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英雄谱 > 三国英雄谱 第 29 部分阅读

第 29 部分阅读

    是够牵强”。

    高云笑了笑说道:“府君厚意,高云愧领”。

    “呵呵,高将军无须客气,如今天下纷乱不断,非将军莫能保徐州也!还望将军莫辞劳苦啊”。

    “府君言重了,高云定当竭心尽力,为府君分忧”。

    高云一边说,一边琢磨,“听这老小子口气,不像是为张贵的事来的。这葫芦里究竟t.m卖的什么药儿呢?……”。

    正琢磨呢,陶谦笑呵呵的拿出一包东西,放在桌子上,说道:“难得将军如此深明大义,老朽便直言不讳了。不瞒将军,老朽已是风烛残年,大限之日,恐不远矣。膝下二子又皆愚劣,不堪重任。将军文足以安邦、武堪以定国,乃当世之英雄也!徐州殷富,户口百万,足资大业,非将军不能守之!故老朽欲将徐州之事托与将军,此乃州内库府印绶及各营调兵虎符,先交与将军管治。翌日老朽得机,再将大印奉上,望将军切莫推却!”

    “啊!!?”高云着实惊着了,“我虽然早晚要取徐州,但这也太快了吧!?听陶谦这话似乎把以后的天下大势推断的**不离十了!我又不像刘备那样沾皇亲,他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把徐州让给我呢?”

    高云处事一向稳中求胜,没考虑清楚的事他是不会做的,哪怕那确实是块大肥肉,他也宁愿错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府君此言差矣!高云何德何能敢当府君如此重托,恳请收回成命,莫让高云惶恐”。

    “哎!”,陶谦听了高云的话竟然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军多虑矣!老朽虽然愚钝,亦稍知天下之势。自先帝时起,汉室日衰,生灵涂炭,民心思乱。致黄巾贼起于四方,战祸连年不断。朝廷不能征剿,不得已而借四方豪杰之力,老朽便知此乃天下离乱之始也!其时,诸人多劝我招兵买马,趁势而起,老朽却并未如此。非是陶谦不明时势,乃是老朽自知无争衡天下之才也。老朽若不韬光养晦,恐徐州之地早属他人,焉能留与将军乎?将军智勇足备,又宽仁厚德,必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此陈元龙与吾所见相同也,望将军莫要多虑。须知天与不取,悔之无及啊!”

    高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番话竟然是陶谦说出来的。世人都说陶谦迂腐懦弱,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其实人家不但天下大势都清清楚楚,而且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拥兵自立的材料儿,所以人家才一直没动弹,这就叫大智若愚。

    高云站了起来,诚心诚意的给陶谦鞠了一躬,说道:“府君忍辱负重,心系天下苍生,高云万分敬佩。府君如此坦诚相待,高云亦不敢有所隐瞒。正如府君所言,在下确有拔救天下百姓之愿。今府君如此相助,让高云不知以何为报矣!”

    “诶~!”陶谦摆了摆手,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老朽已是风烛残年,岂望将军报也?但求将军能使天下苍生脱涂炭之苦,老朽于愿足矣!”

    “府君放心!高云有生之年,定以拔救苍生为己志。虽刀斧加头,不易此志!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好!好啊!”,陶谦一生阅人无数,自然能看出高云这些话是发自肺腑的,显得非常欣慰,将包裹双手递给高云,笑道:“陈圭父子,所见不差也!”

    高云听陶谦这么一说,有些费解,便问道:“府君何出此言?”

    陶谦哈哈大笑,说道:“老朽欲托徐州之重,不得不谨小慎微。虽知将军乃可托之人,然却不免心中犹疑。故而老朽借将军诛杀张贵之事向陈圭父子求计,元龙乃对老朽说将军之德,方使我坦然不疑。陈圭虽称病未至,然此却必是他父子商讨之计也!呵呵呵呵”。

    “噢!”高云恍然大悟,心说:“原来是这爷俩暗里帮了我大忙啊!”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零六回:北海虎将

    陶谦把这些符牌印绶交给高云,高云等于掌握了徐州的实权。有了徐州府库和税收做后盾,高云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饷的问题了。

