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汉武挥鞭 > 汉武挥鞭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给自己也隔出了一间办公室。当然,比老爷的办公室要小上不少,装修也是稍微差上那么一点。当然了,还是相当jīng美华丽的,至少不比天上rén 激ān二楼的包厢差就是了。

    大气的办公桌,舒适的办公椅,柔软的沙发,这都是田管家自己花钱置办的,没用建材市场账上的一铢钱。现在田管家也不差钱,手头上的建材市场和天上rén 激ān都是下金蛋的鸡,每个月单单老爷分给他的红利,就够一户平民吃用上大半辈子。他可不想为了买家具的小钱,让老爷对自己有看法。

    自打有了这办公室,每rì来谈生意的客商,进来后,都被这奢华至极的屋子吓傻了。只敢战战兢兢的做在沙发上,跟办公桌后的田管家谈生意,连价钱都不怎么敢压。这让田管家更深刻的认识到,为什么老爷当rì一直对他强调,要全方位提升商业品质了。

    左手抄起一个设计jīng巧的小陶壶,对着壶嘴轻轻嘬了一口,田管家心里那个美啊。这小陶壶是老爷赏赐的,里面装着叫做茶的东西。据老爷说,是太子专门为宫里贵人炮制的仙品。那天老爷拿出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大半罐一片片小小的干叶子。老爷管这叫茶叶,最后犹豫了很久,这才满脸肉疼的找了个更小的陶罐,给田管家分出了一些。还不断的嘱咐,喝的时候挑出十来片叶子,用沸水泡在小陶壶里,能喝上好几壶,别浪费了。

    田管家一回到家里,就泡上了,学着老爷用小陶壶嘬。刚开始他还喝不惯那股味道,但喝了几次后,竟然发现喝完后口齿留香,神清气爽。果然是仙品!之前喝不惯,定然是自己太土鳖了,毕竟这可是皇上和太后都在喝的。如果不是沾着太子的光,连老爷都喝不上!

    只从办公室建好后,田管家每rì用过午膳后,都会肉痛的挑出几片茶叶,泡上茶,倚在办公椅上抄着小陶壶,美美的嘬上一会。嘬干了再续水,直到一点味道都没有了,才舍得将茶叶倒掉。

    茶叶不多了啊,田管家嘬着壶嘴,一边盘算着老爷什么时候能再赏点茶叶,一边打算下次泡茶再少放两片茶叶。

    “田管家好悠闲啊,真是羡煞旁人啊。”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田管家的思绪。

    田管家抬头一看,惊讶道:“李管家,怎么月余不见,憔悴成这般模样?”

    来人正是田胜一个多月前从老田府中带来的新管家李进,负责建筑公司一档子事。田管家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从他那借的人,当时李进刚刚接手建筑公司,还是身宽体胖,意气风发。没想到,仅仅过了月余,竟两眼呆滞,面容枯槁,人都瘦了一大圈。

    “诶,别提了!”李管家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斜靠着扶手,软软的道:“我是来你这避难的,数十家权贵rìrì派下人上门,催着要在年首前给他们营造好亭台楼阁,谁也得罪不起啊。”

    田管家倒是觉得这点小事,不至于让李管家如此烦恼才对,建议道:“多招些人手,让熟手慢慢带嘛。反正这建材市场在老爷手里,别人就是把你那的工匠拐走了,也没啥用处嘛。”

    “这些人倒好办,有老爷的国舅名头在,除了烦人些,倒是不敢强来。只是最近有一单大生意,淮南王差人来,想花千万钱,建一幢比天上rén 激ān更为华丽的楼阁,怕是想和天上rén 激ān过不去啊。”李管家摇头道。

    “哦?老爷怎么说?”田管家没有想李管家想象中的惊慌失措,反而饶有趣味的问道。

    李管家对田管家的淡定有些疑惑,答道:“老爷说让我接下来,还说要尽快帮淮南王建好,这不是要砸了自家生意吗?田兄现下管着天上人家这摊子买卖,以后的rì子怕是难过了。”

    “呵呵,听起来李兄倒是不太同意接下来啊?”

