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俗人回档 > 俗人回档 第 14 部分阅读

第 14 部分阅读

    只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动用。

    第三趟的时候,边学道在6后门门口歇了一会儿。

    单娆刚好从6地下一层的超市出来,看到边学道的样子,把手里新买的冰红茶递给他,边学道也确实渴了,说了声谢谢接过来喝光了。

    单娆问边学道:“怎么就你自己?你们寝同学没帮你搬呐?”

    边学道说:“他们还等我搬完了帮他们搬呢,我们寝差不多数我东西最少。”确实是这样,边学道的一些东西已经搬到红楼家里了。

    于今和周玲从楼里搬东西走出来,看到边学道说:“你先别搬了,一会儿我搬利索了,我和周玲帮你搬。”

    边学道说:“不用,快走吧,周玲在前头等你呢。”

    单娆看到边学道和于今说话,还有前面的周玲,跟边学道说:“我正好没事,我帮你搬点吧!”

    这个时候有人帮确实能省不少事,一个人搬两趟,两个人一趟就能解决,别小看这一趟的差距,算上下楼上楼消耗的体力,差别很大。

    边学道没矫情,跟单娆说“这次一定得请你吃顿好的”,就领着单娆上楼搬东西。

    在909屋里忙活的一堆人,看见跟边学道一起进来,手里还捧着边学道东西的单娆,一起石化了。

    去年端午在江边偶遇后一起玩了大半天,晚上在宾馆休息单娆也在,虽然没说过几句话,但大家都认识单娆。在学生会混的陈建和603的女生知道单娆是传媒院的女生部长。

    单娆大方地跟屋里的人打招呼,然后帮边学道把东西放在床上,问边学道:“还有东西要搬么?”

    边学道一点没客气,说了声“有”,领着单娆走了。

    看着两人一前一后出门,大家心里都是一个念头:边学道不是在后门玩深情呢么?不是说是个姓徐的学妹么?怎么勾搭上个部长学姐?这是哪个剧本写的啊?这就是兵法里的声东击西?

    原717现在909的几个男生,有女朋友的还好,杨浩的女朋友在外地,感情甚笃,也还好,孔维泽和童超就很不好,看样子再找不到女朋友在这寝没法待了。

    单娆跟着边学道进到10号楼没多久,消息就传开了。

    去年校庆,单娆是几个学生主持人之一,还有一个男女对唱节目,在东森大学里绝对是个腕儿。据说大二时,跟个富家少爷处了几天朋友,没多久就不了了之。从那之后身边狂蜂浪蝶不少,但一直没传出跟谁确定恋爱关系。

    这回出现在10号楼,意味着什么?这次搬家的可都是2001级男生啊,莫非,单部长找了个学弟?

    大新闻,绝对是大新闻!

    当天晚上,“三木园”里热闹番茄,有人问单部长去10号楼干什么?

    有人说你这不是废话么,今天6号楼的男生往10号楼搬家,肯定是帮男朋友搬家!

    有人说跟单部长走在一起的是去年10后门那个苦情男!

    于是大家一同恍然大悟,原来去年那个后门苦情男等的是单部长!

    怎么着,苦情男的爱情开花结果了?金石为开了?蓬门今始为君开了?

    参与这个话题最积极的是传媒院的学生,尤其是大一女生。

    单娆是女生部长,权力大,手下多,早上查早操,晚上查归寝,平时查卫生,间歇性查用电,上学期大一女生在单娆手里没少吃苦头。

    单娆长了一副笑面,看人时,眼睛带笑,嘴角上翘,不少大一新生被抓到后,跟部长求情,单娆什么也不说,看她的表情,一些新生以为没事了,结果通批一个也不少。没多久,单娆就落下了“女魔头”的名号。

    通批大家可以忍,可单娆笑得太迷惑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听说有男生降服住了这个“女魔头”,男生还是单部长的学弟,大家很是欢欣鼓舞,大感解气!单部长你再厉害,还不是当了别人的女朋友?打开水、送早餐、织围巾、缝鞋垫……总之,肯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

