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阅读
了手筋和脚筋,现在被关在大牢里,王地主也是,都被判下个月处斩。真是老天长眼了,他家的原来那些手下也都被抓起来,按罪判刑。为此,镇上的一些原来被他家祸害过的百姓还放了鞭炮庆祝,真是大快人心。”常婶激动的说。
“是吗?为什么啊?常婶快说说。”连翘故意问,表现的很八卦的样子。
“你这几天不去镇上不知道,镇上谁不知道王家那父子俩的变态嗜好,专门祸害小姑娘,这次不知道是谁在王地主家的庄子上救出了三十多个孩子啊,真是造孽。有了这个证据,府城的知府亲自过来审理次案,就连咱们镇上的知县也是被判处斩,那王地主和知县居然是亲兄弟的关系,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是亲戚关系,没想到是亲兄弟,愿不当王地主在镇上横行多年,欺男霸女的没人能告了他们。现在好,都要死了,真天大的好事。”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还真是好事,少了个祸害是该庆祝。”吴氏也附和着说。
“是谁啊,这么厉害能搬倒王地主家和知县,那人真是不简单。肯定是比知府还厉害的大官吧?常婶”连翘其实更想知道白叔叔他们后面是怎么处理的,听到常婶这样说,就心理已经明白,白叔叔他们身份不简单。而且尤其是那个六爷,应是权贵人物。不过很可惜,连翘想错了。
“那后来救出的那些小姑娘怎么安排的?”吴氏是个母亲,她比较关心这个。
“说到这个,那父子真是应该千刀万剐,这次救出的小姑娘有几个已经被祸害了,大部分还好。但是据说以前那些被祸害了的小姑娘,王家父子玩够了,就把那些孩子都卖到远地方的妓院去,真是丧尽天良。这次救出的孩子官府都送回去了,还发了银两给这些孩子,而且也说明官府给的银子只有这些孩子有支配权,其他人一律不能动,否则要被抓进大牢。”常婶知道的还真详细,把事情都一一说一遍,这样吴氏和连翘他们也都清楚整个事情的结果。
吴氏高兴非要留常婶他们夫妻吃饭,可是常婶怎么也不肯,因为家里实在是忙不开。吴氏无法,就让檀香拿一些熏肉和灌肠送给常婶。常婶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高兴的接受和自家男人回镇上了。
连翘想事情办的还真快啊,才几天的时间就能把王家连根拔起,快,准,狠。而且还是知府亲自过来审理次案,看来白叔叔他们来头不小。不过连翘也没想多,她就想过好她的小日子,然后家里的孩子一定要学习武功,所以现在连翘头疼的是去哪找个世外高人来。哎,这可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己心里想。
这些日子,吴氏不让连翘出去乱跑,连翘只能在家去看她的辣椒,花椒等的长势,还别说长得都非常好,就是浇水是个麻烦事情,每次都挑水去浇,这个真是麻烦,慢又累。不行,得想个办法才行。
有了,可以把离自家附近的那条河挖个小渠,用的时候就放开,不用的时候就堵上也是不错的。连翘和吴氏,舅舅商量过,就找人挖了一个小渠,有了这个,以后就不用那么麻烦的费力给地浇水了。解决了这件事情后,连翘就没什么事情做,又惦记上想上山看看,这时候已经是初夏了,总想着山上应该有好东西等待她去挖掘,不过现在她可不敢和吴氏提,提了吴氏肯定会发彪的。
想起自己买了很多的海带还在那放着,如果这附近有海就好了,这样的话可以吃到很多的海鲜,想想就留口水。说来自己来到这里都有大半年了,还不了解这个朝代呢。找谁打听打听呢,估计家里人是不行,知道的事情肯定不多,都是妇女儿童的。
想想还是找机会去镇上一次,得找点什么事情做,最近被吴氏关在家里,都要发霉了。家里的事情都被娘,舅舅,小舅妈搭理的井井有条,工人也都是老实能干,目前没出什么纰漏。
银子也是赚的不多也不少,应该也是富户了吧。哥哥在镇上读书也读的好,但是就是每天很辛苦的来回走,要是在镇上能买个房子就好了,这个注意不错,得和娘商量一下。
晚上吃过晚饭后,连翘把自己的想法和吴氏说了,吴氏听连翘说的天花烂坠。觉得连翘说的也有道理,要是能买个院子那再好不过了。其实连翘是想买个铺子,但是必须是带院子的,这样的话还开个店做点什么生意的都可以,不做也可以租出去,吴氏看连翘那样就知道,这个孩子又呆不住了,想折腾。算了也不管她了,只要不做危险的事情就好了,省的她天天的瞎转悠。
第二天,连翘和吴氏打了招呼,自己和春水两个人去镇上了,说来也奇怪,现在她和春水是越来越有默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是一对呢。在连翘心里,这个姐夫是真不错,姐姐能嫁给他,这辈子应该过的很好。
两人做着牛车,慢悠悠的聊天。连翘说话大胆,有时候弄的春水很无语,这不又问上了:“春水哥,你喜欢我大姐那点?”
春水听了她的问题直接忽视,那有像她这样的姑娘家的总是问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真不知道这个小丫头脑袋里装的什么。
连翘见春水不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没在乎,又接着聊别的,连翘的厚脸皮在全家都是有目共睹,简直比城墙还厚。又问:“春水哥,你说去哪找个武功盖世的人来教咱们武功呢,那样的话,咱们以后就不怕坏人了,还能保护别人,你说是吧?”
“是,你说的这个倒是个好主意,可是就咱这个地方上哪找这样的人啊,不过我看白叔叔和佟掌柜的武功都不错,你可以问问白叔叔。”
“好,等会儿咱们问问白叔叔,看看他有什么好意见,不过,咱们还是先逛一圈吧,然后再去聚宝阁。”
“好,听你的。”
俩人来到镇上,先把牛车赶到了聚宝阁后门请人酒楼的伙计帮忙看一下,俩人也没进去和白掌柜打招呼,时间还挺早的,店铺什么的刚开门,这会儿估计白掌柜也在忙。
俩人来到镇上最繁华的街道,铺子林立,各种小摊也都是早早的摆开。南来的北往的,吆喝着,也有些是卖小吃食的,很热闹。
春水和连翘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到处看看,看到有兴趣的东西,就上前问问。直到现在大家还在议论王地主家的事情,还有就是新来到的知县据说一来到这里,大力整顿,那些地痞流氓什么的都不敢出来横行,所以街市才出现了如此繁华的景象。
连翘想但愿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虎头蛇尾。这次逛街主要是看看铺子什么的,大致了解个大概方位,知道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然后就可以找个中人,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不过这个中人还真不好找,以前家里也用不到中人,所以也不了解谁的口碑好,看来还是要麻烦白叔叔了。
俩人又逛了会儿,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就慢悠悠的往酒楼走了,等到了酒楼正是中午的时候,酒楼里座无虚席,伙计忙的脚不粘地。连翘和春水两人找个伙计问白掌柜在那,伙计说掌柜的在后院。连翘就让伙计领着他们到后院。其实连翘完全可以自己进去的,但是这是礼貌问题。所以还请了伙计带路,见到白掌柜,还被白掌柜数落一顿。
连翘和春水进屋,和白掌柜就说明了这次来镇上是想买个院子什么的,但是不熟悉中人。
“白叔叔,你有没有熟悉的中人,给我介绍个呗。”连翘俏皮的对白掌柜说。
“哼,你这才老是几天啊,就又折腾,你娘知道你要在镇上买房子吗?”白掌柜假装严肃的说,上次的事情他还没来的及说她呢,擅自就自己跑到那个庄子去,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怎么办。
------题外话------
大家,最近有点事情,不能多更,等事情过了,一定大更!请见谅!
