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阅读
。
不过这就是政治,一个杨全完全陌生的战场。在不足一个营的印尼陆军队列之后中国陆军第259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洪流汹涌着奔向战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这支铁甲雄师将迅速控制苏门答腊岛南部的各大要隘。
而在雅加达和孔雀湾的军港内,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和刘易大校所指挥南海混成舰队第2海空攻击集群的数十艘舰艇已缓缓的驶出寄居已久的军港,在勿里洞岛南部的海域重新编队集结。
“妈的,便宜全让徐杰那小子占了。咱们连口汤都没喝上。”站在“香港号”常规动力轻型航母的舰桥上,在海军中被称为“海上小炮手”的孙力军上校又开始鼓噪起来了。
“原本打算在强攻雅加达的作战中,用舰炮火力好好收拾下小日本的‘南洋派遣军’,一雪当年凇沪恶战之耻。结果呢?中央一声令下—送客。害得我们只能对付几个印尼猴子的暴民,还要以威慑为主。真他妈的不痛快。”原本摩拳擦掌赶赴战场的孙力军这几个月来在雅加达憋的好似一个怨妇,这段抱怨已经说了不下千遍了,站在他身边的刘易大校仿佛听到祥林嫂那句“我只知道冬天有狼……。”般躲之不急。
“槟城、班加亚齐、安达曼—尼科巴岛屿要塞群,如果仗还要打下去的话,你的近海支援舰队有的是机会可以一展身手。”与孙力军一样,在纳土纳群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擦肩而过的刘易大校又何尝不想大打一帐呢!
不过受“香港号”轻型航母的吨位限制,刘易大校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舰队在将来的作战中难以驰骋,更多的将发挥两栖支援舰的作用,辅助登陆部队的夺岛行动。所以在雅加达驻留的日子里,刘易大校将更多的精力的投入到对印度远东战区各滨海要塞区的情报收集和攻击演练中去。
“谁知道呢!说不定印度阿三的特使此刻正在北京跟咱们的李外长密谈呢。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咱们又得打包回家了。”虽然想象着下一个阶段的濒海攻击的确刺激,但是孙力军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以“宽容、友好”而著称的文明古国。
孙力军的猜测并非不现实,但是他猜中了开头却并没有猜到结局。新德里的特使—副总理阿德瓦尼的确已经抵达了北京,并提出了新德里认为合理的停火条件。印度放弃在苏门答腊中部和马来半岛的已控制区域,但中国必需承认亚齐伊斯兰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同时对马来西亚政府施加压力,促成槟城自由港的建立。
对此中国外长李翰文的回答是:显然印度政府还不清楚目前战场局势的发展,这样的条件等于要中国军队放弃已取得的全部战果。
第二十四章:螳螂捕蝉(五)
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黎明总是让霍华德.泰勒充满了激|情,昨夜与妻子的两度云雨让他此刻仍回味无穷,即便此刻他正驱车前往白宫,参加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紧急会议。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防务决策咨询机构。其法定成员包括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其法定军事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是其法定情报顾问。而该委员会日常工作由身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负责。
跟以往一样,总统迈克是第一个到来的。随后是副总统布赖斯特、国防部长唐纳德、正在欧洲访问的国务卿理查德今天看来是要缺席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迈尔斯走进会议厅时的脸色不太好,恐怕与今天的会议的主题有关。最后到来的永远都是CI的掌门人、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
“好了,先生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和印度在马六甲地区的日益扩大的战争状态。”所有人员到齐之后霍华德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局势的发展令人惊讶,新德里坚持的时间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根据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如果没有新的力量的介入,除了少数筑垒地区外,印度军队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地面部队在48小时内将进入总崩溃状态。中国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令五角大楼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首先发言的是国防部长唐纳德。
“阿德瓦尼(印度副总理)在北京一无所获,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人绝不会就此收手的。显然现在莫斯科也难以影响北京的决策,中国人将在各条战线上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势,在几天之内便会有数以万计的印度士兵走进中国人的战俘营,他们中有印度最精锐的伞兵、海军陆战队员、装甲兵。印度人在近十年来的努力将全部赴之东流。”唐纳德继续向与会者介绍着地球另一端的战况。
“所以在局势进一步恶化之前,我们应该介入。警告中国,令其停止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方向的扩张行动。必要时,我们应该使用武力。”作为美国政府的传统“鹰派”, 唐纳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威胁论”的忠实拥趸。此刻他更坚信美利坚应该倾尽全力,以遏止中国的崛起。
“使用武力?!好吧~~我想听听五角大楼是否已经作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迈克.李总统将目光转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迈尔斯。
现年60岁的迈尔斯,年轻时曾是美国空军的皇牌飞行员,而任美国驻日本军队司令兼横田空军基地司令的经历,更让他对中国海空军近年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坦率的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仅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是难以保证在与中国的正面抗衡中取得绝对优势的。陆军在澳大利亚北部建设的基地群还没有投入使用,关岛的海空军基地也在不断延伸的中国远程火力圈的打击范围内。而更关键的是我们还要处理伊朗和阿根廷的危机。”迈尔斯满脸无奈的回答着总统的询问。
“可印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打击能力的国家,中国在取得全面优势的同时应该会顾忌到印度的核威慑,而不会轻易攻击印度的本土吧。”副总统布赖斯特显然对战火会蔓延到印度本土这一猜测表示怀疑。
“印度的核打击能力对于他的死敌—巴基斯坦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于国土辽阔且具有强大核反击和空间拦截技术的中国来说,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威胁而已。印度的确拥有核攻击能力,但是它的空基和海基核打击平台数量稀少且脆弱。看似庞大的陆基远程弹道导弹库中,主要担任战略值班任务的是“烈火”中程弹道导弹和“大地”地地战术弹道导弹,这一射程的武器足以覆盖巴基斯坦的全境,但对中国来说威胁不大。”迈尔斯将军对印度核战略同样不陌生。
担任过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和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的他,曾参与过对印度核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评估工作,甚至秘密与巴基斯坦方面交换过相关情报。不过迈尔斯将军同样清楚,印度并非对自己核武库的缺陷缺乏认识。印度空军和海军一直在谋求着更强的空基和海基核打击平台的出现。
“莫斯科刚刚决定将他们现役战略空军一个中队的4架‘海盗旗’卖给了新德里,当然还有远程巡航导弹。”沉默了许久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突然开腔。
