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18 部分阅读

第 18 部分阅读

    ,大摆筵席,要好好庆贺一下。

    高云看到玉儿这样,心里酸酸的,感觉自己让玉儿背负了太多。

    “虎威军”大胜而归,庆功宴肯定是少不了的,当晚,三军各营都是杀猪宰羊,大相庆贺。

    高云跟众将对饮了一会,很早便回了高府,他知道,玉儿在等自己,不能让她等太久。

    回到家,玉儿早已经在卧室摆下家宴,没有多人,只有三个位子。

    玉儿本意是想跟高云和莎琳娜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但莎琳娜却说自己累了,无论玉儿怎么劝,莎琳娜还是没有留下来,而且去了自己原来的房间休息。

    玉儿知道,莎琳娜是刻意把高云让给她的,姐妹俩相处久了,彼此的心意都能体会。

    高云回到卧室,玉儿迎着他,给他接下外衣,让高云坐下用饭。

    但高云并没有坐下,什么话都没有说,抱起玉儿就把她放到了床上。这一刻,高云只想放下一切,跟玉儿好好的做一次爱,他知道,这是补偿她最好的方式,也是最能给她安慰的方式。

    玉儿闭上眼,体会着高云的动作,享受着高云在她身上肆虐,这一刻,在她心里是那样的安全,那样的充实,仿佛握着整个世界。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五九回:鬼攫

    征讨张角这一战,可以说让高云成了暴发户,不仅兵力从两万扩张到了六万,而且高云还利用虎符从沿途各郡县调集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全部运回了逎县,“虎威军”现在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了。

    回到逎县的第三天,高顺就带着三百名“虎威军”战士,神神秘秘的来见高云。

    高顺见了高云,在高云耳边低低的说了几句,高云顿时面露喜色,让高顺带着这三百名战士跟自己进入后院。

    这时高云才开始细细打量这三百名战士,高顺在一旁说道:“启禀主公,按照主公吩咐,高顺在此次大战中细心观察,这三百名射手都是在‘飞弩营’中最出类拔萃者,无论箭法、出箭速度都是顶尖中的顶尖,请主公审阅”。

    “很好!”高云点点头,高顺挑选士兵的眼光自然不用怀疑。

    这时莎琳娜也来到后院,对高云道:“云哥,你叫我啊”。

    “恩,来”。高云招手把莎琳娜叫到近前,让她站在自己身侧,转而对这三百名勇士说道:“你们都是高将军在战场上挑选出来的战士,是‘虎威军’精英中的精英,从今以后,你们就不再是‘飞弩营’的战士了,而是我的随身卫队,你们这支队伍的新名字,叫做‘鬼攫营’!”

    这三百名战士一听说成了高云的贴身卫队,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能担任保护高云的任务,对他们来说那是无上的荣耀。

    高云又指了指莎琳娜,说道:“以后,二夫人就是‘鬼攫营’的总兵官,你们的一切行动由她直接指挥。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一个人都改姓高!”

    高云话说到这里,这三百名战士都惊呆了,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高云竟然赐他们姓高,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啊,每一个人都喜形于色,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拼死守护主公、主母!

    高云接着又说道:“你们‘鬼攫营’虽然只有这三百人,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我‘虎威军’的最高战力。从今往后,我要求你们把营中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所向无敌!能做到吗?”

    “能!誓死效忠主公!”三百勇士异口同声。

    高云训示完毕,让高顺先回,自己带着莎琳娜和这三百战士来到高府库仓。库仓内一间大房子里陈列着三百个箱子,这是高云早筹备好的。

    高云对这三百勇士说道:“你们每人一个箱子,打开看看吧”。

    “是!”