    陶谦手下有徐州兵将近五万,高云为了应对日后的战争局势,就用虎符全部调给高顺掌领,加强训练,以提高这储备军的战斗力。

    在高云整兵囤粮的同时,东汉朝廷的内斗也已经逐渐展开。高云诛杀张贵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张让耳朵里,张让听到这个消息的反应不亚于遭了雷击,吓的一屁股栽倒在地上,心里不停的冒出两个字,“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张让这种反应倒不是为了他小舅子的死,而是高云发出的这个信号。张让不是傻瓜,他很明白,高云在这个时候杀了张贵,那意思就是不跟他玩儿了。这是张让连想都不敢想的。

    张让早就预谋篡权,他也知道,夺权这种事靠他糊弄汉灵帝的那些小伎俩是行不通的。张让虽然没读过m.z.d思想,但他也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他唯一依靠的就是高云和他的“虎威军”。

    眼下汉灵帝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张让正在筹划要调高云带兵进洛阳呢,高云这一釜底抽薪,让张让彻底傻了。

    惊慌失措之后,张让稍微定了定心神,知道篡权这条路是没得走了,赶紧召集自己的那些心腹商量下一步计划。

    这些人一听高云指望不上了,也都吓得面如土色。他们都很清楚,朝野上下的人几乎都恨他们,如果灵帝一死,他们没了靠山,肯定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也正是他们谋权的重要原因。

    过了许久,张让捋顺了头绪,对其他这些大太监说道:“如今谋夺皇位之事已然无望,只得暂且做罢。我等位高权重,朝野内外多有仇家,若皇上驾崩,我等皆无生路矣!为今之计只好再寻靠山,暂保性命。诸位以为,董、何两派我等当投哪家?”

    这些太监们都还惊慌着呢,哪里有什么主意,一起说道:“全凭张公定夺,我等誓死追随张公!”

    张让转了转他那对儿小巧玲珑斗鸡眼,说道:“何家势力虽大,但恐不能容纳我等。我等不若去依附董太后,太后势小,必以得我等相助为喜”。

    “张公所言极是!”,众太监随声附和,打定主意,要去抱董太后的大腿。

    董太后倒真是喜欢让人抱,见张让这一伙儿来帮她,非常高兴,觉得信心倍增,当即传令,让董承等心腹家将把外面所有能调的兵力都调回洛阳,准备跟何家一争高下。

    何进当然也没闲着,也是把自己掌领的各处驻守兵马全部调回,就等灵帝一死,好给他外甥刘协抢皇位。

    董、何两家这一调兵,各地方守备兵力顿时就薄弱了,四处的大小贼寇趁这个机会又开始兴风作乱,四处掠夺。

    黄巾军原有一名领军大将名叫管亥,张角被镇压之后,管亥带领一队残兵逃到了青州,并在青州扎根发芽,日趋壮大。

    青州的驻守兵马一撤,管亥也闲不住了,领十万贼兵围了北海郡,逼北海太守孔融交钱交粮。

    孔融本就是个文人,不谙兵事,一听贼寇爆发,顿时大惊失措,忙聚众将官商量对策。

    孔融手下有两员大将,一名武安国、一名余宗。余宗性情暴烈,听说贼兵围城,立马站起来冲孔融一抱拳,说道:“太守大人不必忧虑,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量此等山洼草寇何足道哉!末将愿领兵出战,定斩贼首!”

    “好!”,孔融本来就不知道该怎么对敌,见余宗请缨,连忙点头,喜道:“余将军真忠勇之士也!本公即与你五千兵马,出城迎敌!”

    “得令!”

    余宗应诺一声,刚要接令,旁边又闪出一将,叫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劳余将军大驾,小将不才,愿斩管亥之首,献于麾下!”

    孔融定睛一看,这是他帐下的将军图海,忙问道:“图将军也愿出战?”

    “正有此意!祈太守大人恩准!”

    “好!好!”孔融大喜,说道:“贼兵势众,不可轻敌,既然两位将军皆如此奋勇,本公即命余将军为主将,图将军为副将,一同出城迎敌!”

    “得令!!”

