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阅读
己太过突兀了,连忙解释道:“贤弟勿疑,愚兄确实是倾心归降。想我吕布天赋异禀,力大无穷,又自幼追随名师学艺,如今才习得这一身武艺,放眼天下,绝无敌手。纵是古之名将亦不如我,我若不取得天下第一,扬名万世,岂不可惜?如今丁原大势已去,我岂可随他葬身于此?承蒙太师垂青,吕布愿投身太师麾下,为太师斩将搴旗,辅佐太师,成不世之功。望贤弟切莫见疑!”
说到这里,吕布稍稍迟疑了一下,又道:“只是不知……吕布昔日伤太师心爱之将,太师当真不计前嫌乎?”
李肃抚掌大笑,喜道:“太师腹容四海之量,些小过失,岂能挂怀?兄长且看!”
李肃说着,将随身带的包裹打开,顿时一片珠光宝气,闪耀人眼,锦袍玉带,凤冠金钗,玛瑙翡翠应有尽有。
吕布大惊,问道:“贤弟!此是何意?”
李肃笑道:“此乃太师爱将之意也,特命小弟赠与将军”。
吕布大惊大喜,啧啧赞道:“太师真明主也!”。
李肃又道:“些许金银,何足挂齿,兄长且随我来!”
李肃说着,站起身来,往帐外走去。
吕布连忙跟上,来到帐外,吕布倒吸了一口凉气,火把之下,一匹赤炎宝马昂首而立。
演艺中有诗单赞此马,道是“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此马正是名传千古的赤兔马!
吕布见了赤兔,又惊又喜,几乎说不出话来,指着赤兔马道:“这……这……”。
李肃点点头,因为怕别人听见,便拉着吕布回到帐内,才说道:“此马名曰‘赤兔’,乃太师心爱之物。今割爱赠与将军,将军仍有疑虑否?”
吕布连忙摇头道:“岂敢!岂敢!太师如此重待吕布,吕布定舍生忘死,以报太师大恩!吕布即刻集合心腹,随贤弟进都面谢太师厚恩。贤弟且少待。”
李肃连忙止住吕布道:“兄长莫急,太师对兄长如此垂恩重待,兄长岂可无一物以报太师?”
吕布一愣,说道:“太师之恩,确应报答,只是吕布如今身无长物,如何能报?只好日后为太师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以报之。”
李肃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此处中军大帐之中,便有奇功一件,将军何不以之回报太师?”
吕布大惊,疑道:“贤弟所言,莫非要吕布杀丁原乎?”
李肃点头道:“正是此意,丁原乃太师深恨之人,兄长若能以丁原之首级奉上太师,一来可表兄长归降之忠心,二来也能略报太师之恩,岂不一举两得。况且以兄长之能,取丁原首级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兄长何不为之?”
吕布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丁原与我有父子之名,我若杀之,必为天下人所不齿!如何还能扬名万世,成为天下第一?此事吕布断不能为,贤弟休要再提!”
李肃见吕布态度坚决,知道多说无用,也就转移话题,说道:“既是兄长不肯,李肃岂敢多言?只是这害人之心可不有,然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此间丁原耳目众多,不是久留之所,兄长可速速收拾,随李肃前去”。
吕布忙应道:“贤弟所言甚是,劳烦贤弟先出营门等候,吕布稍事筹措,随后便来”。
“好!如此李肃先行一步!”李肃说罢,起身出帐,上马往营外去。来到营外,李肃躲到一处黑影里,侯了约有半个时辰,估计吕布也该出发了,便从怀里取出三支箭书来,冲着丁原中军大帐全力射了出去,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奸笑。
工夫不大,吕布便带着三五百心腹兵丁出了大营前门,守门兵丁见是吕布,也不敢问,开门放行。
吕布汇合了李肃,便一同往洛阳进发。一路上李肃故意跟吕布东拉西扯,有意延缓行军速度。吕布不知就里,虽然焦躁,却不好明言。
此刻丁原正在中军大帐中烦恼,突然一循营小校手捧箭书进账来报。
丁原见了箭书,大为疑惑,急忙打开来看。
这一看不要紧,丁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惊出一身冷汗,心说:“不好!”,急忙叫来一名亲随,吩咐道:“你速去前营查看吕布在否!急来回报!”。
“是!”那名亲兵急忙前去,不多时回来报道:“启禀将军,吕将军不在前营,连同吕将军的随从亲兵也不知所踪!”。
丁原一拍桌子,怒道:“逆子!”急忙站起身来,披挂停当,绰起大刀,点齐一千兵马,出营追赶吕布。
李肃一路拉着吕布攀谈,就跟散步谈心似的,队伍行进缓慢,刚行出不数里。就听身后喊声传来。
吕布急忙回身观看,眼见灯笼火把,由远及近。隐隐已经能听见丁原的喊声。
吕布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丁原追兵已近,我等速行!”
李肃笑道:“将军为何如此懦弱也!?”
吕布平生最听不得别人说他不行,被李肃这一激,立马急了,反问道:“我如何懦弱也?”
李肃道:“兄长听丁原之声,便大惊失色,岂不懦也?将军为何如此惧怕丁原耶?”
吕布怒道:“贤弟休得乱言!我有何惧!?”
李肃暗笑,说道:“既然将军不惧,可敢等丁原前来,听他作何说?”。
吕布已经没了退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道:“等便等!有何不敢!”
说罢拨动赤兔马来到队尾,立马以待。
功夫不大,丁原领一千人马来至面前,眼见果然是吕布,大怒道:“不肖之徒!尔欲何往!?”
吕布当然知道自己这事儿不光彩,但是又怕被李肃看不起,便强说道:“丁将军不必多问!且请自回!”。
丁原听吕布连对自己的称呼都改了,仰天长叹,说道:“奉先我儿,你此番一去,便成了不忠不孝之徒!落天下人唾弃!速速回头,切不可投身于贼啊!!”。
吕布被丁原说的也是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好在天黑看不见,只好强撑着说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就此别过!”。
吕布说完,急忙调转马头,想赶紧摆脱这种让他尴尬的场面。
丁原见吕布已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知道劝也没用。毕竟跟吕布父子一场,这时候丁原又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去就去吧,好歹算有一条活路,也罢了……”。
丁原想到这里,也不再追赶,调转马头,命令道:“收兵回…”。
这“营”字还没说出口,丁原猛见远方大营处火光冲天,心道:“不好!”
心里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一小校飞马来到丁原面前,滚鞍落马,慌忙报道:“将军,大事不好!董卓军趁夜袭营,华雄、郭汜分两路从寨后突然杀来,我等抵挡不住,大营已失!”。
丁原听了气的眼前发黑,一口鲜血冲到喉头,又强行咽了回去。拨转马头,提刀直取吕布,大骂道:“吕布畜生!竟敢引敌军前来偷袭!岂能饶你!?拿命来!!”
吕布听得丁原杀来,急忙调转赤兔马,丁原已杀至眼前,大刀迎头便砍。
吕布急忙举方天画戟架住丁原大刀,辩解道:“不关我事!”。
丁原怒火中烧,哪里听得进去,此刻恨不得立时将吕布斩在刀下。将大刀一撤,横里又是一刀,直取吕布中路。
吕布见丁原恼怒,忙将方天画戟横里一摆,挡开丁原大刀,再吼道:“莫要相逼!不关我事!”
丁原也不回话,奋尽全力,只功不守,刀刀索命。
吕布招架了有四十余个回合,心中渐渐愤怒,好斗的天性让吕布焦躁不已。
又斗了十余回合,吕布终于按捺不住,眼见丁原大刀劈来,吕布将方天画戟往上一扫,只听“当!”的一声,丁原攥不住大刀,那刀脱手而飞。
吕布恶性已起,收敛不住,也不顾什么义父不义父了,紧跟着回手扫出一戟,“啪!”的一声,正中丁原肩膀。丁原年事已高,哪里受的住吕布这一戟,登时跌落马下。
吕布一见丁原落马,猛然惊觉,心里懊悔不已。他倒不是担心丁原,而是怕自己落下骂名。
丁原被吕布拍落马下,痛的蜷缩成一团,抽搐不已。
李肃见丁原未死,脸上露出一丝狞笑,催动胯下马,冲向丁原。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四十八回 张辽遇困
李肃见丁原被吕布击落马下,却仍旧没死,顿时恶上心头,策马向前,嘴里喊道:“恭喜将军成此大功!”。一边喊着,一边冲到丁原跟前,翻身下马,一刀将丁原首级枭下。揪着丁原发髻,将丁原的头颅提到吕布面前,笑道:“将军立此大功,可喜可贺啊!”。
李肃这动作太快,吕布根本没有机会阻拦,看着丁原人头被李肃割了,心里也是猛的一颤,恨透了李肃,却又无话可说。
吕布知道,虽然是李肃杀的丁原,但这罪名必然完完全全的落到自己头上。这个时代,这种罪名可算得上是十恶不赦,说吕布不怕,那是假的。
但是事已至此,吕布也只好将错就错,策马向前,冲荆州兵卒喊道:“丁原造反,现已伏诛,尔等若要活命,便随我一同归顺朝廷!如若不然,命皆休矣!”