    徐尚秀听到这个消息,没发表一句评论,静静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一角,看向空无一人的10后门,不知在想些什么。

    边学道搬家后没几天,左亨找到了陶庆,把他领到校外的一个小烧烤店,跟陶庆说了两个小时的话。

    两人从店里出来,左亨拍了拍陶庆的肩膀,先走了。

    〖

    第053章国王的演讲

    左亨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其实他比同龄的大多数人都精明。

    自从第一次在饭桌上见到边学道,左亨就有种遇见了天敌的感觉,那是生物本能中最玄妙的直觉。

    后来被边学道当众打了一顿,左亨几次想找边学道算账,结果都是刚产生想法就打退堂鼓,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窝囊,可就是不想再见到边学道,发自心底地不想。

    尤其是前阵子左亨爸爸被人举报,费了好大劲,动用了很多关系,花了好多钱,才把自己摘出来,没让仕途受阻。

    也正是因为那次举报,左亨家里才给学校施加影响,没把左亨和边学道斗殴的事挑开了处分。别的不说,那天左亨是开着奥迪去的,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一旦事情被炒大,这辆奥迪就够左亨爸爸雪上加霜再喝一壶的。

    左亨心里清楚,自己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爸爸手里的权力换来的,再大的仇,再大的羞辱,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坑爹。

    就算出钱找人收拾边学道,当初两人公开冲突,不难查到他头上。报仇是爽了,可也就是一时爽,真把老子坑了,这辈子也就爽到头了。

    眼下不能直接报复,不代表不报复,左亨还是有办法的。

    左亨的信息渠道比一般学生灵通得多,很快就打听到边学道见天的往11对面跑是在等谁。顺带着,他也打听到了徐尚秀的男朋友陶庆。左亨不想面对面跟边学道算账,但给边学道下绊子还是十万分乐意的。

    看见徐尚秀后,左亨也有点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

    现在想起边学道的膝盖,左亨鼻子还会发酸。边学道那个疯狗既然能守了这个女生两个月,自己还是别掺和了,现在自己出什么坏招儿,都有这个姓陶的顶着,多好个事儿啊!

    那天搬完家,边学道本打算领单娆去校外吃饭,可单娆说晚上还有事,两人就去了校内的“雪峰”冷饮厅。

    坐在小包间里,单娆又跟边学道提起了吉他的事,边学道说以后有机会弹给你听听,就知道我的水平了。

    看着包间墙上不知道留了多少年的学生情侣的笔迹,一句句似乎已经爱到灵魂深处的话语,单娆问边学道:“你猜这里写字的情侣,有多少能结婚然后终生相守?”

    边学道说:“猜不出来,但比例肯定非常低。”

    单娆问:“为什么?”

    边学道说:“感觉。而且,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写字。”

    单娆问:“为什么?”

    边学道说:“幼稚。”

    开学前两周,杨浩照旧没去上课,几乎每科老师都记下了杨浩的名字。

    其中教《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尤其不满,认为第一节就不来的学生态度非常不端正,在课堂上明言,其他学生有3次机会,这个杨浩只有2次机会,再有1次点名不到,不论笔试怎么样都不及格。

    中午,李裕和边学道在食堂看见了一个人的杨浩,两人坐过去,闷头吃了一会儿饭,李裕跟杨浩说:“知道为什么我爱唱歌吗?”

    杨浩嘴里嚼着饭,摇头。

    李裕说:“我小学的时候,跟电视剧里的人学,结果学口吃了,怎么都改不过来,后来我发现唱歌不口吃,我就唱歌,天天唱,最后改过来了。”

    杨浩放下筷子,看着李裕。

    李裕说,“想不想试试?”

    杨浩说:“试过,不好使,咱两情况不一样。”

    李裕想了想说:“是不太一样,还有一招儿。”

    杨浩问:“什么招儿?”