第六十二章 置业
“白叔叔,你要理解我,我就是劳碌命,其实买个院子就是想让我大哥上私塾方便点,不用天天的来回走,而且最好有带铺子的,那样我们还能做点小生意什么的,每个月不也是个进项不是。你说我想的对吗?白叔叔”
“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吧我帮你问问,佟掌柜应该认识合适的中人,到时有消息了告诉你,你也别急买铺子要看好位置什么的,等合适的机会吧。你们两个还没有吃饭呢吧?”
“是啊,谢谢你啊,白叔叔,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连翘一听白叔叔帮忙,那肯定十有八九能成。
“好,你自己就老实在家等我的消息吧,走咱们去吃饭。”白掌柜招呼连翘和春水吃饭去。
连翘和春水在聚宝阁吃过饭后,呆了一会儿俩人就离开了。
回到家里以后,家里很安静。只有紫苏几个人和檀香在,娘,舅舅,都不在。一问过才知道原来赵大叔的娘不行了,今天中午的时候去了,这会儿吴氏和平安都在赵大叔家里帮忙,连翘听檀香说了一遍。
赵大叔的娘去逝在村里是白事,因为赵大叔家里又住在村里,而且赵家的亲戚也很多在村里,所以很快大家都知道,然后村里人就是这样的谁家有事情都会儿去帮忙,要不等你家有事情就没人来帮忙,吴氏和平安每天都去,家里的作坊只留了帮工的。春水,连翘和檀香就不得不去作坊里帮忙,要不做不过来。
几天后赵大叔家里的事情忙完了,又恢复到正常的运做中。这两天白掌柜也给连翘送了信儿让她有时间去城里一趟,铺子的事情有消息了。
这天连翘和春水到镇上先看看怎么样,如果可以再让吴氏去看看,做最后的决定。
到了聚宝阁,见到白掌柜。白掌柜告诉连翘一会儿那个中人就来,是佟掌柜相熟的人,口碑不错。
果然佟掌柜过了一会儿带了个中人和连翘见面,这个中人看上去四十多岁,皮肤黝黑,一口白牙,个头不高,但是长也还好,姓谢,给连翘介绍后。连翘看看谢中人,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中介,应该是知道很多消息,掌握镇上的动向。
“连翘姑娘你好,佟掌柜都和说了你的要求,现在我手里有三处铺子都是带院子的,有一处是在比较热闹的街道上,两层楼带的院子也比较大,当然了价格也比较贵,这个要一千两银子,第二个是在另个街上,以前是个杂货铺也带个院子,老板急着出手,想要回乡下去照顾生病的老母亲,而且他的生意也不是很好,所以老板就想结束了,回家买些地不再做生意了。杂货铺不大也不小,后面的院子也能住人。
这个要三百两银子。第三家的位置就是比较偏的了,院子很大,但是铺子很小,到现在也是租出去的,但是这个院子离书院很近,要价是五百两银子。”谢中人一一介绍完后,连翘权衡了下,估计也就第二个合适,想着其他两个都是太贵了,一个就是买不起,一个就是买的有些吃力,但是第二个可以轻松买了。
所以连翘也不想浪费时间,就想直接看看那第二个院子,谢中人一口答应,说是可以马上看。连翘和白掌柜,佟掌柜告辞后。连翘,春水和谢中人来到他说的第二房子来看看,都是走路过来,所以也能看看这一路上的情况。
到了后,谢中人敲门,过会就听里面的人说话:“谁啊?”是个男人的声音。
“是我,谢中人,老哥我带人过来看看你的院子。”
门嘎吱的开了,走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估计就是这院子的主人。谢中人和他寒暄了一会儿,然后就带领连翘他们到处看看,院子有四间房子,旁边还两间小的,厨房什么的都是齐全的,院子里的旁边有个水井,还有个小的菜院子,收拾的很干净,几人又到了铺子看看。
连翘一进铺子,就看到一些架子,还有些剩下没有卖的东西在旁边堆放着,铺子也不是小,但是就是装修实在是太差了。
看过一遍后,连翘总结了一下,院子和铺子都没有问题,位置也还好,可以做点小生意。这个地方离书院也不远,而且价格也合适,想着能买下来。
这时又有一伙人过来看,是别的中人带过来的,那人看了之后从的神情上看是很满意的,但是还是挑三拣四的,无非就是觉得价格贵了,想压价,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连翘也看中了,但是她不想和那人正面冲突,就悄悄地告诉谢中人,自己想买这个院子,价格也能接受。
谢中人点点头,就和这个院子的主人去说了。主人对刚才那个人也很不满意,根本就不想卖给他。
这边的那个挑三拣四的人,斜眼看了一下连翘也没在意,还在那哇啦哇啦的说,搞和他一起的中人脸色也不是好看。
院子的主人进来和连翘,还有另外一位说自己的园子已经有人要了,那个人一听,炸毛了,直嚷嚷,说什么竟然都卖了还让人看什么看,不是骗人嘛等等。反正就是很生气的样子。估计他现在很心疼着呢,这么好的机会就被他错过了,生意人就是这样的,斤斤计较,结果往往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事情定下来,连翘交了五十两银子做订钱,请谢中人帮忙办理,过户还有到衙门登记等等。
连翘和春水回到家里,把情况说了一下。
“娘,我想着是先让你看一下,再做决定的,但是也有人看中了,我想如果不快点的,那就被人抢走了。所以就自做主张的先买了,不过你如果看到的话,也会喜欢的。”连翘假装很委屈的和吴氏说。
“呵呵,没事,买了就买了,我看不看都一样,娘相信你的眼光,等都办完了,咱们一家都去看看。”吴氏对于连翘自己决定买院子这事,根本就没多想。
“那好,我还想等过了户,咱们就重新装修一下,然后我大哥就可以不用天天来回跑了,咱们也得计划要做点什么买卖。”连翘非常的开心,想终于也可以在镇上买房子,也算有产业的人了。
几天以后全部都办完了,连翘一家人就都去了镇上看看新院子,几个小的自从上次的事情过后,吴氏一直圈着他们,这次能来镇上看看,别提多开心了,一直唧唧喳喳的说不听,一会跑这看看,一会跑那看看,还问连翘那个房间属于他们。
连翘笑,就那么几个房间肯定不够分的,人太多了,不过可以在每间房里多加个床什么的,这样都来了也能住下。
吴氏看了这个房子也很满意,觉得各个方面都很好,直夸赞买的好。看过房子后,接下来就是决定做什么生意了,这个连翘早就想好了,还开个杂货铺,之前的那家生意不好也是因为品种太单调了,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老板又是个老实人,所以才导致生意惨淡。
但是她是谁啊,做生意最在行。看过后,一家人找个小饭馆去吃午饭,这一家可真是不少人啊,自己家不算大哥五个孩子再家上大壮三兄妹就是九个孩子,还不算大人,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饭馆,小二一看这么多人,那么多的孩子,嘴直抽。
把两张大桌子拼到一起才够,他们光点菜就点了八个。混素搭配,每人叫了碗面条。菜上的很快,吴氏就赶紧让孩子先吃不用等,这些人也都不客气,走了一上午,又饿又累的。
吃过饭后,他们又做了会儿,收拾一下就都坐牛车回去了,人太多了,就让小的全都坐车,大人都走着,反正也不远,一家人漫漫悠悠的往回走,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前几天还下了雨。到家都出了一身的汗,吴氏让孩子去睡会儿,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吴氏各个方面都注意,不苛待孩子,就连大壮三兄妹在连翘家呆了几个月,身体都比以前好很多,大壮长高了很多,也壮实了。大丫也是,吴氏不让她做粗活,和檀香一起,做做针线,做做饭什么的。现在手养的比以前好很多,二丫就是每天和紫苏他们一样。
连翘在家里是个特例,没人给她安排什么的,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连翘的针线不行,吴氏开始的时候还逼着她做,但是真的不行,连翘做的阵线七扭八歪的,针脚大的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能看清楚,最后没有办法吴氏只得放弃。
回来后连翘一个人跑回屋里,去设计那个铺子怎么装修,后面的院子到是不用动,打扫一下就可以,再换换家具什么的。
设计好图纸,连翘就动手找人装修,这几天总是呆在镇上,早去晚回的,幸好有春水陪着,要不吴氏肯定不答应的,她总觉得自己这个二女儿一不注意就会做什么出阁的事情,总是很担心她,连翘自己也再三保证一定乖乖的,这样吴氏才放心。
第六十三章 新品种
铺子装修好了,连翘就在计划着要卖点什么东西,一般的东西肯定是要有的,再加上自家做的酸菜,泡菜什么的,熏肉和灌肠也可以卖,但是连翘为不影响聚宝阁的生意,价格和他们一样,这样的话就卖不了多少,再说当时也说好了,不能再供给第二家,指着一个杂货铺子还能卖多少,她还想到冬天的时候指着熏肉和灌肠狠赚一笔呢。
那就要想其他的东西,别的铺子没有的,连翘想了好几天,想到的还是做些吃的,例如用花生做些糖豆,椒盐什么的,端午节快到了,听白叔叔他弄的糯米已经到了,还让她赶紧去看看,这个时候可以做些粽子什么的来卖。最好再做些果脯什么的,哎呀一大堆的事情。
