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23 部分阅读

第 23 部分阅读

    抖出三点寒光,直奔张飞面门。

    张飞开始不知道赵云身手,不敢施展怒魄,这一招过后,张飞顿时放心了,沉叫一声:“小心了!”

    两膀发力,挥矛荡开亮银枪,紧跟着将蛇矛往后一甩,随即运展怒魄,蛇矛带着“呜呜!”风响,冲赵云当头砸下。

    赵云见张飞这一击凶猛,也不敢大意,后撤半步,亮银枪当空点出,只听“当!当!当!当……!”,半空之中瞬间传出百十次金属碰撞之声。赵云那条枪仿佛瞬间变成了千百条,枪影重重,万点寒星接连戳在张飞蛇矛上,把蛇矛逼的连连退后。

    “疾烈!”高云看了赵云这一招,心中顿时冒出两个字。古书里记载,赵云这种怒魄名为:“疾烈”,属于“破军”一系,是爆强攻击的一种。

    这种怒魄使用的时候,不但可以让攻击附带震荡的力量,摧毁对手的防御;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攻击速度,使攻击如同电光火石般迅疾。赵云能在张飞蛇矛砸下的一瞬间点出几十枪,并将张飞的破坏怒魄击退,无疑已经将这种怒魄发挥到了极致。

    “好枪法!”张飞赞叹一声,猛然变招,丈八蛇矛拦腰横扫,直取赵云中路。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七九回:张赵二将大暴走

    亲们请看这里!今天有朋友提意见,说之前的章节太死板,代入感不够。因此大墨在79回调整了写法,不知道亲们感觉怎么样。请在评论区投上一票,给大墨一点提示,帮助大墨提高,谢谢大家,大墨敬礼!~

    ----------

    赵云见张飞丈八蛇矛拦腰扫来,也不躲闪,单手攥枪猛然往左扫去,直迎蛇矛。

    “当!当!当!”亮银枪撞上蛇矛,接连发出三声脆响,硬生生将张飞灌满怒魄的蛇矛拦在外围。

    “厉害!这也太夸张了!”高云心里暗暗吃惊。“这单手连扫三枪,可比刚才那瞬间点出几十枪厉害的多了,赵云这小子“疾烈”怒魄已经练到炉火纯青了”。

    赵云击退张飞的横扫,不等张飞收枪,单手一抖枪锋,立见几十点寒光冲张飞面门袭去。

    “我曰!赵云这小子还t.m.d是人吗?单手突刺也能使出几十朵枪花?”高云暗替张飞捏一把汗。赵云刚才没倒手,直接用一只手突刺的,占尽了先机,高云真怕张飞接不下这一招。

    “呜哈!”张飞突然一声吼叫,把蛇矛猛然往上一提,用蛇矛末端去顶赵云的枪头。

    “砰!”

    亮银枪应声弹开,赵云觉得手掌一麻,心说:“厉害啊三哥!”

    “好啊三弟!还有这手儿啊?看来你这是真被逼急了啊!”高云心里暗暗叫好。刚才张飞是用了全力,那蛇矛末端聚集起一团蘑菇状的杀气,把赵云那宛若繁星的枪尖直接全部弹开了。

    暴走的张飞比之前又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整条蛇矛都附着霸道的破坏力,犹如一股飓风,往来席卷,地上的尘土被冲的四处飞扬,偌大个场地就像是龙卷风的风眼。

    “我曰!你小子这是想拆营啊还是怎么地?”高云这也是第一次见张飞全力以赴,这怒魄霸道的都没边儿了。

    张飞暴走,赵云当然也没闲着,随即怒魄全开,亮银枪在他手里瞬间变成了千万条,每到一处都是一片枪尖,快的根本不像是真的。不但如此,那亮银枪上还响着微小的“嗞嗞”声,这是“疾烈”怒魄震荡周边空气发出的。

    暴走之后,两个人兵器交接时也由刚才的“当!当!”声变成了“砰!砰!”的声响,这还是步战呢,要是马战,撞击肯定得更剧烈。

    “看来我的锋利怒魄还没有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啊,书上说:‘气行周天,聚散自如,白云苍狗,变化由心’,看来我还得多练才行啊”。高云看了这个两个顶尖武将的真正实力,心里暗自衡量自己的怒魄。

    难怪古人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怒魄全开不可能坚持太久时间,但这种武将一旦冲入敌阵,如果对方没有同级武将能够抵挡的话,那阵型直接就乱了。

    张飞、赵云两人怒魄全开的对战了几十个回合,各自也都累了,张飞脱出战圈,大笑道:“四弟真好武艺!俺今番算是信了,哈哈,就此停手,走,喝酒去!喝酒去!”