    余宗、图海两人接了将令,转身出账,点五千兵马出城迎敌。

    孔融毕竟是没经过战阵,心里忐忑不安,坐在郡衙里焦急的等消息。

    工夫不大,探马转回,惊慌的报道:“启禀大人,图将军被管亥斩于马下!”

    “什么!?”,孔融大惊失色,急忙站起身来,直奔敌楼,想看看两军阵的情况。

    城门还没赶到,又听一声,“报!启禀大人,余将军被管亥斩了!”

    “啊!?”孔融差点儿没坐到地上,三步并作两步走,急匆匆奔上敌楼,往下一看,孔融傻眼了。

    余宗、图海两个人的尸体横在阵前,五千官军如潮水般四散逃窜,那管亥正拍马舞刀,往来驰骋,领着众贼兵贼将四处赶杀这些官军。

    “这!这可如何是好!?”孔融急的直跺脚,余宗这一被杀,他更没主意了。

    “快看!那是何人!?”

    众守城官军突然指着城下惊呼起来,孔融赶忙顺着众人手指的方向望去,顿见一员战将,手使双鞭,自西南角杀入敌阵,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人能挡。

    管亥见势大怒,调转马头,举刀迎战。

    双鞭将身陷重围,毫无惧色,眼见管亥大刀迎面劈来,左手鞭往上一抬,荡开管亥大刀;右手鞭一轮,“呜!”的一声,砸向管亥头顶。

    管亥急忙闪身,那鞭贴着管亥肩膀落下,惊出管亥一身冷汗,拨马便逃。

    双鞭将也不追赶,抖擞威风往前冲杀,双鞭大开大合,杀透一条血路,直到城下,大喝道:“吾乃东莱太史慈也!速开城门!”

    孔融一听,大喜过望,急忙命道:“快!快开城门!”

    小卒听令,赶忙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太史慈拍马奔入城内。

    孔融久闻太史慈之名,赶忙奔下敌楼,接着太史慈,喜道:“天幸壮士到此,真乃北海百姓之福也!”

    太史慈见是孔融,赶忙躬身行礼道:“拜见太守大人”。

    “壮士免礼!免礼!我听闻壮士在外学艺,今却为何到此啊?”

    “禀大人,在下漂泊日久,今回家探望母亲,听闻贼寇围城,家母感念大人恩德,特命慈前来相助。请大人发令,在下愿出城破敌!”

    原来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英雄,常年在外,平日里就经常派人送点儿钱粮物品给太史慈的母亲。太史慈也正是为了报答孔融对母亲的恩惠,才来帮孔融退贼的。

    孔融这会儿已经让管亥吓怕了,听说太史慈要领兵出战,连忙摆手,说道:“贼兵势大,不可轻敌。我听说下邳太守高云兵多将广,若能请得此人前来相救,必可解北海之危。只是无人能杀出重围前去求援……。”

    孔融这明摆着就是要太史慈去向高云求救,又觉得太史慈不是自己的部下,不好明说,才弄这么一段儿p话。

    太史慈自然能听出孔融的意思,脸上丝毫没有为难的意思,拱手请缨道:“如此即请大人速修书信,某愿前去求援!”

    孔融大喜,可算逮着瓜落儿了,赶紧题写书信,交给太史慈,又假情假意的叮嘱道:“贼兵势众,壮士且须小心啊!”

    “太守大人放心!某必将书信面呈高将军!就此告辞!”

    太史慈说罢,催马奔出城门,单人独骑,直闯敌营。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零七回:豪龙胆

    管亥见太史慈跃马舞鞭,势如猛虎,心下惊惧,不敢迎战,使部将许烕出战。太史慈奋抖神威,手起一鞭,击中许烕面门,再复一鞭,扫许烕于马下。

    众贼皆惊惧而走,太史慈趁势杀开一条血路,冲出贼群,策马狂奔,往下邳向高云求援。

    徐州有“虎威军”坐镇,又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域内一片祥和。高云闲来无事,除了陪陪美女、看看兵书,就是习练刀法。经过坚持不懈的苦练,“飞虹贯月”的这九式刀法也日益纯熟了。