但是谁去铺子是个大问题,暂时家里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如果是这样就得考虑先把铺子租出去。还是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自己也不能做完全的决定。
下午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活计了,全家人基本都是在休息。连翘家里围绕着铺子的问题,招开了家庭会议,又叫圆桌会议,这个是连翘给起的名字。
“娘,咱家在镇上的房子基本已经专修好了,过些天就能用了,大哥也可以住在镇上。另外就是铺子的问题,现在是租出去还是咱们自己做点小生意,而且就算大哥住到镇上,也得有人照顾啊。所以娘,舅舅你们看看怎么办?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连翘首先开始说话,把问题都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想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是啊,你说的这个事,我这些天一直在考虑呢,我想还是自己做点小生意,就让你舅舅和舅妈去铺子,这样也能照顾你大哥,你觉得呢平安,弟妹?”吴氏早就考虑这个问题了,但是始终没有很好的办法,她也知道自己的弟弟有些老实,可能是不适合做生意。可是目前家里真没有其他人了,自己是不可能去的,即使出租去,可是。志远还是需要有人照顾他,想来想去只能让平安夫妻去镇上,而且吴氏也希望自己的弟弟不要一辈子只会种地,也希望他能有别的出息。
“大姐,我去是没有问题,可是我也不会做生意啊,我怕到时做不来,呵呵。”平安挠着脑袋,傻呵呵的笑着。
“舅舅,你就别担心,谁一开始都不会,都是慢慢学的,只要用心学,一定会做好的,而且我也觉得舅舅适合做生意舅舅虽然老实那是因为没有机会去外面锻炼,如有机会舅舅一定会成为一名很好的商人了,虽说商人的地位不高,可是有银子才是硬道理。我也同意娘的意见,大姐你们的呢?而且大壮哥也要去,娘你觉得呢?”连翘狠狠的鼓励了平安。
“我也要去吗?我什么都不懂啊,连翘妹妹。”大壮一听要自己也去镇上,很紧张。
“大壮,别担心,干娘相信你。听你连翘妹妹说说具体的计划。”吴氏很温柔的对大壮说,吴氏真是打心眼里心疼这三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遇到了那样的父母。哎……。现在好了,几个孩子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己定要让他们都健康平安的长成|人。
“娘,我是这样想的,咱们的地方也有限,就开个杂货铺子,里面就卖咱们自己家的一些东西,然后在去城里进些稀罕物这样估计就差不多了。咱们家目前能卖的就是酸菜,泡菜。那个熏肉和官场咱们是不能卖的,这个我白叔叔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就有写明的,而且我想到年底指着这个狠狠的赚上一笔呢。我想咱们可以做些其他的小零食来卖,咱们收些花生和瓜子,我把它们做成五香的什么的。卖的东西我都想好了,现在就是要实施,首先舅舅和大壮哥在村里收些花生和瓜子,别的村子过来卖也行。然后我和春水哥去镇上买些调料,回来先做点大家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如果可以咱们就大量生产。娘,你们觉得呢?”连翘滔滔不绝的把
自己想的计划说了一遍,临了还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水。
“我看行,就按照你说的吧,先试试,再做最后的决定。我看如果真能成了,你赵大叔和你舅妈娘家都过来也忙不过来,还要再找人。”吴氏说。
“娘,咱们先看看再说,等东西出来,就能决定了。”连翘也知道,估计这次就要分工很细了。哎,事情一大堆。
“那好,先收些花生和瓜子。我这就和大壮去村里看看谁家有,什么价格收呢?收多少呢?”平安说。
“就按市场价格收吧。各先收一百斤吧。”连翘想,都不容易,不差那几文钱,大不了到时把价格加上去挣镇上的人的钱。
“好,我们这就去。大姐那我们先去收,有的就让他们送到家里来。”平安说着站起来就打算和大壮去村里问问。
“好,你们去吧,好好说,说清楚了。”吴氏嘱咐。
平安和大壮走了,连翘一看时间都三点多了,也不能去镇上了,算了明天吧。
剩下的时间连翘就教家里人识字,平常志远每次晚上回来就教大家识字。
吴氏又拿起她的针线来做。
大概一个时辰的工夫,平安和大壮就回来了,而且跟来得还有赵大叔和他的弟弟两人推了车,上面了四个袋子。估计就是花生和瓜子,平安招呼赵大叔和他的弟弟进屋,大妞倒了水了给他们,吴氏一问就知道了,平安是先到赵大叔家问的,去年家里忙,价格又底。正好想去镇上的集市卖掉呢,这不赶巧了。
称过后,连翘给平安拿了钱付给兄弟两人,两人也没有呆就回去了。
这下又有的忙了,连翘让先把花生和瓜子分别放到两个锅了加水,然后放盐,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调料大火烧。
然后留了些花生做糖豆花生,首先也是放到锅里煮加盐,煮沸,当面浆气泡时撤火。把白糖放到锅里熔化,再放糯米粉用冷水调成浆,加热成糖浆,把花生倒入滚汤的糖浆里裹粉,然后颗颗分明,不要粘在一起,然后放到地炕上烘干,晾凉。这样就成了糖豆花生了。
又错了虎皮花生,只不过这次用的是红塘,大概的步骤是一样的,但是最后成的却不同,做好椒盐花生,五香瓜子,糖豆花生,虎皮花生后都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先放到作坊里晾这就好了。
大家忙了一下午,都很累。做完了,都早早的休息了,大家都很期明天是个是景象。好象看样子不错,但是这里的人都没有吃过,而且连翘也是第一次做,还是前世的时候去乡下的一个手工加工厂看到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算了不想了明天就知道了。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上连翘就要跑去作坊看看,吴氏拉着她,告诉她:“连翘你别急,早上我和你舅舅都去看了,都不错,很好吃。”
“不要,娘我还去看看,要不我不总是不放心。”说着连翘就往外作坊那里跑,吴氏看着连翘的样子,心里想自己个这个女儿自从那次醒过来,变了太多了,会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是越来越操心了,吴氏不想连翘这样,早惠的孩子身体不好,也是吴氏一只担心的问题。如果连翘知道吴氏是这样想自己的,肯定大笑,自己好歹了是三十多岁的灵魂了,说来还比吴氏大几岁,真是太汗颜了。
连翘跑到作坊里首先看了糖豆花生和虎皮花生,看到白白的一粒一粒的,虎皮花生也是,拿起来每样都吃了几个,味道还真不错。接着又看了椒盐花生和五香瓜子,都很成功,连翘心里真是太高兴了,真有成就感。第一次就这么成功,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就行,连翘每样都拿了些回新屋,让大家都尝尝。
吴氏和大妞都已经做好早饭了,大妞不让吴氏起来做早饭,但是吴氏不同意。人家把姑娘嫁过来,也不能让人家伺候一大家子,这样的事吴氏可做不出来。连翘进屋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桌子等连翘一起吃早饭,看到她拎了个篮子进屋。
“来大家看看,这个是昨天的大家的劳动成果,都来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好吃不,给点意见。我都吃过了,味道很好,估计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做就成。”连翘说着把篮子放到桌子上。
紫苏和双胞胎一听说有好吃的,而且是昨天做的那种,二姐说很好吃的,他们以前都没吃过,站起来伸手就要,嘴还不停的嚷嚷要吃。连翘先抓了一把给他们,然后让大家都吃。
“好吃,好吃,二姐我们能不能天天吃啊?”紫苏边吃边问。
“当然可以,只要你喜欢,管够。”连翘笑着说。
“是味道不错,估计能卖好价钱。”吴氏也很欣慰,毕竟这个是自家做出来的独一份。
舅舅和小舅妈他们也说好吃,得到认同,连翘信心十足。然后让小舅妈一会儿拿点给三妞他们吃,也给赵大叔他们送点。
吃过早饭,连翘装了很多的椒盐花生和其他三样等春水来,他们就去镇上找白叔叔,有些问题连翘还得请教于白掌柜。
------题外话------
各位不好意思,由于妈妈生病,每天都在医院,更新时间目前真的没有办法稳定。对不起了,各位!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十四章 商议
到了聚宝阁,伙计直接领着连翘到了后院。进屋后连翘就看到白掌柜正在看帐本,白掌柜抬头看到连翘和春水进屋,也没有起身,就说句你们先坐,等我一会儿。
连翘和春水没有说话,就乖乖的在旁边等着白掌柜,喝着茶水,等了一会儿白掌柜看了完帐本,走到连翘的对面坐下,就问:“连翘,最近怎么样?家都好吗?”