这些荆州兵已经被眼前的变故吓懵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吕布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来。听了吕布这一喊,众人才回过神来。好死不如赖活着,谁会想死呢。这些荆州兵也知道眼下局势,虽然老大不情愿,但为了活命,还是一个个跪地请降。
吕布把丁原首级用布包了,挂在马脖子上,带着这一票荆州兵马,跟李肃一起往洛阳投降董卓。
到洛阳时,已经是寅时前后了,也就是后半夜四五点钟了。当下正值春末,是个让人困乏的季节。
虽然如此,但董卓却一直没睡,因为他也不知道贾诩的计谋是不是能应验,所以一直在大殿等消息。
突然听到侍卫来报,说李肃带吕布并一众荆州兵卒来降,董卓大喜过望,急忙宣李肃领吕布上殿。
李肃听了宣召,便带吕布径直来到大殿,跪倒丹墀,向董卓复命。吕布则是连连告罪请降。
董卓这是第一次见吕布,有点震撼。吕布长的也确实威武,身高两米开外,虎体猿腰,看上去就觉得勇武。
董卓一直最怵头的就是高云,其中一项就是高云的虎威军中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举世无匹的虎将。所以董卓早就盼望着自己也能有几名勇将,好跟虎威军匹敌。这吕布的勇武是公认的,加上连连挫败华雄、李傕、郭汜这些董卓手底下一线的大将,就让董卓更加对吕布的勇武深信不疑。
这一下见吕布来降,董卓心里美得不行不行的,连忙唤起李肃和吕布,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吕将军如今能迷途知返,实数难能可贵,本公心甚慰之。昔日小小过失,不必挂怀。本公已禀过天子,仍授你骑都尉之职。望你日后忠心朝廷,多立功勋!”
吕布大喜,跪倒谢恩。董卓这货唯一一点好处就是着实爱才,见吕布跪倒,竟然亲自下殿搀扶。
吕布看董卓大喜,觉得是个表忠心的机会,急忙又跪倒在地,一脸迫切的拜道:“吕布得见太师尊颜,实属万幸,此生此世唯太师之命是从!如太师不弃,吕布祈拜太师为父,终生侍奉太师驾前!”
董卓闻言喜笑颜开,再度搀起吕布,笑道:“难得奉先有如此忠孝之心,甚本太师心意,本太师便收你为义子!今后只要你尽心尽力辅佐为父,为父定与你荣辱与共!”
董卓说到这里,冲下一招手,喝道:“来啊!速摆礼案!”
殿上殿下的人都对吕布这种行径十分鄙夷,但脸上可不敢表现出来,一众侍卫连忙毕恭毕敬的摆好礼供案桌。吕布迫不及待的给董卓行三拜九叩大礼,阿父、阿父的叫个不停。把董卓叫的美滋滋的。
这认新爹的大礼一直折腾到天亮,董卓刚想要散了众人去休息,就有一侍卫上殿跪报。
原来是华雄、郭汜二人大胜,派人前来报捷。
董卓喜上加喜,连赞贾诩神算,命功劳簿记录贾诩头功,其余众将也一一记录。
李儒又上前奏请道:“启禀太师,如今丁原虽灭,然仍有余孽张辽率领荆州兵残部在许昌左近屯扎。属下以为应早早剿灭,以除后患”。
“嗯!”董卓点点头,说道:“文优所言甚是,以你之见,派何人领兵可尽早剿灭张辽啊?”
李儒回道:“启禀太师,张辽乃丁原手下大将,颇为骁勇,如不尽早剿灭,恐日后为祸。张辽残部见在许昌西南屯扎,属下以为可派郭汜将军领一军出虎牢关、牛辅将军领一军出宛郡、再派快马前往许昌,命皇甫嵩领兵出许昌遏其后路,三路夹击,必可使张辽无所遁逃”。
董卓点头,“好,就依你之计,即刻安排!”。
“属下遵命!”李儒领了董卓许可,转身下殿安排。
董卓也随即解散了众人。
张辽这会儿还不知道丁原已经兵败身亡的事,带领数千荆州兵马占领了许昌西南约四十里处的一座土城,从就近打了点粮食,一边休整军力,一边派人往虎牢关就近打探消息,想找机会再去救丁原。
一连几天,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却丝毫没探听到丁原部的音信,这让张辽心急如焚。
晚春的时节,响晴薄日的天气,司州地界已经有些闷热了,加上心情不好,张辽越发感觉燥热。
时近正午,张辽急的在土城的矮墙上来回踱步,火头兵端了饭菜来请张辽进食。张辽哪里有心情吃饭,正要摆手让火头兵拿走,就见一名斥候如风似火的奔上城墙,向张辽报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虎牢关、宛郡、许昌方向各有兵马向我部杀来,许昌兵马距离此地已不足五里!”。
“什么!?”张辽心下一惊,继而流泪叹道:“吾主危矣!”。
张辽心里清楚,董卓如果不是已经击溃了丁原,是绝对不会分出这么多兵马来对付自己的,他惊也正是为丁原的安危而惊。
张辽终归是征战多年的将军,他知道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眼下局势紧迫,手下这几千荆州兵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张辽抹了抹眼角,心下思忖:“此处城墙低矮,无险可守,倘若被敌军三面围困,必无生路。不若弃城而走,再做打算”。
想到这里,张辽急忙传令,集合兵马,弃了土城,一路往东奔逃,想在许昌兵马到达之前,逃出包围圈。
虽然张辽当机立断,但是集合人马,携带粮辎等军务还是耽误了时间。
皇甫嵩又是久经战阵的人,知道只要断了张辽往东的退路,张辽就必然插翅难逃。所以皇甫嵩出兵许昌并没有往西南行进,而是往东南豫州方向急行。
张辽领数千荆州兵往东刚走不到十里,就听正北方人喊马嘶。抬眼一看,只见漫天尘土飞扬,大队兵马呐喊而至。
张辽眼见已经无法躲避,急忙止住行军,传令列阵迎敌。
皇甫嵩领兵来到阵前,见张辽已经列阵方圆,也急忙摆好阵势。
张辽认得皇甫嵩,催马提刀,来到两军阵前,冲皇甫嵩一抱拳,说道:“末将张辽见过皇甫老将军,请恕在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敢问老将军,缘何领军逼迫张辽?”
皇甫嵩也催马出阵,冲张辽道:“老夫奉圣上旨意,前来捉你,汝若识相,速速下马受降,我可在圣上面前为汝求赦。”
“哈哈哈哈!”,张辽仰天大笑,指皇甫嵩说道:“我以为你是我朝大老元臣,必识大体,明大义,方才对你以礼相待。想不到你竟如此不辨善恶、不分忠奸!如今董卓专权,图谋篡逆,汝为大汉之臣,不思为国锄奸,扶保大汉社稷。竟与董贼沆瀣一气,为贼出力,与我为敌!汝死之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先帝耶!?”
张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而且后续追兵将近,如果跟皇甫嵩交战起来,对自己十分不利,所以才说这些话,想让皇甫嵩羞愧而退。
皇甫嵩听了张辽这番话,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他也知道张辽说的句句在理。但他终究还是没有魄力违抗董卓,强撑着脸面喝道:“张辽小儿!休得乱言!朝中之事自有天子圣裁!汝一荆州小吏!焉敢口出狂言!擅领兵马袭略州郡,老夫岂能容你妄为!众将听令!速与我拿下张辽反贼!”