    这一天,大雨突至,高云出不了门,便在凉亭里摆下冰点凉茶、时新水果,陪众美女们消遣。风挽月生在艺人世家,自小受父母教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手谈极其高明,从来未逢敌手。

    正好闲着没事儿,美女们又一个劲儿的怂恿,风挽月便摆出棋盘,非要跟高云对弈几局。高云本来也喜欢下棋,加上现在的记忆力又有的是棋谱残局,对古今各路棋局杀法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实在经不住这些姑娘们执拗,便坐到桌旁,跟风挽月对弈起来。

    这一局棋从上午杀到日落,高云跟风挽月可以说是使出了所有招式,最后竟然杀了个旗鼓相当,和棋了。高云禁不住暗暗赞叹,心说:“我现在的棋力可以说是集百家之所长,没想到竟然赢不了她,风挽月的天赋实在太高了,这以后可算有乐子了,哈哈”。

    风挽月更是吃惊,她是从小练棋的,从八岁开始就一直赢,从来没人能跟她对局超过三十着的。这一局下了三四个时辰,最后竟然没占到高云一点便宜,实在太出乎风挽月的意料了,心中暗喜道:“高将军真乃人中龙凤,非但文治武功天下无匹,未申棋艺亦如此卓绝,如能嫁得如此夫君,也不枉来此一世了……”。

    风挽月正心里美呢,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有一名“虎威军”战士快步跑进花亭,向高云报道:“启禀主公!北海寇发,郡城为贼所困,太守孔融遣人前来求救!”

    “噢!?”高云略一迟疑,心说:“救援北海这本来该是刘备的事儿,对了!刘备这小子跑哪儿去了?从黄巾之乱以后就没再听到他的信儿了……。北海被围,应该是管亥干的,孔融派人来向我求救……对了!?”

    高云猛然想起一出事儿来,急忙问来人道:“北海来人,相貌如何?”

    “启禀主公!来人二十上下年纪,虎体猿腰,形容极其魁伟。虽然浑身湿透,却威风凛凛!”

    “速带我去!”高云呼啦站起身来,往外就走。

    “是!”那战士赶忙转身,带高云直奔前厅。

    一路上高云按不住心里窃喜,大步紧行,来到厅上,果然见一员骁将,披盔带甲,正在那里等候。

    高云打量了一下这人,试探性的问道:“足下莫非东莱太史慈乎?”

    “嗯!?”那人吃惊不小,满脸诧异的问道:“在下正是太史慈,将军缘何认得在下?”

    “真是太史慈啊!我擦!这是哪位神仙大姐这么照顾俺啊!?”,高云心里一阵高兴,笑道:“久闻东莱太史慈乃当世豪杰,今见足下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又能单枪匹马闯出重围,恐怕北海郡只子义一人矣!故此相问耳”。

    太史慈连忙拱手施礼,谦让道:“将军谬赞,慈甚惶恐。今北海寇发,情势危急,文举大人知将军能征惯战,又宽仁厚德,必能救北海之危。故修书在此,令在下前来求救,望将军施雷霆之威,扫灭贼寇,以救北海百姓!”

    太史慈说罢,从怀中掏出孔融书信,双手递给高云。高云接过拆开,略一观瞧,便放在案上,说道:“既是子义亲自前来,本公断无推却之理。今日天色已晚,子义鞍马劳顿,且先在府中安歇一晚。明日我亲自领兵,与子义同去解救北海!”

    “多谢将军锤恩施救!只是……太史慈乃一介草民,焉敢在将军府中叨扰。恳请将军另赐下处与慈,慈已感激不尽矣!”

    太史慈这种顾虑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现在只是一介布衣,而高云贵为虎威中郎将,身份悬殊实在太大。要让太史慈在将军府过夜,对他来说确实不敢想象。

    但高云根本没有这种尊卑观念,身份在他眼里就是粪土,他连当朝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他这么一个杂号中郎将的职位了。

    听了太史慈这话,高云立即摆了摆手,说道:“子义乃当世豪杰,何为此繁文缛节所累耶?我与子义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岂能以虚位之尊卑而轻待子义乎?子义不出此言还则罢了,既如此说,本公今夜定要与子义同塌抵足而眠!来人!”

