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第 52 部分阅读

第 52 部分阅读

    以后能操作重型迫击炮,那多带劲!”

    贺丰也觉的奇怪,心里琢磨:“难道是侦察到的情报不准确?”

    经过审问俘虏才知道,敌旅长早知道去解除湘纵一团武装的真象,所以部队出发时,他通知部队只带轻武器就行,重机枪都不用带,当手下团长劝他带上重武器时,他不耐烦的训斥道:“手无寸铁的一群人,值得大动干戈?”

    四十一旅旅长行走在路上时,还在炫耀自己的消息灵通:“红军里有我们的人,这时候早把红军各级军官杀的差不离,武器统一集中在一块,我们旅是预防万一!”

    就这样,除了那个谨慎的团长偷偷带上的两门迫击炮,其余重武器和奖赏龚楚的五万大洋都留在鸳鸯寨,让负责抄敌人老窝的侦察队赚的盆钵满满。

    “司令员,大丰收呀!”赵迁狂喊着从远处骑马狂奔过来:“八门重型迫击炮,六门轻型迫击炮,六百发炮弹,大洋五万多块!”。.。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二十六章:突围!突围!(上)

    第一百二十六章:突围!突围!(上)

    时间不长,随着杂乱的马蹄声。侦察员们驱赶着几十匹驮马和十几辆马车回来了,吴炳贵欣喜的迎上去,抚摸着黝黑发亮的炮口,嘴里啧啧有声:“真是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原来五次反围剿开始后,蒋介石为了加强围剿军队的火力,将宋子文财政部税警总团所属迫击炮团调到前线参加战斗,正好配属给十四师八门炮,这次让贺丰占了个大便宜,这种炮是法造八一口径,装有瞄准具,较之蒋军普遍所用的八二迫击炮以垂球规尺瞄准者更为精良。

    马炳业看着八门新炮也是垂涎三尺,对贺丰媚笑着请示:“司令员,一团是不是再成立个重迫击炮营?”

    “回去后我们成立个重炮营,不过是纵队直属!”贺丰一边上马,一边拉着长声答应下来,混不管马团长垂头丧气的样子,顾自回到指挥部。

    一进屋,贺司令员看见赵世杰三个人并排坐在凳子上,两眼无神的看着地下,他不禁轻轻地摇摇头。高声说道:“怎么了?这就无精打采,丧失斗志了?”

    “司令员你说得对,我们就是犯罪呀!”赵世杰抬起头,脸上都是悔恨的泪水,声调凄凉地说:“将近两千条人命,就因为一时的软弱,差点葬送在我手里!”

    贺丰看到一个大男人难过成这个样子,心里也是非常不舒服,忙走过去递给他一条毛巾,用严厉的语气说道:“哭哭啼啼不像个男人,人生在世孰能无错,要勇于面对,勇于改正!”

    “司令员,我们请求组织给予严厉的处分!”李建民和王国辉突然站起来,一起走到贺丰面前,态度坚决的说:“请您批准我们下连队当一名战士,要在战场上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贺丰温和的看着三个人,劝慰道:“处分是一定给的,至于下连队就不必了,我准备从两千多俘虏中挑出一千人左右,再从一团抽调两个连,混合编组成补充团,你们三人就暂时担任团领导,负责思想教育和训练,大家说有没有决心完成这个任务?”

    “请司令员相信我们,坚决完成任务!”三个人擦干眼泪,神情坚定地回答。

    贺丰在他们临走时提醒道:“这些俘虏兵原来都是穷苦人。只不过被国民党欺骗愚弄了,对他们的教育要耐心,要采取交朋友,谈心和民主讨论的方式,召开诉苦大会,先让老战士上台诉苦,找到共同点,通过我们的热情诚意去开导启发他们,使他们了解红军,加入红军!”

    三人走出指挥部立即行动起来,为了摸清这些俘虏兵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地进行引导教育,首先从俘虏里找出一个排长和几个士兵,坐在小屋里谈心,王国辉笑着问俘虏:“你们都是哪里人呀?”