    三百勇士各自打开箱子,只见每个箱子里都装有一支长弩、一幅短铠、一领黑色战袍、一双黑色战靴和一把精铁匕首。

    领了装备,这三百勇士列好队伍站到高云面前。

    高云从一个勇士手里拿过长弩,对众人说道:“这支弩是我特意为你们制作的,名字同样叫‘鬼攫’,‘鬼攫弩’跟你们以往用的‘高云弩’完全不同,今后这将是你们的主要战斗兵器,我现在给你们说明用法,你们要仔细挺好,记在心里”。

    “是!”众人赶紧应命,一个个竖起耳朵听高云讲解。

    这“鬼攫弩”有一米多长,紫杉木造就弩身,这紫杉木是高云特意派人远赴西域重金买来的,是造弓弩的最佳材料。

    弩身教细,携带十分轻便,熟铜裱覆的箭槽,最大化的减少了摩擦。其他部件也都是取材精良,设有前后两个三环镂空的准星,整把弩从外形来看除了前端的弩臂都极像是一把短型狙击。

    “鬼攫弩”不像“高云弩”那样可以十矢连发,它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但装箭却非常简单,比弓的装箭速度还要快。而且“鬼攫弩”取材精良,弩力强劲,射程更远。减少摩擦的设计和双准星的设置,让“鬼攫弩”拥有极高的精准度。

    听完高云的讲解,每个“鬼攫营”战士都对自己的新兵器喜欢的不得了,反复端详着,恨不得马上就试一试。

    高云讲解完“鬼攫弩”,接着又说道:“从今以后,你们的主要参展时间就不再是白天了,而是夜晚,这也是我给你们取‘鬼攫’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对敌人来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潜伏在深夜里的厉鬼,随时会攫取他们的性命。所以,我要你们每一个人都练就出鬼一样的眼睛,能洞察黑夜里的一切,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合格的‘鬼攫营’战士。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亲自对你们进行训练,时间当然也是黑夜,你们要做好准备”。

    “是!听候主公调遣!”

    “嗯”,高云点了点头,想起自己当初的设想,心里升起一丝笑意。

    从这开始,高云把包括新兵整训在内的所有军营事务都交给关羽、高顺以及众将操持,县内政务都交给孙斌打理,自己专心致志的训练“鬼攫营”。

    高云训练这支队伍是按照特战队的作战概念进行的,从饮食搭配到战斗模式、从作息时间到作战指令高云都亲自教导。

    高云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他却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尤其对于特别作战部队有浓厚兴趣,在前世几乎研究了了所有他能找到的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对于特别作战部队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了解。

    “鬼攫营”每一个战士都是在实战中精挑细选的,本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战斗素质和领悟力都极高,这让高云训练起来也省了不少力气。

    经过一个多月的暴力训练,这支部队就已经基本上适应了这种新的作战模式,对于手令等所有新的作战元素也都了然于胸,接下来的训练就是体能、意识、小组配合、单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进一步强化了,也就不再需要高云亲自督导了,高云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其实这一个多月来,他丝毫不比这些训练中的战士轻松。

    黄巾起义的主力被平息,朝廷自然要对各参战将领论功行赏,分封地域和人物基本跟高云原先知道的差不多。

    曹操封济南相、刘焉封益州牧、孙坚封乌程侯,领长沙太守、袁绍封渤海太守、袁术封南阳太守、孔伷封豫州刺史、王匡封河内郡太守、乔瑁封东郡太守、鲍信封济北相、张超封广陵太守、董卓封西凉刺史、张扬封上党太守、韩馥封冀州刺史、刘岱封兖州刺史、张邈封陈留太守、袁遗封山阳太守、孔融封北海太守、陶潜封徐州刺史、公孙瓒封北平太守,其他有关系的大小将校也都分封各处官吏。

    高云早跟张让通过消息要镇守下邳,张让视高云为左膀右臂,自然会想办法周全,这点事对他来说也简单。高云回军一个多月之后,便收到朝廷降旨,迁高云为虎威中郎将,加俸一千石,领下邳太守之职。

    高云虽然早也想到张让必然会这样做,但收到这封旨意才算把心放实。因为下邳是高云起兵那天就预想好的地盘,这对他的战略意图极其重要,所以高云心里十分在意。

    因为早有预料,逎县可以提前转移的基业也早转移的差不多了,剩余的除了人马、当季辎重之外所余不多,这让孙斌省事不少,仅半个多月的时间,高云逎县的所有资本就都转移到了下邳。