    高云一转身,叫进两名士兵,吩咐道:“速去收拾上房,今夜我要与子义抵足而眠!”

    “是!”士兵应声而去。

    太史慈差点儿傻了,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慈乃何等样人?岂敢与将军同塌?万万不敢!万万不敢!”

    高云呵呵一笑,故意问太史慈道:“莫非子义对高某有成见乎?”

    “岂敢!岂敢!将军乃当世英雄,慈敬佩久矣,绝不敢微意,只是……”。

    “如此便好!子义无须多言,如不依本公安排,我便不出兵也!”

    “这……!”,太史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深深的给高云鞠了一躬,说道:“承蒙将军不以在下卑微,如此垂恩厚待,太史慈感激不尽,日后若得机遇,定当报答!”

    “哈哈哈哈”,高云一阵大笑,喜道:“子义言重了,我已安排府下备宴,今晚与子义接风洗尘。你浑身湿透,须防着凉,我先带你去更换湿衣。走!”

    高云说罢,拉住太史慈,把他领到厢房,安排家院给太史慈更换衣服。

    当夜,高府里大摆筵席,高云邀集众将,一起给太史慈接风。

    关羽、张飞、赵云、典韦、李典、周泰、高顺等等众将都对太史慈十分敬重,纷纷与太史慈把盏,这让太史慈觉得受宠若惊。

    太史慈知道,这些都是“虎威军”里战功赫赫的大将,常山赵子龙更是名扬四海的人物,却都对自己这样的尊重,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礼遇。让太史慈的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得到认可的感觉。

    再加上看到这些将军跟高云那样融洽的相处,简直就是亲人一样,更让太史慈对高云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也对“虎威军”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因为知道明天一早要行军,宴席便早早散了。高云与太史慈一起回到上房,两人和衣而卧,彻夜长谈。高云从民生疾苦说到天下大势,侃侃而谈,把太史慈听的心潮澎湃,对高云的英明仁慈深感拜服。

    第二天平明,响晴薄日,微风习习,高云校场点兵。留关羽镇守下邳,自带张飞、赵云、典韦、周泰、莎琳娜、韩霜、张瞳、张虏、赵婴等大小将佐,领“地坤师”、“破阵师”、“佐卫一营”、“佐卫二营”、“鬼攫营”,四万余兵马,往北海援救孔融。

    这时候高云已经从新兵中扩充了“虎威军”最高战力—“佐卫两营”的编制,把这两营都扩充为五千兵马,这也是高云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建制。

    大军分为三队,依次开拔,众将也都各自率领自己的军队,相继离城。高云唯独把赵云留住在点将台上,命人抬上来一个长长的木匣,冲赵云笑道:“四弟且打开瞧瞧!”

    “是……!”赵云有些不解,看了看高云,转身将木匣掀开。

    “这!”赵云眼前一亮,登时愣住了,只见木匣中一柄雪花镔铁造就的奇特长枪,白光灿灿,耀人眼目。

    这枪长约六尺,通体为一整块镔铁锻造而成,三十六环螺旋刃环成的枪尖,长有两尺;铁脊枪柄上镌一条长龙,自头至尾。枪头处雕有三个劲字—“豪龙胆”!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零八回:有仇必报

    这柄枪的灵感来自高云玩过的一个游戏,是高云综合计算赵云的体魄和怒魄设计出来的。枪重约六十斤,在不影响赵云攻击速度的基础上,最大化的提高了赵云“疾烈”怒魄的震击力。另外三十六道纵向波纹螺旋刃聚成的枪尖,还为赵云的招数增添了三百六十度的斩击力。

    赵云太喜欢这柄兵刃了,一把抓在手里,使了两下。

    “妙!妙啊!绝妙!”赵云忍不住连声赞叹,这枪实在太适合自己了,多一分则重、少一分则轻、余一寸则长、缺一寸则短。这合适的程度套用一句名言来说那就是“大姑娘骑瘦驴,严丝合缝”。

    赵云把枪握在手里,问高云道:“大哥,这兵刃可否赠与小弟啊?”

