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玉英当机立断全力营救被困总指挥。沈玉英带领一部分骨干,主动吸引敌军注意力,一部分军校学员兵组成的人员帮助指挥部转移。蒋介石不想成为敌军俘虏,正要自杀成仁的时候,被自己的学生们救了。其中一个学员兵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新中国开国大将陈赓,当时陈赓是沈玉英手下的一个副班长,也是沈玉英的学生。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五
回到广|州之后,军部准备论功行赏。沈玉英主动请求军部不要重奖自己,这些功劳不是她一个人的,这是大家的功劳。沈玉英建议好好抚恤阵亡战士,优待受伤士兵。军部不但答应了沈玉英的请求,而且下令建立一个dú lì部门专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安置工作。沈玉英因为战功,还是被任命为少校教导官,正式成为了军校一名教官。孙先生知道沈玉英的事情后,亲笔写下了“巾帼女英雄沈玉英”八个大字送给沈玉英。
二次东征后不久,孙先生决定北伐,声讨北洋zhèng fǔ和北洋军。军校校长蒋介石全部支持孙先生的决定,而且主动请缨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孙先生给予蒋介石最高权限,全权处理北伐事宜。蒋介石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北伐军,下属党军第一师、第二师和dú lì师三个分部。其中党军第一师,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军,成为了蒋介石最为重用的嫡系部队。当时蒋介石的亲信不多,权力并不大,大家都对这个军校校长爱理不理。蒋介石最自豪的资本就是孙先生这个老师和军校的大批学员兵。dú lì师名义上是直属北伐军总部的,其实不但战斗力不强,而且也不一定完全听从总部的指挥。第二师由原来的粤军改建而成,不但战斗力有待商榷,而且他们大多都是广|东人,不愿意北上,更加怕死。只有第一师不但是革命军改编而成,而且有一半军官是军校出来的。这些人和学员们组成的下级军官队,不但对孙先生和蒋介石很忠心,而且革命信仰坚定。不客气的说,dú lì师的战斗力只是第二师的一半,而第二师和dú lì师加起来也不是第一师的对手。蒋介石不但是北伐军的总司令,更是兼任第一师的师长,可见他对第一师的器重了。在第一师的师部,蒋介石查看干部名册的时候,特别点名要沈玉英担任第一师师部jǐng卫团一营营长。
不久之后有一个小道消息,说蒋介石曾经试探xìng地向沈玉英求过婚,只是沈玉英没有这个意思。沈玉英一是不喜欢蒋介石本人的xìng格,第二是因为蒋介石已经有了老婆,而且是不止一个。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专一,而且是一个特别好胜的人,所以她的丈夫不好找。马上沈玉英的择偶标准被众多将领知道,大家都只有望洋心叹了。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只有她一个女人,而且需要男人比沈玉英优秀,这样的军官不要说现在没有,就算有也不一定遇得上。大家都在担心沈玉英的未来,这么厉害的女人嫁过来谁能降服得了呢?
由于沈玉英的出sè表现,北伐军总部和第一师师部在遭受多次攻击下,几乎没有一点损伤。后来沈玉英还多次担任营救任务,把一些被敌军包围的下属指挥部军官救出来,成为了北伐军的一支秘密部队。当时徐|州战役打响后,敌我双方呈拉锯战势态,徐|州城多次在北伐军和北洋军手里夺下又失去。北伐军的两个团几乎全部牺牲在了这里,北洋军伤亡更大。沈玉英得知之后,主动请求参战,蒋介石只好让她上去,不过要沈玉英尽量保有实力,千万不要盲干死拼。沈玉英上了前线之后,并没有马上出击,而是在地图上分析了好久。几天后沈玉英所在的一个加强营失踪了,谁也不知道沈玉英带人去了哪里。正当大家担心的时候,沈玉英却出现在了敌军控制的徐|州城上。原来沈玉英带着手下绕过徐|州城,绑架了北洋军派往徐|州城的运粮队。化装成北洋军进入了徐|州城不说,还破坏了敌方联络工具,活捉了敌方主要将领,徐|州城成为了北伐军的囊中物。得知胜利喜讯后的蒋介石,连声夸奖沈玉英不但会打仗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经过徐|州战役之后,在大家的极力要求下,沈玉英没有再回到总部,也没有继续担任第一师师部jǐng卫团的营长,而是出任某团的代理团长。大家都说沈玉英的本事足可以担任一个团长了,这种人才留下jǐng卫团是浪费人才。从此沈玉英留在了作战部队,而且成为了最勇猛的一线部队长官。在北伐军中,沈玉英这个女团长不但少有而且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正当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向北方大踏步进军的时候,孙先生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了。繁重的政务,加上北伐军的大批开支,再加上党派内部问题,终于把孙先生拖垮了。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也很着急,多次请来名医为孙先生看病,大家都说孙先生需要静养和休息才能渐渐恢复。可是繁重的事务离不开孙先生,广|州甚至于全国的革命需要孙先生领导,孙先生每天不要说休息了,就是想好好闭一会眼睛都是一种奢求。
终于北洋zhèng fǔ坚持不住了,北洋军也抵抗不住北伐军的攻势。北方zhèng fǔ终于答应停战,请孙先生来北|京,商讨南北统一的大事。一旦南北统一了,孙先生的报国理想终于可以完全实现了。不但孙先生高兴,就连所有的革命者和革命军都很高兴。孙先生不顾自己的病情,答应马上北上参加会谈。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来北|京的路上,孙先生倒下了,就连亲眼看一眼北|京城都来不及地走了。孙先生病逝的消息,令所有国民痛哭流涕,举国为之痛惜。北伐军更是哀声遍野,有些士兵甚至于没有了主心骨一样。
沈玉英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好几天不吃不喝,直到接到一个电报。电报是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那里发来的,不过发电报的不是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这么一走,最伤心的人就是宋庆龄先生,她几乎没有休息过,整天坐在孙先生的灵柩边。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受不了,所以轮番劝说都没有效果。宋庆龄先生的秘书想起了沈玉英,说沈玉英可能有办法劝说宋庆龄先生。所以就拍电报给沈玉英,要沈玉英马上来北|京,马上来见宋庆龄先生。沈玉英接到电报之后,第一时间清醒起来,一边向上级请假,一边准备自己一个人的行李。上级不会不同意,就算想阻拦,沈玉英也不会坐以待毙。现在孙先生走了,宋庆龄对于沈玉英来说最重要,绝对不允许宋庆龄先生再有什么问题。所以沈玉英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只带了防身用的长短武器和一些干粮,就马上上路赶往北|京城。
到了北|京之后,沈玉英来不及放下行李和武器,马上赶往了孙先生的灵柩驻扎地。在孙先生的灵柩前,沈玉英抱着宋庆龄先生,两个人当众大哭起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宋庆龄先生已经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好几天了。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会坚持不下去,病倒了再也起不来。宋庆龄先生现在哭出来了,反而比以前好很多,沈玉英真的是一个良方妙计。在沈玉英的陪伴下,宋庆龄先生的情绪rì益好转,渐渐恢复了饮食和休息。而在宋庆龄先生恢复饮食后不久,沈玉英却病倒了。沈玉英这些rì子没rì没夜的指挥战斗,一定也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女人看待,再加上得知孙先生的事情后好几天没有休息。接到电报后,马不停蹄地赶来北|京安慰宋庆龄先生,二十四小时看护宋庆龄先生。不要说是一个虚弱的女人了,就是一个棒小伙子也不一定受得了。沈玉英病倒之后,大家才知道沈玉英依然是一个女人,一个需要男人照顾的女人。