    李管家叹了口气道:“咱们都是老太爷府上出来的老人,这些年又一直在老太太手底下做事,有些话我也不怕当着你的面明说。淮南王在国宴上被太子殿下驳了面子,此番定是要给太子找麻烦的。老爷若是为了挣这笔买卖,不经意得罪了太子,实在划不来。咱们都是老太太派来给老爷帮衬的,若是眼睁睁看着老爷做傻事,实在对不起老太太这些年的栽培。”

    “呵呵,李兄的来意我明白了,是想拉上我一起去劝老爷回心转意吧?”田管家恍然大悟,随即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笑道:“李兄就别cāo心了,此事老爷早有打算。你就每rì吃好喝好,把身子养好,把老爷交代的事情办好,估计过不了几个月,你就更有得忙了。”

    田管家和李管家共事多年,知道这人xìng子直,不会转弯,脸上也藏不住事,所以也没明说,只是稍微提醒了几句。李管家还是有些能力的,最主要是为人忠心,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守chéng rén选。

    李管家也不是傻人,听了田管家的话,知道自己接手不久,也许有些情况是自己没掌握到的。没了烦心事,心情自然舒畅了不少。他起身坐到长条的沙发上,也不和田管家客气,径直躺了下去,舒服的呻吟了一声:“还是你这清净啊!”

    田管家笑了笑,道:“对了,听说你家的大小子过些rì子要娶亲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不比老兄你手头富余,家里的婆娘在张罗,说是在成善巷买了个小宅子,凑合着办罗。”

    李管家最近忙着处理建筑公司的一摊子事,也没时间去看看,说起来倒是有几分亏欠。

    田管家知道他说的是大实话。李管家为人耿直,在老太爷府上做事的时候,也没捞到什么油水,家中并不宽裕。而他刚到建筑公司没多久,也分到没什么红利。怕是置办完宅子,手头就有些紧了。

    田管家想了想,毕竟是同僚,李管家管着的建筑公司和这建材市场关系又紧密,以后还少不得麻烦他,于是卖了个人情道:“呵呵,我给你出个主意吧。建筑公司要招新的工匠,若是直接让他们去建权贵的楼阁,怕是浪费了那些贵重的建材。正好我这里有一些带缺陷的建材,原本老爷的意思是要全部毁去。那倒不如我去跟老爷说说,免费送了你,正好让新工匠拿你大儿子的宅子练练手。另外我这里还有一批稍微有些毁损的家具,也低价卖你,算是我给大侄子的贺礼了。”

    李管家有些心动,犹豫着想说些什么,却又想到家里的婆娘最近一直絮叨个没完,只好道:“如此就多谢田兄了。”

    翌rì,田管家找到田胜说起这事,田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免去了那些家具不良品的价钱,又让账房给李管家准备了五万钱的大红包,硬是把这个耿直中年汉子感动得两眼通红,就差没以死明志了。数十年后,家大业大的田胜回想起此事,还是不胜唏嘘,花数万钱就能买到集团高管的人心的年代,真纯朴啊。

    王老实高兴的发狂,东家给他涨了工钱,现在他的月例整整两千钱。如是碰到赶工期的时rì,算上那劳什子加班费,甚至能比京城的一些官老爷们拿得还多。

    其实王老实之所以能拿那么高的工钱,原因就在于他的老实厚道。王老实的手艺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是最不藏私的。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可王老实教徒弟从来不会藏着掖着,但凡东家让他带的新工匠,很快就能出师,学得又快又好。

    这不,最近又新招了一批工匠,要拿李管家大儿子的新宅子练手,需要有老工匠在一旁边教边把关。在泥瓦匠中,李管家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王老实。就这样,王老实变成了个小工头,月例也涨了整整五百钱。