“好了,关于印度核能力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对中印两国战争我国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显然直接的军事介入是不明智的。那么外交努力和经济制裁呢?要知道马六甲的战争局势已经令全世界的经济出现了停滞的态势。特别是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其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多经由马六甲地区。”霍华德不得不将话题引回来,免得大家在印度核问题上纠缠太久。
“外交上我们对中国没有太多的牌可打,台湾海峡归于统一之后,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的软肋。至于经济上,庞大的东南亚市场足以消化他们的廉价产品。”虽然国务卿理查德今天缺席,但是目前美国在外交和经济上对中国无力,显然已经成为了本届政府的共识。
“那么难道我们什么都作不了了吗?”国防部长唐纳德有些亢奋的敲击着会议桌。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等待,同时可以制裁印度。”一个近似于开玩笑的提议从美国总统迈克.李的口中说出,让全场为之一震。
“对!既然我们无法遏止中国的攻势,为什么不能协助它呢?”作为美国总统迈克.李的很多想法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
“毕竟长期以来强大的印度同样是我们在印度洋上的麻烦,况且其拥有接近10亿人口,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未来市场。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崩溃,为什么不能推波助澜呢?”迈克.李可能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没有“中国成见”的一位,所以在他的任期之初,美中可以携手解决越南的叛乱。
“至于中国,他要面对一个跟其本国领土面积相差无几的新疆域,控制将近4亿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口。这一切足以耗尽他的精力。而他的近邻日韩也会继续强化其与中国的军备竞赛,最终中国将会成为一条‘亢龙’。超越其国力极限之后,唯有崩溃……。”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一)
当新年黎明的第一束阳光穿透云雾,照射在苏门答腊岛的上空时,一夜之间整个岛屿的战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
西线陆军航空突击第171师“捕蛇者”的攻击前锋已经接近了印度第57山地师的师部所在地—重镇巴东。作为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还是苏门答腊岛上面对印度洋岸的最大港口。位于巴里桑山脉西麓平原上的这座城市,此刻正遭到中国陆军2个陆军航空团的猛攻。
对于拥有完备防空火力的印军前线指挥中心,中国陆军没有再采用武装直升机群正面突入的战术,而是先在巴里桑山脉西麓巴东市的两翼进行大规模的机降,构筑稳固的登陆场。
陆军航空团编制有2个米-171运输机大队同时在巴东市两翼展开2个加强步兵营的兵力。而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显然也已从昨夜打击中的混乱中恢复了过来。作为印度陆军境外决战的精锐之师,第57山地师虽然在苏门答腊省中部的沼泽地带有超过2个旅的兵力被击溃。但是作为师预备队的第18旅依旧保存着完整的建制。
整个上午印军第57山地师出动第18旅及师部直属各部队,全力与中国陆军的机降步兵争夺着登陆场的控制权。印军师直属防空部队ZSU-23-4式23毫米自行高炮迎着米-171军用运输直升机外挂火箭发射巢的火箭弹雨的火力,用炮火捍卫着印度陆军最后的尊严。
在西线恶战的同时,东部战线的白天是在一片忙碌中度过的,被包围了两周之久的东盟联军的士兵,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宛如一群乞丐。闹哄哄的挤在早已在炮战中坑坑洼洼的公路两边等待着满载补给物资的中国车队。
“2万多人的大军竟然会被数量远少于自己的敌人包围。这也不能不说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啊。”跟随着中国陆军抵达巨港的印尼民主联邦国防部长杨全中将,看着挤满野战医院的东盟伤兵不由得感慨道。
实际上东盟联军的战斗力并非不强,包围圈内的新加坡陆军的第6师和第3师都是其国内有名的劲旅,而泰国陆军快反部队和特种部队第1军也决非乌合之众。但开战之处,各部队之间便充斥着不信任。指挥系统各自为证彼此根本没有协同意识,遭到攻击时也是各自为战。甚至发生过新加坡的部队遭到猛烈攻势时,仅一公里以外的泰国陆军见死不救的情况。
虽然侥幸没有被歼灭,但在长达2周的围困也造成了东盟联军超过6000人的伤亡。另有超过1000人失踪。撤出雨林沼泽地区的东盟军队在占碑地区临时集结待命。由中国陆军对其每个营、每个连的情况进行了登记汇总。抽调出其中情况较好的部队,编组新的攻击集群配合中国军队向北前进。
同时抵达占碑的还有2000余人的印度战俘队伍,这些在昨夜的战斗完全被打懵了的印军第57山地师的官兵,在走过东盟军队的营地时总免不了遭到唾骂和饱以老拳。好在这种行为总能及时的遭到中国士兵的制止,才不至于闹出人命。
“不是说中国人正深陷在爪哇岛穆斯林的游击战中吗?爪哇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伊拉克吗?正应该把新德里的那些情报机构的饭桶全部吊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内,印度远东战区司令阿塞得.普拉什中将对着眼前急转直下的战局,愤怒的咆哮着。
中国人民国防军东南亚战区的参战本应在他的计算之中,但是新德里却一再强调爪哇岛穆斯林的敌对情绪和游击战已极大的牵制了中国人的兵力。以至于此刻面对中国陆军在苏门答腊中部的全线进攻,普拉什手中却无一兵一卒的预备队可以使用。
“看来现在也只有全军退守班加亚齐这一个办法了啊!”此刻印度陆军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仍有1个机械师的机动兵力,而班加亚齐地区经过印军在战前的苦心经营也足以抵御中国陆军的长期进攻。
“不过第57山地师就……。”普拉什中将的目光转向苏门答腊岛的西南,仍在巴东坚守的印度陆军第57师此刻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弃子。但是这就是战争,有所守、便一定要有所弃。
“命令第57山地师全力守备现有阵地,战区司令部即将组织大规模的反击,以策应他们的行动。”此刻普拉什中将惟有用一个子虚乌有的反击计划,来鼓励已陷入包围的第57山地师唯一可以依靠的士气。
“如果苏门答腊岛的局面已经崩溃的话,那么马来半岛的暴风雨也即将来临了吧。”普拉什中将看着电子地图上吉隆坡周遍闪烁着代表印度军队参战单位的蓝色光点。
参与围攻吉隆坡的印度陆军包括1个师又1旅的机械化部队,如果算上海军两栖突击大队等辅助兵力,印度陆军在吉隆坡周遍的攻击集群总兵力超过3万人。
在目前的情况下,印度海空军的战斗力已经接近了极限。空中和海上的补给线随时有被切断的可能。这3万人的机械化军团,随时会成为中国刺刀下的俘虏。
“放弃吉隆坡外围,向北撤退。”此刻在马来半岛,印度只剩下槟榔屿这一个坚固的桥头堡了。将吉隆坡外围已经疲惫不堪的围城军团撤往槟榔屿显然是印度陆军最后的选择了。
不过在马来半岛的南部还有长期以来配合印度陆军行动的日本政府的外籍部队—“虾夷人”雇佣兵团。他们长期负责着阻击新加坡军队的北上增援行动。是否通知他们协同撤退?普拉什中将仅仅犹豫了2分钟,便决定将这支以残暴著称的雇佣兵团留给中国人。
2008年1月1日黄昏时分,印度陆军吉隆坡外围各部队,发起了自攻坚战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行动。1个小时内,吉隆坡外围的马来西亚陆军各阵地遭到了近十万发各口径火炮炮弹的轰击。
“印度军队开始撤围了。我现在以战区总司令的身份命令你部全线出击。”在曼谷南部帕塔亚的中国人民国防军胡维风中将立即命令,集结在吉隆坡直辖区南部的新城—布达拉城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转入全线反击。
在布达拉城坚守已经2天之久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先后击退了印度陆军3次团级规模的地面进攻。利用城市地形,摧毁印度陆军各式坦克、步兵战车100多辆。虽然战果辉煌,但己方的损失也不小。
在印军第3攻击中,集群所属“坦克杀手”—反坦克连,在展开过程中遭到印军T—6型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远程炮火覆盖,伤亡惨重。最终是依靠机械化步兵营的步兵已单兵反坦克武器将攻入阵地内线的印度装甲部队强行消灭的
此刻整个集群可以出击的部队至多2个机械化步兵连,且缺乏重型反坦克武器的支援。但是面对战区司令部的命令,旅先遣作战集群指挥官刘凌峰中校又怎么可能有辩驳的余地呢?