北伐胜利后,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要论功行赏了。上报的有功之臣名单里不但有沈玉英,而且沈玉英的名字靠前。大家都觉得沈玉英不但应该嘉奖,而且应该升为女将军重用起来。蒋介石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第一沈玉英是一个女子,不应该出任部队重要领导职务。第二沈玉英不是国|民党党员,不应该担任要紧职务。第三沈玉英多次拒绝蒋介石的好意,甚至于有点和蒋介石对着干的势态。所以蒋介石不愿意让沈玉英成为重要将领。第四沈玉英是宋庆龄先生的好姐妹,宋庆龄先生希望借助孙先生的余威,担任zhèng fǔ重要职务。要是宋庆龄先生有沈玉英这么一个军中女将的帮助的话,更加不好控制了。所以蒋介石把沈玉英的事情暂时压了下来,暂时不对外公布。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六
沈玉英没有加入国|民党,也没有和共|产党走得很近。但是自从大家知道沈玉英是一个人才之后,都在尽力争取沈玉英。特别是沈玉英成为主力团团长之后,就连共|产党也暗中跑出了橄榄枝。沈玉英请示了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劝她不要参与政治。所以沈玉英主动找到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不要封她当什么女将军,也不要委以重任。沈玉英也不想回军校当教官了,只想陪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代孙先生继续照顾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要沈玉英终生保护宋庆龄先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谁也不敢当众提出反对。蒋介石只好答应给予沈玉英一个上校军衔后,留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保护宋庆龄先生。什么时候想回到军队了,蒋介石一定保证给予重要职务的安排。
从此沈玉英留在了宋庆龄先生身边,名义上是宋庆龄先生的贴身jǐng卫,其实她和宋庆龄先生亲如姐妹。由于孙先生是因为来北|京和谈才去世的,所以宋庆龄先生不愿意留在北|京。对于宋庆龄先生来说,北|京是一块伤心地,是一个让她想起孙先生的地方。所以宋庆龄先生准备回南|京,因为国|民党已经准备把首都前往南|京。将来南|京才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的中心所在。
这时候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北伐军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嫡系部队。正当蒋介石的zhōng yāng军和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打内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宣布迎娶宋家的三小姐宋美龄为妻。当时孙家和宋家联手,几乎稳定了大局,孙先生去世之后宋家旗帜鲜明的支持宋庆龄先生。可是宋庆龄先生有自己的不足,第一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女人,很少有女人真的掌控真正的大权。第二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寡妇,一个年纪不大的寡妇。大家都不敢确定宋庆龄会不会坚守下去,永远不再结婚。第三宋庆龄先生向来是温和派,缺少威信和震慑。第四宋庆龄先生没有军方的支持,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愿意完全听从宋庆龄先生的指挥。蒋介石却不一样,第一蒋介石手握兵权,已经是军中第一人。第二蒋介石在党内和军中很有威信,背后有不少人看好蒋介石。第三蒋介石在江浙有一定得地方势力,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第四蒋介石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有野心,这个人就有弱点,就可以被人控制。像宋庆龄先生几乎没有野心,很少有机会说服她为自己人办事。所以宋家决定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蒋介石身上,宋家和蒋介石结为政治联盟。由于宋家的决定,不但导致宋庆龄先生被dú lì起来,而且导致蒋介石顺利登上实际掌权人的宝座。心灰意冷的宋庆龄先生准备离开权力最高层,不再过问政治。
由于蒋介石和宋家联手,得到了宋家和孔家的大批财政支持。桂系军阀觉得打不过zhōng yāng军,只好学奉系军阀张学良和zhōng yāng军和谈。自此中原大战基本尘埃落定,zhōng yāng军和张学良为代表的奉系军阀、冯玉祥为首的直系军阀、李宗仁为代表的桂系军阀,以及阎锡山等人为首的地方军阀一起组建了国民zhèng fǔ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出任委员长兼任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为副司令员,阎锡山等人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实蒋介石这时候已经实际控制国民党内部最高权限,因为他手里有军队。
沈玉英得知蒋介石成为委员长之后,以为天下老百姓可以过上一段时间的太平生活了。没想到刚刚缓过劲来的蒋介石,竟然想共|产党举起了屠刀。沈玉英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她不明白为什么不久之前还是战友、伙伴、同志、知己的人马上回成为死敌。在军校的时候,同为同事,同为同学的大家,现在不是你杀我,就是我对你咬牙切齿。沈玉英亲眼看见自己的学生带着士兵屠杀另一批学生,他们兄弟相残为了什么?国共两党本是兄弟,同为炎黄子孙,为什么要同室cāo戈?她去问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也没有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宋庆龄先生只告诉沈玉英,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女人不懂的男人的心思。沈玉英向宋庆龄请假,说要回家去看看两位姐姐和老母亲。宋庆龄先生不但答应了,而且要沈玉英多在家里陪陪家人。
沈玉英一个人来到家乡,家里只有老母亲在家。老母亲也不知道二姐沈玉燕的事情,更不知道大姐沈玉凤的消息。沈玉英只好去陆家,打听大姐沈玉凤的下落。没想到陆家已经名存实亡,而且沈玉英刚好看见陆家的小儿子准备欺负大姐沈玉凤。沈玉凤不但是沈玉英的大姐,更是沈玉英绝对最对不起的一个亲人之一。沈玉英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大姐沈玉凤吃亏了,她上去就把这几个小子收拾了。一个本可以当女将军的战斗英雄,对付几个小混混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当保安队来到的时候,沈玉英一亮出军装,也把这些连正规军都算不上的“土包子”们镇住了。沈玉英不但级别高,就算在军中的威望也高。她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是营连长,她的战友有的已经是将军了。欠她救命之恩的将军就不下几十位,将军之下的军官更是数不胜数。沈玉英虽然没有兵权,但是要人手的话有的是,就算是要一个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说了沈玉英当年的亲信部队,就在老家附近驻守,沈玉英只要一句话,全团马上杀到这里。大家对沈玉英这个老团长是绝对的服从,也把沈玉英当作了大家的好“大姐”。姐姐有事,弟弟们就算挨处分也会尽力帮忙。
