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俗人回档 > 俗人回档 第 60 部分阅读

第 60 部分阅读

    的事,他一概不管,就算你去问,他也说去找吴总刘总。

    目前这个局面,可以说是边学道有意形成的。

    两世为人的边学道,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他只是道听途说了一点帝王之术,睡不着觉的时候,仔细思量其中的制衡之道,边学道活学活用了。

    在边学道心里,这里的人都可以信任,但同时他又不会百分之百地信任。

    如果硬要分出个级别,他宁可把杨恩乔培养成自己的一个心腹,等明年毕业,他会再从身边人中选出一个放到敢为,当然,这个人的信任级别要高于杨恩乔。

    在边学道心里,不打算从家族中找亲戚进入敢为,他办事喜欢任人唯亲,但又不喜欢让亲属插手,他认为亲属关系会让其他人觉得身处的是个家族式企业,容易让人才觉得没有发展空间而出走。

    想来想去,39寝室边学道最信任的人是李裕,可是李裕的性格似乎不适合搞管理。

    最后他觉得,可以⊥王德亮试试,但要等uu年王德亮毕业才行。

    回家洗了个澡,从卫生间出来,发现有三个未接电话。

    正拿电话看着,又开始震动了。

    按下接听键,丁克栋在电话里说:“老刘被人捅了,正往医院送呢”

    〖

    第231章 见义勇为

    边学道赶到医院,从几个俱乐部保安口中了解了事情经过。

    话说起来,刘毅松这次属于见义勇为。

    俱乐部一个保安胃炎发作,疼得人都站不稳,俱乐部批了-天假,在员工宿舍休养。

    吃过午饭,刘毅松代表俱乐部去宿舍看望,出门时喊上两个跟病号同宿舍的保安,一为带路,二为路上买点慰问品,让两人帮着拎。

    在宿舍待了2分钟,刘毅松和两个保安一起往俱乐部走。

    走到半路,刘毅松接了一个电话,两个保安走在前面,刘毅松落在后面。

    忽然前面100多米外路面上的公交车,车头左右摇摆,然后传来一阵紧急刹车声,随后公交车失控撞在了路边的水泥花坛上。

    隔着100多米,都能听见公交车里一片混乱,有哭喊声,有惊叫声,有厮打声……

    公交车前门开了,跳下来两个中年男人,两个人手里都有刀,而且身上有血迹。

    车里的打斗还在继续,能看见有一个人也想从前门下车,但被人纠缠住了,拽回了车里。

    跳下车的两个男人想上车拽人,不想车门一下关上了。

    两人对着车门踢了好几脚,用拳头狠砸车窗,吓得车里人一阵慌乱。

    其中一个男人推开一扇车窗,挥舞着手里的刀叫骂着,让车上的人开车门

    车上有男有女,有的一个劲躲,有的大声喊着快报警,有人说不能让外面这两个再上车……

    一个男人想掰开后车门,里面有几个男人把着车门不让他开。

    车外面的两个男人看上不去车,一咬牙开始跑。

    他俩也是有点慌不择路,跑的方向正是刘毅松三人的方向。

    跑了几步,才看清两个保安身上的保安服,拿刀的男人慌了。

    两人中一个比较机灵,知道今天的事是没好了,虚晃一枪,等同伙跟两个保安对上了,他脱身继续跑。

    他这次看清了,两个保安身后只有一个拿着电话的瘸子,跑过前面路口就安全了。

    看着俱乐部的保安已经在前面缠住了一个,刘毅松瞬间做了决定。

    两人距离两米远的时候,一脸木然的刘毅松突然动了,用力将手里的手机摔向对面男人的脸。

    见对面的瘸子用东西砸他,男人猛地一歪头,但还是被砸了个结实。

    用余光看见瘸子扑了过来,男人手里的刀顺势往前一递一划……

    男人能感觉到刀从对面瘸子肚子上划过,但同时他也被瘸子一拳打在脸上

    男人第一反应是,这个瘸子手真重……

    边学道了解的都是保安的视角,他很快就从其他渠道知道了事件的全过程

    事发当天下午,松江市内几家媒体的记者都赶到医院,采访事情经过。

    但医院、公安的回答都是,等通稿。

    通稿可以等,但记者有记者的门路,他们联系医院宣传科里的熟人,一点一点梳理事情的经过。

    很快,记者们就搜集到了大部分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小偷团伙公交车上行窃,公交司机提醒乘客小心,遭到小偷殴打,车上几个男乘客挺身而出,小偷掏刀伤人。三个小偷,两个成功下车,一个被乘客抓住。下车的两个小偷遇上了三个热心市民,均被制服,但在此过程中,三个市民两个受了伤。

