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部分阅读
问马成德:“祝老对这事什么态度?”
马成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说:“2001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花费2000万美元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
听到马成德说到“丹尼斯蒂托”这个名字,边学道有点恍惚,他忽然觉得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想起来了。
2004年暑假,他坐飞机去上海,遇到了松江发改委的宋之伦,当时两人扯淡聊天,聊到过太空游项目和“丹尼斯蒂托”。
边学道问马成德:“为什么说这个?”
马成德笑了一下说:“其实,最早跟俄罗斯航空业接触的不是蒂托,是你师父祝海山,蒂托花2000万美元买到的那个座位,最初是你师父的。”
这件事祝海山手稿里没写,边学道问:“为什么没去?”
(长)(文学)www.lwen2.com 马成德说:“因为年纪。蒂托登陆国际空间站时61岁,你师父比蒂托大将近10岁,因为家里人强烈反对,加上在俄罗斯宇航中心的离心机训练中表现出身体不适,所以放弃了。”
哦?
还有这么一个插曲!
边学道在心里嘀咕:祝海山还真是怎么精彩怎么活!重来一次,没当上加加林,没当上阿姆斯特朗,竟然想当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要不是时代和年龄限制了他,真不知道他会折腾出多少个人类“第一”。
见边学道不吭声了,马成德问:“你怎么看他的项目?”
边学道说:“第一,项目挺好玩的。第二,他这个属于技术密集兼资本密集型企业,回本很慢。第三,我和植淳的投资公司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玩宇航。”
马成德听完,背转身,看向窗外,问边学道:“你觉得他这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看着马成德锃亮的后脑勺,边学道心头一动。
咦……
问我毕格罗宇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难道是祝海山授意马成德试探自己的重生年代?
祝海山自己穿越了一甲子时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沧桑巨变。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人类的科技已经突飞猛进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同理,如果边学道也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而来,也就是21世纪中叶的时候,到2050年,说人类的半只脚已经迈进了星际时代的大门,应该不算太夸张。
那么,边学道就应该知道毕格罗的“太空旅馆”有没有建成,有没有前景。
水深水浅,怎么能轻易就让人知道?
不过老实说,从2014年回来的边学道,真的不知道“太空旅馆”是搁浅了,还是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知道的是,2012年,航天飞机谢幕,私人航天登台。
凭借资本对利益的天生嗅觉,一个一个宇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私营商业公司争相开发运载工具,都希望自己能先人一步,成为往返于空间站和地面之间的“太空巴士”,在未来的大星际时代中分一杯羹。
相比政府投资的航天发射载具,商业航天公司们的制胜法宝是“成本”。因为企业属性不同,私营公司无论在技术方案的创新上,在管理效率上,还是在压缩航天发射成本上,都比政府投资的飞船研发要好得多。这些公司里,最成功的spcex在2012年时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龙”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标志着私营飞船进入了商业航天时代。
所以,即便不知道更远的未来是个什么情况,但有两点差不多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星际时代必将到来。
第二,商业航天是大趋势。
基于以上两个考量,边学道觉得就算投些钱给毕格罗也没什么,当然相比于毕格罗的“太空旅馆”,他觉得spcex公司更优质一些。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边学道赚到了非常多的钱,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投给梦想家和冒险家们去烧钱。
不过话说回来,真在这些星际先驱公司当了股东,跟这些大脑和胆子都异于常人的人成为伙伴或朋友,然后在年会上露一面,也是想想就觉得略dio的事情。
当然,如果成为伙伴和朋友之后,这些人能在边学道公司开发的微博上建账号,跟边学道的各项事业互联互通,甚至带领边学道走进更高大上的社交圈子,那就更完美了。
可是眼下……
边学道先得回答马成德的问题。
其实也好办,推到祝植淳身上就好了,毕竟投资公司名义上是两个人合作开的。
边学道站起来,给自己的杯里接了半杯水,说:“毕格罗的项目,包括他跟ns买到的膨胀模块专利,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就大趋势来讲,商业航天确实是大势,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一块,不过要做最终的决定,还得跟植淳碰一下头,听听他的想法。”
马成德依旧对着玻璃,没有回身:“我们这一代都老了,毕格罗说的那些,他看不到,你师父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不过你和植淳都有可能看到。希望你们以后能善用财富,跟上那些先驱狂人的步伐,那样,我们的下一代,就能生活的更美好。”
听了马成德的话,边学道好一会儿没回过神儿。
他是一万个没想到,这个出了家的一空和尚,居然还有着这样的人文思考和科技情怀。
有情怀的人办事就是利索。
没用边学道,马成德打电话,跟祝植淳说了毕格罗的“太空旅馆”项目,征求祝植淳的意见。
祝植淳一听毕老头是爷爷那条线上的关系,再加上这个电话是马成德亲自打的,他本人就没什么意见了。在电话里跟马成德打听了边学道的意见,听马成德说边学道赞同这个项目,祝植淳就直接问马成德:“马叔,这个项目,投多少合适啊?数目太大的话,我和学道都扛不住。”
马成德说:“你爷爷有交代,钱从他的基金里出,我个人想法是,投资视毕格罗公司第二次发射情况和研发进度而定,第一笔,2000万美元吧。如果后续研发顺利,前景趋于明朗,第二笔追加3000万,第三笔追加5000万。”
祝植淳犹豫了一下,问:“爷爷出钱,为什么用我俩公司的名义?”
马成德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你俩年轻,能活到项目明朗的那一天。”
祝植淳好一会儿没接上话。
马成德忽然问道:“对了,你和边学道的投资公司叫什么名字?”
祝植淳说:“凯旋天际。”
马成德一下乐了:“这名字,这项目,还真是好兆头。”
……
……
(求月票、金键盘票!!!)
……
第566章 黄金舵手
投资毕格罗宇航公司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顺带着,投资松江啤酒也纳入了马成德的视野。
他给手下的精英投资团队下了任务,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国内啤酒行业供需调研分析,以及投资松江啤酒的风险预估报告。
马成德如此积极,因为透过一系列报告,他从边学道身上看到了祝海山的影子,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边学道手里的智为科技。
身为祝海山身边的秘书、智囊兼总管,马成德手里的信息资源比普通人强太多了,别人不知道边学道截了搜狐和奇虎的胡,马成德知道。而且他对比分析后发现,边学道这胡截得又狠又准,给马成德的感觉,就好像高手对打,边学道突起一拳,打在对方喉结上,直接让对方呼吸不了,废了一身武功。
翻看手边关于边学道的资料,边学道第一次表现出这种才能,是他一手建立的my123,后来居上,踩着更早占领市场的同类网站ho123,成为国内排名最高的导航网站,然后出售给准备上市的百度公司,淘到第一桶金。
对于边学道为什么大学时代突然闪耀,高中之前默默无闻,被祝海山瞒在鼓里的马成德想当然地认为,那时的边学道还小,还在修炼积累阶段,上了大学长风文学
www.