沈玉英在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安排了家里的事情就去了上|海。宋庆龄先生现在住在上|海,住在她私人的寓所里。沈玉英回到上|海才知道。自己的二姐沈玉燕还是用沈天宝的名字,打着隆昌号的招牌在上|海做生意。不过这些年来沈玉燕不但更加成熟了,而且家底也丰厚起来。隆昌号在上|海滩虽然不算是大公司,也算一个过硬的商户,沈天宝更是一个信誉极好的商人。沈玉燕和沈玉英在外人不知道的地方见了一面,两姐妹很高兴。不过沈玉燕告诉沈玉英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沈玉燕有点含糊的要沈玉英劝宋庆龄先生离开上|海,更不要回南|京。沈玉英再三逼问之下,沈玉燕终于说出了真相。沈玉燕在一次无意之中,得知有人出钱准备暗杀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不但是已故国父孙先生的未亡人,而且是宋家的二小姐,谁会要暗杀宋庆龄先生呢?沈玉英想不通,也觉得没这个可能,再说了宋庆龄先生的妹夫是蒋介石,谁敢暗杀蒋介石的二姨姐?沈玉燕只好说出秘密,就是蒋介石想暗杀宋庆龄。蒋介石在没有发达之前曾经在上|海混过,也算是帮会弟子。掌权后的蒋介石也需要上|海帮会分子的暗中帮助。相对的帮会分子也怕军队的官兵,也需要蒋介石的支持,所以大家一拍即合。蒋介石知道宋庆龄不但是他的二姨姐,也是宋家第二条政治路线。宋庆龄而且还是孙先生的妻子,蒋介石是孙先生的弟子,以孙先生的接班人自居。那么宋庆龄先生就是蒋介石的师母,也就是蒋介石的长辈。蒋介石担心宋家人不全力以赴投资自己,更担心宋庆龄以长辈的身份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蒋介石准备暗中对付宋庆龄。蒋介石第一种办法是给宋庆龄找一个男人,他以为宋庆龄年轻需要男人。没想到宋庆龄先生和孙先生的感情太深了,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其他男人。不能从私生活上抹黑宋庆龄先生的蒋介石,只好找人威胁宋庆龄先生。可是他忘记了宋庆龄先生身边不但有沈玉英这么高手保护,而且宋庆龄先生的xìng格外柔内刚。一旦宋庆龄先生认准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拦得住。就像当年宋庆龄先生决定嫁给比自己年纪大二十多岁的孙先生一样,宋家家长怎么反对都没有用。宋庆龄先生当年不惜和父亲断绝父母关系,也要和孙先生在一起。宋庆龄终于发怒了,在一次公共场合拿出了这封带有子弹的威胁信。顿时引起大家的愤怒,国父孙先生死了没多久,就会有人针对孙先生的未亡人,简直就是一种罪恶。蒋介石见此计不成,只好派人暗杀宋庆龄先生。沈玉燕本来对这种政治斗争没有兴趣,但是听说宋庆龄身边有一个女保镖叫沈玉英之后,才格外留意。沈玉燕这次找沈玉英,就是要沈玉英自己小心一点。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七
宋庆龄先生最后还是听从了沈玉英的建议,去国外散心兼回避国内的政治斗争。不过宋庆龄先生并没有带走沈玉英,她希望沈玉英留下来保护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孙先生的儿子孙科,也就是外界赫赫有名的“孙大公子”。孙科其实比宋庆龄小不了几岁,他是孙先生和原配妻子生下的孩子。可能是孙科从小缺少父爱的缘故,也有可能是他本人的原因,他不但懦弱而且做事有点偏激。孙科在孙先生在世的时候,很少来看望孙先生,就算来的时候,也都是宋庆龄先生不在的时候。其实不是孙科刻意回避宋庆龄先生,而是宋庆龄先生刻意不与孙科正面接触。孙先生娶宋庆龄先生过门的时候,孙先生的原配妻子已经过世了,宋庆龄算是孙科的继母才对。但是孙科好像从来没有承认过,更没有叫过宋庆龄先生一声“母亲”或者“姨娘”,就连“小妈”也没有叫过。宋庆龄先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所以不但原谅孙科而且不愿意让孙先生为难。所以每次孙科要来看望孙先生的时候,宋庆龄先生就会借机会离开。孙先生临死的时候,对宋庆龄先生和孙科都不放心。他担心宋庆龄太善良,被别人欺负,也担心志大才疏的孙科不知道进退。所以要宋庆龄先生尽量保护和看管好孙科,再怎么说孙科也是孙先生的后代。宋庆龄一直留意孙科的一举一动,对于孙科公然和蒋介石叫板夺权的行为感到担忧。她希望沈玉英能够留下来照顾孙科,孙科自己不知道已经危险了,需要有人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保护和提点孙科。沈玉英本来不愿意去保护孙科的,可是宋庆龄先生的话也有道理,所以沈玉英勉强答应了。
得知沈玉英决定的沈玉燕,大叹一口气后什么也没有说。其实沈玉英自己都不知道,她除了听从宋庆龄先生的话之外,对孙科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沈玉燕却清楚三妹沈玉英的为人,知道沈玉英已经也爱上了孙先生,被孙先生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所以当孙先生过世的时候,沈玉英和宋庆龄先生一样生不如死。也因为沈玉燕对孙先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所以才愿意去照顾孙科。
沈玉英带着宋庆龄先生的亲笔信来到南|京,面见行政院的副院长孙科。孙科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要不是因为他是孙先生的儿子,恐怕什么人也不会看得起孙科。不过孙科不这么觉得,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不是一个靠父辈生活的大男人。孙科虽然本事不够,但是野心却不小。他认为天下是他父亲孙先生打下来的,自己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把最高位子传给蒋介石这个外姓弟子呢?所以他联合一些和蒋介石不对路的人,企图把蒋介石拱下宝座。而这些所谓的同盟,不是眼高手低的同类,就是已经没有了实力的过气老大,根本都是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就算有几个人才,也是一些准备利用孙科对付蒋介石的人。可以这么说,这时候的孙科已经十分危险,随时都有被对手灭掉的可能。可是这一切孙科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放在心里,他总觉得自己的守卫是最好的。
孙科对于沈玉英的到来,不但没有表面上的礼下于人,而且根本不理会沈玉英。沈玉英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一些孙科的守卫有所接触。沈玉英发现这些守卫不是自大狂,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沈玉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其实已经秘密调查起这些守卫和孙科的工作人员。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暗杀孙科,最好就是孙科身边的人,后者是买通孙科的亲信。孙科是孙先生的儿子,就算是蒋介石也不敢明着把孙科怎么样。所以杀手不但要秘密暗杀孙科,而且这个杀手绝对不会留下来当活口。所以沈玉英就算抓住了杀手,杀手也不会说出主使人是谁。沈玉英一边调查一边找了几个亲信临时帮助自己。
不久之后孙科有一次外出访问,是去一所医院看望一些北伐军的伤兵。沈玉英觉得这是一个暗杀的好机会,杀手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对付孙科。沈玉英就布下了一个局,准备彻底解决所有嫌疑人。正当孙科发现身边人准备对自己下手的时候,沈玉英犹如天降神兵一样出现了。沈玉英一人一长一短两把枪,把所有的杀手和嫌疑人一扫而光。孙科这时候才知道沈玉英不但是一个高手,而且她才是对自己忠心的手下。在沈玉英的保护下,孙科逃出了危机重重的医院。沈玉英建议孙科不要坐自己的车子回去,可是孙科坚持要坐车子回去。沈玉英只好派手下去检查车子,担心车子里面有定时炸弹。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沈玉英的六名手下就出事了。两名亲信被杀手杀死了,一名亲信和沈玉英一起保护孙科,剩下的三名亲信去检查车子的时候被炸药炸死了。沈玉英只好抓着孙科,一路飞奔着回家,一路上多处关卡都是对方的人,沈玉英几乎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保住了孙科的小命。回到孙科的住处,孙科身上没有伤,沈玉英伤了三处,所有沈玉英的亲信全部牺牲。孙科想起来就一阵阵的后怕。
孙科由原来的对沈玉英不理不睬,一下子变成了时时刻刻地跟随,孙科这才知道留在沈玉英身边才是最安全的。沈玉英只好贴身保护孙科,和孙科吃住在一起。这时候沈玉英才知道孙科和妻子关系并不好,孙科的妻子几乎和孙科不在一起吃饭睡觉。孙科可能是太需要沈玉英这种人保护,也可能是发现沈玉英原来也是一个美女,更有可能是起了sè心,反正不管怎么样孙科好像看上了沈玉英。孙科难得给宋庆龄先生写了一封信,在心里不但尊称宋庆龄先生为孙夫人,而且说愿意承认宋庆龄先生这个后妈。作为条件孙科希望宋庆龄先生答应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沈玉英嫁给他。就算沈玉英不是名正言顺地嫁给他,也希望沈玉英成为孙科的女人。这封信沈玉英并不知情,不然的话她一定想尽办法阻止的。
