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部分阅读
“你的节操呢?”成为热门网络用语。
各大论坛,哪个老网民要是不知道“你的节操呢?”就像后来有人不知道“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简直不好意思跟人说他在论坛混过。
于今的水军是疯狂的。
在“一条两毛上不封顶”的刺激下,无论专业性论坛、门户论坛、地域性论坛、小众论坛……只要能发帖,就有他们不停注册发帖的足迹。
很快,传统媒体纷纷跟进,把“你的节操呢?”评价为现象级事件。
甚至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说,这次事件可能对国内互联网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边学道还手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矛头直指两家杀毒软件公司出于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换,对一个完全绿色免费的服务性网站进行毫无根据的恶意中伤,就像网民热议的那样,“杀毒软件变成网路毒瘤”。如果这种行为不被遏制,不受制裁,对网络大环境甚至其他行业都将产生很坏的影响。最后他要求,如果这两家杀毒公司手里有确凿证据能证明2-确实不安全,可以公布出来,不要让两派网民猜来猜去,任由不负责任的流言盛行。如果拿不出证据,就要拿出担当和勇气公开向被中伤方道歉,给国内企业圈做一个知错能改的表率。
稿子写完,边学道考虑到,要想这篇稿子发挥出超水平的威力,必须给它找一个有分量的作者。眼下,边学道能想到的,只有靠他两篇论文已经在学术圈闯出名堂的严教授严合生。
边学道给严教授打了一个电话,严教授听了大概,说他现在不在松江,正在外面参加一个学术论坛,他让边学道把稿子发到他的电子信箱,等他看过了稿子再做决定。
找了台电脑把稿子发给严教授,边学道觉得自己该离开济南了。
他从电话本里,找到曾经跟他联系过的两家门户网站新闻总监的电话,他记得两个总监都曾虚虚实实地口头邀请过他去网站总部参观,边学道觉得他们应该兑现邀请了。
两个总监,一个还在原位,一个已经内部调动,接到边学道电话,提了名字,两人立刻想起他是谁了。
两人在电话里都十分热情,作为圈里人,显然他们知道2-被屏蔽事件,也知道最近火爆得一塌糊涂的“你的节操呢?”
大家都是成了精的明眼人,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刀光剑影有多凶残,对边学道别出心裁又猛烈非常的应对方式很感兴趣。
所以听边学道说他想来总部参观学习,立刻满口答应,其中一个总监知道边学道还没毕业,笑着说非常欢迎他毕业后加入他们网站。
离开济南前夜,边学道在宾馆床上辗转难眠。他一直在脑海里作思想斗争,一会儿想打电话给燕琴,把她找来再缠绵一晚,一会儿又想那样做自己太没劲,人家已经摆明车马只跟他一夜露水情。
如果现在拿出录音引她来呢?
念头闪过,边学道立刻抽了自己一下,怎么精虫上脑成这样了?要女人,打个电话宾馆就有,燕琴那个女人很危险,纠缠下去对自己绝对没好处。
冷静下来的边学道反复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谨慎处理下半身问题,万万不能栽倒在女人肚皮上。
第一站,北京。
边学道在全国排名第一的门户网站观摩了三天。
这三天,除了机房和办公室等部门,他像个自由人一样在各部门的办公平台穿行,参加早晚报题会,研究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好多编辑都以为他是新来的实习生,几个喜好他这一类型男人的女编辑很是激动了两天。
第二站,上海。
说实在的,同样的三天观摩,边学道没感觉出全国第三和全国第一在工作模式上和新闻理念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两个网站的企业文化让他眼界大开。
一个崇尚速度,一个崇尚严谨一个推行快乐工作,一个强调对生活负责
是的,好好工作,多拿绩效和奖金,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负责。
然而,两世为人的边学道,还是在一周的观摩里,剥茧抽丝,发现了两家门户网站的一个共性:狼性。
他们强调团队,又勇于创新,他们对业绩贪婪无比,又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两个企业内部都有一条十分相似的优胜劣汰规则,不管他们用多少华丽的字眼解释各自的企业文化,边学道分明看到里面只有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边学道意外地接到了沈阳钱师哥的电话。
电话里钱师哥对收了钱没出上力很抱歉,同时关心了一下边学道网站的近况。
边学道知道他一定有话要跟自己说。
果然,钱师哥说他打听出曹总家里出了点事,曹总的儿子在澳洲超速开车致人重伤,需要一大笔钱保释和赔偿对方。曹总最近变卖汽车、房产,四处筹措,想把儿子捞出来。
边学道听明白了,“钱哥,上次你也在,我出3万一年都没成,你觉得我这次怎么开价?”
边学道怀疑钱师哥是曹总派来跟他筹钱的,不管是不是,自然要试试对方的底。
钱师哥在电话里说:“10万fl0万,最多给他15万,你现在靠自己已经弄出这么有利的声势了,不可能跟上次一个价。还有一些条款该增的增,该减的减,你自己酌情。”
边学道说:“行,麻烦钱哥给曹总带个话,我明天下午到沈阳。”
放下电话,边学道明白,于今的水军不仅给黑他的两个杀毒软件公司很大压力,也给想要勒他一笔的几个杀毒软件公司一记闷棍。
道理很简单,现在网上的舆论已经站在2-这边了,别人再想用杀毒软件给2-下绊子已经不太可能了,这些公司也就失去了双方争夺的资本。
当然,几家杀毒公司很容易就摸清了2-是靠什么铺开市场的,他们完全有能力搞死温从谦工作室设计出来的几款外挂。
但这样一来,就不是坐地起价了,而是断人财路。
民谚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杀毒公司要是敢断了没有利益纠葛的一帮黑客的财路,他们自己的财路也走不痛快。
所以,一样谈合作,一周多以前是卖方市场,现在变成了买方市场。边学道用水军扭转了局势,拿到了主动权。
沈阳。
依旧是天行公司楼下不远处的茶屋。
风水轮流转,边学道进屋的时候,曹总已经等他2多分钟了。
如果不是钱师哥在电话里跟他透了曹总的底儿,从面上看,边学道看不出曹总跟十多天前有什么不同。
边学道在心里又记下了从商必备的一条: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这次的茶是曹总点的,他不着痕迹地给边学道倒了一杯茶,开口说:“边老弟,好手段”
边学道笑呵呵地说:“网友们仗义而已。”
〖
第112章 终于等到“我爱你”
曹总显然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边老弟,上次咱们谈过的事情,你看……”
边学道看着曹总的眼睛说:“合作还可以搞,就是价格需要深入商量。”
曹总端起杯,喝了一口茶:“你说说。”
边学道没说话,他吸取了向斌的教训丨从包里拿出纸和笔,在上面写下:
2
b100
把纸推给曹总,曹总看了,抬眼看边学道。
边学道把手里的笔递给曹总,说:“单选。”
接下来一周,边学道用10万fl0万模式,搞定了五家杀毒软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
各家都是10万一年,相关合作条款也都一样,简直可谓童叟无欺。
即便有些人怀疑里面有猫腻,这个时候也撬不开所有相关人的嘴。一是因为边学道很小心,只写不说,写后立即销毁二是就在几天前,济南的向斌出事了,被人举报多项经济问题,据传已经立案。
在成都,签好最后一家杀毒公司的合作协议时,东森大学已经开学一周了
这些天单娆给边学道打了好多电话,询问他事情的进展,三言两语也说不清,电话里他只能说马上收尾,马上回家。
一口气逛悠了大半个中国,边学道确实有点想家了。
坐在成都直飞松江的飞机上,看着舷窗外面的云朵、山川、河流、森林、田野与城市,边学道像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胸中满是得意和喜悦。
100万,搞定了国内排名前五的五家杀毒软件公司,让他们当自己的网上推广员,同时对所有其他同类导航网站进行压制,此消彼长下,边学道已经想象得到2阝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两家黑2-的杀毒公司已经让陈建传过话来,私下里适当补偿可以,公开道歉不行。
边学道想的跟他们想的正好相反,补偿可以不给,不公开道歉坚决不行。
补偿的钱能花几天?公开道歉等于替边学道在全国人民面前做广告,傻子都明白这个道理。
边学道已经想好了,如果手里的钱不够,就算卖房子也要跟对方把官司打得举国皆知。
今天回松江,边学道只告诉了三、四个人。
在红楼家门口,敲了几下门,单娆不在,没人开门。
拿钥匙开门进屋,沙发前的茶几上有单娆留下的纸条,说今天有两门不能逃的课,让边学道回来先洗澡休息,下课她再过来。
环视房间,跟边学道走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变化,唯一不同的,是窗台上的富贵竹长高了一点。
换了身衣服,从包里拿出在成都买给单娆的正宗桂花糕,一支陶笛,一本教材。
在飞机上时还精神抖擞的,可是回家简单洗个澡,看见自己的床,边学道忽然觉得特疲惫,趴在床上一会儿就沉沉睡过去了。
单娆开门进屋,边学道没醒。
单娆鼓捣陶笛吹了几个音,边学道没醒。
单娆故意在他床前换衣服,边学道没醒。
单娆进厨房准备给边学道做饭,铲子和炒锅刚接触几下,边学道立刻惊醒了。
他麻利地从床上蹦起来,嘴里喊着:“你歇着,我来做我来做”
单娆撅着嘴,不高兴地把铲子交给边学道,说:“你不在家时我自己练习了,味道有进步的。”
边学道笑嘻嘻地说:“下次,下次我出去这么长时间没机会自己做,手痒痒。你去客厅,茶几上是我给你买的桂花糕,正宗的。”
单娆问:“铁盒装的那个?”