    赵云也佩服张飞的武艺,笑道:“三哥过奖了,三哥的蛇矛才真是霸道无比啊!”

    “嘿嘿,四弟休要跟俺客气,走,喝酒去!”

    “走!三哥请!”

    两人把兵器交给小校,一同回帐落座,继续痛饮。

    这一战把众人都看傻了,典韦、周泰这样怒魄深厚的还好,只是心里敬佩。其他将校可就没这么淡定了,尤其是那些新归降的各寨首领,一个个目瞪口呆。

    “大哥!你方才看清四将军的招数没有?”刘全满脸惊诧的问刘安。

    “没有啊,我眼都看疼了,只看到满院子的枪影,都不知道哪条是真的”。

    焦石也是看的热血沸腾,听到刘家兄弟议论,也来凑热闹,赞道:“可不是嘛!那枪快的,电光火石一般,今番我‘虎威军’多了四将军这样的大将,真是如虎添翼矣!”

    “是啊!咱们虽然没有主公他们那样的神武,但咱们也要勤加练习,不能辱没了‘虎威军’的名头,不能给主公丢人!”

    “对!咱们也要勤练武艺!不能给主公丢人!”

    “来!为‘虎威军’干杯!”

    “干!”

    赵云看到这番景象,心里禁不住赞叹,暗道:“有如此属下,何愁大事不成,大哥真乃人中龙凤也!我也需使尽全力,万不能辜负了大哥厚恩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云是越看赵云越觉得顺眼,暗想:“书上都说赵云文武双全,百战百胜,今天白天也见他杀破“四门兜底阵”,到底是他真认识这个阵法呢?还是碰巧呢?”高云想证实一下。

    “四弟啊”。

    “大哥”。

    “日间交战之时,我见你单枪匹马自开门杀进,之后又直冲阵眼,挑翻守将,使敌阵顿破。莫非贤弟识得此阵吗?”

    赵云冲高云一拱手,回道:“不敢隐瞒大哥,小弟曾拜异人为师,除修习枪法之外,也曾涉猎用兵之道,因此认得此‘四门兜底阵’”。

    “哦!原来如此,四弟智勇双全,真将才也!”

    要说张飞、典韦这些武将虽然也武力暴强,但要说排兵布阵,也就只会些方形阵、雁行阵、锥形阵之类的常用阵法。对于“四门兜底阵”这样的奇门阵法那都是闻所未闻,听说赵云还有这样的本事,众人更惊叹了,对赵云倍加敬重,纷纷与赵云把盏对饮。

    难怪都说赵云百战百胜了,看来不光是武力暴强啊,就连这智力也不是一般的高呢。得亏汉灵帝那小子让我来助剿,要不然赵云再让别人挖去,那还不得心疼死我啊。

    这一顿接风宴从晚上开到天明,众将都爱兴奋了,越聊越投机,都忘了困了。看到天都亮了,才想起睡觉来,高云便散了宴席,众将各自回去歇息。

    董卓得赵云冲阵,又亏‘虎威军’堵住追兵,得以逃出围困,仓皇奔入石邑城。李典将董卓一军接入城内,便派人向高云汇报。

    “t.m.d,董卓这货逃命倒逃的真快”,高云听说董卓已经道了石邑,心里忍不住暗骂。

    毕竟董卓是主将,官职又比自己高,现在既然出了常山郡城,高云自然得去打个招呼。

    把守营的事情安排妥善,高云带赵云、典韦二将并“鬼攫营”三百勇士前往石邑,去见董卓。

    董卓见高云来到,显得十分热情,站起来迎接,笑道:“哎呀,久闻虎威将军大名,未曾得见,前日多亏将军接应,才让老夫脱出重围,多谢!多谢啊!哈哈”

    高云打量了一下董卓,心说:“我曰,这货长得忒丑了。貂蝉当年竟然没自杀,得多大忍耐力啊!要不然就是超级重口味的,猪都比这货耐看!”