宋庆龄先生接到来信之后,考虑了好久,终于决定帮孙科。孙科承认宋庆龄的名分,这是孙先生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心愿。一旦孙科承认宋庆龄的身份的话,宋庆龄就可以正适合孙科结为联盟,这样的话孙科和宋庆龄都安全了。再说了沈玉英年纪也不小了,沈玉英本人不愿意结婚也没时间找男朋友。孙科虽然有家室,但是是孙先生的儿子,也算是名人的后代。只要孙科对沈玉英是真心的,这对沈玉英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要是沈玉英给孙家生一个儿子的话,就算在天上的孙先生也会很高兴。所以宋庆龄先生用极为委婉的语气,给沈玉英写了一封信,一封关系着沈玉英一生的信。宋庆龄先生不是没有后悔过,但是还是写了。但是就连宋庆龄先生本人也不知道,沈玉英对宋庆龄先生的服从,对孙先生的顺从。凡是孙先生希望的,凡是宋庆龄先生要求的,沈玉英都会无条件付出和支持。沈玉英因为这封信,真的成为了孙科的女人,也因此改变了她自己一生的命运。后来多少次回忆中,宋庆龄先生都是表示十分后悔,不应还以出卖沈玉英个人幸福为代价,换取孙科所谓的“尊敬”。这么做太不值得了,太对不起沈玉英了。可是沈玉英总是说没关系,总是说这是她自己的命不好。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八
孙科以为身边有沈玉英之后,生命没有了危险,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抢班夺权。一些亲信甚至于鼓动孙科回广|州,联合一些和蒋介石有意见的人,另立zhōng yāng搞什么第二zhèng fǔ。孙科本来没信心的,但是禁不起大家用党主|席的位置诱惑他,还是决定去广|州。沈玉英再三劝阻,孙科就是听不进去。自从沈玉英成为他女人后,孙科就对沈玉英越来越不尊敬。甚至于孙科开口闭口教训沈玉英,说一个女人不要过多干预政务。沈玉英对孙科很失望,但是又不能这么离开孙科,只好和孙科去广|州。在广|州省zhèng fǔ门口,孙科第一次感觉到了失败。孙科竟然不能进省zhèng fǔ,就算他抬出孙先生的名头,对方依然不让进,也不让省主|席见孙科。孙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威望,权力才是最根本的实力。
眼看孙科在广|州,不但完不成心愿,而且可能有危险。沈玉英只好找以前的熟人,终于勉强找到了落脚点。但是不久之后又出事了,孙科去联络手下,被一些神秘人跟踪了。沈玉英怀疑对方可能是蒋介石或者汪jīng卫的手下,企图把孙科一伙人“一锅端”。感觉到不对劲的沈玉英,连忙抓着孙科离开,一路上快速地转移。几乎每一次刚转移好,前一个落脚点就被人攻破。沈玉英确定对方不但就是跟踪孙科的人,而且已经的得到了就地格杀的指令。沈玉英只好不管自己已有身孕,拖着孙科逃进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大本营,谁也不会想到沈玉英和孙科会躲在这里。但是沈玉英却有自己的理解方式,黄埔军校不是蒋介石一个人的,创办人是孙先生。沈玉英是黄埔军校过去的教官,和许多老师有深厚的关系,再说孙科是孙先生的儿子,黄埔军校当然会全力保护孙科和沈玉英。
果然不出所料,当黄埔军校里的大家得知来认识沈玉英和孙科之后,不但答应全力保护他们,而且答应想办法送他们去安全的地方。前来暗杀他们的人不敢进军校,也进不去军校。沈玉英忍着下腹的剧痛,和大家维修一架飞机,这是一架当年孙先生做过的飞机。沈玉英亲自驾驶飞机,陪同孙科离开军校飞回南|京。南|京虽然有蒋介石,但是蒋介石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对付孙科,所以对于孙科来说南|京,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孙科下飞机的时候,沈玉英已经jīng疲力尽,下身已经一片血红。为了孙科沈玉英不但小产了,而且由于没有及时止血和治疗,沈玉英再也不可能怀孩子当妈妈了。
孙科对于沈玉英的付出,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这次打击之后,孙科不敢旗帜鲜明地对付蒋介石,他决定当一个蒋介石的小弟。至于将来有没有机会翻身,那是以后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孙科不但出卖了宋庆龄先生,而且把沈玉英无情的抛弃了。沈玉英带着一身的伤痛,还有一份永远不能再怀孕的证明,黯然地离开了孙科。孙科就像丢一件垃圾一样,对沈玉英一点同情和惋惜也没有。
宋庆龄先生因为孙科的出卖,最后一点政治资本也没有了。宋庆龄先生索xìng定居上|海,成为一个在野党领袖,一个坐看风景的外人。沈玉英有一次回到了宋庆龄先生身边,宋庆龄先生对沈玉英的遭遇很气愤,也很后悔,她没想到孙先生的儿子竟然会这么无情无义。沈玉英也从此绝口不提孙科,更对政治不加干预。
rì本人占领中国的时候,沈玉英曾经亲眼看见暴行。沈玉英终于爆发了,暗自组建了暗杀队,亲自担任组长,专门刺杀rì军重要长官。一九三八年的时候,rì军驻华东副司令东野太郎,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里莫名其妙被暗杀。一九三九年初关东军高级参谋小泉将军在江南开会,无缘无故死在了重兵把守的处所。一九四一年rì本天皇特使来沪,可是还没有住下,就收到了一枚定时炸弹,吓得这个特使连滚带爬地讨回rì本本土。rì本人占领上|海的时候,众多汉jiān被秘密处决,其中有rì伪上|海市章市长、维持会副会长童立、大rì本总华商会夏明会长、rì中亲善协会秘书长谢天化等数十名大汉jiān。这些事情都是沈玉英领导的暗杀队干的。
当然沈玉英的损失也很大,近三十名原黄埔军校出身的jīng英永远地倒在了刺杀过程中。上百个沈玉英亲自训练出来的jīng英,也因为刺杀任务,死的死伤的伤。为了不暴露目标,这些jīng英们在重伤倒地后,都会拉响身上的“光荣弹”。所以对方几乎一点有利线索也没有,更不能把事情推到宋庆龄先生身上。沈玉英自己也在数次任务之中多次负伤,成为了宋庆龄先生身边伤疤最多的一个随从。直到抗rì战争胜利之后,绝大多数的人依然不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暗杀队队长就是沈玉英。
沈玉英和她的二姐沈玉燕对于这些烈士的家属很关心,不但发给家属们慰问金和安家费,而且一直都秘密照顾着这些孤儿寡母们。香|港元朗有一家腊味店,老板叫阿根,他是一个很老实的生意人。说他平凡也平凡,说他不平凡也有不平凡的地方。从上世纪开始,这个老板叫阿根的腊味店,从来没有被帮会分子sāo扰过。大家都以为这个阿根有背景,其实阿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自从来到香|港后,来这家腊味店当伙计开始,就没有人来要过“保护费”。地盘上的老大换了一批又一批,依然没有人来sāo扰过。他后来娶了老板的独生女当老婆,成为了这家腊味店的新老板,几十年如一rì,依然没有交过一分钱的“保护费”。不是他不愿意交,而是没有人来收过他们家的腊味店的“保护费”。邻居们奇怪,阿根家的亲戚也奇怪,就连阿根一家人也奇怪。不光如此阿根家的孩子们也是例外,没有一个帮会企图拉拢过,所以阿根家的孩子们都是背景良好的好市民。直到一九九五年的一天,阿根接到上|海老家的一张请柬,要他去参加一个落成典礼的时候,阿根才知道他是烈士的遗孤。怪不得他从小没有父母,怪不得他在老家上|海的时候会有人经常来看望他,怪不得他要来香|港的时候刚好有人把船票送给他,怪不得香|港帮会不敢sāo扰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参与过暗杀敌方军官的行动,为此他父亲献出了生命的原因。
宋庆龄先生一生无儿无女,沈玉英也是这样,所以她们都喜欢收养和帮助孩子。宋庆龄先生在上|海办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专门收养和照顾因为战乱失去父母的孤儿。沈玉英一直帮着做事,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大家筹款。沈玉英成为了宋庆龄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宋庆龄先生的私人保镖。大家都习惯xìng的称呼沈玉英为沈助理或者沈小姐。
一九九五年的秋天,在沈玉英的二姐沈玉燕的号召下,沈玉英曾经收养过的部分孩子的支持下,一座雕像竖立在广场上。这个女xìng雕像身后是一面墙,墙上是一些人的名字。这个雕像就是沈玉英,她身后的名字中一百三十七名是她的直属手下,七百三十一名是队员,他们都是暗杀队的烈士。这块没有注明事迹的无字碑,是对沈玉英等人的肯定和赞扬,更是沈玉英的功绩和荣耀。在沈玉英的雕像下面,刻有一大串人名,这些人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依然活着,他们就是沈玉英当年收养的孤儿。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沈玉英的过去,只知道沈玉英是一个好阿姨好妈妈,并不知道沈玉英还是一个女英雄。直到多年后沈玉燕按照沈玉英的一些rì记资料,在儿媳妇韩小月的帮助下,找到了部分的孩子,这才有了这个为沈玉英树碑立传的想法。孩子们早已经把沈玉英当作了自己的母亲,得知沈玉英妈妈的故事后,大家积极向zhèng fǔ要求,为沈玉英和烈士们要一个说法。就算不能公开他们的事迹,应该给他们一个令人敬( 滚滚红尘百年沧桑爱的问卷 http://www.xlawen.org/kan/3644/ )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五