    “报告长官,我是南昌人,浏阳人……”几个人齐刷刷地站起来立正回答。

    王国辉示意他们坐下,继续问道:“这位兄弟,你脸色煞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报告长官,他有胃病。”几个人又齐刷刷地站起来立正回答。

    王国辉一听。忙带着病号去找卫生员,赵世杰看到俘虏们坐在那里十分惧怕,吞吞吐吐,就和颜悦色的说道:“各位,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部队里官兵平等,没有人欺负人的现象。”

    抽调组建补充团的两个连老兵也和俘虏们结对谈心,详细地解释红军的政策,并召开了诉苦大会,相同的悲惨遭遇很快就敲开了这些穷苦人的心扉,渐渐地他们的精神稳定了,了个清清楚楚,纷纷主动找谈心,吐露自己的想法认识,老战士们总是笑听着,从来不厌烦,还抓住每一个机会一点一点地加以启发开导。

    最后动员俘虏参加红军时,这批俘虏大都报了名,经过挑选符合条件的有一千一百多人,加上两个连骨干组建成湘江纵队补充团,王国辉任团长,赵世杰任政委,李建民担任政治部主任。

    鉴别出几十个罪大恶极的军官和兵油子,被贺司令员命令当众枪毙,剩下的俘虏经过教育后准备部队转移后释放,贺丰出人意料的决定给离开的俘虏每人发放一块银元,不过得统计好姓名籍贯,为防止报假名,必须两人以上证明。并指着那几十具尸体告诫他们:“回去后不要再做坏事,如有发现就地枪毙!”

    “长官,我们再被捉住当兵算不算做坏事?”一个俘虏哆嗦着问道。

    贺丰看着众多俘虏担心的眼神,会心的笑着回答:“为了体谅大家的难处,可以再当兵,不过绝对不能伤害百姓,遇上红军可以开枪,但是枪要朝天放!”

    “长官,您就放心吧,红军对我们这么仁义,再和红军死掐就很不是东西了!”众俘虏纷纷表态。

    丁福江等人都不理解,偷偷地问贺丰:“司令员,释放俘虏发放路费,这些是红军的传统,可是统计姓名等有用吗?”

    “用处是有,就是大小的事,给他们一些恐惧感,我想大部分俘虏会有所收敛!”贺丰回答道,心里在想这是不是《小兵张嘎》中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以后拉清单!”

    安排好俘虏善后事宜,贺丰在指挥部里开始焦急等待邓参谋长他们的消息,连续的派警卫员到电台处询问。

    “司令员,二。三团已经联系上了,他们已到达指定位置!”情报参谋满脸喜色的跑进来,向贺丰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贺丰这才放下心来,吩咐道:“通知参谋长,派出一个营向小布方向前出侦察,其他部队隐蔽待命,准备接应江西军区的突围部队!”

    “是!”情报参谋答应着走出去,心里大为佩服:“司令员真够神奇的,竟然知道江西军区突围!”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因为中央分局转告江西省委,只要坚持半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就可打回中央苏区,根据这种错误估计,导致江西省委没有作长期隐蔽精干、积蓄力量、深入发动群众、进行长期斗争的打算和部署,只是集中地方红军游击队对深入中央苏区的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战斗,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情况下,结果很明显,红军部队遭到严重损失。

    在敌人重兵围剿下,江西军区部队匆忙转移到洛口小布一带,但是小布地区早已为国民党占领,紧紧围追的罗卓英纵队也跟着分路进占大金竹,南田,小布、读绿色∷小说状封锁线,然后再抽调精悍部队分片围剿,红军被严密地包围在几个临近山头上,时值严冬,天气十分寒冷,部队战士们大部分没有棉衣,只能用树叶防寒。

    到了元月中旬,敌军的包围愈来愈严密,部队的处境也愈来愈困难,弹尽粮绝的危险局面就要出现了,可是山下每条道路,都被敌人封锁,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碉堡,山前山后,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游击队很难与群众联系,衣食住行都发生了严重困难,储备的粮食很快吃光了,只能吃野草野菜维持,晚上只得露宿荒山野岭,还要密切注意敌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摆脱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围歼。省委领导急忙凑在一起碰头,召开紧急会议。

    曾山心急如焚的说:“局势败坏,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

    李赐凡沉吟片刻才说道:“当前,罗卓英部对我们是穷追不舍,我们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分兵三路,直取东固!”