,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展露才华。
对于这样一个不凡的年轻人的商业眼光,马成德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
他不相信边学道掌握更强大的商业智囊团队,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边学道拥有神奇的商业嗅觉。当然,换种说法,就是祝海山说的“天人转世”,因为福报深厚,所以他的运气超好,直觉强大。
不管怎么说,连祝海山都非常看好,并且下血本拉拢的人,马成德没有理由怠慢。跟在祝海山身边二十多年,马成德太了解祝海山的脾气秉性和行事风格了。
祝海山的观念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让人才为自己赚钱,用财富拉拢人心。
越是知道祝海山识人的眼光有多厉害,再想想这次来欧洲移交酒庄的任务,就会越好奇这个边学道到底有多神奇。
从祝植淳那里得知边学道成立投资公司的第一个目标是松江啤酒,马成德自然就上心了。
…………
对边学道的事,马成德很上心。
可是董雪是伤心。
董雪辗转一圈,通过电话,偶然从李薰那里得知边学道来了欧洲,高兴得几天没睡好。
可是左等没来电话,右等没来电话,董雪干什么都没兴致了,在店里看店的时候拿着手机瞅,吃饭的时候拿着手机瞅,甚至去卫生间,也要把手机拿在手边。只要店门一响,她就像外出觅食时听到声音的兔子一样,立刻放下手里的事,立起耳朵,望向门口,然后,一脸失望地撅起嘴,继续无精打采地摧残手里的自制工艺品。
董雪的异样,就连处于热恋中的裴桐都察觉了。
裴桐恋爱了。
还是女追男。
男的比裴桐大了十几岁,长的有点小帅,很有学识修养,但有两点让董雪不太满意……男人结过婚,还是个背包客。
40岁的男人啊!40岁的男人环球旅行的不少,但40岁了还背着包环球旅行,就太寒碜了吧!
40岁的男人,你可以不够成功,但不能不务正业。在董雪眼里,既然没富有到有钱有闲的程度,踏实工作赚钱好不好?为啥这个岁数了还背着包出来逛?早20甚至早10年前你干什么去了?
因为心里有成见,所以裴桐几次在家里就跟男人交往问题征求董雪意见,董雪都明确反对。一直到裴桐搬出边学道,她告诉董雪:“你对边学道什么感觉,我对洪诚夫就是什么感觉。”
听裴桐提边学道,董雪无语了。
洪诚夫,就是裴桐相中的那个40岁背包男。
初次见面,是洪诚夫到裴桐的店里看工艺品,裴桐发现背包男顾客身上挂的小挂件很漂亮,就开口询问在哪里买的。
一聊,原来都是中国人。
见裴桐对小物件很有兴趣,背包男就把一路上收集到的各种小东西都掏了出来,西藏、尼泊尔、不丹、非洲、美洲……各种风情的,足有三四十样。
裴桐一眼就看出背包男掏出来的小物件都不是各地景区的路边货,只看这些小东西,就知道背包男的眼光不错。
而且,他的审美偏好跟裴桐很相近。
裴桐是个设计师,最近正感觉有点灵感枯竭,这些灵秀精致的小物件,瞬间给了她不少启发。对摆了一桌子的小物件,裴桐越看越喜欢,其中几件木头雕的,简直让她爱不释手。
裴桐抬头问背包男:“我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吗?”
背包男点头说:“当然可以。”
从柜子里找出相机,裴桐忽然问出一句:“你的这些卖吗?”
话一出口,裴桐就后悔了。
东西再小再轻也是有重量的,人家周游世界时都带在身上的东西,你说会卖吗?
背包男也有点意外,但随即很有风度地说:“不值几个钱,你要是喜欢,就挑几个,我送你。”
裴桐红着脸说:“哎呀,我刚才胡说的,我一看见这些精致的小东西就问人家卖不卖,都成习惯了,真不好意思。”
背包男说:“没关系,你挑吧。”
裴桐摇头:“真不用,我照下来就好。”
裴桐一个一个地拍照,背包男在旁边看。
等裴桐都照完了,背包男从他的小物件里挑出5个木头雕的,递给裴桐,说:“送你了,别推辞。”
裴桐有点吃惊,因为这是她在一堆里相对最喜欢的5个。
从背包男手里接过小物件,裴桐在心里琢磨: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喜欢这几个木雕的?
恰好董雪回店了,裴桐就让董雪留下来看店,她则带着背包男到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裴桐本来很少对男人这么热情,请背包男吃饭的原因有三。
其一,她收了人家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木雕。
其二,她刚才问人家的随身物品卖不卖不太礼貌。
其三,在裴桐心里,这样的背包客都没什么钱,尤其是来欧洲,很难找到本地真正物美价廉味道好的餐馆,既然都是中国人,审美又这么相近,就大方一次好了。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次要原因,那就是,裴桐发现这个系着头巾,冒着青色胡茬的男人很耐看,而且,很合她的眼缘。
直觉告诉裴桐,这个背着包四处旅行的男人,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听裴桐要带他去餐馆,男人一点不扭捏,大方应邀,他的表现十分合裴桐心意。
吃饭时,背包男知道了这个年轻的小店老板叫裴桐。
裴桐也知道了这个中年背包男叫洪诚夫。
洪诚夫知道了裴桐学的是服装设计,目前正在创业起步阶段。
裴桐知道了洪诚夫环游世界的理由,“前半生读万卷书,后半生行万里路”,她还看了洪诚夫随身相机里储存的各地风景的照片。
一顿饭,十分谈得来的两人对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
裴桐不知道的是,对面这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曾经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黄金舵手”。
第567章 酒庄监军
把裴桐迷得神魂颠倒的洪诚夫在巴黎停留下来,不是为了裴桐,据说是为了他的一个在巴黎游学的朋友。
裴桐已经打听出来了,是同性朋友。
晚上,敷着面膜的裴桐缩腿坐在沙发上,身体后仰,看着棚顶跟正在茶几前削苹果的董雪说:“警报解除,他在巴黎的朋友是男的,他的大学同学。”
敷面膜的裴桐不能吃东西,董雪削完苹果,给裴桐留了一半,边吃边说:“那也说不定哦!同性朋友,没准更惨哦!”
裴桐霍地一下坐直身体,不敢做出激烈表情,看着董雪,只动嘴唇说:“你就不能只祝福不诅咒?”
董雪说:“不是我没道义,实在是你俩不般配,没法看好你俩。”
裴桐换了个坐姿说:“什么叫般配?表面上并不般配的爱情,往往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的爱情,大都有比较深刻的内在原因。而表面上般配的爱情,往往并不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爱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般配。”
董雪坚持说:“可他都40多岁了,还背着包旅行。”
裴桐说:“背包旅行怎么了?背包旅行就一定是个穷光蛋吗?也许这就是他的一种旅行态度,强调脚步和心灵体验。”
董雪{长+风}文学www.lwen2.com盯着裴桐,用力咬了一口苹果说:“大姐,谁也不是没旅行过。出门之前和出门之初,肯定是想的非常好,可真上了路,就不是那个感觉了,必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除非是自虐狂。”
裴桐拿过一个抱枕,搂在怀里说:“你高三时就喜欢上边学道了,那时他有钱吗?而且,我会成功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钱。”
董雪起身将茶几上的果皮收拾走,说:“我再问你一次,你到底喜欢他什么?”
裴桐把脚搭在茶几上说:“喜欢他的修养,还有他身上强烈的自信。”
“自信?”董雪问。
“嗯。”裴桐说:“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这个人超有自信,而且能保持谦和,不狂妄自大。”
董雪叹气说:“没办法了,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你想过没有,家里能通过吗?”
裴桐拿过小镜子,一点一点揭下面膜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再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董雪没办法了,说:“我劝你先冷静冷静,就算怎么着了,也最好别急着结婚。”
裴桐问:“为什么不结婚?”
董雪说:“男人再婚没什么,女人再婚在作价上就贬值了。”
裴桐摆弄着手里的镜子说:“不,我要结婚。碰到一个让我这么心动的男人不容易,干嘛不结婚?我都想好了,只要他也喜欢我,我跟他求婚都行。”
“你说什么?”