    王婶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乐疯过去。两千钱,能买上六千多斤上等的粟米啊。这半年来,家中的境况比从前好上十倍不止,就仿佛在梦中一般。人有了盼头,就有了更大的追求。王婶近rì愈发的觉着自家屋子小了,外屋放着灶台,只有一个里屋能住人。现如今狗蛋也渐渐大了,还和老俩口挤在一个屋子里,实在是不方便。一万钱,就能买个三间屋子的大瓦房,攒上些时rì,倒也买得起,王婶如是想。

    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刘彻对儒生们的大一统,君权至上的理念很欢迎,但对腐儒们无限上纲上线的仁义道德就十分反感了,特别是在新华书局刚刚开业的当口。

    儒家子弟视书为至宝,是纯洁的不受工商这类“下层阶级”污染的东西,自然是极力反对新华书局这种新事物的出现。

    我呸,刘彻心中鄙视道: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世家之所以称之为世家,正是因为其“诗书传家”,完全垄断了学习文化的书籍、书册,知识被垄断了。说白了,腐儒的心中就是想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就这一点上,讲究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对社会的发展有利得多。

    儒生在汉初根本不被统治阶级被重视,景帝一朝,才稍稍提升儒生的待遇。没成想,饼还没做大,就急不可待的想打压后进了?连开个卖书的地方都想以死明志?刘彻听到朝堂之上,以辕固生为首的数名儒学博士,对长安城内心开业的新华书局进行弹劾,并以死相胁的时候,感到很是愤怒。

    怪不得秦始皇要焚书坑儒!怪不得汉高祖要尿溺儒冠!怪不得史上窦太后要把辕固生丢到猪圈里让他跟野猪搏斗!

    原本刘彻还打算着将实用主义融入到儒学中,建立新儒学,现在他已经重新开始考虑,不如将入世的思想加入黄老之学中,创立新道学来的合适。后世很多人把中华文化狭隘的定义成儒家文化,这在刘彻看来是可笑的。中华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chūn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文化不过是用强大的融合力吸收了诸子的思想,壮大自身。

    从这个角度上看,儒生们是邪恶的,就像后世公司中的某类人,看到别人未完成的创意,就说这不行那不对,然后剽窃到许多人的,融合到一起,变成自己的创意。(这点作者身有体会)从孔子师从老子就知道了,人家老子多支持儒家的发展,还到处跟人说孔子这小子不错。孔子弟子三千后,就四处游说,说别人都不行,就我牛X。也怪不得孔子到死都不受人待见,众位诸侯的眼睛是雪亮的。早看出来了,这TM就是个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真小人!

    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yīn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刘彻觉得,汉初的强盛,除了物质上的充裕,更关键的是思想上的开放。在西汉,中华民族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世界。丝绸之路的形成,强大海军(不要怀疑,中国第一支海军就在西汉)的建立,将大汉的思想传播到了汉人足迹所能及之处。

    因此,刘彻决定不再需要辕固生,更不需要董仲舒。与其费尽心力去改变伪君子的思想,不如自己培养出一批新道学的人才,比儒家的思想开放宽容,比道家的思想积极进取,比法家的思想张弛有度。刘彻脑海中的,让他可以兼容并蓄的去其糟粕取其jīng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总是更加条理清晰的。

    总之,刘彻最后给景帝的建议就是,既然腐儒们以死相胁,大可不去理会,且看到底有几个人真的会自尽。最后的结果不出刘彻所料,没一个死的!儒生们缺乏的就是骨气,蔫了吧唧的,看看汉朝后的中原王朝,还有点血xìng没有?就一个唐朝好点,还是因为皇帝姓李,崇道家,行黄老呢。

    虽然必须承认儒家王朝是粘皮糖,就像南宋在蒙古大军下撑了五十年。新中国很多砖家更以中华民族打不死为荣,以儒家文化爱好和平为傲。

    可悲!可恨!为什么不能以打不死别人为耻?!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当成沙袋,一直被人打不破还沾沾自喜的!都是一群腐儒,能不能学学西汉?就算实力不够,好歹咱的心里有热血,时刻积攒实力,想着揍他个X养的。