    得知高云要走的消息,逎县百姓可轰动了,在他们心里高云就是他们活着的依靠。全县大部分百姓都不约而同的集合到高府门前,跪求高云,希望高云能带他们一起走。

    时代的黑暗已经让他们恐惧了,他们再也不想回到高云做县令之前的那种日子,哪怕要他们舍弃眼前的一切,他们也要跟着高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高云在,他们才有活路。

    高云故意散布出自己要换任的消息,其实正是要让想跟自己走的百姓知道,因为高云也不想让他们再回到水深火热之中,只要自己力所能及,高云的原则是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所以高云自然是答应了这些百姓的请求,让他们跟在大军队尾,一同迁往下邳。

    高云知道,重新安顿这些百姓必然要耗费不少钱粮,但是高云觉得只要他们能一天比一天过的好,这就值了。

    这可就苦了新县令了,偌大个逎县,剩余人口不到一千,县zhng直接就变成了村zhng。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六十回:下邳太守

    张让为了让高云帮自己实现野心,对高云好的几乎是有点巴结了。为了给高云省事儿,张让在让灵帝封高云下邳太守之后,直接先把下邳官吏调任,让使臣直接带着下邳太守以及属官的印绶向高云任命,这样一来高云也就不用再跟原官吏交割了,直接就可以走马上任。

    这其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张让将下邳旧吏突然调任,给高云保全了下邳的府库,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粮草辎重,对高云来说那才是最实际的。

    高云接了任命,转移完资产,便带着家眷先往下邳赴任,除了随身的“鬼攫营”之外,还有典韦、李典、周泰三将并佐卫两营随行护卫。

    其余大队人马和随行百姓都交给其他众将带领,随后出发。

    此时的下邳是徐州的治所,也就是管理中心,好比如今的省会。

    徐州分东莞、琅琊、东海、彭城、下邳、广陵六郡国。下邳位于徐州最南,与扬州临界,下辖良戚、司吾、曲阳、取虑、下相、僮县、徐县、夏丘、淮陵、东城、小沛等一十七城。

    因为下邳是徐州的治所,所以下邳城设有两处官府和两处军营,一处是郡府、郡营;另一处是州府、州营。郡府在南城、州府在北城。

    高云带着家眷和三营护卫人马先到下邳城外,老远就见一列人马立在下邳城下,为首一老者,锦衣玉带,须发花白。

    高云颇为疑惑,因为人群中也没立旗号标示,所以高云也不知道是谁,提马到那群人跟前,高云刚想开口询问,那老者却先迎上前来,冲高云一抱拳,笑道:“久闻高将军英雄盖世,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听闻将军降任下邳,陶谦实感幸甚,特令群僚前来迎迓”。

    “啊!?感情这是徐州老大啊!”高云心里一惊,赶紧下马,冲陶谦深施一礼,逊谢道:“晚生何德何能,敢让陶府君出迎,真让高云诚惶诚恐”。

    “将军过谦了,快请上马,老朽已备下薄酒,为将军接风”。

    高云赶紧礼让道:“府君在此,晚辈岂敢占先,还是请府君先行”。

    “额,这……”,陶谦略一停顿,随即笑道:“既然将军如此谦逊,不如你我就并辔而行如何?”

    高云知道要再推辞就太假了,于是应道:“晚辈恭敬不如从命,请府君上马”。

    “好,呵呵,请”,陶谦跨上马背,与高云并辔而行,穿街而过,街上百姓纷纷驻足观看,互相议论。

    “那不是刺史大人嘛,边上那个年轻人是谁啊?没见过啊”。

    “嗨!你真是孤陋寡闻,连他你都不知道?这就是虎威中郎将高普方、高大人啊”。

    “噢!我说这些官兵这么雄壮呢,原来这就是‘虎威军’啊!真是开了眼界了”。

    满街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全都是讨论高云如何如何的话题。

    来到州府,陶谦早已经备办下了酒宴,为高云接风洗尘。

    落座后,陶谦开始一一给高云介绍自己身边的人,这里面有别驾从事糜竺、糜子仲;典农校尉陈登、陈元龙,陈登之父陈圭,另外还有糜芳、笮融、曹豹、曹宏、尹礼等一班文武。都跟高云一一见礼。