    受伤的公交司机、几名受伤的乘客和两名受伤的保安被送往医院后,当时公交车里的其他乘客,纷纷跟警察表示他们愿意当证人。

    随后公交车上的老人带着子女来到医院看望伤者。

    公交车上的小孩跟家长一起来到医院看望伤者。

    女人则带着家人来医院探望。

    整个事件,除了三个小偷,从保护乘客财产安全的公交司机,到挺身而出的男乘客,再到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热心市民,最后到车上乘客的感恩之举,一幅热血暖心的画卷铺展而开。

    记者们一打眼,这就是个好新闻。

    这简直是一座文明城市最动人、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信息传递回报社、电视台、网站,主编们都兴奋起来。

    信息传到市委宣传部,部长正在北京开会,常务副部长齐海平刚跟人还在北京的部长通完电话,就接到通知,让他去省委宣传部开碰头会。

    齐海平立刻意识到,白天发生的公交车事件要发酵了。

    果然,省里的要求是,省市两级媒体充分做好公交车见义勇为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弘扬松江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要求两级媒体将报道重点放在市民见义勇为和大爱互动上,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向英雄市民学习的热潮。

    边学道在医院,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刘毅松。

    刘毅松腹部的伤口不深,没伤到内脏,但被刀划的口子可不小,看上去十分吓人。

    吴天跟边学道说:“幸亏老刘早年踢过球,自我保护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比较强,看见对方的刀划过来,他下意识地吸气收腹弓后背,你也踢过球,都懂,就跟临机应变躲对方飞脚差不多……”

    刘毅松说:“我没事,大家都回去吧,俱乐部一堆事,离开你们不行。”

    边学道跟刘毅松说:“今天怎么这么热血?”

    刘毅松想笑,却疼得直咧嘴,说:“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到前面咱家保安跟对方缠上了,脑子一热,心想不能让他跑了……”

    边学道说:“行啊,大夫说没伤到内脏,也算万幸,你好好养病,要是闷,我每天让保安队的小子们过来陪你。”

    刘毅松说:“不用不用,对了,别告诉志友,让他安心在外面学习。”

    边学道说:“我知道,放心吧。”

    从刘毅松病房出来,边学道又去看了另一个胳膊上受伤的尚动保安,在病房里,边学道勉励对方安心养病,一切费用俱乐部负责了。

    正在病房里说着话,电话响了,是麦小年。

    边学道走出病房,接起来:“哥,我在医院”

    麦小年说:“上头传来的消息说,公交车的事,百分之百要炒大,这次你们的机会很好,可以借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和对外形象。”

    边学道说:“我们一个俱乐部,守法经营,诚信待客,就是王道,这些东西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麦小年意味深长地说:“好好机会不利用,那是暴殄天物啊”

    边学道说:“我在医院,看见不少媒体的人在采访,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麦小年问:“什么想法?”

    边学道说:“尚动这次三个人在场,一个是副经理,两个是保安,你看这样,你那能不能操作一下,弄个协警招聘记录,我回去跟两个保安对一下话,就说他俩刚应聘了新展派出所的协警,所以制服歹徒是下意识的行为。”

    电话里麦小年静了一会儿,说:“这个倒是能操作……”

    边学道说:“有些东西是上头需要的,所以一旦话题炒起来,形象竖起来,这种东西没人深究,就算有人想翻底儿,上头也不会同意。你刚才也说,好机会不用,暴殄天物。”

    边学道继续说:“尚动和新展是警民共建单位,如果借着这次的事,好好宣传一下新展所,局里应该也会满意,毕竟通常这样的英模事迹,省里市里头头脑脑都会关注。那个时候,协警给新展所长脸,新展所给本系统长脸,麦哥,咱都要往高处走。”

    麦小年问:“你确定能让那两个保安听话?”