回到广|州之后,军部准备论功行赏。沈玉英主动请求军部不要重奖自己,这些功劳不是她一个人的,这是大家的功劳。沈玉英建议好好抚恤阵亡战士,优待受伤士兵。军部不但答应了沈玉英的请求,而且下令建立一个dú lì部门专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安置工作。沈玉英因为战功,还是被任命为少校教导官,正式成为了军校一名教官。孙先生知道沈玉英的事情后,亲笔写下了“巾帼女英雄沈玉英”八个大字送给沈玉英。
二次东征后不久,孙先生决定北伐,声讨北洋zhèng fǔ和北洋军。军校校长蒋介石全部支持孙先生的决定,而且主动请缨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孙先生给予蒋介石最高权限,全权处理北伐事宜。蒋介石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北伐军,下属党军第一师、第二师和dú lì师三个分部。其中党军第一师,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军,成为了蒋介石最为重用的嫡系部队。当时蒋介石的亲信不多,权力并不大,大家都对这个军校校长爱理不理。蒋介石最自豪的资本就是孙先生这个老师和军校的大批学员兵。dú lì师名义上是直属北伐军总部的,其实不但战斗力不强,而且也不一定完全听从总部的指挥。第二师由原来的粤军改建而成,不但战斗力有待商榷,而且他们大多都是广|东人,不愿意北上,更加怕死。只有第一师不但是革命军改编而成,而且有一半军官是军校出来的。这些人和学员们组成的下级军官队,不但对孙先生和蒋介石很忠心,而且革命信仰坚定。不客气的说,dú lì师的战斗力只是第二师的一半,而第二师和dú lì师加起来也不是第一师的对手。蒋介石不但是北伐军的总司令,更是兼任第一师的师长,可见他对第一师的器重了。在第一师的师部,蒋介石查看干部名册的时候,特别点名要沈玉英担任第一师师部jǐng卫团一营营长。
不久之后有一个小道消息,说蒋介石曾经试探xìng地向沈玉英求过婚,只是沈玉英没有这个意思。沈玉英一是不喜欢蒋介石本人的xìng格,第二是因为蒋介石已经有了老婆,而且是不止一个。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专一,而且是一个特别好胜的人,所以她的丈夫不好找。马上沈玉英的择偶标准被众多将领知道,大家都只有望洋心叹了。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只有她一个女人,而且需要男人比沈玉英优秀,这样的军官不要说现在没有,就算有也不一定遇得上。大家都在担心沈玉英的未来,这么厉害的女人嫁过来谁能降服得了呢?
由于沈玉英的出sè表现,北伐军总部和第一师师部在遭受多次攻击下,几乎没有一点损伤。后来沈玉英还多次担任营救任务,把一些被敌军包围的下属指挥部军官救出来,成为了北伐军的一支秘密部队。当时徐|州战役打响后,敌我双方呈拉锯战势态,徐|州城多次在北伐军和北洋军手里夺下又失去。北伐军的两个团几乎全部牺牲在了这里,北洋军伤亡更大。沈玉英得知之后,主动请求参战,蒋介石只好让她上去,不过要沈玉英尽量保有实力,千万不要盲干死拼。沈玉英上了前线之后,并没有马上出击,而是在地图上分析了好久。几天后沈玉英所在的一个加强营失踪了,谁也不知道沈玉英带人去了哪里。正当大家担心的时候,沈玉英却出现在了敌军控制的徐|州城上。原来沈玉英带着手下绕过徐|州城,绑架了北洋军派往徐|州城的运粮队。化装成北洋军进入了徐|州城不说,还破坏了敌方联络工具,活捉了敌方主要将领,徐|州城成为了北伐军的囊中物。得知胜利喜讯后的蒋介石,连声夸奖沈玉英不但会打仗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经过徐|州战役之后,在大家的极力要求下,沈玉英没有再回到总部,也没有继续担任第一师师部jǐng卫团的营长,而是出任某团的代理团长。大家都说沈玉英的本事足可以担任一个团长了,这种人才留下jǐng卫团是浪费人才。从此沈玉英留在了作战部队,而且成为了最勇猛的一线部队长官。在北伐军中,沈玉英这个女团长不但少有而且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正当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向北方大踏步进军的时候,孙先生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了。繁重的政务,加上北伐军的大批开支,再加上党派内部问题,终于把孙先生拖垮了。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也很着急,多次请来名医为孙先生看病,大家都说孙先生需要静养和休息才能渐渐恢复。可是繁重的事务离不开孙先生,广|州甚至于全国的革命需要孙先生领导,孙先生每天不要说休息了,就是想好好闭一会眼睛都是一种奢求。
终于北洋zhèng fǔ坚持不住了,北洋军也抵抗不住北伐军的攻势。北方zhèng fǔ终于答应停战,请孙先生来北|京,商讨南北统一的大事。一旦南北统一了,孙先生的报国理想终于可以完全实现了。不但孙先生高兴,就连所有的革命者和革命军都很高兴。孙先生不顾自己的病情,答应马上北上参加会谈。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来北|京的路上,孙先生倒下了,就连亲眼看一眼北|京城都来不及地走了。孙先生病逝的消息,令所有国民痛哭流涕,举国为之痛惜。北伐军更是哀声遍野,有些士兵甚至于没有了主心骨一样。
沈玉英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好几天不吃不喝,直到接到一个电报。电报是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那里发来的,不过发电报的不是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这么一走,最伤心的人就是宋庆龄先生,她几乎没有休息过,整天坐在孙先生的灵柩边。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受不了,所以轮番劝说都没有效果。宋庆龄先生的秘书想起了沈玉英,说沈玉英可能有办法劝说宋庆龄先生。所以就拍电报给沈玉英,要沈玉英马上来北|京,马上来见宋庆龄先生。沈玉英接到电报之后,第一时间清醒起来,一边向上级请假,一边准备自己一个人的行李。上级不会不同意,就算想阻拦,沈玉英也不会坐以待毙。现在孙先生走了,宋庆龄对于沈玉英来说最重要,绝对不允许宋庆龄先生再有什么问题。所以沈玉英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只带了防身用的长短武器和一些干粮,就马上上路赶往北|京城。
到了北|京之后,沈玉英来不及放下行李和武器,马上赶往了孙先生的灵柩驻扎地。在孙先生的灵柩前,沈玉英抱着宋庆龄先生,两个人当众大哭起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宋庆龄先生已经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好几天了。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会坚持不下去,病倒了再也起不来。宋庆龄先生现在哭出来了,反而比以前好很多,沈玉英真的是一个良方妙计。在沈玉英的陪伴下,宋庆龄先生的情绪rì益好转,渐渐恢复了饮食和休息。而在宋庆龄先生恢复饮食后不久,沈玉英却病倒了。沈玉英这些rì子没rì没夜的指挥战斗,一定也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女人看待,再加上得知孙先生的事情后好几天没有休息。接到电报后,马不停蹄地赶来北|京安慰宋庆龄先生,二十四小时看护宋庆龄先生。不要说是一个虚弱的女人了,就是一个棒小伙子也不一定受得了。沈玉英病倒之后,大家才知道沈玉英依然是一个女人,一个需要男人照顾的女人。
北伐胜利后,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要论功行赏了。上报的有功之臣名单里不但有沈玉英,而且沈玉英的名字靠前。大家都觉得沈玉英不但应该嘉奖,而且应该升为女将军重用起来。蒋介石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第一沈玉英是一个女子,不应该出任部队重要领导职务。第二沈玉英不是国|民党党员,不应该担任要紧职务。第三沈玉英多次拒绝蒋介石的好意,甚至于有点和蒋介石对着干的势态。所以蒋介石不愿意让沈玉英成为重要将领。第四沈玉英是宋庆龄先生的好姐妹,宋庆龄先生希望借助孙先生的余威,担任zhèng fǔ重要职务。要是宋庆龄先生有沈玉英这么一个军中女将的帮助的话,更加不好控制了。所以蒋介石把沈玉英的事情暂时压了下来,暂时不对外公布。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六