    这里面高云最在意的是糜竺和陈圭父子,糜竺是徐州巨富,身价过亿,这个过亿可不是现代的身价过亿那种层次,在这个时期糜竺的财富是能够支撑起一方霸业的,连陶谦都十分仪仗他。要能得到这种财团的支持,那对于以后的发展就简单多了。

    而陈圭父子则是在历史上享有重誉,尤其是陈登,不但智计过人,而且是水利和农业的专家,为徐州做出了重大贡献。高云要成大业,要安民,自然需要这样的人才。

    所以,高云在席间也就跟这三个人聊的最多,先联络一下感情这是十分必要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陶谦站了起来,端起酒盏,冲高云笑道:“将军当时英雄,徐州上下今后还要多多仰仗,老朽代众人及徐州百姓敬将军一杯”。

    高云一向尊重长辈,何况陶谦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自然不能托大,赶紧站起身来,冲陶谦施礼道:“府君真是要折煞晚辈了,这一杯应该是晚辈敬府君才是,岂敢受府君之敬……”。

    “不、不、不”,高云话没说完就被陶谦打断了,陶谦笑道:“此酒乃是老朽代徐州上下百姓来敬将军,将军饮此一杯,老朽尚有事相求,请将军莫要推却”。

    高云飞快的想了一想,想不出陶谦有什么事要求自己,于是也不冒然包揽,笑道:“府君客气了,高云乃是治下,府君有事请尽管吩咐”。

    陶谦赶忙回道:“将军说哪里话来,老朽焉敢差遣将军,确是有事相求,请将军满饮此杯,老朽方可对将军言讲”。

    “既然如此,晚辈恭敬不如从命”。高云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好!好!将军真豪气干云,老朽佩服!佩服!”

    “呵呵,府君过誉了,这酒,晚辈已经愧领,究竟有何事吩咐,还请府君示下”。

    “额,呵呵,好好,既然将军如此爽直,老朽也就直言不讳了。不瞒将军,自从黄巾作乱以来,徐州盗贼蜂起,如今虽黄巾贼寇已灭,但徐州各处余贼却仍十分猖獗。此等贼寇少则数百、多则过万,劫掠州郡,荼毒百姓,为害极深。老朽年迈,昏庸无能,不能剿除贼寇,而保一方平安,实在愧对徐州百姓。今幸天降将军到此,真我徐州百姓之福也,老朽所求之事,便是想请将军再奋神武,剿灭徐州各处草寇,以保徐州之太平。州营内尚有兵马三万,悉听将军调遣,还望将军万勿推辞啊”。

    “哦!”高云恍然大悟,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暗说:“原来是这事儿啊,这是t.m.d好事儿啊,要别人干老子还不愿意呢,这么多山贼那都是银子啊,统统都是老子的,谁也别想抢!”

    高云心里偷乐,但脸上却是一副重任在肩的表情,冲陶谦一拱手,说道:“剿除贼寇,保国安民,乃高云之本分也,即便府君不言,高云亦义不容辞,请府君放心,待我‘虎威军’大队人马一到,在下便分派兵马出城征讨。不出三个月,高云定能剿平各处贼寇,还徐州太平天下”。

    “好!好!好啊!有将军如此英雄,徐州百姓有望矣。来!诸位同举杯,我等同敬高将军一杯”。

    “敬高将军!”众人全都站起来,向高云敬酒。

    一直喝到日落西山,高云也有些累了,再加上郡府里肯定有很多事要处理,高云便起身向陶谦以及糜竺等众人道别。陶谦领着徐州众官僚一直送高云到州府门外才回去。

    高云这是第一次跟陶谦坐席,所以没让玉儿和莎琳娜等人参加,只带了典韦随身,“鬼攫营”护卫,其他人都让他们先去郡府了。

    高云回到下邳郡府的时候,玉儿和孙斌早已经安排众人收拾的差不多了,高云正好也累了,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傍晚,关羽领大队人马来到下邳,将人马安扎到军营,关羽便带众将来向高云交令。高云知道他们也都累了,所以略一询问,便让他们各自去休息了。