边学道翻动着菜,说:“对。”
单娆说:“吃完了啊”
边学道问:“再去吃两块,那玩意松江买不到的。”
单娆眨着眼睛说:“没了,都吃完了啊。你包里还有?”
边学道放下手里的铲子,把灶火调小,走到客厅一看,果然六盒桂花糕全空了,他回身看着单娆说:“姐,六盒,都吃了?”
单娆看着空盒点头。
边学道说:“我就在卖糕的摊儿前尝了半块……”
单娆不好意思地看着拖鞋说:“我当你包里还有呢……”
边学道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走到门口一看,果然,走之前放在那儿的体重秤又不见了。
单娆看见边学道的眼神,立刻把眼睛转向别处,然后若无其事地进了东屋,关门,上锁。
因为已经开学,单娆到时间就回寝,不再留宿红楼。
跟边学道想的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出去这么久,单娆会表露一些小女儿情态,但单娆没有。
尽管两人之前在电话里互相关心的话说不完,可边学道真回来了,单娆又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边学道觉得也许这就是单娆的特点,善于控制感情,不会迷失自我。
回到松江的第二天,边学道请陈建、李裕、于今三人吃了顿饭,说了说自己这次出去一趟的心得。
难得的四个人都没喝酒。
这顿饭标志着以边学道为核心的圈子正式形成,他们四人接触的世界与909寝另外四个人生活的世界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
法律这块儿,边学道从陈建手里接了回来,但陈建依然是他的半个法律顾问。
就在边学道详细咨询精于名誉纠纷案件律师的看法和意见,准备以诽谤罪起诉两家杀毒软件公司时,转机出现了。
转机的源头是边学道求严教授帮着发表的评论稿终于在一家重量级报纸见报了。
找到报纸读了一遍,边学道看出稿子经高人修改过,虽然篇幅缩小了,但观点深度和用词锐度都有很大提高,让整个稿子的战斗力几乎翻倍。
边学道立刻给在北京上海观摩期间认识的门户网站新闻和观点频道责编打电话,请求帮忙转载一下署名严合生的评论稿子。
他在电话里许诺,近期会在2-上增加这几位责编签发稿件的推荐力度
网站的编辑靠什么活?点击率。
边学道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给出了几个责编无法拒绝的条件。
再说稿件发布源一点问题没有,绝对不属于禁止转载范畴,而且稿件作者严合生现在已经算半个经济领域知名专家,虽然这篇稿子有点跨界,但名字还是能拉点眼球的。
只要不是观点相左,人为介入,即便是网站总编也挑不出转载这篇稿子的毛病。
因为不仅仅是单方面帮忙,而是互换互惠,两家门户的责编都很上心,在更新位置和时间上用了心思。
见稿子已经转了出来,边学道立刻让于今的水军到两家门户该稿件跟贴区集中跟帖,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舆论场。
然后把已经盖楼的网民跟帖原文,截图到各大论坛,形成二次舆论冲击。
这次的攻击点不仅是两家杀毒公司的行为欠妥,更指出里面存在利益纠葛和输送,是一次有预谋的同行中伤。
如此操作,加上跟边学道签了合同的几家杀毒软件公司已经正式在自己软件上捆绑2b彻底站到了2-一边,几天下来,坚持不道歉的两家杀毒公司服软了,在边学道指定的松江、北京、广州等五家报纸上登报道歉。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庆功宴,虽然度过了一关,但边学道的钱包也瘪了。
对边学道来说,2-一天没找到买家,一天就不踏实。
而且他现在真心觉得江湖险恶,还是大学校园待着轻松。
边学道轻松了,单娆却一点都不轻松,边学道也是回来几天后才知道,单娆正在努力争取留校名额。
本来以单娆三年来的考试成绩,在校表现,学生会职务,以及相关荣誉,是完全够格的。但极不凑巧的是,东森大学年初的高级别校务会议上刚刚决定,将毕业留校的学历线从本科提到了硕士。
单娆是很优秀,但跟她竞争有限岗位的几个研究生同样不简单。
学历成了单娆争取毕业留校的短板。
在此之前,单娆从没跟边学道说过她想要留校。边学道能猜到原因,但他不敢确定。
直到他亲口问单娆为什么想留校,单娆咬着嘴唇看他,轻声说:“为你。
边学道一把将单娆抱在怀里,第一次跟她说了“我爱你”。
他不知道,单娆等他这句“我爱你”等了好久。
一脸幸福甜蜜的单娆抬头问边学道:“说了这句话,你要负起很多责任,你怕不怕?”
边学道说:“有了你,无论未来怎样,我的心里没有畏惧,只有喜悦。”
边学道看得出单娆是真的决定留校了,那些她已经看了两年多的公务员考试教材都被她放到了一边,有几本还借给了刚决定考公务员的室友。
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单娆都陪在边学道身边,两人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游泳,一起晨跑,一起在家看电影,一起逛条石大街,一起坐在江边的台阶上看落日,一起跑到主楼楼顶,拿着陶笛练技法。
除了那句“我爱你”,两人不曾海誓山盟,也不追求轰轰烈烈,更没有很多校园恋人乐此不疲的“本垒打”。
他们就这样,比柏拉图更有**,却又能保持住最佳距离。
有时候边学道都很奇怪,单娆这个女生怎么就能这么好地控制两人接触的节奏,以至于单娆给他的一次亲吻,向他开放的一次抚摸,都能让边学道觉得异常满足。
〖
第113章 提前跳出打击视野
每次单娆全身而退,边学道都会在心里呐喊: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摸摸就能泻火?这不科学啊难道说我现在是个纯纯的君子?
单娆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她总是能向边学道传递出任君采撷的意思,同时她也从不拒绝边学道的求欢,但她总能激发边学道对她的怜惜,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太对,觉得下一次可能会更完美。
渐渐的,边学道也有点沉醉于跟单娆之间的这种暧昧到极限的关系,他甚至觉得,现在碰一碰就能颤抖到灵魂深处,回味好几天,一旦上了床,就玩不出这种情调了。
反正单娆已经千肯万肯,并且准备留在学校陪他,何必急在一时?