    恶心归恶心,面儿上高云还是笑呵呵的,拱手施礼道:“董公言重了,在下惶恐之至。只因高云手下兵微将寡,未能让懂公早日脱离围困,还望懂公赎罪”。

    “诶!将军此言差矣!若非将军增援,老夫纵然脱出重围,也必将损伤惨重,此乃大功一件,何言罪也?久闻将军善于用兵,剿灭黑山贼寇之事,还要多仰仗将军,将军切莫推辞啊”。

    “懂公过誉矣,在下既然奉旨助剿,自当尽心尽力,懂公尽管差遣”。

    “不!不!不!”,董卓一听高云这话,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老夫年事已高,又近日身体不适,方寸大乱,委实难以用兵。好在将军用兵如神,便替老夫主持此处战事,待成功之日,老夫定将将军功劳一一上报,为将军请功讨赏”。

    董卓跟黑山军打了一个多月,就没赢过,还差点憋在常山郡城里出不来。就算他再不懂兵法,也能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张牛角的对手。

    高云听了董卓这话,心里暗笑道:“这老小子是被黑山军吓破胆了,就你这样的也敢带兵打仗?我去你妹的”。

    高云心里乐,脸上却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咂了咂嘴,“这……”,高云故意欲言又止。

    董卓生怕高云不应称,那自己就实在没招儿了,赶忙问道:“将军有何难处?尽管讲来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八十回:白马赵云

    董卓很清楚,要想剿灭黑山军,就只有依靠高云,看高云满脸的为难,董卓顿时慌了,连忙问道:“将军究竟何事为难?可对老夫直言,老夫定当全力相助”。

    高云砸了砸嘴,叹息道:“哎!不是在下推辞,董公也知道,那黑山军百万之众,而在下所领人马只有三万,恐怕众寡不敌啊”。

    “将军莫要忧虑,此处有西凉兵马七万,老夫留两万……额不…,老夫留三万人马驻守石邑,确保我军粮道。其余四万兵马全凭将军调遣。另外,九门城中老夫部将华雄还率有大军十万,见被贼兵困于城中,还得烦劳将军施救。救出之后,此路兵马亦由将军统治,将军尽管安心破贼便是”。

    “这……”,高云还是摇头。

    董卓赶忙再问:“将军还有何事为难啊?”

    “额,不瞒董公,在下方到下邳不久,军粮匮乏,现已无粮供给大军。故而在下只得先回下邳,向陶刺史多少借些军粮,方可再来此处助董公剿贼。往董公见谅”。

    “不可!不可!”董卓急的连连摆手,说道:“将军为朝廷出力剿贼,皇上岂能吝惜!?老夫即刻发书,让朝廷多派粮辎,绝不让将军所需有缺,将军只管领兵讨贼便是!”

    高云见董卓这个熊样儿,禁不住暗地里发笑,心说:“算你老小子识数儿!黑山军再熊包也是一百多万呢,哥就算再会用兵,也少不了得打几场硬仗。我的‘虎威军’多金贵,你不给我点儿西凉兵当炮灰,哥能跟你玩儿?军粮都是那灵帝老儿的,你个s.b还等着哥开口要,真你妹的不懂事儿”。

    董卓见高云半天又不说话,就怕高云再不答应,讨好的问道:“高将军,这兵马、钱粮之事均已妥善,这领兵破贼之事……?”

    高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哎!既然董公贵体欠佳,在下便暂掌兵权。望董公早日康复,再亲领大兵剿灭贼寇”。

    董卓知道高云这是答应了,乐的鼻涕泡都快冒出来了,赶紧掏出虎符递给高云,喜道:“有将军主持讨贼之事,老夫无忧虑矣!此乃老夫兵符,诸营兵马并各处辎重将军可随意调动,望将军尽心讨贼,早成大功!”