“我跟他求婚,求婚词我都想好了。”
“……”
“大叔,帮我在配偶栏签个名呗。”
…………
还是李裕够意思。
边学道的一些事,没特意瞒过李裕,加上李裕跟沈馥相熟,李薰跟董雪相熟,所以边学道在欧洲的风流债,李裕嘴上不说,心里清楚。
李裕清楚,李薰不清楚。
偶然听李薰说她把边学道的行踪告诉了董雪,李裕赶紧打电话,把董雪已经知道他在欧洲的事情跟边学道说了。说起来,直到现在,李裕都对大学时董雪突袭边学道家,跟单娆王见王的场面记忆犹新。
接到李裕电话时,边学道正在跟人吃饭。
请边学道吃饭的人是祝十三祝清源。
这事说起来好像颠倒了,似乎应该是边学道请祝十三才对,可实际情况是,边学道不会刻意拉拢祝十三,祝十三却需要边学道的酒庄销售授权。
刚传出消息说祝海山突然重金出手收购法国八大名庄时,祝十三以为自己的春天到了。这不能怪他,实在是祝家干什么行业的都有,但懂酒、玩酒、卖酒的,就他祝十三是专业的,这点在家族里是公认的。
按照祝家家风家规,一向是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得到消息后,祝十三把祝家二代三代挨个数了个遍,的的确确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经营酒庄,可以说,拿下奥比康庄,如果不想砸招牌,必然要他接手。
10亿美元收购的法国顶级酒庄,这不是春天到了是什么?
可惜事与愿违。
横空出世了一个姓边的,据说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将是酒庄的新主人。
好吧,祝十三已经习惯了。
作为一个连庶子都不如的外室私生子,祝十三接受现实的速度比大多数人都快得多。
然而他没有放弃,身为专业酒商和一个小酒庄的经营者,祝十三深知想经营好奥比康这样的酒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边学道没想到祝十三会这么心急。
吃饭的时候,他没有一口应允,也没有把可能性封死,只是说:“现在酒庄还不是我的,等程序走完,我做东,请十三哥详谈。”
基本上,祝十三也没指望一次就把事情谈妥。第一次吃饭,能收获边学道一句“十三哥”,祝十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用餐结束,祝十三想拉边学道去巴黎的红灯区耍耍,边学道说还有约,笑着拒绝了。
跟祝十三分开,边学道打车到奢侈品专营店集中的旺多姆广场,找到卡地亚专卖店,火速买了一款卡地亚(crtier)钻石手链,然后拨通了董雪的电话。
等了好多天,终于等到了这个电话。
边学道坐车到董雪和裴桐租住的公寓楼下时,看见董雪穿着蓝色大衣,带着黄|色兔子帽站在门口,正向路口这边张望。
来时的路上边学道就想好了,酒庄到手之后,先让祝十三当酒庄的代理管家,让董雪当“监军”。
他也知道,这对董雪来说很难,可是边学道暂时没有其他人可用。
这个酒庄“监军”,必须贴心、忠诚、懂法语,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非董雪莫属。
尽管里说“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可是对大多数男人来说,把一些事情交给“自己的女人”办,还是比外人更放心一点的。
裴桐出去了,董雪拉着边学道上楼。
一杯咖啡刚喝一半,裴桐就回来了。
看见董雪手腕的新手链,裴桐坐在边学道对面,用牙签扎了一块果肉说:“明天晚上一起吃顿饭吧,我带我男朋友让你见见。”
……
……
(求月票,求金键盘票,有票的请投给老庚,谢谢!)
……
第568章 不是等闲之辈
2006年12月24日,国内各大媒体娱乐版头条十分统一,说的都是传奇天后沈馥将于2007年元旦发布最新英文单曲。
一首单曲发布预告就垄断了娱乐头条,沈馥的待遇清楚说明了她在国内音乐圈的地位。
说起来,还是的成绩太好,以及沈馥的特立独行和曲风多变,让大家对她的最新英语单曲充满了期待。
屈指数,整个国内音乐圈,能把原创英文歌唱上国外音乐排行榜,唱上欧洲重量级音乐颁奖礼,唱得老外都信服的歌手,沈馥是第一人。所以,在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影响之下,人们对沈馥这首新歌关注度奇高。
让人意外的是,继24日宣布07年元旦发布最新英文单曲之后,只过了两天,在26日,沈馥的经纪人再次对外宣布,沈馥最新中国风单曲将于2007年1月15日发布。
的名字是沈馥起的,边学道交到她手里时还叫,不过因为歌是边学道给她的,沈馥不喜欢烟花易冷的意境,就把名字给改了。
呃……叫什么名字没所谓,可是有这个节奏发单曲的吗?
能当[长〗〖风]文学 www.lwen2.com单曲发的,基本都是专辑主打歌的品质,手里攥着两首单曲,凑一凑发专辑多好?
人们一直说沈馥特立独行,这次她完美诠释了这个词。
网上论坛里讨论得不亦乐乎,后来有人一语中的:沈馥是走国际路线的歌手,一首英文歌,一首中文歌,这明显是两线作战,两个市场都不放弃。
为了满足边学道说的入驻微博巨星的身份,沈馥拼了。
她的工作室全速运转,加紧编曲,录制两首新歌的发布版本和mv。
跟媒体的联系也热络起来。
几家媒体为了争夺有关沈馥新歌创作的独家报道,使出浑身解数。
沈馥想着给筹备中的演唱会造势,破天荒地接受了一家报纸和一家网站的邀请,一家谈英文歌,一家谈中文歌,倒是一点儿不冲突。
未唱先火,说的就是和。当然,在国内来看,的期待度要比高一些。
…………
裴桐和董雪姐妹俩对即将到来的四人晚餐也十分期待。
裴桐期待晚餐,是希望通过这次晚餐进一步加深对洪诚夫的了解。
董雪期待晚餐,是想让边学道观察洪诚夫,然后帮她劝劝裴桐,别往“火坑”里跳。
董雪觉得,边学道的意见,裴桐八成会听,因为裴桐虽然对董雪和边学道的未来不看好,但对边学道这个人的眼光、能力和品行还是比较肯定的。
裴桐有这个印象,因为当初给潘中富当翻译一起吃饭时,潘中富帮边学道打了好几遍广告,说他名下企业开发的软件这么好用、那么好用,真真称得上年少有为。再加上两人曾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边学道的表现很君子。
听董雪说完,边学道也对这个能三两下就迷倒裴桐的40多岁背包男涌起了好奇心。
边学道对裴桐有一定了解,这是一个情商智商都不低的女人,何况她自己在巴黎生活多年,什么人都见过,没那么好骗。
所以,要么是裴桐遇见了顶级情感骗子,要么就是这个男人确实不一般。
边学道和董雪先到餐厅,5分钟后,裴桐和洪诚夫到了。
简单介绍,四人落座。
洪诚夫的目光在董雪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开始打量边学道。
边学道也在打量洪诚夫。
他眼里的洪诚夫,随意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尽管发型和胡子看上去很潮,但身上的气场不动如山,不是短时间能修炼出来的。
餐桌上的话题很生活化,从法国的天气,说到怎么挑水果,又说到了裴桐小店的前景,最后说到旅行。
旅行话题是给洪诚夫准备的,他很自然地说起了一路上的见闻,有趣的、难忘的、荒唐的、美妙的……种种经历。
董雪问:“你留着胡子,不是因为不方便刮胡子?”