    “好,就按司令员的计划办!”曾山考虑后认为这是个好办法。

    东固,地处吉安,吉水,兴国,泰和,永丰五县交界地带的山区,这里四面群山环抱,到处是茂密的杉木和竹林,恰似一座天然的屏障,十分有利于灵活机动作战。这里地势十分险要,北有东固岭,钟鼓山,东南有山势险峻的“狐狸十八歇”,南有大乌山,方石岭,西南有白云山,西有观音崖、东固山,腹地有养军山,算是一个盆地。

    东固周围仅有五条羊肠山道通向山外,无论从哪一条道进山,都要攀越大山,穿过隘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十分良好的群众基础,它是赣西南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

    会议决定把东固作为发展的目标,这种决策应该说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江西军区部队一边在小布地区展开游击活动,一边准备向东固方向靠拢,但是连续组织了多次突围,终因敌人包围太严,兵力太强而失败。

    这天,李赐凡和曾山两个人在临时指挥部商议部队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侦察员匆匆前来报告:“有一支几十个人的部队靠近红军驻地附近,自称是中央红军湘江纵队,说要寻找曾山同志。”

    两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振奋,想立即派人去带他们过来,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主力红军的消息,但是一冷静下来后又感到疑虑重重:“湘江纵队没听说过这个编制,难道是新成立的?”

    “中央不可能知道我们的准确位置,是不是敌人的阴谋?”李锡凡忧心忡忡的说。

    曾山心里也非常矛盾,既盼望来人是自己的队伍,又担心中了敌人的奸计,神情严肃的命令:“让他们放下武器,人过来后要详细考察,既不能冤枉了同志,也不能上敌人的当!”

    “报告首长,我是湘纵侦察大队长罗金生,奉贺司令员的命令前来联系!”来人进屋就向两人敬礼报告。

    曾山饶有兴趣的看着对方,突然开口问道:“屋里有六七个人,你怎么知道我俩是首长,难道是从悬赏告示上看到的?”

    当时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把曾山和李锡凡的画像和悬赏金额贴的满处都是,看来曾书记是准备诈唬一下罗金生。

    “嘿嘿,曾主席,我是东固山里人,见过你很多次,三零年参加的红军部队是红十师,师长就是李锡凡司令员!”罗金生急忙回答:“因为这贺司令员才让我来联系你们。”

    李锡凡有些狐疑的问:“湘江纵队什么时候成立的,好像红军没有纵队这个编制?”

    “报告李司令员,我们纵队是……”罗大队长开始讲述主力红军长征后的情况,以及纵队成立时的人员组成和几十天的战斗历程。

    屋里的人静静地听着,先是痛苦难受,接着开怀畅笑,等罗金生讲完后,曾山急忙问道:“你们司令员有多大年纪?”

    罗金生骄傲的一昂头:“我们贺司令员不到十八岁!”

    “他是不是给毛zd同志当过警卫员,有个外号叫疯子?”曾山欣喜地问道。

    这下轮到罗大队长惊奇了,他有些不敢相信的问:“曾主席,司令员的外号您也知道?”

    “这个小家伙自称是年轻的老红匪,当年是鼎鼎有名啊!”曾山感慨起来。

    “首长,局势危急,请你们抓紧时间准备好,突围时间越早越好,湘纵两个团的兵力就在附近准备接应!”罗金生看到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份后,才催促起来。

    曾山和李锡凡对视一下,看到了对方眼中淡淡的犹豫,虽然都知道时间紧急,但是刚才的攀谈只是证明了原来的身份,谁知道现在他们的真正目的,看到他们正在为难,罗金生急忙说:“首长可以一面准备,派人与湘纵主力联系上后再突围,我们来的人可以留下做人质,武器也交给你们,这样行吗?”

    “谁告诉你这样做的?”