    换了新地盘,自然有很多事要安排,所以,第二天高云便召开第一次全员会议。孙斌第一个发言,说道:“主公,如今逎县数百姓以及沿途流民数万人都迁移到了下邳,若悉数安置,恐怕耗费巨大,还望主公详加斟酌”。

    “恩,这我知道,我既然带他们到此,就无异于对他们作下了承诺。无论花费多少钱粮,也要把他们安置妥当,让他们能从新在下邳安居乐业。这件事是重中之重,就交由你全权打理,所需花费不必向我汇报,自行调度便可”。

    孙斌知道高云做事都是以百姓为先,虽然他心疼这笔巨大的花费,但也明白高云的良苦用心,应道:“是!孙斌遵命”。

    高云又道:“我‘虎威军’所增四万新军,兵数骤增,开销也随之增长。为保障三军所需,我等必须早做筹措。今徐州境内贼寇猖獗,大小上百处,为害一方。我意出兵剿除,一来可保徐州百姓安居乐业、二来这些贼寇肆意劫掠必然所积甚丰,取之可补充我大军给养,诸位以为如何啊?”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六一回:典洪飞

    黄金之乱中参与作战的将官极多,有军功者也是数不胜数。因为张钧等忠臣的上表,张让等宦官为了堵塞朝内外的议论,只好让人逐一统计,对所有有军功者进行加封。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十分巨大,分封时间也就比较长。

    因为分封工作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所以高云这样的领军人物自然是第一批被封官授爵的,而像关羽等下属将官的分封就要晚一些。

    但是张让毕竟对高云的事比较上心,所以即便是高云的从属,分封的效率也是蛮高的。高云到下邳之前已经收到了帐下各将官的权书印绶,只是还没来得及向众人宣布。

    听了高云的问话,典韦第一个站了起来,冲高云施礼,说道:“主公,俺自从追随主公以来,寸功未立,实感愧对主公器重。此番出兵讨贼,典韦愿为前部,恳请主公恩准!”

    “不行!不行!不行!”张飞也站起身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这当先冲阵的非俺老张莫属,大哥,俺愿为前部破敌!”

    眼看两人又要相争,高云赶忙摆手制止,笑道:“三弟、典韦兄弟,你二人莫要相争,此番虽然是出兵征战,但这些山洼贼寇都是乌合之众,对众家兄弟来说充其量不过是练兵而已。所以,此番出征我军只用新兵作战,也好使他们在实战中更好的掌握‘虎威军’作战技巧。如今我‘虎威军’新军共有四万,徐州除下邳之外还有五郡,我便兵分五路,以两月为期,必要全剿辖内贼寇。徐州最北乃是东莞郡,比邻青州,贼寇最为猖獗,众将内谁愿去平定此处啊?”

    关羽一听说是贼寇最多的区域,呼的一下站起身来,冲高云一抱拳,说道:“大哥,小弟不才,愿提一旅之师,前往平定东莞郡一域”。

    关羽在虎威军众将内威望最高,他出来请令自然没人争抢。

    高云随即准道:“好!云长听封!”

    “是!”

    高云取出一副印绶并一支令箭,说道:“朝廷有旨,关羽讨贼有功,封神武将军,享四品俸禄,大哥再授你下邳郡都尉之职,总领三军。此番出征,命你为一路军主将,领新军八千人马,往东莞一带剿灭贼寇,大军所需粮草车帐自有东莞郡府供应”。

    “谢大哥厚恩,小弟遵命!”关羽撩袍往前,接过印绶令箭,转身归列。

    高云又取一副印绶,说道:“周仓听封!”

    “末将在!”

    “朝廷有旨,周仓讨贼有功,封安远校尉,享六品俸禄,本公再授你门下贼曹之职,主掌郡府巡卫。此番出征,命你为一路军副将,辅佐云长破敌”。

    “谢主公!周仓遵命!”