    高云接了虎符,拱手道:“董公尽管安心疗养,军中之事在下定当竭尽所能”。

    “好!有将军此言,老夫便可高枕无忧矣!哈哈哈哈”

    “哈你妹啊!瞧你这点儿出息吧!”高云心里暗骂,看着董卓让高云老想吐,越发的感觉貂蝉真是太伟大了。

    董卓还想留高云吃饭呢,高云那叫一个害怕啊,赶紧找个借口离开了。

    董卓既然说自己带三万人守石邑,高云便把另外四万西凉兵和李典那一支人马都带回“虎威军”大营。

    路上李典冲高云拱手道谢,笑着说道:“主公啊,李典多谢主公救了属下一命啊!要让李典再在董卓那里多待一天,主公恐怕就见不到属下了”。

    “啊!?此话怎讲?”

    “主公聪明绝顶,还用问嘛,你看看董卓那张脸啊,埋到地里怕是蛆都不吃呢”。

    “哈哈哈哈,好你个李曼成啊,让你这么一说,西凉人真是太可悲了,人间地狱嘛,天天都见鬼,哈哈”

    “嘿嘿!主公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这种幽默从李典嘴里说出来,直接把高云笑的不行。赵云和典韦听了也忍不住在马上大笑起来,主从之间其乐融融。

    高云回到大营,恰逢廖化送第一批粮草来到,向高云交令。

    高云知道廖化一路辛苦,先把他让到中军坐下,喝口水,然后问道:“元俭,我前日派人送信回去,让你把我原先骑乘的那匹龙驹带来,你带来了吗?”

    “回禀主公,已经交给后槽了”。

    “哦,那就好,下邳一切可安否?”

    “回禀主公,一切安好,辅仁先生特让属下向主公报安,先生请主公不必挂念郡中之事,只管安心剿贼”。

    “好!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你且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启程回下邳,将所运粮草再悉数带回去。今后也不必再运送粮草了”。

    “啊!?”廖化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主公让廖化将粮草带回,然则大军以何为食耶?”

    “呵呵,本公自有办法,元俭贤弟不必担心,按我说的做便是!”

    “是,属下遵命!明日便将粮草带回”。

    “嗯,你一路奔波,也该累了,回帐歇息去吧”。

    “谢主公体恤,属下告退”。廖化拱手拜别,回帐休息去了。

    高云让廖化带的龙驹是自己原来的坐骑,后来得了“雪麒麟”便一直留在府里。所谓:“龙驹”,其实就是白色的好马。高云这匹白马虽然比不上“雪麒麟”,但也算得上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丝毫不逊于李典、张飞的坐骑。

    高云让马夫把龙驹牵到中军帐外,便派人去叫赵云。

    工夫不大,赵云来到帐前,问高云道:“大哥,叫小弟何事?”

    高云笑道:“四弟,你先看看这匹白马优劣如何”。

    赵云刚才就看了好几眼了,听了高云的话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赞道:“好马!真乃马中之龙也!”

    “四弟可中意否?”

    “这……!?大哥此言何意?”

    “呵呵,我前日在战阵之中,见四弟所乘之马甚劣。四弟乃世之虎将,若无良马则难展虎威矣!故此让元俭将我先前所乘之马牵来,就赠与四弟,权当坐骑”。

    赵云感动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噗通!”跪倒,叩首在地,冲高云抱拳道:“大哥待小弟恩重如山,小弟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诶!四弟这是作甚!快起来!”高云急忙把赵云搀起来,说道:“四弟啊,你我乃是生死兄弟,你为一匹马跟大哥如此客气,实在是太不该了”。

    “大哥责怪的是,赵云自出世以来,除双亲外,再无人如大哥般重待小弟,小弟一时感怀,惹大哥不喜,请大哥见谅”。

    “四弟言重了,只是你我兄弟之间,今后切莫如此见外”。

    “小弟谨记!”