皇甫嵩知道再说下去自己无法对答,所以急忙传令开战。手下大小将校数十人,听了皇甫嵩将令,齐齐策马向前,直取张辽。
张辽怒不可遏,喝道:“老匹夫!吾岂惧汝!”
说罢,纵马提刀,径冲敌阵。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四十九回 百步穿杨二夫人
张辽心里很清楚,既然说不动皇甫嵩,那只有尽快击退皇甫嵩这一个办法了,如果拖延太久,等后两路追兵杀到,那后果不堪设想。
打定了主意,张辽抖擞精神,催马舞刀,直取皇甫嵩。皇甫嵩手下十几员战将见张辽奋勇杀来,一齐往前将张辽困在核心,十几般兵刃一齐向张辽发难。
张辽以一敌众,毫无惧意,施展狮子吞头刀,大开大合,刀光四乍,十合之内,斩敌将六员。
其余敌将见张辽勇武,心生惧意,各自拨马后退。
张辽得这个间隙,杀出围困,拨马直取皇甫嵩。
皇甫嵩见张辽杀来,自知不能退后,只好提枪跃马,迎击张辽。
张辽见皇甫嵩迎来,心道一声:“来得好!”,举起狮子吞头刀,冲皇甫嵩当头劈下。
那刀势携风带雨,呜呜有声。皇甫嵩不敢硬接,急忙闪身躲避。
张辽刀锋擦着皇甫嵩肩头划过,惊出皇甫嵩一身冷汗。汲汲皇皇中点出一枪,袭向张辽前心。
张辽见皇甫嵩枪法已乱,稍一侧身,让过枪尖,反手一刀削向皇甫嵩手腕。
皇甫嵩急忙撤枪,仍是稍慢,被张辽刀锋扫过手背,顿时皮肉外翻,血流如注。
皇甫嵩情知不敌,忍痛拨马遁入阵内。
张辽哪里肯舍,催动胯下马,涌身杀入敌阵,左右搜寻,却不见皇甫嵩踪影。
众许昌兵马都见张辽勇武,所到之处纷纷躲避,无人敢挡。张辽索性调转马头,在敌阵中往来冲突,狮子吞头刀横劈竖砍,所到之处但见衣架平过,血如泉喷。
张辽手下副将见张辽已经杀破敌军阵势,急忙将令旗挥动,众荆州兵马一齐向前,杀入皇甫嵩军阵。
皇甫嵩兵马虽众,但领军主将都被张辽杀散,军中没有主持,阵型大乱。加上张辽神勇,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无人能阻,战力大减。
两军混战约有半个时辰,许昌兵马渐显溃势。
张辽见状愈发奋勇,领百余名心腹勇士,在敌军阵中大开杀戒,由东西方向来回纵横,四次杀透敌军全阵。
许昌兵马终于抵挡不住,渐渐往北溃退。
张辽知道此时不可恋战,正要约束兵马往东,就听身后传来阵阵轰鸣,紧跟着人喊马嘶之声大起。
张辽心下一惊,急忙转身观望,之间百米之外尘土飞扬,两票兵马飞奔杀到。
皇甫嵩兵马见援军来到,顿时军心大振,翻身杀回,再度与张辽所部兵马混战一处。
张辽见此势已无可解,挥刀怒吼道:“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众将愿以死报国者!便随我向前!”
张辽怒罢,挥刀跃马,直迎身后追兵。那百余勇士无一后退,紧随张辽,呐喊向前。
董卓军主将牛辅见张辽率百骑杀来,急忙约会众将,一齐出战,郭汜、华雄、牛辅、杨奉四人合力将张辽困在核心。
张辽以一敌四,毫无惧色,一杆狮子吞头刀施展开来,如车轮翻滚,风雨不透,与四将恶战百余合,毫无败势。
牛辅见张辽勇武,久战不下,将手中长枪往后一招,身后阵中又涌出两员小将,一唤于廉、一唤蒋坤,二人拨马杀入战圈,与原先四人一起,合战张辽。
此时的张辽已经持续恶战了三个多时辰,就算是铁人都该累了,跟何况张辽还一天没有进食。又与六人斗了四十余个回合,渐渐气力不佳,手中长刀也逐渐变缓。
此时那跟随张辽的百余名心腹勇士也早已被董卓军杀尽,张辽心中更添一份黯然,默道:“我张辽今日死于此地矣!”。
牛辅等六人见张辽力疲,更加紧逼,六般兵刃齐头并进,分袭张辽上中下三路。张辽奋尽全力架隔拦挡,堪堪将六人招式化解,被逼的险象环生。
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从南北山坳之中各杀出一将,飞马如风,直冲战圈。
其中一将白袍银铠,白马银枪,自南侧山坳中冲出,如一道白光掠地,转眼杀入战圈,抬手一枪,便将于廉刺于马下。
另一将金盔金甲,飞跨乌骓马,倒提蛇矛枪,由北侧杀来,似一团黑云压顶,杀入战围举矛便砸。郭汜、华雄、蒋坤三人见蛇矛来势凶猛,齐齐举兵刃拦挡,就听“嘭!”的一声,郭汜、华雄二人被震退数步,蒋坤受不住那蛇矛千钧之重,一口鲜血喷出,翻身落马。
牛辅等四人大惊骇然,急忙拨马而退。那两将也不追赶,各持兵刃立于张辽两侧,张辽也不知这是何方神圣,心中又惊又疑,刚要开口询问,就听“轰!轰!轰!”,三声连珠炮响,直震的地动山摇。
三军两阵大小兵将不知什么变故,齐齐停手,循着声响往东面山口处望去。
炮响过后,山坳中涌出一票彪军,军中打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大字—“虎威军”。
那一军行至两军阵前,左右分开,军中捧出一将,背罩雪白袍、身掩亮银甲、胯下马似雪中麒麟、手中刀称一字斩军,背后将字旗随风招展,六个鎏金大字—“虎威将军高云”!
董卓军上上下下一见这六个字,心里无不咯噔一下。
高云催动雪麒麟,不慌不忙,缓缓踱至阵前,面带微笑,冲众军问道:“张辽张文远安在?”
张辽自然知道虎威将军高云是什么样的人物,听高云问话,急忙拱手答道:“末将张辽,拜见虎威将军!”
高云笑道:“你且过来,本公有话问你”。
“遵命!”
高云的气场让人无法抗拒,张辽想也不想,应声奔到高云面前,滚鞍落马,俯首叩拜。
董卓手下众将看着阵前的赵云和张飞二人,没有一个敢动的。
高云见张辽跪拜,也下了雪麒麟,上前扶起张辽,低声道:“吕布背反投贼,丁老将军依然身故,张将军知否?”
张辽听了这话,惊得目瞪口呆,只连连摇头,却说不出话来,他实在想不到吕布会背叛丁原。
高云拍了拍张辽肩膀,劝慰道:“此事本公已然查明,不会有错。故此本公才领兵前来援手。如今天下虽大,却少有将军容身之处。将军不如随我先回徐州,再做计议”。
张辽听罢,泪如泉涌,噗通跪倒,泣道:“将军万金之躯,为救张辽,亲领大军到此,如此垂恩,张辽纵粉身碎骨,不能报也!祈将军不弃,赐予收录,张辽愿为将军执鞭坠镫,报答将军厚恩”。
高云赶紧扶起张辽,说道:“文远乃世之虎将,能与文远共谋大计,乃本公之愿也!何须如此大礼,快快起身。”
张辽这才起来,抹干眼泪,冲高云拱手道:“启禀主公,此间董卓贼军杀我荆州几千将士,末将恳请再战!”
高云摆摆手,笑道:“将军累日征战,纵是猛虎也已疲累,岂可再战?将军且宁耐,先随本公回去,日后自有你报仇之日”。
“末将遵命”,张辽不敢违逆,翻身上马,站到高云身后。
高云拍了拍雪麒麟,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往前走了几步,冲董卓手下众将道:“尔等回去告知董卓老儿,张辽将军已归入我虎威军麾下,他若识相,趁早作罢。如若不然,惹恼本公,打进洛阳,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听了高云这话,气的不行,怒道:“高云小儿!你有何能?敢出此狂言!今日让我遇到,便是你葬身之日!哪位将军去将高云拿下!?”