    封完周仓,高云又道:“下邳以北乃是东海国,其地域辽阔,征讨不易,哪一位兄弟愿领军前往?”

    张飞刚才不敢跟二哥争抢,其实早坐不住了。高云话音刚落,张飞“噌!”的一下站起身来,冲高云一抱拳,大声道:“大哥,俺愿前往!”

    “好!翼德近前听封!”

    “是!”

    高云再取一副印绶并一支令箭,说道:“圣上有旨,张飞破黄巾有功,封奋威将军,享四品俸禄,大哥再封你下邳郡贼曹掾之职,主掌郡内治安。此番出征,命你为二路军主将,领新军八千人马,前往东海一域剿贼。大军所需粮草车帐自有此处郡府支应”。

    “是!嘿嘿,还是大哥好”。张飞美滋滋的接了印绶军令,返回座位。

    高云又道:“张虏兄弟,近前听封”。

    “属下在!”

    “朝廷有旨,封你为渡水校尉,享六品俸禄,为兄授你贼捕掾之职,主掌缉拿盗贼等事。此番出征命你为二路军副将,辅佐三将军阵前破敌”。

    “谢主公器重!张虏谨遵令喻!”

    发完这一路,高云又道:“东海以北乃是琅琊,谁人愿领兵前往……”。

    “典韦愿往!”

    典韦刚才比张飞稍慢了半拍,心里老大郁闷,这次没等高云说完,典韦赶忙起身请缨,生怕再被抢了。

    高云笑了,说道:“典韦兄弟真是性急啊,也好,我正好有事要跟你商量。你我相识这么久了,兄弟却从未对为兄说过你的表字,兄弟可是有难言之隐吗?”

    “这……”,典韦略一停顿,说道:“禀主公,典韦出身低微,未曾取过”。

    “哦”,高云点点头,这正好印证了高云心里的猜想,随即笑道:“昔日高祖起身十里亭长,而终有天下,出身高低之论乃愚夫之见也,典韦兄弟无需挂怀。兄弟晓勇无匹,早晚必将扬名天下,为兄有心为典韦兄弟取一表字,不知兄弟可否愿意啊?”

    典韦一愣,盯着高云,接着大喜道:“如蒙主公垂恩赐字,乃典韦生平之幸也,焉有不愿之理,典韦叩谢主公大恩”。说罢,一叩到地。

    高云赶紧叫典韦起来,说道:“既是兄弟愿意,为兄就赐你‘洪飞’二字,兄弟可满意否?”

    “典韦叩谢主公赐字!”典韦又是一拜。

    见典韦满意,高云也很高兴,叫典韦站起来,说道:“典洪飞听封!”

    “末将在!”

    “朝廷有旨,典韦讨贼有功,封五品偏将,为兄再授你门下督贼曹之职,主掌近卫诸事。此番出征,命你为三路军主将,领新军八千人马,往琅琊一带剿灭贼寇。兄弟虽然晓勇善战,然对于用兵方略却知之不多,为兄命孝甫为参军,与你同去,凡事你二人须计议行事”。

    “得令!谢主公器重!”

    高云又取一副印绶,说道:“孝甫贤弟,近前听封!”

    “末将在!”

    “孝甫贤弟讨贼有功,朝廷降旨,特封你为五品偏将。本公再授你兵曹掾之职,主掌三军常务。此番出征命你为三路军参军,与典韦同往琅琊剿贼,凡事多多斟酌,不可大意”。

    “是!谢主公恩赏!”高顺叩拜谢恩,接了印绶,转身回坐。

    高云又问道:“下邳以西乃彭城地面,哪一位兄弟愿意前往剿灭此处贼寇?”

    李典抱拳起身,说道:“末将李典,愿前往征讨,祈主公恩准!”

    “好!李典听封!”

    “是!”

    “朝廷有旨,‘虎威军’大将李典骁勇善战,生擒贼首张梁,功勋卓著,特封李典为屯骑校尉,享四品俸禄。本公再授你尉曹掾之职,主掌军务调运诸事。此番出征,命你为四路军主将,领新军八千,前往彭城一带剿除贼寇。”

    “末将遵命!叩谢主公恩赏!”