    李裕说:“找人多的地方说话,演讲,唱歌。”

    见杨浩一脸狐疑,李裕接着说:“看过李阳疯狂英语没有,就是举着胳膊嗷嗷喊那个”,说着,李裕抬起捏着筷子的手,在头上抡来抡去,吓得过道的几个女生都绕开了。

    杨浩终于有反应了:“看过。”

    李裕说:“就那个,你就学那个,不用那么卖力,费嗓子,就那个形式,保准好使。我有个同学就这么治好的,后来变得跟话痨似的,逮着谁跟谁说。”

    杨浩抬头看边学道。

    边学道看李裕都这么卖力了,不能拆台,再说杨浩人很好,真能把他这毛病治好了,以后他的人生和事业会更顺利些,就说:“是个办法。”

    杨浩是个想准了就干的人!

    完全超出边学道和李裕的预料。在食堂说完第三天,杨浩就出现在了学校主楼门口,捧着本书,大声朗诵高尔基的《海燕》。

    从那天起,东森大学又多出一景儿,在主楼门口、在新楼门口、在食堂门口、在超市门口、在澡堂门口,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杨浩都会不定时出现,捧着本书,迎着学生流,大声朗诵。

    这个时候如果站在高处俯瞰,下课从教学楼涌出的学生像奔腾的江水,而面对着主楼大门一动不动大声朗读的杨浩就像一块凸立的岩石、像一处固执的浅滩、像一个倔强的江心岛,看着他的背影,可以看到一种心性。

    杨浩的朗诵有三个版本,一个是他写的自我介绍,大概800字;一个是高尔基的《海燕》;另外一个是《道德经》。

    在学校朗诵了半个月,杨浩觉得人还不够多,还有不少熟人,不够紧张,主动转移了战场,跑到了松江火车站。

    开始他选择的地方是售票大厅。

    杨浩很满意这里的人流量。找了一个稍微空旷的地面,杨浩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念《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周围排队买票的、抬头看进出站电子屏的、手捂耳朵跟人打电话的、拎着大包小包匆匆奔走的、满车站转悠捡旅客留下的空瓶子的、装聋哑人拿个写着字的小本找人捐钱的,全被杨浩这突然的一嗓子吓了一跳。

    除了见惯各色脑残流氓无赖的铁路职工和车站保洁人员,不管是不是精神病,都主动离杨浩这个看上去货真价实的精神病人远一点。

    人流匆匆,杨浩不动。

    人流熙攘,杨浩自吟。

    杨浩的心神全在怎么发音顺利朗读上,可是十几分钟后,他发现大厅里的广播分贝太高,他盖不住,而且广播时,他一朗诵就有听广播的人用眼睛瞪他。

    旅客们瞪他的眼神非常非常的不友善,在第7个中年壮汉加入到瞪他的队伍中时,杨浩离开了售票大厅。

    这回杨浩选择了车站门口。

    站在几台安检机中间,杨浩继续朗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还没等他念完,就被安检员和便衣当精神病拎到了站前派出所。

    在派出所,民警问杨浩:“说吧,你干什么的?”

    杨浩说:“学生。”

    民警说:“证件。”

    杨浩把自己的学生证交了上去。

    民警看了证件,问:“好好的大学生,跑火车站来抽什么风?”

    杨浩说:“练口才。”

    民警说:“我看你说话挺好的啊!”

    杨浩说:“时好时不好。”

    民警咬了一下腮帮子,说:“我不管你干啥,这里不行,换个地方抽风去。记住,下次再让我抓到你,我就通知你们学校。”

    出了派出所,杨浩觉得站前广场也还可以,结果没两分钟就有人来打断了他的朗读。

    带着帽子、蒙着围巾、只露一双眼睛的中年妇女凑过来,“小伙子住店不?离得很近,有姑娘!”

    剃着平头、带着金链子的男人凑过来,“哥儿们去南站不,50元一位,还差一个人。”

    “看报,看报,晨报、晚报、咨询报,大黄狗神秘失踪,找到后产下人脸狗身怪物……看报啦……”

    不胜其扰的杨浩最后去了过街地下通道入口,这里人多,避风,拢音,环境十分理想。

    杨浩闭着眼睛动情地背诵了一遍《海燕》,低头时发现脚底下居然扔了5张1元纸币和几个钢镚儿……

    〖

    第054章贵宾客户有多贵?