牛辅手下有一牙将,名唤朱既,原是御林军校尉,剿灭黄巾的时候随朱儁立过一些战功。董卓收编御林军后被分到牛辅帐下,一直不得重用。
朱既没有跟虎威军打过交道,光听说虎威军骁勇善战,心里十分不服。听到牛辅点将,自以为机会来了,赶紧应道:“末将愿往!”,催马出阵。
莎琳娜在高云左近,见真有不知死活的,冷哼一声,抬手一箭。那朱既还没跑到阵前,就被莎琳娜一箭贯穿前胸,跌落马下。
莎琳娜距离牛辅军百步开外,这一箭贯穿朱既前胸,惊得董卓军上下一片骇然。且不说赵云、张飞飞马斩将了,就连虎威军里一员女将都有百步穿杨之能,董卓军阵内顿时交头接耳,啧啧不止。
高云摇了摇头,叹道:“本公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愿意放尔等一条生路,不想尔等如此不识时务。既是尔等要战,本公便让尔等见识见识何为虎威军!”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五十回 关 张 赵
高云说完,调转马头,回到本阵,淡淡的说了声,“点炮”。
司号营应命点起号炮,又是两声炮响,紧跟着南北两侧山坳里风云攒动,南侧山坳里杀出一队骁骑,为首一将须发斑白,手提乌杆长刀,正是老将赵婴,领人马直冲牛辅本阵。
北侧山坳里同时杀出一票彪军,为首一员步将,身高丈外,满面虬髯,手提一柄四棱巨剑,奔走如飞,引军直取郭汜军阵。
董卓军上下见虎威军早有埋伏,尽皆惊惧,又加上张虏如此人物,更加胆寒,各生退意。
赵云跃马提枪,直取牛辅,杀到近前,分心便刺。牛辅自然知道赵云之勇,打起十二分小心迎战。见赵云豪龙胆刺来,急忙举枪栏架。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牛辅这枪一碰上赵云的豪龙胆,立马感觉毛骨悚然。赵云枪上那三十六道螺旋刃似乎带着一股飓风般的力量,牛辅那枪杆在手中被震的嗡嗡作响不说,而且枪两头竟被赵云枪上那股旋转力吸的向上弯曲,牛辅几乎抓拿不住。
前文中说过,赵云也是熟知怒魄的战将,而且怒魄天赋极高,自从得了豪龙胆之后,勤加练习,时常参悟,竟然依据豪龙胆的特性将疾烈怒魄变化,用震击的力量促使豪龙胆随着自身的三十六道螺旋刃急速旋转。那枪刺出时看似平常,可一旦与物体接触,那三十六道螺旋刃便如同三十六把快刀连续不停的释放斩击。
牛辅哪里见过这种手段,吓的汗毛倒立,急忙弃了长枪,拨马逃窜。牛辅部将杨奉见牛辅危急,急忙拍马出阵,意图营救牛辅。
老将赵婴看在眼里,催马提刀,斜刺里径取杨奉,抬手就是一刀。杨奉不提防赵婴突然杀来,手忙脚乱,来不及拦挡,急忙将头一缩。
赵婴那一刀贴着杨奉头皮擦过,将杨奉头盔扫飞在地,吓的杨奉紧紧趴在马背上,披头散发,狼狈逃窜。
赵云将豪龙胆一招,带领本部兵马随后紧追,剿杀牛辅一军。
张飞听见炮响,知道是高云的号令,怒吼一声,犹如巨雷当空,飞聚乌骓马,直取郭汜。
郭汜刚才已经接了张飞一蛇矛,知道张飞骁勇,冲华雄使个眼色,二人飞马同出,齐战张飞。
张虏与张飞情同手足,岂能让张飞落单,眼见郭汜华雄双骑飞出,两腿发力,飞踏流星,眨眼冲到华雄跟前,龙行大剑当空扫出,带动风声,呜呜作响,犹如百兽怒吼。
华雄急忙举刀相迎,两刃相撞,火星四射。
张虏虽没有怒魄,但天生神力,绝非常人能比,华雄凭借全力接下这一击,只觉得虎口发麻。施展怒魄全力应战张虏。
张飞得张虏敌住华雄,全力施为,恶战郭汜。只听张三爷暴吼连连,那一柄丈八蛇矛犹如蛟龙闹海、一似巨蟒腾身,周遭十步之内飞沙走石,每一击都如泰山压顶。
郭汜使尽全力堪堪抵挡了三十个回合,已经是险象环生,知道自己绝非张飞敌手,冲张飞虚晃一刀,急忙脱出战圈,掉头逃窜。
哪想到张飞乌骓马急快,眨眼追上,背后一枪,将郭汜挑落马下。
华雄见郭汜战死,心下大惊骇然,不敢再战,急忙摆脱张虏,纵马奔逃。
张飞、张虏二人依照高云将令,引军全力追击。
皇甫嵩在阵内见牛辅、郭汜两军大溃,害怕董卓怪罪,急忙集合兵马,往西追赶张飞一军,想营救华雄。
刚刚走出不到十步,就听北侧山坳内又一声炮响,数千骁骑飞出,排开阵势,拦住去路。銮铃响处,捧出阵心一员大将,丹凤眼、卧蚕眉、手绰三缕长髯、双目微闭;身旁一将,身似铁塔、面如锅底,双手捧着一柄青龙偃月刀。中军将字旗上六个鎏金大字随风招展,书道:“神武将军关羽”。
皇甫嵩一见关羽,头顿时嗡的一下。
关羽依旧双目微闭,责皇甫嵩道:“虎威将军有令,念你是大汉老臣,网开一面,不予剿杀。汝速引军回去,吾不赶汝。如若执迷不悟,惹怒关某,顷刻间叫你人头落地!”
皇甫嵩好歹也是东汉三大中郎将之一,如今虽然老了,但心气儿还在。让关羽这么藐视,心里怒火难遏,怒道:“关羽小儿!欺人太甚!切吃我一刀!”
说罢,皇甫嵩飞马举刀,直取关羽。
关羽眼见皇甫嵩杀来,不慌不忙,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倒提在手,神态自若。
眼看皇甫嵩来到面前,大刀冲关羽当头劈下。关羽突然怒目圆睁,大喝一声,青龙刀当空扫出,正撞皇甫嵩刀上,就听“当!”的一声,皇甫嵩顿时被震的双臂发麻,攥不住兵刃,大刀脱手而飞。
这一惊非同小可,皇甫嵩立马意识到关羽刚才的话绝对不是信口开河,急忙拉动丝缰,想要逃窜。可头还没回过去,关羽青龙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颈上。
“这……”,皇甫嵩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长叹一声,将眼闭上,等着人头落地。
突然皇甫嵩觉得脖颈上一轻,睁眼一看,关羽那青龙偃月刀已经回到了周仓手里。关羽依旧双目微闭,手绰长髯,口吻一点不变,说道:“汝远非关某敌手,杀你一皓首老卒,有辱关某名声。汝速速引军回去,吾不赶汝”。
皇甫嵩窝囊的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几乎坐不住马鞍。他身后将校见状,想上前搀扶,却慑于关羽的威势,又不敢动。皇甫嵩勉强调转马头,回归本阵,领人马往许昌去了。
张辽看到这里,已经是瞠目结舌,他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也从来没见过这么雄壮的军队,用过瘾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了。
禁不住赞叹道:“人言虎威军骁勇善战,今日方知也!”
高云笑道:“如今有文远加入,我虎威军更如虎添翼矣!”
张辽连连摇头,口称惶恐。
那牛辅与华雄两军,被赵云和张飞追的溃不成军,只顾奔逃。眼见已经逃到了禹县地界,赵云、张飞两军犹紧追不舍。牛辅、华雄二人心里叫苦不迭。
禹县城西有做土岭,名叫阳固岭,大道绕岭通行,通往阳翟。牛辅与华雄引军慌不择路,正逃到此处,就听半山腰里一声呐喊,立起一将,金盔金甲,手持鎏金凤嘴刀,正是高顺,沉声喝令道:“放箭!”数千虎威军战士发动高云弩,万箭齐发,犹如漫天飞雨,罩向牛辅和华雄所引兵马。一时间哭爹喊娘,哀嚎遍地,牛辅、华雄两部剩余两万兵马,扔下尸体八千有余,逃离阳固岭大路向荒野奔逃。
刚逃出不足三里,猛然间又是一声炮响,典韦引一军从左侧杀出、太史慈引一军从右侧杀出,董卓军如丧家之犬,被两路虎威军冲的七零八落,死伤大半。牛辅、华雄等人只带不足三千人马逃出重围,急奔而去。
虎威军众将这才停止追击,各引兵马回返回,向高云报捷。
牛辅等人不敢片刻稍(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
说到这里,吕布稍稍迟疑了一下,又道:“只是不知……吕布昔日伤太师心爱之将,太师当真不计前嫌乎?”
