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极品农家女 > 重生极品农家女 第 4 部分阅读

第 4 部分阅读

    :“娘,你看,有马车来咱家了。”

    吴氏抬头一看,果然有辆马车在自家门口停了。所有人都过来看,就看车夫下车,掀开车帘下来了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子,志远就认出来了:“娘,是白掌柜的来了,聚宝阁的白掌柜”吴氏不认识白掌柜,就说:“快去迎迎,连翘,连翘呢?快叫她出来就说聚宝阁的白掌柜来了。”在屋里忙活的连翘和檀香也听到动静,走出来。一看马车就知道是聚宝阁来人了,因为他们约定好今天定下下次订单的数量。

    连翘一看是白掌柜的亲自来的。车夫往下搬东西,应该是带来的礼物。有点心,布匹,棉花和肉,渔什么的。连翘赶紧笑着说:“白掌柜你来了,快屋里请。”白掌柜说:“连翘你们家忙啊,场面还真壮观。”

    连翘道:“白掌柜您见笑了,快请做。”檀香用碗端了水,还用盘子装了苹果和桃子,最后用碗装了桃子做的罐头,这是连翘煮的,她也是试试,没有多做。

    连翘说:“白掌柜,家里没有杯子,你别嫌弃。请吃苹果,桃子,可甜了。这个是桃子做的罐头,您尝尝。怎么样。”

    白掌柜一看,对那个桃罐头到是很有兴趣,以前没有见过,就拿了筷子来吃一块,味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还有汤。这个适合老人孩子,夫人小姐吃。看来这次没有白来,一会儿要问问。

    白掌柜的吃了之后说:“很好吃。连翘啊,我这次来是为酸菜和泡菜的事情来,这次我订酸菜和泡菜各两千斤,你看怎么样,能按时供货吗?还有酸黄瓜,酱茄子也都要,但是酸黄瓜和酱茄子还没有定价格,你上次送的,我送了些朋友,真受欢迎,那些朋友追着我要。另外我也听了你的建议,酒楼的部分吃食可以外带的,专门开了窗口,生意好的很,谢谢你啊,连翘。”

    第二十一章 重新签定和约

    因为重新订了数量,和约就得重新签。一些细节也要说清楚,送货的时间等。二十天送一次,每次酸菜和泡菜各两千斤,因为酸黄瓜和酱茄子数量少,不能准时供货,也就没有写到和约里。连翘家里还有些酸黄瓜和酱茄子,掌柜的就要一半,剩下的连翘要留下自己家里吃。

    连翘也没有要高价,酸黄瓜和酱茄子都是十文钱一斤卖的,大概有一百斤这样。约定二十天后来拉酸菜和泡菜。快到中午了,连翘留了白掌柜吃饭。

    连翘和檀香做饭,吴氏他们一直在外面忙,听到白掌柜的要留下吃饭。吴氏就说:“连翘你做菜吧,你做的比娘做的好吃。让你大姐帮你烧火,打打下手。”连翘说:“好,娘你放心吧,我能做好。”

    肉有,就都用野猪肉。一锅做米饭,一锅做菜。双胞胎和紫苏进来帮两个姐姐烧火。大姐檀香负责做饭,自己负责做菜。连翘首先把上次留下来的野猪肘子煮了,放了各种调料包括自己在山上采回来的,煮成五香肘子。然后又把白掌柜送的鱼,片成一片一片的,淹上等会儿做个麻辣水煮鱼,让紫苏去村里的卖豆腐的,买了两块豆腐,准备做麻婆豆腐,红烧肉,凉拌野菜,炸椒盐蘑菇,蒜炒鸡蛋,凉拌黄瓜。算了一下,有八个菜,也可以了。

    准备好材料,连翘就让志远去把春水也请来,毕竟白掌柜的见过,叫来也好陪着白掌柜。小舅舅就在屋里陪着白掌柜,家里没有别的成年男人。小舅舅是农家汉,人老实,其实也不知道和白掌柜的说什么。