    边学道说:“小弟用脑袋担保。”

    麦小年说:“10分钟后我给你电话。”

    第二天,等媒体第一次采访到尚动的三个当事人时,他们收获了最新的情况。

    原来两个保安刚刚应聘了尚动所在片区新展派出所的协警。

    刘毅松作为主管保安队的副经理,因为平时跟两人关系不错,当天是出去吃饭,给两人送行。

    记者随后跟新展派出所联系,求证此事。

    新展派出所所长接受采访时称:这两人几天前确实应聘了新展派出所的协警岗位。因为这次招聘的岗位属于临时性岗位,且原拟使用期是三个月,所以没有对外大规模公开招聘,而是先从辖区内的几家企业里有安保经验的保安中招募。尚动俱乐部跟新展派出所是警民共建试点单位,是新展派出所询问的第一家单位,就把人招上来了。

    所以,出手制服歹徒时,两人已经不是尚动的保安,而是新展派出所的协警。所里今天就将派人到医院看望慰问两个勇敢的年轻协警。

    一切似乎都真相大白了。

    原来路上的三个热心市民,其中两个是刚刚成功应聘的协警,公交车事件的群英谱一下有了厚度。

    市里的领导很高兴,协警毕竟也算公家的人,在那样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出手制服歹徒,这说明带队伍的人领导有方。

    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也很高兴,协警也是警,这一次事件,足足给整个系统加了好几个点的印象分。

    很快,麦小年就接到了局里领导的电话,认可了他在新展所的工作,让他再接再厉,争取更上层楼。

    放下电话,麦小年摸着下巴想:尚动这个边学道有道行啊

    〖

    第232章 跟报社过招

    刘毅松火了。

    连续两天,有刘毅松报道的报纸都卖得特别好,松江市民实在是太好奇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一个残疾人面对持刀的歹徒,不退反进。

    刘毅松不仅成了媒体眼中的香饽饽,也成了领导眼中的好市民。

    事件发生第三天下午,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征委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钱康永,来到医院看望慰问见义勇为的协警和热心市民,向几人颁发了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证书、奖章和4万元奖金。

    钱康永在刘毅松的病房待的时间最长,赞扬了刘毅松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表现的英勇,称赞这种大爱无疆、见义勇为的精神代表了松江的城市形象。

    领导的言行就是媒体的指挥棒。

    荣誉纷至沓来。

    躺在病床上的刘毅松一时间成了松江热点人物。

    随便翻开一份近几天的松江报纸,都能看到刘毅松躺在床上的照片。

    按说好几个人见义勇为,为什么偏偏盯着刘毅松做文章?

    原因很简单,刘毅松是残疾人,而且领导更关注。

    媒体就是这样,如果只有一个人见义勇为,那好办,什么好话都给你一个

    如果几个人见义勇为,那一定会重点挖掘其中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人。

    身为残疾人,就算他袖手旁观,也不会有人指责他,可他偏偏挺身而出,而且是几个人中受伤最重的。

    相比于公交车司机、两个男乘客、两个年轻协警,刘毅松这个残疾人无疑更有看点。

    边学道本打算要回春山的,他推迟了行程。

    第一,他这个时候走,容易让公司里的其他人感到心寒。

    第二,他要充分利用这次事件,给敢为、给尚动做宣传。

    边学道深刻知道,一个企业,在本地的口碑和形象越好,以后办起事来越容易、越顺利。

    从事发当天起,边学道就让杨恩乔驻守在医院,时刻跟他保持联系,主要关注刘毅松的伤情和媒体采访的口风。

    刘毅松是个明白人。

    连续几天,面对每个来采访他的记者,他都要反复强调几遍,他热爱松江这座城市,而且他是尚动俱乐部的人,尚动俱乐部和新展派出所是警民共建单位,这些是他在那一瞬间做出决定的根本原因。