“白叔叔,都好着呢,我今天来有点事情想请教您呢。”
“噢,什么事啊?你那么聪明还有想不到的事情啊?说来听听。”
“呵呵,白叔叔你别笑话我了。我家前几天不是在镇上买房子嘛,还是带铺子的。我们全家人就商量着想开间杂货铺子,买点小零食,再去城里进点稀罕的东西来卖,所以还想请白叔叔给我指条路啊,哦,对了,我把自己做的零食带了些,白叔叔你尝尝,给点意见。”连翘说完就把自己带的篮子拿到桌子上,拿出椒盐花生,糖豆花生,琥珀花生,五香瓜子,每样都放在一个小罐子里。
白掌柜好奇这丫头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就站起身来走到连翘面前一看究竟白掌柜看到了这四样东西,就认识两个,一个是花生,一个是瓜子,其他两个没有见过。伸手拿了椒盐花生吃了一个,接着又吃了好几个。其他的几个也都吃了些,然后看着连翘半天没有出声。
连翘很奇怪白掌柜的反应,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吗?心里直打鼓。
半天白掌柜终于说话了:“连翘这些都是你做的?”
“是啊,白叔叔有什么不对的吗?”连翘也奇怪抬头看着白掌柜。
白掌柜看出连翘的担心,就笑着说:“别害怕,没什么,我就是奇怪你是怎么想出来了的?这个小脑袋怎么长的啊?这几样都不错,尤其是那个花生我们酒楼也需要,其他的有点甜,估计小孩和女人应该很喜欢,我想肯定很好卖,怎么样也给我们酒楼供货吧?”
“哈哈,太好了,没有问题,但是那个椒盐花生我家铺子里也卖的,白叔叔这没事吧?”连翘兴奋的拍着手问道。
“当然了,你可以在你的铺子卖,没有问题。至于你说的要去府城里进些稀罕的东西,这个我可以帮你问一个朋友,他也有铺子经常去府城进货,他应该比较清楚。”
“好啊,我想铺子卖些小零食和一些生活日用品等,这样的话也方便客人来买东西时,能够尽量都买全,总之就是货全点。”连翘闪着眼睛说。
“好,没有问题。我问问他什么时候去府城,你们跟着去一次就可以了,下次自己就知道怎么进货。他们是做绸缎生意的,但是府城的市场他们是很熟悉的,经常去那边也有铺子,人不动担心,很可靠。”
“好的,谢谢你白叔叔,要不是您的帮忙,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府城进货,有人帮忙带我们一次,下次我们自己就可以了。”
“不用谢,你还和我客气,有什么事情是白叔叔能做的,就和我说。”
“知道了,这样白叔叔时间还早,我想先去铺子看看,然后想看看怎么归置一下铺子。还要打些货架子什么的。”连翘说着就站起来和白掌柜告辞。
“好,中午过来吃饭吧。我估计下午就能有消息了去府城进货的事情。”
“不了,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下午回村里之前我过来一趟。这些就留给白叔叔吃吧,您别嫌弃啊,那个椒盐花生下酒喝不错。”连翘建议。
“好,谢谢你啊,小丫头。”白掌柜摸了摸连翘的头,送她和春水出去。
连翘和春水出了酒楼,二人就赶着牛车往自家买的房子去了。到门口,春水把牛车停在旁边,然后两人进了屋子,住的房子和铺子都已经收拾好了,就差家具了,家具连翘已找人打了,估计过两天就能拉回来。
然后两人又看看了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问题,连翘和春水就去了木匠铺子,木匠铺子的夏老板正好也在,看到连翘和春水两个人来,赶紧迎出来,其实木匠铺子就四个人,两个师傅还的算上夏老板,剩下的两个是学徒。不过夏老板的生意还不错,他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般镇上的人家,像富贵人家都是找人去家里专门打家具的。
连翘笑着说:“夏老板,最近生意好啊。我们来看看前两天订的家具打的怎么样了?”
“连翘,你的家具都快了,再过两天你就来拉。最近怎么样啊?”夏老板笑呵呵的问道。
“还行,挺好的。那我就过两天再过来,先走了,夏老板。”连翘和夏老板告辞,和春水两个人走在街上,牛车放到家里了,两人就闲逛,看看周围的情况,连翘觉得虽然是镇,但是依然很热闹,人来人往的。
两人一看到中午了,要找个地方吃饭,走到一家门脸很小的面馆,走进去,人不多就两三个吃饭,地方也不大,摆了六张桌子,招呼人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两人要了两碗面条加肉的,要了个凉拌黄瓜。
面上来后,两人也饿的不行了,春水是个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拿起碗就吃,面给的很多,可是味道真真不怎么样,难怪生意不好。连翘拨了一半给春水,自己才慢慢的吃起来,做面,主要的是汤,可是这汤真不好喝,吃了几口,连翘就没有再吃了。
就看到老板拿了木牌子往外走,连翘一眼看到上面写的字,是要往外兑。连翘就想问问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春水也吃的差不多了,连翘就和春水说让他把老板叫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春水点点头,就大声说:“老板结帐,一共是多少?”
老板笑呵呵的走过来,说:“二位吃的可好?一共是二十五文。”春水拿了二十五文给老板,随后就问道:“老板,我刚刚看到你往外挂个牌子是,看意思是想往外兑啊?”