    看着这些儒生都不自尽,刘彻更是不屑了,直接印刷了一本匿名的《论语批注》。将后世所有对儒学的批判全部列入了这本新书,一时间朝野震动。

    儒生们拿着书哑口无言,辩无可辩。后世两千多年众多大才的深刻批判,可谓刀刀见血,针针入骨,岂是景帝朝这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儒生能反驳的?一时间羞愧难当,不少人告了长假,回家闭门读书去了。

    窦太后倒是高兴万分,她一直就觉得儒学是糟粕,却因才学有限,辩不过那些巧言令sè的腐儒。如今端着刘彻献上的《论语批注》,感觉到每一句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凤颜大悦,问道:“乖孙儿,这奇书是何人所著?本宫真想见上一见。”

    “此人怕是已经故去多年了吧?下人在建新华书局时,挖出数十瓮简牍,呈给孙儿。孙儿见此文句句珠玑,鞭辟入里,喜不自禁,这才着人刊印成书。”

    刘彻将一卷陈旧腐朽的古朴竹简递给太后,满脸遗憾道。对于龙组jīng英,化学硕士来说,竹简的做旧处理简直就跟玩似地。

    太后接过竹简,出神的抚摸片刻,还回刘彻手中道:“书局开建,方得奇书,这是道家老祖有灵。彻儿应当将此物好好保存,书局也当好好办下去,方对得起上天的恩赐。若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来找皇祖母!”

    刘彻闻言大喜,太后此话一出,天下谁与争锋?!

    北阙甲第,新华书局的生意极为火爆。

    开业当rì,虽然只有《老子》一书到货,却生生卖出去近万本。刘彻也是下手够黑,定价是一本万钱。整整近亿钱啊!景帝拿着孙全呈上的奏报,几乎吓瘫了。汉初一直坚持轻徭薄赋的国策,三十税一的超低田税更是空前绝后,去年整个朝廷的赋税也不过区区五十六亿钱。新华书局一天就挣到近亿钱,说明豪强权贵是多么的富有!这还只是北阙甲第,试想整个大汉帝国,比皇帝有钱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景帝原本兴奋的神sè黯淡下来,随即变得铁青一片,心中更坚定了打击豪强权贵的决心,也对早先和刘彻定下的计策更为坚定,更为急迫。他命孙全即刻全力督办孤儿院一事,新华书局送来的银钱尽数拨入了专门的内库,成立刘彻建议的“专项基金”,不允许少府挪用半分。

    看着新华书局门口络绎不绝的马车,田胜满脸懊丧,这笔大买卖,太子根本没让他插手,所有人手全都出自太子詹事府的。除了建筑公司和建材市场挣了点小钱,田胜是半分好处没捞着。

    就在他失落万分的时候,太子詹事走了过来,道:“国舅大人,可是对太子的决定有些疑虑?”

    田胜点点头,丝毫没有掩饰道:“这么大一块肥肉,看得到吃不到,眼馋得紧。”

    “国舅大可不必如此,需知只是这北阙甲第,又能需要多少新书?今rì盛况,不过是一时罢了。太子认为,若想办好书局,须得细水长流。”

    太子詹事摇摇头,将手中的一册线装书递给田胜道。

    田胜接过一看,封面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建立书局销售渠道相关事项”几个大字,一看就是出自太子的手笔。不得不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刘彻穿越至今八年,汉隶还是写得差强人意,卫绾每次见到都是面红耳赤,连连说自己这个太傅当得不合格,连写字都没把太子没教好。

    田胜登时欣喜若狂,如获至宝。靠着他残存的几分理智,没有当场翻看,而是匆匆忙忙回到府中,迫不及待的学习太子文件,领悟上级jīng神。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

    “纯碱!纯碱!纯碱!为什么其他穿越的男主角一天内就能烧出玻璃?!我不服!”