“刘司令员,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还有一个连的坦克吗?”此刻工兵营营长的一句话,却让刘凌峰中校豁然开朗。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二)
硝烟弥漫的印度陆军炮兵阵地上,虽然被一个上午的炮声震的阵阵耳鸣,但印度陆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炮兵中校拉奥仍然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155毫米炮弹一发发的减少,心中充满了得意和欣喜。
虽然至今仍无法攻克吉隆坡的外围,但是拉奥中校并不介意,毕竟对于机械化部队而言,巷战无疑是地狱之门。所以此刻印度远东战区命令第24机械化步兵师解兵撤围,对于拉奥中校来说并没有什么遗憾。
他们团所装备的采用T—6型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种火炮在发射底部排气弹时其射程达到了53.6千米,如果需要他们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吉隆坡的市中心。
而由于采用了全自动瞄准系统以及由环状激光器陀螺仪导航的自动导航系统为此,这些自行火炮的射击精度和野外定位精度都相当的高。在第3次对布达拉城内中国陆军的进攻中,正是他们团的炮火消灭了中国人可怕的反坦克火力。不过此刻拉奥中校只想着多消耗几个基数的炮弹,好空出2辆卡车来运载他个人从巴生港登陆以来收集的“纪念品”。
自从有了战争以来,在敌国境内的劫掠便是军人的特权。虽然马来西亚并不富裕,但是对于大多来自穷苦人家的印度士兵来说,从巴生港到吉隆坡他们还是收获颇丰的。所以各部队都有意将师部规定的保留5个基数弹药的命令,视而不见,争先恐后的将炮弹打到最后一个基数。
“那是哪个部队的坦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正当拉奥中校指挥着自己的勤务兵将他的“个人物品”搬上团部的卡车,4辆突如其来的俄制T-90S主战坦克出现在了充满硝烟和尘雾的公路上。
“这些坦克手是不是喝醉了酒?”土黄|色涂装、装甲上印度陆军的徽章和识别番号,一切看来是那么的正常,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坦克开的似乎太快了点。他们的车长也没有象以往在后方时那样钻出炮塔。
而且……而且他们的炮管指向的方向是……不……。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和火光,1枚3BM32的贫铀弹芯脱壳穿甲弹由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246M-1滑膛炮中高速飞出,直接命中了仍在开火的T—6型自行榴弹炮的侧面。
装有3个串联状的战斗部的3BM32的贫铀弹芯脱壳穿甲弹,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贯穿倾斜60度的250毫米装甲。第1个战斗部用来摧毁挂在坦克外的爆炸式反作用装甲,第2个战斗部用来破坏坦克的主装甲,最后1个战斗部穿入坦克车内将其彻底摧毁。
对于装甲厚度远弱于主战坦克的自行火炮而言,被这样的炮弹命中无疑是毁灭性的,在车内爆炸的后续战斗部迅速引爆了车内所载的炮弹,整个炮塔被高高的掀起。
而不等拉奥中校反应过来,一排并列机枪的7.62毫米机枪子弹扫过他的座车,愣在当场的勤务兵们当即被击倒在地。更多的T—6型自行榴弹炮被一一击中,炸毁在自己的阵地上。
“妈的,快反击。这帮混蛋疯了。”混乱中拉奥中校一边掏出手枪向着肆无忌惮的铁甲怪兽们射击,一边招呼着手下的炮兵们放手一搏。但显然在缺乏近距离反坦克武器的炮兵团中,坦克的强大火力明显压倒了印度士兵的抵抗意志。大多数印度士兵的反应是丢下手中步枪,全力向反方向逃窜。
又一排车顶12.7mm机枪的子弹扫射过来,拉奥中校只感觉腰间一麻,几乎将其腰斩的一个巨大血洞便出现在他的小腹右侧。“妈的,混蛋!”拉奥中校两腿一软便仆倒在冰冷的公路上,他的瞳孔中最后看见的是,一个黄|色皮肤的中国装甲兵正钻出坦克炮台,用车顶机枪扫射着车辆周遍的有生目标。
在第1天的布达拉城的攻防战中,有10辆左右的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由于不明地形,而在试图迂回攻击中国陆军阵地的侧翼时,陷入马来西亚人精心设计的湿地公园中。慌乱中印度装甲兵只对车辆进行了简单的破坏,便匆匆的弃车而逃。
战斗结束后。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下属工兵营的应急保障分队便将这些坦克拖出泥潭。便试图对这些坦克进行修理,但由于缺乏零备件,所以仅有2辆可以恢复使用。
但随后2天的激烈战斗中,中国陆军的防御力量消耗了印度军队更多的装甲力量。于是每当战斗结束的间隙,工兵营的应急保障分队便迅速出现在每辆被击毁的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的残骸旁,从车体卸下可以用的每一个零部件。最终有6辆T-90S主战坦克可以重新使用。
而T-90S主战坦克也继承了俄制武器易于上手的特点,而且作为出口的“猴型”T-90S主战坦克采用的是一种模拟式(而非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老式R-173电台和V-84-l柴油机。这种情况与前苏联的T-72系列坦克并无太大的差别。
所以从各部队中拼凑出来的6个3人车组在经过了简单的训练,撞烂的几堵墙壁之后,勉强可以上路了。由于所有的车组均是临时组建,所以射击速度和精度均不能达到坦克战的要求。
不过利用T-90S主战坦克的外型迷惑印军,这支特别的装甲突击小队,还是楔入了印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阵地纵深接近20公里。沿途通过近距离开火,击毁了印度陆军各式火炮和装甲车辆超过80余辆。
而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的2个机械化步兵连也由布达拉城出击,沿着高速公路向吉隆坡国际机场挺进。随着印度远东战区的撤退命令的传达,吉隆坡周遍的印度陆军各部队此刻已经处于一种空前混乱的状态。对于中国陆军的进攻,负责守备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印度陆军早已成了惊弓之鸟,迅速撤出一线防御阵地。
当中国陆军的86B型步兵战车隆隆的开进吉隆坡国际机场时,印度空军特别心理战中队的4架苏-80心理战机仍未来的及起飞。这些最大巡航速度41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8000米,最大载重量2吨的多用途运输机可以担负军事运输、边防海上巡逻机、伞兵投放等任务。而印度空军特别心理战中队的这4架苏-80心理战机的使命则是担任空中电视(无线电广播)的中继转播站,每天向吉隆坡的居民播发印度政府的宣传影片和广播。
当面对中国陆军86B型步兵战车的新型单人炮塔上,30毫米机关炮和新一代“红箭”-73型反坦克导弹时,印度空军的官兵们能作的只有高举双手。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三)
2008年1月2日午夜,仍在春蓬府苦战的印度伞兵各部队迎来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投补给。超过50架伊尔-76MD以及安-32军用运输机空投了超过400吨各类补给物资。但这一切来的已经太晚了,按照预定战线空投的物资相当部分都在落在中国陆军刚刚攻占的阵地上。
当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在塔色地区向中国陆军缴械的同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迅速调整了春蓬府地区印度伞兵各部队的防御阵地。虽然对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的解围失败,令伞兵们的军心士气空前低落。但是来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增援部队,却一度令印军重拾希望。
在伞降的1200名士兵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此前并不隶属于伞兵部队,是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守备部队中临时组建起来的志愿者。在得到了这支最后的增援部队之后,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的兵力一度达超过了7000人。
由于印度伞兵的补给全部依靠空中运输,所以春蓬市周遍的野战机场是印军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以白滩野战机场为中心组建起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而在白滩野战机场以南7公里的地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还建立了一个名为“克星希纳”的副阵地。
在“克星希纳” 副阵地,印度伞兵驻守兵力主要由新增援来的2个步兵营完成了、还配备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和一个自行反坦克排。作为白滩野战机场主阵地的附属,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希望这支生力军能与主阵地构成犄角之势。
而在白滩野战机场的主阵地上印度伞兵还有7个营的兵力,其中两个加强营被部署在460高地(代号“罗摩”)和507高地(代号“梵天”),用以掩护机场,而3个营防守主阵地。
在近一个月的恶战中消耗极大的印度伞兵突击队第9营和第10营作为预备队,与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和一个反坦克连构成了印度伞兵在白滩野战机场的核心防御力量。