    2月下旬,大多数高校都开学了,手里有钱的大学生,让温师哥的工作室再次迎来一波效益高峰。

    2003年,游戏工作室是暴利行业,两人本着不在账户里留太多钱的原则,凑够一定数额就开始分钱。

    边学道从温师哥那儿拿回来25万,老规矩来到校外银行,找到关淑南把钱存好。

    刚办利索,李裕来电话找边学道。

    边学道拿着电话往门外走,一出门,迎面碰上单娆。

    边学道挂了电话,跟单娆打招呼:“这么巧?你也来办业务?”

    “嗯。”单娆含糊地应了一声,“你怎么没在学校里的银行办?”

    边学道说:“出去办点事,刚回来,就来这儿了。我先走了,再联系。”

    还没离开的关淑南,站在门里,透过玻璃惊奇地看着边学道和单娆说话。

    单娆走进银行,看见关淑南就在门口,高兴地说:“南姐,等我呢?”

    关淑南看着边学道走远,问单娆:“你认识边先生?”

    单娆被问蒙了:“边先生?什么边先生?谁是边先生?”

    关淑南往门外边学道离开的方向一指。

    单娆明白过来了:“你说边学道?”

    关淑南知道边学道的名字:“就是他。你认识他?”

    单娆找了个座儿,坐下来说:“认识啊,校友,还挺熟呢!”

    关淑南听得清楚:“校友?他跟你一个学校的?还是学生?”

    单娆说:“对啊,比我还低一届呢!”

    单娆和关淑南是发小,在一个家属楼长大,关淑南比单娆大4岁,从小就一直很照顾这个好看的小妹妹,两人都是独生子女,感情跟亲姐妹差不多。

    聊了一会儿,眼看中午了,关淑南跟领导请了一会儿假,带单娆到附近的kfc吃饭。

    点餐花了关淑南90块钱,看着关淑南端回来的东西,单娆大呼“终于改善伙食了”。

    关淑南的未婚夫,也是一个家属楼里的,比关淑南还要大3岁,跟单娆基本没什么交集,但单娆对那个男生印象很深。那个男生从小学习就突出,研究生毕业进了国企,随后被公派美国深造,跟关淑南已经订婚,深造回来就要结婚。

    单娆问关淑南:“你俩结婚的房子选好了么?”

    关淑南说:“我选了几个,把照片发给陈高远了,他说现在钱不够,以后去哪也说不定。”

    单娆说:“说不定?为什么说不定?你家费这么大的劲儿把你弄进银行,还能扔了跟他走?”

    关淑南听了不说话。

    单娆见气氛有点冷,转移话题说:“你刚才怎么管边学道叫边先生?他才多大?比我还小一岁呢!”

    关淑南喝了一口可乐说:“边先生是我们行的vip客户。”

    单娆睁大眼睛问:“vip?”

    关淑南点头说:“对,贵宾客户。”

    单娆问:“有多贵?”

    关淑南说:“你有多少存款?”

    单娆说:“算上各种奖学金和出去打点零工赚的,有……差不多9000吧!”

    关淑南看了下四周,确定没有银行里的同事,低头凑过来,跟单娆说:“你知道你那个校友有多少钱么?”

    单娆不理解关淑南为什么这么问,下意识地问:“有多少?”

    关淑南用薯条蘸了番茄酱在桌子上写下了“130”。

    单娆看了,不懂,问关淑南:“什么意思?”

    关淑南小声说:“130万。我们行他存了这么多,别的行我不知道。”

    单娆呆住了,过了半响:“你说边学道在你们行存了130万?你怎么确定那钱是他的?”

    关淑南说:“在银行干久了,是会计还是老板,还是能看出来的。我能确定,那钱就是他的。”

    见单娆不说话,关淑南继续问:“你和边学道关系怎么样?”

