能发现徐尚秀的身影。然而,统一的军服非常不利于找人,看了几圈没有发现,就随队进场了。
按身高列队,安排教官,划定方队训练地点,熟悉军训口令,一上午就过去了。1米87的陈建是方队的第一海拔,边学道和艾峰也在第一排。
整整一天,边学道一直在四周的方队里寻找徐尚秀,还是没有找到。一定是分到远处的方队了,边学道对自己说。
军训第二天,以“治校严谨”著称的东森大学开始发威了。一系列寝室卫生标准,学校纪律条例,学生行为规范,下发传达到每个新生寝室,其中,最变态的一条是寝室地上不允许有头发丝儿。
晚饭过后,校学生会带着军训教官挨个寝室教授怎么叠军被。
边学道早就知道有这一项,晚上在食堂吃完饭,去校内超市买了两盒芙蓉王。教官是带着自己的被子演示的,叠完两遍后刚要走,边学道拉住了教官,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教官,刚才有几个地方没记住,帮我们再演示一遍吧。”边学道指着自己的被子说。
教官看了看手里的烟,揣进兜,告诉边学道去(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