    封罢李典,高云又道:“褚安、元炜二将近前听赏!”

    “末将在!”

    “你二人随本将军讨贼,多负辛劳,为你二人各加两百石俸禄。此次出征,本公命褚安为四路军右副将、元炜为四路军左副将,你二人须尽心尽力辅佐李典将军剿贼”。

    “得令!谢将军恩赏!”

    这俩人出身比较好,入仕又早,本身早就已经是五品正将了。因为才能太一般,又没什么战绩,高云也就没给他们请功。加俸两百也不是个小数字,褚安、元炜知道自己跟“虎威军”众将相差甚远,高云为他们加俸已经出乎他们的意料,也都很为此自豪。

    高云接着传令道:“周泰听封!”

    “属下在!”

    “周泰讨贼有功,朝廷特封你为虎烈将军,享五品俸禄,本公再授你府门亭长之职,主掌府营守卫诸事。此番出征,命你为五路军主将,领新军八千人马,往广陵一带剿灭贼寇”。

    “是!周泰谢主公提拔!”

    高云又取一副印绶,说道:“廖化听封!”

    “末将在!”

    “廖化于讨贼期间镇守逎县,使本公能安心讨贼,功劳不小,朝廷特封你为殄虏护军,享六品俸禄,本公再授你漕曹掾之职,主掌漕运粮草诸事。此番出征,命你为五路军参军,与周泰将军同往广陵剿贼,凡事二人计议而行”。

    “谢主公提拔!廖化遵命!”

    五路大军安排完,高云取出最后一副印绶,说道:“辅仁先生,近前听封”。

    孙斌听闻,离了座位,上前冲高云一拱手,一如既往的淡然,说道:“属下在”。

    高云看得出来,孙斌最近瘦了,他知道孙斌一直都很累。对左右说道:“给先生移座,让先生坐下”。

    “是!”近卫赶忙上前,帮孙斌把座位搬到高云对面。

    孙斌忙推辞道:“主公面前,孙斌岂敢就坐,请主公收回”。

    “不然,先生自随本公以来久负辛劳,为本公可算呕心沥血,今后凡有本公的座位,便有先生的座位,先生不必推辞”。

    高云这一举动让全帐上下都颇为震惊,属下与主公对坐听命这还是古往今来第一次,众人见高云如此对待孙斌,全都对孙斌又多了一份敬重。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六二回:下邳对

    孙斌见高云态度卓绝,知道无法拒绝,只好坐下。

    高云这才缓缓说道:“先生在后方日夜操劳,身染风寒之时还彻夜筹划,这些我高云都心知肚明。正是先生如此辛劳,才使辖内百姓安居乐业、才让我‘虎威军’全体将士所需无缺,能安心作战,先生可谓是劳苦功高,我焉能不待先生以骨肉之情乎?如今我军大破黄巾,声名大噪,此中先生之功最大。下邳方历贼乱,百业待兴,非先生之才不能济也,本公即任先生下邳相一职,望先生莫辞劳苦,本公感怀在心。此相国印绶乃是我亲手所制,授予先生,望先生念你我相交之情善治下邳,我带全郡上下皆感先生之德矣”。

    高云这番话说的至真至诚,就连孙斌这样一向心如止水的人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双手捧过印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道:“孙斌纵然肝脑涂地,亦不能报主公之恩也!焉敢不竭心尽力,继之以死乎!”

    高云连忙离了座位,把孙斌扶起来,劝慰道:“先生言重了,快快请起,如今先生身负一郡之重任,劳苦必然更胜从前,还望先生保重自珍,本公定与先生共荣辱也”。

    孙斌这才站起身来,犹然泪流不止。

    众人见高云如此重待孙斌,也都对孙斌越发敬重。

    高云又封莎琳娜为杂号校尉,领“鬼攫营”总兵之职;封韩霜为杂号校尉,领“鬼攫营”副总兵之职。

    裴元绍、牛雄、马志皆封护军,都授“督运营”副总兵之职。龚灿授主记事掾之职,主掌录簿记事。

    分封完毕,高云便宣布散帐,除莎琳娜之外众将官都各自拜辞,回营安排备战。

    “报!”