洪诚夫笑着说:“人在路上,确实有不方便刮胡子的时候,但没不方便到刮不了,留着胡子,是因为我喜欢走小路宿营,有胡子的男人,在视觉上很雄性,能一定程度减少别人的歹意。”
“歹意?”裴桐瞪着眼睛看向洪诚夫。
“对啊!”洪诚夫说:“多走走就会发现,小偷和强盗这两样古老职业是最有生命力的。”
边吃边聊,洪诚夫忽然问边学道:“在哪高就?”
边学道说:“自己干公司。”
“哦?”洪诚夫端详着边学道的脸说:“这么年轻就干公司了?家族企业?”
边学道笑着说:“不是,是毕业后自己鼓捣的。”
耐不住两人这么问来问去,裴桐插话说:“边学道是做it的,国内的智为安全卫士和智为输入法,都是他的公司开发出来的。”
“智为?”洪诚夫放下刀叉,看着边学道:“我说你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你就是创建my123的那个站长?”
边学道说:“是我。”
洪诚夫用餐巾擦了手,隔着桌子伸手过来,说:“能在这里遇见耳闻已久的人,幸会。”
边学道也擦了手,跟洪诚夫握了一下,说:“我都不知道我这么有名。”
洪诚夫说:“my123小试牛刀,智为直接逐鹿互联网,只要你做起来,找到商业化的利润支撑点,除了腾讯、百度和……淘宝,几个门户网站都不是你的对手。”
咦……
边学道听得心头一动。
让他吃惊的不是洪诚夫的吹捧,而是洪诚夫居然无意间点出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bt三巨头。
点出bt没什么,但是请注意,眼下是2006年岁末,离马云成为首富还有8年,离2009年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活动还有3年,离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还有11个月。
尽管说到淘宝时有点犹豫,但这个时候,就能隐约看出几年后bt三巨头格局的人,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
两人女人彻底被晾在一边了。
边学道和洪诚夫热火朝天地交流对互联网走势的看法。
边学道问:“你觉得几个大的网络公司哪个会最先衰落?”
洪诚夫握着叉子说:“阿里巴巴应时应运,腾讯和百度由技术主导,搜狐有想法,网易有态度,至于新浪……看他能不能推出一个灵魂性的领军人吧。”
董雪见洪诚夫没说智为,就问:“智为公司呢?”
洪诚夫笑呵呵地说:“智为还是个少年,等他发育发育再说也不迟。”
边学道端起酒杯说:“请洪大哥指点一二。”
听边学道这么说,洪诚夫也端起酒杯:“见面即缘分,我就托大说几句,百度占了搜索,腾讯占了即时通讯,阿里巴巴占了电子商务,其实留给你的路并不多,你很聪明,走了网络安全这条路。”
说到这,洪诚夫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不过……”
第569章 眼光等于50%的成功
“不过,你前面的阻碍不少,一是探索出盈利模式;二是品牌构建;三是持续的增长力;四是不被控股,保持独立发展。”洪诚夫说。
餐厅里有人在拉小提琴。
琴声宛转悠扬,似在表达一场甜蜜的爱情,配合头顶的水晶灯和周围的装饰,气氛十足,恰到好处。
边学道有意引导话题,他换了个角度问洪诚夫:“谁会是未来几年国内互联网的巨头?”
洪诚夫说:“我刚才说的百度、腾讯和淘宝。”
边学道故意问:“三大门户呢?”
洪诚夫摆手说:“天时已过,垂垂老矣,没戏。”
边学道拿起醒酒器,给洪诚夫倒了半杯,然后问裴桐和董雪“续酒吗?”
给两位女士也续了酒,边学道继续问洪诚夫:“能详细说说吗?”
洪诚夫笑着说:“你心里比我清楚,为什么一定要我说?”
边学道没否认,端起酒杯跟洪诚夫说:“互相印证。”
洪诚夫看着杯里的酒,点头说:“也好。”
其实刚才边学道和洪诚夫说话时,裴桐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俩,当然,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她看的都是洪诚夫。在裴桐眼里,跟边学道在餐:长:风:文学 fw.lwen2.com桌前指点互联网版图的洪诚夫特别有魅力,特别迷人,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优秀棋手,可以在棋盘上杀伐掠地,可以于方寸间翻云覆雨。
洪诚夫说:“我不是做互联网的,完全是从智为的视角来理解竞争格局。”
裴桐用手拄着脸说:“快说吧。”
洪诚夫说:“要成为互联网巨头,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应该是普通网民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要有足够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个数量应该是以数千万甚至以亿为基本单位的;第三要有足够的活跃度和产品黏性,也就是网民使用这个网站应该是很频繁的,而且用户质量要高;其四,该网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空间和生命力,不能是一阵风式的热度;最后一点,股权不能过于分散,必须有一个可以一言九鼎的核心人物。”
裴桐帮边学道问:“股权分散?有反面例子吗?”
洪诚夫说:“有,不过名字我就不说了,举这个例子可能对小边有帮助。我知道的一家大型网站,因为股权分散,导致内部派系林立,这些山头,不仅内部员工如数家珍,就连外人都一目了然。”
喝了一口酒,洪诚夫继续说:“派系和山头是什么?是内耗之源,是人祸之根。因为派系,内部产品立项的时候有很多博弈,并非从企业发展和广告主的需求出发,导致一些不受欢迎的产品可以上线。也因为派系,每个产品的立项、上线都需要激烈的讨论、博弈,势必影响效率。”
“而且,派系争权,必然导致架构调整频繁。在企业里,没有人能摆脱架构调整的影响,换了你我是企业员工,眼看着城头变幻大王旗,也肯定在心里琢磨一下……这个月跟着这个老大,下个月换老大了,我没干完的活还要不要干?做了一半的产品,会不会被新领导砍了重做或者推翻重来?要知道,一次斗争结束,一次斗争又会接着开始,三个月一小斗,五个月一大斗,只要派系存在,斗争就是反反复复无穷匮。”
“一旦企业内部出现这种局面,只有四个字结果:混战、站、混。”
说到这里,洪诚夫扭头问裴桐:“知道为什么是这四个字吗?”
裴桐想了想,摇头。
洪诚夫又问董雪,董雪也摇头。
洪诚夫看向边学道。
这顿饭,边学道在摸洪诚夫的底,洪诚夫也在摸边学道的底。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对方到底有几分斤两,还是自己亲测一下才作准。
平和地跟洪诚夫对视,边学道笑着说:“高层混战,中层站队,底层混日子。”
洪诚夫端起杯,跟边学道示意说:“喝一口。”
眼看着边学道和洪诚夫越说越投机,裴桐在一旁心花怒放,董雪则有点算盘落空。
终于,边学道开口问:“还不知道洪大哥是做哪一行的。”
洪诚夫说:“我的事业信条是眼光等于50%的成功,你猜猜我是做哪一行的?”
边学道一听,心说:不是吧?最近一直接触投资的事,紧跟着就碰到一个干投资的?
边学道语气肯定地说:“投资。”
洪诚夫笑着点头说:“早年在高盛,后来在软件银行。”
得!果然是一个玩投资的。
董雪没听过软件银行,但听过高盛,知道这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
通常来说,能进入高盛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人脉广、背景深的人;一种是特别努力、运气特好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名校出身,极有才华的人。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洪诚夫是三种人中的哪一种,只要他在高盛待过,都不该是个背包客。
董雪不知道软件银行,但边学道知道。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是大赢家,但后面还缀有“之一”两字,事实上,阿里巴巴上市最大的赢家,就是这个软件银(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马成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说:“2001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花费2000万美元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
听到马成德说到“丹尼斯蒂托”这个名字,边学道有点恍惚,他忽然觉得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想起来了。
2004年暑假,他坐飞机去上海,遇到了松江发改委的宋之伦,当时两人扯淡聊天,聊到过太空游项目和“丹尼斯蒂托”。
边学道问马成德:“为什么说这个?”