    连翘开始做菜,先把肘子从锅里捞出来,放着那等凉了切了就行。炸了椒盐蘑菇,剩下的就好做了,麻辣水煮鱼,麻婆豆腐,红烧肉等等。

    做好后,大家都准备吃饭了,连翘给赵大婶端了红烧肉和五香肘子,让她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也没有分桌,因为家里就一张桌子。大家一起坐下,白掌柜带来车夫也被大家拉着一起坐下来了。白掌柜一看,哦,八个菜呢,这在一般的农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有的还他也没有见过的。笑着说:“连翘这都是做的?有的我没有见过啊”连翘笑着说:“白掌柜,这都是我做的,做的不好,您别嫌弃。请吃,我给您介绍一下。”白掌柜听到说:“连翘,你看我们都这么的熟了,你也别叫白掌柜的,就叫白叔叔,知道吗?你们也是都叫白叔叔。”

    几个孩子都呵呵的笑,但是谁也都没有动筷子,因为客人还没有吃呢,白掌柜心里更是喜欢这家人,别看是穷人家,可是家教都很好,可见孩子的父母也是不错的,不由的看了眼,吴氏。吴氏不怎么说话,因为一个妇人还是寡妇,不好与陌生男子多说什么,所以一直都是连翘,志远在招呼白掌柜。然后就叫大家一起吃。

    连翘也说赶紧吃,要不凉了就不好吃了。指了那盘五香肘子,说:“白叔叔,你尝一尝我做的五香肘子怎么样?这个是麻婆豆腐,这个是麻辣水筑鱼,这是椒盐蘑菇,你都尝一尝,其他的几个菜你都见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快,白叔叔吃啊,你不要嫌弃连翘做的不好哦。”连翘俏皮的说。其他也纷纷让,白掌柜首先吃了那个麻辣水煮鱼,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这道菜看着就让人想吃。白掌柜用筷子捡了一块鱼肉吃,口感麻麻,辣辣。这是以前没有吃过的味道。接连尝了所有的菜,都很有特点。尤其是那个鱼,豆腐,还有蘑菇做的很特别。等吃完了好好的与连翘商议一下,白掌柜心里这样想。他其实不知道这样想已经正中连翘下怀。

    这顿饭在大家热热闹闹的气愤下,吃的心满意足。收拾妥当后,还是连翘留下来陪白掌柜说话,其他人都去干活了。连翘把白掌柜拿来的茶,沏了,给白掌柜的。两人就说起话来,白掌柜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了,想知道连翘做的菜里的调料是什么?能不能告诉,她还有吗?能不能卖给他。

    连翘一听,这正是他所所要的,就领着白掌柜的到了后院看她的调料,现在连翘家里的花椒和麻椒大概个有七八百斤。白掌柜尝了味道,就说:“连翘,你这个打算卖吗?多少钱一斤?”连翘说:“白叔叔,卖的,不过不能都卖,我想留种,要种呢。就两种我各自留二百斤,剩下的卖你如何?我还可以告诉你怎么吃更好,怎么样?价格嘛,你看一百文一斤如何?白掌柜听了觉得连翘说的有道理,价格可以说很便宜。另外我也可以今天那三个菜的方子说给你。你看怎么样?白叔叔”

    白掌柜看一眼连翘,这孩子的小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这么聪明,有这么多的想法,最后二人商量,价格就按连翘说的一百文一今,房子呢不能白要,就二十两一个。另外的辣椒,连翘说要过段时间才能有,说有了就送去。价格定了六十文一斤。

    就这样连翘卖了花椒和方子一共赚了,一百二十两,白掌柜的给了她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二十两的碎银子。说好下午回去派车来拉,另外也把怎么吃两种花椒的方法和保存告诉白掌柜。今天白掌柜的收获可算巨大,开开心心的走了。

    连翘得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就计划要怎么花了。晚上要和吴氏他们商量一下。

    第二十二章 买地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全家人都累的不行。但是都很开心,大人觉得日期有盼头了,小孩觉得每天可以吃的好,也很开心。连翘就说:“娘,咱们商量一下以后的事情吧。我今天卖花椒和方子,得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咱们想想怎么花这个钱。我的意思是把咱家周围的地买下来,盖作坊用,以后咱家要做的酸菜和泡菜会越来越多,没个作坊是不行。还有就是我想让哥哥继续去读书,娘,舅舅,你们觉得怎么样?”同时就把今天白掌柜给她的一百八十两拿出来放到炕上了。