沈玉英没有加入国|民党,也没有和共|产党走得很近。但是自从大家知道沈玉英是一个人才之后,都在尽力争取沈玉英。特别是沈玉英成为主力团团长之后,就连共|产党也暗中跑出了橄榄枝。沈玉英请示了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劝她不要参与政治。所以沈玉英主动找到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不要封她当什么女将军,也不要委以重任。沈玉英也不想回军校当教官了,只想陪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代孙先生继续照顾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要沈玉英终生保护宋庆龄先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谁也不敢当众提出反对。蒋介石只好答应给予沈玉英一个上校军衔后,留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保护宋庆龄先生。什么时候想回到军队了,蒋介石一定保证给予重要职务的安排。
从此沈玉英留在了宋庆龄先生身边,名义上是宋庆龄先生的贴身jǐng卫,其实她和宋庆龄先生亲如姐妹。由于孙先生是因为来北|京和谈才去世的,所以宋庆龄先生不愿意留在北|京。对于宋庆龄先生来说,北|京是一块伤心地,是一个让她想起孙先生的地方。所以宋庆龄先生准备回南|京,因为国|民党已经准备把首都前往南|京。将来南|京才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的中心所在。
这时候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北伐军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嫡系部队。正当蒋介石的zhōng yāng军和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打内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宣布迎娶宋家的三小姐宋美龄为妻。当时孙家和宋家联手,几乎稳定了大局,孙先生去世之后宋家旗帜鲜明的支持宋庆龄先生。可是宋庆龄先生有自己的不足,第一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女人,很少有女人真的掌控真正的大权。第二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寡妇,一个年纪不大的寡妇。大家都不敢确定宋庆龄会不会坚守下去,永远不再结婚。第三宋庆龄先生向来是温和派,缺少威信和震慑。第四宋庆龄先生没有军方的支持,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愿意完全听从宋庆龄先生的指挥。蒋介石却不一样,第一蒋介石手握兵权,已经是军中第一人。第二蒋介石在党内和军中很有威信,背后有不少人看好蒋介石。第三蒋介石在江浙有一定得地方势力,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第四蒋介石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有野心,这个人就有弱点,就可以被人控制。像宋庆龄先生几乎没有野心,很少有机会说服她为自己人办事。所以宋家决定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蒋介石身上,宋家和蒋介石结为政治联盟。由于宋家的决定,不但导致宋庆龄先生被dú lì起来,而且导致蒋介石顺利登上实际掌权人的宝座。心灰意冷的宋庆龄先生准备离开权力最高层,不再过问政治。
由于蒋介石和宋家联手,得到了宋家和孔家的大批财政支持。桂系军阀觉得打不过zhōng yāng军,只好学奉系军阀张学良和zhōng yāng军和谈。自此中原大战基本尘埃落定,zhōng yāng军和张学良为代表的奉系军阀、冯玉祥为首的直系军阀、李宗仁为代表的桂系军阀,以及阎锡山等人为首的地方军阀一起组建了国民zhèng fǔ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出任委员长兼任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为副司令员,阎锡山等人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实蒋介石这时候已经实际控制国民党内部最高权限,因为他手里有军队。
沈玉英得知蒋介石成为委员长之后,以为天下老百姓可以过上一段时间的太平生活了。没想到刚刚缓过劲来的蒋介石,竟然想共|产党举起了屠刀。沈玉英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她不明白为什么不久之前还是战友、伙伴、同志、知己的人马上回成为死敌。在军校的时候,同为同事,同为同学的大家,现在不是你杀我,就是我对你咬牙切齿。沈玉英亲眼看见自己的学生带着士兵屠杀另一批学生,他们兄弟相残为了什么?国共两党本是兄弟,同为炎黄子孙,为什么要同室cāo戈?她去问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也没有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宋庆龄先生只告诉沈玉英,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女人不懂的男人的心思。沈玉英向宋庆龄请假,说要回家去看看两位姐姐和老母亲。宋庆龄先生不但答应了,而且要沈玉英多在家里陪陪家人。
沈玉英一个人来到家乡,家里只有老母亲在家。老母亲也不知道二姐沈玉燕的事情,更不知道大姐沈玉凤的消息。沈玉英只好去陆家,打听大姐沈玉凤的下落。没想到陆家已经名存实亡,而且沈玉英刚好看见陆家的小儿子准备欺负大姐沈玉凤。沈玉凤不但是沈玉英的大姐,更是沈玉英绝对最对不起的一个亲人之一。沈玉英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大姐沈玉凤吃亏了,她上去就把这几个小子收拾了。一个本可以当女将军的战斗英雄,对付几个小混混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当保安队来到的时候,沈玉英一亮出军装,也把这些连正规军都算不上的“土包子”们镇住了。沈玉英不但级别高,就算在军中的威望也高。她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是营连长,她的战友有的已经是将军了。欠她救命之恩的将军就不下几十位,将军之下的军官更是数不胜数。沈玉英虽然没有兵权,但是要人手的话有的是,就算是要一个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说了沈玉英当年的亲信部队,就在老家附近驻守,沈玉英只要一句话,全团马上杀到这里。大家对沈玉英这个老团长是绝对的服从,也把沈玉英当作了大家的好“大姐”。姐姐有事,弟弟们就算挨处分也会尽力帮忙。