    “恩,这就好。此马久不上阵,不知脚力是否懒惰,四弟何不试乘一番”。

    “小弟正有此意,大哥且观瞧一番”。

    赵云有些迫不及待了,翻身跃上马背,纵马直出寨门,约有一刻钟多,才回转中军。

    下了龙驹,赵云满面兴奋,夸道:“大哥此马真乃万里挑一!小弟前日冲阵之时若乘此马,定取了那于氏根项上人头!”

    “呵呵呵呵,四弟中意便好,那于氏根人头且给四弟留着,待日后再取不迟!”

    “哈哈,大哥所言极是!”

    高云见赵云这样高兴,知道他是真的中意这匹龙驹,接着又问道:“子龙身躯雄壮,所使亮银枪却只齐肩般长短,不知四弟可趁手否?”

    “不瞒大哥,此枪乃师父所赠,枪身委实嫌短,不甚趁手,大哥若有好枪,便送俺一条使用,哈哈”。赵云这次不跟高云客气了。

    “四弟放心!待回到下邳,大哥定送你一柄趁手兵刃!”

    “小弟先此谢过大哥!”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八一回:大战在即

    黑山军虽然有百万之众,却都是聚合而成,各部旧头领虽然都推张牛角为主帅,但对张牛角的军令服从度却很低。

    这些百姓举旗造反,为的不过是有口饭吃,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全局观念。各部头领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百万大军并不是张牛角说调动就能调动的。

    这些情况高云自然清楚,所以他才称黑山军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有了董卓的兵符,高云实际上成了剿贼总司令。

    回到大营之后,高云整整一天没有出门,一个人憋在中军帐里,仔细分析这场战争的每一个构成元素,制定详细的战略部署。

    高云带兵打仗,喜欢控制整个战局的节奏,战略部署都是从第一步掌握主动权入手,综合战争的每一个要素,让战局环环相扣。敌军只要一环中招,之后便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制定好详细的战略部署之后,高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战略部署的各种准备,先派人去打探黑山军的消息。

    张牛角听败兵回报,说高云救了董卓、斩了左髭丈八、破了四门兜底阵,又设伏兵大败于氏根,顿时大惊失色,暗自惊叹道:“我以为高云知主将被困,必然慌乱,而不加详查,便起兵前来急救。故此让于氏根领二十万大军布下四门兜底阵,又于安谷埋伏重兵,实欲破高云之兵也。不想我之计策皆被此人料中,高普方察微知著,于十万火急之际而能镇静自若,真将才也!吾不能及矣……”。

    张牛角之女张瞳在旁见父亲神色忧郁,忙道:“父亲不必沮丧,待那高云再来,女儿定替父亲出此恶气!”

    这张瞳是张牛角的独女,年方十七,长的亭亭玉立,身材凹凸有致,肤色稍黑,眉如新月、目似秋水、鼻若玄丹、唇如吐朱,面庞十分姣好,黑山军都暗地里称她为“黑牡丹”。

    张瞳自幼丧母,由张牛角一手带大,自幼喜好武事,多得张牛角亲传。张瞳十五岁时,便随父亲东征西讨,善使长枪,人莫能近,虽是女儿身却不让七尺须眉,在黑山军中也是颇有将名。

    张牛角听了女儿的话摇了摇头,说道:“我儿此言差矣,你虽武艺不差,但却绝不可如此自负。那高云乃世之虎将,与你之前所斩之人大不相同。日前于四门兜底阵中两度杀进杀出,斩我军大小将校三十余员,二十万大军且拦他不下,任其突围而去。我听于将军言讲,说那高云使用一柄奇兵利刃,削铁如泥,斩到之处无不应声而断。我儿若果与此人相遇,绝不可轻敌!”

    “是,女儿谨记便是”。张瞳被父亲数落一顿,嘟嘟着小嘴儿,有点儿委屈。

    “你知道便好,为父只你一女,你若有失,则为父不望生也!”

    “是,孩儿知道父亲疼爱孩儿,但如今两军交战,父亲且不可萌生怯心啊!如今官军连战连胜,士气大振,父亲须早做决断才是”。

    “嗯!我儿所言甚是,如今董卓已经使高云统领大军,此人极善用兵,我料其必将先取常山,以竭我军后路。我已命于氏根领大军十五万驻守,可保无虞。灵寿乃我屯粮之所,如若有失则大势休矣。故而我使大将张燕领十万人马镇守,然高云神出鬼没之机,难以料度,不可不多加防备。你可速领五万兵马,往灵寿助张燕守城。待我破了华雄,便领大军与高云决战!”