    吴氏一听忙问那些银子是怎么得的,连翘又解释了一翻,说卖花椒得了一百二十两,那三个菜——麻婆豆腐,水煮鱼,椒盐蘑菇得了六十两。吴氏听了别提多高兴,也觉得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听了连翘的意见也觉得是目前要做的。这时志远说:“娘,二妹,我不用去读书,家里正缺人用的时候,我在家帮忙好了。等以后小弟弟益智长大点,让他去读就好了,我就在家里帮忙干活。”

    连翘听大哥这样说就知道大哥是担心他去读书,家里就他们几个人干活,自己又是家里的长子,理应承担起养家的事情。连翘说:“大哥,你必须去读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家里的人肯定是不够用的,能干活的就是舅舅和娘,我们都小也干不了什么重活,所以肯定要找人忙帮。而且我觉得大哥读书很刻苦,即使现在大哥不能去私塾,平时有时间大哥都要看看书,你那么喜欢读书,为什么不去?现在家里也也用银子,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去,到时大哥给我们考个秀才回来,咱家也能少交赋税啊。”

    吴氏和其他几个人也劝他。其实志远听到连翘让他继续读书别提多开心了,可是自己又转念想家里的情况。他觉得还自己留在家里干活比较好,但是听到考中秀才可以免除家里的赋税,又很心动。吴氏说:“去吧,志远去读书,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有我和你小舅舅呢。”小舅舅也说:“是啊,志远别担心家里,有我呢,我还不比你能干。”大家都劝,最后决定了志远要去读书,但是村子里没有私塾,要去镇上。不过也还好,只要走大半个时辰就能到了,村里有几孩子都是这样去镇里的私塾,早上走,中午在可以在私塾吃,下午回来。

    另外买地的事情也确定下来,先把自家周围的荒地买了,然后看看剩多少银子,再决定要不要买些好地。明天就由吴氏和志远去村长家里问问,说起这个村长还是不错的,上次吴氏他们卖的地也是村长帮他们找人买的,虽然价格很底,可是当时也没有办法,急等用钱。

    然后又商量招人的事情,还是交给赵大婶帮忙,然后也让赵大叔来,肯定要继续收菜,家里的人肯定是不够。赵大叔平时地里忙完了,就去镇上找零活做,也就赚几百文钱,连翘他们决定给赵大叔每个月一两银子,给赵大婶六百文一个月。商量这两天把酸菜和泡菜淹制了,就要继续收菜。今年别人不能做酸菜出来,就是做出来也没有他们家的好吃,因为他们没有花椒。但是明年肯定就有人能做了。这个事情连翘早就想过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就看谁做的好了。

    商量好之后,吴氏说要是招人了,她就先不做,要先把家里人的冬衣做了。几个孩子还穿着单衣,一早一晚冷的不行了,得赶紧做。连翘又想自己买回的布头,也把想法给吴氏说了。不过现在没有时间做这个,等忙完了再说。

    二天赵大婶和赵大叔都来了,还拿了两袋子的土豆给吴氏,说:“知道你家里今年没有种土豆,我们就拿了些过来,也不多,不过也能吃一阵,等吃完了再想办法。”吴氏推辞说不能要,那两袋怎么说也的一百文钱,这对赵大婶家来说也不少呢。不能白要,就说要给钱。赵大婶说:“咋,玉娘,你怎么和我客气呀,咱们多少年的关系,这土豆也不是啥好东西,我就是想送白面我得有才是。你可别推辞了,就昨天连翘拿给我的肉,那得多少银子,我也没有和你客气啊。”

    吴氏只好收着,说了想请赵大叔来帮忙的事情,赵大婶也从每天三十文到每给月给六百文,赵大叔一个月一两银子。赵大婶和赵大叔都欣然同意,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不用去镇上,就能赚的比镇上多。他们都说工钱给多了,两人一个月给一两银子就行。

    吴氏说:“关于工钱的事情,这样了,不要说了,以后的事情多着呢,还要你们忙帮呢。”赵大婶哈哈大笑说:“那还用说。”又说了招人的事情,大概需要五个人,请赵大婶帮忙找来,要干净,利索的,人品好的。每天给三十文,不包饭。赵大婶说晚上就去办。