    单娆想了想说:“不是一届,也不在一个学院。经人介绍认识,认识有大半年,关系……”单娆想到自己看见边学道打架时的心动,想到自己刚刚陪边学道搬家,在同学中间引出的漫天绯闻,“关系……还行吧!”

    关淑南看出了单娆脸上的异样,就劝单娆:“你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前阵子听新闻,专家说今年是大学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专家还说出一个词,叫什么‘就业压力’。大学几年也没见你带过男生来看我,你可想好了,别像我,当初只挑学习好的男生。陈高远学习确实好,好到公派出国深造,可是有什么用呢?现在想买个婚房,都要我家拿大部分,我回家看见爸妈就感觉挺对不起他们。”

    “陈高远以后可能很有前途,可那个时候我该多大年纪了?40、50、60?我还能享受到他身上的荣耀么?我最美的年华里能惬意地享受人生的美妙么?”

    “边学道有女朋友么?”

    尽管关淑南问得很突然,单娆还是马上接上了:“好像没有”,随后她想到边学道一个人搬家的情形,肯定地说:“没有。”

    关淑南说:“如果你不讨厌这个人,我建议你试试。你现在知道他有钱,就等于掌握了别人没有的信息。如果学校里和社会上其他女人知道他有钱,这个男生还会是一个人么?”

    “最关键的,我猜这些钱是他自己赚来的。一个男生大学时就有这个本事,等他毕业……想想吧!”

    单娆有点恍惚地回到寝室,从柜子里找出自己的存折,趴在床上,看着上面打印的进出钱数,最后固定在8790。

    130万是多少呢?差了3位数……

    边学道真的会那么有钱?好像差不多,他上次花1000多买了把吉他,眼睛都没眨一下。

    单娆记起寝室同学一次卧谈时说的,寝室老三的一个高中女同学,在北江大学,被一个小老板包养了,一年三万。这个边学道应该比那个小老板有钱吧?

    单娆躺在床上,想着和边学道认识以来的一幕幕,端午节时的有条不紊,张萌的主动上床,喝咖啡时的淡定自若,打人时的凶狠机智,滑冰时的体贴幽默,一起搬家时的妙语连珠……仔细一回想,这个男生确实与其他男生不太一样。

    之前单娆只觉得这个男生有点特别,但没想到居然特别到这个程度,刚刚大二就有百万身家。

    单娆还想到,边学道这么有钱,估计他身边的同学很少知道,几次接触下来,能感觉出边学道不缺钱,但他不炫富,花钱时把握得很好,这是一个心智十分成熟的男生。

    单娆拿起手机,找到边学道的名字,打开短信,想一会儿,输入几个字,又想一会儿,删掉重新输入,又删掉,又输入,这时单娆才发现自己对边学道所知甚少,除了吉他。

    单娆从床上坐起来,穿上衣服,在校内的银行提了1500元,然后出校门打车直奔乐器一条街,在上次边学道买吉他的那家店,买了一把跟边学道一样的吉他,打车回校。

    坐在床上,单娆摸着新吉他的琴弦,看着桌子上镜子里的自己,心想:我这是疯了么?

    周六,单娆给边学道电话,说她买了把吉他,但周围人都不会调音,想找边学道帮忙调一下。

    接到单娆电话时边学道正在红楼家里孤单地看电视,想到自己欠单娆人情,彼此寝室又进不去,教学楼和图书馆也不是调琴的地方,总不能俩人在操场上调,就让单娆到红楼下面等他,他来接单娆。

    单娆是第一个走进边学道房子的女人。

    〖

    第055章当爱在靠近

    单娆原本以为边学道是跟人合租,进屋后发现,整间房子只有边学道一个人。

    边学道说房东去北京陪怀孕的女儿了,心思细腻的单娆却从房间的布置、摆设和色调上看出了问题,这房子怎么看都不像老教授和房客一起住的样子。

    坐在沙发上,单娆随意地问道:“沙发新买的?”