    “是!孩儿即刻前去准备,近日便行!就此拜别父亲”。

    “恩,切记小心在意!”

    “是!女儿谨记父亲教诲!”张瞳拜别父亲,转身出了中军帐,自去点调人马。

    张牛角将灵寿、常山两处布置妥当,亲领大军五十余万,攻打九门华雄。

    高云探听明白张牛角的动向,便聚集众将,商量破敌之策。

    李典先说道:“如今张牛角大军俱在九门围困华雄,常山必然空虚,我军可先取常山,断其后路,敌军必乱。则九门之围顺势可解矣”。

    “是!李典将军说言极是!”

    众将都点头赞同,认为先取常山,断张牛角后路是上策,唯独赵云一言不发,似有所思。

    高云看看赵云,问道:“四弟以为如何?”

    赵云乃道:“大哥,小弟以为黑山军百万之众,若逐一剿灭极其不易,当思釜底抽薪之法。况张牛角亦非无谋之辈,知常山地当要冲之处,必设重兵守御,恐怕袭之不易。如今黑山军粮草俱囤于灵寿,若先破得灵寿,贼势立时可解矣”。

    “嗯!子龙果然见识深远,此计正合我意!”高云点头称赞,又道:“黑山军虽有百万,却皆是聚合之众,各自离心,只为己利。若知粮草尽失,则内乱必速。不须一月,必然各自散去。届时再将其各个击破,易如反掌”。

    众将一听,皆点头称是,无不赞叹。

    “主公英明!我等不及!”

    高云摆了摆手,面色凝重,说道:“话虽如此,然取灵寿绝非易事。张牛角善于用兵,必然早有提防。如今镇守灵寿之人乃黑山军第一大将张燕,听闻此人骁勇非常,绝不可轻敌。张牛角若知我军奇袭灵寿,必将再遣大军增援,此番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众家兄弟皆须奋力而为!”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满帐将校齐声应命,一个个斗志满满。

    高云命道:“翼德、曼成二将听令!”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领本部人马,往灵寿以东五十里处分军下寨,阻挡黑山贼援救灵寿之兵。翼德当九门一路、曼成当常山一路,五日内绝不可放过一人一骑!”

    “得令!!”

    张飞、李典二人上前接令,刚要转身下帐,高云又叫住二人,每人给锦囊一个,叮嘱道“你二人安营扎寨之后,便可拆开来看,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遵命!”

    高云又命道:“子龙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营中西凉兵马,携我军攻城器械,即刻开拔,往东北行进,当井陉、石邑、灵寿三路总口下寨,准备奇袭。安营之后,可派人知会井陉太守,叫谨守城池,不可大意”。

    “得令!”

    高云又叫一名随身小校,吩咐道:“你持我书信,速去石邑,禀报董刺史,叫他分一路兵马,出城三十里屯扎,以牵制常山贼兵,使其不敢轻动”。

    “是!”小校领命出帐,快马往石邑而去。

    高云叫高义到身边,低声吩咐道:“你速去常山左近,给我捉一个黑山兵卒来,切记不可使人察觉”。

    “是”,高义拱手应命,叫了高旌,离营而去。

    约过了半个时辰,高义、高旌二人便扛着一个黑山军小喽罗回来了,往地上一扔,请高云发落。

    那小喽啰显然是被打晕带回来的,高义这一摔给摔醒了,摸摸后脑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高云起身离座,走到小喽罗近前,伸手冲高旌道:“短刀给我”。

    “是!”高旌拔出匕首,递给高云。

    高云接过匕首,起手一刀,将小喽罗捅死。跟着掏出一封早写好的书信,塞到尸体怀里,对高义说道:“你速派快马,将尸体弃于九门往灵寿大道附近,不可掩盖”。

    “是!”