    大家就忙活上了,趁着中午的时候,吴氏和志远拿了包点心去了村长家里。

    到了村长家门口,吴氏喊:“村长,在家吗?”正是刚吃过午饭的时候,村长媳妇张氏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是吴氏,赶紧出来了。说:“快进来,檀香他娘,怎么了?老沈啊,他在,刚吃完饭,你和孩子吃了吗?”张氏是很好的人,没有架子,待人也和善,就是性子有些泼辣。有两个儿子,一个十六岁考过了童生叫沈轩,一个十二岁叫沈健也在镇上读私塾,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十岁叫沈梅,一个八岁叫沈兰。家里也算过的不错,两个儿子都住在镇上的亲戚家里上私塾。

    吴氏说:“是啊,找村长有点事,不知道村长在不?这个大嫂,你别嫌弃啊。给孩子吃。”说着把带来那包点心递给了村长媳妇。张氏急忙推着说:“你这是干啥?你家里什么情况我们不知道吗?怎么每次都带东西来?这个带回去给孩子吃。”

    “嫂子你别推辞,带来就是给几个孩子吃的,家里还有,这是昨天来镇上的客人带的,挺好吃的,想着就给几个孩子拿来尝尝。我们家里总是麻烦村长你们,都没有好好感谢过。这不又来麻烦村长了。”

    “麻烦啥?老沈是村长就应该照应村里,这个是他应该做的。”

    说着进屋,村长正在教两个女儿识字,看到吴氏他们来了。赶忙让坐,村长媳妇上了

    第二十三章 招人

    “村长,看,这又麻烦你了。我想把我家周围的荒地买了,不知道村里卖不卖?”

    “卖,那荒地也不值钱,早先衙门就量过你家那的荒地,一共是一百二十亩,另外你家后面的那个小山头也一并送,要是一起买了。你看看怎么样?价格是八十两银子,这个是衙门定的价格。只要荒地上了一百亩就要上报衙门,有衙门定价格。价格是贵了,但是咱们也没有办法不是。衙门留二十两,剩下的六十是让分给村里的人,按家分。这样咱村每家分大概一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村长我知道你的意思,行,我们家想买了。你看,村长就麻烦你帮忙办一下。”

    “行,那我就去衙门里跑一趟。不过得先拿银子,不知道…。’’

    ”好,村长给你,那就麻烦你了,办下地契请你喝酒。“

    说着吴氏就拿出八十两银子。这个举动还真惊着村长夫妻两个人了,想前阵没钱给孩子看病,还卖地呢,现如今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可真是变化太大了。村长也听说了,吴氏家现在在村里收菜,和镇里上的酒楼做生意,想来是赚钱了。村长也是聪明人,不打听。做事公正,处世圆滑,没有坏心眼。这也是夫妻两个人在村里很受爱戴的原因。

    吴氏离开村长家里,和志远往回走,这就要经过村子里,大家现在看到吴氏都热情的和她打招呼。吴氏笑着回应,有些个以前也是有接触的,关系还可以。

    回到家里,其他人都已经干活了,烫白菜的,往缸里放的,搬白菜的。一看明显就是忙不来,赶紧吴氏和志远也投入到干活的行列中。

    晚上的时候,吴氏把今天在村长家买地的事情说了一遍。连翘说:”娘,那太好了,我们就可以在这重新建房子,盖作坊,还有小舅舅的新房也要建起来。不过先建作坊,过完年再建房子,这样不用太赶,你说呢?娘“

    ”恩,是这么个理。咱们得好好想想。连翘如果明天请的人来了,我和你大姐就做你们的冬衣。先不帮忙了,你说咋样?“

    ”娘,我看行,以后这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明天咱们把事情和赵大婶说一遍,让她管,最后放水和花椒的事情咱们自己来就可以。您啊,就只管好咱们自己的家,每天做好吃的给我们就好了。“

    ”另外,娘,大哥去私塾的事情的,后天让我和小舅舅陪大哥去镇上的私塾看看什么情况行吗?再买些家里需要的。“

    ”行,就这么决定了。大家累了一天了。赶紧的收拾睡觉吧。“

    第二天,赵大婶夫妻两个一早就领着招来的五人来到沈家。赵大婶找的五个人是:赵大婶的弟媳(大地媳妇),大柱媳妇,青山媳妇,旺财媳妇,喜庆媳妇。这五个人都是和赵大婶平时关系好,人也勤快,家里不是很好,孩子多,地少的人。所以对于每天三十文的工钱很是珍惜,表示一定会好好做的。赵大婶把几个人和吴氏他们一一介绍完后,就开始按照分工,大家忙碌起来。