    高云呵呵一笑,说道:“四弟莫如此说,昔日征讨黑山时大哥曾答应四弟,要赠四弟一柄适手的兵刃,此枪便是了。大哥为此枪取名‘豪龙胆’,豪者气吞山河、龙者威震四海、胆者骁勇无惧,能当此三字者,非四弟莫属啊!”

    赵云一听这话,大喜过望,冲高云一抱拳,说道:“大哥放心!小弟绝不有负此枪之名!”

    “好!四弟此言,足壮军威!大军已动,四弟速领兵起征!”

    “得令!”赵云冲高云一抱拳,倒提豪龙胆,转身下了点将台,点齐兵马,拔营出征。

    一路上引得道旁百姓目不转睛的看,白马赵子龙,神枪豪龙胆,看着就威武提气。

    青州与徐州交界,北海离下邳约七百里,高云领大军每天早行晚歇,加上“虎威军”的行军速度本身就快,第四天傍晚时分,便到了北海地界。

    高云令大军在北海城东南三十里处,背靠营陵下寨,大军暂且休歇一夜。

    管亥探听到高云大军来到,害怕腹背受敌,便退了北海之围,率十万贼兵西撤十里,当临朐大路,分军下寨,与高云军对持。

    高云不是个很嗜血的人,无谓的杀戮不是他的风格。况且现在高云钱粮丰足,扩充军队是当务之急,所以高云也就有了收编管亥这十万人马的想法。

    第二天,高云写了一封战书,叫身边的一名战士道:“大福子”。

    “在!主公!”

    那名战士应声站到近前,他本名叫张福,生的五大三粗的,从“虎威军”成立以来就一直跟在高云左右,高云都叫他大福子。

    “你去趟敌营,替我投递战书去”。

    “是!主公!”

    大福子早都轻车熟路了,每次下战书高云都是让他去的。伸手接过书信,塞进怀里,冲高云一抱拳,转身出帐,跨马直奔管亥军营。

    管亥一军既然是黄巾余孽,自然知道“虎威军”的名号,听说高云亲自领军来到,哪能不怕,全军上下紧张戒备。

    大福子纵马来到贼寨门前,大喝道:“我奉虎威将军之命,特来下书!尔等速开寨门!”

    “你…你!你等着!”

    守门小喽罗是个新兵蛋子,紧张的都有点儿结巴了,慌慌张张的跑去中军,向管亥报告。

    管亥也听说过“虎威军”如何厉害,虽然没有交过手,但还是心有芥蒂的,对那小喽罗说道:“带他进来!”

    “是!”

    小喽罗转身又急匆匆的跑回寨前,打开寨门,带张福来到中军。

    张福打量了一下管亥,掏出书信说道:“我奉我家主公虎威将军之命,特来下书,请阁下过目”。

    这管亥平日里都把自己当土皇帝,那些小喽罗又常年的马屁拍着,把管亥拍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目空一切,觉得谁都改敬着他。见张福态度这么强硬,管亥那把无名火“腾”的就烧起来了,怒吼道:“大胆!见了本将军还不跪下!”

    “哈哈哈哈!”张福一阵大笑,张角、张牛角那样的大贼头都不敢让他下跪,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管亥竟然这么嚣张。大喝道:“我乃堂堂‘虎威军’战士,岂能向贼寇屈膝!?”

    “啪!”管亥气的一拍桌子,大叫道:“来人!让他给我跪倒!”

    “是!”四五个小喽罗应声向前,一起来按张福。

    张福面带冷笑,硬挺挺的站着,那四五个小喽罗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却丝毫无法把张福按倒。

    管亥见这场面更恼怒了,自己四五个喽啰竟然连“虎威军”一个人都拿不下,实在太丢脸了,连胜喝令道:“给我打!打!打!!”

    后面两个喽啰听到命令,急忙抄起两根木棍,冲张福小腿猛力抽去。

    “啪!啪!”