    罗金生忙回答:“我们贺司令员说的,他这是担心大家有疑虑,耽误突围时间才让我们这样做的!”

    “好,我这就跟你们出去联系!”曾山下定了决心,反正在这里也是死地,不如奋力一搏。

    罗金生却不同意,两手乱晃着说:“你去不行,安排一般干部就行,司令员说指挥员不能轻入险地!”

    “如果是敌人,不会让你们带这么好的武器来壮大我们!”曾山指着几个警卫员说。

    罗金生这才注意到战士们拿着湘纵侦察员主动交出的驳壳枪,满脸羡慕的摩挲着锃亮的枪支,一看就是爱不释手,他急忙解释:“外面的三只箱子里有五十把崭新的速射驳壳枪和三千发子弹,是司令员送给首长警卫部队的!”

    “贺丰这伢子硬是大方,我领他情了,抓紧时间出发!”曾山豪爽的说。

    天色刚刚暗下来,省委电台收到曾山发来的明码电报:“盐已运到,请于后天八时挑着扁篓到华山庙里来取,别忘了带伞!”

    李锡凡司令员取出曾书记临走时两人紧急制定的暗语,翻译成行动命令:“我到达目的地,是中央红军,今晚八点出发,沿灵华山,佛岭,庙子岽,凉伞岽向东固突围!”

    罗金生偷着咋舌,不禁佩服老**就是谨慎灵活,军区警卫排长不好意思的交还收缴的武器,罗队长摆摆手拒绝道:“还是你们用吧,一出第一道封锁线,接应部队会给我们武器的,不过你们一定要保护好李司令员!”

    晚上十点钟,部队在小布枣树岭附近集合完毕,罗金生望着将近两千多人的庞大队伍,不禁直摇头,手里有枪的不到三分之一,还有几百个年轻妇女和孩子,他这才相信司令员说的话,如果没有部队接应,这些人会被敌人一个冲锋就冲散,后果不言而喻。

    趁着漆黑的夜色,突围的队伍分成三队先后悄悄出发,一路上翻山越岭,以急行军的速度向西南方向插去,天空中不见一颗星星,四野朔风劲吹,冷飕飕的大风给原本十分寒冷冬天平添了几分萧瑟的气氛,衣衫褴褛的队伍沿着狭窄的山路,匆匆行进着,偶尔从前面传来几声催促声:“快,跟上!”

    尽管衣着破烂,疲惫不堪,但是战士们仍装束整齐,队列有序,认真遵守军区下达的静默行军命令,无声而又迅速的到达灵华山附近,突然行进的队伍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正在低头急行军的士兵们昂起头来,精神为之一凛,看来与堵截的敌人遭遇了,指挥员们用尽力气发布着命令:“迅速散开,寻找有利位置,准备战斗!”

    枪声就是命令,战士们顿时动作麻利的占据附近的高地,准备和敌人开始殊死搏斗,却发现对面大喊着走来几个红军打扮的人,原来是湘纵二团的一个营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敌人封锁线的间隙,与突围部队接头,湘纵战士们几乎都装备了两支枪,身上还背满了弹药,一见面就忙着给路过的战士发放枪支弹药。

    罗金生惊讶的发现,丁团长竟然能把几百人的队伍偷偷插进敌人包围圈内部,而且还带了几门迫击炮,自己几十人的侦察队还是化装成国军费尽心机混入的,他不禁对丁团长肃然起敬。

    可是五分钟后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主观主义,丁福江得知这个方向是敌军十四师的防区,正规部队都靠近小布附近,后面的一大片地区都是地主武装把守,他就没有隐蔽自己队伍,直接穿着敌人的军装,声称是四十一旅的,跑步穿过几道封锁线,整齐划一的军装和装备,把团丁们震得不敢说话,任凭他们在乡村道路上扬长而去。

    在距离十四师封锁线两公里左右,部队才隐蔽起来,等到晚上开始行动,趁着夜色突然散开,对着封锁线上的敌人从背后悄悄发起了进攻,干净利索的消灭了路口附近的一个连敌军。

    丁福江顾不得和闻讯过来的李锡凡寒暄,声音急促的通知李锡凡:“谁也不许停顿,一路冲过去,敌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李司令员忙让人通知下去,要求部队继续前进越过灵华山一带封锁线,时间不长身后就响起密集的枪炮声,紧接着前方也开始出现枪声,看来敌人已经发觉了红军的突围行动,开始和湘纵部队接上火,而且越来越激烈,跟随指挥的丁福江对李锡凡建议:“既然敌人已经发觉,干脆点起火把照亮道路加快步伐!”