老板接过面钱,说:“是啊,想兑出去,不想干了,也不挣钱,都赔了,支撑不下去了,我们的面就是家常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说实话真是不好卖,原来想着指着这个面馆赚点小钱,给家里的孩子治病,可是现在是真的不行了,想着赶紧对出去,还能剩点钱给孩子治病。哎……。”说完老板垂头丧气。这时从里间走出一个妇人,看这个妇人应该就在后厨做面条的,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客人在说话,就过去拉了一下自己的男人,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估计是担心铺子不好往外兑。
男人看了一眼那妇人,也没有说什么。连翘这时就说:“老板,老板娘,你们别担心我们不会往传的,但是我觉得你们的店的位置很好,如果面条能做好,可是能赚钱的( 重生极品农家女 http://www.xlawen.org/kan/3705/ )
“是吗?为什么啊?常婶快说说。”连翘故意问,表现的很八卦的样子。
“你这几天不去镇上不知道,镇上谁不知道王家那父子俩的变态嗜好,专门祸害小姑娘,这次不知道是谁在王地主家的庄子上救出了三十多个孩子啊,真是造孽。有了这个证据,府城的知府亲自过来审理次案,就连咱们镇上的知县也是被判处斩,那王地主和知县居然是亲兄弟的关系,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是亲戚关系,没想到是亲兄弟,愿不当王地主在镇上横行多年,欺男霸女的没人能告了他们。现在好,都要死了,真天大的好事。”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还真是好事,少了个祸害是该庆祝。”吴氏也附和着说。
“是谁啊,这么厉害能搬倒王地主家和知县,那人真是不简单。肯定是比知府还厉害的大官吧?常婶”连翘其实更想知道白叔叔他们后面是怎么处理的,听到常婶这样说,就心理已经明白,白叔叔他们身份不简单。而且尤其是那个六爷,应是权贵人物。不过很可惜,连翘想错了。
“那后来救出的那些小姑娘怎么安排的?”吴氏是个母亲,她比较关心这个。
“说到这个,那父子真是应该千刀万剐,这次救出的小姑娘有几个已经被祸害了,大部分还好。但是据说以前那些被祸害了的小姑娘,王家父子玩够了,就把那些孩子都卖到远地方的妓院去,真是丧尽天良。这次救出的孩子官府都送回去了,还发了银两给这些孩子,而且也说明官府给的银子只有这些孩子有支配权,其他人一律不能动,否则要被抓进大牢。”常婶知道的还真详细,把事情都一一说一遍,这样吴氏和连翘他们也都清楚整个事情的结果。
吴氏高兴非要留常婶他们夫妻吃饭,可是常婶怎么也不肯,因为家里实在是忙不开。吴氏无法,就让檀香拿一些熏肉和灌肠送给常婶。常婶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高兴的接受和自家男人回镇上了。
连翘想事情办的还真快啊,才几天的时间就能把王家连根拔起,快,准,狠。而且还是知府亲自过来审理次案,看来白叔叔他们来头不小。不过连翘也没想多,她就想过好她的小日子,然后家里的孩子一定要学习武功,所以现在连翘头疼的是去哪找个世外高人来。哎,这可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己心里想。
这些日子,吴氏不让连翘出去乱跑,连翘只能在家去看她的辣椒,花椒等的长势,还别说长得都非常好,就是浇水是个麻烦事情,每次都挑水去浇,这个真是麻烦,慢又累。不行,得想个办法才行。
有了,可以把离自家附近的那条河挖个小渠,用的时候就放开,不用的时候就堵上也是不错的。连翘和吴氏,舅舅商量过,就找人挖了一个小渠,有了这个,以后就不用那么麻烦的费力给地浇水了。解决了这件事情后,连翘就没什么事情做,又惦记上想上山看看,这时候已经是初夏了,总想着山上应该有好东西等待她去挖掘,不过现在她可不敢和吴氏提,提了吴氏肯定会发彪的。
想起自己买了很多的海带还在那放着,如果这附近有海就好了,这样的话可以吃到很多的海鲜,想想就留口水。说来自己来到这里都有大半年了,还不了解这个朝代呢。找谁打听打听呢,估计家里人是不行,知道的事情肯定不多,都是妇女儿童的。
想想还是找机会去镇上一次,得找点什么事情做,最近被吴氏关在家里,都要发霉了。家里的事情都被娘,舅舅,小舅妈搭理的井井有条,工人也都是老实能干,目前没出什么纰漏。
银子也是赚的不多也不少,应该也是富户了吧。哥哥在镇上读书也读的好,但是就是每天很辛苦的来回走,要是在镇上能买个房子就好了,这个注意不错,得和娘商量一下。
晚上吃过晚饭后,连翘把自己的想法和吴氏说了,吴氏听连翘说的天花烂坠。觉得连翘说的也有道理,要是能买个院子那再好不过了。其实连翘是想买个铺子,但是必须是带院子的,这样的话还开个店做点什么生意的都可以,不做也可以租出去,吴氏看连翘那样就知道,这个孩子又呆不住了,想折腾。算了也不管她了,只要不做危险的事情就好了,省的她天天的瞎转悠。
第二天,连翘和吴氏打了招呼,自己和春水两个人去镇上了,说来也奇怪,现在她和春水是越来越有默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是一对呢。在连翘心里,这个姐夫是真不错,姐姐能嫁给他,这辈子应该过的很好。
两人做着牛车,慢悠悠的聊天。连翘说话大胆,有时候弄的春水很无语,这不又问上了:“春水哥,你喜欢我大姐那点?”
春水听了她的问题直接忽视,那有像她这样的姑娘家的总是问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真不知道这个小丫头脑袋里装的什么。
连翘见春水不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没在乎,又接着聊别的,连翘的厚脸皮在全家都是有目共睹,简直比城墙还厚。又问:“春水哥,你说去哪找个武功盖世的人来教咱们武功呢,那样的话,咱们以后就不怕坏人了,还能保护别人,你说是吧?”
“是,你说的这个倒是个好主意,可是就咱这个地方上哪找这样的人啊,不过我看白叔叔和佟掌柜的武功都不错,你可以问问白叔叔。”
“好,等会儿咱们问问白叔叔,看看他有什么好意见,不过,咱们还是先逛一圈吧,然后再去聚宝阁。”
“好,听你的。”
俩人来到镇上,先把牛车赶到了聚宝阁后门请人酒楼的伙计帮忙看一下,俩人也没进去和白掌柜打招呼,时间还挺早的,店铺什么的刚开门,这会儿估计白掌柜也在忙。
俩人来到镇上最繁华的街道,铺子林立,各种小摊也都是早早的摆开。南来的北往的,吆喝着,也有些是卖小吃食的,很热闹。
春水和连翘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到处看看,看到有兴趣的东西,就上前问问。直到现在大家还在议论王地主家的事情,还有就是新来到的知县据说一来到这里,大力整顿,那些地痞流氓什么的都不敢出来横行,所以街市才出现了如此繁华的景象。
连翘想但愿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虎头蛇尾。这次逛街主要是看看铺子什么的,大致了解个大概方位,知道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然后就可以找个中人,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不过这个中人还真不好找,以前家里也用不到中人,所以也不了解谁的口碑好,看来还是要麻烦白叔叔了。
俩人又逛了会儿,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就慢悠悠的往酒楼走了,等到了酒楼正是中午的时候,酒楼里座无虚席,伙计忙的脚不粘地。连翘和春水两人找个伙计问白掌柜在那,伙计说掌柜的在后院。连翘就让伙计领着他们到后院。其实连翘完全可以自己进去的,但是这是礼貌问题。所以还请了伙计带路,见到白掌柜,还被白掌柜数落一顿。
连翘和春水进屋,和白掌柜就说明了这次来镇上是想买个院子什么的,但是不熟悉中人。
“白叔叔,你有没有熟悉的中人,给我介绍个呗。”连翘俏皮的对白掌柜说。
“哼,你这才老是几天啊,就又折腾,你娘知道你要在镇上买房子吗?”白掌柜假装严肃的说,上次的事情他还没来的及说她呢,擅自就自己跑到那个庄子去,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怎么办。
------题外话------
大家,最近有点事情,不能多更,等事情过了,一定大更!请见谅!
第六十二章 置业
“白叔叔,你要理解我,我就是劳碌命,其实买个院子就是想让我大哥上私塾方便点,不用天天的来回走,而且最好有带铺子的,那样我们还能做点小生意什么的,每个月不也是个进项不是。你说我想的对吗?白叔叔”
“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吧我帮你问问,佟掌柜应该认识合适的中人,到时有消息了告诉你,你也别急买铺子要看好位置什么的,等合适的机会吧。你们两个还没有吃饭呢吧?”