    接连打了五六棍,张福实在撑不住了,“嗯!”的一生闷哼,跪倒在地上。

    “给!将军!”小喽罗拾起张福掉在地上的战书,一脸讨好的递给管亥。

    高云有收编管亥的想法,战书写的也就比较婉转,多有些招降的意思。管亥却以为高云这是怕了他了,看完哈哈大笑,指着张福说道:“我还以为尔等‘虎威军’如何厉害,原来也不过如此,高云那厮也不过是欺软怕硬,听了本将军名号,也是如此胆怯啊!哈哈哈哈!”

    “我呸!”张福啐了一口唾沫,不屑的说道:“虎威将军乃当世英雄,要灭尔等乌合之众易如反掌,又岂能惧怕汝等草寇毛贼耶?汝真大言不惭!我奉劝汝还是早早弃械投降,尚可保全性命,如若迟疑,死在眼前矣!”

    “啊呀呀!!”管亥气的瓷牙咧嘴,恨不得要吃了张福,“哗啦!”一声掀翻桌案,拔出佩剑,一剑刺穿张福前胸。

    张福双手攥住剑身,狞视着管亥,“噗!”猛然一口血水吐到管亥脸上,跟着哈哈大笑,至死面不改色。

    管亥哪见过这样的硬汉,吓的半天才回过神儿来,头也不敢回,不停的叫道:“扔出去!扔出去!扔出去!”

    “是!”

    几名小喽罗也被张福这壮烈的死法吓傻了,听到管亥叫喊才反应过来,赶紧搭起张福尸首,远远的扔到寨外。

    张福本来以为送下战书,问了回信就出来,进寨的时候就把马拴在了营寨外面。那战马跟随张福久了,张福平常照料又细心,跟张福有感情了,见主人被扔了出去,战马拼命挣脱丝缰,奔到张福尸体旁边,用嘴来回的在张福身上蹭,一阵阵的发出凄惨的嘶叫。

    高云等到太阳偏西,却依旧不见张福回来,不禁担心起来,寻思道:“不会出什么事吧?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时代大人小孩儿都知道啊。况且我那战书写的又不强硬,应该不会有事吧?”

    正琢磨着呢,突然听到外面脚步嘈杂,三四个战士一齐跑进中军,冲高云报道:“主公!张福!张福他……!”

    高云心里一惊,伸手抓住一个士兵的肩膀,焦急的问道:“他怎么了!?”

    “他…他……”,那士兵流下眼泪来,默默地指了指外面。

    高云“腾”的一下窜了出去,跑到寨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张福满身血污的躺在地上,胸前一个深深的血窟窿,衣服几乎都被马的口水给弄湿了,那匹战马一动不动的卧在张福身旁,一阵阵的低鸣。

    高云闭上眼,尽量不让眼泪流出来,心里无数次的念叨,“大福子!我的好兄弟!哥对不住你啊!”

    过了不大会儿,张飞、赵云等众将,包括“虎威军”的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看着地上的张福,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管亥立马生吞活剥。

    高云默默地走到张福跟前,俯下身,伸手把张福睁着的双眼合上,低沉的说道:“兄弟英灵别走,哥哥这就给你报仇!”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一百零九回:千里追击(一)

    高云命人把张福的尸身先收敛起来,一声不吭的回到中军帐内,“刷!刷!”几掌从帐篷上划下四大片白布,提笔在上面写下十六个大字:“害吾兄弟,如断吾手,不杀管亥,誓不回头!”

    高云把布片拿在手里,凝视了一会儿,转身递给随身的一名战士,说道:“去,挂到军前”。

    “是!”这名战士双手接过布幡,转身走了出去。

    高云紧锁着眉头,坐到正位上,沉声对众将说道:“事情诸位也都看到了,我不必多说。兄弟之仇,刻不容缓!今夜全军出击,为大福子报仇雪恨!各营传令下去,此一战,不要俘虏,只要人头!!”

    “是!”帐下群情激奋,应声如雷。

    高云取令在手,叫道:“三弟听令”。

    “在!大哥”。

    “你领‘刀牌营’人马,子时出寨,往贾戈岭以西阻击贼军伏兵”。

    “得令!”张飞性子最为爆烈,早恨不得活吞了管亥,上前接了军令,转身下帐,自去安排兵马。

    高云又令道:“张虏听令”。

    “末将在!”