    火把一个个亮起来,映照着前进中的战士们,连续经历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同志们一个个满脸烟尘和血迹,衣裤千疮百孔,脚穿芭芒草编成的草鞋,有的甚至光着脚丫,一脸的疲惫,一脸的困惑,那脚步在山路上每迈一歩,仿佛是难以支撑住身子似的,显得无力沉重,走在队伍最后的李锡凡司令员一边走一边不时关照行动困难的战友。

    “李司令员,这样不行,还的加快步伐!”丁福江急迫的找到李锡凡喊道:“一收容落队的人员速度就慢下来了!”

    李锡凡满脸凄苦的笑道:“丁团长,我也知道兵贵神速,可是他们掉队后被敌人捉住就惨了!”

    “突围的部队不用参加战斗,两人一组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志,这样可以加快速度!”丁福江立刻作出决定。

    李司令员恼怒的反驳:“遇到敌人怎么办?再把他们丢下?”

    “有我们湘纵在,没有敌人能冲过来骚扰你们的行军!”丁福江傲然的回答道。

    李锡凡略一思考,只能暂时这么办了,强帮弱显示出了威力,部队快速的通过了三道封锁线,没有遭到敌人的攻击,到达每一道封锁线时宽阔的大通道全部畅通无阻,湘纵的部队在缺口两头与敌人进行着激烈的交锋,牢牢地把守着阵地。

    首先突围的部队凌晨到达佛岭下的大锻背村,湘纵邓参谋长忙安排他们在树林里隐蔽休息,过了一个小时,李锡凡也赶过来,见到了焦急等待在这里的曾山,一见李司令员出现,曾书记远远迎上来,紧紧地抱住李锡凡,泣不成声地说:“没想到,直接没想到,一晚上突破四道封锁线,急行军八十余里!”

    “李司令员,祝贺你们突围成功,再走二十里就进入东固,山口有湘赣边派出的一个营在接应!”邓文国参谋长走过来表示欢迎。

    曾山忙询问道:“邓参谋长,你们不回湘赣边吗?”

    “完成接应任务后,我们这两个团要与司令员会合,下一步到哪里还没有确定!”邓文国摇头笑着说。

    经过清点发现,还有四百多人员没有赶到,可是天色已经大亮,敌人的飞机很快就会出现,危机刚刚过去,新的困难又出现在同志们面前。。.。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二十七章:突围!突围!(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突围!突围!(中)

    “曾书记,不能因小失大。你们要趁附近的敌人没反应过来,赶快向东固转移,落队的同志有我们迎面接应走,有机会再归队!”邓参谋长看到情况紧急,快速的提出一个建议。

    曾山思量很久,同意了这个办法,握着邓文国的手激动万分:“太谢谢湘纵的同志们了,见到贺司令员带我向他问好!”

    部队迅速集合起来,握手告别后,曾山和李锡凡带着队伍向东固方向前进,战士们虽然非常疲倦,但是心情却很愉快,湘纵阻击部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以及棉军服,都让路过的战士们带走,基本达到三分之二的人手中有了枪。

    “老李,刚才我和邓文国同志聊了一会,感触很深啊!”曾山对走在身边的搭档感叹道:“他建议我们派人和湘赣边的老谭联系一下,互相支援扶持,渡过**的低潮期。”

    李锡凡有些意外的看看曾山,疑惑的问:“难道邓参谋长给你出了妙招?”

    “他认为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斗争会很艰苦,建议我们以东固为中心。秘密割据和公开斗争相结合,开展游击战争!”曾山边说边回味着其中的奥妙。

    “贺司令员手下也是藏龙卧虎呀!”