    作为京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的刘彻仰天长啸道,事实证明,光烧石头是烧不出玻璃的。

    好吧,不得不说,新中国素质教育下的产物往往是高分低能,至少刘彻就是其中一个悲催的产物。玻璃的辅助原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rǔ浊剂、着sè剂、脱sè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现在一概没有,刘彻想不出也没心情去想该怎么弄出来,只好先试着烧制劣质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和长石,其中只有纯碱最难搞。纯碱,就是碳酸钠,俗名苏打。

    为了搞到纯碱,刘彻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查找相关的资料。

    天然的矿物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它们是最主要的天然碱资源。通常所说的天然碱,是指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类矿物。

    后世中国,以内蒙古的碱湖最多,xī zàng高原是现代盐碱湖的集中地。地处中原的南襄盆地是古代天然碱的重要产地。

    刘彻郁闷了,在西汉,后世的内蒙古还在匈奴手里呢。至于南襄盆地,是在梁王刘武手中。老天爷这不是玩人吗?!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植物体内含有碳酸钾和碳酸钠,当它们腐烂或被烧成灰烬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其质量分数高达30%。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写到:“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

    农村历来将柴草烧后的草木灰叫作小灰(石灰称为大灰),放在筐子中经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钾碱,俗名草碱。洗涤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强碱xìng。有些植物,特别是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较多的钠离子。用它们烧成的灰含有较多的碱(碳酸钠)。

    好吧,找来草木灰后,原料算是齐了。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cháo湿原料干燥。随后为了保证玻璃质量,刘彻还专门找来磁石,对原料进行了除铁处理。当然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除铁处理,只是刘彻为其接受的二十多素质教育找点面子。

    到烧制阶段有遇上大问题了,温度需要达到1500度以上,少府的青铜作坊熔炼温度不过1000度,由于冶炼炉的温度大约是1100度。哪怕是经过刘彻增加的鼓风设备,也不过1200多度。

    太悲哀了!造个玻璃都需要全面提升社会技术等级,怪不得后世新中国要搞航母,这可是带动整个国防产业技术发展的东东。

    好吧,不能用煤和木炭了。刘彻作为全大汉科技水平的顶尖代表人物,决定亲自在少府内制作焦炭。

    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煤,汉代的人认为是“天火劫烧之灰”,称为“石炭”,煤炭已成为冶铁业的燃料。在长安城外数十里处,就有一处煤窑,所以刘彻倒是不担心材料来源问题。

    至于技术方面,刘彻找到了唐朝就出现的土法炼焦技术。

    刘彻蛮横的占用了少府烧制陶器用的一个炉窑(他不敢占有瓷器窑口,会被皇帝老爹打死),沿着窑室侧壁开挖了导火道,指挥着下人把一车车黑乎乎的石炭放进窑内

    当少府的少监(二把手)陈央看到大变样的陶窖,差点没喷出一口血来,觉得脑袋已经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要重新修葺这个炉窑,少不得要几天工夫。年首快到了,陈央负责宫中各种器物的制备,如今少了个炉窑,到时交不了差可怎么办?

    急不可耐的刘彻可没心情搭理他,作为京城大学的双料硕士,刘彻是个小天才,天才往往是偏执的,特别是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天才就会变成疯子。他亲自cāo刀,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点上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

    随着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大量黑滚滚的浓烟缓缓升上了长安城的天空。

    整个长安城顿时乱成一团,城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关闭,大批大批的官兵封闭了街道。宫城中的卫尉带着手下的禁卫军把手住每个宫门,禁止任何人通行。郎中令(皇帝保镖头子)命手下侍卫将未央宫和长乐宫团团围住,保护皇帝和太后的绝对安全。

    御书房内,景帝震怒异常,斥道:“胡闹!你这是烽火戏诸侯吗?!敢在朕的宫城内燃起狼烟?!”