    人多,干活就是快。吴氏和檀香在屋里做冬衣,连翘就在外面时不时的看看。这样忙活了两天就把酸菜和泡菜都淹制好了,然后让大家歇一天,继续收白菜和萝卜。

    这天连翘,舅舅平安和大哥志远穿吴氏新给他们做的夹袄和鞋子去镇上的私塾了。一路打听走到一个叫白鹭书院的大门前。志远上前敲门,三人还挺紧张的,尤其是志远和舅舅平安。连翘到是没什么,第一次来到古代的学校,还有好奇是不是和电视里演的一样的。

    有个老者开了门,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连翘赶忙的上前说:”老爷爷,我们是来打听来这里读书的事情,我哥哥要来这里读书,所以想问问。“

    ”哦,这样啊,那进来吧。你们等着,我通报找院长“

    等了一会儿,老者过来说让他们去最里面的一个房间,院长就在里面。一行来到门前,院长已经出来了。几人向院长行礼后,连翘说:”院长您好,这是我哥哥,想来书院读书,不知道书院有什么要求?“边说边打量这个院长,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头高高束起,扎着青色的发带。看上去有四十岁左右,长的很富态,也白净。有读书人的儒雅和人到中年的祥和,看着是不错。

    ”我是白鹭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先生,鄙人姓乔,叫我乔先生就可以。我们这有四个先生,分别教授不同的学生,每年的束缚是二两银子,午饭也可以在书院吃,要交三百文的饭钱,拿同样的粮食抵扣也可以。我要先看看你哥哥的程度,再决定他读哪个年级。“

    ”好的,谢谢乔先生,这是我哥哥只沈志远。“

    ”学生见过先生,请先生指教。“

    乔院长考教一翻,决定收下志远,让他读第二个等级的班级。说明天就可以来,连翘给哥哥交了束缚和饭钱,并说明天就会来上学。乔院长又带他们在书院看一遍,书院不小,古香古色的,到处是读书的声音。

    送走他们后,乔院长很奇怪,怎么是这家是妹妹送哥哥上学,说来也奇怪,不过也没多想。

    出了书院,几人直接先去了书店给志远买了笔墨和纸张,笔墨也就罢了,纸可真贵。分为三种最差的是三十文一叠,估计也就二十章,中等的要五十文一叠是二十张,最贵的是一百文三十张。连翘要了一两银子的中等纸,买了笔墨和三本书,共花了差不多二十两银子。三个人那个肉疼啊,花这么多的银子买这些东西,这够一家过几年的了。志远非要最便宜的纸张,连翘不同意,不能买最好的,但是也不能用最次的,一看那最次的纸,写字肯定渲染,凹凸的。

    连翘对于古代读书的事情狠狠的腹诽了一翻,原来很多人不是交不起束缚,而是后续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一般人家还真是难承受。调的那三本书是乔先生建议买的,居然要十五两银子。读书真的是个大工程,还不说去赶考的费用。算计一了,连翘想还真的好好赚银子给哥哥读书用,竟然这次来,就不能再中途辍学。

    第二十四章 盖作坊

    连翘和舅舅,哥哥三人去了杂货铺,买很多的盐,白糖和其他一些调料。然后又去了上次吴氏他们卖绣品的布庄买了做衣服和被子的布和棉花,老板娘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价格上也给了便宜。他们没有拿,先放到铺子里一会儿买完了东西再过来拉。连翘想家里的被子实在是不像样了,再说冬天马上到了,现在也有银子,该买的就买,不能委屈了自己。

    家里没有肉了,他们也要买肉,连翘的主要目的是选一家卖肉的摊子,肉好价格合理的,自己家以后盖作坊肯定要买很多的肉,所以还是找个比较可靠的人供应比较好。三人来到卖肉的地方,有三个肉摊。三人看了好一会儿,连翘就往第二家走去,看肉摊子的是女人,看上去傍大腰圆的。连翘朝着走去,那女人就说:“小姑娘,买肉啊,你看我这肉是今天早上新杀的,肥肉厚,油汪汪的,要买多少?小姑娘,我给你算便宜点。”

    “老板娘,你的猪肉多少文钱一斤啊?”老板娘一听这小姑娘说话催生生的,穿戴一新,头上两个包包头,看上去六七岁的样子,长的那叫个水灵。

    “小姑娘,肥肉是二十文一斤,瘦肉是是十二文一斤,五花肉是十六文一斤,你要那种?”