    等记者从病房里出来,杨恩乔就会找机会接近记者,偷偷塞过去一个红包,跟记者说希望在报道中看到尚动俱乐部的字样,出现一次,给60元。

    一个字100元,不由得记者不心动。

    可是有些东西记者做不了主。

    记者能做主的是把“尚动俱乐部”几个字写进采访稿,然而记者上面有部门主任,稿子递上去后,总编室的编辑要过一手,总编室的主任要过一手,当天值班的总编还要过一手,特别重要的报道,社长也要看一遍。

    杨恩乔本来信心满满。

    不成想,第二天早上买来报纸一看。

    《北江日报》系的几张报纸,都强调了刘毅松跟尚动俱乐部的关系。

    《松江日报》系的几张报纸,完全不提尚动俱乐部。

    在电话里听到杨恩乔汇报的情况,边学道知道,这是《松江日报》因为之前做广告的事记仇了。

    边学道没想到,今世跟《松江日报》的关系会这么不舒服。

    他现在有钱有人,不是前世靠报社吃饭、任报社吆喝的小审读了,边学道决定全面反击。

    首先,从尚动调-个保安去医院,听杨恩乔指挥,配合杨恩乔工作。

    边学道的原话是:从今天起,《松江日报》系的记者,一概不准放进病房。就算情况特殊拦不住,也告诉老刘,不接受《松江日报》系记者的采访。

    其二,边学道记得一次吃饭,麦小年跟他说过一嘴,说他老婆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

    边学道打电话跟麦小年确认了这事,说:“你跟嫂子说一下,尚动准备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6万,让嫂子帮联系一下。”

    麦小年说:“我把你电话给你嫂子,让她跟你联系。”

    挂断电话,麦小年知道,边学道这又是在卖人情。

    这招儿说起来很聪明,既跟他卖了人情,又给尚动做了宣传。

    尚动之前的宣传攻势是很猛,但依然做不到全市无死角。

    现在,借着全市热点新闻的风头再炒一把,可以⊥一些在报道中看到尚动俱乐部字样不知道是哪家的人,彻底知道尚动俱乐部。

    麦小年老婆很快就把电话打了过来。

    电话里听上去,麦小年老婆是个很健谈的人,她十分感谢边学道的义举,末了跟边学道说:“我家麦子经常跟我提起你,找个时间来家里坐坐,认认门。麦子说你还没结婚,嫂子帮你张罗张罗。”

    边学道笑呵呵地说:“一定一定。”

    所有涉及到钱的活动,捐款是效率最高的。

    跟麦小年老婆把事情敲定,下午吴天带着钱去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同时吴天带去了边学道的一个请求:捐款的新闻通稿一定要让尚动看一遍同意后,才能传给报社。

    边学道的这个要求其实有点过分。

    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负责人想到,上半年他们上门联系了2家市内企业,一共才捐上来37万元。

    现在这个尚动俱乐部,一出手就是6万,还是主动捐的。

    而且这个俱乐部财力雄厚,负责人是有耳闻的。

    这样一个优质企业,必须要维护好。

    而且平心而论,人家花6万买一个小广告,想提前看一遍,过分吗?

    不过分。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人告诉宣传科长,报道的事,全力配合尚动的要求

    下午6点,新闻通稿就出来了,传给了尚动。

    边学道拿着通稿看了一遍,改了几处,加上去两段话,然后传给杨恩乔,让他把稿子和照片传给《北江日报》的联系人。

    晚上,《松江日报》总编室的人左等通稿不来,右等通稿不来。

    先打电话联系战线记者,让记者问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情况,记者反馈说,要等尚动审稿。

    总编室主任放下电话就开骂了:什么玩意?让一个开俱乐部的审稿?他们老板要是文盲,这稿还发不发了?