马成德笑了一下说:“其实,最早跟俄罗斯航空业接触的不是蒂托,是你师父祝海山,蒂托花2000万美元买到的那个座位,最初是你师父的。”
这件事祝海山手稿里没写,边学道问:“为什么没去?”
(长)(文学)www.lwen2.com 马成德说:“因为年纪。蒂托登陆国际空间站时61岁,你师父比蒂托大将近10岁,因为家里人强烈反对,加上在俄罗斯宇航中心的离心机训练中表现出身体不适,所以放弃了。”
哦?
还有这么一个插曲!
边学道在心里嘀咕:祝海山还真是怎么精彩怎么活!重来一次,没当上加加林,没当上阿姆斯特朗,竟然想当第一个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要不是时代和年龄限制了他,真不知道他会折腾出多少个人类“第一”。
见边学道不吭声了,马成德问:“你怎么看他的项目?”
边学道说:“第一,项目挺好玩的。第二,他这个属于技术密集兼资本密集型企业,回本很慢。第三,我和植淳的投资公司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玩宇航。”
马成德听完,背转身,看向窗外,问边学道:“你觉得他这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看着马成德锃亮的后脑勺,边学道心头一动。
咦……
问我毕格罗宇航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难道是祝海山授意马成德试探自己的重生年代?
祝海山自己穿越了一甲子时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沧桑巨变。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人类的科技已经突飞猛进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同理,如果边学道也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而来,也就是21世纪中叶的时候,到2050年,说人类的半只脚已经迈进了星际时代的大门,应该不算太夸张。
那么,边学道就应该知道毕格罗的“太空旅馆”有没有建成,有没有前景。
水深水浅,怎么能轻易就让人知道?
不过老实说,从2014年回来的边学道,真的不知道“太空旅馆”是搁浅了,还是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知道的是,2012年,航天飞机谢幕,私人航天登台。
凭借资本对利益的天生嗅觉,一个一个宇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私营商业公司争相开发运载工具,都希望自己能先人一步,成为往返于空间站和地面之间的“太空巴士”,在未来的大星际时代中分一杯羹。
相比政府投资的航天发射载具,商业航天公司们的制胜法宝是“成本”。因为企业属性不同,私营公司无论在技术方案的创新上,在管理效率上,还是在压缩航天发射成本上,都比政府投资的飞船研发要好得多。这些公司里,最成功的spcex在2012年时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龙”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标志着私营飞船进入了商业航天时代。
所以,即便不知道更远的未来是个什么情况,但有两点差不多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星际时代必将到来。
第二,商业航天是大趋势。
基于以上两个考量,边学道觉得就算投些钱给毕格罗也没什么,当然相比于毕格罗的“太空旅馆”,他觉得spcex公司更优质一些。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边学道赚到了非常多的钱,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投给梦想家和冒险家们去烧钱。
不过话说回来,真在这些星际先驱公司当了股东,跟这些大脑和胆子都异于常人的人成为伙伴或朋友,然后在年会上露一面,也是想想就觉得略dio的事情。
当然,如果成为伙伴和朋友之后,这些人能在边学道公司开发的微博上建账号,跟边学道的各项事业互联互通,甚至带领边学道走进更高大上的社交圈子,那就更完美了。
可是眼下……
边学道先得回答马成德的问题。
其实也好办,推到祝植淳身上就好了,毕竟投资公司名义上是两个人合作开的。
边学道站起来,给自己的杯里接了半杯水,说:“毕格罗的项目,包括他跟ns买到的膨胀模块专利,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就大趋势来讲,商业航天确实是大势,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一块,不过要做最终的决定,还得跟植淳碰一下头,听听他的想法。”
马成德依旧对着玻璃,没有回身:“我们这一代都老了,毕格罗说的那些,他看不到,你师父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不过你和植淳都有可能看到。希望你们以后能善用财富,跟上那些先驱狂人的步伐,那样,我们的下一代,就能生活的更美好。”
听了马成德的话,边学道好一会儿没回过神儿。
他是一万个没想到,这个出了家的一空和尚,居然还有着这样的人文思考和科技情怀。
有情怀的人办事就是利索。
没用边学道,马成德打电话,跟祝植淳说了毕格罗的“太空旅馆”项目,征求祝植淳的意见。
祝植淳一听毕老头是爷爷那条线上的关系,再加上这个电话是马成德亲自打的,他本人就没什么意见了。在电话里跟马成德打听了边学道的意见,听马成德说边学道赞同这个项目,祝植淳就直接问马成德:“马叔,这个项目,投多少合适啊?数目太大的话,我和学道都扛不住。”
马成德说:“你爷爷有交代,钱从他的基金里出,我个人想法是,投资视毕格罗公司第二次发射情况和研发进度而定,第一笔,2000万美元吧。如果后续研发顺利,前景趋于明朗,第二笔追加3000万,第三笔追加5000万。”
祝植淳犹豫了一下,问:“爷爷出钱,为什么用我俩公司的名义?”
马成德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你俩年轻,能活到项目明朗的那一天。”
祝植淳好一会儿没接上话。
马成德忽然问道:“对了,你和边学道的投资公司叫什么名字?”
祝植淳说:“凯旋天际。”
马成德一下乐了:“这名字,这项目,还真是好兆头。”
……
……
(求月票、金键盘票!!!)
……
第566章 黄金舵手
投资毕格罗宇航公司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顺带着,投资松江啤酒也纳入了马成德的视野。
他给手下的精英投资团队下了任务,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国内啤酒行业供需调研分析,以及投资松江啤酒的风险预估报告。
马成德如此积极,因为透过一系列报告,他从边学道身上看到了祝海山的影子,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边学道手里的智为科技。
身为祝海山身边的秘书、智囊兼总管,马成德手里的信息资源比普通人强太多了,别人不知道边学道截了搜狐和奇虎的胡,马成德知道。而且他对比分析后发现,边学道这胡截得又狠又准,给马成德的感觉,就好像高手对打,边学道突起一拳,打在对方喉结上,直接让对方呼吸不了,废了一身武功。
翻看手边关于边学道的资料,边学道第一次表现出这种才能,是他一手建立的my123,后来居上,踩着更早占领市场的同类网站ho123,成为国内排名最高的导航网站,然后出售给准备上市的百度公司,淘到第一桶金。
对于边学道为什么大学时代突然闪耀,高中之前默默无闻,被祝海山瞒在鼓里的马成德想当然地认为,那时的边学道还小,还在修炼积累阶段,上了大学长风文学
www.