    “命你带‘奎木营’兵马,也是子时出寨,往贾戈岭以东阻击敌军伏兵”。

    “得令!”

    “四弟”。

    “在!大哥!”

    “你我子时过后分军去袭敌寨,四弟领‘破军师’人马,我使赵婴与你做副将,去袭敌军右寨,我自领兵马去袭敌军主寨,为大福子报仇!”

    “得令!”赵云接了令箭,拱手拜别高云,跟赵婴一起下帐前去安排兵马。

    接着典韦、周泰等众将也都接了将令,各自回营安排人马准备夜袭去了。

    高云一个人坐在中军帐里,闭上眼睛,想起这些年跟在自己鞍前马后的张福,想起那个总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大福子,心里不是滋味儿,默默的念道:“大福子兄弟,你要是在天有灵,先别急着走。跟着哥哥,看着哥哥给你报了仇,你也好安心上路……管亥!你等着!”。

    管亥虽然一时逞能杀了张福,但他也知道“虎威军”的名号不是白白得来的,心里也害怕,担心高云连夜杀来,早早安排了两支兵马在贾戈岭两侧埋伏。

    即便是这样,管亥依旧紧张的睡不着觉,聚集了一众大小头目,在中军帐里坐等消息。一直等到后半夜,不见“虎威军”的影子,管亥又开始得意起来,笑道:“看来那高云果然是欺软怕硬之辈,我便杀了他的投书之人,他也不敢怎地啊!哈哈哈哈”。

    大小头目们赶紧拍马屁道:“将军英雄!远近闻名!那高云必是怕了啊!哈哈……”

    笑声还没落地,猛然听到外面“轰!轰!轰!”,接连三声巨响。

    “什么声音!?”管亥一个激灵,跳将起来,匆忙奔出帐外观瞧。

    只见大寨之外火光四起,人喊马嘶,杀声震地。大队“虎威军”怒吼着杀入寨墙,齐声高呼道:“报仇!!”。

    管亥再也嚣张不起来了,惊慌失措的大喊道:“快!快!迎敌!”

    众头目急忙上马,跟着管亥汲汲皇皇奔往大寨南门。刚走几步,就见一队败兵跑来,气喘吁吁的报道:“将军!‘虎威军’太厉害了!根本无法抵挡啊,将军快逃吧!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什么!?”管亥吓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连忙抬头往远处张望,只见满寨的小喽啰都被杀的四处乱窜,争先恐后的往北门逃去。

    管亥这下信了,连忙叫道:“撤!撤退!”,慌忙调转马头,往北门奔逃。

    高云此时是报仇心切,第一个从南门杀进敌寨,跃战马,舞军刀,直取中寨大帐。高云恨不得顿时把管亥一刀两断,一字斩军刀上下翻飞,所到之处,衣甲平过,血如泉喷。

    众贼兵贼将见高云这般手段,骇然失色,争相奔逃。高云杀一条血路,直到中军,正见管亥引兵往北奔逃。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高云登时火上心尖,一拍“雪麒麟”,奋起直追。

    莎琳娜、韩霜、张瞳三姐妹坐骑稍慢,追不上高云战马的速度,急的马鞭连挥。

    高云此时两眼冒火,眼里只剩下管亥了,催动“雪麒麟”只顾往北追赶。“雪麒麟”虽然矫健,却无奈大军营寨里尽是障碍,把高云急的,恨不得肋下生出一对翅膀来,大喝道:“管亥休走!”

    这不喊还好,管亥听到喊声,回头一看,“我地个娘哎!”,高云这满身的杀气都快爆了,把管亥吓的几乎都要把马鞭抽断了,拼了命的逃窜。

    高云好容易追出大寨,管亥那群人却已经都远成黑点儿了。高云啐了一口唾沫,收住马蹄,冷冷的盯着那些黑点,那眼神就像是捕食者盯着猎物,心里默念道:“跑吧!使劲跑吧!”

    这时候莎琳娜三姐妹以及“鬼攫营”众勇士也都赶了上来,看高云安然无恙,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高云拨转马头,沉声说道:“收兵”。(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