    高云刚要休息一下,就听守卫进帐来报“糜别驾求见。”

    “糜竺!”高云心里一喜,忙让莎琳娜回避,问那守卫道:“糜别驾见在何处?”

    “启禀主公,糜别驾正在府门等候”。

    “好!快请!”

    “是!”

    守卫转身跑出前厅,高云随即略一整衣带,亲自出门相迎,正在院内接着糜竺,高云双手抱拳,冲糜竺笑道:“不知子仲先生驾临,有失迎迓,先生莫怪”。

    糜竺没想到高云会亲自迎出来,连忙回礼道:“岂敢、岂敢,糜竺冒昧造访,唐突之处还望将军海涵”。

    “呵呵,先生客气了,快请”。

    “谢将军”。

    高云亲自带路,领糜竺进入正厅落座,命左右奉茶。

    糜竺在客位就坐,高云也没回正座,而是跟糜竺坐到了同一张桌子旁边,笑道:“久闻子仲先生乃徐州高士,昨日席间仓促,未能与先生促谈,实感惋惜。今日幸得先生大驾到此,足慰高云仰慕之情矣”。

    糜竺忙谦道:“将军谬赞矣,糜竺虽虚就别加之位,然实则徐州一商旅耳,焉敢当高士之誉,将军折煞糜竺矣”。

    “先生休得过谦,徐州上下谁不知糜子仲之名也?高云初到下邳,坐席未稳,诸事多有不周之处,还望先生教我”。

    糜竺听了这话面色有微小的变化,笑道:“将军足智多谋,糜竺何能教将军也。今日冒昧造访,乃因一事不明,故特来请将军赐教”。

    高云故意惊讶道:“噢!?以先生之明,能为何事所惑?先生莫非说笑?”

    糜竺拱手道:“岂敢同将军说笑,糜竺确有不明之处,望将军不吝赐教”。

    “如此先生请讲,高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将军,据糜竺所知,将军之‘虎威军’有六万之众,钱粮耗费必然甚巨。如今黄巾之乱已除,天下太平,将军却拥兵如此之多,岂不枉费钱粮乎?糜竺深为不解,望将军明教”。

    “这个嘛……”,高云略一停顿,说道:“高云以为,兵者,国之重器也,可千日而不用,却不可一日而不备’。况如今黄巾虽平,然余贼未靖,故而兵权尚不可解也”。

    “呵呵呵呵”,糜竺哑然一笑,说道:“恐将军之意不止于此吧?”

    “噢!?”高云也一笑,反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糜竺笑而不语,伸食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写一“白”字,又在“白”字下面加一“一”字。

    高云何等聪明,自然一看就明白,知道这是“皇”字去掉“土”字的意思,古代讲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糜竺故意把“皇”字中的“土”字去掉,那意思摆明是说汉王朝要名存实亡了。

    高云看罢,哈哈大笑,说道:“先生真高士也,既猜中我心中之事,先生此来必有助于高云也!”

    糜竺擦掉桌上的字,说道:“如今黄巾虽平,然以在下看来却是天下大乱将至。昔日黄巾四起之时,朝廷无力征剿,不得已许各州郡自募兵勇讨贼。

    如今黄巾虽灭,然天下间如将军般手掌重兵者比比皆是,此岂朝廷之力所能制约哉?外强中干,天下焉能不乱乎?将军积蓄兵力,未雨绸缪,乃高明之举也!

    向日黄巾方乱之时,糜竺也曾数度劝说陶恭祖,愿以家资相助,让其招兵买马,以备不虞。不想陶谦虽为徐州刺史,却是愚懦之人,不肯听我之言。致使如今连州内宵小之贼尚不能剿除,实乃无用之极也。

    昨日得见将军,虽只言片语,却深知将军怀四方之志也。然在下却不知将军为何偏与张让相谋?以将军(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