在春蓬市西边和北边的平原地带,印度伞兵共修建了超过50个防御据点,分为8个据点群,3个主防御带。每个据点都拥有完备的多层火力配备,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壕,布设有40-200米不等的雷场和障碍区。而借助印度空军的大型运输机群,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空运,送达了白滩野战机场。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之前,印度伞兵已经囤积了可以维持2周作战的弹药和其他物资。
为了压制中国陆军的强大炮兵,印度伞兵加强了手中所有的炮兵部队,除了6个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连和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之外,还有工3个重迫击炮连可以向前线提供曲射火力,以对抗中国陆军在塔色地区所表现出来坑道作业能力。
而针对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装甲突击力量,印度伞兵将M48式76mm山地牵引式加农炮作为直射反坦克火力拖进了一线的工事中去,同时将辛苦运来的10辆俄制2S25式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组成3个火力排,作为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最有价值的预备队,必要的时候它们将独自阻挡庞大的中国坦克集群。
而在歼灭了塔色地区的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之后,中国陆军也在积极的作着攻坚的准备。虽然第13集团军的第37和第149步兵师先后抵达战场,但是毕竟要“吃掉”的是印度伞兵接近一个师的兵力。所有中国的工兵部队需要时间,来修整道路,架设桥梁,完善后勤保障网,便于大批的物资弹药可以从中国内陆经澜沧—湄公河一线运抵前线,保障本次战役的后勤供给。
2008年1月1日,中国陆军在战场纵深秘密集中了3个炮兵团的火力,将攻击目标制向战区上主要的制高点,西侧的“罗摩”460高地和“梵天”507高地。当进攻的命令下达的刹那,上百门大口径火炮同时发出暴怒的咆哮,炮击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对印度伞兵的阵地倾泄了上万发的炮弹。
虽然对中国的进攻早有预料,印度伞兵的主要防御工事均能承受重炮的炮火。但是显然他们的运气并太好,在第一波的炮击中,“罗摩”460高地的营指挥所被中国陆军152毫米重型火炮直接命中,包括萨迪斯中校在内的9名主要指挥官被当场炸死。而群龙无首的印度伞兵还在一片慌乱之中,中国陆军的步兵集群就在挂载的反应装甲的96式主战坦克的掩护下,逼近了一线阵地。
虽然M48式76mm山地加农炮使用破甲弹在450米内可可以击穿100毫米厚的坦克主装甲带。但显然在现代化战争中,他们无法在远距离上击毁中国陆军的96式主战坦克。所以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迅速突破了“罗摩”460高地的一线阵地。印度伞兵也一度跃起反击,用反坦克火箭筒在近距离内与中国陆军的坦克搏杀,而双方的步兵也在战壕内短兵相接。
战场上一度恶战连连,但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2个小时后,中国第13集团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的军旗便飘扬在“罗摩”460高地的主峰之上。但印度伞兵显然并愿意看到战场西侧的制高点为中国人所控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迅速从春蓬市地区集中起1个营的兵力,投入对“罗摩”460高地的反击。双方再度在“罗摩”460高地上展开拉锯战。
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虽然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但缺乏与中国陆军交手经验的他。按照常规军事逻辑判断,由于受狭窄战场的限制,中国军队在攻击正面所能展开的兵力不会超过1个加强步兵师。而按照炮兵的操典,中国陆军在地形复杂的春蓬府前线能展开的炮击阵地也难以容纳超过2个炮兵团的炮群。
更重要的是,在白滩野战机场上部署着印度陆军向雷声公司生产的N/TPQ-37(V)3型“寻火者”(Firefinder) 炮兵侦校雷达系统,能探测到28~40千米远的炮兵阵地以及50千米内的战术弹道导弹,误差只有10米。
印度陆军采购价值30套480万美元的改进型N/TPQ-37雷达,并把它们安装在印度自行生产的载车上,配备了从以色列购买的“猛点”通信系统。大量的部署在印巴边境上克什米尔的高原冰川地带以及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平原地区,用于对抗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兵群。
借助着“寻火者”炮兵侦校雷达系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自行印度炮兵能迅速对中国陆军的火炮及火箭炮进行精确定位,使已方的远程火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强大火力覆盖敌方目标。
哈林德尔.苏德显然错了,中国陆军不仅在炮兵数量上对印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更可怕的是中国炮兵的射击技术也比印军高明。中国陆军将3个团的重炮集中部署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炮群密集程度和阵地设置均超出了哈林德尔.苏德的想象。
当第一波的炮弹落在印度伞兵的阵地上时,N/TPQ-37(V)3型炮兵侦校雷达系统矩形平板天线阵上由数千个发射/接收单元组成的移相器来改变扫描波束的波前相位,从而迅速变化扫描波束的方向来探测、辅捉、跟踪目标的。
先迅速沿水平方向发射90度扇面的×轴扫描电磁波束带探测目标;当中国陆军炮群发射的炮弹进入水平扫描扇面区域时,相控阵平板天线又立即发射一束垂直方向的Y轴跟踪波束,开始自动跟踪炮弹的运行轨迹。
在短时间内连续测定炮弹运行弹道上几点的坐标参数后,雷达的火控计算机立刻反推出抛物线飞行弹道的起始点坐标,即中国火炮发射阵地的位置。因此,当对方发射的炮弹尚在空中飞行时,N/TPQ-37雷达就可以近实时地确定出发射火炮的阵地位置及数量,并迅速将己方火力反击所需的雷达定位目标信息上报己方炮兵射击指挥中心。
哈林德尔.苏德立即命令自己手中唯一的一个FH77B式155mm牵引式榴弹炮连对中国陆军的炮群实施反击。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四)
但印度伞兵们猛烈的反制炮击,并没有给中国陆军的炮兵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精于炮兵对攻的中国陆军,早已利用弹道战术,将重炮隐藏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的土丘后坡之上,而不是印度伞兵认为的山前。这样中国陆军的火炮可以越过土丘,而印度伞兵的反制炮火则大多数全都落在土丘之前的山坡上。
而对于印度伞兵并不庞大的炮群,中国炮兵也不敢掉以轻心。除了性能已全面超越美制N/TPQ-37(V)3型雷达系统的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和活跃在前沿阵地的小型化的P300型侦校雷达之外。在第一轮炮击中,中国炮兵还发射了大量的特种侦察炮弹。
这种特种侦察弹与普通榴弹在外形完全一致,但当它飞到战场上空后会,空炸弹出的数个带有小型降落伞的探测器,犹如美丽的蒲公英在高空飘舞,而后方的炮兵指挥中心的接收屏上便会显现出清晰的侦察图像。以及时实现对火炮射击效果的观察评估和对战场定点目标和区域的侦察监视。
哈林德尔.苏德试图消灭中国炮兵的努力,最终毁灭了印度伞兵自己的炮火支援能力。仅仅进行了两个回合的较量,印度炮兵在春蓬府地区已经无力集中起哪怕一个连规模的炮兵与中国陆军进行炮战了。
经过殊死的血战,印度伞兵第9突击营的士兵一度重新冲上了“罗摩”460高地之上。但是猛烈的炮火阻断,令印度伞兵的攻击后续无力。最终不得不放弃对“罗摩”高地的反攻。
而同时遭到攻击的“梵天”507高地的印度伞兵部队一度也难以支持下去。在中国陆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下,面对地面坦步协同的猛烈攻势。印度陆军第51伞兵旅第1营在中国陆军的第一波攻势前,印(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http://www.xlawen.org/kan/3714/ )
不过这就是政治,一个杨全完全陌生的战场。在不足一个营的印尼陆军队列之后中国陆军第259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洪流汹涌着奔向战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这支铁甲雄师将迅速控制苏门答腊岛南部的各大要隘。
而在雅加达和孔雀湾的军港内,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和刘易大校所指挥南海混成舰队第2海空攻击集群的数十艘舰艇已缓缓的驶出寄居已久的军港,在勿里洞岛南部的海域重新编队集结。
“妈的,便宜全让徐杰那小子占了。咱们连口汤都没喝上。”站在“香港号”常规动力轻型航母的舰桥上,在海军中被称为“海上小炮手”的孙力军上校又开始鼓噪起来了。
“原本打算在强攻雅加达的作战中,用舰炮火力好好收拾下小日本的‘南洋派遣军’,一雪当年凇沪恶战之耻。结果呢?中央一声令下—送客。害得我们只能对付几个印尼猴子的暴民,还要以威慑为主。真他妈的不痛快。”原本摩拳擦掌赶赴战场的孙力军这几个月来在雅加达憋的好似一个怨妇,这段抱怨已经说了不下千遍了,站在他身边的刘易大校仿佛听到祥林嫂那句“我只知道冬天有狼……。”般躲之不急。
“槟城、班加亚齐、安达曼—尼科巴岛屿要塞群,如果仗还要打下去的话,你的近海支援舰队有的是机会可以一展身手。”与孙力军一样,在纳土纳群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擦肩而过的刘易大校又何尝不想大打一帐呢!