李肃抚掌大笑,喜道:“太师腹容四海之量,些小过失,岂能挂怀?兄长且看!”
李肃说着,将随身带的包裹打开,顿时一片珠光宝气,闪耀人眼,锦袍玉带,凤冠金钗,玛瑙翡翠应有尽有。
吕布大惊,问道:“贤弟!此是何意?”
李肃笑道:“此乃太师爱将之意也,特命小弟赠与将军”。
吕布大惊大喜,啧啧赞道:“太师真明主也!”。
李肃又道:“些许金银,何足挂齿,兄长且随我来!”
李肃说着,站起身来,往帐外走去。
吕布连忙跟上,来到帐外,吕布倒吸了一口凉气,火把之下,一匹赤炎宝马昂首而立。
演艺中有诗单赞此马,道是“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此马正是名传千古的赤兔马!
吕布见了赤兔,又惊又喜,几乎说不出话来,指着赤兔马道:“这……这……”。
李肃点点头,因为怕别人听见,便拉着吕布回到帐内,才说道:“此马名曰‘赤兔’,乃太师心爱之物。今割爱赠与将军,将军仍有疑虑否?”
吕布连忙摇头道:“岂敢!岂敢!太师如此重待吕布,吕布定舍生忘死,以报太师大恩!吕布即刻集合心腹,随贤弟进都面谢太师厚恩。贤弟且少待。”
李肃连忙止住吕布道:“兄长莫急,太师对兄长如此垂恩重待,兄长岂可无一物以报太师?”
吕布一愣,说道:“太师之恩,确应报答,只是吕布如今身无长物,如何能报?只好日后为太师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以报之。”
李肃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此处中军大帐之中,便有奇功一件,将军何不以之回报太师?”
吕布大惊,疑道:“贤弟所言,莫非要吕布杀丁原乎?”
李肃点头道:“正是此意,丁原乃太师深恨之人,兄长若能以丁原之首级奉上太师,一来可表兄长归降之忠心,二来也能略报太师之恩,岂不一举两得。况且以兄长之能,取丁原首级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兄长何不为之?”
吕布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丁原与我有父子之名,我若杀之,必为天下人所不齿!如何还能扬名万世,成为天下第一?此事吕布断不能为,贤弟休要再提!”
李肃见吕布态度坚决,知道多说无用,也就转移话题,说道:“既是兄长不肯,李肃岂敢多言?只是这害人之心可不有,然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此间丁原耳目众多,不是久留之所,兄长可速速收拾,随李肃前去”。
吕布忙应道:“贤弟所言甚是,劳烦贤弟先出营门等候,吕布稍事筹措,随后便来”。
“好!如此李肃先行一步!”李肃说罢,起身出帐,上马往营外去。来到营外,李肃躲到一处黑影里,侯了约有半个时辰,估计吕布也该出发了,便从怀里取出三支箭书来,冲着丁原中军大帐全力射了出去,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奸笑。
工夫不大,吕布便带着三五百心腹兵丁出了大营前门,守门兵丁见是吕布,也不敢问,开门放行。
吕布汇合了李肃,便一同往洛阳进发。一路上李肃故意跟吕布东拉西扯,有意延缓行军速度。吕布不知就里,虽然焦躁,却不好明言。
此刻丁原正在中军大帐中烦恼,突然一循营小校手捧箭书进账来报。
丁原见了箭书,大为疑惑,急忙打开来看。
这一看不要紧,丁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惊出一身冷汗,心说:“不好!”,急忙叫来一名亲随,吩咐道:“你速去前营查看吕布在否!急来回报!”。
“是!”那名亲兵急忙前去,不多时回来报道:“启禀将军,吕将军不在前营,连同吕将军的随从亲兵也不知所踪!”。
丁原一拍桌子,怒道:“逆子!”急忙站起身来,披挂停当,绰起大刀,点齐一千兵马,出营追赶吕布。
李肃一路拉着吕布攀谈,就跟散步谈心似的,队伍行进缓慢,刚行出不数里。就听身后喊声传来。
吕布急忙回身观看,眼见灯笼火把,由远及近。隐隐已经能听见丁原的喊声。
吕布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丁原追兵已近,我等速行!”
李肃笑道:“将军为何如此懦弱也!?”
吕布平生最听不得别人说他不行,被李肃这一激,立马急了,反问道:“我如何懦弱也?”
李肃道:“兄长听丁原之声,便大惊失色,岂不懦也?将军为何如此惧怕丁原耶?”
吕布怒道:“贤弟休得乱言!我有何惧!?”
李肃暗笑,说道:“既然将军不惧,可敢等丁原前来,听他作何说?”。
吕布已经没了退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道:“等便等!有何不敢!”
说罢拨动赤兔马来到队尾,立马以待。
功夫不大,丁原领一千人马来至面前,眼见果然是吕布,大怒道:“不肖之徒!尔欲何往!?”
吕布当然知道自己这事儿不光彩,但是又怕被李肃看不起,便强说道:“丁将军不必多问!且请自回!”。
丁原听吕布连对自己的称呼都改了,仰天长叹,说道:“奉先我儿,你此番一去,便成了不忠不孝之徒!落天下人唾弃!速速回头,切不可投身于贼啊!!”。
吕布被丁原说的也是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好在天黑看不见,只好强撑着说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就此别过!”。
吕布说完,急忙调转马头,想赶紧摆脱这种让他尴尬的场面。
丁原见吕布已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知道劝也没用。毕竟跟吕布父子一场,这时候丁原又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去就去吧,好歹算有一条活路,也罢了……”。
丁原想到这里,也不再追赶,调转马头,命令道:“收兵回…”。
这“营”字还没说出口,丁原猛见远方大营处火光冲天,心道:“不好!”
心里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一小校飞马来到丁原面前,滚鞍落马,慌忙报道:“将军,大事不好!董卓军趁夜袭营,华雄、郭汜分两路从寨后突然杀来,我等抵挡不住,大营已失!”。
丁原听了气的眼前发黑,一口鲜血冲到喉头,又强行咽了回去。拨转马头,提刀直取吕布,大骂道:“吕布畜生!竟敢引敌军前来偷袭!岂能饶你!?拿命来!!”
吕布听得丁原杀来,急忙调转赤兔马,丁原已杀至眼前,大刀迎头便砍。
吕布急忙举方天画戟架住丁原大刀,辩解道:“不关我事!”。
丁原怒火中烧,哪里听得进去,此刻恨不得立时将吕布斩在刀下。将大刀一撤,横里又是一刀,直取吕布中路。
吕布见丁原恼怒,忙将方天画戟横里一摆,挡开丁原大刀,再吼道:“莫要相逼!不关我事!”
丁原也不回话,奋尽全力,只功不守,刀刀索命。
吕布招架了有四十余个回合,心中渐渐愤怒,好斗的天性让吕布焦躁不已。
又斗了十余回合,吕布终于按捺不住,眼见丁原大刀劈来,吕布将方天画戟往上一扫,只听“当!”的一声,丁原攥不住大刀,那刀脱手而飞。
吕布恶性已起,收敛不住,也不顾什么义父不义父了,紧跟着回手扫出一戟,“啪!”的一声,正中丁原肩膀。丁原年事已高,哪里受的住吕布这一戟,登时跌落马下。
吕布一见丁原落马,猛然惊觉,心里懊悔不已。他倒不是担心丁原,而是怕自己落下骂名。
丁原被吕布拍落马下,痛的蜷缩成一团,抽搐不已。
李肃见丁原未死,脸上露出一丝狞笑,催动胯下马,冲向丁原。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四十八回 张辽遇困
李肃见丁原被吕布击落马下,却仍旧没死,顿时恶上心头,策马向前,嘴里喊道:“恭喜将军成此大功!”。一边喊着,一边冲到丁原跟前,翻身下马,一刀将丁原首级枭下。揪着丁原发髻,将丁原的头颅提到吕布面前,笑道:“将军立此大功,可喜可贺啊!”。
李肃这动作太快,吕布根本没有机会阻拦,看着丁原人头被李肃割了,心里也是猛的一颤,恨透了李肃,却又无话可说。
吕布知道,虽然是李肃杀的丁原,但这罪名必然完完全全的落到自己头上。这个时代,这种罪名可算得上是十恶不赦,说吕布不怕,那是假的。
但是事已至此,吕布也只好将错就错,策马向前,冲荆州兵卒喊道:“丁原造反,现已伏诛,尔等若要活命,便随我一同归顺朝廷!如若不然,命皆休矣!”