    天子一怒,太子屁滚尿流。

    刘彻此刻正跪在皇帝的书案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良久,见皇帝老爹气消了一些,刘彻低声道:“儿臣是想到个好主意,可以大大提高jīng铁产量,还可以炼出比铁硬数倍,韧数倍的jīng钢,cāo之过急,请父皇恕罪啊。”

    “哦?”景帝有些怀疑的看着刘彻,心里有几分相信,毕竟刘彻确实是搞出了不少好东西,而且据孙全上报,新的冶铁作坊确实比旧作坊产量高了十倍不止。

    刘彻偷偷瞟了老爹一眼,继续忽悠道:“这石炭经过此番炮制,可得焦炭若干。燃烧焦炭,比之木炭与石炭,火焰更旺,熔铁更快,冶铁更纯,生铁变熟铁,熟铁变jīng钢。用于冶炼,有事半功倍之举啊。”

    景帝沉思片刻,幽幽道:“朕且信你一次,待这焦炭炮制好,且让少府诸冶监的冶铁作坊试上一试。若如你所言,此事便罢了;如若不然,你免不了到宗正府吃顿祖宗家法!”

    刘彻见景帝松口,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到肚子里。我的妈呀,连“皇儿”都不叫了,可见皇帝老爹真的生气啦。下次要注意些,此番确实有些孟浪啦。搞得整个长安城乱成一团,皇帝老爹也不好向群臣交代啊。

    总之,景帝还是有办法的,特别是在太后也站出来灭火的情况下,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就让长安城的所有人闭上了嘴,并对宫城上空盘踞了整整十天的浓厚黑烟渐渐习以为常。

    十天后,焦炭终于成熟。刘彻亲自指挥下人,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扒焦。

    很快景帝就收到了诸冶监提交上了的奏章,上面对焦炭赞不绝口,列出了十数条好处,并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焦炭,保证能让jīng铁产量短时间内大大增加。

    景帝皱了皱眉头,对身边如释重负的刘彻道:“皇儿此次功过相抵,朕就不罚你了,只是这制焦之法?”

    刘彻哪还不知道皇帝老爹的意思,忙递上一本小册子,说道:“儿臣已将制焦之法写好,父皇可尽快派人手到长安城外的石炭窑附近,建立焦炭作坊,一则宫城中不需再烧制焦炭,二则可以在石炭窑就近烧制。”

    景帝满意的点点头,饶有趣味的笑道:“既然皇儿这么识趣,朕就不追究剩下那一大半的焦炭去处了,想来皇儿也是另有用处。”

    刘彻闻言,小脸陡然涨红。扒焦时,他偷偷命人扣下了大部分的焦炭,只给诸冶监送去了很小的部分。显然皇帝老爹早已得到了奏报,只是不愿跟他计较罢了。

    “父皇英明,儿臣还要造出一个事物,到时定给父皇一个大惊喜!”

    “哦?那朕就等着皇儿的惊喜了。”

    景帝看到胸有成竹的太子,点头笑道,毕竟这个儿子还从未让他失望过。

    数rì后,刘彻捧着手中一大块干净透亮的绿sè玻璃,仿佛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金山,不由得嘿嘿傻笑起来。

    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业集团

    看着满脸喜悦,却毫无惊讶之sè,悠然把玩着手中镜子的皇后老娘,刘彻在心中大喊:快点惊讶!快点惊讶!穿越小说中,古人第一次见到镜子,不是该惊叫出声,害怕自己的魂魄被拘到镜子里吗?不是该把镜子当成天上来的宝贝吗?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的老娘只是喜悦,没有惊讶!

    刘彻今rì遭到了打击,连续三次打击!

    第一次是皇帝老爹,见到镜子,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好!”

    第二次是太后祖母,见到镜子,高兴的摸摸他的头:“乖孙儿真孝顺!”

    第三次就是皇后老娘,连话都没说,自顾自的把玩着镜子,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哈巴狗一样等着夸奖的儿子。

    哇咧!原来古人的心理和神经都是这么强悍的!