    “老板娘,我要十斤肥肉,五斤五花肉,五斤瘦肉,你要给我割好的哦,要给够称哦,不然我回家了,要是不够,我娘可是要打我的。”

    “小姑娘你放心,我肯定给你够称,你也不要叫我老板娘了,就叫我常婶,大家都这么叫。”

    “常婶,我现在没有办法拿,付了钱我等会儿我再来拿,行吗?我叫连翘,常婶你叫我连翘好了”

    “行啊,放心,连翘,常婶肯定给你看好。”

    买完了付钱的时候,连翘一转头看到了下面有猪头,猪蹄,还有猪下水一堆放在案板的后面。连翘就问:“常婶,那些怎么卖啊?”常婶看她指着案板后面的一堆,就笑着说:“哦,这些啊,不值钱,那些猪头什么的也没有什么肉,很少有人买,那些猪下水很臭,也不好吃。不过这些也是肉,连翘你要是要就给三十文吧。另外我再给你搭三根大骨头,你看可以吗?”

    连翘一听很划算啊,立刻答应了。付了钱,三人又去卖坛子的地方,讲了半天的价格,最终买了五十个大坛子,三十个大缸,又买了些小坛子,共花了差不多五两银子。老板说是可以送货的。去铁铺又去买了四口大锅和几把菜刀。

    连翘又买了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次算下来差不多花了四十两银子。不过作坊以后生产要用的工具算是都齐全了。三人去雇了一辆牛车,把买的东西都拉上,急忙赶回去村里去,几人在路上随便吃了在路边摊买的肉包子。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到了门口院里的人都出来帮忙卸车,搬东西。付了牛车的钱,连翘累的腿都抬不动了,吴氏赶紧让她屋里歇着。快到晚饭的时间,酸菜和泡菜也终于做完了。吴氏给几人发了工钱,让他们歇一天,然后再来。这五个人领到了三天的工钱是九十文,都欢欢喜喜的回家了。吴氏留了赵家夫妻吃晚饭,今天三个孩子也在连翘家帮忙。吴氏炖了连翘买来的猪肉,又炒了鸡蛋,拌野菜,分量都很足。两家人吃的开开心心。

    饭后,吴氏把要盖作坊的事情和赵大叔他们说了,让他们帮忙找人。因为吴氏是不寡妇不好出面,而平安对村子里也不熟悉。所以只能求助赵家,赵大婶和赵大叔爽快的答应说一定会办好的。因为要快点开工,所以现在就得准备料。等一拿到地契就开工,所以这几天赵大叔必须带着平安准备料。晚上连翘把今天所花的钱都一一记帐。

    过了两天村长就把地契送到沈家了,这样就能很快的动工了。这几天赵大叔和舅舅以及村里的几个人在山上砍了粗壮的树用来盖作坊用的,又去镇上买了其他的材料。

    第二十五章 盖作坊(二)

    这天一早大家就齐聚沈家,来的是四个帮工,有赵大叔的弟弟赵大地,是个老实憨厚的汉子和他哥哥一样。还有沈大柱,他的媳妇也在沈家帮忙,一家有五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儿分别是大妞,二妞,三妞,四妞,看看这名字,一看就是父母没怎么用心取的,要不就是家里极穷的,第五个才是个儿子叫沈成材。还有三个也是村里的,估计平时都是和赵大叔关系不错的人,再就是沈天明领着他的队伍了,大概有十个人左右。

    大家商量一下,拿着连翘画的图纸说说,就开始动工,因为首先要挖地基,这是个力气活,好在人多,都是一个村里的,大家说说笑笑的干的到也起劲。

    另外的虽说之前白掌柜订的酸菜和泡菜都已经淹制好了,但是接下来还是要继续的,所以连翘领着大地媳妇,大柱媳妇,青山媳妇等几个人在收白菜和萝卜,一早上这个院子热闹朝天。