边学道仔细分析过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
按理说,像他这样一个有过婚姻生活,已经食髓知味的中年男人,不太应该被单娆这样的小女生牵着鼻子撩拨得摸一下胸就产生陶醉感,但单娆偏偏做到了,这是她独特的魅力。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
不过今年39寝去校门口看学妹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很简单,全部名草有主。
边学道就不说了,他和单娆是39口中的神雕侠侣,新学期一开始,两人就像要成仙一样,不管不顾地四处野……
陈建和苏以、李裕和李薰、艾峰和南娇、于今和周玲、童超和夏宁、杨浩和外地女朋友、孔维泽和……老板娘。
就算刨除外人拿不准的于今、杨浩和孔维泽,39寝的恋爱率也是相当高的,更别提39寝的家属,个顶个拿得出手。
其实,交往之初,夏宁的所有室友都认为童超坚持不了两个月,因为她们知道夏宁这个女生有多特别。
39的人要乐观一点,认为最多三个月童超就会没了热情。
结果大家全想错了。
这两人活脱脱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写照。
之前追夏宁的少说五、六号人,全部折戟沉沙。之前童超追了三、四个姑娘,全部给他发了好人卡。
谁知道这两人往起一凑合,天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玩得那叫一个投机。
最吊炸天是,有人看见夏宁居然来给童超送早饭。
之前追求夏宁失利大为折面儿的几个心里呐喊:当初在我面前那么拽,现在还不是蹲人家楼底下等着,哼,恶人自有恶人磨。
当然,到了人前说起这事,用词会变成:一物降一物。
孔维泽跟老板娘的事儿,39的人也大体猜到一些。
本来除了边学道是没人知道的,但孔维泽的避孕套使用率实在太高,而且有时候回寝,身上会有股香水味。
过来人都知道,五姑娘是用不上套套的,更摩擦不出女人身上的香水味和长头发丝儿。
结合这家伙见天往小饭馆跑,这事儿还用费脑子想么?
杨浩的口才大有改观。
大三新学年开学第一周,他一节课也没缺。
有几个教授毫无新意地让大家上前面做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
结果杨浩一个人说了十三分钟。
当他用十三分钟介绍了自己的童年,喘一口气,说:“下面我再简短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初中生活”时,差点没把教授气晕过去。
虽然杨浩从闷骚变成了话痨,但他与女朋友的感情大家还是很佩服的。
松江与成都的遥远距离,并没有让两个高中情侣感情变淡,各自大学校园里的优秀异性也没有让他们心生悸动,他们始终如一地在电话里关心对方,激励对方。
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毕业之后一起到上海发展,他们期待自己能在中国第一大都市站稳脚跟,在那里建立自己的事业和爱巢。
时间如水流过,月亮偷偷改变。
上课、陪单娆之余,边学道找了几次王德亮,两人一起分析被算计了之后,陶庆有没有寻找线索和报复的迹象。
虽然暂时王德亮没观察出什么特别之处,但两人都没有放松对陶庆的戒备。王德亮已经彻底上了边学道的船,跟陶庆共处一室的他,比边学道更想快点弄走陶庆。
几次向边学道献计,边学道没有采纳后,他知道边学道是在等什么时机,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在寝室里,更加刻意与陶庆交好,更加留心陶庆的一举一动。
托王德亮的福,三个月后,边学道连徐尚秀的生理周期都知道了,由此可见王德亮结交人、观察人的功力多深,由此可见陶庆这个人多藏不住事儿。
尽管十分相信徐尚秀的品性,但当王德亮告诉他,陶庆还远没有彻底拥有徐尚秀后,边学道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九月的第三个周末,随着一些留学生的回归,英语沙龙的气氛比假期时活泼了一些。
在两人常坐的老地方,边学道第一次提醒温从谦,国家几部门可能会对外挂工作室采取行动。
边学道建议温从谦主动让出一些市场份额,免得因为做得太大,成为第一批重点打击目标。
温从谦对边学道这个说法有点理解不了。
温从谦说:“我已经观察一阵子了,相关立法还没跟上,就算想整治也不能这么快,更不会是全国规模的。”
边学道告诉温从谦:“咱们现在其实就是在游戏公司身上割肉,咱们赚得越多,游戏公司越疼。到了现在的局面,游戏公司无论花多大本钱,都一定会想办法震慑住成规模的工作室。就算一些部门不想动,但如果有人推动,又能成为主动作为的政绩,就很不好说了。”
末了,边学道跟温从谦说:“这些信息是我前阵子出去,跟一些杀毒公司的人聊天,从他们话里的一些蛛丝马迹猜出来的。要知道,it圈子,无论做新闻,做杀毒,还是做游戏,其实人是交织的,信息是流通的。”
见温从谦依然犹豫不定,边学道说:“咱们现在还不用太紧张。我已经跟我在游戏公司内部的眼线要情报了,他们那边一有动作,我就能知道,到时再撤离应该也来得及。不过,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别到时措手不及。”
两人聊得差不多的时候,哈里带着廖蓼走了过来。
温从谦跟两人都不认识,以为是边学道在沙龙里结识的朋友,起身换座,跟工大的同学聊天去了。
哈里走过来,拍了边学道一下说:“边,见到你真高兴,假期我去北京,还跟那里的朋友说起过你,我从你的身上看见了伟大的希勒的影子。”
边学道很客气地说:“你踢的也很棒。”
哈里把身后的廖蓼拉到身前:“边,你可能不认识,廖,你的校友,我在你们学校比赛时认识的,她非常渴望有一个优质的英语交流环境,我就把她带来了。她像带着露珠的兰花一样美,不是么?”
边学道看了廖蓼一眼,抿着嘴,不说话,只是笑。
“对了,边,有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廖,是我带来的,她对这里还不太熟悉。下两次的沙龙我有事可能来不了了,请你照顾一下你的校友,好吗?”
边学道笑着点头:“没问题。”
哈里看着廖蓼,廖蓼大方地向边学道伸出手:“很高兴认识你。”
边学道握了一下廖蓼的手指尖:“我也一样。”
哈里的女朋友走过来,拉着哈里到另一桌玩传统的扑克游戏。
哈里身体已经被拉走了,还不忘回头给边学道一个照顾廖蓼的眼神。
廖蓼很自然地坐到了刚刚温从谦坐的位置,看着对面不远处被人簇拥着的哈里,问边学道:“单娆没跟你一起来?”
边学道说:“她不好这个。”
廖蓼说:“要是单娆知道他男人在这儿又跟我遇上了,会不会不高兴?”
边学道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
廖蓼也不知道边学道说的“我们”,是他跟单娆,还是他跟自己,话锋一转,问边学道:“你为什么来这儿?”
边学道想了想说:“想学英文歌。”
边学道的这个回答显然把廖蓼震住了,呆了好一会儿没说话。
轮到边学道问她了:“你为什么来这儿?”
廖蓼想都没想说:“我要留学。”
两人的谈话到此为止,开始各自想着心事。
廖蓼想的是自己选的那所英国大学门槛很高,边学道想的是怎么才能彻底说服温从谦,在十月底终止工作室业务,提前消隐于相关部门的打击视野。
边学道看得出,温从谦已经被钱蒙住了眼睛,让他听自己的话,主动放弃几十万、上百万的收益,绝非易事。
可是边学道不能不劝,他不能看着温从谦真的成为首轮打击目标,让工作室灰飞烟灭。
边学道刚大手笔置了房产,又花了100多万为2路,这段时间四处奔波,人吃马嚼,开销很大。
工作室是他最大的收入来源,边学道决不能在提前知道的情况下,还看着它被人连根拔起。
廖蓼悄悄看着身旁的边学道,莫名地,被他蹙眉时专注而成熟的刚性风格吸引住了。
见边学道似乎要脱离思考的情境,廖蓼赶紧移走自己的目光。
离开沙龙时,廖蓼跟在边学道身后走出咖啡屋,见边学道和温从谦在路口道别,站在路边拦出租车,廖蓼站到边学道右边,问边学道:“我没零钱,介意捎我回学校吗?”