    刘彻开始对自己的赚钱计划产生了怀疑,梦中的金山似乎也离他越来越远。

    刘彻为了制作镜子,可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搏命玩水银啊。

    在后世制作镜子,靠的是银镜反应。作为化学系的研究生,刘彻对这个经典的实验当然了如指掌,无非是将银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问题是,上哪去找硝酸银?上哪去找氨水?上哪找醛类化合物?

    哈利路亚!还好脑海的中有威尼斯人的制镜工艺:先在玻璃上紧紧的贴一张锡然后倒上水因为水银能够溶解变成一种黏稠的银白sè液体〃锡汞齐〃。锡汞齐紧紧的粘在玻璃就成了镜子。

    可惜这种镜子太费事而且镜面也不算太亮。最主要的是,水银很危险诶。珍惜生命,远离水银,化学系学生都知道!

    水银很好找,莫要怀疑,此时的水银就叫水银,不叫汞。《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所以长安城水银多得很,道士们经常说:水银天天见!锡箔更常见了,随便找个棺材铺,在卖香烛纸钱的地方,锡箔一打一打的摞着。

    总之,刘彻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整出来几面镜子,反响却不大,实在是愁死他了。

    天外有天,愁外有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淮南国内史(诸侯国财政局长)梁飒此时比起刘彻,正是愁上加愁,愁更愁。

    梁飒搞不懂淮南王刘安为什么一定要弄出个比天上rén 激ān还奢华的乘风阁,即使是被太子刘彻在国宴上狠狠羞辱了一番,也不至于要在长安城里和太子打对台戏啊。强龙还不压地头蛇,何况太子才是强龙,未来更会变真龙。

    总之,魔障了的淮南王在归国前,特意把梁飒留在了京城,嘱咐他一定要把乘风阁建好。从那天起,梁飒的噩梦就降临了。

    建筑公司的要价是千万钱,再加上乘风阁内添置高档家具又花了千万钱。也就是说,梁飒花掉了整整两千金!两千金是一种什么概念?作为内史,他很清楚,淮南王府去年的岁入不足千金。

    普及一下,汉初的黄金和铜钱的比价,有严格的规定:一斤黄金等于一万铜钱。“以斤名金”,即汉初所谓的“一金”,就是指的一斤黄金。而“千金”小姐,指的就是这个小姐的出/台/费是一千斤黄金,一千万铜钱,相当于现在十二万吨小米的价格。所以汉初要招/jì是很贵的,各位下次穿越过去出手需谨慎。

    再加上淮南王平rì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府中门客数千,各种花销已经高得惊人,这两千金再花去,京城府中已无多少活钱可用了。好在淮南王得到乘风阁建成的消息,已经带着更多的黄金,兴致冲冲的往京城来了。

    梁飒对于淮南王的到来,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能得到用以周转的银钱,害怕的是淮南王看到乘风阁前阁门冷落车马稀的惨状。梁飒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花了数千万钱,建成了个富丽堂皇的乘风阁,竟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与之不同,天上rén 激ān三楼的恒温按摩浴池内,两个贵妇微眯着眼睛,冬rì里能泡在温暖的浴池,体验池底无数小孔缓缓喷出的丝丝暖流,实在是极好的。

    “贾夫人,你听说了吗?淮南王在附近开了个乘风阁,说是比天上rén 激ān还奢华呢。”

    想是觉得有些闷了,其中一位贵妇舒服的呻吟了一声,语态慵懒的挑起了话题。

    贾夫人淡淡的点头道:“我去看过一次,确实挺漂亮的。”

    “啊?贾夫人还进去了?乘风阁的贵宾卡是怎么弄到的?”

    “进乘风阁不需要贵宾卡,我那天是带着下人去的,侍女和护卫也都进去了。”贾夫人摇摇头道。

    “没贵宾卡?那岂不是没天上rén 激ān这般繁琐规矩啦?怕是姐妹们以后都去那乘风阁了,天上rén 激ān就没这般热闹了。”

    贾夫人满脸鄙夷的看着眼前的慵懒贵妇,问道:“陈夫人,你自己不打算去?”