这些荆州兵已经被眼前的变故吓懵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吕布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来。听了吕布这一喊,众人才回过神来。好死不如赖活着,谁会想死呢。这些荆州兵也知道眼下局势,虽然老大不情愿,但为了活命,还是一个个跪地请降。
吕布把丁原首级用布包了,挂在马脖子上,带着这一票荆州兵马,跟李肃一起往洛阳投降董卓。
到洛阳时,已经是寅时前后了,也就是后半夜四五点钟了。当下正值春末,是个让人困乏的季节。
虽然如此,但董卓却一直没睡,因为他也不知道贾诩的计谋是不是能应验,所以一直在大殿等消息。
突然听到侍卫来报,说李肃带吕布并一众荆州兵卒来降,董卓大喜过望,急忙宣李肃领吕布上殿。
李肃听了宣召,便带吕布径直来到大殿,跪倒丹墀,向董卓复命。吕布则是连连告罪请降。
董卓这是第一次见吕布,有点震撼。吕布长的也确实威武,身高两米开外,虎体猿腰,看上去就觉得勇武。
董卓一直最怵头的就是高云,其中一项就是高云的虎威军中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举世无匹的虎将。所以董卓早就盼望着自己也能有几名勇将,好跟虎威军匹敌。这吕布的勇武是公认的,加上连连挫败华雄、李傕、郭汜这些董卓手底下一线的大将,就让董卓更加对吕布的勇武深信不疑。
这一下见吕布来降,董卓心里美得不行不行的,连忙唤起李肃和吕布,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吕将军如今能迷途知返,实数难能可贵,本公心甚慰之。昔日小小过失,不必挂怀。本公已禀过天子,仍授你骑都尉之职。望你日后忠心朝廷,多立功勋!”
吕布大喜,跪倒谢恩。董卓这货唯一一点好处就是着实爱才,见吕布跪倒,竟然亲自下殿搀扶。
吕布看董卓大喜,觉得是个表忠心的机会,急忙又跪倒在地,一脸迫切的拜道:“吕布得见太师尊颜,实属万幸,此生此世唯太师之命是从!如太师不弃,吕布祈拜太师为父,终生侍奉太师驾前!”
董卓闻言喜笑颜开,再度搀起吕布,笑道:“难得奉先有如此忠孝之心,甚本太师心意,本太师便收你为义子!今后只要你尽心尽力辅佐为父,为父定与你荣辱与共!”
董卓说到这里,冲下一招手,喝道:“来啊!速摆礼案!”
殿上殿下的人都对吕布这种行径十分鄙夷,但脸上可不敢表现出来,一众侍卫连忙毕恭毕敬的摆好礼供案桌。吕布迫不及待的给董卓行三拜九叩大礼,阿父、阿父的叫个不停。把董卓叫的美滋滋的。
这认新爹的大礼一直折腾到天亮,董卓刚想要散了众人去休息,就有一侍卫上殿跪报。
原来是华雄、郭汜二人大胜,派人前来报捷。
董卓喜上加喜,连赞贾诩神算,命功劳簿记录贾诩头功,其余众将也一一记录。
李儒又上前奏请道:“启禀太师,如今丁原虽灭,然仍有余孽张辽率领荆州兵残部在许昌左近屯扎。属下以为应早早剿灭,以除后患”。
“嗯!”董卓点点头,说道:“文优所言甚是,以你之见,派何人领兵可尽早剿灭张辽啊?”
李儒回道:“启禀太师,张辽乃丁原手下大将,颇为骁勇,如不尽早剿灭,恐日后为祸。张辽残部见在许昌西南屯扎,属下以为可派郭汜将军领一军出虎牢关、牛辅将军领一军出宛郡、再派快马前往许昌,命皇甫嵩领兵出许昌遏其后路,三路夹击,必可使张辽无所遁逃”。
董卓点头,“好,就依你之计,即刻安排!”。
“属下遵命!”李儒领了董卓许可,转身下殿安排。
董卓也随即解散了众人。
张辽这会儿还不知道丁原已经兵败身亡的事,带领数千荆州兵马占领了许昌西南约四十里处的一座土城,从就近打了点粮食,一边休整军力,一边派人往虎牢关就近打探消息,想找机会再去救丁原。
一连几天,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却丝毫没探听到丁原部的音信,这让张辽心急如焚。
晚春的时节,响晴薄日的天气,司州地界已经有些闷热了,加上心情不好,张辽越发感觉燥热。
时近正午,张辽急的在土城的矮墙上来回踱步,火头兵端了饭菜来请张辽进食。张辽哪里有心情吃饭,正要摆手让火头兵拿走,就见一名斥候如风似火的奔上城墙,向张辽报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虎牢关、宛郡、许昌方向各有兵马向我部杀来,许昌兵马距离此地已不足五里!”。
“什么!?”张辽心下一惊,继而流泪叹道:“吾主危矣!”。
张辽心里清楚,董卓如果不是已经击溃了丁原,是绝对不会分出这么多兵马来对付自己的,他惊也正是为丁原的安危而惊。
张辽终归是征战多年的将军,他知道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眼下局势紧迫,手下这几千荆州兵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张辽抹了抹眼角,心下思忖:“此处城墙低矮,无险可守,倘若被敌军三面围困,必无生路。不若弃城而走,再做打算”。
想到这里,张辽急忙传令,集合兵马,弃了土城,一路往东奔逃,想在许昌兵马到达之前,逃出包围圈。
虽然张辽当机立断,但是集合人马,携带粮辎等军务还是耽误了时间。
皇甫嵩又是久经战阵的人,知道只要断了张辽往东的退路,张辽就必然插翅难逃。所以皇甫嵩出兵许昌并没有往西南行进,而是往东南豫州方向急行。
张辽领数千荆州兵往东刚走不到十里,就听正北方人喊马嘶。抬眼一看,只见漫天尘土飞扬,大队兵马呐喊而至。
张辽眼见已经无法躲避,急忙止住行军,传令列阵迎敌。
皇甫嵩领兵来到阵前,见张辽已经列阵方圆,也急忙摆好阵势。
张辽认得皇甫嵩,催马提刀,来到两军阵前,冲皇甫嵩一抱拳,说道:“末将张辽见过皇甫老将军,请恕在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敢问老将军,缘何领军逼迫张辽?”
皇甫嵩也催马出阵,冲张辽道:“老夫奉圣上旨意,前来捉你,汝若识相,速速下马受降,我可在圣上面前为汝求赦。”
“哈哈哈哈!”,张辽仰天大笑,指皇甫嵩说道:“我以为你是我朝大老元臣,必识大体,明大义,方才对你以礼相待。想不到你竟如此不辨善恶、不分忠奸!如今董卓专权,图谋篡逆,汝为大汉之臣,不思为国锄奸,扶保大汉社稷。竟与董贼沆瀣一气,为贼出力,与我为敌!汝死之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先帝耶!?”
张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而且后续追兵将近,如果跟皇甫嵩交战起来,对自己十分不利,所以才说这些话,想让皇甫嵩羞愧而退。
皇甫嵩听了张辽这番话,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他也知道张辽说的句句在理。但他终究还是没有魄力违抗董卓,强撑着脸面喝道:“张辽小儿!休得乱言!朝中之事自有天子圣裁!汝一荆州小吏!焉敢口出狂言!擅领兵马袭略州郡,老夫岂能容你妄为!众将听令!速与我拿下张辽反贼!”
皇甫嵩知道再说下去自己无法对答,所以急忙传令开战。手下大小将校数十人,听了皇甫嵩将令,齐齐策马向前,直取张辽。
张辽怒不可遏,喝道:“老匹夫!吾岂惧汝!”