边学道眯着眼睛看廖蓼:“我借给你二十?”
廖蓼摇头:“我不喜欢欠别人钱。”
边学道说:“那一起吧。”
在出租车上,廖蓼问边学道:“下周你来吗?”
边学道说:“看情况。”
在东森大学正门,边学道告诉司机停车,回头跟廖蓼说:“你到了。”
廖蓼下车后,边学道告诉司机:“去后门。”
司机看着车外的廖蓼,又怪怪地看了边学道一眼,心说这么有性格的伙计很久没看到过了。
〖
第114章 因果循环,单娆留校
不是边学道对廖蓼有意见,而是单娆对廖蓼有意见。
单娆很少真正吃醋,就连找上门的董雪,单娆都能过后即忘。唯独对廖蓼,自从图书馆那次后,单娆严令边学道凡是跟廖蓼有关的,必须做到“一请示二汇报”,一旦让她发现廖蓼摸进了她的领地,不仅只斩不奏,而且管杀不管埋,当然,无论斩还是杀,对象都是边学道。
大三开学第四周,边学道选修的《乐器发展史》开课了。
晚上六点,坐在新教学楼阶梯教室里,看见廖蓼和一个女生捧着书一前一后走进教室,边学道发现自己选错课了。
果然,廖蓼的眼睛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立刻在人堆里发现了边学道。
看见边学道周围已经坐满了人,廖蓼从他身边的过道走过,坐到了边学道身后第三排。
讲《乐器发展史》的教授是个老太太,个子不高,一头白发,但精神很好,声音很亮。
在麦克风的辅助下,就算刚刚在网吧坐了一天一宿的学生,都够呛能睡着
实事求是地说,教授很有水平。
古今中外的乐器,其特点、音色、适合的氛围、学习难度等等,信手拈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看幻灯片,没有实物。不过讲课进行到中段时,教授说了,只要下节课的听课人数达到今天的八成,第三节课时,她就带实物乐器来,若是大家能将出勤率保持下去,最后一节课还可以给大家演奏一段。
整个教室一片叫好声。
其实叫好声不算很大,但已经很难得了,因为选这门课的,女生占了大部分。来的男生,相当一些是陪女朋友来的。
边学道听得正津津有味,身后有人拍他肩膀。
回头看,坐在身后的男生递给他一张纸条和十块钱。
看见边学道不解的眼神,男生用手向身后指了指,意思是后面传过来的。
然后边学道就看到了坐在身后三排的廖蓼。
纸条上的字很简单,意思是还边学道上次打车的车费,当然是的。
边学道收起纸和钱,没回头,没表示,继续听课。
过了十分钟,身后的男生又拍他肩膀,继续向后指了指。
边学道接过纸条,这次上面写的是:你好像很怕老婆?
边学道怕廖蓼没完没了,找了张纸回她:已婚男人,谢绝调戏。
果然,直到下课廖蓼没再传纸条。
边学道已经开始揣测,是不是单娆和廖蓼之前有什么矛盾?
两个人在一个学院,一个是女生部长,一个特立独行不听吆喝,一样出众,一样拉风,有摩擦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真要是那样,自己一定要跟单娆站在同一阵线,免得中了廖蓼的离间计。
当然……也可能是美人计。
出乎所有人预料,单娆的留校申请出现了转机。
当初隔离楼那个照相的男生,他亲历**隔离楼的报道出炉,其中单娆和女生拥抱告别的照片被当做报纸版面主图。
当时,相关报道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已经挖掘出来的楷模已经挖无可挖,后续找的一些又不够有卖点。东森大学隔离楼的这篇报道找到了之前很少涉及的一个切入点,自然、真切而充满希望,非常符合主流舆论需要。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篇报道能否经得住审视。
于是,各路媒体纷纷联系东森大学外宣部门,询问报道中照片里的女学生是否还在学校,以及报道里说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
随着东森大学外宣部门确认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几路外地记者奔赴松江。
然而他们人还在路上,松江本地几家媒体的记者已经堵在了外宣主任的办公室门口。
几家在松江设有记者站的中央媒体马上指示记者站提前介入跟进,一定要拿到一些独家照片和信息,不能让松江本地媒体吃独食。
单娆接到院长秘书电话时还是一头雾水,等她在院长办公室坐了五分钟后,她已经知道留校的事似乎没什么难度了。
确实没什么难度了
九月底十月初,本地外地数十家媒体浓墨重彩报道了四个月前,发生在东森大学校园内的感人事迹。
在这些媒体眼中,单娆主动申请去隔离楼当志愿者倒没什么新鲜感,毕竟当时很多一线医护人员都是这样做的,都有这样的觉悟,读者已经看腻了。
他们觉得有价值的,是单娆跟隔离楼里被隔离学生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便签互动,以及单娆自掏腰包丰富隔离学生饮食的举动,这才是有意思的亮点。
不说别的,当时全国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曾封校,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隔离楼,可从未听人说过有类似的事例。
物以稀为贵,稀少、稀缺就是卖点。
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为了报道更生动,为了事迹更可信,为了形象更丰满,媒体通过征集等方式,几番周折,联系到了照片里跟单娆拥抱的女生,以及在隔离楼里住过的几个东森大学毕业生。
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每个人都对单娆给出了极好的评价,甚至一些连边学道都不知道的小细节也一一爆出,一个美丽、可爱、可敬的女大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一定程度上,单娆火了。
私下里,松江市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中,跟东森大学校领导私交甚好的人透露,单娆极有可能上榜年底的松江市年度“十佳大学生”。
过了几天,再次提起时,“可能”已经变成了“板上钉钉”。
院长和校领导秘书已经分别跟单娆说过了,她留校十拿九稳。
单娆知道,留校能峰回路转,虽然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但根本上,是拜边学道所赐。
因为便签的主意是边学道出的,各类食品也是边学道掏钱买的,她自己,不过是抱着吃不了浪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拿出来跟隔离的学生分享
夜深人静时,单娆想的是,世上的事,果然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她为边学道进了隔离楼,边学道怕她在隔离楼里孤闷无聊,出主意出钱做了好事。等她想毕业留校陪边学道时,本来希望渺茫,却因为当初做了好事,而柳暗花明。
这一刻,单娆满心感慨地想,也许自己和边学道真的是天定的缘分。
同一件事,单娆想到的是宿命,边学道想的是人的名气。
边学道前世就是媒体的一员,但他并不热爱这个职业。
重生之后,因为知道媒体里面的一些不太光彩之处,他甚至有意远离这个行业。
这次单娆的事发生后,边学道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想的太狭隘了,一件有力的工具,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妨碍你利用它,这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思维方式。
与前两次上报纸不同,这次单娆弄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了。
很快,远在北京的单鸿都知道了消息。
打电话过来夸了单娆一通,同时告诫她,以后不要再做当隔离志愿者这样危险的决定。这次她是歪打正着,下次就不会有这样好的运气了。末了,单鸿嘱咐单娆抓紧复习公务员考试,名气什么的一时风光,考一个稳定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
单娆没敢在电话里跟姑姑说她已经决定毕业留校,她知道虽然留校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还算体面,但在单鸿眼里完全不上档次。
看来,留校的事,不仅要先斩后奏,还得考一次国考,马马虎虎应付一次,才好堵上家里人的嘴。
见单娆又把公务员考试的教材拣起来了,边学道问她:“不是已经确定留校(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各大论坛,哪个老网民要是不知道“你的节操呢?”就像后来有人不知道“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简直不好意思跟人说他在论坛混过。
于今的水军是疯狂的。
在“一条两毛上不封顶”的刺激下,无论专业性论坛、门户论坛、地域性论坛、小众论坛……只要能发帖,就有他们不停注册发帖的足迹。
很快,传统媒体纷纷跟进,把“你的节操呢?”评价为现象级事件。
甚至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说,这次事件可能对国内互联网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边学道还手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矛头直指两家杀毒软件公司出于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换,对一个完全绿色免费的服务性网站进行毫无根据的恶意中伤,就像网民热议的那样,“杀毒软件变成网路毒瘤”。如果这种行为不被遏制,不受制裁,对网络大环境甚至其他行业都将产生很坏的影响。最后他要求,如果这两家杀毒公司手里有确凿证据能证明2-确实不安全,可以公布出来,不要让两派网民猜来猜去,任由不负责任的流言盛行。如果拿不出证据,就要拿出担当和勇气公开向被中伤方道歉,给国内企业圈做一个知错能改的表率。
稿子写完,边学道考虑到,要想这篇稿子发挥出超水平的威力,必须给它找一个有分量的作者。眼下,边学道能想到的,只有靠他两篇论文已经在学术圈闯出名堂的严教授严合生。
边学道给严教授打了一个电话,严教授听了大概,说他现在不在松江,正在外面参加一个学术论坛,他让边学道把稿子发到他的电子信箱,等他看过了稿子再做决定。
找了台电脑把稿子发给严教授,边学道觉得自己该离开济南了。
他从电话本里,找到曾经跟他联系过的两家门户网站新闻总监的电话,他记得两个总监都曾虚虚实实地口头邀请过他去网站总部参观,边学道觉得他们应该兑现邀请了。
两个总监,一个还在原位,一个已经内部调动,接到边学道电话,提了名字,两人立刻想起他是谁了。
两人在电话里都十分热情,作为圈里人,显然他们知道2-被屏蔽事件,也知道最近火爆得一塌糊涂的“你的节操呢?”