,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展露才华。
对于这样一个不凡的年轻人的商业眼光,马成德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
他不相信边学道掌握更强大的商业智囊团队,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边学道拥有神奇的商业嗅觉。当然,换种说法,就是祝海山说的“天人转世”,因为福报深厚,所以他的运气超好,直觉强大。
不管怎么说,连祝海山都非常看好,并且下血本拉拢的人,马成德没有理由怠慢。跟在祝海山身边二十多年,马成德太了解祝海山的脾气秉性和行事风格了。
祝海山的观念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让人才为自己赚钱,用财富拉拢人心。
越是知道祝海山识人的眼光有多厉害,再想想这次来欧洲移交酒庄的任务,就会越好奇这个边学道到底有多神奇。
从祝植淳那里得知边学道成立投资公司的第一个目标是松江啤酒,马成德自然就上心了。
…………
对边学道的事,马成德很上心。
可是董雪是伤心。
董雪辗转一圈,通过电话,偶然从李薰那里得知边学道来了欧洲,高兴得几天没睡好。
可是左等没来电话,右等没来电话,董雪干什么都没兴致了,在店里看店的时候拿着手机瞅,吃饭的时候拿着手机瞅,甚至去卫生间,也要把手机拿在手边。只要店门一响,她就像外出觅食时听到声音的兔子一样,立刻放下手里的事,立起耳朵,望向门口,然后,一脸失望地撅起嘴,继续无精打采地摧残手里的自制工艺品。
董雪的异样,就连处于热恋中的裴桐都察觉了。
裴桐恋爱了。
还是女追男。
男的比裴桐大了十几岁,长的有点小帅,很有学识修养,但有两点让董雪不太满意……男人结过婚,还是个背包客。
40岁的男人啊!40岁的男人环球旅行的不少,但40岁了还背着包环球旅行,就太寒碜了吧!
40岁的男人,你可以不够成功,但不能不务正业。在董雪眼里,既然没富有到有钱有闲的程度,踏实工作赚钱好不好?为啥这个岁数了还背着包出来逛?早20甚至早10年前你干什么去了?
因为心里有成见,所以裴桐几次在家里就跟男人交往问题征求董雪意见,董雪都明确反对。一直到裴桐搬出边学道,她告诉董雪:“你对边学道什么感觉,我对洪诚夫就是什么感觉。”
听裴桐提边学道,董雪无语了。
洪诚夫,就是裴桐相中的那个40岁背包男。
初次见面,是洪诚夫到裴桐的店里看工艺品,裴桐发现背包男顾客身上挂的小挂件很漂亮,就开口询问在哪里买的。
一聊,原来都是中国人。
见裴桐对小物件很有兴趣,背包男就把一路上收集到的各种小东西都掏了出来,西藏、尼泊尔、不丹、非洲、美洲……各种风情的,足有三四十样。
裴桐一眼就看出背包男掏出来的小物件都不是各地景区的路边货,只看这些小东西,就知道背包男的眼光不错。
而且,他的审美偏好跟裴桐很相近。
裴桐是个设计师,最近正感觉有点灵感枯竭,这些灵秀精致的小物件,瞬间给了她不少启发。对摆了一桌子的小物件,裴桐越看越喜欢,其中几件木头雕的,简直让她爱不释手。
裴桐抬头问背包男:“我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吗?”
背包男点头说:“当然可以。”
从柜子里找出相机,裴桐忽然问出一句:“你的这些卖吗?”
话一出口,裴桐就后悔了。
东西再小再轻也是有重量的,人家周游世界时都带在身上的东西,你说会卖吗?
背包男也有点意外,但随即很有风度地说:“不值几个钱,你要是喜欢,就挑几个,我送你。”
裴桐红着脸说:“哎呀,我刚才胡说的,我一看见这些精致的小东西就问人家卖不卖,都成习惯了,真不好意思。”
背包男说:“没关系,你挑吧。”
裴桐摇头:“真不用,我照下来就好。”
裴桐一个一个地拍照,背包男在旁边看。
等裴桐都照完了,背包男从他的小物件里挑出5个木头雕的,递给裴桐,说:“送你了,别推辞。”
裴桐有点吃惊,因为这是她在一堆里相对最喜欢的5个。
从背包男手里接过小物件,裴桐在心里琢磨: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喜欢这几个木雕的?
恰好董雪回店了,裴桐就让董雪留下来看店,她则带着背包男到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裴桐本来很少对男人这么热情,请背包男吃饭的原因有三。
其一,她收了人家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木雕。
其二,她刚才问人家的随身物品卖不卖不太礼貌。
其三,在裴桐心里,这样的背包客都没什么钱,尤其是来欧洲,很难找到本地真正物美价廉味道好的餐馆,既然都是中国人,审美又这么相近,就大方一次好了。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次要原因,那就是,裴桐发现这个系着头巾,冒着青色胡茬的男人很耐看,而且,很合她的眼缘。
直觉告诉裴桐,这个背着包四处旅行的男人,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听裴桐要带他去餐馆,男人一点不扭捏,大方应邀,他的表现十分合裴桐心意。
吃饭时,背包男知道了这个年轻的小店老板叫裴桐。
裴桐也知道了这个中年背包男叫洪诚夫。
洪诚夫知道了裴桐学的是服装设计,目前正在创业起步阶段。
裴桐知道了洪诚夫环游世界的理由,“前半生读万卷书,后半生行万里路”,她还看了洪诚夫随身相机里储存的各地风景的照片。
一顿饭,十分谈得来的两人对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
裴桐不知道的是,对面这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曾经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黄金舵手”。
第567章 酒庄监军
把裴桐迷得神魂颠倒的洪诚夫在巴黎停留下来,不是为了裴桐,据说是为了他的一个在巴黎游学的朋友。
裴桐已经打听出来了,是同性朋友。
晚上,敷着面膜的裴桐缩腿坐在沙发上,身体后仰,看着棚顶跟正在茶几前削苹果的董雪说:“警报解除,他在巴黎的朋友是男的,他的大学同学。”
敷面膜的裴桐不能吃东西,董雪削完苹果,给裴桐留了一半,边吃边说:“那也说不定哦!同性朋友,没准更惨哦!”
裴桐霍地一下坐直身体,不敢做出激烈表情,看着董雪,只动嘴唇说:“你就不能只祝福不诅咒?”
董雪说:“不是我没道义,实在是你俩不般配,没法看好你俩。”
裴桐换了个坐姿说:“什么叫般配?表面上并不般配的爱情,往往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的爱情,大都有比较深刻的内在原因。而表面上般配的爱情,往往并不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爱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般配。”
董雪坚持说:“可他都40多岁了,还背着包旅行。”
裴桐说:“背包旅行怎么了?背包旅行就一定是个穷光蛋吗?也许这就是他的一种旅行态度,强调脚步和心灵体验。”
董雪{长+风}文学www.lwen2.com盯着裴桐,用力咬了一口苹果说:“大姐,谁也不是没旅行过。出门之前和出门之初,肯定是想的非常好,可真上了路,就不是那个感觉了,必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除非是自虐狂。”
裴桐拿过一个抱枕,搂在怀里说:“你高三时就喜欢上边学道了,那时他有钱吗?而且,我会成功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钱。”
董雪起身将茶几上的果皮收拾走,说:“我再问你一次,你到底喜欢他什么?”
裴桐把脚搭在茶几上说:“喜欢他的修养,还有他身上强烈的自信。”
“自信?”董雪问。
“嗯。”裴桐说:“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这个人超有自信,而且能保持谦和,不狂妄自大。”
董雪叹气说:“没办法了,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你想过没有,家里能通过吗?”
裴桐拿过小镜子,一点一点揭下面膜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再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董雪没办法了,说:“我劝你先冷静冷静,就算怎么着了,也最好别急着结婚。”
裴桐问:“为什么不结婚?”
董雪说:“男人再婚没什么,女人再婚在作价上就贬值了。”
裴桐摆弄着手里的镜子说:“不,我要结婚。碰到一个让我这么心动的男人不容易,干嘛不结婚?我都想好了,只要他也喜欢我,我跟他求婚都行。”
“你说什么?”