沈玉英在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安排了家里的事情就去了上|海。宋庆龄先生现在住在上|海,住在她私人的寓所里。沈玉英回到上|海才知道。自己的二姐沈玉燕还是用沈天宝的名字,打着隆昌号的招牌在上|海做生意。不过这些年来沈玉燕不但更加成熟了,而且家底也丰厚起来。隆昌号在上|海滩虽然不算是大公司,也算一个过硬的商户,沈天宝更是一个信誉极好的商人。沈玉燕和沈玉英在外人不知道的地方见了一面,两姐妹很高兴。不过沈玉燕告诉沈玉英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沈玉燕有点含糊的要沈玉英劝宋庆龄先生离开上|海,更不要回南|京。沈玉英再三逼问之下,沈玉燕终于说出了真相。沈玉燕在一次无意之中,得知有人出钱准备暗杀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不但是已故国父孙先生的未亡人,而且是宋家的二小姐,谁会要暗杀宋庆龄先生呢?沈玉英想不通,也觉得没这个可能,再说了宋庆龄先生的妹夫是蒋介石,谁敢暗杀蒋介石的二姨姐?沈玉燕只好说出秘密,就是蒋介石想暗杀宋庆龄。蒋介石在没有发达之前曾经在上|海混过,也算是帮会弟子。掌权后的蒋介石也需要上|海帮会分子的暗中帮助。相对的帮会分子也怕军队的官兵,也需要蒋介石的支持,所以大家一拍即合。蒋介石知道宋庆龄不但是他的二姨姐,也是宋家第二条政治路线。宋庆龄而且还是孙先生的妻子,蒋介石是孙先生的弟子,以孙先生的接班人自居。那么宋庆龄先生就是蒋介石的师母,也就是蒋介石的长辈。蒋介石担心宋家人不全力以赴投资自己,更担心宋庆龄以长辈的身份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蒋介石准备暗中对付宋庆龄。蒋介石第一种办法是给宋庆龄找一个男人,他以为宋庆龄年轻需要男人。没想到宋庆龄先生和孙先生的感情太深了,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其他男人。不能从私生活上抹黑宋庆龄先生的蒋介石,只好找人威胁宋庆龄先生。可是他忘记了宋庆龄先生身边不但有沈玉英这么高手保护,而且宋庆龄先生的xìng格外柔内刚。一旦宋庆龄先生认准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拦得住。就像当年宋庆龄先生决定嫁给比自己年纪大二十多岁的孙先生一样,宋家家长怎么反对都没有用。宋庆龄先生当年不惜和父亲断绝父母关系,也要和孙先生在一起。宋庆龄终于发怒了,在一次公共场合拿出了这封带有子弹的威胁信。顿时引起大家的愤怒,国父孙先生死了没多久,就会有人针对孙先生的未亡人,简直就是一种罪恶。蒋介石见此计不成,只好派人暗杀宋庆龄先生。沈玉燕本来对这种政治斗争没有兴趣,但是听说宋庆龄身边有一个女保镖叫沈玉英之后,才格外留意。沈玉燕这次找沈玉英,就是要沈玉英自己小心一点。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七
宋庆龄先生最后还是听从了沈玉英的建议,去国外散心兼回避国内的政治斗争。不过宋庆龄先生并没有带走沈玉英,她希望沈玉英留下来保护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孙先生的儿子孙科,也就是外界赫赫有名的“孙大公子”。孙科其实比宋庆龄小不了几岁,他是孙先生和原配妻子生下的孩子。可能是孙科从小缺少父爱的缘故,也有可能是他本人的原因,他不但懦弱而且做事有点偏激。孙科在孙先生在世的时候,很少来看望孙先生,就算来的时候,也都是宋庆龄先生不在的时候。其实不是孙科刻意回避宋庆龄先生,而是宋庆龄先生刻意不与孙科正面接触。孙先生娶宋庆龄先生过门的时候,孙先生的原配妻子已经过世了,宋庆龄算是孙科的继母才对。但是孙科好像从来没有承认过,更没有叫过宋庆龄先生一声“母亲”或者“姨娘”,就连“小妈”也没有叫过。宋庆龄先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所以不但原谅孙科而且不愿意让孙先生为难。所以每次孙科要来看望孙先生的时候,宋庆龄先生就会借机会离开。孙先生临死的时候,对宋庆龄先生和孙科都不放心。他担心宋庆龄太善良,被别人欺负,也担心志大才疏的孙科不知道进退。所以要宋庆龄先生尽量保护和看管好孙科,再怎么说孙科也是孙先生的后代。宋庆龄一直留意孙科的一举一动,对于孙科公然和蒋介石叫板夺权的行为感到担忧。她希望沈玉英能够留下来照顾孙科,孙科自己不知道已经危险了,需要有人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保护和提点孙科。沈玉英本来不愿意去保护孙科的,可是宋庆龄先生的话也有道理,所以沈玉英勉强答应了。
得知沈玉英决定的沈玉燕,大叹一口气后什么也没有说。其实沈玉英自己都不知道,她除了听从宋庆龄先生的话之外,对孙科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沈玉燕却清楚三妹沈玉英的为人,知道沈玉英已经也爱上了孙先生,被孙先生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所以当孙先生过世的时候,沈玉英和宋庆龄先生一样生不如死。也因为沈玉燕对孙先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所以才愿意去照顾孙科。
沈玉英带着宋庆龄先生的亲笔信来到南|京,面见行政院的副院长孙科。孙科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要不是因为他是孙先生的儿子,恐怕什么人也不会看得起孙科。不过孙科不这么觉得,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不是一个靠父辈生活的大男人。孙科虽然本事不够,但是野心却不小。他认为天下是他父亲孙先生打下来的,自己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把最高位子传给蒋介石这个外姓弟子呢?所以他联合一些和蒋介石不对路的人,企图把蒋介石拱下宝座。而这些所谓的同盟,不是眼高手低的同类,就是已经没有了实力的过气老大,根本都是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就算有几个人才,也是一些准备利用孙科对付蒋介石的人。可以这么说,这时候的孙科已经十分危险,随时都有被对手灭掉的可能。可是这一切孙科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放在心里,他总觉得自己的守卫是最好的。
孙科对于沈玉英的到来,不但没有表面上的礼下于人,而且根本不理会沈玉英。沈玉英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一些孙科的守卫有所接触。沈玉英发现这些守卫不是自大狂,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沈玉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其实已经秘密调查起这些守卫和孙科的工作人员。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暗杀孙科,最好就是孙科身边的人,后者是买通孙科的亲信。孙科是孙先生的儿子,就算是蒋介石也不敢明着把孙科怎么样。所以杀手不但要秘密暗杀孙科,而且这个杀手绝对不会留下来当活口。所以沈玉英就算抓住了杀手,杀手也不会说出主使人是谁。沈玉英一边调查一边找了几个亲信临时帮助自己。
不久之后孙科有一次外出访问,是去一所医院看望一些北伐军的伤兵。沈玉英觉得这是一个暗杀的好机会,杀手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对付孙科。沈玉英就布下了一个局,准备彻底解决所有嫌疑人。正当孙科发现身边人准备对自己下手的时候,沈玉英犹如天降神兵一样出现了。沈玉英一人一长一短两把枪,把所有的杀手和嫌疑人一扫而光。孙科这时候才知道沈玉英不但是一个高手,而且她才是对自己忠心的手下。在沈玉英的保护下,孙科逃出了危机重重的医院。沈玉英建议孙科不要坐自己的车子回去,可是孙科坚持要坐车子回去。沈玉英只好派手下去检查车子,担心车子里面有定时炸弹。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沈玉英的六名手下就出事了。两名亲信被杀手杀死了,一名亲信和沈玉英一起保护孙科,剩下的三名亲信去检查车子的时候被炸药炸死了。沈玉英只好抓着孙科,一路飞奔着回家,一路上多处关卡都是对方的人,沈玉英几乎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保住了孙科的小命。回到孙科的住处,孙科身上没有伤,沈玉英伤了三处,所有沈玉英的亲信全部牺牲。孙科想起来就一阵阵的后怕。
孙科由原来的对沈玉英不理不睬,一下子变成了时时刻刻地跟随,孙科这才知道留在沈玉英身边才是最安全的。沈玉英只好贴身保护孙科,和孙科吃住在一起。这时候沈玉英才知道孙科和妻子关系并不好,孙科的妻子几乎和孙科不在一起吃饭睡觉。孙科可能是太需要沈玉英这种人保护,也可能是发现沈玉英原来也是一个美女,更有可能是起了sè心,反正不管怎么样孙科好像看上了沈玉英。孙科难得给宋庆龄先生写了一封信,在心里不但尊称宋庆龄先生为孙夫人,而且说愿意承认宋庆龄先生这个后妈。作为条件孙科希望宋庆龄先生答应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沈玉英嫁给他。就算沈玉英不是名正言顺地嫁给他,也希望沈玉英成为孙科的女人。这封信沈玉英并不知情,不然的话她一定想尽办法阻止的。