不过受“香港号”轻型航母的吨位限制,刘易大校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舰队在将来的作战中难以驰骋,更多的将发挥两栖支援舰的作用,辅助登陆部队的夺岛行动。所以在雅加达驻留的日子里,刘易大校将更多的精力的投入到对印度远东战区各滨海要塞区的情报收集和攻击演练中去。
“谁知道呢!说不定印度阿三的特使此刻正在北京跟咱们的李外长密谈呢。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咱们又得打包回家了。”虽然想象着下一个阶段的濒海攻击的确刺激,但是孙力军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以“宽容、友好”而著称的文明古国。
孙力军的猜测并非不现实,但是他猜中了开头却并没有猜到结局。新德里的特使—副总理阿德瓦尼的确已经抵达了北京,并提出了新德里认为合理的停火条件。印度放弃在苏门答腊中部和马来半岛的已控制区域,但中国必需承认亚齐伊斯兰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同时对马来西亚政府施加压力,促成槟城自由港的建立。
对此中国外长李翰文的回答是:显然印度政府还不清楚目前战场局势的发展,这样的条件等于要中国军队放弃已取得的全部战果。
第二十四章:螳螂捕蝉(五)
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黎明总是让霍华德.泰勒充满了激|情,昨夜与妻子的两度云雨让他此刻仍回味无穷,即便此刻他正驱车前往白宫,参加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紧急会议。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防务决策咨询机构。其法定成员包括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其法定军事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是其法定情报顾问。而该委员会日常工作由身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负责。
跟以往一样,总统迈克是第一个到来的。随后是副总统布赖斯特、国防部长唐纳德、正在欧洲访问的国务卿理查德今天看来是要缺席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迈尔斯走进会议厅时的脸色不太好,恐怕与今天的会议的主题有关。最后到来的永远都是CI的掌门人、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
“好了,先生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和印度在马六甲地区的日益扩大的战争状态。”所有人员到齐之后霍华德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局势的发展令人惊讶,新德里坚持的时间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根据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如果没有新的力量的介入,除了少数筑垒地区外,印度军队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地面部队在48小时内将进入总崩溃状态。中国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令五角大楼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首先发言的是国防部长唐纳德。
“阿德瓦尼(印度副总理)在北京一无所获,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人绝不会就此收手的。显然现在莫斯科也难以影响北京的决策,中国人将在各条战线上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势,在几天之内便会有数以万计的印度士兵走进中国人的战俘营,他们中有印度最精锐的伞兵、海军陆战队员、装甲兵。印度人在近十年来的努力将全部赴之东流。”唐纳德继续向与会者介绍着地球另一端的战况。
“所以在局势进一步恶化之前,我们应该介入。警告中国,令其停止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方向的扩张行动。必要时,我们应该使用武力。”作为美国政府的传统“鹰派”, 唐纳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威胁论”的忠实拥趸。此刻他更坚信美利坚应该倾尽全力,以遏止中国的崛起。
“使用武力?!好吧~~我想听听五角大楼是否已经作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迈克.李总统将目光转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迈尔斯。
现年60岁的迈尔斯,年轻时曾是美国空军的皇牌飞行员,而任美国驻日本军队司令兼横田空军基地司令的经历,更让他对中国海空军近年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坦率的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仅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是难以保证在与中国的正面抗衡中取得绝对优势的。陆军在澳大利亚北部建设的基地群还没有投入使用,关岛的海空军基地也在不断延伸的中国远程火力圈的打击范围内。而更关键的是我们还要处理伊朗和阿根廷的危机。”迈尔斯满脸无奈的回答着总统的询问。
“可印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打击能力的国家,中国在取得全面优势的同时应该会顾忌到印度的核威慑,而不会轻易攻击印度的本土吧。”副总统布赖斯特显然对战火会蔓延到印度本土这一猜测表示怀疑。
“印度的核打击能力对于他的死敌—巴基斯坦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于国土辽阔且具有强大核反击和空间拦截技术的中国来说,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威胁而已。印度的确拥有核攻击能力,但是它的空基和海基核打击平台数量稀少且脆弱。看似庞大的陆基远程弹道导弹库中,主要担任战略值班任务的是“烈火”中程弹道导弹和“大地”地地战术弹道导弹,这一射程的武器足以覆盖巴基斯坦的全境,但对中国来说威胁不大。”迈尔斯将军对印度核战略同样不陌生。
担任过美国航天司令部司令和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的他,曾参与过对印度核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评估工作,甚至秘密与巴基斯坦方面交换过相关情报。不过迈尔斯将军同样清楚,印度并非对自己核武库的缺陷缺乏认识。印度空军和海军一直在谋求着更强的空基和海基核打击平台的出现。
“莫斯科刚刚决定将他们现役战略空军一个中队的4架‘海盗旗’卖给了新德里,当然还有远程巡航导弹。”沉默了许久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突然开腔。
“好了,关于印度核能力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对中印两国战争我国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显然直接的军事介入是不明智的。那么外交努力和经济制裁呢?要知道马六甲的战争局势已经令全世界的经济出现了停滞的态势。特别是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其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多经由马六甲地区。”霍华德不得不将话题引回来,免得大家在印度核问题上纠缠太久。