    陈夫人闻言一愣,答道:“我?我有天上rén 激ān的特级贵宾卡,自是不会去。”

    话刚出口,她随即反应过来,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个道理。。。。。。”

    而此时,田胜正站在天上人家的院门外,满脸谑笑的望着远处的乘风阁,对身后的田管家道:“太子对我说,人间到天上的距离,虽只是隔了一道门,一张贵宾卡,却是最为遥远。少了那道门,少了那张贵宾卡,天上也就变成了人间。”

    田管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提醒自己今后万万不能把自家的天上也变成了乘风阁般的人间。

    太子/宫内,备受打击的刘彻终于回过神来。虽然太后和皇后对镜子没有表现出过于吃惊的神情,但显然都是极为喜爱的。镜子的销量应该不是问题,只是应该如何提升镜子的身价,还是得从卖相着眼,要一如既往的走高端路线才行。

    刘彻不断的思索着,眼睛也越来越亮,手上运笔如飞,短短半个时辰内,就将厚厚的一本小册子写得满满当当,册子的封面上写着数个大字“古奇贵妇坊建立计划书”。

    刘彻一时文思泉涌,脑海中妙想联翩,手中一刻不停的继续写下了好几本小册子。

    “天上rén 激ān和七巧玲珑阁全面换装玻璃窗户通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于北阙甲第示范xìng小区建设计划。”

    “饰品作坊工匠培养问题相关解决方案。”

    “关于增加糕点和果汁种类的十项建议。”

    “田氏内部各行业员工福利提升方案。”

    “在田氏内部各行业建立绩效制度及相关赏罚细则的相关规定。”

    “关于田氏内部各行业垂直整合,成立田氏商业集团建议书。”

    。。。。。。

    如此林林种种十数本小册子,涵盖了建筑业,服务业,食品业等更大相关行业。刘彻揉着发酸的手腕,欣喜的看着眼前摞成厚厚一叠的线装书,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登上太子之位不到一年,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

    (不好意思哦,有点事情要忙,本章字数少了点,下章补回来,开个至少五千字的大章,大约下午四点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十章 长安雪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rì光寒。

    长安城下了入冬来的首场雪,神禾塬、谲河旁被白雪覆盖,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站在高台上俯瞰全城,刘彻自是万般滋味在心头。

    也不知道前世běi jīng是不是也一样下起了雪?被白雪覆盖的紫禁之巅,是否会在冬rì暖阳的照耀下,变得晶莹而剔透。

    běi jīng的紫禁城是jīng致而华丽的,却总给人一种拥挤和压抑的自我防备。在长安的未央宫,刘彻感到一种更为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气。也许,皇宫所体现出来的,不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更是整个民族的jīng气神吧。

    至于作为京城而言,刘彻心中还是把秦朝的咸阳城摆在了第一位。咸阳初建时有外城墙,后来随着秦国疆土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范围也大幅度扩张,修建外城墙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扩张的速度,干脆就不再建了。

    西汉的长安就开始建设高高的围墙了,也许是匈奴实在是太强大,强大到巍峨的长城也阻挡不了他们牧马中原的脚步。长城啊,是后世华夏的象征,是古时农耕民族不得已而为之的屏障,却也是中华民族心中长达数千年无可逾越的藩篱。

    一种封闭的心态,长久后衍生出的自我满足,让整个民族都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对外,显出泱泱大国的气派,示之以仁义。哪怕是一代圣王唐太宗,竟也为了一个天可汗的名头,给游牧民族送去工匠,送去先进的技术。不知道他在享受属国朝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高丽那座用数万唐朝将士人头累起来的高高的京观?不知道他在鄙夷隋炀帝是暴君的时候,有没有想到隋炀帝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快意恩仇?

    对内,高高的城墙,将统治阶级牢牢的包围起。这是心的围墙,就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形成后,注定了我们再也摆不脱这层层的枷锁。工匠和商人,遭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压制,让中华民族损失(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