    边学道正在摆弄吉他,没太注意,随口说:“买了两个多月了。”

    边学道调音,单娆在房子里转悠,边学道弹一个音,问这个行么,单娆看都不看,说行。

    单娆转悠了几圈,已经确定这房子八成是边学道的。她如果不知道边学道的财力,肯定不会往这上面想,但现在她知道了,就不难猜到。

    单娆在边学道身边坐下,兴致盎然地看着边学道鼓捣吉他。

    门外传来钥匙拧锁的声音,门开,李裕拎着一兜菜边脱鞋边往屋里瞅。

    看见单娆在屋子里,李裕就地一愣,随后放下菜,嘴里说着:“不好意思,走错门了,你们继续。”就要穿鞋往外走。

    边学道说:“别装了,你来帮单娆调音,我去做饭。让你买菜,买了快俩小时了,我当你去种菜了呢。”

    边学道拎着菜进了厨房,李裕脱了外衣凑过来,看到单娆的吉他,惊奇地说:“咦,你的吉他跟老边的是一样的?”

    单娆说:“上次边学道买吉他,我们一起去的。”

    李裕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吉他调好了,单娆要走,李裕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水果,又从柜子里翻出薯片、虾条,放在单娆跟前说:“别走了,尝尝老边的手艺,相当之好。”

    单娆到厨房门口看了一眼,边学道正在里面忙活,跟单娆说:“上次帮我搬家就说请你吃饭,结果没吃上,今天也没课,尝尝我手艺再走。”

    李裕在客厅里看新拿回来的影碟,不一会儿单娆就被吸引了过去,蜷腿坐在沙发里,吃着零食,看得比李裕还投入。

    三人的饭是在沙发前的茶几上吃的。

    “袁兄,你看这城门像什么?”

    “像一座纪念碑,它将记载我们兄弟三人做的大事,千秋万代!”

    “王兄呢?”

    “像一座墓碑,多少人将把生命埋葬在这里。”

    “少爷,我看这不是什么碑,是‘勿悲’,有喜啊!”

    听着电视里的台词,边学道记起自己看过这个片子,演的是谭嗣同和大刀王五的事儿。

    李裕和单娆显然是第一次看,听到影片里吕方唱的《血像火》时,李裕饭都不吃了,跟着哼起来,倒回去听了3遍,直到边学道和单娆都提出抗议才罢休。

    吃完饭,看完碟,单娆要回寝了,李裕拿着单娆的吉他说:“刚才有几个地方我没调准,你先回去,我再调调,明天你来拿。”

    边学道拿起吉他想看看哪里没调准,李裕蹦了起来,拉着单娆说:“我正好下去买盒烟,我送你下楼。”

    李裕出去就没再回来,更别说给单娆调音了。

    第二天周日,李裕早早就来了,带来了几盘新影碟和一堆水果,边学道翻看了一下,《秋天的童话》《薰衣草》《大话西游》和《半生缘》。

    边学道问李裕:“今天怎么改调调了?不看女鬼了?”

    李裕没理边学道,坐在沙发上,拿着个矿泉水瓶,模仿吕方的《血像火》。唱了一会儿,问边学道:“这粤语歌换普通话唱,怎么唱才能好听?”

    边学道说:“怎么唱都不好听。”

    单娆来取吉他了,也带了一大兜水果。李裕没让单娆走,说这么多水果,吃不了都坏了,拉着单娆显摆了一下他的吉他水平,就开始看《秋天的童话》。

    单娆用眼睛瞄着边学道,发现他也专注地看电影,就安静地坐在边学道身边一起看。

    不知道为什么,在边学道身边,单娆感到一种很少有过的安全感,昨天晚上没有睡好,看着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睡着了。

    单娆是被菜香味儿吸引醒的,醒来时,李裕在书房里玩电脑,边学道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单娆慵懒地靠在厨房门旁,问边学道:“要不要帮你?”