“外交上我们对中国没有太多的牌可打,台湾海峡归于统一之后,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的软肋。至于经济上,庞大的东南亚市场足以消化他们的廉价产品。”虽然国务卿理查德今天缺席,但是目前美国在外交和经济上对中国无力,显然已经成为了本届政府的共识。
“那么难道我们什么都作不了了吗?”国防部长唐纳德有些亢奋的敲击着会议桌。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等待,同时可以制裁印度。”一个近似于开玩笑的提议从美国总统迈克.李的口中说出,让全场为之一震。
“对!既然我们无法遏止中国的攻势,为什么不能协助它呢?”作为美国总统迈克.李的很多想法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
“毕竟长期以来强大的印度同样是我们在印度洋上的麻烦,况且其拥有接近10亿人口,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未来市场。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崩溃,为什么不能推波助澜呢?”迈克.李可能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没有“中国成见”的一位,所以在他的任期之初,美中可以携手解决越南的叛乱。
“至于中国,他要面对一个跟其本国领土面积相差无几的新疆域,控制将近4亿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口。这一切足以耗尽他的精力。而他的近邻日韩也会继续强化其与中国的军备竞赛,最终中国将会成为一条‘亢龙’。超越其国力极限之后,唯有崩溃……。”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一)
当新年黎明的第一束阳光穿透云雾,照射在苏门答腊岛的上空时,一夜之间整个岛屿的战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
西线陆军航空突击第171师“捕蛇者”的攻击前锋已经接近了印度第57山地师的师部所在地—重镇巴东。作为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还是苏门答腊岛上面对印度洋岸的最大港口。位于巴里桑山脉西麓平原上的这座城市,此刻正遭到中国陆军2个陆军航空团的猛攻。
对于拥有完备防空火力的印军前线指挥中心,中国陆军没有再采用武装直升机群正面突入的战术,而是先在巴里桑山脉西麓巴东市的两翼进行大规模的机降,构筑稳固的登陆场。
陆军航空团编制有2个米-171运输机大队同时在巴东市两翼展开2个加强步兵营的兵力。而印度陆军第57山地师显然也已从昨夜打击中的混乱中恢复了过来。作为印度陆军境外决战的精锐之师,第57山地师虽然在苏门答腊省中部的沼泽地带有超过2个旅的兵力被击溃。但是作为师预备队的第18旅依旧保存着完整的建制。
整个上午印军第57山地师出动第18旅及师部直属各部队,全力与中国陆军的机降步兵争夺着登陆场的控制权。印军师直属防空部队ZSU-23-4式23毫米自行高炮迎着米-171军用运输直升机外挂火箭发射巢的火箭弹雨的火力,用炮火捍卫着印度陆军最后的尊严。
在西线恶战的同时,东部战线的白天是在一片忙碌中度过的,被包围了两周之久的东盟联军的士兵,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宛如一群乞丐。闹哄哄的挤在早已在炮战中坑坑洼洼的公路两边等待着满载补给物资的中国车队。
“2万多人的大军竟然会被数量远少于自己的敌人包围。这也不能不说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啊。”跟随着中国陆军抵达巨港的印尼民主联邦国防部长杨全中将,看着挤满野战医院的东盟伤兵不由得感慨道。
实际上东盟联军的战斗力并非不强,包围圈内的新加坡陆军的第6师和第3师都是其国内有名的劲旅,而泰国陆军快反部队和特种部队第1军也决非乌合之众。但开战之处,各部队之间便充斥着不信任。指挥系统各自为证彼此根本没有协同意识,遭到攻击时也是各自为战。甚至发生过新加坡的部队遭到猛烈攻势时,仅一公里以外的泰国陆军见死不救的情况。
虽然侥幸没有被歼灭,但在长达2周的围困也造成了东盟联军超过6000人的伤亡。另有超过1000人失踪。撤出雨林沼泽地区的东盟军队在占碑地区临时集结待命。由中国陆军对其每个营、每个连的情况进行了登记汇总。抽调出其中情况较好的部队,编组新的攻击集群配合中国军队向北前进。
同时抵达占碑的还有2000余人的印度战俘队伍,这些在昨夜的战斗完全被打懵了的印军第57山地师的官兵,在走过东盟军队的营地时总免不了遭到唾骂和饱以老拳。好在这种行为总能及时的遭到中国士兵的制止,才不至于闹出人命。
“不是说中国人正深陷在爪哇岛穆斯林的游击战中吗?爪哇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伊拉克吗?正应该把新德里的那些情报机构的饭桶全部吊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内,印度远东战区司令阿塞得.普拉什中将对着眼前急转直下的战局,愤怒的咆哮着。
中国人民国防军东南亚战区的参战本应在他的计算之中,但是新德里却一再强调爪哇岛穆斯林的敌对情绪和游击战已极大的牵制了中国人的兵力。以至于此刻面对中国陆军在苏门答腊中部的全线进攻,普拉什手中却无一兵一卒的预备队可以使用。
“看来现在也只有全军退守班加亚齐这一个办法了啊!”此刻印度陆军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仍有1个机械师的机动兵力,而班加亚齐地区经过印军在战前的苦心经营也足以抵御中国陆军的长期进攻。
“不过第57山地师就……。”普拉什中将的目光转向苏门答腊岛的西南,仍在巴东坚守的印度陆军第57师此刻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弃子。但是这就是战争,有所守、便一定要有所弃。
“命令第57山地师全力守备现有阵地,战区司令部即将组织大规模的反击,以策应他们的行动。”此刻普拉什中将惟有用一个子虚乌有的反击计划,来鼓励已陷入包围的第57山地师唯一可以依靠的士气。
“如果苏门答腊岛的局面已经崩溃的话,那么马来半岛的暴风雨也即将来临了吧。”普拉什中将看着电子地图上吉隆坡周遍闪烁着代表印度军队参战单位的蓝色光点。
参与围攻吉隆坡的印度陆军包括1个师又1旅的机械化部队,如果算上海军两栖突击大队等辅助兵力,印度陆军在吉隆坡周遍的攻击集群总兵力超过3万人。
在目前的情况下,印度海空军的战斗力已经接近了极限。空中和海上的补给线随时有被切断的可能。这3万人的机械化军团,随时会成为中国刺刀下的俘虏。
“放弃吉隆坡外围,向北撤退。”此刻在马来半岛,印度只剩下槟榔屿这一个坚固的桥头堡了。将吉隆坡外围已经疲惫不堪的围城军团撤往槟榔屿显然是印度陆军最后的选择了。
不过在马来半岛的南部还有长期以来配合印度陆军行动的日本政府的外籍部队—“虾夷人”雇佣兵团。他们长期负责着阻击新加坡军队的北上增援行动。是否通知他们协同撤退?普拉什中将仅仅犹豫了2分钟,便决定将这支以残暴著称的雇佣兵团留给中国人。
2008年1月1日黄昏时分,印度陆军吉隆坡外围各部队,发起了自攻坚战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行动。1个小时内,吉隆坡外围的马来西亚陆军各阵地遭到了近十万发各口径火炮炮弹的轰击。
“印度军队开始撤围了。我现在以战区总司令的身份命令你部全线出击。”在曼谷南部帕塔亚的中国人民国防军胡维风中将立即命令,集结在吉隆坡直辖区南部的新城—布达拉城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转入全线反击。
在布达拉城坚守已经2天之久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先后击退了印度陆军3次团级规模的地面进攻。利用城市地形,摧毁印度陆军各式坦克、步兵战车100多辆。虽然战果辉煌,但己方的损失也不小。
在印军第3攻击中,集群所属“坦克杀手”—反坦克连,在展开过程中遭到印军T—6型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远程炮火覆盖,伤亡惨重。最终是依靠机械化步兵营的步兵已单兵反坦克武器将攻入阵地内线的印度装甲部队强行消灭的
此刻整个集群可以出击的部队至多2个机械化步兵连,且缺乏重型反坦克武器的支援。但是面对战区司令部的命令,旅先遣作战集群指挥官刘凌峰中校又怎么可能有辩驳的余地呢?