    吴氏则带着檀香和赵大婶准备做饭,要做差不多二十人的饭,蒸得白面馒头,第一天菜要准备的丰富些。准备炖个白菜肉,五花肉红烧土豆,凉拌土豆丝,韭菜炒鸡蛋,炖豆腐,酸菜炒肉,这样就六个菜了,而且每个菜都有肉,也算是极好的。

    到中午的时候,赵大叔招呼大家吃饭,干活的人一看是白面馒头,还有六个菜,菜里的肉也是十足的量。高高兴兴招呼着一起吃。收了一上午的白菜和萝卜也已经够白掌柜的订两次的量了,连就告诉大家,过几天再收。

    收拾好后,吴氏和连翘在自家屋里摆一桌,是自己家人和赵大婶及三个孩子一起吃的。自然也很热闹,高高兴兴的吃完饭。工地又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连翘安排招来的人整理收来的白菜和萝卜,吴氏下午没有什么事情就和檀香两个人做包,是前几天连翘告诉她们的,画了样子,让她们照做,就用买来的碎布头,其实那布头也不是很小,有的几乎能做个小单肩背包。这次连翘就设计了两款,一个单肩背的,一个腰包。正好男人用一款,女人用一款。吴氏和檀香手快,这几天已经做了大概有六十几个了,连翘明天要去镇上采购,准备带上这些包和些荷包去上次吴氏她们卖绣品的铺子试试看,由于连翘想多带几个,也让赵大婶带着香儿一起做。

    第二天,连翘和舅舅平安一起要去镇上,他们昨天全家人商量了一下,家里总是需要拉东西,没有辆牛车是不行的,不能总是租,不方便。所以今天去镇上要买辆合适的牛车。正好今天是大集市,去买牲畜的地方看看,估计还能比平时便宜点。两人就先来到卖牛的地方看看,连翘是不懂的,但是别看平安不大,可由于常年在种地,也是很会看牛的,不一会儿,小舅舅就看好了两头牛,然后和连翘商量看怎么样,连翘看小舅舅选定了两头,就走上前去问价格。

    “大叔,你这牛是怎么卖的?”卖牛的汉子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个小姑娘来买牛。笑着说:“小伙子,你真有眼光啊,我这牛好,你看多壮士,身上光亮。你要是真心要就给十五两吧。”

    连翘一听真不便宜,一头牛要十五两。所以就说:“大叔,你卖的太贵了,你看别人的都没有你要的高,你便宜些,我们就买了。”

    “小姑娘,我的价格不贵啊。你看看别人的牛和我的比,一看就看出来好坏了,我这牛温顺,干活种地都好使。”

    “大叔,你看这个价格你能买不,我们最多就出十两,如果你能卖,我们就买,不能,我们就再看看别家。”

    哎呀,你给的太低了,十二两,少了不行。“

    连翘也不和他废话,直接付了银子,去买了套车,两人赶着牛车先来到绣铺。平安在外面看车,连翘一个人拎这着一个到包裹进来,和第一次来的场景一样,店里有几个女人和孩子在挑东西,老板娘在算帐,伙计招呼客人。

    ”老板娘,我来了。生意好啊“

    ”唉呦,连翘来了,快过来,今天是来买什么的?“

    ”老板娘,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你看看你能帮我代卖不。“说着就打开包裹看看,拿出单肩包和腰包解释起来:”老板娘,你看这个是单肩包,就这样背,这个适合女人和姑娘背,有什么东西都可以里面,这样一背,省事又好看。这是腰包,就是把它系在要间的。把重要的东西放里面。你看也能防偷。“示范一翻给老板娘看,旁边的几人也围着看。就有一个穿的好点的夫人问道:”这个怎么卖?“连翘和老板娘对望了一眼,老板娘的意思让连翘定价,因为刚刚连翘说了是代卖。