    曾山有些遗憾的说:“可惜这次没有见到他,在毛zd身边工作真是锻炼人呀,眼光很敏锐,看事情很透彻!”

    “这次多亏有他们接应,不然能突围出三分之一的人员就不错了!”李锡凡心存感激地说道。

    曾书记深有同感地说:“少年可畏,几年不见小家伙变成统兵大将了,真想见他一见,当面表示感谢呀!”

    “以后有机会的,曾书记,是不是命令部队加快速度?”李锡凡询问道。

    曾山为自己竟能在危险地环境中陷入遐想而觉得不可思议,连忙静静心思作出决定:“一个一个往下传,加快行军步伐!”

    红军战士们背着缴获的枪支,心情亢奋,步子迈得更快了,犹如一支利箭向东固疾射而去,有的甚至一边小跑还一边哼起了湘纵侦察员唱给他们听的歌: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布置好接应江西军区红军突围任务之后,贺丰命令马炳业率一团和补充团向会昌方向前进,自己带领警卫连和侦察中队先行一步,赶往于都的黄龙地区,趁着夜色躲过敌人的封锁线,天亮以后部队已到达石头塘一带。

    贺丰抬眼望去,发现一路上碉堡林立。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还很方便,心里开始嘀咕:“莫非三十年代就懂的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看到司令员四处张望,赵迁驱马过来低声问:“司令员,你在寻找什么?”

    “哈哈!这路修得不错!”贺丰干笑几声搪塞道。

    赵迁一脸气愤的说:“这全是敌人围剿红军修的!”

    原来从第五次围剿的战役开始,蒋介石调集约一百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在数以万计的保甲长的威胁下,几万民工被发动起来。一条一条的简易公路被修建,连接不断地通往苏区,通往瑞金,在公路逐渐形成环状包围时,依照德国顾问建议而构筑的“堡垒”也接连出现。

    “站住,哪一部分的?”在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哨卡前,几个端枪的岗哨愕然地望着飞奔过来的队伍,不过还是壮着胆开口询问。

    “他**的,你们又是哪一部分的?”赵迁劈头就是一鞭子,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老子是十一师警卫营!”

    岗哨一缩头,躲过了赵迁的马鞭,哆哆嗦嗦的回答:“报告长官。我们是于都铲共团的!”

    “奶奶的,狗眼瞎了,没看见我们是中央军!”

    一个小头目从岗亭窜出来媚笑着说:“各位长官,海涵海涵,他就一憨子,您别生气,不知有何贵干?”

    “老子要到粤军二师去公干,想刺探军情?”赵迁又抡起鞭子。小头目一边说不敢一边安排手下搬开障碍放行,将近二百多人中央军打扮的湘纵先头部队,就这样连蒙带唬顺利的通过五六道岗哨,逼近苏区边缘。

    在前面探路的侦察员急匆匆骑马过来汇报:“司令员,前面敌人的封锁很严,过往的任何人都要查验证件!”

    “向南走,绕过去!”贺丰果断的率队伍沿着山路往南前进,这一绕就是几十公里路,太阳西斜时分到达赣县棋面山附近,突然山的南面响起枪声,贺丰朝战士们低声命令:“大家注意,作好战斗准备!”

    贺丰刚要登上高处观察一下情况,一支国民党骑兵巡逻队朝这边疾驰过来。

    战士们有些紧张,纷纷攥紧手中的枪支,等待战斗的命令,赵迁却满不在乎地说:“来得正好!老子正要找他了解了解前面敌人的情况。”

    贺丰也有这个意思,不过还是嘱咐道:“赵迁,你可要见机行事,主要是摸清枪声是怎么回事。”

    “明白!”赵迁策马迎上去,先发制人喊道:“站住!哪一部分的?”

    马队惊停,领头少校军官亦紧张地发问:“那你们又是哪一部分的?”

    赵迁笑着回答:“呵,我们是黄长官十一师的师部警卫营。请问你们是……”

    对方领头的少校军官疑惑地问:“十一师的?你们北路军不是在北面,怎么跑这边来了?”