    高义跟高旌拖了尸体,离帐而去。

    高云坐回正位,对典韦、周泰令道:“你二人各整本部兵马,今夜早歇,明日五更,大军移营!”

    “是!”典韦、周泰奉命而去。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八二回:血书

    高云综合分析战局,决定先打灵寿,派李典、张飞领两师三万兵马阻击九门援兵;让董卓出石邑三十里下寨,牵制常山城中的黑山军兵马;高云亲自领其余兵马,使赵云为先锋,当灵寿、石邑、井陉三路总口安营扎寨,准备强攻灵寿。

    张牛角听到这个消息,脸都吓绿了,“腾!”的一下蹦起来,懵了半天,心里一个劲儿的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缓过神来,赶忙派人把各部头领都找来,一起商量对策。

    这时候各部的头领也都基本知道了高云奇袭灵寿的消息,吃惊也都吃惊过了,听到张牛角叫他们,都知道准是让他们发兵去救灵寿。这些头领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紧不慢的陆陆续续来到中军帐。

    张牛角急的不行不行的,见大小头领都到齐了,赶紧说道:“众位将军,方才哨探来报,高云大军突袭灵寿,已兵临城下。灵寿乃我囤粮之所,如若有失,军心必然瓦解,不得不急救。特请诸位前来相商,不知哪位将军愿领兵去救?”

    各家头领听了张牛角这番话,一个个低头不语,没有一个答话的。张牛角更急了,连声问道:“我大军粮草俱在灵寿,绝不可有失啊!敢问哪位将军愿领兵去救灵寿?”

    任凭张牛角说破嘴皮子,各家头领们就是默不作声,张牛角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黑山军推举张牛角为主帅,就跟三国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推举袁绍为盟主差不多。虽然名义上张牛角是最高长官,但实际兵权却不在他手里,原来是谁的人马,还归谁说了算。

    这些头领不是不知道灵寿的重要性,但他们更知道“虎威军”不好惹,去了必然要损兵折将,谁也不想自己的实力受损失,都指望别人去救。

    同时他们也都知道西凉兵好欺负,这九门城眼看就要破了,都还等着破城之后抢钱抢粮呢。所以谁也不愿意出这个头。

    张牛角连问好多遍,没人答话,他也知道这些大小头领心里都打自己的算盘,无奈之下只好一跺脚,长叹道:“哎!!也罢!既然诸位将军都不愿去,我自领兵去救!诸位多多保重!”

    张牛角说完这话,伸手抄起他那把宣花大斧,转身就要出帐。

    “大将军且慢!”帐上突然站起一个人,拦住张牛角。

    这人三十四五岁年纪,身材魁梧,黑面虬髯,是推举张牛角的众头领之一,名叫黄龙。黄龙算是黑山军中比较有全局意识的一个将领,每次大军作战他都率部冲在最前。正因为这样,黄龙本来有十几万兵马,经过一系列战役,现在只剩三万多了。

    听说灵寿被袭击之后,黄龙是想领兵去救的,但是苦于手下兵马太少,所以才没有开口。见张牛角被逼无奈,要亲自去救灵寿,黄龙赶紧拦住。

    他知道,张牛角是黑山军的主心骨,一旦张牛角走了,九门的兵势必然瓦解,打了这么久的城池也就前功尽弃了。

    张牛角见黄龙拦住自己,便问道:“黄龙将军何事?”

    黄龙道:“大将军乃三军之主,不可轻动,末将愿领兵去救灵寿”。

    张牛角跟黄龙交情不错,知道黄龙为难,便说道:“黄龙贤弟勇气可嘉,然贤弟累次冲锋陷阵,兵马折损甚巨。纵去救援,亦恐众寡不敌,还是我亲自去救吧”。

    黄龙没有接张牛角的话,转身对帐上大小头领说道:“灵寿乃我军囤粮重地,如若有失,三军失养!我等既为大义而聚于此地,便当戮力同心,协力破敌。若各怀己私,则大势休矣!今灵寿危机,某有心领兵往救,却无奈兵力不足。诸位若仍视大将军为主帅,便各出五千兵马,由某权且统之,往救灵寿。如若诸位只以私心为重,在此无益矣,不如早散!”