“是啊,谢谢你啊,白叔叔,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连翘一听白叔叔帮忙,那肯定十有八九能成。
“好,你自己就老实在家等我的消息吧,走咱们去吃饭。”白掌柜招呼连翘和春水吃饭去。
连翘和春水在聚宝阁吃过饭后,呆了一会儿俩人就离开了。
回到家里以后,家里很安静。只有紫苏几个人和檀香在,娘,舅舅,都不在。一问过才知道原来赵大叔的娘不行了,今天中午的时候去了,这会儿吴氏和平安都在赵大叔家里帮忙,连翘听檀香说了一遍。
赵大叔的娘去逝在村里是白事,因为赵大叔家里又住在村里,而且赵家的亲戚也很多在村里,所以很快大家都知道,然后村里人就是这样的谁家有事情都会儿去帮忙,要不等你家有事情就没人来帮忙,吴氏和平安每天都去,家里的作坊只留了帮工的。春水,连翘和檀香就不得不去作坊里帮忙,要不做不过来。
几天后赵大叔家里的事情忙完了,又恢复到正常的运做中。这两天白掌柜也给连翘送了信儿让她有时间去城里一趟,铺子的事情有消息了。
这天连翘和春水到镇上先看看怎么样,如果可以再让吴氏去看看,做最后的决定。
到了聚宝阁,见到白掌柜。白掌柜告诉连翘一会儿那个中人就来,是佟掌柜相熟的人,口碑不错。
果然佟掌柜过了一会儿带了个中人和连翘见面,这个中人看上去四十多岁,皮肤黝黑,一口白牙,个头不高,但是长也还好,姓谢,给连翘介绍后。连翘看看谢中人,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中介,应该是知道很多消息,掌握镇上的动向。
“连翘姑娘你好,佟掌柜都和说了你的要求,现在我手里有三处铺子都是带院子的,有一处是在比较热闹的街道上,两层楼带的院子也比较大,当然了价格也比较贵,这个要一千两银子,第二个是在另个街上,以前是个杂货铺也带个院子,老板急着出手,想要回乡下去照顾生病的老母亲,而且他的生意也不是很好,所以老板就想结束了,回家买些地不再做生意了。杂货铺不大也不小,后面的院子也能住人。
这个要三百两银子。第三家的位置就是比较偏的了,院子很大,但是铺子很小,到现在也是租出去的,但是这个院子离书院很近,要价是五百两银子。”谢中人一一介绍完后,连翘权衡了下,估计也就第二个合适,想着其他两个都是太贵了,一个就是买不起,一个就是买的有些吃力,但是第二个可以轻松买了。
所以连翘也不想浪费时间,就想直接看看那第二个院子,谢中人一口答应,说是可以马上看。连翘和白掌柜,佟掌柜告辞后。连翘,春水和谢中人来到他说的第二房子来看看,都是走路过来,所以也能看看这一路上的情况。
到了后,谢中人敲门,过会就听里面的人说话:“谁啊?”是个男人的声音。
“是我,谢中人,老哥我带人过来看看你的院子。”
门嘎吱的开了,走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估计就是这院子的主人。谢中人和他寒暄了一会儿,然后就带领连翘他们到处看看,院子有四间房子,旁边还两间小的,厨房什么的都是齐全的,院子里的旁边有个水井,还有个小的菜院子,收拾的很干净,几人又到了铺子看看。
连翘一进铺子,就看到一些架子,还有些剩下没有卖的东西在旁边堆放着,铺子也不是小,但是就是装修实在是太差了。
看过一遍后,连翘总结了一下,院子和铺子都没有问题,位置也还好,可以做点小生意。这个地方离书院也不远,而且价格也合适,想着能买下来。
这时又有一伙人过来看,是别的中人带过来的,那人看了之后从的神情上看是很满意的,但是还是挑三拣四的,无非就是觉得价格贵了,想压价,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连翘也看中了,但是她不想和那人正面冲突,就悄悄地告诉谢中人,自己想买这个院子,价格也能接受。
谢中人点点头,就和这个院子的主人去说了。主人对刚才那个人也很不满意,根本就不想卖给他。
这边的那个挑三拣四的人,斜眼看了一下连翘也没在意,还在那哇啦哇啦的说,搞和他一起的中人脸色也不是好看。
院子的主人进来和连翘,还有另外一位说自己的园子已经有人要了,那个人一听,炸毛了,直嚷嚷,说什么竟然都卖了还让人看什么看,不是骗人嘛等等。反正就是很生气的样子。估计他现在很心疼着呢,这么好的机会就被他错过了,生意人就是这样的,斤斤计较,结果往往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事情定下来,连翘交了五十两银子做订钱,请谢中人帮忙办理,过户还有到衙门登记等等。
连翘和春水回到家里,把情况说了一下。
“娘,我想着是先让你看一下,再做决定的,但是也有人看中了,我想如果不快点的,那就被人抢走了。所以就自做主张的先买了,不过你如果看到的话,也会喜欢的。”连翘假装很委屈的和吴氏说。
“呵呵,没事,买了就买了,我看不看都一样,娘相信你的眼光,等都办完了,咱们一家都去看看。”吴氏对于连翘自己决定买院子这事,根本就没多想。
“那好,我还想等过了户,咱们就重新装修一下,然后我大哥就可以不用天天来回跑了,咱们也得计划要做点什么买卖。”连翘非常的开心,想终于也可以在镇上买房子,也算有产业的人了。
几天以后全部都办完了,连翘一家人就都去了镇上看看新院子,几个小的自从上次的事情过后,吴氏一直圈着他们,这次能来镇上看看,别提多开心了,一直唧唧喳喳的说不听,一会跑这看看,一会跑那看看,还问连翘那个房间属于他们。
连翘笑,就那么几个房间肯定不够分的,人太多了,不过可以在每间房里多加个床什么的,这样都来了也能住下。
吴氏看了这个房子也很满意,觉得各个方面都很好,直夸赞买的好。看过房子后,接下来就是决定做什么生意了,这个连翘早就想好了,还开个杂货铺,之前的那家生意不好也是因为品种太单调了,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老板又是个老实人,所以才导致生意惨淡。
但是她是谁啊,做生意最在行。看过后,一家人找个小饭馆去吃午饭,这一家可真是不少人啊,自己家不算大哥五个孩子再家上大壮三兄妹就是九个孩子,还不算大人,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饭馆,小二一看这么多人,那么多的孩子,嘴直抽。
把两张大桌子拼到一起才够,他们光点菜就点了八个。混素搭配,每人叫了碗面条。菜上的很快,吴氏就赶紧让孩子先吃不用等,这些人也都不客气,走了一上午,又饿又累的。
吃过饭后,他们又做了会儿,收拾一下就都坐牛车回去了,人太多了,就让小的全都坐车,大人都走着,反正也不远,一家人漫漫悠悠的往回走,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前几天还下了雨。到家都出了一身的汗,吴氏让孩子去睡会儿,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吴氏各个方面都注意,不苛待孩子,就连大壮三兄妹在连翘家呆了几个月,身体都比以前好很多,大壮长高了很多,也壮实了。大丫也是,吴氏不让她做粗活,和檀香一起,做做针线,做做饭什么的。现在手养的比以前好很多,二丫就是每天和紫苏他们一样。
连翘在家里是个特例,没人给她安排什么的,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连翘的针线不行,吴氏开始的时候还逼着她做,但是真的不行,连翘做的阵线七扭八歪的,针脚大的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能看清楚,最后没有办法吴氏只得放弃。
回来后连翘一个人跑回屋里,去设计那个铺子怎么装修,后面的院子到是不用动,打扫一下就可以,再换换家具什么的。
设计好图纸,连翘就动手找人装修,这几天总是呆在镇上,早去晚回的,幸好有春水陪着,要不吴氏肯定不答应的,她总觉得自己这个二女儿一不注意就会做什么出阁的事情,总是很担心她,连翘自己也再三保证一定乖乖的,这样吴氏才放心。
第六十三章 新品种
铺子装修好了,连翘就在计划着要卖点什么东西,一般的东西肯定是要有的,再加上自家做的酸菜,泡菜什么的,熏肉和灌肠也可以卖,但是连翘为不影响聚宝阁的生意,价格和他们一样,这样的话就卖不了多少,再说当时也说好了,不能再供给第二家,指着一个杂货铺子还能卖多少,她还想到冬天的时候指着熏肉和灌肠狠赚一笔呢。
那就要想其他的东西,别的铺子没有的,连翘想了好几天,想到的还是做些吃的,例如用花生做些糖豆,椒盐什么的,端午节快到了,听白叔叔他弄的糯米已经到了,还让她赶紧去看看,这个时候可以做些粽子什么的来卖。最好再做些果脯什么的,哎呀一大堆的事情。
但是谁去铺子是个大问题,暂时家里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如果是这样就得考虑先把铺子租出去。还是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自己也不能做完全的决定。