宋庆龄先生接到来信之后,考虑了好久,终于决定帮孙科。孙科承认宋庆龄的名分,这是孙先生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心愿。一旦孙科承认宋庆龄的身份的话,宋庆龄就可以正适合孙科结为联盟,这样的话孙科和宋庆龄都安全了。再说了沈玉英年纪也不小了,沈玉英本人不愿意结婚也没时间找男朋友。孙科虽然有家室,但是是孙先生的儿子,也算是名人的后代。只要孙科对沈玉英是真心的,这对沈玉英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要是沈玉英给孙家生一个儿子的话,就算在天上的孙先生也会很高兴。所以宋庆龄先生用极为委婉的语气,给沈玉英写了一封信,一封关系着沈玉英一生的信。宋庆龄先生不是没有后悔过,但是还是写了。但是就连宋庆龄先生本人也不知道,沈玉英对宋庆龄先生的服从,对孙先生的顺从。凡是孙先生希望的,凡是宋庆龄先生要求的,沈玉英都会无条件付出和支持。沈玉英因为这封信,真的成为了孙科的女人,也因此改变了她自己一生的命运。后来多少次回忆中,宋庆龄先生都是表示十分后悔,不应还以出卖沈玉英个人幸福为代价,换取孙科所谓的“尊敬”。这么做太不值得了,太对不起沈玉英了。可是沈玉英总是说没关系,总是说这是她自己的命不好。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八
孙科以为身边有沈玉英之后,生命没有了危险,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抢班夺权。一些亲信甚至于鼓动孙科回广|州,联合一些和蒋介石有意见的人,另立zhōng yāng搞什么第二zhèng fǔ。孙科本来没信心的,但是禁不起大家用党主|席的位置诱惑他,还是决定去广|州。沈玉英再三劝阻,孙科就是听不进去。自从沈玉英成为他女人后,孙科就对沈玉英越来越不尊敬。甚至于孙科开口闭口教训沈玉英,说一个女人不要过多干预政务。沈玉英对孙科很失望,但是又不能这么离开孙科,只好和孙科去广|州。在广|州省zhèng fǔ门口,孙科第一次感觉到了失败。孙科竟然不能进省zhèng fǔ,就算他抬出孙先生的名头,对方依然不让进,也不让省主|席见孙科。孙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威望,权力才是最根本的实力。
眼看孙科在广|州,不但完不成心愿,而且可能有危险。沈玉英只好找以前的熟人,终于勉强找到了落脚点。但是不久之后又出事了,孙科去联络手下,被一些神秘人跟踪了。沈玉英怀疑对方可能是蒋介石或者汪jīng卫的手下,企图把孙科一伙人“一锅端”。感觉到不对劲的沈玉英,连忙抓着孙科离开,一路上快速地转移。几乎每一次刚转移好,前一个落脚点就被人攻破。沈玉英确定对方不但就是跟踪孙科的人,而且已经的得到了就地格杀的指令。沈玉英只好不管自己已有身孕,拖着孙科逃进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大本营,谁也不会想到沈玉英和孙科会躲在这里。但是沈玉英却有自己的理解方式,黄埔军校不是蒋介石一个人的,创办人是孙先生。沈玉英是黄埔军校过去的教官,和许多老师有深厚的关系,再说孙科是孙先生的儿子,黄埔军校当然会全力保护孙科和沈玉英。
果然不出所料,当黄埔军校里的大家得知来认识沈玉英和孙科之后,不但答应全力保护他们,而且答应想办法送他们去安全的地方。前来暗杀他们的人不敢进军校,也进不去军校。沈玉英忍着下腹的剧痛,和大家维修一架飞机,这是一架当年孙先生做过的飞机。沈玉英亲自驾驶飞机,陪同孙科离开军校飞回南|京。南|京虽然有蒋介石,但是蒋介石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对付孙科,所以对于孙科来说南|京,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孙科下飞机的时候,沈玉英已经jīng疲力尽,下身已经一片血红。为了孙科沈玉英不但小产了,而且由于没有及时止血和治疗,沈玉英再也不可能怀孩子当妈妈了。
孙科对于沈玉英的付出,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这次打击之后,孙科不敢旗帜鲜明地对付蒋介石,他决定当一个蒋介石的小弟。至于将来有没有机会翻身,那是以后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孙科不但出卖了宋庆龄先生,而且把沈玉英无情的抛弃了。沈玉英带着一身的伤痛,还有一份永远不能再怀孕的证明,黯然地离开了孙科。孙科就像丢一件垃圾一样,对沈玉英一点同情和惋惜也没有。
宋庆龄先生因为孙科的出卖,最后一点政治资本也没有了。宋庆龄先生索xìng定居上|海,成为一个在野党领袖,一个坐看风景的外人。沈玉英有一次回到了宋庆龄先生身边,宋庆龄先生对沈玉英的遭遇很气愤,也很后悔,她没想到孙先生的儿子竟然会这么无情无义。沈玉英也从此绝口不提孙科,更对政治不加干预。
rì本人占领中国的时候,沈玉英曾经亲眼看见暴行。沈玉英终于爆发了,暗自组建了暗杀队,亲自担任组长,专门刺杀rì军重要长官。一九三八年的时候,rì军驻华东副司令东野太郎,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里莫名其妙被暗杀。一九三九年初关东军高级参谋小泉将军在江南开会,无缘无故死在了重兵把守的处所。一九四一年rì本天皇特使来沪,可是还没有住下,就收到了一枚定时炸弹,吓得这个特使连滚带爬地讨回rì本本土。rì本人占领上|海的时候,众多汉jiān被秘密处决,其中有rì伪上|海市章市长、维持会副会长童立、大rì本总华商会夏明会长、rì中亲善协会秘书长谢天化等数十名大汉jiān。这些事情都是沈玉英领导的暗杀队干的。
当然沈玉英的损失也很大,近三十名原黄埔军校出身的jīng英永远地倒在了刺杀过程中。上百个沈玉英亲自训练出来的jīng英,也因为刺杀任务,死的死伤的伤。为了不暴露目标,这些jīng英们在重伤倒地后,都会拉响身上的“光荣弹”。所以对方几乎一点有利线索也没有,更不能把事情推到宋庆龄先生身上。沈玉英自己也在数次任务之中多次负伤,成为了宋庆龄先生身边伤疤最多的一个随从。直到抗rì战争胜利之后,绝大多数的人依然不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暗杀队队长就是沈玉英。
沈玉英和她的二姐沈玉燕对于这些烈士的家属很关心,不但发给家属们慰问金和安家费,而且一直都秘密照顾着这些孤儿寡母们。香|港元朗有一家腊味店,老板叫阿根,他是一个很老实的生意人。说他平凡也平凡,说他不平凡也有不平凡的地方。从上世纪开始,这个老板叫阿根的腊味店,从来没有被帮会分子sāo扰过。大家都以为这个阿根有背景,其实阿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自从来到香|港后,来这家腊味店当伙计开始,就没有人来要过“保护费”。地盘上的老大换了一批又一批,依然没有人来sāo扰过。他后来娶了老板的独生女当老婆,成为了这家腊味店的新老板,几十年如一rì,依然没有交过一分钱的“保护费”。不是他不愿意交,而是没有人来收过他们家的腊味店的“保护费”。邻居们奇怪,阿根家的亲戚也奇怪,就连阿根一家人也奇怪。不光如此阿根家的孩子们也是例外,没有一个帮会企图拉拢过,所以阿根家的孩子们都是背景良好的好市民。直到一九九五年的一天,阿根接到上|海老家的一张请柬,要他去参加一个落成典礼的时候,阿根才知道他是烈士的遗孤。怪不得他从小没有父母,怪不得他在老家上|海的时候会有人经常来看望他,怪不得他要来香|港的时候刚好有人把船票送给他,怪不得香|港帮会不敢sāo扰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参与过暗杀敌方军官的行动,为此他父亲献出了生命的原因。
宋庆龄先生一生无儿无女,沈玉英也是这样,所以她们都喜欢收养和帮助孩子。宋庆龄先生在上|海办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专门收养和照顾因为战乱失去父母的孤儿。沈玉英一直帮着做事,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大家筹款。沈玉英成为了宋庆龄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宋庆龄先生的私人保镖。大家都习惯xìng的称呼沈玉英为沈助理或者沈小姐。
一九九五年的秋天,在沈玉英的二姐沈玉燕的号召下,沈玉英曾经收养过的部分孩子的支持下,一座雕像竖立在广场上。这个女xìng雕像身后是一面墙,墙上是一些人的名字。这个雕像就是沈玉英,她身后的名字中一百三十七名是她的直属手下,七百三十一名是队员,他们都是暗杀队的烈士。这块没有注明事迹的无字碑,是对沈玉英等人的肯定和赞扬,更是沈玉英的功绩和荣耀。在沈玉英的雕像下面,刻有一大串人名,这些人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依然活着,他们就是沈玉英当年收养的孤儿。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沈玉英的过去,只知道沈玉英是一个好阿姨好妈妈,并不知道沈玉英还是一个女英雄。直到多年后沈玉燕按照沈玉英的一些rì记资料,在儿媳妇韩小月的帮助下,找到了部分的孩子,这才有了这个为沈玉英树碑立传的想法。孩子们早已经把沈玉英当作了自己的母亲,得知沈玉英妈妈的故事后,大家积极向zhèng fǔ要求,为沈玉英和烈士们要一个说法。就算不能公开他们的事迹,应该给他们一个令人敬( 滚滚红尘百年沧桑爱的问卷 http://www.xlawen.org/kan/3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