    黄龙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帐上大小头领们也没法再装聋作哑了,毕竟九门还没破,要真散了就全白忙活了。纷纷回道:“黄龙将军所言极是!某愿出兵!”

    张牛角见到这个结果,既感激、又感慨,感激的是黄龙的情义,感慨的是丝毫看不到这支百万大军的前途。

    一干大小头领既然答应了出兵,便都各自回去调集兵马。

    帐上只剩张牛角和黄龙两个人,张牛角长叹一声,对黄龙说道:“贤弟啊,方才众人之意,你可知否?”

    “张大哥,小弟虽然愚钝,也知众人皆为己之私利也!”

    张牛角沉重的点了点头,叹息道:“如此将士,虽有百万之众,得能成大事乎!?”

    黄龙见张牛角感伤,急忙劝道:“大哥切莫灰心,只需保得灵寿,袭破九门,战局必可逆转!”

    “哎!”张牛角又是一声长叹,说道:“也只好如此,今日辰时,小女张瞳已领五万兵马往灵寿去了,或可助贤弟一臂之力。只愿黄天垂怜,使灵寿无事便好!”

    “大哥!你!怎可让侄女前去犯险!?”

    张牛角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泪水簌簌滚落,只是摇头不语。

    下午四点左右,黑山军这些大小头领每人凑出五千人来,请黄龙出兵。

    张牛角和黄龙来到帐外,仔细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些各部给的兵马,不是老弱、就是病残,根本就不是能上阵打仗的兵。

    这些大小头领虽然答应了黄龙出兵,但都知道“虎威军”厉害,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人马去拼。这才都相出这么个办法来搪塞,反正人数够了,黄龙和张牛角也不能再说什么。

    张牛角默然摇了摇头,心里叹息道:“哎!此等兵马连西凉兵也打不过,如何能与‘虎威军’对敌,真乃驱羊与虎斗也!各部头领皆只顾私心,非与谋大事者也!”

    黄龙看到这种情形,肺都快气炸了,却又无可奈何。把大铁锤往地上猛然一杵,大喝道:“走!”

    领着这拄着棍儿的、瞎了眼的、少胳膊的、断了腿的十万黑山军离寨而去。

    不说张牛角心灰意冷,也不说黄龙气愤,单说张瞳。

    自辰时领五万大军出城,一路沿大道直奔灵寿。刚到半路,听见前哨来报,说高云大军已经兵临灵寿。

    张瞳在马上听到这个消息,惊的花容失色,暗想:“这高云用兵直如此神速耶!?”

    急忙传令道:“灵寿危急!大军急行!”

    “是!”众黑山军大声应命,仿佛要比比谁的嗓门儿大似的。

    这些黑山军不是光棍儿,就是鳏夫,本身对女人的免疫力就基本为零,更何况是张瞳这样花容月貌的“黑牡丹”呢。都想装他一b,哪怕能让张瞳多看自己一眼都舒服。

    张瞳一骑当先,领着五万黑山军急奔,又跑了有十几里,突然又跑来一个哨探,拦住张瞳,报道:“启禀小姐,前面道旁发现一具男尸,看穿着像是我军兵卒”。

    “噢!?”张瞳有些诧异,这里并不是交战地带,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具黑山军尸体呢?赶紧问道:“尸首见在何处?”

    “前方约三里处!”

    “速带我去!”

    “是!”

    张瞳跟着那个探马兵,往前跑了一段,果然看见道旁卧着一具男尸,看穿着确实是黑山军的兵卒。

    张瞳翻身下马,走到近前打量一番,命令随从道:“将尸身翻过来!”

    “是!”两个黑山军卒子应声往前,把那尸体翻了过来。

    “看来是刀伤”,张瞳看了看伤口,自言自语。

    “嗯!?”张瞳眼神突然定住了,吩咐随从道:“怀中似有何物!?与我取来!”

    “是!”一名小卒走到尸体跟前,弯腰从尸体怀里掏出一个信囊,交给张瞳。

    张瞳撕开信囊,抽出一张绢帛,绢帛上血迹斑斑,竟是一封血书!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