大家都是成了精的明眼人,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刀光剑影有多凶残,对边学道别出心裁又猛烈非常的应对方式很感兴趣。
所以听边学道说他想来总部参观学习,立刻满口答应,其中一个总监知道边学道还没毕业,笑着说非常欢迎他毕业后加入他们网站。
离开济南前夜,边学道在宾馆床上辗转难眠。他一直在脑海里作思想斗争,一会儿想打电话给燕琴,把她找来再缠绵一晚,一会儿又想那样做自己太没劲,人家已经摆明车马只跟他一夜露水情。
如果现在拿出录音引她来呢?
念头闪过,边学道立刻抽了自己一下,怎么精虫上脑成这样了?要女人,打个电话宾馆就有,燕琴那个女人很危险,纠缠下去对自己绝对没好处。
冷静下来的边学道反复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谨慎处理下半身问题,万万不能栽倒在女人肚皮上。
第一站,北京。
边学道在全国排名第一的门户网站观摩了三天。
这三天,除了机房和办公室等部门,他像个自由人一样在各部门的办公平台穿行,参加早晚报题会,研究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好多编辑都以为他是新来的实习生,几个喜好他这一类型男人的女编辑很是激动了两天。
第二站,上海。
说实在的,同样的三天观摩,边学道没感觉出全国第三和全国第一在工作模式上和新闻理念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两个网站的企业文化让他眼界大开。
一个崇尚速度,一个崇尚严谨一个推行快乐工作,一个强调对生活负责
是的,好好工作,多拿绩效和奖金,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负责。
然而,两世为人的边学道,还是在一周的观摩里,剥茧抽丝,发现了两家门户网站的一个共性:狼性。
他们强调团队,又勇于创新,他们对业绩贪婪无比,又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两个企业内部都有一条十分相似的优胜劣汰规则,不管他们用多少华丽的字眼解释各自的企业文化,边学道分明看到里面只有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边学道意外地接到了沈阳钱师哥的电话。
电话里钱师哥对收了钱没出上力很抱歉,同时关心了一下边学道网站的近况。
边学道知道他一定有话要跟自己说。
果然,钱师哥说他打听出曹总家里出了点事,曹总的儿子在澳洲超速开车致人重伤,需要一大笔钱保释和赔偿对方。曹总最近变卖汽车、房产,四处筹措,想把儿子捞出来。
边学道听明白了,“钱哥,上次你也在,我出3万一年都没成,你觉得我这次怎么开价?”
边学道怀疑钱师哥是曹总派来跟他筹钱的,不管是不是,自然要试试对方的底。
钱师哥在电话里说:“10万fl0万,最多给他15万,你现在靠自己已经弄出这么有利的声势了,不可能跟上次一个价。还有一些条款该增的增,该减的减,你自己酌情。”
边学道说:“行,麻烦钱哥给曹总带个话,我明天下午到沈阳。”
放下电话,边学道明白,于今的水军不仅给黑他的两个杀毒软件公司很大压力,也给想要勒他一笔的几个杀毒软件公司一记闷棍。
道理很简单,现在网上的舆论已经站在2-这边了,别人再想用杀毒软件给2-下绊子已经不太可能了,这些公司也就失去了双方争夺的资本。
当然,几家杀毒公司很容易就摸清了2-是靠什么铺开市场的,他们完全有能力搞死温从谦工作室设计出来的几款外挂。
但这样一来,就不是坐地起价了,而是断人财路。
民谚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杀毒公司要是敢断了没有利益纠葛的一帮黑客的财路,他们自己的财路也走不痛快。
所以,一样谈合作,一周多以前是卖方市场,现在变成了买方市场。边学道用水军扭转了局势,拿到了主动权。
沈阳。
依旧是天行公司楼下不远处的茶屋。
风水轮流转,边学道进屋的时候,曹总已经等他2多分钟了。
如果不是钱师哥在电话里跟他透了曹总的底儿,从面上看,边学道看不出曹总跟十多天前有什么不同。
边学道在心里又记下了从商必备的一条: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这次的茶是曹总点的,他不着痕迹地给边学道倒了一杯茶,开口说:“边老弟,好手段”
边学道笑呵呵地说:“网友们仗义而已。”
〖
第112章 终于等到“我爱你”
曹总显然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边老弟,上次咱们谈过的事情,你看……”
边学道看着曹总的眼睛说:“合作还可以搞,就是价格需要深入商量。”
曹总端起杯,喝了一口茶:“你说说。”
边学道没说话,他吸取了向斌的教训丨从包里拿出纸和笔,在上面写下:
2
b100
把纸推给曹总,曹总看了,抬眼看边学道。
边学道把手里的笔递给曹总,说:“单选。”
接下来一周,边学道用10万fl0万模式,搞定了五家杀毒软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
各家都是10万一年,相关合作条款也都一样,简直可谓童叟无欺。
即便有些人怀疑里面有猫腻,这个时候也撬不开所有相关人的嘴。一是因为边学道很小心,只写不说,写后立即销毁二是就在几天前,济南的向斌出事了,被人举报多项经济问题,据传已经立案。
在成都,签好最后一家杀毒公司的合作协议时,东森大学已经开学一周了
这些天单娆给边学道打了好多电话,询问他事情的进展,三言两语也说不清,电话里他只能说马上收尾,马上回家。
一口气逛悠了大半个中国,边学道确实有点想家了。
坐在成都直飞松江的飞机上,看着舷窗外面的云朵、山川、河流、森林、田野与城市,边学道像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胸中满是得意和喜悦。
100万,搞定了国内排名前五的五家杀毒软件公司,让他们当自己的网上推广员,同时对所有其他同类导航网站进行压制,此消彼长下,边学道已经想象得到2阝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两家黑2-的杀毒公司已经让陈建传过话来,私下里适当补偿可以,公开道歉不行。
边学道想的跟他们想的正好相反,补偿可以不给,不公开道歉坚决不行。
补偿的钱能花几天?公开道歉等于替边学道在全国人民面前做广告,傻子都明白这个道理。
边学道已经想好了,如果手里的钱不够,就算卖房子也要跟对方把官司打得举国皆知。
今天回松江,边学道只告诉了三、四个人。
在红楼家门口,敲了几下门,单娆不在,没人开门。
拿钥匙开门进屋,沙发前的茶几上有单娆留下的纸条,说今天有两门不能逃的课,让边学道回来先洗澡休息,下课她再过来。
环视房间,跟边学道走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变化,唯一不同的,是窗台上的富贵竹长高了一点。
换了身衣服,从包里拿出在成都买给单娆的正宗桂花糕,一支陶笛,一本教材。
在飞机上时还精神抖擞的,可是回家简单洗个澡,看见自己的床,边学道忽然觉得特疲惫,趴在床上一会儿就沉沉睡过去了。
单娆开门进屋,边学道没醒。
单娆鼓捣陶笛吹了几个音,边学道没醒。
单娆故意在他床前换衣服,边学道没醒。
单娆进厨房准备给边学道做饭,铲子和炒锅刚接触几下,边学道立刻惊醒了。
他麻利地从床上蹦起来,嘴里喊着:“你歇着,我来做我来做”
单娆撅着嘴,不高兴地把铲子交给边学道,说:“你不在家时我自己练习了,味道有进步的。”
边学道笑嘻嘻地说:“下次,下次我出去这么长时间没机会自己做,手痒痒。你去客厅,茶几上是我给你买的桂花糕,正宗的。”
单娆问:“铁盒装的那个?”