“我跟他求婚,求婚词我都想好了。”
“……”
“大叔,帮我在配偶栏签个名呗。”
…………
还是李裕够意思。
边学道的一些事,没特意瞒过李裕,加上李裕跟沈馥相熟,李薰跟董雪相熟,所以边学道在欧洲的风流债,李裕嘴上不说,心里清楚。
李裕清楚,李薰不清楚。
偶然听李薰说她把边学道的行踪告诉了董雪,李裕赶紧打电话,把董雪已经知道他在欧洲的事情跟边学道说了。说起来,直到现在,李裕都对大学时董雪突袭边学道家,跟单娆王见王的场面记忆犹新。
接到李裕电话时,边学道正在跟人吃饭。
请边学道吃饭的人是祝十三祝清源。
这事说起来好像颠倒了,似乎应该是边学道请祝十三才对,可实际情况是,边学道不会刻意拉拢祝十三,祝十三却需要边学道的酒庄销售授权。
刚传出消息说祝海山突然重金出手收购法国八大名庄时,祝十三以为自己的春天到了。这不能怪他,实在是祝家干什么行业的都有,但懂酒、玩酒、卖酒的,就他祝十三是专业的,这点在家族里是公认的。
按照祝家家风家规,一向是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得到消息后,祝十三把祝家二代三代挨个数了个遍,的的确确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经营酒庄,可以说,拿下奥比康庄,如果不想砸招牌,必然要他接手。
10亿美元收购的法国顶级酒庄,这不是春天到了是什么?
可惜事与愿违。
横空出世了一个姓边的,据说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将是酒庄的新主人。
好吧,祝十三已经习惯了。
作为一个连庶子都不如的外室私生子,祝十三接受现实的速度比大多数人都快得多。
然而他没有放弃,身为专业酒商和一个小酒庄的经营者,祝十三深知想经营好奥比康这样的酒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边学道没想到祝十三会这么心急。
吃饭的时候,他没有一口应允,也没有把可能性封死,只是说:“现在酒庄还不是我的,等程序走完,我做东,请十三哥详谈。”
基本上,祝十三也没指望一次就把事情谈妥。第一次吃饭,能收获边学道一句“十三哥”,祝十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用餐结束,祝十三想拉边学道去巴黎的红灯区耍耍,边学道说还有约,笑着拒绝了。
跟祝十三分开,边学道打车到奢侈品专营店集中的旺多姆广场,找到卡地亚专卖店,火速买了一款卡地亚(crtier)钻石手链,然后拨通了董雪的电话。
等了好多天,终于等到了这个电话。
边学道坐车到董雪和裴桐租住的公寓楼下时,看见董雪穿着蓝色大衣,带着黄|色兔子帽站在门口,正向路口这边张望。
来时的路上边学道就想好了,酒庄到手之后,先让祝十三当酒庄的代理管家,让董雪当“监军”。
他也知道,这对董雪来说很难,可是边学道暂时没有其他人可用。
这个酒庄“监军”,必须贴心、忠诚、懂法语,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非董雪莫属。
尽管里说“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可是对大多数男人来说,把一些事情交给“自己的女人”办,还是比外人更放心一点的。
裴桐出去了,董雪拉着边学道上楼。
一杯咖啡刚喝一半,裴桐就回来了。
看见董雪手腕的新手链,裴桐坐在边学道对面,用牙签扎了一块果肉说:“明天晚上一起吃顿饭吧,我带我男朋友让你见见。”
……
……
(求月票,求金键盘票,有票的请投给老庚,谢谢!)
……
第568章 不是等闲之辈
2006年12月24日,国内各大媒体娱乐版头条十分统一,说的都是传奇天后沈馥将于2007年元旦发布最新英文单曲。
一首单曲发布预告就垄断了娱乐头条,沈馥的待遇清楚说明了她在国内音乐圈的地位。
说起来,还是的成绩太好,以及沈馥的特立独行和曲风多变,让大家对她的最新英语单曲充满了期待。
屈指数,整个国内音乐圈,能把原创英文歌唱上国外音乐排行榜,唱上欧洲重量级音乐颁奖礼,唱得老外都信服的歌手,沈馥是第一人。所以,在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影响之下,人们对沈馥这首新歌关注度奇高。
让人意外的是,继24日宣布07年元旦发布最新英文单曲之后,只过了两天,在26日,沈馥的经纪人再次对外宣布,沈馥最新中国风单曲将于2007年1月15日发布。
的名字是沈馥起的,边学道交到她手里时还叫,不过因为歌是边学道给她的,沈馥不喜欢烟花易冷的意境,就把名字给改了。
呃……叫什么名字没所谓,可是有这个节奏发单曲的吗?
能当[长〗〖风]文学 www.lwen2.com单曲发的,基本都是专辑主打歌的品质,手里攥着两首单曲,凑一凑发专辑多好?
人们一直说沈馥特立独行,这次她完美诠释了这个词。
网上论坛里讨论得不亦乐乎,后来有人一语中的:沈馥是走国际路线的歌手,一首英文歌,一首中文歌,这明显是两线作战,两个市场都不放弃。
为了满足边学道说的入驻微博巨星的身份,沈馥拼了。
她的工作室全速运转,加紧编曲,录制两首新歌的发布版本和mv。
跟媒体的联系也热络起来。
几家媒体为了争夺有关沈馥新歌创作的独家报道,使出浑身解数。
沈馥想着给筹备中的演唱会造势,破天荒地接受了一家报纸和一家网站的邀请,一家谈英文歌,一家谈中文歌,倒是一点儿不冲突。
未唱先火,说的就是和。当然,在国内来看,的期待度要比高一些。
…………
裴桐和董雪姐妹俩对即将到来的四人晚餐也十分期待。
裴桐期待晚餐,是希望通过这次晚餐进一步加深对洪诚夫的了解。
董雪期待晚餐,是想让边学道观察洪诚夫,然后帮她劝劝裴桐,别往“火坑”里跳。
董雪觉得,边学道的意见,裴桐八成会听,因为裴桐虽然对董雪和边学道的未来不看好,但对边学道这个人的眼光、能力和品行还是比较肯定的。
裴桐有这个印象,因为当初给潘中富当翻译一起吃饭时,潘中富帮边学道打了好几遍广告,说他名下企业开发的软件这么好用、那么好用,真真称得上年少有为。再加上两人曾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边学道的表现很君子。
听董雪说完,边学道也对这个能三两下就迷倒裴桐的40多岁背包男涌起了好奇心。
边学道对裴桐有一定了解,这是一个情商智商都不低的女人,何况她自己在巴黎生活多年,什么人都见过,没那么好骗。
所以,要么是裴桐遇见了顶级情感骗子,要么就是这个男人确实不一般。
边学道和董雪先到餐厅,5分钟后,裴桐和洪诚夫到了。
简单介绍,四人落座。
洪诚夫的目光在董雪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开始打量边学道。
边学道也在打量洪诚夫。
他眼里的洪诚夫,随意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尽管发型和胡子看上去很潮,但身上的气场不动如山,不是短时间能修炼出来的。
餐桌上的话题很生活化,从法国的天气,说到怎么挑水果,又说到了裴桐小店的前景,最后说到旅行。
旅行话题是给洪诚夫准备的,他很自然地说起了一路上的见闻,有趣的、难忘的、荒唐的、美妙的……种种经历。
董雪问:“你留着胡子,不是因为不方便刮胡子?”