下午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活计了,全家人基本都是在休息。连翘家里围绕着铺子的问题,招开了家庭会议,又叫圆桌会议,这个是连翘给起的名字。
“娘,咱家在镇上的房子基本已经专修好了,过些天就能用了,大哥也可以住在镇上。另外就是铺子的问题,现在是租出去还是咱们自己做点小生意,而且就算大哥住到镇上,也得有人照顾啊。所以娘,舅舅你们看看怎么办?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连翘首先开始说话,把问题都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想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是啊,你说的这个事,我这些天一直在考虑呢,我想还是自己做点小生意,就让你舅舅和舅妈去铺子,这样也能照顾你大哥,你觉得呢平安,弟妹?”吴氏早就考虑这个问题了,但是始终没有很好的办法,她也知道自己的弟弟有些老实,可能是不适合做生意。可是目前家里真没有其他人了,自己是不可能去的,即使出租去,可是。志远还是需要有人照顾他,想来想去只能让平安夫妻去镇上,而且吴氏也希望自己的弟弟不要一辈子只会种地,也希望他能有别的出息。
“大姐,我去是没有问题,可是我也不会做生意啊,我怕到时做不来,呵呵。”平安挠着脑袋,傻呵呵的笑着。
“舅舅,你就别担心,谁一开始都不会,都是慢慢学的,只要用心学,一定会做好的,而且我也觉得舅舅适合做生意舅舅虽然老实那是因为没有机会去外面锻炼,如有机会舅舅一定会成为一名很好的商人了,虽说商人的地位不高,可是有银子才是硬道理。我也同意娘的意见,大姐你们的呢?而且大壮哥也要去,娘你觉得呢?”连翘狠狠的鼓励了平安。
“我也要去吗?我什么都不懂啊,连翘妹妹。”大壮一听要自己也去镇上,很紧张。
“大壮,别担心,干娘相信你。听你连翘妹妹说说具体的计划。”吴氏很温柔的对大壮说,吴氏真是打心眼里心疼这三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遇到了那样的父母。哎……。现在好了,几个孩子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己定要让他们都健康平安的长成|人。
“娘,我是这样想的,咱们的地方也有限,就开个杂货铺子,里面就卖咱们自己家的一些东西,然后在去城里进些稀罕物这样估计就差不多了。咱们家目前能卖的就是酸菜,泡菜。那个熏肉和官场咱们是不能卖的,这个我白叔叔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就有写明的,而且我想到年底指着这个狠狠的赚上一笔呢。我想咱们可以做些其他的小零食来卖,咱们收些花生和瓜子,我把它们做成五香的什么的。卖的东西我都想好了,现在就是要实施,首先舅舅和大壮哥在村里收些花生和瓜子,别的村子过来卖也行。然后我和春水哥去镇上买些调料,回来先做点大家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如果可以咱们就大量生产。娘,你们觉得呢?”连翘滔滔不绝的把
自己想的计划说了一遍,临了还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水。
“我看行,就按照你说的吧,先试试,再做最后的决定。我看如果真能成了,你赵大叔和你舅妈娘家都过来也忙不过来,还要再找人。”吴氏说。
“娘,咱们先看看再说,等东西出来,就能决定了。”连翘也知道,估计这次就要分工很细了。哎,事情一大堆。
“那好,先收些花生和瓜子。我这就和大壮去村里看看谁家有,什么价格收呢?收多少呢?”平安说。
“就按市场价格收吧。各先收一百斤吧。”连翘想,都不容易,不差那几文钱,大不了到时把价格加上去挣镇上的人的钱。
“好,我们这就去。大姐那我们先去收,有的就让他们送到家里来。”平安说着站起来就打算和大壮去村里问问。
“好,你们去吧,好好说,说清楚了。”吴氏嘱咐。
平安和大壮走了,连翘一看时间都三点多了,也不能去镇上了,算了明天吧。
剩下的时间连翘就教家里人识字,平常志远每次晚上回来就教大家识字。
吴氏又拿起她的针线来做。
大概一个时辰的工夫,平安和大壮就回来了,而且跟来得还有赵大叔和他的弟弟两人推了车,上面了四个袋子。估计就是花生和瓜子,平安招呼赵大叔和他的弟弟进屋,大妞倒了水了给他们,吴氏一问就知道了,平安是先到赵大叔家问的,去年家里忙,价格又底。正好想去镇上的集市卖掉呢,这不赶巧了。
称过后,连翘给平安拿了钱付给兄弟两人,两人也没有呆就回去了。
这下又有的忙了,连翘让先把花生和瓜子分别放到两个锅了加水,然后放盐,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调料大火烧。
然后留了些花生做糖豆花生,首先也是放到锅里煮加盐,煮沸,当面浆气泡时撤火。把白糖放到锅里熔化,再放糯米粉用冷水调成浆,加热成糖浆,把花生倒入滚汤的糖浆里裹粉,然后颗颗分明,不要粘在一起,然后放到地炕上烘干,晾凉。这样就成了糖豆花生了。
又错了虎皮花生,只不过这次用的是红塘,大概的步骤是一样的,但是最后成的却不同,做好椒盐花生,五香瓜子,糖豆花生,虎皮花生后都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先放到作坊里晾这就好了。
大家忙了一下午,都很累。做完了,都早早的休息了,大家都很期明天是个是景象。好象看样子不错,但是这里的人都没有吃过,而且连翘也是第一次做,还是前世的时候去乡下的一个手工加工厂看到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算了不想了明天就知道了。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上连翘就要跑去作坊看看,吴氏拉着她,告诉她:“连翘你别急,早上我和你舅舅都去看了,都不错,很好吃。”
“不要,娘我还去看看,要不我不总是不放心。”说着连翘就往外作坊那里跑,吴氏看着连翘的样子,心里想自己个这个女儿自从那次醒过来,变了太多了,会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是越来越操心了,吴氏不想连翘这样,早惠的孩子身体不好,也是吴氏一只担心的问题。如果连翘知道吴氏是这样想自己的,肯定大笑,自己好歹了是三十多岁的灵魂了,说来还比吴氏大几岁,真是太汗颜了。
连翘跑到作坊里首先看了糖豆花生和虎皮花生,看到白白的一粒一粒的,虎皮花生也是,拿起来每样都吃了几个,味道还真不错。接着又看了椒盐花生和五香瓜子,都很成功,连翘心里真是太高兴了,真有成就感。第一次就这么成功,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就行,连翘每样都拿了些回新屋,让大家都尝尝。
吴氏和大妞都已经做好早饭了,大妞不让吴氏起来做早饭,但是吴氏不同意。人家把姑娘嫁过来,也不能让人家伺候一大家子,这样的事吴氏可做不出来。连翘进屋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桌子等连翘一起吃早饭,看到她拎了个篮子进屋。
“来大家看看,这个是昨天的大家的劳动成果,都来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好吃不,给点意见。我都吃过了,味道很好,估计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做就成。”连翘说着把篮子放到桌子上。
紫苏和双胞胎一听说有好吃的,而且是昨天做的那种,二姐说很好吃的,他们以前都没吃过,站起来伸手就要,嘴还不停的嚷嚷要吃。连翘先抓了一把给他们,然后让大家都吃。
“好吃,好吃,二姐我们能不能天天吃啊?”紫苏边吃边问。
“当然可以,只要你喜欢,管够。”连翘笑着说。
“是味道不错,估计能卖好价钱。”吴氏也很欣慰,毕竟这个是自家做出来的独一份。
舅舅和小舅妈他们也说好吃,得到认同,连翘信心十足。然后让小舅妈一会儿拿点给三妞他们吃,也给赵大叔他们送点。
吃过早饭,连翘装了很多的椒盐花生和其他三样等春水来,他们就去镇上找白叔叔,有些问题连翘还得请教于白掌柜。
------题外话------
各位不好意思,由于妈妈生病,每天都在医院,更新时间目前真的没有办法稳定。对不起了,各位!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十四章 商议
到了聚宝阁,伙计直接领着连翘到了后院。进屋后连翘就看到白掌柜正在看帐本,白掌柜抬头看到连翘和春水进屋,也没有起身,就说句你们先坐,等我一会儿。
连翘和春水没有说话,就乖乖的在旁边等着白掌柜,喝着茶水,等了一会儿白掌柜看了完帐本,走到连翘的对面坐下,就问:“连翘,最近怎么样?家都好吗?”