    边学道说:“马上就好了,你收拾一下桌子。”

    晚上单娆离开的时候,还是没拿走她的吉他,因为李裕又找了个理由,让单娆下次来再拿走。

    边学道和单娆都知道李裕这么干是为什么,但两人都装作不知道。

    2月底,周杰伦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被该杂志赞许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同时还认为他“某天或许可能荣登西洋排行榜”,风头一时无两。

    3月初,边学道出奇地忙。

    边学道先是让李裕载着他,满松江市买板蓝根。

    然后边学道找了一家专门销售自行车的店,让他们帮着联系进一批双座和三座的自行车。

    自行车有眉目后,边学道通过严教授,找到了学校的相关部门,表示他想在校园内搞出租自行车业务,名义是提前创业、服务同学。

    跟边学道谈的老师很死板,认准了校园里人来车往的,骑自行车容易出现意外,就是不松口。

    后来边学道提出,他可以出钱在校园内建几个标准车棚,等他离校,车棚的使用权归学校所有,谈条件的老师终于满意地松口了。

    温师哥的工作室效益依然出奇地好,一次碰头边学道发现温师哥有点飘飘然,边学道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温师哥说:“老温,跟你交个底,我在几个游戏公司都有认识人,能把他们公司的一些动向提前告诉我。你分给我的那部分钱,我可不是一个人占了,我还养着这些人呢,要不我怎么能处处占先?这些人的用处过不久你就能看到。”

    边学道知道随着工作室收入的增加,温师哥对边学道占一半他却要养着一帮人有意见。边学道必须打消温师哥这个想法,他虚构出来的内部关系,既能平复温师哥的不平衡感,能给自己的先知先觉一个完美理由,同时还能抑制温师哥不受控制独立出去的**,这是他考虑很久才想出来的办法。

    最关键的是,边学道知道年底的五部委行动,这是他镇住温师哥最大的利器。边学道清楚,只要提前通知温师哥,让工作室躲开这次行动,温师哥短期内绝对不会再有独立出去的想法,他会觉得分给自己的钱物有所值。

    有钱干什么效率都是高的。

    边学道、李裕、单娆、陈建一起选的车棚位置,然后单娆和校方管理部门对接建设问题。

    3月底,边学道的车棚和车都就位了。前后两座位、前后三座位、左右两座位的自行车,每种边学道进了16辆。然后在宿舍区建了3个车棚,图书馆建了1个车棚,主楼和新教学楼各建了1个车棚。

    边学道的车棚用料很足,防晒防雨而且美观,见过车棚的校领导询问后很满意,跟相关部门说,以后这样的学生创业要多鼓励多支持。

    边学道给自行车起名“诚信自行车”,灵感来自于高考那篇作文。

    6处车棚,都没人收费,而是在里面挂了一个类似捐款箱的铁皮箱。贴着编号的车钥匙就挂在铁皮箱旁边,钥匙旁边是自行车的收费标准,上面写着:

    “自助取车,自律交费。车辆仅限校园内使用,请勿出校。收费标准,1小时5元。感谢您配合!”

    6处车棚的收款箱钥匙,分配问题边学道想了好久。

    他算了一下,一个车棚8辆车,按一辆车一天收入40元算,一个车棚一天是320元,一个月效益在一万左右。这么大一笔钱,绝对不能轻易送人。

    最后边学道决定,主楼的收款箱交给陈建、李裕和王德亮一起打理,每月第一周王德亮收钱,第二周陈建收钱,后两周李裕收钱。

    给陈建的钱用来做班费和恋爱经费。一个好汉三个帮,陈建能力强,现在又是班长,搞好关系没有错。

    给李裕的钱让他拿着去看望孤寡老人。最近几个月,李裕的善事越做越大,冬天出钱帮老人买煤,夏天出钱帮老人家里安纱窗,周末有时间还拎着吉他去给老人们弹唱一会儿,既练了歌,还帮老人解了闷。还有一点,边学道有事就跟李裕借车,当给他油钱了。

    至于王德亮,先用钱养着。只要对付陶庆,王德亮就是利器。

    人嘛,不能现用现交。

    图书馆的收款箱钥匙交给许志友,钱均分给几个孩子用作训练支出,用来改善伙食。做这个决定,边学道想了好久,这不是一笔小钱,对方还是几个孩子,从常理上有点说不通。可直觉里,边学道就是觉得这几个孩子里有出色的人物,未来会成为自己的助力。

    交人于贫贱时,想交人,就不能心疼钱。

    剩下四个收款箱边学道自己管理,他要是不方便,就让李裕代管。

    边学道觉得,等到过阵子**封校,这自行车业务一定会很不错。

    〖

    第056章悲伤愚人节

    李裕的“三木园”再次热闹起来,大家讨论的都是这个新出现的“诚信自行车”。

    “大家说说这自行车能坚持多久?”