    晚上9点,稿子没传来过。

    晚上10点,稿子没传来过。

    晚上ll点,稿子还没传来过。

    总编室主任向报社领导请示了一下,告诉编辑,重新找个稿补窟窿,不等了,换稿。

    晚上ll点15分,正是报社最忙的时候,稿子传到信箱,总编室主任看都没看,就忙别的去了。

    第二天,《北江日报》和下属子报,大篇幅报道尚动俱乐部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的事,其中一个亮点是:6万元中的6万元,是刘毅松捐出来的。

    他的原话是:热心市民的捐款已经太多了,我要把多出来的部分拿出来回报社会,同时告诉大家,谢谢大家了,不要给我捐款了。

    《北江日报》的大标题就是:谢谢大家,不要给我捐款了。

    不说高风亮节吧,这觉悟也是刚刚的。

    捐款6万其实是个引子,关键是刘毅松的那番话和小细节。

    《北江日报》浓墨重彩的报道,《松江日报》只字未提。

    随后,尚动俱乐部在《北江日报》及其下属子报,连发一周的整版广告,宣传尚动新馆的室内设计样图。

    同时,两家联合声明,待尚动新馆开馆,《北江日报》及其子报的读者可以拿报花免费入馆体验,集齐15张各类报花者,可以参与开馆后的幸运抽奖,奖品是15张“北江日报-尚动特别卡”,特别卡权限等同于vipu级尚动卡

    不仅《北江日报》集团,松江市内的《北江晨报》、北江网、电台、电视台,尚动俱乐部全部投放了广告,唯独《松江日报》集团,一分钱不投。

    《松江日报》编委会上,气氛有点沉闷。

    按说尚动的这点广告,对《松江日报》集团来说影响不大,前阵子中秋节,内部员工福利,整个集团就发下去30多万。

    可是尚动这事于得恶心,现在松江媒体圈无人不知,尚动跟《松江日报》杠上了。

    一个女编委说:“我让人打听了一下,尚动那两个保安变协警的事,里面有猫腻,要不要挖一挖?”

    社长看着手里的文件,不抬头,说:“怎么挖?”

    女编委说:“就是挖一挖那两人到底是不是协警。”

    社长还是不抬头,说:“挖出来后怎么办?”

    女编委说:“挖出来,那就是尚动欺骗市民……”说了一半,女编委忽然打住不说了。

    社长终于抬头了,说:“前两天政法委书记刚去医院看了伤员,现在你要挖那两个保安不是协警,你是嫌报社最近太平了?”

    说完,不理女编委,社长扭头问广告部主管:“让你跟尚动联系一下,怎么样?”

    广告部主管苦着脸说:“他们根本不接我电话,换个电话打,一听是咱家,直接挂电话,十分过分。”

    社长说:“行了,别过分过分的了,当初不是你们回来诉苦抱怨,也不会闹到今天这步田地。”

    一个总编辑说:“这两次的事,很明显,他们那边有懂行的,起码有懂报社流程的。”

    社长说:“这都是细枝末节。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告诉下面的记者,谁能把尚动拿下,我提他(她)当正处。”

    〖

    第233章 边家闻喜讯

    曲婉已经在车里坐了-个多小时了。

    她的车就停在刘毅松所在住院部门口对面不远处。

    昨天曲婉已经来医院看望刘毅松一次了,刘毅松很客气地感谢曲婉来看他,末了,让杨恩乔送曲婉出门。

    曲婉问起边学道,杨恩乔说老板每天都会来医院看望刘毅松。

    曲婉跟刘毅松没什么交情,就是一面之缘,吃过一顿饭,曲婉想见的是边学道,她准备跟边学道谈谈俱乐部的事。

    虽然跟边学道接触不多,但天生直觉敏锐的曲婉知道,边学道不是个好说话的。若是打电话直接找上门,她准备说的事,十有七八要碰壁,可是如果换个场合偶遇,没准还能加上几分成功的机会。