洪诚夫笑着说:“人在路上,确实有不方便刮胡子的时候,但没不方便到刮不了,留着胡子,是因为我喜欢走小路宿营,有胡子的男人,在视觉上很雄性,能一定程度减少别人的歹意。”
“歹意?”裴桐瞪着眼睛看向洪诚夫。
“对啊!”洪诚夫说:“多走走就会发现,小偷和强盗这两样古老职业是最有生命力的。”
边吃边聊,洪诚夫忽然问边学道:“在哪高就?”
边学道说:“自己干公司。”
“哦?”洪诚夫端详着边学道的脸说:“这么年轻就干公司了?家族企业?”
边学道笑着说:“不是,是毕业后自己鼓捣的。”
耐不住两人这么问来问去,裴桐插话说:“边学道是做it的,国内的智为安全卫士和智为输入法,都是他的公司开发出来的。”
“智为?”洪诚夫放下刀叉,看着边学道:“我说你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你就是创建my123的那个站长?”
边学道说:“是我。”
洪诚夫用餐巾擦了手,隔着桌子伸手过来,说:“能在这里遇见耳闻已久的人,幸会。”
边学道也擦了手,跟洪诚夫握了一下,说:“我都不知道我这么有名。”
洪诚夫说:“my123小试牛刀,智为直接逐鹿互联网,只要你做起来,找到商业化的利润支撑点,除了腾讯、百度和……淘宝,几个门户网站都不是你的对手。”
咦……
边学道听得心头一动。
让他吃惊的不是洪诚夫的吹捧,而是洪诚夫居然无意间点出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bt三巨头。
点出bt没什么,但是请注意,眼下是2006年岁末,离马云成为首富还有8年,离2009年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活动还有3年,离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还有11个月。
尽管说到淘宝时有点犹豫,但这个时候,就能隐约看出几年后bt三巨头格局的人,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
两人女人彻底被晾在一边了。
边学道和洪诚夫热火朝天地交流对互联网走势的看法。
边学道问:“你觉得几个大的网络公司哪个会最先衰落?”
洪诚夫握着叉子说:“阿里巴巴应时应运,腾讯和百度由技术主导,搜狐有想法,网易有态度,至于新浪……看他能不能推出一个灵魂性的领军人吧。”
董雪见洪诚夫没说智为,就问:“智为公司呢?”
洪诚夫笑呵呵地说:“智为还是个少年,等他发育发育再说也不迟。”
边学道端起酒杯说:“请洪大哥指点一二。”
听边学道这么说,洪诚夫也端起酒杯:“见面即缘分,我就托大说几句,百度占了搜索,腾讯占了即时通讯,阿里巴巴占了电子商务,其实留给你的路并不多,你很聪明,走了网络安全这条路。”
说到这,洪诚夫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不过……”
第569章 眼光等于50%的成功
“不过,你前面的阻碍不少,一是探索出盈利模式;二是品牌构建;三是持续的增长力;四是不被控股,保持独立发展。”洪诚夫说。
餐厅里有人在拉小提琴。
琴声宛转悠扬,似在表达一场甜蜜的爱情,配合头顶的水晶灯和周围的装饰,气氛十足,恰到好处。
边学道有意引导话题,他换了个角度问洪诚夫:“谁会是未来几年国内互联网的巨头?”
洪诚夫说:“我刚才说的百度、腾讯和淘宝。”
边学道故意问:“三大门户呢?”
洪诚夫摆手说:“天时已过,垂垂老矣,没戏。”
边学道拿起醒酒器,给洪诚夫倒了半杯,然后问裴桐和董雪“续酒吗?”
给两位女士也续了酒,边学道继续问洪诚夫:“能详细说说吗?”
洪诚夫笑着说:“你心里比我清楚,为什么一定要我说?”
边学道没否认,端起酒杯跟洪诚夫说:“互相印证。”
洪诚夫看着杯里的酒,点头说:“也好。”
其实刚才边学道和洪诚夫说话时,裴桐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俩,当然,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她看的都是洪诚夫。在裴桐眼里,跟边学道在餐:长:风:文学 fw.lwen2.com桌前指点互联网版图的洪诚夫特别有魅力,特别迷人,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优秀棋手,可以在棋盘上杀伐掠地,可以于方寸间翻云覆雨。
洪诚夫说:“我不是做互联网的,完全是从智为的视角来理解竞争格局。”
裴桐用手拄着脸说:“快说吧。”
洪诚夫说:“要成为互联网巨头,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应该是普通网民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要有足够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个数量应该是以数千万甚至以亿为基本单位的;第三要有足够的活跃度和产品黏性,也就是网民使用这个网站应该是很频繁的,而且用户质量要高;其四,该网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空间和生命力,不能是一阵风式的热度;最后一点,股权不能过于分散,必须有一个可以一言九鼎的核心人物。”
裴桐帮边学道问:“股权分散?有反面例子吗?”
洪诚夫说:“有,不过名字我就不说了,举这个例子可能对小边有帮助。我知道的一家大型网站,因为股权分散,导致内部派系林立,这些山头,不仅内部员工如数家珍,就连外人都一目了然。”
喝了一口酒,洪诚夫继续说:“派系和山头是什么?是内耗之源,是人祸之根。因为派系,内部产品立项的时候有很多博弈,并非从企业发展和广告主的需求出发,导致一些不受欢迎的产品可以上线。也因为派系,每个产品的立项、上线都需要激烈的讨论、博弈,势必影响效率。”
“而且,派系争权,必然导致架构调整频繁。在企业里,没有人能摆脱架构调整的影响,换了你我是企业员工,眼看着城头变幻大王旗,也肯定在心里琢磨一下……这个月跟着这个老大,下个月换老大了,我没干完的活还要不要干?做了一半的产品,会不会被新领导砍了重做或者推翻重来?要知道,一次斗争结束,一次斗争又会接着开始,三个月一小斗,五个月一大斗,只要派系存在,斗争就是反反复复无穷匮。”
“一旦企业内部出现这种局面,只有四个字结果:混战、站、混。”
说到这里,洪诚夫扭头问裴桐:“知道为什么是这四个字吗?”
裴桐想了想,摇头。
洪诚夫又问董雪,董雪也摇头。
洪诚夫看向边学道。
这顿饭,边学道在摸洪诚夫的底,洪诚夫也在摸边学道的底。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对方到底有几分斤两,还是自己亲测一下才作准。
平和地跟洪诚夫对视,边学道笑着说:“高层混战,中层站队,底层混日子。”
洪诚夫端起杯,跟边学道示意说:“喝一口。”
眼看着边学道和洪诚夫越说越投机,裴桐在一旁心花怒放,董雪则有点算盘落空。
终于,边学道开口问:“还不知道洪大哥是做哪一行的。”
洪诚夫说:“我的事业信条是眼光等于50%的成功,你猜猜我是做哪一行的?”
边学道一听,心说:不是吧?最近一直接触投资的事,紧跟着就碰到一个干投资的?
边学道语气肯定地说:“投资。”
洪诚夫笑着点头说:“早年在高盛,后来在软件银行。”
得!果然是一个玩投资的。
董雪没听过软件银行,但听过高盛,知道这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
通常来说,能进入高盛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人脉广、背景深的人;一种是特别努力、运气特好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名校出身,极有才华的人。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洪诚夫是三种人中的哪一种,只要他在高盛待过,都不该是个背包客。
董雪不知道软件银行,但边学道知道。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是大赢家,但后面还缀有“之一”两字,事实上,阿里巴巴上市最大的赢家,就是这个软件银( 俗人回档 http://www.xlawen.org/kan/3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