“刘司令员,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还有一个连的坦克吗?”此刻工兵营营长的一句话,却让刘凌峰中校豁然开朗。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二)
硝烟弥漫的印度陆军炮兵阵地上,虽然被一个上午的炮声震的阵阵耳鸣,但印度陆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炮兵中校拉奥仍然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155毫米炮弹一发发的减少,心中充满了得意和欣喜。
虽然至今仍无法攻克吉隆坡的外围,但是拉奥中校并不介意,毕竟对于机械化部队而言,巷战无疑是地狱之门。所以此刻印度远东战区命令第24机械化步兵师解兵撤围,对于拉奥中校来说并没有什么遗憾。
他们团所装备的采用T—6型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种火炮在发射底部排气弹时其射程达到了53.6千米,如果需要他们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吉隆坡的市中心。
而由于采用了全自动瞄准系统以及由环状激光器陀螺仪导航的自动导航系统为此,这些自行火炮的射击精度和野外定位精度都相当的高。在第3次对布达拉城内中国陆军的进攻中,正是他们团的炮火消灭了中国人可怕的反坦克火力。不过此刻拉奥中校只想着多消耗几个基数的炮弹,好空出2辆卡车来运载他个人从巴生港登陆以来收集的“纪念品”。
自从有了战争以来,在敌国境内的劫掠便是军人的特权。虽然马来西亚并不富裕,但是对于大多来自穷苦人家的印度士兵来说,从巴生港到吉隆坡他们还是收获颇丰的。所以各部队都有意将师部规定的保留5个基数弹药的命令,视而不见,争先恐后的将炮弹打到最后一个基数。
“那是哪个部队的坦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正当拉奥中校指挥着自己的勤务兵将他的“个人物品”搬上团部的卡车,4辆突如其来的俄制T-90S主战坦克出现在了充满硝烟和尘雾的公路上。
“这些坦克手是不是喝醉了酒?”土黄|色涂装、装甲上印度陆军的徽章和识别番号,一切看来是那么的正常,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坦克开的似乎太快了点。他们的车长也没有象以往在后方时那样钻出炮塔。
而且……而且他们的炮管指向的方向是……不……。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和火光,1枚3BM32的贫铀弹芯脱壳穿甲弹由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246M-1滑膛炮中高速飞出,直接命中了仍在开火的T—6型自行榴弹炮的侧面。
装有3个串联状的战斗部的3BM32的贫铀弹芯脱壳穿甲弹,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贯穿倾斜60度的250毫米装甲。第1个战斗部用来摧毁挂在坦克外的爆炸式反作用装甲,第2个战斗部用来破坏坦克的主装甲,最后1个战斗部穿入坦克车内将其彻底摧毁。
对于装甲厚度远弱于主战坦克的自行火炮而言,被这样的炮弹命中无疑是毁灭性的,在车内爆炸的后续战斗部迅速引爆了车内所载的炮弹,整个炮塔被高高的掀起。
而不等拉奥中校反应过来,一排并列机枪的7.62毫米机枪子弹扫过他的座车,愣在当场的勤务兵们当即被击倒在地。更多的T—6型自行榴弹炮被一一击中,炸毁在自己的阵地上。
“妈的,快反击。这帮混蛋疯了。”混乱中拉奥中校一边掏出手枪向着肆无忌惮的铁甲怪兽们射击,一边招呼着手下的炮兵们放手一搏。但显然在缺乏近距离反坦克武器的炮兵团中,坦克的强大火力明显压倒了印度士兵的抵抗意志。大多数印度士兵的反应是丢下手中步枪,全力向反方向逃窜。
又一排车顶12.7mm机枪的子弹扫射过来,拉奥中校只感觉腰间一麻,几乎将其腰斩的一个巨大血洞便出现在他的小腹右侧。“妈的,混蛋!”拉奥中校两腿一软便仆倒在冰冷的公路上,他的瞳孔中最后看见的是,一个黄|色皮肤的中国装甲兵正钻出坦克炮台,用车顶机枪扫射着车辆周遍的有生目标。
在第1天的布达拉城的攻防战中,有10辆左右的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由于不明地形,而在试图迂回攻击中国陆军阵地的侧翼时,陷入马来西亚人精心设计的湿地公园中。慌乱中印度装甲兵只对车辆进行了简单的破坏,便匆匆的弃车而逃。
战斗结束后。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下属工兵营的应急保障分队便将这些坦克拖出泥潭。便试图对这些坦克进行修理,但由于缺乏零备件,所以仅有2辆可以恢复使用。
但随后2天的激烈战斗中,中国陆军的防御力量消耗了印度军队更多的装甲力量。于是每当战斗结束的间隙,工兵营的应急保障分队便迅速出现在每辆被击毁的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的残骸旁,从车体卸下可以用的每一个零部件。最终有6辆T-90S主战坦克可以重新使用。
而T-90S主战坦克也继承了俄制武器易于上手的特点,而且作为出口的“猴型”T-90S主战坦克采用的是一种模拟式(而非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老式R-173电台和V-84-l柴油机。这种情况与前苏联的T-72系列坦克并无太大的差别。
所以从各部队中拼凑出来的6个3人车组在经过了简单的训练,撞烂的几堵墙壁之后,勉强可以上路了。由于所有的车组均是临时组建,所以射击速度和精度均不能达到坦克战的要求。
不过利用T-90S主战坦克的外型迷惑印军,这支特别的装甲突击小队,还是楔入了印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阵地纵深接近20公里。沿途通过近距离开火,击毁了印度陆军各式火炮和装甲车辆超过80余辆。
而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的2个机械化步兵连也由布达拉城出击,沿着高速公路向吉隆坡国际机场挺进。随着印度远东战区的撤退命令的传达,吉隆坡周遍的印度陆军各部队此刻已经处于一种空前混乱的状态。对于中国陆军的进攻,负责守备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印度陆军早已成了惊弓之鸟,迅速撤出一线防御阵地。
当中国陆军的86B型步兵战车隆隆的开进吉隆坡国际机场时,印度空军特别心理战中队的4架苏-80心理战机仍未来的及起飞。这些最大巡航速度41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8000米,最大载重量2吨的多用途运输机可以担负军事运输、边防海上巡逻机、伞兵投放等任务。而印度空军特别心理战中队的这4架苏-80心理战机的使命则是担任空中电视(无线电广播)的中继转播站,每天向吉隆坡的居民播发印度政府的宣传影片和广播。
当面对中国陆军86B型步兵战车的新型单人炮塔上,30毫米机关炮和新一代“红箭”-73型反坦克导弹时,印度空军的官兵们能作的只有高举双手。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三)
2008年1月2日午夜,仍在春蓬府苦战的印度伞兵各部队迎来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投补给。超过50架伊尔-76MD以及安-32军用运输机空投了超过400吨各类补给物资。但这一切来的已经太晚了,按照预定战线空投的物资相当部分都在落在中国陆军刚刚攻占的阵地上。
当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在塔色地区向中国陆军缴械的同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迅速调整了春蓬府地区印度伞兵各部队的防御阵地。虽然对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的解围失败,令伞兵们的军心士气空前低落。但是来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增援部队,却一度令印军重拾希望。
在伞降的1200名士兵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此前并不隶属于伞兵部队,是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守备部队中临时组建起来的志愿者。在得到了这支最后的增援部队之后,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的兵力一度达超过了7000人。
由于印度伞兵的补给全部依靠空中运输,所以春蓬市周遍的野战机场是印军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以白滩野战机场为中心组建起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而在白滩野战机场以南7公里的地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还建立了一个名为“克星希纳”的副阵地。