    她本来有很多小手段可以使,但她拿不准边学道会不会识破。毕竟在她的认识中,能把买卖做得很大的,就没有蠢人。

    从报纸上看到刘毅松出事了,曲婉意识到,机会来了。

    她决定在医院门口,守株待兔。

    在她车后座上,有准备好的营养品。

    只要看见边学道进住院部,曲婉随后就跟进去。

    皇天不负苦心人,边学道出现了。

    他是从一个出租车里下来的。

    曲婉有时真不能理解,姓边的为什么不买辆车。

    见边学道走进了住院部,曲婉对着后视镜仔细看了一下脸上的妆,下车,开后门,拎出礼盒,向住院部门口走去。

    边学道是来跟刘毅松辞行的。

    刘毅松伤情稳定了,事情也安排得差不多了,边学道必须得动身了。

    先回家跟父母说清建网站赚钱的来龙去脉,然后直接去北京跟百度把后续程序签利索,再去单娆的宿舍看看情况。

    其实看不看单娆的宿舍不影响什么,边学道这次去,一定要给单娆在北京买个房子。

    单娆是他的女人,之前他忽略了单娆的生活处境,现在他要弥补回来。

    曲婉走进病房时,刘毅松正跟边学道说:“我没事了,你快去北京吧,那边等着你呢……”

    听了这句,曲婉心里咯噔一下:北京?难怪他年纪轻轻如此了得,难道根儿在北京?

    听到曲婉的高跟鞋声和开门声,边学道回头看,见是曲婉,有点意外,随后表情如常地说:“来了,这边坐。”

    曲婉和边学道一起走出住院部,看着远处的天空,曲婉说:“老刘真的很让人佩服。”

    边学道说:“你是不知道他的过去,他的心中一直有团火。”

    曲婉说:“赏个光,找地方喝一杯吧。”

    边学道说:“真不巧,我要出门,得回去收拾一下。”

    曲婉说:“这样啊,那去我车里说吧。”

    边学道盯着曲婉看了两眼,说:“很急?”

    曲婉说:“对你不急,对我急。”

    边学道笑了,说:“走吧。”

    曲婉坐在驾驶位,边学道坐在副驾驶,关上车门,一把将车里车外隔绝成两个空间。

    车里飘着若有若无的女人香,氛围一下暧昧起来。

    边学道心里十分清楚,曲婉这个女人浑身都是刺儿,抬手看了一眼表:“说吧。”

    曲婉说:“我和我弟弟正在装修一个大型健身俱乐部,定位跟尚动十分相似,当然,各方面都不如尚动这么大气,我想如果可能的话,让我们加盟尚动

    边学道想了一下说:“我很意外。松江市场足够大,为什么想到加盟尚动

    曲婉妩媚地笑了一下说:“还不是尚动太成功,我们既没有底气跟尚动争客源,又想跟在尚动身后借点光。”

    边学道也笑了:“想不到你这么诚实。可是说实话,我没想过找加盟商。我很在乎尚动这个品牌,我不会在没有足够监管的情况下,准许别人加盟,同样,你能允许我派人入驻你的俱乐部吗?”

    曲婉的笑容有点僵,但很快恢复过来:“只要你点头,一切都可以商量。

    边学道摆手说:“一切言之过早。尚动开业不到半年,可以说刚刚起步,现在就找加盟商,我觉得不利于尚动的成长。这样吧,听你的意思,你们的俱乐部还没完工,我最近也是百事缠身,等我们都闲下来一点,再找机会说这事吧。”

    曲婉听得出,边学道拒绝了她。

    本来她是有两手准备的,如果谈不妥,就抬出自己背后的男人压一压边学道。

    可是刚才她进病房前听到刘毅松说边学道马上去北京,那里有人等他,曲婉一下改主意了。

    面对一个纯商人,用官来压他会很有效果。

    可如果这个商人是四九城出来的,你再用官压他,就会很搞笑,搞自己的笑。

    曲婉伸手拢了一下耳旁的头发说:“也好,等过阵子俱乐部建好了,让人指点指点,再说其他。”

    边学道点头说:“好,那再见。”

    说完,开门下车,向路口走去。

    边学道动作太快,曲婉一句“我送你”还没说出嘴,他人都走出好几米了

    见边学道避嫌至此,畏己如虎,曲婉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身上这点事,肯定瞒不过边学道这样的人。

    可是命运如此,谁又能左右得了?