    赵迁回身指着贺丰低声说:“别提了,这不是护送师座的弟弟到信丰县城他岳丈家,你说兵荒马乱的非得去,劝都劝不住,我们歹命啊!”

    领头少校同情的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呀,不过可得小心,前面就有红匪主力!”

    “那你们还不赶紧往前追!”

    少校军官一脸得意的回答:“放心吧,已经被我们师的一个团碰上拖住了,打的正热闹呢!主力不长时间就要赶到,一定会把它们消灭!”

    “二少爷,前面有共军,粤军的一个团正和他们交火,我们现在怎么办?”赵迁探听完情况向司令员喊道。

    贺丰一听有红军正在战斗,决定去支援他们,脸上却奸笑着说:“赵营长,你赶快去杀几个红军,给少爷捞点功劳!”

    “一群残兵败将,正好练练手,这位兄弟你觉得怎么样?”赵迁对粤军少校劝说道。

    “说的也是,那我们就过去抢点功劳!”对方沉吟半晌说完后带着他的人策马前奔,贺丰带人跟上从两边包抄,看到已经合围右手狠狠向下一挥。早有准备的警卫连端枪就射,把三十几个巡逻队解决了。

    十几分钟后,马队已经冲到正在攻击的敌人后面,战士们跃跃欲试,一个个眼巴巴地瞪着司令员。

    “同志们,前面就是苏区,我们的战友正在与敌人战斗,听我命令前进杀敌!”贺丰大喊着领先发起了冲锋。

    在敌人的堡垒战术围剿下,中央苏区面临的局势一天比一天严峻,为了冲破敌人的堡垒封锁线和寻机歼灭运动之敌,留在苏区的红军主力二十四师和几个基干独立团。不断主动出击,但由于部队减员过多,新补充的兵员又多是刚从医出来的伤病员,被动员勉强出院后编入战斗部队,心理尚未调整过来,加之形势急剧恶化,影响士气,部队战斗力大为下降,战斗屡屡失利。

    面对日益紧张恶化的形势,陈毅一再向项英提出,把部队分散打游击,但项英的指导思想还是拘泥中央的指示,企望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打正规战,以重大胜利迎接主力红军返回中央苏区,党的纪律是下级服从上级,项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分局书记,陈毅只是中央分局成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央苏区的决策权由项英说了算。项英说:“我们有主力二十四师,再加上独立团,这十多个团可以消灭敌人一个师。”

    红军长征从粤军陈济棠部防地突破防线后,蒋介石十分恼怒,责令陈迅速向会昌进攻,截断留在中央苏区红军南面的退路,粤军第二师师长叶肇奉命率军在江西的信丰、赣州、南康、上犹、崇义一带驻防围剿红军,杀害**群众和共产党员不计其数。广东军队战斗力不错,颇能打仗,赣南红军几次与粤军第二师交锋,都退下阵来,为了巩固赣南和保持会昌河两岸的联系,项英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寻敌一部予以歼灭。

    机会出现了,红军侦察到大约一个营的粤军在牛岭坳一带活动,二十四师和两个独立团立刻行动,师长周建屏准备在其附近埋伏或袭击,可是当部队到达目的地后,敌人已经退回到约二十里地之牛岭圩宿营。

    独立团团长徐鸿跑到周建屏面前请示:“周师长。敌人已退回牛岭圩,我们是不是跟踪过去把它们消灭?”

    师政委杨英看看表,这时侯时间已是下午…多,忙向师长提出建议:“连续行军,战士们都很疲劳,是不是该择地宿营,侦察一下敌情后再做决定?”

    不料徐鸿是个冒死鬼,他不以为然的说:“敌人闻风而逃,政委是不是有些怯敌?”