边学道翻动着菜,说:“对。”
单娆说:“吃完了啊”
边学道问:“再去吃两块,那玩意松江买不到的。”
单娆眨着眼睛说:“没了,都吃完了啊。你包里还有?”
边学道放下手里的铲子,把灶火调小,走到客厅一看,果然六盒桂花糕全空了,他回身看着单娆说:“姐,六盒,都吃了?”
单娆看着空盒点头。
边学道说:“我就在卖糕的摊儿前尝了半块……”
单娆不好意思地看着拖鞋说:“我当你包里还有呢……”
边学道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走到门口一看,果然,走之前放在那儿的体重秤又不见了。
单娆看见边学道的眼神,立刻把眼睛转向别处,然后若无其事地进了东屋,关门,上锁。
因为已经开学,单娆到时间就回寝,不再留宿红楼。
跟边学道想的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出去这么久,单娆会表露一些小女儿情态,但单娆没有。
尽管两人之前在电话里互相关心的话说不完,可边学道真回来了,单娆又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边学道觉得也许这就是单娆的特点,善于控制感情,不会迷失自我。
回到松江的第二天,边学道请陈建、李裕、于今三人吃了顿饭,说了说自己这次出去一趟的心得。
难得的四个人都没喝酒。
这顿饭标志着以边学道为核心的圈子正式形成,他们四人接触的世界与909寝另外四个人生活的世界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
法律这块儿,边学道从陈建手里接了回来,但陈建依然是他的半个法律顾问。
就在边学道详细咨询精于名誉纠纷案件律师的看法和意见,准备以诽谤罪起诉两家杀毒软件公司时,转机出现了。
转机的源头是边学道求严教授帮着发表的评论稿终于在一家重量级报纸见报了。
找到报纸读了一遍,边学道看出稿子经高人修改过,虽然篇幅缩小了,但观点深度和用词锐度都有很大提高,让整个稿子的战斗力几乎翻倍。
边学道立刻给在北京上海观摩期间认识的门户网站新闻和观点频道责编打电话,请求帮忙转载一下署名严合生的评论稿子。
他在电话里许诺,近期会在2-上增加这几位责编签发稿件的推荐力度
网站的编辑靠什么活?点击率。
边学道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给出了几个责编无法拒绝的条件。
再说稿件发布源一点问题没有,绝对不属于禁止转载范畴,而且稿件作者严合生现在已经算半个经济领域知名专家,虽然这篇稿子有点跨界,但名字还是能拉点眼球的。
只要不是观点相左,人为介入,即便是网站总编也挑不出转载这篇稿子的毛病。
因为不仅仅是单方面帮忙,而是互换互惠,两家门户的责编都很上心,在更新位置和时间上用了心思。
见稿子已经转了出来,边学道立刻让于今的水军到两家门户该稿件跟贴区集中跟帖,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舆论场。
然后把已经盖楼的网民跟帖原文,截图到各大论坛,形成二次舆论冲击。
这次的攻击点不仅是两家杀毒公司的行为欠妥,更指出里面存在利益纠葛和输送,是一次有预谋的同行中伤。
如此操作,加上跟边学道签了合同的几家杀毒软件公司已经正式在自己软件上捆绑2b彻底站到了2-一边,几天下来,坚持不道歉的两家杀毒公司服软了,在边学道指定的松江、北京、广州等五家报纸上登报道歉。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庆功宴,虽然度过了一关,但边学道的钱包也瘪了。
对边学道来说,2-一天没找到买家,一天就不踏实。
而且他现在真心觉得江湖险恶,还是大学校园待着轻松。
边学道轻松了,单娆却一点都不轻松,边学道也是回来几天后才知道,单娆正在努力争取留校名额。
本来以单娆三年来的考试成绩,在校表现,学生会职务,以及相关荣誉,是完全够格的。但极不凑巧的是,东森大学年初的高级别校务会议上刚刚决定,将毕业留校的学历线从本科提到了硕士。
单娆是很优秀,但跟她竞争有限岗位的几个研究生同样不简单。
学历成了单娆争取毕业留校的短板。
在此之前,单娆从没跟边学道说过她想要留校。边学道能猜到原因,但他不敢确定。
直到他亲口问单娆为什么想留校,单娆咬着嘴唇看他,轻声说:“为你。
边学道一把将单娆抱在怀里,第一次跟她说了“我爱你”。
他不知道,单娆等他这句“我爱你”等了好久。
一脸幸福甜蜜的单娆抬头问边学道:“说了这句话,你要负起很多责任,你怕不怕?”
边学道说:“有了你,无论未来怎样,我的心里没有畏惧,只有喜悦。”
边学道看得出单娆是真的决定留校了,那些她已经看了两年多的公务员考试教材都被她放到了一边,有几本还借给了刚决定考公务员的室友。
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单娆都陪在边学道身边,两人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游泳,一起晨跑,一起在家看电影,一起逛条石大街,一起坐在江边的台阶上看落日,一起跑到主楼楼顶,拿着陶笛练技法。
除了那句“我爱你”,两人不曾海誓山盟,也不追求轰轰烈烈,更没有很多校园恋人乐此不疲的“本垒打”。
他们就这样,比柏拉图更有**,却又能保持住最佳距离。
有时候边学道都很奇怪,单娆这个女生怎么就能这么好地控制两人接触的节奏,以至于单娆给他的一次亲吻,向他开放的一次抚摸,都能让边学道觉得异常满足。
〖
第113章 提前跳出打击视野
每次单娆全身而退,边学道都会在心里呐喊: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摸摸就能泻火?这不科学啊难道说我现在是个纯纯的君子?
单娆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她总是能向边学道传递出任君采撷的意思,同时她也从不拒绝边学道的求欢,但她总能激发边学道对她的怜惜,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太对,觉得下一次可能会更完美。
渐渐的,边学道也有点沉醉于跟单娆之间的这种暧昧到极限的关系,他甚至觉得,现在碰一碰就能颤抖到灵魂深处,回味好几天,一旦上了床,就玩不出这种情调了。
反正单娆已经千肯万肯,并且准备留在学校陪他,何必急在一时?