    这次虽然被拒绝了,但至少边学道没有把路完全堵死,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转机很可能就在那一丝希望之中,这是曲婉枕边人跟她说过的人生经验。

    春山。

    边家。

    还是边学道高中时住的那个房子。

    边学道一时没忍住,在饭桌上就把卖网站的事说了出来,结果这顿饭没法吃了。

    边妈带着颤音问边学道:“你说卖了多少?”

    边学道说:“36万加一些股票。”

    边妈说:“你这孩子不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刺激吧?”

    边爸毕竟是男人,遇事要沉稳得多,他问边学道:“你弄的什么网站,卖给谁了?”

    边学道说:“一个导航网站,前几天北京一家国内顶尖的网络公司联系我想收购我的网站,随后派人到松江跟我面谈,面谈的最终价格就是36万加一些股票。”

    边妈插话问:“你弄的啥网站那么值钱?”

    边学道说:“网站不复杂,就是帮助人上网的小网页。”

    还是边爸思维严谨一些,问:“高中时没见你捅咕电脑,你大学学的也不是电脑专业……”

    边学道说:“我高考完不是去电脑学校学了一段时间吗?那时候萌生的想法,学了一些技术,到大学后,我找在别的学校学计算机的高中同学请教了很多次,终于把网站鼓捣出来了。”

    边妈喃喃地说:“你要这么说,我想起来了,你是跟我要钱去学电脑来着。还有,你卖了这么多钱,一定要给当初教你的同学一些,做人要知恩图报。

    边爸说:“别瞎参合,财不露白知道吗?没见有些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一家人连夜就搬了,连家当都不要了。”

    边妈听了连忙点头说:“你爸说的对,不能声张,万一招来恶人,可就坏了。他爸,要不咱也搬家吧?”

    听到这,边学道差点笑出来。

    老两口还真配合,不用他说,自己就张罗搬家了。

    可是随后听了边爸的话,他就石化了。

    边爸说:“嗯,让儿子赶紧回松江,咱两去乡下老五家住一段时间。”

    边学道说:“别,不用这样。我这钱跟买彩票中奖的钱不一样,我这属于劳动所得。对了,忘了给你们看了,我卖网站这事都上新闻了,报纸上的新闻里提到了我的名字,瞒也瞒不住。”

    见边学道这么说,边妈推了一把边学道:“快拿来让我看看。”

    其实,从边学道提到卖网站赚钱,边妈边爸就在心里打鼓,怀疑边学道说的不是真话。

    毕竟这儿子他俩养了2多年,有几分天资,有几分本事,他俩心里不说一清二楚,也是七八不离十。

    所以,别看刚才一问一答,似乎被边学道说服,其实边爸边妈顶多信三分,七分都不信。他们只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破解儿子的说法。

    现在听儿子说都上了报纸,而且上面还有他的名字,如果真能拿出报纸,那这事的可信度就直线上升。

    边爸边妈这一代人,还是非常认可报纸的,在他们眼里,除了天天在报纸上“放卫星”的年代,报纸代表着真实和权威。

    边学道回家前,去杜海那儿拿了几张挑出来的报纸,上面或多或少都有关于百度这次收购2-的报道。

    为人子的边学道,太了解自己父母了,知道他们一辈子没什么成就,但绝对不是好欺哄的人。一定程度上说,边学道性格里的谨慎基因,就是来自于边爸边妈,所以很多时候,他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该怎么说服边爸边妈。

    果然,仔细看了边学道拿回来的报纸,边爸边妈脸上的表情终于生动起来

    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的,跟边学道说的基本一样,尤其是里面出现了北江省、松江市、边学道等字眼。

    两人坐在饭桌前,互相交换自己手里的报纸,反复看了不下六七遍,边爸终于放下手里的报纸,长叹一声,说道:“明天我请一天假,你跟我去给你爷爷奶奶上坟。”

    〖

    第234章 父教子

    上坟,对中国人来说,有时是求心安,有时是求保佑,有时是去告慰先人

    边爸带着边学道去上坟,就是后者。

    站在爷爷奶奶坟前,边学道想起《三字经》中的两句话: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他觉得,这才是人之至孝,这才是人生之大得意。