说罢,纵马提刀,径冲敌阵。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四十九回 百步穿杨二夫人
张辽心里很清楚,既然说不动皇甫嵩,那只有尽快击退皇甫嵩这一个办法了,如果拖延太久,等后两路追兵杀到,那后果不堪设想。
打定了主意,张辽抖擞精神,催马舞刀,直取皇甫嵩。皇甫嵩手下十几员战将见张辽奋勇杀来,一齐往前将张辽困在核心,十几般兵刃一齐向张辽发难。
张辽以一敌众,毫无惧意,施展狮子吞头刀,大开大合,刀光四乍,十合之内,斩敌将六员。
其余敌将见张辽勇武,心生惧意,各自拨马后退。
张辽得这个间隙,杀出围困,拨马直取皇甫嵩。
皇甫嵩见张辽杀来,自知不能退后,只好提枪跃马,迎击张辽。
张辽见皇甫嵩迎来,心道一声:“来得好!”,举起狮子吞头刀,冲皇甫嵩当头劈下。
那刀势携风带雨,呜呜有声。皇甫嵩不敢硬接,急忙闪身躲避。
张辽刀锋擦着皇甫嵩肩头划过,惊出皇甫嵩一身冷汗。汲汲皇皇中点出一枪,袭向张辽前心。
张辽见皇甫嵩枪法已乱,稍一侧身,让过枪尖,反手一刀削向皇甫嵩手腕。
皇甫嵩急忙撤枪,仍是稍慢,被张辽刀锋扫过手背,顿时皮肉外翻,血流如注。
皇甫嵩情知不敌,忍痛拨马遁入阵内。
张辽哪里肯舍,催动胯下马,涌身杀入敌阵,左右搜寻,却不见皇甫嵩踪影。
众许昌兵马都见张辽勇武,所到之处纷纷躲避,无人敢挡。张辽索性调转马头,在敌阵中往来冲突,狮子吞头刀横劈竖砍,所到之处但见衣架平过,血如泉喷。
张辽手下副将见张辽已经杀破敌军阵势,急忙将令旗挥动,众荆州兵马一齐向前,杀入皇甫嵩军阵。
皇甫嵩兵马虽众,但领军主将都被张辽杀散,军中没有主持,阵型大乱。加上张辽神勇,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无人能阻,战力大减。
两军混战约有半个时辰,许昌兵马渐显溃势。
张辽见状愈发奋勇,领百余名心腹勇士,在敌军阵中大开杀戒,由东西方向来回纵横,四次杀透敌军全阵。
许昌兵马终于抵挡不住,渐渐往北溃退。
张辽知道此时不可恋战,正要约束兵马往东,就听身后传来阵阵轰鸣,紧跟着人喊马嘶之声大起。
张辽心下一惊,急忙转身观望,之间百米之外尘土飞扬,两票兵马飞奔杀到。
皇甫嵩兵马见援军来到,顿时军心大振,翻身杀回,再度与张辽所部兵马混战一处。
张辽见此势已无可解,挥刀怒吼道:“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众将愿以死报国者!便随我向前!”
张辽怒罢,挥刀跃马,直迎身后追兵。那百余勇士无一后退,紧随张辽,呐喊向前。
董卓军主将牛辅见张辽率百骑杀来,急忙约会众将,一齐出战,郭汜、华雄、牛辅、杨奉四人合力将张辽困在核心。
张辽以一敌四,毫无惧色,一杆狮子吞头刀施展开来,如车轮翻滚,风雨不透,与四将恶战百余合,毫无败势。
牛辅见张辽勇武,久战不下,将手中长枪往后一招,身后阵中又涌出两员小将,一唤于廉、一唤蒋坤,二人拨马杀入战圈,与原先四人一起,合战张辽。
此时的张辽已经持续恶战了三个多时辰,就算是铁人都该累了,跟何况张辽还一天没有进食。又与六人斗了四十余个回合,渐渐气力不佳,手中长刀也逐渐变缓。
此时那跟随张辽的百余名心腹勇士也早已被董卓军杀尽,张辽心中更添一份黯然,默道:“我张辽今日死于此地矣!”。
牛辅等六人见张辽力疲,更加紧逼,六般兵刃齐头并进,分袭张辽上中下三路。张辽奋尽全力架隔拦挡,堪堪将六人招式化解,被逼的险象环生。
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从南北山坳之中各杀出一将,飞马如风,直冲战圈。
其中一将白袍银铠,白马银枪,自南侧山坳中冲出,如一道白光掠地,转眼杀入战圈,抬手一枪,便将于廉刺于马下。
另一将金盔金甲,飞跨乌骓马,倒提蛇矛枪,由北侧杀来,似一团黑云压顶,杀入战围举矛便砸。郭汜、华雄、蒋坤三人见蛇矛来势凶猛,齐齐举兵刃拦挡,就听“嘭!”的一声,郭汜、华雄二人被震退数步,蒋坤受不住那蛇矛千钧之重,一口鲜血喷出,翻身落马。
牛辅等四人大惊骇然,急忙拨马而退。那两将也不追赶,各持兵刃立于张辽两侧,张辽也不知这是何方神圣,心中又惊又疑,刚要开口询问,就听“轰!轰!轰!”,三声连珠炮响,直震的地动山摇。
三军两阵大小兵将不知什么变故,齐齐停手,循着声响往东面山口处望去。
炮响过后,山坳中涌出一票彪军,军中打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大字—“虎威军”。
那一军行至两军阵前,左右分开,军中捧出一将,背罩雪白袍、身掩亮银甲、胯下马似雪中麒麟、手中刀称一字斩军,背后将字旗随风招展,六个鎏金大字—“虎威将军高云”!
董卓军上上下下一见这六个字,心里无不咯噔一下。
高云催动雪麒麟,不慌不忙,缓缓踱至阵前,面带微笑,冲众军问道:“张辽张文远安在?”
张辽自然知道虎威将军高云是什么样的人物,听高云问话,急忙拱手答道:“末将张辽,拜见虎威将军!”
高云笑道:“你且过来,本公有话问你”。
“遵命!”
高云的气场让人无法抗拒,张辽想也不想,应声奔到高云面前,滚鞍落马,俯首叩拜。
董卓手下众将看着阵前的赵云和张飞二人,没有一个敢动的。
高云见张辽跪拜,也下了雪麒麟,上前扶起张辽,低声道:“吕布背反投贼,丁老将军依然身故,张将军知否?”
张辽听了这话,惊得目瞪口呆,只连连摇头,却说不出话来,他实在想不到吕布会背叛丁原。
高云拍了拍张辽肩膀,劝慰道:“此事本公已然查明,不会有错。故此本公才领兵前来援手。如今天下虽大,却少有将军容身之处。将军不如随我先回徐州,再做计议”。
张辽听罢,泪如泉涌,噗通跪倒,泣道:“将军万金之躯,为救张辽,亲领大军到此,如此垂恩,张辽纵粉身碎骨,不能报也!祈将军不弃,赐予收录,张辽愿为将军执鞭坠镫,报答将军厚恩”。
高云赶紧扶起张辽,说道:“文远乃世之虎将,能与文远共谋大计,乃本公之愿也!何须如此大礼,快快起身。”
张辽这才起来,抹干眼泪,冲高云拱手道:“启禀主公,此间董卓贼军杀我荆州几千将士,末将恳请再战!”
高云摆摆手,笑道:“将军累日征战,纵是猛虎也已疲累,岂可再战?将军且宁耐,先随本公回去,日后自有你报仇之日”。
“末将遵命”,张辽不敢违逆,翻身上马,站到高云身后。
高云拍了拍雪麒麟,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往前走了几步,冲董卓手下众将道:“尔等回去告知董卓老儿,张辽将军已归入我虎威军麾下,他若识相,趁早作罢。如若不然,惹恼本公,打进洛阳,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听了高云这话,气的不行,怒道:“高云小儿!你有何能?敢出此狂言!今日让我遇到,便是你葬身之日!哪位将军去将高云拿下!?”