在“克星希纳” 副阵地,印度伞兵驻守兵力主要由新增援来的2个步兵营完成了、还配备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和一个自行反坦克排。作为白滩野战机场主阵地的附属,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希望这支生力军能与主阵地构成犄角之势。
而在白滩野战机场的主阵地上印度伞兵还有7个营的兵力,其中两个加强营被部署在460高地(代号“罗摩”)和507高地(代号“梵天”),用以掩护机场,而3个营防守主阵地。
在近一个月的恶战中消耗极大的印度伞兵突击队第9营和第10营作为预备队,与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和一个反坦克连构成了印度伞兵在白滩野战机场的核心防御力量。
在春蓬市西边和北边的平原地带,印度伞兵共修建了超过50个防御据点,分为8个据点群,3个主防御带。每个据点都拥有完备的多层火力配备,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壕,布设有40-200米不等的雷场和障碍区。而借助印度空军的大型运输机群,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空运,送达了白滩野战机场。在中国陆军的攻击开始之前,印度伞兵已经囤积了可以维持2周作战的弹药和其他物资。
为了压制中国陆军的强大炮兵,印度伞兵加强了手中所有的炮兵部队,除了6个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连和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之外,还有工3个重迫击炮连可以向前线提供曲射火力,以对抗中国陆军在塔色地区所表现出来坑道作业能力。
而针对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装甲突击力量,印度伞兵将M48式76mm山地牵引式加农炮作为直射反坦克火力拖进了一线的工事中去,同时将辛苦运来的10辆俄制2S25式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组成3个火力排,作为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手中最有价值的预备队,必要的时候它们将独自阻挡庞大的中国坦克集群。
而在歼灭了塔色地区的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之后,中国陆军也在积极的作着攻坚的准备。虽然第13集团军的第37和第149步兵师先后抵达战场,但是毕竟要“吃掉”的是印度伞兵接近一个师的兵力。所有中国的工兵部队需要时间,来修整道路,架设桥梁,完善后勤保障网,便于大批的物资弹药可以从中国内陆经澜沧—湄公河一线运抵前线,保障本次战役的后勤供给。
2008年1月1日,中国陆军在战场纵深秘密集中了3个炮兵团的火力,将攻击目标制向战区上主要的制高点,西侧的“罗摩”460高地和“梵天”507高地。当进攻的命令下达的刹那,上百门大口径火炮同时发出暴怒的咆哮,炮击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对印度伞兵的阵地倾泄了上万发的炮弹。
虽然对中国的进攻早有预料,印度伞兵的主要防御工事均能承受重炮的炮火。但是显然他们的运气并太好,在第一波的炮击中,“罗摩”460高地的营指挥所被中国陆军152毫米重型火炮直接命中,包括萨迪斯中校在内的9名主要指挥官被当场炸死。而群龙无首的印度伞兵还在一片慌乱之中,中国陆军的步兵集群就在挂载的反应装甲的96式主战坦克的掩护下,逼近了一线阵地。
虽然M48式76mm山地加农炮使用破甲弹在450米内可可以击穿100毫米厚的坦克主装甲带。但显然在现代化战争中,他们无法在远距离上击毁中国陆军的96式主战坦克。所以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迅速突破了“罗摩”460高地的一线阵地。印度伞兵也一度跃起反击,用反坦克火箭筒在近距离内与中国陆军的坦克搏杀,而双方的步兵也在战壕内短兵相接。
战场上一度恶战连连,但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2个小时后,中国第13集团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的军旗便飘扬在“罗摩”460高地的主峰之上。但印度伞兵显然并愿意看到战场西侧的制高点为中国人所控制,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迅速从春蓬市地区集中起1个营的兵力,投入对“罗摩”460高地的反击。双方再度在“罗摩”460高地上展开拉锯战。
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虽然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但缺乏与中国陆军交手经验的他。按照常规军事逻辑判断,由于受狭窄战场的限制,中国军队在攻击正面所能展开的兵力不会超过1个加强步兵师。而按照炮兵的操典,中国陆军在地形复杂的春蓬府前线能展开的炮击阵地也难以容纳超过2个炮兵团的炮群。
更重要的是,在白滩野战机场上部署着印度陆军向雷声公司生产的N/TPQ-37(V)3型“寻火者”(Firefinder) 炮兵侦校雷达系统,能探测到28~40千米远的炮兵阵地以及50千米内的战术弹道导弹,误差只有10米。
印度陆军采购价值30套480万美元的改进型N/TPQ-37雷达,并把它们安装在印度自行生产的载车上,配备了从以色列购买的“猛点”通信系统。大量的部署在印巴边境上克什米尔的高原冰川地带以及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平原地区,用于对抗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兵群。
借助着“寻火者”炮兵侦校雷达系统,哈林德尔.苏德少将自行印度炮兵能迅速对中国陆军的火炮及火箭炮进行精确定位,使已方的远程火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强大火力覆盖敌方目标。
哈林德尔.苏德显然错了,中国陆军不仅在炮兵数量上对印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更可怕的是中国炮兵的射击技术也比印军高明。中国陆军将3个团的重炮集中部署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炮群密集程度和阵地设置均超出了哈林德尔.苏德的想象。
当第一波的炮弹落在印度伞兵的阵地上时,N/TPQ-37(V)3型炮兵侦校雷达系统矩形平板天线阵上由数千个发射/接收单元组成的移相器来改变扫描波束的波前相位,从而迅速变化扫描波束的方向来探测、辅捉、跟踪目标的。
先迅速沿水平方向发射90度扇面的×轴扫描电磁波束带探测目标;当中国陆军炮群发射的炮弹进入水平扫描扇面区域时,相控阵平板天线又立即发射一束垂直方向的Y轴跟踪波束,开始自动跟踪炮弹的运行轨迹。
在短时间内连续测定炮弹运行弹道上几点的坐标参数后,雷达的火控计算机立刻反推出抛物线飞行弹道的起始点坐标,即中国火炮发射阵地的位置。因此,当对方发射的炮弹尚在空中飞行时,N/TPQ-37雷达就可以近实时地确定出发射火炮的阵地位置及数量,并迅速将己方火力反击所需的雷达定位目标信息上报己方炮兵射击指挥中心。
哈林德尔.苏德立即命令自己手中唯一的一个FH77B式155mm牵引式榴弹炮连对中国陆军的炮群实施反击。
第二十五章:追亡逐北(四)
但印度伞兵们猛烈的反制炮击,并没有给中国陆军的炮兵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精于炮兵对攻的中国陆军,早已利用弹道战术,将重炮隐藏在塔色地区的丘陵地带的土丘后坡之上,而不是印度伞兵认为的山前。这样中国陆军的火炮可以越过土丘,而印度伞兵的反制炮火则大多数全都落在土丘之前的山坡上。
而对于印度伞兵并不庞大的炮群,中国炮兵也不敢掉以轻心。除了性能已全面超越美制N/TPQ-37(V)3型雷达系统的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和活跃在前沿阵地的小型化的P300型侦校雷达之外。在第一轮炮击中,中国炮兵还发射了大量的特种侦察炮弹。
这种特种侦察弹与普通榴弹在外形完全一致,但当它飞到战场上空后会,空炸弹出的数个带有小型降落伞的探测器,犹如美丽的蒲公英在高空飘舞,而后方的炮兵指挥中心的接收屏上便会显现出清晰的侦察图像。以及时实现对火炮射击效果的观察评估和对战场定点目标和区域的侦察监视。
哈林德尔.苏德试图消灭中国炮兵的努力,最终毁灭了印度伞兵自己的炮火支援能力。仅仅进行了两个回合的较量,印度炮兵在春蓬府地区已经无力集中起哪怕一个连规模的炮兵与中国陆军进行炮战了。
经过殊死的血战,印度伞兵第9突击营的士兵一度重新冲上了“罗摩”460高地之上。但是猛烈的炮火阻断,令印度伞兵的攻击后续无力。最终不得不放弃对“罗摩”高地的反攻。
而同时遭到攻击的“梵天”507高地的印度伞兵部队一度也难以支持下去。在中国陆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下,面对地面坦步协同的猛烈攻势。印度陆军第51伞兵旅第1营在中国陆军的第一波攻势前,印(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http://www.xlawen.org/kan/3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