    “我们要号召校友爱护这些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存在得越久,越能彰显东森大学学生的文明素质!”

    “这车肯定是带着女朋友一起骑啊,哪个男生好意思当着女朋友的面不交钱?想出这个招儿的人太贼了,省了人力,还得了名声。”

    “嗯,大家要互相监督,看谁骑了车不交钱,让他大学四年找不到女朋友。”

    “估计校内的学生不会偷车,偷也是校外进来的人,大家都帮着注意点,别让人把车骑出学校就没事。”

    ……

    在李裕的引导下,“三木园”里关于自行车的讨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自行车推出当天,立刻火爆东森校园,车棚外甚至有人排队等车回来。

    没过几天,学校里的老师也会带着孩子来租自行车骑一会儿。

    受欢迎是有原因的。

    首先,边学道自行车的租用价格比校外各种游乐园里的要便宜一倍还多,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其次,正值春暖花开,大家都乐于出门活动,加上校园里机动车相对少,骑车安全程度比校外高得多。

    再次,一起骑双人自行车,能增加学生情侣的一体感、协同性和默契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男生乐于用自律交费的方式向女生表明自己的人品,家长乐于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对诚信的认知。

    小小一个诚信自行车,边学道算计到了人们心里的各种需求。

    大多数人对充分信任租车人的“诚信自行车”爱护有加,不少男生骑完之后发现车子气不足,会用车棚里备着的打气筒打满气再走。一起来的女生看到男朋友这个行为后,眼睛都是亮亮的。

    诚信自行车出现一周后,东森大学校报用大篇幅介绍了诚信自行车在校园里的使用情况,高度表扬了东森学子的文明素质,同时号召大家一起爱护象征东森文明程度的诚信自行车。

    半个月后,松江市内的几家媒体闻风而动,经过扎实的采访、整理,几家报纸和电视台,几乎同日大版面大篇幅报道了东森大学的诚信自行车。

    边学道没有接受采访,而是把陈建和单娆推到了前面。媒体通过对陈建和单娆的采访,发现诚信自行车的日收入经常超出正常计算数值,只有一个解释能说得通,租车的学生不仅没有不交费、少交费,反而多交费了。

    市内媒体对这种充满正能量的诚信互动不吝赞美,引起了省市一些领导的注意。

    有心人发现,这次的诚信自行车和去年的端午环保志愿者出自同一所大学,省委领导在常委会上点名表扬了东森大学的德育水平,要求相关部门充分调研、积极引导,争取在全省范围掀起一股诚信热潮。

    信息反馈到东森大学校领导耳朵里,尽管东森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不归省管,还是十分高兴。叮嘱相关部门,在保研、评优、奖学金发放上,一定要向这两次为校争光的学生倾斜。

    自打给吉他调音后,李裕经常打电话叫单娆去边学道家吃饭,性格开朗大方的单娆很快融入了边学道的小圈子。

    边学道的诚信自行车计划,单娆也部分参与了。看到身边这个男生,一会儿在厨房里忙活像个家庭妇男,一会儿出去动动手,就能搅动全校,甚至全市跟着热议,单娆觉得关淑南在快餐厅跟她说的话很有先见之明。

    3月的第三个周末,单娆做了一个决定,拉着边学道,一起骑诚信自行车在校园里转了好几圈。

    边学道本来不想去,但单娆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他就服了。

    单娆眯着漂亮的眼睛跟他说:“去年在冰场,你是不是摸到了什么?今天你要是不去,哼哼,你多少总看过(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