牛辅手下有一牙将,名唤朱既,原是御林军校尉,剿灭黄巾的时候随朱儁立过一些战功。董卓收编御林军后被分到牛辅帐下,一直不得重用。
朱既没有跟虎威军打过交道,光听说虎威军骁勇善战,心里十分不服。听到牛辅点将,自以为机会来了,赶紧应道:“末将愿往!”,催马出阵。
莎琳娜在高云左近,见真有不知死活的,冷哼一声,抬手一箭。那朱既还没跑到阵前,就被莎琳娜一箭贯穿前胸,跌落马下。
莎琳娜距离牛辅军百步开外,这一箭贯穿朱既前胸,惊得董卓军上下一片骇然。且不说赵云、张飞飞马斩将了,就连虎威军里一员女将都有百步穿杨之能,董卓军阵内顿时交头接耳,啧啧不止。
高云摇了摇头,叹道:“本公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愿意放尔等一条生路,不想尔等如此不识时务。既是尔等要战,本公便让尔等见识见识何为虎威军!”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一百五十回 关 张 赵
高云说完,调转马头,回到本阵,淡淡的说了声,“点炮”。
司号营应命点起号炮,又是两声炮响,紧跟着南北两侧山坳里风云攒动,南侧山坳里杀出一队骁骑,为首一将须发斑白,手提乌杆长刀,正是老将赵婴,领人马直冲牛辅本阵。
北侧山坳里同时杀出一票彪军,为首一员步将,身高丈外,满面虬髯,手提一柄四棱巨剑,奔走如飞,引军直取郭汜军阵。
董卓军上下见虎威军早有埋伏,尽皆惊惧,又加上张虏如此人物,更加胆寒,各生退意。
赵云跃马提枪,直取牛辅,杀到近前,分心便刺。牛辅自然知道赵云之勇,打起十二分小心迎战。见赵云豪龙胆刺来,急忙举枪栏架。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牛辅这枪一碰上赵云的豪龙胆,立马感觉毛骨悚然。赵云枪上那三十六道螺旋刃似乎带着一股飓风般的力量,牛辅那枪杆在手中被震的嗡嗡作响不说,而且枪两头竟被赵云枪上那股旋转力吸的向上弯曲,牛辅几乎抓拿不住。
前文中说过,赵云也是熟知怒魄的战将,而且怒魄天赋极高,自从得了豪龙胆之后,勤加练习,时常参悟,竟然依据豪龙胆的特性将疾烈怒魄变化,用震击的力量促使豪龙胆随着自身的三十六道螺旋刃急速旋转。那枪刺出时看似平常,可一旦与物体接触,那三十六道螺旋刃便如同三十六把快刀连续不停的释放斩击。
牛辅哪里见过这种手段,吓的汗毛倒立,急忙弃了长枪,拨马逃窜。牛辅部将杨奉见牛辅危急,急忙拍马出阵,意图营救牛辅。
老将赵婴看在眼里,催马提刀,斜刺里径取杨奉,抬手就是一刀。杨奉不提防赵婴突然杀来,手忙脚乱,来不及拦挡,急忙将头一缩。
赵婴那一刀贴着杨奉头皮擦过,将杨奉头盔扫飞在地,吓的杨奉紧紧趴在马背上,披头散发,狼狈逃窜。
赵云将豪龙胆一招,带领本部兵马随后紧追,剿杀牛辅一军。
张飞听见炮响,知道是高云的号令,怒吼一声,犹如巨雷当空,飞聚乌骓马,直取郭汜。
郭汜刚才已经接了张飞一蛇矛,知道张飞骁勇,冲华雄使个眼色,二人飞马同出,齐战张飞。
张虏与张飞情同手足,岂能让张飞落单,眼见郭汜华雄双骑飞出,两腿发力,飞踏流星,眨眼冲到华雄跟前,龙行大剑当空扫出,带动风声,呜呜作响,犹如百兽怒吼。
华雄急忙举刀相迎,两刃相撞,火星四射。
张虏虽没有怒魄,但天生神力,绝非常人能比,华雄凭借全力接下这一击,只觉得虎口发麻。施展怒魄全力应战张虏。
张飞得张虏敌住华雄,全力施为,恶战郭汜。只听张三爷暴吼连连,那一柄丈八蛇矛犹如蛟龙闹海、一似巨蟒腾身,周遭十步之内飞沙走石,每一击都如泰山压顶。
郭汜使尽全力堪堪抵挡了三十个回合,已经是险象环生,知道自己绝非张飞敌手,冲张飞虚晃一刀,急忙脱出战圈,掉头逃窜。
哪想到张飞乌骓马急快,眨眼追上,背后一枪,将郭汜挑落马下。
华雄见郭汜战死,心下大惊骇然,不敢再战,急忙摆脱张虏,纵马奔逃。
张飞、张虏二人依照高云将令,引军全力追击。
皇甫嵩在阵内见牛辅、郭汜两军大溃,害怕董卓怪罪,急忙集合兵马,往西追赶张飞一军,想营救华雄。
刚刚走出不到十步,就听北侧山坳内又一声炮响,数千骁骑飞出,排开阵势,拦住去路。銮铃响处,捧出阵心一员大将,丹凤眼、卧蚕眉、手绰三缕长髯、双目微闭;身旁一将,身似铁塔、面如锅底,双手捧着一柄青龙偃月刀。中军将字旗上六个鎏金大字随风招展,书道:“神武将军关羽”。
皇甫嵩一见关羽,头顿时嗡的一下。
关羽依旧双目微闭,责皇甫嵩道:“虎威将军有令,念你是大汉老臣,网开一面,不予剿杀。汝速引军回去,吾不赶汝。如若执迷不悟,惹怒关某,顷刻间叫你人头落地!”
皇甫嵩好歹也是东汉三大中郎将之一,如今虽然老了,但心气儿还在。让关羽这么藐视,心里怒火难遏,怒道:“关羽小儿!欺人太甚!切吃我一刀!”
说罢,皇甫嵩飞马举刀,直取关羽。
关羽眼见皇甫嵩杀来,不慌不忙,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倒提在手,神态自若。
眼看皇甫嵩来到面前,大刀冲关羽当头劈下。关羽突然怒目圆睁,大喝一声,青龙刀当空扫出,正撞皇甫嵩刀上,就听“当!”的一声,皇甫嵩顿时被震的双臂发麻,攥不住兵刃,大刀脱手而飞。
这一惊非同小可,皇甫嵩立马意识到关羽刚才的话绝对不是信口开河,急忙拉动丝缰,想要逃窜。可头还没回过去,关羽青龙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颈上。
“这……”,皇甫嵩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长叹一声,将眼闭上,等着人头落地。
突然皇甫嵩觉得脖颈上一轻,睁眼一看,关羽那青龙偃月刀已经回到了周仓手里。关羽依旧双目微闭,手绰长髯,口吻一点不变,说道:“汝远非关某敌手,杀你一皓首老卒,有辱关某名声。汝速速引军回去,吾不赶汝”。
皇甫嵩窝囊的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几乎坐不住马鞍。他身后将校见状,想上前搀扶,却慑于关羽的威势,又不敢动。皇甫嵩勉强调转马头,回归本阵,领人马往许昌去了。
张辽看到这里,已经是瞠目结舌,他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也从来没见过这么雄壮的军队,用过瘾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了。
禁不住赞叹道:“人言虎威军骁勇善战,今日方知也!”
高云笑道:“如今有文远加入,我虎威军更如虎添翼矣!”
张辽连连摇头,口称惶恐。
那牛辅与华雄两军,被赵云和张飞追的溃不成军,只顾奔逃。眼见已经逃到了禹县地界,赵云、张飞两军犹紧追不舍。牛辅、华雄二人心里叫苦不迭。
禹县城西有做土岭,名叫阳固岭,大道绕岭通行,通往阳翟。牛辅与华雄引军慌不择路,正逃到此处,就听半山腰里一声呐喊,立起一将,金盔金甲,手持鎏金凤嘴刀,正是高顺,沉声喝令道:“放箭!”数千虎威军战士发动高云弩,万箭齐发,犹如漫天飞雨,罩向牛辅和华雄所引兵马。一时间哭爹喊娘,哀嚎遍地,牛辅、华雄两部剩余两万兵马,扔下尸体八千有余,逃离阳固岭大路向荒野奔逃。
刚逃出不足三里,猛然间又是一声炮响,典韦引一军从左侧杀出、太史慈引一军从右侧杀出,董卓军如丧家之犬,被两路虎威军冲的七零八落,死伤大半。牛辅、华雄等人只带不足三千人马逃出重围,急奔而去。
虎威军众将这才停止追击,各引兵马回返回,向高云报捷。
牛辅等人不敢片刻稍( 三国英雄谱 http://www.xlawen.org/kan/3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