“白叔叔,都好着呢,我今天来有点事情想请教您呢。”
“噢,什么事啊?你那么聪明还有想不到的事情啊?说来听听。”
“呵呵,白叔叔你别笑话我了。我家前几天不是在镇上买房子嘛,还是带铺子的。我们全家人就商量着想开间杂货铺子,买点小零食,再去城里进点稀罕的东西来卖,所以还想请白叔叔给我指条路啊,哦,对了,我把自己做的零食带了些,白叔叔你尝尝,给点意见。”连翘说完就把自己带的篮子拿到桌子上,拿出椒盐花生,糖豆花生,琥珀花生,五香瓜子,每样都放在一个小罐子里。
白掌柜好奇这丫头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就站起身来走到连翘面前一看究竟白掌柜看到了这四样东西,就认识两个,一个是花生,一个是瓜子,其他两个没有见过。伸手拿了椒盐花生吃了一个,接着又吃了好几个。其他的几个也都吃了些,然后看着连翘半天没有出声。
连翘很奇怪白掌柜的反应,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吗?心里直打鼓。
半天白掌柜终于说话了:“连翘这些都是你做的?”
“是啊,白叔叔有什么不对的吗?”连翘也奇怪抬头看着白掌柜。
白掌柜看出连翘的担心,就笑着说:“别害怕,没什么,我就是奇怪你是怎么想出来了的?这个小脑袋怎么长的啊?这几样都不错,尤其是那个花生我们酒楼也需要,其他的有点甜,估计小孩和女人应该很喜欢,我想肯定很好卖,怎么样也给我们酒楼供货吧?”
“哈哈,太好了,没有问题,但是那个椒盐花生我家铺子里也卖的,白叔叔这没事吧?”连翘兴奋的拍着手问道。
“当然了,你可以在你的铺子卖,没有问题。至于你说的要去府城里进些稀罕的东西,这个我可以帮你问一个朋友,他也有铺子经常去府城进货,他应该比较清楚。”
“好啊,我想铺子卖些小零食和一些生活日用品等,这样的话也方便客人来买东西时,能够尽量都买全,总之就是货全点。”连翘闪着眼睛说。
“好,没有问题。我问问他什么时候去府城,你们跟着去一次就可以了,下次自己就知道怎么进货。他们是做绸缎生意的,但是府城的市场他们是很熟悉的,经常去那边也有铺子,人不动担心,很可靠。”
“好的,谢谢你白叔叔,要不是您的帮忙,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府城进货,有人帮忙带我们一次,下次我们自己就可以了。”
“不用谢,你还和我客气,有什么事情是白叔叔能做的,就和我说。”
“知道了,这样白叔叔时间还早,我想先去铺子看看,然后想看看怎么归置一下铺子。还要打些货架子什么的。”连翘说着就站起来和白掌柜告辞。
“好,中午过来吃饭吧。我估计下午就能有消息了去府城进货的事情。”
“不了,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下午回村里之前我过来一趟。这些就留给白叔叔吃吧,您别嫌弃啊,那个椒盐花生下酒喝不错。”连翘建议。
“好,谢谢你啊,小丫头。”白掌柜摸了摸连翘的头,送她和春水出去。
连翘和春水出了酒楼,二人就赶着牛车往自家买的房子去了。到门口,春水把牛车停在旁边,然后两人进了屋子,住的房子和铺子都已经收拾好了,就差家具了,家具连翘已找人打了,估计过两天就能拉回来。
然后两人又看看了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问题,连翘和春水就去了木匠铺子,木匠铺子的夏老板正好也在,看到连翘和春水两个人来,赶紧迎出来,其实木匠铺子就四个人,两个师傅还的算上夏老板,剩下的两个是学徒。不过夏老板的生意还不错,他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般镇上的人家,像富贵人家都是找人去家里专门打家具的。
连翘笑着说:“夏老板,最近生意好啊。我们来看看前两天订的家具打的怎么样了?”
“连翘,你的家具都快了,再过两天你就来拉。最近怎么样啊?”夏老板笑呵呵的问道。
“还行,挺好的。那我就过两天再过来,先走了,夏老板。”连翘和夏老板告辞,和春水两个人走在街上,牛车放到家里了,两人就闲逛,看看周围的情况,连翘觉得虽然是镇,但是依然很热闹,人来人往的。
两人一看到中午了,要找个地方吃饭,走到一家门脸很小的面馆,走进去,人不多就两三个吃饭,地方也不大,摆了六张桌子,招呼人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两人要了两碗面条加肉的,要了个凉拌黄瓜。
面上来后,两人也饿的不行了,春水是个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拿起碗就吃,面给的很多,可是味道真真不怎么样,难怪生意不好。连翘拨了一半给春水,自己才慢慢的吃起来,做面,主要的是汤,可是这汤真不好喝,吃了几口,连翘就没有再吃了。
就看到老板拿了木牌子往外走,连翘一眼看到上面写的字,是要往外兑。连翘就想问问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春水也吃的差不多了,连翘就和春水说让他把老板叫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春水点点头,就大声说:“老板结帐,一共是多少?”
老板笑呵呵的走过来,说:“二位吃的可好?一共是二十五文。”春水拿了二十五文给老板,随后就问道:“老板,我刚刚看到你往外挂个牌子是,看意思是想往外兑啊?”
老板接过面钱,说:“是啊,想兑出去,不想干了,也不挣钱,都赔了,支撑不下去了,我们的面就是家常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说实话真是不好卖,原来想着指着这个面馆赚点小钱,给家里的孩子治病,可是现在是真的不行了,想着赶紧对出去,还能剩点钱给孩子治病。哎……。”说完老板垂头丧气。这时从里间走出一个妇人,看这个妇人应该就在后厨做面条的,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客人在说话,就过去拉了一下自己的男人,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估计是担心铺子不好往外兑。
男人看了一眼那妇人,也没有说什么。连翘这时就说:“老板,老板娘,你们别担心我们不会往传的,但是我觉得你们的店的位置很好,如果面条能做好,可是能赚钱的( 重生极品农家女 http://www.xlawen.org/kan/3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