    负总指挥之责的周建屏不加考虑便随意同意了这个计划。进攻牛岭的主力约四个团,除了派一个团置于唐村至牛岭大道一侧担任阻击援敌外,将后续的三个团也加入进攻战斗,当发起冲击时,部队未按战斗队形展开,仍以行军纵队一路冲向牛岭圩。

    驻扎在牛岭圩的敌人是粤军第二师五团的一个营,看到红军进攻后,他们并不立刻进行还击,而是按照师座制定的剿共守则做准备,原来粤军二师师长叶肇虽然极端反共,但是对红军又怕得要命,亲自拟订“剿共守则”二十余条,严令全师官兵遵守执行。

    守则大意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官长穿士兵服装,兵呼官用暗号,一进宿营地立即派警戒,做工事,民房也要挖枪眼,驻地要检查户口”,这次在牛岭圩也是如此,等红军独立三团冲到面前时,粤军五团一营从防守的民房里突然以优势火力发起猛烈的反冲击,疲惫而又缺乏思想准备的红军先头部队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冲散了,而独立三团慌忙后退的人群又将后续几个团的队列冲乱,这时敌二师五团主力与埋伏于唐村至牛岭大道旁打击增援之敌的一团交火,可是红军一团长将兵力分散埋伏,很快就被敌增援部队各个击破,赶上来追击被打散的红军,一直追到红二十四师指挥所,师长周建屏也中弹负伤,阵地岌岌可危。

    师政委杨英急率师直属队顽强抵抗,才堪堪把敌人的进攻打退,战士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对面山后转出一大队骑兵,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和敌人会合。

    “看来是敌人的援兵!”杨政委知道在这块平地上与骑兵战斗的后果,看着身边聚集着的几百神情萎靡的战士,心里暗叹一声,觉的自己今天很可能**到底了。

    “以四个团歼灭一个营本应稳操胜券!”周建屏强撑起身子,倚在警卫员的怀里自责道:“悔不该操之过急,指挥失当遭致不应有的失败。”

    杨英急忙劝慰道:“对错得失以后再说,你现在要立刻向后转移!”

    “几千人被打散,丢死个人吆!”周建屏黯然的摇着头,艰难地摸出手枪攥在手里说:“我要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杨英刚要命令战士们把师长强行抬下阵地,对面响起激烈的枪声,大家本能的迅速趴在地上卧倒,拿好武器迎接敌人的进攻,可是很长时间后也没有听到粤军冲锋的脚步声,抬头却看到负责观察的战士一个个目瞪口呆,只见骑兵对着粤军下了手,二百人的骑兵似一支利剑直插入敌人中间,又迅速分散开向四面开火,一方处心积虑,一方毫无防备,不到十分钟战斗毫无悬念的结束了,粤军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都被骑兵圈在中间,无可奈何的投降了。

    “对面可是红二十四师,周建屏师长在吗?”一个中央军打扮的骑兵高举着双手驱马过来,在几支黑洞洞的枪口下乖乖站住,大声问道。

    杨英低声命令战士们全部上好子弹后,才开口搭腔:“我们是二十四师,请问贵部的番号?”

    “请告诉周师长,就说是六师十八团贺丰的部队!”马小二按照司令员的吩咐回答。

    周建屏听到后非常兴奋地对杨英说:“原来是三军团的部队,贺丰我很熟悉,曾经在一个团呆了一年多!”

    杨英松了一口气,责怪自己草木皆兵,如果是敌人的奸计,怎么可能舍得扔掉一个团的兵力,何况还有红军的二十四师,想到这里急忙起身命令战士们过去帮助看守俘虏。

    贺丰看到阵地上的红军过来,他也急忙迎上去,和杨政委握手寒暄后,开始介绍自己现在的身份和经历,以及到苏区寻找分局领导的想法。

    “你们就是湘江纵队啊,我听项书记讲过,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杨英心里乐开花,在前几天的会议上,项英为了鼓舞士气,向大家宣布红军主力派湘纵回苏区支援。

    贺丰不为察觉地咧咧嘴,担心因为湘纵的出现,分局更坚持正面战斗,不提前分散到各处开展游击战争,那样的话自己这几十天费心劳力真是做了无用功。

    经过清点,共击毙击伤粤军二师五团五百多人,俘虏三百多人,缴获各式枪支五百多支,其他物资一宗,战马二十多匹。

    然而红军方面也是损失( 重生之血染的风采 http://www.xlawen.org/kan/37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