    ”呵呵,这个单肩包是五十文一个。这个腰包是三十文一个,你看看,这里有很多不同样子的。“

    围观的几个人就上前来挑自己喜欢的包,伙计忙上前招呼,老板娘和连翘到后院商谈细节。

    ”老板娘,你看我共带来五十个单肩包,六十个腰包。每个包我给您代卖费十文钱,如何?“老板娘当然高兴了,这样还能带动她店里的其他买卖,卖一个包还能赚十文钱。痛快的答应了。商谈好后,连翘就离开了绣铺。和舅舅去集市常婶那买了五十斤猪肉,又去粮铺买了白面三百斤。两人回去了。在回家的路上,连翘算了一下,这些天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就还剩下二十两银子了。这肯定不够,要想办法再赚些钱。

    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六间作坊终于盖完了。这天中午大伙吃完饭下午几不用来了。当初说好的盖好后就付银子,还有给那些帮工的结工钱。

    幸好前两天白掌柜的派人来拉酸菜和泡菜,酸黄瓜,酱茄子等,一共得了一百四十两,付了所有的工钱还剩一百一十两。中午饭大家吃的热闹,开心,都讨论着这个沈家是要富了。

    第二十六章 辣椒

    作坊盖好后,连翘就把制订的计划和规章和家里人商量,以后这个作坊就由吴氏和舅舅负责安排一切。

    然后又说好了,明天连翘想上山把那些辣椒采摘回来,这些天忙,也没有顾的上,都不知道那些辣椒怎么样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舅舅,大姐檀香和连翘三人背着背篓拿袋子就上山,吴氏则安排家里的事情和带三个小的。三人顺着山路和记忆顺利的来到有辣椒的地方,远远的看去,一片彤红,有些辣椒由于成熟太长时间,都自然脱落到地上。三人开始摘辣椒,也把地上的捡了。摘了好长时间,背篓和袋子都满了,也没有摘完。决定明天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三人背着背篓,篓里的周围和上面都有盖着草,也是担心碰到村里的人问东问西的。

    连翘想都十几天没有来了,估计那几个坑应该有东西。时间还早,不如去看看。三人又拐了另一条路,去看陷阱。这次还真是不少,每个陷阱里都有野鸡野兔什么的。他们放下背篓,舅舅平安,跳下去,把野兔野鸡什么的都捡上来,最后一数有八只野鸡,十只兔子。东西太多了,没有办法拿,平安就现场用草编成绳子,把一只的都串起来,自己拿了十只,檀香和连翘一人拿了五只和三只。三人身上的重量还真不轻,两姐妹走路歪歪斜斜的晃着,走一路歇一路。终于在下午快天黑的时候回到家,吴氏和大哥志远赶紧接过几人手里的东西。在家的人都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三个小的拍手说又有肉吃了,高兴的嚷着。

    现在家里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几个孩子看着也不再瘦瘦弱弱的。把东西都归置后,开始吃晚饭。现在家里吃的都是大米白面,只要有条件吴氏也不愿意苦了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吴氏烙的油饼,炖了骨头汤,拌了土豆丝和炒鸡蛋。一家大小吃的非常开心,现在能吃饱穿暖,而且一家人都健康,这日子也很让人满足。连翘心想,明年再把房子盖起来,那生活就乐无边了。也不要大富大贵,能生活无忧就行。

    晚上吴氏问那些野物怎么处理,连翘就建议说,都不卖了,家里现在也不缺钱,就留着自己吃。现在家里有什么事情吴氏都习惯性的问连翘,好象她说什么都是对的。饭后舅舅和大哥把野物都收拾出来了。吴氏按照连翘说的方法,都把那些野鸡野兔放些盐和调料,淹上,放到通风的地方凉着。还留了一只野鸡和野兔准备送给赵大叔他们。

    大家合力把采来的辣椒挑了挑,好的就先放到阴凉的地方。成熟过的就晒起来,要留辣椒子,等明年种。忙活了大半夜才收拾完所有的,称了一共有四百多斤。明天还要去把剩下的也摘回来。三个小的早就困的东倒西歪了,吴氏让他们先睡。

    第二天,依旧是三人上山,志远上学,吴氏在家。这次三人又摘了一天,天蒙蒙黑了才到家。三人洗洗,吃饭。把辣椒又收拾一遍称重,这次要多些一共有五百多斤。这样自己留一部分,另( 重生极品农家女 http://www.xlawen.org/kan/370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