    从墓地往回走,本质上已经死过一次的边学道心里复杂极了。

    好在,很快他就调整了情绪。

    边学道跟边爸说:“爸,你明天就去单位把工作辞了吧。”

    边爸本能地一瞪眼睛,然后可能忽然想到儿子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就看着前面的路摇头说:“老板对我一直不错,就算现在不差这份工资钱了,也不能说走就走,要等老板找到人了再走。”

    边爸继续说:“人这一辈子,今天穷,可能明天富,今天富,可能明天穷,财如流水,人情如山,你还年轻,不要因为有钱就飘起来,不要被横财迷了心智。”

    边学道点头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爸,你说的我懂。

    边爸说:“懂就好,懂就好。”

    一直到家,边爸都没再说什么。

    边学道却知道,这一番话,除了自己亲爹亲妈,估计再不会有人跟自己说了。

    两人到家,边爸喝了口水就出去了。

    边爸昨晚在卧室就跟边妈商量好了,今天上完坟,按照日期,出去找几份边学道拿回来的报纸。

    一辈子存款没超过10万的夫妻俩,心里始终不踏实,难以说服自己接受儿子赚了36万的事实,他们总是担心这个,怀疑那个,觉得这事太玄。

    后半夜两点,边爸边妈谁都没睡着。

    边妈忽然小声跟边爸说:“那报纸会不会是假的?”

    边爸好一会儿没说话,然后开口:“明天我找路口卖报的老李问问,他要是没有,我就去市图书馆翻翻。”

    不知道为什么,边学道回到家,就特别爱睡觉。

    躺在他自己的单人铁床上,比在哪里睡得都香,比在哪里睡得都踏实。

    边爸回家时,手里拎着一兜熟食。

    边爸平时很少买这东西的,除非家里来了客人。

    看着边爸的表情,边妈就知道儿子拿回来的报纸是真的。

    看边妈正在厨房摘菜,边爸脱了外衣,拎起围裙,说:“今天我来,好久没做了,不知道手艺剩下多少。”

    边妈拿起抹布擦了擦手,站在边爸身后帮他把围裙系上,说:“儿子好久才回来一趟,你可别做砸了。”

    边爸扭头在边妈耳旁说:“我去查了,是真的,放心吧。”

    边妈说:“下铲子的时候轻点,儿子在他那屋睡觉呢。”

    吃完晚饭,边爸在客厅看电视,边妈在厨房收拾,边学道本想去厨房帮忙,让边妈推了出来。

    边学道给边爸冲了一杯他带回来的茶叶,搬了个矮凳子,坐在边爸旁边,一起看新闻。

    一会儿,边妈从厨房出来,说:“这爷俩,怎么看上新闻了?”

    边爸说:“别忙了,你也过来歇一会儿。”

    边妈说:“我去拿两个苹果。”

    从边妈手里抢过苹果和水果刀,边学道坐在凳子上削果皮。

    边爸嘘嘘地喝了一口热茶,问边学道:“你有什么打算?”

    边学道说:“首要打算是把你俩接松江去。”

    边妈习惯性地说:“我和你爸没工作,松江消费高……”说一半,看了边爸一眼,不说了。

    边爸说:“你儿子赚钱了,就别提消费高不高了,再高也饿不着你。”

    边妈推了边爸一把,说:“我不是一时忘了么”

    边爸说:“亲戚朋友都在春山,去松江我和你妈谁都不认识,太孤单。”

    边学道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有电话、有网络,还能视频聊天,再说,松江离春山真没多远,你要是抓紧学开车,我给你买个车,你想回来就开车和我妈回来。”

    不等边爸说话,边妈立刻说:“不买那玩意,吃钱的货,开出去光油钱就不少。”

    边爸摇着脑袋说:“又来了,又来了……”

    边学道说:“爸妈,我想你俩元旦前搬来松江。”

    边妈说:“这么快?家里这房子怎么办?”

    边爸也说:“不行,冬天不好卖房子,这要是元旦搬走,一冬天,暖气和自来水全冻坏了。”

    边妈问:“我和你爸现在去松江,也没地方住啊”

    边学道说:“松江有精装修现房,买下来,配点家具就能住。”(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