边学道仔细分析过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
按理说,像他这样一个有过婚姻生活,已经食髓知味的中年男人,不太应该被单娆这样的小女生牵着鼻子撩拨得摸一下胸就产生陶醉感,但单娆偏偏做到了,这是她独特的魅力。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
不过今年39寝去校门口看学妹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很简单,全部名草有主。
边学道就不说了,他和单娆是39口中的神雕侠侣,新学期一开始,两人就像要成仙一样,不管不顾地四处野……
陈建和苏以、李裕和李薰、艾峰和南娇、于今和周玲、童超和夏宁、杨浩和外地女朋友、孔维泽和……老板娘。
就算刨除外人拿不准的于今、杨浩和孔维泽,39寝的恋爱率也是相当高的,更别提39寝的家属,个顶个拿得出手。
其实,交往之初,夏宁的所有室友都认为童超坚持不了两个月,因为她们知道夏宁这个女生有多特别。
39的人要乐观一点,认为最多三个月童超就会没了热情。
结果大家全想错了。
这两人活脱脱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写照。
之前追夏宁的少说五、六号人,全部折戟沉沙。之前童超追了三、四个姑娘,全部给他发了好人卡。
谁知道这两人往起一凑合,天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玩得那叫一个投机。
最吊炸天是,有人看见夏宁居然来给童超送早饭。
之前追求夏宁失利大为折面儿的几个心里呐喊:当初在我面前那么拽,现在还不是蹲人家楼底下等着,哼,恶人自有恶人磨。
当然,到了人前说起这事,用词会变成:一物降一物。
孔维泽跟老板娘的事儿,39的人也大体猜到一些。
本来除了边学道是没人知道的,但孔维泽的避孕套使用率实在太高,而且有时候回寝,身上会有股香水味。
过来人都知道,五姑娘是用不上套套的,更摩擦不出女人身上的香水味和长头发丝儿。
结合这家伙见天往小饭馆跑,这事儿还用费脑子想么?
杨浩的口才大有改观。
大三新学年开学第一周,他一节课也没缺。
有几个教授毫无新意地让大家上前面做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
结果杨浩一个人说了十三分钟。
当他用十三分钟介绍了自己的童年,喘一口气,说:“下面我再简短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初中生活”时,差点没把教授气晕过去。
虽然杨浩从闷骚变成了话痨,但他与女朋友的感情大家还是很佩服的。
松江与成都的遥远距离,并没有让两个高中情侣感情变淡,各自大学校园里的优秀异性也没有让他们心生悸动,他们始终如一地在电话里关心对方,激励对方。
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毕业之后一起到上海发展,他们期待自己能在中国第一大都市站稳脚跟,在那里建立自己的事业和爱巢。
时间如水流过,月亮偷偷改变。
上课、陪单娆之余,边学道找了几次王德亮,两人一起分析被算计了之后,陶庆有没有寻找线索和报复的迹象。
虽然暂时王德亮没观察出什么特别之处,但两人都没有放松对陶庆的戒备。王德亮已经彻底上了边学道的船,跟陶庆共处一室的他,比边学道更想快点弄走陶庆。
几次向边学道献计,边学道没有采纳后,他知道边学道是在等什么时机,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在寝室里,更加刻意与陶庆交好,更加留心陶庆的一举一动。
托王德亮的福,三个月后,边学道连徐尚秀的生理周期都知道了,由此可见王德亮结交人、观察人的功力多深,由此可见陶庆这个人多藏不住事儿。
尽管十分相信徐尚秀的品性,但当王德亮告诉他,陶庆还远没有彻底拥有徐尚秀后,边学道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九月的第三个周末,随着一些留学生的回归,英语沙龙的气氛比假期时活泼了一些。
在两人常坐的老地方,边学道第一次提醒温从谦,国家几部门可能会对外挂工作室采取行动。
边学道建议温从谦主动让出一些市场份额,免得因为做得太大,成为第一批重点打击目标。
温从谦对边学道这个说法有点理解不了。
温从谦说:“我已经观察一阵子了,相关立法还没跟上,就算想整治也不能这么快,更不会是全国规模的。”
边学道告诉温从谦:“咱们现在其实就是在游戏公司身上割肉,咱们赚得越多,游戏公司越疼。到了现在的局面,游戏公司无论花多大本钱,都一定会想办法震慑住成规模的工作室。就算一些部门不想动,但如果有人推动,又能成为主动作为的政绩,就很不好说了。”
末了,边学道跟温从谦说:“这些信息是我前阵子出去,跟一些杀毒公司的人聊天,从他们话里的一些蛛丝马迹猜出来的。要知道,it圈子,无论做新闻,做杀毒,还是做游戏,其实人是交织的,信息是流通的。”
见温从谦依然犹豫不定,边学道说:“咱们现在还不用太紧张。我已经跟我在游戏公司内部的眼线要情报了,他们那边一有动作,我就能知道,到时再撤离应该也来得及。不过,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别到时措手不及。”
两人聊得差不多的时候,哈里带着廖蓼走了过来。
温从谦跟两人都不认识,以为是边学道在沙龙里结识的朋友,起身换座,跟工大的同学聊天去了。
哈里走过来,拍了边学道一下说:“边,见到你真高兴,假期我去北京,还跟那里的朋友说起过你,我从你的身上看见了伟大的希勒的影子。”
边学道很客气地说:“你踢的也很棒。”
哈里把身后的廖蓼拉到身前:“边,你可能不认识,廖,你的校友,我在你们学校比赛时认识的,她非常渴望有一个优质的英语交流环境,我就把她带来了。她像带着露珠的兰花一样美,不是么?”
边学道看了廖蓼一眼,抿着嘴,不说话,只是笑。
“对了,边,有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廖,是我带来的,她对这里还不太熟悉。下两次的沙龙我有事可能来不了了,请你照顾一下你的校友,好吗?”
边学道笑着点头:“没问题。”
哈里看着廖蓼,廖蓼大方地向边学道伸出手:“很高兴认识你。”
边学道握了一下廖蓼的手指尖:“我也一样。”
哈里的女朋友走过来,拉着哈里到另一桌玩传统的扑克游戏。
哈里身体已经被拉走了,还不忘回头给边学道一个照顾廖蓼的眼神。
廖蓼很自然地坐到了刚刚温从谦坐的位置,看着对面不远处被人簇拥着的哈里,问边学道:“单娆没跟你一起来?”
边学道说:“她不好这个。”
廖蓼说:“要是单娆知道他男人在这儿又跟我遇上了,会不会不高兴?”
边学道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
廖蓼也不知道边学道说的“我们”,是他跟单娆,还是他跟自己,话锋一转,问边学道:“你为什么来这儿?”
边学道想了想说:“想学英文歌。”
边学道的这个回答显然把廖蓼震住了,呆了好一会儿没说话。
轮到边学道问她了:“你为什么来这儿?”
廖蓼想都没想说:“我要留学。”
两人的谈话到此为止,开始各自想着心事。
廖蓼想的是自己选的那所英国大学门槛很高,边学道想的是怎么才能彻底说服温从谦,在十月底终止工作室业务,提前消隐于相关部门的打击视野。
边学道看得出,温从谦已经被钱蒙住了眼睛,让他听自己的话,主动放弃几十万、上百万的收益,绝非易事。
可是边学道不能不劝,他不能看着温从谦真的成为首轮打击目标,让工作室灰飞烟灭。
边学道刚大手笔置了房产,又花了100多万为2路,这段时间四处奔波,人吃马嚼,开销很大。
工作室是他最大的收入来源,边学道决不能在提前知道的情况下,还看着它被人连根拔起。
廖蓼悄悄看着身旁的边学道,莫名地,被他蹙眉时专注而成熟的刚性风格吸引住了。
见边学道似乎要脱离思考的情境,廖蓼赶紧移走自己的目光。
离开沙龙时,廖蓼跟在边学道身后走出咖啡屋,见边学道和温从谦在路口道别,站在路边拦出租车,廖蓼站到边学道右边,问边学道:“我没零钱,介意捎我回学校吗?”
边学道眯着眼睛看廖蓼:“我借给你二十?”
廖蓼摇头:“我不喜欢欠别人钱。”
边学道说:“那一起吧。”
在出租车上,廖蓼问边学道:“下周你来吗?”
边学道说:“看情况。”
在东森大学正门,边学道告诉司机停车,回头跟廖蓼说:“你到了。”
廖蓼下车后,边学道告诉司机:“去后门。”
司机看着车外的廖蓼,又怪怪地看了边学道一眼,心说这么有性格的伙计很久没看到过了。
〖
第114章 因果循环,单娆留校
不是边学道对廖蓼有意见,而是单娆对廖蓼有意见。
单娆很少真正吃醋,就连找上门的董雪,单娆都能过后即忘。唯独对廖蓼,自从图书馆那次后,单娆严令边学道凡是跟廖蓼有关的,必须做到“一请示二汇报”,一旦让她发现廖蓼摸进了她的领地,不仅只斩不奏,而且管杀不管埋,当然,无论斩还是杀,对象都是边学道。
大三开学第四周,边学道选修的《乐器发展史》开课了。
晚上六点,坐在新教学楼阶梯教室里,看见廖蓼和一个女生捧着书一前一后走进教室,边学道发现自己选错课了。
果然,廖蓼的眼睛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立刻在人堆里发现了边学道。
看见边学道周围已经坐满了人,廖蓼从他身边的过道走过,坐到了边学道身后第三排。
讲《乐器发展史》的教授是个老太太,个子不高,一头白发,但精神很好,声音很亮。
在麦克风的辅助下,就算刚刚在网吧坐了一天一宿的学生,都够呛能睡着
实事求是地说,教授很有水平。
古今中外的乐器,其特点、音色、适合的氛围、学习难度等等,信手拈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看幻灯片,没有实物。不过讲课进行到中段时,教授说了,只要下节课的听课人数达到今天的八成,第三节课时,她就带实物乐器来,若是大家能将出勤率保持下去,最后一节课还可以给大家演奏一段。
整个教室一片叫好声。
其实叫好声不算很大,但已经很难得了,因为选这门课的,女生占了大部分。来的男生,相当一些是陪女朋友来的。
边学道听得正津津有味,身后有人拍他肩膀。
回头看,坐在身后的男生递给他一张纸条和十块钱。
看见边学道不解的眼神,男生用手向身后指了指,意思是后面传过来的。
然后边学道就看到了坐在身后三排的廖蓼。
纸条上的字很简单,意思是还边学道上次打车的车费,当然是的。
边学道收起纸和钱,没回头,没表示,继续听课。
过了十分钟,身后的男生又拍他肩膀,继续向后指了指。
边学道接过纸条,这次上面写的是:你好像很怕老婆?
边学道怕廖蓼没完没了,找了张纸回她:已婚男人,谢绝调戏。
果然,直到下课廖蓼没再传纸条。
边学道已经开始揣测,是不是单娆和廖蓼之前有什么矛盾?
两个人在一个学院,一个是女生部长,一个特立独行不听吆喝,一样出众,一样拉风,有摩擦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真要是那样,自己一定要跟单娆站在同一阵线,免得中了廖蓼的离间计。
当然……也可能是美人计。
出乎所有人预料,单娆的留校申请出现了转机。
当初隔离楼那个照相的男生,他亲历**隔离楼的报道出炉,其中单娆和女生拥抱告别的照片被当做报纸版面主图。
当时,相关报道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已经挖掘出来的楷模已经挖无可挖,后续找的一些又不够有卖点。东森大学隔离楼的这篇报道找到了之前很少涉及的一个切入点,自然、真切而充满希望,非常符合主流舆论需要。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篇报道能否经得住审视。
于是,各路媒体纷纷联系东森大学外宣部门,询问报道中照片里的女学生是否还在学校,以及报道里说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
随着东森大学外宣部门确认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几路外地记者奔赴松江。
然而他们人还在路上,松江本地几家媒体的记者已经堵在了外宣主任的办公室门口。
几家在松江设有记者站的中央媒体马上指示记者站提前介入跟进,一定要拿到一些独家照片和信息,不能让松江本地媒体吃独食。
单娆接到院长秘书电话时还是一头雾水,等她在院长办公室坐了五分钟后,她已经知道留校的事似乎没什么难度了。
确实没什么难度了
九月底十月初,本地外地数十家媒体浓墨重彩报道了四个月前,发生在东森大学校园内的感人事迹。
在这些媒体眼中,单娆主动申请去隔离楼当志愿者倒没什么新鲜感,毕竟当时很多一线医护人员都是这样做的,都有这样的觉悟,读者已经看腻了。
他们觉得有价值的,是单娆跟隔离楼里被隔离学生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便签互动,以及单娆自掏腰包丰富隔离学生饮食的举动,这才是有意思的亮点。
不说别的,当时全国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曾封校,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隔离楼,可从未听人说过有类似的事例。
物以稀为贵,稀少、稀缺就是卖点。
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为了报道更生动,为了事迹更可信,为了形象更丰满,媒体通过征集等方式,几番周折,联系到了照片里跟单娆拥抱的女生,以及在隔离楼里住过的几个东森大学毕业生。
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每个人都对单娆给出了极好的评价,甚至一些连边学道都不知道的小细节也一一爆出,一个美丽、可爱、可敬的女大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一定程度上,单娆火了。
私下里,松江市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中,跟东森大学校领导私交甚好的人透露,单娆极有可能上榜年底的松江市年度“十佳大学生”。
过了几天,再次提起时,“可能”已经变成了“板上钉钉”。
院长和校领导秘书已经分别跟单娆说过了,她留校十拿九稳。
单娆知道,留校能峰回路转,虽然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但根本上,是拜边学道所赐。
因为便签的主意是边学道出的,各类食品也是边学道掏钱买的,她自己,不过是抱着吃不了浪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拿出来跟隔离的学生分享
夜深人静时,单娆想的是,世上的事,果然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她为边学道进了隔离楼,边学道怕她在隔离楼里孤闷无聊,出主意出钱做了好事。等她想毕业留校陪边学道时,本来希望渺茫,却因为当初做了好事,而柳暗花明。
这一刻,单娆满心感慨地想,也许自己和边学道真的是天定的缘分。
同一件事,单娆想到的是宿命,边学道想的是人的名气。
边学道前世就是媒体的一员,但他并不热爱这个职业。
重生之后,因为知道媒体里面的一些不太光彩之处,他甚至有意远离这个行业。
这次单娆的事发生后,边学道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想的太狭隘了,一件有力的工具,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妨碍你利用它,这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思维方式。
与前两次上报纸不同,这次单娆弄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了。
很快,远在北京的单鸿都知道了消息。
打电话过来夸了单娆一通,同时告诫她,以后不要再做当隔离志愿者这样危险的决定。这次她是歪打正着,下次就不会有这样好的运气了。末了,单鸿嘱咐单娆抓紧复习公务员考试,名气什么的一时风光,考一个稳定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
单娆没敢在电话里跟姑姑说她已经决定毕业留校,她知道虽然留校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还算体面,但在单鸿眼里完全不上档次。
看来,留校的事,不仅要先斩后奏,还得考一次国考,马马虎虎应付一次,才好堵上家里人的嘴。
见单娆又把公务员考试的教材拣起来了,边学道问她:“不是已经确定留校(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